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政府形象的塑造

论政府形象的塑造

论政府形象的塑造
论政府形象的塑造

论政府形象的塑造

学生:刘梦雅

指导老师:李春燕

(湖南农业大学科技技术师范学院,长沙410128)

摘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之前改革中由于经验不足或者制度法律建设的不完善而造成的矛盾开始日益激化引起了较多的群众性事件,政府形象受到巨大的影响。而大部分群众性事件的起因是由于公务员执行任务时中语言或行为失当造成的。公务员的形象良好与否直接影响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公务员形象是政府形象最生动的载体,良好的形象能够增强政府的权威性;增强民众的认同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必然要求公务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相当一部分公务员在行政活动中存在行为失范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整个公务员队伍的形象。因此,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近一段时间我国出现的一些群众性事件中总结出我国公务员队伍形象方面的问题,分析出现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具有针对性的提出政府形象建设策略。

关键词:政府形象;公关意识;行政职能;和谐社会;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政府形象塑造的背景

在行政管理的实践活动中谈起公务员的形象,正面形象相对模糊,而一些无为、低效、腐败的负面形象却广泛为老百所流传,如:“八点上班九点到,喝喝茶水看看报,十一点钟回家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由此可以看出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树立公务员的正面形象,提高政府公务员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威信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公务员的形象是政府工作形象的代表,也是公务员自身素质及政府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政府工作人员以什么样的形象来处理日常的行政活动,塑造好哪些形象,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政府形象塑造的意义

首先,政府形象反映的政府信誉、威信是一种精神资源,能激励公众共同应对危机。政府信誉增强政府组织的内聚力与外张力,政府信誉反映了广大政府公务员共同的价值观,必然对政府系统内的全部成员有一种强烈的感召力,激发出士气高昂、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激励公众共同克服危机。其次,政府形象决定的政府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是一种能力资源,能动员公众共同应对危机。政府形象是政府在推行

政策、实现既定目标可利用的能力资源,当公共危机发生时,它能动员公众共同应对公共危机。第三,政府形象有利于政府公信力的建立。第四,良好的政府形象有利于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

二、政府形象相关概述

(一)政府形象

政府形象指社会公众在了解和经验的基础上,对政府在运行过程中显示的行为特征和精神状况的总体印象和评价。它既是社会公众的主观评价,又是政府客观表现的反映。政府形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它虽然不是实实在在客观存在的,但对政府影响力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构成政府影响力的基本要素之一。政府影响力体现着政府与公众之间双向互动的心理关系,是决定政府的目标、意图、倾向能否为公众所接受或在多大程度上接受的一项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公众的心理、行为或行为倾向。所以政府形象的好坏对政府的目标、意图能否顺利实现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二)政府形象塑造系统分类

政府形象系统可分为理念系统、视觉系统和行为系统三个部分。理念系统是核心,是政府形象系统的最高决策层,反映了一个组织的基本价值理念,是驱动组织成员行为的精神力量,可看成是政府的心;行为系统是形象塑造和传播的关键,体现在政府制定相应的行政目标,各项决策和实施上,可看成是政府的手;视觉系统是政府形象的视觉要素,利用政府的建筑物、办公环境、办公用品、出版物等载体向社会公众准确、清晰传达政府作为公共管理角色的理念和行为的特征。

(三)政府形象塑造的目的

政府形象塑造的目的绝不是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是长远意义上的公众利益和城市利益的最大化。服务政府体现了公共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政府没有自己单独的利益,而是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归宿。责任政府体现了公共管理系统的主体,政府行使公共权利,其责任是有限的、法定的。政府应着力做好企事业单位不能做、做不好、不愿做的事,承担有限责任。法治政府体现了公共行政权力法定,公共行政管理机构编制法定,公共行政管理体系法定,公共行政职能法定,公共行政经费法定。

塑造和维护政府形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三、中国政府形象塑造现状

政府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威机构。一个合法的政府的权威地位固然来自宪法和法律力量的支撑,同时也来自社会公众对它的认同与支持。而政府要赢得公众的认

同与支持以实现其职能,则必须注意处理与公众的关系,特别要注重政府形象的建构。政府形象决定政府威信,只有树立良好形象并自觉加以维护,政府在公众中才有声誉和威望,才能保持其权威地位:反之,就会丧失公众信任。同时,政府形象也直接影响政府效能的发挥。良好的政府形象能产生强大的威召力、凝聚力,使政府内外关系趋于协调,公众与政府配合一致,政令畅通,有利于政府政策目标如期实现。即使这一过程中有失误、有挫折,但由于良好形象的亲和力,政府也容易得到公众的谅解、纠正与弥补失误,从而为政策执行创造良好的环境。

政府形象的塑造,需要经历一个逐步形成、发展的过程。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入世以后,政府的形象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对我国目前政府形象现状以及所面临的挑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将有利于树立和维护良好的政府形象,更有效地履行政府的职能。在我国,经济、政治等领域的改革正在深入,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走向成熟,随着民主政治的普遍推行,社会公众的权益意识、独立意识、民主意识等已经在觉醒,公众已由过去对政府的无条件服从开始转变为对政府政策及行为、作用进行理性的审视,因此,政府形象更为人们所瞩目。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已成为各级政府重要而迫切的课题。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通过政府职能转变、机构改革以及加强政风建设和惩治腐败等等,逐步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或者说,政府形象正在不断往好的方向发展。但与此同时,在政府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违法乱纪、暗箱操作、办事拖拉、官僚主义、贪污腐败、不负责任、效率低下等现象,例如,成克杰涉案金额 4000 多万元,余振东涉案金额20亿元,湛江走私案涉案总金额为114亿元,厦门走私案涉案总金额超过800亿元,陈良宇案涉案金额37亿元。“广西第一贪”的李乘龙总共贪赂 1600余万元。重庆的文强利用其先后担任市公安局、市司法局领导的职务便利,为他人职务晋升、工作调动、就业安置、承揽工程等谋取利益,先后多次单独或伙同其妻周晓亚收受包括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者、领导者在内的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共计 1211 万余元,并对 1044万余元财物不能说明来源,二审被处死刑。就江西而言,贵溪市委李长华因收受贿赂8.9万余元,另有205万余元财产不能说明来源,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省国土资源厅李江华因收受他人贿赂财物共计人民币574万余元,被判处无期徒刑。此外,单位一把手违纪案增加,对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由于“一把手”处于核心地位,其权力空间大得无边,可以凌驾于制度之上,而且由于现行体制的弊端,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制度对“第一把手”来说,都是“牛栏关鼠”,导致“一把手”在腐败问题上比其他领导干部机会更多、成本更低。如,在慕绥新、马向东等违纪违法案件涉案的 23 名主要领导干部中有 17 人是

党政“一把手”,占涉案人员的 74%;在广西,就有这样四个人,他们都先后担任了宁明县的党政“第一把手”,后因腐败行为而先后受到严肃查处。由此造成了群众对政府权威的怀疑、对政府机关的不信任,甚至在少数地区和部门还产生了群众与政府工作人员的对抗。

四、中国政府形象塑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缺乏现代政府形象塑造的理念

中国的政府行为一般都受传统政府管理理念的影响,缺乏现代政府形象塑造的理念。不是从如何更好地服务公民社会出发,在管理方式上注重人治,忽视法治,官员们没有责任感,不诚信,不能做到全心全意为公众服务等。

