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八年级语文第02讲 基础+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解析版)

八年级语文第02讲 基础+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解析版)

第02讲基础+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解析版)班级姓名

1.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暮春三月,草长莺飞

....,烟拂杨柳。贵港市人民公园呈现一派幽远之气,确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B.冬去春来,夏隐秋至,一年四季,周而复始

....,变化无常。

C.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

....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D.考场上,小刚同学作弊被老师警告后,仍然坚定不移

....地给同学递答案。

【答案】D

【解析】坚定不移:稳定坚强,毫不动摇;不放弃,不改变自己的想法。含褒义,用在此处不和语境。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多阅读,是能否提高一个人作文技能的途径之一。

B.挖土方开始了,我们的任务和工期都十分沉重和紧张。

C.电视台频繁地在观众等待下一个节目的时候播送广告,使观众很有意见。

D.通过这次春季运动会,同学们更加热爱体育运动了。

【答案】D

【解析】A项中前后不一致,应删去“能否”;B项中应是“任务十分沉重,工期十分紧张”;C 项中应有一个比较复杂的状语,其中的“频繁”应放在动词“播送”前面。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他不禁又沉浸在那个一直在脑海里的美丽梦境中。

(2)到山里来,找一片幽深的林子躺下,静静地躺在铺着落叶的土地上,这时你的心灵便

了山的心灵。

(3)我正着这里的景致,一位穿长袍戴小帽的老先生骑着一头小毛驴

地走过我的身旁。

A.萦绕贴紧欣赏泰然自若

B.环绕贴近观赏悠然自得

C.环绕贴近观赏泰然自若

D.萦绕贴紧欣赏悠然自得

【答案】D

【解析】“环绕”是围绕的意思,与语境不符;“泰然自若”形容镇定,毫不在意的样子,与语境不符。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其作者是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

B.阿西莫夫是美国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他的《恐龙无处不有》从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论证“板块构造”理论。

C.《大雁归来》的作者是英国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利奥波德,其代表作是《沙乡年鉴》。

D.《时间的脚印》是一篇科普文,让我们了解了地貌的变化、地质的变迁以及古代生物繁衍、灭绝的信息。

【答案】C

【解析】C项,利奥波德是美国人。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1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材料2 人家欲兴,必由家规严整始。人家欲败,必由家规颓废始。

材料3 中国人历来重视门楣家风的教育和传承,讲求耕读为本,诗礼传家,传统文化思想紧紧地凝固和塑造了中国民众的固有家风,形成了明礼、孝亲、忠厚、诚信、勤俭等“中国式”家风。传统家风对人的塑造和培养,促进了人们的价值共识和道德形成,深刻地影响和培育着一个文明大国应有的“国风”。

材料4 “家训”不仅是每个家族的财富,也是社会的财富。“家教”不仅关乎每个家族的子弟,也关乎社会整体。良好的“家风”非常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材料5家住莆田市城厢区龙桥街道的陈汝煌照顾体弱多病的父亲的事迹,在全市被传为佳话。父亲多年身患高血压、冠心病,陈汝煌每天清晨五点钟就起床陪父亲聊天、散步,一下班就回家陪护,经常为父亲收拾排泄物,擦洗身子。父亲住院37天,他每天都尽心照料,一天最多睡三个小时,父亲行动不便,无法上街理发,他就自学理发。在陈汝煌的影响下,全家人悉心照顾老人。

(1)阅读材料1到材料4,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家庭和睦,国家自然就安定。

B.是否建设优良家风事关一个家庭的兴衰成败。

C.“家风”能够影响“国风”,但影响不大。

D.构建和谐社会、培养高尚人格需要良好的“家风”。

【答案】C

【答案】材料3已说明“家风”对“国风”有着深刻的影响。

(2)请根据材料5,为孝亲模范陈汝煌写一段颁奖词。(50字左右)

【解析】示例:“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他是龙桥山水孕育出的普通人,也是道德长空中让人敬仰的平民英雄。他默默无闻,用寸草之心、绵薄之力,悉心照料身患重症的父亲,让父亲心有所依。他就是家住龙桥的普通市民——陈汝煌。

【解析】写颁奖词时要注意:大笔写意,点明人物的事迹;简要概述,用最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丰满的笔下之物;纵深开掘,彰显人物的精神;综合表达,事、理、情有机融合;将叙述、议论、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早起

罗瑞花

①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每天黎明即起,借着从窗户透进来的微微光亮,拿木梳梳理好短发,用发夹夹好,精神利落开始一天的忙碌。

②在勤劳的农家是没有一个闲人的,只要不生病就不会停下手中的活。八十多岁的桂鑫爷爷大清早就在庭院里编竹筛竹箩、扎竹扫把、削竹筷子,他能把一根竹子变出许多物件;快九十岁的白秀奶奶天一亮就坐在门口在干瘦的腿上搓麻绳;在天刚破晓的寒气里,男人扛锄赶牛往田野走去,女人穿梭于厨房、菜田,小孩子帮着打扫庭院、生火煮饭、看管弟妹、喂养鸡鸭……

③爹是一个没有土地情结的农民,在村里做木工、碾米、发电,后来又开代销店做生意。爹脑子活络,不断改善着家里的经济状况,但田里、土里、家务活全落在娘身上。娘对待农事一丝不苟,按照时令精耕细作,一锄土都不放过。在摘茶插红薯的季节,娘总是四点钟起床,提着马

灯来到地里,就着朦胧月光或晨曦挖土、摘茶,天是在一锄一锄的土块、一片一片的茶叶里亮起

来的。

④我儿时最初的早工是放鹅。天地间弥漫着润润的泥土气息,毛茸茸的小鹅吃着沾满露水的青草,当太阳兴高采烈地跳出云层,小鹅细细长长的脖子饱胀成了拔河那样的粗麻绳,我就可以赶着它们回家了。

⑤到七八岁时开始跟着姐姐去茶山摘茶叶。我们背着箩筐,揉着惺忪的睡眼,为着小贩挑担上漂亮发夹或书店玻璃柜中的连环画,在白雾茫茫中向茶山走去。早饭时娘过秤,秤杄下给钱,摸着那一个个硬币真是最惬意的事。最辛苦的是轮到家里为队里的牛割草。我一直不知道牛的舌子是怎么长的,竟然最爱吃两边有锯齿的苇草,割的时候手指要握紧苇草,稍松一下苇叶的锯齿就会让手鲜血淋漓。

⑥有趣的还是清早去捡菌子。雨后的早晨格外清新,微风一吹,去了瞌睡来了精神。松树林子里,各种菌子比雨后春笋更肆意生长,它们是一窝一窝的,藏得紧,不轻易示人,寻找它们仿佛像寻找一个躲猫猫的伙伴。但不管它们怎么躲也躲不过我们这些山里孩子贼亮贼亮的眼晴。黄.

