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6章 欧洲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第6章 欧洲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第6章欧洲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1.欧洲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况

2 德国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3 法国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一.欧洲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况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起源于美国,这些理论和实践在移植到不同背景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时,都因应当地的环境而进行了调整,于是就出现了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欧洲的人力资源管理等许多各具特色的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其中,欧洲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其中较为复杂的一种,这是因为一方面,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地区能像欧洲这样在这么小的范围内集中那么多的不同历史、文化

和语言,每一个欧洲国家都有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自己的法律,自己的工会、教育、培训体系以及自己的管理文化;另一方面,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而言,欧洲各国又存在许多共同的特点,特别是欧洲共同体的建立和欧元在欧洲12个国家的统一使用更是增强了这种共性。

(一)欧洲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背景

1、多元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尽管欧洲的总体面积不大,但是却是由大大小小几十个不同的国家组成。这些国家当中,很多都是具有很强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历经多年的发展和演化,欧洲各国之间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又具有一定共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一般而言,在研究欧洲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时候,通常将欧洲各国人力资源管理分为三类,即拉丁语系国家(指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中欧国家(指德国、瑞士等国)和北欧日耳曼国家(尤其指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挪威、瑞典、芬兰、丹麦等国),各类国家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不同之处。

2、与社会和政府关系紧密

欧洲人力资源管理是在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社会基础上,受到社会和政府方面的影响的人力资源管理。

社会平衡的思想蕴藏于欧洲人力资源管理中。社会平衡强调社会公正和社会公平,以及通过国家调节来处理由社会各阶级和阶层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所造成的社会紧张关系。这从雇主同雇员的关系可以清晰看出,如“集体谈判”、“员工参与”等,另外欧洲国家提供各种各样的社会安全保障,如社会保险。

3、所有制结构变化给欧洲人力资源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几年来,许多欧洲国家的企业因为受到来自经济增长缓慢、生产成本渐高以及亚洲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竞争等方面的压力而竞相重组,公有制经济成分渐趋减少。这种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对欧洲人力资源管理有着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公有制企业资本比较缺乏,加上公有制企业的政治因素,导致这些企业通常不愿意着手进行新的管理实践尝试,只是在组织中一味营造提高专有技能、规范作业程序、零次品和依年资序列晋升的氛围。

另一方面,公有制经济部门的工作大多是按部就班的行政服务性工作,而以提高作业效率和客户满意度为目的的人力资源管理对其工作本身并不形成太大影响,因此就没有也不可能认识到进行大量的人力资源投资的必要性。

(二)欧洲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念

1、欧洲团队管理

团队工作是为了适应组织的构造和运作方式的改变,提高局部的工作效率,让在工作中紧密协作并相互负责的一小群人,拥有共同的工作目的、绩效目标以及工作方法,且以此自我约束的工作方式。团队成员的工作内容具有交叉程度高,相互间的协作性强的特点。进入90年代,欧洲企业开始引入团队工作的模式,并在欧洲的企业管理和文化基础上,形成了欧洲团队管理。

用两个指标加以说明团队管理的模型化,第一个指标是竞争压力,以表示团队的自主性、独立性,或者说市场化方式运作的程度;第二个指标是组织支持,以表示团队和组织的关系密切程度,或者说一体化程度。用这两个指标加以衡量,美、日、欧团队管理差异如下图所示:

竞争压力和组织支持分别代表了经济活动方式中的市场方式及一体化方式,由此,在程度变化上具有相反关系,所以团队管理的风格曲线是一段双曲线。如果用代表平均程度的竞争压力和组织支持的两条直线对曲线区间进行分隔,则分别有三段:

第Ⅰ段代表了美国的团队管理类型,团队自主性程度高。作为次级组织,面临较多的竞争压力,同时,组织提供的支持也很少。当然,组织的控制程度也很低。

第Ⅱ段代表日本的团队管理类型,该类型在各

种指标上处于欧、美团队管理之间。组织对团队的支持、控制处于一般水平,团队也受到较美国团队为小、较欧洲团队为大的竞争压力。

第Ⅲ段代表欧洲的团队管理类型,组织对团队支持很多,受到组织的特别保护。当然组织的控制也很多,团队和外界不发生什么联系,市场竞争压力小。与美国和日本的团队管理相比,欧洲团队管理在保持团队模式的同时,仍然保持着极强的自上而下的管理和指导方式,组织控制程度。同时,欧洲的团队主要出现在创新工作领域,并且独立于日常活动之外,受到高级管理层的保护,组织给予特别的资源支持。因此,欧洲的团队由精英们组成,受到组织的特别保护,可称为“精英团队”。

欧洲团队管理在组织中的出现根本上是组织适应快速变化环境要求的结果,其优势在于通过强调以充分的合作代替繁复的管理,从而提高对经营环境的应变速度,提高组织效率,同时也能够提升成员的参与度。

但是,欧洲团队管理模式在给企业带来管理效率的提高,同时也带来管理上的挑战。这是因为在团队型组织结构中,受组织扁平化特征的约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员工晋升职务的机会。如何为团队成员提供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已经成为欧洲团队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2、员工参与管理

世纪之交,欧洲各国企业员工与组织之间渐渐由过去的对立关系演变成为一种建立在忠诚基础之上的合作关系,大力促进员工参与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这种角色的变换给欧洲各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某些欧洲国家还通过法律规定,在该国经营的所有企业必须对员工公开有关信息,甚至包括董事会的决策情况,以达到与员工有效沟通的目的。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工作本身的个性化和灵活性趋势要求企业重新整合工作理念,着手规划多层次的职业发展道路、个性化的工作时间和地点以及个性化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兼顾组织的利益和企业员工的要求。这与欧洲早期普遍存在的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契约关系是完全不同的。在契约关系中,员工在一个既定时间和既定地点完成既定工作而获得既定薪酬,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敌对的。现在的企业组织与员工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由敌对开始走向真诚的合作。

(三)欧洲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特点欧洲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主要包含招聘、培训、工资福利和劳资关系等方面。

