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6年教师招聘考试专用资料【选择题】

2016年教师招聘考试专用资料【选择题】

2016年教师招聘考试专用资料【选择题】
2016年教师招聘考试专用资料【选择题】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单选题

1、古代由官府举办管辖的学校称为(B)

A、私学

B、官学

C、书院

D、大学

2、“六艺”中的“书”为(C)

A、艺术教育

B、书法教育

C、文字教育

D、政治伦理教育

3、汉代的太学属于(A)

A、官学

B、私学

C、书院

D、私塾

4、我国的私学产生于(B)

A、原始社会末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汉代以后

5、私塾是对儿童的启蒙教育,主要是(A)

A、识字教育

B、音乐教育

C、道德教育

D、算术教育

6、曾作为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标准的四书的编撰者(C)

A、孔子

B、孟子

C、朱熹

D、王阳明

7、历史上提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是(C)

A、白鹿洞书院

B、岳麓书院

C、东林书院

D、象山书院

8、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所采用的选士制度是(B)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文官制

9、隋朝以后,我国主要采取的人才选拔制度是(C)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文官制

10、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1862年设立的(D)

A、天津西学学堂

B、京师大学堂

C、天津水师学堂

D、京师同文馆

11、(A)学制标志着中国近代正式学制的开端。

A、癸卯

B、壬子-癸丑

C、壬戌

D、近代学制

12、壬子–癸丑学制中学阶段采取(A)

A、四年一贯制

B、五年一贯制

C、三年一贯制

D、三三分段

13、壬戌学制以(C)的学制为主要学习的蓝本。

A、日本

B、德国

C、美国

D、英国

14、新中国第一个学制确立于(B)

A、1949年

B、1951年

C、1958年

D、1967年

15、作为清政府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是(B)

A、视学

B、学部

C、提学使司

D、督学

16、“产婆术”是由(C)创立的教学方法:

A、柏拉图

B、亚里斯多德

C、苏格拉底

D、卢梭

17、作为一门学科规范教育学,通常以赫尔巴特的(C)为标志:

A、《大教学论》

B、《民主主义与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爱弥儿》

18、下列那位思想家最早提出了“美德就是知识”的命题(C)

A、孔子

B、杜威

C、苏格拉底

D、赫尔巴特

19、西方教育历史中,中世纪的“三艺”指(B)

A、天文学、修辞学、辨证法

B、文法、修辞学、辨证法

C、天文学、算术、辩证法

D、算术、几何、天文学

20、下列对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阐述,正确的是(A)

A、其代表作是《政治学》,是教育史上第一位划分年龄分期的教育家

B、其代表作是《理想国》

C、主动脉张胎教

D、强调早期教育

21、《政治学》是(A)的主要代表作: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卢梭

22、下列哪部著作被称为“西方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D)

A、《爱弥尔》

B、《教育漫话》

C、《理想国》

D、《大教学论》

23、卢梭的教育著作是(B)

A、《大教学论》

B、《爱弥尔》

C、《普通教育学》

D、《民主主义与教育》

24、杜威最主要的教育代表作是(B)

A、《普通教育学》

B、《民主主义与教育》

C、《教育目的》

D、《大教学论》

25、“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出自以下哪部著作(A)

A、《学记》

B、《孟子》

C、《大学》

D、《中庸》

26、《师说》主张选择教师的标准应该是(C)

A、资历

B、地位

C、道

D、年龄

27、哪一本书是家训之祖?(A)

A、《颜氏家训》

B、《大学》

C、《论语》

D、《师说》

28、第一部从日文翻译过来的《教育学》的译者是(D)

A、严复

B、辜鸿铭

C、蔡元培

D、王国维

29、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对中国教育影响最大的教育家是(A)

A、凯洛夫

B、赞可夫

C、苏霍姆林斯基

D、马卡连柯

二、多选题

1、狭义的教育基本内涵有(ABC)

A、受社会制约

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C、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边参与

D、一种个人的活动

2、教育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哪些阶段?(ABD)

A、非形式化

B、形式化

C、非制度化

D、制度化

3、中国古代学校的性质分为(BCD)

A、太学

B、官学

C、私学

D、书院

4、中国古代的私学按所教的内容可分为(CD)

A、太学

B、书院

C、私塾

D、经馆

5、中国古代的选士制度先后经历了(ABD)

A、察举制

B、科举制

C、文官制

D、九品中正制

6、关于1922年学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D)

A、小学和中学实行“四三四”制

B、以美国学制为主要学习蓝本

C、是我国近代最为成熟的学制

D、小学和中学实行“六三三”制

7、西方近代教育的特点有(ABCD)

A、国家对教育的干预与重视

B、实科教育迅速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日益增强

C、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D、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8、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ABCD)

A、全民化

B、终身化

C、民主化

D、现代化

9、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其教育思想反映在下哪几个方面(ABCD)

A、重视教育的作用

B、主张德、智、体、美的教育内容

C、强调早期教育

D、提倡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10、文艺复兴时期教育思想家的代表人物有(BC)

A、亚里士多德

B、维多利诺、拉伯雷

C、伊拉斯谟、莫尔

D、洛克、卢梭

11、杜威的教学主张(ACD)

A、教育即生活

B、教育即社会

C、教育即生长

D、从做中学

12、《学记》提出的教育教学原则有(ABCD)

A、循序渐进原则

B、及时施教原则

C、预防性原则

D、学习观摩原则

13、《师说》的贡献表现在哪几个方面?(ACD)

A、简明扼要地总结了教师的职责:传道、授业解惑

B、提出早期教育思想

C、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D、择师的标准是“道”

14、实用主义代表人物在民国初年到1949年来中国讲学、访问的有(ABC)

A、杜威、推士

B、麦柯尔、柏克赫司特

C、华虚朋、孟禄

D、克柏屈、梅伊曼

15、中国借鉴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有(AC)

A、陶行知

B、梁漱冥

C、陈鹤琴

D、陈寅恪

16、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知识,培养科技人才的主要方式有(ABCD)

A、对前人的科学知识合理编制和加工

B、选择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

C、选择一定的教学方法

D、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第二章教育与发展

一、单选题

1、具有“学校教育制度化、严密化,普及义务教育达到一定年限,教学内容空前丰富,对思想的控制隐蔽化”的教育特征体现在什么社会之中。(C)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2、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一个关于世界发展趋势的研究报告,名字是(B)

A、《21世界议程》

B、《增长的极限》

C、《学会生存》

D、《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3、“口头语言逐步过渡到书面语言,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这样特点的人处于哪个发展阶段。(C)

A、婴儿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少年期

4、我国教育法规将教育规定为社会主义性质,这反映了(B)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A、经济

B、政治

C、文化

D、科学技术

5、德意志民族重理性思维,美利坚民族则崇尚实际,这主要体现了(C)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A、经济

B、政治

C、文化

D、科学技术

6、“儿童的思维是由具体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这显示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A)特点。

A、顺序性

B、间断性

C、稳定性

D、可变性

7、“同年龄的儿童在兴趣、爱好和性格等个性倾向性方向不同”,这显示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B)特点。

A、不均衡性

B、个别差异性

C、稳定性

D、可变性

8、到二十世纪(D)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观念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地得以传播,并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制定社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A、60

B、70

C、80

D、90

二、多选题

1、经济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ABDE)

A、生产力的水平决定了教育的发展水平

B、经济基础决定了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C、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受教育权

D、经济体制决定了教育体制

E、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的结构、内容与手段

2、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在(BCD)的结构。

A、基础、中等、高等的教育比例

B、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比例

C、高等教育的层次、专业的比例与类别

D、高等教育的数量

3、教育对经济的反作用体现在(AB)

A、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B、教育积累、传播、发展科学技术

C、教育决定了经济的结构

D、教育促进经济的良性运转

4、政治对教育的决定作用表现为(ACD)

A、政治决定了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的权利

B、政治决定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C、政治决定了教育的内容

D、政治决定了教育目的的性质

5、教育对政治的反作用表现在(AB)

A、教育培养政治所需要的人才

B、教育延续和发展政治制度

C、教育民主化决定了政治的民主化

D、教育为超越现有的政治服务

6、教育民主化包含哪几个方面(ABC)

A、取消教育等级制度,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B、在学校中倡导民主精神

C、在学校里尊重学生的个性

D、教师不能批评与体罚学生

7、教育平等的涵义有(ABC)

A、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个体自由和谐的发展

B、教育权利平等

C、教育机会均等

D、无差别的对待一切学生

8、文化对教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BD)

A、文化决定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B、文化传统使教育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C、文化决定了教育的领导权

D、文化提供了教育的内容

9、教育对文化的反作用体现在(ABC)

A、教育使文化得以延续和传播

B、教育使文化得以整理、发展和创新

C、教育创造了独特的校园文化

D、教育使文化呈现多样化

10、科学技术对教育的推动作用表现在(BD)

A、科学技术影响了教育的价值追求

B、科学技术促进教育观念、教育内容的更新

C、科学技术影响了受教育者的权利

D、科学技术渗透到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和技术条件

11、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表现在(AB)

A、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知识,培养科技人才

B、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C、教育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环境支持

D、教育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了舆论支持

12、教育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表现在(AB)

A、教育是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B、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

C、教育决定了可持续发展

D、教育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

13、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表现在(ABC)

A、教育对个体的发展作出社会规范

B、教育为个体的发展提供知识和能力基础

C、教育开发个体的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

D、教育丰富了个体的兴趣

1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ABCD)

A、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B、发展速度的不均衡性

C、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D、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

第三章教育目的

一、单选题

1、主张培养“自然人”的观点是(A)

A、自然主义教育目的论

B、自由主义教育目的论

C、存在主义教育目的论

D、社会本位论

2、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是(B)

A、杜威

B、涂尔干

C、凯兴斯泰纳

D、秦梯利

3、(C)是自然主义教育目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A、罗素

B、洪堡

C、卢梭

D、沛–西能

4、(A)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对所要培养的人在身心发展方面提出的具体标准与要求。

