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理学专业市场调研听课笔记第一部分

心理学专业市场调研听课笔记第一部分

心理学专业市场调研听课笔记第一部分
心理学专业市场调研听课笔记第一部分

数字基带传输的matlab仿真

【摘要】数字基带传输系是把数字基带信号直接送往信道而不加调制的数字系统,在近程数据通信系统中广泛采用这种传输方式。本文毕业设计的任务是在simulink环境下和matlab语言环境下分别进行数字基带传输的仿真。即在信号波形、传输码型和频谱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在simulink平台设计数字基带信号生成电路和能够消除码间串扰的系统传输特性,并在在接收端利用判决电路完成抽样判决与解码,从而实现基带数字信号的最佳传输。在matlab环境下则采用m语言完成与simulink环境中相同的各模块的设计,并且依然以有效地消除码间串扰和噪声为目的。此次m语言的设计采用了发送滤波器和接受滤波器均为具有平方根升余弦特性的最佳基带传输系统,并最总通过眼图直观地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评估。通过仿真的结果来看,该系统的设计是合理、有效地,达到了设计任务的要求。

【关键词】:曼彻斯特码;发送滤波器;接受滤波器;码间串扰;噪声;匹配滤波;眼图;误码率

Design of digital base-band transmition system based matlab

WangLong

(Grade2006,Class1,Major in communacation,tele=com Dept.,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zhong 723000,Shaanxi)

Tutor: chen li

[Abstract] the digital frequency-hand mode is digital baseband signals directly to the channel and not in the digital systems, modulation close-in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widely used in the transmission way. This task is the graduation design in simulink environment and matlab language environment for digital frequency-hand mode respectively the simulation. In signal waveform and spectrum characteristics MaXing transmission and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the design of the platform in simulink digital baseband signal circuit and can erase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of the system, and the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t the receiving end in complete sentence by sentence circuit and decoding sampling, so as to achieve the best baseband digital signal transmission. In the matlab environment is adopted with simulink language m in the same module design, and still to effectively erase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and noise of for the purpose. The design has adopted the language m send filter and accept filter is the square root of the characteristic with 8031 single-clip best baseband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the total through the eye chart intuitively on the system's performance was evaluated. Through the simulation results, the design of the system is rational, effective and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the task.

[Key words] : Manchester, Send filter, Accept filter, Cross talk between code, Noise, Matching filter, Eye. ber

引言

毕业设计是我们毕业前对所学专业知识最深刻的一次应用,通过认真复习四年中所学的理论知识,选择合适的专业软硬件平台,从而完成符合设计要求的系统或电路设计。因此,毕业设计的难度相应地要高于一般的课程设计,它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求我们有较强的软件操作能力和硬件组装能力,能够系统地将所学知识相互融合,通过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从而使我们的设计更加贴近设计。

本文毕业设计的题目为《数字基带传输的matlab实现》,通过matlab语言和simulink两种方法实现,属于工业设计的范畴。

我的这篇毕业设计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为绪论,其中介绍了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做了简要分析,并也顺便提及了该课题所研究内容的发展趋势。第二章主要对系统的构造进行理论方面的分析,这是设计之前的必要步骤,通过对组成系统的各模块的功能和参数的分析,构造出实际可行的设计方案,为后面的软件仿真奠定基础。第三章则对模块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数学分析,得出了实现无码间串扰的时域条件和频域条件—奈奎斯特第一准则,是整章内容的核心,它告诉我们如何判断一个系统是否满足无码间串扰的条件,顺便也让我们知道如何设计一个系统并能够使其实现无码间串扰;后一部分则讨论了在消除了码间串扰之后如何有效地减小噪声的影响,通过合理地设计发送和接收滤波器,即可在输出信噪比最大时刻进行抽样判决,尽可能小地减小了噪声对整个传输的影响,设计出了能够消除码间串扰并且使使误码率最小的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最佳基带传输系统,通过这一章的学习,我们构造系统的思路更加清晰,目的更加明确,对我们宏观地把握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有着重要的的意义。第四章是计算机软件仿真部分,其中前半部分是在simulink环境下完成设计任务,包括数字基带信号的生成、传输、接收和判决,各个环节,缺一不可。基带信号的选择也是非常讲究的,其中频谱分析是重点,对整个系统的参数选择有着直接和决定性的影响。发送接收滤波器则按照理论分析的结果采用升余弦滤波器,相关参数可自定。输出抽样判决部分没有专门的电路,只需要在解码模块设置抽样时间即可,这也是软件设计和实际中硬件设计的差别,在实际中判决电路中同步的提取的重要的一个环

节。后半部分则采用matlab语言实现了数字基带传输的各个模块,掌握matlab语言是这部分的重点,将理论分析中的公式和重要结论用matlab实现也是这部分的难点,其中各模块之间的影响同在simulink 下是一致的。

通过对总体设计的仿真结果来看,整个仿真系统的设计是合理、有效的。通过设置恰当的参数,然后对比发送和接收两端的信号,就可以看到接收到的信号与发送端是完全一致的,即符合最佳基带传输系统的要求——尽可能底地降低信号通过系统时所产生的误码现象。

然而,仅仅做到如此还远远不够,要将仿真设计的成果应用到实际中仍然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硬件的设计依然具有挑战性,仿真的结果有很多是在理想的情况下实现的,拿抽样来说,如果你在计算机中设置了抽样时间,那么在抽样时所产生的抽样时间上的误差是完全可以忽略的;但是在实际的应用的,抽样电路的设计却没有这么精确,而抽样判决电路的微小误差却可能引来严重的码间干扰,这些有时设计到电子器件的工艺制作水平,复杂性可想而知。

总之,对于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设计研究绝非仅仅一张框图或者几行代码,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对于通信的要求也将随之提高,我们依然需要努力。

绪论

有史以来,通信在人们的生活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古战场上的烽火狼烟还是千里之外的飞鸽传书,无不彰显着我国古代先进的通信技术。通信的目的就是传递信息,而实现传递的方式和手段有很多,如手势、语言、旌旗、消息树、击鼓传令以及现代社会的电报、电话、广播电视、遥控、遥测、因特网数据和计算机通信等都是消息传递的方式和信息交流的手段。

消息的传递要通过其物理载体,一般为电信号来实现,根据电信号的参量取值是否连续一般将其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连续则为模拟信号,否则为数字信号。这次毕业设计过程中采用的多是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相比,数字信号信号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便于集成,便于计算机处理和保密性好等优点,这也是数字信号获得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同时,数字信号的处理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数字传输系统中传输的数字既可以来自计算机、电传机

等数据终端的各种数字代码,也可以是模拟信号经数字化处理后的脉冲编码。原理上,数字信息可以直接用数字代码序列表示和传输,但在实际传输中,视系统的要求和信道情况,一般使用不同形式的编码,然后再用取值离散的波形来表示。如果该离散的波形未经调制,则该数字信号占据的频谱是从零频或很低的频率开始,将其称为数字基带信号,而传输数字基带信号的系统一般称为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本次毕业设计的主要任务正是进行数字基带传输的仿真。若采用调制后的离散波形进行传输,则其属于数字带通传输的范畴,本篇论文不再涉及。

在实际的应用中,数字基带传输不如带通传输那样广泛,但对于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研究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①在利用对称电缆构成的近程数据通信系统广泛采用了这种传输方式;

②数字基带传输中包含频带传输的许多基本问题,也就是说,基带传输系统的许多问题也是频带传输系统必须考虑的问题;

③任何一个采用线性调制的频带传输系统可等效为基带传输系统来研究。

这次仿真设计主要探究噪声和码间串扰对基带传输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地消除或者使得这种影响最小化,其中涉及到如何设计满足奈奎斯特准则的发送和接收滤波器,不但要使得其符合理论准则,更是要在实际的传输中便于操作,不能过度地增加通信设备的复杂程度,否则这样的设计没有太大的意义。当然设计还包括数字基带信号的编解码模块设计,选择合适的码型对实际传输过程中加强抗干扰能力以及设计抽样判决电路时提取定时分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还涉及到最佳基带传输系统的有关理论,在设计中也都用到了这些知识。

通过对总体设计的仿真结果来看,整个仿真系统的设计是合理、有效的。通过设置恰当的参数,然后对比发送和接收两端的信号,就可以看到接收到的信号与发送端是完全一致的,即符合最佳基带传输系统的要求——尽可能底地降低信号通过系统时所产生的误码现象。

然而,仅仅做到如此还远远不够,要将仿真设计的成果应用到实际中仍然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硬件的设计依然具有挑战性,仿真的结果有很多是在理想的情况下实现的,拿抽样来说,如果你在计算机中设置了抽样时间,那么在抽样时所产生的抽样时间上的误差是完全可以忽略的;但是在实际的应用的,抽样电路的设计却没有这么精确,而抽样判决电路的微小误差却可能引来严重的码间干扰,这些有时设计到电子器件的工艺制作水平,复杂性可想而知。

总之,对于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设计研究绝非仅仅一张框图或者几行代码,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对于通信的要求也将随之提高,我们依然需要努力。

