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

一、定义

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ileus)指肠内容物在肠道中通过受阻。为常见急腹症。

二、病因

1、机械性肠梗阻

肠外原因

(1)粘连与粘连带压迫粘连可引起肠折叠扭转而造成梗阻。先天性粘连带较多见于小儿;腹部手术或腹内炎症产生的粘连是成人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但少数病例可无腹部手术及炎症史

(2)嵌顿性外疝或内疝

(3)肠扭转常由于粘连所致

(4)肠外肿瘤或腹块压迫

肠管本身的原因

(1)先天性狭窄和闭孔畸形

(2)炎症肿瘤吻合手术及其他因素所致的狭窄。例如炎症性肠病肠结核放射性损伤肠肿瘤(尤其是结肠瘤)肠吻合等

(3)肠套叠在成人较少见,多因息肉或其他肠管病变引起

肠腔内原因

由于成团蛔虫异物或粪块等引起肠梗阻已不常见。巨大胆石通过胆囊或胆总管-指肠瘘管进入肠腔,产生胆石性肠梗阻的病例时有报道

2、动力性肠梗阻

.麻痹性腹部大手术后腹膜炎、腹部外伤、腹膜后出血、某些药物肺炎、脓胸脓毒血症、低钾血症、或其他全身性代谢紊乱均可并发麻痹性肠梗阻

.痉挛性肠道炎症及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均可引起肠管暂时性痉挛

3、血管性肠梗阻

肠系膜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和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为主要病因。

各种病因引起肠梗阻的频率随年代地区、民族医疗卫生条件等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年前嵌顿疝所致的机械性肠梗阻的发生率最高,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预防性疝修补术得到普及,现已明显减少。而粘连所致的肠梗阻的发生率明显上升。

4、麻痹性肠梗阻的病因

腹膜炎的肠麻痹并非由于肠壁本身肌肉的瘫痪,而是因外来的运动神经发生瘫痪所致。肠道的运动神经大部来自迷走神经,而交感神经则对肠壁平滑肌起抑制作用,对括约肌则起收缩作用。由此可以推测,这种肠麻痹是由于支配肠壁的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而使肠壁的运动表现出暂时性的抑制状态。

腹膜炎的肠麻痹并非毒素的作用,而是肠管胀气所造成结果。而且肠管一旦扩张,肠壁的吸收作用可随之减弱,分泌反而增强,气体和液体的积聚又将进一步使肠管扩张和肠蠕动消失。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是造成肠梗阻的真正原因。

三、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1.腹部膨胀

多见于低位小肠梗阻的后期。闭袢性肠梗阻常有不对称的局部膨胀,而麻痹性肠梗阻则有明显的全腹膨胀。在腹部触诊之前,最好先作腹部听诊数分钟。

2.肠鸣音(或肠蠕动音)亢进或消失

在机械性肠梗阻的早期,当绞痛发作时,在梗阻部位经常可听到肠鸣音亢进,如一阵密集气过水声。肠腔明显扩张时,蠕动音可呈高调金属音性质。在麻痹性肠梗阻或机械性肠梗阻并发腹膜炎时,肠蠕动音极度减少或完全消失。

3.肠型和蠕动波

在慢性肠梗阻和腹壁较薄的病例,肠型和蠕动波特别明显。

4.腹部压痛

常见于机械性肠梗阻,压痛伴肌紧张和反跳痛主要见于绞窄性肠梗阻,尤其是并发腹膜炎时。

5.腹块

在成团蛔虫、胆结石、肠套叠或结肠癌所致的肠梗阻,往往可触到相应的腹块;在闭袢性肠梗阻,有时可能触到有压痛的扩张肠段。

体征

4.直肠指诊:注意直肠是否有肿瘤,指套是否有鲜血。有鲜血应考虑到肠黏膜病变、肠套叠、血栓等病变。

四、护理措施

1、非手术疗法的护理

(1)饮食:肠梗阻者应禁食,待梗阻缓解后12小时方可进少量流食,但忌甜食和牛奶,以免引起肠胀气,48小时后可试进半流食。

(2)胃肠减压:以减轻腹痛、腹胀。保持减压通畅,做好减压期间相关护理。

(3)解痉、止痛:单纯性肠梗阻可应用阿托品类解痉药缓解疼痛,禁用吗啡类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而延误诊断。

(4)液体疗法的护理:保证输液通畅,记录24小时出、入液体量,观察水、电解质失衡纠正情况等。

(5)防治感染和中毒:遵医嘱应用抗生素,以减少毒素吸收,减轻中毒症状

(6)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以及时发现绞窄性肠梗阻的体征。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考虑到有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应及早采取手术治疗。

2、手术疗法的护理

术前准备:除上述非手术护理措施外,按腹部外科常规术前准备。

3、术后护理

1)卧位:回病房后根据麻醉给予适当的卧位,麻醉清醒后。血压、脉搏平稳给予半卧位。

2)饮食:禁食、胃肠减压,待肛门排气,拔出胃管后当日每1~2小时饮20~30ml 水,第2日喝米汤,第3日流食,l厨后改半流食,2周后软饭。忌生冷、、油炸及刺激性食物。

3)活动:鼓励病人早期活动,以利于肠功能恢复,防止肠粘连。

4)防治感染: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5)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伤口敷料及引流情况,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

4、健康教育

(1)注意饮食卫生:不食不洁净的食物,不暴饮暴食,多吃易消化的食物,进食后不做剧烈运动。

(2)保持大便通畅:老年及肠功能不全者有便秘现象应及时给予缓泻剂,必要时灌肠,促进排便。

(3)有腹痛等不适,及时前来医院就诊。

肠梗阻患者护理病例(建议收藏)

肠梗阻病人的护理病案分析 患者:王小吉,女,67岁,因“腹胀痛,肛门停止排便排气4天”入院。患者于2年前行胃部分切除术,术后一年内偶有腹痛,近一年疼痛次数增多,口服一些顺气药好转。4天前无明显诱因再次腹痛,时轻时重,在当地卫生院治疗不见好转,肛门未排气排便,无恶心及腹胀。入院时查体: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部略膨隆,未见明显肠型及胃蠕动波,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脐周及上腹部压痛,无腹肌紧张,叩诊呈鼓音,未叩及移动性浊音,听诊:脐周闻及高调肠鸣音,腹部平片提示:上腹部有液平面,提示肠梗阻,X线征象.腹部B超提示:腹内有少量积液,声像图,肝胆脾胰双肾目前未见异常声像图.血常规提示:血白细胞WBC:17。5*10/9/L。病程中患者精神尚可,饮食,睡眠欠佳,小便正常,大便未解,门诊以“肠梗阻"收入院.入院后禁饮食,抗生素治疗,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目前患者未排便排气,仍有腹痛。 一肠梗阻等原因: 1)肠管外受压引起:1.粘连与粘连带压迫,粘连可引起肠折叠扭转而造成梗阻。先天性粘连带多见于小儿;腹部手术或腹内炎症产生的粘连是成人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但少数病例可无腹部手术及炎症史2。嵌顿疝3.肠扭转所致4。肠外肿瘤块压迫...。..文档交流(2)肠管本身的原因如:1.先天性狭窄和闭孔畸形2.炎症肿瘤吻合手术及其他因素所致的狭窄3。肠套叠在成人较少见,多因息肉或