黄.的枞树菌、雪白

..的米浆菌,都是稀松平常的菌子,随见随捡而已,倒是那一抹..的竹叶菌、红红

淡绿

..的青头菌很是惹人喜爱,如果能遇上修长白晳

..还穿着荷叶裙的鸡腿菌那是值得尖叫的。我们一背篓一背篓地从山上背回菌子,在厢房木地板上堆成小山。娘把吃不了的菌子择净晒干,到春节时炒腊肉,把鸡腿菌磨成粉调菜,比味精还鲜。

⑦在娘的熏陶下,我成了一只早起的鸟儿。当别人还沉在昨天的烦闷里梦呓,或者醒在温暖的被窝里犹豫,我已经在晨曦中,在微风里,动起来了,从身体到思想。面对冉冉升起的太阳,我只想满腔热情地投入生活,想跑步想打球想跳舞想大声地朗读,想告诉世界,我醒了。

⑧梭罗说,黎明是大自然对人类最宝贵的恩赐。我喜欢看天一点点亮起来,如一个睡醒的孩子欣欣然睁开眼。我看到环卫工人清扫完最后一片落叶坐下来点燃了一支香烟;看到小贩支起他们的摊位开始热气腾腾地买卖;看到菜农挑着满筐的嫩绿从不同的小巷汇集到街口子;看到学生打开课本,用世界上最美的姿态,最美的声音,迎来早晨第一缕阳光。

⑨早晨起来,我看到每一个生命都蓬勃饱满,如一树一树的花开。

1.本文重点写我在娘的熏陶下早起放鹅、___________、割牛草、___________几件往事(用原文词语填空),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摘茶叶捡菌子对勤劳朴实的劳动者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解析】考查对文章的内容梳理和概括。阅读文本,理清故事情节,根据题目要求筛选相关的词句概括作答。答题时要尽可能仿照题目中的示例形式作答。文章在第④段写的是“我”早起放鹅;

第⑤写“到七八岁时开始跟着姐姐去茶山摘茶叶”“最辛苦的是轮到家里为队里的牛割草”,可填写出事件“摘茶叶”;第⑥“有趣的还是清早去捡菌子”可填写出答案“捡菌子”。文章在叙写这几件事的基础上,第⑧段又扩展到生活中“早起”的人们,表达了作者对勤劳朴实的劳动者的讴歌和赞美,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据此理解填写作答。

2.请结合语境品味第⑥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黄黄

..的米浆菌,都是稀松平常的菌子,随见随捡而已,倒是..的竹叶菌、红红

..的枞树菌、雪白

那一抹淡绿

..还穿着荷叶裙的鸡腿菌那是值得尖叫..的青头菌很是惹人喜爱,如果能遇上修长白皙

的。

【答案】“黄黄”“雪白”“红红”“淡绿”“白皙”这些描写颜色的形容词,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这些菌子颜色特点,也充分表现出作者早起满满收获的喜悦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注意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语句中加点的词语都是写颜色的词语。用“黄黄”“雪白”“红红”“淡绿”“白皙”等词语形象地展现了林间的菌子颜色的不同,透过这些不同的色彩,让人感受到作者捡菌子时的快乐。据此概括作答。

3.文中第②段和第⑧段都写了其他人的早起,分别有什么作用?

【答案】第②段写早起的人,一是有交待(社会)环境的作用,即这是一个勤劳的乡村;二是为母亲的早起,全家的早起作铺垫(或衬托)。第⑧段写早起的人,是拓展文章内容,社会上早起的人有很多;深化文章的主旨:无数的早起的人,汇成了这个社会发展的动力,他们默默付出创造出了生活的美好,他们值得赞颂。

【解析】考查写作手法的理解与分析。文章重点写母亲的早起,以及她早起对“我”的深远影响。但是文章第②段还写了其他早起的人,在写作手法上运用的是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了作者生活的背景——这是一个勤劳的乡村;同时对叙写的主要人物母亲进行衬托,表现母亲的勤劳;也为下文写母亲的早起对“我”产生影响做铺垫。文章第⑧段又写到早起的人:环卫工人、商贩、菜农、学生等,由写母亲及对“我”的影响,拓展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化了文章的主旨——对那些早起者的深情讴歌和赞美——早起的人们创造着美好的生活。

4.本文为什么以“早起”作为题目,请简要说明。

【答案】用“早起”这个生活中常见的字眼作题,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关联文章主要内容,是全文的叙事线索,所有的事件都围绕着它而展开,表达文章的主题,表达作者对早起者创造美好生活的赞美。

【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理解。要完成此类题目,必须在把握文章内容、主旨和情感的基础上,从标题的含义和作用两个方面来答。阅读全文,文章的内容紧扣“早起”来组材,是文章的叙事线索;作者回忆儿时“早起”的往事,表现了母亲对自己的深远影响;并表达对早起者创造美好生活的人的讴歌和赞美。可知“早起”既是文章内容的概括,又点明了文章的主旨,用一个生活中常见的字眼作题,还起到引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一)

史文恭正走之间,只见阴云冉冉,冷气飕飕,黑雾漫漫,狂风飒飒,虚空之中,四边都是晁盖阴魂缠住。史文恭再回旧路,却撞着浪子燕青,又转过卢俊义来,喝一声:“强贼!待走那里去!”腿股上只一朴刀,搠下马来,便把绳索绑了,解投曾头市来。燕青牵了那匹千里龙驹,径到大寨。

梁山泊好汉一定要活捉史文恭,是要报什么仇?

【答案】晁盖攻打曾头市时面颊中史文恭毒箭,回山身亡。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名著故事情节的了解。联系原著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原因即可。戴宗去打探消息回来,宋江要去攻打曾头市,晁盖要往,宋江苦劝不听。无奈,任晁盖带领二十个头领前往曾头市,路上遇到曾头市的曾魁、曾涂,打杀一阵,双方各有损失,收兵后,忽有两个僧人前来投降,自称是法华寺的监寺僧,于是晁盖天王便要他们引路,经过法华寺,见寺内空无一人,便继续行军。当到达曾头市时,本来空无一人的路上,突然出现伏兵,寺僧已跑,杀声四起,乱军中,晁盖被一箭射中,箭头上刻有史文恭字样。林冲拼死抵抗突围,宋江得到消息下山,当夜,晁盖天王去世。

(二)根据一位同学阅读《海底两万里》《格列佛游记》两部名著后写的读书笔记,请你按

要求填空。

1.【读书笔记一】情节概况

下面情节中,出自《海底两万里》的有()(双选)

A.风暴中偏航,麦田里获救

B.海底观美景,洋面见海难

C.孤身斗舰队,奇招灭火灾

D.遭冰山封路,陷缺氧危机

2.【读书笔记二】人物点评

下面点评中,点评尼摩船长的一项是()

