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交响乐欣赏论文-浅谈对古典音乐的理解

交响乐欣赏论文-浅谈对古典音乐的理解

交响乐欣赏论文-浅谈对古典音乐的理解
交响乐欣赏论文-浅谈对古典音乐的理解

交响乐欣赏论文:浅谈对古典音乐的认识

摘要

蓝色多瑙河作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必奏的曲目,可以说是耳熟能详了,蓝色的多瑙河水已随着每个新年的第一声钟响流进了每一个热爱音乐的人的心中,但每一次听还是那么令人陶醉,尤其在阶梯教室这种新环境里,和众多听众一起,透过拉得不严实的窗帘投进几缕阳光,听着这首管弦乐曲,别有一番感受……

……

曾经弹过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以第五交响曲改编的钢琴曲《命运》,单薄的声音,轻快的节奏,改编之后让第五交响曲失去了排山倒海的气势,丢失了高亢激昂的神韵。是的,任何改动都将破坏这部垂世之作,它是杰出的、无法超越的!

……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此优美的音乐,无需深入剖析所谓的意境,闭上眼,静静聆听,思绪任飞,脑海里浮现出的各种画面和场景,无论是天鹅,亦或是少女,那便是这部美妙的乐曲带我们前往的精神乐土……

……

关键词:西方音乐古典音乐交响乐蓝色多瑙河第五交响曲天鹅湖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

创作时间:1866年

把这首曲子放在第一个来写,一是因为这首曲子是这学期最先欣赏的曲子,先入为主,于是印象也最为深刻。还有一个原因,小施特劳斯是我最喜欢的天才音乐家,就连家里的钢琴都选的是strauss。言归正传,蓝色多瑙河作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必奏的曲目,可以说是耳熟能详了,蓝色的多瑙河水已随着每个新年的第一声钟响流进了每一个热爱音乐的人的心中,但每一次听还是那么令人陶醉,尤其在阶梯教室这种新环境里,和众多听众一起,透过拉得不严实的窗帘投进几缕阳光,听着这首管弦乐曲,别有一番感受。为了写这篇论文,我又戴上耳机,再一次从头到尾仔细聆听这部伟大的作品,试图第一次捋清它的脉络。整首乐曲好象是多瑙河的水波在轻柔地翻动,河水一般从宁静平稳到轩然大波,浪花飞溅,显示出多样化的变换。最开始听起来向悠扬的笛声从远处传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明显的小提琴的声音给出了轻微徐缓的背景,仿佛朦胧晓雾中的潺潺流水,轻轻荡漾,辽阔开朗,引人遐想,简短和谐的呼应,似乎是远处的回想。音乐渐渐响亮高昂,似乎东方发白,随之而来的明亮的旋律,又像旭日冉冉升起,进而喷薄四射、光照大地,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我似乎看到人们情不自禁地聚集在河岸上,满怀希望和欢欣,迎接黎明。我听了这首作品后,回味无穷。微微地闭上眼睛去感受那多瑙河的美景,看碧绿的碧波,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微风吹来,夹杂着青草的香味……多么令人心旷神怡,这美景所有的一切在阳光的沐浴下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的确,这曲蓝色多瑙河让我置身于静美的清晨,让我在那多瑙河旁,无所束缚地自由漫步,享受纯净的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惊奇和惊喜。

c小调第五交响曲

又名命运交响曲

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创作时间:1805年末至1808年初

提到交响乐,我脑海里首先浮现出的一定是命运交响曲,相信多数人都和我一样。正如老师上课播放这部作品之前介绍的,“此曲声望之高,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曲之冠”。在我眼里,它就是古典音乐的标志,是这篇题为“浅谈对古典音乐的认识”的小论文中不可能不提及的内容。那由四个音构成的简短有力的片段,可以说是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旋律了,在交响曲一开始就轰然而呜。“这是命运在敲门”。用命运的敲门声去布下悲惨的罗网,不朽的命运的主题就展露无遗,展现出一幅去抗争、去搏斗、去与命运交战的宏伟画面。那充溢着含蓄的活力的部分好像略带点神秘感。似乎在多次抗争中,销声匿迹了,天地似乎处于一片寂静。这时人们屏住呼吸,等待着胜利的瞬间,也是人们对斗争中牺牲的英雄的无声哀悼。这个段落,最好的描述便是听得见的寂静。刹那间,静寂的长音在鼓点的伴衬下,送来渐强的力度,我真的没有想到一个作曲家在失去听觉的情况下,能写出这样有震撼力的交响曲。这里必定有他内心深处的思想发展,和他的隐忧、他被人抑制的愤怒。他将自己的对命运含愤的抗争、对幸福深情的憧憬,全部倾诉于音乐。于是,在终曲揭幕时,灿烂的阳光、潮涌的人群、鼎沸的笑声,迸发出震撼的胜利凯歌。太阳升起来了,凯旋的歌声响起来了,所有的忧郁在这种欢呼声的激流之前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从绝望到斗争,从斗争到平静,从平静到凯旋。我从未有听这部交响曲时的如此清晰而深刻的感受。尽管贝多芬的耳朵使他无法聆听自己音乐那撼人的音响,然而他能在头脑中更生动地想像的这一切。这一切如此准确

浅谈对西方古典音乐的欣赏[1]

西方古典音乐发展与赏析论文 土木建筑学院 土木工程 201001020204 董硕 浅谈对西方古典音乐的欣赏 摘要:在音乐中,有魔鬼的诱惑,有上帝的昭示,有人类的挣扎。音乐是一个宇宙,音乐中有一切。莫扎特的音乐风格优美、秀丽、典雅、热情,听后是使人能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因此贝多芬的音乐作品重视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气质,即使在现在也使人们感到亲切和鼓舞;肖邦的音乐风格处处透露着优雅、细腻、精致,色彩性的和声处理的很有独特性,使人陷入一种无法自拔的浪漫。 关键词:西方古典音乐大学生影响 音乐,始于词尽之处。——圣桑 音乐,是人生的艺术。——施特劳斯 音乐,是思维者的声音。——雨果 古典音乐虽然被称为高雅音乐,离我们这个时代较为遥远,但是它能流传下来,就说明它是经典的,有意义的。古典音乐常常陪伴在我们身边:世界杯开幕式演出郎朗的演奏、F1颁奖仪式的背景音乐《卡门》、北京残奥会盲人演奏的《c 小调幻想即兴曲》,甚至是《猫和老鼠》中的《匈牙利狂想曲》、根据尼采作品创作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也被运用于《2001太空漫游》……还有流行歌曲借用古典旋律:SHE的《不想长大》、Hayley Westminster的《never say goodbye》等等。其实古典音乐并不晦涩难懂,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对作品的看法。每个人都可以在古典音乐的领域找到属于自己的地方。 一欧洲古典音乐的发展时期 欧洲古典音乐伴随着历史阶段的发展和变革,形成了与当时社会氛围相适应的各类音乐艺术形式和各种风格流派。它的创作背景一般可分为四个时期,所包括的内容与形式广泛多样,作品与史料丰富详实。它所承载的异域的人文风情,给听者以启发、震撼、感动。了解和欣赏欧洲古典音乐会使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更上一层楼。 欧典古典音乐的创作背景一般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巴洛克时期,这个时期代表人物有德国巴赫也称音乐之父,亨德尔也称清唱剧大师,意大利的维瓦尔第等,这个时期的音乐风格旋律优美,柔和。第二时期——古典主义时期代表人物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这个时期的音乐特征主题特点鲜明,有一定的冲突性。第三时期是浪漫主义和民族乐派,代表人物有得彪西、舒曼、舒伯

