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观(参考)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观(参考)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观(参考)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观(参考)

学生观

1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观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由试点实验阶段走向全面推广阶段。新课程,向我们学生、也向我们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其中之一便是教师应该如何看待学生?

在实施新课程中,学生是核心,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们的老师需要主动地、自觉地抛弃传统的师生观,而建立一种积极地、有效地新型师生关系,具体说来,应该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学生当做学生。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我们将学生看作是学习的机器,对于学生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要求,但从来不考虑学生的要求,是将学生看作机器,而不是看作为一个人。因而,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首先要将学生看作学生,看作为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

二、把学生当作朋友。

教师要敢于打破“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不再强调“学生必须服从教师”,而要坚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把学生当作朋友,意味着要和学生在一起生活、在一起交流自己的思想情感、人生观、世界观,要对学生平等和信任。

三、把学生当做老师。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的更新已经是日新月异。现在的教师,已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现在的学生,也不再是“期望的知识接受器”,其中有些学生某些方面的知识(包括计算机、现代科技等方面)已超过了部分教师,由于目前获取知识的渠道之多,即使在教师所执教的本学科上,也有不少信息——学生已经掌握了,而教师却还毫不知晓。

四、把学生当做同学。

新课程、新教材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全新的面貌,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学生固然需要教师的教学与引导,但教师也同样需要接受一定程度的培训与指导。

第五,把学生当作儿童。

作为儿童的学生应该有自

己的童心,有作为儿童的特有

的性格和爱好。作为教师就应

该将学生看作儿童,对于儿童

的要求应该符合儿童的身心特

点。

总之,新课程给我们带来

了全新的教育理念,作为教师

应该不断更新观念,用正确的

态度对待学生,从而和学生在

新课程下一起成长和进步。

2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角色观

新课标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

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

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

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学生是

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

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

者”。然而多年以来,受旧的教

学模式的桎梏,学生的角色并

没有明显得到改变,结合新课

标的理念,我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由回答者到质疑者的转变

过去的课堂教学像是一个小型

的舞台,教师是演员,学生则

是观众,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

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也会

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现在的学生再也不会容忍在课

堂中担任这样的角色,因为他

们有思想,有个人的主见,也

更乐意向别人表达个人的见

解,如果我们再用这样的方法

来压制学生,得出的结论显而

易见。我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有的放矢的把学习的权力交给

学生。如教学《能被2、5整除

的数的特征》一课时,当新课

结束后,余下时间我把本班学

生分成八个组,每两个组为一

小组,两组学生围绕新授内容

展开讨论,一组为正方,一组

为反方,这时的教师不再以权

威者的身份出现,而是以指导

者的身份加入到大讨论中去,

把学生真正推到讨论的最前

沿,只有当学生遇到确实难以

解决的问题时,才予以指导。

这时候只见两方队员都在忙碌

着,一方成员在积极准备问题,

另一方则忙着应“战”,学生甲:

“你们知道能被2整除的最大

数吗?”学生乙:“因为自然数

是无限多,所以能被2整除的

数是不可能找到的”。教室中不

时传来同学们的争论声,课堂

气氛非常活跃,通过课堂检测

来看,学生们都较好地掌握了

知识。让学生进行讨论和争辩,

可以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

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在交流中

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

发展的过程,经过独立思考,

相互讨论,艰辛探索,去体验

成功的愉悦,同时,能够提出

问题本身就是进步。因为发现

问题比解决问题往往要重要,

当然,要想解决问题单靠一个

人的力量是很做到的,只有依

靠大家的力量共同完成。所以,

采用这样的形式既培养了学生

的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

力,也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充

满了生机。

二、从听课者到参与者的转变

学生的生活经验固然的限,但

并不防碍他们的独特的情感体

验和内心追求。因而,教师在

授课时,应考虑学生独特的心

理特点。新课标中指出:“数学

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

展,要利用他们的生活经验和

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

的活动”。以往的课堂教学设

计,是教师凭个人对教学内容

的理解设计出来的,而忽略了

学生这个群体,使得学生对上

课根本不感兴趣。为了改变这

一状况,在教学《百分数的意

义》一课时,我从班级中随机

抽了几名学生,让他们参与到

教学设计中,以便了解学生们

对本节课的看法。不试不知道,

学生们提出的见解让我大吃一

惊,学生甲:“老师,我们早就

认识百分数了,所以我认为在

开始时,可以从日常生活中选

取一些例子,这样同学们学习

就有兴趣了”,学生乙:“老师,

我们可以把本节课的知识分成

若干个小问题,这样大家就可

以讨论了,我们喜欢讨论这种

形式”,学生丙:“老师,我们

可以把知识融入到游戏、故事

中”……综合以上意见,我对

本节课的教案进行了设计,结

果那节课,学生学习兴趣高涨,

出色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这样

做,不仅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教

学之中,而且也有利于教师全

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

基础,从而设计出符合儿童心

理特点的教学模式,同时也会

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

趣,因为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

主动探索知识的内部动力。我

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说:“知

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乐之者”。可见,在学习活动中

把学生从听课者的角色转变为

参与者这个角色是显得多么重

要。

三、由解题者到出题者的转变

考试是一促评估手段。有时,

为了达到我们自认为“理想”

的评估效果,便会绞尽脑汁,

不遗余力地设计出一些超出学

生认知结构和知识特点的各类

高难偏的题型。从而导致学生

对考试却有一种畏惧的心理,

我想这种考试所产生的负面作

用有以下几点:

1、学生担心考的不好,会被父

母、老师批评。

2、学生对考试不感兴趣,因为

内容呈现的形式总是老一套。

那么能不能减轻一下学生的心

理压力,降低对考试的畏惧感

呢?我认为让学生参与到编题

中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例如在

学习完《圆柱圆锥球》这一单

元后,我在班级宣布:本单元

考试将进行改革,考试题目由

大家提供;老师从中选出比较

好的题目编成考卷,同时对那

些入选的题目的作者给予奖

励。自从通告之后,我发现同

学们都在认真准备,以便自己

出的题目能被老师选中,事实

上,学生们在准备题目的时候,

不仅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还要

复习本单元的知识,学习的性

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被动

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例如:

学生甲:“王爷爷买来一些沙

子,把它堆放在一个墙角,已

知这堆沙子的底面半径是5

米,高8米,求这堆沙的体

积?”,学生乙:“唐老鸭对米

老鼠说‘如果把一根长4米的

圆柱体锯成两段后,表面积增

加12平方米,那么这根木原来

体积是()立方米,请同学们

帮米老鼠算一算’”。考试那天,我发现学生们的脸上都充满了喜悦,是啊,学生们怎么能不喜欢解答自已出的题目呢?由解题者到出题者的转变,是一个质的飞跃,是评价方式的进一步发展。从以往教师出题评价学生到学生出题评价自己,有利于学生主体角色的转变并激发学生在主体地能动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对学习产生兴趣和热情,从而更好地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试想,会积极地主动地自我评价的学生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吗?

实践证明,要想很好地贯彻新课标的有关精神,只有把学习的主

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以实现学生的角色的转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益才会在更大的范围内,更深的层次上产生质的飞跃,才能保证数学教学始终在新的理念指导下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3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

怎么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即学生观),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一切为了

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那么,新课程倡导哪些具体的学生观呢?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含义。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认识规律、遵循规律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它要求教师应努力学习,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理

论,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应该相信学生的确是潜藏着巨大发展能量的,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

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

育好每一位学生应充满信心。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的

人。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

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

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从教育

角度讲

,它意味着学生是在教育过程

中发展起来的,是在教师指导

下成长起来的。在一定的意义

上,可以说,学生的生活和命

运是掌握在学校和教师的手

里。学生是不是能生活得很有

趣味,是不是能学得很好,是

不是能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

欢乐,都和他们所在的学校和

所遇到的教师有极大的关系。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

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

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

人。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

的人而存

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

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

着全部的教育生活。要把学生

作为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

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

活。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

对待,就必须反对那种割裂人

的完整性的做法,还学生完整

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

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

力量的时间和空间。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

特性。每个人由于遗传因素、

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

历的不同,从而形成了个人独

特的“

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

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

智能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

同、各有侧重的,“人心不同,

各如其面”,独特性是个性的

本质特征。珍视学生的独特性

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

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

度。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

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视为

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使每位

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

全、自由的发展。

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

巨大的差异。学生和成人之间

是存在很大差别的,学生的观

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成

为人有

明显不同。所以,“应当把成

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

子”。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义

的人,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含义。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

