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通风与空调规范gb-50738-2011

通风与空调规范gb-50738-2011

通风与空调规范gb-50738-2011
通风与空调规范gb-50738-2011

通风与空调规范gb-50738-2011 篇一:2015年现行建筑工程通风与空调常用规范

篇二:通风空调考试题及答案

暖通专业规范考试题

选用规范1、GB 50738-2011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

2、GB 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GB 50242-200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一、单选题(共25道题,每题1分)

1、 GB50738-3.3.4通风与空调工程使用的绝热材料和风机盘管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C )的有关要求进行见证取样检验。

A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

B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C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D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2、 GB50738-4.3.2矩形风管的弯头可采用直角、弧形或

1

内斜线形,宜采用(B),曲率半径宜为一个平面边长。

A内圆外方形 B内外同心弧形 C内外偏心弧形 D外圆内方形

3、 GB50738-4.3.5变径管单面变径的夹角宜小于30?,双面变径的夹角宜小于60?。圆形风管三通、四通、支管与总管夹角宜为(C)。

A 10~50?

B 15~60?

C 25~60?

D 30~60?

4、 GB50738-6.2.3电动、气动调节风阀应进行驱动装置的动作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并应在(C)下工作正常。

A工作压力 B设计压力 C最大设计工作压力 D最小设计工作压力

5、 GB50738-6.2.7三通调节风阀手柄开关应标明(B);阀板应调节方便,且不与风管相碰擦。 A开启的角度 B调节的角度 C关闭的角度 D以上均正确

6、 GB50738-6.4.3散流器的扩散环和调节环应(A),轴向环片间距应分布均匀。 A同轴 B同向 C同列 D同位

7、 GB50242-8.3.6散热器背面与装饰后的墙内表面安装距离,如设计未注明时应为(B)

A 20mm

B 30mm

C 40mm

D 50mm

8、GB50738-15.2.1风管强度与严密性试验应按风管系统的类别和材质分别制作试验风管,并且

2

不应小于(C)平方米。

A 5

B 10 C15 D20

9、GB50738-6.6.1软接风管包括(B),软接风管接缝连接处应严密。

A复合风管和柔性风管 B柔性短管和柔性风管

C复合风管和防火风管 D柔性短管和防火风管

10、GB50738-7.2.8支吊架焊接应采用(D),焊缝高度应与较薄焊接件厚度相同,焊缝饱满、均匀。

A点焊 B角焊缝点焊 C满焊 D角焊缝满焊

11、GB50738-7.3.4支吊架定位放线时,应按施工图中管道、设备等的安装位置弹出支吊架的中心线,确定支吊架安装位置。严禁将管道(C)作为管道支架。

A预留端 B分支管 C穿墙套管 D其他吊架

12、GB50738-7.3.4-4公称直径DN100~150沟槽连接管道支吊架允许最大间距为(B)

A、3.6m

B、4.2m

C、4.8m

D、5.4m

13、GB50738-7.3.5-1采用膨胀螺栓固定支吊架时,应符合膨胀螺栓使用技术条件的规定,螺栓至混凝土构件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8倍的螺栓直径;螺栓间距不小于(C)倍的螺栓直径。

A 6

B 8

C 10

D 12

14、GB50738-7.3.7-1设有补偿器的管道应设置(D),其

3

形式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A固定支架 B导向支架 C滚动支架 D固定支架和导向支架

15、GB50738-7.8.3-3不锈钢管、铜管与碳素钢支吊架接触处应采取(A)措施。

A防电化学腐蚀 B防化学腐蚀 C防静电 D 防滑落

16、GB50738-7.4.2-3装配式管道吊架各配件的连接应牢固,并应有(A)措施。

A防松动 B焊接 C铆接 D以上均错误

17、GB50738-8.1.2风管穿过需要密闭的防火、防爆的楼板或墙体时,应设壁厚不小于1.6mm的钢制预埋管或防护套管,风管与防护套管之间应采用(B)封堵。

A难燃且对人体无害的柔性材料 B不燃且对人体无害的柔性材料

C难燃且对人体无害的刚性材料 D不燃且对人体无害的刚性材料

18、GB50738-8.1.10风机盘管的送、回风口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安装在同一平面上的送、回风口间距不宜小于(C)。

