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能源革命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

能源革命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

能源革命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
能源革命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

能源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突破口。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增强和世界范围内能源消耗加速,新一轮能源革命将从工业文明的规模效益转向信息时代以效益定规模的绿色低碳能源时代。技术创新在能源革命中起决定性作用,它是能源结构优化及转型升级的不竭动力。只有通过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才能抓住能源变革的关键、把握能源持续健康发展的主动权。

储能技术

能源的分类方法很多,通常可将一次能源分为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等。化石能源包含煤炭、石油、天然气、页岩气和天然气水合物等;可再生能源包含太阳能、风能、水力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核能可分为裂变能和聚变能等。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具有价格相对便宜、使用方便的优点,其不足之处是污染严重;可再生能源解决了污染问题,但价格相对偏高以及存在受使用条件限制等不利因素。无论是实现传统化石能源的清洁化、低碳化、高效化利用,还是实现绿色能源的规模化以降低成本和便于使用,都要依靠技术创新与进步。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说,科技决定能源的未来,科技创造未来的能源。

当前生态环境的约束,已成为能源发展的最突出制约因素。能源革命基本发展趋势是供给消费清洁、绿色、低碳化,在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同时,着力发展非煤能源,形成煤、油、气、核、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多元能源供应体系。从结构上看煤炭、石油等高碳化石能源将逐渐被天然气和页岩气等低碳能源取代,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使用、核能安全利用。同时,能源互联网和大规模储能以及先进能源装备及关键材料等重点领域有新的突破。绿色可再生能源技术、能源高效利用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是推动能源革命的主要动力,将极大地优化能源结构和时空布局。

因而,能源变革的关键在于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对推动能源革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推进技术创新,可以降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成本,提供更清洁、更价廉的能源产品;通过加强储能和智能电网建设,发展分布式能源,推行节能低碳电力调度,有利于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能源体系。

传统能源领域,集中在传统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大幅减少能源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污染排放,对二氧化碳封存利用,加强能源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构建清洁、循环的能源技术体系。

可再生领域,重点发展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灵活的风能、太阳能利用技术,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利用技术;发展以可再生能源及先进核能制氢技术、氢气纯化技术,开发氢气储运的关键材料及技术设备,实现大规模、低成本氢气的制取、存储、运输、应用一体化。

核能领域,积极推动先进核能技术发展,重点发展第三代和第四代核电、先进核燃料及循环利用、小型堆等技术,探索研发可控核聚变技术,研究钍元素发电、月球氦三的开发与应用技术。

能源输送与储备领域,创新面向电网调峰提效、区域供能应用的储能技术,增强储能调峰的灵活性和经济性,掌握储能技术各环节的关键核心技术,推进能源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

合,加强整个能源系统的优化集成,构建一体化、智能化的能源技术体系,实现各种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

装备领域,根据重点能源技术需要,重点研发特种金属功能材料、先进复合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温超导材料、石墨烯等关键材料;围绕能源技术发展目标提供关键材料装备支撑,重点发展非常规油气开采装备、海上能源开发利用平台、大型原油和液化天然气船舶、核岛关键设备、燃气轮机、智能电网用输变电及用户端设备、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大型压缩机、特种用途的泵、阀等关键装备,全面加强能源供给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支持。

节能领域,大力发展提高能效与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清洁技术、绿色技术,在现代化工业节能技术、新型建筑节能技术、先进交通节能技术以及能源系统全局优化技术等方面有新的突破,以技术创新提高能效、推动节能降耗减排,催生新产品和新模式,提高用能设备设施的效率,形成节能低碳的产业体系。

从能源发展的历程来看,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可再生能源和其他新能源的成本,可以为市场化价格机制的形成、进而为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创造有利环境。同时,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泉作用需要制度、政策、市场相互作用、协同演进。要把握好能源技术创新绿色低碳化方向,加快推进以价格市场化为核心的能源体制改革,分类推动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建立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供需形成价格的现代能源市场体系,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机制,建立气候与环境友好型的能源体制,为推动能源技术创新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总之,技术创新是能源发展全局的核心,在能源革命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它是引领能源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必须要把握好能源变革绿色低碳化方向,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建设现代能源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

