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历史观及基本问题

社会历史观及基本问题

社会历史观及基本问题
社会历史观及基本问题

第五章社会历史观及基本问题

(一)教学重点

第一节重点讲授社会历史观与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的重要联系,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本节内容的学习把握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标准。必须把唯物史观的确立的意义与唯心史观的理论表现做首要的分析和论证,并以此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内容的出发点。第二节通过讲授让学生了解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的过渡中劳动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理解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根本区别的根源;第三节通过讲授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在社会发展中的不同作用,把握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在地理环境与人口因素的问题上要联系现实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引导学生思考现实问题,提高思维能力和水平。

(二)教学难点

第一节通过对唯物史观、唯心史观内涵与划分的标准的讲授,重点说明为什么马克思以前的历史观都是唯心史观,从社会历史根源、阶级根源和认识论根源展开分析。第二节引导学生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劳动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联结中起决定作用。第三节重点放在联系实际对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的不同作用的把握上,最后的逻辑归结为理解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在前面我们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辩证法和认识论,这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如果在历史观上不能坚持彻底的唯物论立场,就只能叫半截唯物论。因此,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有着重要意义。

在自然观上,一般的自然科学家都能坚持自发的唯物论立场,因为他们要进行科学研究,首先必须承认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研究对象的规律也是客观存在;既不是虚构的,又是可以认识的。但在历史观上,情况就有了很大的不同,往往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唯心论。可以这么说,在自然观、辩证法和认识论上,马克思之前都有或朴素的或机械的唯物主义的看法,但在历史观上,都是清一色的唯心史观。

我们先看看伟大的科学家和渺小的哲学家的牛顿,在自然科学上,牛顿是作出了伟大贡献的科学家,但哲学上的形而上学影响了他的进一步的科学发现,他晚年用了整整二十年去注释《约翰启示录》,在历史观上做了宗教神学的俘虏。

包括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和日本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板田昌一,在自然观上基本能用唯物辨证的观点看问题,但在历史观上,也有唯心史观的色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更为普遍的情况是,有不少人在青年时期都是唯物主义无神论者,但到了晚年往往会陷入唯心主义的泥坑,连“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孔子,也认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布衣小人,似乎在晚年都难逃天命论的束缚。

究其根源,人类社会历史是一个极其复杂和庞大的动力系统,既有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在发挥作用,又离不开人的历史主动精神。人们在认识人类社会历史时,总是从历史事件开始的,历史事件的记载中,只有个别历史人物的意志痕迹,不见人民群众的作用;我们探讨某一事物为什么发生,一般只找到伟大人物的思想动机,找不到思想动机背后的经济根源。比如对我国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很多人都归结为毛泽东的晚年错误,没有从历史发展的客观性与主观性上去探讨思想动机背后的经济根源,结果出现了许多回忆录都在大谈自己如何在文革中与四人帮作斗争,如果真的只是毛泽东错信了四人帮,就那么几个人竟可以横行数十年?其实,大跃进与文革都有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基础,如果看不到这点,就是唯心

史观。

也许有同学会说,并非马克思才看到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我国古代的孟子就说过“民贵君轻,社稷次之”,唐太宗李世民更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不是都很重视民的作用吗?其实不然,无论孟子还是李世民,都把民当作统治的对象,而不是国家的主人,更不是历史发展的推动者。虽然他们的看法有进步性,但仍然是唯心史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们能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从彻底的唯物论与辩证法科学统一的角度考察人类社会的历史,与唯心史观划清理论界限。

第一节社会历史观及社会的本质

一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就在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首先必须准确地理解这个问题。

社会存在是社会物质结构,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作为与社会意识相对立的社会存在,也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但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社会存在是有了人类社会才有这个概念的,社会存在离开人类社会是不可思议的。因此,我们必须明确,社会存在是社会的物质现象,社会物质关系,是第一性的东西,但又不等同物质范畴,社会存在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样具有客观实在性。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的意识结构,即社会精神生活的总和。社会意识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内部人与人的关系,是第二性的社会现象。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根本问题

这个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在历史观的扩展。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划分了唯物论与唯心论两大阵营,在历史观上,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也是划分两大阵营的标准。

(1)考察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我们可以发现,无非是两大类:社会物质现象与社会精神现象。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史学家都不能回避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两类社会现象的关系问题,是我们研究、解决一切社会历史和现实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处理社会矛盾、评价历史人物、认识经济规律、认识社会规律……)(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谁决定谁的问题是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标准。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中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中劳动者是人的能动的因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个别英雄人物或客体精神的意志对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英雄或上帝创造历史。

因此,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两种历史观的分歧、斗争的焦点。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也是我们在社会生活和实际工作中首先碰到和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本问题。我们认识和处理一切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都必须从社会存在的实际出发,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否则,就会犯左倾或右倾的错误。

2 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的根本观点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的思想观念是社会存在的反

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

奴隶社会的社会存在决定了在社会意识上奴隶对奴隶主绝对的隶属关系,奴隶主对奴隶的残酷迫害(带上手铐脚镣强迫劳动、用活奴隶陪葬等)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

封建制的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意识上封建伦理纲常的等级森严,达官贵人与布衣小人不能逾越,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资本主义制的社会存在决定了废除等级,资本家有平等的生产权、贸易权、经营权;工人阶级有平等的接受资产阶级剥削的权利。反映到社会意识上是自由平等博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虚伪性。

离开人们的社会物质关系和社会生活过程,就不会有社会意识的产生。

(2)社会存在制约了社会意识和社会生活的全过程,社会存在发生变化,社会意识也随之发生变化,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多样化。我们做一些比较:

封建社会早期:等级森严的社会存在决定宗法关系的不可逾越。刑不上大夫……

封建社会中后期:等级制度仍然存在但没有那么绝对,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我国的情况:计划经济时代,一大二公高集权制的社会存在决定反对竞争,论资排辈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时代,鼓励竞争尊重知识和人才……

