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蓝的眼睛》中的“恋物”悲情

《最蓝的眼睛》中的“恋物”悲情

《最蓝的眼睛》中的“恋物”悲情
《最蓝的眼睛》中的“恋物”悲情

2008年4月

第27卷第4期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Anqi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 Edition)

Apr.2008

Vol.27No.4《最蓝的眼睛》中的“恋物”悲情Ξ

宋健衡,吴 燕,钱 婧

(安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安徽 安庆 246133)

摘 要:《最蓝的眼睛》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代表作。作品主人公黑人女性波莉及其女儿佩克拉在白人强势文化的压力下丧失自我,用“恋物”的方式填补心理缺失,双双沦为白人文化意识形态的牺牲品。她们的“恋物”悲情是殖民主义对民族进行叙述建构的结果。作品以此强调保持民族文化尊严对第三世界国家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黑人文学;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恋物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730(2008)04-0106-04

美国黑人文学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其中托妮?莫里森是最为耀眼的作家之一。她成功利用幻想的力量和诗一般的意象描绘了美国现实生活中本质的一面,因而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一名黑人女作家,她对黑人的生存状态密切关注,先后出版了多部以黑人生活为主题的小说,如《最蓝的眼睛》(1970)、《秀拉》(1973)、

《所罗门之歌》(1977)、

《柏油孩子》(1981)、《宠儿》(1987)和《天堂乐园》(1998)。以往有关黑人的作品多从政治和经济层面探讨黑人的生活困境,而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则是从文化的角度探讨白人文化浸染下黑人人格的分裂和心灵的扭曲,从而引发对黑人价值观念解放的思考,所以《最蓝的眼睛》一经发表便引起广泛的注意,并奠定了莫里森的文学地位。

《最蓝的眼睛》通过“恋物”情结来曲折地反映作品的主题,表现在作品主人公黑人佩克拉和她的妈妈波莉都有浓厚的恋物情结。十二岁的佩克拉深深迷恋印有童星秀兰?邓波儿照片的杯子和包装纸上印有白人小姑娘头像的“玛丽?珍”糖果。这两个白人小姑娘的蓝色大眼睛清澈明亮,任性调皮,在佩克拉看来有着不容置疑的美,成为她梦寐以求的对象。她热衷于用邓波儿杯子喝牛奶,一次能喝掉三夸脱,就为了能好好摆弄和欣赏邓波儿的蓝眼睛;她把辛苦积攒的零用钱全用来买“玛丽?珍”糖果,一吃糖果她就烦恼全无,觉得“吃了糖块就好像吃了那两只眼睛,吃了玛丽?珍,……也就变成了玛丽?珍”[1]29,就拥有了她的蓝色大眼睛。她深陷这样的“恋物”情结不能自拔,最后神经错乱,在颠狂引起的幻觉中,她获得了渴望已久的“蓝眼睛”。波莉是一位普通的黑人妇女,在白人费舍儿家中帮佣的日子里对这个家庭中的一切产生了深深的依恋。在她眼里,费舍儿夫妇富裕而有教养,孩子似两个漂亮的洋娃娃,生活用品美丽干净;她喜欢给白人小孩洗澡时抚摸那柔软金色卷发的感觉,喜欢把主人的厨房擦得锃亮。波莉的喜悦和忠诚的服务正是她“恋物”的表征。

佩克拉和波莉的“恋物”悲情是由于社会客观环境巨大的影响造成的。小说中,原本质朴单纯的波莉跟随丈夫乔利来到北方后,感到百无聊赖、无所适从,只好去影院打发时间。承载强势文化的好莱坞电影里俊男美女和他们的生活彻底改变了她的审美观与生活观。“她又重新回到往日的梦境。除了幻想浪漫爱情,她又多了一种幻想———美丽的外貌。”[1]78“她把外貌与美德等同起来,使她作茧自缚,愈加自卑自贱。”[1]78并对自我价值和人生意义疑惑起来,渐渐失去了当初的质朴。当她到费舍尔家,便迷恋上了一切。女儿佩克拉一出生就因为明显的黑人外貌特征遭到母亲

Ξ收稿日期:2007-11-08

作者简介:宋健衡,吴燕,钱婧,女,安徽安庆人,安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的嫌弃,从此再也享受不到母爱,甚至只能称呼自己的母亲为“布里德洛夫太太”。一次佩克拉在费舍儿家的厨房打翻了装满果冻的盘子,波莉立刻暴跳如雷,对她大打出手,随即却对白人小孩软语抚慰,其态度可谓天壤之别。佩克拉从此更加沉默。在学校里,老师因为她特别黑“总是避免看她,只有当全班每人都必须回答问题时才叫她。”[1]29“当学校里的女孩子想要侮辱某个男孩儿……她只需说‘鲍布喜欢佩克拉!鲍布喜欢佩克拉!’就会引起四周听见此话的人的一连串的嘻笑声以及被嘲弄者的咒骂声。”[1]29当佩克拉来店里买糖果时,老板根本不屑看她一眼,甚至收钱时都犹豫着不肯去碰她黝黑的小手。一次又一次带给佩克拉沉重的伤害,造成了她心中不可名状的羞耻,最终摧毁她的自我意识。

小说主人公的恋物情结本质上是源于她们无法获得白人文化时的心理补偿。弗洛伊德提出了“恋物”情结,就是指小男孩面对母亲“被阉割”的身体时的心理转移机制:当小男孩看到母亲无阳具的身体时,他认为母亲的阳具是被人切除了,并由此产生一种焦虑,担心自己的阳具也会有一天被人切除,于是他以恋物的形式取代母亲缺失的阳具,将被剥夺的阳具由物的形式来代替[2]。霍米?巴巴将弗洛伊德的“恋物”理论用在了对殖民主义的有关文化现象的分析中。他认为被殖民者将殖民者的观念内化之后需要一种心理上的调试机制:他们在渴望成为白人却永远无法实现这一愿望时,白种人的肤色、种族特征和语言以及附加在这些特征上的一切优越感构成了他们心理上的缺失,在无法获得它们的情况下以恋物的方式将其转移(displacement)、替代(substitution)[3]。白人的外貌以及一切与之有关的优越感通过电影宣传成为波莉心理上的缺失,变成白人成为她内心强烈的、但永不可实现的愿望,她只好通过“恋物(白人家庭)”来填补内心的缺失。白人童星的广告出现在商品上,从而引导焦虑的佩克拉将“美丽”具体为白人的外貌特征“蓝眼睛”,“蓝眼睛”成为佩克拉心理上弗洛伊德意义上的缺失,于是邓波儿杯子和“玛丽?珍”糖果成为“蓝眼睛”的转移和替代。

黑人母女俩所恋之物实际上是美国主流社会白人文化的象征。佩克拉迷恋的秀兰?邓波儿和玛丽?珍是带有商业性质的广告模特,这两个白人小女孩都有飘逸黄发和清澈蓝眼,完全符合白人的审美观,邓波儿更是“使整个美国自我感觉良好”[4]12的文化象征,是“父母渴望孩子想成为的一切。她的一切都是百分之百无可挑剔”[4]12,蕴含着西方白人关于可爱的一切标准。她们代表了白人主流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标准,是主流社会的象征,是白人至上观念的文化能指符号。对波莉来说,她所迷恋的好莱坞电影中的俊男美女、高雅生活,费舍儿家人的白色皮肤、金黄卷发以及白人才享有的颐指气使等优越感,也是美国主流社会白人文化的象征。

