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美苏争霸》教案

《美苏争霸》教案

《美苏争霸》教案
《美苏争霸》教案

《美苏争霸》教案

《美苏争霸》教案

课题

美苏争霸

说课人

王晓玉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美苏争霸的概况,认识美苏争霸的原因及后果。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查找、分析、归纳知识要点的能力以及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精心设计并营造阅读、思考、质疑及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治学方法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情感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美苏争霸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让学生感悟美苏争霸造成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增强学生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意识。

重点

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和美苏双方在争霸中的基本态势。难点

在六七十年代的美苏争霸中,美苏双方对外战略的调整及原因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训练目的

提问

导入

小结

反馈练习

作业

出示图片“手掌和拳头”设问:(3分钟)

1、你能想到什么?

2、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一、1、原因:赫鲁晓夫提出与美国平起平坐,争夺世界霸权。

2、条件:苏联经济恢复、发展

3、形成时间: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后期。(2分钟)

二、美苏争霸三个阶段的演变历程(20分钟)

1、三个阶段的基本史实

(1)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

①对奥和约签订、②苏承认联邦德国、③赫访美、④柏

林墙的修筑、⑤古巴导弹危机

(2)60年代后期—70年代末:

⑥苏联在亚非扩张,⑦占领阿富汗、⑧美国从越南撤军、⑨中美关系正常化。

(3)80年代

⑩美国以小规模战争排挤苏联、⑾里根“星球大战”计划、⑿苏联裁减军备、⒀从阿富汗撤军、⒁同中国改善关系、⒂退出东欧。

2、三个阶段的争霸态势

第一阶段:缓和与紧张并存,优势在美;

第二阶段:苏攻美守,优势在苏;

第三阶段:美夺回优势、苏全面收缩

特点:互为攻守,各有得失。

3、攻守之势转变的原因:经济实力的变化

三、美苏争霸的影响和启示(5分钟)

1、给本国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

2、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动荡不安;

3、互相牵制,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美苏争霸给我们启示:

1、基础过关(15分钟)

2、体验高考

热点链接:中国的“和平崛起”战略

出示图片提问,根据国际格局的变化过程分析斯大林对美政策,出示赫鲁晓夫图片,学生回答后提示意图“争霸”导入新课。

强调一个“争”字,提出问题:苏联提出与美国争霸的条件是什么?

出示课件归纳原因,并导入下一环节。

教师提出问题:(1)美苏争霸过程中分为几个阶段?有什么重大事件?(2)每个阶段美苏两国的争霸态势是什么?(3)每个阶段美苏政策调整的原因是什么?

出示有关史实③⑤、⑦⑧、⑾⑿的图片引导思考:以上

史实分别表现出双方什么样的战略意图?

以图示总结后出示中苏、中美关系变化图片对各阶段态

势的认识加以强化,以突出重点。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后出示表格总结从图示中分析特点,

提出问题:为什么形势会发生反复变化?导入下一问题。出示表格归纳原因,六七十年代的转变原因是难点,用

图片、文字材料及图示分析原因,突破难点。

学生回答后出示表格总结

提出问题: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提出问题:美苏争霸除了给本国造成经济负担外,还有

什么影响?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

苏联解体后西方国家鼓吹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暗指中

国将成为美国第二个霸权主义的对手,你怎么看这一说法?

看图结合二战后国际形势思考

回忆苏联战后经济恢复发展状况及国际形势变化,找出

条件。

阅读教材,把握三个阶段的划分及每个阶段具体史实、

争霸政策及原因分别是什么。

观察图片理解古巴导弹危机等史实所体现出的不同时期

的基本态势。

学生讨论

结合前两节学过的有关两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分组讨论原因,派代表回答。

理解:国家实力决定对外关系的主动权

思考讨论

课后查找资料以“和平崛起”来反驳这一论调,写一篇

小论文。

质疑引题,通过温故知新,创设问题情景,既符合学生

认知水平,又激发学生兴趣。

运用比较分析法。

了解美苏争霸的概况,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查找、分析、归纳知识要点的能力。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治学方法和实事求是的

科学态度。

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

增强学生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意识.

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0中~60初60后~70末80年代美

守(攻)

攻(守)

关键点:

用直观生动的图示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比如用拳头与手掌的对抗导课,用“三个阶段争霸态势”的图示来把握矛盾的发展态势,突出“争”字。

教后记:

在教学过程中将单一、被动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转化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思考、质疑、批判、发现、求证的过程。