交响乐鉴赏结课论文

海南大学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交响音乐赏析》 任课教师:罗晓海 题目名称:《浅谈中国交响音乐发展—和西方文明 对比》 学院:经管与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 12级金融学2班 姓名:程航 学号: 20121714310051 评阅意见 评阅成绩

交响乐一词最早来源于希腊文“symphony”,意思是“一起响”。在16世纪时,这个名词指采用和弦性质的多声部器乐;17世纪,交响乐泛指各类刚从声乐独立出来的单乐章器乐、歌剧序曲、间奏曲等;此后经历了巴洛克、古典、浪漫、民族、现代等不同时期的历史发展与变革;古典时期的海顿创立了独立的交响曲体裁,成为交响乐中最庞大的一种器乐体裁。交响乐的概念广义而言指协奏曲、组曲、歌剧和舞剧音乐、交响诗、交响音画、交响曲等各种体裁;狭义仅指交响曲。 可以看到,西方交响音乐大致起源于16世纪,这并不是说在此之前就没有交响乐,只是说从这个时期开始交响乐真正走上了系统性的发展历程。 16世纪,正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文明走出了漫长的中世纪,开始了全新历程。长达一千多年的中世纪,教会对人们思想文化的控制非常强,导致人们自主思考几乎成为不可能,这就导致了文艺发展的滞后。而文艺复兴时代的到来,就像储存多年的美酒出窖,刹那间就显现出一种难以阻挡的浪潮。人们在文学、美术、音乐各个方面都有了极大的发展。 但是中国交响乐的发展,就显得时候滞后了。从20世纪20年代起,萧友梅所作的管弦乐曲《新霓裳羽衣舞》及黄自在美国学习时之毕业作品《怀旧》(1929),可视为中国交响音乐创作的雏形。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交响乐的发展真正起步,是在20世纪30年代,和西方相比,晚了将近4个世纪,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结果呢?

音乐鉴赏论文我的感受

《音乐鉴赏论文我的感受》由网友提供或由范文网于网络收集与整理,其版权属于原作者。 经过上音乐鉴赏选修课,多多少少使我了解了一些音乐乐理的知识,也使我领略了中外闻名的音乐乐曲,我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老师授课的方式分为乐理讲解和乐曲欣赏两部分.在还没有上课之前,因为对音乐没有太多的了解,思想中总以为上音乐鉴赏的选修课是一种比较枯燥无味的过程.也许是我不太了解音乐的缘故在还没有开始之前.就已经这样惧怕,而且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选修课程都是一些诸如音乐美术影视等等一类的课程.在我记忆中,从高中开始就没有音乐美术等课程,久而久之也就将它们淡忘了。而如今,感觉又回到小时候上音乐课,因为唱歌的时候总跑调,我因此一度对音乐灰心丧气。但是在看电视搜台的时候听到有好听的歌曲总要停下来去听,也许是对音乐的“另类”喜欢,我选择了音乐鉴赏作为我的选修科目。在这一段比较曲折的过程中,在学习乐理知识的同时,也非常荣幸能够听到各种各样乐器演奏的中外名曲。这也使得我在课程结束以后觉得受益匪浅。 平日里看到有人报着一个大吉他,面前摆着一本画满了各种各样音乐符号的乐谱,我总觉得这样的人很厉害,可以看懂那些对于我来说却是“天书”的乐谱。也许是很长时间没有接触正式的音乐谱曲了,我没有上音乐鉴赏这门课之前连“哆来咪发嗖啦唏”都记不全了。在脑海中一直都以为1,2,3,4,5,6,7这七个阿拉伯数字只是数学上的数字符号而已无形之中已经忘记了它们在音乐领域的重要地位,也正是这7个看似简单的符号和一些延音符等音乐特殊符号组成了一篇篇音乐乐谱,而在这些乐谱中又产生了多少人们耳熟能详的音乐名曲。《西班牙斗牛士进行曲》一种激昂欢快的节奏向人们生动而形象的描述了斗牛士是怎样将红了眼的公牛驯服;而贝多芬一次灵感偶然之间的创作《月光曲》让我们感觉得到一种痛苦、忧郁和伤感的情绪;一直不知道外国人是怎样将中国的《梁祝》演奏的是那样的美伦美奂将一种凄惨之美演奏到了极至;在上课的时候没能够听到著名的《二泉映月》这首乐曲,但是以前听过几次,是跑了几个店才买到的阿炳先生《二泉映月》。听过之后,我是长时间的沉默,不知道是乐曲中的哪根琴弦拨动了我的心,我记得在网上查找音乐鉴赏论文的时候看到了世界十大指挥家之一的小泽征尔评价《二泉映月》的一句话:“只有以下跪的方式,才能真正的倾听《二泉映月》”。我看了以后觉得有些奇怪,有必要吗?那只是一首乐曲而已,何必要跪着听。我既然这么想,我想会有很多人以为我不懂音乐,事实也是如此,在以后的日子里也有听过《二泉映月》这首曲子,而自己也终于对小泽征尔的话有了一点点感触,《梁祝》的凄凉之美只是让人感到无法自主人生无奈以及主人公为自己命运进行的抗争,而《二泉映月》产生让人在沉重生活的压抑下跪的欲望,却是让人无法选择。 音乐是一种艺术,一种极其高雅,能带给人听觉美妙享受的艺术,而且音乐也是其创作人心理的一种宣泄。时至今日,音乐也分为不少派流。我并没有想过自己会因为欣赏高雅的音乐而改变什么,在我的印象中那些用乐器演奏的乐曲也只有在音乐厅里演奏时才能展现它们的魅力,而摇滚音乐作为一种外来的音乐的派流,我觉得它更适合于那些追求潮流,喜欢刺激的青年人身上,而校园民谣是针对一个时代或者是一个固定的区域,校园民谣以真诚与

