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翻译中的隐喻性认知概要

翻译中的隐喻性认知概要

翻译中的隐喻性认知概要
翻译中的隐喻性认知概要

上海科技翻译

ShanghaiJournalofTranslatorsforScienceandT

echnology2001No.3

翻译中的隐喻性认知

谢之君(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436)

[摘要]翻译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更是译者积极的思维认知活动。研究翻译思维有助于更深刻地理

解和认识翻译过程、翻译理论、翻译方法等。,为翻译思维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翻译思维;隐喻;认知

[中图分类号]HA]100026141(2001)0320001206

1难点之一就是人类的基本思维方式的确定以及和思维与语言的关系问题。本文试图运用西方隐喻性认知的理论,进行翻译思维过程的初步探讨。

2认知隐喻的基本观点及运作机制2.1基本观点

翻译从表面上看就是在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之间进行形式转换,而在形式转换的背后,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认知活动。这项活动是通过认知主体即译者自身来完成的。

翻译以语言为载体,而语言符号又是思维的载体。符号转换是外在的、表面的;思维转换是内在的,深层的。

翻译过程简单来说可归纳为原语的理解和目的语的表达。原语符号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言语组合,所以,理解是认知主体通过原语的言语符号逆向还原其表征对

象(包括所指、情感等意义);目的语则先是以其体系性存在于译者的大脑中,在原语表征对象的制约下作适当调节选择后化为具体言语符号,结果是不稳定的、可变的,所以,直接表达的不再是原语符号,而是认知主体在理解思维过程中所获得的所指

意义和相关信息。

这是一个翻译过程,也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在任何一个环节上,翻译主体的认知能

力和思维取向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揭示翻译规律,确立翻译标准,评判翻译优劣,我们很有必要将研究的目光转向翻译主体认知思维规律上来。

然而,揭示翻译思维规律并非易事。其中

七十年代以来,隐喻一直是西方语言学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热门话题,至今方

兴未艾。虽然在语言层面隐喻与非隐喻的划分上以及研究的目的、途径上,学者见仁见智,有所不同,但在隐喻的认知功能上基本取得

了共识(参见

Riceour,1975;GLakoff,andMJohnson.,1980;GLakoff,1989;EMacComac,1985,1989;MB lack,1962;BIndurkhya,1992;IvaKittay,1987;Richards&C.

K,

Orgden.

1923;

.CIE

学Sweetser,1995;R.RVerbrugge,1980)。者们认为隐喻不但是一种修辞方式,更重要的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语言在本质上是隐喻式的”,因为“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是隐喻式的”。莱考夫在研究了人类一般语言的概念系统后认为“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中,

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讲是隐喻式

[收稿日期]2001203206

[作者简介]谢之君(1956-),男,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英语系主任,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1?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f5177414.html,

(GLakoffandMJohnson,1980P1)。的。”

韩礼德研究了语言的功能后认为“语言很可能在产生之初就具有隐喻的内在本性。”(Halliday,1985,P.327)。“隐喻的研究结论使我们对许多问题进行重新思

考”(GLakoff,1992)

常规方式用于其描写的概念叫媒介,媒介不但包括描写中提及的概念,还包括其它相关概念。

隐喻的媒介总是由话语的形式表现出来,对象可能在话语描写中明显地体现出来,也可能由上下文语境提供,或根本不体现出来。在确立描写对象时,。非常规解释以媒介概念与对象之间的相似性为基础。如果不能取得解释,其表述被认为是怪异的,或不

可思议的。

一个表述是否被认为是隐喻性的因人而异,是主观的。这有两个原因。一是一个人认为一个词是否是常规的是一种主观行为:A认为是常规的,B则可能认为是隐喻的;二是每个人的想象力不同,将“怪异的”东西赋予意义的能力也不同,对一个人来说

是怪异的,对另一个人可能是寓意深刻的隐喻。下面是一般隐喻关系的图示:

学者们对隐喻的研究和阐释是多角度、多层面的。包括语言的、非语言的、心理的、哲学的等等。理论,证明,,这几个要点主要依据莱考夫(https://www.wendangku.net/doc/2f5177414.html,koff),布莱克

(M.Black),伊德尔克耶(BInddurkhya)的隐喻理论观点,因为笔者认为他们的观点鲜明,论述深刻,更具说服力和可操作性。其中主要有:1)隐喻是一种投射转换的机制,投射转换在媒介概念网络(sourceconceptualnet2work)和对象域(targetdomain)之间进行;2)转换的目的是认知和创造,因此,隐喻机制是一个认知机制,也是一个创造机制;3)隐喻有常规与非常规之分,但常规的也是隐喻化后的结果,其结果经过长期使用而使人觉得他们好像不再是隐喻;4)概念化(con2ceptualization)也即范畴化(categorization),范畴化是以家族相似性(familyresemblance)或原型方式(prototypicalmode)运行的;5)隐喻以相似性认知为其基

实际上,隐喻投射在不同层次的成分间进行1。

图中用“概念网络”取代“概念”,是因为范畴化理论认为,每一个概念都不是单一的、孤立的,而是呈网络状的相关概念的链接

。一个概念的提及,会激起相关概念,如提及“鸟”会联想到各种各样的鸟,提及“下雨”会联想到“落泪”。

所解释的对象之所以称为“对象域”是因为它是一个具体的客体或想象的经验,它具有一个不变的自主结构,无论我们怎么去描写或解释。由于对象域抽象程度低,因此处于

础,所谓相似性就是认知主体在事物之间所

发现的共有特征或同位形素(isomorphism)。共有特征相似性有感知层(perceptive)的,也有认知层(cognitive)的。理论上讲,任何事物之间都有潜在的共有特征;其发现程序是隐喻认知的一个重要环节。7)隐喻认知是人类有目的的行为,受个体、环境、文化的制约,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2.2隐喻关系

隐喻是用非常规概念对客体或事件的描写。被描写的客体或事件被称为对象,不能用

?2?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f5177414.html,

概念结构之下。

对象概念网络被提及会激发或唤起对象域的意象,同样,媒介概念网络也会唤起一种意象,我们将后者称为媒介域。由媒介概念网络和对象域之间通过相似性投射过程而实现的认知关系就是隐喻关系,简称为隐喻。3翻译中的隐喻认知体现

隐喻理论所描述的思维方式,同样适于知。,。翻译作为一种双语转换势必涉及到两种语言和思维的隐喻性对应与冲突。

3.1对象域的认知

译者认知主体首先要面对原语符号,而这个符号是以隐喻方式生成的具有特定的媒介域或对象域,认知主体必须对此进行确认。确认过程也是理解过程。因为二者都是自主结构,认知主体必须寻求语符的常规所指和隐喻所指。常规关系所指一般通过字典意义可获得,隐喻关系则通过认知主体对语境、文化、意图等的认知。这是一个原语思维过程。理解的成败的标准是译者所确立的对象域是否与原语对象域相符。即译者头脑中是否在看到原语词语时激起了原作所应有的意象、情感和相应知识等。这里关键的问题是不能以母语所形成的概念网络进行投射以确认对象域。常见的错误是原语符号的概念网络激起某个母语符号的概念网络,并将二者

完全对应起来,而想当然地认为其所描写的对象域也是相同的,因而形成错误的理解。将英语“译作“牛奶路”是典型一例。milkway”

