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一九八四》:“记忆洞”与“绊脚石”

《一九八四》:“记忆洞”与“绊脚石”

“记忆洞”与“绊脚石”

来源:经济观察报2013年01月04日22:39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雷颐

leiyi5684@https://www.wendangku.net/doc/381251941.html,

《一九八四》,是英国著名作家奥威尔的名作,写于1948年。温斯顿是小说中的主角,在“大洋国”的“真理部”工作。他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销毁、删改有关历史文献、报刊杂志,甚至一些有可能反映历史的画片、纸片,以证明“大洋国”的统治者“老大哥”一贯正确。

从大的方面说,例如四年前“大洋国”曾与“欧亚国”结盟而与“东亚国”打仗,但此刻,却与“东亚国”结盟而与“欧亚国”打仗,温斯顿就必须修改几年前的所有报刊、文献,证明“大洋国”从未与“欧亚国”结过盟,早就预见到了会与“欧亚国”打仗。从小的方面说,例如3月17日的《泰晤士报》报道“老大哥”在前一天,

即3月16日,曾发表讲话预言南印度前线将平安无事,“欧亚国”将在北非发动

攻势。然而结果却是“欧亚国”后来并未在北非发动攻势,反而正是在南印度发动攻势,并未碰北非。这样,温斯顿的工作,就是必须修改3月17日的《泰晤士报》,把“老大哥”讲话中的这一段改成预言“欧亚国”将在南印度前线而不是北非发动攻势。通过这种修改,使“老大哥”的预言符合实际情况。

总之,“不论哪一天的《泰晤士报》,凡是需要更正的材料收齐核对以后,

那一天的报纸就要重印,原来的报纸就要销毁,把改正后的报纸存档。这种不断修改的工作不仅适用于报纸,也适用于书籍、期刊、小册子、招贴画、传单、电影、录音带、漫画、照片——凡是可能具有政治意义或思想意义的一切文献书籍都统统适用。每天、每时、每刻,都把过去做了修改,使之符合当前情况。这样,党的每一个预言都有文献证明是正确的。凡是与当前需要不符的任何新闻或任何意见,都不许保留在记录上。全部历史都像一张不断刮干净重写的羊皮纸。”而且,“由于政治组合的变化,或者“老大哥”预言的错误,有些天的《泰晤士报》

可能已经改写过了十几次,而犹以原来日期存档,也不留原来报纸,也不留其他版本,可证明它不对。书籍也一而再再而三地收回重写,重新发行时也从来不承认做过什么修改。甚至温斯顿收到的书面指示——他处理之后无不立即销毁的——也从来没有明言过或暗示过要他干伪造的勾当,说的总是为了保持正确无误,必须纠正一些疏忽、错误、排印错误和引用错误。”(〔英〕奥威尔著,董乐山译:《一九八四》,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6页。)

为了伪造、删改历史,“老大哥”不计工本。在温斯顿小小的办公室的墙上,就有三个洞口,一个是传送书面指示的输送管,一个是传送报刊杂志的,还有一个是专门处理、销毁各种“废纸”的。这种管道洞口,并非仅仅他的办公室才有,而是整个大楼到处都有,成千上万,不但每个房间都有,而且每条过道上相隔不远就有一个。但凡你想起有什么文件应该销毁,甚至看到什么地方有一张废纸的时候,你就可以顺手掀起身边洞口的盖子,把那些文件或废纸丢进去,最终被大楼下面的大锅炉烧毁。这种洞口的外号叫“记忆洞”。附提一下,董乐山

先生译本将此洞译为“忘怀洞”,笔者不揣冒昧,认为应译为“记忆洞”更为妥当,更合作者本

意。此洞的英文为“memo-ry holes”,董先生的“忘怀洞”是意译,确实点出了这种“洞”的本质、实质。但,反讽是奥威尔小说最重要的特点,尤其是《一九八四》,处处充满反讽,时时强调反讽,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大洋国”的语言是:“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奥威尔还专门写了“新话的原则”作为这部小说的“附录”,详细说明“大洋国”是怎样设计一种新语言来满足意识形态需要的,增强小说的反讽效果。既然“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那么,“记忆”自然就是“忘怀”了。所以,一个让人忘却、忘怀、失忆的洞穴被称为“记忆洞”,反讽格外强烈。意译为“忘怀洞”,固然点出其实质,但反讽效果全失。