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

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因此,

决不是教师想让学生怎么样,

学生就

会怎么样。学生既不是教师的

四肢,可以由教师随意支配;

也不是泥土或石膏,可以由教

师捏塑。教师要想使学生接受

自己的指导,首先就要把学生

当做不依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

生,而且,连自己的知识也是

不能强加给学生的。强加,不

但加不进去,而且会挫伤学生

的主动性、积极性,扼杀他们

的学习兴趣,窒息他们的思想,

引起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抵抗

或抗拒。

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

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躯体、自己

的感官、自己的头脑、自己的

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知

识和思

想基础、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规

律。正如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

的器官吸收物质营养一样,每

个学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

收精神营养。这是别人不能替

代,也不能改变的。教师不可

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

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

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

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教师

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

受事物发展的变化规律。

第三,学生是责权主体。从法

律、伦理角度看,在现代社会,

学生在教育系统中既享有一定

的法律权利并承担着一定的法

律责

任,是一个法律上的责权主体。

同时,也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

和享受特定的伦理权利,也是

伦理上的责权主体。学生是权

利主体,学校和教师要保护学

生的合法权利;学生是责任主

体,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

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

学会承担责任。视学生为责权

主体的观念,是建立民主、道

德、合法的教育关系的基本前

提。强化这一观念,是时代的

要求。

4浅谈新课程下的学生观

学生观通俗地说就是人们(教

师)怎样看待学生,即人们对

学生的基本认识和根本态度。

对教师来说,这是一个很有探

讨价值的话题,因为它关系到

教师的全部工作,直接影响着

教育的目的、方式和结果。在

新课程背景下,我们究竟应树

立什么样的学生观才符合课改

精神呢?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与教育的

价值追求,要求人们摈弃僵化

观点,要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

和看待学生。学生是发展的人,

包含以下几个相互关联的方

面:

1、学生身心是发展的,且是有

规律的

学生身心的发展是指在遗传、

环境和学校教育的相互作用下

其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所产生

的量和质的变化。可见,决定

这种发展变化的基本要素是遗

传、环境和教育,这既是一个

自然的客观过程,又是一个社

会历史文化过程,是自然性和

社会性的统一。学生的身心发

展是有规律的,表现在发展的

不平衡性、阶段性、顺序性和

个别差异性等方面。例如,不

同的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因素

造成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性:有

的学生爱唱爱跳、天真活泼,

有的则郁郁寡欢,性格内向;

有的学生才华早显,有的则大

器晚成;有的好语文,有的长

数理等等,不一而足。这就决

定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根

据学生的这种差异性而因材施

教。

2、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学生,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

味着他们还是一个不成熟的

人,还处在成长发展中,还存

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然而,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忽视

这一点,对学生求全责备,因

此“恨铁不成钢”,施之以讽刺、

挖苦、辱骂,甚至体罚(变相

体罚),如巫山县官渡镇某小学

教师方玲,在学生小陈不能独立完成作业时大发脾气,继而辱骂学生“笨得像只猪,滚到座位上去”,还动手加以体罚,严重地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新课程下的教师,尤其要明白学生的不完善是正常的,要理解他们的不足,允许他们犯错误,更要善待他们,用一颗滚烫的爱心去温暖、去感化他们,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3、学生具有发展潜能的人

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人往往从学生的现实表现来推断、看待学生,坚持僵化的潜能观。然而裂脑研究、左右脑功能的研究和潜意识的研究都证实了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因此新课程下的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的巨大潜能,相信他们经过努力完全能够成功,取得优秀的成绩。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进一步研究学生,把握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开发学生的潜能,使之主动发展而成才。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生活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成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即是说每个学生都有着独特的个性。《合作教育学》中指出:“儿童每天来到学校,并不是以纯粹的学生——致力于学习的人的面貌出现的,他们是以形形色色的个性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每一个儿童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他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所以,对学生来说,学习过程并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或技能的训练,而是伴随着交往、创造、追求、意志努力、喜怒哀乐等的综合过程,是学生整个内心世界的全面参与。但又和成人是不同的,尤其是现在知识经济时代,好些学生已走到了时代的前列,比许多成人更具有时代气息。因此新课程要求我们一定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千万不能整齐划一,搞一刀切,应积极引导,努力张扬学生的个性。

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在现代社会,学生在教育系统

中,既享有一定的法律权利,

又承担着一定的法律责任,是

一个法律上的责权主体;同时

也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和享受

着特定的伦理权利,是伦理上

的责权主体。因此,一方面学

生作为权利的主体,就要求学

校和教师要关爱学生,保护学

生的合法权利;另一方面,学

生作为责任的主体,学校和教

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

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

学会承担责任。换言之,即学

校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和

管理,要对他们的权利有所制

约,不能放任自流,使之逐步

学会负责。在实际工作中,我

们要在关爱学生的前提下,因

校制宜,妥善处理好“保护”

与“制约”的关系。总之,在

新课程背景下,视学生为责权

主体,是建立民主、道德、合

法的教育关系(尤其是师生关

系)的基本前提,同时也是时

代的要求。

四、学生是学习的主

教学教学,包含了教师的“教”

和学生的“学”,是师生交往,

积极互动的双边活动。就“学”

而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

为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

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

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

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

律;就“教”来说,教师是“教”

的主体,因为在课堂上,教的

内容由教师安排,教的方法由

教师选择,即课堂上的一切活

动都是在教师的安排、组织下

进行的。然而就整个教学活动

来看,我认为教师和学生,打

个比方就好比抬石头的双方,

是平等的,无所谓主体客体之

分,只不过双方“扮演”的角

色不同罢了:教师是学生学习

的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一切活动

都必须服务于学生,都必须以

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发展为中

心,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5新课程改革视野里的学生观

一般而言,学生是教与学矛盾

运动的主要方面,教师和学校

都因学生的存在而被赋予了存

在的意义。任何教育方式的实

施、教育成果的体现,都必须

通过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才能

凸现出来。然而,受“师本”

观念的影响,多年来,我们对

学习者作了一个潜在的、不切

合实际的假设,即学生是缺乏

主动加工能力、能动反应的个

体。对学生概念的认识错位,

导致教学目标、教学程序、教

学内容等的确定,一切取决于

“教者好教”而不是“学者好

学”。[1]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

向正在由以知识为本向以发展

为本转变,它强调要以学生的

素养全面发展为最终的目的,

新的课程观要求有新的学生观

与之相适应。确立科学的学生

观,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前

提和基础,是直接影响新课程

改革的目的、方式的重要因素,

是教育活动取得理想效果的重

要保证。那么,在新课程改革

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

应该确立什么样的学生观呢?

