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元代文学 笔记整理

元代文学 笔记整理

元代文学 笔记整理
元代文学 笔记整理

元代文学

(绪论)

一,起止时间:从蒙古王朝灭金、统一北中国(1234)起,到元朝被朱元璋推翻(1368)止,其间约134年。

二,文学史的总体特征:由抒情文学为主体转入为叙事文学为主体,审美视角由贵族阶层转向普通的市民大众。

第一节元代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

一、元朝是一个以蒙古贵族为主,联合各族上层统一全国强大的封建王朝。

1、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宋代遗留的南北两个政权的隔离局面,疆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元史》卷58《地理志》“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近辽左,南越海表”,疆域超过了唐代。统一增强了各地区、各民族间的联系,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

2、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使元朝成为当时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之一,声誉远及欧亚非三洲。

忽必烈时,严禁权豪势要扰民圈地,并且把荒地分给无田的农户,蠲免赋税,兴修水利。这一系列措施,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城乡手工业、商业在停滞一段时间以后,在统一提供自由安全贸易的大背景下,也走向了繁荣的道路。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有史学家认为:“元代的商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发展程度是超过前代的。”(在中国历史上,商人地位的每一次提高,都标志着那个时代思想的相对解放)

许多城市的规模也超出了前代,大都既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商业中心。“凡世界上最为稀奇珍贵的东西,都能在这座城市找到”,居民多达四、五十万。而当时的杭州,是商贾云集的繁华之地。据马可-波罗记载:“这座城市的庄严与秀丽,堪为世界其他城市之冠。”

二、元朝存在的社会问题(大本史四2030)

1、蒙古贵族对被征服地区肆意掠夺,推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P187-188

2、政治腐败,官吏贪污,冤狱遍野,民不聊生,成为元代的痼疾。

三、元代社会的文化特征

1、元朝轻视学术文化,知识分子地位空前低下。2031

2、思想领域多元并存,礼教的影响力相对减弱。

与政治上的高压和歧视不同,元代统治者在思想领域相对开放,在儒学受重视的同时,来自不同民族的民众可以自由地有自己的信仰。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在中原地区都得到发展,程朱理学独尊的局面发生了变化。在元代,思想领域呈现出各种观点和流派争雄斗胜的局面。

第二节叙事文学与抒情文学

一、叙事文学

1、叙事文学兴盛的原因

在元代,传统的知识分子失去了进身之阶,这对于以兼济天下为己任的传统的知识分子是个很大的打击。他们每每“沉抑下僚,志不得展”,而同时自尊的品格又不能让他们屈身于当权者,同时他们又不甘心自己的才能被埋没。因此

在他们为自己的才能谋出路的时候,找到了书会。在书会中,他们接受两宋以来讲唱文学的传统,用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编写各种讲唱文学脚本。因此元代的知识分子地位都比较低下,他们熟悉大众的日常生活,了解百姓的情感,又由于他们大都饱经苦难,对社会有更深入的感受和思考。因此他们的创作,能够代表一个时期民众的生活、思想和情感,而他们毕竟是饱学之士,创作水平要高于一般的民众。由于“书会才人”参与到讲唱文学的创作,在作品中展示了他们的才学、思考和真感情,因此使元代的叙事文学很快就大放异彩,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超越传统的抒情文学,成为了一个时代标志性文学。中国文学史在此时完成了它的转型。

2、叙事文学兴盛的表现

元代最有成就的文学创作是杂剧,不但杂剧家大多是“书会才人”,有很高的文学修养,而且他们创作的作品多,社会影响力巨大,同时这些作品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窦娥冤》《西厢记》等即使在今天,也几乎是家喻户晓)。

除了杂剧,南戏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元代形成的戏剧传统,对明、清两大的戏剧影响深远。

二、抒情文学

元代的抒情文学也在继唐宋有所发展,表现是散曲的出现。散曲是比诗词更为灵活的韵文抒情体,它的出现,给文坛带来了一定的新气象。但传统的诗词,尽管在元代也有创作,其成就不可与唐宋同日而语,显出了寂寥的总体倾向。

第三节元代文学的审美特征

元代文学的总体倾向是以自然本色为主流。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评北曲(散曲和杂剧)的审美风尚是“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有文采又不晦涩,通俗又不流于粗俗),徐渭评南戏“句句是本色语”(《南词叙录》),余阙《柳待制文集序》评元代诗文“崇本质而去浮华”,况周颐评元词“伉爽清疏,自成格调”,这些评语,是从各种文体出发,说的都是元代文学自然本色的特点。元代文学显示出一种朴素美,这是元代文学非常鲜明的审美特征。

第一章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

一、说话艺术

1、说话:是唐宋以来一种表演艺术的专用名称,始见于唐代。“说话”就是口传故事,它向上可以上追溯到神话时代,近年出土的文物中,发现有东汉后期汉灵帝的“击鼓俑”(满面笑容,张口扬枹fu2——鼓槌,栩栩如生)是表演时的生动形象。隋代和唐代都有文献记载有说话艺术的存在。到了宋代,说话艺术空前发达,在大城市里都设有专供表演用的瓦舍、勾栏(据记载,东京东南角就有三处瓦舍和五十多处勾栏,勾栏中最大的表演棚可容纳数千人),还出现了专门说某种“好话”(故事)的专业艺人(说《三分》的事霍四究,讲《五代史》的是尹常卖),宋代的说话呈现出鲜明的职业化和商业化的特点。

2、说话四家:四家的名目,据宋-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载,是小说、说经、讲史、合生(声)。小说以讲烟粉、灵怪、传奇、公案故事为主;说经就是演说佛书;讲史就是演说前代兴废征战之事;这三种都是以叙事取胜,合生以表演敏捷见长。说话的家数,是以故事题材作划分标准的。

3、话本:通常认为说话人的底本就是“话本”。这个名称也可能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除了说话人的底本,话本还有两个来源:一是以说话人口述故事为主要内

容的记录整理本,整理人一般是比说话人有更多的知识和学养,整理出来的故事往往文字更通顺,情节更合理,内涵更丰富,如《错斩崔宁》《碾玉观音》;二是文人依据史书、野史笔记、文言小说改编的通俗故事,如《大宋宣和遗事》。根据鲁迅的提法,文人按照话本小说的体制,自编的故事,被称为拟话本,如《二拍》中的大部分故事。

根据说话四家的划分,话本可分为小说话本、讲史话本、说经话本三种。

二、小说话本

1、现存的小说话本:教材202。主要见于《熊龙峰小说四种》、《京本通俗小说》《清平山堂话本》和三言等书。其中我们要学习的是《碾玉观音》《错斩崔宁》。

2、小说话本的体制:文体大体由入话(头回)、正话、结尾几构成部分。

入话是小说的开端部分,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以一首或若干首诗词“起兴”,说风景、道名胜,往往与故事的发生的时间或地点相联系,如《崔待诏生死冤家》(《碾玉观音》见《警世通言》卷八)以春归诗词开篇,引出郡王因惜春带着家眷游春,遇到秀秀,并买她为奴,主人公登场,故事就正式开始了。二是以一首诗点出故事题旨,然后叙述一个与题旨有关系的小故事,行话说:“权做个‘得胜回头’”。(《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卷《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入话的设计,是说话人为了安抚早来的观众,等候迟到者的一种技巧;当然也有引导观众领会题旨的目的。

正话是话本的主体,优秀的作品都具有情节曲折、细节丰富、人物形象鲜明的特征。

结尾是在正话之后,以一首诗总结故事的主题,或以“话本说彻,权做收场”之类的套话作结。

3、小说话本的分类:

(1).爱情小说,如《碾玉观音》《闹樊楼多情周胜仙》等。

(2).社会问题小说,其中以公案小说为主,如《错斩崔宁》。

(3).豪侠小说

(4).神怪小说

4、小说话本的艺术特色:

第一、情节曲折,故事性强是小说话本的突出特点。小说话本非常重视故事情节的安排,在展开叙述故事时,努力做到有层次的介绍,并随时有益地为以后情节的发展进行铺垫,使情节发展自然而又井然有序,尽管头绪繁多,却能将来龙去脉交待得一清二楚。善于使用伏笔,造成悬念,增加情节的曲折性,取得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第二、叙事的口语化、声口的个性化、谈吐的市井化。小说话本中许多优秀的篇章,都成功地做到了用白话来描写社会日常生活,叙述骇人听闻的奇闻逸事,并用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件了不起的成就,它第一次用白话文来描写叙述社会日常生活,对当时社会上的人情世态,做出生动的描绘。《错》作者对错斩崔宁的一番议论:

这段冤枉,仔细可以推详出来。谁想问官糊涂,只图了事,不想捶楚之下,何求不得。冥冥之中,积了阴骘,远在儿孙近在身。他两个冤魂,也须放你不过。所以做官的,切不可率意断狱,任情用刑,也要求个公平明允。道不得个死者不可复生,断者不可复续,可胜叹哉!

第三、小说话本还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描写人物时,善于通过人物的内心活动以及人物言行来刻画表现人物,如《闹》周胜仙初遇范二郎:心里暗暗地喜欢,自思量道:“若是我嫁得一个似这般子弟,可知好哩!今日当面挫过,再来那里去讨?”正思量道:“如何着个道理和他说话?问他曾娶妻也不曾?”……你道好巧!只听得外面水盏响。女孩儿眉头一纵,计上心来,便叫:“卖水的,倾一盏甜蜜蜜的糖水来。”那人倾一盏糖水在铜盂儿里,递与那女子。那女子接得在手,才上口一呷,便把那个铜盂儿望空打一丢,便叫:“好好!你却来暗算我!你道我是兀谁?”那范二听得道:“我且听那女子说。”那女孩儿道:“我是曹门里周大郎的女儿,我的小名叫作胜仙小娘子,年一十八岁,不曾吃人暗算。你今却来算我!我是不曾嫁的女孩儿。”这范二自思量道:“这言语跷蹊,分明是说与我听。”……随即也叫:“卖水的,倾一盏甜蜜蜜糖水来。”卖水的便倾一盏糖水在手,递与范二郎。二郎接着盏子,吃一口水,也把盏子望空一丢,大叫起来道:“好好!你这个人真个要暗算人!你道我是兀谁?我哥哥是樊楼开酒店的,唤作范大郎,我便唤作范二郎,年登一十九岁,未曾吃人暗算。我射得好弩,打得好弹,兼我不曾娶浑家。”卖水的道:“你不是风!是甚意思,说与我知道?指望我与你作媒?你便告到官司,我是卖水,怎敢暗算人!”

作品分析:小说话本中以爱情小说和公案小说最受欢迎。

①《碾玉观音》中的人物分析:

★秀秀:是宋代小说里出现的一个全新的女性形象。

新的表现:△行为上——大胆泼辣地追求爱情。爱憎分明,对所爱的,爱得火热,致死不变;对所恨者,会恨彻骨髓,必欲报仇而后快。

△审美上——秀秀身上,有一种让人感到痛快的淋漓尽致的美,她出身下层,大胆泼辣,对自己向往的,一点也不含蓄的直白地表现出来。对自己追求的东西,十分强烈顽强,即使做了鬼魂也不放弃。这是此前的文学作品中绝无仅有的。(文学史中为爱情奋斗做出牺牲的女性如刘兰芝——对爱情忠贞不渝,但却十分懦弱;霍小玉——向往不切实际的爱情,尽管执著,却没有办法和能力保全爱情)★崔宁:与秀秀相比,崔宁展现了另外一种性格特征。他是民众中老实忠厚的代表。他和秀秀一样,向往自由幸福的婚姻生活,但他表现得不够大胆、主动,甚至十分怯懦、畏首畏尾。其原因大致有三:

第一、与人物性格有关,任何时代都会有这一类型的人。

第二、与处境有关,生活在下层的小人物,他们只能服从于命运,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崔宁虽然也是奴仆身份,但他的手艺得到郡王的赏识,与同等的社会地位的人相较,他生活得还算优越,至少劳作之余还可以喝喝酒,他认同这样的生活,满足现状。

第三、与在社会中的角色有关:崔宁是男子,在男权的社会,男子被赋予了很多的社会责任。他们作为血亲的传承人,在被社会和家族重视的同时,被灌输更多的传统的观念,对长幼尊卑有更自觉地维护意识。在封建社会,对男子思想的限制,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因此,从社会到家庭,都更重视对男子的传统的教化。而女子接受的三从四德只是服务于家庭,她们被限制在家庭的范围内,对生存的压力、社会的责任没有更深刻的感受,她们只专注于家庭婚姻的幸福,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文学史,无论是贵族文学还是市民文学,女子对传统势力的反抗都比男子更大胆、更强烈、更执著,女子的形象比男子的形象要光辉的多(霍小玉之于李益,杜十娘之于李甲)。

★郡王和郭排军:作为秀秀的对立面,他们的形象都塑造的十分真实。

郡王:他并不单纯地是一个残暴的统治者。对国,他曾经为国杀敌,立下赫赫的战功;对朋友,他同情同样作过将军的刘两府的孤寒,派人送去音量予以资助;对下人,他赏识崔宁和秀秀的才能,允诺日后让他们结成夫妻。他是一个正统的人,极力地维护统治秩序,因此他毫不留情地打死了争取婚姻自由、自作主张的秀秀。但从他从轻发落崔宁这一点上看,又不能简单地说他是本性的残暴。我们只能说郡王是一个自觉地维护统治秩序的卫道者。