交响乐赏析论文

交响乐赏析课学习的总结与启示其实自己并不是对音乐很大敏感,虽然很有兴趣,觉得音乐很有情调,似乎是因为知道自己没有什么音乐细胞。这不是第一次选修巩老师的课,在去年的时候,就曾学习过基本乐理和合唱指挥,觉得受益匪浅,不同的是今年选的这门课侧重于细致具体的接触到有关交响乐的知识,交响乐是最能展现功力的音乐形式,这需要整个乐团的和谐共鸣,也需要每个人的无间配合,在交响乐里没有个人主义,所有的演奏都是相互依存的,天籁与人籁的和谐以及心灵与世界的和谐。 1.古希腊音乐(2015年9月22日) 这是交响乐赏析的第一节课,主要讲解了什么是交响乐,以及简单的学习了交响乐的起源、发展过程和主要特点。那到底什么是交响乐呢?交响乐又称交响曲,是采用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鸣奏曲(奏鸣—交响套曲)。其核心是和谐,通过音乐这种艺术形式表达人的情感。主要有五种乐器参与演奏:铜管、木管、弦乐、打击乐和色彩性乐器(钢琴、竖琴)。同时交响曲是器乐体裁的一种,是管弦乐队演奏的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奏鸣曲型)套曲。源于意大利歌剧序曲,海顿时定型。基本特点为:第一乐章快板,采用奏鸣曲式;第二乐章速度徐缓,采用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等;第三乐章速度中庸或稍快,为小步舞曲或诙谐曲;第四乐章又称"终乐章",速度急速,采用回旋曲式奏鸣曲式等。世界音乐被划分出五个派别,其中欧洲音乐在世界音乐发展史中影响力最大,它建立有系统、完善的技术体系和理论体系,是专业音乐的典范。在欧洲音乐的发展中所孕育出的最高级音乐形式便是交响音乐。在之后老师讲到了交响乐的起源,交响乐起源于古希腊时期。众所周知,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在公元前5—4世纪,古希 腊的音乐文化就已具备很高的艺术性。随着之后的战乱动荡,原先古希腊的音乐文化就逐步融入了古罗马,亚非欧等元素。 这节课,我们聆听了德国作曲家卡尔奥尔夫的《布兰诗歌》交响合唱曲,它分为“春天”、“酒”、“爱”三个主题,作者在继承古典作曲法的基础上加入

交响音乐赏析论文

布兰诗歌 有人说,音乐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都可以通过音乐来表达,而交响音乐则是音乐这片浩瀚的海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伴随着一段优美的交响乐,我们进入了交响音乐与赏析这门课。 交响音乐是指用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富于交响性的音乐。交响乐的主要体裁有交响曲、协奏曲、交响诗、组曲、序曲、舞曲及交响合唱等。交响音乐与交响曲的原文同是symphony 一词,出自希腊语,意为“一起响”,也有音与音之间和谐地结合的意思,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被大量地使用了,但当时它的内涵和现在全无共同之处,是泛指一切多声部的音乐,既有器乐也有声乐。 在古希腊人的脑海里的音乐具有无比神奇的力量,“是打开自然科学那扇门的钥匙”。许多思想家都认为音乐既能陶冶人的思想,也能医治人的灵魂。事实上,包括后世很多著名物理学家也认为科学是理性的演绎,一般只反映事物的具体属性,艺术则是感性的发挥,常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精神;宇宙的本原是对称与和谐,而艺术则是真理和美的化身。 《布兰诗歌》是卡尔·奥尔夫的代表作。他的美学思想就是简朴、单纯,偏爱强烈、明快的节奏,认为节奏是一切音乐的开始;使用最原始,最简单的节奏,不断反复,用尽之后才换另一节奏。在《Carmina Burana 布兰诗歌》中的旋律语言包罗较广,从单旋律歌曲、民间歌曲到弗拉曼戈歌曲和浪漫歌剧,面貌多姿多彩。他曾说过:“音乐表现越是本质、单纯,效果也就越直接、强烈。整部作品分“春天”、“酒”、“爱”三个主题。《布兰诗歌》是一曲对生命的赞歌,似乎有神的目光在暗中注视。它在三个主题引导下微妙地涉及了“信仰”、“死亡”等动机,调性既有着世俗的欢乐成分,又有着史诗般的恢弘气势。其中所隐含的真正的动机,则是对短暂人生的垂怜、惋惜和哀叹。借用里尔克的诗句来描绘这部作品就是:“真正的怜悯之神,他来时威风凛凛,光芒耀眼地向周围传播,跟诸神一样。比吹着安稳的大船的风更强。” 除此之外,我们还欣赏了杰克逊的歌曲。杰克逊的音乐是专业之乐,一般人难以模仿;是本能之乐,对人性对世界的呐喊;是哲学之乐,充满着人性的光辉;是风格之乐,别具一格,自成一家;是视听之乐,不光好听,现场画面同样震撼人心;是政治之乐,抨击着社会的阴暗角落。黑格尔曾说:“艺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杰克逊就将这句话阐述到了完美。

浅析中国古典音乐

学号:20135014245 学院政法学院 专业法学 年级2013级 姓名陈华悦 论文题目浅析中国古典音乐 指导教师邵良柱职称讲师 2014年 12 月 28 日