其他肠管病变引起。..。..文档交流 (3)肠腔内原因如:成团蛔虫异物或粪块等引起肠梗阻。巨大胆石通过胆囊或胆总管进入肠腔,产生胆石性肠梗阻。引起该患者肠梗阻的原因可能有:(1)粘连与粘连带压迫.粘连可引起肠折叠扭转而造成梗阻,(2)肠外肿瘤或包块压迫。。..。。。文档交流 二治疗原则: (1)纠正脱水电解质丢失和酸碱平衡失调。 (2)禁饮禁食,持续胃肠减压。 (3)控制感染和毒血症 (4)解除梗阻恢复肠道功能 (5)中医,中药应用:中药汤剂100ml胃管注入,注入后夹管30分钟,每天2次,维生素B1注射液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文档交流(6)油类应用:可用石蜡油,生豆油或菜油30~50ml分次口服或由胃肠减压管注入; (7)保守治疗无效,行手术治疗; 三护理诊断: (1)舒适的改变腹胀、腹痛、恶心:与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 行有关; (2)焦虑:与疾病、疼痛有关; (3)体液不足:与肠内或体腔积液,禁食,胃肠减压等因素 有关; (4)潜在并发症:肠坏死,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水电解质及

肠梗阻护理查房

肠梗阻 患者缪??,男,60岁,患者于入院前2天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脐周阵发性疼痛,伴有恶心呕吐,未停止排气,排便减少,于当地医院就诊,腹部CT平扫未提示明显异常,予以胃肠减压等对症治疗,患者腹痛加重程持续性,故来我院就诊,急诊复查腹部CT:腹腔及盆腔积液,小肠积液伴肠壁积气,考虑小肠低位梗阻。急诊拟“肠梗阻”于2013年1月30日9:50分收治入院。遵医嘱予以外护I级,禁食。并于当天13:45分于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后予以外护I级,禁食,心电监护,吸氧,胃肠减压计量,腹腔负压求计量,留置导尿计量,补液1500ml+抗生素静脉点滴。于2月1遵医嘱予以外护II级,禁食。患者病情稳定后予以拔出各引流管,目前患者术后第一周,一般情况量,病情恢复中。 患者平素健康状况良好,既往无结核病史,肝炎病史,无外伤、手术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无糖尿病史,无烟酒嗜好,无家族遗传史。 护理体检 T:36.7 P:90次/分 R:20次/分 BP:108/63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效果评价 姓名:缪?? 科别:普外病区:九床号:925 住院号:231789 1、向患者介绍环境、以及 大夫和护士、病友 2、向患者介绍治疗方案 1、给予采取舒适的体位, 用枕头支撑,使患者处于 半卧位。半卧位可使腹肌 松驰,有助于减轻疼痛的 敏感性。2、根据医嘱给予 抗生素以控制炎症改善 病情。3、指导掌握放松术 以减轻疼痛。4、在诊断 未明确前禁用止痛剂。5、 术后切口疼痛不能忍受, 影响休息者遵医嘱可给 予止痛剂。6、鼓励患者术 后早期活动,以减少炎症 粘连。7、避免用力咳嗽增 加腹压使切口疼痛,如有 咳嗽可用手按压保护切 口以减轻疼痛。 1、评估、记录腹胀的程 度。 2、插胃管将胃内容物及 液体引出体外减轻腹 胀。3、保持有效负压吸引。 4、若腹部手术造成的梗 阻可采用腹部热水袋热 敷肌肉注射解痉药物。 5、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 是否有肛门排气、排便 如有则或拔出胃管流质 饮食。

肠梗阻术后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一

肠梗阻术后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一、术后护理问题 1、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 2、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与梗阻后血运障碍,术前、术中体液丢失,胃肠减压有关 3、焦虑或恐惧:与对疾病缺乏认识有关 4、导管滑脱的风险:与管道固定方法不当及活动时未注意妥善固定引流管导致管道牵拉有关。 5、潜在并发症的风险:出血、腹腔感染、肠粘连、肠瘘.、肠坏死等。 二、术后护理措施 1、疼痛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嘱患者在咳嗽、深呼吸时用手按压伤口以减轻疼痛感。妥善固定各引流管,防止引流管来回移动所引起的疼痛。疼痛加重时遵医嘱给予患者使用止痛药。 2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遵医嘱给予静脉内输入足够的液体及纠正酸碱失衡的药物,必要时从中心静脉内输入高营养液体,以补充足够的氮和热量,以促进康复。 3、焦虑或恐惧 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疏导,讲解成功案例,以增强其信心。

4、导管滑脱的风险 加强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妥善固定各个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受压打折、扭曲或滑脱,造成引流管效能降低,注意观察并记录各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若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5、排便异常 患者肠蠕动恢复后,可适当多饮水,多吃新鲜蔬果,下床适当运动以促进肠蠕动,休息时可在床上环形按摩腹部。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开塞露等缓泻剂,以保持大便通畅。 6、潜在并发症的风险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观察切口有无渗液、渗血,如有渗出及时通知医生换药,及时观察并记录各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若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根据病情协助患者术后24小时开始早期活动(床上做起、下地活动),以预防肠粘连的发生。其中肠瘘一般发生在术后的3-5天,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腹痛腹胀,白细胞计数升高,切口疼痛周围红肿,继而出现脓性渗出液,引流液为肠内容物或有粪臭味,以此确定为肠瘘。