对象域的确认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因为真正意义上的对象域是原作者头脑中形成的,是原作者期望用所选概念网络(语码)能够转达出来的。译者

1

在解码过程中需要具备相关的语言能力和背境文化知识。况且,对象域并不限于客观具体事物结构,也可能是一种情感,一种知识,一种美感,一个意念、一个形态、一个抽象结构等。而这些类型的对象域在原语中的隐喻化过程中(即用什么概念网络投射)更多地带有民族的特点,对象域一旦,,“翻译”令人

(translating)已经开始:在这遗憾的“变异”一环节上往往已经打上认知主体的主观烙印。另外,在此,翻译者的任务是复原其对象域这个自主结构。

“戴着镣铐跳舞”这句话表达了翻译中的束缚与创造的关系。从隐喻认知角度可以看出,束缚存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象域的确认受原语概念网络束缚,一是目的语受认知主体确认的对象域的束缚。

3.2常规与非常规关系的认知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对一个对象域的描写,既可以用常规概念网络投射到对象域,也可以用非常规方式。实际上,常规关系中也有隐喻关系,只不过经过长期使用而成为一种

(枯隐喻)常规认知关系,即“deadmetaphor”

这一点在西方隐喻理论中多有证明,因为“语

言很可能在产生之初就具有隐喻的内在本性。”这就意味着,在英语民族认为是常规的,在译者认知中却可能仍然是隐喻的。但这种语言产生之初的隐喻式关系却并不为其所知。翻译中大量“望文生义”错误由此产生。隐喻理论认为,任何常规关系结构都有一个创造过程;语言体系是人类隐喻化思维创造的结构体系(Liceour,1975)。在它形成之后,其与所指的客体建立的就是常规所指关系。这种常规关系在形式上存在于语言中,在认知上存在于语言使用者的头脑中,是本

认知与感觉信息集合之间、认知与认知层之间等。Indurkya(1992)认为,这些层次包括客体与感知层之间、

?3?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f5177414.html,

民族认知把握世界的模式范型(stereotype)。常规是动态的。操同一种语言的人由于其年龄、职业、文化水平等的差异,对哪是常规的和哪是非常规的(隐喻的)有不同的认知(Indurekya,1992)。作两种语言对比时更是如此。由于人类的基本生活生存方式是相同的,不同语言在宏观语言学上却是同质的,这就为语言间的可译性提供了基础。不同语言间也可以建立常规关系,用名词等。,。如

“银河”。译者如不了解原语的隐milkway和

喻化认知过程,这些已经在原语中常规化的语言片断便会显示出其张力(tension),需要认知主体的特殊认知理解。一个语言体系中的俗语、习语、典故等本来具有生动、鲜明、稳定、常用和口语化特点,但由于其喻化具有二级性或后生成性而往往成为译者面临的认知课题。

翻译理论研究重点及其意义在于揭示非常规现象。非常规现象即隐喻现象。有这样一种情况:原语与译语分别是对客体的常规描写,而且原语与译语之间也存在常规描写,这时翻译相对来讲是容易的。从隐喻理论看,这是一种隐喻模式化后的纯语言体系之间的转换。对译者具有挑战性的是翻译过程诉诸其隐喻化思维。隐喻思维即创造性思维。3.3范畴特征的突显与隐藏

隐喻概念范畴之间的转换以范畴概念理论为基础。隐喻之所以长期以来被称为语言的非常规则现象,正是由于隐喻所显示的两个范畴之间不存在传统的经典范畴理论所称的必要的或本质特征的对应,因此被认为是反逻辑和反客观事实的。如Johnisaworker中,worker都有+human这一本质特征。二者依此建立客观逻辑联系。但在Johnisatiger中,John和tiger却缺乏典型特征作为联接的基础,因此是偏离的、非客观的。原型

理论认为,范畴的特征是以人的体验(bodily

其特征既有典型experiences)认知而获得的。

的也有非典型的。既有处于中心位置的又有处于边缘位置的。Johnisatiger一句成立的基础是选择tiger的非典型特征,如“勇猛”、“有生气”等,而将其典型特征隐去。范畴化是人类将事物切分、,也是语言认知研究价值所在。一般来讲,各民族对基本共享特征事物的指谓范畴同大于异,如horse2马coach2马车。但这并不意味着基本共享特征事物的指谓范畴都只有不变的对译关系。例如陶渊明的诗

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许渊冲先生译为AmongthehauntsofmenIbuildmycot;

There?snoiseofwheelsandhoofs,butIhearnot.

如果将“车”译为coach,将“马”译为

“字字精确”;然而,许把“车”译成horse,应是

“马”译成hoofs(马蹄),尽wheels(车轮),把

管词语范畴发生了变化,但更确切地表现了“车如流水马如龙”的喧闹。动态地

看,“车”,

(车轮”“马”的其中特征“

wheel,“马蹄”hoof)以“喧闹”为背境突显出来。

如果一个词语范畴真的像经典范畴理论认为的那样,只是由一个或数个本质典型特征构成,对翻译来说自然是轻松不过的事情了,然而语言隐喻演化的普遍原理证明,源语和目的语都存在隐喻的多义性和可变性,二者交互作用,使严格意义上的所谓直译成为幻想。正是由于一种语言词语范畴的隐喻性和两种语言词语范畴以及结构的非对应性,使翻译成为一种认知的、创造性的活动。宏观的看,翻译中将一种语言变为另一种语言是进行又一次喻化认知过程。(Verbrugge,1980)这个过程包括译者在原语范畴的诸多

?4?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f5177414.html,

特征中选择哪些(个)特征,以及用目的语范畴中的哪些特征与之对应映射。3.4相似性二重性认知

隐喻理论认为,相似性与范畴化有密切的关系,相似是范畴特征的对应或相似。在两个事物处于一个同一体时,其中必然至少有一个共享特征(sharedfeature)。相似性就是认知主体在事物之间发现或创造的共享特征。“发现共享特征”不难理解,现”,度、出于某种目的创造出来的。其实二者是统一的,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只不过前者是显性的,而后者是隐性的。“它说明事物特征并未被完全描写,未被描写的部分特征的突显,我

(Indurkya,1992)。们称之为…创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是普

遍联系的,那么,也就是说,世上万物之间都潜在地存有共享特征或相似性。相似性不但有外在的、直观的,如大小、颜色、方位、结构、形态等;还有内在的、抽象的,如功能、特点、品性等。

相似性的认知在翻译方面具有二重性的特点。一为语言命名与指称之间,二为两种语言指称之间。在英语民族,人们看到夜空中长长的繁星条带,其亮色与milk相似,其形状与way相似,这是milkway的隐喻化过程,而汉民族看到相同的对象时,注意到其亮色与银子相似,其形状与河流相似,其隐喻化结果是“银河”。相同的隐喻思

维机制,却采取了不同的隐喻思维取向。这是相似性认知的第一个层次,其发生于

命名中的原语与客体之间。在翻译对比中,我们还看出,milk与“银子”在颜色上相似,way与“河”相似。这是相似性认知的第二个层次,其发生于两种语言的原义之间。

翻译中,相似性认知不但存在于milk“银河”这样具有外在的、直观的特征way与

之间,还存在于内在的、抽象的客体之间。如

将WaterlooBridge译为“魂断蓝桥”,译者调用了不同的形象,但两个形象之间却在激发同一抽象情感上具有相似性,而且能够突显其原作整体意象的主要特征。3.5