浅析中国古典音乐 学生姓名:陈华悦学号20135014245 政法学院法学专业 指导老师:邵良柱职称:讲师 摘要:中国的音乐有着很长的文化历史,但是中国真正欣赏中国古典音乐的人却不多。本文首先就中国古典音乐的大体情况展开分析,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与古典音乐的关系,重点探讨中国古典音乐的主要特点及其蕴含的意境和感情,由此向世人展示中国古典音乐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音乐赏析中国古典音乐特点影响 Abstract: China music has a long cultural history, but Chinese appreciate classical music Chinese person but not much. Firstly, the general situation China classical music to analyze,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Chinese ancient culture and classical music, focusing on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lassical music and its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the feelings contained, thus to show the world the charm of art and appreciation of classical music China method. Keywords: music appreciation Chinese classical music Characteristic Influence 中国古典音乐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无比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中国古典音乐犹如一棵古老而常青的参天大树,以其源远流长和多彩多姿屹立于世界音乐艺术之林。它反映了中华民族以音乐修身养性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道德、文化和追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人反映中国古典音乐难以欣赏,不如流行音乐和西方音乐那么直感。当然,热衷于中国古典音乐者也大有人在,其关键在于是否懂得欣赏。 一、中国古典音乐的大体情况 中国古典音乐的历史,古代文献一般追溯到黄帝。中国《吕氏春秋·仲夏记·古乐篇》记载:“黄帝令伶伦作音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昆仑之阴,取竹之懈谷……听凤凰之鸣,以别十二律。”但据目前的考古发现,中国音乐的历史远不止于此。1986年—1987年,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新石器遗址发掘出了随葬的至少16支骨笛。据碳14测定,这些骨笛距今已有8000—9000年之久。至于在8000—9000年之前何时开始出现音乐,是千年还是以万年计,难以定论。经过几千年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国古典音乐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并以其浓郁的民

交响乐赏析论文

“交响乐赏析课”的学习总结与心得 第二次课: 交响乐的课程,作为一个不是专业学习音乐的同学,交响乐对我来说,似乎很难去欣赏,日常生活我也只是听流行歌曲。怀着一种认真了解一下交响乐的心情,我开始了交响乐赏析这门课。 世界音乐划分为东亚音乐(中国)、南亚音乐(印度)、西亚北非音乐(古埃及、古阿拉伯)、欧洲音乐(古希腊)以及非洲音乐,以及在它们的传播与交流中形成的拉丁美洲音乐和东南亚音乐。其中欧洲音乐在世界音乐发展史中影响力最大,它建立有系统、完善的技术体系和理论体系,是专业音乐的典范。在欧洲音乐的发展中所孕育出的最高级音乐形式便是交响音乐。 交响乐最早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罗马,之后的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现代主义时期是它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这节课我们讲述了巴洛克时期的

交响乐。这个时期的音乐以巴赫为典范,马不停蹄的节奏,展现阶梯式的力度变化,突强 突弱,主调与复调结合,其中《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完美的展现了复调音乐的谐和之美。在课上我们欣赏了巴赫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这音乐是一种赋格这一种复杂而严谨 的形式,是复调音乐的一种。管风琴的演奏使他显得神圣而庄严。饱满而有力的引子,为 全曲宏伟的气势作了渲染和铺垫,然后,乐曲奏出音响宏大的和弦,接着呈现出托卡塔主题,带有戏剧性的成分。被尊称为西方“现代音乐”之父的巴赫,同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 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音乐集成了巴洛克音乐风格的精华,欣赏了这首交响乐后,我也 算是体会一下巴赫真正的魅力。 2014.3.3 第三次课: 继续上节课对巴洛克乐风的学习,本节课依然介绍有关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巴罗克音乐发端于意大利佛罗伦萨歌剧(一种深受其国王重视的集绘画、雕塑、建筑、舞蹈、声乐、器乐于一身的崭新艺术形式)之诞生的1600年,止于巴赫去世的1750年。 巴罗克音乐的精华最后集中在德国,以巴赫和亨德尔的作品为代表。为巴罗克音乐作出贡 献的还有意大利的维瓦尔第、蒙特威尔第;法国的吕利、拉摩;英国的普赛尔等。新涌现 的王侯和贵族阶层日渐取得了与教会一样的音乐消费资格,随即又以支持者的姿态改变着 乐坛,音乐不再只专美于上帝,它更是要献给全人类的礼物。 课上,我们欣赏了《小步舞曲》、《诙谐曲》、《G弦上的咏叹调》、《C大调前奏曲-圣母颂》、《哈利路亚》。《小步舞曲》速度中庸,但是风格典雅,有一种音乐的中性美;《诙谐曲》让我们心情愉悦,音乐欢快;《G弦上的咏叹调》的速度不快,但却有一种华

西方音乐鉴赏论文

论音乐艺术的思想意义和形式价值 音乐是一个人类永恒的话题,它从何而来我们不得而知,但它伴随人类穿越古今。音乐是寄托人情感的媒体,通过声音的方式来表达,通过声音的变化来表现,有着强烈的直观性和感染力。从声乐到器乐,从钟鼓到交响乐,从传统到现代,古今中外伟大的音乐和音乐人不计其数,他们的故事家喻户晓,一曲曲美丽动人的旋律在不断地感动和感染着你我他。音乐是表达和激发思想情感的艺术,是唤起情感体验的艺术,是和谐社会的动力源,音乐所带来的情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食粮。 音乐家冼星海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确实如此,千百年来,音乐以其深刻的蕴含及妙不可言的旋律,汇成了一条永远流淌不息,闪闪发光的音乐长河,使众人为之倾倒和沉醉。音乐是多种魅力的综合体,西洋乐,民族乐等等这众多的选择,给与我们的自然是多元化的听觉美感。也许你从前与那么些音符毫不相识,但它们与你听觉接触的一霎也许心灵便被它俘获。正如音乐人门德尔松的作品《庄严变奏曲》是一首多姿多彩的变奏曲,乐曲由主题和十四个变奏组成。主题是很严肃而且很认真的,充实表现出门德尔松精致的创作技巧。十四个变奏中,包括浪漫时代钢琴演奏的各种技法。有单声部的变奏(第一);也有赋格曲风格的变奏(第十);旋律或由高音声部,或由次中音声部出现的变奏(第十三);柔美断奏式的变奏(第三、第四);还有切分音有趣的变奏(第四、第十一);其中最难能可贵的是它拥有门德尔松其他钢琴作品中很难见到的飞跃的和弦等演奏技巧(第六~第九、第十二)。门德尔松并不满足于表现技巧,他在各变奏的主题中,加入了各具特色的微妙的明暗变化,将各变奏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形成了这首“庄严”的大变奏曲。 音乐的魅力并不仅仅在于能够舒缓心情,更在于能在听者倾听之时对音乐产生自我的共鸣,将声音阐发为内心的鸣唱,这才是音乐最大的魅力。他的钢琴作品就具有这种魔法的力量。音乐就是如此,只要有机会接触到听者的耳朵,它就有魔力抓摄住你的灵魂。《庄严变奏曲》除了主题表现出门德尔松性格敏感细腻之外,在几个变奏里更是展现出他对各种变奏手法的灵活运用,比如第一变奏的单声部变奏、幻想性质的第二变奏、精灵般跳跃的第三、第四变奏的断奏手法、赋格风格的第十变奏、第十一变奏的切分音伴奏、其他的一些变奏无不展现了作曲家的种种娴熟的技巧。 音乐没有国界和民族的区分。音乐可以鼓舞我们的士气,坚定我们的意志。就拿《国际歌》来说吧,伟大的导师列宁曾说过“不管你来自哪里,只要你唱起《国际歌》,就能找到自己的同志。就能团结在一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许多士兵听到了《国际歌》受到了感染,团结在一起,赶走了帝国主义侵略者。在我国的八年抗战中,全国人民在聂耳冼星海《国歌》的感召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抛头颅洒热血,勇往直前,赶走了日本侵略者。音乐的力量不可估量,让我们都来热爱音乐吧!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音乐,让音乐为我们人类造福!摘要:音乐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是用有组织的音构成的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象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本文在总结音乐艺术的特点的基础上,对音乐艺术的魅力进行了阐述,并以中外不同风格类型的音乐举例说明。 音乐艺术是以声音作为基本的表现手段,以情感作为主要表现内容,它通过表演在时间中展开,最终诉诸于人的听觉的艺术形式。它以不同声音的特殊组合,

