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复习资料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复习资料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复习资料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复习资料

2017年中医儿科学执业医试考试重点

中医儿科学在执业医师考试中占50分红色部门出题率高、蓝色次之绿色底重点看小儿年龄分期

一、胎儿期:从受孕到分娩断脐,共40周,称为胎儿期。目前国内将胎龄满28周至出生后7足天,定为围生期。

二、新生儿期:从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至生后满28天

三、婴儿期:从出生到1周岁之前,称为婴儿期。这一时期生长发育极为迅速,充分显示了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

四、幼儿期:从1周岁到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这一时期体格增长速度较前缓慢,但动作、语言、思维发育加快。

五、学龄前期:从3周岁到6~7周岁(进入小学前)为学龄前期,也称幼童期。这一时期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

六、学龄期:从入小学开始(6~7周岁)到青春期前,(女12岁,男13岁)称学龄期。防治龋齿,注意情绪和行为变化,减少精神行为障碍的发病。

七、青春期:青春期年龄范围一般指10~18岁。一般女孩自11—12岁到17—18岁,男孩自13-14岁到]8—20岁。

一、体重正常值

1-6个月体重()=3 + 0.7×月龄

7~12个月体重()=7 + 0.5×(月龄-6)

1岁以上体重()=8 + 2×年龄

二、身长正常值

出生时平均50,生后第1年长25 ,一般前6个月每月增长约2.5,后6个月每月增长约1.5。第2年全年增长约10。2周岁后至青春期前,每年增长约7。临床可

用以下公式推算小儿

2岁后至12岁儿童的身高:身高()=70+7×年龄体重和身高每年必考三、囟门闭合时间前囟应在小儿出生后的12~18个月闭合囟门迟闭及头围大于正常者,为脑积水、佝偻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囟门凹陷多见于阴伤液竭之失水;囟门凸出多见于热炽气营之脑炎、脑膜炎等。

囟门及头围大于正常者,常见于解颅(脑积水)、佝偻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

四、头围新生儿头围约为33~34。

五、乳牙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乳牙(20颗)约在2~2.5岁出齐。(顺序先下颌后上颌,自前向下以次萌出,尖牙例外),2岁以内乳牙颗数:乳牙数=月龄-4(或6) 6岁左右开始长第一颗恒牙。

六、血压与年龄的关系

不同年龄小儿血压正常值可用以下公式推算(注:17.5)

收缩压()= 年龄×2 + 80 年年考

舒张压()=收缩压×2/3

运动发育

粗动作“二抬四撑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运动发育顺序是由上到下、由粗到细、由不协调到协调的进展。

性格发育

学龄前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主动性而学龄期,变得越来越勤奋上进。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脏气清灵,易趋康复。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外感、食伤、先天因素居多。

“稚阴稚阳”:“阴”一般指体内精、血、津液等物质;“阳”是指体内脏腑的各种生理活动功能。故“稚阴稚阳”的观点更充分说明了小儿无论在物质基础与生理功能上,都是幼稚未充和不完善的。

“纯阳”是指三岁以下小儿禀受父母先天之气,真元未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为生机旺盛,蓬勃发展,好比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而言。“阳”指以阳为用,即生机

“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虚”:肺主一身之气,脾为后天之本,三者密切相关。肾藏精,内寄元阴元阳,主生长发育。小儿甫生,先天禀受肾气未充,既生之后,需赖后天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滋养,才能不断补充和化生。

“易虚易实”是指小儿一旦患病,则正气易虚而邪气易实,所谓“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易寒易热”是指小儿在疾病的过程中,由于“稚阳未充”,阳气易损而出现阴寒之证,所谓“阴盛则寒”;又由于“稚阴未长”,阴液易劫而表现为热的症候,所谓“阳盛则热”。

诊法:主张四诊合参,首重望诊。

一、望诊:

1.望神色:虚阳上越:两颧艳红如妆,面白肢厥,冷汗淋漓;面色惨白,四肢厥冷,阳气暴脱之脱证;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见于疳证。面黄无华,脐周阵痛,夜间磨牙,肠寄生虫。

2.望形态

囟门宽大,当闭不闭,见于五迟证;头缝开解,目珠下垂见于解颅;鸡胸见于佝偻病、哮喘;腹部膨大,发稀见于疳积;小儿喜伏卧见于乳食内积;喜蜷卧见于腹

痛;翻滚不安,呼叫哭吵,两手捧腹见于盘肠吊痛;

3.审苗窍

正常小儿舌体柔软、淡红润泽、伸缩自如,舌面有干湿适中的薄苔。新生儿舌红无苔和哺乳婴儿的乳白苔,均属正常舌象。

舌体肿大,板硬不灵,甚则肿塞满口,不能转动吮乳,成为木舌,由心脾积热,火热循经上行所致;舌下红肿突起,形如小舌,称为重舌,属心脾火炽,上冲舌本所致;舌体不能伸出唇外,转动伸缩不灵,语音不清,称为连舌,银舌系带过短所致,亦称“绊舌”;舌吐唇外,掉弄如蛇,称为弄舌,多为大病之后,心气不足或惊风之兆;舌吐唇外,缓缓收回,称吐舌,常为心经有热所致,吐舌不收,心气将绝;时时用舌舔口唇,以致口唇四周灰暗或有脱屑、作痒,称舔舌,多因脾经伏热所致。

望目:两目呆滞,转动迟纯,肾精不足,或惊风先兆;寐时眼睑张开而不能闭合,是脾虚气弱之露睛;目眶凹陷,啼哭无泪,是阴津大伤。

望鼻:长期鼻流浊涕,气味腥臭,肺经郁热;鼻翼煽动,伴气急喘促,肺气郁闭望口:唇色樱红,暴泻伤阴;面颊潮红,唯口唇周围苍白,猩红热;口腔破溃糜烂,心脾积热之口疮;口内白屑成片,鹅口疮;两颊黏膜有针尖大小的白色小点,周围红晕,麻疹黏膜斑。新生儿牙龈上有白色斑点斑块,是马牙,是生理性的。

4.辨斑疹

麻疹:潮热3-4天出疹,同时见麻疹粘膜斑,

风疹:呈浅红色,身热不甚

猩红热:身热,舌降如草莓

5.察二便

大便赤白黏冻,为湿热积滞,常见于痢疾;婴幼儿大便呈果酱色,伴阵发性哭闹,常为肠套叠。大便色泽灰白不黄的,为胆道阻滞

6.察指纹

正常小儿的指纹大多淡紫隐隐而不显于风关以上。

指纹的辩证纲要,可以归纳为“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侧轻重”。纹色鲜红浮露,多为外感风邪;纹色紫红,多为邪热郁滞;纹色淡红多为内有虚寒;纹色青紫,多为郁热内结;纹色深紫多为瘀滞络闭,病情深重。纹达指尖,称透关射甲,若非一向如此,则示病情重危。

7、呼吸声

呼吸窘迫,呛咳或面青不咳见于异物堵塞气道

咳声嘶哑如吠状者见于白喉、急喉风

连声咳嗽,夜咳为主,咳而呕吐,伴鸡鸣样回声见于顿咳(百日咳)

嗅气味:烂苹果味,酸中毒;

三、问诊

睡中磨牙见于胃气不和,肝火内盛

四、切诊

脉诊:3岁以上小儿可用脉诊。7岁以下儿童采用“一指定三关”;7岁以上儿童可采用成人三指定寸关尺三部的切脉方法。一息6-7至为常度

养胎护胎:审慎用药,避其药毒——妊娠禁忌中药:1、毒性药 2、破血药 3、攻逐药

内治法用药原则

1.治疗要及时、正确和审慎

2.处方用药精简灵活

3.注意顾护脾胃

4.重视先证而治

5.掌握用药剂量:

新生儿用成人量1/6,乳婴儿用成人量1/3,幼儿用成人量1/2,学龄儿童用成人量2/3或接近成人用量

婴儿期保健

假月经:女婴生后5-7天阴道有少量流血,持续1-3天自止者,一般不必处理。

喂养方法:年年考母乳喂养(生后6个月之内以母乳为主要食品者,称为母乳喂养);人工喂养(4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进行母乳喂养,完全采用配方乳或其他兽乳,如牛、羊乳等喂养婴儿,称为人工喂养);混合喂养(因母乳不足而需添喂牛、羊乳或其他代乳品时,称为混合喂养)(1.补授法:母乳不足时用配方奶或兽乳补充母乳喂养时为补授法,适宜于4个月以内的婴儿。2.代授法:一日内有一至数次完全用乳品或代乳品代替母乳,称为代授法。)母乳喂养的方法,以按需喂哺为原则。

☆母乳喂养的优点:1、易于消化和吸收; 2、可增强婴儿抗感染能力;3、简便经济; 4、增进母子感情 5、可促进母体子宫收缩复原。

若母亲患有严重疾病,如急慢性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慢性肾炎、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病、癫痫或心功能不全等,应停止哺乳。乳头皲裂、急性感染等可暂停哺乳。

4-6个月添加乳食,完全断乳时间8-12个月,题目中可能是出9个月。

☆添加辅食的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在婴儿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逐步添加。此题年年出大家要记住了

一、胎怯

是指新生儿体重低下,身材短小,脏腑形气均未充实的一种病证,又称“胎弱”

易并发硬肿症、败血症、新生儿窒息、黄疸等疾病。出生体重越低,器官发

育越不成熟,死亡率越高,成为围生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般体重低于2500 g,身长少于46

一般早产儿皮肤薄,甚至水肿,皮肤发亮

小于胎龄儿皮肤极薄、干燥、脱皮,

关键病机:是肾脾两虚,治疗:补肾培元为基本原则除此之外在儿科学中,补肾培元的还有一个佝偻病

1、肾精薄弱:体短形瘦,头发稀黄,耳壳软,骨弱肢柔,指纹淡,治宜:益精充髓,补肾温阳——补肾地黄丸

2、脾肾两虚:肌肉瘠薄,甚而水肿,指纹淡,治宜:健脾益肾,温运脾阳——保元汤

二、硬肿症

发病特点为:生后7-10天,低体温和皮肤硬肿,严重者合并肺出血、休克

新生儿硬肿症诊断分度标准

注注:硬肿范围估算:头颈部20%,双上肢18%,前胸及腹部14%,背部及腰骶部14%,臀部8%,双下肢26%。历年考

辨证要点:血瘀证在本病普遍存在,辩证要点为肌肤质硬色紫暗。本病轻症多属

寒凝血涩证,重症多属阳气虚衰证,治疗原则:温阳散寒、活血化瘀。

三、胎黄

胎黄以婴儿出生后皮肤、面目出现黄疽为特征。因与胎禀因素有关,故称“胎黄”或“胎疸”。相当于西医的新生儿黄疸

胎黄的病变脏腑在肝胆、脾胃。

其发病机制主要为脾胃湿热或寒湿内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而致发黄,日久则气滞血瘀,脉络瘀阻。

诊断要点:生理性胎黄与病理性胎黄的鉴别年年考

鉴别诊断

溶血性黄疸: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可有贫血及肝脾肿大,重者可见水肿及心力衰竭。严重者合并胆红素脑病,早产儿更易发生。

治疗原则:生理性黄疸能自行消退,一般不需治疗,病理性黄疸以利湿退黄为基本原则

常证:

1.湿热郁蒸

证候:面目皮肤发黄,色泽鲜明如橘,哭声响亮,不欲吮乳,口渴唇干,或有发热,大便秘结,小便深黄,舌质红,苔黄腻。

分析:此为阳黄证。湿热之邪蕴阻脾胃,肝胆疏泄失常,胆汁外溢,故面目皆黄;热为阳邪,故黄疸色泽鲜明;热甚于内.故门渴唇干,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为湿热之象。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茵陈蒿汤加味。常用药:茵陈、栀子、大黄清热利湿退黄,佐以泽泻、车前子利尿化湿,黄芩、金钱草清热解毒。

2.寒湿阻滞

证候:面目皮肤发黄,色泽晦暗,持久不退,精神萎靡,四肢欠温,纳呆,大便溏薄色灰白,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

分析:寒属阴邪,湿性粘滞,寒湿内阻,肝胆疏泄失常,故黄疸晦暗,持久不退;寒湿中阻,脾阳不振,故纳呆、便溏;舌淡、苔白腻为寒湿之象。

治法:温中化湿退黄。

方药:茵陈理中汤加减。常用药:茵陈蒿利胆退黄,干姜、白术、甘草温中燥湿,佐以党参益气健脾,薏苡仁、茯苓健脾渗湿。

3、气滞血瘀:※

证候:面目皮肤发黄,颜色逐渐加深,晦暗无华,右胁下痞块质硬,肚腹膨胀,青筋显露,或见瘀斑、衄血,唇色暗红,舌见瘀点,苔黄。

治法:行气化瘀消积

方药:血府逐瘀汤

变证:

1、胎黄动风:黄疸迅速加重,嗜睡,神昏,抽搐,舌质红,苔黄腻。

治法:平肝息风、利湿退黄

方药:羚角钩藤汤

2、胎黄虚脱:黄疸迅速加重,伴面色苍黄,浮肿,气促,神昏,四肢厥冷,

胸腹欠温,舌淡苔白。

治法:大补元气、温阳固脱

方药:参附汤合生脉散

常证

1、湿热郁蒸——清热利湿退黄——茵陈蒿汤

2、寒湿阻滞——温中化湿退黄——茵陈理中汤

3、气滞血瘀——行气化瘀消积——血府逐瘀汤

变证

1、胎黄动风——平肝息风,利湿退黄——羚角钩藤汤

2、胎黄虚脱——大补元气,温阳固胶——参附汤合生脉散

胎黄动风与胎黄虚脱辩证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必考内容——惊风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必考内容——惊风 细目一:概述 一、概念 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急重病证,临床以抽搐、昏迷为主要症状。惊风是一个证候,可发生在许多疾病中。 二、发病年龄特点 一般以1~5岁的儿童发病率最高,具有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的特点。一年四季都可发生。 三、惊风八候 临床抽搐时的主要表现,可归纳为八种,即搐、搦、掣、颤、反、引、窜、视,古人称之为惊风八候。 搐:肘臂的伸缩溺:十指的开合 颤:手、足、头身的摇动掣:势如相博 反: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引:手如挽弓形状 窜:目珠斜视,左右偏移视:直视如怒,睛露不活 四、急惊风与慢惊风区别 惊风一般分为急惊风与慢惊风两大类。凡起病急暴,属阳属实者,称为急惊风;病久中虚,属阴属虚者,称为慢惊风。 细目二:病因病机 一、急惊风的主要病因病机 (一)病因 急惊风多由以外感时邪、内蕴湿热和暴受惊恐而引发。 (二)病机 1.外感时邪 热极生风;暑邪化火,内陷厥阴,引动肝风;暑多夹湿,湿蕴热蒸,化为痰浊,蒙蔽心包,痰动则风生;若感受疫疠之邪,化热化火,逆传心包,火极动风。 2.内蕴湿热 饮食不洁,误食污秽或毒物,湿热疫毒蕴结肠腑,内陷心肝,扰乱神明。 3.暴受惊恐 小儿元气未充,暴受惊恐,惊则气乱,恐则气下,致使心失守舍,神无所依,致神志不宁,惊惕不安;或痰涎上壅,引动肝风,发为惊厥。 二、慢惊风的主要病因病机 慢惊风病位在肝、脾、肾,性质以虚为主,也可见虚中夹实证。 慢惊风患儿多体质羸弱,素有脾胃虚弱或脾肾阳虚,致脾虚肝亢或虚极生风,脾肾阳虚不能温煦筋脉,致时时搐动之慢脾风证,也有急惊风后驱邪未尽,而致肝肾阴虚,虚风内动。