第17课 美苏“冷战” 教案

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第17课美苏“冷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二战后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的原因和表现;“冷战”的定义;“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和实质;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性质。2.过程与方法 参与课堂活动与同学分析冷战政策出台的背景,归纳冷战的具体表现,探究冷战政策带来的影响,加深对冷战对峙局面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真切感受到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影响,认识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及特征 难点:如何认识美苏冷战的性质和美苏争霸的影响 教学工具:教参及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自学讨论——精讲解疑——练习巩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第一步:自学讨论 (1)阅读观察 (2)预习导学——不看不讲 第二步:精讲解疑 (一)杜鲁门主义 1、美国冷战政策的提出及原因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课件展示:杜鲁门在国会演说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思考:什么是“冷战”政策?为什么它们要“遏制共产主义”? 多媒体演示并引导学生看《世界政区图》,回忆二战后在欧洲、亚洲建立的人民民主国家。美英等帝国主义国家害怕共产主义影响扩大,以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颠覆等一系列手段,极力遏制共产主义。 引导学生思考:美国为什么要实行冷战政策而没有采取直接军事行动呢?(提示学生结合二战后的世界形势思考此题,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总结。) 教师指出:最先发出冷战信号的是英国首相丘吉尔。他在1946年访问美国时在富尔敦发表的演讲中,以“铁幕”一词公开把矛头指向苏联,声称苏联威胁了欧洲的安全、和平,鼓吹美英联盟对抗苏联,揭开了战后冷战的序幕。接着,美国有步骤地抛出了一个个冷战措施。一年后,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笼了,其实质是美国在全球扩张势力的宣言书,它标志着冷战的全面展开。 2、马歇尔计划 “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是“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有利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霸权地位的确立。“杜鲁门主义”出台后,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援助西欧的“马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四单元第3课《美苏争霸》教案

第3课美苏争霸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或掌握赫鲁晓夫的对外基本战略;理解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的美苏争霸的特征及表现;熟悉50年代至80年代美苏对华关系。 2、过程与方法:(1)从整体把握美苏双方在争霸的三个阶段的基本态势,逐步掌握综合概括历史知识的方法。(2)阅读理解和分析有关的文字,图表资料,提高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 3、态度、价值观方面:(1)美苏争霸局面的形成和演变是两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外交战略以及国际环境是密切联系的。(2)通美苏争霸过,造成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 【教学重难点】 重点: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和美苏双方在争霸中的基本态势。 难点:在六七十年代的美苏争霸中,美苏双方对外战略的调整及原因。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962年,美国高空侦察机发现,苏联正在古巴修建导弹发射场,射程覆盖了美国的许多重要城市。美国立即采取强硬态度,肯尼迪发表电视演说,要求苏联从古巴撤出所有中程导弹。同时,美国在全世界的海、空、陆三军部队进入高度戒备状态,集结部队准备进攻古巴。核战争笼罩世界。在美国强硬态度面前,苏联撤除了在古巴的导弹,美国也作出不进攻古巴的保证。古巴导弹危机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古巴导弹危机中,美国U-2飞机拍摄到的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的船只 一、美苏对峙 1.美苏争霸局面形成的背景: (1)美国: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主张实行“软化”政策;1961年约翰·肯尼迪实行“和平

战略”。 (2)苏联: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提出一套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共同主宰世界的战略目标。 2.美苏对峙大事: (1)1959年的戴维营会谈,双方表示在柏林问题上恢复谈判,在国际争端中不诉诸武力,此后,美苏双方都大力宣扬所谓“戴维营精神”。 (2)1960年5月,苏联导弹击落一架入侵的美国U-2间谍飞机,生擒飞行员,美苏之间围绕这一事件展开激烈交锋,“戴维营精神”也在转瞬之间烟消云散。 (3)“柏林墙”的修建:1961年8月,苏联和民主德国封锁了东、西柏林的边界,并沿西柏林四周修筑起一道“柏林墙”。 (4)1959年古巴导弹危机,此后,苏联大力发展核武器,美国也竭力保持自己的核优势,美苏两国的核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问题探究】阅读材料: 20世纪60年初,苏联以保卫古巴的名义在古巴秘密部署中程导弹。苏联认为,导弹运进古巴不会被美国发现,即使被发现也不会做出反应。美国判断苏联不会在境外部署核武器。苏联的部署很快就被美国发现。美国政府内有人主张轰炸导弹基地,认为驻古苏军没有核弹头,不会进行军事反击。实际上驻古苏军拥有核弹头162枚,随时准备反击。美国政府宣布其武装部队处于最高戒备状态,并采取相对缓和的封锁拦截等措施。对此,苏联态度强硬,拒绝强硬,拒绝美国要求,表示将最猛烈地回击美国的进攻。战争一触即发。拦截极易发生军事冲突,导致战争。美国国防部长指示部队“要尽可能避免发生战争。但是,我们还是必须为此作好准备”。而苏联船只在靠近美军隔离线时停止航行或掉头。双方通过多种渠道频繁接触,寻找解决方案。最终,赫鲁晓夫同意撤除在古巴的导弹,要求美国保证不发动对古巴的军事进攻等作为交换条件。美国接受了苏联的建议,双方达成协议。 ——摘编自麦克纳马拉《回顾——越战的悲剧与教训》等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概括说明美苏化解这一危机的方法。 答案:(1)美苏以武力为后盾在全球范围内争夺霸权;美国占据优势,苏联力图改变力量对比;双方对对方的削断失误。 (2)对危机采取有节制的反应;避免发生军事冲突导致战争;保持接触,探索化解危机的有效途径;达成必要的妥协。