1、员工招聘

欧洲企业的招聘渠道主要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两种渠道。

内部招聘是对公司现有的员工进行排名后选出承担新职位的最佳人选。这是欧洲企业招聘的主要方式。外部招聘则是从公司的外部吸收劳动力,主要来源是劳动力市场。

有研究结果表明,欧洲2/3的企业只有30%从外部招聘高级经理。在丹麦和德国,有半数以上的企业先将员工招收为办事员(部分作为学徒工),然后从中为大多数职位谋求合适人员。西班牙国内有66%的专业人员是从企业内部雇员中招聘的,瑞典的情况也是如此。

欧洲主要国家企业招聘政策和做法如下所示:

德国:学徒制、灵活工作时间和兼职制度由公司制定。

法国、爱尔兰、英国、荷兰:较多引入外国雇员弥补国内短缺;招聘

方法多,较少使用学徒制以企业为主,政府较少参与。

丹麦、芬兰、挪威、瑞典:广泛采用宣传手段吸引中、低级职员,普遍采用灵活工作时间来吸引招聘对象,对人员变动进行计划,一般是2 年,以企业为主,政府较少参与。

西班牙、葡萄牙、土耳其:通常采用放宽技术和年龄要求、培训、再

培训、增加工资福利等办法辅助招聘,人员安排以1年为计划期,倾向于由国家制定。

2、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

欧洲企业的人员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可以分为对工人和专门人员的培训及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与开发两部分。培训和开发的目的是为了使个人和组织获得最大的发展潜力。其中德国的双轨制职业教育体系是欧洲的典型代表。欧洲企业还普遍实行管理培训和开发,以经理人员为培训和开发对象,内容包括岗位培训、生产劳动锻炼、出国培训、工作轮换和参与计划与生产小组。利用与海外人士的接触进行语言培训和举办跨文化研习班已成为管理培训和开发的主要方式

3、薪资福利

欧洲各国一直以全国和行业范围的谈判为其工资制定的主要特征。工资政策灵活,具体表现为浮动工资在报酬中的比重上升以及多种其它形式的工资、福利措施的应用,其中最主要的是绩效工资制度。

在个人奖励和集体奖励两种机制的选择上,德国和荷兰以个人奖励机制为主,而瑞典以外的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和英国则更多地使用集体奖励机制,且个人奖励机制的使用呈下降趋势。

4、劳资关系

欧洲各国普遍承认工会,并且工会的角色逐渐演化成“社会伙伴”(即16个大的行业工会和雇主协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家范围内有关劳资双方物质利益的所有问题都由“社会伙伴”确立和商讨。工会不仅在企业中占据一席之地,同时也承担了更广泛的社会角色。不仅如此,欧洲各国企业还非常重视雇员参与企业管理。

二、德国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一)德国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

德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德国管理模式重要的一环,德国企业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允许员工参与管理,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重视员工的职业培训,在人力资源诸方面如雇用、培训等方面都独具特色。德国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理论有以下几种:

1、自由雇佣制度

德国企业坚持“自由择业”政策,企业管理者有权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自行招聘或解雇员工。员工本人也有选择工作的自由。公司与员工的“双向选择”是德国企业自由雇佣制度的核心内容。但德国法律禁止突然解雇工人,厂方在每季度结束前六周宣布解雇名单,让工人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充裕的另寻职业的时间。

2、劳资协调体制

德国通过集体合同制度、集体谈判制度和企业共同决定和参与制调节劳资关系,既维护了员工的利益,又培养了员工的忠诚感和归属感,让在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3、“双轨制”职业教育制度

企业通过这套实践与理论同时并举的职业教育制度,根据徒工培训、专业提高培训和转业培训三个层次的培训,培养了大批文化程度高且专业技术能力强的员工,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立下汗马功劳。

(二)德国国际企业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形成的包含企业最高目标、共同价值观、作风和传统习惯、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等在内的有机整体。

跨文化管理学家霍夫斯蒂德·海特认为,与工作相关的文化可以划入4个“生态范畴”,即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和男权主义/女权主义等。

下表说明,美国的冒险精神在强区,德国和日本在弱区;日本的权力等级差别在强区,美国和德国在弱区,并且很接近;美国和德国的个人主义在强区,但差别较大,美国的个人主义极强;美国、德国和日本的男性倾向都在强区,但美国和德国差距小,日本的男性倾向极强。就实践中而言,德国国际企业的企业文化表现出重视质量、产品附加高、团队意识和技术主导等几个方面的特质:

男性倾向强

个人主义弱,集

体主义强冒险精神弱权力等级差别最强日本男性倾向强个人主义强(居中)冒险精神弱权力等级差别弱德国

男性倾向强个人主义最强冒险精神最强权力等级差别弱

美国男权主义/女权主义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不确定性(风险)

权力距离或者权力等

级差别

1、重视质量

德国企业对质量的追求可以说是真正的精益求精,尤其是产品的耐用性稳定,卓尔不群。他们认为产品质量是第一位的,卓越的品质就可以对不确定性和风险加以控制,从而规避风险。

2、产品附加值高和独特性

德国企业不轻易在一般产品与别国竞争,而是发展高附加值和独特性的产品。因此,德国在大型工业设备、精炼化工产品、精密机床和高级光学仪器等方面拥有无可争辩的优势。

3、团队意识、严谨的规章制度

为了规避风险,他们把团队意识“法律化”。德国的共同决定和参与制、劳资双方的良好关系都是这种团队意识的体现。同时,德国人具有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并把企业的各种活动制度化,以免企业经营的剧烈波动,从而回避风险。