肠梗阻病人的.护理

第九章肠梗阻病人的护理 一、肠梗阻 部分或全部的肠容物不能正常流动并顺利通过肠道,称为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tion),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90%的肠梗阻发生于小肠,特别是最狭窄的回肠部,而结肠梗阻最常发生于乙状结肠。肠梗阻病情多变,发展迅速,常可危及病人生命;据统计,美国小肠梗阻的死亡率为10%,结肠梗阻死亡率为30%。肠梗阻若不能在24小时诊断和及时处理,死亡率还将增加;尤其是绞窄性肠梗阻,死亡率相当高。 【病因】引起肠梗阻的原因很多,小肠梗阻的原因可能是炎症、肿瘤、粘连、疝气、肠扭转、肠套叠、食团堵塞及外部压力导致的肠腔狭窄,麻痹性肠梗阻、肠系膜血管栓塞及低血钾等也可引起小肠梗阻,另外严重感染可引起肠梗阻。80%的大肠梗阻是由肿瘤引起的,其部分发生在乙状结肠,其他还包括憩室炎、溃疡性结肠炎、以往的外科手术病史等。 按照肠梗阻发生的原因,可将之分为机械性、神经原性和血管原性肠梗阻。 1.机械性肠梗阻 (1)粘连:是大肠和小肠梗阻最常见原因,因外科手术或不明原因引起的粘连,尤其是外科手术遗留的异物刺激,都将使纤维和疤痕组织形成束带,对肠腔形成外部压力,或使肠管与其他组织粘连,引起肠道变形、成角,甚至成为肠道扭转的轴心,造成肠道梗阻。在粘连的疾病基础上,饮食不当、剧烈运动或突然的体位改变可诱发肠梗阻。粘连引起的肠梗阻占各类梗阻的20~40%;多处粘连增加了肠梗阻的可能性。 (2)肠扭转和肠套叠:肠扭转是一段肠管沿肠系膜长轴旋转而形成闭袢性肠梗阻,常以肿瘤或憩室炎症的肠段扭转为多见,最多发生于小肠,其次为乙状结肠。小肠扭转多见于青壮年,常因饱餐后立即剧烈运动而发病;乙状结肠扭转多见于男性老年人,常有便秘习惯。肠扭转因血管受压,可在短期发生肠绞窄和坏死,死亡率高达15~40%。肠套叠是由于各种原因使近端肠管蠕动、压缩进入远端肠管,常见于婴幼儿及大肠肿瘤病人等。 (3)肿瘤:大肠机械性肠梗阻80%是由肿瘤引起,最常发生于乙状结肠。由于肿瘤生长较为缓慢,大肠肠腔较宽,因此多由粪块阻塞在梗阻部位而诱发或

肠梗阻护理常规

肠梗阻护理常规 一、定义 肠梗阻,指肠内容物通过障碍,通俗地讲就是肠道不通畅。这里肠道通常是指小肠(空肠、回肠)和结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 二、症状和体征: 1症状: (1)腹痛:机械性肠梗阻因肠蠕动增强,常有阵发性腹绞痛。腹痛发作时病人常自感腹内有气体窜行,可见到或扪到肠型,听到高亢肠鸣音;如果是不完全肠梗阻,当气体通过梗阻后,疼痛骤然减轻或消失;肠扭转和肠套叠时,因肠系膜过度受牵拉,疼痛为持续性并阵发性加重;到病程晚期由于梗阻以上肠管过度扩张、收缩乏力,疼痛的程度和频率都减轻;当出现肠麻痹后,腹痛转变为持续性胀痛。 (2)呕吐:呕吐的频度、呕吐量及呕吐物性状随梗阻部位的高低而有所不同。高位梗阻(主要指十二指肠和空肠近侧)呕吐出现较早、较频繁,呕吐量较多;低位梗阻呕吐出现较晚,次数也较少,呕吐量较少,低位梗阻由于细菌繁殖的作用,呕吐物还具有粪臭 味。 (3)腹胀:梗阻时因肠管扩张而引起腹胀。腹胀程度因梗阻是否完全及梗阻部位而异。梗阻越完全,部位越低,腹胀越明显;有时梗阻虽完全,但由于肠管贮存功能丧失,呕叶早而频繁,亦可不出现腹胀;若不注意这一情况,可导致漏诊、误诊。闭拌型肠梗阻常表现出不对称性腹部膨胀,有时可在该处扪到扩张的肠管。 (4)停止排气排便:肠梗阻因为肠内容物运送受阻,不能排出体外,故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但必须注意,梗阻部位远端的肠内容物仍可由蠕动下送。因此,即使完全梗阻, 在这些内容物排净之前,患者可继续有排气排便,只是在排净之后才不再有排气排便。当然,在不完全性梗阻,排气排便现象不会完全消失。 2、体征: (1)局部

视诊:机械性肠梗阻常可见腹部彭隆、肠型和异常蠕动波;肠扭转时可见不对称性 腹胀;麻痹性肠梗阻则腹胀均匀。 触诊:单纯性肠梗阻时腹壁较软,轻度压痛;绞窄性肠梗阻时有腹膜刺激征、压痛 性包块;蛔虫性肠梗阻时常在腹中扪及条索状团块。 叩诊:麻痹性肠梗阻全腹呈鼓音;绞窄性肠梗阻时有渗液时,可出现移动性浊音。 听诊:机械性肠梗阻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音或金属音;麻痹性肠梗阻肠鸣音减弱 或消失。 (2)全身:肠梗阻病人由于体液丢失可出现相应的脱水体征,如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脉细速、血压下降和心率失常等。 三、常见护理诊断 1体液不足:与频繁呕吐、肠腔内大量积液及胃肠减压有关。 2、疼痛:与肠蠕动增强或肠壁缺血有关。 3、体温升高:与肠腔内细菌繁殖有关。 4、潜在并发症:吸入性肺炎、腹腔感染、肠痿、肠粘连等。 四、护理措施: 1非手术治疗 (1)禁食、胃肠减压:胃肠减压抽出积聚在梗阻上端的气体和液体,降低肠内张 力,有利于改善肠壁血循环,减轻全身中毒症状,改善呼吸、循环功能。有效的胃肠减压对单纯性肠梗阻和麻痹性肠梗阻可达到解除梗阻的目的,对于需要手术者也是一种良好的术前准备; (2)维持体液平衡:重点在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肠绞窄时因丢失大量 血浆和血液,故在适当补液后应输全血或血浆; (3)营养支持:肠梗阻时手术或非手术治疗都有相当一段时间不能进食,所以营养 支持很重要。一般的外周静脉输液通常达不到营养支持的要求,可采用全胃肠外营养,也就是通过静脉途径输注身体所必需的营养液。肠梗阻时采用全胃肠外营养,既可作为术前的准备,也可作为非手术治疗或术后不能及早进食的支持治疗。若肠梗阻解除和肠功能恢复,最好尽早口服。不能进正常饮食的病人,可进要素膳食; (4)抗生素治疗:肠梗阻时,在梗阻上端肠腔内细菌可迅速繁殖。肠梗阻病人应使 用针对需氧和厌氧的抗生素。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 一、定义 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ileus)指肠内容物在肠道中通过受阻。为常见急腹症。 二、病因 1、机械性肠梗阻 肠外原因 (1)粘连与粘连带压迫粘连可引起肠折叠扭转而造成梗阻。先天性粘连带较多见于小儿;腹部手术或腹内炎症产生的粘连是成人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但少数病例可无腹部手术及炎症史 (2)嵌顿性外疝或内疝 (3)肠扭转常由于粘连所致 (4)肠外肿瘤或腹块压迫 肠管本身的原因 (1)先天性狭窄和闭孔畸形 (2)炎症肿瘤吻合手术及其他因素所致的狭窄。例如炎症性肠病肠结核放射性损伤肠肿瘤(尤其是结肠瘤)肠吻合等 (3)肠套叠在成人较少见,多因息肉或其他肠管病变引起 肠腔内原因 由于成团蛔虫异物或粪块等引起肠梗阻已不常见。巨大胆石通过胆囊或胆总管-指肠瘘管进入肠腔,产生胆石性肠梗阻的病例时有报道 2、动力性肠梗阻 .麻痹性腹部大手术后腹膜炎、腹部外伤、腹膜后出血、某些药物肺炎、脓胸脓毒血症、低钾血症、或其他全身性代谢紊乱均可并发麻痹性肠梗阻 .痉挛性肠道炎症及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均可引起肠管暂时性痉挛 3、血管性肠梗阻 肠系膜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和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为主要病因。