A、培养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育目标

D、课程与教学目标

5、(D)提出的教育目的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五项内容。

A、林则徐

B、张之洞

C、梁启超

D、蔡元培

6、“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这一对教育目的论述出自(B)

A、1958年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B、1981年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

C、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5年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7、(C)将我国的教育目的规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力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A、《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二、多选题

1、教育目的就其表述和内容而言具有(ABD)特征。

A、抽象性

B、理想性

C、可操作性

D、终极性

2、个人本位论在教育目的上的主要流派有(ACD)的教育目的论。

A、自然主义

B、国家主义

C、自由主义

D、存在主义

3、社会本位论在教育目的上的主要流派有(AC)的教育目的论。

A、国家主义

B、存在主义

C、社会学派

D、自由主义

4、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有(ABCD)

A、约翰–密尔

B、罗素、小原国芳

C、哈耶克

D、洪堡、爱伦–凯

E、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

5、国家主义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CD)

A、涂尔干

B、萨特

C、凯兴斯泰纳

D、秦梯利

6、个人本位论在教育目的上的主要观点有(ABCD)

A、教育目的制订应以完善与发展个人自身的需要为依据,社会目的是次要部分

B、尊重受教育者的天性和天赋的自由权力

C、强调个人存在价值及其充分发展的重要性

D、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促进个人一切能力的和谐发展视为教育的最高目的

7、社会本位论的基本价值准则主要体现在(BCD)几个方面。

A、个性化

B、规范控制

C、社会价值

D、社会化

8、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ABCD)

A、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教育

B、基础性、普及性的教育

C、强调全面发展教育

D、一种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创造性的主体性教育

第四章教师与学生

二、单选题

1、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说到“你们不仅仅是教课的老师,也是培养人的教育者,是生活的导师和道德教员”,这句话反映了教师是(C)的劳动作用。

A、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

B、人类真理的代言人

C、人类灵魂的塑造

D、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

2、第斯多惠说,“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D)特点。

A、复杂性

B、创造性

C、连续性

D、示范性

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对教师的权力作出了(B)方面的权力。

A、5

B、6

C、7

D、8

4、教师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力,这表示了教师在(A)方面的权力。

A、科研学术活动权

B、教育教学权

C、管理学生权

D、进修培训权

5、教师具有“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这表示了教师在(C)方面的权力。

A、科研学术活动权

B、教育教学权

C、管理学生权

D、进修培训权

6、儿童明显有一个适合做某事的内部时间表,未到时间实施的训练效果不大。这体现了儿童发展阶段的(C)思想。

A、环境—学习理论

B、发生认识论

C、自然成熟论

D、条件—反射理论

7、强调环境和学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A)的核心思想。

A、环境—学习理论

B、发生认识论

C、自然成熟论

D、条件—反射理论

8、2-7岁阶段儿童“语言开始发展,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语言和运算都表现出自我中心和不可逆性”特征的阶段是(B)阶段。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9、7—11岁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有了抽象推理,能够进行逻辑概念,以及守恒观念的形成,思维具有了可逆性”特征的阶段是(C)阶段。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三、多选题

1、教育活动主要包括(ABD)三个基本要素。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方法

D、教育内容

2、教师劳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ACD)

A、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播者

B、人类真理的代言人

C、人类灵魂的塑造者

D、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

3、教师劳动的特点有(ABCD)

A、复杂性与创造性

B、连续性与广延性

C、长期性与间接性

D、主体性与示范性

4、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BCD)

A、为未知世界的探索

B、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

C、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变化创新

D、对突发情境表现出的教育机智

5、教师的在职培训一般有(AD)两类。

A、获得学位等升等升级

B、反思性教学

C、有经验的教师指导

D、提高教学能力或素质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对学生可享受的“学金权”是指(BCD)

A、补助金

B、奖学金

C、贷学金

D、助学金

7、概括地讲,“教师中心论”是指(ABC)

A、以教师为中心

B、以教材为中心

C、以课堂教学为中心

D、以知识为中心

8、“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AC)

A、卢梭

B、凯洛夫

C、杜威

D、赫尔巴特

第五章课程理论

二、单选题

1、西方最早提出“课程”一词的是(C)

A、杜威

B、洛克

C、斯宾塞

D、凯洛夫

2、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与兴趣所开发的容许学生有所选择的课程称为(C)

A、学科课程

B、显性课程

C、选修课程

D、综合课程

3、历史上最早倡导选修课程的是(A)

A、洪堡

B、杰弗逊

C、埃利奥特

D、杜威

4、选修课作为一种制度予以施实是由(C)开始的。

A、洪堡

B、杰弗逊

C、埃利奥特

D、杜威

5、全面系统的论述活动课程的价值的人是(C)

A、斯宾塞

B、卢梭

C、杜威

D、爱伦–凯

6、由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多学科知识交叉、渗透、融合而成的课程是(D)

A、学科课程

B、显性课程

C、选修课程

D、综合课程

7、“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属于什么类型的综合课程(D)

A、活动中的综合课程

B、经验中的综合课程

C、学科本位的综合课程

D、社会本位的综合课程

8、首次提出"隐性课程"概念的人是(C)

A、杰克逊

B、杜威

C、克伯屈

D、阿普尔

9、具有间接的、无意识获得的非学术性经验和非计划特点的课程称为(C)

A、活动课程

B、显性课程

C、隐性课程

D、综合课程

10、心理的发展顺序与学科的知识逻辑顺序反映在课程类型上主要表现为(C)的关系。

A、必修课与选修课

B、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

C、学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D、显性课程与潜在课程

1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反映在课程类型上主要表现为(B)的关系。

A、必修课与选修课

B、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C、学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D、显形课程与潜在课程

12、泰勒提出的课程编制模式是(B)

A、过程模式

B、目标模式

C、连续模式

D、断续模式

13、编制课程的过程模式是由(D)提出。

A、杰克逊

B、杜威

C、克伯屈

D、斯滕豪斯

14、有已知到未知、有简单到复杂、有一般到个别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是运用了课程的理论(C)

A、目标理论

B、过程理论

C、纵向理论

D、横向理论

15、从课程理论的角度来看,(D)更多地运用了横向组织理论。

A、学科课程

B、分科课程

C、选修课程

D、综合课程

16、课程的(D)是指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顺序来组织课程的内容:

A纵向组织B逻辑组织C横向组织D心理组织

17、课程的(B)是指根据学科知识本身的逻辑体系和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的内容。

A、纵向组织

B、逻辑组织

C、横向组织

D、心理组织

18、(A)是将一门学科的内容按照逻辑体系而且前后不重复所组织起来的方式。

A、直线式组织

B、螺旋式组织

C、横向组织

D、心理组织

19、从课程范式来看,研究性课程属于以(A)为代表的课程范式。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显形课程

D、隐性课程

三、多选题

1、把课程定义为“儿童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的一切经验”并作为“动词”使用的课程专家有(AB)

A、卡斯威尔

B、坎贝尔

C、塔巴

D、约翰逊

2、课程作为名词使用所代表的课程范式,其含义有(ABC)

A、知识的总和与学习的结果C、封闭、预成

B、间接知识、公共知识D、经验

3、课程作为动词使用所代表课程范式,其含义有(ACD)

A、直接经验,实践知识

B、系统的知识

C、开放、生成、强调过程

D、杜威的课程观

4、学科课程的代表人物有(ACD)

A、夸美纽斯

B、杜威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5、学科课程的最大特点是(BCD)

A、趣味性

B、逻辑性

C、简约性

D、系统性

6、学科课程的主要缺点是易造成(ABCD)

A、学生被动学习

B、割裂完整的生活世界

C、忽略个体知识

D、学校与现实社会生活的隔离

7、活动课程的特点是(ABC)

A、以儿童为中心

B、按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来组织教学

C、按活动主题组织

D、强调“训练”、“指导与控制”

8、正确处理必修课与先修课的关系的关键是(BCD)

A、如何加大必修课的范围

B、弄清两者的内在依据

C、选修课的开设的时机问题

D、如何保障选修课的质量

9、综合课程的三种类型(BCD)

A、活动中的综合课程

B、学科本位的综合课程

C、社会本位的综合课程

D、儿童本位的综合课程

10、综合课程的优点是(AB)

A、是人类知识发展的内在要求

B、培养学生完整的世界观

C、有利于学习系统的知识

D、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11、综合课程的缺点是(ABD)

A、流于“拼盘式”的知识“大杂烩”

B、导致浅层次的学习

C、不利于学生融会贯通

D、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12、隐性课程具有(BCD)的特点。

A、计划性

B、内隐性

C、随机性

D、不确定性

13、克伯屈提出,任何一种学习都包含三个部分(ACD

A、主学习

B、快学习

C、副学习

D、附学习

14、在泰勒的课程编制模式中,目标的确定主要依据(ABD

A、对学生的研究

B、对社会生活的研究

C、家长的要求

D、学科专家的建议

15、课程编制的基本原则是(ABCD)

A、注意课程内容的科学性与思想性

B、注意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根本性

C、课程内容应当与生活相联系

D、应考虑知识的内在逻辑和教学法上的要求

16、课程内容与生活相联系的方式有(BC)

A、加强课程的趣味性

B、设置专门性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课程

C、学科内容中加入联系实际生活的内容

D、增加课程的前沿知识

17、校本课程的开发者与决策者(或主体)主要有(ACD)

A、教师

B、学生

C、学生家长

D、社区代表

18、我国传统课程观的两大误区(BC)

A、课程的开放无度

B、课程脱离学生的经验,以外在于学生的方式出现

C、课程以严格的先期计划的方式出现

D、课程过于强调联系实际

第六章教学理论

二、单选题

1、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A)部分。

A、主体

B、客体

C、中介

D、范式

2、一门学科的基本实事与基本概念属于(B)

A、基本技能

B、基础知识

C、基本能力

D、基本素质

3、阅读、写作、运算、实验等属于(A)

A、基本技能

B、基础知识

C、基本能力

D、基本素质

4、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属于哪一个范畴(B)

A、体力

B、智力

C、创造力

D、个性

5、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间接性主要是指(B)