郭排军:郭立本是个“朴直”的“粗人”,他一心一意忠于郡王,甘愿做奴才,这本无可厚非,不违反那个时代的道德。以大众的视角和现在的道德标准看,郭排军备受指责的是他不应该口是心非,表面上答应秀秀不去告密,结果回去后第一件事就是汇报了秀秀和崔宁的下落(不是无心泄漏,而是有意告密)。还有他始终不把破坏别人幸福的行为看成是可耻的。总体上看,郭排军是个可鄙的小人,所以作品最后让他吃了50大板,这个情节不为严重,但量刑适当,让人快意。

②《碾玉观音》的艺术特征:

★结构安排十分巧妙:郡王得到皇帝赐与的战袍,自觉珍贵,因此命手艺高超的秀秀仿制一件,秀秀完满地完成了任务,突出了秀秀技艺的高超。郡王想到要献一件玉器给皇上,于是自然引出崔宁的登场。他们都受到郡王的赏识,被许以为婚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当崔宁被审判无罪释放来到健康,本来和郡王很难再有瓜葛,可偏偏郡王献给皇上的玉观音掉了一个零件,需要崔宁修理。崔宁于是又回到临安,秀秀的鬼魂也随之前往,终于被识破。这些线索的前后联系和合情合理的。

★情节曲折起伏,引人入胜:小说话本来自于民间口头的创作,继承了民间文学故事性强这一大特点。作品运用了偶然、巧合、出乎意料等手法来增强情节的故事性,特别引人入胜。如秀秀和崔宁因为都被郡王赏识被许婚,这是一种必然。但王府失火,秀秀在逃跑的时候巧遇崔宁就是偶然了。在秀秀的主动逼迫下,他们双双逃出,这是必然(符合秀秀一以贯之的性格),而他们被郭排军遇到又是巧合和偶然;最主要的,当秀秀赶上前往健康的崔宁时,小说并为说明她已是鬼魂了,当郭排军再遇她,以为鬼魂时,读者甚至不以为然,直到最后小说才“顷刻间提破”,让人恍然大悟,回想以前的情节,又是那么的入情入理。小说就是这样在必然和偶然,以至于巧合的安排下向前发展,必然给读者合理的感受,巧合和偶然以及出乎意料的结局,都给人带入一个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碾玉观音》不愧是小说话本中的名篇。

作业:分析《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和《错斩崔宁》。

三、讲史话本

1、讲史话本:也称“平话”。“平话”的含义,指以平常口语讲述而不加弹唱;作品间或穿插诗词,也只用于念诵,不加以歌唱。“平”是说讲史话本脱胎于史书,而语言风格却摆脱了艰深的文言而趋于平易。

2、现存的讲史话本:宋有《梁公九谏》《宣和遗事》《五代史平话》

《宣》分前后二集,记述北宋衰亡、金人入侵和南宋建都临安的经过。其中含有杨志卖刀、晁盖智取生辰纲、宋江杀惜、三十六人聚义梁山、宋江受诏安、争方腊等情节,已经初具《水浒传》的雏形。

《五》分梁、唐、晋、汉、周五个部分,断代编述。

元代的讲史话本有:《全相平话五种》即包括《武王伐纣平话》《七国春秋平话后集》《秦并六国平话》《前汉书平话续集》和《三国志平话》。全书每页都是上图

下文,文字简括,讹误较多,加工不够。但主体倾向上也展现出一定的历史评判,如纣王(荒淫残暴)、秦始皇(野心)、刘邦(刻薄无赖)、曹操(老奸巨滑)都比较鲜明地表现了出来。其中以《三国志平话》成就最高,它已经粗略地具有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主要情节,也形成了拥刘反曹的基本倾向,只是内容还比较简陋。

四、说经话本

说经就是演说佛书。《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又名《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是宋元时代仅存的说经话本。

关于诗话,王国维解释说:“其称诗话,非唐、宋士夫所谓诗话,以其中有诗有话,故得此名。”

一般认为《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宋代刊本。全书叙述高僧玄奘与白衣秀士猴行者,经历了无数艰难,克服了种种困难,去天竺取经的故事,是明代小说《西游记》的雏形。

五、诸宫调

1、诸宫调:据王灼(zhuo)的《碧鸡漫志》及吴自牧的《梦梁录》记载,北宋熙丰年间的艺人孔三传首创了诸宫调形式。

诸宫调是一种大型的叙事性的讲唱诗,是宋元民间艺人创造出来的。它在“变文”诗的体制上,把当时流行的民间时曲,、小调编成各种套数,然后将若干宫调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用以演唱一个完整的故事。所谓诸宫调,是相对于限用一个宫调的说唱形式而言的。其中唱的部分用多种宫调串接而成,其间插入一定的说白,与唱词配合,叙述有人物、情节的长篇故事。

诸宫调产生以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后来分化成北南两派,南派以笛伴奏,北派以琵琶和筝伴奏,故又称“弦索”或“搊弹”。《西厢记诸宫调》又称《西厢搊弹词》或《弦索西厢》。

2、现存的诸宫调作品

有三种: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无名氏的《刘知远诸宫调》、王伯成的《天宝遗事诸宫调》,其中以《西厢记诸宫调》最为有名。

3、诸宫调对杂剧的影响

杂剧和诸宫调同属于说唱形式的作品。诸宫调对杂剧的产生影响很大。诸宫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它的歌唱性很强;二是讲唱者常常跳出跳进,模拟故事中的各种人物进行各种表演,这就为杂剧以诗化的戏剧语言、以演唱为形式的表演的诞生作好了准备,杂剧的演唱适应元代特殊的氛围就发展壮大起来了。元杂剧的产生,离不开诸宫调。

六、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是现存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

1、对婚恋故事的超越——在中国文学史上,把男女私情作为礼教对立面加以铺叙的,以《西厢记诸宫调》为最早。

①其他的婚恋故事:《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和刘兰芝是受到封建家长的迫害而离异,死亡,但他们是夫妇而非私情;《霍小玉传》中的李益,表面上看是因为不敢违抗母命而交婚于大户,抛弃霍小玉。但本质上看,他与霍小玉的悲剧是他本人的负心乃至于绝情,因为在霍小玉走向悲剧的过程中,他只有回避,没做过任何努力。作品着力铺叙的是他这种负心给痴情的霍小玉带来的毁灭性的打

击,她的痛苦还不是私情与礼教的冲突。

②对莺莺故事的来源及其后的舆论:《董西厢》的本事源于元稹的传奇《会真记》(《莺莺传》)。这个故事写崔、张的私情本质上有反礼教的成分(因为他们的私情是礼教禁止的),但在这个故事中,礼教始终未对他们的恋情加以干涉。况且张生完全可以通过媒聘正式娶莺莺为妻,他之所以“始乱之”是由于等不得三个月,及到偷情后,他又以道貌岸然的君子思维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其人”),终于做出了“终弃之”的决定。在整个故事中,并未突出铺叙私情与礼教的冲突。但《莺莺传》虽然肯定张生最终理智战胜了感情,大肆表彰张生“非礼不可入”的君子行径,但作品描写张生和莺莺恋情的美好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就使作品呈现出主观命意之外的客观效果。后人对张生“始乱终弃”的行为多由不同的看法,比如宋-赵德麟的《商调蝶恋花词》就有“最恨多才情太浅,等闲不念离人怨”,明确谴责张生的薄情,虽然这部作品没有形成明确的主题,但卷首的言辞已经改变了对崔、张爱情的主观命意,但从整个作品看,作者对莺莺遭到抛弃的命运又感到无可奈何。

③《董西厢》完成了歌颂爱情反封建的主题

这一主题的完成是通过主人公形象的改变完成的。

张生:从小熟读经书,但并不是一个“书虫”。他是一个珍惜青春、充满生命活力的年轻人。在普救寺这样一个庄严的场合,他偶然遇到莺莺,便一见钟情,忘形失态。其后不顾他人的眼光,坚决要拜访莺莺。当他一旦爱上莺莺后,就抛弃一切的顾虑“不以进取为荣,不以干禄为用,不以廉耻为心,不以是非为戒”,坚决地追求莺莺,并在危机的关头挺身而出,救了莺莺一家。和《会真记》中的张生相比,张生敢爱敢恨,敢于为爱付出和负责任。虽然他并不摒弃功名,但此功名也是为追求爱情服务的,张生的形象较之以前更加正面,更加突出了他主动追求爱情的一面。

莺莺:较之以前更加丰满、一方面,她长于深闺,却向往外面的世界;另一方面,从小母亲的教化,让她深深懂得并遵守礼教的规范。于是在初遇年轻俊赏的张生时,在本能的驱使下一见钟情。而后张生月下吟诗、请兵退贼等一系列举动,更使莺莺萌发爱情的心更加炙热。这一切与她所受的教化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最后,感情战胜了礼教,使她终于大胆地走向了张生。《董西厢》把莺莺塑造的十分细腻、可信,突出了她在情与礼的冲突中,情因其合乎人的本性,成为更大的力量,终于战胜礼教的过程。

除了这两个主要人物外,作品还成功塑造了红娘、法聪、老夫人三个人物形象。其中,老夫人以封建家长的姿态对崔、张的恋情作梗,是作品的重要关节,使作品非常突出地表现出了反封建的主题。

④《董西厢》的艺术成就

第一、充分发挥了诸宫调说与唱相辅相成的特点,将叙事与抒情结合起来。既完备地叙述了男女主人公曲折多变的爱情故事,又细腻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感世界和内心活动。作品借助说白和唱词来完成抒情,这种艺术手法,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它能积极地调动观众的审美情绪,使观众的情感和作品要表达的感情融为一体。

叙事和抒情的有机结合,使人物的心理描写也细致入微。如当老夫人根据礼教不准崔、张结合时,他们两人都感到痛苦;而当崔莺莺自觉地屈从礼教拒绝张生时,两个人也同样痛苦;可当两个人终于冲破礼教束缚结成私情时,两个人都感到了莫大的快乐。以这样真实的心理描写来突出礼教的反动。

第二、结构宏伟,情节曲折富于变化。除说词外,共用了包括14种宫调的193套组曲,全书共分八卷,这为后代杂剧的分折奠定了基础。

用交错描写主人公的方式表现他们的爱情纠葛和性格发展,同时巧妙地穿插其他人的活动。从佛殿奇遇开始,经过张生闹斋、兵围普寺、法聪递信、将军解围、西厢待月、莺莺探病、崔母拷红、长亭送别、村店惊梦、郑恒传谣、崔张出走、到最后终成眷属,利用许多戏剧性的故事情节,使故事环环相扣。特别在最紧要的关口,并不急于让情节继续发展,而是故意故意拖延节奏,增加了故事的波澜起伏,更加引人入胜。(如“惊艳”,戏中并不是痛快地把“艳”托出,而是加上几句说白“张生却是见甚的来?见甚的来?与那五百年前疾憎冤家正打个照面儿。”——这恰是说唱文学的长处)

第三、语言优美。作者一方面提炼生动活泼的民间口语,一方面吸收古典诗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汇,形成一种朴素而典雅、混成而精美的语言风格。既不太文,也不太俗。教材209有例子。明代的胡应麟评价说:“字字本色,言言古意,当是古今传奇鼻祖”(《少室山房笔丛》)

第二章元杂剧的兴起和发展

第一节戏曲的形成和元杂剧的兴起

一、戏曲的渊源

1、先秦歌舞、汉魏百戏、六朝歌舞、唐宋戏弄为代表的歌舞戏。

2、先秦俳优、唐参军戏为代表的滑稽戏。

3、六朝俗讲、唐变文、宋诸宫调为代表的讲唱文学。

4、叙事性小说的影响。

二、中国古典戏曲形成于宋辽金时期

1、我国最早的戏剧雏形是宋杂剧和金院本。

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载有“官本杂剧段数”名目280种,元代陶宗仪《辍耕录》载有金院本690种。这些名目比较混乱,其中有相当部分是竞技、游戏、技艺、武术之类,并不全是戏剧。

2、我国戏曲成熟形式是南北宋之交在南方兴起的温州杂剧(即南戏戏文)和从金末起流行于北方的北杂剧。

南戏我们后面再做介绍。北杂剧借助当是的政治形势,迅速勃兴并走向繁荣,成为我国戏剧史上最早的成熟剧种。

北杂剧是在宋金杂剧、特别是金院本的基础上,综合当是的讲唱文学,主要是诸宫调的若干因素发展而成的。诸宫调有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还有说有唱、有乐器伴奏,和戏剧非常接近。但诸宫调通常只由演唱者以第三者身份来叙述故事,仍然是叙述体,还不是戏剧的代言体,因此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戏剧。但诸宫调的题材内容、组织结构、音乐曲调和讲唱方式都给北杂剧以有益的启示。北杂剧是借鉴了一些传统艺术中的戏剧因素,并与诸宫调中曲白相生的体制和音乐联套的方式,加以综合、提炼、从而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剧种。

第二节元杂剧的形式

一、元杂剧的概况

杂剧的分类:可分为爱情婚姻剧、历史剧、社会剧、公案剧、神仙道化剧等五类。其中爱情婚姻剧占五分之一,《西厢记》、《拜月亭》、《墙头马上》、《倩女离魂》塑造了一批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寄托了作者对爱情理想和社会理想的追求,是爱情剧中的名篇,被称为四大爱情剧。