翻译理论本身的隐喻认知

,总使人觉,,所以产生见仁见智的不同争论。如果我们能够将翻译的隐喻认知过程

描写出来,有助于正确理解认识这些翻译理论的本质。

钱钟书在谈到文学中的隐喻时曾说:比喻不仅是描绘能力,它是和性情、想象力、

认知能力相连的。它是天才的智慧结晶,是对世界形象的认识。同时也是一种逻辑的理解,思辨的思考。“人化文评只不过是移情作用发达到最高点的产物。其实一

切科学文学哲学人生观宇宙观的概念,无不根源着移情作用。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

不过是一种比喻的,象征的,象煞有介事的(alsob)诗意的认识”。翻译理论本身何尝

不是如此?从隐喻理论或许能看出如“归化”“化境”“信、达、雅”,“等值”,“等效”等

翻译理论的其中奥妙。原来这些翻译理论本身也是隐喻性的表述。其本身隐藏着语言符号深层机制的沉淀,其破译过程自然需要采取一定隐喻角度。因此,易将其

看成对一个对象域(翻译的全部形态事实)的一个角度的、隐喻性的描写,而不易看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翻译的标准。隐喻是分析和认识翻译思维过程的普遍指导原则,从普遍原理出发,反观翻译标准,才能对这些标准有更加清楚的认识。4结语

本文提要式地论述了隐喻认知机制在研究探索翻译思维方面的作用。隐喻认知本身尚处于进一步认识阶段,在国内更缺乏隐喻在应用语言学(广义)领域上的实质性的阐释

?5?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f5177414.html,

研究。不过可以设想,要揭示翻译思维,把握翻译的实质,隐喻认知机制肯定显示其独特的认知功能。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努力,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细致描写隐喻机制和翻译特性,其成果无疑会对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实践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参考文献:

[1]AndrewGoatly.

Greengrammarandmaticalmetaphor,mofJJP):.

1980.

[9]Indurkhya,B.MetaphorandCognition:An

InteractionistApproach

[M].Dordrecht,

KluwerAcademiPublishers,1992.

[10]KathleeaCovorandNathanKogan.Topic2

VehicleRelatoninMetaphor[C].

inHo2

neck,R.P.&Hoffman,(eds),CognitionandFigurativeLang,1980.

[11]L,S.].OUP,Cam2

.

[](eds),CognitionandFigurative

Language,Hillsdale.

[13]Newmark,D.TheTranslationofMetaphor,

inApproachestoTranslation[M].Pergamon

[2]Brown.SocialPsychology,(2ndedition)

[M].NewYork:TheFreePress,1986.[3]BlackM.MetaphorinM.Black,Modelsand Metaphors[M].NewYork:CornellUniver2

.Corporation,NewYork,1981.Press

[14]Riceur,P.I.A.

TheRuleofMetaphor: MultidesciplinaryStudiesintheCreationofMeaninginLanguage[M].

sityPress,1962.

[4]CassirerE.AnEssayonMan[M].YaleUni2

versityPress,NewYork,1944.

[5]Davis,S.(eds),Pragmatics:AReader[C].

OxfordUniversityPress,1991.

[6]Halliday,M.A.K.AnIntroductiontoFunc2

tionalGrammar[M].Printedandboundby

.Transby

Caerny(Toronto,UniversityofTorontoPress);originallypublishedasLaMetaphorevive(Pari s,EditionsduSeuil,1975),1978.

[15]RichardsI.C.&OrgdenC.K.TheMean2

ingofMeaning[M].HarcourtBraceJo2

vanovich,Publishers,Orlando,Florida,

RichardClay(TheChaucerPress)Limited,Bungay,Suffolk,1985.

[7]Hayakawa,https://www.wendangku.net/doc/2f5177414.html,nguageinThoughtanAc2

tion[M].

1923.(1989,ed.)

[16]RomanKopytko.Againstrationalisticprag2

matics[J].JournalofPragmatics1995,(23):475-491.

[17]TeresaDobrzynska.Translatingmetaphor:

problemsofmeaning[J].JournalofPrag2matics1995,(24):595-604.

Harcourt,Braceandcompany,

(eds),Cognition

Hillsdale,

NewYork,1939.

[8]Honeck,R.P.&Hoffman.

andFigurativeLanguage[C].

MetaphoricalThinkinginTranslation

XIEZhi2jun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ShanghaiUniversity,Shanghai200436,China) [Abstract]Translationisnotjustamatterofinterchangeoflinguisticforms.Thetranslator?scog nitiveactiv2ityplaysafundamentalroleinthewholeprocessoftranslation.Thisarticleoffersat entativestudyoftheap2plicabilityofcognitivemetaphortotherevelationofthetranslator?sthin king.Itmayhelpbetterunderstandthetranslationprocessaswellasthetranslation

theoriesandmethodsfromanewperspective.[Keywords]metaphor;cognition;translator?sthi nking

?6?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f5177414.html,

隐喻的逻辑特征

?科学哲学?隐喻的逻辑特征 3安 军 郭贵春 在科学哲学的历史传统中,隐喻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非逻辑或反逻辑的思维与语言现象,以逻辑实证主义为典型代表的哲学派别更是严格地把隐喻排斥在经典逻辑的范畴之外。但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当代逻辑与认知科学的新发展逐渐揭示出一种事实:在认知主体的实际思维运作过程中,隐喻与逻辑绝非两种毫无关联的离散体;相反,两者在意义的暗示与牵连、概念的生成与转换、语言的理解与交流中互为表里、缺一不可,在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双重意义上交叉互动,共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隐喻本质地蕴涵着深层次的认知内容,并生动地展现出相应的逻辑特征。 一、隐喻构造的分类学逻辑特征 隐喻不仅是概念意义发明、转换、理解与评价的有效载体,而且是整个语言系统生成、演化、嬗变、发展的重要催化剂。它以一种独特的形态表达着隐含的分类逻辑真理,体现出分类逻辑本质性的动力学特征。这种特征源自伴随着人类对外部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形成的认知与知识结构的格式塔转换。由于对语义单元逻辑内涵的重新排列整合,隐喻远远地超越了单纯进行风格修饰的修辞学功能。隐喻连接词“是”以语形上明确的或隐含的方式,在语句意义系统中对分类逻辑框架进行重组,构造出新的语用语境,从而通过一种曲折意义传达出特定意向的认知内容。 1.隐喻构造与分类学逻辑互为前提 这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首先,隐喻构造“发生转移的两极也就是逻辑的两极”。(R icoeur,p.21)也就是说,隐喻的产生以由种和属所构成的分类学逻辑序列为基础性条件,是在由从属关系、协调关系、比例关系和平等关系等规则所支配的分类活动中形成的。如果不存在某种既有的逻辑分类学标准,所谓隐喻的概念是不能成立的或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其次,逻辑秩序本身来源于对语义场系统的隐喻构造。由于语义场本身的性质是隐喻的,因此,从种属之间的逻辑区分到整套分类学逻辑的建立本质上也是一种隐喻构造。再次,隐喻打乱了原有的逻辑秩序,破坏了相关的分类活动,“将种的名称赋予属,将比例关系的第二项的名称赋予了第四项,或者相反,将比例关系的第四项的名称赋予了第二项。这样做既承认又违反了语言的逻辑结构。”(同上)这意味着,隐喻构造所形成的语言表层结构上的范畴错误,在事实上构成了处在描述与重新描述之间、既具有解构性又具有建构性的分类逻辑重组的中间环节。 2.隐喻概念的语义场结构在整体上表现为一种类型层级(type h i erarchy)结构 类型层级是一种特殊的语义网络,是根据概念所包含的意义的内涵与外延的一般性程度的层次建构起来的。在类型层级的层次结构中,当一个概念上移时,其意义的抽象性增强;当它下移时,其意义的具体性增 ? 001?3 本文系国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课题“当代科学哲学发展研究趋势”(编号04JZ D0004)成果之一。

