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范文届高考专题复习训练试题专题二文化经典阅读一论语》限时作业

人教版范文届高考专题复习训练试题专题二文化经典阅读一论语》限时作业

人教版范文届高考专题复习训练试题专题二文化经典阅读一论语》限时作业
人教版范文届高考专题复习训练试题专题二文化经典阅读一论语》限时作业

人教版范文届高考专题复习训练试题专题二文化经典阅读一《论语》限时作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①,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②。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③,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注】①济众:周济大众。②尧舜其犹病诸:病,不足;诸,之乎。③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1)下列各项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贡想以博施于民、济助众人等事功去行仁道,孔子认为那是圣人的事功,只有尧、舜那样的圣王才能够做得到。

B.“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孔子“推己及人”的“恕”,从爱自己推及到爱父母子女,再推及到爱天下的老人幼儿。

C.孔子认为求仁之道不必好高骛远,劝子贡从浅近易行的“恕”做起。他人和我自己是一样的,所以以自身为喻,推及他人,即是行仁之道。

D.“仁”是一种至高的境界,不易把握,孔子从寻常事理入手,用“推己及人”的方法来阐明关于“仁”的基本主张。

【解析】“只有尧、舜那样的圣王才能够做得到”有误,孔子认为,即使如尧、舜这样的圣王,都不一定能做得到。

【答案】A

(2)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孔子的“恕”的理解。

【答案】孔孟最高的道是“仁”,而“恕”是通向仁道的最基本的途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以推己之心来对待别人,这种“恕”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

【参考译文】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 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①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②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③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论语·阳货》)【注】①讪:毁谤。②窒:阻塞不通,此指顽固不化。③徼:抄袭。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恶称人之恶者”是指厌恶宣扬别人坏处的人。

B.“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是指厌恶处在下位而讨好上级的人。

C.孔子批评了不符合道德礼教的行为。

D.子贡讨厌揭发别人的短处还自认为直率的人。

【答案】B

【参考译文】子贡说:“君子也有厌恶的事吗”孔子说:“有。厌恶宣扬别人缺点的人,厌恶居下位毁谤上级的人,厌恶勇敢却不懂礼节的人,厌恶固执而不通情理的人。”孔子说:“赐啊,你也有厌恶的事吗”子贡说:“我厌恶剽窃却把它当做聪明的人,厌恶不谦逊却把它当做勇敢的人,厌恶揭发别人的隐私却把它当做直率的人。”

(2)结合以上选段谈到的“勇”,分析下面选段关于“勇”的思想。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论语·阳货》)【答案】孔子主张“勇”应该用“义”来规范。君子没有“义”就会犯上作乱;小人没有“义”就会去做盗贼。

【参考译文】子路说:“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答道:“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偷盗。”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

‘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由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

(1)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孝顺父母就是要不违背他们的意愿,如果父母有错,也只能稍微规劝,即使规劝无效,仍应该和颜悦色恭顺他们,不能把怒气挂在脸上。

B.父母在世时,与父母相处自己要秉持恭敬的心意;父母过世以后,丧祭也应合义合礼。

C.作为子女,必须努力做好一切事情,不能让父母为自己担忧,这也是孝顺。

D.不能以为孝顺父母只要让他们吃饱穿暖就够了,还应该有恭敬的态度,否则,就跟养牲畜没什么区别了。

【解析】尽量减少父母的担忧。

【答案】C

(2)选段中说弟子“服其劳”“先生馔”容易做到,而“色难”,请问难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案】偶尔为父母做点什么,有美食就让给父母吃,这样的是一般人都能够做到,难就难在能够做得心甘情愿,和颜悦色,并且能够始终如一,持之以恒。

【参考译文】孟懿子向孔子询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樊迟为孔子驾车时,孔子告诉他(这件事)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告诉他‘不要违背’。”樊迟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以礼侍奉,去世了,要依照礼的规定送终,并且依照礼的要求去祭祀。”

孟武伯问有关孝的事,孔子说:“父母只为孝子的疾病而担心。”(把这种父母对你忧愁的心情用于对待父母,就是孝。)

子由向孔子请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今日所谓的孝是指能够供养照顾父母。但是家中的狗和马一样也有人供养和照顾;假若心中少了敬意,那又如何可以分辨这两者呢!”