(二)政府公务人员的公关意识淡薄,缺乏专门的训练

这里所说的公关意识,最核心的就是塑造形象的意识。在实际工作中,中国政府公务人员不愿意或不适应与媒体打交道,表现出来的是公关意识的淡薄。这种现象的发生诚然有历史原因和体制的限制,但在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政府面对的不只是国内公众和传媒,而且会面对越来越多的国际公众和传媒,他们对政府提出的要求会更高。

(三)政府行政行为失范

政府行政行为失范导致政府机关在制定政策和规定的时候不能够充分考虑民众的意见,结果制定出的政策伤害了民众的利益,一经实施便会引发矛盾,极大地伤害了民众的感情,也破坏了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形象,由此政府信任危机逐步加剧,公信力下降。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失范行为,是公众感知政府形象最直接的途径。

(四)政府应对危机公关的能力薄弱

在整个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起着主力军的核心作用。公民也希望政府提供化解公共危机的服务以保障社会公众的安全。而公共危机的治理则取决于政府迅速、及时、有效的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取决政府的良好形象。但是当前我国政府对危机事件的处理缺乏透明度,不能及时、主动地进行重要新闻发布,没有对大众传媒提供积极性的资料、就公众关心的问题做出解释和宣传等等,这些不利于在危机事件发生时,政府对于整体局面的把握,损害了政府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号召力,破坏了政府良好的正面形象。

五、塑造政府形象的措施

政府要想获得良好的社会评价,塑造出美好的政府形象,必须首先保证自身行为优良,使其行为不偏离时代的需要和公众的意愿,努力作好决策科学化、管理民主化、政务公开化、办事效率化、为政公正廉洁,这样才可能在公众心目中形成良好的形象。(一)建立法制化政府信息战略

在中国这样一个法制化环境有待形成,人治色彩浓厚的国家里,有必要对政府信息战略进行法制化,保证政府形象的统一性,保障形象塑造工程能够不偏离既定的轨道,

避免形象建设变成神化个别官员的形象工程。

1.设立集中统一的政府公关机构

应大力吸收包括公共关系学、社会心理学、大众传播学等学科的专家加入,政府则在人力、物力及财力上提供保证。为政府提供咨询和建议、公关策略、形象设计、策划政府公关活动等,让这些专家和学者作为党政机关部门领导的参谋以及方针政策的

策划者,并能与内外公众进行双向沟通。

2.政府公关策略法制化

如果把政府形象的公关策略法制化,每个人都依据法制化的媒介公关策略行事,自觉遵守规章和制度,那么形象建设就无需整天打报告和做请示,可以消除人治对媒介公关策略的随意性,节约行政时间,实现行政的高效性,这样就无疑会提升政府形象。政府形象公关策略通过用法制的手段固定下去,并持之以恒,公务员就可以有法可依,有章

可循,并自觉地根据法制化的公关策略进行行政,行政就会更加高效,形象塑造的目标

就会更加明确。

(二)抓好公务员培训,建设专业化公务员队伍

第一,努力提高公务员的责任意识,政府应该努力搞好公员的培训工作,这样才能让公务员的队伍更专业化,最终提高行政水平,这对政府形象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第二,抓好领导者素质教育、提高领导班子整体素质。良好的政府整体形象以良好的政府个体形象为基础,通过个体形象表现出来。政府具体的工作要依靠政府内部的每个个体去完成,因此政府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由公务员整体素质所体现,政府行政人员的言行表现是公众了解、认识政府的重要窗口,他们的态度作风是公众对政府进行评价的基本依据,公务员自身的道德修养、诚信形象对群众有着巨大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所以,公务员要洁身自好,廉洁自律。作为公务员要严于律己,摒除私心杂念。拒绝权力,金钱等的诱惑,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经常给自己照镜子,自觉反省自己的言行,警惕各种错误思想观念的消极影响,及时纠正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

题,谨慎行事,防微杜渐。因此树立良好的政府整体形象必须从整体着眼,个别着手,重视每一位行政人员的素质优化。

(三)抓好行政职能的履行,提高办事效率

首先,行政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是检验行政改革成果的重要尺度,其效果更是有效地保证了政治和整个社会的凝聚力。提高行政效率是加速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的基本要求,是迎接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新技术革命挑战的迫切需要,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保证。

其次,在推行政务公开方面要做到诚实守信,政府在管理过程中应尽量做到决策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并建立相应的政务公开制度。公务员诚信,是公众对国家公务员的行政行为及其能力的信任,是公务员的行为准则和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公务员是政府人员构成中的主体,他们的诚信程度如何,无可厚非地对政府信用程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不仅因为其言谈举止,代表政府信用的形象,更因为他们所做出

的决策,对一个地区、部门、单位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后,在信息化方面,政府也应该加快推进电子政务,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减少行政成本,树立高效政府形象。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政府的出现,为政府新形象的塑造提供了根本的平台。这是因为:首先,由于其信息的互享性,传输的便利性和快捷性,为公众参与政治,建立与政府良性互动的关系提供了前提,也为政府形象的构建提供了良机,同时也为政府收集到最直接的第一手真实材料提供了信息保障。

再次,在改进公共服务方式方面,政府则可以集中力量管秩序、管公平,优化经济环境,规范经济秩序,搞好经济调节,提供公共服务,树立充满活力的政府形象。(四)利用重大事件,传播政府形象

政府形象的传播不仅仅依靠政府形象的日常塑造,在重大事件中,政府的规划能力,调配资源的能力得到集中体现,政府影响力和号召力也得以集中反映。如果处理得当,政府形象可以得到极好的提升;但如果处理不当,原来良好的政府形象极有可能毁于一旦。对外行为形象塑造主要集中在增加执政透明度上,塑造阳光政府形象打造阳光政府形象,就是要提高政府行政的透明度,要求政府公开一切政务,让政府方针政策的制定、行政行为的确立、财务的收支等活动都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将政府的办事程序、办事结果、办事效率、办事人员等,通过正规的渠道公开告之社会公众( 当

然事涉国家安全的军事、外交、科研机密除外) ,使公众的知情权得到充分的满足,争取公众的了解与支持。

政府对外形象的传播系统有三类:第一类是大众传媒,如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第二类是人际传播,主要是通过人与人的相互交往来传递信息。第三类是组织传播,这是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特别是组织与群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通过以上三类传播政府形象的方式,来增加政府执政透明度,塑造政府对外形象。

1.建立危机公关机制

要建立完善的传播系统,能保持及时了解世界前沿动态,并及时对突发事件及重大事宜采取有效措施。这样才能把握住处理危机的最佳时机。

2.坚持正确的发展战略和对外战略

坚持党现阶段的正确的战略方针政策,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和平崛起的对外方针,坚持“和谐世界”的构想,积极履行应尽的义务,积极参加国际性的活动,参与重大国际行动,维护国际间正义行为。这是能够直接改善国际形象的行为。中国可量力而行,努力建树一种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六、结束语

政府的形象构成是很复杂的,各种形象因素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政府形象系统。大致说来,包括了三个方面:一是政府形象的理念系统。包括政府的价值观念、发展定位、法律意识、道德观念、文化认同等等、这是政府形象的灵魂。二是政府形象的行为系统。主要指政府行为的公共性、非营利性,一切行为以社会公众的利益为导向。三是政府形象的视觉系统。主要指借助特定的名称、标志、图案、色彩、文案标准等视觉要素,利用政府的建筑物、办公环境、办公用品、人员服饰、政府文件和出版物等作为形象载体向全体社会公众准确、清晰地传达出政府作为公共管理角色的理念和行为的特征。