这种文化缺失、自我否定的恋物情结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在强势文化审美标准的主宰下,弱势文化中的人就只能自责不安。在白人电影引导下,波莉完全否定自己,放弃自己的生活,开始积极追求白人影星的俊朗外貌和高雅生活。不仅如此,她认为自己曾经深爱的丈夫和孩子也是“丑陋”和“低贱”的,而且承认:“这些片子让我快乐,但也让我难以回家,难以面对乔利”[1]78。最后,乔利在她眼里成了“罪孽与失败的典范,……是她的荆棘头冠,而孩子则是她的十字架”[1]81。她认为自己的家庭是沉重的负担,只有白人家庭才是快乐源泉。那些表面上看上去和蔼可亲、慷慨仁慈的白人无论对波莉如何赞赏有加,给予她多大的权力,她永远只是一个仆人,一个低人一等的黑人。面对遭生父奸污的不幸的女儿,她不仅没有给予关心,反而对她拳脚相加,大施暴力。丧失对家人的爱,最后导致夫妻失和,生活不幸,她成为白人文化冲击下的牺牲品。佩克拉一直生活在父亲乔利、母亲波莉的粗暴、同学的奚落和老师的冷漠之中,似乎察觉到这一切源于自己丑陋的外貌。丧失自我意识的她渴望变得美丽、讨人喜欢,所以她“常坐在镜子前长时间发愣,试图找出丑陋的秘密”[1]28,在邓波儿杯子和“玛丽?珍”糖果上找到了“答案”后,她天真地以为使用这个杯子、吃下这些糖果就可以变成广告所代表、宣扬的那种人。她遭生父奸污,早产下一个死婴,最后只有在精神错乱中,才获得了梦寐以求的“蓝眼睛”。

佩克拉和波莉的恋物悲情是白种人对黑人文化摧残的缩影,折射出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根源。文化本身并无优劣贵贱之分,但“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在同一社会背景下相遇时,可因各自的经济、政治实力和影响的差异而形成强势和弱势的区别。强势文化往往强化现存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并凭借其有利地位,对弱势文化发

?

7

1

?

第4期 宋健衡,吴燕,钱婧:《最蓝的眼睛》中的“恋物”悲情

起一轮轮冲击”[5]。因为强势文化有更多宣传手段叙述其合法性,它所宣传的理论便会成为真理,被接受为生活的自然秩序;而弱势文化的成员的声音被淹没,只能沦为这场文化之战的牺牲品。所以霍米?巴巴曾坦言,“叙述就是历史,而民族是一种叙述性的建构”[6]。白人民族至高无上的地位就是通过长期的叙述而建构的,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当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新教徒初到美洲大陆,他们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急需增强自己的凝聚力,于是他们共有的基督教教义和白色皮肤将他们联系在一起。在征服印第安人的过程中,白人渐渐把自己归类为“文明人”,白人外貌特征被认为是“高贵”、“纯洁”和“优美”的象征。19世纪,随着奴隶制在美国南部的确立,白人外貌特征更被公认为涵盖了人类所有优秀品质:勤劳、虔诚、文明、认知能力强和外表的美貌[7]116。这些品质被广为赞颂,最后变成一种大家默认的、永恒的标准。在这一标准的指引下,19世纪初期美国文学创造出许多令人难忘的白人女性形象,她们大多长着“漂亮的金色头发”[7]115和“发亮的蓝色眼睛”[7]115,并且天真、善良、诚实,被认为是女性的典范。19世纪中后期,社会达尔文主义在美国的影响不断深入,许多美国人试图证明白人的高贵是“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结果,因此是无可置疑的。1885年,乔赛亚?斯特朗在《我们的国家:它的可能的未来与它目前的危机》一书中宣称,“这个种族(盎格鲁?撒克逊)具有无可比拟的能量……白色文明是最优秀的,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特点是充满激情、勇敢并富有冒险精神。”[8]177 1889年,艾伯?T?贝弗里奇在美国参议院说:“他(上帝)创造了我们,我们(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注定要成为世界的主宰者,……在野蛮和脆弱的种族中建立政府,对他们进行管理。”[8]178报纸、杂志、书籍等手段使白人文化得到充分宣传和强化。

但实际上,白人文化对白人外貌特征的极力鼓吹无非是为了增强自身的控制力,使被统治者不再置疑和反抗,为白色人种撑起一把成功的保护伞。赛义德认为,“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和维持,都有赖于另一种不同的、相竞争的异己(alter ego)的存在。一种自我的构成,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最终都是一种建构,即确立自己的对立面和‘他者’,而这些‘他者’,实际上又总是通过不断的对于‘他们’与‘我们’之间区别的阐释和再阐释而实现的。”[9]所以,白人文化在对自身进行正

面叙述建构时,对黑人种族肤色外形的恶意丑化从未停止过。

非洲黑人被当作奴隶贩卖到远离故土的美洲,故土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变得缥缈遥远,不再与他们紧密相连,而民族文化记忆链的断裂意味着作为一个整体的民族的自我意识的丧失。当弱势民族群体传统意义上的文化身份被无情解构、抹煞,在新的时空和新的经历中就只能任由强势文化重新叙述和建构。白人文化对黑人群体的贬低性建构就是从哲学、生物学等方面展开。哲学家赫伯特?斯宾(1820—1903)将黑肤色种族妖魔化,证实了黑色与邪恶、残忍的联系,并一再强调浅肤色人种比深肤色人种优越[10]。1795年,著名生物学家约翰?弗?布卢门巴赫提出所谓“大生物链”(The Great Chain of Being)理论,把以盎格鲁?撒克逊为主的白人放在了整个生物链的顶层,而把黑人放在仅比猿稍高一点的位置,认为白人所具有的优越性和黑人所具有的低劣性都是固定不变的和永恒的[11]。基于以上的所谓科学理论,当时的报纸、戏剧等文学作品中充斥着对白色人种的吹捧和对有色人种的贬低。汤姆?迪克逊在小说《豹斑》中把白色人种比作天使,而把黑人比作没有生殖能力的骡子。美国早期政治家托马斯?杰斐逊认为,“在理性思维方面,黑人比白人低劣得多……在想象方面,他们是迟钝的、无鉴赏力和反常的……黑人……在肉体和精神上的禀赋都低于白人。”[12]

回顾历史,可以看出,白人种族的优越感和黑人种族自卑感是历经白人主流社会刻意锤炼、反复巩固形成的。在一个不公正的社会里,民族的真实性被解构、抹煞,民族成了“叙述”的结果。处于弱势的黑人也就很容易接受白人的价值标准,即“白色与一切美好的东西相连,比如耶稣、天使、天堂、美丽、洁净、贞节、智慧、勇气和进步”[13]38,“黑人是丑陋的、魔鬼似的、令人不愉快的”[13]24,这种文化的侵蚀与审美的错位往往使美国黑人失去自我,陷入一种无法自拔的悲哀之中。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波莉和佩克拉丧失了自我意识,沦为白人文化土地上的“他者”,在追随白人的审美标准和文化情趣中陷入各自的“恋物”情结中,最终走向毁灭。

不难看出,这种由历史叙述而悄然衍变出来的“历史”应该归咎于强势方的“求异”心理,因为只有弱势方“他者”存在的反衬,才能彰显强者之

?

8

1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

强。至此,我们不难理解以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为中心的主流文化为何对黑人文化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恶意诋毁。而作为被诋毁的一方,黑人民族要在白人文化为主流的美国社会生存下去,除了拥有政治权利和经济独立以外,还必须保留住黑人文化,强调坚持文化自我的重要性,并对整个社会以白人为主体的价值观进行一场彻底的改造。

目前,世界正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文化权力之争,同时也正在经历一个不断加速的文化杂交过程。在这个多元文化既冲突又杂交的时代,重读创作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最蓝的眼睛》,对于理解波莉和佩克拉的“恋物”情结引来的悲剧,提醒我们以健全的心态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弘扬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都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

[1]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M ].陈苏东,胡允桓译.海口:

南海出版公司,2005.

[2]Sigmund Freud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Com plete Psy 2

chological Works of Sigm und Freud [M ].trans.James

Strachey ,ed al.24vol..London :Hogarth Press ,1953—1974:105.

[3]Homi Bhabha.“The Other Question :Stereotype ,Discrimi 2nation and the Discourse of Colonialism ”[M ].The L ocation

of Cult ure.New Y ork :Routledge ,1994:66.

[4]DuCilh ,Ann.The Shirley Temple of My Familiar[J ].Tran 2sition ,1997,(73).

[5]王守仁,吴新云.性别种族文化[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26.

[6]王宁.叙述、文化定位和身份认同—霍米?巴巴的后殖民

批判理论[J ].外国文学,2002(6):49.

[7]张立新.美国文学与文化中“白色”的象征意义[J ].外国

文学评论,2002(1).

[8]C.F.Richard Hofastadter.Social Darwi nism i n A merican

Thought [M ].Boston :Beaccon Press ,1992.