奥威尔看到,遗忘是人的天性,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只会记得一些细琐小事。结果,在记忆不到而记录又经篡改伪造这种情况下,你就得相信“老大哥”说的一切,因为不存在其他辨别真伪的任何证据。如果大家都相信“老大哥”的谎言,如果所有记录都这么说,那么这个谎言就载入历史成为真理。之所以要不惜成本地篡改、伪造历史,因为“老大哥”确信:“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对“老大哥”来说,“所需要的只是一而再再而三,无休无止地克服你自己的记忆”,他们把这称之为“现实控制”。(《一九八四》,第32页) 为了与遗忘作斗争,温斯顿冒生命危险,每天偷偷记日记。不过,个人记忆终究抵挡不住集体记忆,他的不端思想被发现后,在经历了专门负责内部清洗的“友爱部”的思想改造后,最终成为了“灵魂洁白如雪”的思想纯洁者。终于:“他战胜了自己。他热爱老大哥。”(《一九八四》,第267页)

因此,与遗忘作斗争,应是公民个人的事情。当多数公民都参与其中,个人记忆才能变成集体记忆。“集体记忆”是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奇首先提出的重要概念。与传统史学认为只有“历史学”、“传记”等才是认知过去的渠道不同,他在《论集体记忆》一书中,认为日常生活中的节日、仪式、聚会等与史学、传记等同样是记忆、认识过去的重要渠道。脱离集体、公共的记忆,将迅速被时间腐蚀,只有在社会性中,“集体记忆”才能葆有活力。

在具有特殊意义之处竖立大型公共艺术作品纪念某个事件、某个人物,灌输、强化、提醒人们的历史记忆,藉以形成集体记忆,早是举世的惯例。或许是受此启发,德国艺术家冈特·戴姆尼在十好几年前,发起了“绊脚石”运动。他不是犹太人,但有一天却被犹太法典中的一句话狠狠“击中”:当一个人的名字被忘却时,这个人才算真正被遗忘,于是,从1996年开始,他独自一人着手进行一项与遗忘抗争的巨大工程。他调查纳粹大屠杀遇难者(主要是犹太人)的姓名、出生年月、被捕年月和死亡年月,铭刻在一块铜牌上,然后,将这块铜牌镶嵌在受害者最后居住的房前的人行道上,如果房屋已不存在,就将铜牌镶嵌在附近地面上。他将这些镶嵌在地面上的铜牌命名为“绊脚石”,希望人们路过时能稍停片刻,俯下身来读一读,了解、记住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绊脚石”活动开始时完全是个人的,没有任何来自官方的资助,但受影响的公众越来越多,民间捐款越来越多。许多人,尤其是许多青少年参加进来,铺设“绊脚石”从“个人的”变成“公众的”。现在,德国近600个城市镶嵌了两万多块“绊脚石”。

2010年上海世博会,德国馆不仅展示了自己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悠久灿烂的文化,而且展出了记录自己民族耻辱、罪过的“绊脚石”。戴姆尼亲自将“绊脚石”送到上海,并且复原了铺设场景,一个装着水泥的木盆、一把刷子和16块绊脚石。他说:“这是作为国家形象的一部分,让世界了解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历史。”

“绊脚石”开始影响世界。2012年元月,我到奥地利维也纳开会,住在Pension酒店,紧靠酒店大门左边门框地面,就嵌有8块这样的“绊脚石”。奥地利的这段历史非常复杂,既是纳粹德国的受害者,但作为被吞并后的“一个德国”的一部分,又参与了对犹太人的迫害。由于具有“受害者”与“施害者”双重身份,如何面对过去,有两种选择。一是强调自己的“受害者”身份、强调自己作罪的“被迫”,从而回避、回护自己的罪过,遮蔽自己的“施害者”身

