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价格歧视例子

价格歧视例子

价格歧视例子

【篇一:价格歧视例子】

一级价格歧视是对任何一个消费者都能按他所接受的最高价格出售,赚取最大垄断利润,如果要找例子的话,想想可以讨价还价的大市场,基本上都是一对一竞价的

二级价格歧视是数量歧视,购买数量超过一定水平则获得较低价格。比如买二送一就相当于降价,多买多送什么的

三级价格歧视是对不同市场采取的歧视。比如公园门票,成人票和儿童票、老人票、学生票价格不同

【篇二:价格歧视例子】

生活中存在着哪些『一级价格歧视』的真实案例? - 知乎提问登录加入知乎生活中存在着哪些『一级价格歧视』的真实案例?显示全部

关注者19被浏览7412添加评论分享邀请回答关注问题写回答7 个

回答默认排序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5 人赞同了该回答默默地发现题主把问题改了,幽怨地看着题主。。。d(╯﹏╰)b

那就再补充一个一级价格歧视的例子吧,以下对话发生在答主陪同

学小张买手机,他和某店员之间的对话:

店员:帅哥看什么手机啊,三星、苹果、小米的都有,不买也过来

比个价啊

小张:额。。。有没有htc的g12啊?

店员:全新htc g12,国行、港版、欧版的都有

小张:港版要多少钱啊?

店员:淘宝上都卖3000多,你想要多少钱买啊?

小张:2500成不(小心翼翼,战战兢兢)

店员:小伙子太会砍价了,一看就是懂行的人,实话告诉你,这个

手机我们进价都是2千400多,你说2400我一定不卖,今天就当交了你这个朋友,兄弟我就吃点亏便宜点算你了,记得以后多介绍几

个同学过来。。。

说到这里,就应该很清楚了,手机就是国产的山寨机,价格只有几

百元,无论我的那位朋友开价多少,他都会卖的,只是会做得真一

点而已。手机价格只取决于小张舍得花多少钱去买而已。

5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某世界五百强资本中心投资经理,pe,vc,并购,有好项目的创业者和公司可

以私信我3 人赞同了该回答税收和拍卖3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更多1 个回答被折叠()

【篇三:价格歧视例子】

价格歧视的例子范文一:〔例题〕假设企业分别在a、b两个不同市

场销售同一种产品(单位为件),两个市场的需求曲线为::pa=60-0.5qa

:pb=110-3qb

企业的成本函数为:c=1000+9q+0.1q2。试计算企业实行差别定价

和统一定价的企业利润。

解:mra=〔(60-0.5qa)qa〕′=60-qa mrb=〔(110-3qb)qb〕′=

110-6qb mc=9+0.2q

可见,实行统一定价没有实行差别定价获利更丰。

范文二:价格歧视的特殊案例分析

童雪琴黄云云 (华中科技大学政教系湖北武汉)

【摘要】联想旗下的tp笔记本国内价格远远高于国外价格,明显采

取了价格歧视的定价策略,并且是三级价格歧视。阐明联想的价格策

略的原因和带来的结果,并给其他企业以启发。【关键词】价格歧视

联想tp 三级价格歧视

2006年11月,从各大it网站获悉,联想在美发起了的假日促

销活动,其美国网站信息显示thinkpad(以下简称tp)四个系列主力机

型均有削价。其中tpr60价格由640美元降至565美元(约合4434

元人民币),创下新低。2006年年中,联想已经在美两次发动了tp大规

模降价,最高降幅分别达33%和42%。价格之优惠远远超过其在国内

的优惠,并且会一直持续下去。

这则消息一经在国内报道,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多数人都很奇怪

联想在美国和中国的销售策略是否颠倒了,更多的是愤慨联想这样的

行为。以前,消费者普遍容忍和理解国外品牌的国内外的价格差异,现

在面对联想这样不存在国内关税的企业所作出的定价而感到由衷的

愤怒和深深的不解。在此,笔者来分析联想这样的定价策略的原因和

带来的结果。

1 理论综述

门的禁止和管制。但在垄断市场上,在具有较多竞争对手、竞争激烈

的行业里,价格歧视以各种各样的灵活形式被广泛运用。它是一种有

效的价格策略,不仅有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其经营目标,并且顺应

了消费者的心理差异,满足了消费者多层次的需要。连带外部效应是

指一个人的需求影响其他人需求的情况,有点类似于“外部性”一样,并

且也分为正负两方面。其正效应是“攀比效应”,负效应是“虚荣效应”。

攀比效应是一个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着其他人购买该商品的数量增加而增加,虚荣效应则是一个人。

2 ,,中。但是联想旗下的tp,thinkpad本来就是ibm创造的高端商务笔记本,在消费者认知中,tp就是笔记本的领导者,它就代表了高端笔记本,代表了技术卓越,代表了产品优秀,代表牢固、尊贵、身份,不是性价比的名词。能够与tp系列相竞争的笔记本品牌型号很有限且不易形成联盟,因此thinkpad系列在该市场上比较有影响力。联想在国内外对于tp的定价策略明显是典型的三级价格歧视。

历史上有类似的价格战的例子。二战以后的日本,经过十多年的恢复,到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已经完成了战争创伤的愈合,生产能力已经恢复,国内的生产能力已经超出了本国的需求,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国际市场,日本的经济就很难再向前发展%%这一点,其实类似于现在的中国%%国际化对当时的日本来说是必由之路。日本厂家采取什么策略呢?经过一番调研,他们最终还是采取了低价的策略。试想,任何一种产品在投放市场之初的时候,价格总是偏高,然后逐渐下降,也就是说,对商家而言,利润空间在初期较大,当产品成熟稳定以后,则很难获得高额利润。因此日本在“攻打”北美市场时,选择的商品多是最先进的产品,然后