4、技术主导

德国人相信技术是产品质量的基础,掌握领先技术就可以减少可能的失误,提高效率。大部分的管理者都有工程和技术背景。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下面从国内企业最高领导层的人性观(关于人的看法)动身,结合国内企业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分析,剖析国内企业人力资源治理模式、职员在不同人力资源治理模式下的心理、行为表现,以及不同人力资源治理模式导致的企业进展命运,并探究适合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治理措施(参见林泽炎:两种企业,两种命运——中国两种典型人力资源治理模式分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9年第2期)。 一、国内企业领导层关于人的看法 任何领导者,在对人实施任何治理措施的时候,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对人的本性、本质有些假设、看法。通常是依照这些对人的看法、假设,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因此,我们为了探究中国企业中实施的各种各样的人力资源治理模式,有必要第一探究一下国内企业领导层关于被治理人员的各种各样的看法、假设。 一个人关于周围人、事的各种观念,是在历史传统和现时代环境的交汇中形成的。实际上,一个企业领导集体关于被治理人员的看法形成亦不例外。大到国有企业领导集体,小到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办的公司。 依照笔者对几十家企业的调查分析及亲躯体验,发觉国内企业领导集体关于被治理人员的看法不外乎两种类型: 1.职员是一种附属物 在这种企业中,领导集体以自我为中心,将企业职员视为依附于公司的一种廉价的劳动力。职员是被动的,没有思想,没有主张,是为公司赚得利润的工具,一切听从领导集体的指挥就行,毫无主观能动性可言。企业里的所有领导层人员都采纳一种自我投射式的方式,想象职员的思想行为表现。关于职员的这种认识观念大多在民营企业、私人企业表现较为明显。 将职员视为公司一种附属物这种观念的形成,通常与公司的“英雄”人物,如公司创始人的思想观念、人格特点、处世行事的方式有着紧密的联系。 2.职员是活动主体 在这种公司中,职员是积极的,主动的,职员的思想观念得到了极为充分的认可和尊重。职员是公司的主人,职员的工作积极性、制造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和开发。企业领导集体,第一是把职员作为一个人,一个社会的人来看待,职员有思想,有追求,有七情六欲,他们也期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将职员视为公司主人、活动主体这种观念,大多在领导比较开明、民主,同时公司目标比较明确、所有职员都能认同的公司较为常见。这种观念的形成大多是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中,公司领导集体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明确要求,强制公司所有职员认同的结果。

制造业公司人事管理制度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用工管理制度 第一节定岗定编 第二节招聘 第三节试用 第四节聘任 第五节离职 第六节岗位调整 第三章培训开发制度 第一节总则 第二节培训类型 第四章考核制度 第五章薪资福利制度 第六章晋升制度 第一节薪资制度 第二节福利制度 第七章考勤管理制度 第八章劳动合同管理制度 第九章职位设置和招聘任免权限 第十章出差管理制度 第十一章奖惩条例 第十二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建立和完善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规范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本公司章程,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通过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规范员工的行为,使员工在工作岗位中不断创造价值,并逐步实现价值最大化。 1、公司的员工管理,除遵照国家有关法规外,须按本制度办理。 2、本制度所指员工,系指公司的所有从业人员。 第三条公司行政部是公司的最高人事管理职能部门,管理工作包括:公司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定岗定编、人员招聘、培训开发、绩效考核、薪酬设计、保险福利、员工奖惩、人力资源成本分析等。 第四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本制度的最终解释权属公司行政部。 第二章用工管理制度 第一节定岗定编 第一条公司各部(室)的人力资源配臵,必须遵循“因事设职,人事相宜”的原则,实行定岗定编。 第二条公司各部(室)的人员编制,由公司各部(室)提出方案,报公司行政部审核,呈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第三条公司各部(室)的人力资源配臵情况原则上每年审定一次,因生产经营情况改变而要求临时增减机构及编制的,必须报公司行政部核准后方可实施。 第二节招聘 第四条公司行政部应严格按编制及相应职位说明书所要求的任职资格进行招聘,以满足公司的用人需求。 第五条招聘流程图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与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生存手段的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一轮的企业竞争中,人才成为企业中唯一不断增值的资源,只有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才会使企业更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也是企业成功发展的根本。 建立积极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管理工作,它的管理理论与方法涉及到管理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教育学、系统工程学、信息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因此,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咨询需要有与解决各方面问题有关学科的知识准备。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特别是工资、奖励管理工作,政策性很强。在信息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也必须是动态的,变化着的。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往往注重于招聘、员工合同管理、考勤、绩效评估、薪金制度、调动、培训等与公司内部员工有关的事项,却忽略了与顾客的联系,没有关注顾客需求和市场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在企业中,人力资源部门与其它部门相比应处于中心的地位,像一个机器中的轴心。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它应该是每个部门经理工作的组成部分。已有不少大中型企业在组织结构中设立副总裁级的人力资源总监职务,并在其它部门建立人力资源岗位。 实现积极的人力资源战略,应成为三种不同层次上的战略:企业、跨部门及部门。在企业层次上的人力资源管理需“一把手”的亲自参与。尤其对于人力资源规划与人力资源开发,企业的利益能与员工分享。企业必须注重和不断提高员工满意度,帮助员工做职业生涯规划。高薪招聘最优秀的人,并倡导活力、互动的、灵感激发式的企业文化。 在学习和管理创新中不断开发人力资源 要实现企业人力资本的不断增值就要构建学习型组织。一个组织必须拥有如何学习的能力,并且比对手学得更快的能力将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学习型组织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企业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训开发规划,推动企业知识技能的资本化。 在学习的同时,当今企业必须用全新的视野来改善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责已逐渐从作业性、行政性事务中解放出来,更多地从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满足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要求将成为21世纪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核心目标之一。员工不仅要得到公平合理的充足报酬,不仅要得到发展自我的机会和条件,而且还要得到 职业安全保障。企业终将意识到员工需要的不是工作,而是职业。要改变传统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作业性的内容,如考勤、绩效考评、薪资福利等行政性和总务性的工作。

国际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目录 一、国际化经营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2) 二、人力资源管理基本过程 (3) 三、人力资源的配备 (3) 四、人力资源管理 (3) 五、国外企业的用人之道 (4) 六、企业的招聘与培训 (5) (一)企业的招聘渠道 (5) (二)企业的培训 (6) 七、企业报酬与绩效评估 (6) (一)企业的报酬 (6) (二)绩效评估 (7) (八)企业的福利 (7) (一)福利的种类 (7) (二)外商投资企业的福利 (7) (三)企业员工的住房 (8) 九、文化差异的管理 (8)