[9]亚敏.谈《女勇士》中两种文化的冲突与交融[J ].外国文

学评论,2000(1):72.

[10]Baker ,Lee D.From Savage to Negro :Anthropolog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Race (1896—1954)[M ].Berkeley :U 2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8:30.

[11]Winthrop D.Jordan.W hite over Black :A merican A tti 2

t ude Tow ard the Negro ,1550—1812[M ].New Y ork ,

1977:254.

[12]杰斐逊.杰斐逊集[M ].北京:三联书店,1993:285.[13]Bouson ,J.Brooks.Quiet as It ’s K ept Shame ,Trauma

and Race in the Novels of Toni Morrison [M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 ork Press ,2000.

责任编校:孙永玉

Fetishism in The Bluest Eye

SON G Jian 2heng ,WU Yan ,Q IAN J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qing Teachers College ,Anqing 246133,Anhui ,China )

Abstract :The black woman Pauline and her daughter Pecola lose their self 2identity under the pressure of white culture.

They try to use fetishism to fill in their psychological lack in order to ease their anxiety ,but both fall into the victims of white culture.Their fetishism is the result of narration by colonialism ,so it is of profound significance for the third world culture to keep indigenous dignity and characteristics.

K ey w ords :Black L iterat urel ;Toni Morrison ;The Bl uest Eye ;Freud ;fetishism ;indigenous culture

?

901?第4期 宋健衡,吴燕,钱婧:《最蓝的眼睛》中的“恋物”悲情

幼儿园幼儿日常行为规范87132

幼儿园幼儿日常行为规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幼儿教育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幼儿阶段是人一生的启蒙期,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受益终生。为了规范幼儿的日常行为,养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现制定幼儿园幼儿日常行为规范。根据幼儿期年龄阶段的一般特点以及各年龄班不同的侧重点,将幼儿日常行为规范分为总则和分则两个部分,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仪、安全意识四个方面。 总则部分 一、生活习惯 1.文明进餐,细嚼慢咽,不挑食,会正确使用餐具,保持桌面、地面、碗和衣服整洁,餐后擦嘴,用温水漱口,会收拾餐具。 2.学会正确的喝水方法,能根据自己需要喝水。 3.养成饭前便后、手脏时自觉洗手的习惯,正确地洗手、洗脸,不玩水,保持盥洗室地面清洁。 4.养成每日按时大、小便的习惯。大小便时能自理,不随地大小便。 5.能安静地进寝室,有正确的睡眠姿势;独立、迅速、有序地穿脱衣裤和鞋袜,整理好后放在固定的地方;学会整理床辅。 6.爱清洁,讲卫生,勤洗澡,勤理发,勤剪指甲,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会捂住嘴巴。 二、学习习惯 1.理解并遵守学习游戏常规,与同伴友好地一起活动,不打扰和影响他人。 2.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好提问,勤动手,有自信心。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乐于参加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5.乐探究,尝试各种材料进行操作学习,养成轻拿轻放的好习惯。 6.注意坐姿、握笔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文明礼仪 1.热爱祖国,尊敬国旗,升旗时要立正,行注目礼。 2.爱父母,爱老师,尊敬长辈,关心他人,愿意帮助别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3.喜欢幼儿园,爱小朋友,遵守集体规则,与同伴友好相处,乐 于帮助有困难的同伴。 4.礼貌待人,能问候别人,会使用礼貌用语,能注意倾听别人讲 话,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 5.会听从劝告,不随意发脾气,乐意帮助弱小和有困难的同伴, 懂得礼让,不争抢、吵闹。 6.懂秩序,守规距,起坐轻便,离座时,桌椅、物品要归位,轻开门窗。 7.诚实、勇敢、不说谎,未经允许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 8.能友好地与同伴一起活动,不打扰和影响他人。 四、安全意识 1.认识各种安全标志,主动遵守交通规则。 2.学会保护自己,不玩火,不玩电,不玩危险游戏,不跟陌生人走。 3.懂得自然灾害中逃生的基本方法。 4.有急事时会拨打自己家的电话和119、112、110等紧急电话。 5.了解饮食起居方面的安全常识,防止异物入体及预防中毒等意外事故。 分则部分 一、生活习惯 ——进餐

关于孩子的坏习惯

关于孩子的坏习惯 导读:小孩的不良习惯,与父母照看的方法有关。差不多养成习惯的小孩在条件改变时,往往会哭闹。改变小孩的不良习惯,培养小孩的良好行为,让小孩健康的成长。 一、吮手指 吮手指是一种常见的不良习惯,在小孩3个月前,吮指是一种正常现象,以后也会因好奇、饥饿而将手放到口中,但如果小孩在半岁以后仍旧不时地将手放入口中,或小孩在1岁后学得他人吮手的动作,都可能使吮手形成习惯。 养成不良习惯的小孩,只要一遇到咨询题,或者在无事之时,就可能下意识地将手放入口中,长期吸吮手指会发生变形,并显现下颌发育不良,牙列不齐的现象,从而阻碍小孩的咀嚼功能。禁止小孩吮手的方法是随时将小孩放入口中的小手拿出来,告诉小孩如此不行,让小孩慢慢改正。如果小孩存在着孤独、惧怕、不安时,要及时给予关注,不让小孩靠吃手自慰。 二、咬指甲 咬指甲往往发生在小孩精神紧张之际,看起来对小孩有一定的安定情绪的作用,时刻久了便会养成习惯。因此,要改掉咬指甲的习惯,先要排除引起小孩精神紧张的因素,对小孩举止紧密观看,一旦发觉咬指甲就应温顺地禁止,或者是分散小孩的注意力,使其慢慢改正。 三、抠鼻孔 习惯性地抠鼻孔是不文明的,许多小孩抠鼻孔是看大人抠而学习来的,因此,父母先要养成好的习惯。在每次给小孩洗脸时,都要注意清洁小孩的小鼻孔,将鼻涕擤尽,将鼻痂取出。如果小孩由于感冒等缘故鼻涕增多,要及时擤洁净。擤鼻子要注意不能同时堵住两个鼻孔,应先堵一侧鼻孔,擤出后,再堵另一侧鼻孔。平常要为小孩预备条洁净的小手绢,也能够在小孩口袋中放一些手巾纸,让小孩学着自己擦鼻子。 四、瞬间

小孩起初瞬间往往同眼部不适有关,例如炎症、倒睫等的刺激,使小孩觉得眨一瞬间舒服些,以后逐步形成习惯。瞬间又有不同的形式,有的小孩是用力挤一下眼,有的小孩是快速眨数下,纠正的方法是先检查一下小孩的眼睛有无专门,如存在眼疾,要及时给予治疗。与此同时,告诉小孩瞬间睛不行,当小孩因紧张等因素而瞬间时可分散其注意力。 五、咬衣被 许多小孩养成不良习惯都含有一定的自慰因素,有时是父母过忙,对小孩照管不周,有时是父母过于强调让小孩自立。如此那些依恋心强的小孩就会为寻安慰而养成某种固定动作,如咬衣角、被角、摸衣服的缝边,摸自己躯体的某一部分等。纠正这些要紧是满足小孩应有的心理需求,告诉小孩不要这么做并转移小孩的注意力。 六、恋物 有些小孩具有恋物行为,他们对某一种物品的依恋感过于强烈,离开它后,小孩就会哭闹、不安甚至失眠和拒食。开始时候,恋物的行为常常是发生在入睡前,这些小孩也许存在着“皮肤饥饿”,期望能得到父母的爱抚,但这种需求却得不到满足。也可能是小孩感到不安、紧张而又得不到及时的抚慰,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小孩可能从触摸这一物品中获得快意和安慰,慢慢地便形成一种固定的习惯。 纠正的方法是当小孩紧张不安时要及时加以抚慰,纠正小孩可怕、孤独、拘谨的性格,在小孩入睡前或小孩急切地需要该物安慰时,分散小孩的注意力,使小孩慢慢减少对该物的依恋,使恋物习惯慢慢被纠正。 小孩的不良习惯,与父母照看的方法有关,有些父母忙起来便把小孩放在“安全”处,给一个橡胶奶嘴让小孩吮,有的母亲在哄小孩入睡时,让小孩吸吮乳头或用手在身上摩挲,从而使小孩养成了坏习惯。差不多养成习惯的小孩在条件改变时,往往会哭闹。因此,培养小孩的好习惯,能够关心小孩更好地健康成长。