A.他,知识渊博,机智勇敢,沉着果断。他是一个神秘浪漫的人,也是一个反抗压迫、支持正义的战士。

B.他,心地善良,刚毅勇敢,酷爱真理。他是一个外科医生,也是一个喜欢冒险、渴望自由的航海家。

【答案】(1)B D (2)A

【解析】(1)《格列佛游记》中的格列佛在“风暴中偏航”于“麦田里获救”,“孤身救舰队”后仅“奇招灭火灾”。由此排除A、C。选BD。

(2)尼摩船长的性格:博学多识,沉着机智,善良正义,有时显得冷酷无情。而《格列佛游记》描写了一位外科医生格列佛在小人国、巨臥国、飞岛国、慧驱国等地的冒险故事。所以B介绍的是格列佛。

(一)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阡陌交通

..___________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____________

(3)皆若空游无所依.____________ (4)乃记之而去.____________

【答案】(1)相通(2)邀请(3)依靠(4)离开

【解析】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同“乃记之而去”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B.其反激之力(《河中石兽》)

C.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D.又数刀毙之(《狼》)

【答案】D

【解析】考查文言虚词。题干在的“之”是代词;A项中的“之”是结构助词;B项中的“之”是助词;C项中的“之”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D项中的“之”也是代词。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他们)自己说祖先躲避秦朝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2)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小溪的源头(在什么地方)。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4.甲、乙文段画线句子都是环境描写,它们分别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甲文段画线句子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乙文段画线句子抒发了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

【解析】考查对环境描写及作用。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回答。

(二)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其九月,会稽守通①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须臾,梁睨④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注释】①会稽守通:会稽郡的郡守殷通。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

(1)公及桓楚将.___________________ (2)桓楚亡.在泽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统率,率领(2)逃亡

【解析】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1)句意为:让您和桓楚统领军队。将:统率,率领。(2)句意为:当时桓楚正逃亡在草泽之中。亡:逃亡。

2.翻译句子。

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答案】我听说先动手可以制服对方,后动手就被对方所制。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本题中的重点词有:闻:听说;为:被;制:控制。

3.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上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答案】写项梁夺取郡守之位的兵变过程。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从“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须臾,梁睨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中可知,主要描写了项梁夺取郡守之位的兵变过程。

4.从上述段,可以看出项梁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案】项梁是一个沉着老练(或老谋深算、阴险狡诈等)、做事迅速果断、善于随机应变的人。【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文中当会稽郡守殷通对项梁说他打算起兵反秦,项梁说“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然后他和项籍的配合,“须臾,梁睨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可知项梁是一个老谋深算、阴险狡诈,做事迅速果断,善于随机应变的人。

这个春天让我难忘

春天,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本应该是美好的。可是今年的春天,却有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使这个春天变得有些灰暗。

以前的街上,都是热热闹闹的,一群人嘻嘻哈哈,打打闹闹,多和谐啊!可是现在,是冷冷清清的。城市、乡村仿佛都被按下了“暂停键”。但好在,有白衣天使保护我们。他们,让我们看到了曙光。

疫情未结束,学生们不能正常上学,但是学生们肯定要学习,停课不停学。于是,我们开始从电视上学习了!班级群里,每天六点多起床早读拍视频,八点二十在电视农村频道上听课。上完课后,老师在群里布置作业,同学们写完之后在群里发上作业。每天,班级群里无时无刻都在发着消息,让人应接不暇。

老师们也在尽心尽力地教我们。班主任袁老师总是起早贪黑地陪着我们读书打卡,做作业。每个人写的作业,她都要过目一遍,哪怕有一丁点错误,也要纠正过来,更何况我们班有四十七

名学生啊,她要看到什么时候啊!而且,老师还会不定期抽查几名同学背书的情况,不放过任何一个同学。

我们的数学老师支老师是位可爱的老师,我们很喜欢他。他给我们布置的作业很少,只有一面。他回复消息很快,几乎是你刚给他发过去,他就会给你发回来了。支老师还怕我们学不会,每天会发新课视频给我们讲解。真是一位好老师!

而我们的英语老师冯老师也和支老师一样,每天会发新课视频给我们,让我们做好笔记和习题。她每讲完一个单元,都会发出这个单元的知识点,让我们记录下来。

老师用自己的行动感动了我,让我在这个春天充实着,忙碌着。

这次抗击疫情行动中,医疗工作者、防疫人员、社区工作者、快递小哥,以及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叔叔阿姨们,他们都是最美的“逆行者”,他们这种奉献精神值得我们赞扬。我想对他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这个春天,有了家人的陪伴和老师的指导,有了无数“逆行者”的无私奉献,我很难忘。我坚信,暗夜终有破晓时,春暖花开,指日可待!

佳作点评

【解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中的关键词是“春天”“难忘”。“春天”点明所叙之事,必须发生在春天;抒发感情、生发议论都必须关联“春天”这一季节主题;“难忘”是难以忘记的意思,难以忘记是因为这些事或这些人,给自己的影响深刻,对自己的以后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深刻的警示作用。因此要写出这个春天和以往的春天的不一样之处,写出这个春天令人难忘的原因是什么。结合前边所给材料可知,本文要结合2020年春天的新冠病毒疫情来写,可以写在疫情期间发生了哪些事,有哪些人给你带来了什么触动,有怎样的感悟,才令你难忘。“我”表明文章要用第一人称来写,抒写自己难忘的人或是事。写作时叙事要清楚,把难忘的一刻写具体,要有心理描写,突出“难忘”。

11

八年级语文第02讲 基础+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解析版)

第02讲基础+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解析版)班级姓名 1.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暮春三月,草长莺飞 ....,烟拂杨柳。贵港市人民公园呈现一派幽远之气,确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B.冬去春来,夏隐秋至,一年四季,周而复始 ....,变化无常。 C.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 ....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D.考场上,小刚同学作弊被老师警告后,仍然坚定不移 ....地给同学递答案。 【答案】D 【解析】坚定不移:稳定坚强,毫不动摇;不放弃,不改变自己的想法。含褒义,用在此处不和语境。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多阅读,是能否提高一个人作文技能的途径之一。 B.挖土方开始了,我们的任务和工期都十分沉重和紧张。 C.电视台频繁地在观众等待下一个节目的时候播送广告,使观众很有意见。 D.通过这次春季运动会,同学们更加热爱体育运动了。 【答案】D 【解析】A项中前后不一致,应删去“能否”;B项中应是“任务十分沉重,工期十分紧张”;C 项中应有一个比较复杂的状语,其中的“频繁”应放在动词“播送”前面。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他不禁又沉浸在那个一直在脑海里的美丽梦境中。 (2)到山里来,找一片幽深的林子躺下,静静地躺在铺着落叶的土地上,这时你的心灵便 了山的心灵。 (3)我正着这里的景致,一位穿长袍戴小帽的老先生骑着一头小毛驴 地走过我的身旁。