1、杂剧的体制:

①结构:四折一楔子,四折之间,大多表现出情节的起、承、转、合的变化。楔子的本意是插入木器的榫头中使之紧固的木片,引申到杂剧中,是指对剧情起交待或连接作用的短小开场戏或过场戏,在整部戏中起到过渡的作用,通常是指由一个楔子,但也有使用多个楔子的情况。

在通常情况下,一本四折是严格要求的,一直到元末才偶有破例。对于已本四折容纳不下的剧情,元人通常的做法有二:一是写成多本杂剧,如王实甫的《西厢记》,写成五本二十折。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写成六本二十四折,这么做依然符合一本四折的体例。另一个做法就是增加楔子。

②文学要素

(1)唱词(曲文):具有强烈的抒情性,有时唱词就是诗,这一点,构成了我国戏剧文学的特色,也说明我国叙事文学与抒情文学之间互补共生的关系。(2)宾白、科泛(科):宾白是指剧中人物的说白部分,古代戏曲以唱为主,以百为宾,故称为宾白。大体可分为韵语宾白和散语宾白两大类。

科泛:表演时的有关动作、表情、效果等舞台提示叫做“科”或“科泛”,如两人相见为“做相见科”,思考问题为“做寻思科”表情示意为“做意科”。

此外,一些舞台效果也叫“科”,如“做起风科”“内做雷响科”等。

③音乐体制: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根据内容的需要,每折可选用不同的宫调。每折的唱词,一韵到底,平仄通押;一本杂剧由一个角色主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但也有偶然,《西厢记》第四、五本中,末、旦、红均有演唱。

④角色体制:

(1)旦:为女性,主角为正旦,此外还有副旦、贴旦、外旦、老旦、大旦、小旦、花旦、色旦,搽旦、细旦等名目。

(2)末:为男性。主角为正末,此外还有副末、外末、大末、小末、末泥等名目。

(3)净:以扮演刚强狞恶的人物为主,多扮演男性,也偶有扮演女性,有净、副净、二净等名目。

(4)杂:不属于以上三类或角色不名的其他人物。“杂”不是角色行当,二十沿袭金院本所扮演的人物称呼,如孛老(老汉)、卜儿(老妇)、驾(皇帝)、孤(官员)、洁(和尚)、邦老(强盗)、都子(乞丐),祇从(侍从)、曳剌(番兵)、禾(农人)、倈(儿童)等。

二、元杂剧的发展

1、分期:以元成宗大德年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这种分期主要着眼于杂剧的南移和趋于衰微的演变。

2、前期的主要作家和作品

主要作家:据钟嗣成《录鬼簿》所列“前辈名公才人”,共56人。他们大都是北方人,主要活跃于大都、真定、平阳、东平、彰德等地。大都有关汉卿、杨显之、马致远、王实甫、纪君祥等。真定有白朴、侯正卿、李文蔚、尚仲贤等。

平阳的石君宝、东平的高文秀、彰德的郑廷玉都是当是著名的戏剧家。

主要作品:元杂剧大部分优秀的作品都产生在这一时期,特别是著名的悲剧作品,如《窦娥冤》《梧桐雨》《汉宫秋》《赵氏孤儿》等,都是在当是乃至后代产生巨大影响的作品,可以说这是一个产生悲剧的时代。

3、后期的作家和作品

元代灭宋统一全国后,杂剧创作活动逐渐南移。如白朴、关汉卿、马致远等都先后到过南方,有的还开始在南方定居。至大德以后,杂剧创作的中心转向杭州。其中重要的作家多是流寓在南方的作家,以郑光祖、宫天挺、乔吉、秦简夫影响最大。

后期社会比较稳定,作家对社会的批判有限。所以此期杂剧作品大都缺乏前期杂剧的现实性,爱情剧、文人事迹剧及神仙道化剧有所发展。但传世作品名篇不多。

4、杂剧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王实甫)、白朴被称为元剧四大家

P247注释1

5、元杂剧的审美

①一空依傍、自然本色——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曾说:“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自然”就是真实地摹写作者的所见、所想,让观众真切地看到“时代之情状”,从而体悟到流注在故事中的主旨。同时自然也指语言的鲜活,多用生活中的口语,运用大量的俗语、俚语、衬字、双声、叠韵绘声绘色地描情状物,达到生动活泼的艺术效果。

②淋漓尽致、饱满酣畅——从剧本的安排看,元杂剧作家总是把简单的故事写得波澜起伏,把要描写的事件写得透彻淋漓。人物性格十分鲜明,让观众很快就能进入剧情,把握角色。主旨是“显而畅”的,观元杂剧往往给人一种酣畅尽致的感觉。

第三章关汉卿

第一节关汉卿的生平思想与创作旨趣

一、评价:

是我国戏曲史上最早最伟大的作家(钟嗣成《录鬼簿》把他列为元代杂剧作家的第一人。贾仲明《录鬼簿续编》在挽词中说他“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帅首,捻杂剧班头”)。是推动元杂剧脱离宋金杂剧“母体”走向成熟的杠杆。是标志戏剧创作走上艺术高峰的旗帜。是元曲四大家之一,元代杂剧的奠基人和前期剧坛的领袖。

二、生平:

关于其生平事迹,所存资料甚少。据钟嗣成《录鬼簿》记载:“关汉卿,大都人,太医院尹,号已斋叟。”却没有他行医的纪录。朱经:《青楼集》说:“我皇元初并海宇,而金之移民若杜散夫、白兰谷、关已斋辈,皆不屑仕进,乃嘲风弄月,留连光景。”根据这则材料,可知他与白朴是同时代的人,白朴生于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关汉卿当早于他,但也相去不远;元成宗大德年间,关汉卿还有创作活动,其卒年大约为13世纪20年代至14世纪初年。

三、活动:

前期长期生活在大都,宋亡后,到过扬州、杭州等地。因元代科举考试不畅,他

一生未仕。主要的活动是在书会中做一个才人,写了很多观众喜欢的杂剧,他的交游十分广泛,与杂剧家、演员、官员都有往来,《录鬼簿》记载他与杂剧家杨显之、费君祥、梁进之等人都有密切的往来,尤其和杨显之互相修改杂剧,而成杨为“杨补丁”,他还和当时最著名的珠帘秀有密切的交往,堪称当时戏剧界的一段佳话。关汉卿还善于歌舞、精通音律,不但编写了大量的剧本,还常常亲自参加舞台演出,所以明代臧懋循在《元曲选序》里说:“关汉卿辈……躬践排场,面傅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

四、思想:

作为传统的知识分子,他熟读儒家经典,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但元代科举制度长期被废止,仕进之路阻塞,知识分子地位下降。关汉卿和他这一代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处于进则无门、退则不甘的难堪境地。

但关汉卿又和传统的知识分子不同,面对困境,没有一味地抱怨,或者“穷则独善其身”,与世俗隔绝。而是在困境中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放下士子的清高,在书会中积极地创作。他深入社会生活中,流连市井,受到生生不息、杂然并陈的民间文化的滋养,其作品一方面抓住了时代脉搏,表现了广大民众的心声,另一方面能熟练地运用民间语言和一些表现手法,创作出民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作业:(参看212页【南吕·一枝花】套数关汉卿的表白,思考其对时代内心深处真实的感受)——实际上,他既是一位勇于以杂剧创作来干预生活积极入世的作家,又是一位倜傥不羁的浪子。在现实碰壁之后所流露出的自嘲和狂逸,这种嘲世的姿态,恰好是内心不平静的体现。

五、主要作品p212

这些作品按照风格可以分为悲剧和喜剧,当然也可以按照题材来分。按照题材可分为三类:一是历史剧,以发扬正气、歌颂历史英雄为最主要内容,如《单刀会》《西蜀梦》《哭存孝》等;二是公案剧,主要以揭露社会黑暗和官场腐朽歌颂人民反抗为中心,如《窦娥冤》《蝴蝶梦》《绯衣梦》等;三是反映各类妇女问题的社会剧和爱情剧,前者如《救风尘》《望江亭》《陈母教子》,后者如《拜月亭》《调风月》《金线池》《谢天香》等。

六、创作风格——俗不脱雅、雅不离俗

从大的文学史上说,宋代以来俗文学影响力有所增强,逐渐可以和雅文学分庭抗礼。到了元代,儒学衰微,民众的自我意识增强。在文坛,俗文学取得了从未有过的地位,雅文学虽然失去了一统天下的辉煌,但毕竟还有一定的影响力。元代两种文化碰撞交融,缔造出奇妙的文化景观。

关汉卿生活在这种特定的历史阶段,他戏剧的创作便呈现出鲜明而驳杂的特色:一方面,他对大众文化十分热爱,能深入民间,用戏剧表现民众的生活和疾苦;另一方面,在建立社会秩序上认同儒家仁政的学说,还有对仕进向往的一面。因此关汉卿的创作就呈现出“俗不脱雅、雅不离俗”的特色。就其全部创作的总体风格,既不全俗,也不全雅。因此他技能创作出血泪交迸、感天动地的《窦娥冤》,也能创作出充满传统思想和富贵气息的《陈母教子》。正是由于这种复杂性,使关汉卿成为文学史上一位说不尽的人物。

第二节历史剧《单刀会》和《西蜀梦》

一、呼唤英豪——泼辣沉雄的《单刀会》(是目前唯一基本上按杂剧原面貌在舞台上演出的一个剧目。

1、主题——呼唤英豪

①剧本的历史背景是: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争夺天下。赤壁之战之后,刘备依然没有立身之地。他趁曹操和孙权争夺荆州之际,用计占了荆州。当时孙权兵力比刘备大,刘备只好采取缓兵之计,说自己只是借荆州安身,待取得西川之后就归还荆州。但刘备取西川之后,仍无意归还荆州,并派勇武可靠的关羽镇守荆州。

②杂剧《单刀会》与历史记载有很大的不同:

历史记载:P214 陈寿《三国志》以及裴松之注对这件事的陈述十分明确:鲁肃亲赴关羽驻地索要荆州,他是站在有理的一方,义正言辞地索要,指责刘备集团“贪而弃义”,而关羽的表现是“无以答”。

《鲁肃传》还记载鲁肃在益阳就荆州一事指责关羽失信时,关羽坐中一人起而争辩说:“夫天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遭到鲁肃的厉声呵斥。而关羽的表现是“操刀起谓曰:‘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可见在历史记载上,关羽面对鲁肃的指责实在无话可说,他最多也不过是保护了和鲁肃争辩的手下。

杂剧情节:鲁肃为了索要荆州,借孙刘结亲、近退曹兵、刘备称主汉中等事,邀请关羽江下赴会为庆,设下三计:其一、酒席宴上以礼索要荆州;其二、把江上所有船只尽数拘收,把关羽软禁起来以逼其就范;其三、壁衣内暗藏甲士,酒酣之际,击金钟为号,擒住关羽。没想到单刀会上,当甲士拥出时。关羽揪定鲁肃,拍案而起。并力斥鲁肃索要荆州是无理取闹,因为从正统上看,天下是汉家的,把鲁肃秉持的“信誉”之争转化为“正统”之辩,使自己牢牢地站在正义的一边。最后以其威武和正义慑服了鲁肃,保卫了蜀汉利益,鲁肃则变主动为被动,在关羽的控制下,不得不亲自送关羽上船回荆州。作品在展现关羽胜利后的喜悦心情中结束。

剧情对历史的改变,一者突出了关羽神勇的英雄本色,二者歌颂了“汉家节”。这在当时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百姓备受欺压、流离失所的元代初年,很容易和汉人的感情产生共鸣,表现了关汉卿对时代的独特思考,即希望出现英豪,维护“汉家节”。

2、艺术构思

①四折安排得十分紧凑、巧妙

前两折关羽没有出场,主要写鲁肃定计遭到乔公和司马徽的反对。在他们眼里,关羽威风凛凛、锐不可挡,从侧面烘托关羽的神勇,为英雄的出场作了铺垫。第三折关羽接到鲁肃的请帖,他明知鲁肃设的“不是待客的筵席”,而是“杀人的战场”。但他仍要“亲身前往”。以关羽父子的对话,正面展示其大无畏的精神。第四折写关羽驾一叶小舟,单刀过江赴会。赴会的过程中,关羽有勇有谋、机智地击退了鲁肃的计谋,取得了全线的胜利。四折的安排十分和谐、紧凑、巧妙,关羽的英雄本色一步步地展现出来,第四折达到了最高潮。

②以侧面烘托和曲词、造型的烘托来突出英雄的神勇

第一二折以乔公和隐士司马徽的口讲述关羽的英雄事迹:“他上阵处赤力力三綹美髯飘,雄赳赳一丈虎躯摇,恰便似六丁神簇捧定一个活神道(英雄的肖像)。那敌军若是见了,唬得他七魄散,五魂消。……便有百万军当不住他不剌剌千里追风骑,你便有千员将,闪不过明明偃月三停刀(英雄的神勇)。”

第四折关羽驾一叶小舟,单刀过江赴会,面对浩瀚的长江,追抚赤壁血战的历史,沉雄悲壮,慷慨激昂,并以一段开阔的唱词来表现他的英雄气概。214

而在单刀会上,在甲士拥出之际,他果敢地揪住鲁肃,他的宝剑也戛然响了三次。用动作把关羽的神威烘托得栩栩如生。总之,杂剧全方位地展现了关羽的英雄本色。

关汉卿源于对时代的思考,选取了关羽这个历史人物进行塑造,希望英豪再次出现,以挽救汉族的颓势和拯救民众。但他也敏锐地察觉到,英豪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英豪往往落得悲惨的结局,在另一部历史戏《西蜀梦》中,他就以深沉的笔触,提出了一个令人气结、发人深省的问题。

二、英豪死了——虚幻无奈的《西蜀梦》215

第三节《救风尘》和关汉卿的喜剧创作

一,下层民众奋起自救

作为一个有着传统思想的知识分子,关汉卿无疑十分关注社会问题。在《单刀会》中,借历史人物来呼唤时代英豪,而在《西蜀梦》中,又强烈地感受到对英豪的期待只是一场梦,英豪悲凉的结局表明到后来他们连自身都不能保全,又怎么能拯救苍生?