子夏向孔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子女侍奉父母常能和颜悦色是件难事。遇到有事晚辈就去做;有好吃的好喝的,让长辈享受;仅仅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①”曰:“二②,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论语·颜渊》)

【注】①彻,西周奴隶主国家的一种田税制度。旧注曰:“什一而税谓之彻。” ②二:抽取十分之二的税。

(1)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一章反映的是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基本核心是“富民”思想。

B.有若认为,只有削减田税的税率,才能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

C.按照时令,役民于时,老百姓才能服从君王的统治。

D.君王不应搜刮民脂民膏来聚敛财富,老百姓富足君王才能富足。

【解析】本文没有涉及此项内容。

【答案】C

(2)结合上面选段,分析本文所反映的经济思想的合理性。

【参考译文】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①之间违仁,造次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注】①终食:吃顿饭的工夫。②造次:紧迫,仓促,急迫。

(1)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应当视仁如生命,“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应该积极地追求它。

B.孔子同时承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只是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

C.孔子认为贫穷卑贱,是人人都厌恶的。如果不能从正确途径摆脱它,君子是不会逃避的。

D.在这段话中,孔子强调了一个人只要随时随地把“仁”的理念贯穿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之中,便可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解析】在这段话中,孔子只强调了两点:“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一个人必须随时随地把“仁”的理念贯穿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之中。并没有说二者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答案】D

(2)孔子是怎样认识富贵与仁德之间的关系的

五年级《论语》阅读测试题

大丰区幸福路小学 五年级寒假假期课外阅读检测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2018.3 一、填空题。(每空3分,计30分) 1.孔子名__________, 字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时期的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__ 家,是________家学派创始人。 2.《论语》记录了_________ 及其门徒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四书”。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 4.任重而道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重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远乎? 二、理解填空。(每空3分,计30分) 1.《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论语》中,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 语》中孔子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

(完整版)高考语文有关论语的练习题

高三语文·《论语》第01—05篇练习1 1、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1)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对物质生活不能太讲究,有饭吃、有地方住就行了;而在精神上要不断地追求道德完善。 B、在为人处事方面,孔子认为做人要脚踏实地,做事要勤快机敏,说话要谨慎,莫轻率,要经过思考。 C、孔子认为在人际交往方面,要接近仁道,不断地匡正自己,使自己成为正人君子,获得生活的满足和精神快乐。 D、孔子说的这段话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却概括了对君子各方面的要求,这些都学到就能达到儒家精神所要求的境界了。 (2)结合上面选段,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饭疏食饮水,曲肱(弯着胳膊)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这句话所表现的孔于思想的理解。 答: 2、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篇第四》) 孔子在这则材料中谈到与的关系,是为了阐述什么观点? 答: 3、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 孟子曰:“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①,必请所与②;问有余,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孟子·离娄》) 【注】①彻:通“撤”,撤除。②与:通“予”,给予。 (1)下列对上面两个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养”父母如果缺乏恭敬之心,那与“养”犬马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论语》阅读训练题

《〈论语〉选读》阅读训练题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一、阅读《论语》中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第二则“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中的“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一方面强调“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的熏陶作用,一方面又号召自己的学生对冉求“鸣鼓而攻之”,这样做是否自相矛盾?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从语段中概括出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子路的话可以看出子路怎样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孔子那么强调“正名”的重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练习题

《论语》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 1、《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 作之一。《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语言基本上是口语,明白易懂。文字简括,一般只叙说自己的观点,而不加以充分的论证。《论语》与 《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是儒家学派的经书。 2、关于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后人尊为“至圣”“圣人”。其思想核心是“仁”,反对残暴统治,同情人民疾苦。孔子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我国历史上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 二、字词积累: 1、通假字: (1)不亦说(yu è)乎。(“说” 同“悦”,愉快。) (2)诲女(r ǔ)知之乎。(“女”同“汝”,你。) (3)是知(zh ì)也。(“知”同“智”,聪明。) 2、词类活用: (1)学而时习之。时: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按一定的时间。 (2)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用作名词,学过的知识。 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新的体会,新的发现。 (3)见贤思齐焉。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人,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3、古今异义:

1)可以为师矣 可以: 古义, 可以凭借。 今义, 表示允许 4、一词多义: (1)而: ①学而时习之 /其不善者 而改之/ 温故而知新。 而: 表承接。 ②人不知 而不愠/ 学而不思则罔,思 而不学则殆。 而:表转折, 却。 (2)知: ①人不 知而不愠。 知:了解。 ②温故 而知新。 知:领悟。 ③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知:明 白。 ④是知(zh ì) 也。 知:同“智”,聪明。 5、涉及的成语: 1)不亦乐乎( 2)温故知新(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见贤思齐( 5)三人行,必有我师 6)择善而从 人 : (7)任重道远( 8)死而后已 ( 9)岁寒松柏:( 10)己所不欲,勿施于 (11) 学而不厌: (12) 诲人不倦: (13) 不耻下问: 三、区分内容: 1 学习方法: 或能够。 (2)是知也。 断的动词。 (3)死而后 已。 (4)三人行。 是:古义, 这, 这个,这样。今义 , 表示肯定判 已:古义, 停止。 三:古义 , 表示多 今义, 已经。 今义, 三,表示

《论语》阅读中考真题及答案汇编

一、 【甲】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 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 【乙】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 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15.用“∕”标划出下面句中的语音停顿(每小句只标一处)。(2分)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博学而笃志笃:___________ (2)年与时驰驰:___________ (3)不逾矩矩:___________ (4)静以修身以:___________ 17.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8.【乙】一文中,作者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 一个“”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也归结为 一个“”字,对比鲜明。(2分) 19.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志”,结合《<论语>十二章》和《诫子书》两篇课文,谈谈你是如何 理解“志”与“学”的关系的。(4分) 答案: 15.(2分)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各1分,多划不给分) 16.(1)坚定(2)疾行,指迅速逝去(3)法度(4)用来,表行为的目的(各1分) 17.(1)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 (2)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使学习有 成就。(每句2分)

(完整版) 《论语》选读复习题及答案

《论语》选读复习题 1、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17.4) (1)在“割鸡焉用牛刀”这一比喻中,“割鸡”与“用牛刀”是喻体,在原文中其相对应的本体分别是什么? (2)联系材料分析孔子在处理师生关系的态度。(2分) 2、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7·11)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6·10)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9·11)(1)当孔子去探望生病的伯牛时,孔子的话语中充满了痛苦和无奈。试问,得以充分表达这种情绪的修辞手法是什么?(1分) (2)孔子通过平时言行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崇敬。请结合上面三段谈谈其理由并简要分析。(3分) 3、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16.4) ⑴孔子所说的择友的标准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1分) ⑵从交友有益的角度来说,你认为孔子弟子中哪些人比较适合做自己的朋友?请举一例并说明理由。(3分) 4、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1)前一章中的“忠”是指什么意思?(1分)

《论语》测试试题合集

《论语》试题合集

————————————————————————————————作者:————————————————————————————————日期:

高考《〈论语〉选读》复习资料 一、《为政以德》:为政以德思想,均贫富含义; 【概述】为政以德的思想包含了:以德、礼导民;富而后教;取得百姓信任;节用爱人,使民以时;反对横征暴敛;“足民”藏富于民;正己等 均贫富:孔子所谓的“均无贫”指的是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阐释的,不同于“平均主义”。 1.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 这句话两者没有矛盾,反映出孔子治国思想的两层意思。他主张为政以“德”,就要保证百姓基本生活,满足物质需求,这是基础,所以提倡“富之”;但他又主张治国以“礼”,就要重视“教化”,使百姓能遵守“礼”,就要提倡百姓有一种精神力量,所以他又很重视人的基本准则,如“信”、“仁”等,甚至把它看作比生命还重要。因为人是万物之灵,如果光满足物质要求,与动物无异。 2.孔子说“均无贫”,这个“均”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意思是否相同?朱熹的《论语集注》把它解释为“各得其分”(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你认为有没有道理?这和《说文解字》“均”、“平”的解释矛盾吗? “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无贫”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均贫富”实际含义在劫富济贫,强烈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只有这种解释才能使“均无贫”这个均字的解释是符合孔子原意的。只有这种解释,才能使“均无贫”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相一致。 孔子之意与农民起义口号之意不相同。孔子之意就是朱熹理解之意,因为孔子是极力提倡以“等级制”为核心的“礼”。和《说文解字》解释也不矛盾。因为《说文解字》是字面的基本意义,一个字还有它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平”、“均”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公平”,它也有“相对公平”与“绝对公平”,事实上只有“相对公平”,孔子所说的也类似“相对公平”,就是要统治者不要过分搜刮百姓,保证他们的基本物质需求。 3.你认为“政”和“德”、“刑”和“礼”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政”,这里是指治理国家之事。“德”与“刑”,是指治理国家的手段、方法、途径,即“德治”与“法治”。“礼”,是指人与人相处的一种规范,它是“德治”的基础。孔子所言,“礼”的核心是“等级制”,要求人们在自己所定位的等级中安分守纪。“礼”从纵(上下级、长幼辈等)、横(夫妇、兄弟、朋友等)两方面规范、约束人们行为。 二、《克己复礼》:礼与仁的关系,孝悌之情; 【概述】在这一章里阐释了克己复礼的思想,同时表明了礼与仁的关系,孝悌与仁的关系等。克己复礼:约束自己而回归于礼。此处的礼指的是周礼。“克己复礼”是孔子在“礼乐崩坏”时代倡导的理论主张和行为准则。 礼与仁的关系:孔子的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仅讲制度、讲规范,还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 孝悌与仁的关系:“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本,一个人只有做到了孝悌,才能真正的做到“仁”,试想一个连自己的父母兄弟都不爱的人,又怎么能做到对他人有仁爱之心? 孝:孔子认为孝最重要的是孝心,而不仅仅是孝行。也就是所谓的“色难”。 【课文解读】