论隐喻的认知性质与隐喻翻译的认知取向

2005年第5期总第126期  外语学刊 FOREIG N LANG UAGE RESE ARCH 2005,N o.5 Serial N o.126 论隐喻的认知性质与隐喻翻译的认知取向 肖坤学 (广州大学,广州510405) 提 要:隐喻历来被视为语言的一种异体表达方式而被纳入修辞学的范畴。传统翻译理论对隐喻的翻译研究也多以修辞为取向,把隐喻的翻译视为修辞层面的语际转换问题。以认知科学为依托的新兴语言学流派———认知语言学从认知角度对隐喻作出了全新的解释:隐喻不只是一种修辞手段,它既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也是人类的重要认知方式。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描写凸显了隐喻的认知性质,认为隐喻的产生具有心理基础,并有心理上的运作机制。对翻译而言,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无疑给隐喻的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本文是在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下,从认知角度探讨隐喻翻译的尝试,提出隐喻翻译应该采取认知取向的观点。 关键词:隐喻;修辞;认知;概念域;映射;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5)05-0101-05 1 引言 隐喻历来被视为语言的异体表达方式而被纳入修辞学的范畴。受修辞学、文体学以及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传统翻译理论对隐喻的翻译研究总体上是修辞取向的,即视隐喻的翻译为修辞层面上的语际转换问题。译者只是在对原语文本中的隐喻表达进行修辞分析的基础上,在目的语中寻求与之“对等”的隐喻表达形式或力求再现原语的隐喻意义,从而实现原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语际转换。隐喻的翻译就是两种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过程。然而,从认知语言学观点来看,传统翻译理论关于隐喻翻译的观点存在明显的缺陷:忽视了隐喻的本质特征———认知性质和缺乏对翻译的实质的正确认识。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的认知对客观世界的经验进行组织的结果,客观事物只有被大脑感知才能获得意义。(Lakoff&Johns on 1980:15—32)语言符号与客观外部世界不存在直接对应的关系,语言符号是与人通过认知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概念结构相一致的,意义与推理则是以概念结构与认知模式为基础的。传统译论由于受结构主义语言观的影响,加上其方法论上的缺陷,即“囿于传统文艺评论特别是传统文艺美学的方法论影响,注重宏观主体的迁移性‘了悟’或‘悟性’过程;而微观上对客体(译作及翻译过程)缺乏科学的、系统的形式论证方法。传统翻译理论在微观分析中缺乏系统科学的严密性,对许多价值概念都未确立系统科学的始终一贯的范畴界说和现代逻辑学的定界分析,模糊性、印象性太强,内容流变,难免见仁见智,而且往往流于空泛。”(刘宓庆1999:XIII)传统译论关于隐喻翻译的研究由于不能对其所提出的方法从理论上进行科学解释,思辨性倾向也就在所难免。既然认知是形成隐喻这种人类语言普遍现象的基础,避开认知谈隐喻的翻译显然是不科学的,隐喻翻译应以认知为取向。把隐喻的认知特征纳入隐喻翻译研究的范畴是隐喻翻译研究一个新的视角。认知语言学关于隐喻的心理基础和心理运作机制的理论则是从认知角度探讨隐喻翻译的理论基础。 2 隐喻翻译的认知取向 2.1 隐喻翻译的认知观 关于隐喻的翻译,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当属当代英国翻译理论家Peter Newmark,他在《翻译教程》(A T extbook of T ranslation)一书中(2001:106—113)把隐喻归纳为dead metaphors,cliche metaphors,stock metaphors,adopted metaphors,recent metaphors,original metaphors等6类。在另一著作《翻译问题探讨》(Approaches to T ranslation)(2001: 84—96)中,他又从文化的角度提出了隐喻翻译的7种方法,即(1)在目的语中重现相同的喻体;(2)用目的语中的合适喻体代替原语中的喻体;(3)用明喻代替隐喻,保留喻体;(4)用明喻与喻底结合翻译隐喻;(5)将隐喻转换为喻底;(6)省略和(7)隐喻和喻底结合。近年来随着隐喻研究的空前活跃,关于隐喻翻译的研究也常见于国内各种翻译

隐喻翻译稿

成熟的隐喻理解和阅读能力 --------------吉恩·怀特写于1982.10.28 16个隐喻命题以连接两个名词和形容词的形式呈现给有22个普通读者组成的小组和由20个阅读能力差的人组成的小组。据推测,正常读者展示出了高水准的解释,他们在解释的隐喻时使用的语言的水平更先进。在解释水平方面,两组没有显着差异,但普通读者使用了更抽象的心理参照物和贫困的读者则表现得更具体,在他们的解释中使用了感觉参照物。在语言的发展和阅读技巧习得的方面来讨论其含义。 简介 认知策略的灵活性,即对于解释隐喻的能力来说,采取不同的观点,以及采取不同语言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元素。已经发现这种能力的发展趋势是在儿童年龄在6至14岁(罗森斯蒂尔,加德纳,1976年)。只有一个12多岁的儿童才能拥有解释“真正的隐喻”的水平,并且能分析和阐明这种类型的隐喻。这一发现和艾尔金德在1974年提出的观点一致,年轻的孩子们似乎只能以语言的字面意思来解释,可能无法在更广泛的或者非字面的意义上转移其含义和解释一个比喻作用或双作用的术语,而来分析隐喻的能力作为一个青少年推理的特点出现。 收购抽象思维习惯和语言的使用在抽象层面上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还要掌握基本技能,例如阅读和写作(格林菲尔德,1972)。一些研究人员已经表明,习得阅读技巧和阅读的实践将会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发展认知的抽象思维和逻辑能力(奥尔森,1977)。人们已经发现,在语言方面,那些被称作平庸的读者是那些不擅长解释词义的孩子(弗朗西斯,1974;洛弗尔,Shapton &沃伦,1976;弗农,1957),其定义是不成熟的(德·赫希,1957)。人会因此期望良好的读者比贫困的读者更能找到一个发展先进水平的理解和具有更高的语言水平的解释隐喻。 尽管本研究还没有调查他们在特定领域的兴趣儿童在语言相关的读取的失败已被广泛报道。读取不良被公认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阅读失败被公认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有额外的复杂因素可能滞后对一个或多个功能的成熟。在目前的研究中,它被期望通过选择科目来控制这个因素,成年人可能由于达到实足年龄来通过完全成熟的认知和语言功能完成非言语智力和社会充足率指标,但还有那些