交响乐欣赏结课论文

交响乐欣赏结课论文;交响乐欣赏;90后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在听着各种形式的流行音;交响乐由海顿发明、由莫扎特推向成熟、由贝多芬推向;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我们感受着不同时期交响乐带;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都有不同的代表人物;在众多的乐曲中,有的人,有的乐曲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序奏开始时,小提琴在A大调上用碎弓轻轻奏出徐缓的;接下来是五首连着一起演奏的小圆舞 交响乐欣赏结课论文 交响乐欣赏 90后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在听着各种形式的流行音乐的旋律中长大的,初次进入交响乐的课堂,我感受到的是不一样音乐的氛围,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演绎形式。听着不太懂的旋律,我甚至想要昏昏欲睡。几次之后,我渐渐的放松心态,用心去聆听,用心去感知交响音乐中想要表达的情感,用心去领会交响音乐的独特内涵与魅力。 交响乐由海顿发明、由莫扎特推向成熟、由贝多芬推向另一高峰,在16世纪到19世纪一直是欧洲的主流形式。今天,再次向我们展现其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我们感受着不同时期交响乐带来的不同的艺术享受。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严谨,呈框架式结构,由四个乐章组成,浪漫主义时期的交响乐自由、浪漫,而不同时期的前期、中期、后期亦会有不同的特点。不同时期的交响音乐有不同的特色,但都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都有不同的代表人物。古代主义时期的代表主要有柴可夫斯基、莫扎特、贝多芬等,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主要是肖邦、李斯特等,不同的交响曲亦有不同的形式,我们走进一部部经典的交响乐,挖掘交响乐的异样光彩。我们欣赏了很多的代表人物的交响曲,小斯特劳斯的圆舞曲《蓝色

多瑙河》、老斯特莱斯的《拉夫斯基进行曲》、贝多芬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莫扎特的《25交响曲》《钢管交响曲》、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的《第六悲怆交响曲》《第一钢琴协奏曲》、《F 小调第四交响曲》《D大调钢琴协奏曲》、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等等。这些乐曲或是作曲家在激昂的青春时期所写,或是在成熟的中年时所写,或是返璞归真后的晚年时所著,乐曲的节奏和情感或是激昂或是悲怆或是脍炙人口或是明快而富有想象力,演奏类型或是属于钢琴协奏曲,或是小提琴协奏曲或是钢管协奏曲等都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使我的情感随之深深起伏。 在众多的乐曲中,有的人,有的乐曲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小斯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所听到的作品前几部之一,以前对《蓝色多瑙河》写成的趣事和所表达的情感等就有所了解,而我经常听着钢琴曲《蓝色多瑙河》旋律也让我深深着迷,是我对交响乐产生了比较大的兴趣,在交响乐的欣赏过程中我也为它的旋律和情感所感染。交响乐由序奏、五个小圆舞曲和尾声组成。 序奏开始时,小提琴在A大调上用碎弓轻轻奏出徐缓的震音,好似黎明的曙光拨开河面上的薄雾,唤醒了沉睡大地,多瑙河的水波在轻柔地翻动。在这背景的衬托下,圆号吹奏出这首乐曲最重要的一个动机,连贯优美,高音活泼轻盈,它象征着黎明的到来。 接下来是五首连着一起演奏的小圆舞曲,每首小圆舞曲都包含两个相互对比的主题旋律。 第一小圆舞曲描写了在多瑙河畔,陶醉在大自然中的人们翩翩起舞时的情景。主题A抒情明朗的旋律、轻松活泼的节奏,以及和主旋 律相响应的顿音,充满了欢快的情绪,使人感到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多瑙河;主题B轻松、明快,仿佛是对春天的多瑙河的赞美。 第二小圆舞曲首先在D大调上出现,第一部分旋律跳跃、起伏,层层推进,情绪爽朗、活泼,给人以朝气蓬勃的感觉;突然乐曲转为降B大调,显得优美委婉,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巧妙而富于变化的第二圆舞曲描写了南阿尔卑斯山下的小姑娘们,穿着鹅绒舞裙在欢快地跳舞,富于变化的色彩显得格外动人。