用相对当地市场的低价(其实仍然有一定的利润空间)进行销售,抢占消费市场。竞争对手在日本厂商进入之处并没有对其有太多警戒;当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则开始主动降价,试图赶走对手,这样首先是自己乱了阵脚;而日本厂商的策略仍然是保持价格,因为相对低价已经“抢占”了必要的市场份额,此时保持价格会树立就从此树立。从这个例子大家可以看出,“价格战”并非什么“贬义之词”,只要运用得当,反而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2.2 联想采取这种定价联策略的原因

品时,映其产品的真实价值,。根据歧视程度的高低,、二级和三级。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根据每一个买者对产品可能支付的最大货币量(买者的保留价格)来制订价格,从而获得全部消费者剩余的定价方法。一般来说现实生活中买卖双方若能进行当面的一对一的讨价还价,就会发生一级价格歧视现象。二级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根据不同消费量或者“区段”索取不同的价格,并以此来获取部分消费者剩余。数量折扣是二级价格歧视的典型例子。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对不同市场的不同消费者实行不同的价格,在实行高价格的市场上获得超额利润,它是最普遍的价格歧视形式。二级和三级价

格歧视的不同主要在于,三级价格歧视利用了关于需求的直接信息,而

二级价格歧视则是通过消费者对不同消费包的选择,间接地在消费者

之间进行挑选。并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企业都可以实行价格歧视策略。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每个企业都是价格的接受者,价格歧视现象就

不可能产生。价格歧视的实施必须满足三个前提条件:第一,企业必须

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市场价格。第二,企业必

须有容易区别的、对产品有不同需求弹性的顾客群。第三,企业必须

有效地制止消费者的套利行为。即企业能够成功地分离市场,以低价

购买商品的消费者没有途径再以高价卖出。必须着重指出的是,价格

歧视如果被垄断者所用,依靠其垄断地位采取高于单一价格的歧视性

高价时,将会造成对消费者的掠夺,使社会福利受到损失,同时会削弱竞争,进一步加强垄断。这一行为应当受到政府部

价格歧视作为一种理论,属于定价策略的范畴,无任何褒贬之意。消费

者的信心,最终使得双方的价格趋于一致,日本产品的声誉也

联想之所以采取这种定价策略是有其原因的:第一,联想的市场策略是

通过严谨的市场调查的。

第二,决定定价的关键是市场的供求特征,具体体现为目标市场的价格

弹性,目标市场的价格弹性不同,最优定价策略也就不同。而并非大众

认为的各国人民不同的消费能力。

第三,中国tp的目标市场需求价格弹性小于欧美tp的目标市场需求

价格弹性导致定价不同(当然也受税收的影响)。从正面分析,欧美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笔记本的普及率很高,笔记本和汽车一样成为必需品,而这种必需品对于欧美国民来说还算是价格总数比较大的(对比起

其他电器来说),而欧美的政府管制比较严格,无论是质优的thinkpad

电脑还是质次的其他品牌笔记本电脑质量基本上都有所保证,差距并

不太大,在这种情况下欧美国民对价格比较敏感,弹性比较高是正常的。而大陆的tp系列则面对的是虚荣效应和攀比效应兼具的市场。这样

tp在国内的定价带来的连带外部效应正负兼有,哪种起决定性作用就

看具有攀比和虚荣的不同心理的消费者的实际消费量了。并且大陆

笔记本电脑本身还远未普及,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不是生活必需品是

大型电器一类,相关市场的制度远没有完善,质优的tp系列和质次的

笔记本甚至二手电脑的质量差距比较大,还有大量的不法商人,导致信

息不对称。而且tp的t系列本身在中国指向高端商务(即对价格不太

敏感)。这一切的一切,导致tp系列的目标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比较

低。下面从反面思考就是联想为什么不降低tp笔记本在中国大陆的

售价。首先,:贵意味着品质高端,尤其tp的代表,,tp,有用tp笔记

表明,三级价格歧视只有在提高产出量和销售量大于垄断定价下的产

出量和销售量的情况下,才会减少垄断定价造成的扭曲从而增进福利,

否则,就会降低福利而受到规制。联想对旗下的tp品牌实施三级价格

歧视的定价策略,想必事先已经确定这样能够取得利润最大化,但是社

会总福利增加与否就不确定了。一般来说,三级价格歧视的福利效应

具有不确定性。

要注意的是,差异巨大的定价策略被大陆消费者得知,会引起大陆部分

消费者的强烈的心理反弹,从而对联想品牌产生排斥,这一点是联想在

实施三级价格歧视的情况下的最大一个不确定的有强烈影响的因素。

4 启示和教训

对价格歧视不可望文生义,将其理解为一种贬义的歧视性行为。实际上,运用价格歧视策略在增加企业利润的同时,也增加了消费者的福利,

形成了一种双赢局面。在日常生活中,有利于消费者的价格歧视行为

不胜枚举,因此不能单纯地把价格歧视行为视为不正当的价格行为而

加以禁止。

总之,与卖家竞争的,是其他的卖家;与买家竞争的,是其他的买家;而卖

家并不和买家竞争。价格歧视主要表现在消费者心理定价,。顾客的,。价格,,,企业只,很多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都愿意为自己、兴趣或审美

花费更多的金钱,以购买适合自己嗜好和风格的产品,即使这些产品和

较低价位的产品在功能上差异显微。我们在购买商品的决策过程就

很能体现自己创造价格歧视的空间。因此价格歧视反映的是一种消

费者心理定价,并且消费者本身同样了解价格歧视甚至自愿接受这种

歧视,在一定程度上为了确保新产品的品质,愿意支付溢价,从某种意义

上来讲溢价意味着企业对产品品质担保的回报,同时这种溢价回报也

在刺激企业不断提升新产品的质量,进而形成一种良好的溢价维持和

保护机制。可见这一价格策略使双方各得其所厂商获取了最大利润,

高收入者得到了超前享受,最后也满足了低收入者的需求,消费者的总

体福利提高了。值得注意的是防止类似联想那样的案例产生的不利

的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参考文献

[1]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6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m].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 何娟.价格岐视的社会福利分析[j].价格月刊,2003(6).