各种病因引起肠梗阻的频率随年代地区、民族医疗卫生条件等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年前嵌顿疝所致的机械性肠梗阻的发生率最高,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预防性疝修补术得到普及,现已明显减少。而粘连所致的肠梗阻的发生率明显上升。 4、麻痹性肠梗阻的病因 腹膜炎的肠麻痹并非由于肠壁本身肌肉的瘫痪,而是因外来的运动神经发生瘫痪所致。肠道的运动神经大部来自迷走神经,而交感神经则对肠壁平滑肌起抑制作用,对括约肌则起收缩作用。由此可以推测,这种肠麻痹是由于支配肠壁的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而使肠壁的运动表现出暂时性的抑制状态。 腹膜炎的肠麻痹并非毒素的作用,而是肠管胀气所造成结果。而且肠管一旦扩张,肠壁的吸收作用可随之减弱,分泌反而增强,气体和液体的积聚又将进一步使肠管扩张和肠蠕动消失。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是造成肠梗阻的真正原因。 三、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1.腹部膨胀 多见于低位小肠梗阻的后期。闭袢性肠梗阻常有不对称的局部膨胀,而麻痹性肠梗阻则有明显的全腹膨胀。在腹部触诊之前,最好先作腹部听诊数分钟。 2.肠鸣音(或肠蠕动音)亢进或消失 在机械性肠梗阻的早期,当绞痛发作时,在梗阻部位经常可听到肠鸣音亢进,如一阵密集气过水声。肠腔明显扩张时,蠕动音可呈高调金属音性质。在麻痹性肠梗阻或机械性肠梗阻并发腹膜炎时,肠蠕动音极度减少或完全消失。 3.肠型和蠕动波 在慢性肠梗阻和腹壁较薄的病例,肠型和蠕动波特别明显。 4.腹部压痛 常见于机械性肠梗阻,压痛伴肌紧张和反跳痛主要见于绞窄性肠梗阻,尤其是并发腹膜炎时。 5.腹块 在成团蛔虫、胆结石、肠套叠或结肠癌所致的肠梗阻,往往可触到相应的腹块;在闭袢性肠梗阻,有时可能触到有压痛的扩张肠段。 体征

肠梗阻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肠梗阻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禁食,按医嘱补液。 2、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尿量,如有休克即作抗休克处理。 3、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化验血常规、生化等,结果立即通知医生。 4、停留胃管,持续胃肠减压,如病人是餐后急性梗阻,应选择较粗的胃管,略剪大胃管侧孔,插至胃窦部,使胃内容物能顺利吸出,达到有效的胃肠减压。 5、观察呕吐、腹胀、腹痛和排便情况、呕吐物的量、颜色、性质、气味,并作记录。 腹痛:注意疼痛性质、程度、部位,如疼痛加重、间歇时间短,肠鸣音亢进,疼痛范围扩大,有发生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腹胀:低位肠梗阻,肠腔内有大量的液体和气体,因此,腹 胀明显,由于腹部膨胀,使隔肌升高,影响肺部气体交换,病人可出现缺氧,必要时可给氧气吸入。 呕吐:高位肠梗阻呕吐出现早但频繁,呕吐物为胃液及胆汁,量较多;低位性肠梗阻呕吐出现晚,呕吐物为粪便样液体,镀少而臭。当病情好转及梗阻缓解时,呕吐可停止。 排便排气情况,多数病人停止排便,高位肠梗阻者,早期仍有少量粪便排出,注意观察大便性质,如排出血性大便,可晚为肠套叠或

发生绞窄。如排出鲜血可能为下消化道肿瘤。 6、注意输液量、速度及次序,严重脱水者输液速度要加快 (二)术后护理 1、按外科一般手术后护理常规。 2、平卧6小时,血压平稳后改半卧位,以利引流和改善呼吸。 3、保持胃肠减压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记录引流量,一般术后48—72小时肠蠕动恢复,可拔除胃管。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4、拔除胃管后开始进流质,每次进食不要过饱,进食后观察有无腹胀、腹痛、呕吐等。 5、术后24小时,鼓励病人在床上活动,防止术后肠粘连和肺部并发症。 6、术后放置引流者,注意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渗液多时要及时更换敷料。 7、施行肠吻合者,术后两周内禁服泻药及灌肠,以免肠蠕动过快,影响吻合口愈合

肠梗阻护理计划范文3篇-模板

肠梗阻护理计划范文3篇 肠梗阻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腔的腹部外科常见病。按发病原因可分为机械性、动力性及血运性肠梗阻。本文是本人为大家整理的肠梗阻护理计划,仅供参考。 肠梗阻护理计划篇一: 科别:普外科病室:2 床号:3 病案号:080714 入院时间:20xx年x月x日-10Am 一.一般资料 姓名:王斌性别:男年龄:28 民族:汉籍贯:甘肃白银 婚姻:已婚职业:教师信仰:无文化程度:大学资料来源:患者自述入院方式:扶入病房可靠程度:可靠病历记录日期:20XX-07-12-10Am 入院诊断:粘连性肠梗阻 二、病人健康状况和问题 (一)入院原因和经过 1.主诉:腹痛、腹胀、呕吐伴停止排气排便一天。 2.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一天出现无明显诱因的腹中部疼痛,疼痛呈阵发性绞痛,并出现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腹胀较明显。同时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起病后,患者不思饮食,精神及休息均差。 (二)现在身体状况 1.饮食、饮水情况:未进食水 2.大小便情况:大便未解,小便量少,色黄 3.睡眠情况:较差, 4.自理程度:不能自理(完全补偿系统) (三)既往身体状况 1.既往病史:一年前在本院有急性阑尾炎手术史。 2.家族史:否认家族有各类传染病及遗传病史;亦无此类疾病史。 3.过敏史:无 4.月经生育史: 无 5.嗜好:无烟酒等不良嗜好。 (四)心理社会状况