细目三:辨证论治 一、急惊风四证及治疗原则 (一)急惊风四证 急惊风痰、热、惊、风四证俱备。 1.热证:有表热、里热。昏迷、抽搐为一过性,热退后抽搐自止为表热;高热持续,反复抽搐、昏迷为里热。 2.痰证:有痰热、痰火、痰浊。神志昏迷,高热痰鸣,为痰热上蒙清窍;妄言谵语,狂躁不宁,为痰火上扰清空;深度昏迷,嗜睡不动,为痰浊内陷心包,蒙蔽心神。 3.风证:有外风、内风。外风邪在肌表,如高热惊厥,为一过性证候,热退惊风可止;内风病在心肝,热、痰、风三证俱全,反复抽搐,神志不清,病情严重。 六淫所致的外风,春季以春温为主,兼加火热证,症见高热,抽风,昏迷,发斑;夏季以暑热为主,暑必夹湿,暑喜归心,症以高热,昏迷为主,兼见抽风,常热、痰、风三证俱全;如夏季高热、抽风、昏迷,伴下痢脓血,则为湿热疫毒,内陷厥阴。 (二)治疗原则 急惊风的主证是热、痰、惊、风,治疗以清热、豁痰、镇惊、熄风为基本法则。热甚者应先清热,痰壅者宜先豁痰,惊重者治以镇惊,风盛者急施熄风。 二、急惊风的辨证论治 (一)风热动风 证候起病急骤,发热,头痛,咳嗽,鼻塞,流涕咽痛,随即出现烦躁、神昏、抽搐,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熄风定惊。 主方银翘散加减。 (二)气营两燔 证候多见于盛夏之季,起病较急,壮热多汗,头痛项强,恶心呕吐,烦躁嗜睡,抽搐,口渴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病情严重者高热不退,反复抽搐,神志昏迷,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气凉营,熄风开窍。 主方清瘟败毒饮加减。 (三)邪陷心肝 证候起病急骤,高热不退,烦躁口渴,谵语,神志昏迷,反复抽搐,两目上视,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治法清心开窍,平肝熄风。 主方羚角钩藤汤加减。 (四)湿热疫毒 证候持续高热,频繁抽风,神志昏迷,谵语,腹痛呕吐,大便黏腻或夹脓血,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解毒熄风。 主方黄连解毒汤合白头翁汤加减。 (五)惊恐惊风 证候暴受惊恐后惊惕不安,身体战栗,喜投母怀,夜间惊啼,甚则惊厥、抽风,神志不清,大便色青,脉律不整,指纹紫滞。(惊吓病史) 治法镇惊安神,平肝熄风。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常考病例:感冒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知识点辅导:常见病症——感冒 [概述] 1.定义 感冒是由感受外邪而引起的肺系疾病,临床以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等为主要症状。 2. 范围 凡是感受外邪,轻浅,在表而无流行者,为普通感冒,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若病情较重,有流行趋势,称为“重伤风”、“时行感冒”,则属今之流行性感冒范畴。 3.发病情况 ⑴发病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节和气候变化时发病率最高,夏季暑气行令,感受暑邪也能发病。 ⑵发病年龄: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年幼体弱的小儿容易罹患。 ⑶发病特点:婴幼儿发病后,容易变化,常可出现夹惊、夹痰、夹滞等兼证。即患病后容易出现痰多、惊厥和积滞的证候。 [病因病机] 1. 病因 小儿时期感冒发病率最高,与小儿生理特点有关。小儿感冒的病因有二: ⑴内因:形体稚嫩,卫外功能薄弱。尤其是肺气不足的小儿机体抵抗能力低下,对四时气候的变化适应能力差,所以一旦寒温失调,则易为外邪所犯。 ⑵外因:“风为百病之长”。故主要外因是风邪。可兼有其他病邪的特点。如兼寒、兼热、夹暑、夹湿等。 2. 病机 ⑴主要与肺脏关系最为密切。 ⑵由于风邪致病常兼有寒邪、热邪、暑邪的不同,故出现的病理及临床表现也有区别。 ⑶由于小儿的生理特点,患病后易出现夹痰、夹滞、夹惊等兼夹证。 [诊断] 1. 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咽痒,咽红为主要症状,多兼咳嗽。如有兼证,可伴呕吐,腹泻,腹胀,或高热惊厥,咳嗽,痰吼 . 2. 四时均有,多见于冬春,常因气候骤变,寒热失调而发病。 3. 全身症状较重,呈流行趋势者为流行性感冒。 4. 每月反复感冒2次以上者,多见于虚证感冒。 5. 外周血象: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加,单核细胞增加。 6. 对呼吸道分泌物作直接荧光抗体检查,可快速诊断。病毒分离阳性。 [辨证论治]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必考内容——手足口病.docx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必考内容——手足口病 细目一:概述 手足口病是由感受手足口病时邪(柯萨奇病毒 A 组、肠道 71 型病毒)引起的发疹性传染病,临床以手足肌肤、口咽部发生疱疹为特征。以夏秋季节为多见。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常见于 5 岁以下小儿。 诊断要点 ( 1)潜伏期3-5 天。前驱症状可有发热、头痛、不适等。 ( 2)发病时以口咽疼痛为最突出,患儿经常拒食。发热多在38.5℃以下。发疹在口腔及手、足部位均可出现。口腔中以颊粘膜最多见,次为舌、硬腭及牙龈等处;扁桃体上少见。 *粘膜初期为红斑,然后变为疱疹,迅速破溃,故常见浅表溃疡面,底呈灰黄色,周边 充血。* 皮疹在口腔粘膜病变的同时或晚1-2 天出现。以手、足最为多见,亦可见于 臀部。手、足部以疱疹为主,色灰,呈卵圆形椭圆形,米粒或豌豆大,周围有红晕,质地较 硬,多不溃破。以指(趾)背面为主,数量不多,少者3-4 个。 *如掌跖部发疹,其数量可达数十个,疱疹不痛不痒, 3-4 天内吸收,成为樱红色斑点,幼儿多见臀部发疹,主要为斑丘疹。 * ( 3)肠道病毒71 型所致者,多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以 1 岁以下幼儿为主。症状多发生于发疹后2-4 天内,可有脑膜炎或脑炎的症状,有时出现小脑共济失调或弛缓性瘫痪。 ( 4)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大多正常,但亦可低至 99 以上。疱4×10/L 以下或 10× 10/L 疹底部刮片检查,可见胞浆内包涵体。有条件者可作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查以中和抗体最为 精确可靠。补体结合实验特异性较小。 细目二:病机 手足口病的病变部位在肺脾二经。 时邪疫毒由口鼻而入,内侵肺脾。肺属卫外合皮毛,主宣发肃降,为水之上源;脾属土,司运化,主四肢肌肉,为水谷之海,开窍于口。邪毒蕴郁,气化失司,水湿内停,与毒相搏,外透肌表,则发疱疹。感邪轻者,疱疹仅现于手足肌肤及口咽部,分布稀疏,全身证候轻浅;若感邪较重,毒热内盛,则疱疹波及四肢、臀部,且分布稠密,根盘红晕显著,全身症状深 重,甚或邪毒内陷而出现神昏、抽搐等。甚心阳欲脱,危及生命。 细目三:辨证论治 (一)邪犯肺脾 证候发热轻微,或无发热,或流涕咳嗽、纳差恶心、呕吐泄泻,约1~ 2 天后或同时出现口腔内疱疹,破溃后形成小的溃疡,疼痛流涎,不欲进食。随病情进展,手足掌心部出 现米粒至豌豆大斑丘疹,并迅速转为疱疹,分布稀疏,疹色红润,根盘红晕不著,疱液清亮,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浮数。 治法宣肺解表,清热化湿。 主方甘露消毒丹加减。 (二)湿热壅盛 证候身热持续,烦躁口渴,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手足、口部及四肢、臀部疱疹,痛 痒剧烈,甚或拒食,疱疹色泽紫暗,分布稠密,或成簇出现,根盘红晕显著,疱液混浊,舌

中医执业医师分类真题中医儿科学-(11)