[4] 陈宝忠.利用价格歧视改善资源配置提高社会福利(j).市场论坛,

(12)

[5] 陈咸奖.不完全信息与价格歧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本彰显身份的心理,ibmpc部门之前,think2

pad的定价政策就已经是目前这个样子了(实际上目前的tp在大陆的定价政策已经经过微调了),由于大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详见前面说得虚荣和攀比两种心理)它也不敢贸然大幅改变think2

pad定价政策;再次,联想接手ibmpc部门之后还没盈利,在北美

等市场为了稳住客户群大幅降低产品价格,使得联想在没有完全实现有效压缩tp品牌运营成本之前先大幅减少在北美等市场的利润,这样联想就更没法降低tp在大陆的售价了,如果大陆的tp售价再大幅降低,联想就会亏损有些严重。最后大陆消费者比较弱势,在厂商产品定价问题上是缺席的,没有任何影响力的。第四,以上三点发生作用的必要条件是两地市场割裂,并不统一,不然,就有很多人进行套利(即将美国的运到中国卖),这样价格就会趋向统一(小规模的走私不能产生有效影响),割裂的原因是税制和国别政策等等。

3 结果和影响

显然三级价格歧视是针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采取逆弹性法则,对需求价格弹性大的消费者索取低价,对需求价格弹性小的消费者索取高价,它与完全竞争相比必然降低社会总福利。有研究

版),2006(3).

范文三:三级价格歧视案例分析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价格歧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依据,接着阐明联想tinkpad价格策略的实行的原因如目标市场需求价格弹性、竞争程度不同等,并进一步分析这种价格策略带来的影响和后果:对于厂商来说会提高其利润水平但同时也可能影响其品牌的塑造;对于消费者来说则容易对品牌产生逆反心理。最后,本文针对此案例提出经验教训,指出厂商应根据产品和市场的特点实行合适的价格歧视策略,尽量避免其带来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价格歧视联想tp三级价格歧视

一价格歧视的基本理论依据

(一)价格歧视的原理解析

1 价格歧视

对于价格歧视,有学者认为:价格歧视是一种不正当地以差别价格在不同地区对不同买主进行商品或劳务的供应行为。也有学者提出价格歧视就是价格方面的差别待遇。价格歧视究其本质,就在于两

种产品的销售价格与其边际成本的比例不同。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相

同或相似的产品出售时,不管是以相同或不同的价格出售,若实际

销售价格与对应边际成本不一致,就可视为价格歧视。

根据歧视程度的大小,著名经济学家庇古将价格歧视区分为三种不

同类型: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其中三级

价格歧视是指厂商在销售同一种商品时,把消费者分为两种或两种

以上不同类型,分别收取不同的价格,不同类型的消费群体构成不

同的市场。三级价格歧视要求在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市场上提高价格,在需求价格弹性大的市场上降低价格,即对价格变化反应不敏感的

消费群体制定较高的价格,而对价格变化反应敏感的消费群体制定

较低的价格,以此获取更大的利润。

2 实行价格歧视的目的

实行价格歧视的主要目的是侵占消费者剩余并将它转化为经营者利

润(又称生产者剩余)。所谓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某种商

品所愿支付的最高保留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在现实生

活中,消费者购买某一种商品所愿支付的最高保留价格由于商品效

用评价不同而大不相同。对于经营者来说,要同时获得保留价格较

高和较低顾客的消费者剩余就必须对前者制定较高价格,而对后者

制定较低价格,这就是价格歧视的基本原理。

(二)实行三级价格歧视的条件

一般来说,成功地实施三级价格歧视至少应该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1 生产者具有一定的市场力量

这表明厂商要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厂商有能力将价格定在边际成

本以上(不完全竞争),也就是说企业面对的是一条向下倾斜的需

求曲线,厂商提价时并不丧失所有的消费者。具有市场力量并不等

于市场必须完全垄断,而是有垄断力量即可。当产品具有特色时就

有垄断力量,如公园之间差异非常大,相互之间就不能完全替代。

2生产者面临的是显性需求曲线

这要求厂商能够确切地了解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对消费

者意愿价格有充分的信息,厂商具有充分的信息才能根据消费品的

不同意愿价格采取不同的价格策略。一般而言,意愿价格高低也有

一定规律,收入高的消费者较收入低的消费者意愿价格高,如小镇

的医生看病,往往对富人索要高价,对穷人索要低价;偏好强的消

费者较偏好弱的消费者意愿价格高,如风潮人物愿意为赶时髦付高价。

3 不同消费者群体对同一商品的需求弹性不同

也就是不同消费者群体对同一商品价格的敏感程度不同,他们对同

质同量的同一商品具有不同的消费偏好。这一条是实施三级价格歧

视所特有的必要条件。

二案例分析

从总体上来说,全球笔记本电脑市场不是垄断结构,中国、日本、

韩国、欧美均有很多著名品牌笔记本。但是联想旗下的tp系列笔记

本原本是ibm创造的高端商务笔记本,在消费者认知中,tp就是笔

记本的领导者,它代表了高端笔记本,代表了技术的卓越,代表了

产品的优秀,代表牢固、尊贵、身份,而不是高性价比的名词。而

且目前能够与tp系列相竞争的笔记本品牌型号很有限且不易形成联盟,所以thinkpad系列在笔记本电脑市场上是比较有影响力的。因此,联想在国内外对于tp的定价策略是典型的三级价格歧视。