A、间接地获得知识

B、获得间接经验

C、有教师帮助去获得知识D有同学帮助去获得知识

6、“教学过程是学生智力发展与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的过程”,这是(C)教学规律提示我们的。

A、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C、知情意统一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7、“经验的获得与智力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这是(B)教学规律提示我们的。

A、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C、知情意统一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8、教师在基本要求一致的前提下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教学,这是由(D)原则决定的。

A、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

C、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

D、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9、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B)是中心环节。

A、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B、引导学生领会知识

C、引导和组织学生运用知识

D、检查和巩固知识

10、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是针对(D)而提出的教学规律。

A、教学的概念

B、学生身心发展

C、教学任务

D、师生的地位与作用

11、教师在教学中补充教学内容以反映最新科学成果,体现了教学的(B)

A、思想性

B、科学性

C、拓展性

D、趣味性

12、教师在教学中引出内在的人生观方面的内容体现了教学的(A)

A、思想性

B、科学性

C、拓展性

D、趣味性

13、班级授课制的最大缺点在于(D)

A、对基础差的学生不利

B、对基础好的学生不利

C、对教学任务的高质量完成不利

D、不利于实施因材施教

三、多选题

1、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是(AC)

A、有所联系、有所区别

B、教学包含了所有的智育活动

C、智育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D、在一定程度上,教学等同于智育

2、从学校全部工作的比重看“教育工作的主体部分和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其理由(ABCD)

A、教学工作所占时间最多

B、对学生发展影响最全面

C、其他工作都是围绕教学来进行

D、对学校教育质量影响最大

3、教学的作用是(ABC)

A、教育工作的主体部分和教育的基本途径

B、系统地传授知识,再生产社会经验

C、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

D、锻炼教师的教学能力

4、教学的任务包括(ABD)

A、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创造力和实践精神

C、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D、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

5、教学传授基本知识与培养基本技能包括(ABD)

A、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具有现代人的素质

B、为他们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创造必要条件

C、使他们形成较为高深的科学知识

D、为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发明创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6、教学过程具有与人类认识过程不同的显著特点是(ACD)

A、间接性

B、目的性

C、引导性

D、简捷性

7、教学过程的实质即(ABC)

A、师生之间的互动

B、特殊的认识活动

C、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D、特殊的情感活动

8、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有(ABCD)

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C、知情意的统一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9、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的是(ABD)

A、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B、学习间接经验应当以自身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C、以学习直接经验为主

D、防止偏向任一方面的倾向

10、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ABCD)

A、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B、引导学生领会知识

C、引导和组织学生运用知识

D、检查和巩固知识

A、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B、理论联系实际

C、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

D、运用知识与发展能力统一

12、上课的基本要求有(ABCD)

A、目的明确

B、内容正确

C、方法恰当

D、结构紧凑

第七章学校德育

二、单选题

1、如下教育目标存在于中央哪个文件之中?“所有的人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与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与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地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B)

A、《义务教育法》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教师法》

D、《中小学行为规范》

2、对学生实施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主要属于(D)的内容。

A、自觉纪律教育

B、集体主义教育

C、劳动教育

D、道德教育

3、“教师吸收学生参与制定纪律条文,使学生负有责任感”,这是实施(A)的要求。

A、自觉纪律教育

B、集体主义教育

C、理想教育

D、道德教育

4、“爱班级、爱学校,为集体服务,维护集体荣誉的教育”,这主要属于(B)的内容之一。

A、爱国主义教育

B、集体主义教育

C、理想教育

D、民主与法制教育

5、“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句话表明在德育过程中(A)

A、知与行是紧密联系的

B、知比行重要

C、行比知重要

D、知与行是可以分割开的

6、学生的品德结构中,下列陈述正确的是(B)

A、行是基础,知是关键

B、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C、意是基础,情是关键

D、意是基础,行是关键

7、在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D)

A、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和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方法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8、“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主要依据了德育的(C)原则。

A、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B、正面教育

C、因材施教

D、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9、“以说服教育为主,积极疏导,启发自觉,指明方向”主要依据了德育的(B)原则。

A、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B、正面教育

C、知行统一

D、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10、学生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以及他们的思想品德的养成是长期的过程,这提示教育者在德育过程要坚持(D)原则:

A、共产主义方向

B、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C、因材施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11、保持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的方式有(A)

A、家访、书面联系、召开家长会

B、家访、召开家长会、亲子游

C、家访、书面联系、座谈会

D、家访、亲子游、座谈会

三、多选题

1、德育目标的形成与确定受如下因素的制约(BD)

A、教育者的个性

B、社会发展因素

C、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

D、人的发展因素

2、学校德育的内容包括(ABCD)

A、理想教育

B、集体主义教

C、劳动教育

D、科学世界观与人生观教育

3、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ABCD)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德育内容

D、德育方法

4、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表现如下(ABC)

A、反映外部客观世界的矛盾

B、反映在学生认识水平之间的矛盾

C、反映在认识内容上的矛盾

D、反映在认识结果上的矛盾

5、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过程的区别表现在(ABC)

A、活动方式的区别

B、影响因素的区别

C、形成结果的区别

D、指导思想的区别

6、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ABCD)

A、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B、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

C、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的过程

D、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

A、知行统一原则

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C、正面教育原则

D、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8、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德育过程可以从(ABCD)的任何一方面开始。

A、行

B、知

C、情

D、意

9、学校德育的途径有(ABCD)

A、各科教学

B、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C、社会实践活动

D、班主任工作

10、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ABCD)

A、陶冶教育法

B、榜样教育法

C、实际锻炼法

D、指导自我教育

11、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主要有(ACD)

A、德育目标

B、教师素质

C、德育内容

D、学生年龄特征与个性差异

12、各科教学是德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这是因为(ABCD)

A、教学占用的时间最多

B、教师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时总是受到一定思想的支配而影响学生的品德

C、教师的言传身教影响

D、教学内容本身具有思想教育内容、

13、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与作用表现为(ABD)

A、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

B、是学校领导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C、是知识教育的主要力量

D、是沟通家长和学校的桥梁

14、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主要有(ABCD)

A、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B、关心学生身体健康

C、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劳动

D、评定学生操行

第八章学校管理与评价

二、单选题

1、督促检查教学最常见的方法是(C)

A、查教案

B、考试

C、听课

D、倾听师生意见

2、对教师的工作安排一般有(A)两种。

A、跟班制和学年更新制

B、大循环和小循环

C、踏步循环和年级包干

D、自主选择和学生选择

3、我国教育法规体系中处于“母法”地位的法律是(D)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每年(D)为教师节”。

A、10月9日

B、9月15日

C、9月12日

D、9月10日

5、绝对评价是以(B)为参照点实施的一种评价。

A、常模

B、教学目标

C、教学任务

D、个体

三、多选题

1、校长负责制赋予校长较大的自主权,这些权力包括(ABC)

A、决策权

B、财政权

C、人事权D集资权

2、实行校长负责制,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BCD)

A、与校其他领导的关系

B、与上级领导的关系

C、与本校党支部组织的关系

D、与教工代表大会的关系

3、我国中小学内部,学校的组织机构一般有如下类型(ABD)

A、党支部领导下的群众组织

B、校长领导下的审议机构、行政组织、生产组织与办事机构

C、与校外联系的机构

D、校长、教导主任领导下的教学组织机构

4、学校管理的主要方面有(ABCD)

A、教学管理

B、总务工作

C、教职工管理

D、学生管理

5、教学管理的主要方面(ABCD)

A、抓好教学的组织工作

B、加强对教研组的领导

C、督促检查和指导教学工作

D、领导和组织教务行政工作

6、总务工作的主要包括(ABC)

A、校舍的建设,维修与设备的购置与管理

B、生活福利工作

C、财务管理工作

D、优秀教师的评定工作

7、教职工的管理的主要方面(ABD)

A、合理安排教职工的工作

B、培养和提高教职工

C、组织教职工的业余生活

D、考核教职工

8、对教职工工作的考核,一般分为(ACD)三方面:

A、考勤

B、考查

C、考绩

D、考能

9、学生管理的主要方面有(AB)

A、学生思想品德的管理

B、学习、体育卫生、课外活动的管理

C、评定优秀学生

D、对犯错误的学生予以惩罚

10、班级组织的社会特征(ABC)

A、自功能性

B、靠正式和非正式两方面的手段来维持

C、半自治性

D、基层性

11、良好班级组织的标准(ABCD)

A、有共同的奋斗目标,且目标明确

B、有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C、有学生骨干形成的核心

D、有正确的班级舆论,班风良好

12、班级管理主要有(BCD)取向的模式。

A、认知调节

B、功能性

C、行为改变

D、人际互动

13、班级管理的原则(ABC)

A、确立学生是班级主人的观念,努力开发学生潜能

B、加强班级是常管理,不能只关注少数大活动

C、充分认识学生的差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D、严格要求学生

14、班级的日常管理表现为(ABCD)

A、班级组织管理

B、班级制度管理

C、班级自治管理

D、班级文化建设

15、我国班级组织的正式结构分为三层(ABC)

A、班干部

B、小组长

C、一般成员

D、团支部

16、班级自治活动的开展主要围绕(ABCD)方面来进行。

A、日常生活的几个活动环节

B、阶段性的班级活动

C、配合学校的主题活动

D、与思想品德课或班会课相结合的主题班队活动

17、教育评价的基本功能有(ABCD)

A、导向功能

B、诊断功能

C、鉴定功能

D、教学功能

18、终结性评价的特点有(AB)

A、判断学生的学习水平

B、筛选功能

C、使用频率高

D、评价的内容范围小

19、班主任工作评价的指标有(ABCD)

A、班级日常管理工作评价

B、班级集体的培育与建设评价

C、班级活动的效能评价

D、横向协调工作评价

20、学生评价包括(AC)

A、学业成就评价

B、学习行为评价

C、思想品德评定

D、特殊表现评价

21、学业成就评价包括(ACD)

A、口头测验

B、客观测验

C、操作测验

D、作品分析

22、思想品德评定的基本要求有(ABCD)