经典音乐赏析论文

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听后感 摘要:《命运交响曲》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完成于1805年末至1808年初。此曲声望之高,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曲之冠。《命运交响曲》蕴含了贝多芬的精神寄托,反映了人类永不向命运妥协的精神。 关键词:经典音乐命运交响曲贝多芬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而作曲家就是高超的建筑师。在《中外经典器乐作品鉴赏》课上,我对著名作曲家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尤其是对贝多芬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中感受最深的就是《命运交响曲》了。 这首交响曲开始的四个音符,刚劲沉重,仿佛命运敲门的声音。因此这部作品被称作《命运交响曲》(以下简称《命运》)。《命运》的构思、创作周期是比较漫长的,据文献记载,贝多芬从1805年开始写作这部作品,直到1808年才得以完成。[1]这部作品是贝多芬被疾病所困,情人离他而去之后所发出的心灵呼唤。最终,他战胜了自己的意志,没有被不公平的命运所击退,他战胜了自己。尔后,他重新回到维也纳继续自己对音乐的追求。在这个绝望、思考、反省、胜利的斗争过程中,贝多芬发出了“我要扼住命运喉咙”的口号,他感觉自己不能屈服于命运,而应该勇于发起挑战! 贝多芬在1808年11月写给他的朋友韦格勒(1765-1848)的信中,就已经说出:“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命运敲门的声音”在1798年所作《c小调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中就已经出现过,以后又出现于《D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三乐章、《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第三《列奥诺拉》序曲、《降E大调弦乐四重奏》等一系列作品中。 [2]可见,通过斗争战胜命运,是贝多芬一贯的创作思想。 《命运交响曲》所表现的如火如荼的斗争热情,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西班牙女低音歌唱家马丽勃兰第一次听《命运交响曲》时,吓得心惊肉跳,不得不退席而去。拿破仑一个旧日的卫兵,听了第四乐章开头的主题,禁不住跳起来喊道:“这就是皇上!”柏辽兹把《命运交响曲》中惊心动魄的斗争场景,看作是“奥赛罗听信埃古的谗言,误认黛丝德蒙娜与人私通时的可怕的暴怒。”舒曼认为:“尽管你时常听到这部交响曲,但它对你总是有一股不变的威力——正象自然界的现象虽然时时发生,却总教人感到惊恐一样。”1830年五、六月间,门德尔松在魏玛逗留了两星期,和歌德作最后一次会晤,在钢琴上为他演奏了古今著名的作品。歌德听了《命运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后大为激动,他说:“这是壮丽宏伟、惊心动魄的,简直要把房子震坍了。如果许多人一起演奏,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1841年3月,恩格斯听了《命运交响曲》的演出。他在写给妹妹的信中赞美这部作品说:“如果你不知道这奇妙的东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他说,他在第一乐章里听到了“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那种忧伤的痛苦”;在第二乐章里听到了“那种爱情的温柔的忧思”;而第三、第四乐章里“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年轻的、自由的欢乐”,又是那么鼓舞人心。[1] 在很多人心目中,《命运》代表着贝多芬;同样,在另外一些人的心目中,贝多芬代表着《命运》。我想,世界上再没有一首交响曲能够获得如此广阔的知名度以及接受度。贝多芬的伟大,则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这部代表作给他带去的声誉和敬仰。《命运》代表了贝多芬的精神、代表了人类永不向自身妥协的精神! 贝多芬一生与苦难命运搏斗,对人生的感触极深,因此在作品中融入了不少前人不曾想象的感情,处处充满自信.他的作品歌颂了生命的美好和对人类的爱,充满奋斗向上的精神."通过斗争,达到胜利"这八个字可以说是贝多芬创作思想的概括。贝多芬继承了海顿、莫扎特交响曲中的奏鸣曲式,并把它改造成庞大的结构适于自己的思想。他把第一乐章的规模扩大了,

交响乐赏析论文

我们总是想要言说音乐,其实却总是被音乐言说着,更多的音乐中诉说了我们,而并非我们诉说着音乐。 她包含了一种态度,一种责任,一种能力,一种方式。音乐她观照着个人的命运,当然还有个人身处的社会、时代、和文化。交响乐

更是如此。 我坚信音乐带给我们的应不只是感官的沉醉,而更应是心智的成长,情感的真诚的交流,灵魂的彻底抒发。 巴赫——巴洛克音乐的辉煌终点 莱比锡圣托马斯教堂里的一位教堂乐师,演奏羽管键琴和管风琴的水平都相当不错的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用他作为结课论文再合适不过了。 他出生在德国中部图林根地区的一个著名音乐家族。音乐(主要是乐器演奏和作曲)在这个78家族内部家族内部代代相传,从16世纪起经历了260多年,共七代人,其中成为音乐家的多达78人,卓有成就的有42人,而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巴赫。 在巴赫生前和身后漫长的时间之流中,他都是一个赋予创造以启示性地位的人物。当今天的人们回溯历史时,他们说巴赫身上体现出了后来几乎所有的音乐元素:古典主义的严谨结构、浪漫主义的澎湃激情、宗教作品的虔诚精神、现代乐派的内在节奏。 纵观巴赫的音乐风格,我们可以看到,尽管他一生足不出德国,但他却在自己的作品中广泛吸收了18世纪初,流行于欧洲各国的各种音乐风格与形式,并把它们发展到了新的高度,他使和声与复调这两种对立的因素在作品中取得了完美的平衡,其水准之高远远超出了他的许多同时代的作曲家。他的作品不仅在数量上浩如烟海,而且具有极高的质量,既有十分简洁而极有个性的主题,又有丰富的想象和

强烈的表现,以及异常完美的音乐技巧。正是这一切,使巴赫不仅成为巴罗克音乐的一个辉煌终点,而且也成为后来的西方音乐的一个取之不尽的伟大源泉。 贝多芬——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冯〃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他在西方音乐历史的画卷中独领风骚,由海顿、莫扎特创立并发展起来的维也纳古典音乐形式与风格,在贝多芬的手里被极大地扩充与发展。他将18世纪与19世纪、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联系起来,将一个时代的理想融会于自己的音乐艺术之中,贝多芬的名字与崇高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充满震撼力的音乐、为表达情感而布局规范的气魄永远同在。 书中已经习惯了把贝多芬的生平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波恩时期、维也纳时期、创作成熟时期、创作晚期。 ㈠德国莱茵河畔的波恩,是贝多芬度过他人生最初22年城市(1770-1792年),这段时间虽然不是他创作与丰收的时期,但对他一生的影响十分深远,尤其体现在思想性格的形成方面。虽然这个时期莫扎特、海顿对青年贝多芬的天才给予过充分肯定,但在贝多芬成长的道路上,聂费这位宫廷管风琴师对他的帮助和支持最大。 早年的贝多芬虽然没有莫扎特幸运,面对的是粗暴的父亲、破落窘困的家境,但恶劣的环境却培养并增强了贝多芬顽强坚韧的性格及独立自主的意识。

古典音乐鉴赏心得体会

古典音乐鉴赏心得体会 导语:我觉得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其最后一句的话,应该就是每个人对于同一份音乐作品,会有各种不同的感受和理解。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古典音乐鉴赏心得体会文章,仅供参考! 古典音乐鉴赏心得体会在本学期,我选择了《音乐鉴赏》课作为选修课。起初我选修《音乐鉴赏》课,也仅仅是因为觉得鉴赏音乐时不用动脑子,不用写字,只要用耳朵去听就行,上课时会很轻松。其实我本人自认为我自己是一个严重缺乏音乐细胞的人,甚至可以说我对音乐是一无所知的。但是在现代这个音乐无处不在的社会熏陶之下也或多或少的接触了一点音乐。当然我接触的音乐也只是皮毛而已。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当心烦意乱的时候,静静的聆听音乐,心情就会好很多。我想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带给人的有时候不仅仅是美感,还有精神的吧。当然了,虽然我平时很喜欢听音乐,特别是在流行音乐方面,但也仅仅是停留在喜欢听的层次方面,而不是会去欣赏或鉴赏它。但在上过几堂课之后,我的想法有了些变化。我渐渐地就被它吸引了,它让我再次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课堂上老师不但教给我们一些基础乐理知识以便我们更好的学习,还叫我们学会聆听,还给我们介绍了好多经典的乐曲和一些非常有特色的民族乐器。这不但