【文献号】6-738 【原文出处】统计研究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200403 【原刊页号】12~16 【分类号】F31 【分类名】工业企业管理 【复印期号】200407 【标题】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 【作者】察志敏/杜希双/关晓静 【作者简介】察志敏,杜希双,关晓静,国家统计局。 【摘要题】技术创新 【英文摘要】The paper evaluates the techn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of China by using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and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of imperfection of current innovation circumstance,shortage of innovation input and the need to improve the skills of innovation personnel. 【关键词】技术创新/评价方法/实证研究 【正文】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要完成这样的历史任务,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努力提高自主研究与开发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工业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工业企业,是我国技术创新的主体,其创新能力如何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也关系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国际竞争能力。为此,我们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评价的方法,并对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初步的评价与分析,以期能为国家制定鼓励企业创新的政策并建立起正常的激励机制提供参考。 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探讨 关于技术创新,普遍认同的概念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竞争力为目的,从新产品、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技术的获取(研究开发、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工程化、产业化到实现市场销售的一系列活动的全过程。国外一般把技术创新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产品创新,另一类是工艺创新。产品创新是指企业发明新的产品或对原产品的性能进行重大改进或提高,工艺创新是指企业采用新的技术工艺或对原生产工艺生产方法进行重大改进。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技术创新能力各要素的诸多方面,可以说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都相关。OECD国家在进行技术创新能力调查时,将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确定为六个重点方面:一是企业发展战略,二是创新成果的扩散,三是企业创新的信息源和创新障碍,四是企业创新的投入,五是政府在创新中的作用,六是企业创新的产出。加拿大的专家在进行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中,采用8个相应的指标来进行分析,即:创新人员投入占从业人数的百分比,创新资本投入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非专门的创新人员投入占从业人数的百分比,非专门的创新资本投入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专门的创新人员投入占从业人数的比重,专门的创新资本投入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出口销售收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和企业的创新倾向;国内有些学者将技术创新能力分解为六大创新能力要素,即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倾向、研究开发(R&D)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我们在较为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划分为四大要素。 1.企业潜在技术创新资源。企业潜在的技术创新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它主要反映企业潜在的技术创新能力。其中人力资源主要是企业从业人员的技术创新素质,包括文

能源技术革命重点创新行动路线图

附: 能源技术革命重点创新行动路线图 一、煤炭无害化开采技术创新 (1) 二、非常规油气和深层、深海油气开发技术创新 (5) 三、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创新 (11) 四、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创新 (18) 五、先进核能技术创新 (23) 六、乏燃料后处理与高放废物安全处理处置技术创新 (28) 七、高效太阳能利用技术创新 (33) 八、大型风电技术创新 (39) 九、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 (45) 十、生物质、海洋、地热能利用技术创新 (49) 十一、高效燃气轮机技术创新 (55) 十二、先进储能技术创新 (59) 十三、现代电网关键技术创新 (64) 十四、能源互联网技术创新 (69) 十五、节能与能效提升技术创新 (74)

一、煤炭无害化开采技术创新 (一)战略方向 1.煤炭资源安全高效智能开发。重点在煤炭开采隐蔽灾害探查、重大灾害综合治理、应急救援技术及装备、煤系共生伴生资源综合高效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回收率提高、煤炭智能开采、地下气化开采等方面开展研发与攻关。 2.煤炭资源绿色开发与生态矿山建设。重点在绿色高效充填开采、绿色高效分选技术与装备、采动损伤监测与控制、采动塌陷区治理与利用、保水开采、矿井水综合利用及深度净化处理、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开展研发与攻关。 (二)创新目标 1.2020年目标。煤炭安全绿色、高效智能开采技术水平大幅提升。大中型矿区基本实现安全绿色开采,原煤入洗率达到80%,采动环境损害降低70%以上,煤矿稳定塌陷土地治理率达到85%以上;基本实现智能开采,机械装备及智能化控制系统在煤炭生产上全覆盖,重点煤矿区采煤工作面人数减少50%以上,全国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90%以上,掘进机械化程度达到65%以上;单个气化矿井年气化50万吨煤炭。 2.2030年目标。煤炭实现科学产能。实现煤炭安全开采;基本建成绿色矿山,原煤入洗率达到应洗尽洗,采动环境损伤降低90%以上,煤矿稳定塌陷土地治理率达到90%以上;实现智能化开采,

产业链、创新链构建

1 张建华 上海大学 上海OLED 产业联盟 新型显示技术及应用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平板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OLED 产业链、创新链构建

上海AM OLED 产业链与创新链 平板显示产业发展现状AM OLED 产业、技术发展 ?Part 2. 1 演讲提纲 ?Part 1.?Part 3.

?万亿产业:显示器面板产业规模过亿?东亚产业:韩、日、台湾、大陆?高度融合:产业链与创新链 ?高度集中:资本、技术、人才、市场?持续发展:新产品、新技术 ?高速发展:中国大陆平板显示产业 平板显示产业特征 韩国48% 中国台湾33% 中国大陆12% 日本7% 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TFT-LCD 面板经营收占比 2013/2014 预期中国平板显示产业将在2018年超过韩国, 位居全球第一

新型显示产品向高附加值发展 智能健康家居 曲面显示智能可穿戴高分辨 超大尺寸创新产品驱动AM OLED 产业可持续发展

新技术产业化进程慢?与平板显示发达地区相比,新技术积累 少、产业化进程慢, 面板产品结构快速变化影响追赶先进步伐产业链配套建设滞后 ?平板显示产线核心工 艺设备、零配件和关 键材料70%以上依赖 进口 知识产权积累欠缺 ?新兴显示技术发展步 伐相对缓慢,产业化 进程落后,核心知识 产权缺失带来行业隐 忧 中国大陆平板显示产业规模迅速增长(2014年总产值逾千亿),但是不可否认国内平板显示产业规模仍然相对较小(10%),新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相对迟缓,核心知识产权缺失,产业链配套能力滞后等,离建设平板显示产业强国还有较大差距。 中国大陆平板显示产业发展