一、学生含义的基本界定

什么是学生?《现代汉语词典》

中解释为:“在校读书的人”、

“向老师或前辈学习的人”。

修饰语是“在学校读书”、

“向老师或前辈学习的”,中

心词是“人”。这个定义仅仅

概括了学生的表征,是从人的

活动范围和学习的对象上来解

释学生的。我们认为这种界定

没有揭示出学生的本质,是后

喻文化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

产物。目前社会正向“前喻文

化”(前象正文化)阶段发展。

各种信息媒体不断增多,学生

在接受新事物方面常常超前于

老师或前辈;知识经济时代信

息瞬息变化,要求公民具有超

凡的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

力。这就决定了学生必须具备

学习一切陌生东西的能力。传

统的学生定义显然不适应当前

社会以及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怎么把握学生的作为人的主体

存在的本质属性呢?首先必须

了解其上位概念“人”的内

涵。

古人曾言:“天地之间,人为

贵。”人是一个难能说清楚的

问题,又是进行新课程改革首

先面对的一个最现实、最需要

明确解答的问题。历史上许许

多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方面

表达了对人的看法和认识。古

希腊哲人柏拉图对他的门徒下

了一个关于人的定义。他认为

“人是没有羽毛的两条腿直立

行走的动物”。他的反对者便

提着一只拔光了毛的公鸡予以

反驳。与古希腊同时代荀子认

为:“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

也?曰:以其有辨也。” [2]这

一思想基本概括了人之所以为

人的最主要的、最核心的内容,

即人有与禽兽不可比拟的“思

辩”,有思辩,人就能学,人

就能判断,就能去伪存真、去

恶从善。近代颇引人注目的是

恩斯特·卡西尔的观点,他认

为“人是一种运用符号创造文

化的动物”。[3]马克思主义也

认为,人既有自然属性,也有

社会属性。人的社会化过程即

形成“一切社会关系的总

和”,这一自然人转化为社会

人的过程,实际上是环境——

社会、家庭、学校、种族、地

理等因素通过个体的能动性共

同作用的结果。

学生有着人的一般属性,即具

有能动性、情感性、创造性和

人格的健全性;同时学生又有

着不同于人的一般属性的特殊

性,即学生具有发展性和以学

习为主要任务。德国大教育家

福禄培尔在谈到关于学生的定

义时指出:“一个学生或少年

儿童,一旦进入学校,便会越

出对事物的外部观察而进入对

事物内部的观察,因而也是达

到对事物的认识、洞察和形成

意识的观察,以及他脱出家庭

秩序而进入更高的世界秩序圈

子进入到广阔的世界的儿

童”[4]我们应该树立的“完

整”的学生概念是人的一般性

和特殊性、生物性和人文性的

高度结合体。简而言之,学生

就是创造性的运用符号学习一

切陌生东西从而生成理想自我

的人。

二、学生含义的阐释

关于学生的特征,可以从多视

角进行描述。

(一)从时间维度看,学生是

“历史人”“现实人”“未来

人”整体融合的“完整人”“历史人”指的是学生不只是两条腿直立行走没有羽毛的动物,而是带有历史积淀和早期经验的人。作为“历史人”,学生大脑里保存了人类从古至今500万年进化基因的全部信息,它包含了人的生活所必需的最重要的本能和自律神经系统的功能,以及道德、伦理观念乃至宇宙规律等人类所获得的全部信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人的智慧80%决定于遗传基因,17%决定于训练,3%决定于偶然因素。辨证唯物主义哲学在肯定后天决定作用的同时也认为先天因素对人的智慧和个性的形成有影响作用。学生作为“历史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

“现实人”指的是学生在现实中尚未成熟正在发展的人。作为“现实人”意味着学生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发育成长的人。学生的发展是立足于“历史人”的基础上,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其心理和身体等方面都产生量和质的变化的过程,学生的发展是自然的客观过程,又是社会历史文化过程,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高度统一。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把学生当作一个“现实人”来看待,不应求全责备,学生的缺陷和不足是正常现象,而十全十美则不符合学生的客观实际。我们教育工作者就应该理解学生的缺陷和不足,允许学生犯错误,在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不断地发展、不断的进步。“未来人”指的是学生经过系列课程的熏陶在理想中将要成熟发展为理想式样的人。任何课程设计均有它的指向性。毫无疑问,我们的基础教育必须面向21世纪,着眼于21世纪人才规格的要求,培养的学生必须适应未来的挑战和要求。作为未来人的形象,它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是紧密相连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这是我国为了适应未来的挑战对人才需求的必然体现。作为

基础教育,不仅要培养工业农

业经济建设合格人才,而且要

为满足知识经济的需要培养高

素质专门人才、杰出人才打下

良好的基础。因此,“高境界的

理想、信念与责任感,强烈的

自主精神、坚强的意志和良好

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

力”就成为学生“未来人”的

主要形象特征。

“历史人”是基础,“现实

人”是成功的关键,而“未来

人”则是应达到的目标,三者

的整体融合,学生才是“立体

人”、“完整人”。把学生作

为“完整人”来对待,新课程

改革要求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反对那种割裂人的完整性的做

法,既要肯定学生潜藏着巨大

发展能量的事实,丰富学生的

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

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从而

促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

学文化素质、生理素质、心理

素质等诸方面的基本素质形成

和谐共振的效应;也要正视学

生的不足,以动态的发展的目

光看待学生作为“现实人”的

角色,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潜藏

着各方面发展的极大可能性,

只要施以恰倒好处的教育,即

算是存在某种身心缺陷的学

生,也可以将这种发展的可能

性转化为现实性。

(二)从学习内容看,学生是

学习“生活知识”、“生存技

能”、“生命意义”自主塑造

的“主体人”

在学生的生活中,实际存在一

个学生的世界,这是一个与成

人世界不同的世界,学生是这

个世界的主人,他自主的审视

自我与自然的关系、自我与社

会的关系,学生在审视自然、

社会的同时对自我进行自由

地、能动地、自主地同化,即

学生成为“主体人”。学生成

为学习主体的根本原因正如卢

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

基础》所认为的: “人有权反

对一切异化,也终究有能力克

服一切异化,因为所有这些产

物及其异化的发展的最终根源

就是人本身。人只有回到人自

身是目的的这个出发点和中心

上来,人才能真正实现其主体

性,成为真正的人,不再是单纯

的工具或受奴役的物一样的存

在”。[5]人类最本质的特点是

具有“自我完善”的能力,从

而使人类不断步向自由。所以,

主体化化的教育才是人高级能

动性的表现,才是真正的教育。

学生能否成为“主体人”是教

学活动开展成败的关键。教师

的作用作为一种外部影响,必

须以学生自身的活动为中介,

建立在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充

分发挥的基础上。教师如果树

立了以学生是“主体人”为核

心的新学生观,就会注重充分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

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过程

中来;就会“放手”、“放

权”,给学生以主动发展的空

间,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

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这

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无疑具有

主动探索精神,具有多元化的

价值观、开放灵活的处世态度、

强烈的竞争意识、永不满足的

进取心、坚韧顽强的意志、善

良真挚的情感、独立的个性特

征,以及敢向权威挑战的精神,

他们走出校门后能够很快适应

社会,开拓进取,有所贡献。

而让学生成为“主体人”的基

本原则就是还学生完整的生活

世界,教学生活化。石中英先

生认为“生活世界就是人的世

界,是属于人、为了人并由人加

以解释、建构、体验和改造的。

个体的、灵性的人是生活世界

的核心,是生活世界得以生成

和存在的前提,也是生活世界

保持完整性的前提。”[6]学生

是生活中人,教育的出发点和

归宿都是为了生活。从学生肩

负的任务和完成这一任务的动

力因素看来,学生就是学“生

活知识”、学“生存技能”、

学“生命意义”的人。

学生作为“主体人”,要塑造理

想的自我,首先必须积累处理

各种关系的知识、经验、规范、

规则及行为习惯、禁忌等。然

后尝试在越来越复杂的机遇与

陷阱同在的社会里扮演各种社

会角色,在自主的生活实践的

基础上习得“生存技能”。在此

过程中去悟透生命的意义。所

谓生命意义,就是指人在生活

过程中为了适应自身生存和发

展的需要,依据先天的基因,

加上后天的教化而形成的具有

对生活进行解读、摄取、表现

和改造的潜在的生命智慧,认

识、尊重与珍惜的生命价值、

热爱并发展个人的独特生命、

实践并活出天地人我共融共在

的和谐关系。它是生理的生命

与精神的生命、有限的生命与

无限的生命、现实的生命与理

想的生命的统一。学生学习生

存本领、生活经验之根本目的,

在于使生命过程有价值、有意

义。人在世界上生存、生活,

实际是延续与享受生命的过

程。要让学生活得充实而有意

义,就必须让学生学会享受生

活、创造生活。要享受生活,

就必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

生观、价值观和较强的审美能

力,要能在生活过程中发现美、

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要

创造生活,就必须具有良好的

生活态度,积极主动的探索精

神和新颖独特的创新思维。因

此,生活知识、生存技能、生

命意义,三者是统一不可分的,

生存技能里包含了生活知识与

经验;生活的知识、经验是习得

生存技能所必备的条件;有了

真正生存的技能,人之生活质

量才会提升。悟透了生命意义

又能促使学生自主的地走向生

活走向社会,自主地将自我与

自然、社会巧妙地融合。从而

更好地塑造“理想自我”的形

象。生活知识、生存技能是获

得生命意义的楼梯,生命意义

是学习生活知识和生存技能的

动力。学生的学习不能离开生

活实践,生活是学习的源头活

水,没有生活的课程,就失去

了生命力。

如此以来,尊重学生“主体

人”的角色地位,其实质让课

程走向生活,课堂教学就是对

生活的阐释,课堂学习就是学

生生活的一部分,学生在学校

里学习所有的东西,其实质就

是体会生活的苦与乐,感受生

活的悲与喜,从中获得生活的

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具有生

存的技能,能够提升生活的质

量,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积极、健康、自由、快乐。

(三)从学习方式看:学生是具有“工具智慧”“精神智慧”“符号智慧”整体发展的“创造人”