住宅空间设计教案

涉外商贸学院 教案 艺术设计学院所在单位 电脑辅助设计教研室所属教研室

住宅空间设计名课程称 师教课授秦学军 1 《住宅空间设计》教案 一、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 二、总学时∕学分:54学时∕4学分 三、课程类型:理论课()实践(含实验)课(√) 四、学时分配:理论课( 10 )学时实践(含实验)课( 44 )学时 五、授课专业、层次:2010环境艺术设计专科 六、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住宅空间设计》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室内设计操作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在室内设计学习过程中基本操作能力,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项目实训熟练地掌握家居设计的过程和创意表现的专业技能。 七、本课程的教学重点、难点 1.课程重点 让学生通过对室内设计原理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室内设计,从而为今后的室内设计提供了设计的理论依据,并为室内设计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2.课程难点 实际现场观察与测量及业主的沟通,平面图介绍、平面功能分区,家居布置与平面尺寸及装修材料的选用等。 八、教材和参考书 1.《居住空间设计实训》,孔小丹编著,东方出版中心, 2010年7月 2.《室内设计原理》,来增祥编著,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第2版

2 《住宅空间设计》教案内容 一、章节内容:第一章室内设计理论知识 二、课时:8学时 三、教学目的 本章让学生通过对室内设计原理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室内设计,从而为今后的室内设计提供了设计的理论依据,并为室内设计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掌握室内设计的含义、内容、程序及室内装潢、室内装修、室内设计概念的区别,家居设计功能分区,家居照明照度的控制。 本章难点:家居设计中人体工程学的应用,灯具布局,室内色彩的设定。 五、教学方法:身教胜于言教,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应注重技法的示范辅导,及时解决和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偏差和困难。鉴于住宅室内设计的特殊性,在教学中应须注意:(1)因材施教 (2)多媒体理论讲解 (3)实地考察 (4)命题方案设计 (5)讨论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室内设计介绍 (1)室内设计的含义 室内设计是将人们的环境意识与审美意识相结合,从建筑内部把握空间进行设计的一项活动。室内设计是根据室内的使用性质和所处的环境,运用物质材料、工艺技术及艺术手段,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美观,符合人的生理、心理需求的内部空间;赋予使用者愉悦的,便于生活、工作、学习的理想的居住与工作环境。 (2)室内装潢、室内装修、室内设计概念的区别 室内装潢从视觉效果的角度来看,指室内地面、墙面、顶棚等各界面的色彩处理、装饰材料的作用及配置效果。室内装修着重于工程技术、施工工艺和构造做法等方面的研究。室内设计指综合的室内环境设计,除室内装修、室内设计两项内容外,还包括氛围、意境等心理环境和个性 特色等文化环境方面的创造。 3 (3)室内设计的内容 室内设计的内容见图1-1。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教案

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和掌握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冷战”结束后,世界并不太平,美国继续推行霸权主义,利用“北约”,随意干涉他国事务,威胁着世界安全。 过程与方法: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青少年应为维护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认识到地区冲突、民族矛盾等成为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矛盾,加剧了世界的不安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史实和时事,分析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或国家联盟实力对比的变化;运用政治和经济的辩证联系的观点,分析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发展的根源。 【教学重点】 对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的认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教学难点】 理解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原因。 一、新课导入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世界格局虽然尚未形成,但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世界格局出现了什么样的新特点?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各国为建立新的国际秩序作出了哪些努力? 二、课堂活动 目标导学一: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1.引导学生回顾:两极格局是如何形成和结束的。教师补充说明: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而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两极中的一极消失,两极格局终结。教师过渡:两极格局终结后的世界形势是怎样的呢?学生阅读回答: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仍然存在着很多矛盾冲突。教师提问:当前威胁着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学生:地区冲突、领土争端、民族矛盾、宗教纷争、恐怖主义、高科技军备竞赛、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 2.学生阅读美军轰炸“南联盟”和占领伊拉克的资料,提问:美军轰炸“南联盟”和占领伊拉克等军事行动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恶劣影响?学生思考回答:美国为首的北约违背了联合国的基本准则,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受到严重挑战。 目标导学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教师讲解:在“冷战”结束后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拥有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综合国力,在国际格局中的确占据着优势地位,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或国家联

高中历史选修3优质学案:第3课 美苏争霸

第3课美苏争霸[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重点难点 了解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得到的启示。1.掌握美苏争霸中的重要事件。(重点) 2.理解各时期美苏争霸的特点及成因。(难点) 一、美苏对峙 1.背景 (1)美国 ①艾森豪威尔:主张通过对话谈判“软化”苏联。 ②肯尼迪:提出“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的“和平战略”。 (2)苏联:赫鲁晓夫提出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共同主宰世界的战略目标。 2.表现 (1)戴维营会议 ①目的:苏联为实现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的战略目标。 ②成果:双方达成一系列协议,形成了所谓的“戴维营精神”。 (2)U—2飞机事件:使美苏矛盾重新激化。 (3)柏林墙:由于美苏矛盾的加剧,苏联在柏林修筑柏林墙。 (4)古巴导弹危机 ①经过:苏联在古巴修建秘密导弹发射场,引起美国强烈反对,战争一触即发之际苏联让步。 ②影响:是美苏两国的一次核赌博。此后,美苏两国的核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思维点拨] 美苏对外政策的变化是由当时美苏的实力变化决定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称霸世界的计划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打击下连遭挫折,而苏联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实力大增,于是苏联开始着手调整其外交政策,开始加紧与美国的争夺,形成美苏争霸的局面。