论语十则测试题

《论语》十则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论.语()吾日三省.吾身()诲女.知之乎!() 诲女知之乎!()不亦说.乎()殆.() 人不知而不yun() 2、在括号中解释加点字,在横线上解释整个词语。 (1)温故知新()_____________ __ (2)见贤思齐()______________ _ (3)任重道远()____________ ___ (4)三人行,必有我师()____________ ___ (5)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 _ (6)思而不学则殆()______________ _ (7)已所不欲,勿施于人()______ _________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_______ ________ 二、选择题。 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比较下列各句“而”的不同用法,按A、(顺接)B、(转接)分别归类,将字母填入括号内。 A、学而时习之() B、人不知而不愠() C、思而不学则殆() D、择其善者而从之() 5、下列对《〈论语〉十则》中句子(谈学习方法与谈学习态度)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A、(1)(2)(3)/(4) B、(2)(3)/(1)(4) C、(2)(3)/(1)(4) D、(1)(3)/(2)(4) 6、选出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A、别人不知道就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五年级《论语》习题及答案

《论语》十则练习题

11.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用课文中的话说就 是。(4分) 12.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4分) 答案 1.⑴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儒家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丘仲尼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⑵《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Lún yùn xǐnɡwǎnɡ dài 3.⑴“说”通“悦”,yuè 愉快。⑵无 ⑶“女”通“汝”,rǔ你⑷“知”通“智”,zhì智慧 4.⑴生气、发怒⑵学过的知识、旧知识⑶迷惑,迷茫而无所适从有害 ⑷听从,采纳⑸年⑹大概儒家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5.(一日三省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死而后已 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任选四项 6.⑴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吗? ⑵在温习学过的知识的时候,能够有新的体会,就可以把他当作老师了。 ⑶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⑷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去学习就会有害。 ⑸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学习态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思想品德修养:人不知而不愠吾日三省吾身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依次是:表顺接、表转接、表顺接、表转接、表顺接、表顺接 9、要有坚强的意志,要有自我修养。意思相近即可 10、略。 1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精通《论语》就可以治理天下。这句话道出了《论语》在修身、治国方面的作用。意思相近即可

论语测试题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总结练习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共二十篇。与、、并称“四书”。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人,春秋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二、解释加点词语 1.学而时.习之 2.不亦说.乎() 3.人不知而不愠.() 4.不亦君子 ..乎() 5.吾日.三省.吾身()()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7.传.不习乎() 8.三十而立.() 9.四十不惑.() 10.不逾矩 ..()()11. 学而不思则罔.()12.思而不学则殆.()13.人不堪.其忧() 14.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1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6.择其善者 ..而从之()17.子在川.上曰() 18.逝.者如斯.夫()()19.不舍.昼夜() 20.三.军.可夺帅也() 21.匹夫 ..不可夺志也() 22.博学而笃.志()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通,意思是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意思是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君子:古:今: 2.可以 ..为师:古:今:

3.匹夫:古: 今: 4.饭疏食饮水.今: 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 2.而: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 3.知: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 七、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 2.吾日.三省吾身() 3.传不习乎()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饭疏食饮水() 6.择其善者而从之() 7.温故而知新()() 八、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三个)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8.孔子“仁”的儒家思想表现在文中的哪些方面: 9.记录孔子一生不断提高个人修养的句子是: 10.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论语阅读试题