份;另一种选择则是直面自己的罪过,向世人、向后代坦承自己曾经是“施害者”。维也纳街头的“绊脚石”,对此做出了明确回答。

“绊脚石”使历史记忆进入公众的日常生活,从而形成集体记忆。每一块“绊脚石”都是一座特殊的纪念碑,是对遇难者在天之灵的安慰,是对施害者无声的严厉谴责,更是对全人类的深刻警醒。

“记忆洞”已成为权力“强迫遗忘”的象征,时间越久,越使人感到奥威尔的无比深刻。“绊脚石”是戴姆尼抵抗遗忘的实在努力,惟愿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公众与他一样,铺设一块又一块“绊脚石”……

1984故事概括

1984故事概括 乔治·奥威尔的《1984》写于五十年代初,是其代表之作,次数是经典的反乌托邦小说。在小说里描述的那个年代,那时德国法西斯在欧洲大陆的肆虐刚刚结束。斯大林的大清洗也接近尾声。这是乔治·奥威尔虚拟的一个故事,在这个虚拟的故事里有一个虚拟的人温斯顿生活在一个虚拟有国度“大洋国”里,故事发生在1984年(即奥威尔创作此书时的30多年后)的“大洋国”。“大洋国”的统治阶级是“内党”,“内党”的领袖是“老大哥”。“老大哥”从不露面,他的大幅照片户内户外却到处张贴。炯炯有神的眼睛,紧盯着臣民。主人公温斯顿仅仅属于“外党”,跟所有同志一样身穿清一色的蓝布工人套头衫裤。他服务的机关是“真理部”。政府除了“真理部”以外还有三大部。“和平部”、“仁爱部”、“富裕部”。四大机构各占据一座300米高的金字塔式建筑。建筑外边大书特书党的三大原则:“战争就是和平”、“自由就是奴役”、“愚昧就是力量”。温斯顿担任“记录科”的科员,工作是修改各种原始资料,从档案到旧报纸,全都根据指示改得面目全非。温斯顿的家与所有私人居室一样,有一个无孔不入的现代化设备,叫做“电子屏幕”。每个房间右首墙上都装有这样一面长方形的金属镜子,可以视听两用,也可以发号施令,室内一言一语,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受这面照妖镜的监视和支配。平时无事,电子屏幕就没完没了地播送大军进行曲、政治运

动的口号、或“第九个三年计划”超额胜利完成的消息。这些噪音由中央枢纽控制,个人无法关掉。 在这样一个极度空间里是无个人尊严可言的,更别说反抗了,一切与“内党”不一致的言行都会视为非法,都可能带来灭顶之灾。温斯顿是个良知未失的人,他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但唯一能做的只是秘密地呻吟,这呻吟的方式又有两种,一种是写日记,一种是与朱利亚偷情,他们用他们那脆弱的爱和身体语言进行无声的抗争,用乔治·奥威尔的话说就是“他们腰部以下还没有反叛”,但即使是这些也是不被允许的。 温斯顿和他的女友双双入狱,在狱中受尽凌辱及催残,如果这一切对于一个意志坚强的人来说还是可以忍受的话,那么对于温斯顿来说者不异于痛苦生活中的又一重大打击。与此同时“思想警察”大头子奥伯兰展开的强大的思想攻势却注定会让他的意志土崩瓦解。“思想警察”大头子奥伯兰这样对温斯顿说: “头一点你要明白,在这个地方,就不存在殉道的问题。你一定读过从前的宗教迫害。中世纪,就有过宗教法庭。那是场失败!它是要根除歪理邪说,到头来却使之长存不朽。一个异端烧死了,千百个异端站起来。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宗教法庭公开杀死敌人,杀死的时候他们还没有悔悟:其实,杀死他们,就是因为他们不悔悟。人们被杀死,因为他们不肯

