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光伏产业债务危机的根源及解决机制

论光伏产业债务危机的根源及解决机制

论光伏产业债务危机的根源及解决机制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政策研究室彭薇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生产经营外部形势严峻和各个企业的战略决策只是光伏产业爆发系统性债务危机的诱因。我国光伏产业一直以来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才是光伏产业爆发系统性债务危机的根源。这就决定了争取政府援助、剥离非核心资产、引入战略合作伙伴等一系列应对措施只是权宜之计,要走出债务危机需要解决光伏产业长期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把“中国生产”变为“中国市场”,更重要的是以核心技术提高竞争力,而不是依托单纯的低水平扩张。

关键词:光伏产业债务危机产能过剩

我国光伏产业在金融危机的寒冬中,反经济周期运行高歌猛进,光伏产业的产能、产量均居世界第一。2012年以来光伏企业相继公布经营指标恶化、负债率居高不下,光伏产业几乎陷入全行业的债务危机。今年3月中国最大光伏企业无锡尚德宣告破产,亚洲数一数二的太阳能多晶硅片生产企业赛维LDK以部分国有化暂止了破产的风险,各个光伏企业也采取政策自救,但是光伏产业的债务危机仍未完全解决。因此本文首先分析光伏产业债务危机的直接原因;然后从产业发展规律角度阐述此次危机的根源;再次,利用这些分析结论对目前采取的各种措施方案进行深度评价;最后,得出本文建议并对未来光伏产业进行展望。

一、光伏产业爆发债务危机的直接原因

总体来看,光伏产业爆发债务危机的影响因素很多,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既受到生产经营形势严峻的影响,同时企业自身也存在逆势扩张战略、高额成本投入、过度财务杠杆等问题。

1、市场形势严峻。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全球光伏业逐渐伴随经济复苏过渡到新一轮迅猛发展期,中国光伏产品90%都是出口海外。但2011年开始,德国、意大利等国受到欧债危机影响,相继大幅缩减光伏装机补贴,造成全球光伏产业萎缩。随后欧美两大海外市场都对中国光伏业展开“双反调查”,美国已经开始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高额的“双反”关税,使得光伏产业产能过剩和产品滞销严重,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下降。

2、逆势扩张战略。赛维LDK、无锡尚德等光伏企业在整个光伏产业一片萧条之时,逆势扩张打造全产业链模式。在南昌、苏州、合肥、呼和浩特等地拓展光伏产业链上的多晶硅、硅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硅料等项目。逆势扩张在外部生产经营形势持续恶化的情形下更是雪上加霜,不仅由于资金摊薄削弱了光伏企业原有产品的优势,而且和原先的客户开展竞争也失去了部分订单。企业大部分项目都未全部投产,一些项目虽已投产,但收入及利润也并不多。相比而言,坚持走专业化道路的保利协鑫则只守住上游的硅料、硅片,成为如今的业界极少数能盈利的企业之一。

3、投资成本过高。赛维LDK在自身财务紧张的状况下仍向硅料业务扩张,在建造硅料厂的过程中,为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将整个工程和采购工作外包给了美国的一家工程公司,而且几乎所有设备都是进口,使得成本激增。为此,赛维LDK1万吨产能的多晶硅工厂花费了近100亿人民币,相比而言保利协鑫的6万吨多晶硅工厂只花了200亿人民币。导致后期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赛维LDK硅料的生产成本为30美元/公斤,而保利协鑫的成本为18美元/公斤左右,硅料价格从最高的400美元/公斤跌到20 美元/公斤,保利协鑫能实现盈利,而赛维LDK硅料仍是亏损。

4、财务杠杆过度。支撑光伏企业快速扩张的是背后庞大的银行信贷,从国内前10大光伏企业来看,其普遍资产负债率都在65%以上。光伏企业还以其他融资方式不断放大财务

杠杆。以赛维为例,2011年初与四家投资机构签署了2.4亿美元对赌协议,根据协议,如果赛维LDK的多晶硅业务未能在年底之前顺利实现分拆上市,赛维LDK必须用现金补偿投资方剩余部分,结果对赌失利,赛维LDK资金链接近崩溃。财报数据显示,赛维LDK的资产负债率从2010年四季度的81.4%一路增加到2012年三季度的94%,流动负债率持续在75%左右,说明公司对短期资金的依赖性越强。部分企业已经发生债务违约事件,对到期贷款进行续贷成为各个光伏企业的头等大事。

二、光伏产业爆发债务危机的根源——产能过剩

通过以上分析,生产经营外部形势严峻和各个企业的战略决策只是光伏产业爆发系统性债务危机的诱因。我国光伏产业一直以来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才是光伏产业爆发系统性债务危机的根源。

各国政府尤其是发达国家日益重视太阳能行业的发展,在2001 年——2007年期间全球太阳能消费量和产能持续快速增长,表1数据显示太阳能消费量和产能年均增速均达31%。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一些发达国家迫切希望找到新的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很多国家和组织都试图把绿色经济作为解决当前全球危机下维持经济增长的新的发展道路。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光伏产业发展计划,并投巨资进行技术开发和项目补贴。印度、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也制定了国家的光伏产业发展计划。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光伏产业赢来了行业发展的高峰期。2008年——2011年全球太阳能消费量年均增速达70.1%,产能年均增速达64.5%。

表1 1996-2011年全球太阳能消费量和产能对比

全球太阳能消费量(亿千瓦时)

同比增幅

(百分比)

全球太阳能产能

(累计安装发电能力)

同比增幅

(百分比)

1996 0.7 453

1997 0.7 0.0% 580 28.0% 1998 0.8 14.3% 733 26.4% 1999 0.9 12.5% 978 33.4% 2000 1 11.1% 1405 43.7% 2001 1.2 20.0% 1758 25.1% 2002 1.6 33.3% 2224 26.5% 2003 2 25.0% 2803 26.0% 2004 2.6 30.0% 3947 40.8% 2005 3.7 42.3% 5358 35.7% 2006 5 35.1% 6967 30.0% 2007 6.7 34.0% 9564 37.3% 2008 11.2 67.2% 15981 67.1% 2009 19 69.6% 23299 45.8% 2010 29.9 57.4% 40030 71.8% 2011 55.7 86.3% 69371 73.3%

数据来源:BP2012年6月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

中国的光伏产业在金融危机后就出现了产能过剩的苗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国务院于2008年年底出台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其中就包括对光伏产业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一系列政策大大鼓励了国内光伏企业的扩张热情。已有光伏企业纷纷加快脚步延伸产业链发展,不断扩大企业产能;国有企业以及其他企业也加入光伏产业发展行列,大举投资扩张产能。但是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全球光伏业逐渐由经济复苏过渡到新一轮迅猛发展期,随着光伏产业链下游光伏电站装机容量的大幅增长,市场对光

伏电池和组件的需求也大量增加,光伏产业迎来的全球发展机遇期使中国的光伏产业不但没有受到产能过剩的影响,反而更加蓬勃发展,表2显示中国的太阳能累计安装发电能力从2010年的800快速增长到2011年的3000,扩产力度和速度同国内市场需求的缓慢态势形成强烈反差,产能过剩的问题在深层次蔓延。