《论语》阅读训练系列 一、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路曰:“卫君(1)待子为政,子将奚(2)先”子曰:“必也正名(3)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4)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5)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6),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7)而已矣。” 【注释】(1)卫君:卫出公,名辄,卫灵公之孙。其父蒯聩被卫灵公驱逐出国,卫灵公死后,蒯辄继位。蒯聩要回国争夺君位,遭到蒯辄拒绝。这里,孔子对此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2)奚:音xī,什么。(3)正名:即正名分。(4)迂:迂腐。(5)阙:同“缺”,存疑的意思。(6)中:音zhòng,得当。(7)苟:苟且,马马虎虎。 (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路认为孔子纠正名分上的用词不当是一种迂腐。 B.孔子认为用词不当,办起事来就难成功。 C.孔子认为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会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 D.孔子认为刑治是礼治的基础,是礼治的保证。 二、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2)结合上面的选段,分析下面选段反映了孔子的什么观点。 三、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1)。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2)。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3)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注释】 (1)圃:音pǔ,菜地,引申为种菜。 (2)用情:情,情实。以真心实情来对待。 (3)襁:音qiǎng,背婴孩的背篓。 (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毫不客气地指责想学种庄稼和种菜的樊迟是小人,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教育思想

《论语》练习题附答案

《论语十二则》试题 一、填空 1.《论语》是_________家经典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记录。孔子,名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末期思想家、政治家、__________家,是______家的创始人。《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并称。 2.第十一届全运会即将在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山东举办,热情好客的山东人民用《论语》中的“,”这句话来欢迎全国各地的运动健儿。 3.《弟子规》中有句经文:“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则警。”《论语十则》中也有与之意思相近两句:“,。” 4.讲述学思要结合,要辩证地对待学思之间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子曰:“,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学而》 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学而》 7.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可以为师矣。”《为政》 8.子曰:“,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9.子曰:“贤哉,回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1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雍也》 11.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述而》 12.子曰:“三人行,。, ”《述而》[来源:学,科,网Z,X,X,K] 13.子在川上曰:“,不舍昼夜。”《子罕》 14.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子罕》 15.子夏曰:“,,仁在其中矣。”《子张》 二、感知与品味 1.孔子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有哪些主张?结合本文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测试题

论语测试题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总结练习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的经典着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共二十篇。与、、 并称“四书”。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人,春秋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二、解释加点词语 1.学而时.习之 2.不亦说.乎 ()3.人不知而不愠.() 4.不亦 君子 ..乎() 5.吾日.三省.吾身()()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7.传.不习乎 () 8.三十而立. ()9.四十不惑.() 10.不逾矩 ..()()11. 学而不思则罔. ()12.思而不学则殆. ()13.人不堪.其忧()

14.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1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6.择其善者 ..而从之 () 17.子在川.上曰() 18.逝.者如斯.夫()()19.不舍.昼夜 () 20.三军 ..可夺帅也()21. 匹夫 ..不可夺志也() 22.博学而笃.志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通,意思是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意思是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君子:古:今: 2.可以 ..为师:古:今: 3.匹夫:古: 今: 4.饭疏食饮水.今: 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 2.而: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 3.知: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 七、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 2.吾日.三省吾身 () 3.传不习乎 ()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饭

《论语》测试题()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 是: ?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6.表示既要从正面学习,又要从反面学习: 7.《论语》中强调复习重要性的句子是: 8.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那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 9.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10.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的志气是不能被改变的。用《论语》的话就是: 11.《论语》中说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切合实际地多想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的句子是: 12.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诚实守信的句子

是? 13.阐述即使是普通人也要有坚定志向的句子是,。 14.认为应该虚心求教、博采众长的句子 是,。 15.强调兴趣重要性,论述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句子是,。 16.强调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是,。 17.强调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 。 18.论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要学思结合的句子是,。 19.论述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的句子 是,。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表示既要从正面学习,又要从反面学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论语》中强调复习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那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9.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0.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的志气是不能被改变的。用《论语》的话就是: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1.《论语》中说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切合实际地多想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的句子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12.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诚实守信的句子 是? 13.阐述即使是普通人也要有坚定志向的句子