思想观念和社会意识的变化,取决于社会物质关系的改变,我们现在经常提到,转换观念的问题,就是说社会存在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的思想认识要随之变化。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1)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有两面性: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阻碍和破坏的作用,从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我们可以看到,正确的理论指引革命和改革走向胜利,错误的理论使革命和建设遭受挫折。(文革的阶级斗争人为地扩大化和改革开放中特色理论与初级阶段理论)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一经建立,就不是消极被动的,对社会存在会产生巨大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它的相对独立性上:

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上的不完全同步。在任何一个社会,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同时存在社会意识落后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超前于社会存在的现象。我国现阶段:存在封建意识的残余传统观念和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官本位的思想的表现:“人贵言显人微言轻”;“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都是封建思想残余的影响。一切向钱看,惟利是图,见死不救,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等是资产阶级思想的表现。同时,也存在大公无私的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的思想意识,比如义务劳动、无偿献血、助人为乐不记报酬等行为。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消极作用,进步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

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但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不然我们就无法理解为什么生产力水平高于我国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意识落后于我国的社会意识。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的性质,由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落后,但生产关系的公有制为主体,决定了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意识高于资本主义。(80年代美国学者的实验:小瓶与三粒珠子)

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灿烂的古代文化,易经、四大发明、孙子兵法、伦理思想等构成我国深厚的文化积淀,如果把传统文化纳入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就会加速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科学文化事业的兴旺发达。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

第四,社会意识各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个社会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观、宗教观、艺术观和哲学思想等是相互作用的,共同影响社会存在和社会生活。

第五,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看,有促进与阻碍两种情况,因此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如何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历史观的核心问题,也是各派历史哲学争论的焦点问题。马克思之前的历史观,人们对社会本质的理解要么是被神化为由上帝或者其他神灵预定的秩序,要么被精神化由个别英雄人物的意志决定。这些都是唯心史观的表现(宿命论与唯意志论)。旧唯物论在社会本质的问题上也没有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他们把社会本质自然化,把社会本质归结为自然条件,主要是地理环境决定的。

唯物史观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唯物史观的观点是通过对人类实践活动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全面探讨,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

1.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的。实践具有三种基本形式,一是制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二是创立和改造社会关系的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三是包括科学实验在内的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这三种实践形式构成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并对象化为社会的基本结构: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的文化结构。

2.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发展主要是社会关系的变化以及社会结构的变迁,而社会关系、社会结构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和实践得以进行的自为存在形式。人类的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第二节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过渡的辩证性

一劳动是连接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纽带

1.劳动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连接起来,促进了双方关系的发展。

劳动的出现,是类人猿进化到人类,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重要标志,也是自然发展史的质的飞跃。人类的劳动并非离开自然界凭空产生的,劳动作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作为人类的本质活动,它首先是自然史发展的一部分。自然界为人类的劳动提供了条件和基础,并且贯穿劳动过程的始终。人类就是在自然界的怀抱中从事劳动的。

劳动的主体是人类,劳动的客体就是劳动对象,两者都要受到自然的制约。从劳动主体看,人是物质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从事劳动的过程受到自己的自然肉体的制约,也就是生理条件的制约。从劳动的客体看,有天然的未经过人类劳动改造的纯自然的对象,也有经过前人和他人改造过的人化的劳动对象,不管是什么类型,都一样要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

劳动过程是劳动的一般性质与劳动的社会形式的统一(结合政治经济学学习过的劳动价值论来理解)。人类的抽象劳动创造产品的价值,人类的具体劳动创造产品的使用价值。劳动是人类社会和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

在劳动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得到改善和强化。在人类劳动中,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2.人类的劳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区别

人类通过劳动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获得自己所需的物质资料。动物只能直接使用自身的自然生理器官,获取自然界提供的现成的事物。因此我们说动物的活动是本能的被动的活

动,只有人类的劳动才是主动积极地改造自然的活动。

人类的劳动具有社会性,人类在劳动中结成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人类的劳动和其他的社会活动都不是以孤立的个体的条件下进行的,而是相互合作、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过程。动物也有群居的情况,但是没有结成像人类社会的复杂的关系。

人类的劳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过程,动物的活动是无意识的本能的活动,因此动物不能进行生产劳动,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

人类的劳动促使人类社会发展的继承方式与动物界发展的继承方式的区别。人类社会的发展无论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是积累、继承和发扬创新的过程,而动物的本能的活动是遗传的方式,不能继承和发扬。

二劳动在人类和人类社会形成中的决定作用

主要把握三个方面:

第一,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促进了类人猿转变为人类。在从类人猿到人类的转化中,首先是手与脚的分工,这种分工是在劳动中完成的。从类人猿的猿手转变到人手,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更是劳动的产物。

第二,劳动促使猿脑变成人脑,推动了语言和意识的产生。意识是人脑的技能,没有人脑的进化就没有意识的产生。语言是思维的器官,没有语言的产生意识的产生也就没有可能性。

第三,劳动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人类的复杂的社会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法律关系、宗教关系……)都是在劳动中形成和发展的。

因此,人类和人类社会都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三劳动是理解人类历史之谜的钥匙

1 劳动是人的生命存在和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和源泉

2 劳动是人们全部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3 劳动是一切历史的前提和基础

第三节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

考察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首先必须考察它存在与发展的物质条件。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在历史观上的表现,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标准。

唯物史观把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扩展到历史观,形成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的基本观点。

唯心史观把精神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推广到历史观,形成了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个别英雄人物或客观精神决定社会历史即唯意志论或宿命论的理论表现。唯意志论认为,个别英雄人物的意志能够决定历史发展的方向,决定社会的前途。胡适曾经认为,个别伟大人物的意志在社会历史进程中起决定作用:释迦牟尼一个念头就创立了佛教,希特勒一个念头就可以让人类血战几十年……还有尼采的超人学说、林彪提出的天才论等,都是英雄史观的表现形式,是主观唯心论。宿命论认为决定社会历史的是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如“上帝”、“真神”、“天命”、“绝对精神”等,是客观唯心论的理论表现形式。

为什么在马克思之前的历史观都是唯心论呢?我们回顾我们自己的认识过程: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谈到鸦片战争,我们就会联想到三个历史人物:

林则徐——假若他的爱国爱民主张能贯彻到底,

道光皇帝——如果不是昏庸无能,能支持林则徐的主张中国近代史是否要改写?

