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语言学能文献综述

语言学能文献综述

语言学能文献综述

语言学能的测量始于上世纪20年代。其中最早的测试是外语预后测试,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词汇翻译,要求学生在10分钟内将一段世界语同英语相比较,并以这一材料为基础,辨认出30个世界语的英语对等词。第二部分是一种人造语言,要求学生先阅读词汇条目,语法规则和四个例句,然后翻译20个句子(10句从英语翻译成人造语,10句从人造语翻译成英语)。第三部分是句子翻译,要求学生阅读26个词汇项目,然后完成多项选择填空(1个英语句子给出4种世界语译文)。学生做这些翻译时,不断为他们提供有关世界语的信息(如动词的时态词尾变化,复数变化规则等)。第四部分是英语的词类构成,要求学生将50个词变成其它词类,如动词变名词,名词变副词等。这种试题测试何种能力,并没讲清楚,但大多数测试项目是将语言作为语法-----翻译活动来测验的。这一时期设计的其它试题有衣阿华外语学能试题(Iowa Foreign Language Aptitude Examination)(Stoddard & Vanderneke, 1925), Luria-Orleans 的现代语言预后测试(Luria-Orleans Modern Language Prognosis Test) (Luria & Orleans, 1928), Barry 的预后语言测试(Barry Prognostic Language Test) (Rice, 1929), Todd的语言学能测试(Todd Linguistic Aptitude Test (Todd, 1929)。

这些学能测试与语言学习成绩得分之间的相关性大多很弱,测试内容以语法翻译技巧为主。这种测试只能测试学生对书面语言规则

掌握的快慢。可以设想,早期的这些学能测试之所以与学习效果之间的相关性差,是因为其指导思想是分析性的形式主义,认为第二语言学习就是语法加上翻译,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自己训练自己“学习”语言,学习的语言愈多,掌握一种新的语言就愈快。

Politzer 和Weiss(1969)的研究旨在训练人们更好地应试Carroll 著名的“现代语言学能测试”(MLAT)和各试题部分。研究结果认为他们是失败的。Carroll 和Stanley Sapon被认为是现代语言学能测试的先驱。Carroll(1981:86)在谈到该研究及其他类似研究时说,现在还没有“铁的证据”来推翻外语学能“---与以往的学习经验没有关系,不过,我的证据表明,外语学能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很长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也很难有大的变化。”

语言学能是总智力中负责语言学习的一个特殊部分。基于这中观点,Carroll 和Sapon设计了“语言学能测验”,几经修改,最后成了目前这种标准的、包括四个部分的MLAT。他们认为,语言学能就像智力一样,是与生俱来的,训练或实践并不能提高多少。不同的人学习第二语言的速度不同,一部分原因就是语言学能的差异。Carroll (1973)认为,“在青少年时期之后仍表现出很高的外语学能的人,是因为某种原因,他们没有失去天生的语言习得能力;那些外语学能显得不足的人,是因为他们的这种天生的能力已完全丧失”。Carroll 进一步认为,语言学能在两种意义上是有普遍性的:“其一,不论学习任何一门外语,学能的影响都是一样的;其二,不论操何种母语,外语学能的个人差异同样存在。”

―――――――

第二种重要的学能测试是Pimsleur的“语言学能试题组”(PLAB)。这套试题同MLAT有许多相似之处,一共分为六个部分(前两个部分是口头汇报性质的)。第一部分,“学分平均数”,要求受试者报出他们最近学年的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和历史(或社会科学)的学分。第二部分,“兴趣”,要求学生在有五级兴趣量表上标出自己对外语学习的兴趣。第三部分是词汇测验。第四部分为语言分析测试,要求学生先熟悉一种虚构语言的某些词汇、短语以及英语对等词,然后据此推出如何用此虚构语言表达其他事情,并从选择项目中找出正确答案。第五部分是语音辨认。受试者从录音机上先听外语的三个发音近似的词,再听该语言的几个句子,然后标出每个句子包含三个词中的哪个词。第六部分是声音符号测试。受试者听到一个双音节或三音节的无意义的词,在四个选择项中标出听到的是哪个词。PLAB强调的是归纳性学习能力和听力,但没有测试语法敏感性和记忆。Pimsleur似乎认为,语言学能只包括语言分析能力和听力。

Skehan(1989:29)认为,MLAT与PLAB之所以不同,是因为Carroll的学术背景是心理学,而Pimsleur的兴趣是从语言学角度处理声音和句法。PLAB集中测试语言的分析能力和听力,而MLAT涉及的面更广泛些,包括了语法敏感性和记忆能力。

―――――――

Gardner和Lambert(1965)调查研究了语言学能、智力和第二语言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调查对象为路易斯安那州的96名学