[概念阐释] 戴维营精神 所谓戴维营精神就是1959年美苏两国领导人在戴维营会晤时达成的在柏林问题上恢复谈判、在国际争端中不诉诸武力的精神,其实质是美苏两国一同称霸世界的构想。 二、从对峙走向缓和 1.原因 (1)美国侵越战争大大消耗了美国的国力。 (2)苏联的综合国力提高。 2.表现 (1)尼克松调整政策 ①内容:提出“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的方针,强调均势外交。 ②措施:调整全球军事部署,从越战中脱身,主动同中国、苏联协调关系。 (2)苏联的“缓和”战略 ①在外交上与西方国家加强交往。②在争夺世界霸权上采取了更为积极的进攻战略。 (3)美苏开始在限制和裁减核武器方面达成一些协议。 (4)两国首脑的一系列互访和会谈。 3.缓和下的较量 (1)美国:积极推进“和平演变”策略,向苏联、东欧国家进行思想文化渗透。 (2)苏联:勃列日涅夫提出“缓和”绝不能放弃意识形态的斗争。 [易混易错] 美国以“谈判”方式加强与苏联的抗衡,希望通过军事协议和经济关系制约苏联;苏联则以“缓和”战略同美国争夺,赢得时间加强其军事和经济实力,改变美国战略均势。 [归纳总结] 两极对峙格局形成以来,美苏在争夺世界霸权的过程中,既有紧张对抗,又有对话缓和,对抗和缓和都服从其争夺霸权的需要。美苏缓和的真正目的是维护美苏两极格局,实现“利益均沾”,同时,也是为了争取喘息机会,为下一轮的竞争做好准备。 [知识图示]

《公共空间设计》课程标准

《公共空间设计》 课程代码:zh012 课程类别:专业技能课 学 分:5 总 学 时:80 适用专业:装潢艺术设计 一、前 言 (一) 课程性质 1、课程性质与作用 该课程是装潢艺术设计专业二年二期学生的室内设计课程,教学对象学习过工程制图、设计表现、室内设计原理等课程,具备一定的专业设计与制作能力。本课程属专业必修课,是专业核心技术课程模块之一。 2、前导和后续课程 图1:前导及后续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办公类、商业类、餐饮类、休闲类、展览类、娱乐类空间设计项目为载体贯穿始终,利用项目的执行,将公共空间的类型与特征、公共空间的设计方法、设计流程及手绘方案表现、AUTO CAD 、3Ds MAX 相关软件的运用等相关知识与技能按照项目流程及技术方法需要在各子项目和任务中进行嵌入与引导,指导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形成课程可展示成果。 校企双方教师以学生完成项目的操作过程、阶段性成果和项目成果综合质量来评定学生课程成绩。作品完成后,组织对作品进行适当的陈设、展示,使学生形成必要的成就感。 前导课程 室内设计原理 室内设计制图 室内设计表现 后续课程 公共空间设计 专题设计 毕业设计 顶岗实习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公共空间的基本种类; 2、了解地域经济、文化对相关公共空间的影响; 3、了解国家或行业协会对公共空间设计的相关技术标准与要求; 4、了解室内设计行业新技术、新工艺与新材料的发展与基本用途; 5、理解各类公共空间的特定功能; 6、掌握室内设计相关原理、图纸规范; 7、掌握空间形态的组合方式与设计方法。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导入与实施项目,学生能运用公共空间特定功能、表现形式、装饰工程要求等相关知识,根据室内设计相关的技术标准等要求,按照空间设计的基本流程、设计手法和操作规范,利用手绘表现、计算机CAD、3Dsmax软件平台相关技术,完成符合课程项目要求的设计图纸,预设效果,最后编制设计说明,并与相关图纸一起装订成册。 (三)素质目标 1、表达与交流能力——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需保持有效的口头沟通、项目组内工作的有效衔接、设计方案的有效陈述与说明; 2、知识产权维护能力——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坚持设计的原创性,注意保护设计成果的知识产权,并不窃取他人的设计成果; 3、执行力——能够正确理解项目任务书相关要求,能够正确的按照设计计划方案执行相关任务,按时、按质地完成并提供阶段性可展示成果; 4、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按时到岗,保持岗位的整洁,图纸摆放、收纳、整理有序,形成有效的技术档案,树立良好的知识产权维护意识; 5、组织能力——保持项目组内工作的有效衔接,各岗位之间保持有序、有效的负责关系,保障项目的正常实施; 6、操作规范——遵循室内设计工作室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等相关设备操作规范。 三、课程学习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课程总体设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公共空间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公共空间设计的基本流程和设计手法,为其胜任室内设计师的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共计80学时,分为6个教学单元,教学单元、任务及学时分配设计具体见表1。

部编 人教版 九年级下 第16课 冷战 教案

第16课冷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及其影响、马歇尔计划的实质;了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进而认识美苏争霸给世界和平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归纳、分析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冷战的表现和争霸的三个阶段;通过评价冷战,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体会美苏争霸给世界和平带来的严重影响,认识到反对霸权主义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教学难点】 美苏争霸。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著名香港乐队Beyond创作并演唱了《AMANI》这首歌,抒发了对和平长久的渴望,也警示了人们必须要以自己的努力斗争来争取和平。歌名“AMANI”源于非洲语,是“和平”的意思。歌词中,“NAKUPENDA NAKUPENDA WE WE”是“我们爱你”的意思,“TUNE TAKE WE WE”是“我们需要你”的意思。在当今社会,世界依旧存在不和谐音符的根源是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6课《冷战》,了解那段既缓和又紧张的历史。 二、新课讲授 (一)冷战的发生 1.材料展示: 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的演说中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斯大林在一次谈话中进行了回击,他说丘吉尔“是要在盟国中散播纠纷的种子”,“是号召 同苏联进行战争”。 教师讲解:从材料可以看出,二战后美苏关系变得紧张。丘吉尔所说的“铁幕”暗示社会主义带来的威胁,而斯大林的指责也预示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抗的到来。这则材料向我们证实了美苏盟友关系开始破裂,而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开启了美苏“冷战”的时代。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归纳冷战的相关知识。 师生归纳: 冷战政策二战后,美国为遏制共产主义,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一切手段进行敌对,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目的为遏制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范文】美苏争霸教案