课程设计的原理指出,任何一种课程设计在满足国家的教育目的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符合教育的认知规律的同时必须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发展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人身心一切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二是指人的对象性关系的全部生成;三是指个人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意味着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是学生身体、智慧、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社会适应性的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7]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出现新的飞跃,人们对课程问题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变化。学生的形象设计,由“关注工具——关注知识——关注智能——关注创造”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这一变革的现实意义就是要求我们把学生当作“创造人”来看待,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才能、创造智慧。德国心理学家恩斯特·卡西尔认为,“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成为真正意义的人,也只有在文化活动中,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8]“人性不是一种实体性的东西,而是人自我塑造的一种过程:真正的人性无非就是人的无限的创造性活动”。[9]罗曼·罗兰说:“我创造,所以我生存。生命的第一个行动是创造活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人的一生是不断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良好的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即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性,表现自己的价值。

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就是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创造的过程。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培养人的活动必须在实践中进行,而我们人类进行实践活动有三种形式:一是人与自然的活动,即生产活动,借助劳动工具才得以开展,可称

之为“工具实践”。学生学习物

理、化学、手工或劳动等“工

具实践”类课程,学生获得的

是“工具智慧”,为将来成为“劳

动人”奠定扎实的基础;二是

人与社会的关系,主要通过人

的精神活动实现人的某中理想

和观念,可称之为“精神实践”,

学生学习哲学、社会、历史等

“精神实践”课程,涵养人文

精神,从而获得“精神智慧”

(亦称之为“人文智慧”),成

为“文化人”。三是人对自己的

活动,主要是通过创造性地使

用符号认识自己、改造自己,

自主发展人性、提升人格,从

而获得“符号智慧”(亦称之为

“言语智慧”),成为“符号人”。

作为“劳动人”,人正是通过制

造或劳动来建立他与自然界、

他人以及自己的现实关系,并

逐渐改造、形成他自己。作为

“文化人”,人正是在接受文化

熏陶的过程中,认识他人、认

识社会、认识人生,从而促使

自己由“生物人”向“社会人”

进化。作为“符号人”,人能够

创造性地使用言语符号,获得

言语智慧,从而较好地协同“劳

动人”“社会人”,成为一个个

性鲜明,人格完善的“创造人”。

系统科学认为,事物的本质和

功能取决于事物的结构,基础

教育改革要取得实质上的突

破,具体表现在课程体系与结

构的创新上。从微观上而言,

基础教育改革主要指的是课程

设置方面的改革。要把学生当

作“创造人”的角色对待,新

课程的实施者必须尊重学生的

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

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

的方向,确定学习的目标,参

与发现自己的学习资源,决定

自己的行动路线;学生的“工

具智慧”“精神智慧”与“符

号智慧”的培养必须辨证地统

一起来。课程设置必须按照基

础扎实、知识面广、创新能力

强等新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要

求,克服专业本位、学科本位

思想,删减陈旧繁杂的课程,

解决教学内容交叉重复、各学

科缺乏统筹协调、创新意识谈

薄等问题,增加基础性、实用

性强的教学内容,调整知识、

能力、素质结构;增加学生综

合实践机会,使课程结构从静

态走向动态,从封闭走向开放。

(四)从学习过程看:学生是

具有“自然性”“社会

性”“自主性”巧妙融合的

“独特人”

人的“自然性”指的是人自身

固有的一种发展倾向。“社会

性”指的是人作为类存在物必

须受到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

响与制约而社会化。课程设计

的目的,在某种意义上看来,

其实质就是促进学生个体社会

化,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外

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学生个体对活动对象、活动过

程既有支配与控制权利.一个

具备了自主能力的人,能够合

理地利用自己的选择权利,有

明确的目标,能够作出正确的

评价,在活动中能够自我调节、

自我监控,在生活中能够自我

教育。

每一个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

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

生活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

成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

的方式,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

敢于独立探索,积极寻求发展

机会,而且能够自我调节、自

我控制,追求最大限度地发挥

自身潜能,因此,学生并不是

单纯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

个性的独特的人。

把学生当成“独特人”看待,

新课程改革必须将视角由关注

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的发展,尊

重儿童的发展规律,为每一个

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为学生

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精选终

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增加密切联系生活、反

映个性发展的新内容、新思想;

努力拓宽知识面,关注学生已

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关

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

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情绪体

验;使学生投入到现实的、充

满探索的学习过程中去。新的

课程要有利于学生通过主动参

与、积极思考、与人合作交流

和创新等过程,获得学习的自

信心和方法,体会探索过程,

体会自然、社会、人类生活与

自我成长的联系,获得情感、

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

“努力拓宽学生的知识

面,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关

注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情绪体

验”成为了新课程实施的起点,

也是奋斗的目标。

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人”

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有全部

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

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是伴

随着交往、创造、追求、选择、

意志努力、喜怒哀乐等的综合

过程,是学生整个内心世界的

全面参与。作为“主体人”而

存在的学生,学生具有自主生

活、自主交往、自主发展的意

识和能力,能够在自主探究的

学习实践活动中“自奋其力,

自致其知,自启其智,自健其

德”。作为“创造人”而存在的

学生,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

力;教育者必须以人为本,尊

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

生,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

全面观察分析每一个学生,善

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在的才

能,营造一个适合学生自主发

展的空间,强调培养学生的创

新意识和重新能力,使学生具

备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竞争

能力。作为“独特人”而存在

的学生,学生具有个性形成和

完善的内在资源与动力。课程

设计者只有在思想上珍视学生

的“独特性”,在目标上瞄准学

生的“完整性”,在实践中发展

和完善学生的“主体性”和“创

造性”,才能培养符合知识经济

时代要求的新人。

最新树立课改理念下新型教师观和学生观

树立课改理念下新型教师观和学生观, 培养良好师生情感关系 新课改日渐深入,“问题学生”好像也越来越多了。他们都有着较强的逆反心理。有时在课堂上就会与老师顶起牛来,弄得教师异常尴尬。课堂之外,他们也会给老师“出难题”,搞得教师们头疼。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多老师觉得难以应付,一些从教多年的教师不免也长叹一声:现在的学生啊,是越来越难教了! 很显然,随着新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和推进,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越来越突出的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新课程背景下如 何管理学生。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为什么不如以前的学生好管理了呢?这里除了我们教师的管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之外,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没有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下面,我想结合个人教育教学的体会和前人的理论与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为什么不如以前的学生好管理了呢?究其原因,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实施导致了学生“难”管;陈旧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导致了学生“难”管;落后的课堂管理导致了学生的“难”管;落后的德育导致学生的“难”管。作为一名中学政治课教师,如上原因中我更加关注的是教师观和学生观转变的问题。 新课程的实施确定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题,他们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过程。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新课程要求教学的过程应转变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之间从而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对于教师来说,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

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不仅如此,新课程下的学生也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我们的教学和管理的目标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如果我们的教师仍然抱着陈旧的师生观念不去改变的话,很自然就会发现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因此,新课程下的教学观和学生观的转变势必要求我们改变陈旧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 如下一段论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型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相互关爱的结果,是师生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①真正贯彻“课改”精神的课堂,应该营造出新型良好师生情感关系为基础的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这种心理氛围应该至始至终地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联系,不仅使得一直为人们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使得教育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力源泉。优化师生情感关系,重建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是一项以灵魂塑造灵魂的工作,没有建立在新型良好师生关系基础上“课改”,必然会是一辆没有发动机的汽车,只能做做样子罢了。 那么,如何建立新型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呢? 一、更新“教师观”和“学生观”,重新定位角色。 树立新型教师观和学生观,重新调整好角色定位,是建立新型良好师生情感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这个前提和基础,所建立的师生情感关系必定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师所充当的角色绝对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必先有一个成功的教学设计。传统的教学设计还停留在只考虑知识的重点难点的讲解和教学过程所安排的逻辑起点上。其实教学设计除要考虑以上问题,还应该体现对学习环境的创设、学习情感的培养、学习方式的指导和学习技术(策略)的关注。教学设计从关注学生为什么学,怎么样去学出发,来考虑教师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样去教,直至学生学得怎么样,考查和评价教学行为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掌握。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教学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任务及对象、策略、过程和评价四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 (一)教学任务分析。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思路的一个基本着眼点。以往教师关注的主要是“如何教”问题,那么现今教师应关注的首先是“教什么”问题。也就是需要明确教学的任务,进而提出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策略。 l。教学背景。教学背景分析是教学的起点。教学关注教师、学生、