法语的高中男女学生。使用的测试手段有MLAT,PLAB以及一些法语成绩测试。他们发现,智力相对独立与语言学能和第二语言学习成绩;不同的第二语言学习技巧与不同的能力相关。

------------

Theivananthampillai 和Baba(1984)在斐济调查了297名十一年级学生,分为三个种族小组(斐济人、印度人、其他人,即欧洲人和中国人)。他们发现,斐济人和其他人在P=0.01时,语言学能同英语有显著的相关性,而对于印度人则不然。

鉴于上述情况,Skehan (1989:34)论述道:“尽管有人认为学能是一种单一纯正的结构体,但是从教学的角度强调其多成分机制更有益处,因为这将为研究学习者的优势和劣势提供一个框架。”他根据学习者在三个方面的强弱,即音素编码能力、语言分析能力和记忆力,区分出三种学习者类型。

今后的研究应有两方面。第一是“用诊断式的方法证实语言学能的各个部分”。第二是“以经验和理论为基础,也使用学能测试,但事先不对类别做任何设想,尽力找出学习者类型”。

网络语言文献综述

网络语言在大学生中的使用现状及 其影响的教育对策研究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历史背景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脱离了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信息社会的主要标志是计算机技术的大量应用。1969年计算机网络的问世加快了计算机技术普及的步伐。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网络文化也相继产生,它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网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是人们在互联网这个特殊世界中,进行工作、学习、交往、沟通、休闲、娱乐等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等方面的总称,包含人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知识结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等方面。最初的网络文化仅仅是社会上其它文化的传播载体。时至今日,它已有了自己的发展特点,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体系。 网络语言(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也由此应用而生,并且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发展神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简洁生动,在形式上符号化、数字化、字母化,在内容上新词新意层出不穷、超越常规的语法形式,表达方式上口语化、通俗化、事件化和时事化。它的诞生最初只是网友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那些经得起考验的部分约定成俗在我 们的生活中也广为流传。 - 1 -

现在的网络语言大致可分为数字型(520=我爱你)、翻译型(伊妹儿 =e-mail)、字母型(BT=变态)、符号型((:-…=心碎)、新造型(见光死:比喻网恋一见面就完蛋)以及其他一些尚未明确分类的类型(OUT=老土、我用偶表示)。网络语言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不知不觉间已经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蔓延开来,并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这个问题也引起了主管部门的重视。 2002年8月27日国家语言改革工作委员会召开《关于英文字母词以及网络语言的专家研讨会》,邀请语言学家、作家及节目主持人共同探讨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国家语言文字改革委员会的一位负责人表示,目前网络语言已引起了他们的重视,但是还处于研究探讨阶段,对网络语言要有一个比较好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决定何时规范,怎样规范。词典室助理研究员张铁文认为:“网络语言能否被收录还要经历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还称现在词典室正在编纂一部《新词词典》,一些网络语言,比如“菜鸟”、“大虾”、“灌水”之类能够反映出新事物,又能被大家所接受,使用频率较高的词,将被收录进来。(新华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2c19376484.html,/newscenter/2002-08/29/content)对于网络语言,专家们的态度从“不屑一顾”转向“研讨研究”。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追求新潮,富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外加他们拥有相应的网络应用知识和硬件支持。2011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同时,中国网民数突破4.5亿,达到4.57亿,稳居世界排名第一。从我国网民的职 业构成看,学生网民占整体网民的比重为30.6%。从学历状况上看,大专及其 - 2 -

语言学否定前缀的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 C08英语(3)班赵雁081323327 The term morphology was coined by August Schleicher in 1859. In linguistics, morphology is the identification, analysis and descrip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a given language's morphemes and other linguistic units, such as words, affixes, parts of speech, intonation/stress, or implied context . However, English acquisition is a difficult part in English learning, for the vocabulary is very large and it is enlarged continuousl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No matter how large the English vocabulary is, words are formed according to certain word-formation rules. Affix knowledge is considered to be an important aspect of vocabulary knowledge. It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vocabulary development and reading. The master of affix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both language teaching and language learning. Affix knowledge contributes to determining how well a learner reads new words. Thus, the English learners must master the rules in word-formation so well that they can use and remember the vocabulary fluently. Through two months’ efforts in searching, collecting and reading an abundance of scholars and professors’ literature concerning the usage of negative prefixes in morphological aspects , I made a detail analysis of the morphology and created the following essay which summoned up the essence of the negative prefixes used in the BNC corpus. Morphology by Matthews demonstrates the definition of morphology in the modern social life from many aspects.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morphology has many meanings. Words are usually treated as the basic and minimal units of a language to make sentences, which are combinations of words according to syntactic rules. Structurally, however, a word is not the smallest unit because many words can be separated into even smaller meaningful units. These minimal meaningful units are known as morphemes. Since the morphology can develop the people’s knowledge and good values, it is quite important for the researchers to study on it. In this sense, good