我们的政府经历了无数挫折苦难,人民的政府依然有更长久的艰难险途去闯过。时代赋予了党和政府这样的使命,新时期党和政府的形象塑造不可避免的成为完成使命的必经一环。新形象、新信任就在经历磨难中建立起来。亲民、负责、透明、务实、法治、稳健、廉洁、和谐的政府也会在磨难中建立起来。

政府要将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公务员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甘当人民群众的勤务员,主动为群众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要求政府以民为本,走群众路线,做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要求政府在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政策的时候,能始终贴近社会现实倾听人民呼声,满足群众需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

展要求,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总之要做到深入群众生活,倾听群众呼声,集中群众智慧,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关心群众疾苦冷暖,热心为群众排忧解难。在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方面,要开辟新的参与渠道。除人大会等传统方式外,要注意新闻媒体作用的发挥,要进一步发挥信访渠道的作用,同时要深入基层,进行实地考察,只有经常深入基层,接触民众,了解民情,倾听民意,才能为科学决策的制度和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还可以通过采用市长热线、公布监督电话等方式,建立和扩大政府与广大民众的联系,从而在民众心中建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良好的政府形象及公务员形象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各级政府和公务员的长期努力我们必须严格规范和约束公务员行为,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在公务员队伍中大力弘扬“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公务员精神。把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作为一项重要的目标任务加以落实,增强政府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鑫.浅谈如何塑造良好政府形象[J].法制与社会,2007,(2).

[2] 颜如春.《现代政府形象管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

[3] 魏芙蓉.提高公共危机管理能力保平安[N].中国改革报,2007.

[4] 马福玉.浅析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J].现代商业,2006(7).

[5] 黄凯旋.《试论建立良好政府形象阚题》.《理论研究》,1999年.

致谢

本论文是在李春燕老师的悉心指导和热情关怀下完成的,在论文完成过程中,老师给我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李春燕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给我传授阅读文献和做研究的要点,以及写论文的方法和思路,这些都为我完成论文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李老师不仅传授我知识、指导我完成论文,其严谨的治学态度是我们学习得楷模。为此,我要对李春燕老师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论地方政府媒体形象塑造

收稿日期:2007 01 08作者简介:徐宁(1966 ),江苏南京人,南京市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李挺(1971 ),江苏南京人,南京市政府办公厅新闻处。 2007年第1期总第143期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Journa l o f N an ji ng U niversity of F i nance and E conom i cs N o .1,2007Seria lN o .143 论地方政府媒体形象塑造 徐 宁,李 挺 (南京市政府办公厅,江苏南京 210008) 摘要:我国政府职能正由全能型向有限型转变,政府角色由过去无所不包,无所不办者向提供服务者转变。由于现实行政体制条块分割严重,部分政府官员观念依然陈旧,新闻传播及政府形象塑造的观念和知识 较为贫乏。由此带来媒体运用理念滞后,新闻发言人制度缺乏互动机制等一系列问题。地方政府如何进一步提高媒介素养,与新闻媒体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借助媒体塑造自身的良好形象,推动政府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已成为当前我国地方政府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以南京市政府为例,详细分析地区新闻媒体变化发展趋势、政府的政策议程设置与实施、政府危机管理的传播策略,并对政府媒体形象塑造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分析,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政府;媒体;形象;塑造 中图分类号:D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6049(2007)01 0008 04 所谓政府形象,是指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表现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这种反映,具体体现为政府的知晓度和美誉度。 尤其美誉度是衡量政府施政质量和评价政府形象的重要指标,它体现了一个政府赢得社会公众信任、赞誉的程度以及政府形象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美丑好坏。 [1]一个良好的政府形象可以为政府带来较高的权威性、凝聚力和号召力,借助现代传播技术,塑造政府良好的媒体形象,不但有利于推动政府目标的实现,促进政府自身的建设,而且对整个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大有裨益。 一、社会进步与发展对政府形象塑造提出要求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经济全球化日趋加深的大背景下,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众、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生了明显而深刻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政府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强调应为社会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有效公共服务的服务型政府,正成为我国政府转型的主导趋势。地方政府的形象是其可信度强弱或公信力高低的标志,也是其综合素质的体现,更是政府治理一个地区的根本条件。 (一)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的重要性 1.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良好的政府形象就是通过合法的、科学的、民主的行政措施和行为向社会表明自己的发展理念,为地方经济指明发展的方向。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在地方经济 发展中的作用依然非常重要,它的职能范围不仅涉及经济调节、社会管理等职能,还包括培育、完善和维护有效的、法制的市场环境。政府廉洁、高效的行政作风、效能充分反映了一个地方的社会氛围。政府形象也是一个区域投资价值的重要考量标准之一。良好的政府形象有利于展现地区对外开放的姿态,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外部环境,增强地区对外吸引力。 2.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群众能否安居乐业,社会能否保持和谐稳定,已成为衡量当前政府工作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由于资源配置的流动性和市场主体竞争的激烈性,利益格局出现调整,贫富差距有所拉大,社会成员内部的矛盾进而转化为政府与社会成员(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之间的矛盾。通过安置下岗职工、为就业困难者提供创业支持、大力发展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加大公共产品的供给,使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真正树立起执政为民的形象,将有利于化解社会的不稳定、不协调因素,使政府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各种法律制度的制定能够赢得社会成员的广泛支持和拥护。 3.有利于政府部门绩效建设良好的政府形象有利于增强政府的凝聚力与号召力,使公众自觉对政府产生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自觉服从和支持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和行政决策,对政府发布的指令能迅速执行。公众将政府目标当作自身目标,法

现代领导形象

第五章现代领导形象 第一节现代领导形象的内涵、特征及作用 一、现代领导形象的内涵 领导者作为社会的精英人物,不仅是公众和舆论关注的焦点,也是党政机关的代表和核心,因而领导者的形象在领导活动中具有重要影响,它不仅影响到领导者自身和领导者个人事业的发展,也影响到党政机关的整体形象和工作全局,甚至影响到党群、干群关系。 所谓领导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对领导者的价值理念、气质、品德、能力等方面所形成的整体印象和综合评价。 这个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领导形象的载体是领导者。领导者是领导形象建设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一方面,他通过在行使公共权力过程中所显示的行为特征和精神风貌来塑造和展示自身形象。一般地,有什么样的领导者,就有什么样的领导形象。一个创新、务实、廉洁、高效的领导者就会产生良好的领导形象。反之,一个守旧、虚假、腐败、低能的领导者就会产生恶劣的领导形象。另一方面,他通过运用各种传媒手段和沟通途径,使公众在了解领导目标、过程、体制和方式的基础上形成符合客观实际的领导形象。 第二,领导形象的内容是公众对领导者的价值理念、气质、品德、能力等方面所形成的整体印象和综合评价。这种印象和评价淀积于公众的社会心理之中,这种社会心理实际上是领导者内在素质与外在能力的一种有机反映。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心理是对领导形象在思想感情变化上的一种互动,它往往通过印象和评价表达出来。公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形成对领导者的初步印象,印象一经形成,公众便会从各方面加以分析和判断,分析得失、优劣,最后总结出对领导者的综合评价。