1.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理论分析和方案设计

1.1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组成

1.2 数字基带信号

指消息代码的电波形,它是用不同的电平或脉冲来表示相应的消息代码。常见的有矩形脉冲、三角波、高斯脉冲和升余弦脉冲等。最常用的是矩形脉冲,因为矩形脉冲易于形成和变换。 1.2.1常见的基带信号波形

常见的基带信号波形有单极性波形(a ),双极性波形(b),单极性归零波形(c),双极性归零波形(d),差分电平(e)及多电平波形(f),其具体波形如下:

单极性波形的特点是极性单一,易于用TTL ,CMOS 电路产生,而缺点则使有直流分量,要求传输线路具有直流传输能力。双极性波形则可用正负电平的脉冲分别表示二进制码“1”和“0”,故当“1”和“0”等概率出现时则无直流分量,有利于在信道中传输,且在接收端恢复信号的判决电平为零抗干扰能力较强。

归零信号与不归零的区别是有电脉冲宽度小于码元宽度,每个有电脉冲在小于码元长度内总要回到零电平,所以称为归零波形。 单极性归零波形可以直接提取定时信息,是其他波形提取位定时信号时需要采用的一种过渡波形。双极性归零信号则同时具有双极性波形和归零信号的特点,同时还有利于同步脉冲的提取,从后面的功率谱分析就可得知。

差分波形不是用码元本身的电平表示消息代码, 而是用相邻码元的电平的跳变和不变来表示消息代码,图中,以电平跳变表示1,以电平不变表示0,用差分波形传送代码可以消除设备初始状态的影响,特别是在相位调制系统中用于解决载波相位模糊问题。 1.2.2数字基带信号的数学式表示

消息代码的电波形并非某一固定波形, 还可是其他形式。但无论采用什么形式的波形,数字基带信号都可用数学式表示出来。 若数字基带信号中各码元波形相同而取值不同,则可用 s(t)= Ang(t-nTs)表示。式中,An 是第n 个信息符号所对应的电平值(

0、 1或-1、1等),由信码和编码规律决定;Ts 为码元间隔;g(t)为某种标准脉冲波形,一般情况下, 数字基带信号可用随机序列表示, 即s(t)= 1.2.3基带信号的频谱特性 研究基带信号的频谱意义重大,通过频谱分析,可以确定信号占据的频谱带宽,以便安排合适的信道,同时知晓频谱中是否含有位定时分量,这样的话就可以从中提取位定时信号,以作抽样判决。总之,

10100110

+E

(a )

+E -E

110011+E 0101011(b )(c )+E -E

1010011(d )+E -E 1100011

+E

-E +3E

-3E

010*********

00

01

(e )

( f )

0∑

-∞

=n t s ).(图1.1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总框图

对于待传输信号的频谱研究,对于整个传输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讲,频谱分析的主要包

含以下内容;

(1)信号需要占据的频带宽度;(2)信号所包含的频谱分量;(3)信号有无直流分量;(4)信号有无定时分量。对于一个待传输的数字基带信号来说,它是一个随机脉冲序列,不存在确定频谱函数,但是却可以通过随机过程的相关函数来求得它的功率谱密度函数,从而为传输做准备。 1.2.4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

假如现在选择了合适的基带波形,但并非所有的基带波形都适合在信道中传输,即使选择了单极性波形,但是信道的低频传输特性差,使得部分信号被严重衰减或畸变,这样的传输也是没有意义的,而码型选择的目的就是要防止这样的不良后果。这样的话,对传输用的基带信号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的要求:(1) 对代码的要求, 原始消息代码必须编成适合于传输用的码型;(2) 对所选码型的电波形要求,电波形应适合于基带系统的传输。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基带码型:

①AMI 码:AMI 码是传号交替反转码。其编码规则是将二进制消息代码“1”(传号)交替地变换为传输码的“+1”和“-1”,而“0”(空号)保持不变。例如:

消息代码 1 0 0 1 1 0 0 0 0 0 0 0 1 1 0 0 1 1 … AMI 码: +1 0 0 –1 +1 0 0 0 0 0 0 0 -1 +1 0 0 -1 +1…

②HDB3码:全称是3阶高密度双极性码,它是AMI 码的一种改进型, 其目的是为了保持AMI 的优点而克服其缺点, 使连“0”个数不超过3个。其编码规则如下:

(1) 当信码的连“0”个数不超过3时,仍按AMI 码的规则编,即传号极性交替;

(2)当连“0”个数超过3时,则将第4个“0”改为非“0”脉冲,记为+V 或-V ,称之为破坏脉冲。相邻V 码的极性必须交替出现,以确保编好的码中无直流;

(3)为了便于识别, V 码的极性应与其前一个非“0”脉冲的极性相同,否则,将四连“0”的第一个“0”更改为与该破坏脉冲相同极性的脉冲,并记为+B 或-B ;

(4)破坏脉冲之后的传号码极性也要交替。 例如:

代码: 1 0 0 0 0 1 0 0 0 0 1 1 0 0 0 0 l 1

AMI 码: -1 0 0 0 0 +1 0 0 0 0 -1 +1 0 0 0 0 -1 +1 HDB3码: -1 0 0 0 -V +1 0 0 0+V -1 +1-B 0 -V +1 -1

③数字双相码:又称曼彻斯特(Manchester )码。 它用一个周期的正负对称方波表示“0”,而用其反相波形表示“1”。 编码规则之一是: “0”码用“01”两位码表示, “1”码用“10 ”两位码表示,例如:

代码: 1 1 0 0 1 0 1 双相码: 10 10 01 01 10 01 10

④ 密勒码:又称延迟调制码,它是双相码的一种变形。编码规则如下: “1”码用码元间隔中心点出现跃变来表示,即用“10”或“01”表示。“0”码有两种情况:单个“0”时,在码元间隔内不出现电平跃变,且与相邻码元的边界处也不跃变, 连“0”时,在两个“0”码的边界处出现电平跃变,即“00”与“11”交替。

⑤CMI 码:传号反转码的简称,与数字双相码类似, 它也是一种双极性二电平码。编码规则是:“1”码交替用“11”和“00”两位码表示; “0”码固定地用“01”表示,其波形图如图 5 - 5(c)所示。

O A

-A

O

A

(a )(b )

(a) 双相码; (b) 密勒码; (c) CMI码

1.3信道信号形成器

基带传输系统的输入是由终端设备或编码器产生的脉冲序列,它往往不适合直接送到信道中传输。道信号形成器的作用就是把原始基带信号变换成信适合于信道传输的基带信号,这种变换主要是通过码型变换和波形变换来实现的。直观的讲,信道信号形成器似乎是多余,但是在实际中信道的带宽是有限的,而基带信号的频谱则往往非常宽,有时则是无限宽,基带信号一旦直接进入信道,必然会有部分频率产生非常大的衰减,不利于传输,信道信号形成器的目的就是与信道匹配,产生便于传输的基带信号波形,减小码间串扰,利于同步提取和抽样判决。在实际应用中信道信号形成器往往采用平方根升余弦滤波器,具体原因将在以下分析。

1.4信道

信道是允许基带信号通过的媒质,通常为有线信道,如市话电缆、架空明线等。信道的传输特性通常不满足无失真传输条件,甚至是随机变化的。另外信道还会进入噪声。在通信系统的分析中,常常把噪声n(t)等效,集中在信道中引入。本次系统仿真中采用高斯白噪声信道。

1.5 接收滤波器

接收滤波器的主要作用是滤除带外噪声,对信道特性均衡,使输出的基带波形有利于抽样判决。实际应用中考虑到码间干扰和匹配滤波,则往往采用与信道信号形成器对应的平方根升余弦滤波器。

1.6抽样判决器

抽样判决器是在传输特性不理想及噪声背景下,在规定时刻(由位定时脉冲控制)对接收滤波器的输出波形进行抽样判决,以恢复或再生基带信号。用来抽样的位定时脉冲则依靠同步提取电路从接收信号中提取,位定时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判决效果。

2.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码间干扰与抗噪声性能研究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组成绝非各模块之间的简单组合,需要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而码间串扰和噪声则是影响基带传输的主要原因。所谓码间串扰(ISI)是由于系统传输的总特性不理想造成,导致前后码元波形畸变,展宽,并使前面波形出现很长拖尾。这样,当后一个码元到来时,前一个码元的波形尚未完全衰减,在抽样时刻,则会影响到当前码元的抽样值,对于二进制码元来说,有可能在输出抽样时刻将“0”错判为“1”,或将“1”错判为“0”,从而产生误码,对整个传输极为不利。噪声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完全消除,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在输出最佳时刻进行抽样判决,即信噪最大时刻进行抽样。由此可见,码间干扰和噪声产生的机理不同,对其研究也将分开讨论。

2.1码间串扰的分析

2.1.1码间串扰的产生

在这里,依然要结合基带传输系统的模型进行分析,如图2-1所示:其中{an}为发送滤波器的输入符号序列,也可以理解为将要传输的消息代码,系统总的传输特性为H(ω)=GT(ω)C(ω)GR(ω)