表2近年全球太阳能消费量分布图

2010 消费量

2011

消费量

2011

同比增长

2011

全球份额

新增

消费量

新增消费量

比例

美国 1.2 1.8 49.6% 3.3% 0.6 2.4% 其他北美国家0.1 0.2 116.0% 0.4% 0.1 0.5% 北美总计 1.3 2.1 55.2% 3.7% 0.7 2.9% 比利时0.6 1.5 166.6% 2.7% 0.9 3.6% 捷克0.6 2.1 243.8% 3.8% 1.5 5.8% 法国0.6 1.8 200.0% 3.3% 1.2 4.7% 德国11.7 19.0 62.6% 34.1% 7.3 28.4% 意大利 1.9 9.4 394.0% 16.9% 7.5 29.1% 西班牙7.1 9.1 28.4% 16.4% 2.0 7.8% 其他欧洲国家0.7 1.6 124.5% 2.9% 0.9 3.5% 欧洲国家总计23.2 44.6 92.2% 80.1% 21.4 82.9% 中国0.8 2.5 218.0% 4.5% 1.7 6.6% 日本 3.3 4.5 36.6% 8.1% 1.2 4.7% 韩国0.8 0.9 14.0% 1.6% 0.1 0.4% 其他亚太国家0.4 1.0 130.2% 1.8% 0.6 2.2% 亚太国家总计 5.3 8.9 68.2% 16.0% 3.6 14.0% 其他国家和地区0.1 0.1 - - - - 全球总计29.9 55.7 86.3% 100.0% 25.8 100.0% 数据来源:BP2012年6月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

表3 近年全球太阳能产能分布图

2010 产能2011

产能

2011

同比增长

2011

全球份额

新增

产能

新增

产能比例

美国2534.0 4389.0 73.2% 6.3% 1855.0 6.3% 加拿大291.1 654.1 124.7% 0.9% 363.0 1.2% 墨西哥30.6 40.6 32.7% 0.1% 10.0 0.0% 北美总计2855.7 5083.7 78.0% 7.3% 2228.0 7.6% 奥地利95.5 173.8 82.0% 0.3% 78.3 0.3% 比利时1044.0 1819.5 74.3% 2.6% 775.5 2.6% 保加利亚35.0 135.4 286.9% 0.2% 100.4 0.3% 捷克1952.0 1959.0 0.4% 2.8% 7.0 0.0% 丹麦7.1 16.7 135.2% 0.0% 9.6 0.0% 芬兰 6.9 8.4 21.7% 0.0% 1.5 0.0% 法国1054.3 2576.3 144.4% 3.7% 1522.0 5.2% 德国17320.0 24820.0 43.3% 35.8% 7500.0 25.6% 希腊205.0 630.9 207.8% 0.9% 425.9 1.5% 意大利3502.3 12782.3 265.0% 18.4% 9280.0 31.6%

荷兰88.0 118.0 34.1% 0.2% 30.0 0.1%

挪威9.1 9.5 4.4% 0.0% 0.4 0.0%

葡萄牙130.8 143.5 9.7% 0.2% 12.7 0.0% 斯洛伐克148.0 462.1 212.2% 0.7% 314.1 1.1%

西班牙3915.0 4269.9 9.1% 6.2% 354.9 1.2%

瑞典11.4 18.7 64.0% 0.0% 7.3 0.0%

瑞士110.9 210.9 90.2% 0.3% 100.0 0.3%

土耳其 6.0 11.5 91.7% 0.0% 5.5 0.0%

英国69.8 1014.0 1352.8% 1.5% 944.2 3.2% 其余欧洲102.8 172.6 67.9% 0.2% 69.8 0.2% 欧洲总计29813.9 51353.0 72.2% 74.0% 21539.1 73.4% 澳大利亚570.9 1344.9 135.6% 1.9% 774.0 2.6% 中国800.0 3000.0 275.0% 4.3% 2200.0 7.5%

以色列69.9 199.9 186.0% 0.3% 130.0 0.4%

印度161.0 427.0 165.2% 0.6% 266.0 0.9%

日本3618.1 4914.1 35.8% 7.1% 1296.0 4.4%

韩国655.6 747.6 14.0% 1.1% 92.0 0.3% 马来西亚12.6 12.6 0.0% 0.0% 0.0 0.0% 剩余地区1472.3 2288.3 55.4% 3.3% 816.0 2.8%

总计其他地区7360.4 12934.4 75.7% 18.6% 5574.0 19.0% 全球总计40030.0 69371.1 73.3% 100.0% 29341.1 100.0%

数据来源:BP2012年6月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

欧债危机以来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欧洲是全球太阳能主要消费市场,表2显示2011年欧洲太阳能消费量占全球的80.1%,并且占全球新增消费量的82.9%。北美消费量占全球的3.7%,但是产能却占全球的7.3%。欧洲的光伏市场一向在很大程度上由政府主导的补贴机制刺激,包括补贴光伏发电量或者装机初始成本。欧债危机反复发酵以来,德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纷纷调整光伏补贴政策,补贴力度削弱,政策正在淡出,意味着光伏发电企业成本提高,会减少这些企业对光伏产品的需求,从而影响中国光伏企业的出口订单。加之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抬高中国光伏产品价格,中国光伏产业出口受到严重冲击,国内太阳能市场需求不足,新增消费量占全球的比例为6.6%,而新增产能占全球比例7.5%,产能过剩问题终于暴露出来。

可以说2008年以来全球光伏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暂时缓解了国内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压力,掩盖了产能过剩的问题,但这只是国内产品与产能过剩在空间和容量上的一种暂时性缓解与转移。一旦国外发生经济危机或市场变化,本国的产品与产能过剩问题就会凸显。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和欧债危机的持续发酵,使得我国光伏产业的海外市场不断萎缩,国内产品过剩和产能过剩的问题就暴露无遗。

三、危机应对办法案例分析

2012年光伏企业采取多项措施积极应对全行业的债务危机,不少企业纷纷退出光伏行业,光伏企业大鳄则纷纷采取措施自救,包括争取政府扶植、裁员减产、出让股权、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变卖电站、处置土地等方式获取更多的现金,游说银行争取到贷款到期后的续贷等方式,一方面维持较好的现金流量以避免违约发生,另一方面努力改善经营业绩走出债务危机。

1、政府援助。2012年5月,江西省政府拨款20亿人民币支持赛维LDK。同年7月,新余市政府为赛维LDK垫付五亿元到期贷款。同年9月,赛维LDK向新余市政府转让部

分房地产物业和土地使用权筹集到约5000万美元至6000万美元。同年10月有国资背景的江西恒瑞新能源入股赛维LDK,购入赛维LDK发行的约19.9%股份,交易总额约2300万美元。2013年1月获得中国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助。

2、企业自救。光伏企业通过裁员减产,处置非核心资产,增发股票,寻求战略合作伙伴等方式筹资偿债。以赛维LDK为例,从2011年起,赛维LDK裁员三分之一,高达9000多名职员,一年节省约2.16亿元的人力开支。2012年,赛维LDK停产了上万吨的多晶硅生产线,同时大量减少苏州、南昌、新余等地的组件生产线的生产量,收缩经营战线。2012年10月,中材国际与赛维LDK签署协议共同开发和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同时,赛维LDK 与新大新材签订债务重组协议,以1.4亿元的价格转让三个太阳能屋顶电站,冲抵相应金额的应付账款。12月奥克股份又以抵消1.07亿元应收账款的代价,收购赛维LDK持有南昌赛维的100%股权。2013年1月,赛维LDK以2500万元把安徽赛维出售给上海钱江集团,同月又向福来投资有限公司增发1700万份普通股,总价3111万美元,约合1.9亿元人民币。