琪善——阴险奸诈卖国求荣的诡计如果能被朝廷内外抵制

这里面就有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分歧,唯物史观认为,如果我们的假设能成立,中国近代史的被侵略和殖民地的命运不会改写,但战争的规模、后果会改变。从世界历史看,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垄断时期,帝国主义列强在领土上瓜分世界的战争与争夺不会改变,中国的封建专制闭关锁国导致了积贫积弱,中国是一块肥肉,被侵略和成为殖民地势不可挡,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不能改变,但是否一个接一个不平等条约,甚至战胜国一样要割地让权赔款,被众多的资本主义国家掠夺倒未必。甚至一个版图不到中国的八分之一的日本,我们也要历经8年抗战、沦丧大半国土、牺牲八千万之众,还要在苏联红军出兵和美国的原子弹等帮助下才能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这里面涉及如何看待人民群众与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的问题,也涉及到如何寻找思想动机背后的经济根源的问题。

下面我们先看看唯物史观的第一个概念:

社会存在即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构成社会物质运动的诸因素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在社会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分别起了不同的作用。

一.地理环境及其作用

地理环境指的是与人类社会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山脉、河流、矿藏、动植物资源等。在原始社会,地理环境直接关系到原始人的生存(河里的鱼,空中的鸟,地面的小动物和野菜野果),在今天,比较多表现为人化的自然。

1.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请同学们先思考几个问题:

(1)中国的经济发展为什么分为三步走?从地理环境看,分析沿海地区、内地与边远山区在地理环境上各有什么特点,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2)战乱的焦点为什么都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中东的地理位置、科索沃的地理位置意义怎样?为什么成为各国争夺和划分势力范围的热点?

(3)了解人类对地理环境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是一个过程,分析孟德斯鸠提出的“气候是决定性因素”的历史进步性与反科学性。

孟德斯鸠认为,气候的权力强于一切权力:

酷热——使人性格懦弱——精神软弱——只能当奴隶(黑人)

寒冷——使人性格坚强——精神强壮——适合当主人(白人)

把人的社会地位进行气候的划分,实际上是地理环境决定论,但在当时有进步意义。在宗教神学统治一切的情况下,孟德斯鸠看到了地理环境对人会产生影响,并为资本主义的殖民政策提供理论武器。地理环境对人确实会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比如我国南方,春光明媚,桃红柳绿,鸟语花香,小桥流水,楼台亭阁,给人心旷神怡的感受,生活在南方的人从共性看一般感情细腻含蓄;我国的北方大漠的风沙,无边的草原,黄土地和高原给人奔放豪迈的感受,生活在北方的人从共性看一般性格粗犷豪放不羁。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是那北方的汉子,玉树临风潇潇洒洒是南方的儿郎,不同的水土会养育出性格气质截然不同的人物,但不能由此决定人的社会地位。

2.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任何社会的存在,都必须占有一定的地理环境,人们在与地理环境的斗争中才能解决衣食住行等生存的第一需要,才能维持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的存在,才谈得上发展。正如我

国的墨子所说“食必常饱然后求其美,衣必常暖然后求其丽,居必常安然后求其乐”,在这里,饱暖安都是由人类与自然作斗争中获得的。

(2)地理环境影响到生产力的布局和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人们通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有道理的,在沿海地区,有丰富的渔业资源,适合发展渔业和海洋食品加工,如果一定要围海造田,不仅破坏生态平衡,而且一定得不偿失;内地合适发展高科技和劳动力密集的产业,充分利用科技和劳动力资源密集的条件,在平原地区可以率先采用机械化进行农业生产。边远山区有丰富的动植物和矿物资源,可发展林业、牧业和开采矿藏,但“要致富先修路”,只能第三步发展。

(3)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只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地理环境对社会有重要影响,但不能决定社会性质,从人类社会的历史形态更替看,地理环境发展慢(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沧海桑田的时间极为漫长)人类社会变动快。而且人类社会对地理环境会产生重要影响。人类重视环保: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兴修水利、保护生态平衡——地理环境的优化发展;人类掠夺自然,破坏生态平衡导致能源危机、水源污染、土壤沙化、动植物资源灭绝……——地理环境的劣化。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保护生态平衡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二人口因素及其作用

人口因素指的是人口数量、发展速度、构成成分、分布的密度、人口质量和变化规律等。人口因素也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人是社会的主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和体现者,对社会存在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中国和世界的人口现状和发展情况。

(1)中国为什么成为人口大国?原因是多方面的:

历史原因:由中国的传统农业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模式决定。我们看看中国古代的生育观,被人们称为传统观念的“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等重男轻女的思想,从思想动机背后的经济根源看,应该说是中国的生产力落后的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直观反映。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强壮劳动力就是家族兴旺发达的重要原因。并非中国人格外喜欢孩子,而是中国落后的生产力迫使人们不得不以数量的多满足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但是,这种生育观在中国历史上并没有造成人口的极度膨胀,因为中国历史上天灾人祸频频出现,战祸连年,民不聊生,客观上表现了两高一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现实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在五十年代,大规模的“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关怀人民身体健康的运动的深入,使广大农村人民的生活状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虽然也是两高一低,但产生了根本的逆转: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低死亡率。人口出现高速增长的趋势。