外语学能研究文献综述

外语学能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该论文主要综述当前国外关于学能研究存在的学能模式,学能的概念,学能的测试,外语学能与工作记忆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学能研究的发展,今后的研究重点应该关注学能的各个要素与二语习得之间的关系,以及学能与工作记忆的结合。 Abstract: Nowadays the study mainly focuses on the foreign Language aptitude model, the concept, the te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eign language aptitude and working memory and the following study trends of foreign language aptitude. The study in the future should focus on relation between the elements of foreign language aptitude and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integration of working memory into the study of foreign language aptitude. 关键词:外语学能;工作记忆;二语习得 Key words: foreign language aptitude;working memory;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中图分类号:G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4-0224-02 引言 外语学能,是指语言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出现的相对稳定的专门能力,被视为语言最佳学习期。而工作记忆是认知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理论概念。近些年,二语研究者指出,工作记忆很有可能取代外语学能的概念,从而直接解释二语习得个体差异的关键因素(温植胜,2007:89)。既然工作记忆如此重要,可以在今后的研究中把外语学能研究中的记忆部分用工作记忆来取代,这样才能更好的探索它们与二语习得之间的关系。 目前国外已有研究大多只是探讨语言潜能或者工作记忆对外语学习的影响(Robinson,2002;walter,2004),只有少数研究将语言潜能、工作记忆和外语学习三者结合起来(Winke,2005;Hummel,2009)。 1 语言学能中的四种主要的学能模式 1.1 Sparks等的“语言编码差异假设” Sparks自90年代初在外语学中和母语能力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语言编码差异假设,该假设的主要观点有以下三点:第一,母语的语言技能是外语学习的基础;第二,如果学习者在语言的某些方面存在障碍,通常就会对母语习得和外语学习造成很大的困难;第三,就是学习者由于学习能力存在天生的个体差异。 1.2 Grigorenko等提出的“外语习得中的创新认知能力理论” Grigorenko等提出的外语习得中的创新认知能力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人们在学习中进行创新和处理歧义的能力。 1.3 Skehan的“信息加工步骤理论” Skehan认为,母语学习的经验表明存在两个分离的习得模块(module):句法和语义模块,在二语习得中存在三个模块,这三个模块与Carroll的学能模式中的相应成分对应,即听觉加工模块对应语音编码能力;语言加工模块对应语法敏感度和语言归纳能力;记忆模块对应扩展的记忆能力。这样Skehan把外语学能分成三个部分。除此以外,Skehan尝试探索在二语的各种加工步骤不同学习者是否存在个体差异,这些差异是否能被学能的四大要素所解释,实际上,Skehan是试图在学能与二语加工过程之间建立其联系。 1.4 Robinson的“语言学能综合体理论” Robinson结合Snow的学能综合体假设(Aptitude Complex Hypothesis),提出了学能综合体理论,该理论旨在探讨外

认知语言学文献综述

衡水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题目:Prototypical Image S chema of “UP and DOWN” and Its Metaphorical Mapping 学生姓名: 孙广玲 系别: 外国语言文学系 专业: 英语 年级: 2012级 学号: 201220303230 指导教师: 赵学政 衡水学院教务处印制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论文题目Prototypical Image S chema of “UP and DOWN” and Its Metaphorical Mapping 指导教师赵学政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参考文献情况国内9篇,国外6篇,共计15篇 参考文献时间2013年11月23日至 2013年12月1日 一、文献综述 Metaphor is viewed as a set of extraordinary figurative expression, as more or less ornamental devices used in literary and rhetorical style. However, since the 1970s, many researchers found the cognitive nature of metaphors. The publication of Lakoff and Johnson’s We Live By has established the status of metaphor in cognition. They state that metaphor is pervasive in everyday life, not just in language but also in thought and action (Lakoff G and Johnson M, 203). In their view, frequently used metaphorical expressions are evidence of concepts underlying our everyday understanding of events and experiences. According to the cognitive approach, metaphor is essentially regarded as a mapping from the source domain to the target domain. The philosophical grounding for the cognitive approach is experiential realism which considers bodily experience and daily life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human cognition (秦苏芳, 78-80). Since space experience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one in human life, people are likely to give a non-spatial concept a spatial orientation. Metaphors can be a concept domain system correspondence mapping to another conceptual domain by means of human cognitive and reasoning (王寅, 128). Specifically, metaphor is associated with one thing and another,the directive of the things projected from a concept to another which is intended to express something, that is cognitive projection or map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Bander R.G,87). In order to understand and describe the unknown phenomenon, we should based on the known concepts of human expression and tone from outside to inside, from there to here, and by using the amazing imagination to do the unusual juxtaposition with unfamiliar things and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unknown phenomena (胡壮麟, 63). Spatial metaphor is a kind of image-schematic metaphors of high degree of cognitive indispensability. Spatial metaphors can be reasoned and analyzed with the parameters trajectory, landmark and path.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image schematic metaphor, when spatial metaphors map the