图2.1 基带系统传输模型

其单位冲激响应为h(t)= , 也就是说若输入端加入单位冲激δ函数,则输

出端则会出现h(t)波形,假如在此假设输入端为冲激序列d(t) ,则输出端可有接受信号 y(t)=d(t)*h(t)+nR(t)=

式中,nR(t)是加性噪声n(t)经过接收滤波器后输出的噪声。 由此,则在第t=kTs+t0时刻上(t0是信道和接收滤波器所造成的延迟)对y(t)抽样,输出端得到信号y(kTs+t0)=akh(t0)+ anh [(k-n)Ts+t0]+nR(kTs+t0), (式2.1) 其中的码间干扰项为 anh [(k-n)Ts+t0],噪声项为nR(kTs+t0)。

2.1.2满足无码间干扰的时域条件

由式(2-1)可知,若想消除码间串扰,应有anh [(k-n)Ts+t0]=0,但是由an 是随机的,不一定为零,只能使h [(k-n)Ts+t0]在 t0+Ts ,t0+2Ts ….. (k-n)Ts+t0…. 等抽样判决时刻上正好为0,就能消除码间串扰,如图 2 - 2(b)所示。 这也是消除码间串扰的基本思想。

图2.2 消除码间串扰原理 由上图可得,消除码间串扰的时域条件为h(kTs)=

上式称为无码间串扰的时域条件。

2.1.3满足无码间干扰的频域条件

无码间串扰的频域条件是根据其时域条件做傅立叶变换所得,它们之间的关系即为h(t)=

,在t=kTs 时,有h(kTs)= ,经过变量代换等过

程,即可得到以下公式

, 其中 |w|≤ , 或者写成

(式2.3)

接收

传输发送ωωπωd e H t j )(21?

-∑

-∞

=n )

()(t n nT t h a R S n +-∑

≠k

n ∑

≠k n O (a )(b )

1 k=0 0 k 为其他整数 (式2.2) dw e w H s jwkT ?

∞∞-)(21πdw e w H jwt

?∞∞-)(21π1)2(1=+∑

s

i S T i

w H T πT πS

s s

i

T w T T

i w H ππ≤

=+∑,)2(

这就是著名的奈奎斯特第一准则,它为我们提供了检验一个给定的系统特性H(ω)是否产生码间串扰的一种方法,它的物理意义是:按ω=±(2n-1)π/Ts (其中n 为正整数)将H(ω)在ω轴上以2π/Ts 间隔切开,然后分段沿ω轴平移到(-π/Ts ,π/Ts)区间内进行叠加, 其结果应当为一常数(不必一定是Ts ),这时便将该系统看作是无码间串扰系统,如图2.3所示:

图2.3 Hep(w)的构成

2.1.4无码间串扰传输特性的设计 (1)理想低通传输特性

由图2.1.3可知,满足无码间串扰的系统并非只有唯一的形式,很多系统都可以达到这样的要求,这时候就要选择一个合适的系统去实现,下面对几种无码间串扰系统进行分析并选择一种合适的系统作为本次设计的目标。 首先,有一种易想到的极限情况,有必要对其做出介绍,即理想低通特性,它的时频域特性如下图所示:

图2.4(a )理想低通系统传输特性; (b) 理想低通系统冲激响应

上图中, ,通过上图很容易观察到,在该系统冲激响应,在t=±kTs(k

≠0)时有周期性零点,当发送序列的间隔为Ts 时正好巧妙地利用了这些零点(见图 2-4(b )中虚线), 实现了无码间串扰传输。 再分析该系统占用的带宽,假设此时的传码率为1/T ,可得以下结论: ① 该系统产用的带宽为W=1/2T (Hz ),这是该系统在抽样时刻无码间串扰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极限情况; ② 由(1)可知,该系统的频带利用率为η=2波特/赫;

T s T s T

πT πT s T s

T T

T s -T s -T

s π-T s T s

T s T s -T s i =0

i =-1

i =+1

(a )(b )(c )

(d )

(e)

T s

T s (a )

(b ))/(sin )(S S

S

T t Sa t

T t T t h ππ

π==

③ 把1/2T 称为奈奎斯特带宽,记为W1,该系统无码间串扰的最高传输速率为2W1波特,称为奈奎斯

特速率。

由上可知,理想低通传输特性的基带系统有最大的频带利用率,但是遗憾的是理想低通特性有其难以克服的缺点,主要如下:

① 陡峭的边缘特性在物理实现时几乎没有可能;

② 即使有相当逼近的传输特性,但是其冲激响应h(t)拖尾太长,衰减振荡幅度较大,如果定时稍有偏差,就会出现严重的码间干扰;

因此一种更加实用的传输特性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即升余弦滚降特性。 (2)升余弦滚降特性

升余弦滚降特性克服了理想低通传输特性的固有缺点,却很好地实现了无码间串扰的特性,它的时频域特性如下图所示:

图2.5余弦滚降系统 (a) 传输特性; (b ) 冲激响应

在此,不对其频域表达式不用做太多分析,只是要求H (w )在滚降段中心频率处呈奇对称的振幅特性,就必然能够满足奈奎斯特第一准则,从而实现无码间串扰,如图2-6所示:

图2.6 滚降特性构成

在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滚降系数α= , 其中w1,w2已在上图中标出,因此具有不同滚降系

数的升余弦特性系统的冲激响应都可以表示为 ,这样对于具有升

余弦特性的基带系统做了比较完整的分析,这也为下面系统的设计仿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分析

上面在对码间串扰进行分析时忽略了噪声对系统的影响,但是实际传输过程中噪声是绝对不能轻易忽略的,即使我们设计了完美的无码间串扰系统,仍然要考虑噪声的影响,它同码间串扰一样,都可以使判决时产生错判,从而影响传输。对于噪声的研究涉及到输出端判决门限值的选定和匹配滤波等相关知识,这些都密切影响着系统能否有效地传输。 2.2.1判决门限的选定

在进行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分析之前,我们无从得知到底哪些因素对误码率产生着至关重要

T s 11(a )1

1(

b )+=

1

2w w

S

S

S S T t T t T t T t t h /41/cos //sin )(22ααπππ-?=

的影响,所以可以从以下模型开始分析:

图2.7 抗噪声性能分析模型 假设二进制基带信号为双极性,设它在抽样时刻的电平取值为+A 或-A (分别对应与信码“1”或“0” ), 则x(t)在抽样时刻的取值为 :

设判决电路的判决门限为Vd ,判决规则为 x(kTs)>Vd, 判为“1”码 x(kTs)<Vd ,判为“0”码

上述判决过程的典型波形如图 2-8所示。其中,图(a)是无噪声影响时的信号波形,而图(b )则是图(a)波形叠加上噪声后的混合波形,显然,噪声的加入使得判决出现了误码。

图2.8判决电路的典型输入波形

信道加性噪声n(t)通常被假设为均值为0、双边功率谱密度n0/2的平稳高斯白噪声,而接收滤波器又是

一个线性网络,故决电路输入噪声nR(t)也是均值为0的平稳高斯噪声,且它的功率谱密度Pn(ω)

为:Pn(ω)= (式2.4)

根据式(2.4),故当发送“1”时,A+nR(kTs)的一维概率密度函数为: (式2.5) 而当发送“0”时,-A+nR(kTs)的一维概率密度函数为 : (式2.6) n (t )

01010100*0111*A 0-A

(a )判决门限电平

样脉冲)判决门限电平t >0

A 0-A

(b )20

)(2

w G n R ]2)(exp[21)(22

1n

n A x x f σπσ--=]

2)(exp[21)(2

2

1n

n

A x x f σπσ+-=

此时,在-A 到+A 之间选择一个适当的电平Vd 作为判决门限,根据判决规则将会出现以下几种: 对“1”码

对“0”码

X (t

图2.9 x(t)的概率密度曲线

P(0/1)和P(1/0)分别如图2-9中的阴影部分所示。 若发送“1”码的概率为P(1),发送“0”码的概率为P(0),则基带传输系统总的误码率可表示为 Pe=P(1)P(0/1)+P(0)P(1/0) (式2.7)

从上式可以看出,误码率与P(1),P(0),f0(x),f1(x)和Vd 有关, 而f0(x)和f1(x)又与信号的峰值A 和噪声功率σ2n 有关。 通常P(1)和P(0)是给定的,因此误码率最终由A 、σ2n 和门限Vd 决定。在A 和σ2n 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找到一个使误码率最小的判决门限电平,这个门限电平称为最佳门限电平,令

则 (式2.8)

此时系统总的误码率为 Pe (式2.9)

当“0”码和“1”等概率发送时,则有p (0)=p (1)=1/2时,则有 =0,即采用双极性二进制码元

时,判决门限电平应设为0。 对于单极性二进制码元来说 (式2.10)

此时 (式2.11)

比较(式2.9)与(式2.11)可见, 在单极性与双极性基带信号的峰值A 相等、噪声均方根值σn 也相同时,单极性基带系统的抗噪声性能不如双极性基带系统。 此外,在等概条件下, 单极性的最佳判决门限电平为A/2,当信道特性发生变化时, 信号幅度A 将随着变化,故判决门限电平也随之改变,而不能保持最佳状态,从而导致误码率增大。而双极性的最佳判决门限电平为0,与信号幅度无关,因而不随信道特性变化而变, 故能保持最佳状态。因此,基带系统多采用双极性信号进行传输。 2.2.2匹配滤波及最佳基带传输系统