《最蓝的眼睛》中的“恋物”悲情

2008年4月 第27卷第4期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Anqi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 Edition) Apr.2008 Vol.27No.4《最蓝的眼睛》中的“恋物”悲情Ξ 宋健衡,吴 燕,钱 婧 (安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安徽 安庆 246133) 摘 要:《最蓝的眼睛》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代表作。作品主人公黑人女性波莉及其女儿佩克拉在白人强势文化的压力下丧失自我,用“恋物”的方式填补心理缺失,双双沦为白人文化意识形态的牺牲品。她们的“恋物”悲情是殖民主义对民族进行叙述建构的结果。作品以此强调保持民族文化尊严对第三世界国家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黑人文学;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恋物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730(2008)04-0106-04 美国黑人文学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其中托妮?莫里森是最为耀眼的作家之一。她成功利用幻想的力量和诗一般的意象描绘了美国现实生活中本质的一面,因而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一名黑人女作家,她对黑人的生存状态密切关注,先后出版了多部以黑人生活为主题的小说,如《最蓝的眼睛》(1970)、《秀拉》(1973)、 《所罗门之歌》(1977)、 《柏油孩子》(1981)、《宠儿》(1987)和《天堂乐园》(1998)。以往有关黑人的作品多从政治和经济层面探讨黑人的生活困境,而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则是从文化的角度探讨白人文化浸染下黑人人格的分裂和心灵的扭曲,从而引发对黑人价值观念解放的思考,所以《最蓝的眼睛》一经发表便引起广泛的注意,并奠定了莫里森的文学地位。 《最蓝的眼睛》通过“恋物”情结来曲折地反映作品的主题,表现在作品主人公黑人佩克拉和她的妈妈波莉都有浓厚的恋物情结。十二岁的佩克拉深深迷恋印有童星秀兰?邓波儿照片的杯子和包装纸上印有白人小姑娘头像的“玛丽?珍”糖果。这两个白人小姑娘的蓝色大眼睛清澈明亮,任性调皮,在佩克拉看来有着不容置疑的美,成为她梦寐以求的对象。她热衷于用邓波儿杯子喝牛奶,一次能喝掉三夸脱,就为了能好好摆弄和欣赏邓波儿的蓝眼睛;她把辛苦积攒的零用钱全用来买“玛丽?珍”糖果,一吃糖果她就烦恼全无,觉得“吃了糖块就好像吃了那两只眼睛,吃了玛丽?珍,……也就变成了玛丽?珍”[1]29,就拥有了她的蓝色大眼睛。她深陷这样的“恋物”情结不能自拔,最后神经错乱,在颠狂引起的幻觉中,她获得了渴望已久的“蓝眼睛”。波莉是一位普通的黑人妇女,在白人费舍儿家中帮佣的日子里对这个家庭中的一切产生了深深的依恋。在她眼里,费舍儿夫妇富裕而有教养,孩子似两个漂亮的洋娃娃,生活用品美丽干净;她喜欢给白人小孩洗澡时抚摸那柔软金色卷发的感觉,喜欢把主人的厨房擦得锃亮。波莉的喜悦和忠诚的服务正是她“恋物”的表征。 佩克拉和波莉的“恋物”悲情是由于社会客观环境巨大的影响造成的。小说中,原本质朴单纯的波莉跟随丈夫乔利来到北方后,感到百无聊赖、无所适从,只好去影院打发时间。承载强势文化的好莱坞电影里俊男美女和他们的生活彻底改变了她的审美观与生活观。“她又重新回到往日的梦境。除了幻想浪漫爱情,她又多了一种幻想———美丽的外貌。”[1]78“她把外貌与美德等同起来,使她作茧自缚,愈加自卑自贱。”[1]78并对自我价值和人生意义疑惑起来,渐渐失去了当初的质朴。当她到费舍尔家,便迷恋上了一切。女儿佩克拉一出生就因为明显的黑人外貌特征遭到母亲 Ξ收稿日期:2007-11-08 作者简介:宋健衡,吴燕,钱婧,女,安徽安庆人,安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摘要】: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塑造人的过程,它将影响一个人的一声,也可以让人受益一生。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一生有多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行为习惯日常活动正面影响家园合作

目录 一、在活动前提出明确的活动要求 二、以身作则,用行动去潜移默化正面影响幼儿 三、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四、在日常活动中反复练习,形成习惯 五、家园配合,促使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一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健全人格,提高素质,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为此,在幼儿园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中,应高度重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结合实际教学实践,我认为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活动前提出明确的活动要求 我们经常在和家长的沟通中说宝贝在幼儿园的活动中不遵守规则,习惯不好等等问题。细想下来,我们的活动规则是什么?我们是否有在每一个活动之前告诉幼儿他们应该怎样去参与?哪些行为才是正确的。我班幼儿是8月刚入园的宝贝,来到幼儿园已经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了,对幼儿园的生活也基本适应。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幼儿没有规则意识,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老师精心设计的活动中,不能按照

老师预想的去参与,不能达到预设的活动目标。在一次和阳阳的谈话后,我开始反思自己否有给到幼儿明确具体的规则,他们是否清楚了他们应该遵守什么样的规则?他们那些表现才是老师眼中好的行为习惯。在玩儿积木的时候阳阳把堆好的积木种种的推到在地板上,所有幼儿、老师都吓了一大跳。在活动结束后,我准备和阳阳有一次深入的谈话,可是在我问的第一个问题就让我意识到我应该去反思我活动的安排设计。我问阳阳为什么要那么大声的把积木宝宝摔在地上?阳阳说:“我想重新做一个房子”,原来在阳阳的意识里想要重新做一个房子,先得把做好房子用推的方式把积木推到在地上的拆开。阳阳的行为是错误的,但是他犯错的背后是我在玩积木之间并没有告诉他要轻轻的取拿积木,不能影响到其他朋友。3-6岁的幼儿由于经验不足,没有能力去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会影响到他人,伤害到自己。所以在每一个活动之前需要老师明确提出活动要求,让幼儿知道自己的那些行为是老师和其他朋友喜欢的,那些行为是会影响到别人,那些行为是会伤害到自己的。 二、以身作则,用行动去潜移默化正面影响幼儿 幼儿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模仿的最直接的对象是老师,对老师的言行举止,观察最细,感受最强,而且不加选择的模仿老师的言行,对于幼儿,老师的话可以说是“最高指示”,经常可以听到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辩解。“老师就是这样做的”这就对老师的言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我们注意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凡是要求孩子们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让孩子做的,自己千万别做,一

孩子恋物情结严重该如何教育

孩子恋物情结严重该如何教育? 我们总是会发现,大部分的孩子去接受早期教育的时候,小宝宝们总会带着一个小东西。有的是毛绒玩具,有的是小被子、小毯子等等,还会发现有的孩子的小玩意都已经脏的变色了,可是孩子还是片刻不离,哪怕是做游戏的时候。选师网杨老师指出,当下这种对物品依恋的现象比较普遍,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在2岁之前,都属于正常现象,但是如果2岁之后孩子还是特别依恋某种物品,一旦看不到这个东西就会哭闹或者紧张,则有可能是一种病态,需要寻求专家的帮助。 孩子出现恋物情结的原因相对复杂,有一部分家庭的原因、环境的原因、还有孩子个体的原因。其实,这种行为首先是孩子个体调节的一种形式。孩子在出生之前,生活在妈妈的子宫里,这是一个被羊水包围的温暖安全的环境,一旦脱离母体来到这个世界上,孩子会有一种恐惧感,如果成人经常拥抱孩子,会延续孩子在母体中的安全感。一旦这种拥抱减少或者缺失,孩子会有不安全的感觉,他会通过寻找安慰物来化解这种不良情绪,比如需找依恋物。在某种程度上讲,这是孩子聪明的一种表现,但是这种依恋情结持续到孩子2岁之后,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 另外,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会慢慢的接触外界世界,比方说:去上早教班,上托班,那么这个时候他面临着与家人分别,孩子容易出现分离焦虑。孩子容易感到恐惧、焦虑和紧张,也容易产生恋物情结。再次,现在成人工作大都很忙,一般都会把孩子交给老人或者保姆来代替,有些甚至成为留守儿童。往往由于缺少成人的关注以及必要的皮肤接触,孩子缺少正常的亲情交流以及肢体交流,会借助一些物品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从而产生恋物情结。 了解了孩子产生恋物情节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预防和纠正。 第一:爸爸妈妈要重视亲子关系,多与孩子在一起,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温馨的安全的成长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人格; 第二:在为孩子提供玩具的时候,尽量考虑到多样性。有意识的不要让孩子长时间只玩一个固定的玩具,避免对单一物品产生依恋; 第三: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比方说,睡觉时不要咬着被角、不要摸着成人的耳朵等。 第四:在孩子遇到挫折还有心情不好的时候,爸爸妈妈们多与孩子沟通,不可以让孩子有不安全的感觉。解决孩子的恋物情结,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爸爸妈妈们不要简单粗暴的处