日语专业文献综述

文法の变貌―無題化文献综述 专业:日语班级:08日语1班作者:*** 指导老师:***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南昌 330038) 摘要:日语作为世界上比较特殊的语言之一,有很多独特之处。其中最特殊的地方即为日语主语经常被省略。本文就日语无题化的研究历史、表现、原因和日语主语存在的必要性加以说明。 关键词:主语;省略;主语废止论;表现;原因 主语是我们经常使用的语法术语,它是句子成分之一。在笔者学习日语的过程中,主语似乎不成为问题,但在日本语法学界它却是一个很有争议的概念,曾经引起20世纪甚嚣一时的“主语论争”。争论的核心焦点是:“何谓主语”、“日语中有无主语”“ハ和ガ区别何在”“ハ的意义、职能”“主语和主题的区别”等。关于日语中有无主语的争论,立场最鲜明,观点最极端的是三上章的“主语废除论”。即使在21世纪,“主语废除论”也没有淡出人们的视野。 笔者在本文中首先翻阅大量资料,分析了目前日语主语无题化的研究现状。可以说,句子中的主语省略是诸语言的普遍现象。它涉及到语义学、句法学、篇章学、文体学、语用学等多方面的深入研究。同汉语、英语相比,日语句中的主语大量地、经常地被省略掉又显示出日语语言的特殊性。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从内向外看或从外向内看,日语的谓语有明显的方向指向性。2、复杂、发达的敬语表达方式暗示了主语的存在。3、日语授受表达句式中的潜在的人称指向特点决定了句中主语要经常被省略掉。 1 日语主语无题化的研究现状 1.1 主谓中心说 大槻文彦、森重敏、大久保忠利、鈴木重幸以及学校文法等认为,主谓关系是句子中的主要成分。鈴木重幸在论文中写到:「主語と述語は文の成立の基本的なモメントであって、基本的にはそれだけで文が成り立つ。」学校文法也明确指出:「主語と述語……文を组み立てる最も中心的な部分である。」按照句子的主谓结构关系,学校文法把日语句子分成三类。 ○私は中学生です。(单文)

英汉语言学学术论文语类结构对比分析——以应用语言学博士论文文献综述语类结构研究为例

英汉语言学学术论文语类结构对比分析——以应用语言学博士论文文献综述语类结构研究为例 陈蕊娜 【摘要】Literature Review (LR) as a genre is used to deliberate on prior findings of related topics to establish relations of one's own with the whole academic community by critical evaluation of literatures in order to find out "research gaps" and thus establish one's research territory. With reference to the pioneering study of Kwan (2006) on dissertation LR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nglish LRs of 20 PhD dissertations composed by mainland Chinese student writers, with an aim to reveal their generic structures and move/step configura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inese writers largely follow Kwan's structure models and they have an adequate com- mand of discourse conventions and paradigms of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mmunities, as is revealed both in the completeness of three LR components of introduction, body and conclusion; but also in the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of individual moves and strategies. However, some degree of divergence has been found in the use of move/strategy configurations between Chinese and native scholars, knowing of which will be beneficial for us to be better integrated into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mmunity.%文献综述(LR)主要是详述所研究主题相关的前期成果,通过批判性评价前人研究找出"研究空白",建立自己和整个学术社团的联系,由此构建自己的"研究空间"。该语类在学位论文中必不可少。本文对照Kwan(2006)LR的语类研究,对我国应用语言学20篇博士学位论文LR包含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汉语“死”的语义及功能转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汉语“死”的语义及功能转化研究的文 献综述》 摘要:“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目前对于汉语单个词的语法化研究也有了一定的探索,语法化理论研究不断发展,个案研究也在不断增加,对于汉语“死”的语法化研究暂时还不够丰富,[7]唐贤清,陈丽.“死”作程度补语的历时发展及跨语言考察[J].语言研究,2011(3). 【摘要】“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语法化作为语言研究的一种理论框架,其最大特色是打破共时和历时的畛域,运用跨学科的视角来描述和解释人类语言的语法系统的形成过程,语法化理论的最终目标是要回答“人类语言的语法系统是如何建立起来的,人类语言的语法为什么是以那种方式构造的”。因此,在汉语语法研究中语法化视角的引入不仅能深化我们对汉语语法演变事实的认识,而且有助于我们对汉语共时语法系统的深入理解。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语法化;研究现状 【作者简介】熊舒婷,张健,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目前对于汉语单个词的语法化研究也有了一定的探索,语法化理论研究不断发展,个案研究也在不断增加,对于汉语“死”的语法化研究暂时还不够丰富。 一、汉语“死”的语法化国内研究现状 “语法化”这个概念最初是在西方学术界之外被认识到的,至迟在10世纪,中国学者就区分了“实字”和“虚字”,而元朝的周伯琦已明确指出“所有的虚字均来自以前的实字”。我国现代意义上的语法化研究是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的,文章和著作全面打开了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大门,使语法化研究真正成为了中国语言学界研究的一个新热点,汉语语法化理论全面发展起来。沈家煊在《“语法化”研究综观》里认为有四个原因促成了语法化:语用原因;认知心理因素;语言间的接触;语言内部结构。刘坚、曹广顺、吴福祥在《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中提出了四个原因:句法位置的改变(在词汇的语法化过程中,句法位置的改变、结构关系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词义变化(词义变化也是影响词汇语法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语境影响