论国际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企业是社会的细胞,在市场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的兴衰和发展与企业的管理人员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人力资源是企业拥有最为重要的资源,是企业制胜的法宝,也是所有资源中最丰富、最有开发潜力的资源。企业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是十分重要的,已成为影响企业综合竞争优势的构建与维持的重要问题。因此,企业应密切结合本企业实际,灵活运用各种措施,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力资源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将日益突出。国际企业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现代科学的管理手段与方法,对人力这项资源的获取、开发、利用和保持等方面进行系统和管理活动总和。 全球化浪潮席卷了商业世界的各个领域。为了实现长期成长,企业不得不在更大的舞台——世界市场竞争,与此同时,经营环境的差异又迫使企业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习俗、口味等调整其产品和服务。由于世界市场还远不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而更接近于多个分离的、松散联系的地区性市场组合,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意味着其必须追求全球战略一体化与市场活动当地化的统一。为了实现全球效率与当地市场反应力的双重目标,跨国企业不仅要形成与多变的外部环境相适应的灵活的组织结构和战略目标,更要开发出能有效实施战略的管理人员和相应的企业文化。而恰恰是后者,往往决定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成败。 一、国际化经营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国际化经营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在全球化经营的背景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其国内经营的情况大不相同,具体表现为国际人力资源管理面对更为动荡的、多样化的管理环境,需要执行更多的管理职能,同一管理职能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大大提高,管理受到更大的外部制约,管理过程中需更多地介入员工个人生活,而低效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也将导致更明显的不利影响。Adler(1983)

最新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从国内企业最高领导层的人性观(关于人的看法)出发,结合国内企业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分析,剖析国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员工在不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的心理、行为表现,以及不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导致的企业发展命运,并探索适合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一、国内企业领导层关于人的看法 任何领导者,在对人实施任何管理措施的时候,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对人的本性、本质有些假设、看法。通常是根据这些对人的看法、假设,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因此,我们为了探索中国企业中实施的各种各样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有必要首先探索一下国内企业领导层关于被管理人员的各种各样的看法、假设。 一个人关于周围人、事的各种观念,是在历史传统和现时代环境的交汇中形成的。实际上,一个企业领导集体关于被管理人员的看法形成亦不例外。大到国有企业领导集体,小到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办的公司。 根据笔者对几十家企业的调查分析及亲身体验,发现国内企业领导集体关于被管理人员的看法不外乎两种类型: 1.员工是一种附属物 在这种企业中,领导集体以自我为中心,将企业员工视为依附于公司的一种廉价的劳动力。员工是被动的,没有思想,没有主张,是为公司赚得利润的工具,一切听从领导集体的指挥就行,毫无主观能动性可言。企业里的所有领导层人员都采用一种自我投射式的方式,想象员工的思想行为表现。关于员工的这种认识观念大多在民营企业、私人企业表现较为明显。 将员工视为公司一种附属物这种观念的形成,通常与公司的"英雄"人物,如公司创始人的思想观念、人格特征、处世行事的方式有着紧密的联系。 2.员工是活动主体 在这种公司中,员工是积极的,主动的,员工的思想观念得到了极为充分的认可和尊重。员工是公司的主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和开发。企

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况

标题: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况 适合对象: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 解决冋题:|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的特点,目前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素质、复合型的、开创型的人才也日益成为施工企业发展的动力,谁拥有人才,谁就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而人才作为施工企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资源,如何在“入世”的新形势下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将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将对施工企业如何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初步的探讨。 1.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的特点 (1 )人力资源组成的复杂性。就大多数施工企业而言,其人力资源的组成是比较复杂的,既有学历低但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也有知识水平较高的大中专毕业生,他们作为新鲜血液提高了施工企业的整体素质,但相对缺乏经验;此外还有一些企业专门引进的专家型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这些处于不同层次的的人才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价值目标,对于自身价值的实现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由他们组成的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系统具有相当的复杂性。 (2)人力资源的布局呈分散性。工程项目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流动性强,它不像一般的生产型企业,具有固定的生产场地和生产部门。施工企业作为工程项目的建设者,它的具体的组织机构一般是随着工程项目的变化而变化,通常是根据某个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比如项目规模的大小、技术要求的特点、地域情况等来组建一个适应的项目管理机构,而随着工程项目的结束,下一个项目的开始,人员组成又要进行新的调整。因此,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在其布局上就有分散明显、流动性强的特点。 (3)人力资源评价信息的收集相对困难。随着国内建筑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国际市场的开拓,同时由于施工行业自身的特点,现在很多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遍及国内各地,其中更有部分企业已涉及国际工程。 虽然目前的信息传输十分发达,但是由于许多工程项目的所在地相对较为偏僻,加之施工企业在信息网络建设方面还比较落后,因此,对这些分散的人力资源的评价信息往往难以及时汇总和传输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即使获得的信息也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这就给全面分析评价企业人力资源系统的状况、高效管理人力资源带来很大的困难。 2 ?目前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目前来看,虽然施工企业都已经充分认识到人才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都往往只将注意力集中到如何引进人才这一点,简单认为只要把需要的人才吸引进来就可以了,而忽略了如何更好的进行人力