A.萦绕贴紧欣赏泰然自若 B.环绕贴近观赏悠然自得 C.环绕贴近观赏泰然自若 D.萦绕贴紧欣赏悠然自得 【答案】D 【解析】“环绕”是围绕的意思,与语境不符;“泰然自若”形容镇定,毫不在意的样子,与语境不符。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其作者是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 B.阿西莫夫是美国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他的《恐龙无处不有》从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论证“板块构造”理论。 C.《大雁归来》的作者是英国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利奥波德,其代表作是《沙乡年鉴》。 D.《时间的脚印》是一篇科普文,让我们了解了地貌的变化、地质的变迁以及古代生物繁衍、灭绝的信息。 【答案】C 【解析】C项,利奥波德是美国人。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1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材料2 人家欲兴,必由家规严整始。人家欲败,必由家规颓废始。 材料3 中国人历来重视门楣家风的教育和传承,讲求耕读为本,诗礼传家,传统文化思想紧紧地凝固和塑造了中国民众的固有家风,形成了明礼、孝亲、忠厚、诚信、勤俭等“中国式”家风。传统家风对人的塑造和培养,促进了人们的价值共识和道德形成,深刻地影响和培育着一个文明大国应有的“国风”。 材料4 “家训”不仅是每个家族的财富,也是社会的财富。“家教”不仅关乎每个家族的子弟,也关乎社会整体。良好的“家风”非常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材料5家住莆田市城厢区龙桥街道的陈汝煌照顾体弱多病的父亲的事迹,在全市被传为佳话。父亲多年身患高血压、冠心病,陈汝煌每天清晨五点钟就起床陪父亲聊天、散步,一下班就回家陪护,经常为父亲收拾排泄物,擦洗身子。父亲住院37天,他每天都尽心照料,一天最多睡三个小时,父亲行动不便,无法上街理发,他就自学理发。在陈汝煌的影响下,全家人悉心照顾老人。

八年级语文辅导讲义第05讲 基础+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解析版)

第05讲基础+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解析版) 班级姓名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职业介绍所刚开业,应聘的人员便接踵而至 ....。 B.湖南龙舟赛拉开了战幕,一只只疾驰的龙舟宛若蛟龙,在湘江水面上劈波斩浪,络绎不绝 ....。 C.这是一块令人惊诧不已的未知领域,它可以引导你进入名副其实 ....的奇妙乐园。 D.路上行人、车辆川流不息 ....,.一派繁忙的景象。 【答案】B 【解析】“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来来往往,接连不断。这里说江上的龙舟比赛,不合语境。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读书人的高贵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__________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的毛坯而言,__________是没有魅力的,__________是有缺陷不完美的,然而,读书生涯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__________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礼,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高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 A.造就也许甚至当然 B.养就也许甚至虽然 C.养就因为所以即使 D.造就因为所以虽然 【答案】B 【解析】造就:培育练就。养就:培植成功。根据“潜移默化”的语境,第一个空应选用“养就”,强调了长期培养熏陶的过程。“有缺陷不完美的”和“没有魅力”更近一层,因此第三个空选择“甚至”,“却”表示转折,而“虽然”和“却”能搭配,表示转折关系。故选B。 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②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③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④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⑤用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没有了。

八年级语文上册:基础、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鉴赏、写作练习与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基础、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鉴赏、写作练习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要解决对食品市场监管的问题,就必须改革监管体制和工作机制。 ②这部小说感人至深,作品主人公的,就是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③学生没打好基础,,即不切实际地追求所谓远大目标,难成大事。A.不力原型拔苗助长 B.不利原形拔苗助长 C.不利原形好高骛远 D.不力原型好高骛远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王立同学对这道数学题冥思苦想,终于妙手偶得 ....,有了答案。 B.盛夏又至,万物蓬勃,油然而生 ....的秧苗已然开花抽穗。 C.喜剧演员贾玲言语幽默,动作滑稽,令人忍俊不禁 ....。 D.歌曲《我和我的祖国》陶醉了每一个炎黄子孙,真是哗众取宠 ....啊!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只有把防控工作抓紧抓实,就能为经济社会秩序的全面恢复创造条件。(将“就”改为“才”) B.他把自己的创意高高兴兴地拿出来分享,虽有受到“攻击”的心理准备,但更渴望赢得大家的赞赏。(将“高高兴兴地”调至“分享”前) C.“二十四节气”虽然对农事的指导作用有所减弱,但仍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它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在“规律”后加土“的理念”) D.我以前对开平碉楼不以为意,直到前些日子去实地参观,才明白这些风格迥异的建筑是先辈背井离乡、漂洋过海讨生活的历史见证。(删去“实地”)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校要强化活动场所的安全检查和门卫登记管理制度,制定并落实严格的考勤、监管、交接班制度、和应急预案措施。 B.赵宇的工作是分分钟盯着监视器观察她的现场状态,休息时上去提醒一句:“你今天眼神有点飘忽,在想什么呢。” C.明德,指的是上天赋予我们的美好的德行;至善,指的是人的道德修养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D.“荒野猎人”是人类有关生存和信念的史诗巨著,写出了人类所能达到和忍受的极限。 5.下列文学常识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 曹禺,本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著有话剧《雷雨》《茶馆》等。 B. 《孟子》是孟子和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 C.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方民歌,与《孔雀东南飞》一起被誉为“乐府双璧”。 D.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一)苍蝇·蜻蜓·萤火虫的启迪 ①六足四翅的昆虫家族,在地球上已经繁衍了三亿五千万年。昆虫世界是一个神秘的世界,对昆虫奥秘的探索,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②昆虫的复眼,构造精巧,由几十、几百乃至二三万只小眼紧密排列组成。人眼要用0.05秒才能看清物体的轮廓,复眼只要0.01秒钟就可以了。因为复眼有很好的运动知觉,能够看清楚快速运动的物体,是一个很好的速度计。科学家根据这一原理 ....,研制出测量飞机相对地面飞行速度的“飞机对地速度计”。 ③苍蝇的一只复眼约有三千只小眼,是一种蜂窝型结构。人们仿照它研制出一种新型照相机“蝇眼”,一次能拍摄1329张照片,分辨率每厘米达4000线。 ④昆虫是首先获得飞翔能力的生物,大约在三亿年前就升入高空,比爬行类、鸟类要早五千万年。蜻蜓翅膀的提升力,按体重比例计算,比目前最好的飞机还大三倍。科学家采用塑料制成“昆虫飞机”,安上发动机就能飞上天。这种用无线电操纵的“昆虫飞机”可以用于航空摄影、探测气象、山区运输等。 ⑤苍蝇一类双翅目昆虫,后翅的痕迹器官——楫翅,飞行时每秒钟振动30次,是天然的导航器官。科学家依据楫翅的导航原理,制成“振动陀螺仪”,其体积是传统陀螺仪的五分之一。还研制成“振弦角速率陀螺”等新型导航仪器,用于高速飞行的火箭、飞机,自动平衡各种程度的倾斜,稳定飞行。 ⑥小小萤火虫把化学能转变成光能的效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而普通的电灯的效率只有6%左右。荧光发出的热,只有一摄氏度的四十万分之一,这是自然界的一个伟大奇迹。随着对萤火虫发光的深入研究,制成了应用于矿井的闪光灯和水下照明灯,以后还将用来探知外星是否有生物的存在,以及癌症的早期诊断。 1.此文要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A.昆虫世界是一个神秘的世界,对昆虫奥秘的探索,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B.昆虫的复眼,构造精巧,由几十、几百乃至二三万只小眼紧密排列组成。 C.昆虫是首先获得飞翔能力的生物。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文+文言文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文+文言文阅读试题精选汇编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然后回答11-13题。(10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李时珍,字东壁,蕲州人。好读医书,医家《本草》,自神农所传,止三百六十五种,至掌禹锡、唐慎徽①辈,先后增补合一千五百五十八种,时称大备。然品类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时珍病之。乃穷搜博采,芟②烦补阙,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书,曰《本草纲目》。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书成,将上之朝,时珍遽③卒。其子建元以父遗表及是书来献,天子嘉之,时珍官是王府奉祠正,子建中,四川蓬溪知县。 (节选自《明史》) 【注释】①掌禹锡,字唐卿,奉敕与苏颂等在《开宝本草】基础上修成《嘉祐本草》。唐慎 微,字审元,修篡《证类本草》,附古今单方。②芟:删除。③遽:突然。 1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2分)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__(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__________ (3)或.一物而析为二三__________(4)稿三易.而成书__________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成,将之上朝,时珍遽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甲】文通过列举古代几位圣君贤臣的事迹,论述了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是(用自己的 话概括):;文章所阐述的观点是:。