《救风尘》《望江亭》代表着关汉卿把视角投入到社会现实生活中,寻找民众中的英豪。

关汉卿的喜剧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1.英雄为地位低下的女性。作品中的主人公赵盼儿和谭记儿都是生活在下层的民众,一个是人所不齿的妓女,一个是改嫁他人的寡妇。面对嚣张的恶势力(周舍和杨衙内),她们都富有正义感和机智勇敢的品格,以弱小抵御强大。并以自己的智慧最终取得了胜利。

2.她们是生活中存在的普通人。与唐传奇中的红线等人的身份不同,侠女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人间打抱不平,且要除恶务尽。在以前的文学作品中,妓女展现正面的方面,最多为争取自由和爱情努力过,而在关汉卿的喜剧中,把妓女作为普通人,在剧中称赞了平凡者的不平凡,张扬了弱小者战胜恶势力的信心和力量。二,关汉卿的喜剧艺术

1、以下层女子的经历,揭示世间的苦涩,也展现人间美好的真情。

2、以一连串的喜剧误会,促进情节的发展,使喜剧扑朔迷离,妙趣横生。

第四节《窦娥冤》与关汉卿的悲剧创作

《窦娥冤》是关汉卿晚年的作品,是他公案剧中最杰出的作品,也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

一,惊心动魄的人间惨剧

窦端云命运凄苦——三岁丧母,七岁卖给蔡婆婆做童养媳。蔡婆婆改其名为窦娥,并搬家到山阳县。十七岁结婚,次年守寡。不幸的命运,使窦娥决心为夫守节,期来生有好报。

在她守寡的第三年横祸降临。一天,蔡婆婆出城向赛卢医讨那二十两银的高利贷,赛卢医竟把她骗到僻静处,要勒死她以赖债,幸好被路过的地痞张驴儿和他父亲冲散。当他们听说蔡家只有寡妇婆媳二人时,便乘人之危,心生邪念,硬逼蔡婆婆答应招他爷俩为婿,否则,仍旧勒死她。蔡婆婆害怕,只好把张氏父子领回家住。窦娥一方面劝婆婆要贞心自守以免遭人耻笑;另一方面,她自己也严守妇道,对张驴儿的调戏坚决反抗。张驴儿恼羞成怒,要毒死蔡婆婆而强占窦娥。他在窦娥给婆婆做的羊肚汤里偷偷下了毒,没想到这汤被他父亲误喝,并且中毒

而死。张驴儿便诬陷窦娥毒死了父亲,要挟窦娥顺从,否则就要去官府。窦娥自以为理直毅然与张驴儿一起区间官。那想到楚州太守桃杌是个贪官酷吏,听信张驴儿的诬告之词,不许窦娥申辩,对窦娥进行严刑逼供。窦娥被打得昏死三次,但仍不屈服。后来桃杌要对蔡婆婆动刑,窦娥不忍心婆婆遭受皮肉之苦,就屈招了“药死公公”的罪名。

次日,窦娥被押赴刑场。一路上,她斥骂天地不公,日月不明,申诉了自己的冤屈。在临行前发下三桩誓愿:一,要二丈白练挂在旗杆上,倘若她死的冤屈,刀过头落,一腔热血飞在白练上(血飞白练);二,时值六月,天降三尺瑞雪,掩盖尸首(六月降雪);三,让楚州大旱三年(大旱三年)。窦娥之冤感动了天地,三桩誓愿一一灵验了。

三年之后,已成为肃政廉访使的窦天章来到楚州。原来16年前,窦天章至京以举及第,官拜参知政事,他清正廉明,深受皇上器重,官运亨通,但却因端云下落不明而愁得两鬓斑白。来到楚州地界,窦天章更加伤感,并对楚州严重的旱灾深感奇怪。晚上,窦天章在灯下审阅刑狱案卷,看的第一宗就是“犯人窦娥,将药毒死公公”一案,心想:“这个女犯于我同姓,却犯了十恶不赦之罪,定无翻案之理。随手把这案宗压在底层,不想再看。但此时窦娥的灵魂显灵了,她一连三次把自己的文卷翻到上面,请父亲过目,并出来与父相认。窦娥之魂向父亲控诉了自己蒙冤被害的经过,要求父亲为自己报仇雪恨、平冤昭雪。窦天章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见到女儿,更没想到女儿已成冤魂,他既惊骇又痛心。第二天,窦天章拘传有关罪犯,证人张驴儿、桃杌、赛卢医、蔡婆婆等到场,窦娥之魂也勇敢地登堂对证,她一一斥责赃官、恶棍、无赖们的罪行。窦天章查明了案情,罪犯一一落网,窦娥之冤得以昭雪。

二,人物形象和戏剧冲突

1.人物形象

窦娥——礼教的信奉者、制度的顺民。

窦娥命运悲惨,她3岁丧母,7岁离开亲生父亲(做了别人家的童养媳),婚后一年守寡,当时只有17岁,但她不抱怨自己的命运,深信一女不嫁二夫的封建教条。如果不出波澜,她会恪守妇道,作一个贤惠孝顺的儿媳妇的,与婆婆相伴到老。虽然她在婆婆对张驴儿父子迁就时对婆婆表现出很大的不满,甚至讥讽婆婆:“怕没的贞心儿自守”“你岂不知羞”,当面顶撞婆婆,可当她面对酷刑不招时,桃杌要打婆婆,她不忍心婆婆受委屈,而最终屈招。后来在去刑场的路上,她哀求刽子手走后街,怕走前街被婆婆看见而伤心。再后来在父亲的帮助下,冤情昭雪,还叮嘱父亲照顾她年迈而孤苦的婆婆,从窦娥对婆婆的态度上,可以看出,窦娥是一个非常善良的普通妇女。

——恶势力的反抗者、对不公的命运永不屈服。

窦娥孝顺、善良,但却不柔弱。婆婆对张驴儿父子迁就,她也跟着迁就,而且她不惊慌,而是镇定,坚决地抗争,一不屈;当张驴儿误药死父亲威胁窦娥,提出“官了”还是“私了”的问题时,她毅然选择了“官了”二不屈;但桃杌并没有为她作主,反而对她施以暴行,打得她“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即使这样,她也没有屈服,最后因为不忍心婆婆受罪才含冤招认,三不屈;尔后在前往刑场的途中,她面对自己的命运而怀疑天理的存在,大声呼喊:“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对代表最高统治的田提出大胆的质疑,此四不屈;最后,在临死的时候还发下了三桩毒愿:血飞白练、六月降雪、亢旱三年,让天来昭示自己的冤屈,此五不屈。从这些描写都可以看出,窦娥对

于无力改变的命运并没有顺从,她以自己的方式发泄着不满,她的呼号,代表了无力改变悲惨命运的下层人的呼声。

2.戏剧冲突

A,在悲剧性冲突的高潮到来之前,先展开讨债人与借债人之间、救命的人与被救的人之间的两组冲突——即蔡婆婆与赛卢医,蔡婆婆与张驴儿父子之间的冲突。B,紧接着展开窦娥与张驴儿父子之间激烈的冲突。张驴儿误药死其父的情节是全剧发展的关键(张驴儿的无赖、蔡婆婆的软弱,窦娥的刚强都一一展现出来),使戏剧冲突突然掀起新的波澜,引出太守桃杌——戏剧冲突发生重大的转变。C,戏剧冲突的最高潮是窦娥与官府之间的冲突。

三,《窦娥冤》的取材和影响

1、取材:不是取材于历史(取材于现实),但却是受了汉代以来流传的“东海孝妇”的影响。此事最早见于刘向《说苑-贵德》。原文为:东海有孝妇,无子,少寡,养其姑甚谨,其姑欲嫁之,终不肯。……其后,母自经死,母女告使曰:“孝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欲毒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以上府,于公(于定国父)以为养姑十年,以孝闻,此不杀姑也。太守不听,竟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

《汉书-于定国传》原文为: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于公(于定国父)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此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太守竟论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后太守至,卜筮其故,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强断之,咎倘在是乎?”于是太守杀牛自祭孝妇冢,因表其墓,天立大雨,岁孰。郡中以此大敬重于公。

晋-干宝《搜神记》则侧重孝妇所受的迫害。P224注释12

这个故事在流传的过程中,又有增润发展,如《窦娥冤》第四折说:昔日汉朝有一孝妇守寡,其姑自缢身死。其姑女告孝妇杀姑,东海太守将孝妇斩了。只为一妇含冤,致令三年不雨。后于公治狱,仿佛见孝妇抱卷哭于厅前。于公乃将文卷改正,亲祭孝妇之墓,天乃大雨。

2、影响——成为冤狱的代名词“我比窦娥都冤”

①《窦娥冤》改变了传统题材的主题。元杂剧作家王实甫、梁进之、王仲元都用这个题材写过杂剧,题目都叫《于公高门》,可惜其本都不存。可以想见,他们写作的主题是颂扬清官的,这自然不能与《窦娥冤》的深刻性相比。《窦娥冤》的深刻意义在于,作品通过一个蒙冤而死的普通妇女的满腔怨愤使天地发生异常变化的情节,有力地抨击了元代社会的黑暗、腐败的政治,强烈地表现了长期遭受压迫的人民群众的反抗情绪。

②《窦娥冤》提出对社会做彻底批判的命题。

如果窦娥是一个反抗的斗士,她背迫害,被杀头在情理之中,毕竟社会的进步是需要一部分人作出牺牲的,那样死得其所。可窦娥却不是这样的情况,她没有想反抗社会,她只想过普通人的生活,过平静的日子,但即使这样的理想,在混乱的社会,在没有正义和公理存在的社会,也不能够实现,实在可悲可叹!

窦娥的冤屈得到昭雪,不是社会的变化,也不是清官的出现,而是她的父亲过问此事,这个情节也颇值得人玩味——给观众一个感觉,窦娥的冤屈是偶然被昭雪的,如果她没有做官的父亲,如果她父亲不来楚州,那她的冤屈岂不要永远

地沉冤海底马?所以在窦娥的冤案得到清算之后,她这样对父亲说:“爹爹,衙门自古朝南开,穷人没有不受冤的!从今后您要用好势剑金牌,把世间的贪官污吏都杀掉,替万民除害,孩儿沉眠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这是作者借窦娥的口,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的看法。也表达了作者对仁政的德治的社会理想的企望。

③《窦娥冤》的社会反响非常强烈。演出后,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官吏们如芒在背,连忙下令停演,据说关汉卿和珠帘秀都因此被迫害。但关汉卿也以这本杂剧奠定了他在戏剧史上的地位,历代都受到人们的喜爱。

四、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①戏剧结构完整,即四折之间联系紧密,开头不拖沓,结尾不松懈。

②重视舞台演出效果,情节曲折,波澜起伏。

③人物形象及其鲜明生动。

④关汉卿被称誉为元曲本色派之祖,他融合口语方言和诗词于一炉,显示了“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的当行本色的特点。

王国维对关汉卿评价甚高,说他:“一空倚傍,自铸伟辞,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

第四章王实甫的《西厢记》

《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曲中的典范作品之一,是元杂剧的“压卷”之作。学者上也盛赞《西厢记》是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明初的贾仲明甚说:“《西厢记》天下夺魁。”给与了无与伦比的高度评价。

《西厢记》传作于元代,但在元代,似乎没有立刻得到高度的评价,至少在当时选出的“元曲四大家”(关、马、白、郑)中就没有王实甫的位置,其原因,由于资料的限制,目前学者还不能很好的解答。但到明代,《西厢记》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有明一代“西厢热”始终不衰,尤其以明代中期最为典型,具体的表现为:第一、出现多种版本的《西厢记》;第二、为《西厢记》作注、品评、圈点、鉴赏的名人争先恐后(徐渭、王世贞、李贽、汤显祖等人都有批评);第三、仿书、续书层出不穷。究其原因,是因为《西厢记》与《窦娥冤》等直接指出社会问题的剧作相比,它主要是对传统礼教的反叛,而元代,礼教的压迫并不十分严酷,明代在礼教的重压下,又出现了反对礼教的哲学思想,这种思想与《西厢记》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就收到了时代的追捧,在各种批评的版本当中,以《李卓吾先生批评(北)西厢记》最为人熟知。

第一节《西厢记》的作者及其莺莺故事的创新

一、王实甫

材料上关于他的生平活动记载得很少,根据钟嗣成和贾仲明的记载,可以推断他的生活状态有似于关汉卿。他现存的作品有14种,其中以《西厢记》最为有名,王实甫正是凭借着这部作品而成为一个伟大的戏剧家。