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

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人力资源管理遇到了新的挑战。国际性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国外员工的招聘、培训、薪酬和工作生活质量等方面的特殊问题。企业为了更加充分地利用国外的资源优势,就必须对其他国家是行直接投资,建立独资企业或合资企业。这些业务范围在地理空间上超越一个国家用公司就被称为跨国公司。在本文中,我们讨论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和特点。 (一)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 跨国公司指的是在多个国家设立子公司,并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获取和分配资金、原材料、技术和管理资源以实现企业整体目标的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对于跨国企业的成功与失败具有关键性的影响。 一、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与国内人力资源管理有很大的差别。首先,对于很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国际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考虑比国内人力资源管理更多的因素。例如,派出员工的薪酬是以东道国的货币作为计价单位的,而本国与东道国的汇率的变化将影响到这些派出员工的实际收入的增加或减少,这是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考虑与协调的。第二,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包括的内容比国内人力资源管理要复杂。这是因为跨国公司中的员工来自两个甚至更多的国家,会涉及到员工文化差异的问题。一些跨国公司来中国投资之后,发现需要为基层*作员工提供住宿条件,被派到中国工作的外方员工发现自己的收入面临本国和中国政府的双重征税要求等问题。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时代到来和迅猛发展,跨国公司将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经济组织,这就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跨国公司需要招聘、选择、培训和补偿员工以使他们能够在国外的分支机构中为本组织工作;同时,还可能需要从国外招聘员工来本国工作。于是,跨国公司就需要解决跨文化问题在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影响。 二、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模式 跨国公司实施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有很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四种: 1.民族中心主义原则。在这种管理方法中,跨国公司将在本国母公司中的政策与*作方法直接移植到海外的子公司,这些子公司由母公司派出的本国员工管理,同时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政策实行严密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子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就需要在公司总部的规定与东道国当地的员工可以接受的政策之间进行协助调,工作的难度比较大。 2.多中心原则。在这种管理方式中,母公司与子公司基本上是相互独立的,各个子公司实行适合当地特定环境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也由当地员工担任。在这种情况下,子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有很大的自主权,因此工作起来就比较简单。 3.地区中心原则。在这种原则方式中,子公司按照地区进行分类,如欧洲区、大中华区和北美区等。各个地区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尽可能地协调,子公司的管理人员由本地区任何国家的员工担任。在这种模式中,地区内部的协调与沟通的程度很高,而在各个地区与公司总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是非常有限的的。 4.全球中心原则。在这种管理方式中,公司总部与各个子公司构成一个全球性的网络,该网强被看作是一个经济实体而不是母公司与各个子公司的一个简单集合。全球中心原则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服务于整体最优化的目标,因此既可以有在整个网络中普遍适用的政策,也可以有局部适用的政策。人力资源管理和其其他管理工作可以由最适合的任何国家的员工担任。在地区中心原则和全球中心原则情况下,子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都需要在整体的人力资源战略要求与当地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之间进行平衡。 (二)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一、人力资源计划的特点 对于那些建立了全球性战略目标的跨国公司,制定关于如何有效利有其人力资源的计划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一些子公司中,人力资源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doc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经营与发展中占据不可替代地位,将知识创新这一全新思想引入其中,可以使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更丰富,全面优化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可以为自主创新战略的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企业在激烈竞争中不断拓展自身规模,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将知识创新作为研究背景,阐述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相关的内容,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知识创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知识经济时代,通过对科学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应用,在知识创新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完善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所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正面临严峻挑战,所以必须要借助科学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才能够增强预期管理的效果。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知识创新背景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知识创新理论研究 对知识创新理论的定义为,科学家与工程师基于跨地域、跨学科的合作,针对某一问题展开相关性研究与探讨形成研究结果,构建全新思想并创造全新文化,以保证新思想被应用在产品与服务中,为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1]。在知识创新理论中,将企业知识创新模型细化成三个不同的部分,即知识创新的过程、知识库与知识场。其中,知识库所指的就是知识运行形成结果,而知识场则是基于知识创新模式而实现运行的基本场所。以知识创新模型为基础,企业创造与创新的过程就是通过外部获得知识,

在科学化筛选和融合外部知识的情况下,创造知识的全部过程。 2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概述 2.1综合激励理论 美国行为科学家在综合激励理论方面提出,要想满足企业员工需求并获得理想的综合激励效果,最关键的就是贯彻落实绩效管理工作,对员工激励结果加以合理化地安排。究其原因,只有企业员工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才能够确定各岗位的具体职责。 2.2需要层次理论 对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讲,所指的就是针对人类需求加以细化并形成多个层次,针对诸多需求实施系统化的分析。简单地讲,指的就是在企业内部员工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员工会追求更高层次满足。 2.3人本管理理论 所谓的人本管理理论,具体指的就是人类管理理念逐渐由物本管理转变成以人为中心。在人本管理理论当中,员工作为企业内部价值虽高且最不可或缺的资源。其中,根据员工自身的工作能力、特长、兴趣以及心理素质等多个方面,将其安排至最佳岗位,确保在岗位中将自身特长充分发挥出来,保证职业价值和自身修养水平得以提升[2]。 3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构建中的知识创新作用 近年来,市场经济竞争愈加激烈,现代企业在经营与发展的过程中,为更好的实现战略目标,会借助知识创新的方式不断优化竞争实力。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企业的竞争并不仅仅体现在硬件竞争方面,同样也必须要全面增强内部的软实力。目前阶段,原有以个体能力参与竞争的方式已经被摒弃,所以必须要借助科

某制造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报告

A公司 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报告 编写:人力资源管理小组 2010年9月 1、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基本情况说明 2010年8月16日至8月18日,公司人力资源小组对公司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应用的问卷是由国内众多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共同设计的人力资源状况调查工具,具备一定的科学性。本次调查的范围为公司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66份,其中20-30年龄段22份,31-40年龄段16份,41-50年龄段20份,50以上年龄段4份,未填年龄的4份,具体比例如下图: (图1) 经过对回收的问卷进行认真审阅,人力资源小组认为被调查员工基本能够正确理解问卷内容,并进行了认真填写。因此可以根据问卷反馈信息形成对目前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评价与判断。 2、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维度分析 2.1总体状况

(图2) 此次问卷共设置十个维度,60项指标,按年龄段采取加权平均方式计算平均分数。从统计结果来看,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整体水平不高,各维度平均分都在4分以下,其中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两个维度平均分低于3分;薪酬福利、工作性质、创新、职业生涯四个维度平均分也不超过3.5分。 2.2各维度指标分析 培训与开发维度共8项指标,平均得分为2.94分。该维度从培训理念、培训体系、绩效影响、激励效果等多个角度考察培训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 (图3) 从图3可以看出,公司对培训工作比较重视,尤其是近年来对新进大学生的培训力度特别大,因此在“重视程度”和“岗前培训”两项指标上指标得分相对较高。但同时也应看到,公司目前培训项目仅停留在新进员工的培训上,在职管理人员培训方面几乎是空白,而在组织机构进行调整的时候,也未对岗位变动人员提供相应的岗前培训,这也是这两项指标得分没有超过4分的重要原因。 其他六项指标得分均在3分以下。培训制度的缺失或者不明确造成了公司的培训组织机构不健全、培训职责划分不清,工作缺乏系统性,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师资力量的培