上面讨论的是抽样判决电路对基带传输误码率的影响,现在假设即使有了无码间串扰系统,有了合

0=d dv dp )1()0(ln 22p p A v n d σ=**

d

v

2(21n

A erf σ=2

A v d =*

)22(21)]22(1[21n n e

A erfc A erf P σσ=-=

适的判决门限电平,但是仍然不能有效地减小噪声对误码的影响,现在需要构造的是最佳基带传输系统,

即如何设计GT(w),C(w)和GR(w),以使系统在加性高斯白噪声条件下误码率最小,这种消除了码间串扰并且误码率最小的基带传输系统成为最佳基带传输系统。匹配滤波器的实现是设计最佳基带传输系统的必要步骤,最佳线性滤波器的设计有两种准则:使输出的信号波形与发送信号波形的均方误差最小,由此导出维纳滤波器;使输出信噪比在某一特定时刻达到最大,由此导出匹配滤波器,此片设计使用的是匹配滤波器。

1.数字信号的匹配滤波接收法

图2.10 匹配滤波器原理图

构造匹配滤波器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抽样时刻使得抽样信号的信噪比最大,很明显,这样的话将使得抽样判决错误的概率最小,符合最佳接收准则。

如图2-10所示,输入x(t)=s(t)+n(t),s(t)为输入数字信号,其频谱函数为S(ω)。n(t)为高斯白噪声,其双边功率谱密度为 n0/2 。输出y(t)=s0(t)+n0(t),其中输出信号s0(t),其频谱函数为

So(ω),关系为 ,

滤波器输出噪声的平均功率为

在抽样时刻t0,线性滤波器输出信号的瞬时功率与噪声平均功率之比为

,选择H(w)使该比值最大,利用

施瓦兹不等式

式中,X(ω)和Y(ω)都是实变量ω的复函数。当且仅当 X(ω)=KY*(ω)时,等号成立。

令 X(ω)=H(ω) , Y(ω)=S(ω)

e

jwt 0

则信噪比

其中 为信号的能量。线性滤波器所能给出的最大输出信噪比为 (式2.12)

==?∞∞-ωωπωd e s t s t j )(21)(00ω

ωωπωd e H s t j )()(21?

∞-dw w H w p dw w P N i n n 20)()(21)(210??∞∞-∞∞-==ππdw w H n dw w H w n 2020)(4)()(221?

?∞∞

-∞∞-==ππ??∞∞-∞

-=

dw

w H n dw e w s w H N t s jwt 200

2

00)(4)()(21)(0ππ2)()(21?

∞-ωωωπd Y X ωωπωωπd Y d X 22)(21)(21?

?∞

∞-∞∞-≤≤=?

?

∞∞-∞∞-ωωωωωπωd H n d e S H r t j 2

02)(4

)()(210

2

)(21)(4)()(4102

20220n d s d H n d e s d H rt j ?

?

??∞

-∞∞-∞∞-∞∞-=ωωπωωπωωωωπω0

2n E =?

-=

ωωπωd e s E rt j 20)(210

max 2n E r =

它出现的条件是: H(ω)=KS*(ω)

e

jwto

- (式2.13)

这就是最佳线性滤波器的传输函数,由于它是信号频谱的复共扼,故称为匹配滤波器。其中t 0是传输延迟,式2-12,式2-13的给出为我们构造匹配滤波器奠定了有力的基础,结合前面构造的无码间串扰的升

余弦滤波器,一个最佳基带传输系统的雏形已经出现: 为了消除码间干扰,要求

这就意味着,总特性是确定的,因而最佳基带系统的设计问题就归结为选择怎样的发送滤波器特性CT(ω)和接收滤波器特性CR(ω) 。为使错误概率最小,就要使接收滤波器特性与输入信号的频谱共扼匹配。那么就要求有下式成立

同时 已知,考虑在t0时刻取样,上述方

程改写为 , ,于是解出

,这正是在构造最佳基带传输系统时为何要使用平方根升余弦滤波器的意义

所在。

2.2.3 眼图

眼图是指利用实验手段方便地估计和改善(通过调整)系统性能时在示波器上观察到的一种图形。从理论上讲,只要基带传输总特性H(ω)满足奈奎斯特第一准则,就可实现无码间串扰传输。但在实际中,由于滤波器部件调试不理想或信道特性的变化等因素,都可能使H(ω)特性改变,从而使系统性能恶化。计算由于这些因素所引起的误码率非常困难,尤其在码间串扰和噪声同时存在的情况下,系统性能的定量分析更是难以进行,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用简便的实验方法来定性测量系统的性能,其中一个有效的实验方法是观察接收信号的眼图。 (1)眼图的产生

用示波器跨接在接收滤波器的输出端, 调整示波器水平扫描周期与接收码元的周期同步。示波器上将显示出若干个码元的波形在一个码元周期的时间上重叠的图形,形成眼图。 为了便于理解,可以借助图2.11来理解,暂先不考虑噪声的影响。图2.11(a) 是接收滤波器输出的无码间串扰的双极性基带波形,用示波器观察它,并将示波器扫描周期调整到码元周期Ts ,由于示波器的余辉作用,扫描所得的每一个码元波形将重叠在一起,形成如图 2.11(c)所示的迹线细而清晰的大“眼睛”;图2.11(b) 是有码间串扰的双极性基带波形,由于存在码间串扰, 此波形已经失真,示波器的扫描迹线就不完全重合, 于是形成的眼图线迹杂乱, “眼睛” 张开得较小, 且眼图不端正, 如图2.11(d)所示。对比图(c)和(d)可知, 眼图的“眼睛”张开得越大,且眼图越端正,表示码间串扰越小, 反之,表示码间串扰越大。

图 2.11 基带信号波形及眼图

当存在噪声时,眼图的线迹变成了比较模糊的带状的线, 噪声越大,线条越宽,越模糊,“眼睛”张开

,)2(s i s T T i H =+∑

πωs

T i πω≤0

)()(*

t j T R e C C ωωω-=)()()(ωωωR T C C H =)()(*ωωT

R C C =)()()(ωωωR T C C H =[]21

)()()(ωωωH C C R T ==+0

-眼图

(b )

+10

-1

(d )

得越小。不过, 应该注意,从图形上并不能观察到随机噪声的全部形态,例如出现机会少的大幅度噪声,

由于它在示波器上一晃而过, 因而用人眼是观察不到的。所以,在示波器上只能大致估计噪声的强弱。 (2)眼图的意义

从以上分析可知,眼图可以定性反映码间串扰的大小和噪声的大小。眼图可以用来指示接收滤波器的调整,以减小码间串扰,改善系统性能。为了说明眼图和系统性能之间的关系,我们把眼图简化为一个模型,如图2-12

图2.12 眼图的模型

由该图可以获得以下信息:

(1) 最佳抽样时刻应是“眼睛”张开最大的时刻;

(2) 眼图斜边的斜率决定了系统对抽样定时误差的灵敏程度: 斜率越大, 对定时误差越灵敏; (3) 图的阴影区的垂直高度表示信号的畸变范围; (4) 图中央的横轴位置对应于判决门限电平;

(5) 抽样时刻上, 上下两阴影区的间隔距离之半为噪声的容限, 噪声瞬时值超过它就可能发生错误判决;

(6) 图中倾斜阴影带与横轴相交的区间表示了接收波形零点位置的变化范围, 即过零点畸变,它对于利用信号零交点的平均位置来提取定时信息的接收系统有很大影响。

顺便指出,接收二进制波形时,在一个码元周期Ts 内只能看到一只眼睛;若接收的是M 进制波形,则在一个码元周期内可以看到纵向显示的(M-1)只眼睛;另外,若扫描周期为nTs 时,可以看到并排的n 只眼睛。

3.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软件仿真

软件仿真是设计通信系统的必要步骤,当我们把它做成实际系统后,它应符合通信通信原理的理论对它的描述,计算机仿真就是把硬件实验搬进了计算机,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软件实验,在硬件实验系统中,用各种电子元器件制作出通信原理的理论模型所规定的各个模块,再用导线连接,仪表观察,软件系统也是如此,只不过通信模块是由软件实现的或者调用专用软件的相关模块即可。当然,软件仿真不像硬件那样给人感觉真实,但与硬件相比,软件依然具有以下优点:

(1)软件仿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极好的灵活性。在硬件系统中,改变系统参数意味着可能要重做硬件,而软件则需要修改数据即可,也许就是点几下鼠标,这样,我们可以集中精力设计更为可靠的系统;

限限电平最佳判决时刻

(2)软件实验有助于我们更为全面地研究通信系统,而纯粹的硬件电路则有时实现起来相当困难;

(3)硬件的精度取决于元器件及工艺水平,软件实现的精度取决于CPU的运算速度或者说程序的运算量;