3、银行支持。光伏企业都在积极游说贷款行在贷款到期后进行续贷,以维持其现金流和未有违约的信用记录。尽管存在部分小银行退出不再续贷的现象,但是大部分的债权银行都在通过实施借新还旧维持对企业的贷款。但是银行对光伏企业的前景也持观望态度,尽管国家开发银行在2012年圈定“六大六小”光伏重点支持企业,但是并未有采取较大信贷支持。仅在2013年初批准给赛维LDK超过4亿元人民币贷款,这是国开行在2011年以来,首次对赛维LDK新增贷款,也是“六大六小”政策确定以来的首笔信贷。

光伏企业采取各种应对措施后企业的财务状况在得到逐步好转,尚德和赛维等海外上市企业2013年1月股价也重上1美元,避免了在美退市的危机。从短期光伏企业的财务状况依然十分紧张,近期的这些应对措施并不能完全解决光伏产业的债务危机问题,仅仅是缓解光伏企业经营状况,没有解决产能过剩的根本问题。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光伏产业债务危机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产能过剩是光伏产业债务危机的根源。我国光伏产业是高度依赖海外市场的外向型产业,我国现有生产能力和产品的供给是以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总和为对象的。国际市场的需求旺盛使光伏产业的投资和生产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扩大。这样一来,当国内外市场需求因不同原因发生变化而缩小时,就会发生由于产能过剩导致的经营业绩下滑、财务指标恶化,大规模举债扩张的光伏企业很快就陷入债务危机。

2、光伏产业作为新兴能源产业需要政策支持。面对光伏行业寒冬,我国正在酝酿多项政策扶持光伏产业。2012年9月,国家能源局出台了分布式发电政策,并将择机出台光伏分布式发电补贴细则,开启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之路。去年12月底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会议出台了5大政策措施扶持光伏产业,包括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着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进一步加大对光伏业的补贴等。工信部起草的《太阳能光伏行业准入条件》方案即将公布,抬高光伏行业准入门槛,整治规范光伏企业项目,未来随着政策效应的释放,会对光伏产业有积极促进作用。

3、我国光伏产业是技术和市场两头在外。当前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依然十分脆弱,欧债危机蔓延,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者信心低落,居民储蓄增加,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复苏动力明显减弱,经济运行陷入滞缓状态,完全消化危机冲击尚需时日。国际经济的复苏缓慢使得国际市场需求萎靡不振且短时间内难以恢复,预计“十二五”期间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很难依托扩大外需解决,要走出债务危机需要转向国内市场消化过剩产能,更重要的是掌握核心技术提高国际竞争力,而不是单纯的低水平快速扩张。

论光伏产业债务危机的根源及解决机制

论光伏产业债务危机的根源及解决机制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政策研究室彭薇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生产经营外部形势严峻和各个企业的战略决策只是光伏产业爆发系统性债务危机的诱因。我国光伏产业一直以来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才是光伏产业爆发系统性债务危机的根源。这就决定了争取政府援助、剥离非核心资产、引入战略合作伙伴等一系列应对措施只是权宜之计,要走出债务危机需要解决光伏产业长期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把“中国生产”变为“中国市场”,更重要的是以核心技术提高竞争力,而不是依托单纯的低水平扩张。 关键词:光伏产业债务危机产能过剩 我国光伏产业在金融危机的寒冬中,反经济周期运行高歌猛进,光伏产业的产能、产量均居世界第一。2012年以来光伏企业相继公布经营指标恶化、负债率居高不下,光伏产业几乎陷入全行业的债务危机。今年3月中国最大光伏企业无锡尚德宣告破产,亚洲数一数二的太阳能多晶硅片生产企业赛维LDK以部分国有化暂止了破产的风险,各个光伏企业也采取政策自救,但是光伏产业的债务危机仍未完全解决。因此本文首先分析光伏产业债务危机的直接原因;然后从产业发展规律角度阐述此次危机的根源;再次,利用这些分析结论对目前采取的各种措施方案进行深度评价;最后,得出本文建议并对未来光伏产业进行展望。 一、光伏产业爆发债务危机的直接原因 总体来看,光伏产业爆发债务危机的影响因素很多,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既受到生产经营形势严峻的影响,同时企业自身也存在逆势扩张战略、高额成本投入、过度财务杠杆等问题。 1、市场形势严峻。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全球光伏业逐渐伴随经济复苏过渡到新一轮迅猛发展期,中国光伏产品90%都是出口海外。但2011年开始,德国、意大利等国受到欧债危机影响,相继大幅缩减光伏装机补贴,造成全球光伏产业萎缩。随后欧美两大海外市场都对中国光伏业展开“双反调查”,美国已经开始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高额的“双反”关税,使得光伏产业产能过剩和产品滞销严重,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下降。 2、逆势扩张战略。赛维LDK、无锡尚德等光伏企业在整个光伏产业一片萧条之时,逆势扩张打造全产业链模式。在南昌、苏州、合肥、呼和浩特等地拓展光伏产业链上的多晶硅、硅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硅料等项目。逆势扩张在外部生产经营形势持续恶化的情形下更是雪上加霜,不仅由于资金摊薄削弱了光伏企业原有产品的优势,而且和原先的客户开展竞争也失去了部分订单。企业大部分项目都未全部投产,一些项目虽已投产,但收入及利润也并不多。相比而言,坚持走专业化道路的保利协鑫则只守住上游的硅料、硅片,成为如今的业界极少数能盈利的企业之一。 3、投资成本过高。赛维LDK在自身财务紧张的状况下仍向硅料业务扩张,在建造硅料厂的过程中,为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将整个工程和采购工作外包给了美国的一家工程公司,而且几乎所有设备都是进口,使得成本激增。为此,赛维LDK1万吨产能的多晶硅工厂花费了近100亿人民币,相比而言保利协鑫的6万吨多晶硅工厂只花了200亿人民币。导致后期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赛维LDK硅料的生产成本为30美元/公斤,而保利协鑫的成本为18美元/公斤左右,硅料价格从最高的400美元/公斤跌到20 美元/公斤,保利协鑫能实现盈利,而赛维LDK硅料仍是亏损。 4、财务杠杆过度。支撑光伏企业快速扩张的是背后庞大的银行信贷,从国内前10大光伏企业来看,其普遍资产负债率都在65%以上。光伏企业还以其他融资方式不断放大财务

光伏产业困境分析与解决方案建议

光伏产业困境分析与解决方案建议 目录 一、中国光伏制造业市场现状 1.全行业普遍于2011年中旬起出现亏损 2.亏损原因分析 1)政府盲目推动导致产能过剩,需求疲软 2)企业自身问题 3.存在问题 1)光伏行业产能相对过剩 2)当前主要依赖欧美市场 4.政策对行业发展的驱动能力 1)盈利状况受政策因素影响大 2)政策性动因课驱动市场加速扩张 5.光伏制造业专利状况 1)原创专利数量居世界第二 2)发明专利数量不足 二、中国光伏发电市场现状与政策 1.中国需要新的能源 1)常规能源储备面临枯竭 2)电力缺口巨大 2.可以发展光伏发电 1)太阳能资源丰富 2)光伏市场广大 3)已开发量小 4)光伏发电成本降低 5)光伏发展迅猛 3.中国光伏发电政策 1)电价补贴 2)建筑补助 3)装机容量指标分配 4)并网补助 4.现有政策的效果分析 1)生产规模扩大 2)技术发明量大质低 3)成本不是优势 4)光伏制造业企业发展面临困境 5.已有试点项目情况 三、国外光伏发电政策 1.总体政策导向