1.人格类型:(请在相应的选项上划) 独立 /依赖紧张/松弛主动/被动内向/外向 2.精神情绪状态:精神较紧张,但情绪相对稳定。 3.对疾病和健康的认识:对本病的诱因及预后有一定的认知。 4.医疗费用支付形式: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5.适应能力(病人角色): 6.住院顾虑: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7.主要药物治疗(原则与药物名称):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三、体格检查(主要阳性体征)视诊:未见明显肠型和蠕动波。触诊:腹中部压痛明显,可触及条索装的团块。叩诊:移浊弱阳性。听诊: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及金属音。 四、与目前疾病密切相关的异常化验及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白总分明显升高;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均升高,提示脱水,血液浓缩。 2:血气分析、血清电解质: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 3:X线检查:肠管积气,可见液平面。五、目前主要治疗及护理 (一)基础治疗:包括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二)解除梗阻: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护理要点 1.评估重点:详细了解患者的各种情况,尤其是腹部手术史。 2.病人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对手术有无思想准备。 3.连续观察病人的症状与体征。 4.做好胃肠减压的护理。 5.病人手术名称、伤口情况及引流液的色、量、质。病人术后有何不适、心理反应。 6.病人术后恢复情况,有无并发症,并对可能出现的相应症状与体征进行观察与评估。 7.病人及家属是否已得到肠梗阻疾病的健康指导。 肠梗阻护理计划篇二: 一.疾病介绍:肠梗阻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腔的腹部外科常见病。按发病原因可分为机械性、动力性及血运性肠梗阻。其共同表现是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机械性肠梗阻有肠型或蠕动波,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或金属音;肠扭转时腹胀多不对称;麻痹性肠梗阻则腹胀均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二.护理要点:是围绕矫正因肠梗阻引起的全身性生理紊乱和解除梗阻而采取的相应措施,即胃肠减压;矫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防治感染和中毒。保守治疗无效时积极完善术前准备,尽早手术解除梗阻 三护理问题(术前)

肠梗阻病人的护理(一类特选)

肠梗阻病人护理 概念: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即顺利通过肠道,称肠梗阻。诊断困难,发展快、病情重,常需急症处置。仅次于急性阑尾炎,胆道疾病,占第三位。病情严重的绞窄性肠梗阻的死亡率仍达10%左右。 1 分类 按肠梗阻发生的基本原因分类: 1)机械性:最常见。 ①肠壁病变:,如先天性肠道闭锁、狭窄、肿瘤、套叠、炎症等。 ②肠管受压、如粘连带、肠管扭转、嵌顿疝、肿瘤压迫等。 ③肠腔堵塞,如蛔虫团、粪块、胆石、异物等。 2)动力性:由于神经抑制或毒素刺激导致肠壁肌肉运动紊乱,致使肠内容物不能运行。 麻痹性肠梗阻多见,常见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部大手术、腹膜后血肿或感染。 痉挛性如急性肠炎、慢性铅中毒。 3)血运性:肠系膜血管发生血栓或栓塞,引起肠管血运障碍,致肠麻痹,失去蠕动,肠内容物不能运行。随着人口老龄化,动脉硬化等疾病增多,已不少见。 按有无血运障碍分类 1.单纯性肠梗阻:仅有内容物通过受阻,而肠管并无血运障碍。 2.绞窄性肠梗阻:可因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栓塞或受压而使相应肠段发生急性缺血;或单纯性梗阻时因肠管高度膨胀,肠管小血管受压,而导致肠壁发生血运障碍。 按梗阻部位:高位肠梗阻、低位肠梗阻。按梗阻程度:完全性与不完全性肠梗阻。 按发病缓急:急性与慢性肠梗阻。 2 病理生理: 三方面:肠膨胀、积气积液和肠坏死;体液丧失和电解质紊乱;感染和毒素吸收 ①肠管局部变化 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 梗阻以上肠管蠕动频率和强度增加,梗阻以上肠管膨胀、肠腔积气积液 梗阻肠壁充血水肿、血运障碍,梗阻以下肠管瘪陷,膨胀和瘪陷交界处为梗阻所在 急性完全性肠梗阻:肠腔压力↑→静脉回流受阻→肠壁水肿、增厚、呈暗红色→动脉血运受阻→肠管变成紫黑色→坏死、穿孔 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梗阻以上肠腔扩张、肠壁代偿性肥厚腹壁视诊常可见扩大的肠型和肠蠕动坡。 ②全身改变: (一)肠腔膨胀、积气积液 (二)体液丧失、水电解质紊乱,进而酸碱失衡。 (三)感染和毒素吸收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二)身体状况:痛、吐、胀、闭。 1 腹痛: 机械性肠梗阻表现为腹部阵发性绞痛,这是由于要克服梗阻,肠管蠕动加剧所引起的,腹痛发作时可伴有肠鸣。如果腹痛的间歇期不断缩短,甚至成为持续性腹痛,可能是绞窄性肠梗

第十一章急性肠梗阻病人的护理

第十一章急性肠梗阻病人的护理 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是指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 为常见急腹症。 【病因及发病机制】 1.按梗阻的原因可分为: ()机械性肠梗阻:在临床上最常见,由于机械因素造成肠腔狭窄或闭塞1致使肠内容物不能通过。主要原因有:肠腔堵塞:如结石、粪块、寄生虫、异①物等堵塞所致。肠管外受压:如肠粘连、肠扭转、嵌顿性疝或受肿瘤压迫。③②肠壁病变:如肠肿瘤、肠套叠、先天性肠道闭锁等。 ()动力性肠梗阻:无器质性肠腔狭窄,主要由于神经反射或毒素刺激所2引起肠壁肌层功能紊乱,肠蠕动丧失或肠管痉挛而致使肠内容物不能运行。又可分为:麻痹性肠梗阻:亦称无动力性肠麻痹。常见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低钾①血症及某些腹部手术后。痉挛性肠梗阻:比较少见,可继发于尿毒症、重金属②中毒和肠功能紊乱。 ()血运性肠梗阻:肠管无机械性阻塞,由于肠管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致肠3功能受损、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见于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或栓塞,较少见。 2.按肠壁血供有无障碍可分为:(1)单纯性肠梗阻:仅有肠腔阻塞而无肠壁血供障碍。(2)绞窄性肠梗阻:肠梗阻时同时伴有肠壁血供障碍。 【病理生理】 肠梗阻病理生理的改变严重程度视梗阻部位的高低、梗阻时间的长短、以及肠壁有无血液供应障碍而不同。.