保育员——婴幼儿睡眠中的行为异常及其处理

保育员——婴幼儿睡眠中的行为异常及其处理 一、玩弄生殖器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触摸或玩弄生殖器是婴幼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行为,尤其在入睡前更为多见。保育员应正确对待婴幼儿的这种行为并给予正确的引导。 1.玩弄生殖器的原因 玩弄生殖器官,又称为“习惯性阴部摩擦”,是婴幼儿阶段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表现为婴幼儿有意无意地抚摸自己的外生殖器官,用力来回摩擦或使劲地压以获得某种快感的一种行为。这么小的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婴幼儿穿的裤子过紧或生殖器瘙痒,引起刺激就会不自觉地去抓挠、抚弄。 (2)精神紧张、焦虑,或孤独、无所事事也是引起婴幼儿玩弄生殖器的一个主要原因。 (3)成人逗弄婴幼儿的生殖器,使得孩子也把生殖器当玩具来玩。 2.玩弄生殖器习惯的处理方法 (1)给婴幼儿穿着宽松、舒服的衣裤,以减少对局部的刺激。 (2)保持婴幼儿生殖器官的清洁、干爽。平时勤洗澡,养成小便后用卫生纸携拭,大便后用清水清洗的良好习惯。 (3)唾眠时,将婴幼儿的双手放在被子外面,待睡熟后再放进被子里。 (4)组织婴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婴幼儿有事情做,有玩具玩,使婴幼儿的能量得到释放。 (5)保育员对待婴幼儿的态度要温和,当婴幼儿出现这种行为的时候,保育员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阻止婴幼儿的不良行为,切不可斥责、打骂。因为如果引导教育不当的话,会给婴幼儿留下心理阴影,影响婴幼儿性格发展。 (6)发现婴幼儿玩弄生殖器的行为后,保育员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并取得家长的配合,逐渐纠正婴幼儿的这种行为。

二、夜惊或梦游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1.夜惊或梦游的表现 夜惊和梦游都属于睡眠障碍,是深度睡眠中的不完全清醒状态,多发于儿童,可以发生在儿童期的各个阶段,其中以5?7岁儿童最为多见。 夜惊发作一般出现在前半夜,即入睡后1?4h,表现为睡眠过程中突然大喊大叫,烦躁不安,面部表情紧张,意识不清,同时可见患儿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持续1?2min后,继续入睡。醒后遗忘或只有片刻记忆。 梦游是指在睡眠中突然下床来回走动,做一些简单或机械的动作,如穿鞋、爬窗户、开门、拉拙屉等。患儿精神恍惚,动作笨拙,通常持续5?30min。醒后完全不记得所发生的事情。 2.夜惊或梦游的原因 导致婴幼儿夜惊或梦游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1)生理因素 婴幼儿年龄较小,睡眠过程还没有发育成熟,容易出现夜惊或梦游的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不断发育成熟后,这些症状自然就会消失。 (2)精神因素 婴幼儿精神过度紧张、焦虑,也是导致夜惊或梦游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入睡前听恐怖的故事、看情节紧张的电视等。初次离开父母在一个完全不熟悉的环境里睡觉,也会因紧张不安导致夜惊或梦游的发作。 3.夜惊或梦游的处理方法 婴幼儿的夜惊与梦游通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消失,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但如果发作频繁,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患儿服用镇静剂或安定等神经性药物。 作为保育员,应做好婴幼儿夜惊或梦游的预防工作。如睡前不给婴幼儿讲述恐怖故事,让他们轻松愉悦地自然入睡。夜惊或梦游往往反映出来的是婴幼儿的精神焦虑状态,保育员应密切观察婴幼儿的表现,加强与患儿家长的沟通,及时了解并掌握婴幼儿的心理状态,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当婴幼儿夜惊或梦游发作时,保育员应沉着镇静,看护好患儿,防止发生意外。发作过后,保育员应帮助患儿盖好被子,重新睡好。

恋物癖的案例分析与思考

恋物癖的案例分析与思考---丛中 恋物症举例 某16岁男孩,对女人的平口高跟鞋具有性欲,他收集了好几双这样的鞋子,偷偷珍藏。后来还是被妈妈发现了,带来门诊。 会谈中,男孩说他对女人的这种类型的鞋子会有性的身体反应,比如会有阴茎勃起。 询问他最早是什么时候对这样的鞋子种下深刻印象的呢?男孩的回答是:最早,在幼儿园中班,当时大概是四岁吧,在地上玩,幼儿园阿姨在弹钢琴,男孩看到了阿姨的高跟鞋,平口式样的。当时就觉得特别美,印象深刻,很想去亲近这个阿姨,但是又不敢真的去表达亲近,当时并没有性的欲念和身体性反应。再以后,大概是十三四岁之后吧,就特别对这样的高跟鞋具有性的欲望和身体反应了。 会谈中,我开玩笑说:如果老奶奶穿过这双鞋,你还有性欲望吗? 男孩回答说:那就没有了。 我给他一个解释,他还能接受:你好像是喜欢高跟鞋,其实你内心是喜欢那个阿姨,更是想跟阿姨去亲近,只是从那时到现在,你一直不太敢于去亲近阿姨。 男孩回答说:是的。我现在也不敢去跟女孩子说话,打交道。 男孩在会谈中,显得有些局促不安,他对妈妈也甚至不太敢于表达亲近。看得出来,这个男孩跟妈妈之间的感情也是比较疏远的。 在后来的会谈中,男孩说,他在网上也曾经看到过关于男女之间做爱的文字描写,他在内心可以把文字转换成图像,想象着自己会跟女人亲吻和拥抱,每当想到这里的时候,他的想法会突然一下转到去想高跟鞋了。 我打趣地跟他说:如果你跟一位女孩,你们相互爱恋着,你会不会主动给她脱去内衣,然后看到她的性器官,以致跟他们做爱? 男孩回答说:这太有冲击力了,我从来没敢这样想过。 我说:如果女孩子自己主动把内衣脱去,接下来你会怎么做? 男孩:我会逃跑,可我又觉得自己失去了一次机会…… 我问:你为什么要逃跑呢? 男孩:因为一这么想的话,就会感到脖子发紧,发卡,心慌憋气,很恐惧。 我问:你感到脖子紧、心慌憋气的时候,是否也有身体的性反应? 男孩:嗯,是有的。 我解释说:看来,你不仅是恐惧,还伴有对性的震惊和激动、兴奋。 男孩:嗯。 我说:以后每次当你这么想的时候,当出现这些反应的时候,你会决定让自己继续想下去呢,还是让自己不去想? 男孩:我试试吧。 简要分析 从上面的这个例子,大致可以看出:男孩表面上是爱“高跟鞋”,其实是爱那个“阿姨”,高跟鞋只是那个整体阿姨的一个局部特征。以局部代整体,就是初级思维过程的特点之一。当然了,男孩并没有局限于那个阿姨的高跟鞋,而是替代(甚至是扩展)为其他女人的高跟鞋。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儿童的性驱力,当没有能够继续把妈妈或阿姨发展力比多投注对象的时候,却固着在“高跟鞋”上了。借助“高跟鞋”,这个男孩就可以释放他的力比多了。这是其心理发展的停滞。 心理治疗的要点,就是把已经停滞的儿童心理重新继续发展起来。力比多,如同洪水,正常渠道被堵了,就泛滥到异常渠道上去了。所以,治疗的办法,应该是首先让病人控制自