内容和环境等,那么,教学背景分析也要从这几方面去呈现在教学前的实际状况。首先,了解学生在知识技能上已达到何种程度,对于本内容的学习所需要的情感态度和学习方式都有哪些准备,等等。也就是从学生的原认知水平、认知态度和认知加工能力几个方面来认识教学对象。其次,对于本教学任务的完成,在环境的设置上,当前已经有了哪些准备?对教学媒体的设施和班级的设置,班级学习氛围、课堂教学评价……在教学任务分析中,还需要进一步对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状况再作出更明确的分析。如《背影》一课,从小倍受宠爱的学生很可能认为父亲买桔送别事小,不值一提。讲解的时候就要注意避开对事件本身的谈论,着眼于对父亲爬月台的艰难,送别时的担忧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让学生从这些细微之处去感受细腻的情感。 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载体。以往我们仅关注教材分析,教材的分析基本关注教学的重点、难点及考点方面,较少关注与学习教材内容有密切关系的认知和心理因素,以及教材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而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只是阐述其内容,没有做进一步的分析。事实上,教学的载体已不仅仅局限在教材,教师在教学中对于教材应该二度加工,是一种再创造过程,因此,对教材也不仅仅局限在显性方面,不再仅是教材的分析,而是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

新课程背景下的作业观

新课程背景下的作业观 发表时间:2017-01-10T15:25:10.963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10月上作者:黄清[导读] 本文在比较传统作业的弊端后,提出新课程背景下新的作业观。 摘要:课程改革推动了教学改革的深化与发展,传统教学背景下的作业已完全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的课程,必须要有新的作业价值观、新的作业形式和新的作业评价方式。本文在比较传统作业的弊端后,提出新课程背景下新的作业观。关键词:新课程;作业的价值观;作业展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化,传统的作业观已不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必须进行深刻的重大改革。而作业的改革如果仍是仅站在传统的教学理论视野,将很难找到有意义的突破口和生长点。 一、传统作业是“教”的强化 长期以来,传统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内容日趋封闭僵化,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作业方法、手段、技术日趋单一,注重作业程式规范统一,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作业评价忽视了对人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传统作业的典型代表就是“题海”作业,作业成了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沉重负担。 出现这种现象不是偶然的。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教学论被异化为只有教而无学的“教论”,基于“教论”的作业逐渐转向了教师“教的补充”“教的强化”。作业目的与内容越来越注重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注重重复与模仿,而学生的困惑、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则被冷落了。作业过程与评价越来越注重作业本身的客观性,轻视人的主观作用,缺少学生、教师与作业的情感态度的真实互动。即使作业评价有简短的文字交流,也生硬单一,缺乏教育性。目前,我们的作业还十分严重地存在着注重作业程式化、规范化的倾向。有的教师为了应付各级检查评比,甚至让学生抄写课本中的例题例句,结果作业千篇一律、工整规范,极具欣赏性,却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作业过程是学生的智慧、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最理想的生成过程和体现过程,也就是说学生的问题、困惑、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兴趣、需要等都应是作业中所关注的重要内容。 二、新课程背景下作业的价值观 新课程作业的价值观需要进行明显的转变。传统作业观将作业视为强化课堂教学的一个途径或工具,追求的是作业终结性的实效。新课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从时空来看,多样化的作业将构成学生课外、校外(家庭、社会)生活的重要生活时空。作业已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激发着学生成长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每一次作业都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在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又不断生成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探索中成长;在知识的不断运用中,在知识与能力的不断互动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断碰撞中成长。可见,作业将是具有学生鲜明的价值追求、理想、愿望的活动,作业应当成为学生课外、校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也就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态度,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这样作业已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生活需要、人生需要、学习需要。 三、新课程背景下的作业展望 1.从集中专制走向自由民主。作业的目的、内容、方法并非对所有的学生都是相同的,每个学生对作业都有着独特的需要、独特的目的。学生身心不同,作业的目的、内容、方法也应因人而异,让作业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作业,即以人为本的作业。 2.由封闭走向开放。可预见的、早已生成的学科知识作业是封闭型作业,其作用正在下降。开放性作业以师生互动中产生的不可预见的新知识,即师生共同建构、创生课程产生的新知识为基础,带着师生强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应是学生作业的主要内容。另外,新课程向学生生活及社会生活等广阔时空的开放,也使学生作业的天地更为广阔。传统的教师事先确定作业将更多地转向师生共同生发作业。也就是说作业的客观存在性与主观生成性并存。 3.由独立完成走向协同合作。新课程改革纲要已明确指出,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新课程的生成性、建构性,也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学生面临的作业更多的将是探究性作业,作业过程需要学生密切合作。另外,从作业的时空来看,课程的开放性,使大量的作业已不再是个人能独立完成的,而需要与社区、家庭以及他人协同合作。传统的“独立完成作业”的观念将受到挑战,而合作性作业将成为学生作业的重要理念。 4.作业的评改将由静态的分离式走向动态的参与式。在新课程中,传统的仅凭一支笔坐在办公桌前批改的单一方式面对学生多样化的作业将感到无能为力,而更多的将是参与学生作业过程或间接的参与学生作业过程,进行辅导评改。将来评改作业不再仅仅是教师,而是包括教师、学生、家庭、社区等有关人员组成的共同体,共同参与学生作业辅导及评改,共同关注学生成长。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作业的呈现方式及评改方式也将数字化。师生间尽管时空分离,但网络技术将使他们将评改变成讨论、交流的对话过程。 5.作业评价将由对纯知识结果的关注转向对学生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新课程作业评价功能将重在帮助学生发现与发展潜能,认识自我、展示自我,促进学生生命整体的发展。传统的“只见分数不见人”及“非对即错”式的评价将成为过去。另外,在评价方式上,将提倡多元评价(如诊断性评价、自我评价、集体评价等)的相互结合,淡化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注重作业对学生成长的教育发展功能。 总之,作业将变成课程动态的生长性的延伸,当然,这种延伸不是机械的重复与叠加,而是对课程意义重建与提升的创造过程。对学生而言,则是学生自我建构知识与人生的生活过程。对教师的教学而言,则是学生对教学的深化过程(而非强化)。新课程论的作业必将成为教学与课程发展的中间激活因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发展的中间激活因子,促进教学与课程逐渐成为一种良性互动的平衡的“生态系统”,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逐动的平衡的“生态系统”。(作者单位:浙江省黄宅中小 322204)

教师经验交流:新课程下语文教师的新观念

教师经验交流:新课程下语文教师的新观念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像那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课程那崭新的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教师的心田。这次的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根本性的改革,其内涵十分丰富,洋溢着时代的气息,充满了创新精神,它标志着我国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更是参与者。那么,对一位语文教师来说,如何面对这次课改呢? 首先,要对课程改革充满期待,倾注热情,努力去研究新课标,从理念上准确把握理解新课标的精神。然后,要积极地大胆地去实践,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理念变为课改的实际行动,也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转化为活生生的教学成果。“人生能有几回搏?”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执着地研究,不断地实践,立志在为课改作出贡献的同时,把自己锻造成新世纪优秀的语文老师。 其次,要更新观念,对《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要准确理解,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体现。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重新认识教学内容。要改变教科书是教学的唯一内容的狭隘认识。教科书是教学的基本内容。语文教学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且会不断再生。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要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意识,有整合包括教科书在内的语文教育资源的能力。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调查、查阅相关资料,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课中引进相关文字、音像资料,特别是适时、适当地结合课文进行补充阅读;课后适当拓展、延伸,或引导进行实践活动。今后的教师,不应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应当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语文课程的建设者。 二是重新认识语文教学。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新课标倡导“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等这些富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教学的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其中学生应为主角。在对话的过程中,师生不仅是平等的,而且应凸现学生主体的地位。在课堂中,教师首先是参与者,与学生平等交流,其次才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学生应畅所欲言,自主互动,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问题让他们去提,问题让他们去议,答案让他们去辩,结论让他们去得。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才是新课程下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堂。今后的语文教师,不应是“授之与鱼”,终年辛劳而收效甚微的塾师,而应是“授之与渔”,教导孩子拥抱生活,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教练,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使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的智者。 新课程期待着老师们重新审视对职业角色的定位,把自己从“神坛”中请下来,能与生为善;把自己从“经验”中请出来,敢自以为非。期待着老师们正确地发掘其内涵,变通地实践其要求,给学生烹调出丰盛的素养套餐。期待着老师们来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在课堂上少一些“话语霸权”,多一些百家争鸣。