美苏争霸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的美苏争霸;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的美苏争霸;80年代的美苏关系。 2.能力要求:概括美苏争霸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分析美苏争霸的后果和影响。 3.情感目标:美苏争霸局面的形成和演变是两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外交战略以及国际环境是密切联系的。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 课时安排 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和美苏双方在争霸中的基本态势是重点。50至80年代的世界,是雅尔塔体系发展、演变时期。这一阶段,在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美苏争霸的局面。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提出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自50年代后期起,美苏争霸的格局逐渐形成。进入60年代,

两大阵营内部已经出现了剧烈的变化,由美苏两极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系”,进而演变为美苏争霸的局面,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造成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 2.难点分析:在六七十年代的美苏争霸中,美苏双方对外战略的调整是难点。进入60年代,两大阵营内部出现了剧烈的变化,由美苏两极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系”,进而演变为美苏争霸的局面。所以,六七十年代是美苏争霸的政治格局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美苏关系更加复杂化了。美苏双方战略调整的原因,在不同区域的不同表现,既明争暗斗又妥协缓和的基本态势的实质较难把握。 课堂教学设计 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重大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生: 师:二战以后,英法等西欧国家的实力普遍削弱,而美苏两国的实力空前加强,国际关系中原有的均势被打破,于是出现了一种以美苏两极为主要矛盾的相对稳定的新的国际关系结构。这就说明:决定国际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各国实力的对比是否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归根到底是由一个国家的实力所决定的。随着美苏两国实力的此削彼长,从50年代后期起,逐渐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节美苏争

2018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作业:第四单元第3课美苏争霸作业含解析

一、选择题 1.赫鲁晓夫曾坦率地告诉美国记者:“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而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说明() ①苏联想与美国合作,共同主宰世界 ②赫鲁晓夫放弃竞争,争取美国支持 ③美苏消除了分歧和隔阂 ④美苏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 A.①②④B.②④ C.①④D.③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析能力。②③不符合史实,排除,从“如果……战争”可判断①④正确。 2.右图为冷战时期的一幅漫画,内容是赫鲁晓夫(牙医)对卡斯特罗(病人)说:我比你更觉得疼。这幅漫画反映了() A.柏林危机 B.“马歇尔计划” C.苏联导弹击落美国U—2飞机 D.古巴导弹危机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紧扣“赫鲁晓夫”“卡斯特罗”可知,这幅漫画反映的是古巴导弹危机。 3.美国《地理杂志》刊发了一幅“逃兵”的照片,1961年8月13日凌晨,在柏林墙即将合封时,一位参与围墙修建的民主德国士兵突然跃过铁丝网,投奔联邦德国。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联邦德国修筑柏林墙防止民主德国人逃入联邦德国 B.柏林墙的修建暴露了前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C.柏林墙从修建之时起在民众心中就已倒塌 D.柏林墙是美苏冷战的标志性建筑 解析:选A。依据所学可知柏林墙的修建是美苏冷战的结果,是由苏联和民主德国修筑,故A理解不正确。 4.1970年2月尼克松在对外政策报告中说:“我们朝着改善同北京的实际关系的方面采取我们所能采取的那些步骤,那些肯定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符合亚洲的和平和稳定的利益的。”尼克松说这番话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综合国力的空前强大 B.在对苏争霸中美国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C.中苏两国友好关系破裂 D.美国为推行“战略防御计划”而调整对华关系 解析:选B。考查分析材料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尼克松的语言看,是要进行战略防御。 5.20世纪70年代把美苏“缓和”推向高潮的事件是() A.1968年美苏签订的防止核扩散条约 B.1972年美苏签署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协议 C.美苏两国首脑的一系列互访和会谈 D.苏联的“缓和”战略放弃了意识形态的斗争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能力。1972年5月,美苏签署了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协议等文件,此后两国首脑的一系列的互访和会谈把美苏“缓和”推向了高潮。 6.20世纪70年代,美苏在战略核武器问题上达成协议,这说明() ①美国拥有战略优势②美国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