A、深入实际,了解学生

B、因人而异,因势利导

C、内容具体,有针对性

D、内容独特,展示个性

23、教育评价应遵循的原则(ACD)

A、可行性原则

B、针对性原则

C、全面性原则

D、伦理性原则

综合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以儿童中心主义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是(C )

A、夸美纽斯

B、裴斯泰洛齐

C、杜威

D、布鲁纳

2、校园文化的核心是(A )

A、学校的物质文化

B、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C、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

D、学校的非正规文化

3、作为人身心发展的前提,并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是(D )

A、学校教育

B、个体实践活动

C、成熟、环境

D、遗传素质

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C )

A、保证学生身体正常发展

B、促进现代大工业生产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5、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B )

A、授受关系

B、民主平等的关系

C、相互促进的关系

D、师道尊严的关系

6、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的活动是(D )

A、制定课程目标

B、制定教学计划

C、课程设计

D、明确培养目标

7、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并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是(A )

A、课程实施

B、教学过程

C、课程评价

D、课程标准

8、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要求,符合以下哪条教学原则:(B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9、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

A、备课

B、上课

C、作业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

10、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 )

A、班级授课制

B、个别授课制

C、分组教学制

D、道尔顿制

11、道德认知模式首先是由哪位学者所提出?(D )

A、加涅

B、柯尔伯格

C、班杜拉

D、皮亚杰

12、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B )

A、学生会

B、班级

C、小组

D、团委

13、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是从下列哪一种角度来进行划分的?(C )

A、从课程功能的角度

B、从课程核心组织角度

C、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

D、从教育阶段作用

14、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是(D )

A、德育

B、班级活动

C、教研活动

D、教学

15、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属于(B )

A、谈话法

B、讲授法

C、演示法

D、讨论法

20、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作品《爱弥尔》是由以下哪位教育家所著(B )

A、捷克的夸美钮斯

B、法国的卢梭

C、美国的杜威

D、法国的赫尔巴特

211、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主要体现的是(C )

A、前制度化教育

B、制度化教育

C、非制度化教育

D、正规教育

22、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A )

A、终身教育

B、普通教育

C、职业教育

D、义务教育

23、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B )

A、启发式教学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因材施教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24、西方教育史上,首倡“从做中学”的是(C )

A、布鲁纳

B、康德

C、杜威

D、卢梭

25、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B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26、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D )

A、生产力

B、科学技术

C、文化

D、政治经济制度

27、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B )

A、素质教育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应试教育

D、著名学者的学说

28、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B)

A、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B、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C、重视高尚品德的培养

D、重视劳动品质的培养

29、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是违反了学生的(C )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身心健康权

D、陷私权

30、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A )

A、多样化

B、专业化

C、单一化

D、崇高化

31、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D)

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

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

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

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32、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D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思想政治教育

C、课外活动

D、教学

33、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趔,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趔。”这体现了教学的(B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村施教原则

34、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D )

A、了解学生

B、融洽的师生关系

C、先进的教学设备

D、备课

35、受测验长度影响的测验质量指标是(A )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3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D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37、“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D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教育一致性与连性原则

D、因析施教原则

38、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B)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说理教育模式

39、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作(C )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40、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C )

A、年龄影响力

B、性别影响力

C、个性影响力

D、学术影响力

41、壬戌学制中学阶段采取(A )

A 三三分段

B 4年一贯制

C 5年一贯制

D 6年一贯制

42、我国近代由国家颁布并实施的第一部学制是(A)

A 癸卯学制

B 壬子学制

C 癸丑学制

D 壬戌学制

43、1905年清政府设立(B ),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A 教育部

B 学部

C 国子监

D 大学部

44、我国大规模引进西方教育理论开始于(B )

A 20世纪前

B 20世纪初

C 20世纪20年代

D 20世纪50年代

45、“文翁兴学”的旧址在现在的(D )

A 南京市

B 北京市

C 洛阳市

D 成都市

46、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最具有决定作用的是(B )

A 规章制度

B 思想观念

C 优秀师资

D 物资设备

47、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其中最重要的途径是(D )

A 科学实验

B 社会经验

C 生产劳动

D 学校教育

48、科学的体制化始于下列哪个时期(C )

A 十一二世纪

B 十三四世纪

C 十七八世纪

D 十八九世纪

49、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形成于二十世纪哪个年代(D)

A 、60

B 、70 C、90 D、80

50、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29条第2款强调(A)

A 教育应培养儿童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

B 教育应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C 教育应致力于国际理解与沟通

D 教育应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51、以下教育措施中与人权教育没有直接关系的(D)

A 学习了解重要的人权文件

B 学会尊重他人、尊重自己

C 了解保障自己合法权益的方式与方法

D 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共精神

52、以下关于“个性教育”涵义表述不恰当的是(C)

A 其目的在于充分实现个体内在的、独特的天赋潜能

B 其手段是要求教育者因材施教

C 它鼓励学生处处特立独行,处处标新立异

D 它以对学生基本自由的尊重为前提

53、关于现代教育的“社会目的”,下列描述中不恰当的是(D )

A 传递和保存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或文明成果

B 培养能更新传统文化、创新文化,具有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

C 培养既能适应现实社会生活,同时又能合理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

D 复制、再生产现有的社会存在模式

54、关于理性权威与非理性权威的区别,下列描述中不恰当的是(C )

A 理性的权威诉诸理智的说服,非理性的权威诉诸权力的压服

B 理性的权威建立在对话、讨论、协商的基础之上,非理性的权威建立在专断独自的基础之上

C 理性的权威排斥情感,非理性的权威依赖情感

D 理性的权威愿意接受健全的批评,非理性的权威拒绝接受任何批评

55、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工人阶级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德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C )”

A 教育行政人员

B 校长

C 教师

D 学生

56、下列哪项既是教师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高尚道德素养的自我表现(A )

A 热爱学生

B 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C 热爱劳动

D 热爱教育工作

57、提出“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的教育家是(B )

A 列宁

B 加里宁

C 苏霍姆林斯基

D 陶行知

58、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D )

A 管理学生权

B 科研学术活动权

C 民主管理权

D 教育教学权

59、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表明,教师任职期间应接受(C )

A 高等教育

B 在职培训

C 继续教育

D 终身教育

60、下列关于学科课程主要属性描述不恰当的是(D)

A 逻辑性

B 系统性

C 简约性

D 实践性

61、真正全面而系统地从理论上论证活动课程的特点与价值的是(B )

A (美)克伯屈

B (美)杜威

C (法)卢梭

D (德)福禄贝尔

62、下列关于活动课程主要属性描述不正确的是(D)

A 以儿童为中心,依据儿童的兴趣与需要来设置课程

B 打破学科界限,按活动主题来组织学习经验

C 课程组织心理学化,要求按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与特点来组织课程

D 活动课程即是通常所讲的课外活动

63、关于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关系描述错误是(A)

A 侧重于间接经验的获取与侧重于直接经验的获取的关系

B 侧重于书本公共知识的学习与侧重于个人实践知识的学习的关系

C 关注经验的逻辑方面与关注经验的心理方面的关系

D 注重思维与注重行动的关系

64、在杜威看来,教学过程的实质在于(B )

A、将教材上的学科知识内化为儿童的认知结构

B、从儿童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儿童的现有经验向着教材所包含的逻辑经验不断前进和发展

C、将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与培养品格统一起来

D、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矛盾运动

65、讲述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一般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A )

A 导入、详述和汇总

B 导入、分析和汇总

C 分析、详述和总结

D 分析、质疑和总结

66、讨论时,每组的人数一般(A )

A 5—8人

B 10—15人

C 越少越好

D 越多越好

28、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A )部分。

A 主体

B 客体

C 中介

D 范式

67、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简捷性主要是指(C )

A 任务较简单

B 教学进度快

C 短时间学到人类长期探索而形成的知识

D 有教师引导,学生少出认识错误

68、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间接性主要是指(B )

A 间接地获得知识

B 获得间接经验

C 有教师帮助去获得知识

D 有同学帮助去获得知识

69、品德构成的基础是(A )

A 道德观念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行为

70、在德育中,要注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贯彻了哪条原则(D )

A 正面教育原则

B 集体教育原则

C 知行统一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

71、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特殊途径是(D )

A 各科教学

B 团队活动

C 课外活动

D 班主任工作

72、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C )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

A 思想德育

B 政治思想

C 思想品德

D 政治品德

73、社会道德规范主要包括(A )

A 国民公德和社会公德

B 社会制度与社会规范

C 人际关系与文明礼貌

D 道德知识与道德评价

74、班级文化是班级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出来的联合生活方式,不包括(D )

A 班级环境布置

B 班级人际关系和班风

C 班级制度与规范

D 教师与个别学生的亲密关系

75、在学习管理方面,首先要抓好(),其次要抓好()

A 思想工作,学习成绩

B 课堂质量,家庭作业布置

C 课堂管理,学生档案管理

D 课堂管理,课外活动

76、以下不属于班级组织管理工作的是(A )

A 指导学生成立自治组织

B 丰富班级管理角色

C 班级小干部的岗位转换

D 形成班级管理角色的动态分配制度

77、建国以来颁布的第一部教育法律是(C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78、以下评价方式中与个体内差评价不符的是(D )

A 对个体同一学科不同方面的表现进行比较

B 对个体不同学科的成绩表现进行比较

C 对个体不同时期内同一方面的成绩表现进行比较

D 对不同个体同一学科的成绩表现进行比较

79、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D )的发展

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

80、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B )

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可夫

81、“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B )

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C《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

82、学校的中心工作是(A )

A教学工作B公共关系C行政工作D总务工作

83、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C )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

84、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C )

A经济收入B良好的公共关系C学校绩效D政治影响

85、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B )

A教学活动B沟通C教劳结合D协调

86、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B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

87、(C)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

88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指(D)

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

89、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C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B能力C直接经验D间接经验

90、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A)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融合课程

91、教学活动的本质是(A )

A认识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课堂活动

92、“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C )

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93、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D)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94、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D)

A分层教学B合作学习C小班教学D复式教学

95、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A)