促进新能源关键技术创新的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1.葛彩虹,杭州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讲师;2.刘亚萍,杭州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讲师, 〔收稿日期〕2010—03—08 促进新能源关键技术创新的对策研究 葛彩虹1 ,刘亚萍 2 (1.2.杭州行政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0) 内容提要 随着后经济危机、能源危机的双重影响,抢占新能源产业制高点,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缓解能源紧缺状况、推进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而关键技术创新是降低发电成本、实现我国新能源应用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关键。 关键词 新能源 关键技术 创新【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323(2010)02-0096-05 一、新能源关键技术创新重点 11太阳能电池产品。太阳能电池为高新技术的综 合性产品,产业链长,涉及材料、光电、装备制造、电机学、电子电力、自动控制等学科研究领域。其关键技术创新一是提高太阳能的转换效率;二是完善制造工艺;三是提高原料、生产装备的国产化率;四是提升并网、储能、电网的稳定性;五是完善太阳能电池保护与防尘;六是加强电池材料的回收与利用。 21风能。虽然风能发电技术比较成熟,但还需要扶 持和攻关兆瓦级变速恒频风电机组、3MW 以上风力发电机轮毂、底座、齿轮箱体和齿轮箱,兆瓦级偏航及变桨轴承等风电机组及关键部件技术,培育支持发展一批关键部件配套产业链。 31水源热泵。水源热泵技术相当成熟,但应用该技 术的水平有待提高,尤其在纯粹的酒店中使用该技术,如何更好发挥空调的作用、又减少无谓的浪费需要进一步探索;在减少噪音和用电量方面技术,以及该技术全面铺开对生态环境是否有影响也需要进一步探究。 41生物质能。生物质能中的垃圾燃烧发电,尽管发 电技术水平相对成熟,但在提高热值及热效率低、预防和控制二次污染上,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二、新能源关键技术创新的障碍 (一)政府方面 11缺少整体的、有序的、具体的规划指导。虽然国 家相继出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但在《新能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仍在酝酿之时,许多地方却已推出了本地的新能源发展规划。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市场准入低,这种一哄而起势必造成产业规模小、重复建设、产业低端以及阶段性的产能过剩和土地等资源浪费。 21缺乏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有力引导。虽然国 家把新能源产业放到了战略产业的位置,也不断的出台新能源示范应用政策,在各企业“四(原材料、设备、技术、人才)引进”的现状下,从中央到地方总体上对新能源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缺乏有力的引导。比如加强对世界新能源技术前沿技术进展的跟踪研究,加大在能源领域的研发投入,加强重点开发项目攻关,加快提高新能源高技木的水平,实施一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新能源材料的国产化、影响新能源技术发展的关健研究和开发项目,通过招标形式,调动产学研各方的力量攻克新能源关键技术;与先进国家签订新能源技术交流与合作协定,为新能源技术的引进创造良好的国际合作环 ? 69?

技术创新链理论下的科技金融结合路径

技术创新链理论下的科技金融结合路径 摘要:经济转型作为我国目前大局规划中的战略性任务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各行各业都在如火如荼地推行产业升级,然而不管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产业升级,产业创新是唯一出路。本文将对金融行业借助技术创新链理论实现产业改革进行分析论述,详细介绍了几种不同的科技金融结合方式,并分析其对科技领域以及金融行业的促进作用。这对我国其他行业的产业升级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创新链;科技金融;结合路径 技术创新链是指一个具有创新性的科技成果通过不断完善改进实现产业化的过程。由其定义可知,技术创新链被两大因素影响,即科技水平和产业支持。当前我国各行业都对技术创新链有了足够的认识,但是金融行业创新链的关注方向偏重于金融行业如何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却对创新理论对金融行业的应用不够重视,缺乏二者结合发展的研究。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对科技金融结合路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以期能够改善这种状况。 一、创新链理论概述 1.创新链理论的提出及研究成果 创新链理论的提出有近20年的历史,指科技成果经过改进完善最终被应用于产业的过程。其核心内容是技术创

新能力,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科技创新链还涉及企业内部的联系结构以及企业外部的组织结构的创新节点。创新链中的各个关系结构之间都存在一个节点,这些节点就是创新链各个环节的功能联系。 2.关于科技与金融结合机制的研究 国外有学者研究发现通过风险融资的方式能够为科技创新创造更大的资金支持,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中小型企业的科技创新融资工作要更加注重民间资金借贷等非银行资本。国内很多学者也研究了科技金融协同发展中的影响因素,认为资本在实质上就是科学技术与金融融合的产物,并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建模分析,强调了科技金融一体式发展的理念。虽然国内外已经对科技金融相关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索,但是研究的侧重点始终是如何更好地让金融支撑起企业的创新发展而忽视了金融行业本身与科技创新结合发展的研究。所以要针对科技金融结合路径进行分析研究以更好地指导金融行业的创新改革。 二、金融与技术创新结合的不同路径及作用分析 1.科技金融初级结合路径 科技金融的初级结合方式是财政加金融中介的结合。金融资本与金融中介相结合可以有效促进科技创新商品化。首先,财政可以大幅削减银行对科技创新的投资利润和风险预期,这样可以使实际应用到科技创新的资金更为充足。其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新能源的利用现状与趋势 1 引言 随着全球化石能源枯竭供应紧、气候变化形势严峻,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了发展新能源的重要性,特别是中国长期以来主要依靠煤炭,在一次能源供给中一直保持在2/3以上的比例。而中国的石油进口量连续增长,2009年进口原油约2.04亿吨。据测算,中国石油消费进口依存度已达到50%的“警戒线”。同时随着2000年以来,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城镇燃气行业改革加速,燃气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对天然气的需求一直处于高速增长,这种状况将在未来将长时间存在,毕竟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耗只有的美国的1/11。随着中国的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生活水平的改善意味着人均能源消耗量将有十分巨大的增长,近几年来汽车保量的快速增加即是例证。 随着传统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矿、天然气等储存量不断减少,而同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以及环境恶化的巨大压力,新能源被提到了更重要的位置。虽然中国还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但是仍然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提出努力的方向,“到2020年单位国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新能源是一个有力的工具。 2 新能源的利用现状 2.1 新能源 新能源,是指新的能源利用方式,既包括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又包括对传统能源进行技术变革所形成的新能源,如煤层气、煤制天然气等。新能源