第三,领导形象的评价者是领导者所面对的社会公众。社会公众是领导形象的感受者和评价者。一方面,社会公众作为整体是产生、监督和罢免领导者的权力主体,领导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社会公众评判的依据。另一方面,社会公众中的个体,在与领导者接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对领导者的感知和判断,虽然这些感知和判断是公众个体意识的产物,但正是这些个体意识的总和才构成了绝大多数公众的整体意识,并最终对领导形象产生影响。 二、现代领导形象的特征 首先,领导形象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领导形象是领导活动、过程、体制和方式等这类客观的东西在公众头脑中的主观印象和主观评价。领导者通过自身的主观意识和自觉行为来刻意塑造领导形象。领导者的形象塑造和公众的形象感受都是主观行为。因而,领导形象具有主观性。同时,领导形象具有客观性。一方面,领导形象的产生是以领导者的客观行为、客观影响力以及作为外在力量的其它经济、政治、文化的因素为基础的。另一方面,领导形象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必须将其置于客观的历史环境和社会条件中,从其是否对社会进步有促进作用上予以检验。因此,领导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有机结合。 其次,领导形象是个体性和整体性的统一。对于个体公众来说,他对领导者的印象是在与政府大量的接触中,不断地对积累起来的感受加以综合、修正、补充以后产生出来的。对于公众群体来说,作为群体性的领导形象则是将个体关于部分印象加以综合后形成的群体表象。公众个体的印象、公众群体的印象,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综合的结果则最终形成整个社会公众的集体印象。因此,只有代表人民普遍意志和历史发展方向的公众个体意识的总和才能构成公众的整体意识,也才能形成领导形象。 再次,领导形象是确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一方面,在特定条件下,公众心目中的领导形象具有质的相对稳定性,这是因为客观事物一旦在公

我国政府形象塑造浅析

我国政府形象塑造浅析 摘要:良好的政府形象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对政府形象这一宝贵财富和无形资产实施有效管理,意义十分重大。在分析中国政府形象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基础上, 要塑造良好的中国政府形象,主要有以下措施可供选择:从政府形象特点入手、建设现代政府文化、公务员民主法治素养的提高、提高政府对经济的领导力。 关键词:政府;政府形象;形象塑造; 1 引言 所谓政府形象是指政府在社会公众中的外在表现,是公众心目中对政府的言行、表现所形成的感觉、印象、评价和结合。其核心是政府日常表现出来的与公众息息相关的政务行为。政府形象的形成是由公众和舆论对政府的领导人、公务员、公共政策、行政行为、行政文化、建筑物等等与政府有关的事物直接或间接地感知而产生的一种综合印象。它是政府管理中的一种无形力量,在政府行政管理中发挥着强大的作用。良好的政府形象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将公众的思想行为引导到政府目标上来,激发公众的主人翁意识,使政府有效地发挥职能作用。否则,将令公众对政府失去信心,形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使政府工作限于被动。 2 目前政府形象塑造的成绩及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日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民的政治文化素养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多数人特别是中青年知识分子已经开始不满足与当前物质生活所带来的享受,他们开始追寻精神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更加关注自身在政治生活中享有的既得利益。此外,他们把国计民生等国家大事时时装进心里,例如,汶川大地震中很多志愿者自发奔赴灾区,参加抗震救灾,协助政府维护灾区秩序,这在某种程度上来看,就是反映了我国公民意识到一种觉醒。而这种公民意识的产生一方面是来源于我国国民教育的进步;另一方面,是政府在引导我国政治民主化建设过程中对大多数公民产生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了民众政治素养的提升。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形态基本上都是一种管理模式,即管理性政府。这种政府形态大致有三种基本的历史类型:统治型政府、管理型政府、治理型政府。

个人形象塑造

个人形象塑造计划 无论是宗教还是民间的传说,天使都给人以真、善、美的圣洁形象。人们称护士是“白衣天使”,既赋予护士美丽、温柔、善良的专业形象,也是社会对护理专业形象的赞美和崇高的期望。因此,在此基础上,我想要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白衣天使”。 那么,要成为一个真正的“白衣天使”,又该如何塑造呢? 一、首先以人的生命健康美作为护理美的核心。 人的生命健康美既是在正常状态下的形式结构、生理功能、心理过程和社会适应等全方位的合乎目的的协调与和谐统一,也是人的全面本质的集中体现。美与健康是不可分割的,健康是美的基础和前提,美是健康的外在表现形式。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我们对护理美不仅局限于追求外在形式的美,更重要的是在具体实践中展现护理的真谛,使护理活动有利于促进和维护人的生命健康。 二、注重培养形体美。 护士形体美培养的方式主要是形体训练,以健美为基本内容。要使自己的形体健美,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参加形体训练;二是合理用膳,讲究饮食营养,包括以下几方面: 1.给予关注,重视并定期观测个人体形与体重的发展状况; 2.坚持进行科学、系统的形体训练,如参加定期的健美培训班并持之以恒,是维护良好体形的关键; 3.注意均衡膳食,满足生命的基本需要,但又不造成营养物质的过剩,不偏嗜油炸食品、甜食等,少吃零食,注意补充水分和维生素; 4.注意体型改变的几个关键时期,如女性青春期、妊娠与产后、更年期等。 三、注重塑造形象美,包括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 1.提高对美的感受和审美的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能力,才能更好地塑造护士职业美的形象。 2.实现对生命关怀和人的价值尊重。尊重病人的人格、生命、权利和尊严,提倡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3.人道主义职业情操和品格的树立。要想达到较高的职业品德美的境界,首先要加强“慎独”修养,其次是知识与技能的积累,最后要善于培养积极的情感体验。 四、创造护理人际美。 1.护患交往中的礼仪美。礼仪是一个人、一个组织乃至一个国家和民族内在的精神文化素养的显示,也是协调人际关系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因此,在不同场合应表现出不同形式的礼仪美。 2.护患沟通中的语言美。语言是人类交往的工具,美好的语言是良好护患关系的纽带。因此要注重语言艺术的运用,使用热情、诚恳、亲切、友善的语言,遵循保护性医疗原则的语言美。 3.护理实施中的技能美。操作程序要求规范严谨,符合科学性;操作动作要细致熟练,要符合人体力学原理,要给人以美感。

论政府形象的塑造

论政府形象的塑造 学生:刘梦雅 指导老师:李春燕 (湖南农业大学科技技术师范学院,长沙410128) 摘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之前改革中由于经验不足或者制度法律建设的不完善而造成的矛盾开始日益激化引起了较多的群众性事件,政府形象受到巨大的影响。而大部分群众性事件的起因是由于公务员执行任务时中语言或行为失当造成的。公务员的形象良好与否直接影响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公务员形象是政府形象最生动的载体,良好的形象能够增强政府的权威性;增强民众的认同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必然要求公务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相当一部分公务员在行政活动中存在行为失范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整个公务员队伍的形象。因此,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近一段时间我国出现的一些群众性事件中总结出我国公务员队伍形象方面的问题,分析出现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具有针对性的提出政府形象建设策略。 关键词:政府形象;公关意识;行政职能;和谐社会;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政府形象塑造的背景 在行政管理的实践活动中谈起公务员的形象,正面形象相对模糊,而一些无为、低效、腐败的负面形象却广泛为老百所流传,如:“八点上班九点到,喝喝茶水看看报,十一点钟回家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由此可以看出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树立公务员的正面形象,提高政府公务员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威信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公务员的形象是政府工作形象的代表,也是公务员自身素质及政府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政府工作人员以什么样的形象来处理日常的行政活动,塑造好哪些形象,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政府形象塑造的意义 首先,政府形象反映的政府信誉、威信是一种精神资源,能激励公众共同应对危机。政府信誉增强政府组织的内聚力与外张力,政府信誉反映了广大政府公务员共同的价值观,必然对政府系统内的全部成员有一种强烈的感召力,激发出士气高昂、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激励公众共同克服危机。其次,政府形象决定的政府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是一种能力资源,能动员公众共同应对危机。政府形象是政府在推行