二、《西厢记》对莺莺故事题旨上的创新

1、极大地肯定了“情”在婚姻中的崇高地位。

《西厢记》的主题是:“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是张生的唱词,整句话是:“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自从人类进入文明

社会以来,婚姻这个本来属于个人的行为,就被打上了更多功利的色彩。历史有出于政治目的的“和亲”,有出于家族利益的联姻,有出于占有金钱目的的“收继婚”(游牧民族在家庭中享有财产权和对丈夫财产的继承权,若改嫁,可以带走)。这些婚姻模式,其实都把婚姻当成一种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完全不考虑当事人的感受,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韩国,他们也认为,结婚是两个家族的联合(《高丽亚娜》——韩国的传统婚姻),所以才有“门当户对”这个著名的词汇(现在都是防盗门)。《西厢记》却反其道而行之,提出了“有情的”应该成为眷属,肯定了“情”在婚姻中的重要地位,作品让“湖海漂零”的书生张珙(gong)和相国千金莺莺结合,并且这种结合让双方都感到莫大的幸福,就极大地肯定了感情是婚姻基础的合理性。

《西厢记诸宫调》也大胆地颂扬情,也把青年男女追求爱情自主和封建家长对立起来,但《诸宫调》不彻底的的地方在于,把青年男女的结合与报恩联系在一起,没有王实甫对“情”这么明快、这么彻底的肯定。

对“情”的肯定,是《西厢记》思想上最突出的的方面。王实甫提出这么著名的口号,并不是他一个人的行为,关汉卿《拜月亭》中也有类似的句子:“愿天下心厮爱的夫妇永无分离”,白朴《墙头马上》也有:“愿天下姻眷皆完聚”,可见这是一股时代思潮,不同的提法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心愿,即追求婚姻的幸福和完美,体现了追求婚姻的自主性,反对封建家长的干预和束缚。但这些口号都不如王实甫更加鲜明准确,关汉卿和白朴提出的还只是夫妇长相聚,而王实甫提出的是怎样成为姻眷才合理,在文学史上,它第一次以最清楚、最明确的方式表达了:只有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婚姻才是健康的、合理的婚姻,进而否定不顾当事人意见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这个观念,在我们今天看来也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王实甫的这种观念,激励着后来很多想要争取婚姻自主的恋人,崔莺莺和张生成为时代的楷模,至少贾宝玉就被感动过。

2、彻底地否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合理性。

我国封建社会建立起来以后,形成了一个以家庭为中心的宗法社会,这种宗法社会以血缘为纽带,制定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等级秩序,所谓“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子女完全是父母的财产和附庸,在父母面前,子女是不能有自己的意志的。对于人生重大的婚姻来说,子女也不能做主,要听从父母的摆布。《战国策-燕策》“处女无媒,老且不嫁,舍媒而自衔,弊而不售。”《管子》“妇人之求夫家也,必用媒而后家事成;求夫家而不用媒,则丑耻而人不信也,故曰‘自媒之女,丑而不信’”。《西厢记》大胆地否定了这一成规,相府小姐崔莺莺没有听从“父母之命”,没有顺从“媒妁之言”,而是尊重自己的感情,不顾老夫人的的威严和已经许配给表兄的事实,听琴酬韵、传诗递简,互通衷曲,经过曲折的过程,最终大胆地走向张生,私下与他结合,约为夫妻。《西厢记》大胆地藐视束缚男女青年爱情的那套封建的清规戒律,具有超越时代的进步意义。

3、藐视束缚妇女身心的“贞节观”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贞节”问题,在宗法时代,就被人提出。但那时还不是评判女子的标准,到了秦始皇时,受到一定的重视,他的几次刻石都有提到。泰山刻石有:“男女礼顺,慎尊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静。”汉代因袭秦的制度,对于贞节更加提倡,《汉书-宣帝纪》有汉宣帝诏赐贞妇顺女帛的事迹,这种激励为后世的统治者所效仿。

历史有时会开玩笑,到魏晋南北朝,由于时局动荡,兵乱四起,社会上的贞节观稍有淡化,因为人口的需要,也因为激励士兵的需要,则不提倡夫死守节。

到了隋唐,由于大融合和外族的迁入,各种观念的价值充斥其中,唐代以包容的胸怀来接纳各种思潮,因此拿是个开放的时代,妇女取得了前代从来没有的地位,妇女不仅可以自己择婿(唐宰相李林甫有五个女儿,他特地在客厅墙壁上开义个横窗,蒙上降纱,让女儿在窗外玩耍,以便在客中挑选自己的意中人。李翱的女儿自父亲处看到卢储的文卷,心生爱慕,父亲得知,就选卢储为婿。),贞节的观念也随之的淡化,那时候离婚率很高,对于妇女来说,离异改嫁或者夫死再嫁极为普遍,并且不受社会的谴责。唐代的男女离婚既有南方休弃女方的,也有许多双方协议离婚的,唐代律法中有“和离”一条,规定:“若夫妻不相安而和谐者,不坐。”(《唐律-户婚律》)

敦煌文书中保存唐代的几件“放妻书”(离婚文书),书中的大意是说:“夫妻不和,必是前世冤家,双方一起生活都不欢娱,家也业不能兴旺,莫若分离,双方另寻佳偶。从文书上看,离婚是双方都乐意的,并不是男的抛弃了女的。敦煌资料中甚至载有男方对女方再嫁的祝词:“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疏蝉鬓,美裙娥媚,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社会舆论对离婚表现了一种宽容的态度。[〈敦煌资料〉(第一辑中华书局1961)]

唐代也有很多女方提出离婚要求的记载,范摅(shu)《云溪友议》(卷1)记载了一件事,秀才杨志坚嗜学家贫,妻子王氏就到官府要求离婚,州官颜真卿判其离婚,但又杖责王氏二十以示惩罚。不过,他并不是要责怪王氏的品行,二十为好学的人被抛弃感到气愤。据说因为这样的判决,使当地再无弃夫之妇。这正说明当时弃夫的事情屡见不鲜,时有发生。

唐代的这种社会风气,使人们并不十分看重贞节,妇女离婚再嫁并不艰难,甚至贵族社会中也娶曾经离异过的女子,据统计,唐代前中期的98位公主中,就有27位有过改嫁的经历,其中还有4人嫁了三次。所以我们看唐代传奇,人们并不把贞节看成十分重要的事。

到了宋代这种风气有所改变,贞节观念比唐有所加强,但依然要比明清宽松得多。王安石的儿子有病,他就给儿媳妇选了个好人家嫁了出去。到南宋程朱理学出现以后,对妇女的行为有了具体的规范,但人们并不严格的执行,比如理学家程颐坚决反对女子再嫁,但他的侄媳妇、外甥女都曾改嫁。

元代是中国礼制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时代。一方面,它统一中国,把各族文化和文明都汇集在一起;另一方面,统治者把宋代的理学真正地纳入到统治思想领域,在妇女的问题是,大张旗鼓地表彰寡居守节的妇女,如〈元史-烈女传〉记载有位王氏,年少无子丧夫,舅姑欲使自适人,王氏说:“妇义无再,且舅姑在,妾可弃而去耶?”后舅姑迫之与族侄续婚,王氏知不免,即“引绳自刭死”;成都李世安妻王氏,年十九而寡,夫弟欲收继之,“王氏不从,引刀继发,复自割其耳。”在元代,妇女深受礼教的影响,他们把礼教看的十分神圣,贞操比前代重要的多。即使为了传宗接代,也不可以再婚失节,比如王振之女丧夫后拒绝丈夫宗族的人收继时,说出这样的话:“家贫无嗣,世之常事,妇女再,奈何名教,有誓死而已。”(王恽〈孝节王氏诗卷序〉)

用礼教对妇女身心的束缚,元代已经受到政府的重视,到了明清两代,理学以绝对优势成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封建伦理纲常对国民,尤其是对妇女的禁锢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元代是其开端。

《西厢记》揭示了张生与崔莺莺结合的合理性,他们的结合,不是为了家族的利益、不完全是生理欲望的满足,而是本乎人的正常感情的结合,因而是纯美的,

崔莺莺与潘金莲不同,永远不会被放在道德的审判台上,《西厢记》展现了本自纯情的欲望之美,是对宋元以来逐步森严的“贞节观”的大胆突破。

4、展现了封建宗法制度的虚伪、腐朽与反动。

老夫人是封建礼教、道德规范的代表,用红娘的话说就是:‘俺老夫人治家严肃,有冰霜之操。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至十二三者,非唤不敢辄入中堂。向日莺莺潜出闺房,老夫人窥之,召立莺莺于庭下,责之曰:“汝为女子,不告而出闺门,倘遇游客小僧私视之,岂不自齿?”而莺立谢而言曰:“今当改过从新,勿敢再犯。”

正是由于老夫人的严加管教,即将结婚的莺莺并没有什么快乐,面对春光春景,她“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那老夫人不爱她的女儿吗?当然不是。作为一个母亲,她对莺莺是很细致周到的,当他们滞留的普救而她感到“暮春天气,好生困人”的时候,她让红娘“和小姐闲散心,耍一回去来。”(当然要先看看佛殿上有没有人烧香)她之所以对莺莺严加管教,这也是一种爱,在她看来是一种大爱,她不顾身份悔婚、强词夺理地要求张生考中功名才能同意婚事,也是一种大爱。但她的这种爱,恰恰没有给女儿带来幸福,相反却带来很多痛苦,从这一点上看,传统的礼教是有悖人情的,是反动和不合理的。

莺莺接受了那么严格的管教,可是在一见到心仪地张生时,就忍不住眉目传情,可见礼教的力量是多么软弱!作者还借红娘这位天真浪漫的少女之口反复陈说礼教纲常,对礼教造成一种讽刺的效果。如她斥责张生:“孟子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君知‘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道不得个‘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实际上,作为一个丫鬟,不会有很多学问,但红娘说起礼教如数家珍,作者并非为了宣扬礼教,而是要造成一种讽刺效果,主要是讽刺礼教的迂腐和可笑。

第二节《西厢记》的戏剧冲突

一、《西厢记》对杂剧体制的创新

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篇幅比较短小。这样的体制要表现一个悲欢离合的故事,就会受到很多限制。这是造成一些元杂剧剧情简单化和某种程式化的缺点。王实甫打破了这种局限,以五本二十折的长篇巨制演述崔张的爱情故事,为故事充分展开提供了保障。

元杂剧的体制要求一人主唱,,《西厢记》则突破了这种通例,如第一本第四折张生、莺莺、红娘都有唱词。让每一个主要人物的性格都得以充分展开,戏剧冲突展现的更为充分,使《西厢记》无论是题旨上还是艺术上都具有超越时代的永久的魅力。

二、戏剧冲突

按两条线索发展:

第一、以老夫人为一方,和以莺莺、张生、红娘为一方的矛盾,也就是封建势力和礼教叛逆者的冲突。这一冲突,贯穿全剧。

第二、崔莺莺、张生和红娘的性格冲突。这两条冲突互相制约、交错展开,形成《西厢记》特有的戏剧性。

莺莺和张生在普救寺相遇,一见钟情,注意说明他们是礼教的叛逆者(普救寺本是六根清净的修行之地,而青年男女却在此激发出爱的火花,足见他们的大胆;而对莺莺来说,“父丧未满”,本应该心如死灰的,可见到张生就不由得心中涌起情愫)

因为老夫人还没有出场,此时戏剧冲突以潜在方式存在(红娘看到张生就催促莺莺赶快回去,莺莺也叮嘱红娘不要对老夫人提起遇到张生的事,但在临走的时候又是非常的不舍——回眸觑末下——临去秋波那一转)

孙飞虎兵围普救寺,张生计退贼兵,老夫人忽然赖婚,出现了第一个戏剧高潮,传统礼教与青年男女的矛盾突然激化,冲突处于表面化。但王实甫并没有让这一紧张气氛一直持续,而是把矛盾藏于暗处,青年男女避开老夫人继续交往,但由于出身、个性的不同,呈现很多具有喜剧色彩的戏剧情节。

“赖简”以后,戏剧冲突就发生了转移。崔、张、红之间,出现了性格冲突。

在莺莺,她自幼受到的教育使她无法随着自己的情感,坦诚地走向张生;同时又不十分了解红娘的态度,处处还要有所提防。就使莺莺的行为真真假假,难以捉摸。

在红娘,老夫人“赖简“后,十分同情崔、决意帮助这对有情人,但她的身份又让她无法明言,因此只能周旋与崔、张之间,她知道小姐的心思,因此当莺莺表现出假意,她就埋怨小姐耍滑头,同时又要保护自己,处处小心翼翼。

在张生,一方面执着地追求爱情,另一方面对莺莺的心思捉摸不定,,常常把他陷入束手无策、六神无主的境地。

“赖简”一折,戏剧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性格冲突,使剧本出现了第二个高潮。冲突化解的结果是“酬简”一折,崔、张的爱情得到了满足,第二组矛盾暂时得到了解决,第一组矛盾又被激化。

“拷红”一场,是老夫人发现发现了莺莺的异常,红娘并没有退避,而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据理力争,使老夫人无话可说,硬的同时还施以软的,终于使老夫人做出了把莺莺嫁给张生的决定。