备考2022年中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诗歌鉴赏(古代诗歌、现代诗歌)解析版

复习专题:诗歌鉴赏(古代诗歌、现代诗歌) 一、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诗 送友人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煮,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注】蒹葭∶芦苇。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请抓住特征,描绘诗中画线句呈现的景象,并写出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星河欲转千帆舞”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2)题。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 浙。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 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4.请赏析“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一句。

5.结尾句“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1)—(2)题。 东坡① 【宋】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②行。 莫嫌荦确③坡头路,自爱锵然曳杖声。 【注释】①这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时居住与躬耕之所。②野人:指农夫。③荦(luò)确:指险峻不平的山石。 6.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7.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唐代李白的《金陵①酒肆②留别》,完成各题。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③压酒④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⑤。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注】①金陵:南京。②酒肆:酒店。③吴姬:吴地的青年女子,这里指卖酒女。④压酒:酒酿成时,压酒糟取酒。⑤尽觞(shāng):干杯。觞,古代称酒杯。 8.柳花即柳絮,诗歌第一句“风吹柳花满店香”,着一“香”字,初看似觉突兀,细品却又妥帖。“香”既指春风吹来的香,又指香。 9.本诗结语尤妙,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正是脱胎于此。请赏析本诗最后两句的妙处。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各题。 十二月十五夜 袁枚①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2)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2) 一、现代文阅读 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胸存大道自从容 周铁钧 ①大道生万物,百态出自然,天地人寰统归大道。《礼记·礼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不是小道,不是小我;大道是理想信念、天性尊严、国家社稷、百姓黎民。胸存大道,就会处变不惊,淡定从容,蕴含浩然正气,尽展光风霁月。 ②“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因人诬陷,被处极刑。在刑场上,他给来送行的太学生弹奏了古曲《广陵散》。他面琴席坐,神色安详,初起音律幽淡,逐渐沉郁悲愤。弦断音止,嵇康仰天大笑,起身信步走向断头台。他拒绝与司马氏合作,愤世抗俗,用生命维护了高洁傲岸的尊严;他不卑不亢,激昂豪迈,用琴声演绎了一曲大道从容的千古绝响。 ③苏东坡密州治蝗,徐州抗洪,杭州修堤,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虽屡遭贬谪,九死一生,他依然能在孤独中不断成熟,修得淡泊与宁静。“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是经过了自省的沉淀、洗刷了偏激的淡定,是无须声张的厚实、散发光辉的睿智。他于灾难之后重生,宠辱不惊,一心为国家社稷,一心为黎民苍生。 ④可见,胸存大道就是信念坚定,爱憎分明;胸存大道就是叩问人生,心系百姓。践行大道,就要不忘初心,始终如一,纵然形势千钧一发,生死攸关,依然如朝阳般喷薄,似苍松般挺拔。自古及今,中华优秀儿女都在用生命和激情诠释着大道从容。 ⑤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惨遭迫害、国破家亡时,仍胸怀收复失地、雪耻报国的激昂,这是古代民族英雄气节崇高的大道从容;西南联大师生在山河破碎、颠沛流离时,仍与国家民族共进退,这是现代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大道从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的大道从容表现为坚守节操,心存家国,恪尽职守。 ⑥普通百姓,或许少有气吞山河的舞台,也没有慷慨悲壮的机遇,但诚实友爱、奉献互助,担家责、守国法,就是烟火平民的处世大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我们唯有胸存大道,才能无所畏惧,勇于担当,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1)第③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论证的分论点是什么? (2)请分析下面两句话中划线词的表达作用。 ①践行大道,就要不忘初心,始终如一,纵然形势千钧一发,生死攸关,依然如朝阳般喷薄,似苍松般挺拔。 ②普通百姓,或许少有气吞山河的舞台,也没有慷慨悲壮的机遇,但诚实友爱、奉献互助,担家责、守国法,就是烟火平民的处世大道。 (3)文章第④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 (4)从下列材料中选取最恰当的一个事例,加以改写,作为论据补到第⑤段横线处。要求切合文意,与上文句式相似。 ①美国拳王阿里,虽备受歧视且曾被判入狱,但他仍积极争取黑人平等,呼吁世界和平。他的座右铭是:“死神面前,我大笑。” ②2015年5月,杨科璋在执行灭火救援任务中,奋勇冲进火海,救出一名幼童,尽到了

《诗经二首》(解析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12课《诗经》二首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桃夭 《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 ①归:出嫁。②(fén):草木果实累累的样子。③蓁(zhēn)蓁:叶子茂盛的样子。1.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____________的形式。 2.请从比兴手法的角度赏析全诗。 【答案】 1.重章叠句 2.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人婚后夫妻和睦、家族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 【分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了诗歌的章法结构。乐曲演奏一遍为一章,《诗经》中的诗是合乐歌唱的,所以每一篇都分若干章,犹如今天歌词的分段,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这一章法叫做重章叠句。这首诗共有三章,结构大体相