当时北京大学的教授马寅初先生几次上书中共中央有关领导,提出必须适当控制中国的人口发展,必须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并根据他的调查提出每个家庭以两个孩子为宜。但是,马寅初先生的意见在当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原因有几个:盲目地向前苏联学习,前苏联在卫国战争中死伤人口甚多,人口增长率不能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需要鼓励人口增长,推行“英雄母亲”的奖励政策;在抗美援朝中,北朝鲜也因为战争造成人口锐减,据说曾经要求留下志愿军的一个军解决人口问题;我国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都是人民战争的胜利,土地革命也是农民战争。在当时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的共同作用下,领导层没有从根本上弄清马寅初先生的人口理论和人口发展要与生产力发展的状况相适应的客观规律,仍然鼓励人口增长。

毛泽东同志甚至提出“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宝贵的因素,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只要

有了人,一切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尤其是在政治冲击一切的时代,马寅初先生的意见不仅不能得到重视,而且成为他的罪状:帝国主义人口理论的代言人,把马寅初与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挂钩划等号。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认为,人口增长按几何级数,物质资料增长按数学级数,两者不可能相互适应,他提出要控制人口增长,就要用瘟疫和战争消灭和淘汰劣等人种(主要是有色人种),为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殖民战争制造理论武器。马寅初的人口理论提出人口增长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是为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制造理论武器,两者有着天壤之别,但在反右和文革中,马寅初成为右派和资产阶级反动的学术权威被专政。理论的失误造成实践中严重的后果,在短短的几十年间,我国的人口增长从建国初的四亿多人口激增到今天的十三亿,而且这个数字是在我国推行城市“独生子女”政策二十年费尽人力物力财力才达到的。从我国推行计划生育和独生子女的政策看,城市比较成功,农村问题和困难重重,与落后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和封建主义的生育观直接相关。在农村尤其是边远山区,存在较大量的“超生游击队”,黑人黑户无法准确和科学地进行人口普查和统计。

人口增长过快给我国造成许多的压力:消费过多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资金积累扩大再生产,据经济学家的看法,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6%等于持平:其中3%用于抵消物价增长指数,3%用于新增加人口的消费,只有高于6%,才能算是增长。劳动力过剩失业率上升影响社会安定,给社会保障制度带来很大的压力。十三亿人口,衣食住行的解决都不是容易的事情。还要考虑人口的素质教育等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人口问题成为长期困扰中国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的大难题。计划生育也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世界人口发展状况:18世纪前,世界人口每1700年增长1倍。

18世纪中叶,世界人口达到10亿。

此后每增长10亿人口的速度越来越快。

1930年,世界人口20亿;

1960年,世界人口30亿;

1990年,世界人口54亿……

总趋势:经济越不发达,生产力越落后,人口增长的速度越快,如亚洲和非洲等落后国家与地区(与中国的情况一致);而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和国家,(如西方国家)人口增长越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出生率低于死亡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接受外国移民来解决生产力发展所需的劳动力的问题。在亚洲也有人口出现负增长的地区(新加坡等)。人口增长呈现加速度是世界和中国人口发展的共性。在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方面,由于中国二十年的努力,为中国和世界的人口增长的有序化作出了贡献,每年都受到联合国人口组织的表彰。

2.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但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1)人口因素是组成社会和进行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人是社会的主体,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就无法组成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依赖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如果劳动力的增长不能满足生产力的发展或劳动力增长过快,都会影响到物质生产的正常进行。人口增长过慢,使一些国家不得不接受国外移民(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不少西方国家);人口增长过快,为了适当控制人口,一些国家竭尽全力,把控制人口作为主要目标(中国等国家)。可见,人口增长的速度一定要与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发展的状况相适应。

(2)人口增长的速度和数量质量对社会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人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增长的速度、分布的密度、人口素质与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基本适合,对社会发展就起促进作用;相反,人口增长速度过快或过慢,都会对社会发展起阻碍和延缓的作用。一个国家如果人口素质太差,科学文化教育不普及,也会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国民的素质太差,要通过实行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提倡科教兴国,尊

重知识尊重人才,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3)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为人口问题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目前世界两个最大的人口国家,一个是中国,一个是印度,而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印度是资本主义国家。人口因素也无法解释社会革命的根源。同时,人口状况受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制约,人口大国的中国可以通过社会制度,把有效地控制人口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印度的人口控制就没有那么顺利了。非洲的干旱和生产力的落后使人口增长呈现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

三生产方式及其作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体。生产力是人类控制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即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全部物质条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最重要的、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条件,是社会存在的主要内容。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都不起决定作用,只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才起决定作用。

1.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生存和一切活动的基础。

人类要生存,人类社会要发展,首先必须有生活资料,才能维持人类的生存。物质资料的生产停止了,人类赖于生存的条件没有了,人类也就不可能存在。我国的墨子早就说过:食必常饱然后求其美;衣必常暖然后求其丽;居必常安然后求其乐。在这里,饱暖安都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才能提供的人类生存需要。人类只要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要才能生存,有了物质生产才有其他的精神需要和才能满足其他需要。在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其他的社会关系才能生成和发展。

2.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面貌,制约社会生活的全过程。

人类社会形态的相互区别,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人类社会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区别,都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也是由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的。在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下,人们的思想观念是封建伦理纲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达官贵人和布衣小人的森严等级;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决定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也会影响到整个社会面貌。

3.生产方式影响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发挥作用。

一个社会的生产方式直接影响到地理环境的优化还是劣化的变化。生产方式原始落后,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促进经济发展,人们往往不太重视环保问题,对大自然采取掠夺多于保护,生产方式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们能看到也有能力重视和解决环保问题。生产方式的原始落后即使人们的生育观是多子多福,也会对人口增长产生抑制作用,表现为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社会历史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历史,即生产方式发展和变更的历史。