(完整版)《公共空间设计》教案专题

教案 二○一五—二○一六学年第二学期 科目:《公共空间设计》 班级:14环艺班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第一周课次 1 时数理论( 4 ) 课型 理论+ 实践 类别 核心专 业课实践(0 ) 标题(章节、标号和本课的题目)公共空间设计概论 本次课程所属的项目: 大项目:公共空间设计基础 本单元内容是完成公共空间设计项目所需掌握的专业技能之一,主要开展设计任务的必要知识储备。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 通过本次课,让学生掌握满足工装设计师 岗位要求的基本专业技能,1、使学生了解 公共空间设计的思维与特征。 2、初步掌 握公共空间设计的方法。3、公共空间设计 的流程。 1、公共空间设计的方法和设计流 程。 2、掌握公共空间项目设计基本构成 要素,学习公共空间组织方式与原则。 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 要求学生自主参观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市美术馆、武汉市新科技馆等公共建筑。思考两个问题:家装和工装的主要区别在哪里?不同种类的工装设计依据大致有哪些? 课 前 准 备 相关案例图片(由学生搜集,包括不同功能定位的公共空间实景分析) 参 考 资 料 《公共空间设计》-郑曙旸主编、《室内设计资料集》、《公共空间设计》-侯林主编

特色餐厅设计任务书 一、目的 本项目旨在训练学生设计要素把握的能力。重点学习公共空间中的餐饮空间设计,训练对空间的感知和空间设计的能力,在空间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界面设计、家具与陈设布置、光与色的设计,创造符合实际需求的餐饮环境。同时了解餐厅家具与人体尺度的关系。 二、设计要求 进行空间界面和建筑装饰细部的设计,空间的划分应满足餐厅空间要求;和工作人员的行动需求,同时按所构思的餐厅主题、环境气氛和风格进行陈设与装饰设计,营造有个性的餐饮环境。 着重考虑和解决以下问题: 1.本案周围是密集的住宅区,且店面不临街。要在比较局促的地段,解决好方案的总体布局(如店面设计、人流的组织等)。 2.设计重点为室内的餐饮空间,提倡以工作流程和用餐习惯来推敲和构思方案,并初步确定要营造的室内环境气氛与建筑风格。 3.满足功能使用和结构合理性要求。如: ①餐桌椅摆放是否满足人体工程学,用餐区分隔是否充分利用空间优势。 ②空间路线是否能够按照工作流程顺畅的安置。 三、功能划分

《冷战中的对峙》教案完美版

《冷战中的对峙》教案 一、课程标准 1.以“冷战”的形成和结束为线索,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格局的变化。 2.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区域性战争的实例中,找出导致区域性冲突的多种因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分析雅尔塔协定的有关内容和具体事件,理解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 (2)阅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版图,说明“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是东西方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 2、过程与方法 收集课内课外资料,列举美苏争霸与“冷战”的种种表现,解释“冷战”的含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能从多种角度看待、分析某个历史事件。 三、教材结构分析 二战后,从资本主义世界看,德意日三国被打败,英法被削弱,只有美国实力大增,概而言之,资本主义力量相对减弱;从社会主义阵营看,亚欧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当“北约”与“华约”两大集团相继建立之时,东西方对峙局面形成。战后初期,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抗是美苏两国的主要矛盾。 美国凭借急剧膨胀的实力欲称霸世界,并对苏联展开了“冷战”。随着苏联霸权主义的膨胀,逐渐成为能够与美国分庭抗礼的军事强国。在这种情况下,美苏争霸日益加剧。这一时期,国家利益的争夺成为美苏争霸的焦点。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争霸的极端体现。 由于种种原因,双方虽未公开发生过直接的、大规模的“热战”,但间接的“热战”和各种形式的“冷战”却持续了近四十年。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应放在分析两极格局的形成及演变,使学生认识到以“冷战”为主要形式的美苏争霸给世界带来的危害。难点是分析战后新格局形成及演变的深刻的历史背 五、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为主,对一些难解的问题加以讲解。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堂展开探究。 六、教学过程 利用教材上的地图,首先在地图上指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地理位置,然后简要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变化,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消长,帮助学生树立起二战后国际形势的整体印象,由此导入新课 回顾二战中美、苏联合打击德、意、日法西斯的情况,如:1944年6月,美英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在西线配合苏军对德作战,在打击法西斯的同时,美国、苏联的实力得到了加强,纷纷确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战后,双方根据实力确立了势力范围,形成美苏对峙的局面。引用英国人的外交名言: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美国称霸受到苏联的遏制,美苏从战时同盟关系变成了战后敌对关系。 一、“冷战”政策 阅读书本84页英国首相的演说,提出以下问题。 战后,美国为什么要推行“冷战”政策? 结合课文,说说杜鲁门演说的核心内容。杜鲁门政府上台后,改变以往罗斯福的大国合作政策,认为强大的苏联是美国建立世界霸权的主要障碍,强调要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1947

艺术类课程公共空间设计教案

课程简介Array 一、课程定位 《公共空间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 程,该课程根据商业类、餐饮类、娱乐健身类、酒店类等典型公共空间的特定功能,以设计项目工作流程为依据,采用设计项目引导与设计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公共空间设计的相关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使学生掌握公共空间设计项目方案分析、方案设计、方案表现、方案制作等核心知识和必备技能,具备从事室内设计师岗位所必需的设计项目调控、设计项目协作、设计项目沟通等职业素养,课程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 二、课程内涵 教学目的:通过对公共空间设计的系统学习,熟练掌握公共空间设计的方法、程序、及设计表达能力。同时以设计项目引导和任务驱动的案例实训,熟悉领会公共空间装修设计的材料、工艺、管理、预算、施工综合项目策划、设计与运作能力。 教学内容: 1、公共室内空间设计方法与程序,主要学习概念设计与方案设计的图形思维方法与表达,并最终以施工图的形式来展现设计方案。 2、专卖店项目设计,主要学习专卖店的装饰设计、道具展示设计及空间组合设计。 3、餐厅项目设计主要学习餐厅的重要功能区,营业区与厨房设计,并辅以家具陈设设计方面的内容来开展教学。 4、娱乐健身空间设计主要包括歌舞、洗浴、球馆、美容剧院等空间室内设计,通过对这些项目的接触与训练,进一步熟练掌握公共空间设计的方法与技巧,并提高设计审美修养。 5、酒店项目设计是公共空间设计中要求比较高,施工难度大,施工标准高,管理难度大的设计项目。不但要熟练掌握设计的方法流程,还要掌握酒店专业的特 点,有针对性进行项目运作。其中入口、大堂、客房是酒店的核心功能空间,