(二)联想thinkpad定价策略的结果和影响

1 对联想集团的影响

(1)有利于提高联想集团的利润水平

根据价格歧视理论,厂商实行三级价格歧视会将部分消费者剩余转

化为生产者的利润。目前,对于联想集团来说,thinkpad是亏损的,尤其是国外市场,所以联想集团在国内制定的tp价格比国外要高,

以此弥补国外市场的损失,提升集团整体的利润水平。

(2)价格歧视策略会降低行货的销售量,提高水货的销售量

这种影响是双方面的,一方面,大的消费环境在逐渐变化,笔记本

高高在上的地位已经不复存在了,价格平民化逐渐得到大家得认可。与其他品牌得国内行货相比,thinkpad水货得价格仍然偏高,如果

继续实行高昂的带有歧视性的国内定价策略,加之伴随thinkpad换

东家后的品牌力减弱,最终的结果就是国内的行货销量继续逐渐萎缩,这会削弱联想集团制定tp价格歧视策略的政策效果。

(3)会对品牌的塑造产生不良影响

随着联想并购ibm pc业务后,thinkpad成为其旗下的品牌,因此,对这种歧视价格的反感心理更会随着联想的对thinkpad消化而逐渐

加强。部分消费者会认为现在thinkpad已经是国产货了,在国内的

价格理应下调,更不应该实行国内外差价策略,但是联想集团却违

背了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因此,普通消费者自然会对联想集团的产

品产生逆反心理,这不利于联想自身的品牌建设。

2 对消费者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三级价格歧视只有在提高产出量和销售量大于垄断定价下的产出量和销售量的情况下,才会减少垄断定价造成的扭曲从而增进福利,否则,就会降低福利而受到规制。联想对旗下的tp品牌实施三级价格歧视的定价策略,想必事先已经确定这样能够取得利润最大化,但是社会总福利增加与否就不确定了。一般来说,三级价格歧视的福利效应具有不确定性。

(三)经验和教训

虽然厂商实行价格歧视有种种的不利影响,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价格歧视主要表现在消费者心理定价,不同心理引发的差异需求是价格歧视诞生的前提。价格歧视是针对消费者的,不同消费者之间的差异需求为价格歧视提供了运作空间。价格歧视反映的是一种消费者心理定价,并且消费者本身同样了解价格歧视甚至自愿接受这种歧视,在一定程度上为了确保新产品的品质,愿意支付溢价。另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溢价意味着企业对产品品质担保的回报,同时这种溢价回报也在刺激企业不断提升新产品的质量,进而形成一种良好的溢价维持和保护机制。可见这一价格策略使双方各得其所,厂商获取了最大利润,高收入者得到了超前享受,最后也满足了低收入者的需求,消费者的总体福利提高了。

三小结

价格歧视是指对同一商品在不同的市场以不同的价格出售,实行三级价格歧视的关键是目标市场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对于生产者来说,三级价格歧视意味着利润水平的提高,但同时也有可能对品牌建设产生不良影响;对于消费者来说,这种价格歧视容易引起国内消费者的逆反心理。最后,本文分析了联想tp价格策略带来的经验和教训:厂商根据产品和市场特点适当实行三级价格歧

视能够同时提高厂商和消费者的福利水平,但同时厂商应该尽量避免如联想tp三级价格歧视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 干春晖.管理经济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2]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m].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第六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 李润思.实施三级价格歧视的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15) .范文四:三级价格歧视案例分析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价格歧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依据,接着阐明联想tinkpad价格策略的实行的原因如目标市场需求价格弹性、竞争

程度不同等,并进一步分析这种价格策略带来的影响和后果:对于厂商来说会提高其利润水平但同时也可能影响其品牌的塑造;对于消费者来说则容易对品牌产生逆反心理。最后,本文针对此案例提出经验教训,指出厂商应根据产品和市场的特点实行合适的价格歧视策略,尽量避免其带来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价格歧视联想tp三级价格歧视

中图分类号:f03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价格歧视的基本理论依据

(一)价格歧视的原理解析

1 价格歧视

对于价格歧视,有学者认为:价格歧视是一种不正当地以差别价格在不同地区对不同买主进行商品或劳务的供应行为。也有学者提出价格歧视就是价格方面的差别待遇。价格歧视究其本质,就在于两种产品的销售价格与其边际成本的比例不同。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同或相似的产品出售时,不管是以相同或不同的价格出售,若实际销售价格与对应边际成本不一致,就可视为价格歧视。

根据歧视程度的大小,著名经济学家庇古将价格歧视区分为三种不同类型: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其中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厂商在销售同一种商品时,把消费者分为两种或两

范文五:价格歧视及其难题

1. 使用范围: 第14章“利润最大化的高级技巧”

2. 要考核的知识点:价格歧视的含义及其表现

价格歧视的后果

实行价格歧视的条件

3.思考题:

(1)就案例中的资料或现实中的事例,总结价格歧视的种类及其表现。

(2)分析价格歧视对消费者或厂商的影响或后果?

(3)如何理解执行价格歧视的结果是“劫富济贫”式的重新分配财富的过程?

(4)现实中进行价格歧视会都有效吗?有什么难处?要有效的话需要哪些条

件?

(5)你认为现实中的价格歧视都合法吗?为什么?

在校的同学可以花费10元钱看成龙的最新电影“神话”,但在校外的电影院看同样的电影却要花30-50元。海淀图书城附近的餐馆,如果有人下午3点以后来就餐就能以6-8折的价格享用到中午要付原价的同样一餐饭。许多大商场为了促销,常常打出买100送50元现金(或购物券)或买200送100元现金(或购物券)的广告。在广州很容易以750元左右的价格买到从广州到济南的经济仓飞机票,但是在济南只能买到1420元的从济南到广州的经济仓飞机票,乘的是同一航空公司的飞机,甚至是同一架飞机,同样的机组,时间里程也一样,价格虽然相差如此悬殊。总之,这些同样商品向不同人群索取不同价格的作法叫做价格歧视。它暗示着垄断势力的存在,所以在经济上是无效率的,并常常是非法的。然而社会上价格歧视不仅普遍,而且还是社会隐蔽地、非预期地再分配消费品的重要方法,多数情况下,是由富人到穷人来分配。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价格歧视是对同样商品向不同群体索取不同价格的作法。在现代社会中,单一定价市场占统治地位,但稍微考虑一下,我们就会确信多重定价市场也是非常重要的。价格歧视可用来增加公司的利润。不管怎样,它对具有垄断力的单—定价公司的产量与福利的影响是明显的。另外,多数影响趋于使消费品在各收入阶层中的分配更均等。让我们看看这是怎样发生的。