1. 肠管的局部变化 梗阻以上部位肠蠕动增强,以克服肠内容通过障碍。梗阻以上的肠腔因积液积气而扩张、膨胀,梗阻部位愈低,时间愈长,肠膨胀愈明显;梗阻以下的肠管则瘪陷、空虚或仅存少量粪便。肠管膨胀,肠壁变薄,肠腔内压力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可使肠壁血运障碍,最初为静脉回流受阻,肠壁的毛细血管及小静脉瘀血,肠壁充血、水肿、增厚、呈暗红色。由于组织缺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肠壁上有出血点,并有血性渗出液渗入肠腔和腹腔;继而出现动脉血运受阻,血栓形成,肠壁失去活力,肠管成紫黑色。肠管最终缺血坏死而破溃、穿孔。 2. 全身变化 ()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肠梗阻时肠膨胀可引起反射性呕吐;梗阻以上1肠腔中积留大量液体,这些液体封闭在肠腔内不能进入血液,等于体液的丢失;此外,过度的肠膨胀影响静脉回流,导致肠壁水肿和血浆外渗。体液的丢失伴随着电解质的丢失,胆汁、胰液及肠液均为碱性;而组织灌注不良,酸性代谢产物增加,尿量减少,易引起严重代谢性酸中毒。 ()感染和毒血症:梗阻以上的肠腔内细菌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以及肠壁2血运障碍导致其通透性增加,易引起腹腔感染,并经腹膜吸收引起全身性感染或中毒。严重的腹膜炎和毒血症是导致肠梗阻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呼吸和循环功能障碍:肠腔内大量积气、积液引起腹内压升高,膈肌3上抬,影响肺的通气或换气功能;体液丧失、血液浓缩、细菌繁殖释放毒素等可导致微循环障碍,严重者可导致多系统功能障碍或衰竭。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了解病人的年龄,有无饮食不洁、驱蛔不当、饱餐后剧烈活动、便秘等诱因,以往有无腹部手术、损伤或腹膜炎病史。 (二)身体状况 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便排气是肠梗阻的典型症状但在各类肠梗阻中 轻重并不致 1.症状: ()腹痛: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病人表现为阵发性绞痛,是由梗阻部位以1上的肠管强烈蠕动所引起持续性阵发性加剧的绞痛提示绞窄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时表现为持续性胀痛,无绞痛。. (2)呕吐:梗阻早期为反射性呕吐吐出物多为胃内容物呕吐因梗阻部位高低而不同高位小肠梗阻呕吐早、频繁,吐出物为胆汁样物。低位小肠梗阻呕吐迟而少,可吐出粪臭样物结肠梗阻时,早期可无呕吐,以腹胀为主。绞窄性肠梗阻时呕吐物呈咖啡样或血性。 ()腹胀:其程度与梗阻部位有关。高位小肠梗阻由于频繁呕吐多无明显3腹胀;低位小肠梗阻及麻痹性梗阻常有显著的全腹膨胀。绞窄性肠梗阻常呈不对称的局部膨胀。 (4)停止排便排气:见于急性完全性肠梗阻。但梗阻初期、高位梗阻、不全性梗阻可有肛门排便排气。血性便或果酱样见于绞窄性肠梗阻。 (5)全身症状:单纯性肠梗阻患者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严重者可有脱水、低血钾等症状绞窄性肠梗阻患者早期即有虚脱很快出现休克伴有腹腔 感染者腹痛持续并扩散至全腹同时有畏寒发热白细胞增多等感染和毒血症表现

肠梗阻的护理常规

肠梗阻的护理常规 【疾病概述】 肠梗阻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按病因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和血运性肠梗阻;按肠壁血运有无障碍分为单纯性肠梗阻和绞窄性肠梗阻;按梗阻部位分为高位小肠梗阻、低位小肠梗阻和结肠梗阻。临床以腹痛、呕吐、腹胀、肛门排气、排便停止为主要特征。 一、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1饮食:肠梗阻者应禁食,待梗阻缓解后12小时方可进少量流食,但忌甜食和牛奶,以免引起肠胀气,48小时后可试进半流食。 2胃肠减压:以减轻腹痛、腹胀。保持减压通畅,做好减压期间相关护理。 3解痉、止痛:单纯性肠梗阻可应用阿托品类解痉药缓解疼痛,禁用吗啡类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而延误诊断。 4液体疗法的护理:保证输液通畅,记录24小时出、入液体量,观察水、电解质失衡纠正情况等。 5防治感染和中毒:遵医嘱应用抗生素,以减少毒素吸收,减轻中毒症状。 6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以及时发现绞窄性肠梗阻的体征。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考虑到有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应及早采取手术治疗。 (1)腹痛:发作急剧,起始即为持续性腹痛,或在阵发性加重之间仍有持续性腹痛。肠鸣音可不亢进。 (2)呕吐:早、剧烈而频繁。 (3)腹胀:不对称,腹部有局限性隆起或触及压痛性包块(胀大的肠袢)。 (4)有明显的腹膜刺激症,体温上升,脉率增快,白细胞计数增高。 (5)呕吐物、胃肠减压抽出液、肛门排出物为血性,或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 (6)腹部X线检查:见到孤立、固定的肠袢,且不受体位、时间的影响。 (7)经积极的非手术治疗无效而症状无明显改善者。 二、手术治疗的护理 1、术前准备:除上述非手术护理措施外,按腹部外科常规术前准备。 2、术后护理: (1)卧位:回病房后根据麻醉给予适当的卧位,麻醉清醒后。血压、脉搏平稳给予半卧位。 (2)饮食:禁食、胃肠减压,待肛门排气,拔出胃管后当日每1~2小时饮20~30ml水,第2日喝米汤,第3日流食,l厨后改半流食,2周后软饭。忌生冷、、油炸及刺激性食物。 (3)活动:鼓励病人早期活动,以利于肠功能恢复,防止肠粘连。 (4)防治感染: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5)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伤口敷料及引流情况,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 3、健康教育: (1)注意饮食卫生:不食不洁净的食物,不暴饮暴食,多吃易消化的食物,进食后不做剧烈运动。 (2)保持大便通畅:老年及肠功能不全者有便秘现象应及时给予缓泻剂,必要时灌肠,促进排便。 (3)避免腹部受凉和饭后剧烈活动。若有腹痛、腹胀、停止排便排气等不适,及时就诊。

如何对肠梗阻患者护理措施

如何对肠梗阻患者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肠梗阻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提高肠梗阻治愈率。方法:对我院41例肠梗阻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包括严密病情观察、心理护理、饮食及营养支持护理以及胃肠减压管护理。结果:41例患者中27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顺利解除梗阻,好转后出院;有14例患者经手术治疗,术后均解除梗阻。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保证病情恢复及手术成功至关重要。 【关键词】肠梗阻;胃肠减压;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普外科41例肠梗阻患者,41例患者中,包括男27例,女14例;年龄跨度41~82岁,平均年59岁;住院时间4~9d,平均5d。所有患者均有腹部立位x线平片证实有不同程度的气液平面,均除外恶性肿瘤的可能性。临床表现有停止排便、排气,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其中肠梗阻原因如下:肠粘连19例,腹腔结核7例,肠扭转5例,肠狭窄2例,肠蛔虫1例,肠道畸形2例,原因不明肠梗阻6例。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禁食水,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积极给予补液及营养支持,亦给予抑酸治疗。注意胃肠减压。有效的胃肠减压可以吸出胃肠道内的积气积液,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内的压力,改善肠壁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改善局部和全身情况[1]。

注意抗生素的应用,一般属于预防性应用,因为如果是粪石性肠梗阻,粪便在结肠内蓄积,粪便里面含有大量肠腔内细菌,长时间梗阻后大量繁殖,发酵产气,进一步加重梗阻症状。所以可以早期应用抗生素可预防细菌感染,减少毒素的吸收,一般肠道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所以可以选择氨基糖苷类或三代头孢等抗生素[2]。在应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可以积极灌肠。我们采用的灌肠液是石蜡油与肥皂水,两者交替灌肠,2次/d。方法是石蜡油60~100ml 先用,保留灌肠,石蜡油的作用是软化粪便,保留时间可以久一些,2~3h或更长时间。之后再用1%肥皂水清洁灌肠,温度控制在39~41℃,以免直肠粘膜烫伤,液量500~1000ml,插管深度15~ 20cm[3]。 还可以在腹部胀痛的部位局部热敷。热水袋内盛40~50℃热水平整放于腹部,3次/d,每次不超过30min,以促进肠蠕动。 2结果 本组41例患者中27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顺利解除梗阻,好转后出院;有14例患者经手术治疗,7例手术患者经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结核诊断,同时给予抗结核治疗,所有手术患者均无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术后均解除梗阻,随访1~5 年无复发。 3护理 3.1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为了使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我们耐心地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入院宣教及病情介绍,仔细向患者尤其是手术患