似,只有个别字词的区别。所以采用的是“重章叠句”的章法结构。 2.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歌写作手法的理解。“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 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联用。这首诗以“桃之 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以桃设比,通过 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人婚后夫 妻和睦、家族兴旺。作答时可找出文中“比”的句子,即运用比喻手法的地方;“兴”的 句子,即诗歌中开头借助何物引起所要歌咏新娘的。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静女 《诗经·邶风》 静女其姝①,俟我于城隅②。 爱③而不见,搔首踟蹰④。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⑤。 彤管有炜⑥,说怿⑦女美。 自牧归荑⑧,洵⑨美且异⑩。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释】①姝:美丽。②城隅:城角。③爱:同“薆”,隐藏。④踟蹰:犹豫徘徊。⑤彤管:红色的管子,或红色箫笛一类的管乐器。⑥炜:鲜明有光的样子。⑦说怿(yuè yì): 喜爱。⑧牧:郊外田野。归(kuì):通“馈”,赠送。荑(tí):初生的细嫩茅草,象征婚姻。 ⑨洵:诚然,确实。⑩异:特殊。 3.“搔首踟蹰”表现了男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现代文+名著+诗词曲+文言文(解析版)

第四单元 非连续性文本+现代文+名著+诗词曲+文言文(一) 进阶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研学即研究性学习,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 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它是一种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从自然科学、社会和生活实践中选择和确定主题,在动手做、做中学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集体性学习活动。 材料二 材料三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研学旅行不是一般的旅游,要有课程的开发,特别是到了富有教育意义的革命传统基地和文化基地,要把革命的精神、文化的内涵讲出来,让学生受到教育。”回归到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很长一段时间里,广大中小学生只知埋头苦读,却不懂很多知识是需要体验和感受的。对中小学生而言,在狭小的教室里待太久,无论是思想还是视野都会受到局限,唯有走出去,才能重新唤起内心的大格局。 虽然研学游起步很晚,但是它却是我国将来最具有影响力的事业。在研学游的发展之下,中国

文化部与旅游部的完美联姻下,中国的旅游业将会更健康,让旅游不仅仅是一种经济下的产业,更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一种途径。研学游不仅仅是一种旅游文化产业,更是一种关系到几代人乃至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虽然祖国的文化断层了几年,经济在清末也倒退了百年,但是未来的世界大国必定是中国。 1.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A.研学旅行是一种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 B.只有小部分学生在研学旅行中会认识新朋友,说明其存在一定的弊端。 C.研学旅行并不仅仅是一般的旅游,还要在旅游中有课程的开发。 D.虽然我国研学游起步很晚,但它却是我国将来最具有影响力的事业。 【答案】B 【解析】B.小部分学生研学旅行的收获是交到新朋友,并不能说明研学旅行存在弊端,恰说明其存在一定的优点。故选B 2.材料二是有关研学旅行有何收获的圆环图,请仔细读图,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答案】示例: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在研学旅行的时候可以愉悦身心、放松心情、学到历史文化知识、看到优美的景色,研学旅行是有益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从材料二有关研学旅行有何收获的圆环图来看,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在研学旅行的时候可以愉悦身心、放松心情、学到历史文化知识、看到优美的景色,少部分认为可以交到新朋友。研学学生对该活动是评价整体上是积极的,由此可以看出研学旅行是有益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 3.阅读材料三,请简要概括研学旅行会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答案】示例:①有利于学生了解革命精神和文化内涵,让学生受到教育;②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思想境界,唤起内心的大格局;③促进中国旅游业健康发展,提高国民素质;④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民族复兴。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材料三可知,从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的话可知,研学有利于学生了解革命精神和文化内涵,让学生受到教育。从“对中小学生而言,在狭小的教室里待太久,无论是思想还是视野都会受到局限,唯有走出去,才能重新唤起内心的大格局”可知,研学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思想境界,唤起内心的大格局。从“在研学游的发展之下,中国文化部与旅游部的完美联姻下,中国的旅游业将会更健康,让旅游不仅仅是一种经济下的产业,更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一种途径”可知,研学利于促进中国旅游业健康发展,提高国民素质。从“研学游不仅仅是一种旅游文化产业,更是一种关系到几代人乃至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可知,研学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民族复兴。 4.小茗同学觉得研学旅行就是浪费大家的时间,真正的知识应该是在课堂教学中获得的,那你是怎么认为的呢? 【答案】示例:我不赞同小茗同学的说法,我觉得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现代文+名著+诗词曲+文言文(一)(解析版)

第一单元 非连续性文本+现代文+名著+诗词曲+文言文(一) 材料一:火神山医院是首个接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专门医院,也是凝聚多方力量、诠释“中国速度”的一座医院。几百台大型机械、数千名工人同时作业,施工画面吸引4000多万中外网民在线观看……广大网友变身“网络包工头”“云监工”,密切关注医院建设过程。 10天10夜争分夺秒,火神山医院在日夜轰鸣的机械声中拔地而起。这速度的背后,是中国建造技术的创新,是更丰富的抗“疫”经验,是同舟共济、坚不可摧的中国力量。 (摘编自“新华网”)材料二: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算,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速率为1.4~2.5,远超SARS病毒,但在病毒性致死方面要弱一些,在可以人传人的病毒中,我们熟知的SARS病毒的致死率为9.6%,2012年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的致死率为34.5%。 疫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各个防控主体坚持科学的态度、采用科学的方法,坚持精准施策、做好协同配合。比如,救治感染患者,就要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将重症病例集中到综合力量强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又如,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等工作,就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源头控制,对车站、机场、码头等重点场所,以及汽车、火车、飞机等密闭交通工具,采取通风、消毒、体温监测等必要措施。无论是个人、社区,还是政府部门,都应该讲究科学方法、注重精准施策,让各项防控举措更加有力、更加有效。 (摘编自《人民日报》)材料三:3月17日,按照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关于组织援鄂医务人员分批撤离的总体安排,眉山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30名队员在完成38天的辛勤工作后,随省援鄂医疗队从武汉返回四川。3月20日,我市市疾控中心的李杰和仁寿县疾控中心的范文成随四川省第二批援助湖北疾控队在武汉洪山区连续奋战33天后,也胜利凯旋。 目前,根据省卫健委的统一安排,援助湖北返川队员在仁寿县相应地点进行为期两周的集中隔离休养。队员们表示,隔离休养期间将毫不放松,慎终如始,积极锻炼身体,做好个人防护,期待顺利重返本职工作岗位。 (摘编自“眉山市卫生健康网”)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火神山医院的建成与使用完美诠释了“中国速度”,是技术创新和中国力量的体现。 B.武汉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5G网络全覆盖,得益于中国科技水平的发展和进步。 C.新型冠状病毒可以人传人,具有超高的传播速率和致死率,我们不得不重视。

部编版八年级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现代文+名著+诗词曲+文言文(一)(解析版)