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重点

1、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两种对立的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 主要历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革命史观 2、史学研究理论——唯物主义历史辩证法理论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2)阶级斗争理论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3、史学研究方法(1)基本方法:史料的搜集、考订和编次(考据法)(2)历史分析方法:结构分析法、阶级分析法、历史比较方法、口述史学方法、计量史学方法、心理史学方法、生态史学方法、社会史学方 4、论证方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中学历史教学遵循的基本原则) 包括以下内容:要学会区分史料和史实,学会区分史实和结论,要懂得鉴别史料的基本方法,孤证不立由若干证据组成证据链方可成立,常常是史无定论 5、历史表述方法:长编法(创于北宋司马光)和类叙法(始于班固《汉书》) 1、教学设计: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 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以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2、教学设计与传统备课的区别 (1)教学设计是把学习者作为它的研究对象,既要设计教,更要设计学﹔传统备课强调的是教师的教法,是为了教的流畅 (2)教学设计的基础是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风格和学习需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的学习﹔传统备课往往从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出发以完成大纲相关内容为目标 (3)教学设计以系统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依据,为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而进行系统规划﹔传统备课往往凭借教师的教学经验和主观愿望进行安排,其科学性有效性和合理性较低。3、教学设计的内容(教学分析阶段、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阶段、教学设计结果评价阶段) (1)分析教学对象(学生特征)和学习内容 (2)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总目标、学校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 新课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的设计与编写方法:①制定历史学科教学目标前的准备,包括课程标准研究、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社会形势需要分析、资源准备等②撰写教学目标(四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教学目标的整体性、灵活性、表述的恰当性 (3)教学内容设计①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与突破②不同知识类型的教学设计 (历史人物的教学设计:注意生动地讲述历史人物的活动和思想,再现历史人物的形象﹔褒贬功过,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教学设计【言为《尚书》事为《春秋》】:弄清历史事件的结构,讲好历史事件的经过。历代典章制度的教学设计历史现象的教学设计历史概念、历史文献的教学设计)③不同课型的教学设计 (综合课及其结构: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知识;巩固新课;布置作业。单一课及其结构:导言课、讲授新知识课:组织教学,讲授新知识,总结巩固、总结课:组织教学,总结概括知识,布置作业、复习课:组织教学,说明复习的目的和要求,对复习的范围和具体内容进行概述或提问,作业练习、讲评课:组织教学,公布考查结果,对考查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应注意的问题。) (4)教学策略设计原则:针对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多样性原则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①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是教材②组织教学内容时必修考虑学生的因素③教学内容的深广度要恰当④通过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可以确定出课程内容的基本框架⑤掌握当今的主流史学观点,运用这些观点把握教材内容,在教学中对历史给出合理恰当的解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而完备的唯物哲学,它不但在实践基础上坚持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局限,并且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彻底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科学回答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提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历史过程和一般规律,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打破了唯心主义在历史观的一统天下,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使人类对社会历史的研究第一次建立在真正科学的基础之上。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一起,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完整而严密的科学体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这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基本原理。其基本内容是: 第一,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产生和存在的基础。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存在都要以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为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和人类社会以及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离开了物质生产实践,失去了物质生活资料,人和人类社会就无法存在,也就没有人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了。 第二,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内容。社会意识的内容归根来源于社会存在,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正是社会存在的各要素及其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多样性,使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也是复杂多样的,表现为各种社会意识形式和社会心理等等。总之,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第三,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着社会意识或早或迟的变化。社会存在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地、历史地变化着的,因而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总是与社会存在的变化相适应,这表现在社会意识的变化、更替,再现在人类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总之,社会意识总是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或早或迟地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发展。 唯物史观在肯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根本前提下,也充分肯定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肯定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这样,唯物史首次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做出了全面而科学的回答,为人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认识各种社会现象,说明社会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奠定了科学历史观基础。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结束了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领域的统治 唯物史观的创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成为完备的彻底的科学体系,结束了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领域的长期统治,宣告了唯心主义的彻底破产。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无论是唯心主义者还是唯物主义者,在历史领域都没有正确解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于是,在马克思主义产生这前,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上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马克思、恩格斯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正确解决,打破了历史唯心主义在历史领域的一统天下。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为人们正确观察社会历史提供了根本的科学方法

高中历史学习中的六大史观

高中历史学习中的六种史观 新课程高考历史《考试说明》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四种能力都涉及到多元史观的正确运用。高中历史学习必须掌握以下六种史观: 一、近代化史观(现代化史观) 通常情况下,现代化有时候也称近代化。它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等;经济上的工业化,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等;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二、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 三、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四、社会史观 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所有问题。社会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五、革命史观(阶级斗争史观) 所谓革命史观,就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 六、唯物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亦称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主义哲学影响下的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影响下的历史观 引言 试图在封闭的、不参考任何文献、仅凭自有知识的状态下完成某项写作,不考虑结构脉络、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思绪在哪儿写哪里,想到什么写什么,结果却很破败,语言不优美,表意不清晰,结构很混乱,内容很肤浅。可见相对轻松自由的写法与意识流作品毕竟存在差距,自有知识的贫瘠造成了行为无意义,只能盼望后果不失意义。 写作中如果不明确点出意欲表达的思想,则在文字表述中尽可能使之显见,譬如论语,现代语词翻译之后往往还要加上公认意旨的点明评论;思想隐含的越深,读出的意义版本越多;或许想表达此思想,公知公认的却为彼思想;同情形的另一个极端是文本无思想,解读出让著者汗颜的深邃思想。无论哪一种,对已经形成的文本本身而言都意义欠缺,需要著作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是作为法律意义上主体的人,即或跳脱法律,评价所受的注重来源和所影响到的也只能是人。文本在形成后即成为过去,人的行为和评价其后也将如此,个体的过去多称之为经历、昨日等等,多数人创造或经历的过去则谓之,历史。 一、关于历史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谈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影响下的历史观,不免需要提起历史唯物主义。如其一般定义,“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可以认为是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将社会历史作为研究对象,经思想加工后总结出规律用于指导实践的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虽研究历史,但其实际意义更多是当下的和向后的:在看待历史问题上,承认并尊重之,视社会历史发展为连续不断的过程;在运用历史问题上,联系历史,总结规律,在历史的知识背景下分析现状,预见未来。亦即,相较于“过去的客观真实”,历史毋宁为知识背景和参照工具。笔者所迷惑的是如何如