—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避免混淆。基于成本的价格区别很重要,但在这儿我们关注的不是它。对一个法国葡萄酒制造商来说,在北京比在巴黎向消费者索价更高也许仅意味着运送成本更高。基于成本的价格区分是合法的,为社会所接受的,也不含有难题或悖论。我们感兴趣的那种价格歧视依靠这样的事实:即不同的人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价值判断不同,因此价格差别由于需求不同而非成本不同而发生。价格歧视是需求刺激的,并产生前面已提及的令人困惑的结果。

因为在一个单一价格市场中买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即他的预期价格通常不同于他不得不支付的市场价格。市场价格和预期价格的差距产生了消费者剩余,对于卖者来说它是潜在的利润来源。在一个单一价格市场中有大量消费者剩余,因为市场中全部商品的价格来源于消费者对消费的最后一单位商品的价值判断,因此在较早

消费的价值较大的商品中产生消费者剩余。这反映出对于任何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遵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因此随着价格的下降,越早消费的商品价值越大,越晚消费的商品价值越小。例如,对小李来

说,水最重要的用途是饮用,以维持他的生命,不太重要的用途是

洗脸洗衣服和涮洗卫生间,更不重要的用途是给狗洗澡和清除汽车

道上的油及叶子。但是小李为水花的钱很少,每吨水的价格很低,

这反映出水的总体消费者的最后商品效用。像小李一样的人从所有

较早使用的水(洗衣服、冲厕所、喝等等)中得到剩余,集中在一起我

们叫做总体消费者剩余。卖者成功地构建价格歧视策略以诱使消费

者显示他们的预期价位,从而卖者增加了利润。因为价格歧视暗示

着和垄断势力联系在一起的产量限制,所以它的存在意味着产出小

于理想产出,并存在无效率。然而,因为相对于无价格歧视策略,

价格歧视策略能增加产出,却又不需要增加产出,所以它们的配置

效率对于具有垄断势力的单一定价公司的影响是不确定的(katz & rosen,1991:484-486)。虽然如此,价格歧视已招致意义重大的立法,为的是在美国阻止它。