隐喻的发展

1、传统隐喻理论 隐喻是什么?修辞学家说,隐喻就是一种修辞格,是一种修辞话语的手段。逻辑学家说,隐喻是一种范畴错置。哲学家说,隐喻性是语言的根本特性,人类语言从根本上来说是隐喻性的。认知科学家说,隐喻是人类认知事物的一种基本方式。近几十年来,人们对隐喻本质的认识较之传统的隐喻观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历史上第一位对隐喻现象进行系统论述的是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和《诗学》中的多处,他从隐喻的活动方式角度描述其特征。亚氏对隐喻的定义是:“就是把一个事物的名称转用于另一个事物,要么从种转向类或由类转向种,要么根据模拟关系从种转向种”(《诗学》)。根据这个定义,亚里斯多德又将隐喻的本质概括为词汇的替代:“隐喻是用一个陌生的名词替换,或者以属代种,或者以种代属,或者通过类推,即比较。”他说的替代的几种情况是:(1)以属代种,或以上代下,即用上义词代下义词。如There lies my ship (我的船躺在那里)。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解释,lie是属,lie at anchor是种(抛锚停泊),前者所指范围更广,其语义涵盖后者,但在这个句子里前者的语义等于后者。(2)以种代属,或以下代上,以下义词代上义词。如Truly ten thousand noble deeds hath Odysseus done(Odysseus做了足足一万个伟大业绩)。ten thousand (一万)这个数字在语义上属于“a large number ”,因为“大量”可以是上百、上千,也可以是数十万、数百万。因此,前者是种,后者是属,但前者实际上要表述的是大量的意思,因而是以种代属。(3)以种代种,或互代,是一个分类学上同一级的词代替另一个词。如With blade of bronze drew away the life /Cutting off the water with unwearied bronze/To draw aw ay(从中抽出)用来代替“to cleave”(裂开),cutting off 则用来指“to draw away”之意,两者都是“taking away”之意,在同一层次,可谓以种代种。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四类隐喻中,真正重要的是通过比例关系所作的“类推”(analogy),也可叫“proportional metaphor”(比例性比喻)。他也为此举了例子。 亚氏提到了明喻,认为是隐喻的一种。明喻指对两个基本上不相同的事物作比较,特别是这种比较因使用了引导词like或as使语义清晰显现,实质是替代或比较。 束定芳认为,亚氏定义的最大优点是发现了隐喻是一种意义转换的形式,隐喻涉及至少两个词或事物,其中一个在构成隐喻的过程中意义发生了变化。其定义的最大局限是将隐喻限制在名词上,排斥了其它词用作隐喻的可能性,因此也排斥了揭示隐喻的话语特性的可能性。因为承认动词和形容词等也可以用作隐喻,就必须承认只有在词语的组合过程中才可能生成隐喻的事实,同时,这一定义也无法将隐喻与相关的语言使用现象,如换喻、提喻等区别开来。 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对亚氏的隐喻观作了总结:我们把隐喻定义为名词意义的转换,其特点有:第一,隐喻是一种借用;第二,借用的意义与本义相对应,也就是说,它原本属于其它单词;第三,我们求助于隐喻来填充语义的空白;第四,借用词取代了并未出现的本义词,如果这种词存在的话。 传统修辞学中另一个对传统隐喻理论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是法国修辞学家方达尼尔。在《话语的辞格》中,他把隐喻作为一种典型的辞格来分析。他指出,喻格不是关系本身,而是建立在关系之上的一种理据。比喻发生的关系是概念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是借词的原始意义,另一方面是它被新赋予的意义。在他看来,喻格虽然由一个词组成,但发生在两个概念之间,通过两者之间的转移构成。因此,喻格建立在一种双重性的基础上。他还指出,由于相似与事物的特征有关,因此可以把这一特征转移到具有这种特征的事物的领域。隐喻可以取自我们周围的任何事物,真实的或想象的、思想的、道德的以及物理的实体,而且它们都可以用于所有的思想的实体。方达尼尔以“有生命的”(inanimate)为标准,把隐喻分成五类:属于某一有生命事物的特征向另一有生命的事物转移的隐喻;某一无生命但具物理性的事物的特

翻译中的隐喻性认知概要

上海科技翻译 ShanghaiJournalofTranslatorsforScienceandT echnology2001No.3 翻译中的隐喻性认知 谢之君(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436) [摘要]翻译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更是译者积极的思维认知活动。研究翻译思维有助于更深刻地理 解和认识翻译过程、翻译理论、翻译方法等。,为翻译思维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翻译思维;隐喻;认知 [中图分类号]HA]100026141(2001)0320001206 1难点之一就是人类的基本思维方式的确定以及和思维与语言的关系问题。本文试图运用西方隐喻性认知的理论,进行翻译思维过程的初步探讨。 2认知隐喻的基本观点及运作机制2.1基本观点 翻译从表面上看就是在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之间进行形式转换,而在形式转换的背后,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认知活动。这项活动是通过认知主体即译者自身来完成的。 翻译以语言为载体,而语言符号又是思维的载体。符号转换是外在的、表面的;思维转换是内在的,深层的。 翻译过程简单来说可归纳为原语的理解和目的语的表达。原语符号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言语组合,所以,理解是认知主体通过原语的言语符号逆向还原其表征对 象(包括所指、情感等意义);目的语则先是以其体系性存在于译者的大脑中,在原语表征对象的制约下作适当调节选择后化为具体言语符号,结果是不稳定的、可变的,所以,直接表达的不再是原语符号,而是认知主体在理解思维过程中所获得的所指 意义和相关信息。 这是一个翻译过程,也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在任何一个环节上,翻译主体的认知能 力和思维取向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揭示翻译规律,确立翻译标准,评判翻译优劣,我们很有必要将研究的目光转向翻译主体认知思维规律上来。 然而,揭示翻译思维规律并非易事。其中 七十年代以来,隐喻一直是西方语言学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热门话题,至今方 兴未艾。虽然在语言层面隐喻与非隐喻的划分上以及研究的目的、途径上,学者见仁见智,有所不同,但在隐喻的认知功能上基本取得

浅论英汉隐喻的比较与翻译

学号:127142008112606015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西安翻译学院 高职高专毕业论文 题目:浅论英汉隐喻的比较与翻译 作者:朱悦 指导教师 _____刘莹____ 专业班级 08级商务英语6班 院系 ___外国语学院___ 完成日期 __2010年11月__

浅论英汉隐喻的比较与翻译 朱悦 外国语学院08级商务英语6班 (西安翻译学院,陕西西安 710105) On the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of Metaphor in Chinese and English Zhu Y ue Business English,Class 6,Foreign Language College (Xi’an Fanyi University,Xi’an 710105) 摘要:隐喻,它既是语言现象,又是文化现象。基于各自民族特点所产生的联想差异,使得英汉隐喻成了英语学习、交流的一大障碍,因此有必要研究英汉隐喻的民族 特点,弄清各自的文化内涵,这对英语学习,以及交流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本 文从英汉国家的地理位置、自然现象、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隐喻对英汉隐喻作对比 分析,并通过对比得出其中的差异。进而,浅要探讨了英汉隐喻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隐喻;特点;翻译 Abstract:Metaphors are both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phenomena. Owing to the differences of associations resulting from the respectiv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languages, English and Chinese metaphors have become a great barrier in English learning and daily communication. For this reason,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national features of