肠梗阻病人的护理

肠梗阻病人的护理 第九章肠梗阻病人的护理 一、肠梗阻 部分或全部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流动并顺利通过肠道,称为肠梗阻 (intestinal obstrution ),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90%勺肠梗阻发生于小 肠,特别是最狭窄的回肠部,而结肠梗阻最常发生于乙状结肠。肠梗阻病情多变,发展迅速,常可危及病人生命;据统计,美国小肠梗阻的死亡率为10%结 肠梗阻死亡率为30%肠梗阻若不能在24小时内诊断和及时处理,死亡率还将增加;尤其是绞窄性肠梗阻,死亡率相当高。 【病因】引起肠梗阻的原因很多,小肠梗阻的原因可能是炎症、肿瘤、粘连、疝气、肠扭转、肠套叠、食团堵塞及外部压力导致的肠腔狭窄,麻痹性肠梗阻、肠系膜血管栓塞及低血钾等也可引起小肠梗阻,另外严重感染可引起肠梗阻。80%勺大肠梗阻是由肿瘤引起的,其中大部分发生在乙状结肠,其他还包括憩室炎、溃疡性结肠炎、以往的外科手术病史等。 按照肠梗阻发生的原因,可将之分为机械性、神经原性和血管原性肠梗阻。 1?机械性肠梗阻 (1)粘连:是大肠和小肠梗阻最常见原因,因外科手术或不明原因引起的 粘连,尤其是外科手术遗留的异物刺激,都将使纤维和疤痕组织形成束带,对肠腔形成外部压力,或使肠管与其他组织粘连,引起肠道变形、成角,甚至成为肠道扭转的轴心,造

成肠道梗阻。在粘连的疾病基础上,饮食不当、剧烈运动或突然的体位改变可诱发肠梗阻。粘连引起的肠梗阻占各类梗阻的20?40% 多处粘连增加了肠梗阻的可能性。 (2)肠扭转和肠套叠:肠扭转是一段肠管沿肠系膜长轴旋转而形成闭袢性肠梗阻,常以肿瘤或憩室炎症的肠段扭转为多见,最多发生于小肠,其次为乙状结肠。小肠扭转多见于青壮年,常因饱餐后立即剧烈运动而发病;乙状结肠扭转多见于男性老年人,常有便秘习惯。肠扭转因血管受压,可在短期内发生肠绞窄和坏死,死亡率高达15?40%肠套叠是由于各种原因使近端肠管蠕动、压缩进入远端肠管,常见于婴幼儿及大肠肿瘤病人等。 (3)肿瘤:大肠机械性肠梗阻80%是由肿瘤引起,最常发生于乙状结肠。 由于肿瘤生长较为缓慢,大肠肠腔较宽,因此多由粪块阻塞在梗阻部位而诱发

肠梗阻病人的护理

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护理评估】 1.健康史病人的年龄,有无感染,饮食不当、过劳等诱因,既往有无腹部手术及外伤史、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憩室、肿瘤等病史。 2.身体状况评估局部和全身各种体征出现的时间及动态变化的过程。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一)组织灌注量异常与肠梗阻致体液丧失有关 (二)疼痛与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或通过肠道障碍有关 (三)舒适的改变腹胀、呕吐,与肠梗阻致肠腔积液积气有关。 (四)体液不足与呕吐、禁食、肠腔积液、胃肠减压有关 (五)电解质酸碱失衡与肠腔积液,大量丢失胃肠道液体有关 (六)潜在并发症肠坏死、腹腔感染、休克有关 (七)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禁食、呕吐有关。 【护理目标】 (一)维持生命体征平稳 (二)减轻疼痛 (三)缓解腹胀、呕吐不适 (四)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五)预防或及时发现并发症 (六)摄入足够的营养 【护理措施】 肠梗阻的治疗原则主要是解除梗阻和矫正因梗阻引起的全身生理紊乱。具体的治疗方法应根据肠梗阻的类型、部位和病人的全身情况而定。 (一)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1.饮食肠梗阻病人应禁食,如梗阻缓解,病人排气、排便,腹痛、腹胀消失后可进流质饮食,忌易产气的甜食和牛奶等。 2.胃肠减压胃肠减压是治疗肠梗阻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连接负压,持续实行胃肠减压,吸出胃肠道内的积气积液,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内的压力,改善

肠壁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改善局部和全身情况。胃肠减压期间注意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如发现有血性液,应考虑有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 3.缓解疼痛在确定无肠绞窄或肠麻痹后,可应用阿托品类抗胆碱药物,以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痉挛,使病人腹痛得以缓解。但不可随意应用吗啡类止痛剂,以免影响观察病情。 4.呕吐的护理呕吐时应坐起或头侧向一边,及时清除口腔内呕吐物,以免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观察记录呕吐物的颜色、性状和量。呕吐后给予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5.记录出入液量准确记录输入的液体量,同时记录胃肠引流管的引流量、呕吐及排泄的量、尿量,并估计出汗及呼吸的排出量等,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6.缓解腹胀除行胃肠减压外,热敷或按摩腹部,针灸双侧足三里穴;如无绞窄性肠梗阻,也可从胃管注入石蜡油,每次20~30ml,可促进肠蠕动。 7.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措施。基本溶液为葡萄糖、等渗盐水、重者尚须输给全浆或全血。输液所需的种类和量根据呕吐情况、胃肠减压量、缺水体征、尿量、并结合血清钠、钾、虑和血气分析结果而定。 8.防治感染和毒血症应用抗生素可以防治细菌感染,减少毒素产生。 9.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严密观察腹痛、腹胀、呕吐及腹部体征情况,若病人症状与体征不见好转或反而有加重,应考虑有肠绞窄的可能。 绞窄性肠梗阻可能发生严重的后果,必须及时发现,尽早处理。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特征为:(1)腹痛发作急骤,起始即为持续性剧烈疼痛,或在阵发性加重之间仍有持续性剧烈疼痛,肠鸣音可不亢进,呕吐出现早、剧烈而频繁;(2)病情发展迅速,早期出现休克,抗休克治疗后改善不显著;(3)有明显腹膜刺激征,体温升高,脉率增快,白细胞计数增高;(4)腹胀不对称,腹部有局部隆起或触及有压痛的肿块;(5)呕吐物、胃肠减压抽出液、肛门排出物为血性,或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6)经积极非手术治疗而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7)腹部X线,符合绞窄性肠梗阻的特点。此类病人病情危重,多处于休克状态,一旦发生需紧急做好术前准备,为抢救病人争取时间。 (二)术后护理