浅谈新形势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

论文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论文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与深化,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带有战略性、动态性、社会性和开放性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只有树立人力资源管理新观念,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改革用人机制,转变管理职能,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无疑是我国企业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建国以后的前三十多年,我国实行的是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资源配置是以指令性计划为主要形式和直接行政命令为主要手段,高度排斥市场的作用,平均主义弊端丛生,导致国民经济停滞不前。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了建立以市场作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方式,与政府间接宏观调控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代国际经济发展表明,市场经济体制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途径,是高效率的资源配置形式,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进一步市场化和国际化,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自主用人,人员自由择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不再是一个封闭的、静态的管理,而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适应市场需求的管理。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仍然薄弱,其主要方面表现在:1、管理观念落后。2、未能建立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3、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定位不准。 4、未能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二、新形势下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和要求市场经济是一个竞争的经济。它打破了地区和部门的封锁,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市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有以下特点和要求:1、人力资源配置受市场供求的制约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是一切生产要素进入市场,人力资源作为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要素,通过市场供求力量来实现合理的流动,使人力资源达到最优的配置。2、人力资源更注重战略性、适应性的管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发展进一步市场化和国际化,员工素质不断提高,只有建立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及时分析内部人力资源需求的情况、市场供求状况、来自企业外部机遇和威胁等重要信息,制定出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采用战略的眼光和方法进行组织、实施和控制,才能使企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3、转变管理职能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必须深化内部改革,特别是深化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的改革,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激励、协调和控制的职能,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发展机制以及合理的生产要素配置机制,才能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4、建立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重要保证。企业只有建立起科学合理、充满活力的激励机制,使员工彻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切实增强市场风险意识、竞争意识,才能真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empirenews.page--][1][2]下一页三、新形势下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思路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呈现出全球性、战略性、服务性、指导性的特点,人力资源管理只有面向市场,进一步树立人力资源管理新观念,不断转变管理职能,加大用人制度改革力度,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加强员工培训,才能最终达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1、进一步树立人力资源管理新观念树立人力资源管理新观念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竞争的观念、战略的观念和全球的观念。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现代管理工作的核心和动力是人以及人的积极性。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着眼未来,以支持为主,更多地考虑如何开发人的潜在能力,采用战略的眼光和方法去进行组织、实施、和控制。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竞争呈出现市场化、国际化的格局,必然要求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全球化。2、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断转变管理职能传统的人事管理多属于一些行政性的日常工作。企业从传统的人事部门转变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就要重新定位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能。人力资源

建筑公司人事管理制度

建筑公司人事管理制度

第一章员工录用审核办法 第一节总则 第一条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需要不断地吸引人才,为严格把好招聘关,选择最适宜的人才进入公司,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节招聘的渠道 第二条招聘的渠道包括:1、通过招聘广告、人才市场、他人推荐等多种形式公开招聘实用型人才;2、从应届毕业生中挑选优秀学生加盟公司。 第三节录用条件 第三条公司本部职能部室录用员工的条件包括:1、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2、具有大专且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第四条各事业部的职能部室录用员工的条件包括:1、具有大专及以上相关专业学历。2、具有中专专且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技术职称。 第五条各事业部基层班组、项目部录用员工的条件包括:1、持有一、二级相关专业项目经理证书或等同专业证书的施工管理人员。2、具有市政、道××梁专业中专及以上的学历,并持有“五大员”上岗证书或相关操作上岗证书。 第六条各单位、各部门在人员的使用上一定要以满负荷为标准,因事设人,核定岗位人员,以提高工作效率。 第四节录用的程序

第七条录用员工的程序为: 1.用人单位提出申请; 2.人力资源部复核申请; 3.发布招聘信息; 4.人力资源部进行初步面试; 5.人力资源部与用人单位共同面试; 6.总经理面试; 7.经理办公会讨论决定是否录用。 8.传达录用员工,确定录用意向,并在正式录用时要求 员工签署《保密协议》,拒绝签署保密协议的,不予录 用。 第一节附则 第八条本办法自批准之日起执行 第九条本办法解释权属人力资源部 附:审批流程表 保密协议

附件1: 审批流程表

附件2 上海××××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保密协议 甲方:上海××××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乙方: 1.甲方、乙方本着双方自愿对等的原则,签订如下特别保密协议。 2.甲方在乙方供职期间和离职后的规定时间内,应对乙方的如下 信息保密,愿意承担泄密的责任。 ●人事档案、相片 ●工资水平、个人所得税扣缴资料 ●私生活信息 ●未经乙方同意的其他个人资料 3.甲方承诺,未经乙方同意不得将上述乙方个人资料传递给其他 第三方,但政府有关机构提出要求者除外。 4.甲方将按照甲方和国家有关个人档案管理规定保管和处理乙方 个人档案资料。 5.乙方在职期间和辞职后的规定时间内,应对甲方的如下资产保 密,并愿意承担泄密的责任。 ●企业发展规划 ●企业重要的财务、会计信息 ●企业人事资料、工薪福利资料 ●企业董事会或股东会议记录 ●企业重要会议决议和决策资料(如:新产品开发、重大设备