谈谈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教学改革

谈谈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教学改革 谈谈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教学实践的问题与对策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大潮中,教师如何把握自我成长的目标,如何更新教学育观念、增加知识储备,如何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新课标的有效实施,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根据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并结合学校的教学现状,以及个人长期对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形成的应对策略,进行深刻的分析和总结。力图为新课标的有效实施,摸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 课程实施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就是课堂教学,在新课标的理念下如何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共同关心的课题。新课标实施的主要执行者是教师,从自身来说,如何应对这场史无前例的教育大变革,如何把握自我成长的目标,我认为,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观念层面的障碍,新课标倡导的理念是什么?它与传统教育观念的价值取向的区别是什么?我们如何来实现这种观念上的转变。其次,新课标实施对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是什么?我们教师是否具备这种知识储备和能力,我们该如何充实自己以应对挑战。最后,新课标体系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如何构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的策略和措施又是什么?这都是我们深层思考、务必解决好的问题。近两年来,我们坚守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主战场,通过开展研讨课、示范课的上课、评课活动,努力探究新课标实施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从中得到很多的感悟。 一新课标实施的问题与困难 任何一个变革过程,必然受到传统惯性的阻力和和新体系构架条件缺失的问题,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我们遇到的困难,主要体现在如下的几个方面: (一)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 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中心主义、管理中心主义的教学关系在我们师生的潜意识中已经根深蒂固。而这种教师全盘主导,学生被动服从的师生关系以及教师包办一切,单向硬灌输的教学关系,对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发展的束缚,以及对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伤害,虽然形成了一致的认同,但对新课标倡导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就有不同的理解。近年来,我们化学组举行了一系列的研讨课评课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非常重视三维教学目标的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的教师观和学生观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的教师观和学生观的研究

题目: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的教师观和学生观的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观学生观 摘要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新的教育理念在不断萌生,教育工作者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成为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正确理解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在目前的教育事业中是相当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摈弃旧的教育观与学生观,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重新认识教师与学生这两个主体以及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教师应当注重现代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及教师行为的转变。尊重学生并认识到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有差异的人、学生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人。只有理解并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教育工作者。

1 前言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正确理解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在目前的教育事业中是相当重要的。教师应当注重现代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及教师行为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摈弃旧的学生观,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重新认识学生这一主体。尊重学生并认识到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有差异的人、学生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人。只有理解并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教育工作者。 2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的教师观 新课程改革以来,人们对中小学教师在基础教育新课程背景下的地位和角色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教师不再只是一个课程知识的被动传递者,而是一个主动地调试者、研究者和创造者;教师不再是一个真理的垄断者和宣传者,而是一个促进者、帮助者、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因此,积极能动的教师形象取代了消极被动的教师形象。 2.1 现代教师角色的转换 2.1.1 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首先,教师再也不能以传授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和目的,而应该把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组织管理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作为自己工作的主要目标。 其次,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和社会规范,更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与个性发展,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1.2 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的观念和被动实施课程的做法。教师要整体理解基础教育课程的结构系统,熟悉国家课程方案,理解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关系,理解课程实施中从“专家课程”到“现实课程”的转变过程,正确认识教材在课程中的地位和功能,变过去习惯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创造性地使用国家课程教材,积极进行国家课程地方化、校本化的实践探索。

进修校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与试卷 设计与评阅

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与试卷设计与评阅 资中县第二中学刘盛福 几十年的封闭式教学方法,已不适应于现代孩子的思维方式,应试性的教育,教育出来的孩子更不适应于现代社会的要求,由于中国的就学制度和毕业制度还离不开考试,所以改变我们教师的教学理念势在必然。根据新时代的社会人才的要求,教育制度在原来的基础上一定要加以改革,教育理念的改变首当其冲。课程的改变,而教学方法的不变,会致使学生的能力更差,所以在新课程的形势下,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要创造出更合理的,更能提高学生知识,能力,动手等方面的问题,现将新课程中作业试卷中,设计与评阅方面的新理念学习体会总结如下,供大家交流参考。 一、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本质区别是理念的不同 (1)旧课程观认为课程是知识,因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是中心,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 (2)旧课程观认为课程就是教材,教材又是知识的载体,因而教材是中心,而新课程观认为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共创共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这本身就是课程建设。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从教材中学到的多。 (3)旧课程观认为课程与教学是相互分离的,教师只有教材意识,只知道教材、教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而新课程观则认为课程与教学是整合的。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正是这些理念的不同才使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二、传统作业的弊端 传统作业的第一项缺陷是关于“问题的提出”。在传统作业中,习题都是课本或教师提供的,而不是学生自选的。在训练“提出问题的能力”方面,无所作为。 传统作业的第二项缺陷是关于“数据的提供”。作业的数据都由课本或教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观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观 发表时间:2011-06-22T15:32:35.300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0年第18期供稿作者:蔡家仁 [导读] 网上看到一篇文章,中心思想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大部分不合格”。 贵州关岭寄宿制中学蔡家仁 网上看到一篇文章,中心思想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大部分不合格”。虽然众多同仁对此表示愤概,笔者却深有感触,认为事实如此。这倒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是相当多的教师,特别是那些优秀教师总是不转变观念,自以为是,打着为学生好的旗号,做了多少错事,毁了好多学生,取得了不少“荣誉”,播下了太多的仇恨,却不屑一顾。 案例一:物理学科毕业班教师甲说:“今天我的手还痛,原因是一周前有位学生上晚自习讲话,我打他,手都打痛了”。 案例二:政治学科教师乙,在学校很有名气,个子不大,学生却很怕他,学生不服气,却无可奈何,因为他横说竖说都有理,并且还是毕业班把关的班主任,他所教班级年年平均分、及格率都是第一名,这样的“好老师”你只有绝对服从他的命令。笔者亲自见证了这位优秀教师的成长:班上不听话的、学习提不高的一律开除,该教师很有魄力,开除了一半学生,班上的各项工作都得到了提升,不优秀都不行。该教师给学生归纳了重点,每天放学后都抽背,背不到的重罚,这位老师的加班加点换来的当然是高分。 案例三:毕业班语文把关教师丙,省级骨干教师,每天早读要求学生早到二十分钟,检查字、词的读音、书写是否正确,并一一验证背诵的课文人人是否过关,还默写背诵的课文,直到标点符号都完全与书上完全一样为止。这位大家眼中最认真的教师当然最厉害了,每次考试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二十分左右,他的学生平均分总比别的高。 老师们,以上案例相信各位并不陌生,我们身边的优秀教师就是这个样子的,靠的是高压,加班加点,挤占学生的休息时间,死记硬背,抛弃不听话的,成绩不好的,收获的是班级管理能力强,教学成绩好。 这些教师是学校的骨干教师,学校的一切他们最有话语权,他们是学校树立的标兵,是大家教师学习的榜样。 他们真的优秀吗?我看未必:首先,凡是不听话的都开除,成绩不好的也不要,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比较有奴性,没主见。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认真培养学生,而是简单粗暴的把学生推向社会,必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加剧社会矛盾。其次,教师们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不是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而是强迫学生为提高分数牺牲休息时间。这样教出来的学生非常厌学,这样的学生不会学习,掌握知识的能力有限,不利于学生后续的发展。 本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这种尊重既表现在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表现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又表现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更主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者、激发者,教师应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主体观、平等合作观、发展观。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组织学生营造和保持教室中和学习过程中的积极的心理氛围。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的、能动的、富于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服从为前提的师生人际关系应向师生平等合作的良好关系转变。 由上可知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观应是:创设宽松的氛围,开展民主的教学,以人为本,激励学生勇于参与科学探究过程,站在学生的角度看世界。 从现实来看,迫切需要改变教师观念,否则与教育的功能相悖,变成阻碍社会的发展了,教师们应抛弃个人利益,一切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现在、未来的发展为主进行教育和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尽可能的达到各自可能的水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在新课改背景下,运用新理念,采用新方法,进行创新性教学已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教育观念的创新是实施新课改的前提。教师是新课改的实施者,在学科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是否有创新的观念和创新的素质,是推动学科教学创新,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新课改正好为教师观念转变提供了契机和条件,使教师摆脱旧课程体制下的束缚。因此,新课改的实施首先是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 一、改变教师权威形象,建立平等、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平等、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改实施的前提和条件,新课改要求教师应努力构建体现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交往中讲求平等的目的就是为了形成民主的教学气氛,大面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自觉把自己置身于学生平等的地位,不要把自己的认识强加于学生或武断地下结论,不因平时学生学习成绩和表现的差异,在交往中表现出或轻视或重视的倾向,而使学生感到教师的不公正。教师应该从神坛上走下来,融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