肠梗阻病人的护理常规

肠梗阻病人的护理常规 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或通过障碍,称为肠梗阻,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一、临床表现 常见临床表现: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便排 气。 二、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禁食禁饮、胃肠减 压、解痉止痛、矫正体液失调、防止感染 和中毒。 三、护理问题 1.体液不足与频繁呕吐、肠腔内大量积液与胃 肠减压有关 2.疼痛与肠蠕动增强或肠壁缺血有关 3.体温升高与肠腔内细菌繁殖有关 4.潜在并发症;吸入性肺炎、腹腔感染、肠瘘、 肠粘连等 四护理措施 1.维持体液平衡

(1)合理输液并记录出入量 (2)营养支持: 2.有效缓解疼痛 (1)禁食、胃肠减压: (2)腹部按摩 (3)应用解痉剂:腹痛病人在明确诊断后遵医嘱适当予解痉剂治疗,如阿托品肌肉注射。 3.维持体温正常遵医嘱正确、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并观察病人在用药过程中的反应。 4.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1)吸入性肺炎 1)预防:病人呕吐时,应协助其坐起或将头偏向一侧,呕吐后及时清洁口腔卫生,并记录呕吐物的量及颜色、性状。 2)病情监测:观察病人是否发生呛咳、有无咳嗽、咳痰、胸痛及寒战、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 3)护理:若发生吸入性肺炎,除遵医嘱及时予以抗菌药物外,还应协助病人翻身、叩背、予雾化吸入,指导病人有效呼吸、咳嗽咳痰等。

五.健康教育 1.术后早期下床活动,防止肠粘连。 2.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多吃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食物,注意饮食卫生,忌暴饮暴食,忌食生硬及刺激性食物,避免腹部受凉和餐后激烈运动。 3.出院后有腹痛、腹胀、呕吐等不适时应及时复诊。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3-05-20T17:16:30.7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2期供稿作者:李春波[导读] 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或顺利通过肠道时,称为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李春波 (黑龙江省医院 150036)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2-0242-01 【关键词】肠梗阻护理 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或顺利通过肠道时,称为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肠梗阻病程发展迅速,若不及时治疗,最终可致毒血症、休克,甚至死亡。绞窄性肠梗阻及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应行手术治疗[1]。手术原则是尽快解除梗阻和恢复肠腔的通畅。选取临床2011年1月以来收治的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肠梗阻患者60例,其中31例,女29例,年龄2~85岁,平均46岁。住院时间最短2~63d,平均住院11d。病因明确者中机械性肠梗阻54例,麻痹性肠梗阻4例,肠血运障碍性肠梗阻2例。粘连性35例,肿瘤性10例,嵌顿疝3例,肠扭转1例。典型的腹痛45例,呕吐30例,腹胀43例,肛门停止排便、排气49例。 1.2 方法解除梗阻:行病变切除术、粘连松解术,使肠套叠或肠扭转复位等。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 一般护理肠梗阻患者应禁食,给予胃肠减压,减压期间若发现有血性胃液,应考虑有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生命体征平稳可取半卧位。梗阻缓解,排气、排便且腹痛、腹胀消失后,可进流质饮食,忌产气的甜食和牛奶等食物。循序渐进,逐步过渡至半流质、普食。 2.1.2 缓解腹痛和腹胀腹痛时嘱患者将腿屈曲可减轻腹痛。可应用阿托品类抗胆碱药物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痉挛,但不可随意应用吗啡类止痛剂,以免掩盖病情。此外,还可热敷腹部,针灸双侧足三里穴。 2.1.3呕吐的护理:呕吐时嘱患者坐起或头侧向一边;及时清除口腔内呕吐物,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2.1.4 记录出入液量和合理输液:观察和记录呕吐量、胃肠减压量和尿量等,结合血清电解质和血气分析结果合理安排输液种类的次序和调节输液速度。 2.1.5严密观察病情观察生命体征及全身症状:绞窄性肠梗阻由于毒素的吸收及腹痛的刺激,患者可有呼吸急促、脉率增快、脉压差缩小、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等休克前期症状,应定期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了解患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有无口渴、尿量减少等脱水症状;观察患者有无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观察肠梗阻情况经以上处理后症状是否有所减轻,如腹痛持续性阵发性加重,腹肌紧张,压痛明显,腹胀,肠鸣音减少或消失,可见肠型和蠕动波;胃肠减压,胃液量增多,有粪臭味或呈血性;腹部X线检查,肠内积液、积气增多,有游离气体或有肠袢者[2]。有绞窄性肠梗阻发生,尽快行手术治疗。 2.2 术后护理 2.2.1病情观察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每30~60min监测生命体征至平稳,准确记录24h出入量。观察有无腹胀及腹痛,肛门排气、排便、粪便性质等情况,有腹腔引流管者,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并记录腹腔引流液的性状、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2.2.2疼痛护理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对有镇痛泵(PCA)患者,注意检查管道是否通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采取适宜的体位;指导患者使用腹带包扎伤口,减轻张力;指导患者平稳呼吸,咳嗽时用手保护切口,以减轻疼痛。 2.2.3体位及活动麻醉未清醒时,予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半卧位;术后24小时可开始床上活动,12~24小时后下床活动。 2.2.4 各管道观察及护理输液管保持通畅,留置后妥善固定;按常规进行尿管护理,一般术后3~5日可拔除尿管,拔管后注意关注患者自行排尿情况。胃管护理,定时挤捏管道,使之保持通畅;勿折叠、扭曲、压迫管道;及时倾倒胃液,保持有效负压;每班检查胃管安置的长度;每日更换固定胃管的胶布;胶布注意正确粘贴,确保牢固;告知患者胃管重要性,切勿自行拨出;观察胃液性状、颜色和量;观察患者腹部体征,有无腹胀;监测患者酸碱,电解质平衡,是否有有低氯、代谢性碱中毒等。胃肠功能恢复后(即肛门排气后)即可拨管。 2.2.5 饮食护理术后当天至肛门排气,需禁食。拔除胃管当天半流质;饮水。以后逐步过渡至正常饮食,注意营养丰富、忌生冷、产气、刺激性食物。 2.2.6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观察患者腹部体征、体温及血白细胞计数增高;若腹壁切口红肿,或腹腔引流管或引流管周围流出较多带有粪臭味的液体时,应警惕腹腔内或切口感染及肠瘘,及时报告医师处理。术后腹带加压包扎,及时处理咳嗽、腹胀、排便困难等引起腹压增高的因素,预防切口感染。若疑有切口裂开时,加强安慰和心理护理,使其保持镇静。 3 讨论 通过护理工作使患者体液平衡得以维持,病人腹痛程度减轻,营养状况得到改善。腹胀、呕吐缓解,舒适增加。患者能说出相关手术配合知识和术后康复知识。并发症得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夏穗生.实用腹部外科手术技巧.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705-707. [2]吴孟超,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88-1299. [3]池金,李文静.术前焦虑的原因分析及其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2005,19(11B):235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