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

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是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中外合资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特别借鉴国外先进理论和成功经验的环节。 一美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1)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经过最近几十年的调整与发展美国已建立起了相当成熟、完备的市场经济体系。赖于劳动力市场对于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劳动力市场是美国人力资源配置的主体场所而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则是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最显著特征。 美国各类用人机构特别是企业通常采用向社会劳动力市场公布人员需求信息进而以市场化的公开、公平和完全双向选择的方式进行各类员工的招聘和录用。在美国各大企业或各州政府经常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大学、社区学院、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以及社会劳动力市场公布人员需求信息以供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或拟转换工作的在职人员进行分析选择。而几乎所有的准劳动力则从高中阶段起特别是在选择大学专业时就十分重视分析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信息和变化动向以使自己的所学既符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能力倾向,又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及未来的就业价值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正式就业以后如果对自己的兴趣特长或能力倾向有新的自我认识或发现劳动力市场可以提供新的更理想的职业机会人们便可通过劳动力市场

实现职业流动或工作转换。 (2)美国企业普遍实行“岗位等级工资制”。 岗位等级主要依据“岗位评价”的结果来进行确定和划分。岗位评价有多种具体方法如百事可乐公司采取HAY评价系统进行评价。HAY评价系统把静态的岗位评价与动态的绩效评估结合起来,其要素为岗位所需要的技能、所要求付出的劳动强度及工作环境等,员工本人所具有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员工的工作绩效。岗位评价的结果是制定工资制度和确定员工工资等级的主要依据。在美国,企业员工的工资水平一般每年调整一次。为提高员工工资调整的合理性及科学性,真正实现对于优秀员工的激励和奖励,许多企业在作出员工工资决策时通常综合考虑下列三个因素1劳动力市场的工资价格水平变化2消费品物价指数的变化3以绩效评估方式评定的员工工作绩效。 (3)人力资源的全球化引进 美国能在最近半个世纪以来发展成为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方面的世界第一流大国,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以全球化的方式引进世界其它国家的优秀人力资源。1965年美国政府对《移民法》进行了修改把移民重点从对民族成分的考虑转到了照顾家庭团聚、政治难民和获得所需技术及专业人才。在本世纪前的将近90年中美国接受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大批移民。移民在保证美国劳动力的适度增长特别是优秀人才的积聚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美国实行比较完全的市场经济制度竞争环境相对公平经济发展水平高;美国具有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及完善的教育发展条件,优秀人才较易得到良好的培育并在科

型制造业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提升方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企业长期战略目标: 在五年内建设成为居国内同行业前三位、国际同行前二十位的国际化工程机械企业集团。 第二条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战略 (一)为什么不得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农业经济社会财富增值主要来自于对土地的控制;工业经济社会财富增值主要来自对资本的支配和资本的积累;知识经济社会财富主要来自于取得知识的人的自愿合作,使各人的知识在共享、分享中产生财富创造。知识经济的核心就是以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本为中心的新经济。目前工程机械行业顾客需求瞬息万变、技术创新不断加速、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市场竞争日趋剧烈,各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企业各项核心竞争力都离不开组织发展和个人发展的规划、进步和融合。 (二)公司发展目标和战略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 为了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必须深刻认识到未来竞争和成败的关键在于人才“选人、用人、育人、留人”,特别是围绕为企业创造大部分利益的关键员工的吸引、招聘、培养、激励和留用,如管理干部团队、核心技术骨干、营销人才。目前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缺乏工作分析和岗位管理;总部和分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使命远景、角色定位有待澄清;急需建立有效的干部选拔、评估、培训和发展体系;急需建立关键人员的吸引、保留和培养机制等。(三)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参与制定并深入理解公司的目标和战略,并明确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向,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构建具备持续提升能力以内部客户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通过专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满足组织和员工的发展需要。 (四)人力资源机构的角色定位 总部人力资源机构特性和定位 ?参谋性:解释外部环境的趋势并评估对人力资源方面的影响,为公司董事会相关决策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专业意见;组织实施与公司战略相关的人力资源项目。 ?政策性:负责制定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政策和计划,如员工关系(如职业健康安全、劳动合同、社会保险等)、薪酬体系、员工发展(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绩效管理体系、人力资源规划。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与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生存手段的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一轮的企业竞争中,人才成为企业中唯一不断增值的资源,只有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才会使企业更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也是企业成功发展的根本。 建立积极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管理工作,它的管理理论与方法涉及到管理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教育学、系统工程学、信息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因此,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咨询需要有与解决各方面问题有关学科的知识准备。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特别是工资、奖励管理工作,政策性很强。在信息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也必须是动态的,变化着的。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往往注重于招聘、员工合同管理、考勤、绩效评估、薪金制度、调动、培训等与公司内部员工有关的事项,却忽略了与顾客的联系,没有关注顾客需求和市场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在企业中,人力资源部门与其它部门相比应处于中心的地位,像一个机器中的轴心。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它应该是每个部门经理工作的组成部分。已有不少大中型企业在组织结构中设立副总裁级的人力资源总监职务,并在其它部门建立人力资源岗位。 实现积极的人力资源战略,应成为三种不同层次上的战略:企业、跨部门及部门。在企业层次上的人力资源管理需“一把手”的亲自参与。尤其对于人力资源规划与人力资源开发,企业的利益能与员工分享。企业必须注重和不断提高员工满意度,帮助员工做职业生涯规划。高薪招聘最优秀的人,并倡导活力、互动的、灵感激发式的企业文化。 在学习和管理创新中不断开发人力资源 要实现企业人力资本的不断增值就要构建学习型组织。一个组织必须拥有如何学习的能力,并且比对手学得更快的能力将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学习型组织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企业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训开发规划,推动企业知识技能的资本化。 在学习的同时,当今企业必须用全新的视野来改善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责已逐渐从作业性、行政性事务中解放出来,更多地从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满足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

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策略.doc

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和 策略 摘要:当前时期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讲,是一个具有良好机遇的发展阶段,可是企业的发展会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文章通过对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的分类以及管理特点进行分析,并通过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对策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对于劳动力转型的情况,建筑行业在行业的技术以及工艺应用方面依旧具有一些局限性。所以,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对于从业人员的技术以及管理方面都具有较大的问题。企业管理人员只有严格面对这些问题,找到行之有效的对策,才可以在市场当中找到真正符合企业的人才,令企业具有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进而保障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建立稳固的地位。 一、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分类以及存在的问题 1.分类。首先,正式同企业签署《劳动合同》的正式员工,属