2.德国政策 3.日本政策 四、十八大对光伏发电提出的新要求 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2.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3.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4.健全制度监督机制 5.不搞形象工程 五、中国应如何继续推进光伏发电 1.政策需要解决的问题 1)引进新的能源来缓解直至解决当前存在的能源供不应求的问题 2)通过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来改善环境 3)为光伏制造业创造市场以救助面临市场困境的国内光伏制造业企业 4)建立淘汰机制,利用市场的力量推动中国光伏制造业的发展 2.试点方式选择 1)大型光伏发电站 2)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3)独立光伏发电站 3.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利益群分析 1)系统各方利益主题分析 2)各利益主体的职能交流 3)对各利益主体的相关激励 4.政策建议

中国债务危机的成因及防范措施

中国债务危机的成因及防范措施 近年来,中国的债务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人担心我们正在面临一场债务危机。那么,中国的债务危机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又该如何防范? 成因 中国的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是其中几个主要原因: 1. 高杠杆率 中国的经济增长靠的是投资,而投资需要资金。为了追求更快的增长速度,许多公司和地方政府就开始不断举债,达到了资本扩张的目的。但是,这样高杠杆的经营模式也让这些企业和政府负债累累。 2. 贪腐 许多借款用于腐败活动。政治团伙和政治权力的利益输送,也助长了借款的规模。 3. 政府补贴 为了支持国内的企业和产业,政府会提供巨额的补贴和鼓励措施。这些措施既带来了短期刺激,也支撑了大量的无效产业和无用工厂。 4. 不良贷款 中国的银行不断地发放不良贷款,许多企业和地方政府都拥有大量的未偿还债务。这些不良贷款也给银行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防范措施 为了避免债务危机的产生,有几个防范措施可以采取: 1. 加强监管

监管机构应当加强监管力度,防止企业和地方政府举债超过自身财力范围,严 防不良贷款的产生。 2. 提高透明度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信息公开,让公众了解和监督企业和政府的行为。这样也 能更好地防止腐败和贪污。 3. 减少政府补贴 政府应当减少过度的补贴和鼓励措施,避免资金流向无效和无用的产业。同时,对于违规使用资金的企业也应该进行严厉处理,以遏制不良的资金使用行为。 4. 加强法治建设 政府应推进法治建设,加强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司法机关也需要加 强对不良贷款等的法律监督和审判力度。 结论 中国的债务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多方面的治理手段才能有效遏制。在 加强监管的同时,政府和企业也应当加强透明度和法治建设,不断提高企业赚钱还债的能力,以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

全球债务问题债务危机的原因与解决方案

全球债务问题债务危机的原因与解决方案 一、引言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全球债务问题成为国际经济发展 的重要挑战之一。债务危机不仅影响着各国的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还对全球金融秩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本文将探讨全球债务问题的根 本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解决这一全球性难题提供有 益的参考。 二、债务危机的原因 1.1 宏观经济因素 全球债务危机的根源之一是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低利率政策 和宽松货币政策使得借贷成本降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企业和 个人都借助廉价的资金进行了大规模的借债活动。然而,一旦利率上升,债务负担就会增加,容易导致债务违约风险升高,从而引发债务 危机。 1.2 不稳定的金融体系 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也是全球债务危机的重要因素。过度杠杆 化和金融衍生品交易的过度风险使得金融机构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当 金融机构无法偿还巨额债务时,将引发金融系统的连锁反应,影响到 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运行,并加剧全球债务危机。 1.3 不均衡的全球经济发展

全球债务危机背后存在着不均衡的全球经济发展问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和贸易不平衡导致了国际资本的不均衡流动,使得某些发展中国家陷入了巨额的外债泥潭。同时,全球经济体系的结构性问题和国际金融规则的不完善,也对全球债务问题的加剧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解决方案 2.1 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 解决全球债务问题需要各国政府采取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政府应建立起合理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逐步收紧货币政策并降低债务风险;加强财政监管,有效遏制过度借贷行为。此外,各国政府应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的韧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应对全球经济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2.2 金融体系的改革与调整 在解决全球债务问题的过程中,金融体系也需要进行改革和调整。加强金融监管,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防范金融风险的产生与传播。此外,应促进金融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高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和信息透明度,减少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 2.3 加强国际合作与规范 全球债务问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各国政府应加强信息分享和合作对话,协调各国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良性发展。同时,国际金融机构应加强监管与引导作用,制定并推行更为严

光伏发电项目投资风险分析与防控策略

光伏发电项目投资风险分析与防控策略 随着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不断开采,不可再生能源日益枯竭,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危机正悄然而至,世界各国不得不选择新的能源替代品。在此大环境下,中国的光伏发电产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截至2019年末,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量已经达到204.7GW。伴随中国光伏发电迅猛发展的态势,隐含在其中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本文将对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风险进行分析,并阐述防控风险的相关策略,旨在为促进我国光伏发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标签:光伏发电项目,投资风险,防控策略 一、引言 随着国家能源局接连出台支持光伏应用市场的利好政策,很多投资者将目光投向国内的光伏发电项目,希望通过投资太阳能电站获得丰厚的回报。虽然央企和大型国企依旧是我国光伏电站项目投资的主要生力军,但是近年来,一些民营企业、投资机构和少数外资公司也开始尝试着涉足对我国光伏电站项目的投资。多主体、多渠道的投资大大推动了我国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当一个个规模庞大的光伏发电项目陆续建设完成,随之而来的是弃光限电、补贴款拖欠、设备故障等诸多问题。这些意料之外的变故无一不影响项目利润和投资收益。因此,尽早识别投资风险、制定防控策略,对于提高项目投资收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光伏发电项目投资风险的内涵与基本类型 (一)光伏发电项目投资风险的内涵 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风險是指项目在前期开发、施工建设、后期运营的过程中,受到经济、政策及自然环境等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以及由于投资者、施工方的专业局限性、工作失误等导致光伏发电项目在投资过程中发生中断、停滞、甚至失败而终止,最终无法达到预期投资收益目标的可能性。 (二)光伏发电项目投资风险的基本类型 1、自然环境风险 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是光—电转换,即利用光生伏特效应使太阳光照射在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转换为电能。一方面,光伏发电项目对光照资源有很强的依赖性,光照时间、角度都将直接影响项目的投资收益率。选择年日照时数高,阴雨天气少的青藏高原、宁夏、甘肃、新疆等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兴建光伏电站会给投资者带来不错的收益。若未经勘察将电站建在了四川、贵州等太阳能资源相对匮乏的地方,就要承担低发电量的损失。另一方面,光伏发电设备无论是安装在空旷的平原,还是建筑物的屋顶,都会暴露在没有任何保护的露天环境中。