A非指导教学模式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C发展性教学模式D最优化教学模式

96、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B)

A泰勒B夸美纽斯C裴斯塔洛齐D凯洛夫

97、“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A )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定性评价D定量评价

98、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C )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99、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A )

A《学记》B《论语》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

100、教育的本体功能之一是(D)

A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B促进生产发展,服务经济建设

C对政治经济有巨大的影响作用D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进程

101、高等学校的双重任务是(C )

A教学和教育B升学和就业C教学和科研D生活和生产

10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想的提出是在党的(B)

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

103、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C)

A主导因素B决定因素C物质前提D内部动力

104、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C)

A格塞尔B杜威C华生D霍尔

105、我国现在实行的义务教育的年限是(D)

A、6年

B、5年

C、8年

D、9年

106、20世纪教育发展总目标中的“两基”是(B)

A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C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素质教育D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

107、马克思认为,人的片面发展最严重的时期是(C)

A原始社会初期B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初期D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时期

108、50年代末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为代表提出来的课程理论是(B)

A学科课程理论B结构主义课程论C实用主义课程论D综合课程论

109、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A)

A课程设置B学科顺序C课时分配D学年编制

110、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A )

A认识活动 B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C智育活动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

111、原始社会末期,担负教育年轻一代主要任务的是(B)

A学校教育B家庭教育C社区教育D社会教育

11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B)

A《学记》B《师说》C《论语》D《春秋》

113、教师职业开始出现始于(B)

A原始社会末期B奴隶社会初期C封建社会初期D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114、“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D)

A杜威B夸美纽斯C华生D赫尔巴特

115、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家是(D)

A柏拉图B昆体良C皮亚杰D亚里士多德

116、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A)

A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B认知结构理论C教学与发展理论D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117、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B)

A四书五经B六艺C自然科学D生产技能

118、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B)

A孔子B孟子C许慎D朱熹

119、制度化教育出现的标志是()

A人类教育的产生B古代学校的出现C近代学校系统的形成D终身教育的实现

120、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 A )

A《论语》B《学记》C《大学》D《中庸》

121、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著作是( A )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洛克的《教育漫话》

D、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122、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 D )

A教育的领导权B教育的权利C教育目的的性质D教育结构的变化

124、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是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的发展是人的潜能的完善这种理论是(A )

A内发论B外铄论C成熟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125、环境对个体的发展作用是(A)

A决定作用B导向作用C提供了多种可能D促进作用

126、下列哪个选项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工作的归宿(B )

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德育D智育

127、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C )

A人的身心发展规律B人的自然发展说C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说D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

130、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读写算的基本能力和公民一般教养的课程是( A )

A基础型课程B发展型课程C知识型课程D工具型课程

13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基础教育立新的课程体系,试行(D )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教学课程D三者都是

132、教学过程既是学生认知过程,又是(A )

A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B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C促进教师发展的过程D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13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B )

A备课B上课C讲授新知识D领会新知识

135、近代随着大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教学组织形式(B)

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分组教学D现场教学

139、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A)

A、杜威

B、陶行知

C、布鲁纳

D、柏拉图

140、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C)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师说》

141、普及教育始于(C)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143、班级授课制在我国始于(B)

A、明初

B、清末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中国成立

144、智育中的“智”是指(B)

A、知识

B、知识技能和智力

C、智力

D、技能

146、教师教育观的核心是(D)

A、质量观

B、素质观

C、教学观

D、学生观

147、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D)

A、政治观点的教育

B、思想品质的教育

C、世界观的教育

D、品德的教育

148、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是(A)

A、组成集体领导核心

B、开展了班级活动

C、形成班集体正确的舆论

D、全班支持班主任工作

149、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B)

A、中国

B、埃及

C、希腊

D、罗马

150、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D)

A、斯巴达

B、埃及

C、希腊

D、雅典

160、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C )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161、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D )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162、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是古代(C )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163、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C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164、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D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165、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D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166、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D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167、“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A)

A、《学记》

B、《论语》

C、《礼记》

168、“学不躐等”出自(A )

A、《学记》

B、《论语》

C、《礼记》

D、《中庸》

169、“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A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170、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A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德莫克里特

171、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A )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181、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B )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181、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C)

A、教育

B、教育学

C、教育论

D、德育论

182、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A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183、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C )

A、夸美纽斯

B、康德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184、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D )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康德

D、洛克

185、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A)

A、洛克

B、卢梭

C、康德

D、裴斯泰洛齐

186、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A )

A、《大教学论》

B、《爱弥尔》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187、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D )

A、卢梭

B、夸美纽斯

C、康德

D、赫尔巴特

188、赫尔巴特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写了著名的教育学著作(D )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

189、以下哪一项不是赫尔巴特强调的中心(B )

A、教师中心

B、学生中心

C、教材中心

D、课堂中心

190、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C )

A、白板说

B、做中学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

191、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D )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192、以下哪一种观点是杜威的主张(B )

A、教师中心

B、儿童中心

C、课堂中心

D、教材中心

193、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A )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

194、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B )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195、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布鲁纳提出了(A)

A、发现学习教学法

B、探究—研讨法

C、纲要信号图教学法

D、暗示教学法

196、()是教学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的统一,所要解决的是班、课、时的问题。

A、教学内容

B、教学原则

C、教学方法

D、教学组织形式

197、“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反映(D)教学原则。

A、系统性

B、启发性

C、思想性

D、巩固性

207、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C)

A、热爱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教书育人

D、创新开拓

208、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B)素养。

A、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文化学科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213、“出自选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手里,就全变坏了”。这一论点出自的。(A)

A、洛克《教育漫话》

B、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C、康德《论演说家的培养》

D、卢梭《爱弥儿》

214、被公认的第一部现代教育学著作是(C)

A、《学记》

B、《雄辩术原理》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三、多项选择题

1、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特点包括(ABD )等。

A 重视学术争辩和切磋

B 重视学生自学

C 课程设置繁重

D 师生关系融洽

2、中国古代选士制度先后经历了(ABD )

A 察举制

B 九品中正制

C 文官制

D 科举制

3、《学记》提出教育教学过程的原则有(ABCD )

A 预防性原则

B 循序渐进原则

C 及时施教原则

D 学习观摩原则

4、教育对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具有全面的有效的影响,它可以(ABCD )

A 改变劳动力的性质和形态

B 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C 促进劳动力的自身再生产

D 使简单劳动力变成复杂劳动力

5、政治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ACD )

A 政治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利

B 政治决定着教育的方法

C 政治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

D 政治决定教育的内容

6、教育对政治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ABC )

A 教育培养政治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B 教育延续与发展政治制度

C 教育民主化与教育平等

D 教育引导政治制度的变革

7、在教育目的观上,具有个人本位倾向的教育学者有(ABCD )

A 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卢梭

B 存在主义者

C 自由主义者

D 柏拉图

8、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共同的价值取向有(ABC )

A 以个人自身的完善与发展的需要作为制定教育目的的根本依据

B 主张尊重受教育者的天性与基本自由权利

C 强调受教育者个性的存在价值及其充分发展的重要性

D 完全排斥或否定教育的社会目的

9、存在主义者信奉的教育目的观主要有(ABCD )

A 教育应使每个人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并形成一套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生活方式

B 教育应向学生展示其存在的各种可能性,帮助学生扩大选择的范围,通过选择,决断和行动来塑造自己

C 教育要督促学生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学会独立地承担责任

D 教育纯粹是个人的事情,教育无须对公众、集体和社会承担什么责任

10、教师的科研活动权包括(ABC )

A 有权发表自己的观

B 有权决定是否参加学术团体

C 有权确定科研课题的科研方法

D 有权确定自己的教学内容

11、皮亚杰将个体的认识发展划分的阶段包括(ABCD)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12、《教育法》第四十三条指出学生应当履行的义务是(ABCD )

A 遵守法律法规

B 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C 参加社会公益劳动

D 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13、学科课程的主要缺点在于(ABC )

A 由于教材知识与儿童现有生活经验、心理经验缺乏直接联系,故容易导致儿童机械被动的学习

B 容易割裂和肢解儿童完整的生活世界

C 容易导致学校与现实社会生活的隔离

D 不利于儿童获取必要的个体知识、实践知识

14、活动课程主要的优点是(ABCD )

A 课程活动贴近儿童当前的兴趣与需要,能促进儿童积极主动地学习

B 能有效地沟通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儿童现有经验与学科逻辑经验之间的联系

C 有助于儿童学习和掌握必要的个人实践知识、促进儿童实践能力的发表

D 学习过程是儿童全人格整体参与的过程,是理智与情感、思维与行动的融合过程

15、活动课程主要的局限性在于(ABCD )

A 不能给学习者提供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

B 活动课程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般教师难以适应

C 容易导致学生散漫、凌乱的学习

D 片面强调从“做”中学,容易导致活动课程沦为肤浅的、缺少智力训练价值的纯操作活动

16、作为一个教师,需要掌握教育理论的基本课程主要是指(ABC )

A 教育学

B 心理学

C 学科教学法

D 教育心理学

17、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是(AC )

A 有所联系、有所区别

B 教学包含了所有的智育活动

C 智育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D 在一定程度上,教学等同于德育

18、教学活动包括了学生配合教师上课而进行的(ABC )等活动。

A 独立作业

B 复习

C 预习

D 社会实践

19、班主任从事德育工作有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ABCD )

A 经常性

B 针对性

C 多样性

D 潜在性

20、德育原则是教育者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遵循的在(AD)

A 基本要求

B 基本方针

C 基本规律D基本准则

1、学校文化的内容有(ABCDE )

A教育的理想和追求B对学校功能及社会责任的理解C对个性的理解D对学习,工作的态度E、对集体的看法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ACD )

A互访B民主评议C家长会D家长委员会E校外指导

3、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ACDE )

A公共性和生产性B公益性和免费性C科学性D国际性E终身性和未来性

4、沟通对于学校管理来说,有如下功能(BCDE )

A作出判断评价B信息传递C控制D激励E情感交流

5、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措施有(ABC )

A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B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