但矛盾冲突并没有得到完全化解,老夫人以“三辈不招白衣女婿”为由,要求张生进京赶考,“得官阿,来见我;驳落阿,休来见我”,为在一次赖婚找到接口。而对于崔、张来说,自然舍不得分开,都感到十分凄楚。尤其是莺莺,两情姣好刚刚开始,还不能把握张生在得官后是否会始乱终弃;母亲始终把亲上加亲的郑恒当作理想的女婿,在张生离开后,母亲会不会逼她嫁给郑恒?这些矛盾的解决在第五本。

张生考中,在返回普救寺的途中,郑恒先一步赶到,编造谣言)说张生入赘卫尚书家,崔莺莺只能做妾),老夫人听信谗言,要把女儿嫁给郑恒。在关键的时候,张生赶到,在莺莺的坚持、红娘的力争、白马将军的帮助下,郑恒的阴谋没有得逞,全剧在此达到了高潮,“有情人终于成了眷属”,矛盾化解,全剧结束。

第三节《西厢记》的人物塑造、语言艺术和社会影响

一、人物塑造

1、崔莺莺——热烈追求爱情、敢于反抗传统礼教的贵族少女。

当崔莺莺和张生初次相遇,张生对她痴看,崔莺莺是在红娘的提醒下回避(红娘:那壁有人,咱家去来),可莺莺的动作是:“回顾觑(qu)末下”(临去秋波那一转),这个动作让张生有了盼望之心(昨日见那小姐,倒有盼小生之意),所以张生才极力寻找机会留下并接近莺莺。后来张生被相思折磨得这样唱道:“小姐啊,你不合临去也回头望”,可见,莺莺的临去回头,确实大有深意。

从本质上看,莺莺对张生的接近还是比较主动的回应的:当知道张生月下吟诗时,便去酬和联吟;张生故意撞出来瞧她,她主动笑着迎上去。事实上,她对张生是处处留情的,否则张生不会也不敢不断地对她纠缠的。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整理

先秦文学 上古传说文学 神话基本特性: 1、神话都就是想象的或幻想的。 2、神话就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与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与说明。 3、神话反映了远古人类解释自然并征服自然的愿望。 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 我国神话系统 (一)创世神话《开天辟地》、《女娲造人》 (二)自然灾害神话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 (三)战争神话皇帝大战蚩尤 神话主要特征: 1、无论就是战胜自然力为主的神话,还就是战胜人间罪恶为主的神话,都紧紧围绕着人都生存这个主题。 2、神话中的人物都充满着昂扬的斗志,神异的能力与英雄气概。 3、不论就是哪一类神话都熔铸着浓烈的情感,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 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1、神话的艺术规则为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 2、丰富多彩的神话作品,成为后世文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 《诗经》 《诗经》的社会人生内涵: 1、婚恋诗 2、抒发多种人生感慨的诗 3、政治讽喻诗 4、史诗及其她

《诗经》的文学成就: 1、抒情与写实的统一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3、四言诗的典范 4、章法结构(重章复沓)与语言特色(质朴畅达,词汇丰富,双声叠韵连绵词与叠字的大量运用) 先秦散文 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文集就是《尚书》,它以记言为主。 《左传》的叙事艺术: 它就是春秋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其文学色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富有文学表现力的剪裁功夫 2、采用全知叙事视角 《左传》的写人艺术: 叙写历史时注重刻画人物,许多人物形象都性格鲜明。 1、以言语,行为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2、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的环境中营造 《左传》的辞令艺术“ 《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史。约前1000年到前440年 《战国策》铺排纵姿的文学特色: 1、铺张辩丽,夸饰恣肆的风格 2、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 3、引譬设喻,善用寓言

文学概论题库-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

文学概论试题库 一、选择题 1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A哲理性B荒诞性? ? ? C象征性? ? ? ? D抽象思维直接参与2抒情偏于表现作者主观世界,是用话语的(? ? ? ) A抒情动作? ? ? B抒情内容? ? ? C声音组织? ? ? D画面组织3抒情反映现实现实生活方式的特殊性(? ? ? ) A? ? 象征性? ? ? B主观性? ? ? C评价性? ? ? ? D精神方面4抒情话语的突出功能是(? ? ? ? ) A表现功能? ? ? ? ? B通讯功能? ? ? C意义功能? ? ? D形式功能 5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有(? ? ? ) A倒装与歧义? ? ? ? B夸张与对比? ? ? C借代与用典? ? ? ? D 比喻与象征 6“风格即人”的提出者是(? ? ? ) A亚里士多德? ? B钱钟书? C王夫之? ? D布封 7下列与风格内涵有关的是(? ? ? ) A创作个性? ? ? B多样性? ? ? C稳定性? ? D相对性 8风格的特性是(? ? ? ? ) A独创性? ? ? ? ? B多样性? ? ? C稳定性? ? D相对性 9将文学风格分为四对八体的是(? ? ? ) A《文心雕龙》? ? ? ? B《诗品》? C《修辞学发凡》? ? ? D 《诗学》 10文学接受客体指(? ? ? ) A认识属性? ? ? ? ? B? 审美属性? ? C文化属性? ? ? ? D整体属性 11文学接受的主体指(? ? ? ? ) A阐释者? ? ? B审美者? ? C认识者? ? D思想者 12“期待视野”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者(? ? ? ? ) A黑格尔? ? ? ? ? B姚斯? ? C刘勰? ? D布封 13“隐含读者”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 ? ? ) A莱蒙托夫? ? ? B姚斯? ? ? C布封? ? ? D伊瑟尔? 14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会达到(? ? ? ? ? ? ) ? A净化? ? ? ? B共鸣? ? C领悟? ? D延留 15下列语言学批评流派的有(? ? ? ? ) A新批评? ? ? B自然主义批评? C俄国形式主义? ? D结构主义 16美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的提出者(? ? ? ? ? ) A马克思? ? ? B恩格斯? ? C列宁? ? ? D毛泽东? 17思想标准的基本内涵是(? ? ? ) A真实性? ? ? ? B革命性? ? C情感性? ? ? D倾向性? 18艺术标准的基本内涵(? ? ? ) A意蕴表现的深刻性? ? B进步的倾向性? ? C文体构成的完美性? ? D形象创造的鲜明性19文学批评的美的观点与历史观点是(? ? ? ) A批评风格? ? ? ? B最高标准? ? ? C批评方法论? ? ? D批评原则? 20属于心理批评的有(? ? ? ) A人本主义心理学? ? ? B原型心理学? ? C格式塔心理学? ? D精神分析学? 21孔子当年游齐,闻《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这是欣赏活动中的(? ? ? )效果。 A领悟? ? ? B延留? ? C净化? ? ? D共鸣 22最早指出文学本文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的人是(? ? ? ) A伊瑟尔? ? ? ? B加达默尔? ? C英加登? ? ? D弗洛伊德? 23接受动机可分为(? ? ? ) A审美动机? ? ? B求知动机? C借鉴动机? ? ? D施教动机24刘勰把风格分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等八种的根据是(? ? ? ) A? 语言表现? ? B? 体裁类型? ? C? 结构安排? ? ? D? 形象创造 25抒情性作品的基本要素是(? ? ? ) A抒情内容? ? ? B抒情话语? ? C抒情现实? ? D抒情自我26抒情性作品的结构是(? ? ? ) A声音? ? B画面? ? C情感经验? ? ? D情景关系 27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是(? ? ? ) A结构? ? ? ? B声音? ? ? C故事? ? ? D视角? 28当代叙事学理论的研究重点为(? ? ? ? ) A人物、情节、环境? ? B叙述方式? ? C叙述的声音特点? ? ? D说话者与受话者的关系? 29文学话语的沟通功能的两个基本方面是(? ? ? ) A叙事功能? ? ? ? B抒情功能? ? C描述外在事物? ? ? D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 30从表意方式的角度可以把审美意象分为(? ? ? ? ) A表意式意象? ? B表情式意象? ? C寓言式意象? ? D符号式意象? 31中国古典文论中从意境审美风格上分类的是(? ? ? ? ? ) A刘勰? ? ? ? B曹丕? ? C司空图? ? D? 刘熙载 32提出意境有“韵外之致”、“味外之味”的是(? ? ? ? )A刘勰? ? ? ? B曹丕? ? C司空图? ? D? 刘熙载 33组成文学活动要素的是(? ? ? ) A读者? ? ? B世界? C作家? D? 作品 34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 ? ? ? ) A实践性? ? ? B艺术性? ? C价值取向? ? D? 综合性 35“移情说”的提出者是(? ? ? ) A立普斯? ? ? B克罗齐? ? C弗洛伊德? ? D? 布洛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

近代文学的特征和四大谴责小说 中国近代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老残游记(2)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道德;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两大口号:民主与科学 (3)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其酝酿过程中,派生了五四文学革命,它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开端。 (4)五四文学革命发起与开展情况: 主要发起者: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等 《新青年》: 《新青年》: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阵地,1915年在上海创刊,由陈独秀主编,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新青年》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大力介绍自由平等学说、个性解放思想和社会进化论。从而掀起了五四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 1、主要社团: (1)文学研究会——1921.1在北京成立,由周作人、朱希祖、郑振铎、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等十二人发起。 文研会主张:“文学应当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人生一般的问题”。会员的创作多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尤其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示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矛盾与冲突。创作方法上强调写实主义,故习称“为人生”派。较多受俄国和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 文研会会刊:《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等 (2)创造社——1921.7成立于日本东京,最初成员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寿昌、穆木天等。 文学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认为作者必须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追求文学的美感,同时也强调文学的时代使命,因而文学主张本身存在矛盾。创作方法上倾向浪漫主义。侧重自我表现,有浓重的抒情色彩。文学史习称“为艺术”派。 创作社会刊:《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等。 创造社以1925年“五卅”惨案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后期因增加了李初梨、冯乃超、李一氓、阳翰笙等人,他们提出了“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使创造社出现“左”倾倾向。1929年终被当局查封。 (3)新月社——1929年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胡适、余上沅等。多为英美留学生。最初开展戏剧活动,1925年以徐志摩为核心逐渐形成新月诗派。1926年6月之后,由于徐、闻等人陆续离京南下,新月社无形中解散。1927年,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在上海创办新月书店,出版《新月》月刊,《诗刊》季刊,成员增加了陈梦家、方玮德、林徽因、方令孺等,形成后期新月派。新月社至1932年停止活动。 新月派是一个自由主义作家团体,受西方唯美主义文艺思潮影响较深,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却比较重视。创作上倡导新格律诗,对中国新诗发展有较大贡献。 (4)语丝社——由《语丝》杂志主要撰稿人形成的同人团体。《语丝》杂志1924年11月创刊,主要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因倡导幽默泼辣的“语丝文体”而获“语丝派”的称号。 语丝社的文学主张是提倡自由思想、独立判断和美的生活。因而积极开展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主要成员有: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等。鲁迅是语丝派的主将。 《呐喊》与《彷徨》的主要内容 (1)揭露现实社会的黑暗以及封建礼教害人的罪恶; (2)展示社会底层劳动者悲惨的生存境遇并刻画出人物卑微的灵魂; (3)对知识分子境遇命运的关注和探索;

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复习 第一章第一节文学观念的嬗变复习 考纲学习: 1. 了解文学四要素与文学活动的构成 2.掌握再现说、表现说、实用说、客观说、体验说五种文学观念 3.理解文学嬗变的原因 4.理解“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形态,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这个文学观念 1. 文学的四要素与文学活动的构成 四要素:世界、作品、艺术家、欣赏者 文学活动的构成:世界、作家、文本、读者这四个要素,其间包含了体验、创作、接受三个过程。重要的是在文学作为人的对象性活动上来理解。 文学是一种对象性活动,就是因为人在文学活动中体现了人的意识、心理和一切本质力量,把自然当作人的对象、从而建立起了活动的机制。 文学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就是在于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中,作家把外部自然和人的自然作为自己本质力量的确证,从而把文学变成人的精神活动过程。 关键词“客观存在”和“审美对象” 客观存在只是纯然的存在,并不能被我的感觉所掌握,那就不能成为我的对象,存在的关系也就不会建立,文学活动还不能形成。 文学四要素所形成的流动过程,其中必然包含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才能成为文学活动—我们说的文学活动,不仅是指“文学四要素”所形成的流程,更重要的是人与对象建立的诗意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开。第一章文学观念 第一节文学观念的嬗变 【文学四要素和文学活动】波兰现象学派美学家英加登提出作为作品存在的层次论,认为作品的构成是四个层面,即语言层、意义层、图式化外观层、意向性状态中的“世界”层。美国现代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即作品、艺术家、世界、欣赏者(一切文学作品都有源泉,这就是生活,即“世界”;生活要经过“艺术家”的加工改造,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意义的文本,即“作品”;作品如果束之高阁,不跟读者、即