3.1 simulin k环境下的数字基带系统仿真

在这里,有必要对simulink稍作介绍,Simulink是MATLAB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它提供一个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综合分析的集成环境。在该环境中,无需大量书写程序,而只需要通过简单直观的鼠标操作,就可构造出复杂的系统。利用simulink进行仿真时最重要的就是要设置好参数。Simulink具有适应面广、结构和流程清晰及仿真精细、贴近实际、效率高、灵活等优点,并基于以上优点Simulink已被广泛应用于控制理论和数字信号处理的复杂仿真和设计。同时有大量的第三方软件和硬件可应用于或被要求应用于Simulink。

3.1.1数字基带信号----曼彻斯特码的实现

曼彻斯特的编码规则是这样的,即将二级制码“1”编成“10”,将“0”码编成“01”,在这里由于采用了二进制双极性码,则将“1”编成“+1-1”码,而将“0”码编成“-1+1”码。打开matlab,在command window框中输入simulink然会回车即可调出simulink模块。我们将待传输的基带信号由bernoulli binary generator模块生成,双击模块将“0”码概率(Prpbability of a zero)设置为0.5,信号周期(sample time)设置为0.5,即可产生一列随机二进制代码,接上示波器观察,如下图:

图3.1 随机二级制代码产生框图图3.2 示波器观察框图

这样只是产生了消息码,仍然需要将此代码转换成双极性二进制曼彻斯特码,该曼彻斯特码的产生框图如图3.3所示:

图3.3 曼彻斯特码编码模块框图

图3.4 示波器观察编成的曼彻斯特码

图3-4中的switch是一个开关选择电路,这时需要将其参数threshhold一值设为0.5,这时当抽样值为“1”(即大于0.5)时,输出1,当抽样值为“0”(即小于0.5)时,输出-1。图中pulse generator的period一值设为0.5,即周期为0.5秒,占空比即pulse width(% of period)设为50,也就是半占空比,在示波器(scope)的parametres中设置输入通道数为2。

观察上图,可以看到,生成的曼彻斯特码与原始消息代码一致,这说明编码是正确的,码的周期也与设置的参数一致,达到编码的预期目的。

图3.5 编码模块参数设置框图

3.1.2传输模块的实现

传输模块主要包括根升余弦滤波器发送模块,高斯白噪声信道和升余弦滤波器接收模块,采用根升余弦滤波器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码间干扰并且实现匹配滤波,matlab r2009集成了该模块,直接调用即可。它们的参数和框图设计如图3- 6,图3-7所示:

图3.6 传输模块参数设置

图3.7 传输模块设计框图

3.1.3译码电路

由传输模块输出的信号此时是双极性的连续信号,设置cantant模块,switch模块的抽样时间(sample time)为0.5s,pulse generator模块的作用是配合译码,从而译出双极性的二进制消息码,经过延时模块和极性转换模块后,最终译成单极性的消息码,与发送端的消息代码相比,即可看出整个传输是否有效。

图3.8 抽样判决电路及极性转换电路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抽样判决电路的抽样时间设置为0.5s,若设置为0.25s,则会出现不必要的麻烦,抽样判决电路产生的双极性曼彻斯特码会出现归零现象,也不利于后面的极性转换,因此,正确地设置抽样时间是该模块的重要环节。

3.1.4 传输系统构造总图

至此,整个电路各个模块都已分析,现在需要将各模块连接起来,观察各个模块的输入输出情况,以验证传输是否成功。为了研究系统各环节对传输的影响,有必要不时地对其中的一些模块参数进行修改,对于噪声的影响,还可以通过观察眼图分析,以下是系统总的电路,如图3-9所示:图3-10是用示波器

(完整版)冯忠良版本教育心理学笔记

教育心理学 裴斯塔洛奇-----提出“教育要心理化” 心理测验最初由英国高尔顿提出 卡普捷列夫1877年《教育心理学》是迄今为知的正式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第一部教育心理著作 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一)心理教育学观点认为它是把心理学知识应用于教育的一门学科 (二)以儿童发展研究为中心的观点(实验教学运动的代表人) (三)以学习为中心的观点(最初倡导者是桑代克、奥苏泊尔) 教育系统的基本结构 1教育作为一种经验传递系统,是通过教育与学生的交往活动实现的 2教育系统的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 经验的传授者及其传授活动;经验的接受者及其接受活动;经验本身以及媒体。3教育系统三要素,在统一的经验传递中有独特的作用,但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构成教育系统本身的独特结构:教受制于学,学受导与教;学与教受制于教材,教材必须依据学与教。 第一节主要内容 总论、学习理论、学习心理、知识信息、技能学习、广泛学习、教学设计及其成效的考核与评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方法论及研究原则 一、辩证唯物主义与教育心理学 二、科学系统论与教育心理 学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一、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 原则 1 客观性原则 2 系统性原 则3 实践性原则4 综合创 造性原则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主要 研究方法 一、调查法观察法 教育心理问题的研究程序 一、确定研究课题二、 查阅文献三、提出假设四、 设计与实施研究方案 五、整理分析研究结果六、 撰写实验报告 第一节桑代克的联结- 试误说 第二节巴浦洛夫的经典 性条件作用说 第三节华生的刺激-反 应说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反对以强化为主的程序教 学 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发现 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 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 认知结构。 一、认知学习观 (一)学习的实质是主 动地形成认知结构(二)学 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 个基本过程 二、结构教学观 (一)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 学科的基本结构(二)掌握 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1 动机原则(好奇内驱力; 胜任内驱力;互惠内驱力) 2 结构原则(动作;图像; 符号)3 程序原则 4 强化 原则 三、发现学习观 奥苏泊尔的有意义接受说 二、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 (一)动机阶段(二)领会 阶段(三)习得阶段(四) 保持阶段(五)回忆阶段 (六)概括阶段(七)作业 阶段(八)反馈阶段 第一节班杜拉的观察学 习理论 一、班杜拉的经典实 验 榜样学习实验‘ 二、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与 条件 (一)注意观察(调节着观 察者对示范活动的探索和 知觉) 影响因素: 1榜样行为的特性 (1)榜样的显著性,复杂 性、普遍性和实用价值影响 着观察学习的速度和水平; (2)人们对敌对的,攻击 性行为远较亲社会行为易 模仿,奖励比惩罚的行为易 模仿。 2榜样的特征 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社 会背景等方面与观察者越 相近越易引起注意; (1)受人尊重,地位较 高,有能力的…… 3 观察者的特点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一、自然人性论二、 自我实现人格论及其患者 中心疗法三、知情统一的 教学目标观 四、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五、学生中心发展观 三、当今建构主义理论的基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第4版笔记)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知识结构版 第一编——绪论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一节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一、个体心理: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不可割裂互相联系依存。 (一)认知:指人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 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语言等。 (二)动机和情绪:动机:支配人的认知和行为,是指推动人的活动并 使活动朝向某以目标的内部动力。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 即个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某种不平衡状态。 情绪: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又对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调节 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内在因素。 意志: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 过程。意志与认知、情绪有密切关系。 (三)能力和人格:在信息加工过程中,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 叫个性心理特征或个性。包括能力和人格两方面。 二、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 和活动构成。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行为总是在 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 用。人的行为的复杂性是由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引起的。主观世界的情况不 同,对同一刺激的反应常常是不一样的,有机体内部状态不一样,对同一 事物的反应也可能不一致,因此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他 的外部行为反应。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学研究的一 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 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即通过对行为的客观记录、分析 和测量来揭示人道心理过程的规律。 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人和动物都有心理,但人的心理不同于低等动物 的心理,它具有意识的特点。意识极其复杂因此有人称它是“人类最 后一个难解的谜”。 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 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这是人 的意识的第一个特点。人凭借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不仅能够了 解客观事物的现状,而且能够通晓过去和预见未来,这是任何动物心 理所不能及的。 人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能够预先计划达到目的的方法和手段,这 是人类意识的另一特点。 意识有时也叫觉察。人的意识还表现在人能够觉察到外部事物的存在 和自己的内部心理活动,能够把“自我”与“非我”、“主体”与“客 体”区别开来。 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这是人的心理的 重要特点。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 因而都没有自我分析与自我评价的能力。自我意识是个体在一定发展 阶段上才出现的。它对个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最新心理学听课笔记第十章情绪

心理学听课笔记第十章情绪 第十章情绪 1.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和情感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 情绪和情感统称为感情。情绪指感情过程,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情感指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情绪和情感都具有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 2.情绪纬度和情绪纬度理论 1、情绪的纬度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指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方面。这些特征的变化又具有两极性。 2、情绪纬度的理论: (1)【三维理论】冯特提出的三维理论认为:情绪是由三个纬度组成的,即愉快-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松弛。每一种具体情绪分布在三个纬度的两极之间不同的位置上。20世纪50年代,施洛伯格根据面部表情的研究提出,情绪的纬度有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绝和激活水平三个纬度,建立了一个三维模式图。60年代末,普拉切克提出,情绪具有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等三个纬度,并用一个倒锥体来说明三个纬度之间的关系。 (2)【四维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提出情绪四维理论。认为情绪有愉快度、紧张度、激动度、确信度等四个纬度。