C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D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E、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6、聘任教师的形式有(ABCE )

A招聘B续聘C解聘D不聘E辞聘

7、教育目的的功能有(ACE )

A导向功能B强制功能C调控功能D示范功能E评价功能

8、参观教学法可分为(BDE )

A可行性参观B准备性参观C现实性参观D并行性参观E总结性参观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综合A卷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综合A卷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综合)A卷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综合) A卷 一、选择题(25) 1、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 A、确立教育目的 B、设计课程体系 C、加强德育工作 D、选择教学方法 2、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 A、自主、合作、探究 B、阅读、合作、行动研究 C、学习、讨论、创新 D、兴趣、发现、研讨 3、许多人利用早晚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抑制的干扰是() A、双重抑制 B、单一抑制 C、前摄抑制 D、倒摄抑制 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翻译为白话文是“君子以她所说的超过她所做的为可耻”,这在当今仍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这句话出自()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孟子》 5、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 A、针对性 B、逻辑性 C、知识性 D、创造性 6、三角函数的值是() A、一个分数 B、一个无理数 C、一个比值 D、一个正数 7、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思维过程属于() A、联想 B、幻想 C、理想 D、想象

8、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知觉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孔子这句名言体现出的德育方法是() A、陶冶教育法 B、说服教育法 C、榜样示范教育法 D、实践锻炼教育法 10、“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教师经常见这首诗鼓励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这种行为属于意志品质的()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持性 D、自制性 11、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因地制宜举一反三声名狼籍怨天尤人 B、荼毒生灵为富不仁安然无恙变本加利 C、走投无路漫不经心川流不息千头万序 D、随机应变因材施教再接再厉相提并论 12、与“课外阅读是否影响课内学习?它对课内学习能否起促进作用?。”衔接最合理的是() A、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B、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C、这是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 D、这是谁都无法明确的问题 13、古人苏秦受辱而悬梁刺股,终成学业,恰好印证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 的名言,这说明人的情绪的两极() A、是对立而不可调和的 B、因一定条件而互相转化 C、是具有社会性的,可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 D、是能够寻找到一个平衡点的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资料大全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资料大全 幼儿园各科教学法 第一课时语言(故事) 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注意语气要夸张,内容要有吸引性,引导幼儿的兴趣。导入语要与故事有一定的联系性。可以借用教具作为引入的基础。 二、学习新课 1、初步欣赏故事 老师用完整的语句讲述故事一次,尽量不要使用教具。讲故事时速度要稍慢,吐字要 清晰,语气、语调、表情、动作要随情节的变化而变化。 2、理解故事 (1)出示图片或其它的教具,要按顺序一幅一幅地出示,引导幼儿观察。 (2)提问时语言要简洁,清晰,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句回答问题,也可以加上动作,让幼儿更清晰地了解故事的内容。在理解故事中学习新的词组或句子。如:故事的名称叫 做什么?故事里面有谁?在干什么? 三、巩固新课 再次欣赏故事,可以听录音或再由教师讲述故事,老师也可以根据故事的情节进行简 单的表演。 四、小结。 根据教学目标中在达到的教育目标,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可以让 幼儿参与讨论,故事中的某个角色,它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我们应该要怎么做? 在其他方面也应该怎么做? 五、游戏延伸。 老师可根据故事的内容创编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更进一步了解故事的内容。 语言(故事)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一、出示教具,引起回忆。 如《三只蝴蝶》这课中,老师可以出示三只蝴蝶,引导幼儿说说这三只蝴蝶分别是什 么颜色?叫什么名字?上节课学习过一篇什么故事? 二、巩固理解 1、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根据图中的内容讲述故事。也可以一个或多个幼儿讲述,然后老师再完整地讲述。根据幼儿的年龄的特点,对幼儿的口语表达有不同的要求。在讲 述中要注意巩固学习新词组或句子。 2、引导幼儿完整地讲述故事。(一般在中、大班进行,中班的幼儿只要讲述主要的 意思就可以了,大班的要求再高一点) 三、表演故事 让幼儿根据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表演。要求幼儿学习故事中的对话或表情动作。尽量让 全班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如《三只蝴蝶》中,可以让三个机灵一点的幼儿扮演三只蝴蝶, 其他幼儿分成三种,分别扮演三种颜色的花,一齐学习对话。老师要注意幼儿的表情、动作、语气、语调等,及时加以提示。 四、小结 五、游戏 语言(仿编故事)中班 例:仿编故事:下雨的时候 小白兔在草地上蹦蹦跳跳,它看看花,采采蘑菇,玩得真高兴。 忽然,刮起风,下起雨来了。小白兔急忙摘了一片大叶子,顶在头上,当作伞,这下 可淋不到雨了。它走呀走,看到前面走来一只小鸡,给雨淋得“叽叽叽”直叫。小白兔连 忙叫:“小鸡,小鸡,快到叶子底下来吧!”小鸡说:“谢谢你,小白兔。”说着,就走 到叶子底下。 小白兔和小鸡一起顶着大叶子往前走,又看到一只小猫给雨淋得“喵喵喵”地直叫。 小白兔和小鸡一起叫:“小猫,小猫,快到叶子底下来吧!”小猫说:“谢谢你们!”说着,就走到叶子底下。 一会儿,雨停了,太阳出来了。小白兔、小鸡和小猫三个好朋友在一起做游戏,玩着 真高兴。 (第一课时)

教师资格证中学体育教师招聘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学体育教师招聘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学生前后重叠成一行叫__________。左右并列成一线叫__________。 2、标准四百米半圆式跑道第一分道线长应以内突沿外侧__________处计 算。 3、铅球场地落地区是40度扇形落地区,其角度线为__________厘米。构 成标枪场地的起掷弧宽__________厘米,其半径为__________米。 4、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教育,是培养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才和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战略措施。 5、 __________是体育教学的主体。 6、 __________是学校体育各种措施的基本组织形式。 7、体育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上好体育课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物 质保证。 8、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9、运动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填空 1、分腿腾越(纵放器械)是( )生考核内容。 A、初中男 B、高中男 C、初中女 2、体育课出勤及课堂表现占体育课成绩考核的( )。 A、5% B、10% C、15% 3、体育课免修的条件是( )。 A、有医生的证明 B、有生理缺陷 C、家长申请 4、体育教学内容分为基本部分和选用部分,其中选用部分站整个教学内 容的( )。 A、30% B、25% C、40% 5、体育教学中的“主导”指的是什么( )? A、教材 B、教师 C、教学手段 6、投掷项目的技术一般包括几个阶段( )? A、4 B、3 C、2 7、田径比赛全能项目中的径赛项目,起跑犯规应几次罚下( )? A、3 B、2 C、1

2017年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 1 .年教育部在扬州召开了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开启了学校体育思想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 A 、1978 B 、1979 C 、1980 D 、1981 2 .人际关系因素属于发展学生的范围【】 A 、心理健康 B 、身体健康 C 、社会适应 D 、智力发展 3 .1965 年,法国教育家保尔?郎格朗提出了的概念。【】 A 、终身体育 B 、终身教育 C 、学校体育 D 、学校教育 4 .以下某项不是学科本位体育课程的评价特点。【】 A 、严格的评价标准 B 、重视结果忽视过程 C 、注重教师和学生对课程的主观评价 D 、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进步幅度 5 .以下某项不是学生本位体育课程评价的特点。【】 A 、关注学生学习进步幅度 B 、采用多快、多变、多远的绝对评价方法来衡量学生成绩 C 、采用多元评价方式 D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6 .在具体实施体育课程的过程中有三种策略,其中认为学校是体育课程改革最适当的策略。【】 A 、从上至下的策略 B 、从中间向上的策略 C 、从下至上的策略 D 、从整体到局部的策略

7 .在体育课程实施的三个阶段中,是控制体育课程改革过程的重要阶段。【】 A 、起始阶段 B 、实施阶段 C 、维持阶段 D 、评价阶段 8 .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A 、体育与健康课 B 、课外体育活动 C 、课外运动训练 D 、体育竞赛 9 .体育课程资源的特点是多样性、潜在性、【】 A 、合理性 B 、灵活性 C 、多质性 D 、隐蔽性 10 .有组织、有管理、有专人指导、有经费支持、具有一定的导向性、活动效果好、并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种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是。【】 A 、小团体活动 B 、班级活动 C 、小组活动 D 、俱乐部活动 11 .属于体育课程的生物学功能的是。【】 A 、人体心理变化规律 B 、感知觉规律 C 、人体适应性规律 D 、运动技能形成规律 12 .实施体育课程改革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是【】 A 、可靠有效 B 、相互竞争 C 、相互适应 D 、相互帮助 13 .体育学习的最主要内容是。【】 A 、健康知识 B 、运动经验 C 、运动知识 D 、身体练习 14 .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主要有体能、知识与技能、、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方面。【】

2020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_划重点考点

教育学部分 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发展 1、教育的概念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活动。 (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2、教育的三大因素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影响:教育活动的中介,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 (注:这里第三点紫色部分书上写的是“教育措施”最多出填空。) 3、教育的起源 a.教育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沛西·能) b.教育心理起源说(孟禄)【教育产生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c.教育劳动起源说(凯洛夫) (三种起源要知道哪三种把人物对应上。一般选择或简答)。 2、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人文主义教育】代表人物:伊拉斯谟、莫尔、 蒙田和培根 其特征1、人本主义; 2、古典主义; 3、世俗性; 4、贵族型。 3、近代社会的教育 特征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4、20世纪以后的世界教育1、教育终身化 (一般是简答、案例分析)2、教育全民化 3、教育民主化 4、教育多元化 5、教育技术现代化 二、教育学的发展 1、教育学的含义: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学科。(名词解释) 2、中国古代教育学思想 a.《学记》:世界第一部教育学书籍,诞生于战国后期,是中国 的教育学雏形(填空、选择) b. 孔子的教育思想——《论语》; c. 墨家的教育主张。 3、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1苏格拉底【产婆术】 2柏拉图【《理想国》,最早提倡“与学习与游戏”的人,重视早 期教育;男女平等接受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灵