使我们了解一些民族音乐,也使我们受益颇多。甚至到现在还有一些优美的民族音乐一直萦绕在我耳边呢!就这样,渐渐地我对鉴赏音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懂得了鉴赏音乐的方式方法,并且在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以及我利用业余时间增加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之后,我的音乐文化知识增长了许多,了解了更多种形式的音乐。同时,我的艺术修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老实说,我在学习《音乐鉴赏》课前,对音乐的认识更多的是在流行音乐方面,仅仅是喜欢一些歌手的声音和一些歌词的意蕴。当然了,我之所以更关注流行音乐,也是因为它的语言比较生活化、节奏也比较明快、更加贴近生活、易于让我接受。而对于其它方面的音乐,我则是一知半解,而这次《音乐鉴赏》课使我开阔了眼界。在《音乐鉴赏》课上,我们是以“聆听”的方式进行学习的,聆听是沟通的开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觉得老师就像是一个导游,一直引导着我们直接面对音乐,体验音乐,同时也给我们留有想像的空间,这使我们能够很好的感受音乐、欣赏音乐。在课上,我们都欣赏了民乐、管弦乐、钢琴曲、圆舞曲、小夜曲同时,为了更好的使我们欣赏音乐,了解音乐家的故事。老师也为我们准备了一部以音乐为题材的电影:《出水芙蓉》。在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一直在猜测,这部片子里面的很多演员应该都是真正的艺术家。因为他们的才情和对音乐的感

大学生音乐鉴赏论文---浅谈贝多芬

浅 析 贝 多 芬 文传张申慧 22号

浅析贝多芬 文传张申慧 22号最开始去了解贝多芬是高中学播音的时候,那时候又一遍文章叫《月光曲》,讲述的是传说贝多芬月光曲的由来。看文章把月光曲形容的很美的样子,于是便搜来听听,由此,变喜欢上了贝多芬的音乐。 第一乐章——持续的慢板 三部曲式 这个乐章情感的表现极其丰富,有冥想的柔情、悲伤的吟诵,也有阴暗的预感。虽然伴奏、主题和力度的变化不大。但仍通过和声、音区和节奏的变化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心弦的波动。这首奏鸣曲包含着贝多芬最原始的构思。它那梦一般即兴的性质 探索钢琴音响共鸣的方式已预察到约100年后德彪西的印象乐派。它所依据的题材很简单乐曲一开始由不断流出的三连音构造了无边的幻想 四小节后,第一主题在中音区淡淡地出现。它细致而沉静略带些忧郁。1段1分18秒在B大调上出现了第二主题。中间部由第一主题开始。三连音曲折有致地走向高音区 呈现出急躁不安的情绪。随后进入第三段,第一主题平静地再现 第二主题以升c小调的面目再现,然后以低音继续奏出基础动机的尾奏慢慢地消失而结束。 其实贝多芬写作这部作品时正值1801年,当时他的耳聋疾患日渐严重,失恋的创痛尚未平复在痛苦的心境中,他写出了这首钢琴奏鸣曲。因此在第一乐章中 那支叹息的主题融人了他的忧郁的思绪。有人曾借助想象力解释了这个乐章说 “第一乐章犹如月之初升,充满希望,但被浮云所掩,万影俱逝,令人悲从中来”。 第二乐章——小快板 三部曲式 这个乐章比较短小 李斯特形容这个乐章为“两个深渊中间的一朵花”。它以迥然不同的轻快表情将第一乐章的沉思冥想和第三乐章的紧张气氛衔接得非常完美。第一段是连奏与断奏相呼应的主题,然后再以变奏加以重复中部也保持在降D大调。2段1分13秒再现第一段。这个乐章好像是瞬息间留下的温存的微笑。 第二乐章是个小快板。作为过渡性乐章,音乐情绪趋于柔和温馨,像是回忆昔日的甜梦,也像憧憬未来的蓝图。乐章中的两个音乐主题仿佛是抚慰着创伤的

北京林业大学 巩武天 交响乐赏析论文

北京林业大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大学音乐交响乐赏析课程结课作业论文 1、序号_______ 2、姓名_________________ 3、学号_________________ 4、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5、周几上课______________ 6、手机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布兰诗歌》---以单纯强烈的旋律令人铭记 园林13-4 于佳宁 我从以前就非常喜爱古典乐,交响乐赏析的课堂,让我有机会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交响乐的知识。曾经一直偏好施特劳斯的华美和久石让的清新与温柔,而今天第一次的课程却令我感受到了单纯且强烈的音乐所带来的震撼,而带给我这种感受的,便是奥尔夫最著名的代表作《布兰诗歌》。 1935年,奥尔夫读到了创作时间大约在11至13世纪的诗集《Carmina Burana 布兰诗歌》, 其中蕴含的放荡不羁的精神和对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的赞美以及对封建社会的无情嘲讽令奥尔夫找到了灵感,并形成了一种对人类与自身命运的思考,因此冲动而成就了这一部"为独唱者、合唱队、器乐伴奏和魔幻布景而作的世俗歌曲",《布兰诗歌》。在这部作品里,他使用女高音、男高音、男低音、童声合唱、合唱及乐队演唱或演奏,单是这一点,就已令听众强烈地感受到了这部作品中史诗般的恢弘气势。 在序歌《命运,世界的女神》中,开篇就使用了富有气势的雄壮旋律,并在之后的合唱中不断重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合唱的声音或大或小,使听众的心情也随着音乐不断起伏,序曲的结尾是用管弦乐器不断重复地演奏短促而生动的旋律,令人热血沸腾。 第一乐章Primo vere 《春天》不同于序章,是轻柔、明快的,描绘着春天优美且充满着希望与生机的画面, 合唱男女声部交替呈现, 又宛如时序中的昼夜变化,带给人无限的遐想。如Dance中运用不断反复的轻快旋律描写着人们欢快起舞娱乐的场景。 第二乐章In Taberna 《在小酒馆中》则从《春天》的柔美转变为了消极的哀叹,如"Ego sum abbas"就似在描绘一个有幽灵掠过的阴冷般的酒会。令听众仿佛置身于死亡的世界。 第三乐章Cour d'amours 《爱的庭园》则描写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宣泄。在"Dulcissime" 中,女高音唱起华美却悲伤的旋律,虽没有序章的慷慨激昂,但其中对情欲质朴的歌唱也同样震撼人心。 到了"Ave formosissima",作品来到了最后的高潮,男女声的合唱宛若是对生命的礼赞,虽然是不断重复的,没有发展与变奏,但这简单而生动地旋律却洋溢着激情与神圣感,令听众不由得对这部作品产生由衷的敬畏之情。 结尾的"O Fortuna"与序曲相互呼应,再次来到了雄壮的旋律,也让这部史诗般的音乐作品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尾。 在对音乐创作的认识上,奥尔夫说过:"音乐表现越是本质、单纯,效果也就越直接、强烈。"正如这句话所说,他作品中的节奏强烈、明快, 干脆,利落,不重视和声行进, 没有发展、变奏,只有相同又简单旋律的不断反复。正因这种单纯的创作理念,《布兰诗歌》生动且富有感染力,又因为奥尔夫笔下强烈的旋律,他的作品才如此激荡人心。 二.巴洛克---华丽而神圣的音乐 园林13-4 于佳宁 文艺复兴过后,艺术界迎来了另外一次空前繁盛的时期,这一阶段的艺术风格被称之为巴洛克风格。 巴洛克风格不仅影响了美术而且它还影响其他的艺术领域。音乐作为一个和美术一样庞大的领域也受其影响。和巴洛克美术一样巴洛克音乐也起源于意大利,巴洛克音乐大致承袭了同时其他的艺术的风格。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相比变得更加华丽、装饰、壮观。同时,在巴洛克时期,有歌剧的诞生,还有宗教音乐的世俗化。而在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则受宗教控制,大多只是些单声部合唱和没有伴奏的弥撒曲。 在巴洛克早期开始出现以三和弦为基础的调性写作,以各种大,小调的和声特色,表现乐曲个性。而调性系统的蓬勃发展,给音乐表现带来无限的变化可能,奠定往后三百年音乐