中医执业医师分类真题中医儿科学-(11) 一、A2型题 1. 患儿,7岁。患肺炎喘嗽已半月,经治疗症状好转,现症见低热,面白少华,多汗,咳嗽无力,纳差,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弱。治疗首选方 A.沙参麦冬汤 B.六君子汤 C.人参五味子汤 D.参苓白术散 E.补中益气汤 答案:C 2. 患儿,男,12岁。哮喘病史5年。面色白,气短懒言,语声低微,倦怠乏力,自汗畏冷,四肢不温,脉细无力。其诊断是 A.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 B.哮喘缓解期,肾虚失纳证 C.哮喘缓解期,阴虚肺热证 D.哮喘缓解期,肺阴亏损证 E.寒性哮喘 答案:A 3. 患儿,6岁。咳喘反复发作。症见面色 白,气短懒言,语声低微,倦怠乏力,自汗怕冷,四肢不温。其治法是 A.补肺固卫 B.健脾化痰 C.补肾固本

D.温肺化痰定喘 E.清肺化痰定喘 答案:A 4. 患儿,9岁。咳嗽喘促3天。症见咳嗽,喉间痰鸣,喘促气急,鼻塞,喷嚏,流清涕,咳痰黄稠,大便秘结,舌红,苔白,脉浮滑。其证候是 A.寒性哮喘 B.外寒内热 C.热性哮喘 D.肺实肾虚 E.肺肾阴虚 答案:B 5. 患儿,7岁。咳嗽喘促2月余。症见咳嗽时作,喘促乏力,咳痰不爽,面色潮红,盗汗,手足心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其证候是 A.寒性哮喘 B.肺肾阴虚 C.肺实肾虚 D.肺脾气虚 E.脾肾阳虚 答案:B 6. 患儿,8岁。反复咳嗽喘促3年余。症见咳嗽时作,喘促乏力,咳痰不爽,潮红盗汗,手足心热,大便秘结,小便少,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治疗首选方 A.桑菊饮 B.麦味地黄丸

C.养阴清肺汤 D.麻杏石甘汤 E.沙参麦冬汤 答案:B 7. 患儿,女,3个月。腹泻时曾长期使用抗生素,症见满口白屑,状如雪花。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乳垢 B.鹅口疮 C.正常 D.奶麻 E.麻疹 答案:B 8. 患儿,1个月。出生以来,口腔内反复见白屑样物,拭之不去,形体瘦弱,面白颧红,舌质嫩红。治疗应首选 A.百合固金汤 B.养阴清肺汤 C.养胃增液汤 D.麦味地黄丸 E.六味地黄汤加肉桂 答案:E 9. 患儿,6个月。泄泻10多天,经用抗生素治疗,泄泻已止,但口舌出现散在白屑,红晕不著,口干不渴,手足心热,舌红苔少。治疗应首选 A.导赤散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必考内容——麻疹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必考内容——麻疹 一、麻疹的概念 麻疹是由外感麻毒时邪(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咳嗽,鼻塞流涕,泪水汪汪,畏光羞明,口腔两颊近臼齿处可见麻疹粘膜斑。周身皮肤按序布发麻粒大小的红色斑丘疹,皮疹消退时皮肤有糠麸样脱屑和色素沉着斑等为特征。因疹点如麻粒大,故称麻疹。 二、好发季节、年龄 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好发于冬春季节,且常可引起流行。好发年龄为6个月至5岁。 三、证候分类与预后 麻疹的病程,一般分为“初热”、“见形”、“恢复”3期。若属“顺证”,预后良好。但年幼体弱,正气不足,或护理不当,再感外邪或感染邪毒较重,正不胜邪,麻毒不能顺利外透,极易引起“逆证”、“险证”而危及生命。本病患病后一般可获得终身免疫。 细目二:病因病机 一、麻疹的病因 麻疹的病因为外感麻毒时邪。 二、顺证病机 病变部位主要在肺脾二经。麻毒时邪侵肺卫,而见发热、咳嗽、喷嚏、流涕、眼泪汪汪等,为初热期。肺胃热盛,与气血相搏,正气抗邪,托毒外达,从肌肤透发,而见高热、出疹,此为出疹期。疹随热出,毒随疹泄,疹点透齐后,热退疹回。热去津伤,而见皮肤脱屑,舌红少津等,此为收没期。 三、逆证邪毒闭肺、热毒攻喉、邪陷心肝产生的病机 若麻毒炽盛,正气不支,无力托毒于外,邪气内陷,产生逆证。邪毒闭肺,肺气郁闭,可见咳喘痰鸣,形成肺炎喘嗽证。麻毒时邪炽盛,化热化火,循经上攻咽喉,而见喉肿声嘶,形成热毒攻喉证。邪毒不能外达,内陷心肝,蒙闭清窍,引动肝风,而见神昏抽搐,形成邪陷心肝证。 细目三:辨证论治 一、辨顺证、逆证 (一)顺证 起病时患儿身热不甚,常有微汗,神气清爽,咳嗽而不气促。3~4天后热势上扬,精神尚可,开始出疹,先见于耳后发际,渐次延及头面、颈部,而后急速蔓延至胸背、腹部、四肢,最后鼻准部及手心、足心均可见疹点。疹点色泽红活,分布均匀,无其他合并症。疹点约在3天内透发完毕,而后依次隐退,热退咳减,精神转佳,胃纳渐增,渐趋康复。 (二)逆证 出疹期疹出不畅或疹出即没,或疹色紫暗,并见壮热咳剧,痰鸣辘辘,呼吸气急,甚则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儿科学试题

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题库--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 A1型题 1.相传我国最早的儿科专著是 A.《幼幼新书》 B.《幼科发挥》 C.《幼幼集成》 D.《颅囟经》 E.《小儿药证直诀》 答案:1.D 2.将小儿体质特点概括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古代医家是 A.孙思邈 B.钱乙 C.董汲 D.陈文中 E.曾世荣 答案:2.B 3.不属于万全“育婴四法”:蓐养,鞠养,胎养,预养。内容的一项是 A.蓐养 B.鞠养 C.胎养 D.保养 E.预养 答案:3.D 4.新生儿期是指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至满 A.24天 B.28天 婴儿期28天~1周岁 幼儿期1~3周岁 C.30天 D.42天 E.60天 答案:4.B 5.6周岁小儿按公式计算,体重应为<6个月体重=+3+0.7*月龄 A.15kg 7~12个月体重=7+0.5*(月龄-6) B.16kg 1岁以上体重=8+2*年龄 C.17kg D.18kg E.20kg 答案:5.E 6.按公式计算,10岁小儿的身高应为:出身时约50cm 身高=70+7*年龄(2~12岁) A.120cm B.130cm C.140cm D.150cm

E.160cm 答案:6.C 7.正常小儿前囟关闭的年龄是生后 A.6~8个月 B.8~10个月 C.10~12个月 D.12~18个月,后囟一般在出生时就关闭了,为闭合者应在出生后2~4月内闭合 E.18~24个月 答案:7.D 8.小儿开始出乳牙的年龄是生后 A.2~3个月 B.3~6个月 C.4~10个月,出牙顺序先下后上,于2~2.5岁出齐,恒牙,自7~8岁开始。 乳牙公式推算:乳牙数=月龄-4或6 D.7~11个月 E.9~12个月 答案:8.C 9.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突出表现这一特点的脏腑是 A.心、肝、脾 B.肝、脾、肾 C.肺、脾、肾 D.肝、脾、肺 E.心、肝、肺 答案:9.C 10.小儿纯阳之体的含义是 A.虚阳 B.有阳无阴 C.阳亢阴亏 D.阳常有余 E.生长发育迅速 答案:10.E 11.肺系疾病成为儿科发病率最高疾病的原因是 A.肺常不足 B.肺脾气虚 C.肺肾阴虚 D.金实不鸣 E.木火刑金 答案:11.A 12.小儿易见呕吐、积滞、厌食等病的原因是 A.脾胃不和 B.食滞伤中 C.脾常不足 D.乳食不节 E.脾胃虚弱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儿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1)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儿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1)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告一段落,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复习期已经开始!基础知识的复习将是临床执业医师备考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决定成败的!2018年中医执业备考医学教育网陪伴!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儿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汇总,希望对大家复习有帮助! 年龄分期 (一)单项选择题 1. 从出生到28天,称为: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儿科学》 A. 围产期 B. 婴儿期 C. 幼儿期 D. 幼童期 E. 新生儿期 2. 当前国际上将围产期定为: A.从出生到28天 B.生后28天到满1周岁 C.孕期28周到出生后7天 D.孕期28周到出生后半个月 E.从受孕到分娩 3. 小儿死亡率最高的年龄期是( )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 幼儿期 D. 幼童期 E.儿童期 4. 在小儿年龄阶段划分中,学龄期的年龄是: A.1~3岁 B.7~12岁 C.3~7岁 D.5~12岁 E.7~9岁 5. 小儿年龄阶段划分中,水肿及风湿热痹好发于: A.新生儿期 B.幼童期 C.婴儿期 D. 儿童期 E. 幼儿期 6. 孕妇若遭受物理、药物、感染、劳累、营养缺乏、心理因素等不良因素,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可以导致流产、死胎等,常发生于孕后前( ) A.1个月 B.2个月 C. 3个月 D.4个月 E. 5个月 7. 幼童期是指: A.从出生到生后28天 B.3~7岁 C.生后28天到满1周岁 D.7~12岁 E.1~3岁 8. 小儿体格发育最快的时期是: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 幼儿期 D. 幼童期 E.儿童期 9. 乳牙开始出齐,动作、语言及思维活动发展迅速时期是:

中医执业医师技能外科、儿科、妇科汇总

一、乳癖(乳腺增生病,好发年龄25-45岁。乳头益液多为浆液样。 止痛与消块是治疗本病之要点。) 1、肝郁痰凝证疏肝解郁,化痰散结逍遥蒌贝散 2、冲任失调证调摄冲任二仙汤合四物汤 二、湿疮(清热利湿止痒为主要治法。急性者以清热利湿为主;慢性者以养血润肤为主。) 1、湿热蕴肤证清热利湿止痒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2、湿热浸淫证清热利湿,解毒止痒龙胆泻肝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3、脾虚湿蕴证健脾利湿止痒除湿胃苓汤 或参苓白术散加紫荆皮、地肤子、白鲜皮4、血虚风燥证养血润肤,祛风止痒当归饮子 或四物消风饮加丹参、鸡血藤、乌梢蛇 三、痔 内治(多适用于Ⅰ、Ⅱ度内痔,或内痔嵌顿有继发感染,或年老体弱,或内痔兼有其他严重慢性疾病,不宜手术治疗者。) 1、风热肠燥证清热凉血祛风凉血地黄汤 2、湿热下注证清热利湿止血脏连丸 3、气滞血瘀证清热利湿,行气活血止痛如神汤 4、脾虚气陷证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补中益气汤 四、脱疽(一期(局部缺血期),二期(营养障碍期),三期(坏死期或坏疽期)。根据肢体坏死的范围,将坏疽分为三级:一级坏疽局限于足趾或手指部位,二级坏疽局限于足跖部位,三级坏疽发展至踝关节及其上方。) 1、寒湿阻络证温阳散寒,活血通络阳和汤 2、血脉瘀阻证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桃红四物汤 3、湿热毒盛证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四妙勇安汤 4、热毒伤阴证清热解毒,养阴活血顾步汤 5、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黄芪鳖甲煎 五、精癃(前列腺增生症) 1、湿热下注证清热利湿,消癃通闭八正散 2、脾肾气虚证补脾益气,温肾利尿补中益气汤 3、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通窍利尿沉香散 4、肾阴亏虚证滋补肾阴,通窍利尿知柏地黄丸 5、肾阳不足证温补肾阳,通窍利尿济生肾气丸 六、肠痈 1、瘀滞证行气活血,通腑泻热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 2、湿热证通腑泻热,解毒利湿透脓复方大柴胡汤或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 3、热毒证通腑排脓,养阴清热大黄牡丹汤合透脓散

(完整版)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证方总结(精)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儿科学》证 +方 新生儿疾病 1胎怯 肾精薄弱证 -补肾地黄丸脾肾两虚证 -保元汤 2硬肿 寒凝血涩证 -当归四逆汤阳气虚衰证 -参附汤 3胎黄 常证 湿热郁蒸证 -茵陈蒿汤寒湿阻滞证 -茵陈理中汤气滞血瘀证 -血府逐瘀汤变证 胎黄动风证 -羚角钩藤汤胎黄虚脱证 -参附汤合生脉散 肺系疾病 1感冒 风寒感冒证 -荆防败毒散风热感冒证 -银翘散暑邪感冒证 -新加香薷饮 时邪感冒证 -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兼证 感冒夹痰证 -在疏风解表基础上,风寒夹痰者加二陈汤、三拗汤;风热夹痰者加桑菊饮、黛蛤散 感冒夹滞证 -在疏风解表基础上加用保和丸 感冒夹惊证 -在疏风解表基础上加用镇惊丸 2乳蛾 风热搏结证 -银翘马勃散热毒炽盛证 -牛蒡甘桔汤肺胃阴虚证 -养阴清肺汤 3咳嗽外感咳嗽 风寒咳嗽证 -杏苏散、金沸草散风热咳嗽证 -桑菊饮

风燥咳嗽证 -清燥救肺汤、桑杏汤内伤咳嗽 痰热咳嗽证 -清金化痰汤、清气化痰汤痰湿咳嗽证 -二陈汤气虚咳嗽证 -六君子汤阴虚咳嗽证 -沙参麦冬汤 4肺炎喘嗽常证 风寒郁肺证 -华盖散 风热郁肺证 -麻杏石甘汤 痰热闭肺证 -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毒热闭肺证 -黄连解毒汤合麻杏石甘汤 阴虚肺热证 -沙参麦冬汤肺脾气虚证 -人参五味子汤 (注意与气虚咳嗽鉴别:有脾气虚的纳呆便溏症状)变证 心阳虚衰证 -参附龙牡救逆汤 邪陷厥阴证 -羚角钩藤汤合牛黄清心丸 5哮喘发作期 风寒束肺证 -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痰热阻肺证 -麻杏石甘汤合苏葶丸外寒内热证 -大青龙汤肺实肾虚证 -偏于肺实者,用苏子降气汤偏于肾虚者,用都气丸合射干麻黄汤缓解期 肺脾气虚证-玉屏风散合人参五味子汤(与肺炎喘嗽肺脾气虚证难鉴别,注意审题) 脾肾阳虚证 -金匮肾气丸肺肾阴虚证 -麦味地黄丸 6反复呼吸道感染 肺脾气虚证 -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营卫失调证 -黄芪桂枝五物汤 (营卫失调证病位偏于肺脏,一般不呈现脾脏症状)

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儿科学》试题及答案(卷二)

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儿科学》试题及答案(卷二) 一、A1 1、水痘的隔离期为 A、疱疹消退后1周 B、发热消退后1周 C、疱疹与结痂并见时 D、痘疹出齐后 E、痘疹全部结痂后 2、水痘愈后可见 A、脱皮 B、脱屑 C、色素沉着 D、瘢痕 E、结痂后不留疤痕 3、治疗水痘邪炽气营证的首选方剂是 A、柴葛解肌汤 B、宣毒发表汤 C、清胃解毒汤 D、清瘟败毒饮 E、五味消毒饮 4、治疗水痘邪伤肺卫证的首选方剂是 A、桑菊饮

B、银翘散 C、透疹凉解汤 D、宣毒发表汤 E、五味消毒饮 5、水痘邪伤肺卫证的治疗原则是 A、宣肺解毒,利湿清热 B、辛凉解表,清热渗湿 C、疏风清热,利湿解毒 D、清热渗湿,解毒凉营 E、疏风解表,清热利湿 6、邪炽气营的水痘疱疹特点是 A、晶亮如露珠 B、疱疹个大且含脓液 C、疱浆清亮 D、疱浆混浊,疹色紫暗 E、分布稀疏 7、脓疱疮与水痘的鉴别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疱疹较大 B、疱疹含脓液 C、疱疹易破,蔓延附近皮肤 D、疱疹躯干部位多 E、多发于夏季炎热季节