社会语言学文献综述

2003 年第5 期(总第67 期)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GUANGXI J IAOYUXUEYUAN XUEBAO NO. 5 ,2003 (Serial NO. 67) 社会语言学文献综述 李莹 (广西教育学院广西南宁邮编:530023) 摘要:社会语言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兴起于20 世纪60 年代,它研究语言和社会的关系,或者说联系社会研究语言。本文通过对学科简介、发展历程、研究范围、理论构建、研究方法及其研究意义等方面的论述,对社会语言学进行文献综述。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理论构建研究方法研究课题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 9410 (2003) 05 - 0051 – 05 1. 社会语言学简介 1.1 产生原因 社会语言学的产生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从诞生之日起它就带着浓厚的批判性质。它认为结构主义语言学和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转换生成语法”着重研究语言形式的分类、分布和语言的共性研究,对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的差别和差异却置之不顾。这样的语言和语言学研究不能反映现实世界语言使用的真实情况,因而是片面的。社会语言学把语言的差别和变异作为研究对象,是对传统语言学的补充和修正。 社会语言学的形成既有它本身的原因,也有社会历史的原因。 第一,本身的原因。20 世纪初,索绪尔区分语言和言语,提出语言是符号系统的学说,并强调对语言系统进行共时的研究。这开创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的先河。从此,西方语言学的主要力量集中在对语言结构系统本身的共时研究上。50 年代后期,转换生成语法学派崛起。转换生成语法虽然在许多方面与结构主义不同,但二者的基本研究方面仍然是一致的。乔姆斯基(1965) 指出,转化生成语法是研究语言能力的。而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1966) 则认为乔姆斯基这种涉及语言能力的理论抽象地论述理想的事物,而未把社会文化因素作为其描述的内容。语言学家对这种封闭式的语言系统的研究的批评也并不否定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语法所取得的成就。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人们观察的深入,这种研究的弱点也逐步暴露出来了。这首先表现在它舍弃了许多因素,如使用语言的人、时间、地点的因素,还有某一言语社团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因素等等,因此就不能正确解释许多语言现象。社会语言学的兴起是与人们对语言现象的关注有关系的。 第二,社会历史的原因。语言研究由实际需要而产生,社会语言学的产生也不例外。在50 到60年代,不少国家出现了一些与语言有关的社会政治问题。如在60 年代的美国,由于经济危机和种族歧视,许多黑人和非白人少数民族难以找到工作,这些人缺少教育,担任不了技术工作。美国当时就掀起了一个民权运动,语言问题也成为这个运动的内容之一。政府也比较重视社会语言学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文献综述——以俄汉翻译为例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文献综述— —以俄汉翻译为例 摘要:系统功能语言学这一学科理论对翻译学自身研究起着十分关键的指导 作用,五十多年来大批优秀的学者们在这一领域进行了深刻的研究与钻探。文章 以俄汉翻译为例,通过搜集和剖析功能语言学路向翻译研究的相关资料,简单回 顾了该学科视角下翻译研究的发展状况与脉络,分析、概括了国内外学术界在这 一领域研究的成就和瑕玷,以期译学研究“黄金时代”的来临。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俄汉翻译;翻译研究;综述 一.引言 系统功能语言学由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韩礼德(Halliday)创立,它不仅研 究语言的性质、语言过程和语言的共同特点等基本问题,而且研究语言的意义和 功能,探讨语言学的应用问题。20世纪后半叶,它俨然成为国际最有影响力的语 言学理论之一,而西方翻译理论基本上与语言学的发展保持着一致的步伐。巴斯 内特和勒费维尔指出,20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成长为一门独立学科时,由于其 自身交叉性,它在发展过程中汲取了大量其他学科的成果,如语言学、符号学、 哲学、人类学、文学等等(Bassnett&Lefevere,1992:vii)。其中,作为一种适 用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被广泛应用于翻译研究领域,对翻译学的发展起着十 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几十年来,系统功能语言学路向的翻译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大量出色的文献和作品发表、出版。基于此,文章回顾了五十几年来该领域研究 脉络及现状,分析并归纳了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以期促使越来越多不 同学科不同领域杰出的学者们在这一领域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推动系统功能语言 学视角的翻译学研究快速发展。 二.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述