一九八四经典语录

一九八四经典语录 导读:本文是关于一九八四经典语录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只要你下定决心,就过你想要的生活,不管有钱还是没钱。你可以继续看你的书,保持你的想法,只用对自己说:“我是自由人,你就会过得挺好。 2、所谓自由就是可以说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承认这一点,其他一切就迎刃而解。 3、如果有希望的话,希望一定在无产者身上,因为只有在那里,在这些不受重视的蜂拥成群的群众中间,在大洋国这百分之八十五的人口中间,摧毁党的力量才能发动起来。……只要能够有办法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就不需要进行暗中活动了。他们只要起来挣扎一下,就像一匹马颤动一下身子把苍蝇赶跑。他们只要愿意,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把党打得粉。可以肯定地说,他们迟早会想到要这么做的。 4、寡头政治的要旨不是父传子、子传孙,而是坚持死者加诸生者的某种世界观和生活方式。只要等级化结构永远保持不变,至于是谁掌握权力并非重要。 5、不仅是一个人的爱,而是动物的本能,简单的不加区别的欲望:这就是能够把党搞垮的力量……他们的拥抱是一场战斗,高潮就是一次胜利。这是对党的打击。这是一次政治行为。 6、全世界到处都是一样,几亿,几十亿的人,都不知彼此的存

在,被仇恨和谎言的高墙隔开,但几乎是完全一样的人——这些人从来不知道怎样思想,但是他们的心里,肚子里,肌肉里却积累着有朝一日会推翻整个世界的力量。如果有希望,希望在无产者中间! 7、老一辈的社会主义这一享受到反对所谓“阶级特权”的训练,都认为凡不是世袭的东西就不可能长期永存。他们没有看到,寡头政体的延续不一定需要体现在人身上,他们也没有想到,世袭贵族一向短命,而像天主教那样的选任组织有时却能维持好几百年或者好几千年。寡头整体的关键不是父子相传,而是私人加于活人身上的一种世界观,一种生活方式的延续。一个统治集团只要能够指定他的接班人就是一个统治集团。党所操心的不是维系血统相传而是维系党的本身的永存。由谁掌握权力并不重要,只要等级结构保持不变。 8、党叫你不相信你耳闻目睹的东西。这是他们最后的最根本的命令。……但是他是正确的!他们错了,他是对的,必须捍卫显而易见、简单真实的东西。不言自明的一些道理是正确的,必须坚持!客观世界存在,它的规律不变。 9、上等人的目标是要保持他们的地位。中等人的目标是要同上等人交换地位。虾等人的特点始终是,他们劳苦之余无暇旁顾,偶尔才顾到日常生活意味的事,因此他们如果有目标的话,无非是取消一切差别,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因为中等人标榜自己为自由和正义而奋斗,把下等人争取到自己一边来。中等人一旦达到目的就把下等人重又推回到与那里的被奴役地位,自己变成了上等人。……三等人中只有下等人从来没有实现过自己的目标,哪怕是暂时实现自

《一九八四》:“记忆洞”与“绊脚石”