幼儿恋物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幼儿恋物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单位:重庆市双桥区双路幼儿园作者:刘疆沙 【摘要】:近年来,恋物行为在幼儿园频繁出现。导致这类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孩子的父母工作忙,从3个月起便由老人领养,孩子的衣食住行几乎和父母没什么直接的接触,孩子的生理需要、安全和依恋的需要根本无法得到满足,从而导致孩子将注意力转移到特定的物品上。轻度的恋物行为可以帮助孩子稳定情绪、获得安全和快乐;重度的恋物行为会让孩子心理的成长遭遇重大考验。人们常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未来的希望,让我们一起携手,为孩子创造一个充满爱与欢乐的和谐环境,让他们健康、幸福、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恋物行为家园合作关注幼儿 琪琪在幼儿园一定要背着喜洋洋书包,只要谁动了他的书包,他就一直哭个不停;中午,孜孜嘴里一定要含着一个三角形的布团才肯睡觉;芳芳每次都要穿那条粉红色的公主群才肯上幼儿园……诸如此类的问题让很多父母和幼儿园教师感到困惑。孩子为什么会对特定的物品产生如此的依恋呢?这种行为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怎样帮助他们改掉这种恋物行为

呢? 一、恋物现象的原因分析 “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1]由此可以看出,幼儿“恋物”现象的原因可以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来分析。 1.安全感的缺失 “恋物”的源头,即安全感的缺失,家长和老师必须引起重视。幼儿的“恋物”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内心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缺乏安全感所导致的。我们都知道亲子之间存在着一种依恋关系,这种依恋会让幼儿产生安全感。幼儿会依恋一直照顾她的人,通常这个人会是妈妈或者奶奶。“2-3岁是孩子依恋最强的时期,也是孩子处于依恋关系的明确期,在此阶段,孩子对特殊人与物的偏爱变得更强烈。”[2]因此,有专家认为:当孩子在需要妈妈而得不到满足时,会把某些物品作为妈妈的象征或替代品,从中获得安慰。 2.接触的需要。 通过平时的观察,不难发现,有“恋物行为”的孩子喜欢抱着、含着、抚摸着自己依恋的物品,他们在这种身体接触和摩擦中,不仅可以促进其感知觉的发展,还让她得到了一种心理上的

2018年《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形成性考核作业

2018年《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电大《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第一次形成性考核及参考答案 要求:学员针对某一章节的学习收获或感想,或某一次午间直播\某一节IP 课\某一讲专家讲座等,结合自己的工作和经历,写一份学习体会。 形式:提交文本学习体会(不少于500字)。辅导教师可组织课堂分析讨论。 参考例文: 勿给孩子乱贴多动症的标签——学习“儿童多动症问题”有感在工作中,有的家长和老师偶尔会抱怨孩子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分心、讲话,认为孩子有注意力障碍。是不是孩子只要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就一定是注意力障碍呢?通过儿童发展问题咨询与辅导这门课程第三章的学习,我深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给孩子贴标签。 注意力障碍的很多行为表现与淘气行为十分相似,但是本质不同。如何对二者进行区分呢?通过学习,我了解到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首先是注意力与兴趣的关系上。淘气孩子能够专心于自己喜欢的事物,而多动症儿童则多无兴趣爱好,对任何事物都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其次是行动目的性方面,淘气孩子的好动常具有一定目的性,而多动症儿童则是比较冲动,没有章法。然后在自制力上,淘气孩子在一定的环境下是有自控能力的,比如有一些调皮的孩子,在上公开课或者示范课时,也能很好的听话和表现,而多动症儿童则在严肃的场合也会做出越轨的事情,这是很让人头疼的。再次,在动作发展上,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淘气的孩子爱好运动,动作灵巧,体育表现优异,而多动症儿童则是表现出动作笨拙,最后在智力活动方面,多动症的孩子会不切实际估计自己的能力,马虎冲动。 淘气行为可能是因为与家长、老师关系不良所导致的。比如,有的孩子不喜欢数学老师,于是每当上数学课时,便故意扰乱课堂秩序。而注意力障碍儿童无论与老师关系如何,都会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现象。其次,淘气儿童扰乱课堂

幼儿恋物

幼儿恋物行为解析 在我们幼儿教育生涯中,大多数老师会遇见一些孩子上幼儿园了抱着自己喜欢的小毛毯,不给就不往上幼儿园。有的在平时吃饭、玩、看电视都要和小被子,小毛毯,小玩具等东西粘在一起,就连天天晚上睡觉都要跟亲爱的玩具睡在一起,没有那件玩具,他就睡不着。 很多人要问孩子是否是得了恋物“癖”呢,固然不是,只能说是体现在幼儿身上的一种“恋物行为”,由于恋物癖和我们一般遇见的幼儿对某样东西比较爱好、迷恋,截然不同。恋物行为主要是由幼儿安全感缺少引发的(个别孩子是自闭症的表现),恋物对象大多是柔软的东西,像毛巾、毛毯、长毛绒玩具等,而恋物癖是属于性倒错疾病中的一种,其特点为患者难以克制不往迷恋异性的衣物,构成缘由有的学者以为这与下丘脑中枢神经介质分泌失调有关和等等其他缘由。所以,家长也没必要过分的担心,孩子最多是一种恋物行为,但对此情况若不及时纠正,长大后有可能构成恋物癖。 首先,大家都知道婴儿刚一出生就哇哇大哭,标志着孩子用肺呼吸的开始,孩子哭泣是由于忽然感觉到环境的变化产生的不安,当医生用棉被把孩子牢牢的包裹住时,孩子渐渐就不哭了,为甚么呢?由于孩子在母亲肚子里被热和的羊水包围着,当他出生后忽然四周很空阔、皮肤同时也感觉到外界的变化,很敏感的他本能的感觉到不安全,当给他包住时,他感觉到四周的东西就象包在妈妈肚子里一样四边都有依托,他就会安静下来感觉到曾熟习的安全,这就是孩子在生命早期时取得的第一次安全感,随后孩子在天天的成长中,父母时时刻刻的照顾他,孩子渐渐的对父母产生了迷恋,做父母的都知道,当幼儿在晚上睡觉看不见父母就哭闹着不睡,一样在睡觉醒来时,看见的要不是父母,他就会不停的哭,谁哄他他都不睡,由于孩子此时感觉到父母在他睡觉的时候不在

幼儿恋物问题解决策略

幼儿恋物问题解决策略 “老师你帮我拿着”———幼儿恋物问题解决策略 内容摘要: 每个孩子行为的背后总有自己的故事,我们只有深入孩子的心灵去了解,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在对丫丫的恋物问题进行干预的过程中,我们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自己积极地参与到对“依恋物”的“戒除”当中。通过在家庭、幼儿园两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丫丫成功地解除了对“小褥子”和“奶嘴”的依恋,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家园共育干预关注 个案主人公: 小丫丫,女孩,两岁半,是一个固执却又非常有主见的小女孩,对小褥子和奶嘴非常依恋,在其他幼儿刚入园有强烈地分离焦虑时,丫丫只要抱着小褥子和奶嘴,分离焦虑并不明显,但是在其他小朋友都逐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以后,丫丫还依然抱着自己的小褥子和奶嘴,沉浸在自己原来的活动模式当中,影响了丫丫与其他幼儿的人际交往,不利于丫丫的人际关系、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原因分析: 丫丫今年九月份刚刚入园,在家里由于爸爸妈妈平时忙于工作,平时陪孩子的时间相对少一些,丫丫习惯于在自家小床上抱着小褥子、吃着安抚奶嘴。在这一系列的活动当中,孩子获得了相当的安全感。而且对奶嘴和小褥子非常依恋。进入幼儿园以后,由于缺乏安全感,故而对小褥子和奶嘴更加依恋。但是当其他幼儿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之后,丫丫还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并没有产生融入集体的意识。 通过与孩子的妈妈进行多次交流,发现丫丫在家里就喜欢抱着小褥子,吃着奶嘴躺在床上自己玩,谁也不说话,很安静、很沉稳。在班里,丫丫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与他人交流的很少。不参与班里的活动,也不跟班里的小朋友玩,只愿意抱着自己的小褥子、吃着奶嘴看大家活动。爱不爱交往,合群不合群是孩子能否与外界社会融洽相处的重要问题。家庭和同伴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两个主要场所,因此我们开始从幼儿园生活以及家长工作两方面入手,对丫丫的恋物行为进行干预。 干预过程:

家庭教育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与策略研究

家庭教育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与策略研究作者:李林林周国梅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45期 摘 ;要:近年来,人们的健康观从“无病即健康”转变成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四个方面的整体健康观。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儿童的问题行为越来越受人们关注。儿童的教育从家庭教育开始,家庭教育是儿童问题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家园联系是幼儿教师工作的重要一环,为家长提供专业的育儿理念尤为重要。为了更好的了解儿童的问题行为,学习减少儿童问题行为的措施,本文将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及文献对儿童问题行为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和家庭教育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综述,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家庭教育;儿童问题行为;影响;策略 一、儿童问题行为内涵界定 了解一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它的内涵,儿童问题行为的内涵界定国内外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个学者对问题行为的表述也不尽相同。 总的来说,儿童问题行为是指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了相应年龄所允许的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1]通常表现为对他人产生不利影响、不符合社会规范或对自身身心发展不利。儿童出现问题行为应引起适度重视,以免阻碍自身发展。 二、儿童问题行为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问题行为有攻击性行为、恋物行为、撒谎行为、分离焦虑等行为。 (一)儿童问题行为表现 1、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是常见的儿童问题行为之一,是有意对某一生物体造成伤害且被害者不愿接受的行为。通常攻击性行为表现有对生物体拍、打、咬、踢、抓等身体攻击,语言攻击也是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儿童用语言辱骂威胁他人同样也是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形式之一。 2、恋物行为

案例:走进孩子的恋物情结

走进孩子的“恋物”情结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主要记录了现班上三例关于托班宝宝入园“恋物”现象的表现情况。针对学期初宝宝们在入园适应过程中“恋物”行为的不同特征和程度的反应做出具体观察和引导。通过了解,班上宝宝的这些特殊行为是伴随着宝宝的生长在疏忽和不知觉中养成,并且家长也非常期望能在幼儿园阶段断了孩子这个特殊的习惯。我们在宝宝入园的一个多月的日子里,通过认真观察和分析、在家庭和幼儿园的多方协调下通过各种教育和引导试图帮助宝宝戒断原有的特殊习惯,正常融入幼儿园集体生活和学习,同时也为日后出现的新生入园“恋物”行为留下一定借鉴和思考。 二、案例描述 片段描述1:椅子排排坐 早上来园时,嘴里总叫着“妈妈,姐姐,爸爸”,还一个劲的喊着“我要姐姐”。关于这个情况,妈妈跟我聊过,因为姐姐跟欢欢玩的时间长,由于家长忙,都是姐姐陪着欢欢玩椅子排排坐,嘴里也总是说“这给姐姐坐,这个妈妈坐,这给爸爸坐”。所以,欢欢初来幼儿园,离开了家庭,但是欢欢的这个习惯还是存在的。早上来园时,他不是很愿意入园,总是哭着要姐姐,但是进班后,他就会自己一张张的把椅子摆在窗边固定的位置,坐在那里,就不哭泣了。可以说,这些椅子给了欢欢起到了一个安定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流逝,欢欢习惯这个大家庭,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椅子”能帮助欢欢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片段描述2:安抚奶瓶 早上来园,哭哭啼啼的样子,嘴里一个劲儿喊着“不要上幼儿园,不要上幼儿园”。妈妈告诉我们今天一早起来被爸爸吵醒就开始心情不好,就叫着不要上幼儿园。从妈妈怀里抱过冰冰后只见他哭得厉害,嘴里喊着“奶瓶,奶瓶”,边说边从书包里拿出奶瓶放进嘴巴里,哭声也随即马上停止。其实冰冰在入园情绪上也很不稳定,早上来园不是很愿意,时而表现有哭泣,然而借用奶瓶能很快稳定情绪,停止哭声后一会儿能自己取出奶瓶放好。可以说,宝宝的“奶瓶恋”

孩子日常行为和心理分析

孩子日常行为和心理分析 一、打人、咬人 孩子总喜欢打人、咬人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原因1:可能孩子对小朋友的安全感建立得不好。所以一有小朋友到身边去,他就会觉得受到威胁,然后主动进攻。 办法:妈妈应多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多帮孩子交些好朋友。那段时间我一直在反思,然后就开始行动了。如做了冰淇淋、煮了毛豆、花生,有了水果等都分成几份,带着孩子送到小朋友家,有好吃的也叫到家里一起吃,或拿到别人家吃。礼尚往来,别人也会有好吃的想着我们。这样关系越走越近,孩子的感觉也越来越好。 变化:不打人了,每次出去,都要去敲人家的门,想见见小朋友。有好吃的分享,还说:他是我的好朋友。 原因2:打是排除的意思。 有时他想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可小朋友们总是做些他不喜欢的事情,他想把这个事实排除掉。如:他拿个小碗,用土来做饭。小朋友 过来就往他的碗里放土,但他不想这样,因为破坏了他原有的计划和 目标。他对小朋友嚷,但人家不听,他嚷了几次,发现不管用,就会 动手打人了。他的想法本没有错误,只是不想被打扰。但他的举动是 不好的。有时想吃冰棒或做其它一些事情,家长不让做,他也会用打 的方式来解决,只是想把家长不让他做事的这个事实排除掉。所以我

觉得更多时候,孩子打人是排除的意思。包括大人也一样,乐爸总不听我的,我也会打他。说不过就打吧。反思一下,其实大人和孩子都差不多。 办法:加强用语言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他用语言来和别人表达思想。如人家往他碗里放土打人这件事,妈妈可以告诉他:“如果你不喜欢人家这么做,你可以直接教他对别人说‘不喜欢你往碗里放土,我正在做饭!’”然后告诉他,打人无法解决问题,打人是不好的行为。他就明白了。当然要达到完全用语言表达还需要一个过程,妈妈要耐心等待他心智成长到这个程度。 原因3:家人可能有打人(或以轻打屁股来逗着孩子玩)的行为。孩子会把所以的待遇反加到别人身上。 办法:家长要反思自己是否有这种形为,如有应即时改正。 感想:其实孩子打人,根本也不会打怎么样,如果别人打自己的孩子倒没什么。如果他打了别人,当父母的总会说自己的孩子不对。我的想法是:当他打了人后,要及时根据当时的情况来分析原因,然后告诉他如何用语言来解决。再告诉他打人是野蛮的行为(幼儿园总这么说,所以我也要家园一致)。然后告诉他妈妈爱他(以免他有种做错事不被爱的担忧)。这样,他既知道自己打人不对,也知道下次该怎么解决,还知道妈妈无论何时都是爱他的。孩子感觉被爱包围着,他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无论怎样,妈妈都应把握一个原则,就是一定让

解读儿童行为,关注儿童需求

解读儿童行为,关注儿童需求 解读儿童行为,关注儿童需要 第一部分——专题讲座 教育,从辨别儿童的需要开始 我们每天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孩子,每天面对着孩子各种各样的言行。是否想过如何寻找对孩子行为的恰当解释?如何从孩子的言行中辨别他们真实的需要 一. 什么是儿童需要? 二.需要是儿童所有言行的基本动力,也是促进其行为活动的内在 动力源泉。 三.儿童的发展是在天性的基础上展开的,更倾向于遵循自身内在 的 发展逻辑性和规律性。 儿童的需要具有层次性、多样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甚至在不同的时刻,需要都是不同的;儿童需要的产生、满足与发展,不 仅受个体内部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且与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受环境变化的制约和影响。 二. 儿童行为背后的真实需要? (一)儿童有哪些需要? 幼儿园教育从辨别儿童需要开始,只有了解和尊重儿童的需要,将“满足儿童的需要”作为引导儿童发展的教育切入口,才可能激发儿童的