3.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1、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的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2、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 3、情感有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4.情绪与脑 情绪的脑中枢机制主要与下丘脑、网状结构、边缘系统、大脑皮层等部位有密切关系。其中边缘系统在情绪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正情绪时大脑左半球出现较多的脑电位活动,而负情绪时右半球出现较多的电位活动。(美国心理学家奥尔兹用自我刺激的方法证明下丘脑和边缘系统中存在一个“快乐中枢”。杏仁核是恐惧反应的中枢。) 情绪的外周神经机制主要与自主神经系统、内外分泌系统和躯体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 5.情绪理论 1、情绪的早期理论 『詹姆斯-兰格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分别提出内容相同的一种情绪理论。他们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活动的产物。后人称它为情绪的外周理论。即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詹姆斯提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在他看来,是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所以悲伤由哭泣引起,恐惧由战栗引起;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他特别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詹姆斯-兰格理论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 种,是心理学与应用学的交叉学科。 2、研究内容:五要素三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帮助教师准确的研究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 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 6、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总结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表 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7、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 变化。 8、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9、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少年期:初中阶段,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2)青年初期: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性”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10、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11、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12、2岁时口头语言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关键期。 1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阶段发展理论: 感知运动(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形式运算阶段(11-15)具备了可逆思维 14、最近发展区:前苏联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5、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6、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自主敢对羞耻感与怀疑(2-3)主动敢对内疚感(4-5)勤奋敢对自卑感(6-11)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17、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18、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9、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生理自我(3岁)到社会自我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20、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21、学生间的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威特金)、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性。 22、世界上著名的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23、性格:指个体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 24、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外倾型与内倾型、独立性与顺存性)。 25、学习的实质:(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26、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区别:(1)人类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笔记完美加强版

第一编——绪论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想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3,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 1,心理与行为: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2,意识与无意识: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自我意识具有分析和评价自我的能力。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4,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 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但概括起来主要研究的问题是:1,心理过程;2,心理结构;3,心理的脑机制;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5,心理与环境。 5,心理学的研究类型? 心理学的研究类型有:因果研究、相关研究、个案研究。 6,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科学的预测现象,有效的控制现象和从不同方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1,理论意义:科学正确的解释心理现象,对于我们破除迷信,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2,实践意义:通过科学的认识心理现象,我们在实践中就可以引导人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并且可以运用心理的规律去预测和控制心理现象,指导不同领域的实践。 7,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学科分支? 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1,普通心理学:○1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以及各种心理特性最一般的规律;○2研究心理学最一般的理论;○3研究心理学最一般的方法。 2,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生理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心理生理学研究心理活动引起的生理功能的变化。 3,发展心理学:研究心理的种系发展『比较心理学』和人心理个体发展『毕生发展心理学』 4,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所包含的各种心理现象,揭示教育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 5,医学心理学: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及预防中的作用,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 6,工程心理学:是心理学与现代技术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它研究人与机器之间的配置和机能协调,实现人、机器、环境系统的最好匹配,使人能在安全有效的条件下从事工作。

怎么写听课记录

怎么写听课记录 一、听课记录的基本要点 听课记录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教学实录;二是教学评点。 1、教学实录包括: (1)听课时间、学科、班级、执教者、课题、第几课时等; (2)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采用的方法(多以记板书为主); (3)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 (4)学生活动情况; (5)教学效果。 教学实录通常有下面三种形式:一种是简录,简要记录教学步骤、方法、板书等;二种是详录,比较详细地把教学步骤记下来;三种是记实。 2、教学评点 听课者对本节课教学的优缺点的初步分析与评估,以及提出的建议。包括: (1)教材处理与教学思路、目标; (2)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3)课堂结构设计; (4)教学方法的选择;

(5)教学手段的运用; (6)教学基本功; (7)教学思想; (8)其他。 写教学评点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间评,把师生双边活动后所产生的反馈感应,随时记录下来;二种是总评,就是对间评综合分析后所形成的意见或建议记在记录本上。待课后与执教者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这里值得提出来的是,在做听课记录时许多人偏于记课堂实录,而不做评点。甚至相当一部分人,记录的内容多是教者板书什么就记什么,成了讲授者的“板书”,此外别无它记。显然这种听课记录其价值是不大的。好的听课记录应是实录与评点兼顾,特别是做好课堂评点往往比实录更重要。 二、进入听课现场,记录听课重点 (略) 三、课堂听课评价 课堂听课评价以定性描述为主。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结构、学生参与情况和学习效果等几方面阐明这节课的得失,既要有观点,又要有依据,要体现这节课的“质”,为了突出重点,一般不作面面俱到的评价,而是选择比较有意义的、有典型性的方面作点评。评价还要

广告心理学 参考答案经典.doc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心理学的基本任务,就是研究人们通过实践活动,主动地进行反映过程的规律以及由此发展起来的__________________。 2.人的一切心理现象都是对的_______________反映。 3.当客观刺激物作用于我们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时,人的认识过程便由此开始了,它涉及到感觉、知觉、记忆、思维、 __________等活动。 4.认识、情感、意志都是心理过程。___________则是这些心理过程所共有的心理特征,它伴随于这些过程之中。 5.不同的人在能力、气质、性格上的特点,构成了人们心理上的差异,即 ___________。 6.个性心理特征受人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的制约。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又统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7.伴随着注意的心理特征包括三个心理过程,它们是认识过程、情感过程以及_____________。 8.从单纯宣传商品信息,说服消费者购买的广告心理,进而发展到以研究___________为主体,这一发展趋向导致了消费心理学的问世。 9.消费者寻找、购买、使用和评价用以满足需要的物品和劳务设施所表现出的一切脑体活动的行为叫做_____________行为。 10.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会受到内部的和外部的两大因素的影响,其中态度因素属于___________因素。 11.20世纪初,刘易斯(Lewis)就注意到大众接受广告的心理历程,将其归纳为AIDA,指的是广告作用于视听者的注意、兴趣、欲望、___________这几个心理历程。 12.态度理论的三相心理模型指的是态度有三个成分,即认知的、情感的和__________三个成分。 一、填空题 1.个性心理特征2.客观现实3.想象4.注意5.个性心理特征6.个性倾向性7.意志过程 8.消费者9.个体消费10.内部 11.行动12.意向的

心理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1.描述:对心理现象进行客观和精确的观察和了解。 注:描述要客观,必须忠实于可观察到的信息 2.解释:寻求心理和行为的原因,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心理或行为。 注:解释要合理,谨慎地超越被观察到的现象。 3.预测:是对某种特定行为将要发生的可能性或某种特定关系将被发现的可能性的陈述。 4.控制:控制意味着使行为发生或不发生,或者影响它的形式、强度、发生率等。 二、心理学简史: 1.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适应环境科学和技术受科学理念的影响,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寻求生存的意 义哲学和宗教关于人类研究自身问题的新学科体系。 2. 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冯特:科学心理学之父。1879 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 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产生。 3.当代心理学流派: 结构主义心理 学 机能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 精神分析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一、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实践性原则 3、发展性原则 4、因果性原则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心理学的科学性要求其结论必须建立在依靠科学方法收集和处理的证据基础 之上。科学的方法包括一整套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序步骤,用客观收集 到的信息作为得出结论的事实基础。 1、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被试的行为、语言、 表情、动作等进行观察和描述,从中发现行为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2、实验法 实验法是有目的、有方向地严格控制一定条件,引起被试某种特定心理现象 和行为的出现,从而研究心理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3、测验法 ⑴作业型测验法:要求被试完成一定难度的任务,研究者根据其完成的质量对其特 质做出量化评定的方法。能力测验学绩测验⑵自陈型测验法:要求被试完 成一些自我评估的题目,研究者根据其完成的情况对 其特质做出量化评定的方法人格测验心理健康测验

广告心理学的重点

广告心理学复习笔记 第一章绪论 1,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研究对象 A广告心理学史探索参加广告传播活动的人在广告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存在的心理现象的一门学科。 B其研究对象使参加广告传播活动的人在广告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存在的心理规律。广告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包括广告受众(即消费者)在广告活动中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和各类广告形式、手段的心理效果的测定,以及广告人在广告活动(如创意等)中的心理活动。它更多的是强调心理学的原理在广告实践中的应用。 C功能: 第一,传递沟通功能,是连接商品和消费者的一座桥梁。 第二,诱发或满足需要的功能:通过各种媒体和手段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并满足他们的需求,包括物质和精神的需要;第三,影响态度功能。 3)研究任务 2,广告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 3,广告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 2)询问调查法 3)投射法 4)问卷量表法 5)实验法 6)内容分析法 4,学习广告心理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学习广告心理学的原则:系统性原则、特定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第二章广告成功的心理基础 1,广告受众的注意 1)发挥广告心理功效的原则:“AIDMA”(attention引起注意, interest引发兴趣, desire激起欲望, memory强化记忆, action促成行动) 2)广告受众的注意及种类 A内涵: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它为心理过程提供一种背景状态。其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B种类:第一,有意注意,第二,无意注意,第三,有意后注意, 3)广告受众注意的功效 C广告受众对广告的注意有以下作用:选择作用、维持作用、调节监督作用。 2,广告引起广告受众注意的方法 1)广告信息的特点 A受众对广告的注意是以无意注意为多,无意注意是一种定向反射,定向反射式由客观环境中的刺激所引起的有机体的一种应答性反应。因此,广告作为对广告受众的刺激物,其本身的特点会影响广告受众对他的注意。 a新异性 b活动变化性 c对比性 d广告信息的相对强度 e信息呈现的方式、信息量和速度