在平等的交流中给学生以适时的点拨。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教师要成为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教师要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分享快乐,一起成长。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益友。师生在人格上、地位上的平等,才使师生的交往充满了亲和力和人情味。教师以情动情,以情育情,学生们则“亲其师,信其道”使教育“真正走进孩子的灵魂”。 二、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改的实施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还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而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改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布置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布置 [摘要]:目前,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现状不容乐观,教师还是无法冲破应试教育的“瓶颈”。通过对家庭作业现状的分析,发现学生的家庭作业存在很多的弊端。对此,作者就作业的设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家庭作业的布置形式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家庭作业现状对策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合理应用家庭作业深化课堂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为语文教学的深化改革指明了新的航向:“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新课标下语文家庭作业的布置,也要体现其自主性、科学性、差异性、人文性。那么,该如何合理地布置语文家庭作业,使作业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呢?笔者就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现状 1、对作业“量”的界定缺乏科学性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控制在1小时以内”、“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但事实并非如此,目前仍有不少老师片面追求考试分数,在升学率的驱动下,大搞题海战术,过多的作业远远超过了规定的“度”,而导致学生回家后缺乏社会实践,缺少与家长的交流,学生无星期日和节假日。如此高耗低效的作业,作用何在? 2、教师对作业的布置千篇一律 “抄写、背诵、练习”被称作“老三套”。这类作业无异于简单的机械重复,形式

单一,内容单一,把学生引入了“死抄、死背、死练”的误区。由于形式呆板,内容枯燥,学生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3、教师评价作业方法不当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新课标语)教师对平时作业的评价,可以看出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通过作业的评价还能直观地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进一步提高学习的信心。但由于各种原因,很多老师对所布置的作业不能及时认真地逐一检查,而是把这一权利下放给小组长,这就导致少数学生对作业敷衍了事。 4、家庭对学生作业的影响 ○1家长的思想意识落后,对子女学习的好坏抱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学习是老师的事,不愿意抽时间辅导自己的孩子。 ○2由于“留守儿童”的大量涌现,学生的父母大都外出,将其子女托付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而他们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都很困难,更谈不上对作业的辅导。 以上问题的出现,严重束缚了学生的自由发展,学生将对家庭作业产生厌倦感,把作业变为“应付”,以至大大削弱了家庭作业的功能。 二、布置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对策 1、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心理特点。例如:在教学了《比尾巴》一文后,老师布置的作业是:选择一种你认为最美的尾巴画下来,展示给爸爸妈妈看。由于一年级儿童最喜欢用彩笔画图,用这种方式布置的作业,学生肯定会喜欢。再如高年级的学生,平时老师布置的作业多半是抄写词语或生字,这种机械式作业学生早就厌烦之极,老师何不换种方式进行。老师布置了这样的作业:每人出一张本单元的“看拼音写词语”的测试卡片,明天老师当作考试卷进行测试。要求每张卡片另附答案,测验次序随机抽取。学生听后,一改往日的厌烦情绪,竟有少数学生当场欢呼起来。老师这样布置作业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卡片的设计中来,将以往的机械抄写改为出试卷,并且测验的时候当场确定次序,这样学生就不会偷懒,也不会敷衍了事。 由此,首先在“趣”字上下功夫,使学生一看作业内容就来劲,充分调动了学生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观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 的唯一标准。 作为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要适应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地位由传统课堂教学 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地位,转变为教育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与参与者。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鱼,最重要的是授之渔,教给学生独立 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1 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 我们应该允许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可以 向学生学习,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 中的疑难,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2 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 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 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 由“导师”向“学友”转变 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教师要 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 4 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 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教师不应该作学 生灵魂的设计者,而应该作学生灵魂的铸造者、净化者。教师要成为学生“心 智的激励唤醒者”而不是“灵魂的预设者”,要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 5 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生互动。在新课程中,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 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师要 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实践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实践与反思 思想指导行动。 新课程需要新思想。 新思想才能产生新行为。 一、十一年新课程改革带给我们什么? 从2001年6月7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发布,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开始到现在已经整整十一年。十余年的新课程我们收获了什么呢? 有位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 1、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摘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新课程核心理念: (1)“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 (2)开发型的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 (3)民主化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系的牢固基石; (4)强调“三维目标”的整合(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5)树立终身学习观; (6)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 (7)批判与创新是本次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 (8)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 新课程的“新”体现在哪里? (1)新课程目标追求多元性,时代性,可操作性;

(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3)课程标准取代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4)强调学习方式多样化,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研究学习; (5)改革课堂教学; (6)倡导面向未来,以发展为目标的评价观; (7)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地方,学校); (8)重视教师的理解与参与; (9)提出“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 2、新课程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新课程改革的经验: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组长钟启泉先生认为:“我国课程创新本着‘全球视野,本土行动’的准则,致力于一系列课程教学概念的重建,卓有成效地介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并从实践层面不断汲取鲜活的经验”。“短短三年来,一系列教育、教学的概念正在我国得到重建。比如说,我国教育界的‘课程’概念已经从‘课程即计划’的静态课程观走向‘课程即体验’的动态课程观,一线教师的认识明显地经历了四个关键词的演进过程:‘预设→生成→预设和生成→预设为了生成’。显然,这种课程概念的进步已经远远超越了灌输‘现成知识’的‘预设论’ 新课程改革的教训: 程少堂先生作为中学教学一线教师,基于亲身体验,“试图用辩证的眼光,对小学初中新课程改革的教训概括为: 形而上学猖獗,形式主义盛行。 具体表现为“四个满堂”和“四个虚假”。“四个满堂”即“满堂问”、“满堂动”、“满堂放”、“满堂夸”。“满堂问”:有的教师把新课标提倡的“对话”理解成“问答”,于是把过去的“满堂灌”变成“满堂问”,零零碎碎的、毫无启发性和智力价值的问题充斥课堂。“满堂动”:有的教师把新课标所提倡的“活动”形式主义化,于是课堂上学生一会儿忙活这,一会儿忙活那,教室里乱糟糟、闹哄哄,还美其名曰“动中学”、“做中学”。“满堂放”就是满堂放课件,出现了让人担忧的现象:一是装点“门面”的多媒体教学;二是“翻版式”的多媒体教学;三是多媒体用得过多过滥。“满堂夸”即满堂表扬。有的校长和教师理解成对学生只能表扬,不能批评,于是有的教学过程充斥着对学生的廉价夸奖,无论学生的表现值不值得表扬。 “四个虚假”即“虚假地自主”、“虚假地合作”、“虚假地探究”、“虚假地渗透”。“虚假地自主”:主要表现在把学生的自主学习等同于“自己学习”。在有的课堂上,教师一味强调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确定、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挑选、学习伙伴由学生自己选择,使课堂活动沦落成一种“自流活动”。“虚假地合作”:一些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对教学目的、教学时机及教学过程没有进行认真的设计,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及价值,都要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过程中,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中其他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成了讨论中的“三陪”———陪听、陪说、陪造气氛。“虚假地探究”:其表现主要有二,一是将探究“泛化”,就是无论什么内容都拿来探究一番,从而导致探究的浅层化和庸俗化;二是把探究神化,即把中小学生的探究活动无限拔高,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丧失。“虚假地渗透”:有一些教师脱离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特定的情景,孤立地、生硬地、贴标签式地进行所谓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尽管有些教师这样做得还很卖力,但效果却既空洞又无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观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观 湖林中心小学陈毅武 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正顺应世界教育改革的浪潮,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到目前为止,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各项制度、措施、方法也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而不断调试和完善。 课程改革必然带来教学观的根本转变。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学将从重知识的接受性转向重综合能力的探究性、从单一的认知性转向多维的体验性、从机械的决定性转向互动的交往性。因此,值得强调的是,新教学观不是对传统教学观的全盘否定,而是对其进行合理的扬弃;新教学观也不是对现代教学观原封不动的照抄照搬,而是对其进行科学的吸纳、调整与重构。根据时代发展之需、学生身心发展之需,对传统教学观与现代教学观加以综观与统整,是新教学观得以建构的科学机制。 在这一科学机制作用下,新教学观得以确立,其要义在于“教师与学生都构成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两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只有当两者科学认同各自角色并充分履行各自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时,教学才能取得最大收益。在此基础上,教学应注重在诸多充满矛盾的范畴之间,以具体的教学策略来实现其价值认定上的平衡。一些充满矛盾的概念、要素、现象、形态、策略,诸如交往互动与独立探究、体验与接受、过程与结论、生活与课堂、知识与经验、分科与综合、个性与群性等,比之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受到学界以及实践工作者的关注。也可以说,对上述矛盾的理论探讨、价值统整及实践尝试,正是新教学观逐步确立的表征。其主要内容包括: 教学方式上以合作探究为主。所谓合作,就是指要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倡导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全面合作。以往的教师是课程的主导者,是课堂教学的权威,对课堂教学拥有“绝对”的权利。而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由过去教材的代言人、掌握知识的权威、课堂的掌控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探究活动的帮助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由原来的权威转为指导者和参与者。而所谓探究,是指学习的过程不是一个知识的灌输过程,或者无意义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自主批判、反思的过程,一个生成、建构知识的过程。 教学内容是开放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地组织教学内容。所谓教学内容,不仅仅包括教材内容,也包括教师已经占有的知识和经验,还包括图书馆、因特网以及校园、社区中充足的教学资源。 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多变。班级授课制本身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因此,着眼教学实际情况、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内容特点,灵活学则教学组织形式,已成为教学之需。班级授课、小组合作与个别辅导的参差互用、结合使用,充分发挥了教学组织形式应有的教学效能,位学生个体活动提供了更为广阔更为充裕的时空条件;课堂座位的多变组合、教学情境的全新设计、与社区和大自然的实地接触,无一不为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 教学管理更加民主。教师更加重视与学生的交流,师爱具体表现为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用爱与美对学生进行感化与陶冶,师生之间的平等已经构成了创设民主教学环境的基础。 教学手段多样化综合。电影、电视、投影仪、幻灯片以及因特网等信息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观(参考)