光伏发电产业瓶颈问题探讨

光伏发电产业瓶颈问题探讨 摘要:从产业发展周期来看,光伏产业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产业,市场潜力巨大,是造福子孙后代的阳光产业,但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价格波动和光伏企业产能过剩,加之政治环境影响,美国和欧盟对中国光伏 企业展开“”双反”调查等多重因素,从2011 年开始,我国新能源光伏行业步入了 发展低谷,大部分企业面临经营困境,在过去的几年里,光伏企业上市公司利润 大幅下滑,业绩惨淡,使得本已萎缩的市场雪上加霜,整个行业步入低潮。本文 根据光伏行业最新发展状况,结合国内部分光伏企业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对光 伏行业当前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瓶颈进行了分析并作出了调整生产布局,优化 市场结构,改善融资渠道等实证对策研究。 关键词:光伏企业;瓶颈;对策 前言 从2011年开始,我国光伏产业经历了跌宕起的“过山车”式发展。在较短的时 间内,从增产扩容的爆发性增长,变成急剧逆转陷入全行业大面积亏损的危局, 面临行业发展瓶颈。本文对我国光伏产业陷入困境的原因以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深 入分析,并对光伏产业的发展策略提出了对策。 一现状分析 1.1 光伏产业市场现状 太阳能发电是新兴的可再生能源技术,目前已实现产业化应用的主要是太阳 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光热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电池组件模块化、安装维护 方便、使用方式灵活等特点,是太阳能发电应用最多的技术。近10 年来,全球 太阳能光伏电池年产量增长约8倍,年均增长45%以上。2018年,全球太阳能光伏电池年产量预计超过120GW,其中我国年产量将超过80GW,位居世界之首。 由于国际上对于太阳能光伏电池的需求日益庞大,越来越多国内企业成为光伏电 池的加工厂,并且借此机会不断发展壮大。但近年来,由于看到单晶硅、多晶硅 的利润空间,多地政府、企业投资者一哄而上,产能扩张过快,较短时间内,光 伏基地“遍地开花”,出现了发展瓶颈。受产能过剩、贸易保护和价格波动和资本 风险等诸多因素影响,大多数观点认为中国的光伏产业面临的形势严峻,巨大的 产能无法消化,只能通过竞相降价抢市场,利润大幅下滑,形成恶性循环,在过 去的十年中出现的重重困境,险恶程度可见一斑。因此光伏企业亟需寻找积极的 对策,以摆脱经营困境,促进长期发展。 1.2 产业链现状分析 从国内来看,光伏制造业无论是在制造,还是研发环节,都较国外更具竞争力,产业链相对完整,在区域竞争中,同样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如江苏、河北、江西、四川等地区,起点较高,突破了硅材料的供应瓶颈,也形成了较强的区域 竞争力。从企业发展来看,全国已有几千家企业涉及太阳能电池板生产,有500 多家太阳能电池板生产研发单位,目前已有22家公司在境外挂牌上市,35家公 司在境内上市。 二、制约瓶颈因素分析 2.1 技术差距影响 国内光伏企业技术与德国等强国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核心技术缺失是制 约当前国内光伏企业长足发展的主要瓶颈。尽管我国光伏太阳能电池产量占据全 球总产量60%的份额,但总体来看,我国光伏行业仍处在产业链条的上游,尤其

债务危机的发生及影响分析

债务危机的发生及影响分析 在当今的全球经济中,债务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债务的本质是为 了缓解当前资金短缺的情况下,通过借贷来实现资金流转的方式。然而,当债务长期积累,甚至膨胀到难以偿还的情况下,就会导致债务危机的发生。本文将从债务危机发生的原因、影响以及解决方法等多个角度进行探究,以期对债务危机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一、债务危机发生的原因 1. 政府财政赤字:政府发行国债,引发大量贷款需求,这样就会造成国家债务 的积累,如果持续财政赤字,将一直增加人民币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速度,加重债务负担,引发债务危机。 2. 消费过度:消费者通过信贷的方式消费,使得个人债务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当消费者无法负担债务或信贷拒绝时,就会引发有大量债务不良事件,发生债务危机。 3. 资金流出不平衡:企业、国家等资金流出大于资金流入,导致债务危机。比如,国际贸易不平衡,使得外汇储备的增加并未投资回来,这样将会导致外汇总额减少,从而导致债务危机。 二、债务危机的影响 1. 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债务危机可能诱发全球经济危机,从而阻碍全球经济的 健康发展,对国家经济发展造成挤压。 2. 货币贬值:债务危机通常携带着通货膨胀,国家货币的购买力将会下降,引 发社会不满,造成社会不稳定。 3. 投资停滞:当经济不景气或被债务危机负担时,投资者通常会选择多做准备,降低风险,因此,投资活动将会减弱,企业也将难以获得资金借贷。

三、解决方法 1. 增强国家实力:政府提高经济的整体水平,扩大贸易的版图,增加国家实力,提高储备,使得政府可以应对债务危机。 2. 合理调控信用:合理的控制信用,减少信用泡沫,规范银行流动资金等,防 止债权危机和金融风险,这样可以避免发生债务危机。 3. 加强监管:加强对债务的监管,做到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提升债务管 理的整体水平。 4. 探索新形态的市场:推进完善金融市场、积极探索新型市场体系和融资渠道,以便企业可以更加灵活地获得资金,从而降低债务危机的发生概率。 结语 债务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当债务长期累积, 且由于各种原因而难以偿还时,就会导致债务危机的产生。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债务危机的原因、影响及解决方法,以应对突发的危机。同时,在日常运营中,我们需要不断完善管理策略,提高对债务的风险意识,实现企业长期健康发展。

光伏发电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分析

光伏发电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分析 摘要:光伏发电,用一种更简单的语言来表达,就是太阳能电站,它是一种 完全利用太阳能来实现人们对电磁能的无尽渴望的电能生产过程。光伏发电作为 一种不消耗额外自然材料的清洁能源,不仅具有远远超过水力、风速、地面供暖、汛期等的潜在可用消耗,而且比其他清洁能源更具可控性、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在以高能耗、日益稀缺取代传统化石能源的同时,光伏发电已成为世界各国 的首选。 关键词:光伏发电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1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管理的问题 1.1投资风险 发电企业一般以仓库和厂房为主,大中型固定资产在房地产中占重要比例, 这决定了发电企业在项目投资中具有较高的风险。发电企业要想在同行业的市场 竞争中实现稳定、长期的发展趋势,就应该选择更多的方式扩大业务规模、产品 升级、设备更新等,继续推动企业的产业化发展和运营,并按照上述方式提高竞 争力。一般来说,在影响发电企业发展趋势的诸多因素中,国家新政策、市场前 景变化等外部因素占多数。此外,发电企业长期受到影响,从项目开始到项目竣 工都存在相应的项目投资和运营风险。 1.2应收账款回收艰难 纵观近年来光伏发电企业的快速发展,典型而象征性的财务危机问题应该是 应收账款回收的难题。而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企业中,而且几乎涉及到产业链从 上到下的各个阶段。可以说它影响整个身体。没有什么可以避免的,也没有任何 企业能够保护自己。由于新能源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双向性,大多数光伏发电企业 都要经历前期一次性高资本投资,中后期加快生产运营,然后在中后期回收投资 盈利的过程。然而,市场的不确定性和内外部环境因素多变的危害性一直阻碍着