(完整版)论语十二则测试题及答案

《论语》十二章测试题 一、文学常识 1、《论语》是经典著作之一,共有篇,由编写,主要记录,以和为主。它与《》《》《》合称“四书”,“五经”是指《》《》《》《》《》。 2、孔子,名字,时期,我国伟大的、、,学派创始人,被后世尊称,他的思想核心是。 二、实词解释: 1、人不知而不愠()() 2、不亦说乎() 3、有朋自远方来() 4、不亦君子乎() 5、吾日三省吾身()() 6、为人谋而不忠乎()()() 7、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8、传不习乎() 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10、三十而立() 11、四十而不惑() 12、五十而知天命() 13、六十而耳顺() 14、不逾矩()() 15、温故而知新()() 16、学而不思则罔() 17、思而不学则殆() 18、贤哉() 19、一箪食() 20、人不堪其忧() 21、回也不改其乐()

2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2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4、饭疏食饮水()() 25、曲肱而枕之() 26不义富且贵() 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8、择其善者而从之()()() 29、子在川上曰() 30、逝者如斯夫()() 31、不舍昼夜() 32、三军可夺帅也()() 33、匹夫不可夺志也()() 34、博学而笃志()() 35、切问而近思()() 36、仁在其中() 三、原文填空: 1、文中论述新旧知识关系的句子是:。 2、文中论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 3、唐太宗有句名言“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其意思与本文哪句相近:。 4、朋友从外地来看你,你可以用孔子的哪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 5、孔子认为如何做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做人应保持君子风度的基本条件):。 6、文中告诉人们,即使一个普通人也要有坚定的志向:。 7、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反省自己:。 8、我们常说兴趣是好的老师,文中体现这一含义的句子是:。 9、孔子感慨时光流逝之快,一去不复返的句子是:。 10、孔子阐述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是:。 11、与“学而时习之”相近的句子是: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论语》阅读检测试卷含答案

《论语》阅读检测试卷含答案 一、填空题。(31分) 1.《论语》是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的书,与《》、《》、《》一起,被合称为家文化的四大经典作品。 2.孔子,名______,字______,_______时期_____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 。 3.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说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乐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 4.子曰:“弟子入则孝,-______________,谨而信,__________,而亲仁。行有余力,________________。” 5.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不能理解书里面的内容,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什么也学不到。正如《论如》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说明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说话一定要讲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断。孔子关于这一意思的言论是: “________,”。 9.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0.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子曰:“性相近也,_______________” 12.子曰:“道不同,____________。” 13.孔子关于教育人不应该有贫富贵贱之分的言论是:“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20分) 1.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正确的选项是()。 A.不气愤就不开口,不生气就不发泄。

论语(下半册)课外阅读题库(附答案)

六年级《论语》阅读测试题 一、填空题(20分) 1. 子曰:兴于《诗》,___________________ ,成于乐。 2. 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__________________ 。” 3. 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舍昼夜。 4. 子曰:知者不惑,___________________ ,勇者不惧 5. 子曰:巧言乱德。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6. 子曰:非礼勿视,___________________ ,非礼勿言,___________________ 。 7. 子曰:其身正,________________ ;其身不正,_________________ 。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0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而无礼则绞。”这句话缺少的部分是() A. 天下有道则见 B.勇而无礼则乱 C.临之以庄则敬 D.人而无礼则乱 2. “能以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这句话是() A. 孔子评价颜回的 B.曾子评价颜回的 C.曾子评价子路的 D.孔子评价子路的 3. 曾子说:“有知识的人不能没有广阔的胸怀和刚毅的性格,因为他们责任重大而且前 程远大。”这句话的原句是() A.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B.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C.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D.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4.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中的“后生”的意思是() A.忠厚的人 B.年轻人 C.学生 D.后面的学生 5. 在论语中“过犹不及”本是孔子用来评价子张和子夏的,后来用来形容() A.事情做得过头比做得不够强。 B.做事情要考虑中和之道。 C.做事情不能过头。 D. 事情做得过头和做得不够一样,都不合适 6. 《孔子游春》中,孔子教育他的弟子们做有德行的君子,孔子认为他的学生中有德行 的有()(多选) A.颜回 B. 闵子骞 C. 冉伯牛 D. 仲弓 7. 颜回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的回答是()