_月亮_隐喻翻译研究_边立红

第10卷第3期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 ol.10 No.3 2009年6月Journal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Jun.2009 “月亮”隐喻翻译研究 边立红,傅煊翔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76) 摘要: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具有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反映了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通过对比汉英两种语言中有关“月亮”隐喻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内涵,分析“月亮”隐喻在文学作品中的种种翻译形式,指出作为共同文化符号的隐喻翻译一方面应坚持文化特殊性原则,着力保持隐喻符号包含的民族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坚持文化普遍性原则,探讨隐喻可译性的文化基础。 关键词:月亮;隐喻思维;汉语;英语;文化内涵;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013(2009)03-0096-05 On the Translation of “Moon” Metaphors BIAN Li-hong,FU Xuan-Xi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Changsha 410076,China) Abstract: Metaphor,as a rhetorical device,is endowed with abundantly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a nation,but as a way of thinking it gives a reflection of the universal features of the human society. After an analysis of the semantic associations of moon metaphors and their cultural connotations both in Chinese and English,and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Moon” metaphors in literary works,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for metaphor translation as a universal cultural code the translator should hold a national position and aim to give a plentiful expression of the cultural information of the original version,and he should also hold a universal cultural position to explore the basis for translatability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Key words: moon;metaphoric thinking;Chinese;English;cultural connotations;national culture 月亮是人类最熟悉的自然现象,也是人类有史以来一直期望理解的自然事物。千百年来,人们激发自己的想象力,探索月亮的神秘空间,从人类社会早期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和月亮文化现实所关涉的心理感应中吸取灵感,通过多种修辞方式,例如,比喻、拟人、类比、转喻等,积累了丰富的有关“月”的隐喻表达形式,赋予了“月”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月亮是中外文学中出现频率很高的题材之一,也是反映民族独特的审美理念、文化概念差异和哲学思维最突出的现象之一。笔者拟通过对比中西文化中有关“月”的隐喻及其文化内涵,分析“月亮”隐喻在文学作品中的翻译形式。指出作为共同文化符号的隐喻翻译,要求译者一方面针对隐喻的文化内蕴展开分析,根据其目的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以最大限度保留其民族文化独特性,同时译者还须坚持文化普遍性原则,探讨异质文化间互译的基础,这种“和而不同”的翻译原则有利于保持文化间的平等交流与共融发展[1]。 一、隐喻与文化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最常见的表达形式是明喻和暗喻。亚里斯多德认为明喻是暗喻的扩充形式,两者的构成都是基于两类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是形状上、色彩上的相近,或是情景上的相似,或是思维过程之间的重叠。近年来隐喻研究者逐渐超越其语言层面,将其视为一种文化现象,心理现象,哲学现象,甚至政治现象。美国认知语言学大师莱可夫认为,隐喻是人们认知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其形成是人们的心理过程和社会文化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基于事物之间的联系方式和它们投射到人们头脑中的思维过程的相关与相似,认知语言学将类比、转喻、通感、拟人等修辞形式都置于它的隐喻研究之中。季广茂将隐喻置于文化诗学 收稿日期:2008-12-27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07C128) 作者简介:边立红(1966-),女,河南孟县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隐喻诗性特征论文

隐喻的诗性特征 无论是在大学英语写作还是英语阅读教学中,常见的英语修辞都是必须讲授的内容。教材《英语写作手册》列出最常见的辞格11种,其中就有隐喻格(metaphor)。课文是这样定义隐喻的:“it is the use of a word which originally denotes one thing to refer to another with a similar quality. it is also a comparison,but the comparison is implied,not expressed with the word as or like”联系上下文和所举例句,我们看出,该教材是从微修辞的角度来介绍和要求所授各种辞格的。但隐喻与其他各种辞格不同,它还具有宏修辞的特点,而且它的宏修辞用法在文学作品中很是多见,所以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隐喻的研究在欧美国家中成为显学,至今不衰。 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将隐喻分为微隐喻(micro-metaphor)和宏隐喻(macro-metaphor)两类。那么显然,微隐喻就是传统修辞学意义上的以增强言语表达效果为目的的通常修辞方式,而宏隐喻则是既涵盖微隐喻修饰功能又具有认知作用的文化学意义上的 修辞手段。当隐喻言说从语词的层次进入话语的层次之后,隐喻就从微修辞进入宏修辞的范畴,隐喻也就超越其他修辞方式成为一种深层次的表达或认知方式。也就是说,宏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种思维方式。我们认为,宏隐喻的主要特征是它具有“思考”的属性,而且是一种诗性形式的思考,也即审美思考。米兰·昆德拉说过:“思考的美体现在思考的诗性形式上。据我所知,存在着

认知隐喻及其翻译

认知隐喻及其翻译 内容摘要:作为一种语言表达方式,认知隐喻具有直观、形象的特征,因此认知隐喻既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无处不在的认知现象。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认知方式传递到目的语中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而隐喻翻译已经成为研究翻译方向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为引言;第二章为全面介绍隐喻;第三章为隐喻翻译的六种策略;第四章为结论。 关键词:认知隐喻翻译策略认知语言学 一.引言 虽然隐喻研究自古有之,但是仅归类于修辞学之列。隐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隐喻翻译时,我们不仅要关注语境,还应熟捻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本文认知对隐喻进行了全面介绍,研究分析了认知隐喻翻译的七种策略。 二.认知隐喻 1.定义 Lackoff和Johnson站在认知的角度从功能和结构两个方面对认知隐喻的定义加以阐释。从功能上看,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理解和经历另一事物;从结构上看,隐喻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 2.认知隐喻的语义特征