第二单元非连+现代文+名著+诗词曲+文言文(一) (材料一) 月亮,是人类飞出地球、步入太空的第一个中途站,是人类迄今在地球之外留下足迹的唯一星球。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不对月亮抱有浓厚的感情。人类首先测出绝对距离的那个天体正是月亮。如今,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迄今为止,共有12名美国宇航员在距离地球384400千米的月球上安放科学仪器,进行科学者考察,取回月岩样品,从而获得了大量有关月球的全新消息。中国也在2004年开始实施自己的探月计划——“嫦娥工程”。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无人探月卫星发射成功,它利用所搭裁的科学仪器在绕月轨道上对月球进行多方位的探测,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科学数据。2010年“嫦娥二号”成功探月,因为更新了探测设备并降低了绕月飞行的轨道高度,所以它的探测精度较前又有了提高。2013年12月,“嫦娥三号”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并携带了一辆可在月面上行驶的“玉兔号”月球车。“嫦娥三号”创造了月球探测器在月球上工作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并且拍摄了人类获得的最清晰的月面照片,它获得的大量科学数据,面向全球科学家开放共享。“嫦娥四号”登月探测器原本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但因“嫦娥三号”已圆满完成任务,“嫦娥四号”便可另作他用。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登陆月球背面,它携带的“玉兔二号”月球车开始在月面上巡视探测。 (节选自《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有删减)(材料二) 嫦娥五号“挖土”归来! 新华社北京12月17日电 12月17日凌晨, 随着“嫦娥五号”返回器圆满完成月球“挖土”,带着月球“土特产”顺利抵达内蒙古四子王旗,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嫦娥五号任务飞控现场旋即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探月工程总指挥、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宣布:“探月工程嫦娥5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实现了我国首次月而采样与封装、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携带样品再入返回等多项重大突破,其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标志着在深空探测领域进入到能够从月球返回的一个先进国家的行列,也将为我国未来月球与行星探测奠定坚实基础。 (材料三) 月壤能种菜吗?答案是不能。与地球土壤富含微生物和有机养分不同,月壤不含任何有机养分,而且非常干燥。但通过研究月壤,能进一步了解月球状态、物质含量、地质演化历史,也可以为了解太阳活动等提供新的信息,对研究太阳系有特殊的价值。此次嫦娥五号的采样点选择了风暴洋东

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现代文+名著+诗词曲+文言文(一)(解析版)

第六单元 非连续性文本+现代文+名著+诗词曲+文言文(一) 进阶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网络时代,触摸传统家书的温度 材料一 被遗忘的传统家书 近二十年间,电话、互联网和手机汹涌而来,瞬间击垮了传统家书的千年大厦。家书,那一张张曾经温暖人们心灵的信纸,正慢慢变得模糊起来。 下面是对500名大学生有关传统家书的问卷调查结果: 材料二 家书何以“抵万金” 《北京青年报》:电话,微信、QQ的确方便快捷,但似乎少了一点情感表达上的温度。亲笔书写家信恰巧可以弥补这一点。当书信连接着母子、兄弟、夫妻,它便成为一个盛放思念和牵挂的容器,写信人用一字一句将其装满,它呈现在收信人眼前时依然热气腾腾。 李蓝(中科院教授):在中国文化中,家书还兼具着家教的功能。长辈通过一封封家书,把人生体验、道德修养传授给自己的后代。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留下200多封家书,在这些书信里,他与孩子们讨论国家大事、人生哲学,表达父子间的情感,督促子孙用功读书……梁家9个子女后来个个成才,有3个是国家级院士。无论是感人至深的《傅雷家书》,还是饱含真知良言的《曾国藩家书》都为后人所传诵。 李正中(天津理工大学教授):家书里最重要的就是感情,写信的时候,人们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而且家书有收藏价值,从不同年代的家书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民俗风情。同时,家书也是种礼仪文化,中国人的书信格式严谨,体现着中国特有的礼仪文明。 傅敏(傅雷之子,《傅雷家书》的选编者):中国传统书信是文化和艺术的综合体现。比如说,其中的书法既体现了人的个性特点,又能让读信者有“见字如面”的感觉,仿佛写信人就在自己面

前。这样情感上的交流是西方拼音文字很难表现的。 材料三 传统家书将何去何从 日本文化厅的一项调查显示,认为应该亲笔写信的10—19岁的年轻人的比例为62%,30—39岁的比例为57%,与前一次调查相比,分别增长了18和14个百分点。另外,10—19岁的年轻人中有54%的人认为应该保留信件的传统书写格式。 张海鹰(“抢救民间家书”活动组委会秘书长):承载着数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国传统家书并不会消亡,但目前的现状的确让人感到遗憾。很多年轻人连给自己长辈写家书和写求职信的区别都搞不清楚,让人觉得滋味复杂。 夏学銮(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这体现了现代与传统两种价值体系的碰撞。让人在家书和E—mail间做选择,就像让人在精神家园和物质家园做选择一样。 黄桂萍(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科技在给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使得精神和情感趋向“快餐化”。然而,人们会因书信对情感有着长期保留、定格的魅力,而适时选择理性回归。 蔡锐(山东大学生):虽然书信越来越少了,但是亲情和友情并没有由此而变淡。通讯更便捷了,联系也更加频繁,我觉得感情仍然跟原来一样。书信的退出,应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1.阅读材料请分点概括传统家书所具有的功能或价值。 【答案】①家书能充分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②家书兼具家教的功能,可以把人生经验、道德修养传授给自己的后代。③家书具有收藏价值,可以看出写信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民俗风情。④家书体现着中国特有的礼仪文明。⑤中国传统书信是文化和艺术的综合体现。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①根据【材料二】“书信连接着母子、兄弟、夫妻,它便成为一个盛放思念和牵挂的容器”可知,家书能更好地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②从【材料二】李蓝教授的“在中国文化中,家书还兼具着家教的功能。长辈通过一封封家书,把人生体验、道德修养传授给自己的后代”可知,家书兼具家教的功能,长辈通过家书把人生经验、道德修养传授给自己的后代。③从【材料二】李正中教授的“家书有收藏价值,从不同年代的家书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民俗风情。同时,家书也是种礼仪文化,中国人的书信格式严谨,体现着中国特有的礼仪文明”的观点来看,家书具有收藏价值,可以看出写信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民俗风情;中国人的书信格式严谨,体现着中国特有的礼仪文明。⑤从【材料二】傅敏的观点可知,中国传统书信是文化和艺术的综合体现。 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A.调查显示大学生主是要通过电话与家人联系,其次是微信,而写家书的人很少。 B.从调查数据看,日本青年认为应亲笔写信的原因是要保留信件的传统书写格式。 C.与电话、QQ等现代通讯手段相比,传统家书最明显的不足是不够快捷方便。 D.现代人越来越少提笔写家书这体现了现代与传统两种价值体系的碰撞。 【答案】B