政府形象塑造中的CIS理论价值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616776045.html, 政府形象塑造中的CIS理论价值分析 作者:查春燕崔松虎 来源:《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2010年第02期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职能由权力型向服务型转变,政府形象是服务型政府的标志,政府形象的塑造对于政府职能转型至关重要。如何塑造政府形象,目前的发展趋势是将企业的CIS理论导入政府的形象设计之中,从国外实践经验来看,其有成功的范侧。但就我国目前经济处在转型期,政府职能转变和形象树立如何与ClS理论结合,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本文结合国情实践,展开一些有益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CIS理论;政府形象设计;政府形象品牌;行政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D630.1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672-0407(2010)02-087-03 作为一项特殊的政治资源和宝贵的无形资产,政府形象的塑造日益被提上日程。何谓政府形象?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大同小异,普遍落脚点都在于国内外公众对政府素质、能力、业绩等最具广泛性的认知与评价,是在承认政府作为与不作为的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有关政府实在的主观印象,是主客观相统一的产物。但不同阶层、不同背景的人对政府形象的认识都有所差异,这就要求在进行政府形象设计时要依据一定标准区分不同类型的人或人群,分析他们对政府形象的关注角度与关注程度,进而有针对性的实施设计策略。 一、塑造政府形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我国进入了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一方面是国内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普遍都有了质的提高,政治觉悟也随之水涨船高;一方面是在国际上继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且影响日益广泛和深远。这种情况下,人们对政府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塑造良好政府形象势在必行,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理解:

商务礼仪与职业形象塑造(1)

商务礼仪与职业形象塑造(1) 简介:现代商务礼仪体现个人职业素养,对现代职业人士而言,拥有丰富的礼仪知识,以及能够根据不同的场合应用不同的交际技巧,往往会令事业如鱼得水。但交际场合中事 事合乎礼仪,处处表现得体着实不易。本课程将通过交往礼仪导论、服务礼仪、公关礼仪、社交礼仪、政务礼仪、国际礼仪等内容,全面展示现代交际礼仪与交往艺术的精华所在, 从而为职业人士打造个人交际魅力提供有效的指导。 我能通过本课程学到什么? ――通过学习本课程,您将实现以下转变: 1、全面掌握商务礼仪知识,塑造职业人士形象; 2、熟悉专业商务礼仪知识的具体运用,推动事业成功; 3、了解商务礼仪中的诸多忌讳,规避人际交往中的尴尬; 4、掌握待人接物的技巧实现有效的时间管理; 5、掌握的文件资料管理、处理、档案管理能力。 参加对象:经常出席各种社交场合的管理者、活动社交场合的公关人员、希望提升个 人修养与交际水平的各界人士 时间:2020年3月18-19日 地点:北京 精彩授教:丁欣: 企业网景特聘高级培训师、北京大学现代工商管理高级总裁研修班特聘培训师。8年 知名外企培训经验,中国第一代企业培训讲师。历任北京首信诺基亚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培 训讲师,北京九州同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顾问讲师、北京伟利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人 力资源部经理。任职期间,多次与同行参与国内最新培训项目的课件制作,并亲自授课, 在培训领域有极深的见地。曾参与设计的课程有《员工职业化培训》、《商务礼仪与职业 化形象塑造》《绩效管理》、《变化管理》、《员工激励》等。在几年的培训经历中,丁 老师总结了很多现代成功理念,其中比较经典的有:“快乐来源于智慧”、“没有第一, 只有动态第一”、“有高山的地方必有低谷”、“一切问题皆因沟通不利”等等。丁老师 授课风格灵活幽默,鼓励学员参与,注重实用性。自97年至今,培训人数近万人,并获 得学员好评。服务过的客户有:诺基亚、京华时报、中房集团、华洋海事、中科信、柏丽 橱俱、山西老万炉业、工化国际物业、卓轮(天津)机械公司、泰士特…… 课程内容:第一天:商务礼仪

政府形象塑造小论文

谈谈政府形象塑造 一、政府形象的概念及其内涵 政府形象是指公众对政府行为及政府人员的总体评价,是一种能力资源,对化解风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政府形象对优化政府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优良的政府行为又是有效政府能力的保障。因此,政府要在日常生活中培植和塑造一种诚实、负责任、廉洁和高效的形象,才能在危机管理中有效发挥这笔无形资源的积极作用[1]。 首先,政府形象反映的政府信誉、威信是一种精神资源,能激励公众共同应对危机。其次,政府形象决定的政府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是一种能力资源,能动员公众共同应对危机。第三,政府形象有利于政府公信力的建立。第四,良好的政府形象有利于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 二、中国政府形象塑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缺乏现代政府形象塑造的理念 中国的政府行为一般都受传统政府管理理念的影响,缺乏现代政府形象塑造的理念。不是从如何更好地服务公民社会出发,在管理方式上注重人治,忽视法治,官员们没有责任感,不诚信,不能做到全心全意为公众服务等。 (二)政府公务人员的公关意识淡薄,缺乏专门的训练 这里所说的公关意识,最核心的就是塑造形象的意识。在实际工作中,中国政府公务人员不愿意或不适应与媒体打交道,表现出来的是公关意识的淡薄。这种现象的发生诚然有历史原因和体制的限制,但在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政府面对的不只是国内公众和传媒,而且会面对越来越多的国际公众和传媒,他们对政府提出的要求会更高。 (三)政府行政行为失范 政府行政行为失范指导致政府机关在制定政策和规定的时候不能够充分考虑民众的意见,结果制定出的政策伤害了民众的利益,一经实施便会引发矛盾,极大地伤害了民众的感情,也破坏了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形象,由此政府信任危机逐步加剧,公信力下降。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失范行为,是公众感知政府形象最直接的途径。 (四)政府应对危机公关的能力薄弱