学生观 1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观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由试点实验阶段走向全面推广阶段。新课程,向我们学生、也向我们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其中之一便是教师应该如何看待学生? 在实施新课程中,学生是核心,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们的老师需要主动地、自觉地抛弃传统的师生观,而建立一种积极地、有效地新型师生关系,具体说来,应该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学生当做学生。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我们将学生看作是学习的机器,对于学生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要求,但从来不考虑学生的要求,是将学生看作机器,而不是看作为一个人。因而,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首先要将学生看作学生,看作为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 二、把学生当作朋友。 教师要敢于打破“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不再强调“学生必须服从教师”,而要坚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把学生当作朋友,意味着要和学生在一起生活、在一起交流自己的思想情感、人生观、世界观,要对学生平等和信任。 三、把学生当做老师。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的更新已经是日新月异。现在的教师,已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现在的学生,也不再是“期望的知识接受器”,其中有些学生某些方面的知识(包括计算机、现代科技等方面)已超过了部分教师,由于目前获取知识的渠道之多,即使在教师所执教的本学科上,也有不少信息——学生已经掌握了,而教师却还毫不知晓。 四、把学生当做同学。 新课程、新教材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全新的面貌,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学生固然需要教师的教学与引导,但教师也同样需要接受一定程度的培训与指导。 第五,把学生当作儿童。 作为儿童的学生应该有自 己的童心,有作为儿童的特有 的性格和爱好。作为教师就应 该将学生看作儿童,对于儿童 的要求应该符合儿童的身心特 点。 总之,新课程给我们带来 了全新的教育理念,作为教师 应该不断更新观念,用正确的 态度对待学生,从而和学生在 新课程下一起成长和进步。 2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角色观 新课标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 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 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 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学生是 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 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 者”。然而多年以来,受旧的教 学模式的桎梏,学生的角色并 没有明显得到改变,结合新课 标的理念,我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由回答者到质疑者的转变 过去的课堂教学像是一个小型 的舞台,教师是演员,学生则 是观众,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 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也会 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现在的学生再也不会容忍在课 堂中担任这样的角色,因为他 们有思想,有个人的主见,也 更乐意向别人表达个人的见 解,如果我们再用这样的方法 来压制学生,得出的结论显而 易见。我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有的放矢的把学习的权力交给 学生。如教学《能被2、5整除 的数的特征》一课时,当新课 结束后,余下时间我把本班学 生分成八个组,每两个组为一 小组,两组学生围绕新授内容 展开讨论,一组为正方,一组 为反方,这时的教师不再以权 威者的身份出现,而是以指导 者的身份加入到大讨论中去, 把学生真正推到讨论的最前 沿,只有当学生遇到确实难以 解决的问题时,才予以指导。 这时候只见两方队员都在忙碌 着,一方成员在积极准备问题, 另一方则忙着应“战”,学生甲: “你们知道能被2整除的最大 数吗?”学生乙:“因为自然数 是无限多,所以能被2整除的 数是不可能找到的”。教室中不 时传来同学们的争论声,课堂 气氛非常活跃,通过课堂检测 来看,学生们都较好地掌握了 知识。让学生进行讨论和争辩, 可以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 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在交流中 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 发展的过程,经过独立思考, 相互讨论,艰辛探索,去体验 成功的愉悦,同时,能够提出 问题本身就是进步。因为发现 问题比解决问题往往要重要, 当然,要想解决问题单靠一个 人的力量是很做到的,只有依 靠大家的力量共同完成。所以, 采用这样的形式既培养了学生 的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 力,也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充 满了生机。 二、从听课者到参与者的转变 学生的生活经验固然的限,但 并不防碍他们的独特的情感体 验和内心追求。因而,教师在 授课时,应考虑学生独特的心 理特点。新课标中指出:“数学 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 展,要利用他们的生活经验和 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 的活动”。以往的课堂教学设 计,是教师凭个人对教学内容 的理解设计出来的,而忽略了 学生这个群体,使得学生对上 课根本不感兴趣。为了改变这 一状况,在教学《百分数的意 义》一课时,我从班级中随机 抽了几名学生,让他们参与到 教学设计中,以便了解学生们 对本节课的看法。不试不知道, 学生们提出的见解让我大吃一 惊,学生甲:“老师,我们早就 认识百分数了,所以我认为在 开始时,可以从日常生活中选 取一些例子,这样同学们学习 就有兴趣了”,学生乙:“老师, 我们可以把本节课的知识分成 若干个小问题,这样大家就可 以讨论了,我们喜欢讨论这种 形式”,学生丙:“老师,我们 可以把知识融入到游戏、故事 中”……综合以上意见,我对 本节课的教案进行了设计,结 果那节课,学生学习兴趣高涨, 出色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这样 做,不仅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教 学之中,而且也有利于教师全 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 基础,从而设计出符合儿童心 理特点的教学模式,同时也会 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 趣,因为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 主动探索知识的内部动力。我 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说:“知 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乐之者”。可见,在学习活动中 把学生从听课者的角色转变为 参与者这个角色是显得多么重 要。 三、由解题者到出题者的转变 考试是一促评估手段。有时, 为了达到我们自认为“理想” 的评估效果,便会绞尽脑汁, 不遗余力地设计出一些超出学 生认知结构和知识特点的各类 高难偏的题型。从而导致学生 对考试却有一种畏惧的心理, 我想这种考试所产生的负面作 用有以下几点: 1、学生担心考的不好,会被父 母、老师批评。 2、学生对考试不感兴趣,因为 内容呈现的形式总是老一套。 那么能不能减轻一下学生的心 理压力,降低对考试的畏惧感 呢?我认为让学生参与到编题 中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例如在 学习完《圆柱圆锥球》这一单 元后,我在班级宣布:本单元 考试将进行改革,考试题目由 大家提供;老师从中选出比较 好的题目编成考卷,同时对那 些入选的题目的作者给予奖 励。自从通告之后,我发现同 学们都在认真准备,以便自己 出的题目能被老师选中,事实 上,学生们在准备题目的时候, 不仅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还要 复习本单元的知识,学习的性 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被动 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例如: 学生甲:“王爷爷买来一些沙 子,把它堆放在一个墙角,已 知这堆沙子的底面半径是5 米,高8米,求这堆沙的体 积?”,学生乙:“唐老鸭对米 老鼠说‘如果把一根长4米的 圆柱体锯成两段后,表面积增 加12平方米,那么这根木原来 体积是()立方米,请同学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