光伏行业的冬季

中国光伏企业用很短的时间走完了一个产业从成长到成熟的漫长过程,本身就有整合与洗牌的需要,而目前,欧债危机正通过市场的压力,加速这一洗牌的发生,并令整个过程更加严酷。 作为新兴产业,中国光伏企业曾经笑看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饱受订单、成本之苦,但在第110届广交会上,他们却高兴不起来了。 欧债危机预料外的再次恶化令80%~90%产能严重依赖欧洲市场消化的中国光伏企业订单量受伤不轻。而若仅是欧洲市场容量压缩,也只会“伤”光伏业之“表”,花些时间,开拓新市场、执行出口市场多元化的药方还可使伤口痊愈,但可怕的是,一场在市场需求不足助推下衍生出的由激烈竞争、技术革新推动的全球光伏行业可预见的大洗牌正在开始。 一时间,“停产”、“倒闭”、“光伏寒冬”成了第110届广交会上中国光伏企业口中的关键词。 市场压缩朝阳行业光明不再 “欧洲生产线已经没得做了,现在我们就是以做东南亚、中东和北非等国的小组件来维持工厂的基本生存。”苏州吉日新能源有限公司经理周新明直言,“目前只要是单我们就接,即使是过去光景好时看不上的小单。” 中国宝利特集团浙江宝利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林福增也表示,欧债危机二次恶化后,欧洲市场出口对公司总出口额的贡献率直降近10%。 即便如此,周新明和林福增所在公司的经营情况仍是目前中国光伏业中比较好的。 有消息称,在过去几个月里,国内已有50多家太阳能企业倒下,1/3的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

对此,周新明和浙江宝利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东也提到,一些为追逐暴利、半路入行的光伏企业因预料外的欧债危机再恶化已经停产,“很多生产线刚完工还未生产就彻底废了。” 欧债危机二次恶化之初,80%~90%的产能都依靠欧洲市场消化的中国光伏企业极可能会“提前入冬”的业内预言正在成真,就连中国光伏企业的“领头羊”无锡尚德在美国纳斯达克的股价也由3年前的最高点90美元,跌至当前的4美元左右,跌幅超过90%,一度风光无限的太阳能光伏行业的光芒似乎正在淡去。 事实上,欧洲市场对中国光伏组件的需求一直存在,并未明显缩小,之所以会出现欧洲订单无以为继的局面,用周新明的话说,“都是钱惹的祸。” 周新明称,接洽中发现公司的欧洲老客户还是有下单意愿的,但是一谈到付款问题,双方就再也进行不下去了。 究其原因,周新明表示,光伏作为新兴行业,发展初期,还是政府主导,但债务危机爆发以来,特别是二次恶化之后,为了践行紧缩财政的承诺,欧洲政府很难再像从前慷慨给予当地企业较高的补贴额。同时,市场方面又因紧缩银根而使得新增光伏电站的海外融资更加困难,新项目的开展由此陷入停滞。 “很多欧洲客商都称,银行融资很难获得,希望能同意将付款期限由当初的30天、60天、90天,延长至3年、5年、7年,这太离谱了,资金风险很大,即使没有订单,这种单也不能接。”周新明说。 目前已知的最新消息称,德国总理默克尔近日已经公开表示要对原本就已大幅削减的光伏补贴采取进一步行动,削减德国的上网电价补贴。默克尔更建议政府放弃德国国内的光伏市场,转而采用希腊等日照辐射水准较高国家的电力。 同行操戈光伏遭遇贸易攻击 如果单方面只是欧洲市场容量压缩,中国光伏企业还可通过开拓新市场等手段慢慢化解,但关键是,当欧债危机碰上中国光伏产业长期发展的体制问题,当欧债危机赶上全球各国企业都削尖脑袋往光伏行业钻的时代,摆在中国光伏企业面前的,就不仅是欧洲市场被压缩那么简单了。 先看国内市场,林福增明确表示,除了来自外部的市场收缩压力外,他明显感受到来自国内同行的“夹击”。他指出,过剩的国内光伏产能在争抢体积越来越小的欧洲光伏蛋糕,令公司即便获得欧洲订单,也面临国内光伏同行“恶性压价”带来的出口利润过低问题。 再看国际市场,因欧债危机本已虚弱的中国光伏企业有可能又要面临来自老对手山姆大叔的反倾销大棒的打击。 就在一个月前,美国三家知名太阳能公司SpectraWatt、EvergreenSolar和Solyndra 接连破产,而一向善于转嫁问题的美国直言是中国廉价的竞争打击了美国的太阳能行业,以产品专利作为“炮弹”再次将炮火对准中国光伏企业。

国际贸易光伏产业反倾销案例分析

由“双反”贸易摩擦浅析光伏产业在中国的 发展瓶颈及解决之道 小组成员:CFA1001 桂瑰44 CFA1001 张韵倩05 CFA1001 张悠18 CFA1001 谢天乔子29 由“双反”贸易摩擦浅析光伏产业在中国的发展瓶颈 及解决之道 一、“双反”事件经过 2011年10月19日,美国SolarWorld连同其余6家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务部提出申诉,要求对中国出口的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2012年3月21日,美国商务部宣布针对中国光伏反补贴方面的初裁结果,税率为2.90%至4.73%。 2012年5月16日,美国商务部又对中国光伏反倾销案开出初裁高额罚单,决定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31.14%至249.96%的反倾销税率。据统计,2011年中国涉案产品对美出口金额约为31亿美元,此次关税决定将影响到59家中国太阳能公司。 受到到出口限制,我国光伏产业受到严重打击,而阵痛还未消,又一恶狼向中国光伏产业扑来。2012年7月,德国太阳能巨头SolarWorld联手欧洲各国20余家光伏企业将一纸诉状递交欧盟,指责中国光伏企业获得政府补贴,从而以低价向欧洲倾销产品。2012年9月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这是迄今对我国最大规模的贸易诉讼,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近1300亿元。业内人士表示,欧盟对华反倾销立案,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影响将会是非常大的,中国的六成光伏企业面临的不仅是亏损,更是退市、并购的风险。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国光伏业陷入命运多舛的境地。继欧盟之后,印度反倾销局收到印度业界申请,要求对原产于马来西亚、中国和美国或从上述国家和地区出口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或部分组件进行反倾销调查。虽然印度所占中国出口的份额不大,不会带给中国致命的影响,但也确实有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使更多的新兴市场国家跟风。 自2011年下半年起,中国光伏产业经营惨淡,各项指标大幅度下滑。国内首家纽交所上市民企尚德电力,日前首遭纽交所的退市警告。原因是,截至9月10日的连续30个交易日,公司收盘价连续低于1美元,不符合纽交所的上市规定,尚德面临退市风险。根据无锡尚德公司财报,公司2011年四季度负债总额为36亿美元,负债率79%;2011年底,尚德短

光伏产业存在问题及应用措施

2012届毕业论文 光伏产业存在问题及应用措施 学院:信息学院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专业:微电子技术 班级:微电子1班 完成时间:

摘要 本文简述了发展太阳能光伏的原因、优点以及现状,详细论述了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污染问题突出、社会公众意识落后、产业与市场倒挂、缺乏详细的资源普查和科学的统一规划、并网管理有待完善、标准规范与检测认证体系不健全、缺乏核心技术和生产设备、人才培养有待加强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政府可实行的政策措施和社会、投资者等方面的措施。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并网管理、投融资激励政策