论网络对政府形象的塑造及影响

2012年1月刊改革与开放 一、网络时代对政府形象塑造的影响 政府形象主要是指政府通过自己的行为与活动,在公众中建立起来的有关政府的主观印象,是指作为行政管理主体的政府在作为行政管理客体的公众头脑中的有机反映,是主客观相统一的产物。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府作为公共管理主体在管理中发挥的作用的变化而动态变化。 从现代社会公共管理学发展现状来看,社会管理主体与网络的联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公共管理的第二客体。 网络以自由性、互动性、即时性、隐匿性等有别于传统媒体的特性,决定了网络舆情极大的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社会舆情。网络成为人们发挥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作用,能够预警社会危机,也能成为社会矛盾的放大器。网络舆情在公共管理领域尤其是在政府形象塑造方面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随着社会化搜索博客、微博,SNS等交互式新兴领域,使网民得以全面体验虚拟信息生活、社会生活和物质生活的虚拟化的生活方式,逐渐实现“虚拟社会”与现实生活完美结合。网络时代的到来,为政府形象带来了新的机遇,利用web2.0互联网优势,网络传播已经成为政府塑造对外展示的一个良好平台,为公共管理双方提供了便利的沟通渠道,在网络社会中公民与政府定位平等,深刻的展示了公民监督者的形象,扩大国际影响力。但现实的我国传统的处理方式,随着网民公众意识的不断提高,网民对社会的参与度逐步扩大,如果得不到正确引导,而政府在某些方面又不能采取正确的应对方法,则造成公共管理双方的敌视和对立,增添社会不安定因素。 二、当前我国网络对政府形象产生的制约因素 当前在网路传播过程中,网络传播由于传播速度快,信息来源复杂,而传送渠道面向社会大众,舆论方向难以控制等问题,无法以一言蔽之,其造成的后果难以控制。政府无法对网络信息进行有效拦截,公众的群体性的,盲从性等特点迅速影响到政府辛苦造就的形象,其破坏力根本无法拦截。 在网络时代,我国政府在政府形象控制力方面主要显示这几方面的制约因素。 (一)政府公开行政力度略显不足 从目前公众的发展过程看,我国政府在处理公共事务时往往信息处于隐蔽状态,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往往处于相互不平等的状态。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社会公众的知情权正是对正确表达利益诉求的前提。信息不对称已成为我们的政府对网络舆情反映滞后的根本性原因。这将根本上导致我国政府丧失政府信息主导地位,随着网络公开程度的加大使得政府在管理信息的披露和发布方面的主动权受到了极大冲击。以“郭美美”事件为例,已经成为中华红十字协会的诚信问题。从上所述,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政府在公共管理过程中缺乏必要的透明度,政务公开是现代公共管理制度对管理主体的根本性要求。政务不公开是导致我国政府效率低下,透明度不高的根本原因,也给腐败创造了环境和条件。 (二)政府处置跟不上网络传播的进程 政府还没有从传统“父母官”的角色定位中跳脱出来,形成服务意识。作为社会管理主体没有主动超前的意识。首先是对社会管理中可能产生舆情的重大事件缺乏预判,没有形成对网络情况的收集制度,或者没有合理的带有前瞻性的分析汇总。缺乏应对紧急舆情的预案,对严重危害社会正常管理秩序的危机性舆情时束手无策,一则束手无策,疲于应付,亦或者盲目应对,采取错误的应对方式,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 三、网络传播及言论的极端化 当前,网民由于现实身份和对现实社会利益诉求的不同导致观点不一致,导致网络舆论两级分化,为公众和政府作出正确判断增加了难度。由于统一的判断标准,公众和政府在接受此类信息时往往难以判断。特别是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社会体制而言,许多社会缺陷还无法解决,网民对各类社会现象的针砭时弊往往容易引起“虚拟社会”的共鸣,而一些社会不合理现象可能在一时之间无法解决和根除,从而导致部分不理智网民产生对社会根本制度的动摇,引起意识形态领域的混乱,并导致网络监督的异化,网络的监督作用异化对隐私的窥探,无法显示网络监督的优势。 四、政府在处理网络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面对网络时代,我们的政府依然是闭门造车,其管理能力和管理方法落后于公众的需要,无法适应潮流的发展,对网络传播和言论处于一个被动的位置。 (一)缺乏与时俱进的管理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的传统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中国传统的行政政治是与“人治”相结合的。然而随着现代政府的要求,官本位使我国政府与现代政府要求差距甚远,我国政府部门服务意识不到位,规章制度不健全,监督体系不完善,政务不透明公开,甚至部分政府职能部门拥权自大,损害公众的利益。 (二)网络对社会影响力的判断存在缺陷 尽管有关政府部门意识现代行政离不开信息对称。但从电子政府网站的应用上来看,它实际上只分享政府愿意公开的信息。行政理念实际意义上没有做到与网络时代同步,对网络时代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器物”层面上,没有上升到社会科学的高度。网络时代对我们社会领域的改变是无法回避的,只有顺应时代才能立于有 论网络对政府形象的塑造及影响 沈龙云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 摘要: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网络时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其鲜明的特点和独有规律已经对社会及政府产生巨大的影响。从目前情况来看,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政府的角色定位和管理方式使得政府在应对和处置网络事件的手段已造成了相当的社会负面效应。政府形象的定位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面对这些问题,政府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有利影响,继续积极地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健全政府与各种形态媒体的良好沟通机制,强化政府的公关意识。 关键词:网络时代政府形象政府职能 144 --

新媒体环境下的政府形象塑造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的政府形象及其塑造 课程名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任课教师钟谟智教授年级2015级专业文化研究班次3班学号2015167姓名郭云玲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的政府形象及其塑造 姓名:郭云玲(文化研究、2015167) 摘要:以互联网络为代表的数字新媒体的飞快发展,不仅改变了社会的信息交流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参与政治的方式,随着一些“后台”行为的曝光,政府工作人员的言行,无论好坏,会迅速通过新媒体传播到民众当中,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下对行政管理的要求,为了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政府必须利用新媒体优势,展现公平、正义、民主的执政作风,加强自身形象的塑造,以增强整个社会的凝聚力。 关键词:新媒体;政府形象;塑造 一、新媒体的内涵及时代特征 何为新媒体?新媒体就是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来说,在基于网络出现的新媒体形态,如微信,微博,贴吧、论坛等等,它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新媒体时代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信息传播方式由传统媒体的一点对多点的单向传播变为多点对多点的互动传播。在新媒体环境里,人人皆可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生产者。电子邮件、博客、微博、网上论坛、QQ等多种传播交流方式,使每个人都拥有了即时传播手段,这种交互性传播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超越于传统媒体的强

大的舆论影响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 2.新媒体信息传播效率更为快捷。目前,国内很多新闻网站都开设了即时新闻专栏,随采随传随编随发。手机用户可以随时拍摄现场视频,并迅速传输到互联网上“发表”。网络直播、QQ群、BBS论坛、微博,微信等,都以即时传播为突出特征。在这种传播技术的支持下,一条信息可以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之内获得千万次的阅读,并能够在瞬间传遍世界各地。 3.新媒体信息内容难以管控。虚拟空间的匿名性使其传播的信息、表达的意见真伪难辨,极易造成思想观念的混乱。 4.新媒体群体的社会公共事务参与意识和能力日益增强。从孙志刚事件促使《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废止,到“我爸是李刚”,到有些官员被网络“人肉搜索”,其腐败事实被揭露被爆料,被网民跟踪质询直至绳之以法,无不显示了新媒体参与公共治理的强大力量。 二、新媒体对政府形象塑造的机遇和挑战 伴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随着明星、草根网民在网络上掀起舆论热潮的同时,网络在公众中的信息传播交流和舆论监督效应日益明显,引起了各级领导和政府的重视,许多领导和政府部门已经将新媒体看作政民互动、树立政府形象的一大重要途径。但是网络新媒体给政府形象塑造带来的是机遇与挑战的并存,是政府形象建设的一把“双刃剑”。 (一)网络对政府形象塑造的机遇 当前,我们能看到各级政府都在完善和加强政府网站建设,许多政府网站已兼有了新闻发布、形象展示、舆论引导等职能,逐渐成为展现政府形象和传播政府精神的主要载体,