读书考试题库 论语分解

单选]“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3 明 慧 兴 智 Your Query: 学而不厌 Return Number: 3 [单选]“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句中对“倦”字解释最正 确的一项是: 3 厌恶 满足 厌烦 疲倦 [单选]“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中“诲”是什么意思? 3 认识到自己的过失 引诱 教导、诱导 悔吾 [单选]“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的正确译 文是 1 默默地把学过的东西记下来,自己学习不感到满足,教诲别人不感到 疲倦,哪一样我能有呢! 默默地识字,不厌烦地学习,不疲倦地教人,这几种我怎能有呢? 不做声地记录,学习永不满足,教人感到愉快,哪一样我能有呢?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东西,永不厌烦学习,乐于助人,对于我,能有哪 样呢? [判断]“是知也”中“是”古义:这,今义:表判断。正确

[判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一则是为了告诫弟子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正确 判断]《论语》中“君子”多翻译为有道德有修养的人。正确 Your Query: 通假字 Return Number: 4 [单选]下列各组句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 ①忠告而善道之②取于吴,为同姓③孙以出之 ①吾其被发左衽矣②归孔子豚③孔子时其亡也 ①邦有道,则知②夫子之说君子也③趋而辟之,不得与 之言 .①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②则民无所错手足③非不说子之 道,力不足也 [单选]下列不含通假字的是 2 固以怪之矣 卜者知其指意 发闾左遘戍渔阳 将军身披坚执锐 [单选]下列各组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1 予一以贯之。 夫子盖少贬焉? 离骚者,犹离忧也。 几然而长。 [多选]下列句子有通假字的是1, 2, 3,4 可与不 臣愿奉璧西入秦

最新小学生必读书目《论语》检测试卷 (精品)

六年级《论语》检测试卷 命题人:审核人: 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31分) 1.《论语》是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的书,与《》、《》、《》一起,被合称为家文化的四大经典作品。 2.孔子,名______,字______,_______时期_____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 。 3.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说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乐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 4.子曰:“弟子入则孝,______________,谨而信,__________,而亲仁。行有余力,________________。” 5.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不能理解书里面的内容,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什么也学不到。正如《论如》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说明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说话一定要讲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断。孔子关于这一意思的言论是:“________,”。 9.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0.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子曰:“性相近也,_______________”

《论语》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论语》阅读测试题 一、填空题。(30分) 1.子曰:兴于《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曾子言曰:“鸟之将死,___________;人之将死,___________。” 3.子曰:民可使由之,___________。 4.子曰:不在其位,___________。 5.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子曰:___________ ,___________,勇者不惧。 7.子曰:巧言乱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子曰:非礼勿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子曰:其身正,___________ ;其身不正,___________。 10.孔子曰:___________,无以为君子也;___________,无以立也;___________,无以知人也。 二、选择题。(40分) 1.“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直而无礼则绞。”这句话缺少的部分是() A.天下有道则见 B. 勇而无礼则乱 C.临之以庄则敬 D.人而无 礼则乱 2.“能以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这句 话是()。 A.孔子评价颜回的 B.曾子评价颜回的 C.曾子评价子路的 D.孔子 评价子路的 3.曾子说:“有知识的人不能没有广阔的胸怀和刚毅的性格,因为他 们责任重大而且前程远大。”这句话的原句是()。 A.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B.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D.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4.“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中的“后生”的意思是 ()。 A.忠厚的人 B.年轻人 C.学生 D.后面的学生 5.在论语中“过犹不及”本是孔子用来评价子张和子夏的,后来用来 形容()。 A.事情做得过头比做得不够强。 B.做事情要考虑中和之道。 C.做事情不能过头。 D.事情做得过头和做得不够一样,都不合适 6.《孔子游春》中,孔子教育他的弟子们做有德行的君子,孔子认为 他的学生中有德行的有()。(多选) A.颜回 B.闵子骞 C.冉伯牛 D.仲弓 7.颜回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的回答是()。 A.仁者爱人 B.刚毅木讷 C.温文尔雅 D.克己复 礼 8.司马牛问孔子什么是君子?孔子的回答是君子()。(多选) A.不忧不惧 B.成人之美 C.笃信好学 D.守死善 道 9.下列句子和治理国家有关的句子是()。 A.立不中门,行不履阈 B.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C.子温而厉,威而不猛 D.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10.“无说措手足”就是()的意思。 A.不慌不忙 B.措手不及 C.手足无措 D.猝不及防 11.“言必信”的下一句是()。 A.必有邻 B.未知生 C.不尤人 D.行必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