目录 引言 (1) 1太阳能光伏 (2) 1.1太阳能 (2) 1.2发展太阳能光伏的原因 (2) 1.3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主要优点 (2) 2光伏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 2.1光伏产业现状问题调查分析 (3) 2.2中国光伏行业的现状 (3) 2.3我国光伏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4) 2.3.1污染问题突出 (4) 2.3.2社会公众意识落后 (4) 2.3.3产业与市场倒挂 (4) 2.3.4缺乏详细的资源普查和科学的统一规划 (4) 2.3.5并网管理有待完善 (4) 2.3.6标准、规范与检测认证体系不健全 (4) 2.3.7缺乏核心技术和生产设备 (5) 2.3.8人才培养有待加强 (5) 3光伏产业应对措施 (5) 3.1政府可实行的政策措施 (5) 3.1.1淘汰高污染企业 (5) 3.1.2实行投融资激励政策 (5) 3.1.3推行能够充分体现绿色电力价值的分地区标杆上网电价政策 (6) 3.1.4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6) 3.1.5出台促进光伏发电系统规模化发展的政策 (6) 3.1.6出台支持离网光伏发电系统政策 (6) 3.1.7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成立能源环境工业发展部 (6) 3.1.8加大科研投入,掌握核心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6) 3.2社会、投资者等方面 (7) 3.2.1加强舆论宣传,提高全民族发展和使用太阳能的意识 (7) 3.2.2加强公共建筑中的推广 (7) 4总结 (7) 5参考文献 (7) 6致谢 (7)

中国光伏产业的困局和出路

摘要: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光伏制造产业体系。从2011年开始,由于发达国家需求萎缩,国内市场尚未启动等原因,光伏产业陷入困局。美欧对中国光伏企业双反调查使得光伏产业存在的产能严重过剩、市场过度依赖外需和企业普遍经营困难等问题更加突出。光伏产业陷入困局的根本原因是粗放型扩张的发展模式,在低端环节竞争、政府介入过度和国内需求不足等。中国光伏产业必须加速启动国内市场,通过转变商业模式和加强产品应用,降低风险,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为了应对危机,光伏企业还应有序推进兼并整合、加快技术创新、增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同时,政府要设立行业准入标准,完善光伏补贴政策,为光伏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光伏产业;产能过剩;技术创新;政府补贴。 1光伏产业的困局。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光伏制造产业体系。当前的主要问题是产能严重过剩,市场过度依赖外需以及企业普遍经营困难。 1。1产能严重过剩。 据欧盟能源研究中心(jrc)和欧洲光伏工业协会(epia)统计,2011年全球光伏电池产量已达到33gw,实际产能达到63gw,产能过剩率约50%。由于今后几年全球光伏发电市场会有所增长,但增速不会太快,产能仍将严重过剩。我国产能增加是推动全球产能持续增长的主因,而产能过剩导致光伏组件价格大幅下跌,企业盈利薄弱甚至亏损。1。2市场过度依赖外需据。 2011年国际能源机构(iea)的数据表明,我国光伏产品有近90%出口海外,销往美国市场的产品占比约15%,而欧盟市场占比约60%[1]。受到欧洲债务危机影响,欧洲各国对光伏产业削减政府补贴,欧洲市场需求大幅下降。为了保护国内企业,2012年美国和欧盟对我国光伏产品实施双反调查,在征收高额反补贴和反倾销税后,出口量明显下滑。 2012年第二季度,对美国市场的出口量下降到287mw,同比下降了18。23%,较第一季度(766mw)下降了62。53%。 2012年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立案范围更广,包括了光伏产业几乎全部产品,其不利影响会更大。 1。3企业普遍经营困难。 受产能过剩和国外多晶硅企业低价竞争策略影响,多晶硅市场价格快速下滑,致使我国90%以上的多晶硅企业停产,仍在维持生产的企业产能利用率也不高,亏损较为严重。 2011年度在美国上市的我国光伏企业净利润普遍由盈转亏,同比出现大幅下滑。 2012年第一季度,在境外上市的光伏企业全部亏损。 2013年3月,因无力偿还71亿元巨债,全国最大的光伏公司无锡尚德太阳能公司正式宣告破产。 2光伏产业陷入困局的原因。 2。1过度投资是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 光伏产业不仅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符合国家的战略导向,而且还具有解决就业、增加税收、拉动gdp等一系列显著效益,这导致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推动光伏产业发展。 目前,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600个城市中有300个发展光伏太阳能产业,100多个建设了光伏产业基地。地方政府为光伏产业发展提供的电费、土地和投资等补贴模式以及对环境污染的容忍,破坏了市场规律,导致企业经营风险高。 2。2风险管理能力不足放大了行业危机。 国内光伏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缺乏科学化的风险管理手段,导致企业的决策缺乏前瞻

光伏企业债务风险分析实施报告

光伏企业债务风险分析报告 2012年中国光伏企业出现大面积财务风险,尚德、赛维、超日太阳等巨头公司都陷入财务危机。查阅并收集相关资料,了解该行业企业的应收账款率。回答下列问题:为什么该行业会出现这种情况?如预防并加以解决。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企业信用管理应该把控的风险。 首先了解什么是光伏产业:光伏产业即太阳能产业 产业优势 1、永不枯竭。 2、采集太阳能的地点的地理位置要求不高;相对而言,水电站或风电站对地理位置要求则比较高。 3、建立太阳能发电站所需的时间和成本都比水电站要低。 4、使用太阳能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是理想的绿色能源。但原料开采和生产光伏产品过程中也会消耗大量能源和造成污染。 5、适用围广,就算一般家庭也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 也因此,世界各国为了更有效地开采和使用太阳能,不断地发展着太阳能光伏组件技术,尽可能地利用这个“永不枯竭”的能源。 特点 太阳能是唯一能够保证人类未来需求的能量来源。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将光子转化为电子的一个纯物理过程,转化过程不排放任有害物质,其特点如下: 充足性:据美国能源部报告(2005年4月)世界上潜在水能资源4.6TW (1TW=1012W[5]),经济可开采资源只有0.9TW;风能实际可开发资源2~4TW;生物质能3TW;海洋能不到2TW;地热能大约12TW;太阳能潜在资源120000TW,实际可开采资源高达600TW。 安全性:运行可靠、使用安全;发电规律性强、可预测(调度比风力发电容易)。

广泛性:生产资料丰富(地壳中硅元素含量位列第二)、建设地域广(荒漠、建筑物等)、规模大小皆宜。免维护:使用寿命长(20~50年、工作25年效率下降20%)、免维护、无人值守。 清洁性:无燃料消耗、零排放、无噪声、无污染、能量回收期短(0.8~3.0年)。 发展光伏产业的意义:光伏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光伏产业对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式变革、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光伏产业当前遇到的困难,既是产业发展面临的峻挑战,也是促进产业调整升级的契机,特别是光伏发电成本大幅下降,为扩大国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要按照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扩大消费市场、规市场秩序、推进产业重组、降低发电成本的思路,统筹兼顾、综合施策,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 产业的国现状 中国作为目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最迅速的经济体,在光伏发电领域的技术和应用只是处于世界的下游水平。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国还没有掌握电池所需要的多晶硅提纯技术,该技术被国外的大企业所垄断,因而国生产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成本很高。光伏发电的成本是一般发电成本的数倍,也因此造成无法广泛普及。 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光伏制造产业体系。当前的主要问题是:产能重过剩,市场过度依赖外需,企业普遍经营困难[2]。 [2](1)高能源和高原料消耗的生产过程。 光伏产业的技术主要有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三类。目前,国大部分光伏企业以多晶硅技术为主,因受生产技术水平的限制,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和能源消耗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例如,生产l公斤多晶硅的原料,结晶硅粉的消耗是国外的4倍、液氯约13倍,而氢气则高达90倍,能源消耗也在4倍以上。 (2)生产环节中的环境污染。