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清洁程度高、潜在市场大、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优势,正在成为富有活力、最具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2 太阳能 太阳能利用主要有太阳能的热利用和发电两种途径。热利用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代表,主要集中在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由于城市土地紧以及政策、规划和设计等因素,太阳能的热利用在城市属于个案,如位于市龙岗区的振业城是华南第一个大规模应用太阳能技术的社区,整个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采用的是联集式全玻璃真空式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板和屋顶结合,与保温水箱分离,这种安装方式达到形式与功能的统一,与建筑较为完美的结合,这些太阳能热水器还设置了电辅助加热设施,即使在阴雨天也可正常使用,能提供适宜身体的水温。而集中利用则较少。 另一种主要的途径就是太阳能光伏发电,虽然近些年来光伏发电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与常规发电方式和核发电相比太贵了,经济性不强。 2.3 风能 中国的风能资源丰富和较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两个大带:一是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风能功率密度在200W/㎡~300W/㎡以上,有的可达500 W/㎡,可利用的小时数在5000h以上,有的可达7000h以上。二是沿海及其岛屿地丰富带。年有效风能功率密度在200W/㎡以上,可利用小时数在7000h~8000h。这一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由海岸向陆是丘陵连绵,所以风能丰富地区仅在海岸50km之。 《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以来,中国的风电产业和风电市场发展十分迅速,截

我国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之原因复习过程

我国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之原因 要鼓励科研的“冒险”精神,积极支持不违背基本科学原理的“奇思妙想”和“异想天开”的“非共识”研究项目。 世界尖端科学技术是金钱买不到的,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也是单纯靠投入换不来的。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持续增长我国的综合实力,赢得发展的主动权,要靠科学技术,关键是自主创新能力要大幅度提高,这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为何总不如我们期望的呢? 巨额投入≠能力提升 对于我国科技工作的现状,政协委员十分担忧。今年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收到的聚焦科技创新的提案有107件。梳理他们共同关注的问题令人深思—— 全国自然科学一等奖已经连续多年无人问津。 取得像胰岛素那样为世界所认同、并对全人类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成果长期没有。 在汽车工业领域,我国自主研发、比较成熟的高端车型几乎没有,绝大多数车型来自于仿造,发动机等核心动力部件依赖进口。 在大型民航客机制造等高端领域,我们仅限于总装、组装,核心尖端部件都源于进口。 在医疗领域,所用最新的西药95%来自西方发达国家。所有尖端最新医疗设备95%以上来自西方国家,我们自主创新研发几乎为零。以CT为例,进口品牌最高已发展到640层CT、双源CT、能谱CT,而国产品牌64层CT还没能推出来,国产16层CT仍没有心脏扫描功能,差距越拉越大。 据预测中国将会在2013年,成为世界研究与发展投资领域里新的领头羊。科技界的政协委员担心的是,虽然投入直线上升,却很难产生与之相适应的高水平、高质量的尖端自主创新科研成果。北京糖尿病医院院长、英国皇家医学会院士王执礼委员感叹地说“只有经济总量而没有抢占科学技术制高点,我们永远要受制于人。” 我国科技事业总体发展水平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经济发展的技术含量不高,先导性战略高技术领域科技力量薄弱,使得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出速度较进口品牌落后很多,重要产业对外技术依赖程度仍然较高。这种情况与我们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极不相符,与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科技发展上不断增加的投入极不相符。