8、水痘的主要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发热1~2 日出疹 B、疱疹是向心性分布 C、疹色红润,疱浆清亮 D、丘疹、疱疹、结痂同时并见 E、愈后脱屑 9、水痘出疹,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在发热同时或发热1~2日后出疹 B、皮疹分布以四肢为多,躯干部少 C、在同一部位的皮肤上丘疹、疱疹、结痂同时见到 D、出疹顺序先后不一 E、疱疹内含清亮液体 10、在水痘的诊断依据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发热当天或1~2天出现皮疹 B、发热大多不高 C、起病2~3周前有水痘接触史 D、结成痂盖脱落,不留瘢痕 E、疱疹一齐出齐 11、水痘的主要病位在 A、肺卫 B、肺脾 C、脾肾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复习资料

2017年中医儿科学执业医试考试重点 中医儿科学在执业医师考试中占50分红色部门出题率高、蓝色次之绿色底重点看小儿年龄分期 一、胎儿期:从受孕到分娩断脐,共40周,称为胎儿期。目前国内将胎龄满28周至出生后7足天,定为围生期。 二、新生儿期:从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至生后满28天 三、婴儿期:从出生到1周岁之前,称为婴儿期。这一时期生长发育极为迅速,充分显示了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 四、幼儿期:从1周岁到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这一时期体格增长速度较前缓慢,但动作、语言、思维发育加快。 五、学龄前期:从3周岁到6~7周岁(进入小学前)为学龄前期,也称幼童期。这一时期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 六、学龄期:从入小学开始(6~7周岁)到青春期前,(女12岁,男13岁)称学龄期。防治龋齿,注意情绪和行为变化,减少精神行为障碍的发病。 七、青春期:青春期年龄范围一般指10~18岁。一般女孩自11—12岁到17—18岁,男孩自13-14岁到]8—20岁。 一、体重正常值 1-6个月体重()=3 + 0.7×月龄 7~12个月体重()=7 + 0.5×(月龄-6) 1岁以上体重()=8 + 2×年龄 二、身长正常值 出生时平均50,生后第1年长25 ,一般前6个月每月增长约2.5,后6个月每月增长约1.5。第2年全年增长约10。2周岁后至青春期前,每年增长约7。临床可

用以下公式推算小儿 2岁后至12岁儿童的身高:身高()=70+7×年龄体重和身高每年必考三、囟门闭合时间前囟应在小儿出生后的12~18个月闭合囟门迟闭及头围大于正常者,为脑积水、佝偻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囟门凹陷多见于阴伤液竭之失水;囟门凸出多见于热炽气营之脑炎、脑膜炎等。 囟门及头围大于正常者,常见于解颅(脑积水)、佝偻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 四、头围新生儿头围约为33~34。 五、乳牙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乳牙(20颗)约在2~2.5岁出齐。(顺序先下颌后上颌,自前向下以次萌出,尖牙例外),2岁以内乳牙颗数:乳牙数=月龄-4(或6) 6岁左右开始长第一颗恒牙。 六、血压与年龄的关系 不同年龄小儿血压正常值可用以下公式推算(注:17.5) 收缩压()= 年龄×2 + 80 年年考 舒张压()=收缩压×2/3 运动发育 粗动作“二抬四撑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运动发育顺序是由上到下、由粗到细、由不协调到协调的进展。 性格发育 学龄前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主动性而学龄期,变得越来越勤奋上进。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一、A1型题(本大题48小题.每题1.0分,共48.0分。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 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治疗疳积首选方剂是( ) A 保和丸 B 泻心导赤散 C 肥儿丸 D 资生健脾丸 E 五苓散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第2题 以下何种脏器受影响会导致小儿肺炎喘嗽变证( ) A 心肾 B 心肝 C 脾肾 D 肝脾 E 心脾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邪毒炽盛,损伤原本不足之心阳,肺闭气郁导致血滞而络脉瘀阻。邪热炽盛,内陷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厥阴肝经,会导致邪陷厥阴的变证。 第3题 以下除哪项外,均是儿科的病因特点( ) A 外感因素

B 胎产因素 C 痰饮、瘀血 D 情志所伤 E 乳食所伤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儿科的病因特点包括,外感因素、乳食因素、先天因素、情志因素、意外因素和其他因素,并不包括痰饮和瘀血。 第4题 脾虚泻的泄泻特征是( ) A 泻下稀薄,或如水注,粪色深黄 B 频泻不止,便稀如水 C 食后作泻,色淡不臭 D 久泻不止,食人即泻,粪质清稀 E 泄泻清稀,中多泡沫,臭气不甚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脾虚泻可见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于食后作泻,时轻时重。 第5题 以下除哪项外,均为典型性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标准( ) A 血尿 B 急性起病 C 有前驱感染病史 D 发热 E 浮肿及尿量减少 【正确答案】:D

中医执业医师分类真题中医儿科学-(9)

中医执业医师分类真题中医儿科学-(9) A1型题 1. 下列关于小儿感冒的特点错误的是 A.发热 B.神昏 C.恶寒 D.咳嗽 E.鼻塞流涕 答案:B 2. 小儿感冒每易夹惊,中医学认为是 A.脾常不足 B.肾常虚 C.形气未充 D.肝常有余 E.肺常不足 答案:D 3. 治疗小儿风寒感冒的首选方是 A.麻黄汤 B.杏苏散 C.小青龙汤 D.新加香薷饮 E.荆防败毒散 答案:E

4. 小儿暑邪感冒的主要特点是 A.恶寒发热,鼻塞流涕,舌淡苔薄白 B.发热头痛,身重困倦,舌红苔黄腻 C.发热恶风,咽红肿痛,舌红苔薄黄 D.起病急骤,高热恶寒,肌肉酸痛 E.恶寒发热,脘腹胀痛,呕吐酸腐 答案:B 5. 小儿风热感冒与风寒感冒的鉴别要点有 A.恶风发热 B.恶寒发热 C.咽红肿痛 D.咳嗽不爽 E.咳嗽频作 答案:C 6. 乳蛾的病因病机正确的是 A.血虚 B.血热 C.风热搏结于咽喉 D.肝火上炎 E.肝风内动 答案:C 7. 乳蛾的治疗原则是

A.清风泻火 B.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C.清胃泻火 D.清肝利胆 E.疏风清肺 答案:B 8. 小儿,喉核赤肿,咽喉肿痛,或咽痒不适,吞咽不利,发热重,恶寒轻,鼻塞流涕,头痛身痛,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或指纹浮紫。方选 A.牛蒡甘桔汤 B.银翘马勃散 C.养阴清肺汤 D.桑菊饮 E.杏苏散 答案:B 9. 乳蛾肺胃阴虚证首先选用 A.牛蒡甘桔汤 B.银翘马勃散 C.养阴清肺汤 D.桑菊饮 E.杏苏散 答案:C 10. 咳嗽的病因错误的是 A.感受外邪

B.痰浊内生 C.气阴两虚 D.禀赋不足 E.饮食不节 答案:E 11. 咳嗽的主要病机是 A.肺脾受累 B.肺肾受累 C.肺心受累 D.肺肝受累 E.肺胃受累 答案:A 12. 咳嗽的病变部位在肺,但常涉及到其他脏腑,其中最密切的是 A.肝 B.脾 C.肾 D.心 E.大肠 答案:B 13. 小儿外感风寒咳嗽的主要特点是 A.咳嗽频作,声重咽痒,咳痰清稀 B.咳嗽不爽,痰黄黏稠 C.咳声重浊,痰多壅盛,色白而稀