浅谈企业领导形象塑造

浅谈企业领导形象塑造 有位著名企业管理专家曾经把企业比作是一匹马,马的四条腿分别由影响企业发展的四个核心因素组成,这些因素分别是:领导力,执行力,团结向上的组织氛围和优秀的企业文化。在这些因素当中,领导力被放在了最为重要的位置,而要实现强有力的领导力,领导者自身形象的塑造是至关重要的。 领导者形象的塑造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它需要领导者不断认识自我,并且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提高自己在员工乃至于整个企业中的形象。以下就是对塑造领导者形象的几个具体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塑造领导形象的重要性的一些相关研究。 一、学会尊重员工。在现代企业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大背景下,尊重员工就成为了企业领导者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 尊重是相互的,领导尊重员工,员工反过来也会尊重领导,这种良性循环必然导致企业整体效率的提高,并且有利于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著名的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中,也将尊重和被尊重看作是人的一种高层次需求,所以领导者要将尊重员工看作是提升自身形象,满足职工需求,提升企业整体凝聚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在尊重员工方面,中国PC产业的巨头联想集团给我们树立了榜样,这一点在“ 联想是我家”的企业文化中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联想集团内部,每一位员工都会感受到来自其他成员和上级领导对自己的尊重,都能体会到一种家的气息和氛围,因此每一位员工都将自身的利益与组织目标结合在一起,随时随地都会从企业的长远角度出发去处理公司的每一件事物,也正是由于这一切才使得联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所以说,尊重员工是领导者塑造和提高自身形象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充分信任下属。如果把尊重员工看作是内涵的话,那么信任则是这一内涵的外延。信任是领导者实施领导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更是提高领导者自身形象的有效途径。 汉高祖刘邦在平定天下之后,在洛阳的庆功宴上曾高度评价了自己非常信任的爱将张良、萧何、韩信的功绩。他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积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是吾之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之,是其所以失天下也!”这一点充分说明信任下属与否直接决定着领导的最终效果。 在现代企业的领导实务当中,领导者要想取得领导活动的成功,必须作到对下属员工的充分信任。只有以信任为基础,才能保证管理活动的有效展开,也只有对员工有充分的信任,才能在员工的心目中树立良好的领导形象。 三、多建议,少命令。身为领导,在对待下属时,不要以为他们是下属,就随意的命令。实际上,人人皆有自尊心,所以不妨建议代替命令,这样不但能避免伤害别人的自尊,而且能使其乐于改正自己的错误,并且在自己的心目中对领导产生了一种好感,正是这种好感很可能成为其后来为组织贡献的强大动力。 建议和命令的最大区别就是被建议或命令者对对方的看法和心态截然不同。建议是建立在一种平等的基础上的交流方式,而命令则是建立在明显的上下级关系的基础上的。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如果领导者想在员工和下属的心里留下一个好的形象,就必须做到:多建议,少命令,使员工从内心里接受领导者的领导。 当然,少命令绝不意味着领导者不可以采取命令的方式来实现起领导的权威,一般来讲,强制性的任务应多采用命令的方式,非强制性的任务则更多的采用建议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领导者绝对权威和相对权威的统一,也才能使领导者恩威并施的形象在员工心目中的塑造和积淀。 四、广开言路,倾听员工的不同意见。员工寄希望于领导的,不只是领导者对自己个人

如何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如何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摘要本文主要从价值层面论述如何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首先阐述了政府形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然后说明要想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必须尽快适应政府职能和政府观念的转变最后着眼于政府形象的主客观统一性从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如何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这四个方面分别是政府整体形象与个体形象的统一、内在素质与外部形象的统一、价值目标与公众期望的统一、政府实际表现与公众对政府主观评价的统一。 前言在行政改革和行政化的过程中政府形象受到越来越普遍的关注。随着主义市场的和民主化的进程公众对政府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形象成为衡量政府绩效的一项重要标准。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在处理政府机构调整、塑造形象工程、实施名牌战略、搞活国有、整治腐败现象、打击法人走私、实施科教兴国、安置下岗职工、组建创新体系、抗御特大洪水等社会时所采取的战略决策都体现了政府对形象问题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政府及行政人员形象意识的增强。1997年成立了政府形象战略项目将政府形象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如何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已成了摆在现代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一般而言政府形象指社会公众在了解和经验的基础上对政府在运行过程中显示的行为特征和精神状况的总体印象和评价。它既是社会公众的主观评价又是政府客观表现的反映。 政府形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它虽然不是实实在在客观存在的但对政府力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构成政府影响力的基本要素之一。政府影响力体现着政府与公众之间双向互动的心理关系是决定政府的目标、意图、倾向能否为公众所接受或在多大程度上接受的一项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公众的心理、行为或行为倾向。所以政府形象的好坏对政府的目标、意图能否顺利实现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政府形象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是社会公众对政府价值标准、战略目标、是否廉洁、政策是否民主、高效与否、领导者素质、公务员行为规范程度乃至政府建筑物等诸因素印象的总和。它以政府自身的素质、行为和表现为基础受公众价值意向、主观评判的影响同时同政府自身形象的设计又有直接关系。它是政府的理念、行为及效果的集中综合表现。 政府形象是客观存在的。政府为了发挥其职能实现政府管理的目标制定和执行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并进行各种其他政府活动这些政府政策和政府活动必在社会公众的舆论环境中留下痕迹给公众留下某种印象公众会产生一定看法并做出相应评价。政府形象是发展变化的因为政府行为在不断变化公众的评判标准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政府形象随着政府的战略目标和价值导向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政府制定的政策和执行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政府面对的公众对象有国内国际的社会各阶层的发展程度不同的各地区的对于广泛而复杂的公众对象而言政府形象也是有差异的。为政者在于取信于民。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是各届政府梦寐以求的目标任何政府都希望得到民众充分的信任和忠心的爱戴。因为良好的政府形象具有极大的凝聚力有利于增强民众对政府的认同感和信任感提高政府统治的合法性。良好的政府形象要求政府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好的声誉会给政府带来巨大的无形财富。正如企业非常重视商业信誉因为良好的商业信誉会给它带来宝贵的商机和滚滚的财源一样。良好的政府形象对于政府工作的开展行政效率的提高行政行为有效性的增强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能为政府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无形基础。同时不良的政府形象对政府造成的损害也是相当严重的因为这不仅会败坏政府的声誉威胁到行政人员的前途而且会影响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损坏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甚至会危及到政府的生存其所造成的恶劣影响是无法挽回、难以估量的。所以任何一届政府都努力树立并维护其良好的受民众欢迎的政府形象。当前政府形象受到越来越普遍的关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政府行为与政府理念的普遍严重背离这对政府形象造成严重的损害所以政府形象受到了空前的重视。真实而大量的资料表明政府理念所描述的许多文明的行政行为正在被政府自己的不文明行为所践踏。例如政府大力宣扬提高