语言迁移文献综述

第2 章文献综述 个体现在的学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既受到以往学习经验的影响,又将对以后 的学习产生影响,这就是学习迁移。学习迁移伴随着整个学习过程出现。本章主要回顾学习迁移理论,同时对学习迁移理论在大学法语词汇教学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的阐述和评论。同时在本章中将深入展开阐述大学法语词汇具体分类,分类方法以对比语言学为理论依据,其中具体分类方法包括:英法词汇音义比较法,英法词汇形义比较法,英法主题词汇比较法,英法构词规律比较法和英法具体词汇比较法。 2.1 学习迁移理论 学习者不但可以将所学的东西进行应用,而且能“举一隅而三隅反”,也就是根据 已经掌握的某一方面的知识来推知其他相关的知识,这种现象就是学习迁移。迁移这个词语来源于桑代克,他把迁移定义为之前的学习对后来学习产生的影响。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后来的学习对之前的学习也会产生影响,而且心理学家也把这种影响看做迁移;如果再按照以前的定义去理解迁移就显得过于片面,因此给迁移重新定义就是指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影响。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人们将学习迁移分为不同的种类。人们通常所说的正迁移和 负迁移是按照学习迁移产生的效果进行分类的;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是按照学习迁移的顺序进行分类的;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是按照学习迁移的内容进行分类的;远迁移和近迁移则是按照学习迁移的距离进行分类的。 2.1.1 传统的学习迁移理论 针对迁移是怎样发生,心理学家们围绕一般的学习过程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提 出了各种迁移理论。这些理论对于理解学习迁移有一定的启发。在此,仅以形式训练说、

共同要素说和概括化理论为例,来阐述传统的学习迁移理论。 第一、形式训练说。形式训练说兴起于十八世纪,盛行了大约两百年,是影响教学 工作最早的迁移理论。形式训练说的理论基础是官能心理学,人官能包括观察能力、记 忆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等。形式训练说主张对人的各种官能分别进行训练,通过 这种方式来促进迁移的普遍发生。它认为迁移是在“形式训练”的过程当中产生的, 6 第2 章文献综述 而形式训练就是认为学习材料的难度重要而不是教学内容本身,主张通过对那些难记的古典语言、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难题进行学习;在经历了如此的学习过程之后,便能最大限度地产生迁移效果。形式训练说还持有以下观点:教学以训练和改进人的各种官能为最重要的目标。 但是对于人的各种官能是否可以通过训练提高之后自动迁移到一切活动中,以及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否为训练和改进人的官能,形式训练说虽然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却拿不出经得起科学检验的证据。 第二、相同要素说。为了检验形式训练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有针对地设计了一系列严谨的实验;并在此基础之上总结出了相同要素说。他认为:某种心理机能随着另外一种心理机能的改进而改进需要这两种心理机能包含共同成分,共同的刺激和反应的联结构成了心理机能的共同成分。他还针对此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力图去证明自己的观点。 桑代克在迁移方面的积极探索揭示了形式训练说当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在对于迁移的范围方面,他人为地将迁移的范围缩小了;他认为只有两种情境之间存在相同要素或共同成分时,迁移才能产生,否则迁移就不会产生,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第三、概括化理论。桑代克的迁移理论所涉及的迁移范围较小,他只关注先期和后 期学习中是否有相同要素。贾德的概括化理论认为先前的学习A 之所以能够影响到后继 的学习B,是因为学习者在学习A 时掌握了一般原理,而一般原理的部分或全部将适用 于A、B。概括化理论强调掌握一般原理的重要性,并且认为两种学习中存在相同要素 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也就是说相同要素固然是迁移产生的必要前提,但是相同要