云南省中医执业医师儿科学病毒性脑炎考试试题

云南省中医执业医师儿科学病毒性脑炎考试试题

中医医师基础:外感病因|疠气 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首次电除颤的剂量应为 A.50焦耳B.100焦耳C.200焦耳D.300焦耳E.350焦耳 2、患者,女,30岁。每逢社交场合,精神紧张时旋即出现腹部胀痛,痛则欲泻,泻后则痛止。平时食欲欠佳、两胁胀痛,睡眠、二便尚可,舌淡,脉缓。诊断最可能是 A.肾气不固证 B.肝气郁结证 C.肝气犯脾证 D.寒湿困脾证 E.肝气犯胃证 3、《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论述有关阴道口的不同命名,称未嫁时属 A.阴门 B.子门 C.胞门 D.玉门 E.龙门 4、肺与大肠在功能上的联系,主要表现于 A.肺气宣发,布津于大肠B.肺气肃降,输送水液于大肠C.肺气肃降,助大肠传导D.宗气充分,推动大肠功能E.肺主治节,调节大肠功能 5、捻转补泻法中,补法的操作手法是 A.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快B.捻转角度小,用力重,频率快C.捻转角度大、用力轻,频率快D.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E.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慢 6、针灸被传入朝鲜、日本大约开始于 A.公元2世纪B.公元4世纪C.公元6世纪D.公元8世纪E.公元10世纪 7、《呕吐下利病篇》治呕共有十三方,其中用方最多的是 A.食滞呕吐B.虚寒呕吐C.停饮呕吐D.寒热错杂呕吐E.实热呕吐 8、下列哪项不是导致内伤发热的病因 A.肝经郁热 B.暑湿中阻 C.气血亏虚 D.瘀血内停 E.阴精耗损 9、患者,女,30岁。神志不宁,虚烦不得眠,并见五心烦热,盗汗,舌红,脉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 版

肾精薄弱—益精充髓,补肾温阳—补肾地黄丸 脾肾两虚—健脾益肾,温运脾阳—保元汤 硬肿症 寒凝血涩—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当归四逆汤。 阳气虚衰—益气温阳,通经活血—参附汤。 胎黄 常证 湿热郁蒸—清热利湿退黄—茵陈蒿汤 寒湿阻滞—温中化湿退黄—茵陈理中汤 气滞血瘀—行气化瘀消积—血府逐瘀汤 变证 胎黄动风—平肝息风,利湿退黄—羚角钩藤汤 胎黄虚脱—大补元气,温阳固脱—参附汤合生脉散感冒 主证 风寒感冒—辛温解表,疏风散寒—荆防败毒散 风热感冒—辛凉解表,疏风清热—银翘散 暑邪感冒—清暑解表,化湿和中—新加香薷饮 时邪感冒—清瘟解表消毒—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 兼证 夹痰风寒—辛温解表,宣肺化痰—加二陈汤、三拗汤风热—辛凉解表,清肺化痰—加桑菊饮、黛蛤散夹滞—解表兼以消食导滞—加保和丸 夹惊—解表兼以清热镇惊—加镇惊丸

风热搏结—疏风清热,利咽消肿—银翘马勃散 热毒炽盛—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牛蒡甘桔汤 肺胃阴虚—养阴润肺,软坚利咽—养阴清肺汤 咳嗽 外感 风寒—杏苏散、金沸草散 风热—桑菊饮 风燥—清燥救肺汤、桑杏汤 内伤 痰热—清金化痰汤、清气化痰汤 痰湿—二陈汤 气虚—健脾补肺,益气化痰—六君子汤 阴虚—沙参麦冬汤 肺炎喘嗽 常证 风寒郁肺—华盖散 风热郁肺—麻杏石甘汤 痰热闭肺—清热涤痰,开肺定喘—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毒热闭肺—清热解毒,泻肺开闭—黄连解毒汤合麻杏石甘汤 阴虚肺热—沙参麦冬汤 肺脾气虚—人参五味子汤 变证 心阳虚衰—温补心阳,救逆固脱—参附龙牡救逆汤 邪陷厥阴—清心开窍,平肝息风—羚角钩藤汤合牛黄清心丸

发作期 风寒束肺—温肺散寒,涤痰定喘—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 痰热阻肺—清肺涤痰,止咳平喘—麻杏石甘汤合苏葶丸 外寒内热—解表清里,止咳定喘—大青龙汤 肺实肾虚—泻肺平喘,补肾纳气—肺实,苏子降气汤;肾虚,都气丸合射干麻黄汤缓解期 肺脾气虚—补肺固表,健脾益气—玉屏风散合人参五味子汤 脾肾阳虚—温补脾肾,固摄纳气—金匮肾气丸 肺肾阴虚—养阴清热,敛肺补肾—麦味地黄丸 反复呼吸道感染 肺脾气虚—补肺固表,健脾益气—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 营卫失调—调和营卫,益气固表—黄芪桂枝五物汤 脾肾两虚—温补肾阳,健脾益气—金匮肾气丸合理中丸 肺脾阴虚证—养阴润肺,益气健脾—生脉散合沙参麦冬汤 鹅口疮 心脾积热—清热泻脾散 虚火上浮—知柏地黄丸 口疮 风热乘脾—疏风散火,清热解毒—银翘散 心火上炎—清心凉血,泻火解毒—泻心导赤散 虚火上浮—滋阴降火,引火归原—六味地黄丸加肉桂 小儿泄泻 常证 风寒泻:疏风散寒,化湿和中—藿香正气散

中医执业医师儿科学练习题及答案:儿童保健

中医执业医师儿科学练习题及答案:儿童保健 一、A1 1、下列关于添加辅食原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由少到多 B、由稀到稠 C、由稠到稀 D、由细到粗 E、品种渐增 2、在下列情况中,母亲仍应哺乳的是 A、乳汁数量少 B、患有传染病 C、重症心脏病 D、重症肾脏病 E、身体过弱 3、不适宜给小儿断奶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深秋 E、以上都不适宜 4、小儿可以完全断乳的适当年龄是

A、8~12个月 B、7~10个月 C、12~14个月 D、6~8个月 E、14~16个月 5、下列药物中,不属于妊娠禁忌药的是 A、白术 B、大戟 C、斑蝥 D、麝香 E、乌头 6、关于孕妇饮食,下列说法中可取的是 A、大冷之物 B、大热之物 C、甘肥厚味 D、营养丰富 E、辛辣炙焯 7、下列各项,属于新生儿病态的是 A、马牙 B、胎怯 C、螳螂子 D、女婴生后3~5天乳房隆起如蚕豆到鸽蛋大小,2~3周消退

E、女婴生后5~7天阴道有少量流血,1~3天自止 8、母乳喂养应遵循的原则是 A、按时 B、按需 C、按量 D、按时按量 E、按时不按量 9、不属于小儿正常断奶季节是 A、春季 B、酷暑 C、初秋 D、深秋 E、初冬 10、预防脐风最重要的措施是 A、孕妇勿感风邪 B、产妇勿感风邪 C、小儿生后避风 D、清洁断脐护脐 E、脐疮防其走黄 11、下列关于大黄法祛除胎毒的用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生大黄 B、略煮

C、胎粪通下后停服 D、脾虚气弱者勿用 E、胎粪通下后继续服用 二、A2 1、患儿,出生1天。面目红赤,多啼声响,无胎粪排出。最可能的原因是 A、胎毒 B、胎怯 C、胎惊 D、五硬 E、胎寒 2、患儿,出生后4天。家长发现小儿两侧颊部各有一个垫状隆起,可活动。以下观点中正确的是 A、影响吸乳,消毒后挑割 B、影响吸乳,手术切除 C、应予治疗,解毒消肿 D、有利吸乳,不予处理 E、有利吸乳,但易感染 3、患儿,4个月。前日其母给其喂蛋黄后,出现哭闹不安,大便干结,吃奶测少。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暂停母乳喂养 B、暂停添加辅食

中医执业医师儿科学练习题及答案:儿科学基础

中医执业医师儿科学练习题及答案:儿科学基础 一、A1 1、前囟关闭的时间为出生后 A、2~4个月 B、4~6个月 C、6~12个月 D、12~18个月 E、18~24个月 2、按公式计算,3岁小儿的身高应为 A、70cm B、81cm C、85cm D、91cm E、100cm 3、新生儿体重约为 A、1kg B、2kg C、3kg D、5kg E、7kg 4、以下除哪项外,均为儿科推拿疗法的作用

A、神气安定 B、经络畅通 C、气血循行 D、凉血止血 E、脏腑调和 5、治疗痄腮,宜选用以下哪味药捣烂外敷腮部 A、马齿苋 B、延胡索 C、白芥子 D、吴茱萸 E、芫荽子 6、治疗寒喘,宜选用以下哪味药捣烂外敷肺俞穴 A、麻黄 B、附子 C、白芥子 D、西河柳 E、吴茱萸 7、麻疹初期透疹可用下列那位药加黄酒洒擦洗皮肤 A、生麻黄 B、香薷 C、五倍子 D、石榴皮