1914年的克莱顿(clayton)法案,稍后由1936年的罗宾逊一帕特曼(robinson-patman)法案加以修订。克莱顿法案禁止未基于制造、销

售或运输成本的价格歧视,禁止削弱或阻碍工业内自由竞争的价格

歧视。该法案也阻止间接价格歧视,如伪造经纪人佣金以及为取悦

消费者而提供促销津贴和服务。该法案允许卖者降低价格来迎合特

定的消费者,但不能打击他人的竞争性定价行为(blair & kasserman,1985:58-60)。

这些法律主要是由商业间的利害关系促成的,并且在实践上,它们

已被企业用来反对其他企业的定价行为,而不是由零买的消费者用

来针对向其他消费者提供优惠价格的商人的。因此,零售上的价格

歧视很普遍。即使这样,它也不是到处都有,因为,在买者间实行

的价格歧视是为了增加卖者的利润,有几个条件须遵守。

第一,卖者必须有一些垄断力——对要价的控制。除了完全竞争公

司外所有公司都满足这个条件。第二,卖者必须能根据对一产品的

不同需求强度来鉴别购买者或购买者群。如果买者间不存在可辨别

的需求强度,价格歧视将无法增加卖方利润。第三,和单一价格策

略相比多重价格策略会产生预期的利润增量,该增量必须高于用需

求差别来区分买者所需的交易成本。第四,卖方必须能确切地区分

买者,以至于他们索要的不同价格不会导致低价位买者向高价位买

者再次出售。第四种情况通常不会在服务业中遇见,因为服务本身

无法被重复出售,而且能够重复出售的服务合同,例如汽车担保,

多数情况下不能使市场得到发展。如果位置、知识、个人情况或个

人品味的差别可鉴别,并在购买者或购买者群中间相对稳定,而且

这些差别能导致大体上不同的支付愿望,那么在商品市场上也能遇

到第四种情况。

这四个条件出现在美国为数众多的市场中,且价格歧视有三种类型。当每一独立购买者在给定产品市场中支付他们愿意支付的价格时,

第一类价格歧视就发生了。在这种情况下卖方得到了全部的消费者

剩余,对于卖方来说,需求曲线变成边际收入曲线。真正意义下的

第一类价格歧视实际上不可能实现,因为对于卖方来说,判断每一

购买者愿意为一单位商品付什么价钱所需成本太高,参与状况良好

的拍卖也许代表了最近似的情况,但即使这里获胜的购买者也许愿

意为赢得的标的支付更高的价格。协议价格市场也是第一类价格歧

视的近似情况,它包括草坪服务和收集私人垃圾的协议价格。在这

些市场中,由于某些服务(例如汽车担保)或法律禁止的第

一类价格歧视(例如生命和医疗保险规则)的可交易契约的缺乏,购买

者间进行有关价格/质量特征的系统性交流变得异常困难,从而区

分买者变得可行。

当在一给定市场中公司依据可消费的数量索要不同价格时,第二类

价格歧视就发生了。既然消费者有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他们

对数量多的商品比对数量少的商品付的钱少。一个人买得越多每单

位要价越低,这叫数量折扣,这是公司获得单一定价策略放弃的那

些消费者剩余的一种典型方法。在这里,买者有不同的需求水平,

允许卖者用多重定价策略占有消费者剩余,来获得更多利润。这里

存在一个棘手的问题。如果生产额外产品的边际成本更低,卖者也

有给数量折扣的激励。在典型情况下,边际成本不像产出增加那样

有连续性或增长性,但是边际成本在商业企业给出数量折扣时不因

诱因的刺激而刚烈波动。第二类价格歧视是关于商业行为的,因为

大型零售公司对资源供给者拥有市场影响力,它们可以为得到数量

折扣签订协议,从而使自己比较小的竞争对手有成本优势,小公司

无法合算地吸纳如此多的供给。因此,数量折扣能导致产业竞争缺乏,在罗宾逊一帕特曼法案中,许多案例被引用来阐述这一问题。

当在分市场中买方发生变化或进行产品定位以吸引具有不同需求弹

性的购买者群时,第三类价格歧视就出现了。

我们能看出对于卖者来说可获利的价格歧视策略的关键是,鉴别出

对一种产品具有不同需求的群体或市场,并向需求更缺乏弹性的群

体或市场索要更高价格。一天汽车租赁费比周租费按天计算出的费

用要高,因为汽车出租公司认为,单天汽车出租市场相应地比按周

出租的汽车市场有更多的商务旅行者和那些需求更强烈或需求更缺

乏弹性的人。航班上,工作日时载客率较高,相应地周六载客率较低,依据这一情况,同样的购买者群被定为目标。在服装店高价购

进最新款的成衣为的是吸引这样一群购买者,他们的需求缺乏弹性,这反映出他们想赶时髦。那些等待的人在减价时买同样的衣服花的

钱少得多,但大多数减价预先已被计划好,以便获得随价格歧视策

略而来的最大的利润。同样,餐馆、汽车旅馆和其他服务行业的赠

券和打折是商家能够用以进行价格歧视、提高利润的另一种重要方法。异常珍惜时间的人以及/或者对打折作法不感兴趣的人将支付

高价,即使这种价格比在单一定价体系中高很多。

对于第三类价格歧视的一些类型讲,对购买者群划分的合法性和社

会可接受性变得非常重要。很容易就能在购买者间基于性别、年龄、种族以及密切相关的差异作细分,但是在多数前后联系的情况中这

样作细分既不合法又不为社会接受。银行曾经能但现在已不能基于

种族(或居住地,它是种族的代言物)的差别对待潜在的借款人,汽车

经销商也不能有组织地向女人比向男人索要更高价钱。无论如何,

我们的社会认为一些商家的行为是社会可接受的、合法的。例如,

对多数商品和服务,商家给上岁数的公民和孩子们打折,而且一些

酒吧例如“女人们的夜晚”,根据性别提供免费的或打折的饮料。

对于买者来说检测出大量第三类价格歧视很困难,因为面临的有差

异的价格也许部分反映着有差别的成本,所以利润进一步增加了。

无论怎样,成本差别不能诱发价格歧视策略,差别需求可以做到。

这方面的一个好例子是美国餐馆中“早起的鸟儿”企图捕捉价格更灵

敏的市场而宁愿提早吃饭。较早的晚餐通常量少,所以制作起来比

正常标价的晚餐更便宜,这一情况倒是真的。无论如何,成本下降

无法解

释“早起的鸟儿”策略的理由。即使当“早起的鸟儿”的消费者支付较

低价格仅接受和晚上提供的食物完全相同的数量(和质量),只要来自“早起的鸟儿”的晚餐的额外收入比提供晚餐的额外成本高,餐馆就

会继续“早起的鸟儿”策略。同样的道理可以用来说明航班的多重价

格策略。一等机舱中舒适度和服务的水平更高,对航空公司来说这

意味着成本更高,但这些座位上更高的利润边际是来自于两类坐飞

机者的需求差异,是这个诱发了价格歧视策略。同样的论述也能用

于体育场和竞技场的座位。更贵的座位比一般的座位的利润边际高

得多,这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城市忙于兴建、整修大型公共设施的一

个原因。我们也在诸如游艇、汽车和冰箱之类商品的市场上看到价

格歧视,在这些市场上,一些购买者愿意为身份或审美花更多的钱

购买“顶级的”或有风格的产品,即使这些产品和较低价位的机型在

功能上的差别微乎其微。

当然,人们可以认为在不同种类的消费者的意识中产品的差异构成

了差别产品和差别市场的适当基础。按这一观点,第三类价格歧视

根本不会发生。无论如何,由于用这种方法定义产品不会影响卖者

多重价格策略的功效,语言上的用法就无关紧要了。卖者仍要留意

前面提到的四个因素以决定多重价格策略是否将增加利润,决定我

们要称它为价格歧视还是分开产品定价。

遗漏了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这个最有用的信息。有关消费者需求

的更多信息被混合成一个定价策略,使利润更大化。这就是对卖方

来说为什么有这样一个强烈而持续的刺激,只要他们能做到就会实

行价格歧视。阐明个体消费者支付意愿的两个极重要的可测变量是

他的知识和收入水平,而偏好不可测量。

基于知识差别的价格歧视暗示着向知识较少的人征收较高价格。在

这种市场里,消费的再分配有利于在单一定价市场中知识较丰富的人。可以证明,人们的收入水平和他们的教育水平高度相关,而教

育水平是知识的主要标志,因此许多由知识刺激的价格歧视策略趋

于由穷人向富人来重新分配消费品。这种情况会出现在特定的市场中,这种市场的产品服务特征观察起来很复杂、很困难,且在这种

市场中广告和减价会连同信息在一起产生大量的噪音。像汽车、游

艇和冰箱之类的耐用消费晶及人寿保险、伤残和健康保险至少部分

基于消费者的知识,在价格上会有差异。

尽管这样,多数第一类和第三类价格歧视策略和消费者收入水平与

财富水平相关。多数商品为正常商品,因此收入水平较高或财富较

多的消费者偏好的更多。诸如草坪服务和收垃圾的协议价格在低收

入社区通常较低,公司差旅人员比钱较少的休闲旅游者在租车和航

班座位上花的钱多,赠券用户和折扣用户比不要这些的消费者收入低,岁数大的公民和小孩子们比其他年龄段的人群收入低得多,当“早起的鸟儿”的食客和减价购物者也比那些不这样做的人挣的钱少。格调和审美喜好可以促使高收入/高学历购买者比低收入/低学历