常见教师招聘面试题目大全完整版

常见教师招聘面试题目 大全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1、新课改与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要求教师成为决策者而不是执行者,要求教师创造出班级气氛、创造出某种学习环境、设计相应教学活动并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等等。 2、为什么学生会偏科 学生偏科有很多因素,其中兴趣、态度是最主要的。你有心去学一门功课,无论周围有什么影响你,你都可以坚持下去。兴趣也是主要的,但只有你有这个心去学习,不管你是否喜欢这门功课,你都会变得比以前更加感兴趣。老师也只能叫你如何去学,即使他教得不好,但只有你有心,还是回学好的。 3、做好一个教师固然离不开敬业、爱生、专业知识扎实,除了这些,你认为教学的最重要特质是什么首先、敬业、爱生、专业知识扎实,我认为一个好教师还要乐业,这一点也很重要。 其次,健康尤其是心理和精神健康、再有就是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学生满意,喜欢听! 个人认为师德、人品及个人的修养。良好的表达能力及为人处事能力;爱心与责任心。 4、你赞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种提法吗为什么 同意“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种提法,教学的方法有很多,但要因材施教。因为学生是人,作为个体,都有其特殊性。老师要想教好学生,一定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同时也要注意方法,好的方法和得体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如孔子也提出了因材施教的主张。 5、学生记忆有什么特点,学科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一、动机的诱发——培养记忆能力的基础 二、兴趣的培养——提高记忆能力的前提 三、方法的指导——提高记忆能力的关键。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试简答题全部汇总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历年简答题全部汇总 1、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选编的原则 1与教学目标相统一原则; 2科学性(健身性和安全性)原则; 3可行性原则; 4趣味性原则; 5与社会体育和地区体育特色相结合原则。 2、简述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场地器材布置几点要求 1)场地器材的布局与使用要合理,可移动的器材应尽量向固定器材靠拢; 2)布置器材应符合锻炼卫生安全要求,课前应认真周密检查,严防发生伤害事故; 3)场地器材的布置要有利于练习轮换的队伍调动,有利于增加练习密度和适宜的生理负荷;4)场地器材的布置便于教师对课的调控和辅导学生。 3、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注意事项 1)制定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形式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和学段的特点,有所侧重和有所区别,重点考虑学生达到的学习目标的情况。 2)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程度和本学科特点,在对学生进行终结评价的同时,必须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 3)在学生从事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各方面都很了解,客观评价必须建立在主观评价的基础上。 4)由于学生的学习经历不同,能力不同,造成达到学习目标的时间不同。课程学习评价不单纯是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评价,更不是选拔精英,因此,可以允许学生选择和延时考试。5)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时,方法要简单方便,易于操作。 4、开发和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时应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课程内容的选取。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并具备因地制宜的特点。 2)要注意更新理念,根据“身体心理心理社会适应”整体健康观进行课程设计,活动的内容和方法要有助于学生达成体育于健康课程目标。 3)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工作,要注意结合本地和本校的实际情况。 4)把开发和利用工作纳入体育教研工作之中。 5)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开发利用的管理督察和指导工作,将其作为评价学校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6)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开发利用能力和课程设计能力进行专门培训,并将其纳入学历教育和学历后教育的计划之中。 7)各地各校应注意不断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 5、试述如何对体育设施资源进行开发? 1)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体育器材一般都具有多种功能,例如:栏架可以用来跨栏,也可以用作投射门,还可以用作钻越的障碍等;利用跳绳可以做绳操、斗智拉绳等。只要转

2010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2010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聘测试试题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站立式起跑的口令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 2、排球比赛中A队队员在接发球时,用脚将球踢到了对方场地,裁判判其违例。( ) 3、身体素质一般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和柔韧等素质。() 4、足球比赛中只有双方守门员可以有意用手触球。() 5、《体育和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 的的必修课程。() 6、耐久跑是提高学生无氧代谢能力的有效手段。() 7、足球比赛规则规定直接接到界外球者没有越位限制。() 8、俯卧式跳高是用靠近横杆的腿起跳的。() 9、人体自身发展,需要体育锻炼伴随终身。() 10、体育课按时间先后顺序一般可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 11、奥林匹克的理想是“和平和友谊”。() 12、《体育和健康课程标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将中小学的学习划分为六级水平, 其中1---2年级为水平六。() 13、行进间“向左转走”时,转向后先迈右脚。() 14、篮球比赛时进攻方将球投进后,可以马上要求暂停。() 15、排球“中一二”进攻战术的基本配合方法是由前排3号位队员担任二传,其他五 名队员都将来球垫(传)给二传队员,由二传队员组织进攻的进攻战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标准篮球场的中圈直径米,标准男子排球网高米。 2、三级跳远的第一跳为单腿跳,第二跳为,第三跳为。 3、马拉松全程共长千米。 4、短跑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5、体育和健康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框架,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 五个学习领域,并根据领域目标构建课程的内容体系。 6、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必测内容是、、。 7、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叫。 8、1894年法国教育家建议恢复奥运会,1896年在举行第一届。 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是。 9、耐久跑中的途中跑,要求的节奏和节奏相配合。 10、田径运动可分为田赛、和。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1、标枪场地落地区的角度是。 A、40度 B、29度 C 、35度 D 、30度 2、下面哪种不属于氧运输系统组成部分的是___________。 A、呼吸系统 B、血液 C、神经系统 D、心血管系统 3、《教师法》是年颁布的。 A、1992 B、1993 C 、1994 D 、1995 4、用右手投掷铁饼,铁饼出手后的旋转方向为。 A、顺时针 B、逆时针 C、顺时针和逆时针均可 D、不旋转

河南招教考试复习备考资料大全

2010年招教考试复习备考资料大全 (教育学、心理学、综合理论、教育法规、新课程理念) 什么是招教?考什么科目?何时报名考试? 教师招聘录用考试或称教师招聘考试、教师录用考试,一般简称招教。是近年我国教育部门落实“凡进必考”原则,公开选拔优秀教师的新型录用制度。 知识点一般涵盖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新课程改革、教材教法、教育法规、班级管理、教育写作、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说课、答辩、教案等,具体情况各地不同。 根据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各县区教师招聘考试由本县区负责,市直学校教师招聘考试由市教育局负责,各地考试时间没有统一规定,由各地根据本地教师队伍状况、编制状况等确定,考试时间也由当地自行确定。但根据教育系统的特点,如果安排招聘,一般会安排在暑期进行。可以到当地教育部门咨询。 什么是教师资格制度? 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法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教师资格是国家对准备进入教师队伍,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的人员的基本要求;教师资格制度规定了从事教师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后,只有具备教师资格(持有国家颁发的教师资格证书)的人,才能被聘任或任命担任教师工作。教师资格作为一种法定的国家资格一经取得,即在全国范围内不受地域、时间限制,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非依法律规定不得随意撤销。 2010年河南招教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3、观察法——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4、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5、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7、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8、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9、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10、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5年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模拟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 1.课外体育活动—— 2.学校课余体育训练—— 3.课余体育竞赛—— 4.体育学习—— 5.体育课程资源—— 二、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在()年颁布的。 A 2001年B2002年C 2003年D2000年 2、()年教育部在扬州召开了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开启了学校体育思想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 A 1977年B1979年C1980年D1981年 3.体育课程实施的几种态度是忠实取向、()与创生取向。 A 反面取向B直接取向C合作取向D 相互适应取向 4.在体育学习中,学生以学习和掌握()为主。 A 直接经验B间接经验C 传统经验D 亲身经验。 5.体育课程资源的特点:多样性,潜在性,()。 A 多质性B多重性C多边性D多变性 6.体育教师在职培训模式:岗前培训,院校培训,()。 A 联合培训B就近培训C校本培训D外出培训 7.实施体育课程改革应遵循的原则:可靠有效,互动性,可行性,灵活性,()。 A方向性B高效性C原则性D突出重点 8.体育学习策略的特点有指向性、调控性、操作性、灵活性和()。 A 广泛性B广阔性C综合整体性D 多样性 9.课外体育活动的性质是:目的任务多向性,(),组织形式灵活性。 A 重点突出性B活动内容多样性C要求多样性D活动内容多变性 10.学校体育目标是()。 A灵活多变的B是固定不变的C具有一定的阶段性D 都不对 三、简答题(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 1.在学校体育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体育实践类课程的学科特点有哪些? 3.学校体育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主要内容是什么? 4.分析“学科类体育课程”的特点。 5.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新理念包含哪些内容? 6.谈谈你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态度和行动参与目前的体育课程改革? 四.问答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论述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特征? 2.试分析制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应考虑的几个因素。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体育教师招聘试卷(考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 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2、评价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要从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三个方面去评价。 3、运动参与是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 4、肌肉工作时的直接能源A TP,它贮存在细胞中,以肌细胞为最多。 5、人体的运动,离不开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相互作用。骨骼起着杠杆的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肌肉收缩是运动的动力。 6、体育锻炼之所以能够增强体能,主要是由超量恢复的生理机制决定的。 7、身高,体重,肺活量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必测项目。 8、由一列横队变成二列横队时,应先1-2报数。 9、耐久跑中的途中跑,要求跑的节奏与呼吸节奏相配合。 10、三级跳远由快速助跑,沿直线向前的连续三次跳跃组成。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1、支撑摆动要求以肩为轴,脚向远伸,髋向远送,身体伸直。(√) 2、直腿后滚翻的保护与帮助是保护者单手提拉练习者臀部,帮助推手和翻转。(×) 3、韵律操比赛,可设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规定动作由竞赛组织部门确定,采用统一的动作和音乐进。(√) 4、侧向滑步推铅球最后用力动作是通过蹬腿、送髋、转体、挺胸、低头、推臂、拨球连贯动作将球推出;。(×) 5、足球个人进攻战术包括:停球、跑位、运球过人、射门。(×) 6、排球比赛中A队队员在接发球时,用脚将球踢到了对方场内,裁判员判其违例。(×) 7、急停是快速移动中突然停止,借以甩开防守者的方法。动作有一步急停和两步急停。(√) 8、如八个队员参加比赛,采用单淘汰制,其比赛场次为七场。(√) 9、长拳的手法主要有拳、掌、勾,步法主要有马步、弓步、仆步、虚步、歇步。(×) 10、重力休克是在剧烈运动中,由于体内大量缺氧所引起的暂时性脑贫血而发生的休克。(×) 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计20分)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2、体育锻炼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1、循序渐进的原则; 2、全面锻炼的原则; 3、经常性锻炼原则; 4、区别对待的原则;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下列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解析〕C、冲动型认知方式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 2、下列哪项属于真正的创造()。 A、鲁班创造锯子 B、高斯少年时做数字1~100的连加 C、找到远古时期的化石 D、陶渊明发现桃花源 〔解析〕A、真正的创造是指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 3、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徐特立 D、蔡元培 〔解析〕D略。 4、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 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解析〕D苏格拉底在教学法中强调使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得出结论,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最早提出了发现法。[page] 5、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是()。 A、科任教师 B、班主任 C、级任导师 D、班委会 〔解析〕B班主任是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 6、对个别学生的教育()。 A、就是要靠班主任 B、就是要靠集体活动来教育 C、是同集体教育相辅相成的 D、主要是对较差学生的教育工作