技术创新——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技术创新——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摘要:本文对技术创新于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之间的关联和区分进行了浅显的讲解,同时简单分析了当今中国经济的发展存在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阐明了技术创新是当下中国发展的瓶颈,并提出了一定的措施以待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技术创新;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中国经济发展 1.技术创新于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之间的关联和区分 1.1技术创新 改进现有或创造新的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重大的技术创新会导致社会经济系统的根本性转变。全面认识技术创新就是要是一个科技、经济一体化过程,是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双螺旋结构”共同作用催生的产物。 时下,“技术创新”一词大量充斥于各种媒体,在媒体的鼓动下,举国下几乎无人不谈技术创新,宣传的威力之大令人咋舌。然而。绝大多数文章对技术创新的认识具有明显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这些混乱的认识基本上可以归结为如下两种极端观点。 一种是把技术创新看作纯粹的技术行为,把技术进步作为技术创新的目标。这种观点突出地表现为将技术创新等同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而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仅仅是一种技术上的要求,创新成果的市场应用并不需要考虑或较少考虑。实质上,技术创新在这里被等同于技术的开发,技术的进步。 另一种观点,将技术创新看作是纯粹的经济行为,关注技术的应用,即面向价值转化与实现的应用创新。如有的文章认为技术创新的本质只是一种经济行为,技术创新能只能相对于一定的经济利益而存在,如果不能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技术创新就不会发生或很难进行下去。相对于上一种观点而言,这一观点弥补了上一观点之不足,强调了技术开发中市场的导向作用,强调了技术开发成果在市场中的成功,这无疑从理论上抓住了技术创新过程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考试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考试 考试时间:60分钟 全卷题数:10道题 卷面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5道题,下列各题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是制造业的灵魂。(10分) A. 微电子技术 B. 产品设计 C. 信息技术 D. 材料科学 A B C D 2.()是移动互联网的基本特征和最大创新点。(10分) A. 信息化 B. 移动化 C. 自动化 D. 科技化 A B C D 3.创新()。(10分) A. 一定会提升企业竞争力创新 B. 一定不会提升企业竞争力 C. 可以也许不可能提升企业竞争力 D. 创新与是否能够提升企业竞争力无关

A B C D 4.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部分能力都处于休眠状态,未能得到()利用。(10分) A. 开发 B. 有效 C. 合理 D. 创新 A B C D 5.()是自主创新的基础和衡量指标,也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10分) A. 知识产权 B. 专利 C. 科技产权 D. 人才指标 A B C D 二、多选题(暂无) 三、判断题(共5道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 1.在企业中的创新就是企业创新,也叫管理创新破坏性与保护性特征的体现。(10分) A.对 B.错 2.早期购车人需要更新车辆,对汽车的档次、性能、外观有了更高要求时,福特的“创新意识”使他大吃苦头。(10分) A.对 B.错 3.现代制造技术在制造的生产规模上,是从单件小批量到少品种大批量再到多品种小批量形成发展起来的。(10分)

A.对 B.错 4.智力激励型创新方法就是一种能发挥每个人才能的群体创新方法。(10分) A.对 B.错 5.所谓无线网络,既包括允许用户建立远距离无线连接的全球语音和数据网络,也包括为近距离无线连接进行优化的红外线技术及射频技术。(10分) A.对 B.错

创新链产业链

附件 深圳市2015年航空航天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创新链+产业链” 融合计划申报指南 一、重点支持链条 1.无人机 重点突破无人机一体化数字航空飞行控制系统、无人机用发动机控制系统、高精度飞行姿态控制系统、通用地面操控平台系统、数据链通信及导航系统、人机交互系统、动力系统、无人机载荷系统和高清图像传输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进一步提升无人机设计、测试、总装集成能力,重点培育无人机在影视传媒、商业航拍、现代物流、城市规划、智能交通、警务通勤、应急救灾、地质水电和农林渔牧等领域应用,推动无人机产业规模化发展。 2.航空电子 重点突破陀螺仪、航空用微电机系统、高集成度一体化封装电路板、IC封装载板和LED显示/触控模块等核心零组件关键核心技术,开发飞行管理系统、飞行控制系统、飞行导航通信系统和机载影音娱乐系统等,提高关键机载电子设备系统集成水平,加强适航取证工作力度,努力扩大航空电子产业规模。 二、设定依据 (一)《深圳市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深

府…2013?118号)。 (二)《深圳市未来产业发展政策》(深府…2013?122号)。 三、支持数量及资助方式 支持数量:根据年度资金扶持计划和项目评审结果确定。原则上每个“创新链+产业链”融合链条支持一个实施方案。每个实施方案的资助总额不超过总投资的20%,年度资助金额不超过1500万元,支持年限一般不超过3年,补助资金将根据实施方案年度检查评估情况分期拨付。 支持方式:企业自筹为主、政府无偿资助。申报单位自愿申报、专家评审、现场考察、社会公示、资助机关审定。 四、申报条件 (一)实施方案符合产业规划和申报指南重点支持领域要求,实施周期不少于3年,总投资不低于1亿元。 (二)项目单位必须是在深圳市注册、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具有较强科研或经营能力、运行管理规范的从事未来产业研发、生产及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其中: 牵头单位应长期从事相关领域的研发、生产及服务,拥有一批高水平研发成果和技术储备,发表过相关高水平研究论文或取得发明专利,具备良好的产、学、研、用合作基础和较强的资金筹措能力。 协作单位应具备相关领域的工作基础、健全的财务制度和优秀的技术及管理团队,具备承担子项目研究开发或产业化推广的基本 - 2 -