“记忆洞”与“绊脚石” 来源:经济观察报2013年01月04日22:39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雷颐 leiyi5684@https://www.wendangku.net/doc/381251941.html, 《一九八四》,是英国著名作家奥威尔的名作,写于1948年。温斯顿是小说中的主角,在“大洋国”的“真理部”工作。他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销毁、删改有关历史文献、报刊杂志,甚至一些有可能反映历史的画片、纸片,以证明“大洋国”的统治者“老大哥”一贯正确。 从大的方面说,例如四年前“大洋国”曾与“欧亚国”结盟而与“东亚国”打仗,但此刻,却与“东亚国”结盟而与“欧亚国”打仗,温斯顿就必须修改几年前的所有报刊、文献,证明“大洋国”从未与“欧亚国”结过盟,早就预见到了会与“欧亚国”打仗。从小的方面说,例如3月17日的《泰晤士报》报道“老大哥”在前一天, 即3月16日,曾发表讲话预言南印度前线将平安无事,“欧亚国”将在北非发动 攻势。然而结果却是“欧亚国”后来并未在北非发动攻势,反而正是在南印度发动攻势,并未碰北非。这样,温斯顿的工作,就是必须修改3月17日的《泰晤士报》,把“老大哥”讲话中的这一段改成预言“欧亚国”将在南印度前线而不是北非发动攻势。通过这种修改,使“老大哥”的预言符合实际情况。 总之,“不论哪一天的《泰晤士报》,凡是需要更正的材料收齐核对以后, 那一天的报纸就要重印,原来的报纸就要销毁,把改正后的报纸存档。这种不断修改的工作不仅适用于报纸,也适用于书籍、期刊、小册子、招贴画、传单、电影、录音带、漫画、照片——凡是可能具有政治意义或思想意义的一切文献书籍都统统适用。每天、每时、每刻,都把过去做了修改,使之符合当前情况。这样,党的每一个预言都有文献证明是正确的。凡是与当前需要不符的任何新闻或任何意见,都不许保留在记录上。全部历史都像一张不断刮干净重写的羊皮纸。”而且,“由于政治组合的变化,或者“老大哥”预言的错误,有些天的《泰晤士报》 可能已经改写过了十几次,而犹以原来日期存档,也不留原来报纸,也不留其他版本,可证明它不对。书籍也一而再再而三地收回重写,重新发行时也从来不承认做过什么修改。甚至温斯顿收到的书面指示——他处理之后无不立即销毁的——也从来没有明言过或暗示过要他干伪造的勾当,说的总是为了保持正确无误,必须纠正一些疏忽、错误、排印错误和引用错误。”(〔英〕奥威尔著,董乐山译:《一九八四》,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6页。) 为了伪造、删改历史,“老大哥”不计工本。在温斯顿小小的办公室的墙上,就有三个洞口,一个是传送书面指示的输送管,一个是传送报刊杂志的,还有一个是专门处理、销毁各种“废纸”的。这种管道洞口,并非仅仅他的办公室才有,而是整个大楼到处都有,成千上万,不但每个房间都有,而且每条过道上相隔不远就有一个。但凡你想起有什么文件应该销毁,甚至看到什么地方有一张废纸的时候,你就可以顺手掀起身边洞口的盖子,把那些文件或废纸丢进去,最终被大楼下面的大锅炉烧毁。这种洞口的外号叫“记忆洞”。附提一下,董乐山 先生译本将此洞译为“忘怀洞”,笔者不揣冒昧,认为应译为“记忆洞”更为妥当,更合作者本