认知语言学文献综述范文模板

急求文献综述范文 文献综述:“语文素养”内涵研究综述“语文素养”内涵研究综述摘要:“语文素养”是新一轮语文 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作为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核心理念,挤兑了“语文能力” 的核心地位。 目前,人们对“语文素养”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和研究。本文主要对人们探讨的焦点——“语文素养”的内涵的有关研究进行分析和归纳。 关键词:语文素养内涵 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 次明确地使用了“语文素养”一词,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置于四大基本理念之首,并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1] 于是,“语文素养”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随着时间的推移,“语文素养”这个提法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但是人们对这个词本身的 理解不同,分歧很大,相关的争鸣和讨论不绝于耳。在这些争鸣和讨论中,“语文素养”的内涵 是其探讨的焦点。 鉴于此,本文试图对“语文素养”的内涵研究作贯通式的把握,希望能对“语文素养”的研究有所 借鉴和帮助。目前,关于“语文素养”的内涵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观点:第一种观点从新课标的三个维度出发来理解“语文素养”的内涵。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的《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从宏观方面把“语文素养”看作“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方面的内容。[2] 何惠、李东航认为“语文素养”应该包含 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和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言语焦急能力、语言的积累、语感 能力等;二是过程与方法,包括: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学习的习惯、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等;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括:民族母语情结、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知识视野、学习态度、 思想观念等。 [3] 第二种观点认为“语文素养”是一个分层的完整结构。倪文锦主编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对语文素养作了深入的剖析,认为主要是由四个层次构成的:第一层次是显性言语行为(听、说、读、写),第二层次是支配言语行为的“智能因素”(语文知识、言语技能、语文情感和语 文思维),第三层次是参与和支配这些行为的直接心理因素(语文动机、情感和态度、语文习 惯和语文行为意志),第四层次是言语行为的内外背景(言语主体的思想品德修养、文化知识 积累、智力水平、人格个性、语言环境)。 [4] 彭小明认为可以把“语文素养”分为以下四个层面:①语文知识,包括语文陈述性知识(字、词、句、篇、语、修、辑、文)和程序性知识。②语文能力,包括语文基本能力听说读写和语文实用能力,如语感、自学、创新等能力。 ③语文心智,包括和语文有关的观察、记忆、注意、思维、联想、想象等智力因素和与语文有关的兴趣、情感、态度、习惯、意志、个性等非智力因素。④语文情意,包括与人的言语行为有关的知识时光视野、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心理素养和人格、品行、思想修养等方面。 [5] 李山林将“语文素养”分为“学科素养”与“基础素养”两部分,有关语文学科的知识、技能、态 度目标属于“学科素养”部分,而思维品质、知识视野思、思想观念、文化品位等属于“基础素养”部分。“学科素养”要以“基础素养”作为“基础”,语文“学科素养”是表现语文学科独特性的核心目标,是“语文素养”的显性标志,“基础素养”是基础教育各个门学科共同承担的目标。 [6] 第三种观点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来理解“语文素养”的内涵。根据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王小明把“语文素养”分成五类学习结果:言语信息(课文内容知识、语文知识和课文背景知识)、语文智慧技能(字词学习、句子学习和篇章学习)、语文认知策略(如SQ3R阅读策略)、语 文动作技能(发音技能和动作技能)和语文情感与态度。

汉语方言学文献综述

汉语方言学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通过对历年来汉语方言学研究著作以及学术论文的文献整理,从研究方向、研究历史、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新视角等几个方面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了一次系统性的归纳分类。不仅只局限传统的汉语方言学,还结合了生成语法学、语言地理学以及描写语音学等方面。同时通过对前人研究的对比,提出自己的一些新想法。 关键词汉语方言学生成语法学语言地理学地域方言 “方言”的概念最早大约出现在我国周代,就是所谓的殊方异语。在这里我们引用袁家骅提出的“方言”定义,“方言是共同语的继承或支裔,一个方言有异于其他亲属方言的某些语言特征,在历史时期往往从属与民族的统一标准”。 1.研究方向: 关于方言研究的方向,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 在《汉语方言概要》中表示方言研究可分为三个主要方面:第一,方言本身的调查,系统地描写它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第二,方言和标准语比较。第三,把以上研究的结果,跟该语言的较古阶段比较,揭示这个语言分化和发展的过程。 李如龙则认为,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可分为横纵两个方面:横向比较是指,就现代普通话和汉语方言做横向比较,也就是做结构系统的比较,自然包含着语音、词汇和语法的比较。这些比较,就其同的方面可以概括出现代汉语的特征,就其异的方面可以区别开各方言的特征,从而更好地展现现代汉语的共性及其方言的个性。纵向比较则是指,将方言与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情况做比较。 此外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描写研究的一个对象,一个方言就是一个语言单位,是全民性的,有它的语音系统、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袁家骅,1988)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汉语方言的比较往往立足于自身情况的描写,通过与共时描写和历时演变的比较来探索出方言系统中的共性以及自身的个性。 2.研究历史: 我国有关汉语方言研究的第一人,应当是两千多年前汉代的扬雄,他编纂了我国第一本汉语方言词汇比较词典--《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但可惜的是,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里,有关于汉语方言的研究往往是依附于文字学、音韵学等学科,并未获得足够的重视。 而用现代语言的学科理论、技术方法来调查研究方言更是近七十年来才开始进行的。前三十年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方言实地调查取证,以赵元任为代表的学者通过大面积的方言调查,出版了一系列有关两广、江西、云川等地的方言著作,为后人的研究积累了大批语料。到了后四十年,中国的汉语的汉语方言研究有了极大的飞跃。学者不仅延续前辈开创的方言研究的传统,还接受吸取了海外方言研究的精髓,如桥本万太郎的语言地理类型学、贺登崧的汉语方言地理学,等等。此外,新生代的学者还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引申,提出一生成语法学、生成语音学来归纳总结汉语方言特点,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而与研究历史相关的--汉语方言学史,也是我们应多加以关注的一门学科。汉语自古就有方言的差别,但纵观中国方言史的研究,大多倾力于上古或近代,六朝唐宋方言研究则显得尤为薄弱。把汉语方言学史作为汉语言文字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来研究开始于20世纪。罗常培的《汉语方音研究小史》是汉语方言学史学科草创的标志。所以汉语方言学史的研究总体上还是很薄弱的。何耿镛先生的《汉语方言研究小史》是最早的也是迄今为止的唯一一部汉