新能源发展背景,现状,前景,国家政策

新能源发展背景,现状,前景,国家政策 新能源行业发展背景 近年来,面对能源危机、金融危机以及人类对气候危机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全球范围内新能源出现超常规发展的态势。各国对新能源的投资大幅度增长,新能源产能也急剧扩大。 可再生能源发电是新能源发展的核心,风电是在技术和成本上最具竞争力的新能源形式。尽管短期内新能源还无法替代传统化石能源,但世界范围内资源的供需紧张以及全球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对温室气体排放所做的限制为新能源发展铺就了宽广的道路。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超乎想象,许多可再生能源资源将逐渐变成商业项目。可以预见,不同能源形式的逐渐替代将改变世界经济和政治版图以及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方式。 石器时代的结束并不是因为没有石头了,石油时代的结束并不是因为没有石油了。 ——艾哈迈德·扎基·亚马尼(Ahmed Zaki Yamani)新能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太阳能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我国的太阳能光热发电行业正在起步,2009年科技部成立“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始发动一轮光热攻坚战。目前,我国已完成建设的光热发电项目只有少数几个,且装机容量均在1MW以下。但我国在建和拟建项目较多,这意味着我国光热发电产业将呈现突破式增长。据统计,如果所有已公布项目均能实施,2015年前,我国的太阳能热发电装机容量将达3GW左右规模,市场总量达450亿元人民币。 (二)风能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2012年,中国(不包括台湾地区)新增安装风电机组7872台,装机容量12960MW,同比下降26.5%;累计安装风电机组53764台,装机容量75324.2MW,同比增长20.8%。2012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46台,容量达到127MW,其中潮间带装机量为113MW,占海上风电新增装机总量的89%。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分析 摘要:我国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仅为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且以其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旺盛的创新活力,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动力,但是其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却显得尤为匮乏,难以与其他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竞争。 关键词技术创新能力中小企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在外向型经济的带动下,我国中小企业蓬勃,不仅为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且以其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旺盛的创新活力,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动力。(中小企业标准:资产3000万元以内,年额3亿以内,员工3000人以内(此为大致标准,各行业有不同标准)。2010年我国中小企业有1000多万户,从业人员1亿多,注册资本金16

3、技术开发与吸收能力不强。 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尚处在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从技术创新的技术源来看,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企业技术创新方法主要来源于外部(约占70%),而不是内部(约占30%)的研究与开发,表明我国企业自主技术发展能力较弱,对外部技术依赖性强,这就使得企业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和技术储备,在市场竞争中难形成技术优势和技术特色。多数行业的关键技术与装备基本依赖国外,在引进的过程中,将主要资金用于生产设备的进口而忽视技术专利、专有技术的引进,缺乏对引进技术的集成、创新。 4、技术创新市场信息匾乏 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投资大、周期长,具有很大的风险。而企业作为向社会提供产品的部门,其生产活动必然要受到市场等外部环境的制约,要化解技术和产品蕴含着的风险因素,增加成功的百分比,就必须灵敏、准确地分析和预见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动态。但是我国企业在技术信

技术创新的国际互动链研究

技术创新的国际互动链研究 【摘要】:自从20世纪30年代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首先提出创新(Innovation)的完整理论之后,创新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言:“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中国这一处于经济发展变革中的大国来说,实施创新、研究创新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创新各组成部分之中,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的条件、发展的基础和提高竞争力的源泉与手段,是我国企业寻求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必经途径。因此对技术创新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探讨如何促进、加速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过程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各国争相进行技术创新,加强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加速了科技革命扩散的速度,同时促进了不同门类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各国普遍重视科技投入,从而极大地刺激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新技术的产业化和整个世界的技术水平,所有这些都为技术创新国际互动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作为企业国际化的两种主要形式与技术创新是相互促进的,它们之间形成了完整的国际互动链。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发展,从根本上有赖于一国的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又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市场空间,带来了市场需要和技术发展的信息。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对科技产业化发挥着积极的引导、促进和推动作用。本文选择“技术创新的国际互动链研究”为题,就是为了探讨技术创新国际互动的

机理,也就是技术创新如何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产生国际互动。通过研究,希望能够有助于在理论上揭示它们之间的互动机理,有利于抓住当前的技术革命机遇,大力发展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实施科技兴国战略,促进我国技术创新与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的良性循环,形成我国的技术创新国际互动链,使我国成为21世纪的经济强国。从动态的意义上讲,技术创新既是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贸易的前提,也是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贸易的结果。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贸易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着互动效应,它们分别形成了两条相对独立的互动链,而跨国公司的出现则将这两条国际互动链有机地“链接”了起来。本文试图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将技术创新与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贸易发展相联系,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技术创新与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贸易发展的相关性,以期为我国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论文共二十余万字,共分为九章,内容安排如下:【关键词】:技术创新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贸易跨国公司国际互动模式路径链接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F113 【目录】:内容摘要6-16第一章导论16-32第一节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总结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新能源汽车是全世界正在进行研究的热点项目,世界汽车大国如中国、日本、美国、 德国等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推广。在当今社会,汽车已经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国内外科技实力竞争的一个关键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解决全球能源和环境系统严峻问题的必由之路,是汽车行业技术和产业革新的必然趋势。 发展新能源汽车对解决能源和环境系统问题以及提高国家的综合能力具有非常重要 的意义。一方面解决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全球汽车行业面对的共同问题。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国内汽车保有量呈递增趋势。预计2015年的汽车保 有量将达到1.5亿辆,2020年中国的汽车保有量更是将达到2亿辆以上。传统汽车在 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排放的污染物有碳氢化合物、氮氢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对人类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此外,传统汽车主要采用燃油发动机,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影响全球的气候变化。现有的车用内燃机的动力技术的改进处于一种渐进式的状态,进展缓慢,已经不能应对环境、能源系统的挑战,汽车行业亟待一场革命性的技术变革。 另一方面,汽车产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带动钢铁、机械加 工、电子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容易形成产业集群,是提升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实力的重要因素。相对于欧美国家,我国的汽车工业起步较晚,一直采取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没有形成原始创新的技术,没有形成自己的关键技术。新能源汽车方面,世界各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我们国家只有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才能在汽车工业上实现“弯道超车”,才能有机会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汽车工业上一较高下。 1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及种类 根据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有关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了《新能 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后文简称《规则》),提出了新能源汽车的新概念。实用非常规车用燃料来作为动力源的汽车便是新能源汽车,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汽车拥有先进的理论和技术,结构也较为新颖。《规则》还指出: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 )、其他新能源(如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出现以来,动力形式主要有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三种。这也是当前世界各国主要的研究方向。 混合动力汽车在汽车上配置了两种动力系统,一般是在传统燃料的动力系统基础上 再匹配发电机、电动机等以电能为动力的系统。在混合动力汽车中,电能的来源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采用外部充电,即通过充电桩直接给汽车中的蓄电池充电。二是采用能量回收装置,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将制动时、下坡时、怠速时的能量回收,转换为电能存储在蓄电池中。三是采用前述两种方式的组合,既可以直接给蓄电池充电,也配有能量回收装置。 纯电动汽车,从字面就可以看出,该类汽车采用电能为唯一的动力来源,无需内燃机或其它动力装置。纯电动汽车只有电能一种动力来源,在行驶过程中没有尾气排放,也不会形成二次污染,是一种“干净”的汽车。纯电动汽车由于受续航里程、充电桩的数量及位置的影响,目前主