我国光伏产业两次遭受『双反』调查的原因与对策

我国光伏产业两次遭受『双反』调查的原因与对策 自2014年以来,国家各项光伏政策陆续出台,包括 规范光伏开发秩序、开展光伏扶贫工程、推进分布式示范区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拓展国内外光伏市场。仅2015年上半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达74.2亿美元,同比增长 13.85%,其中出口到日本的光伏产品就高达24.6亿美元,位居各出口市场首位。究其原因,是因为美欧等国家对我国的光伏产品施以重压,近几年时间光伏产业就遭遇到美欧先后两次的“双反”调查,我国不得不将出口市场转移到日本等国。在这种背景下研究我国光伏产业遭受“双反”调查的原因和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一、我国光伏产业遭受美欧两次“双反”调查案简介 (一)美欧首次提出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双反”调查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各国纷纷采取不同形式的贸易保护措施,降低国外产品的需求量,使我国出口额也大幅度下降。2011年10月9日,我国的75家光伏企业遭到美国提出的反倾销及反补贴调查。经过为期一年的调查,2012年3月,美国商务部宣布了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反补贴调查的初裁结果: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征收2.9%~4.73%的反补贴税;2012年5月又宣布了对中国光伏产业反倾销调查的初裁结果:

对光伏电池及组件征收高达31.14%~249.96%的反倾销税。2012年10月10日,美国商务部又作出终裁,对进口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产品征收反倾销与反补贴关税,并在同年12月初宣布,自2012年12月7日起对进口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征收双反关税,其反倾销税率为18.32%~249.96%,反补贴税率为14.78%~15.97%。,预计为期五年。因为输美的光伏产品数量仅占国内总产量的15%,所以此次“双反”调查的结果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影响并不十分严重。 然而,真正带给我国重创的是欧盟的接连打击。我国光伏产量的70%出口欧盟市场,在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提起调查的10天之后,德国光伏巨头Solar World在美分公司联合6家美国光伏企业也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务部提出申诉,要求对中国75家相关企业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2012年11月8日,欧盟结束对我国输欧的光伏产品的调查,由于调查金额巨大,使国内多数企业陷入困境。经过多方的共同努力,在2013年7月份,欧盟对我国输欧的光伏产品达成价格承诺。 (二)美欧对我国光伏产业提起二次“双反”调查 2014年,我国光伏产业开始逐渐走出低谷,然而美国商务部却在此时提起了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双反”调查,并于2014年6月3日宣布初裁结果,认定从中国进口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存在补贴行为。此举无疑刺激了国内众多光伏企业的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论文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论文 在市场行情发生变化的初期,大部分光伏企业凭借已有的积累勉强可以支撑下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企业的资金链开始断裂,难以维持下去,光伏行业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今天店铺要与大家分享的是: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相关论文。具体内容如下,欢迎阅读! 【摘要】 自2011 年开始,欧美光伏市场萎缩使我国光伏产业陷入困境,2012 年下半年美国和欧盟对中国光伏企业展开“ 双反”调查更是雪上加霜。我国光伏行业的无序扩张导致过度竞争和产能过剩,致使企业利润大幅下滑。光伏产业遇到的困境其本质是传统加工出口模式的失败,问题主要表现为发展模式沿袭传统产业粗放型扩张的老路、在低端环节竞争过度、自主创新积累能力低和政府介入过度等。外部市场需求下降,国内市场又没有全面启动,使产能过剩的问题更加严重。 地方政府在GDP 驱动下的投资冲动是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我国光伏产业当前遇到的困难,既是严峻挑战,也是促进产业调整升级的契机,产能过剩是相对的,国内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国家已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措施对光伏产业施以“援手”,从长远发展来看光伏行业的前景仍值得期待。从短期来看,光伏企业应进行国际协调,积极应对欧美“双反”;同时实行兼并整合,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系统,加速启动国内市场。从长远来看,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加快电力体制改革,补贴方式从补贴装机改为补贴发电量、从补贴发电端改为补贴用户端,加快建设有利于我国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才是解决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困境的根本之道。关键词:光伏产业;产能过剩;技术创新;政府补贴。 【论文正文】 1、前言。 从2011 年开始,我国光伏产业经历了跌宕起伏的“过山车”式发展。2011 年一季度还处于增产扩容的爆发性增长阶段,之后则急

我国光伏产业遭遇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1)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我国光伏产业遭遇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生姓名张文飞 学号012130226 指导教师杨丽 职称教授 2017年 4 月15 日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姓名:张文飞 学号:012130226 2017 年4 月15 日

kelly Sims Gallagher(2016)在《创新与全球价值链中的技术转移:从中国的光伏产业》一文指出:中国将自身插入到全球清洁能源创新系统对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情况。对全球光伏产业价值链进行分解,确定影响光伏技术转移扩散的主要因素。中国通过收购进入光伏组件制造技术,然后逐步建立自己的全球竞争力,采用纵向一体化战略在行业的细分市场以及更广泛的光伏价值链。光伏技术转移从全球创新体系对中国的主要驱动力是全球市场形成政策、人才国际动员,灵活性的制造业在中国,迟来的从中国政府政策激励。在中国的光伏产业的发展轨迹表明,在清洁能源技术创新可以通过全球和国家的创新过程,以及全球光伏价值链交换知识。 李媛(2016)在《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双反”的原因与影响分析》中提出:我们应该积极开发国内市场,调整政府的补贴政策与规避国外经济体对我国实施“双反”政策。光伏产业的研究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十三五”计划在能源开发方面的重要内容,如何调整战略规划才能迅速有效地发展将成为今后研究的一大议题。 贡丹云(2016)在《我国光伏产业遭遇欧美“双反”的整合效应研究》一文中提出:欧美“双反”措施曾一度严重阻碍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但“双反”过后,政府、企业为恢复和进一步发展我国光伏产业,通过采取一系列的相应措施,促进了我国光伏产业的整合。我国光伏产业整合效应主要表现在集中度的提高、技术水平的提高、市场结构的优化以及进入壁垒的提高等方面。针对我国光伏产业存在的问题,从政府、行业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希望能为光伏产业市场结构调整、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产业自身竞争力提供帮助。 颜苏莉,孙婧豪(2016)在《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之道》一文中提出:光伏产业是我国大力支持的能源产业,也是目前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主要方式之一,近年来,我国的光伏产业实现了跨域式发展,成为光伏制造业大国,然而,在产业的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导致大量的光伏企业破产倒闭。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化建议,以期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余东华,吕逸楠(2015)在《政府不当干预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以中国光伏产业为例》一文中提出: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和新工业革命带来的挑战,中国先后推出了一揽子刺激划和产业政策,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政府扶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近年来,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却出现了产能过剩、效益下滑和发展停滞等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光伏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典型代表,本文以中国光伏产业为例,探究其产能利用率现状和产能过剩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对化解产产能过剩、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避免战略性新兴产业走上传统产业发展老路,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闫雪(2015)在《双反背景下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研究》一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非常迅速,但巧国的光伏原材料多晶珪却有很大一部分依赖进口,而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等光伏产品主要出口国外,国内应用市场狭小。2011年来,美国、欧盟的相继双反,给我国光伏产品的出口带来了较大的打击,并使很多光伏企业面临破产的境遇。我园化伏产业的结构转型是必然的,所W政府、企业和居民户应共同努力,动我国光伏应用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