高中主要历史观及其运用

高中主要历史观及其运用 一.主要史学范式(史观) 1.文明史范式(通史顺序) 文明史范式认为: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和文化文明构成,四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人类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不仅是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也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标志。我们不仅要重视各时期各地域的文明类型,更要重视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与交融。 我们主张维护文明和发展模式的多样性,使各种文明兼容并蓄,反对排斥其他民族文化和惟我独尊的文化心态,反对将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强加于他国的霸权主义行径,在以文明史观构建知识框架时,要注意文明史的交叉与比较,如文明的传播、文明的交流、文明的对话、文明的碰撞、文明的冲突、文明的融会以及文明的比较等。 理性认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是以华夏文化为基础,融合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的。中华文明五千年薪火相传,崇尚开放与包容,既珍视自己的文明,也尊重其他文明,提倡与其他文明相互包容、和谐共处,并不断吸收、借鉴其他文明的长处来丰富和发展自己。 弘扬传统文化(古代史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春秋战国思想); 致力振兴中华(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的原因,并列举各派的主要观点哪些体现了人文观、和谐观)。 中外交流的意义:中外间、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意义在于:传播中华文明,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形成“中华文化圈”,推动周边国家和地区乃至世界的文明进程,同时丰富发展了中华文明,促进了中国的发展。 古代“丝绸之路”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丝绸之路的陆、海路线图;丝绸之路开通后,促进几种文明在西域地区汇聚。 郑和下西洋:促进文明交流,折射“和平崛起”,成为亚非国家交往的不成文的准则。 中西文明两次大规模的碰撞、接触和交流(重点)。 从明中叶至清末,中西文明有两次大规模的接触和交流,特别是后一次的接触,引发和加速了中华文明由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转型。 中西文明的碰撞:(1)西汉张骞通西域后,逐渐开通了经河西走廊、新疆、中亚、西亚到欧洲的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乃至欧洲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汉武帝以后,还开辟了与南海诸国及印度半岛等地的水上交通线,即“海上丝绸

社会历史观及基本问题

第五章社会历史观及基本问题 (一)教学重点 第一节重点讲授社会历史观与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的重要联系,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本节内容的学习把握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标准。必须把唯物史观的确立的意义与唯心史观的理论表现做首要的分析和论证,并以此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内容的出发点。第二节通过讲授让学生了解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的过渡中劳动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理解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根本区别的根源;第三节通过讲授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在社会发展中的不同作用,把握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在地理环境与人口因素的问题上要联系现实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引导学生思考现实问题,提高思维能力和水平。 (二)教学难点 第一节通过对唯物史观、唯心史观内涵与划分的标准的讲授,重点说明为什么马克思以前的历史观都是唯心史观,从社会历史根源、阶级根源和认识论根源展开分析。第二节引导学生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劳动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联结中起决定作用。第三节重点放在联系实际对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的不同作用的把握上,最后的逻辑归结为理解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在前面我们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辩证法和认识论,这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如果在历史观上不能坚持彻底的唯物论立场,就只能叫半截唯物论。因此,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有着重要意义。 在自然观上,一般的自然科学家都能坚持自发的唯物论立场,因为他们要进行科学研究,首先必须承认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研究对象的规律也是客观存在;既不是虚构的,又是可以认识的。但在历史观上,情况就有了很大的不同,往往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唯心论。可以这么说,在自然观、辩证法和认识论上,马克思之前都有或朴素的或机械的唯物主义的看法,但在历史观上,都是清一色的唯心史观。 我们先看看伟大的科学家和渺小的哲学家的牛顿,在自然科学上,牛顿是作出了伟大贡献的科学家,但哲学上的形而上学影响了他的进一步的科学发现,他晚年用了整整二十年去注释《约翰启示录》,在历史观上做了宗教神学的俘虏。 包括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和日本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板田昌一,在自然观上基本能用唯物辨证的观点看问题,但在历史观上,也有唯心史观的色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更为普遍的情况是,有不少人在青年时期都是唯物主义无神论者,但到了晚年往往会陷入唯心主义的泥坑,连“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孔子,也认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布衣小人,似乎在晚年都难逃天命论的束缚。 究其根源,人类社会历史是一个极其复杂和庞大的动力系统,既有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在发挥作用,又离不开人的历史主动精神。人们在认识人类社会历史时,总是从历史事件开始的,历史事件的记载中,只有个别历史人物的意志痕迹,不见人民群众的作用;我们探讨某一事物为什么发生,一般只找到伟大人物的思想动机,找不到思想动机背后的经济根源。比如对我国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很多人都归结为毛泽东的晚年错误,没有从历史发展的客观性与主观性上去探讨思想动机背后的经济根源,结果出现了许多回忆录都在大谈自己如何在文革中与四人帮作斗争,如果真的只是毛泽东错信了四人帮,就那么几个人竟可以横行数十年?其实,大跃进与文革都有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基础,如果看不到这点,就是唯心