企业文化-对我国现代企业技术创新的思考

★★★文档资源★★★ 摘要如何面对国际市场,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竞争力,已成为我国企业的当务之急,也是迎接全球经济挑战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企业在技术创新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还存在一些问题。要解决存在的问题,需要在体制、政策、法律、市场等方面下大功夫。针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提出了加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创新体制技术进步 现代企业技术创新是指企业获取并应用技术成果,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满足市场需要并创造市场需求,从而得到更大效益的创造性活动。技术创新涉及科学、技术、组织、金融和商业等一系列活动,是一个涉及多个环节、阶段的复杂过程。技术创新包括以下5个方面的含义:①技术创新不是单纯的技术概念,而是技术经济概念,技术创新是技术经济活动;②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③技术发明是技术专家完成,由企业家组织实施的;④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市场需求;⑤技术创新需要一个系统,并在一定环境下完成。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企业之间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实质演变为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谁拥有大量的知识产权,谁的技术创新能力强,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因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成为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内容。 1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 1.1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取得了显著成就 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集成、网络、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技术产业化方面,我国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有些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首先,企业科研机构整体实力得到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初步形成。20年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企业的科研机构、科研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其次,以科技为先导,原始创新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重点抓了一批对我国工业经济增长有重大影响的科技项目,如光电子技术、软件和数字网络技术、基因工程等;第三,开发了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新产品,推动了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在企业中得到推广应用,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第四,以高校作为重点的产学研结合取得一定进展,部分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业共建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第五,民营科研机构迅速发展,民营科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技术创新的内涵不断增加;第六,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框架初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化已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七,我国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产业配套环境不断完善,为技术创新营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 1.2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1)技术创新的体制环境制约因素存在。技术创新的体制环境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法律、制度和法规及其执行来有效地保护技术创新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技术创新的总体进程、维护市场经济运行的公平原则,从而营造一种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的社会环境。我国目前面临的技术创新环境制约因素,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体制性障碍造成的。现有体制尚没有形成技术创新活动的良好制度环境。表现在:①政企关系不尽完善。一方面,政府职能转变的滞后和过多的行政干预,使许多企业的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带有浓厚的政府行为色彩,导致企业仍然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创新投资主体;另一方面,政府各机构对技术创新的管理协调不力,在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不足,造成创新项目的选择存在盲目性,甚至出现了新的重复建设和投入的分散化;②相关法规和政策体系尚待完善。我国的专利法、反不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

1、创新能力强的人,()总是十分广泛,对任何事情总是抱有一种好奇的心理。他们总是善于在自己接 触到的现象,特别是在新奇的现象面前提出问题。(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想象 B、兴趣 C、知识 2、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包含着必然性的趋势,又包含着偶然性的情形。没有脱离必然性的偶然 性,也没脱离偶然性的必然性,两者()。(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相互融合,相互同一 B、相互对立,相互矛盾 C、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3、在知识经济时代,管理手段的创新主要是实现管理手段()。智能系统和智能机的广泛运用是知识经济时代管理领域中的最重大事件之一。它使管理者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很多时间。(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信息化和科学化 B、自动化和智能化 C、全新化和制度化 4、材料移植法,就是将原有物质材料不加改变、添加某种物质或者进行处理后移用到其他的领域或物品 上,创造出新的()和新的功能的创新技法。(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利用价值 B、使用价值 C、使用方法