教育心理学整理笔记

概念题及单选题(93题)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行为过程(知,情,意)。 3、单选: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的 心理学的诞生。 4、桑代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标志着现代教育心理学的 诞生,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5、心理学简史:(单选)学派名称,代表人物,基本观点 1)构造主义:学派的奠基人为冯特,代表人物为铁钦纳。认为心理和意识是由元素构成。 2)机能主义:创始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代表人物杜威。机能主义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的基本功能和作用。(哲学基础为实 用主义)(意识流) 3)行为主义: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代表人物有桑代克、斯金纳和巴甫洛夫。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察、可操作的行为,强调刺激——反应联结。 4)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是韦特海默、卡夫卡和苛勒,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称为完 形主义心理学。 5)精神分析心理学:代表人弗洛伊德,提出“潜意识流”,把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 ——潜意识;并提出“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包括:“本我”、 “超我”和“自我”,“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6、认知心理学:又叫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心理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代表 人皮亚杰。 1)7、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马斯洛、罗杰斯。强调存在、价值,认为人性是善的,每个人都是受自我实现倾向引导的。 8、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9、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法、相关研究法和描述性研究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相关未必因果,因果一定相关”。 10、实验研究法:是指通过操作自变量、控制额外变量、测量因变量,以此推断自变量和 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方法。(实验法揭示因果关系) 11、教师期望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使学生朝向期望的方向发展,又叫“皮格马利翁 效应”,也称“罗森塔尔效应”。(赏识教育) 12、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13、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14、自我效能感:由班杜拉提出,是指个体在面对任务时,对自己能否有效应对任务能力 的主观判断和信念。 15、教师风格:是指在计划相同的教学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的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 方式方法的特点。 16、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对教学的计划、监控和调节能力。体现三个方面:1)、教师 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预先计划和安排;2)、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 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3)、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 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17、师爱的心理功能:激励、感化、调节、榜样 18、学习:是指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

普通心理学笔记(一)

普通心理学笔记(一) 普通心理学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是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如何正确理解人的心理? (一)心理是脑的功能 (二)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三)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四)人的心理具有意识与无意识的特点 第二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心理测验法、实验法、个案法。 第三第一文库网节?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一、生理心理学的研究 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有: ①脑功能的定位(localization),即不同的心理功能是由哪些脑区来完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②心理免疫学(psychoimmunology),即人的思想和情感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③遗传在行为中的作用等。

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临床方法、局部切除法、电刺激法、生物化学方法等。 二、行为主义的研究 行为主义产生在20世纪20年代,代表人物是华生和斯金纳等人。 行为主要的研究主要关心环境对人的行为的作用。 行为主义要探索的问题主要有:在什么条件下某种行为能发生,不同刺激对行为可能有什么作用,行为的结果又怎样影响随后的行为等。 三、心理分析的研究 后弗洛伊德主义者艾里克逊等:更关心儿童和青少年人格的正常发展,而不像弗洛伊德那样,主要以精神异常的成年人为研究对象;他们强调意识和自我的重要性,而不像弗洛伊德那样,只重视无意识的研究;他们把青年期看成力比多(“性”能,libido)活动的高潮时期,而不像弗洛伊德那样,过分强调它在儿童时期的影响。 四、认知心理学的研究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发表了《认知心理学》一书,书中指出:认知是指感觉输入受到转换、简约、加工、储存、提取和使用的全部过程。这本书的出版标志了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现代认知心理学除了应用心理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外,还发展了自己特有的一些研究方法,如言语报告法、反应时记录法、计算机模拟方法等。

心理学笔记(完美版)

张厚桀版《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概论 一、心理学的概念 【识记】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领会】 心理学的基本性质 科学的标准:客观性、准确性、可检验性。心理学独特的性质: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 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冯特于1879在德国莱锡比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各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感觉。这一行动使心理学开始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的始祖。 二、心理学的分支 【领会】 心理学理论领域: 1.实验与认知心理学 2.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3.发展心理学 4.心理测量学 5.生理心理学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1.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2.教育与学校心理学 3.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4.广告与消费心理学 5.法律与犯罪心理学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特点 【领会】 1、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下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

观、真实,观察者处于被动,观察结果的记录和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优点: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且保持了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缺点:观察者处在被动地位,观察结果难以重复,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测和偏见的影响; 2、测验法: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作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使用测验法时,必须注意测验的目的及其适用的目标群体,遵照规定的方法实施,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要求适应群体) 3、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实验法。 研究者可以积极的利用仪器设备干预被试者的心理活动,人为的创设出一些条件,使得被试者做出某些行为,并且这些行为是可以重复出现的。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到三种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实验法有两种: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自然实验得到的资料比较切合实际,但是由于实验情境不易控制,在许多情况下还需要由实验室实验来加以验证和补充。实验室实验可能获得较精准的研究结果,运用这种方法有助于发现事件的因果关系,并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反复验证,但是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并影响到将实验结果应用于日常生活,因而有一定的局限性。(条件限制) 4、调查法: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两种方式。问卷法可以同时搜集许多人的同类问题的资料,比较节省人力物力,但其潜在问题是问卷回收率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被调查者有时可能不认真合作,而使问卷的真实性受到影响。谈话法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条件和设备,比较容易掌握,但是由于访谈对象有限,加上被试可能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有可能会影响到资料的真实性。(节省人力物力,准确性受影响) 四、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应用】 心理学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意义 1.认识内外世界 2.调整和控制行为 3.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 第二章意识与注意 一、意识的概念 【识记】 意识 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具体说来,意识活动的内容包括:对外部事物的觉知、对内部刺激的觉知、对自身的觉知。 无意识 指的是个体不能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前意识:指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过渡层面 【领会】 意识的四种不同状态 (1)可控制的意识状态:在这个状态里,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的去完成一件事情。 (2)自动化的意识状态:它本身要求很少注意,并且不妨碍同时进行的其他活动。 (3)白日梦状态:它只包含很低水平意识努力的意识状态,介于主动的意识状态与睡眠中做梦二者之间。 (4)睡眠状态:这时意识并没有完全停止活动。 以上四种意识状态是正常情况下所出现的。此外,有时候还可以通过药物使人产生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如打麻醉针或吃特定的药物、吸毒后,会产生一种意识的扭曲状态;催眠实际上是一种受暗示的状态。

广告心理学知识点

广告心理学知识点汇总精编版 第一章绪论 1、优秀人才是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实验法一般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也叫做自然实验)。 第二章广告策略的心理基础 1、19、20~28、29 岁,这一年龄段的青年,影响他们的行为的心理因素主要有:这一年龄段的青年,一部分继续进入大学深造,另一部分则步入社会开始参加工作。他们开始逐步掌握自己的经济命脉。其中大学生和待业青年虽然在经济上仍然依赖于父母或家庭,但是他们对自己所需物品基本上拥有购买的决定权。这一年龄段的多数青年,没有家庭负担,闲暇时间充裕,社会交往或网络活 动多,他们的身体和智力发展基本成熟,人格和世界观也初步形成并趋于成熟。他们代表着新一代的社会风貌。 第一,逆反心理。逆反心理表现为人们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去得到;越是不允许接触的东西,越想去接触;越是不让知道的东西,越想方设法弄清楚;越是不允许干的事情,越想试一试。 第二,博得异性的好感。这一阶段的青年处于恋爱、婚姻阶段,在交往过程中,采用赠送对方喜爱的物品、自己外表服饰的装扮来提高自己的气质等方法博得异性的好感。 第三,冒险心理。青年人冒险心理表现为敢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新观念,对于采取某种行为所导致的不利后果和获得的利益,他们更关心后者。 第四,好胜心理。争强斗胜是青年人的一大特点。好胜心有时表现为好虚荣、好攀比,它是人的自尊需要的表现。青年人一般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智力、能力弱于别人。相反,每个人都企图表现出不亚于别人,甚至强于别人。在消费方面也是如此。 2、如果把18、19~28、29 岁的年轻人称为感情冲突型的人,那么28、29~50岁的就应该成为理性务实型的人。 3、在商品消费方面,高收入者的心理特点包括:按照某一特定社会的普通生活水准来衡量,高收入者的经济状况是经济收入扣除维持一般生活水准的支出外,还有相当的剩余。由于经济上的富足,他们不仅会选择较高的物质生活方式,而且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他们也会有较高的要求。在商品消费方面,他们突出的特点包括:(1)逐名心理。高收入者的逐名心理主要表现在他们对品牌选择过程中。对这类消费者来说,他们的购买决策比较简单,他们很少去考虑产品的品质,而是以产品的品牌知名度为依据。 (2)攀比心理。大多数消费者都是因为实际需要才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但是,对于有些高收入者来说,商品有无实际用途、服务是否必要,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关键是“别人有了,我不能没有” 、“别人见过的,我不能没见过” 、“我买的东西档次不能比别人差” 。 (3)冒险心理。以较为丰富的经济收入为后盾,高收入者不担心某种物品购买可能导致的经济损失,因而勇于试用新产品。 (4)享乐心理。经济上的富有容易产生享乐的心理。 4、如果说高收入者以高消费为特征,那么中等收入者则以合理消费为特征。

