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二级建造师市政工程考点汇总(一)挡土墙
一、常用挡土墙结构
在城镇道路的填土工程、城市桥梁的桥头接坡工程中常用到重力式挡土墙、衡重式挡土墙、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挡土墙和钢筋混凝土扶壁式挡土墙。
挡土墙基础地基承载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经检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工序施工。施工中应按设计规定布设挡土墙的排水系统、泄水孔、反滤层和结构变形缝。挡土墙投入使用时,应进行墙体变形观测,确认合格。
二、挡土墙结构受力
静止、主动、被动土压力三种定义区别:
静止土压力:刚性挡土墙保持原位静止不动。
主动土压力:刚性挡土墙背离填土一侧移动。
被动土压力:刚性挡土墙向填土一侧移动。
三种土压力中,主动最小,静止其次,被动最大,位移也最大。
城镇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一、路基施工要点
(一)填土路基
1.路基填料和粒径: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冻土块或盐渍土。填土内不得有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100mm的土块应打碎。
2.原地面处理:排除地面积水,清除树根、杂草、淤泥等,妥善处理坟坑井穴,分层填实。
3.防路基侧向滑移:当地面坡度陡于1:5时,需修成台阶形式,每层台阶高度≯300mm,宽度≮1.0m
4.填筑措施:分层填土、压实。
5.路基压路机质量要求:采用≮12t的压路机。
6.管涵顶面高度控制:应在填土高度超过管涵顶面500mm以上才能用压路机碾压。
(二)挖土路基
1.原地面处理方面:排除地面积水并疏干,妥善处理坟坑井穴。
2.根据测量中线和边桩开挖。
3.挖方段不得超挖,应留有余量。
4.压路机质量要求:采用≮12t的压路机。
5.碾压时,视土的干湿情况洒水或换土、晾晒等措施。
6.雨水支管及检查井回填:雨水支管及检查井四周无法使用大型压实机械压实,用石灰土或石灰粉煤灰砂砾填实。
(三)石方路基
1.修筑填石路堤应进行地表清理,先码砌边部,然后逐层水平填筑石料。
2.先修筑试验段。
3.填石路堤宜选用12t以上的振动、25t以上轮胎压路机或2.5t 的夯锤。
4.管线、构筑物四周沟槽宜回填土料(即细粒土,如中粗砂等)。
二、路基施工特点
地下管线施工必须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原则。
三、质量检查与验收
检验与验收项目:主控项目为压实度和弯沉值。(石方不做弯沉)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摊铺要点
1.摊铺前,应将路床适当洒水润湿,使用装有喷雾式洒水管的洒水车。
2.摊铺机就位后,按试验路段提供的松铺系数调整好松铺厚度;调整好传感器臂与导向控制线的关系,严格控制摊铺厚度和高程,保证横坡度满足设计要求。
3.摊铺机应保持连续、均匀,不间断的摊铺。
4.供料能力、运输能力应与摊铺速度相匹配,基层混合料摊铺应采用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一前一后保证速度一致,松铺系数一致,路拱坡度一致,摊铺平整度一致,振动频率一致,两机摊铺接缝平整。
5.运输车辆在摊铺机前方10~30cm停车,由摊铺机迎上去推动卸料车,一边前进一边卸料。卸料速度应与摊铺机铺筑速度相协调,应注意防止运料车碰撞摊铺机。
6.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不能太高,宜有三分之二埋入混合料中,但也不能太低,不能使其松铺高度低于设计面。
7.在摊铺机后应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应该铲除局部粗集料“窝”,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
承台施工技术
1、在基坑无水情况下浇筑钢筋混凝土承台,如设计无要求,基底应浇筑10cm厚混凝土垫层。
2、在基坑有渗水情况下浇筑钢筋混凝土承台,应有排水措施,基坑不得积水。如设计无要求,基底可铺10cm厚碎石,并浇筑5~10cm厚混凝土垫层。
3、承台混凝土宜连续浇筑成型。分层浇筑时,接缝应按施工缝处理。
4、水中高桩承台采用套箱法施工时,套箱顶面高程应高于施工期间的最高水位。套箱底板与基桩之间缝隙应堵严。套箱下沉就位后,应及时浇筑水下混凝土封底。
装配式梁(板)施工技术
一、装配式梁(板)施工方案
依照吊装机具不同,梁板架设方法分为起重机架梁法、跨墩龙门吊架
梁法和穿巷式架桥机架梁法。
(补充:注意不同机械适用条件不同:起重机、跨墩龙门吊仅适用于地形平坦、无水少水地区;架桥机既适用于地形平坦、无水地区,也适用于有水或地形起伏较大地区)
二、技术要求
(一)预制构件与支承结构
(1)装配式桥梁构件在脱底模、移运、堆放和吊装就位时,混凝土的强度不应低于设计要求的吊装强度,一般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5%。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吊装时,其孔道水泥浆的强度一般不低于30MPa。(2)安装构件前,支承结构(墩台、盖梁等)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支承结构和预埋件的尺寸、标高及平面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验收合格。桥梁支座的安装质量应符合要求,其规格、位置及标高应准确无误。墩台、盖梁、支座顶面清扫干净。
(二)吊运方案
吊运方案应对各受力部分的设备、杆件应经过验算,特别是吊车等机具安全性验算。梁长25m以上的预应力简支梁应验算裸梁的稳定性。(补充:吊具、吊点位置、吊环等)
三、安装就位的技术要求
(一)吊运要求
(1)吊装时构件的吊环应顺直,吊绳与起吊构件的交角小于60°时,应设置吊架或吊装扁担,尽量使吊环垂直受力。
(2)构件移运、停放的支承位置应与吊点位置一致,并应支承稳固。
在顶起构件时应随时置好保险垛。
(3)吊移板式构件时,不得吊错板梁的上、下面,防止折断。(二)就位要求
每根大梁就位后,应及时设置保险垛或支撑,将梁固定并用钢板与已安装好的大梁预埋横向连结钢板焊接,防止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