语用学视角下汉语的幽默研究文献综述

在语用学视角下,汉语的幽默研究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通过 对语言使用的调查和分析,学者们不仅揭示了汉语中幽默的各种表现 形式,还深入探讨了幽默所涉及的语言交际、言语行为和社会文化因素。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要求出发,对汉语幽默研究的相关文献进 行综述,并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为您呈现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1. 语用学视角下汉语幽默的类型分类 在最初的文献综述中,对汉语幽默进行了类型分类的研究。学者们将 汉语幽默分为谐音幽默、反讽幽默、谜语幽默、笑话幽默等不同类型,并深入分析了每种类型的语言特点及其所蕴含的幽默效果。通过对这 些文献的综合评述,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汉语幽默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及其在语用学领域中的重要意义。 2. 语用学视角下汉语幽默的语言交际机制 除了对幽默类型的分类,文献中还对汉语幽默的语言交际机制进行了 深入研究。研究者们通过分析幽默话语在语境中的运用,探讨了幽默 的话语行为特征、语用策略和交际功能。通过对幽默话语的转移、插入、变换等语言现象的研究,揭示了幽默在汉语交际中的独特作用, 以及其在语用学角度下的重要意义。 3. 语用学视角下汉语幽默的社会文化因素 文献中还涉及到了汉语幽默的社会文化因素。研究者们通过跨文化比 较和社会语言学的视角,探讨了汉语幽默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异

同之处,并对其深层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解读。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 理解汉语幽默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发。 4. 个人观点和理解 从个人观点来看,汉语幽默研究的语用学视角是一种富有活力和深刻 启发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汉语幽默类型的分类、语言交际机制的分析 和社会文化因素的考察,我们不仅可以更系统地理解幽默在汉语交际 中的具体表现,还可以深入探讨其所承载的语用功能和文化内涵。我 认为在今后的汉语幽默研究中,应继续深化语用学视角的研究方法, 以探讨汉语幽默的更深层次意义和社会文化背景。 总结回顾 在本文的综述中,我系统性地梳理了语用学视角下汉语幽默研究的相 关文献,深入探讨了幽默的类型分类、语言交际机制和社会文化因素。通过对文献的总结和回顾,不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汉语幽默研究的现 状和趋势,还可以对其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进行进一步思考和探讨。 综合个人观点和理解,我对汉语幽默研究的语用学视角充满期待,并 期望未来能有更多深度和广度兼具的研究成果涌现。 通过以上综述,相信您对语用学视角下汉语的幽默研究已有了更深入 的了解。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我也感受到了汉语幽默研究的丰富内 涵和学术价值,希望本文能为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发。感谢您的阅读!汉语幽默是一个博大精深的领域,从语用学视角来研究汉语幽默

功能语言学部分主要参考文献

功能语言学部分主要参考文献 功能语言学部分主要参考文献 Halliday, M.A.K. 2000.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2nd ed.).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Halliday, M.A.K. 2001.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Halliday, M.A.K., edited by Webster, J. 2007. On Grammar (Vol.1).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Halliday, M.A.K., edited by Webster, J. 2007. Linguistic Studies of Text and Discourse (Vol.2).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Halliday, M.A.K., edited by Webster, J. 2007. O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Vol.3).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Halliday, M.A.K., edited by Webster, J. 2007. The Language of Early Childhood (Vol.4).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Halliday, M.A.K., edited by Webster, J. 2007. The Language of Science (Vol.5).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Halliday, M.A.K., edited by Webster, J. 2007. Computational and Quantitative Studies (Vol.6).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Halliday, M.A.K., edited by Webster, J. 2007. Studies in English Language (Vol.7).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Halliday, M.A.K., edited by Webster, J. 2007. Studies in Chinese Language (V ol.8).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Halliday, M.A.K., edited by Webster, J. 2007. Language and Education (Vol.9).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Halliday, M.A.K., edited by Webster, J. 2007. Language and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