E、香樟木 8、培元补肾法常用于治疗 A、五迟五软 B、肺炎喘嗽 C、幼儿急疹 D、手足口病 E、脐血脐突 9、乳婴儿中药用量应为成人量的 A、1/6 B、1/3 C、1/2 D、1/2~2/3 E、等量 10、新生儿中药用量应为成人量的 A、1/6 B、1/3 C、1/2 D、2/3 E、等量 11、儿科发病率居于第二位的是 A、肺系病证 B、心系病证

C、肝系病证 D、脾系病证 E、肾系病证 12、小儿缺乏卫生知识,易于误食一些被污染的食物,引发 A、咳喘 B、水肿 C、紫癜 D、厌食 E、吐泻 13、小儿易受惊吓,原因主要是 A、肺脏娇嫩 B、脾常不足 C、肾常虚 D、心神怯弱 E、稚阴未长 14、小儿易产生感冒、咳喘,原因主要是 A、脾常不足 B、肺脏娇嫩 C、肾常虚 D、稚阳未充 E、稚阴未长

中医执业医师分类真题中医儿科学-(7)

中医执业医师分类真题中医儿科学-(7) A1型题 1. 百日咳咳嗽的特点为 A.咳声清扬,伴流清涕 B.呛咳连声并有回声 C.咳声重浊,痰稠色黄 D.咳声嘶哑,如犬吠样 E.干咳无痰,口鼻干燥 答案:B 2. 血证可闻及的口气是 A.臭秽 B.腥臭 C.臭腐 D.酸腐 E.酸腐而臭 答案:B 3. 小儿干咳无痰,多为 A.外感风寒 B.肺蕴痰热 C.外感风热 D.肺脾气虚 E.肺燥阴伤 答案:E

4. 问个人史的内容不包括以下 A.生产 B.喂养 C.发育 D.学习情况 E.年龄 答案:E 5. 问病情不包括 A.寒热 B.头身 C.饮食 D.二便 E.免疫接种史 答案:E 6. 大便的问诊诊断不包括 A.次数 B.质地 C.颜色 D.伴随症状 E.时间 答案:E 7. 小儿渴不欲饮,多为

A.热证 B.寒证 C.胃阴不足 D.中焦有湿 E.津液亏耗 答案:D 8. 关于儿科脉诊错误的是 A.以入睡和安静时最为准确 B.常用一指定三关法 C.取轻、中、重三种不同指力 D.一般不超过1分钟 E.拇指同时按压寸、关、尺三部 答案:D 9. 婴儿颅内压增高,按诊的主要部位是 A.头颅 B.胸胁 C.腹部 D.皮肤 E.四肢 答案:A 10. 正常小儿脉象平和,较成人 A.浮而稍数 B.弦而稍数

C.浮而稍缓 D.软而稍数 E.浮而稍弦 答案:D 11. 不属于小儿内治法用药特点的是 A.治疗要及时、正确 B.治疗要中病即止 C.运用儿科中药新剂型 D.掌握小儿中药的煎煮方法 E.早期、足量、联合 答案:E 12. 乳婴儿中药用量为成人量的 A.1/6 B.1/3~L/2 C.2/3 D.1/4 E.1/5 答案:B 13. 婴儿服用丸剂、片剂,应该 A.研成细末调服 B.捏鼻灌入 C.鼻饲 D.分成小块吞服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试题及答案(卷八)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试题及答案(卷八) 一、A1 1、下列表现中,属于生理性胎黄的是 A、生后24小时出现黄疸 B、足月儿在出生后7~10天消退 C、黄疸消退后复现 D、黄疸持续3周以上 E、血清总胆红素300μmol/L 2、治疗胎黄湿热郁蒸证首选方是 A、茵陈蒿汤 B、茵陈理中汤 C、血府逐瘀汤 D、羚角钩藤汤 E、藿朴夏苓汤 3、治疗寒湿阻滞证胎黄的基本法则是 A、利水渗湿退黄 B、化瘀消积退黄 C、清热利湿退黄 D、温中化湿退黄 E、疏肝利胆退黄 4、胎黄的病变脏腑是 A、肝胆、脾胃

B、心小肠、肝胆 C、肾膀胱、脾胃 D、肺大肠、肝胆 E、肾膀胱、心肺 5、下列属于病理性黄疸的是 A、生后24h以内出现黄疸 B、生后第2~3日出现黄疽,第4~6日达高峰 C、足月儿在生后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 D、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205.2μmol/L,早产儿≤256.5μmol/L E、小儿一般情况良好,除偶有轻微食欲不振外,不伴有其他临床症状 6、下列病机中,不属于胎黄病机的是 A、脾胃湿热 B、寒湿内蕴 C、肺失通调 D、肝失疏泄 E、气滞血瘀 二、A2 1、患儿,出生32天。面目皮肤发黄,色泽晦暗,持久不退,腹胀,全身散在瘀斑,大便溏薄,舌有瘀点,苔黄。治疗首选方是 A、茵陈蒿汤 B、茵陈理中汤

C、茵陈五苓散 D、血府逐瘀汤 E、归脾汤 2、患儿,出生10天。面目皮肤发黄,色泽鲜明如橘,哭声响亮,不欲吮乳,口渴唇干,或有发热,大便秘结,小便深黄,舌质红,苔黄腻;其证型是 A、湿热郁蒸证 B、寒湿内蕴证 C、脾气虚弱证 D、肝失疏泄证 E、气滞血瘀证 3、患儿,出生30天。黄疸持续不退,面目皮肤发黄,晦暗无光泽,右胁下痞块渐大,腹部胀满,口唇暗红。辨证为气滞血瘀证,最主要的辨证依据是 A、腹部胀满 B、黄疸不退 C、全身黄疸 D、黄疸晦暗 E、右胁下痞块 4、患儿,出生26天。黄疸未退,皮肤色黄无光泽,精神萎靡,四肢不温,大便灰白而溏,舌淡苔白腻。其治法是 A、清热利湿

中医执业医师儿科学练习题及答案:其他疾病

中医执业医师儿科学练习题及答案:其他疾病 一、A1 1、下述哪项不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点 A、紫癜可遍及全身 B、多呈对称性分布 C、不高出皮肤 D、压之不退色 E、血小板计数减低 2、下述哪项不是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 A、紫癜多见于下肢伸侧及臀部、关节周围 B、多呈对称性分布 C、不高出皮肤 D、压之不退色 E、可伴腹痛及关节痛 3、小儿紫癜主要涉及的病变脏腑 A、心、肺、脾、肾 B、心、肝、脾、肾 C、肝、脾、肾 D、心、肝、脾 E、肺、肝、肾 4、紫癜血热妄行证的治法是

A、疏风散邪,清热凉血 B、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C、清热解毒,益气摄血 D、清气凉营,活血消斑 E、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5、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肾精亏损证的治法 A、健脾助运,补肾壮阳 B、健脾补肺,益气生津 C、健脾益气,补肺化痰 D、补肾填精,佐以健脾 E、健脾益肾,滋阴壮阳 6、佝偻病在我国各地发病率不同,从地理位置分布,高发地区是 A、东部 B、北方 C、南方 D、东南 E、沿海 7、佝偻病的病机主要是 A、脾肾虚亏 B、心肝血虚 C、肝肾阴虚

D、肝风阴虚 E、肺脾两虚 8、佝偻病的基本治疗原则是 A、健脾养血 B、益气温阳 C、固表止汗 D、平肝潜阳 E、调补脾肾 9、佝偻病激期的服药应是 A、日服维生素D 1万~2万IU B、日服维生素D 5000~10000 IU C、日服维生素D 500 IU D、日服维生素D 400 IU E、日服维生素D 100 IU 10、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肺脾气虚证的首选方剂为 A、六味地黄丸 B、济川煎 C、补肾地黄丸 D、人参五味子汤 E、六君子汤 11、夏季热“上盛下虚”指的是 A、暑热淫于肺胃,肾阳虚于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