读《1984》有感

读《1984》有感 用了将近两周的时间读完了《1984》这本书,其实我在很久之前就听过这本书的大名,但一直没时间,也没心情去阅读一本名著,对此我也曾感到过十分遗憾。如果用一个词来描述我读完这本书的心情,那就是“压抑”,《1984》构建了一个专制集权的社会,没有思想,没有自由,甚至大多数人失去了自我,人们生活在“英社”的笼罩下,一举一动都受到“电幕”的监视,随时面临“思想警察”的逮捕,说着“新语”,“享受”着“双重思想”的待遇。这本创作于1948年的巨作,不仅将二战前的德国和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社会糅杂在一起,更准确描绘了文革中的中国,同时也像现在朝鲜社会的极端化。作者用其超越常人的想象力和一针见血的文笔,直到现在仍引起了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反思。 在书中,1984年的世界被三个超级大国瓜分------大洋国,欧亚国和东亚国,而三个国家间战争不断,均实行高度集权的统治。故事中的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所在的大洋国只有一个政党------“英社”,人们根据与党的关系分为核心党员,外围党员和无产者三个阶层,政府机构也分为了四个部门:和平部负责战争,友爱部负责维护秩序,真理部负责文化与教育,富裕部负责经济。主人公温斯顿就是一名工作在真理部的外围党员,他日常工作就是篡改历史,以便不断与社会领袖“老大哥”的训话保持一致。在单调和贫穷的生活下,主人公对“老大哥”产生了怀疑,并苦于找不到对象去倾诉,因为你不知道谁是“思想警察”,一不小心你就可能被送进友爱部进行思想教育,甚至于你的名字会“人间蒸发”。悲惨的温斯顿因为与另一位外围党员裘莉亚产生了感情而成为了思想犯,在经历了专门负责内部清洗的友爱部的思想改造后最终成为了“思想纯洁者”。 小说中所构建的社会是黑暗的,常年的战争,落后的经济,其实这些都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信任的丢失,思想的沦丧和自由的束缚。在这个充斥着对“老大哥”无比推崇的社会中,每个人都相互警惕,警惕着同事,警惕着朋友,甚至警惕着擦肩而过的路人,警惕着自己年幼的孩子们,可怜的派逊斯就因为在梦呓中出现反党言论而被自己的子女告发,这里有个新的职业叫“思想警察”,只要你的一举一动稍微逾规,思想警察就会敲响你家的房门,更可怕的是你不知道谁是思想警察,他们就像苍蝇充斥在社会的每个角落。这个社会的大多数人是没有自我的,因为他们首先失去了历史和过去,就像党的名言“谁控制过去谁就控制将来,谁控制现在谁就控制过去”,以温斯顿为代表的真理部每天的工作就是篡改历史,他们将过去的每天的报纸进行核对,所有与“老大哥”的言论不符的语言都会被重新更正,所有与现实不符的预测都会使它与现实“相符”,其实只是将错误改的不会那么离谱,但终究还是错误。真理部淡化了人们对过去的认识,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少的人能记忆起“英社”前的社会的样子。每天例行的“二分钟时间”,人们只是在无端的谩骂党的敌人,却早已不明白谩骂的原因,人们尽可能的将自己表现的无比愤怒,因为尽可能夸张的表演才可能暂时脱离“思想警察”的目光。“老大哥”的思想就是每个人的思想,人们只需做到服从,还有服从。“电幕”的存在使人们彻底失去了自由,每个人的二十四小时都生活在“电幕”的监视下,哪怕是轻微的皱眉,都有可能成为对党大不敬的证据,高强度的监视甚至使人们忘记了时间,虽说故事发生在1984年,但谁又能那么确定呢,应该说,谁又关心时间呢。 小说的标题“1984”首先吸引住了我,据说小说的原标题叫“欧洲的最后一个人”。在我看来,1984不再指一个时间,因为就连当事人也不知道他生活在什么年代,它成为一个概数,他成为与1948相对的1984,它即象征着未来。作者用一个不知名的数字年份来表明了他对未来的想象与讽刺。小说第二吸引我的角色不是主人公,而是从来没有真人出现过,但他的名字却像幽灵充斥在整个大洋国的“老大哥”,“这是一个大约四十五岁的男人的脸,留着浓密的黑胡子,面部线条粗犷英俊。”“这是属于这样的一类画,你不论走到哪里,画面中的眼光总是跟着你。下面的语言说明是:老大哥在看着你。”老大哥是国家与党的领袖,

1984小说读后感

1984小说读后感 1984小说读后感思想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人若空有躯壳,却无自我的思想,与行尸走肉与机器人没有多大区别,人的价值也不能完全的体现出来。正因为人有思想才称为万物之灵,拥有管理的能力。这是读完《1984》之后第一感受。现在才知道从前五四运动青年、历代知识分子所宣称自由、独立的重要性。 生活在思想受到控制、个人崇拜的时代的人是可怕、可悲的,思想高度集中于一人、行为指示都受到这种高度集中思想的支配,就如纳粹时期的人们,更可怕的地方在于有异己之人会尽力消灭或者加以思想改造,这种对人思想的干预的痛苦毫不亚于肉体上的折磨,书中的温斯顿就是经历这种痛苦的人,他曾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双重思想,但最终却成为一个服从于党、服从于他人指令的人是可惜的,但也看到这种经历思想折磨是可怕的,毫无人道可言。 温斯顿是本书的主人公,全文都是以他为线索展开,在文中,可以清楚看到他的思想活动、思想之间的博弈,行动上的反复无常,这些都是受到当时环境的影响。在文中出现了思想警察、摄像头等事物,这些东西都是为了配合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工具,更可怕的是统治者为了美好自己的形象,当自己的预言、战况不尽人意之时,与现实不符之时,会让像温斯顿这样的人尽量削去过去的历史,美好自己的形