部编版九下历史第16课 冷战教案

部编版九下历史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16课冷战 1.掌握冷战的定义以及冷战的原因。 2.知道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和影响,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性质,了解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 3.知道德国分裂,基本形成欧洲冷战对峙局面。 4.分析冷战的影响,启发学生感受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树立维护世界和平的历史责任感。 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

如何认识冷战的原因和两极格局形成的影响。 创设情境法、知识结构法、列举归纳法、对比分析法。1课时。

(一)设置情景导入主题 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第一个“战争”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个战争指的是“冷战”。什么是冷战?1946年1月20日,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在国会发表演说,他把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说成是美国和资本主义世界的最大敌人,提出“对付这样的敌人在不排除武装进攻的前提下,应多从特殊的政治手段、外交手段、经济手段、文化手段进行渗透。……我为这种渗透取个新名词,叫作‘冷战’”。 (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 1.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__美、苏__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__对峙__与__竞争__状态。 2.二战后,__美国__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3.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__社会制度__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 4.1947年3月,美国总统__杜鲁门__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三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3课美苏争霸教案

第3课美苏争霸知识网络 一、美苏争霸的原因 1、根本原因: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加剧 2、重要原因:苏联实力的增强 3、历史原因:沙俄的大国沙文主义传统 4、直接原因:赫鲁晓夫对外扩张战略与美国霸权政策相冲突 二、美苏争霸的经过(三个阶段)

三、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启示 A、美苏关系演变的影响: 消极:⑴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 ⑵消耗了大量资源和财富,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⑶两极格局解体后,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 ①冷战思维仍然存在 ②两极格局解体后各种矛盾激化 ③大国的强权政治依然成为和平的潜在威胁 积极:⑴美苏互相牵制避免了新世界大战的爆发; ⑵美苏缓和中取得的某些成果,至今仍具有重要意义。 B、启示: ①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必然是损人又害己。 ③国际地位由综合国力决定,要努力发展社会经济 ④综合国力主要取决于科技水平,要重视科技和教育,走科教兴国道路。 ⑤必须承认世界的多样性、统一性,尊重各国人民自己的选择。 疑难解析 和科技力量, 一个国家在维护自身的安全与利益时,要注意发展综合国力。片面发展军事技术和军事力量对比是难以持久的。 2、合作探究:试述在美苏争霸的不同阶段,美国和苏联对中国采取的政策,并分析它们采取这些政策的 ⑴原因: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⑵内容: ①调整与欧、日、中国的的关系,实行必要的局部收缩,确保战略重点。

②维持与苏联的均势,从实力出发,以谈判为手段,继续与苏展开争霸斗争。 ⑶实质: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和表现,是美国统治集团为维护既得利益,保住已有的霸权地位而采取的一种新的策略。 基础金题 1.二战后“柏林墙”的出现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的对抗 B.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抗 C.德意志的民族分歧 D.东西德的正式分裂 2.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对外政策的主要特点是 A.与美争霸,对外扩张 B.联合第三世界,孤立美国 C.打击资本主义,维护社会主义 D.打击美国,压制中国 3.在美苏争霸中,苏联采取进攻战略的顶峰是 A.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B.苏联入侵阿富汗 C.苏联把导弹运入古巴 D.苏联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 4.下列不能表明美苏争霸的重点在欧洲的是 A.欧洲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地 B.美苏在欧洲都集结重兵,处于两军对峙状态 C.德国和西柏林问题陷于僵局,随时有爆发危机的可能 D.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对立 5.20世纪70年代,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战略防御的态势。下列各项与形成这种态势有关的是 A.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滞胀” B.马歇尔计划成为美国经济的负担 C西欧、日本加紧与美国的经济竞争 D.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影响 6.促使美苏争霸策略发生攻守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与中国关系如何 B.国家领导集团的决策能力 C.第三世界的兴起 D.本国的经济、军事实力 7.以下涉及美苏争霸的内容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美苏关系的演变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B.战后美苏之间一直没有直接交战 C.美苏之间的争夺是综合国力之间的较量 D军备竞赛加快了苏联经济的发展速度 8. 这幅漫画不能直接反映出的信息是 A.世界曾到了核战争的边缘 B.美苏争霸的优势在美国 C.美苏争霸威胁到世界和平 D.苏联从古巴撤出导弹 9.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墓志铭上写到:“历史给予的最高荣誉是和平缔造者的称号。”请结合史实谈谈你的认识。 尼克松在位期间改善了中美关系;将侵越美军撤出越南;在美苏争霸中,一面进行争夺,一面以谈判代替对抗。尼克松为中美、中苏关系的缓和作出了贡献,这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但尼克松并不是和平的缔造者,他本质上仍然是垄断资产阶级的代表,是美国霸权政策的当时执行者。