中国古代文学史终极笔记 2

《中国古代文学史》终极笔记 总纲与原则 在你开始这份笔记的学习之前,我想先让你明白一件事:文学史不是死的文学史,它是活生生的我们的伟大作家们在文学的园地上辛勤耕耘的成果,同时更是他们心力的凝结。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喜所恶都原原本本地出现在了我们眼前的书上。当时活生生的感情,我希望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够融入自己的感情,以作者当时的情境、身世、性格能真实处境来还原历史、还原作品本来面目、最后珠串而成文学史,简言之:你们学习文学史和背诵文学史的途径和目标只有一个:用自己的理解描绘文学史的轮廓,或者说叫做重写文学史。 其实所有的学习和记忆方法都是相通的,归纳总结、联想记忆、滑稽谐音等等,文学史当然也不例外。我们要以最真诚的态度来对待文学史,同样的,在其中要贯穿自己对文学史中文学家、文学思想、文学流派、文学现象的理解。我说的重写文学史当然不是摒弃各位先贤的文学史研究成果,而是形成自己独到的理解,敏锐地体察到那些文学史书籍上不能言传出来的关于某位作家或事件的精髓,这是理解层面的。也就是说:重写文学史是一个在研读文学史书籍的基础上更深入一层的理解,而非解构文学史或者否定文学史。 在记忆层面更是这样。我曾经接触到过部分考生,他们笃信的只有一条,就是“只要我把文学史上的内容都背会了,考试肯定就没问题了”,我告诉他们有的考研题目综合性非常强,像一套试卷最后的论述题,常常会让你横向比较两部作品或两位作品中的人物等等,更有类似于诗词赏析之类的题目,这些都是文学史中所没有的。然而他会告诉我“那我找本文学史真题答案的参考书,把那上面的所有题目都背会了,不是就行了吗?”想要说的是,我曾经也走过同样的弯路,出于对自己记忆力的高度自信,我们常常忽略了理解知识的重要性。其实不管是专业课还是公共课,我们文科的东西从来不是死记硬背能够了事的,当然脑子里要有大量的书本知识,但是这些都需要先理解了然后吸收,只有这样,你的知识才是你自己的,不但容易记住,而且更能由死的知识变换为活的能力。

(完整版)文学理论-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

第一编导论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和文学史。文艺学包括广义的文艺学和狭义的文艺学,上面所说的是广义的文艺学,狭义的文艺学主要就是指文艺理论 第一节文学理论的性质 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1、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学科都叫“诗学”、“诗论”。 2、一般 ↑ 共时← —————————————→历时 ↓ 特殊 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与其他四个分支关系密切,它通过横向的审视,侧重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它指导和制约着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等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二、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 1、对象 以文学的普遍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具体地说,是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 2、任务 四个方面: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 ★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文学四要素: 世界 读者作家 作品 三、、文学理论应有品格 1、文学理论的实践性 来源于文学活动实践; 为文学活动实践所检验; 2、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一种意识形态; 民主、科学、现代的取向; 第二节文学理论的形态 一、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 1、文学理论认识的客体:文学活动的整体 2、文学活动有两个流动系统: 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 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 二、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 1、文学哲学 作家与世界的关系:反映论

现代文学史笔记

中国现代文学史分期:一、1917—1927 文学革命 二、1928—1937革命文学 三、1937—1947 抗战 第一章思想启蒙与文学重建 第一节文学革命运动 一、思想启蒙与文学革命 1、三个人物: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建设性的文学革命论》,陈独秀《文学革命》,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 2、1915年9月《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发起人:陈独秀,胡适,胡提出“八条纲领”,刊载于《新青年》被称为“中国文界之雷声”。 3、文学革命正式发难标志: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1917.2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1918.4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宗旨: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二、“人的发现”和“人的文学” 1、周作人《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 2、是否有人道主义作为区分“人的文学”与“非人的文学” 3、人是从动物进化的,人是从动物进化的。 三、新旧文学观念之激战 1、响应方:钱玄同(化名王敬轩)、刘半农“双簧会”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周作人《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 2、反对方:①林纾:发表《妖梦》和《荆生》痛骂陈、胡、钱玄同 辩:钱玄同和刘半农“双簧信” 林纾发表《论古文之不宜废》 辩:蔡元培《答林秦南书》 ②学衡派:根据地:南京东南大学(1922)刊物:《学衡》杂志 总编辑:吴宓主要撰稿人:胡先骕和梅光迪 论战以新青年胜利告终 ③甲寅派:1925年章士钊号召:读经救国。 第二节创作尝试和社团文学 一、文学研究会 1、1921年1月,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纯文学社团“文学研究后”在北京诞生。 2、发起人: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王统照、叶绍钧、许地山、耕济之 3、代用刊物:《小说月报》,又创办了《文学旬刊》(后改为《文学周报》),《诗》等月刊 4、三个方面成绩显著:A、提倡“为人生”文学,B、大力介绍外国文学,C、推动写实主义“平民文学”创作 5、杰出代表:①朱自清。A家庭小品《背影》《给亡妇》,B海外游记《欧游杂记》《伦敦杂记》,C写景美文《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特点:诗歌以写实为主,兼用象征。他的抒情长诗《毁灭》问世后,诗坛的赞誉由他短诗转向长诗。

文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1.再现论与表现论 再现论:文学是对现实的模仿,具有实践性。亚里士多德是再现论的奠基人。在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是《二言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再现当时人类的生存环境。 优点:①对文学艺术的源泉做出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②十分重视文学艺术的认识价值。 ③引导作家深入生活。 缺点:①没有分清艺术与科学的界限,认为两者的本质都是给人以真知,只不过科学是以概念来把握生活,文学以形象来反映生活。 ②艺术创作的目的是为了逼近生活,以忠于现实,逼肖现实作为创作于批评 的最高标准,忽视作者对生活的情感体验。 表现论:文学是心灵的表现。如中国文论中意境的范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外国文论应追溯到柏拉图,他的“迷狂说”是表现论的理论基础,认为文学艺术陷入迷狂。真正对此理论作出贡献的是康德,认为知、情、意三者同样重要,作者主要表现情感。康德的表现论是是有审美标准的,理性的。此外还有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 优点:重视创作主体的能动作用,揭示了文学与科学的区别,指出文学不属于认识而属于情感领域。 缺点:①把主观与客观完全对立起来,割断情感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导致创作中情感源泉的枯竭。 ②把情感与认识对立起来,割断了情感与理智的联系,导致创作中一味的情 感的宣泄。 ③把表现与规范对立起来,把表现等同于天才、灵感。 2.文学审美的特殊性 文学审美的特殊性表现在: 1)整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文学中,生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文学中,人是一个活 生生的生命整体。例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以外写内的文学手段,通过人物行动、外貌等表现人物的心理,杜十娘的出身青楼,对爱情的渴望,以及遇人不淑的事件决定了杜十娘必死的结局。又如在《红楼梦》中,林黛玉身在封建社会,其地位与性情以及过分看重爱情,注定她的宿命。在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未得到爱情暗示了她的死亡。 2)形象性:事物的外形是怎样的,抓住外在具体的东西。可以以外写内,例写“愁”,将 情感化具体形象,切忌将情感抽象化,或长篇大论,应找具体“意象”,融入主体感情。 3)情感性:文学以人为中心,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而且文学形象带有主体创作色彩,文 学是有情感的价值趋向与判断,没有纯客观的形象。例如“一切景语皆情语”。审美主体将情感移情到审美客体上。 4)无功利性:文学有求真、从善的功能,最终为了求美,这里的美指的是崇高的美,壮美。 例如悲剧,美在其悲剧性,表现主人公的抗争性。文学不追求直接的功利性,而是追求情感的体验,例如歌德诗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艺术影响很大,艺术追求积极健

古代文学魏晋笔记整理

一、建安文学 (1)古乐府诗的杰出代表:曹操,中国第一位创作山水诗的诗人,作品《观沧海》《蒿里行》。 《步出厦门行·观沧海》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步出厦门行·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足,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3)曹丕《燕歌行》,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4)1、曹植:背诵《野田黄雀行》: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起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七哀》: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馀哀。借问叹着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尘路。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和依? 2、简答:曹植前后诗的对比:曹植创作以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作品特点:主要歌唱他的理想与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白马篇》写了游侠儿的豪情与壮志。“白马饰金给,连翩西北驰”白马骁勇健美,少年勇武潇洒;“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表现了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宿昔秉良弓····性命安可怀”表现了他愿为国捐躯、建功立业的心愿。因为曹植少年时很有文学才华,颇受曹操赏识,曾一度欲立为太子。他为人不饰雕饰,流放不羁,过着贵公子的豪逸生活,具有满腔的建功立业的抱负。 后期诗歌主要表达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内容分为四类: ①对自己和朋友遭遇迫害的愤懑。如《野田黄雀行》中写恶势力的强大,朋友的无辜受害以及自己的无能为力,以幻想结束,表达了作者的愿望。 ②用思妇、弃妇托寓身世,或叹盛年无偶,或自述无辜被弃,旨在抒发自己的失意。如《七哀》“上有愁思妇,悲叹有馀哀”,以孤妾自喻,表失意之情。 ③述志诗。如《杂诗》“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表示愿意为伐吴效力,但报国无门,充满慷慨之音。 ④游仙诗。如《远游篇》中所描写的神仙境界皆明净高洁,实际是诗人理想世界的象征,是其忧生之心、忧患之词。 曹植的诗有自己鲜明独特的风格,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 (4)建安七子:指建安年间七位文学家,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其中王粲被刘勰称为“七子之冠冕”。“七子”的创作风格共同特点体现为建安文学的时代特征,内容上包括反映现实、渴望建功、对动乱之中人生的哀叹以及高扬个性;诗文以慷慨悲凉为主体风格;语言形式上以五言诗为主。代表作有王粲的《七哀诗》等。 (5)“建安风骨”:指建安诗歌的风格特色,所谓“风”主要指建安诗歌反映社会动乱,抒写理想壮志的现实内容,“骨”主要是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特色。建安风骨是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形成的文人集团所表现出的共同的文学倾向,他们高扬政治理想,展示强烈个性,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展现了东汉末年动荡的时代,形成了慷慨激昂、刚健有力的诗歌风格,所以被称为“建安风骨”,代表人物主要有“三曹”、“七子”和蔡琰等。 (6)竹林七贤:指魏正始年间(240~249)的七位名士,分别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其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代表作有阮籍的《咏怀诗》(咏怀诗82首)等。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 (一)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分期 酝酿期:1840-1898; 发生期:1898-1917; 发展期:1917-1949 (1)1917五四运动前夕—1927大革命失败 (2)1927大革命失败—1937抗日战争爆发 (3)1937抗战爆发—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二)现代文学的源头、前奏—近代文学 (1)民族危机、社会危机导致哲学思潮上的“求变”,外来哲学思潮(如《天演论》的进化论思想)的引进,推动了文学思潮的更替、发展。 (2)日趋严重的民族危机,促使维新运动和思想解放高潮兴起,有力地推动了近代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五四新文学的质变(从封建贵族文学向平民大众文学的转变),早已蕴藏于近代文学的量变之中,《官场现形记》等现实主义谴责小说出现。 (3)近代鸳鸯蝴蝶派文学、言情文学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生活和社会现实,成为现代言情文学的源头。 (4)近代翻译文学是产生五四新文学的外因。大量西方文学作品的译介,强化了民主意识、自由精神和科学精神;外来文体、文风、口语特点成为白话文运动的外因基础。 (三)近代对文学优秀传统的激活和发展 (1)文学发展观的启示;强调“变易”的思想,康有为的“善变以应天”、龚自珍的“自古及今,法无不变”等求新求变思想与传入的西方进化论思想影响结合,推动了中国近代文学思潮的发展。 (2)“经世致用”传统的发展;主张文学应与“当世之务”相结合,为社会现实服务。 (3)启蒙文学思想的影响;反对程朱理学对人的情感和个性的束缚;摒弃儒家中庸哲学思想的“温柔敦厚”的美学原则;对世俗生活和普通人情的注意;人物塑造的个性化趋向。 “诗界革命” ——梁启超提出。他以为,中国如果没有“诗界革命”,那么诗运就将断绝。他认为“诗界革命”应达到三个标准:“新意境”,“新语句”,“要以古人之风格入之”。所谓“新意境”:就是“理想之深邃闳远”;所谓“新语句”:指来自欧美,表现新思想的名词术语。所谓“古人风格”,就是要“渊含古声”。梁启超的“诗界革命”主张,有其革命的一面,但也有其保守的一面。那就是革其精神而不革其形式。显示出革命终不彻底的一面。 “新文体” ——是梁启超流亡日本时,发表政论时创造的一种新文体。这些政论具有空前开拓的创造精神,思想新颖,文字介于文白之间。条理明晰,笔锋含情,有很强的鼓动性。“新文体”是梁启超借鉴了日本和“欧西”的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而创造的过渡期文体形式。“新文体”突破了桐城派古文的藩篱,便于表达新的思想。 小说界革命 ——小说在中国文学中向来没有正统地位,只能附于“四部”子、史部中。严复、夏曾佑鉴于“欧、美、东瀛,其开化之时,往往得小说之助”,于是从小说营构人心的角度出发,提出“小说为正史之根”。第一次将小说凌驾于经史之上。在小说观念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梁启超在严、夏之后,从小说具有的“启蒙”、“新民”社会功能角度,把自古视为卑贱文体的小说提高到史无前例之高度。他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1902)中说:“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 (四)近代文学的特征和四大谴责小说 中国近代四大谴责小说: 《官场现形记》——李嘉宝(字伯元,江苏武进人)