象,以加强统治。对于那些不服从党的指令、党的思想的人,思想警察会插手控制,甚至对其使之消失,并把他的历史记录完完全全的从历史中削去,人如同没有来到这世界一样,完全的消失,无人问津。 但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也看到温斯顿和乔丽亚的毫不妥协,因为思想两人走到一起,因为思想,二人成为朋友甚至是情侣,他们渴望思想上的自由,虽然两人还存在着很大的思想代沟,但他们两人还是在众人之中少见的不予之妥协的人物。虽然两人的事迹暴露,两人都被送入仁爱部,受到思想的控制管教,但他们的反抗是可贵的,为思想而反抗,为思想而活。 本书的结尾是可悲的,温斯顿被思想改造最终成为服从的人,但本书对人的启发远远大于其结尾,牢笼中的自由,身体虽被控制,但思想自由却是人最重要最有价值的部分。思想自由值得人珍惜反思。 1984小说读后感奥威尔1948年写的《1984》,当时的他,想象着共产主义极权政治下的社会百态。今天,1984年已经过去28年了,他的想象,或者说他的恐惧,很多都成了现实。我们亲历其中,一字一行地读来,仍然感觉到他天才思想的光芒。 小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最为精彩。奥威尔想像了

一九八四附录:新话的原则

附录:新话的原则 新话是大洋国的正式语言,其设计是为了满足英社──即英格兰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上的需要。到了一九八四年还没有一个人能用新话作为唯一交流手段,不论是口头上的,还是书面的。《泰晤士报》上的社论是用新话写的,但是这是一种特殊的技巧,只有专家才能做到。估计到了二〇五〇年新话终将取代老话(即我们所称的标准英语)。在此之前,它逐步扩大地盘,所有党员在日常谈话中越来越多地使用新话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一九八四年使用的那一种,见诸第九版和第十版的新话词典,是临时性的,其中有不少多余的词和过时的结构,以后就要废除的。这里所涉只是第十一版词典中应用的最后修订稿。 新话的目的不仅是为英社拥护者提供一种表达世界观和思想习惯的合适的手段,而且也是为了使得所有其他思想方式不可能再存在。这样在大家采用了新话,忘掉了老话以后,异端的思想,也就是违背英社原则的思想,就根本无法思想,只要思想是依靠字句来进行的。至少是这样。新话的词汇只给党员要正确表达的意义一种确切的、有时是非常细微的表达方法,而排除所有其他的意义,也排除用间接方法得出这种意义的可能性。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创造了新词,但主要是因为废除了不合适的词和消除了剩下的词原有的非正统含义,而且尽可能消除它们的其他歧义。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新话中仍保留“free”(“自由”)一词,但它只能用在下列这样的话中,如“This dog is free from lice”(“此狗身上无虱”)或“This field is free from weeds”(“此田无杂草”)。它不能用在“politically free”(“政治自由”)或“intellectually free”(“学术自由”)的原来意义上,因为,政治自由和学术自由即使作为概念也不再存在,因此必然是无以名之的。除了肯定是异端的词要取缔以外,减少词汇数量也被认为是目的本身。凡是能省的词一概不允许存在。新话的目的不是扩大而是缩小思想的范围,把用词的选择减少到最低限度间接帮助了这个目的。 新话是以我们今天使用的英语为基础的,虽然许多新话句子即使没有包含新词,在今天使用英语的人听来也是很难懂的。新话词汇可分为三大类:A类词汇,B类词汇(也叫复合词)和C类词汇。这三类词汇分别来谈比较简单,但是语法上的特点可以在A类词汇一节中加以讨论,因为这些规则对三类都是适用的。 A类词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