历史系史学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个命题包含三层意思:一是研究历史总是研究者现时 现刻的思想活动;二是历史研究是由现时生活需要激发起来的;三是历史是按 现时人的兴趣和价值取向来思考和理解的。这个命题含有明显的历史相对主义 的消极成分,但也含有一定的合理因素,那就是确认了一个事实:历史认识的 起点,来源于研究者感受到的现实需要。 列举从古自今史考的名著:司马光《通鉴考异》、顾炎武《日知录》、赵翼《廿二史札记》、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章学诚《文史通义》、崔述《考信录》 列举20世纪历史学概论性著作:曹佐熙《史学通论》、李则纲《史学通论》、周容《史学通论》、杨鸿烈《史学通论》、李大钊《史学要论》、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蒋祖怡《史学纂要》。 列举史学方法著作: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姚永朴《历史研究法》、浮田和民《史学原论》、梁启超《新史学》 马克思史学的东西:翦伯赞《中国史纲》、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列举出列举出五部查阅资料的工具书:唐代欧阳洵《艺文类聚》、北宋李昉、李穆《太平御览》、三国魏文帝时刘劭、王象等《皇览》、明解缙《永乐大典》、,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太平广记》、北宋李昉﹑徐铉﹑宋白及苏易《文苑英华》、清朝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唐初的虞世南《北堂书钞》 名解历史观: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世界观与历史观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历史观 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 领域的延伸。阶级史观(革命史观) 又称阶级斗争史观,从阶级的视角去研究历史,研究各个历史阶层中不同主导的阶级和各个阶级的发展状况对所在历史时 期的影响、文明史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综合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 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全球史观(整体史观)、(近)现代化史观、英雄史观、正统史观、个人历史观等。 历史比较研究法:历史比较研究法是对历史上同类事件、人物和现象进行比较 和对照,并分析其异同及缘由,从而寻求历史规律的一种方法。遵循“可比性 原则”——拿来作比较的事物,其材料必须是同类的,同一范畴的,采用同一 标准的,处理方法也是相同的。从历史事实出发进行比较。明确比较研究的主 题,确定比较对象。深入比较,找出异同。广泛验证,揭示规律。这样就有助 于克服史学研究的片面性、狭隘性,可以起到“间接实验法”的作用结论鲜明, 有说服力有助于开拓视野,启发思路,发现新问题。比较方法不是唯一的,也 不是万能的,结论会有不完全性或或然性,结论还带有很大的揣测性,容易产 生牵强附会。

马克思主义科学观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具体来说,阐述了四个方面: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的思想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第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理论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科学论断。这个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关于生产力的学说。其中,生产力问题是联系科学观、技术观与历史观的纽带。从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很大的发展,真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观、技术观和历史观三者的统一,从而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一元论特征。从时代背景上来看,它又是对当代科学、技术和生产三者一体化发展趋势的高度理论概括。 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把科学技术提高到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这不仅是基于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总结,而且也是有充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的。事实上,这个科学论断本身就体现了唯物史观的新发展。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点,开始把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全部历史的基础)这三个概念结合在同一个命题中。今天,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把生产力主要地归于科学技术的高度,不仅从形式上、而且从内容实质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观、技术观和历史观三者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本质是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并不是一种就事论事的肤浅理论,也不同于一般的西方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它不是把科学看成是单纯的“知识体系”,也不是把技术看成是单纯的“工具和规则的体系”,它从人对自然的关系这个人类历史的基本前提出发,把科学和技术都当作社会现象来考虑。认为作为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科学技术与社会环境之间应当存在着相互作用。首先,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对科学技术作用的角度来说明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科学技术本质上是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是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社会活动。人为什么要认识和改造自然?从根本的动机上来说,就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社会需要。古代科学的发生和发展就是由生产决定的。例如,天文学是为了满足农牧业定季节的需要而产生的,而数学又是为了满足天文学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力学则是为了满足农业生产和城市手工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近代科学的产生也同样如此。“如果说,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且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末,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1)]尤其是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第一次达到使科学的应用成为可能和必要的那样一种规模”。于是,“搞科学的人为了探索科学的实际应用而互相竞争”。[(2)]这大大刺激了科学的发展,用恩格斯的话来说,那就是“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3)]。 其次,马克思主义又从科学技术对社会作用的角度来论证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恩格斯当年在马克思墓前曾这样阐述马克思的科学观:“他把科学首先看成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4)]马克思本人也曾说过,“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5)]。因为火药把封建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马克思还说,“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6)]对此,恩格斯举了奥地利的例子。在19世纪30年代前后,欧

高中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解读与培养

中学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解读与培养 一、核心理论: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基本原理:①人类社会及其历史是客观存在的;②人类社会历史按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规律向前发展;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⑥阶级分析方法;⑦人类社会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⑧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科学实验(指自然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承认杰出个人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等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审视社会现象 唯物史观认为对历史的评价应该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历史不具有重复性,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具体的和唯一的,不应以现在的标准苛求古人。 2、一分为二辩证看待——评判人物事件 在能力要求上,无论是新课程标准还是高考试题都要求学生运用辩证法分析历史事件,学会一分为二地分析历史问题,掌握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3、基本观点灵活运用——阐释历史进程