〔解析〕C、对个别学生的教育也包括了对先进生和后进生的教育,需要和集体教育结合起来。 7、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解析〕D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page] 8、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解析〕B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儿童做对了某件事后得到成人的物质奖励或表扬属于正强化。 9、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 A、学习需要 B、学习期待 C、学习动机 D、学习态度 〔解析〕C、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定义。 10、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解析〕B为教师的期待而学习的动机是低级的动机。[page] 11、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是用()。 A、图示 B、坐标 C、遗忘曲线 D、练习曲线 〔解析〕D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用练习曲线(学习电码的练习曲线)表示。 12、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又能够分为徒手操作技能与()。 A、器械型操作技能 B、细微型操作技能 C、连续型操作技能 D、开放型操作技能 〔解析〕A、略。

广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大全含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150分钟) 分) 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称为(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问卷法 2.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布伦塔诺 B.弗洛伊德 C.亚里士多德 D.冯特 3.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是在( ) 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高中阶段 D.大学阶段 4.当—个人的思维发展处于“每个人对问题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时,其思维发展处于( ) A.二元论阶段 B.多元论阶段 C.相对论阶段 D.约定论阶段 5.心理学史上有一个着名的流派“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是德文“gestal t”的译音,其含义是() A.行为 B.精神 C.整体 D.人本主义 6.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 A.赫尔巴特 B.裴斯泰洛齐 C.杜威 D.夸美纽斯 7.在日常生活情况下,适当控制条件并结合教育教学工作,以引起某种心理活动而进行的心理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自然实验法 C.实验室实验法 D.教育心理调查法 8.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目的和内容的群体是( ) A.松散群体 B.联合群体 C.非正式群体 D.集体

9.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和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具有评价意义的特性叫做( ) A.品德 B.道德 C.个性 D.人格 10.操作性条件反射说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的条件是( ) A.模仿 B.认知 C.期待 D.强化 11.教师采用图片、幻灯、电视录像、模型等的直观教学形式属于( ) A.模像直观 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操作直观 12.将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 A.奥尔波特 B.卡特尔 C.荣格 D.斯普兰格 13.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A.保证学生身体的正常发展 B.促进现代大工业生产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4.由于数学老师讲课很生动,激发了某小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低级的动机 C.高尚的动机 D.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1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6.当人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这种心理状态是( ) A.忧愁感 B.无助感 C.抑郁感 D.无趣感 17.当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突发事情时,教师能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不失时机地巧妙处理,这表现了教师的( ) A.组织管理能力 B.教育机智 C.独创能力 D.表达能力 18.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A.教学设计能力 B.教学组织能力 C.教学决策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 19.教案或教学材料初步形成后,向有经验的教师或专家咨询,也可以选取学生样本进行试讲,借此发现不足。这一方式属于( )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考的基本知识

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考的基本知识 一、课程标准: 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知识)、(技能)为基本内容,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其功能与价值是(健身)和(育人)。 2.课程的基本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的(发展)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3.学习领域目标是指(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五个学习领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4.运动参与是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 5.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是(运动技能领域)目标的内容之一。 6.新健康三维观包括(身体)、(心理)、(社会适应)。 7.三级课程体系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贯彻落实的保证。 8.课程目标体系的递进关系:(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 9.新课标对学生学习成绩评定形式是(自我评定)、(相互评定)、(教师评定)。 10.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标准应为(由单一评价标准向多元评价标准转变)。 11.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成绩评价的内容为(体能的评定)、(知识与技能的评定)、(学习态度的评定)、(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和(健康行为)的

评定5个方面。 12.对现有体育项目的改造方法有(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修改内容)、(降低难度要求)和(改造场地器材)。 13.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评价应包括(职业道德)、(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工作量)4方面的考核。 14.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将中小学的学习划分为六级水平,即:水平一至水平五分别相当于(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高中)学段。而水平六是(发展性目标)。 15.划分学习水平的依据是(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 16.新课标选择教材内容的基本要求是(地域性)、(科学性)、(简易性)和(健身性)、(兴趣性)、(实效性)。 17.体育与健康课程确定教学内容时数比例的原则是(实践性)、(灵活性)、(综合性)。 18.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教学分组的主要形式为(随机分组)、(同质分组)、(异质分组)、(合作型分组)、(帮教型分组)、(友伴型分组)。 19.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要求学生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创造性学习)、(延伸性学习)、(信息化学习)、(评价式学习)等7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20.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规定:学生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且成绩合格可获得(2)个学分。高中三年中,学生修满( 11 )个学分方可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毕业要求。其中(田径类项目)系列必修1学分,(健康教育专题)系列必修1学分,(1学分=18学时)。 2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分成(6)个运动技能系

小学体育教师编制考试试题

小学体育教师专业知识考试题 (一)选择题 48、跨栏跑时,摆动腿过栏后积极下压,(B)落地 A、全脚掌 B、前脚掌 C、双脚 D、脚后跟 49、挺身式跳远的技术中,(C)是最重要的 A、助跑 B、踏跳 C、助跑与踏跳的结合 D、落地 50、挺身式跳远在空中成( B)姿势 A、跨步 B、腾空步 C、弓步 D、弓箭步 51、挺身式跳远中,身体在空中的要求是(C) A、身体前倾,摆动腿先落地 B、身体在空中平稳,摆动腿先落地 C、身体在空中平稳,两腿同时落地 D、身体前倾,两腿同时落地 52、“踏上式”、“跨步式”过障碍的区别是(A) A、有停顿,起伏大;动作连贯,起伏小 B、有停顿,起伏小;动作连贯,起伏小 C、停顿,起伏大;动作连贯,起伏大 D、有停顿,起伏小;动作连贯,起伏大 53、头手倒立用身体的(B)部位支撑。

A、两手与头 B、两手与前额 C、两手与肩 D、两手、头后部与肩 54、男生靠墙手倒立的做法是( A ) A、站立姿势开始,一脚蹬地,另一腿摆动,两手撑地 B、姿势开始,两脚蹬地,两腿摆动,两手撑地 C、蹲踞姿势开始,一脚蹬地,另一腿摆动,两手撑地 55、女生肩肘倒立后滚翻的做法是(A) A、直腿坐姿开始,上体前屈,然后后倒,同时举腿向后滚动 B、屈腿坐姿开始,上体前屈,然后后倒,同时举腿向后滚动 C、直腿坐姿开始,上体后屈,然后后倒,同时举腿向后滚动 D、屈腿坐姿开始,上体后屈,然后后倒,同时举腿向后滚动 56、肩肘倒立时,保护者应站在练习者( A ) A、侧方 B、正后方 C、正前方 D、侧后方 57、靠墙手倒立时,保护者站在练习者侧面摆动腿(C ) A、前方 B、后方 C、一侧 D、侧前方 58、后滚翻时身体依次着垫的部位是( B ) A、臀部腰后背 B、臀部腰后背头 C、臀部后背头 D、腰后背头 59、双杠分腿坐前进中,两腿并腿前摆时以(A)为轴 A、肩 B、腰部 C、两臂 D、髋关节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1000道(附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1000道(附答案)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1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国 2

2017年体育教师招聘试卷简答题及答案

体育教师招聘试卷考试简答题 1、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为何由知识的传播者转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①积极地旁观;②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③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 2、教学研究是提高和成就教师的有效途径。作为一名教师,你如何认识教研在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①桥梁和通道;②大舞台;③大课堂;④大平台;⑤切入点。 3、什么是乳酸能? 人体如以最快速度持续运动数秒后A TP耗尽时代之而起的肌糖元在无氧条件下供能以使ATP合成并产生代谢物质——乳酸。 4、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①谈化竞技运动的教学模式,牢牢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②重视体育课程的功能开发,增强体育课程的综合性; ③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概念; ④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⑤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⑥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⑦改革体育考试和评价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 -- 5、近年来,体育教学原则主要包括哪八个方面? 身心全面发展原则,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的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提高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综合创新原则等。 6、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8分) 答: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7、体育锻炼应遵循哪些原则?(10分) 答:1)循序渐进的原则;2)全面锻炼的原则;3)经常性锻炼原则;4)区别对待的原则;5)准备与整理活动原则。 8、简述体育运动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答:1)体育运动对骨骼结构与机能的影响;2)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3)体育运动对肌肉结构和形态的影响。 --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1、以读为本的具体要求读有目标、读有层次、读有指导、读有训练 2、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性和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和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4、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倡导。 6、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7、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8、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9、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着。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应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10、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11、阅读时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2、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13、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14、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15、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是听和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16、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应注重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实施的能力。 17、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精神,主要有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18、备课的基本要求是科学性、整体性、针对性、训练性、新颖性。 19、提问的具体要求:文道统一富有层次、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适中符合实际、紧扣中心层层深入、语言简明面向全体。 20、《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各年级应达到的目标。 21、《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结束时,必须在40分钟内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