购买者支付更多的价钱。任何价格歧视策略如果对一种商品或服务

向一类购买者群体索要更高价格以购买有了些变化的商品,而这些

变化所需成本很小,却传达了身份地位或提高了审美情趣,那么和

对低收入购买者定价较高的单一定价策略相比,这些价格歧视策略

就向那些收入较少的人们重新分配了实际消费晶。价格歧视降低了

总体消费者剩余,比公司没有垄断力的单一定价市场配置效率低。

无论如何,大多数价格歧视策略带来的产品特征变化和产品组合随

后的多样化,增加了由具有垄断力的公司组成的单一定价市场上的

产出和

福利。另外随着收入驱动的价格歧视策略,产生了消费品实质上的

重新分配。既然一个成功的第一类或第三类价格歧视策略的明显效果,是使支付较低价格的群体比他们在单——价格策略中花的更少

买的更多,那么向着低收入阶层就有一个实际消费品的再分配过程。即使传统的经济学理解无法根据背景来承认这些策略的可取之处,

仅根据经济效率来否认它,社会仍可以将这种重新分配认作社会上

和政治上可取的。测量消费重新分配的类型是—个难以估测的任务,这任务无疑巨大,但至少在美国大体上极有可能是使以知识为基础

的策略占统治地位。如果这样(对于拥有垄断力的公司),多重价格策

略不仅可以增加产出和经济福利,它们也使消费分配比单—价格策

略更加公平。

范文六:一、价格歧视的条件

价格歧视是指垄断者对于同样的产品收取不同的价格的行为。

厂商要成功地实现价格歧视,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1.对厂商来说,必须有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为了实行价格歧视,厂商必须能够做到对某些消费者提高价格而不失去他们的生意。当

厂商面对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时,即使价格上升,一些消费者

仍会继续购买。垄断者因为面对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而始终满足该

条件。

2.厂商必须能够识别出不同条件下消费者的支付意愿。

3.厂商必须能够阻止低价格的消费者转手再卖给高价格的消费者,即

不存在套利行为。

二、价格歧视的种类及其表现

一般情况下,价格歧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

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

(1)一级价格歧视:指完全垄断厂商根据每一个消费者对买进每一

单位产品愿意并能够支付的最高价格逐个确定产品卖价的行为,因

此又被称为完全价格歧视。

如果垄断者对每一个消费者的需求都非常了解,即知道消费者对任一单位数量的产品愿意并且能够支付的最高价格,那么垄断者就可以采取一级价格歧视的策略,将任一单位数量的产品都以最高的价格出售给消费者。垄断采取一级价格歧视策略,虽然剥夺了全部的消费者剩余,但同时也造就了一个有效率的产量水平。与完全竞争市场一样,一级价格歧视也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使得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总量达到了最大。

一级价格歧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是很少见的,因为垄断厂商往往不能确知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就算能够知道,向每一个消费者索取不同金额也是困难的。

(2)二级价格歧视:指垄断厂商按不同的价格出售不同单位数量的同一产品,而对于每一个购买相同数量商品的消费者则收取相同的金额。

二级价格其实策略并不是对不同的消费者进行歧视,而是对不同的购买数量和数量段进行歧视。一般来说,购买的数量越多,价格就越低。但对于一些紧缺

商品却正好相反。

二级价格其实剥夺了部分的消费者剩余。采取二级价格歧视实行分段定价,将会有利于垄断厂商扩大产量,实现更大的规模经济。

二级价格歧视在像是经济中较为常见的,如在一些商场里经常可以看到一种商品标出两个价格---零售价和批发价,或者注明批量购买可以打折等。

(3)三级价格歧视:指垄断厂商在不同的市场对同一商品给出不同的价格,而在同一市场中则给出相同的价格。

三级价格歧视在现实经济中最为普遍。例如:同一商品在豪华商场与超级市场的价格会相差很大;很多服务性行业往往对学生、老人等一些特殊人群提供低价位的服务;电力公司对工业用电收费低,对居民用电收费高等等。但并不是所有的垄断厂商都可以实行三级价格歧视,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必须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以分隔的市场。如果市场不可分隔,那么消费者就有可能在低价格市场购买商品,然后到高价格市场抛售,这种市场套利行为将使得价格歧视消失。第二在被分隔的各个市场中,需求弹性必须不同。否则,垄断厂商就无法制订不同的价格。

垄断厂商在进行价格歧视时会在需求的价格需求弹性小的市场上制定较高的价格;在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大的市场上指定较低的价格。