公共空间设计教案

GUANGDONG INNOVATIVE TECHNOLOGY COLLEGE 教案 课程名称:公共空间设计 教师姓名:姜佳良 系别:机电系 二○一三年至二○一四年第二学期 课程概况 课程名称: 公共空间设计 总学时:64 周学时:周4学时 教学起始周: 1 周——16 周 授课班级及时间:工业设计二、三班 教材概况(主编、出版社、版次等): 《公共空间设计》杨清平北京大学出版社

教辅概况: 《室内设计》马澜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时授课计划 一、授课具体时间: 第一周 二、授课课题: 公共空间设计概述(1) 三、教学目的要求: 1.公共空间的概念 2.公共空间设计的发展及风格表现 3.公共空间的类型 四、教学重点难点: 公共空间概念的理解 公共空间的主要风格 公共空间的主要类型 五、教学方法、用具: 讲授、演示、实践 六、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内容、辅助手段、板书设计、课堂练习、教学进程时间分配、课外作业等):

教学后记: 课时授课计划一、授课具体时间: 第一周 二、授课课题: 公共空间设计概述(2) 三、教学目的要求: 1.公共空间分类的依据和方法 2.公共空间设计的发展因素 3.公共空间设计发展的主要趋势 四、教学重点难点: 公共空间分类的依据 公共空间发展的因素与趋势

五、教学方法、用具: 讲授、演示、实践 六、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内容、辅助手段、板书设计、课堂练习、教学进程时间分配、课外作业等): 教学后记: 课时授课计划 一、授课具体时间: 第二周 二、授课课题: 展馆空间设计案例鉴赏解析 三、教学目的要求: 对湖南益阳博物馆室内设计进行鉴赏 归纳总结展示空间的设计特点与要求 要求学生进行展示空间设计

(部编2019)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教案(教学设计)第16课 冷战

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16课冷战 1.掌握冷战的定义以及冷战的原因。 2.知道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和影响,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性质,了解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 3.知道德国分裂,基本形成欧洲冷战对峙局面。 4.分析冷战的影响,启发学生感受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树立维护世界和平的历史责任感。 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 如何认识冷战的原因和两极格局形成的影响。 创设情境法、知识结构法、列举归纳法、对比分析法。 1课时。 (一)设置情景导入主题 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第一个“战争”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个战争指的是“冷战”。什么是冷战?1946年1月20日,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在国会发表演说,他把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说成是美国和资本主义世界的最大敌人,提出“对付这样的敌人在不排除武装进攻的前提下,应多从特殊的政治手段、外交手段、经济手段、文化手段进行渗透。……我为这种渗透取个新名词,叫作‘冷战’”。 (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 1.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__美、苏__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__对峙__与__竞争__状态。

2.二战后,__美国__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3.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__社会制度__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 4.1947年3月,美国总统__杜鲁门__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__欧洲复兴计划__”,即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也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骤。 5.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__西德__”。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__民主德国__”或“东德”。从此,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6.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__北约__”。1955年,苏联同东欧7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__华约__”。华约实际上处在苏联的控制之下。 7.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__冷战对峙__,两极格局形成。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冷战的背景。 ①二战后,雅尔塔体系(两极)逐渐形成,奠定了战后冷战的基本框架;②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妄图称霸世界;③苏联力量逐渐壮大,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东欧一些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或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美国称霸障碍);④德、意、日法西斯集团被打垮,英、法在战争中受到重创而衰落;⑤二战刚刚结束,世界人民渴望和平,美苏不愿也不敢挑起新的世界大战;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探究二两极格局对峙给美苏两国经济及世界局势带来怎样的影响?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影响:①对美:长期推行霸权主义政策造成军费开支过大、财政困难,是美国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动摇的原因之一;②对苏:国民经济军事化程度过

《美苏争霸》教案

《美苏争霸》教案 《美苏争霸》教案 课题 美苏争霸 说课人 王晓玉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美苏争霸的概况,认识美苏争霸的原因及后果。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查找、分析、归纳知识要点的能力以及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精心设计并营造阅读、思考、质疑及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治学方法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情感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美苏争霸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让学生感悟美苏争霸造成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增强学生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意识。

重点 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和美苏双方在争霸中的基本态势。难点 在六七十年代的美苏争霸中,美苏双方对外战略的调整及原因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训练目的 提问 导入 教 学 目 标 的 提 出

与 实 施 小结 反馈练习 作业 出示图片“手掌和拳头”设问:(3分钟) 1、你能想到什么? 2、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一、1、原因:赫鲁晓夫提出与美国平起平坐,争夺世界霸权。 2、条件:苏联经济恢复、发展 3、形成时间: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后期。(2分钟) 二、美苏争霸三个阶段的演变历程(20分钟) 1、三个阶段的基本史实 (1)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 ①对奥和约签订、②苏承认联邦德国、③赫访美、④柏 林墙的修筑、⑤古巴导弹危机 (2)60年代后期—70年代末: ⑥苏联在亚非扩张,⑦占领阿富汗、⑧美国从越南撤军、⑨中美关系正常化。 (3)80年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