邵瑞珍版本教育心理学笔记

the notes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教 育 心 理 学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一《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教学原则是:教学相长,长善救失《灵魂论》亚里士多德---- 最古老的心理学著作 提出营养的灵魂;容易感觉的灵魂;理性的灵魂 赫尔巴特: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理论基础的德国教育学家,哲学家兼心理学家。提出了意识阈和统觉团。最早用同化这个概念来解释知识学习 1 统觉团:他认为进入意识的观念便可引起统觉,一个观念的统觉,不 仅使这个观念成为意识的,且使它被意识观念的整体所同化, 该整体就被称作统觉团 意识阈 2四阶段教学法:(1)明了----给学生明确的教授新知识 (2)联想----新知识要与旧知识建立联系 (3)系统----作出概括和结论 (4)方法----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3 五阶段教学法:(其门徒将其四阶段改造发展成五阶段) (1)预备----唤起学生原有的观念和吸引学生的注意 (2)呈现----教师清晰地教授新教材 (3)联系----使旧知识形成联系 (4)统合----帮助学生进行抽象和概括形成新的统觉团 (5)应用----以适当的方法应用新知识 二科学心理与教育的结合,教育心理学的诞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 1 教育心理学的先驱------试验教育派 2 提出试验教育名称------梅伊曼 3有突出贡献的是----------桑代克教育理论学三部分:人类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的原因。还提出三大定律:效果律;学习律;准备律 三现代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直接为教育服务的心理学的诞生 1 学习心理学:研究人和动物在后天经验或练习的影响下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和条件 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2 学校心理学:运用心理测量,诊断,咨询,行为矫正技术位学校提供服务的一门应用 学科 3 教育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侧重于研究教育情境中社会心理现象及 其活动规律的学科(格拉泽《社会心理学手册》—这门学科建立的里程碑 4 教学心理学:加涅首次提出了教育心理学这一术语,1978年格拉泽主编的《教育心理 学进展》宣告了这门新的学科的建立 第二节 一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 1宽泛的定义:潘菽《教育心理学》的提法为代表:研究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缺点:其研究对象难以与为教育服务的其他心理学分支学科相区分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 纲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说明 一、课程基本情况 1.课程编号:(901003) 2.课程名称:普通心理学 3.总课时:44 4.总学分:2.5 5.开课时间:第四学期 6.适用专业:师范生 7.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 二、课程简介 《普通心理学》是师范生的公共必修课,本课程立足于学院“一实二高三强四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为学生学习《普通教育学》、《学科教学法》等课程提供理论支撑,而且给学生参加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提供实践指导,特别是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奠定了基础。 通过学习《普通心理学》,学生不仅能够系统地了解、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而且能够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主要的是为其日后在中小学工作提供了帮助。 三、教学目的、要求和方法 1.教学目的: 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普通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形成正确的心理学观念,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强化解决教育实践中典型心理学问题的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培养高素质的中学教师。 2.教学要求: 第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注意做到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又有具体的教学案例,力求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有所突破,形成特色,以适应教学使用。第二,为了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对教学内

容不做过细要求,注重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不苛求教师,但强调教师的专长,让学生在教师的专长上受益。 3.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辅以讨论、观影、自学、团体心理辅导等教学方法 四、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各种心理现象、心理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心理现象的本质、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 五、课外作业 自学作业2次、复习作业1次、观影报告1次、团体心理辅导报告1次 六、课程考核 1.考试方式:课堂提问和讨论、检查课堂笔记、作业、观影笔记、章节重难点考核、开卷笔试等考核方式. 2.考试次数:共9次,其中平时考核5次,阶段考核3次,结课考核1次。 3.记分方式:采用百分制计分方式。 4.课程总评成绩构成:

心理学专业市场调研听课笔记第二部分

第七章市场调研用预测方法 1、市场预测就是在全面了解市场活动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 2、运用逻辑和数学方法, 3、预先对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描述和量的估计。 4、市场预测的基本要素 ⒈信息: 一类是未经记录或未经处理的资料, 是不完整的, 甚至带有主观部分。另一类是经过记录和整理的资料, 这类信息是进行预测的科学依据。 ⒉方法: 是在预测的过程中进行质和量的分析时采用的各种手段。 ⒊分析: 一是理论上要分析结果是否符合经济理论和统计分析的条件; 二是在实际上要对预测误差进行精确性分析, 并对预测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 ⒋判断: 对预测结果的采用与否, 或对预测结果依据最新的经济动态所作的修正都需要判断。 三、市场预测的步骤。⒈明确预测的目的和要求; ⒉搜集资

料; ⒊选择预测方法; ⒋预测分析和修正; ⒌写出预测报告。 四、定性预测法⒈经验判断预测法。 ⑴个人经验预测法: 是指凭借个人的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对预测对象未来发展的状况和趋势作出的判断。 个人经验法主要根据相关推断原理、对比类推原理、平衡关系以及比例关系进行推断。 1相关推断法是从已知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指标的发展变化趋势, 来推断未来发展的一种推断方法。 2对比类推法是把预测的经济现象或指标同其它相关类似的现象或指标加以对比分析来推断未来趋势的一种方法。 3平衡分析法是个人经验预测与数学方法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4比例分析法是利用某项指标在历史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比例关系或比例系数, 推算出未来发展趋势, 或者从已知某项指标的比例关系, 推算出相关的指标发展趋势。

⑵集体经验预测法。经过有关人员共同座谈讨论, 交换意见, 提出预测方案的集体判断的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克服个人预测的局限性, 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可是在讨论中容易受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 ⒉专家意见法。 又称专家会议法, 是根据市场预测的目的和要求, 向有关专家提供一定的背景资料, 经过会议的形式请她们对某一经济现象及其前景进行评价, 并在专家分析判断的基础上, 综合她们的意见, 对市场发展趋势作出量的推断。 ⒊德尔菲法。又称专家小组法或专家意见征询法。是以匿名的方式, 轮番征求一组专家各自的预测意见, 有3个明显特点: ⑴匿名性。在整个预测过程中, 参加的专家并不直接见面, 彼此间不发生横向联系。由组织者采用书信形式, 背靠背地分头征求意见; ⑵反馈性。专家征询法不是一次作业, 而是采取多次轮番征求意见; ⑶量化性。

广告心理学

第一部分广告心理学概述绪论(1-2章) 第一章广告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积极能动的反映。心理现象包括了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二、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心心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理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 现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 象 觉醒状态(注意等) 心理状态非觉醒状态(睡眠、催眠) 四、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广告心理学是探索参加广告传播活动的人在广告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存在的心理规律的一门学科。 ?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参加广告传播活动的人在广告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存在的心理规律。 A.参加广告传播活动的人 a.广告人 b.广告受众★ B.心理现象及其存在的心理规律 a.广告人 b.广告受众 第二章广告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 一、广告心理学研究的初始阶段 ?美国心理学家斯科特《广告理论》 1903年 广告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二、广告心理学研究的发展阶段 ?实证性的研究越来越多 ?研究的领域越来越广泛 ?研究方法、手段越来越多 1.实证性的研究越来越多 1879 1895 2.研究的领域越来越广泛 1901 1908 3.研究方法、手段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

广告心理学发展简史 1879,冯特在德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冯特是现代心理学之父。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实验室H.盖尔率先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索消费者对广告及广告商品的态度和看法。经过几年的探究,1900年盖尔出版了《广告心理学》。被认为是广告心理学的最早的研究。 1901年美国西北大学心理学家W.D.斯科特在芝加哥年会上提出把广告心理学发展成为一门学科的见解,得到了与会者的支持。在随后的两年里,斯科特连续发表了12篇有关广告心理学的论文,并汇集成《广告原理》的书籍,于1903年出版(标志着广告心理学的诞生,也是消费者心理学的雏形)。 1908年,W.D.斯科特进一步将广告心理的知识系统化,出版《广告心理学》一书; 同期,H.闵斯特伯格(工业心理学之父)开展了关于广告面积、色彩、文字应用、广告编排等方面与广告效果间关系的研究; 在诸多的市场要素中,消费者成为中心的原因:一、商品生产以满足消费者需要为宗旨; 二、一切市场策略只有符合消费者的行为特点,才可能奏效。 ☆广告对消费行为的作用 ?一种诱因 ?提供商品信息 ?确认广告的商标 第二部分广告人的心理研究(3-7章) 第三章广告主心理 ?第三节广告作品评判心理 ?一、广告作品的创意评判 ?二、广告作品的实效评判 第四章广告传媒人的心理 一、传媒核心竞争力形成 ?核心竞争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传媒核心竞争力:该传媒以其主体业务为核心形成的能够赢得受众、占领市场、获得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在众多传媒中保持独特竞争优势的那些资源和能力。★㈠传媒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点★ ⒈价值优越性 ⒉独特性、稀缺性 ⒊难以模仿、替代性 ⒋延展性 第二节广告载具开发思维★ 一、电视节目开发 ㈠电视剧节目开发 ㈡新闻节目开发 ㈢综艺娱乐节目开发 ㈣专业性节目开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