(1)唯物史观在多年来的高考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渗透在高考命题之中。要注意以下几种基本的唯物史观,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辩证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问题,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反映的问题。 (2)政治、经济状况与文化的关系: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如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没有占据统治地位是因为它不符合当时诸侯国争霸战争,富国强兵的需要;而经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就迎合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成为正统思想。 二、核心思维: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能力。呈现形式:历史纪年、历史时序、年代尺、阶段特征、历史大事年表、历史地图等。 “时空观念”是中学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培养学生对事物与特定时间、空间之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古人“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的读史方法,大致就是对早期时空观念的理解。 1、培养时空观念的必要性 目前,部编版历史新教材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新教材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实践能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时空观,以更好地帮助学习历史课程,使学生的历史成绩得到提升,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较好的基础。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的相关考点解析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的相关考点解析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的相关考点是考研政治马原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凯程。为了帮助2018考研学子能够很好的掌握考研政治这部分凯程,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梳理。 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二、两种对立的历史观 在对待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的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主张社会意识是第一性的、社会存在是第二性的,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叫唯心史观。认为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叫唯物史观。 三、唯心史观的缺陷及产生根源 唯心史观的缺陷: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它的主要缺陷是:一是至多考察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追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二是只看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而忽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唯心史观的产生根源:经济落后,科技不发达是社会历史根源;作为精神生产垄断者的剥削统治阶级夸大了精神的作用是阶级根源;社会历史的发展总是偶然性表现于外,必然性深藏于内,所以往往只看到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而看不到广大群众的决定作用是认识根源。 四、唯物史观确立的意义 第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宣告了历史唯心主义的彻底破产,把唯心史观彻底地驱逐出社会历史领域。第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第三、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提供了正确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强大理论武器。第四、实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历史观的统一,从而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 【模拟练习】(单选)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历史研究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历史研究的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历史唯物论) 1.社会的本质、结构和社会形态 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历史的钥匙。 自然环境和人口是人类历史的自然前提,使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环境、人口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社会物质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意识结构构成的复杂的有机整体。 社会经济结构即一定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的要素和构成。生产关系的构成和类型。 所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生产关系与阶级关系。 社会政治结构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结合方式。 国家政权是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国体和政体及其相互关系。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和基本职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实质及其两重性。 社会意识结构是是由各种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按一定关系和方式组成的有机系统。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形态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的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

社会形态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社会发展的动力与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标准及其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代新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 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3.人与社会发展 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社会历史观上的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社会历史观

社会历史观 ⑴社会存在的性质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 ⑵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方法论: ①要树立社会存在第一的思想,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坚持一切从社会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同时要确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 原理内容: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方法论: ①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社会规律办事; ②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 原理内容: (1)总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实现方式: 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 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只能通过改革即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 (提醒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而不是“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而不是“一切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方法论:要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 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体现在: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路线的相关知识 ①理论依据: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地位: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③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④坚持的意义:是我们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马克思说:“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 恩格斯指出:“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实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因为很明显,在这里只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掌握了的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 这种片面引用史料及“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态度,受到列宁的严厉批判:“在社会现象领域,没有哪种方法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了。挑选任何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没有任何意义,或者有纯粹消极的意义,因为问题完全在于,每一个别情况都有其具体的历史环境。” 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教导我们,要从发展中观察一切现象,不要只满足于作表面的描述,不要相信漂亮的招牌,要分析各个政党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要研究赖以决定这些政党的政治活动的意义和结果的客观政治环境。”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 恩格斯说:“人类知识和人类生活关系中的任何领域,哪怕是最生僻的领域,无不对社会革命发生作用,同时也无不在这一革命的影响下发生某些变化。”1 马克思说:“真理的彼岸世界消失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2 恩格斯所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型性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3 “虽然伟大的历史运动在他们身边掠过,有时也把他们卷入运动中去,但他们对于推动运动前进的性质,运动发生和目的,是一点也不了解的”4 “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 没有预期的目的的。”5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6,“随着每一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5.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7.

必修4——社会历史观(唯物史观)答题思路

高二政治 必修4 “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唯物史观)主观题答题思路 1.“社会存在与社意识的辩证关系”答题思路 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有时先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 ③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存在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存在发展。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答题思路(★★★★) 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②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③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社会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所以需要靠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实现。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④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主体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发挥人民群众在改革中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 3.“社会发展规律”答题思路(★★★★)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有时先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3)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存在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存在发展。 ②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③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④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社会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所以需要靠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实现。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4.“社会历史观”【唯物史观或者“寻觅社会的真谛”】答题思路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有时先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3)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存在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存在发展。 ②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③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④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社会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所以需要靠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实现。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⑤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发挥人民群众在生产、改革中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

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

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①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会先于社会存在。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 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它既包括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也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 2、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4、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5、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阶级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但矛盾的性质不同。 在阶级社会里,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一种对抗性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即非对抗性的矛盾),决定了它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即改革加以解决。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原理: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党的群众观点】 根本出发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党的群众路线】 地位:它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7、人的价值的内涵及其评价 哲学上所说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人的价值的特点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和他人需要。 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人的社会价值(贡献) 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即人的自我价值(索取)。 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贡献了什么,而非索取了多少,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

唯物史观的主要问题要点

唯物史观的主要问题要点: 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答: 历史观基本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在历史观领域的具体表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而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后才开始。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坚持群众史观还是坚持英雄史观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分水岭。 二、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本质上都是唯心史观?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历史理论,无论是宿命论还是唯意志论;无论是主、客观唯心主义还是旧唯物主义;无论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还是空想社会主义,都没有正确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把社会意识当作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而社会存在则实际上被看成了社会意识的派生物。这些旧的历史理论,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摸到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看出物质生产发展程度是这种关系的根源;其次,过去的历史理论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只有马克思主义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史的精确性去考察人民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所以说,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本质上都是唯心史观。 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理论中之所以长期处于统治地位,其原因在于: ①社会历史根源:马克思主义之前,社会生产规模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不可能科学地阐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②阶级根源:马克思主义之前,剥削阶级长期处于统治地位,为了证明其统治地位的合法性,建立其统治的权威性,刻意宣扬唯心史观,夸大个人及意识的作用。 ③认识论的根源:历史上,人们往往看到了一些历史现象,即一些历史大事件总与某个人物有关,便认为历史是由这些伟大人物创造的,没有注意认识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本质上都是唯心史观 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革命。 答: (一)唯物史观创立的伟大意义 1、唯物史观的创立宣告了唯心主义的彻底破产。 2、唯物史观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3、唯物史观的创立使研究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理论成为科学。 4、唯物史观的创立对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具有重大的意义。 唯物史观的创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克服了以往旧哲学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分裂的历史局限性;在唯物和辩证的基础上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唯物主义第一次成为贯穿始终的科学的哲学理论,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革命。 (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的伟大意义 1、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