内在动力。

(二)对儿童行为的合理解释? 儿童的需要是合理的,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儿童、研究儿童的言行来辨别儿童行为背后真实的“需要”。 *刚入园的第一周,贝贝在妈妈的陪同下,愉快地在幼儿园玩到10:30回家,妈妈给她吃些小点心;第二周开始,妈妈不再陪伴,贝贝 也能够愉快地活动,可到了10:30,贝贝又开始哭着要回家了,老

师给贝贝递上小点心,并轻轻告诉她小朋友都在吃小点心了,贝贝就安静下来了。 ●娃娃家和建构游戏的玩具很多,拿、收玩具是易发生冲突最集中的时候——幼儿拿时抢、收时不管。老师就设计了一张表格,在表格中画了一个拿着玩具的手,代表拿玩具,画了一个玩具橱,代表放玩具,让孩子们选择后用自己看得懂的标记画在自己的名字下面。在游戏讲评时,老师就在公布栏上的表格里打“☆”来提示幼儿形成分工合作的规则。于是,每次游戏前和游戏结束后,孩子们都会主动去看提示图,结伴中与同伴的冲突少了,大家感受到了遵守规则的快乐。 ●主题活动中出现了这样的情景:豆豆在每次提问结束之后总是找自己的好朋友回答问题,这引起了大多数同伴的不满,大家都说:“真没劲!”“这么多人,什么时候才能轮到我?”孩子们议论纷纷,有几位孩子甚至搬着自己的椅子退出了活动。老师问题:“为什么有的小朋友不愿意参加活动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他们只会请自己的好朋友回答问题。”“这么多人,题目都听不清楚。”“题目太少了。”

喜欢旧玩物不是恋物癖

喜欢旧玩物不是恋物癖 “我女儿十岁了,却还每天要抱着一个破旧的洋娃娃睡觉,这个娃娃很旧了,都破了,她却一直当个宝,不仅每天抱着睡,而且一拿开还要闹情绪,是不是不正常啊,我怕她会有什么心理问题。”一位家长打来电话,她说,听说有种病叫“恋物癖”,怀疑自己的孩子是否得了这种病,是不是需要上医院看看。和这位妈妈有相同遭遇的家长其实很多,这个话题仅仅在报社的办公室里就吸引了不少有孩子的同事参与讨论,不少孩子每天晚上都要跟亲爱的玩具一起睡觉,甚至平时吃饭、看电视都要和玩具粘在一起,让他们“上瘾”东西一般都是惯用的,比如浴巾、毛巾等日用品,或是动物、玩具等。 医院儿童心理学专家唐光正说,从医学的角度上讲,这样的情况没有“恋物癖”一说。 一旦孩子开始长期对一件宠物爱不释手、形影不离时,爸爸妈妈需要一定的重视,但不要大惊小怪,要仔细分析情况,比如这种癖好对她平时的生活、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性格的健康发展有没有产生不良影响,如果没有不良影响,不必太担忧。 一般这样的孩子可能是缺乏一定的安全感,但并不一定是病态的,有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消逝,有的只是需要时间长一点。 对有此倾向的孩子,家长要增加感情投入,除了用亲情沟通外,可以多准备几个“迁移载体”。 一般来说,小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是不大稳定的,很容易转移,只要循循善诱,完全可以纠正。 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类似的物件,丰富孩子玩耍的对象,扩展孩子的视野,诱导孩子把注意力和兴趣对象朝着更为广泛的方向发展。 孩子特别喜欢的东西,如果不是有害的,一般不要采取粗暴的态度和强制的方式,因为那样会给孩子一种“暗示”,促使其和家长“较劲”,结果适得其反。 “恋物癖”这种病症确实有,但患者多数是成年人,常常是从青春期开始,而且是把无生命的物品作为“性活动”的对象引起性兴奋。“恋物癖”几乎都出现在男性身上,所恋物品大都是女性的贴身衣物,如内裤、胸罩、高跟鞋、装饰品之类的东西。 小孩子只是对一些熟悉的物品比较喜欢,与“恋物癖”完全不是一码事。家长误认为是“恋物癖”,主要因为缺乏生活常识和生理心理的科学知识,对有关知识一知半解,仅凭道听途说就对号入座。对小孩子身上出现的不大正常的现象,不要大惊小怪,更不要生搬硬套地与什么病症联系在一起。 唐医师还建议,家长如果觉得孩子的行为有奇怪的表现,可以试着和医生或是心理辅导老师探讨,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因此不能妄下结论。 与医生探讨问题并不一定是在有病的时候,这种错误的观念应该摒除。 【

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语言

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语言 1、你们能这样,为什么我不能? “成人在对孩子平时的教育中,自己也要以身作则。”陈金菊打比方说,比如要求孩子不能多看电视,家长也不要一坐到电视前就是几个小时;要求孩子不能偏食,父母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食物的偏好。如果家长本身就存在这样的缺点或做法,在教育孩子时,自然会遭到反抗和顶撞。家长只有积极地改正这些缺点,才能让孩子认可并接纳家长提出的要求。 2、试探家长的忍耐底线 孩子的这种反抗方式,可能是出于对成人底线的试探。孩子通过这种语言上和行动上的反抗,来测试成人的耐心,他想知道成人对他的顶撞和反抗会有什么反应,同时也告诉大人:“我已经不是个小屁孩了。”家长在遇到孩子这种试探底线式的顶撞和反抗时,一定要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允许或不允许都要彻底地执行。除了危险和有悖原则的事,不能让孩子做主。而在其他事情上还是要给孩子多一些权利,让他能够按自己的意愿来做。 3、想要受到关注 如果孩子出现这样的反抗,则说明孩子感受到家长忽略他了。他可能知道,要是乖乖地把积木收拾好拿到里屋去,爸爸就会一直和叔叔在客厅里谈话,就不会陪伴他了。而此时,他只需要顶个嘴,爸爸的全部注意力就会集中到他身上。“如果家长常常陪伴孩子,常带孩子参加各种亲子活动,那么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受到了重视。那么在家长暂时离开他时,就不容易感到失落。” 4、他真的只是在耍性子而已 “孩子在顶撞和反抗家长时,家长不应用强制手段来逼孩子就范。反而可以在不对个人造成损害的情况下,让孩子自己去试一试。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自己承担独断专行带来的失败后果。”孩子能在碰壁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在反思中减轻逆反心理,矫正自己的行为。如果孩子出现无理的顶撞和反抗,可能是家庭过于溺爱养成的专横个性,因此要彻底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还要从改变家长的教育方式做起。

聪明孩子的20种表现

聪明孩子的20种表现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通过研究认为,人的基本智能可分为八种类型,即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对于儿童来说,这些智能并不是时刻都能体现出来的。因此,这就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全面、细心地观察孩子各方面的表现,从而挖掘出他的智力潜能,并适时地加以引导。 下面,我们为家长们列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20种表现。千万别忽视这些表现,因为,它们正是孩子潜在智能的体现。 1.善于用语言描述所听到的各种声响; 2.常给孩子读的故事,如果你更换了里面的某个词,孩子就会说读错了,并加以纠正; 3.喜欢给别人讲故事,而且讲得绘声绘色; 4.喜欢提些怪问题,比如人为什么不会飞等等; 5.喜欢把玩具分门别类,按大小或颜色放在一起; 6.喜欢伴随着乐器的弹奏唱歌; 7.喜欢倾听各种乐器发出的声响,并能根据声响准确地判断出是什么乐器; 8.能准确地记忆电视里经常播放的乐曲; 9.善于辨别方向,极少迷路; 10.乘车时,对经过的站名或路标记得清清楚楚,并向你提起什么时候曾经来过这个地方; 11.喜欢东写西画,形象逼真地勾勒各种物体; 12.喜欢自己动手,很多东西一学就会; 13.特别喜欢模仿戏剧或电影人物的动作或道白; 14.善于体察父母的心情,领会父母的忧与乐; 15.落落大方,懂礼貌; 16.看见生人时会说“他好像某某人”之类的话; 17.善于把行为和感情联系起来,比如孩子可能会说:“我生气了才这样干的。”; 18.善于判断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19.善于辨别出物体之间的微小差异; 20.喜欢摆弄花草、逗弄小动物,而对一般的玩具兴趣不大。 测试分析: 如果孩子在第1、2、3条表现突出,可能具有语言才能; 如果4、5条表现突出,说明有逻辑和数理方面的天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