比较阅读2 短文二篇-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阅读之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解析版)

比较阅读2《短文二篇》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呜;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1)四时 ..俱备(2)晓雾将歇. (3)夕日欲颓.(4)与.其奇者 【答案】(1)四季。(2)休息。这里指消散。(3)坠落。(4)参与,这里指欣赏。 【解析】(1)句意为:四季都有。“四时”,四季。(2)句意为: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3)句意为:夕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4)欣赏这种奇利景色的人了。“与”,欣赏,领悟。 2.把下面的文字翻泽成现代汉语。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答案】(1)两岸的石壁五彩斑斓,交相辉映。(2)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水中的鱼竞相跳出水面。 【解析】(1)句关键词:“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2)句关键词:“颓”,坠落。“沉鳞”,指水中潜游的鱼。 3.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 。 【答案】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解析】第一空填写“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句子中的“五色交辉”“青林翠竹”都体现了色彩。第二空应填写“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晓雾将歇”“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视觉;“猿鸟乱鸣”听觉;由早到晚,由静入动。 4.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哪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解析】考查文章主旨句,通过主旨句理解作者的情感。“实是欲界之仙都”,将此地山水比作人间天堂,应是最大的褒奖和赞美!“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但遗憾的是,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这既是对前贤的钦敬和追慕,又惋惜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而作者却能够继康乐以来,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自许之情,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苏轼与张怀民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注解: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zhé)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词 (1)念.无与为乐者(2)相与 ..步于中庭 (3)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4)盖.竹柏影也 【答案】(1)考虑,想到。(2)共同,一起。(3)就(4)大概是 【解析】考查文句中的关键词 2.把下面的文字翻泽成现代汉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答案】(1)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原来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2)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寒假作业(5)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文阅读。有答案)

寒假作业(5)——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 一、古代诗文阅读。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二十六日,发大溪口,入瞿塘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然。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①。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②。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晚至瞿塘关,唐故夔州,与白帝城相连。关西门正对滟滪堆③,碎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于堆数十丈。”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注释】①油盎:油瓶。②罅:裂缝。③滟滪堆:在瞿塘峡口,是江心突出的巨石。 1.下列各组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B.仰视天如匹练然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欧阳修《醉翁亭记》) C.有时朝发白帝朝服衣冠,窥镜(《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D.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下列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半夜时分从亭子里自然是看不见太阳和月亮的。 B.虽然乘着马在风中奔跑,也没有走水路快。 C.陆游一路行来,发现圣姥泉上面盖着一块有裂缝的石头。 D.乙文中作者从大溪口出发,进入瞿塘峡,经过圣姥泉,到达瞿塘关。 3.甲文中用“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写出了山连绵不断的特点,请找出乙文中描写山的句子并概括其特点。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

古代诗歌鉴赏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解析版)

第14练古代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这首诗与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都有“菊”这个意象,它们在诗中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答案】岑诗中的菊花盛开在战火纷飞的家乡,表达的是诗人思乡的惆怅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寄托着对和平的渴望;孟诗中的菊花开在环境优美、生活富足的农家小院中,表达了诗人对恬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分析比较。对故园菊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想象,诗人别的不写,只是设想它“应傍战场开”,这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写得新巧自然,真实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此处的想象之辞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和品菊花酒。淡淡两句诗,故人相待的热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了。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诗中画线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选出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 A.全诗语言朴实、准确,通过对屋破漏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 B.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自己的茅屋被秋风摧残后的窘况,同时也表现了诗人为天下“寒士”着想的高尚情操。 C.当秋雨来临,诗人不再关心自己的茅屋,而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关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上。 D.全诗将叙述、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根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答案】(1)渲染暗淡愁惨的氛围,衬托诗人愁苦的心情,为下面内容做铺垫。 (2)C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赏析画线句。环境描写的作用:一、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三、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四、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五、推动情节的发展。先明确景物描写的特点,然后根据景物描写明确其烘托作用。画线句描写了凄清的秋景,渲染出凄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 (2)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住两点,首先,要充分利用注释,注释给我们提供了诗人的写作背景,其次,要抓住关键词语。C项中,诗人先关注自己的茅屋,再由自己的茅屋引发思考,上升到关注“天下寒士”的高度上,因此C项表述有误。 3.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五阶集训”(部编版)第三单元现代文+名著+诗词曲+文言文(二)(解析版)

第三单元 非连续性文本+现代文+名著+诗词曲+文言文(二) 材料一:蒋勋眼中的宋词 我花了一个多月品读完《蒋勋说<宋词>》这一本书。 蒋勋是台湾美学大家、文化教父,书的语言细腻可感,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蒋勋以宽广的学养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对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一篇—宋词,进行一次通俗化的全面解读。为了把这“安静、圆满的果实”讲解透切,蒋勋从唐后主李煜讲起,谈为什么在唐诗的顶峰产生宋词, 如何产生宋词,以及宋词在中国文化长河中的历史意义,分别讲述了李煜、冯延巳、范仲淹、晏殊、晏几道、欧阳修、苏轼、柳永、李清照、辛弃疾,最后以姜夔收尾。 蒋勋说:在宋词中,你会觉得有一种饱满与安静,它酝酿了另外一颗新的种子,与花的骚动性的美非常不同。唐诗就如骚动的花,开花自然要吸引别人注意,而果实不见得有那么多吸引力,但自有一种圆满。宋词是一种简练、淡雅、不夸张的情绪。阅读蒋勋的作品,你会发现宋词的平实、自然和发现现实的美,发现宋词对人生的美的沉思。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定是曲曲折折。对于困难和挫折,人们有不同的态度,有的退缩,有的逆流而上,有的战而胜之。 人生问题是古代哲人难以回避的。孔子以现实的、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他总结自己的一生,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庄子很感叹大树的长寿和蜉蝣的短命,认为:“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词人也经常涉及人生态度问题,作出各种各样的解答。苏轼屡言人生短暂,人生如梦。最经典的是《念奴娇·送钱穆父》下片:“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时代使苏轼成为令人仰望的大文豪,可是在政治上他却不是成功者。有人可能会说,这些都是颓废的人生观、没落的情趣。其实不然。比起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苏轼的追求个人生活的志向确实比较一般。但是,苏轼以此谆谆劝慰朋友:“人生就像逆水行舟,我同你一样逆流而上。”这些言辞,虽然不是青年时期的意气风发,然而也还是积极进取,难能可贵。人生短暂,万事匆促,荣辱得失本来就是相对的,过于执着,就会走向对自己的束缚。 读了这首词,我认为应该像苏轼那样,不管遇到什么挫折,受到什么委屈,都不要对人生失去希望,而应该调整心态,怀抱一种飘然自适的性情,在“逆旅”中做一个坚定的、自觉的“行人”。任何时候,人不能缩在乌龟壳里过局天促地的生活,而应该走向广阔的世界,呼吸自由的空气,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