厂商这样做的原因在于可以获取更大的利润,攫取更多的消费者剩余。

三、现实中价格歧视的例子

一级价格歧视:算命、乡村医生看病

二级价格歧视:电信的套餐业务、美容院的年卡

三级价格歧视:公园的淡季、旺季定价、机票定价

四、小组对价格歧视的看法

我们小组经过讨论分析,同意价格歧视的做法。

如果没有歧视,人人平等,实际上必然造成对高“需求者”的(需求

弹性小支付意愿强的消费者)歧视。厂商向每一位顾客收取其刚好

愿意支付的价格的做法叫做“完全价格歧视”。“完全价格歧视”表面

上看,好像不公平,但其实未必。这是因为,在整个价格歧视中,

不同的有效需求者都能得到有效的供给,因而从需求与供给相等的

意义上说,没有任何人遭到歧视。对高“需求者”歧视不行,

对价格敏感、需求弹性大的普通百姓而言,如果不被“歧视”,可就

更不答应了。所以说,价格歧视本身也是公平另类的一种市场体现。范文七:一级价格歧视

又称完全价格歧视,就是每一单位产品都有不同的价格,

即假定垄断者知道每一个消费者对任何数量的产品所要支付的最大

货币量,并以此决定其价格,所确定的价正好等于对产品的需求价格,因而获得每个消费者的全部消费剩余。由于企业通常不可能知

道每一个顾客的保留价格,所以在实践中不可能实行完全的一级价

格歧视。垄断厂商按不同的价格出售不同单位的产量,并且这些价

格是因人而异的。这是一种极端的情况,现实中很少发生。

二级价格歧视

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按不同的价格出售不同单位的产量,

但是购买相同数量产品的每个人都支付相同的价格。一个垄断的卖

方还可以根据买方购买量的不同,收取不同的价格。比如,电信公

司对客户每月上网时间的不同,收取不同的价格,对于使用量小的

客户,收取较高的价格;对于使用量大的客户,收取较低的价格。

垄断卖方通过这种方式把买方的一部分消费者剩余据为己有。因此,不是不同的人之间,而是不同的产量之间存在价格歧视。二级价格

歧视也称作非线性定价。

三级价格歧视(third-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

即对于同一商品,完全垄断厂商根据不同市场上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实施不同的价格。如电厂对于弹性较大的工业用电实行低价格,

而对弹性较小的家庭用电采用高价格。三级价格歧视中,制造商对

每个群体内部不同的消费者收取相同的价格,但不同群体的价格不同。在每一个群体内部与统一定价相似,存在正的社会福利净损失,与完全竞争相比降低了社会总福利。

范文八:为什么要价格歧视

薛兆丰

“歧视”、“倾销”似乎不光彩,“让利”、“优惠”似乎符合消费者的利益。然而,它们所指的都是同一种行为,就是厂商区分不同的需求,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如果法令强行禁止价格歧视,那么大多数

人都会蒙受损失,且对价格变化更敏感的穷人为甚。

超级市场里,顾客祟会员卡或积分券,便能买到便宜货,提前半年

通过旅行社预定的机票价格,与即买即走的机票价格相比,可以相

差好几倍;日本汽车远销到美国,竟然比在日本本土的售价还要低廉;餐厅里同样的一客饭菜,如果客人是最近一个星期曾经光顾过的,就可以打个八折;两个学生即使成绩相当,但贫穷学生却可以

得到助学金,实际上是缴了较低的学费……

同样的产品、同样的服务,但针对不同的顾客,价格却大不一磁,

这种现象无处不在。你可以说这是“价格歧视”、“不公平”、“不正当

竞争”、“欺骗顾客”、“倾销”,也要以说这是“让利”、“优惠”、“补贴”、“扶持”。但那些一概是缺乏经济学基础的蛊惑人心的形容词而已。经济分析可以解释这些现象,并让您识破词语色彩的误导,认

识市场定价行为本身的意义。

一、产品定价的基本原则

需求定律是说,价格越高,需求量就越小,价格越低,需求量就

越大。所有市场需求,都符合这个规律。有所差别的是,不同的顾

客对不同的产品价格,具有不同的敏感程度。有时候,价格稍微下降,需求量就显著上升;但另外一些时候,价格即使出现较大的变动,需求量却停滞不动。

人们对盐的价格不敏感,不管价格高低,需求量变化并不大:人们

对衣服的介格就敏感提多,只要价格足够低,天天都穿簇新的名牌

衣服最好。

我们来设想厂商定价的情形。价格如果定得过高,虽然每件产品所

赚取的利润大,可是能卖出的产品总很少,总的利润并不高;反过

不,价格如要定得过低,虽然能卖出大量的产品,但由于每件产品

所赚取的小,总的利润也还是低。

事实上,厂商定价的时侦,“价格”的高低是无关宏旨的,切中在害

的中“总利润”,就是产,必须锁定具体的顾客,根据顾客的需求特点,根据顾客对产品价张的敏感程度,探索一个恰当的价格水平,

使得总利润达到最大。否则,价格高,未必赚;客人多,还是未必赚。

或许有人会问,厂商为什么一定要追求最高利润?答案是,因为生

存的需要,因为竞争的残酷。市场不是行善的地方!艾智仁教授(armen alchian)诙谐地说道:取名为“fortune”(财富)的杂志,当然比取名为“misfortune”(破财)的杂志更受欢迎,然而破财的

故事去要常见得多——我们不要忘记大多数的企业在不到3年内就

关门大吉这个事实。

二、扑朔迷离的机票价格

美国的机票价格变化多端,不要说头等舱、商务舱和经济舱座位标

价悬殊,就是相临的两个座位也照样可以相着一倍,有时候经济舱

的座位就比头等到舱的还贵!这种现象,什么“价值决定价格”理论,什么“成本决定价格”理认,都是根本没有解释力的。除埋你引入“剥削”、“欺骗”等概念。但问题其实还是没有得到解释,只是转成了新

的问题:为什么“剥削”和“欺骗”偏偏在这里这么盛行?

从需求株理出发的经济分析是这样解释的:航空公司根据各种“线索”,将乘客加以甄别(即“歧视”),根据乘客对飞行服务的不同需求,制定完全不同的价格,从而在不同类别的乘客身上分别实现收

益的最大化。

为些“甄别”或“歧视”的线索,可以是顾客自己声明的,比如服客开

口就要头等舱,显然他愿意为了双脚伸得稍微长一点,或者为了在

那址来个小时里独占一个电视屏幕,或者为了在旅途中喝点好酒而

多付很多很多的钱。

请注意,这些尊贵的享受本身,并不足以说明超出的价格。实际上,这些额外的享受本身是次要的,航空公司提供这些报务的目的,是

为了以此将那些对价格上涨不敏感的人甄别出来,索取更高的价格。另外,对于那些不仅临时更改机票,而且不愿意等待后续航班的空位,说走就要走的“要人”们,航空公司还会增收一笔可观的罚款。

还有一些“线索”是顾客不由自主表现出来的,比如顾客是否愿意花

更多的时间在报纸和旅行社之间搜寻,是五湖四海愿意提前两个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