隐喻意义是基本意义与语境作用的结果。束定芳指出认知隐喻具有如下十种隐喻特征:矛盾性、临时性、模糊性、隐喻程度性、系统性、语义映射的选择性、方向性、不可穷尽性、多样性和回复性。 3.认知隐喻的分类 Peter Newmark将英语隐喻分为六类:死隐喻、陈腐的隐喻、常用的隐喻、有所改变的隐喻、最近形成的隐喻和新颖的隐喻。根据英语隐喻的形式和意义将其分为四类:简明的隐喻、半隐性隐喻、隐形隐喻和复杂的隐喻。简易隐喻指那些格式明显的隐喻;半隐性隐喻专指篇章中出现的只有喻体而没有本体的隐喻;隐性隐喻专指那些喻体不明显,喻义隐晦含蓄的隐喻;复杂的隐喻,指形式和喻义均颇为复杂的隐喻。 4.认知隐喻的功能 隐喻是一种文化反映,它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隐喻是语言系统的再生机制,利用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形成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它富有表现力,可以通俗易懂地表达复杂的认知。 三.认知隐喻的翻译 本章研究并分析了认知隐喻翻译的六种策略。 1.保留喻体的策略 如果在同一喻体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不同的喻义,而喻体又不宜代替,那就应该采用保留喻体的翻译策略。此时,应采用保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2009年第4期总第241期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9,№4 Serial №241   ?版权所有 文责自负? 作者简介:朱建新,副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用学收稿日期:2009-02-18(修改稿)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朱建新 (淮阴工学院外语系,江苏淮安 223001) 摘 要: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作出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 ichards &B lack 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 on 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 on 的“关联理论”。本文在论述这三种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方式及局限性。 关键词:隐喻;认知研究;三种认知理论 A Study on the Cogn iti ve I n terpret a ti on of M etaphor ZHU J ianx in (Fo re ign L anguage D ep a rt m en t ,H ua iyin Ins titu te of Techno logy ,H ua i πan 223001) Abstract:Based on three main cognitive theories ofmetaphor,namely,Interaction Theory,ConceptualMetaphor Theory and Relevance Theory,the pa 2per explores their motivations,ways and li m itations in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Key W ords:metaphor;cognitive study;three cognitive theories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9)04-0018-04 对隐喻的研究可分为三个传统:一是修辞学传统,二是哲学传 统,三是语言学传统。三种研究传统因为出发点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修辞学家关心的是隐喻的修辞功能;哲学家关心的是隐喻对思维的影响,而从语言学角度对隐喻的研究不可避免地与词的组合、词的意义变化等联系在一起。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进行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ichards (1936)&Black (1962)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on (1980)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on (1995)的“关联理论”。从认知角度来考察隐喻,为隐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也较好地揭示了隐喻理解的本质。本文试图对这三种认知理论作一综述,并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和方式,以及它们阐释隐喻的局限性,以便我们能从认知的角度更好地理解隐喻。 1.Richards &Black 的“互动理论”与隐喻阐释 从人类的认知角度谈论隐喻的,最早可追溯到雪莱(Shelley )。雪莱说,“隐喻不是游离于语言之外的一种装饰品,而是人类体验世界、思维和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人类语言的关键所在”(严世清,1995)。但对隐喻的认知特征阐述得最明确、最系统的要首推Rich 2ards 。首先Richards (1936)引入了“本体”(tenor )和“喻体”(vehicle )的概念,认为隐喻就是由喻体和本体这两部分构成的。如在隐喻“a seed of hope ”中,seed 是喻体,hope 是本体。其次,他认为隐喻的含义来自于喻体和本体的相互作用。Richards (1936)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隐喻,“当人们使用隐喻时,就把表示两个不同事物的思想放在一起,这两个思想活跃地相互作用,其结果就是隐喻的意义”(Richards,1936)。Richards 对隐喻的论 述,突破了修辞学将隐喻仅仅作为辞格来研究的局限,拓宽了对隐喻本质理解的视野,奠定了其在隐喻研究史上的重要地位。 Black (1962)在Richards 观点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隐喻“互动理 论”。Black (1962)认为,“次项”(即Richards 所说的“喻体” )是一个语义联想集,它被当作是理解“主项”(即“本体” )的一个“透镜”(lens )或“过滤器”(filter ),隐喻的含义是“主项”和“次项”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如对隐喻“Man is a wolf ”的理解:wolf 是一个可供联想的语义体系,听话人以此为“透镜”来认识man,从而突出了wolf “凶猛”这一普遍认同的含义。于是wolf 和man 两者相互作用,听话人在头脑中重塑对man 含义的理解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wolf,从而理解了“Man is a wolf ”的隐喻含义。总的来说,隐喻“互动理论”认为隐喻是两个语义项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把隐喻次项的联想含义应用于主项,因此可以认为隐喻创造了相似性,而创造相似性改变了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因而是一个认知问题。(参见林书武,1997) Black (1997)的“互动理论”后来发展成为隐喻的语义观的基本理论。他(1997)认为,隐喻是一种述谓现象(predication ),其表达形式是句子,而不是一个孤零零的词语;隐喻是在做出一项陈述,而不仅仅是对一个实体的重命名。这样,Black 就将隐喻从词语层次提升到了句子层次作为一种语义现象来考察,这一转变也将隐喻纳入了篇章的认知范畴。隐喻的语义观利用语义特征来阐释隐喻。该理论认为,隐喻违反了语义的“选择限制”(selection restriction ),是一种语义异常现象(semantic anomaly )。如:The stone died .通过义素分析,发现stone 具有以下语义特征:physical object,natural,non 2living,mineral,concreted 。die 具有如下语义特征:processwith result,namely,that some living entity x ceases to be living (Levinson,1983)。很显然,此句并不是

隐喻翻译

研究报告 佛罗里达能像下一个佛罗里达吗? 当隐喻比较无法使用 Sam Glucksberg 和Catrinel Haught 普林斯顿大学 --------------------------------------------------------------------- 摘要:我们往往会通过两种方法来理解隐喻:一个是通过比较的加工过程,另一个是通过分类的加工方式。那么是什么决定了使用哪个加工过程呢?根据最近的一个比较理论的变体,新奇隐喻必然是以比较的形式加工的;只有规约隐喻能够以归类的方式加工。 我们认为,加工方式的选择不是由惯例来决定的,而是隐喻本身的语义及指示道具来决定的,比起分类过程,实际上有一种能以比较的方式加工更快的隐喻,我们就将之定义为新奇隐喻。然后我们会形成这类隐喻的变体来加大比较的难度,这时我们会发现这些新的新奇隐喻更如果以分类的方式加工,将会更快被理解,而不是用比较的方式。所以我们便得出结论:隐喻从一开始可能以分类的方式加工,这取决于他们语义及指示道具。 隐喻在谈话中无处不在。Pollio,Barlow,Fine,和Pollio (1977)估计,每周演讲者会创造出3,000个新奇隐喻。而Den Boer (1998)发现,在

内容从诗歌至科普的样本文章中,有19%的单词是隐喻。而在他的科普类文章样本中,整整有25%的单词是带隐喻性的。明显地,对于任何一个语言理解的理论以及来说,明白“隐喻如何被理解”非常重要,当然,对计算模型和机器语言处理系统的发展来说同样如此(cf. Kintsch, 2000)。那么哪种理论是最有用的呢? 隐喻理解的理论分为两大类:比较理论和分类理论。从比较理论来看, 我们是根据他们相应的明喻来理解隐喻的。因此,诸如“我的律师是一个鲨鱼”的隐喻是依照“我的律师像一个鲨鱼”而来的。从分类理论来看,隐喻和明喻都是独立被理解的(“understood in their own right”原文第935页右半,第五行)。隐喻是作为分类的断言(assertion),明喻是作为比拟的断言(Glucksberg, 2001; Glucksberg & Keysar, 1990)。比如说,根据分类理论的观点,在“律师鲨鱼”的隐喻中,隐喻主题“我的律师”是被包括在鲨鱼,即邪恶的攻击性食肉生物的范畴中的。“我的律师”就这样获得了鲨鱼的隐喻性范畴的特点。在明喻的形式中,隐喻主题“我的律师”是被比作字面上的海洋生物——鲨鱼。人们对于隐喻的理解是与这个差异一致的。他们对于隐喻的理解比明喻来得更快,并且对这两者会生成不同的解释,然后会用隐喻生产出比明喻更多的突发特征(emergent feature),比如“残酷”(Bowdle & Gentner, 2005; Glucksberg & Haught, 2006; Utsumi, 2005)。 最近,Bowdle 和Gentner (2005) 综合了这两个观点,在这个框架中,新奇隐喻总是以比较的方式加工,然而久而久之,当隐喻出现在不同的环境中,“在他们规范化时就会有一个从比较到分类的转换。”不理解有问题