于企业的核心员工,主要通过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构成,此类员工可以获取企业为其缴纳的国家相应法律条款规定的社会保险等相关待遇,在企业的工作时限相对较长。其次,企业在对某些建筑进行施工的状况下会临时聘用一些工作人员,此类临时的工作人员大致包括一些普通的技术人员和具有辅助性的岗位人员。最后,农民工,此类人员的劳动合同的主体并非建筑企业,而是通过劳务进行分包的企业,也就是隶属于建筑企业与农民工之间的劳务企业,此类员工没有进行严格的专业培训。 2.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人员流动性较大,不够稳定。建筑施工行业是通过工程项目对工作人员进行调配,有的工程项目的施工以及生产周期通常较长,而且所处的区域也无法固定,施工人员要在不同的区域进行流动,这就使得施工企业通常无法留住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使得人力资源结构不够稳定,流动性较大。其次,较难对人力资源进行评判。因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大,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也随之加大,在对项目的人员信息收集时较为困难,并且施工难度也随着项目而改变,所以形成了人力资源评价不够及时、不够准确、不够公平的特征。再次,人力资源的开发较为困难。很多建筑施工企业面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依旧处在对人事管理的阶段,面对员工的发展大多通过粗放式进行管理,让员工进行自由发展,使得员工开发方面较为困难。 二、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制造业人力资源管理手册

长春市某汽车零部件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管理文件汇编 QHF-GZ-RL-01-0712 版本/版次:A/0 受控状态: 发放编号: 发布日期:2007年12月实施日期:2007年12月 长春市某汽车零部件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人力资源部工作职责人事管理权限及流程 (2) 第三章公司人员构成 (5) 第四章招聘与录用管理 (6) 第五章新上岗、转岗及操作者出徒管理 (9) 第六章劳动合同管理 (10) 第七章员工异动管理 (11) 第八章薪酬和福利管理 (15) 第九章工伤保险管

理 (27) 第十章考勤休假管理 (30) 第十一章员工行为规范及奖惩管理 (34) 第十二章员工激励暂行规定 (49) 第十三章员工培训管理 (58)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使本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在有章可循的情况下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特制定本手册。 第2条、公司的用人原则是:勤奋上进、德才兼备。 第3条、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基本准则是:公开、公平、公正,有效激励和约束每一名员工。 1、公开是指强调各项制度的公开性,提高执行的透明度。 2、公平是指坚持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为每名员工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 3、公正是指对每名员工的工作业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给予合理的回报,同时赋予员工申诉的权利和机会。

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部工作职责、人事管理权限及流程 人力资源管理部是公司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职责包括: 第1条规划管理 1、负责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和公司组织系统架构的规划,部门、岗位职责权限 划分,人员定编、增编、缩编的制定、推行及改善和修订; 2、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制定、发放、修订、更正、解释、应用和废止,经批 准后组织实施; 3、负责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策划、草拟、实施、修正、发放、废止工作; 4、负责体系管理整体策划、维护、培训、监督、推进及内审、外审相关事宜; 5、负责组织公司通用管理标准规章制度的拟定、修改和编写工作,协助参与 专用管理标准及管理制度的拟定、讨论、修改工作; 6、负责公司年度综合性资料收集,草拟公司年度总结、工作计划; 7、负责编制公司级月度工作总结暨下月计划,负责公司级会议的组织工作及 综合性资料收集; 8、负责各部门经济责任制方案制定及组织实施。 第2条档案管理 1、人事档案的汇集、整理、存档; 2、人事档案的调查、分析和求证; 3、人事资料及报表的检查、督办; 4、人事报表的汇编、转呈和保管; 5、职务说明书的编写、报批、签办、核发、存档; 6、人事统计资料的汇编与管理; 7、人事异动的调查、分析、记录、汇总; 8、遵循制度对外提供人事资料。 第3条招聘管理 1、年度招聘需求的调查进行下一年度的用人需求预测; 2、根据年度招聘需求和组织战略规划,制订年度招聘计划,并逐月进行分解; 3、按照招聘相关制度的要求,有计划的组织和实施招聘过程; 4、合理组织笔试、面试等考核程序; 5、对招聘结果及时进行总结,并形成月度报告,存档。 第4条培训管理 1、组织进行年度培训需求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预测下一年度培训需求; 2、根据年度培训需求和组织的战略规划,制订年度培训计划,并逐月进行; 3、根据组织结构的变化所引发的一系列人事异动,组织安排相关异动培训; 4、根据《程序文件》对培训模块的要求,合理的组织、计划、总结培训内容; 5、建立、健全人员培训档案,并将每月度培训资料进行归档; 6、将各月度的培训总结进行汇总、分析,形成年度培训总结报告; 7、培训资源的合理分配、利用及申请添增。

浅谈新形势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思路和几点举措

浅谈新形势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思路和几点举措[摘要]文章结合作者多年的相关管理经验与所在企业工作中的得失,就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策略作简要分析,并提出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思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已经从计划经济的封闭型、粗放型管理向市场经济的开放型、集约型管理方式转变。21世纪初,人类社会继工业文明之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速猛发展,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互联网络日益普及,全球经济趋向一体化。伴随新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力资本已超过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本,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成为经济、财富增长的源泉。对人力资源的争夺、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当今各企业及社会组织时刻关注的重心。当前,人们的认识在某些方面仍然停留在旧观念、旧体制、旧做法上,只有厉行改革,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才能使人才迅速成长和才尽其用。结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以及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些做法,新形势下人力资源管理创新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方向和创新思路。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方向 (一)思想观念的创新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建立一个思想、树立一种观念、强化一项意识。 1、建立人力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的思想。把人力资源管理纳入企业发展的轨道,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按期进行人才开发培养,以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 2、树立人力资源是能带来效益的“人力资本”的观念。把人当作是一种能够创造价值的特殊资源,认为人是可开发的资源,是能创造价值的资本,重视发挥人的可创造性,注重培养和造就有用之才,“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充分挖掘人的潜力,充分发挥人的主导性和决定性,使人能积极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组织中,以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