古代文学笔记

第一章汉赋 汉赋是两汉400多年最盛行的文体 第一节赋的起源和特点 一、汉赋的起源 赋:原本是《诗经》的六义之一,是一种铺陈直言的手法。 作为文体,是指一种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不歌而诵”的文体。 (1)赋的形式:铺采摛(展开)文——用华丽的辞采进行铺陈、描述。 (2)赋的内容:体物写志——或对事物的刻画(大赋),或抒发作者情感(抒情 二、汉赋的渊源及其兴盛的原因 1、渊源 (1)汉赋直接从楚辞中发展而来 (2)《诗经》对汉赋也有影响 (3)荀子(最早以赋命名作品)及宋玉的赋体作品的影响(P163) 《神女赋》、《风赋》、《登徒子好色赋》 (4)也受战国散文的影响 《战国策》宏大的结构、夸张的描写、说客的辩辞、铺排的手法、带讽喻的笔法等 2、兴盛的原因 (1)文学本身的发展继承性(渊源) (2)文体的特点,兼有诗与文的优点,容量大,又有讽喻的功能,可作上书之用,广受文人喜欢。(3)当时鼎盛的政治、经济状况,为汉赋兴盛提供了物质条件 太平盛世,游学风气浓厚。歌舞升平,歌功颂德;盛中含衰,需“既美且刺”、“劝百讽一”。(大赋的内容) (4)帝王的爱好和提倡(文艺政策)起了鼓励刺激作用(梁孝王、汉武帝)★文艺政策:以赋取士。(枚乘、司马相如、东方朔) (5)小学的发达。当时的经学、训诂之学大盛,许多辞赋家又是小学家。如司马相如、杨雄、班固等大家。汉赋那种连篇累牍、夸艳斗靡,如同“字林”的文体与小学之发达有很大关系。 三、汉赋的发展与分类 汉赋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分三类(骚体赋、散体大赋、抒情小赋) (一)初期(形成期):汉初至武帝初年七十多年“骚体赋” 1、骚体赋:指模仿楚辞而写成的一种赋,与楚辞十分相似,在形式上全用楚辞体句式,带“兮” 字语句,有讯辞,在表现手法上运用“香草美人式”比喻,内容侧重抒情,主要抒发怀才不遇的牢骚 2、代表作家作品: 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 枚乘《七发》(第一篇大赋,完成了从骚体赋向大赋的过渡。并形成了“七体”。) 司马相如《长门赋》(一首杰出的骚体抒情小赋) (二)中期(全盛期)汉武帝至东汉中叶二百多年“散体大赋” 1、散体大赋:内容侧重铺叙描写宫苑、京都山川等壮丽事物,帝王的政治、军事等活动,以及帝王贵族的声色犬马、田猎驰逐等生活。形式上韵散结合,散句为主;结构宏大,千言以上;采用主客问答式和夸张的手法,辞藻富丽;主题上以宣扬帝国的声威,对帝王歌功颂德为主,而临近篇末往往寄托一些讽谕君主励精图治的意思,“劝百讽一”或说临终奏雅。

文学理论重点笔记

1、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为文艺学。其实际上正确的名称应该是文学学。 2、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和文学史。 3、文艺学包括广义的文艺学和狭义的文艺学,上面所说的是广义的文艺学,狭义的文艺学主要就是指文艺理论。 4、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学问往往被称作“诗学”、“诗论”。 5、一般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史 共时← —————————————→历时 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史 特殊文学史 6、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 1)、对象:以文学的普遍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具体地说,是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 2)、任务(四个方面):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 ★7、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文学四要素:世界、读者、作家、作品。 8、文学理论应有品格: 1)、文学理论的实践性2)、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9、文学活动有两个流动系统: 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 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 10、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 1)、文学哲学:作家与世界的关系:反映论 2)、文学心理学: 中国古代文论:“比兴”说、“虚静”说、“神思”说、“滋味”说、“妙悟”说、“童心”说、“性灵”说、“神韵”说、“出入”说。 西方文论:亚理斯多德“净化”说、立普斯“移情”说、弗洛伊德“无意识升华”说、荣格“原型”说、“投射”说、克罗齐“直觉”说、 3)、文学社会学:丹纳三因素说:丹纳在《英国文学史》序言、《艺术哲学》等著作中,提出了文学创作决定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种因素的理论。 4)、文学符号学 5)、文学价值学 6)、文学信息学 7)、文学文化学 11、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五个基本观念 1)、文活动论、2)、文学反映论、3)、艺术生产论、4)、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5)、艺术交往论 12、作者通过创作文学作品以表达他的感受并试图以此唤起读者相应的感受。 ★ 1)、“诗言志”说(选择,填空题) 《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 《毛诗序》中的“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荀子·乐论》中的“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钟嵘《诗品序》中提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白居易《与元九书》:诗可“补察时政”,“泄导人情” “感伤诗”是“有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 ★13、形式主义文论 1)、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效果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资料

[备注]完全根据考试大纲整理归纳的自考资料[07120802] 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中国现代文学史》等科目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资料(样本) 一、基础知识(含填空、单选和多选)(344) 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1.中国现文史发展的三个十年: ⑴第一个十年(1917-1927); ⑵第二个十年(1928-1937); ⑶第三个十年(1938-1949)。 2.中国现代文学总体性、全局性的本质特征: ⑴新与旧的冲突与承接; ⑵中与外的沟通和融会; ⑶伴随始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从鸦片战争到五四新文化运动, ⑴中国知识界经历了四个阶段: 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 ⑵三种文化思想: ①洋务派以经济改革为中心的“中体西用”的文化思想;

②维新派与革命派以政治改革为中心的启蒙主义文化思想; ③五四新文化运动以伦理革命为中心的文化思想。 4.晚清的又一次文化繁荣表现在: 文化观念的变化,翻译文学的繁荣,小说界革命,话剧的萌芽。 5.晚清时期在文学界掀起了以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白话文运动为主要内容的文学改良运动。 。。。。。。 第十二章1937~1949年的文学创作(二) 333.柯仲平的长篇叙事诗《边区自卫军》、《平汉路工人破坏大队》。334.长篇小说欧阳山《高干大》、柳青的《种谷记》、孔厥、袁静的《新儿女英雄传》、马烽、西戎的《吕梁英雄传》、草明的《原动力》,中篇小说邵子南的《地雷阵》,短篇小说康濯《我的两家房东》、刘白羽的《无敌三勇士》。 。。。。。。 341.周立波的反映土改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1951年曾获斯大林文学奖金三等奖。 342.由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的新歌剧《白毛女》。1951年获得斯大林文艺奖金二等奖。 343.李季的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是延安文艺座谈会后,诗歌领域

文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文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1.再现论与表现论 再现论:文学是对现实的模仿,具有实践性。亚里士多德是再现论的奠基人。在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是《二言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再现当时人类的生存环境。 优点:①对文学艺术的源泉做出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②十分重视文学艺术的认识价值。 ③引导作家深入生活。 缺点:①没有分清艺术与科学的界限, 认为两者的本质都是给人以真 知,只不过科学是以概念来把握 生活,文学以形象来反映生活。 ②艺术创作的目的是为了逼近生 活,以忠于现实,逼肖现实作为 创作于批评的最高标准,忽视作 者对生活的情感体验。 表现论:文学是心灵的表现。如中国文论中意境的范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外国文论应追溯到柏拉图,他的“迷狂说”是表现论的理论基础,

认为文学艺术陷入迷狂。真正对此理论作出贡献的是康德,认为知、情、意三者同样重要,作者主要表现情感。康德的表现论是是有审美标准的,理性的。此外还有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 优点:重视创作主体的能动作用,揭示 了文学与科学的区别,指出文学 不属于认识而属于情感领域。 缺点:①把主观与客观完全对立起来, 割断情感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导 致创作中情感源泉的枯竭。 ②把情感与认识对立起来,割断 了情感与理智的联系,导致创作 中一味的情感的宣泄。 ③把表现与规范对立起来,把表 现等同于天才、灵感。 2.文学审美的特殊性 文学审美的特殊性表现在: 1)整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文学中,生活是 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文学中,人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整体。例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以外写内的文学手段,通过人物行动、外貌等表

中国古代文学简史笔记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简史笔记整理 一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它们都得名于音乐。“风”的意义就是声调;“雅”是正的意思,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颂”是用于宗庙祭的乐歌。背诵: 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携藏。 二汉赋 赋 赋者,铺也,铺采擒文,体悟写志也。——刘勰《文心雕龙》 赋之创始人:荀子、宋玉 荀子又称为“赋祖”、“赋体之父”。著有《礼》、《知》、《云》、《蚕》、《箴》 宋玉的《九变》开悲秋之先河,称为“赋之先导”。著有《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多以问答形式。 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 汉赋:骚体赋、(散体)大赋、(抒情)小赋 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班固《两都赋》 张衡《归田赋》、《两京赋》 杨雄《甘泉》、《河东》 古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 背诵: 归田赋

张衡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渊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凉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丗乎长辞。 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仓庚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娱情。 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饵吞钩;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魦鰡。 于时曜灵俄景,系以望舒。极般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感老氏之遗诫,将廻驾乎蓬庐。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三魏晋南北朝 类别:诗、文、赋、小说、文论 文论:曹丕《典论*论文》开文学批评风气之先,之后有陆机《诗品》、刘勰《文心雕龙》 建安文学以五言诗为主、次之赋 建安风骨:1、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感时、伤乱、惜民。 2、抒发了为国家统一而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3、悲凉慷慨,表现一股昂扬奋发的时代感。 代表人物:“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正始文学:代表人物 “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背诵: 白马篇 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文学理论教程考研重点笔记

文学理论教程考研重点笔记 1、文艺学:以~为对象,以揭示~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理论(研究~普遍规律即~的原理、范畴、判断标准等问题的学科;任务:~本质论,~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接受论)、~批评(对以~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活动和~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和~史(~发展与变迁的历史) 2、~活动: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由作品(与现实的差异:艺术描写可以超越事物的本真形态,去创造更具有普遍性的、更深层的意蕴)、作家(作者通过创作~作品以表达他的感受并试图以此唤起读者相应的感受)、世界(~活动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或社会现实)、读者(之于作品:再创造),具有精神性、审美性、意识形态性构成 3、~理论的性质:从学科归属上 看,是文艺学的三个分支之一,以~的普遍规律为其研究范围,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及相关方法;对象和任务看,以~活动为研究对象,而~活动的结构和发展关系又规定了~理论的任务即~发展论、~创作论、~作品论和~的消费与接受论;学科品格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民主、科学、现代的)4、~理论的基本形态:~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价值学,~信息学,~文化学;划分依据:~理论认识的客体:~活动的整体;~活动的流动系统:创作--~作品--~接受。~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消费5、马义~理论:是马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根基;基石:~活动论(马义把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归结为人的生活活动,~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的能动创造,是一种“人学”),~反映论(马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理论出发,把~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艺术生产论(马在考察资经的发展后,主要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待~艺术活动的结果。一把艺术生产作为物质生产的比较对象,并不专指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现象,二

《中国现代文学史》必读作品

《中国现代文学史》必读作品 注:作品后带有*号的为精读篇目,要求写读书笔记。 一、小说 1、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2、茅盾:《子夜》*、《腐蚀》、《春蚕》、《林家铺子》、 3、巴金:《激流三部曲》、《第四病室》、《寒夜》*(《家》*) 4、老舍:《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5、叶圣陶:《倪焕之》、《潘先生在难中》* 6、郁达夫:《沉沦》、《薄奠》、《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沉沦》*) 7、沈从文:《边城》* 8、钱钟书:《围城》* 9、张天翼:《华威先生》*、《包氏父子》 10、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11、沙汀:《淘金记》、《在其香居茶馆里》* 12、艾芜:《山峡中》* 13、萧红:《生死场》 14、庐隐:《海滨故人》 15、许地山:《缀网劳蛛》 16、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我在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17、柔石:《二月》、《为奴隶的母亲》 18、李劼人:《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 二、诗歌 1、胡适:诗集《尝试集》 2、郭沫若:诗集《女神》(《凤凰涅磐》、《天狗》) 3、冰心:诗集《繁星》、《春水》 4、冯至:诗集《昨日之歌》、《十四行集》 5、徐自摩: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再别康桥》*、《沙 扬娜拉》)

6、闻一多:诗集《红烛》、《死水》(《忆菊》、《发现》、《死水》*) 7、李金发:诗集《微雨》(《弃妇》*) 8、戴望舒:诗集《戴望舒诗集》(《雨巷》*) 9、艾青:诗集《大堰河》、《北方》、《旷野》、《归来的歌》,长诗《向太阳》、 《火把》(《大堰河──我的保姆》*、《乞丐》、《手推车》、《北方》) 10、臧克家:诗集《烙印》、《罪恶的黑手》、《泥土的歌》(《老马》*) 11、何其芳等:《汉园集》 12、田间:《给战斗者》 13、穆旦等九叶诗人:《九叶集》 三、散文 1、鲁迅:《鲁迅散文全集》、《鲁迅杂文全集》(《野草》) 2、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绿》、《儿女》、《给亡妇》 3、冰心:《寄小读者》、《往事》、《笑》 4、周作人:《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故乡的野菜》、《喝茶》、《苦雨》*、《乌蓬船》*、《北京的茶食》) 5、梁实秋:《雅舍小品》(《雅舍?代序》*、《男人》*、《女人》、《中年》) 6、林语堂:《生活的艺术》(《祝土匪》、《讨狗檄文》、《中国人之聪明》、《我的 戒烟》、《秋天的况味》*) 7、郁达夫:《归航》、《还乡记》、《还乡后记》、《钓台的春昼》、《故都的秋》 四、戏剧 1、郭沫若:《屈原》* 2、曹禺:《雷雨》*、《北京人》 3、夏衍:《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 4、田汉:《名优之死》 5、贺敬之等执笔:《白毛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