隐喻意义及其理解的具身性考察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f5177414.html, 隐喻意义及其理解的具身性考察 作者:吴媚余涛 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19期 摘要:意义是语言研究的核心问题。隐喻意义的获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隐喻理解主要 是对隐喻意义的理解。以往的隐喻理解理论没有理清隐喻及其意义的本质。认知语言学的具身理论为隐喻及其意义的理解开辟了新的視角。隐喻的意义及其理解需要具身经验及与身体相关的意象图式。 关键词:隐喻理解具身性身体经验 1.引言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的修辞手法,更是一种促成人类思维、推理和想象的认知工具,隐喻性的语言表达源于人类概念系统中存在的隐喻思维方式(Lakoff,1987)。通过隐喻思维,人们以身体经验为基础,利用一个认知域中的经验理解另一认知域的经验,利用具体的、熟悉的事物理解和体验抽象的、陌生的事物(Lakoff& Johnson,1980)。隐喻利用身体经验和基本感知范畴理解更深层次的概念,身体性概念和身体经验在隐喻认知中起着核心作用。人的身体在体验认知和对客观世界的概念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隐喻的具身性在隐喻理解研究中理应得到进一步凸显。本文从认知语言学出发,尝试考察隐喻认知过程中隐喻意义及其理解的具身性。 2.隐喻理解的传统观点 传统观点对隐喻理解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主要包括隐喻理解的“比较观”“相互作用观”和“语用观”(刘正光.2005:1-8)。 隐喻理解的“比较观”源于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是对明喻的缩减。据此,理查兹提出了隐喻的三个方面:主旨、载体和基底。比如,在“Power is poison”中,“power”是主旨,“poison” 是载体,二者之间的相似点是基底。根据理查兹的观点,理解“主旨”与“载体”之间的相似点是理解隐喻的关键,对隐喻意义的理解主要是对“基底”的理解。布莱克对理查德的理论进行了批判,他认为隐喻理解的“比较观”没有明确指出听话人是如何理解隐喻的,任意两种事物都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一方面“比较观”难以明确一个特定隐喻的“相似点”,另一方面对有些隐喻意义的理解并不需要寻找相似点。 布莱克进一步提出了隐喻理解的“相互作用观”。布莱克认为,主旨和载体之间不仅具有相似性,二者之间还由于差异性而产生张力性,主旨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创造出相似点,布莱克将这种观点发展为隐喻理解的“相互作用观”。这种观点存在不足之处:“载体”的特征具有多样性,对“载体”特征理解的不同造成了隐喻意义的模棱两可。列文森根据语义特征提出了另一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 摘要:隐喻作为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重要基础,在人们的语言表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认知隐喻的提出更是掀起了一股“隐喻潮”,隐喻研究成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对认知隐喻与修辞隐喻、语法隐喻作简单区分,并且对国内词汇层面、语篇层面上的认知隐喻研究作简要的回顾探析。 关键词:认知隐喻;区分;词汇;语篇 1. 引言 从亚里士多德至今的2000多年,隐喻一直是国外学术界,尤其是语言学界,各研究领域中的一棵“常青树”,在20世纪70年代更是进人了一个“隐喻狂热”的时代。相对而言,我国语言学界对隐喻给予关注并进行研究的起步是比较晚的,刘宁生的摘译文章拉开了当代中国隐喻研究的序幕,但是中国的隐喻研究并为受到起步的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隐喻,国内的认知隐喻研究也蓬勃发展起来。本文拟对国内的认知隐喻研究作简要的回顾性探析。 2. 认知隐喻 当代认知语言学则认为,隐喻不仅仅属于纯语言的范畴,而且属于更广的思维和认知的范畴。换言之,隐喻不仅

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一种基本的思维、认知和概念化方式。(Ungerer & Schmid,1996;蓝纯,1999) 2.1 认知隐喻产生及其特点 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从人类产生之日起,人们就不断地感受和认知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当人们对某些事物的关联经过长时间的感知后,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一种对这种关联的抽象的认知模式,这就是认知语言学上所说的意象图式。意象图式形成之后,人们才可能据此造出词项或义项来。如人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应该是比较早的,认识了自己的身体以后再利用对自己身体的认识来认识其他的事物是很自然的,因此,人类在给树的各部分命名时就会有树冠、树身的概念,在给山的各部分命名时也就有了山顶、山头、山腰、山脚的说法。因此,认知隐喻在产生以前,语言中并没有表示这个概念的词语,在很大程度上,它的产生是为了填补词汇空缺。 隐喻有如下特点:(1)规约性:有些隐喻已经石化了,或者已经变成了死喻;(2)系统性:目标域和源域紧密相连,隐喻可扩张,隐喻都有自己的内部逻辑;(3)非对称性:为了在两个概念之间建立起相似点,隐喻不可能在两个概念之间建立对称性的比较;(4)抽象性:典型的隐喻总是使用具体的源域来描述一个抽象的目标域。(Saeed,1997) 2.2 认知隐喻与修辞隐喻

浅析隐喻的英汉翻译

浅析隐喻的英汉翻译 【摘要】说明在翻译实践这一特殊形式的跨文化交际中如何有效地解读隐喻。 【关键词】隐喻理解;翻译 一、引言 隐喻翻译是一项以语言为载体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也是将一种语言所承载的信息传递到另一种语言中去的主体性交往行为。它以“理解”为核心,语言为基础,融社会批判理论、普通语用学、社会进化理论为统一构架。 二、隐喻的解读 隐喻是一种语言使用现象,在“词典中找不到隐喻”。从现代隐喻学观点来看,隐喻现象应在形式上搭配异常,在语义上类属不同,逻辑错位,从而产生了语义冲突,而当听者对冲突产生回应时,便生成了隐喻的意义,即理解了某一隐喻式言语。对于隐喻的运作机制,有人曾作过这样描述:“隐喻涉及两个不同领域(范畴)的概念,隐喻意义的产生是两个概念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相互作用通过映射的方式进行。在映射过程中,属于某一领域的相关概念和结构被转移到另一领域,最终形成一种经过合成的新的概念结构,即隐喻意义。而这一映射和整合过程的基础是两个领域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这无疑表明对隐喻的理解需要双重划分。 隐喻的理解过程应由两部分组成:隐喻的辨认和隐喻意义的推断。事实上这就是一个由一级理解进人二级理解的过程。举一个人们常提到的例子“The tongue is a fire”来说,从表述层理解(一级理解),”tongue”被美国传统词典这样定义:”the fleshy,movable, muscular organ, attached in most vertebrates to the floor of the mouth, that is principal organ of taste,important organ of speech”。我们可以认为舌头作为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首先具有与绝大多数脊椎动物一样的味觉和辅助咀嚼及吞食的功能,除此之外,还是具有言说能力的人的重要语言器官。以这个基本意义为中心,tongue一词背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意义集合:它可以指形状像舌头的东西,例如tongue of flame(火舌),guiding tongue(铁路导向尖轨),switch tong(开关铜片),而hold one’s tongue (keep silent), lose one’s tongue (lose the capacity to speak, as from shock)中指人的言说行为和言说能力。这一言语行为中的另一个关键词fire,在美国传统词典里可以义;” a rapid, persistent chemical change that releases heat and light and is accompanied与flame”。同样,在它背后的意义集合中可以找到诸如,cooking fire(炊火),forest fire(森林火灾),wild fire(野火)等火的具体形态。也可以发现其它意义,如The boy is full of fire(这男孩非常热情兴奋),He was under fire for mismanagement(因管理不善而受到责难)。 当tongue和fire这两个背负着各自庞大意义集合的词语被嵌入A is B的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