5、阻碍创新思维的因素有许多种,主要可分为外在阻力与内在阻力,思维定式是阻碍创新思维的(), 是头脑中束缚思维创新的枷锁。(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外在阻力 B、内在阻力 C、不确定阻力 6、()是指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与所解决问题无关系的图片,进行强制联想,从而启发思维的方法。(本 题分数:2 分)存疑 A、焦点联想法 B、图片联想法 C、自由联想法 7、()是知识、信息等要素,经过大脑潜意识思维激活后,瞬间产生出相应的答案信息,并由潜意识向 显意识闪电式飞跃的高能创新思维。(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灵感思维 B、质疑思维 C、逆向思维 8、从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看,创新孕育兴旺发达,守旧导致苦难屈辱。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的民族,在过去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先人始终保持着一种生生不息的伟大创新精神和强大的创新能力,使中国古 代社会经济发展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勤劳刻苦和创造能力 B、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C、忍辱负重和中庸之道 9、知识经济下的所谓知识,不是指知识的储存,而更多指的是知识的()。(本题分数:2 分)存疑

能源革命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

能源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突破口。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增强和世界范围内能源消耗加速,新一轮能源革命将从工业文明的规模效益转向信息时代以效益定规模的绿色低碳能源时代。技术创新在能源革命中起决定性作用,它是能源结构优化及转型升级的不竭动力。只有通过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才能抓住能源变革的关键、把握能源持续健康发展的主动权。 储能技术 能源的分类方法很多,通常可将一次能源分为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等。化石能源包含煤炭、石油、天然气、页岩气和天然气水合物等;可再生能源包含太阳能、风能、水力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核能可分为裂变能和聚变能等。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具有价格相对便宜、使用方便的优点,其不足之处是污染严重;可再生能源解决了污染问题,但价格相对偏高以及存在受使用条件限制等不利因素。无论是实现传统化石能源的清洁化、低碳化、高效化利用,还是实现绿色能源的规模化以降低成本和便于使用,都要依靠技术创新与进步。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说,科技决定能源的未来,科技创造未来的能源。 当前生态环境的约束,已成为能源发展的最突出制约因素。能源革命基本发展趋势是供给消费清洁、绿色、低碳化,在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同时,着力发展非煤能源,形成煤、油、气、核、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多元能源供应体系。从结构上看煤炭、石油等高碳化石能源将逐渐被天然气和页岩气等低碳能源取代,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使用、核能安全利用。同时,能源互联网和大规模储能以及先进能源装备及关键材料等重点领域有新的突破。绿色可再生能源技术、能源高效利用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是推动能源革命的主要动力,将极大地优化能源结构和时空布局。 因而,能源变革的关键在于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对推动能源革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推进技术创新,可以降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成本,提供更清洁、更价廉的能源产品;通过加强储能和智能电网建设,发展分布式能源,推行节能低碳电力调度,有利于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能源体系。 传统能源领域,集中在传统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大幅减少能源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污染排放,对二氧化碳封存利用,加强能源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构建清洁、循环的能源技术体系。 可再生领域,重点发展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灵活的风能、太阳能利用技术,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利用技术;发展以可再生能源及先进核能制氢技术、氢气纯化技术,开发氢气储运的关键材料及技术设备,实现大规模、低成本氢气的制取、存储、运输、应用一体化。 核能领域,积极推动先进核能技术发展,重点发展第三代和第四代核电、先进核燃料及循环利用、小型堆等技术,探索研发可控核聚变技术,研究钍元素发电、月球氦三的开发与应用技术。 能源输送与储备领域,创新面向电网调峰提效、区域供能应用的储能技术,增强储能调峰的灵活性和经济性,掌握储能技术各环节的关键核心技术,推进能源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

2018年区块链技术创新发展及应用研究报告

2018年区块链技术创新发展及应用研究报告 2017年12月

目录 一、区块链概述 (1) (一)概念及主要特征 (1) 1、区块链的概念 (1) 2、区块链的主要特征 (2) (二)核心技术 (3) (三)功能价值 (6) (四)重要意义 (7) 二、我国区块链产业发展现状 (9) (一)技术应用能力不断提升 (10) 1、积极利用国际开源技术资源加快创新 (10) 2、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密码技术体系 (10) 3、部分区块链底层基础架构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0) (二)企业加快区块链技术和产品开发 (11) 1、万向集团 (11) 2、世纪互联 (11) 3、Onchain (12) 4、布比 (12) 5、火币网 (12) (三)区块链技术应用逐步拓展 (13) 1、金融领域 (13) 2、医疗领域 (14) 3、能源领域 (14) 4、公证领域 (15) 5、通信领域 (15)

6、物流领域 (15) 三、区块链的典型应用场景 (16) (一)智能合约 (16) 1、应用价值 (16) 2、典型案例 (17) (二)资产管理 (18) 1、应用价值 (18) 2、典型案例 (18) (三)供应链金融 (19) 1、应用价值 (19) 2、典型案例 (20) (四)社会治理 (21) 1、应用价值 (21) 2、典型案例 (21) (五)能源管理 (25) 1、应用价值 (25) 2、典型案例 (25) 四、我国区块链发展的主要问题与瓶颈 (27) (一)技术层面的瓶颈 (27) (二)产品层面的瓶颈 (28) (三)应用层面的瓶颈 (29) 五、全球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30) (一)全球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现状 (30) 1、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推动区块链发展 (30) 2、核心技术取得突破,相关产品和服务不断增加 (32) 3、金融领域应用不断深入,其他行业应用加速扩展 (34) (二)对我国区块链技术创新发展及应用的启示 (35)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