热点舆情事件中政府形象塑造的互动沟通机制研究

热点舆情事件中政府形象塑造的互动沟通机制研究 良好的政府形象是一种优质的政治资源,对于国家政治生态建设、公共事务管理、外交合作等领域都有巨大的意义。在互联网语境下,各级政府在应对热点舆情事件当中的反应,成为考验执政能力水平和权威公信力的新“试金石”。纵观近年来热点舆情事件中政府应对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基于一套行之有效的互动沟通机制是政府与媒体、公众建立信任、增进共识、化解危机的科学路径。本研究从互联网时代政府所面临的挑战出发,以政府、媒体、公众三个责任主体范畴研究热点舆情中互动与沟通机制的科学构建。 标签:政府形象;热点舆情;互动沟通机制 政府形象是社会公众对政府实际行为的认知和评价。良好的政府形象是一种优质的政治资源,在对内行使国家权力,对外进行合作交流中有着重要意义。国家形象的塑造来源于日常政务工作的积累和单个事件的应对。自十六大以来,“提升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成为新时期党和政府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的核心理念和关键环节。 当下互联网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兴起为热点事件舆情的形成、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力量积蓄。尤其是在社会转型、矛盾凸显的关键时期,每一个偶发的社会事件或个人行为都有可能迅速聚拢舆情,引发极大地社会关注。而每一次舆情应对都是对政府执政能力智慧和水平的考验,也是政府形象积累或消耗的挑战。在此过程政府、媒体和公众身处一种 “非零和”博弈的场域之中,如何通过有效的互动沟通,实现多方满意的平衡状态,进而实现政府形象的正面塑造,是当下提升政府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热点舆情事件对政府形象构建的挑战 舆论是公众意见的集合,代表着一定时期之内公众对于某一事件态度、观点、看法的总和。舆情特指互联网语境下针对某一特定事件形成的突发、迅速、广泛、集中的网络意见表达。与网络舆情力量崛起相伴随的是新时期政府形象建构的新挑战和新变化,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执政理念的挑战 近些年来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这种转变背后对政府形象的塑造标准是“民本”和“责任”。新媒体平台的发展强化了“自媒体”的传播形态,塑造了自下而上、交互渗透的传播格局,政府形象的传播策略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尤其是在“舆论反应”环节应该逐渐抛弃传统“中心性”应对思维,用对等沟通的理念回应民众的呼声和诉求。比如在一些负面事件的新闻报道中,传统思维是“报喜不报忧”、

形象塑造课程标准

《形象塑造》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承担学院:航空服务学院 制定:张梦雪制定日期:审核: 审核日期: 批准:批准日期: 一、适用对象 三年高职高专空中乘务专业 二、适用专业 空中乘务专业 三、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空中乘务专业的一门专业支撑课程,是从事空乘服务各岗位工作所要掌握的入门课程。其功能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空乘服务各个岗位应具备的形象塑造知识,使学生具备空乘服务各岗位所要求达到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要求。 (2)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空乘人员良好职业形象的意义,并掌握空乘应备的职业礼形象素养,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教授学生们掌握妆容、发型及服装的塑造标准,仪态和语言的基本要求,并能灵活运用到工作服务中,本课程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职业道德良好、理论知识足够、职业技能熟练、综合能力较强,具有应变、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3)课程衔接 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形体训练》等课程,后续课程是顶岗实习。 四、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化妆的基本程序,独立完成妆面修饰及发型修饰,服饰塑造仪态塑造语言塑造等基本常识,为提高学生各专门化方向的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2、能力目标 (1)能根据自身肤质正确使用各种化妆品和工具进行化妆。 (2)能按化妆地基本程序进行面部各部位的化妆修饰。 (3)能按空中乘务岗位要求,完成发型整理。 (4)能按要求独立完成自己的各种整体造型。 3、素质目标 (1)思想道德素质 培养学生以追求真善美为目标,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等;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社会公德。 (2)身心素质 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各种“做学一体”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让学生掌握形象塑造的基本常识,能按岗位要求修饰自己的仪

论政府形象的塑造

论当前我国政府形象的塑造 [摘要]:本文通过论述政府形象的科学内涵、特点、影响因素及社会作用,提出我国政府形象塑造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文化水平迅速提高,对政治、政府以及政策的关心度也随之提高,对政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政府管理领域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通过对种种现实状况的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政府需要以一种全新的思维理念去适应新的环境,以一种全新的运作方式去实现新的目标,需要政府公职人员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参与竞争,需要政府以全新的形象去应对挑战。因此,政府良好形象的塑造在这种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论述的是政府对内塑造良好形象的内容,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塑造良好形象的积极措施。 [关键字]:危机处理政府公关制度建设政府形象 绪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政府管理领域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加入WTO势必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必然包括对政府形象的影响。国内外的公众将依据变化的环境对政府形象进行重新的审视和评价。近几年来,由于受到传统性官僚体制的惯性使然,同时又受到社会环境变化和腐败现象日益严重的恶劣影响,使得政府形象受到严重损害,形成政府工作人员尸位素餐,政府机构构成臃肿,官僚主义盛行,人浮于世,趋利行为严重的不良政府形象,这就导致干群关系紧张,使我国政府形象受到严重的损害。有些具体地方性的政策得不到群众的认同、理解与支持;有的政府部门只对上负责,而忽略了对地方群众的负责。同时,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活跃,使得政府在管理领域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这样一种宏观和微观的严峻环境下,需要政府以一种新的思维理念去适应新的环境,以一种新的运作方式去实现新的目标,需要公务员以崭新的姿态参与竞

政府形象发展战略

政府形象发展战略 一、名词解释 1.政府(广义)(第一章) 广义地讲,政府可以看成是一种制定和实施公共决策,实现有序统治的机构,它泛指各类国家公共权力机关,包括一切依法享有制定法律、执行和贯彻法律,以及解释和应用法律的公共权力机构,即通常所谓的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 2.政府形象(操作角度的定义)(第二章) 政府形象就是作为行为主体和政治传播者的政府,在公共管理过程中,通过政策、行为和言论等方式向公众展示其所有活动而在相关社会行为者和受众心目中所形成的整体印象、认知和评价。 3.晕轮效应(第四章)P71 所谓“晕轮效应”是指认识主体把对认识客体的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扩大成为该客体的整体印象的认识现象。 4. 政府形象传播(第五章)P80 政府形象传播是指各级政府机关,借助于一定的传播沟通手段,向社会公众宣传和介绍自己,展示自身美好形象,从而赢得更广泛的理解、信任与支持的传播行为。 5. 政府形象公关策划(第六章)P101 政府形象公关策划是指政府机构为了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更好地体现国家管理职能,增进社会公众对政府工作的了解、支持、监督,以协调内部和外部各种关系的一种行政活动。 6. 专家评估法(第七章)P126 所谓专家评估,是指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分析而产生的一种认知能力。专家评估法则是指,通过不同的方式,依靠专家对政府形象管理中相关问题作出判断的一种创造性政策研究方法。

7.政府形象识别系统GIS(第三章)P51 政府形象识别系统是指把政府的理念、行为与视觉统一起来,用识别导入的方式进行建设,建立政府形象的识别系统,使政府形象定性化、系统化。 8. 政府形象管理(第八章) 所谓政府形象管理,是指在政府总体形象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对政府工作质量、政府政策形象、公务员形象、环境形象等实施全面管理,以提高政府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从而提高政府美誉度的现代管理活动和过程的总和。 9.新闻发言人制度(第八章)P135 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指国家、政党、社会团体任命或指定的专职新闻发布人员在一定时间内就某一重大事件或时局的问题,按照一定程序举行新闻发布会,或约见个别记者,发布有关新闻或阐述本部门的观点立场,并代表有关部门回答记者提问的制度。 10.政府形象危机(第八章)P140 政府形象危机就是指由于政府自身或公众的某种行为而导致政府生存环境恶化的突发性事件。 二、简答题 11.简述现代政府的基本原则。(第一章)P24-26 (1).人民主权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被认为是宪政体制下现代政府的第一原则。 (2).法治主义原则 法治是现代各国民众的普遍要求,也被认为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普遍准则。现代政府的法治主义原则指的就是所有的政府机构和权威机关必须服从法律及法律所体现的基本原则来组织和行使权力。 (3).有限政府原则 有限政府原则指的是政府及其官员的权力范围有所限制的原则。 (4).权力制约原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