古典音乐赏析论文

古典音乐欣赏论文 音乐,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伴随我们,音乐已经不知不觉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很难想象没有音乐的日子是什么样的。绝大多数人偏爱于流行音乐,它时尚,动感,充满现代的活力与气息。但是提到古典音乐,会想起一个现在很少提的概念—严肃音乐,容易让人产生误会,会认为是比较刻板,沉重的音乐,大多数人认为像这类的古典音乐年代悠久,离我的时代好遥远,比起古典音乐,青年人更喜欢听流行音乐。一直以来,我也是抱着这种思想,以前我只关注流行音乐,偶尔在电视上看到交响音乐会,听到古典音乐,只是匆匆扫过,只是觉得气势很磅礴,场面很壮观而已,对古典音乐只是些感性认识,比较肤浅。可是这学期,我上了古典音乐赏析的选修课,我开始真正接触到古典音乐,深入了解,欣赏并剖析。抱着欣赏与学习的态度,通过每节课欣赏古典音乐,我渐渐对古典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情感。我发现古典音乐与我之前感觉的完全不一样,它是完美,优秀,经典的。要真正听懂古典,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和西方历史背景知识,这样才能更理性,更深刻的认识,所获得的审美感受也会更高一个层次。通过古典音乐赏析的课程,我有了巨大的收获。 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音乐是人类灵魂的艺术表现,从古典音乐中寻找精神寄托。在古典音乐赏析的课上,我对著名作曲家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如“交响乐之父”海顿,“乐圣”贝多芬,“音乐神童”莫扎特,“歌曲之王”舒伯特,“钢琴诗人”肖邦,“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等等。对于著名的古典音乐更是欣赏至极,如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维瓦尔蒂《四季》、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比才:《卡门》、莫扎特《g小调四十号交响曲》、巴赫《小步舞曲》、门德尔松《婚礼进行曲》、肖邦《E大调练习曲“离别曲”OP.10》等等。 然而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这三位古典主义音乐大师,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 从音乐审美的角度来说,第一位大师是海顿,它是交响音乐的泰斗。他的音乐典雅、华丽、结构方整、旋律流畅,很少有戏剧性冲突,可以使人飘飘欲仙,悠悠欲睡。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之父的美誉,对海顿来说是当之无愧的。是他奠定了古典乐派的形式和风格,并使其发扬光大。在他创作的黄金期,对音乐的形式与语法的掌握已是炉火纯青,乐曲风格精致,曲思丰富,似乎具有无穷无尽的想象力。许多作品在原创及精练技巧下,经常蕴含着幽默感,表现为惊人的手法、出人意料的不同风格的同时呈现,还有精湛的和声、转调。更重要的是他发展主题素材的形式,延续巴洛克音乐的模拟对位法,根据主题的轮廓而衍生出乐曲组织。后来的两个世纪里,古典音乐的主题发展正是依据了这一原则。海顿的音乐语言朴素、简洁、平易近人,感情明朗、乐观和富于幽默感。作品不重深刻抒情和戏剧性刻画,而主要是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为题材,常用“说话原则”进行世态风俗性的表现。他在乐曲的发展中常用“主题活用的原则”,这直接启示着贝多芬“动机发展”的灵感。献给奥地利皇帝的《颂歌》亦是海顿的著名作品。如今,这首颂歌的曲调变成了德国的国歌。海顿在交响乐上的贡献是巨大的,柴可夫斯基说:“海顿是交响乐创作的锁链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牢固的环节。没有他,也就没有莫扎特、贝多芬了。”尽管他不如穆扎特、贝多芬那样辉煌,但他的改革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是维也纳音乐真正的奠基者。莫扎特、贝多芬无比辉煌的器乐成就,都是建立在他的基础上发展完善的。 第二位大师是“音乐神童”莫扎特。他的音乐则甜美、活跃,富于歌唱性和古典美,突出对比性和层次感,像清泉潺潺,似流水滔滔。莫扎特一生的曲风大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以1770年为界,此时作品中可以看到前古典乐派和意大利古典乐派的强烈影响。中期以1786年30岁为界,此时作品富有典雅的嘉兰特风格和海姆乐派样式的投影。30岁以后的略偏向巴洛克样式,并以此在古典的乐型之外植入更深远的意境。 莫扎特的音乐细腻、华贵、含蓄、典雅,风格明朗,旋律优美,结构严谨,具有强烈的古典色彩和超然物外的特点。伟大的音乐天才往往各有千秋,而莫扎特的音乐创作则完美地体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