A 800mm

B 1000mm

C 1200mm

D 1400mm

19、GB50738-10.8.6-1水泵出水管安装顺序应依次为(C)

A a可挠曲软接头b变径管 c短管d止回阀e闸阀

B a可挠曲软接头b变径管c短管d闸阀e止回阀

4

C a变径管b可挠曲软接头c短管d止回阀e闸阀

D a变径管b可挠曲软接头c短管d闸阀e 止回阀

20、GB50738-3.1.7通风与空调工程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应按有关规定进

行评审、鉴定及备案。施工前应对新的或首次采用的施工工艺制定(A)。

A专项的施工技术方案 B工艺卡 C施工组织设计 D施工方案

21、 GB50738-3.1.5施工图变更需经原设计单位认可,当施工图变更涉及通风与空调工程的使用

效果和节能效果时,该项变更应经(B)审查,在实施前应办理变更手续,并应获得监理和建设单位的确认。

A设计单位 B原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 C监理单位 D建设单位

22、 GB50738-8.1.7非金属风管或复合风管与金属风管及设备连接时,应采用

(B)作为连接件。

A“v”形金属短管B“h”形金属短管C“u”形金属短管 D以上均错误

23、 GB50242-8.2.6方形补偿器应(A)水平安装,并与管道的坡度一致;如其臂长方向垂直安装

必须设排气和泄水装置。

A水平 B垂直 C倾斜 D以上均错误

5

24、 GB50242-8.2.11上供下回系统的热水干管变径(C)

A应同心连接,蒸汽干管变径应地平偏心连接

B应顶平偏心连接,蒸汽干管变径应同心连接

C应顶平偏心连接,蒸汽干管变径应地平偏心连接。

D应同心连接,蒸汽干管变径也应同心连接

25、 GB50738-15.3.1高压系统风管的严密性试验应为(B)测试。

A漏光 B漏风量 C 漏光加漏风量 D以上均错误

二、多选题(共15道题,每题2分)

1、 GB50738-9.2.8直接蒸发冷却式室内机安装可采用(CDE)等方式。

A吸顶式 B埋地式 C吊顶式 D嵌入式 E 壁挂式

2、 GB50738-9.2.1空调末端装置安装包括(ABCD)的安装。

A风机盘管 B诱导器 C变风量空调末端装置 D直接蒸发式室内机 E空调主机

3、 GB50738-10.6.9现场

制作水蓄冷蓄热罐时,其焊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ABC)

A《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28;

B《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 50236;

C《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

D《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6

E《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 50738。

4、 GB50242-8.2.1室内采暖管道安装坡度,当设计未注明时,应符合下列规定(BCE)

A 穿越走廊的干管不应有坡度;

B气、水同向流动的热水采暖管道和汽、水同向流动蒸汽管道及凝结水管道,坡度应为3‰,不得小于2‰。

C气、水逆向流动的热水采暖管道和汽、水逆向流动蒸汽管道,坡度不应小于5‰。

D散热器干管的坡度应为1%,坡向应利于排气和泄水;

E散热器支管的坡度应为1%,坡向应利于排气和泄水。

5、 GB50242-8.3.1散热器组对后,以及整组出厂的散热器在安装前应作水压试验。要求(ABD)

A试验压力按设计要求试验;

B试验压力如无设计要求时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小于0.6MPa;

C 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15倍;

D试验时间为2~3min,压力不降且不渗不漏;

E试验时间可根据进度要求具体而定。

6、 GB50242-8-5-1~3地面下敷设的盘管安装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CD)

A隐蔽的盘管不应受间距严格限制;

B地面下敷设的盘管埋地部分不应有接头;

7

C盘管隐蔽前必须进行水压试验;

D盘管弯曲部分不得出现硬折弯现象;

E整根盘管不用水压试验。

7、 GB50242-11.2.12地沟内室外供热管道安装位置,其净距(保温层外表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ABCD)

A与沟壁 100~150mm;

B与沟底 100~200mm;

C与沟顶(不通行地沟) 50~100mm;

D与沟顶(半通行和通行地沟)200~300mm;

E均应为200~300mm。

8、 GB50242-11.2.13架空敷设的室外供热管道安装高度,如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以

保温层外表面计算)( BDE )

A 无人行地区,不小于2m;

B人行地区,不小于2.5m;

C 天桥区域,不小于3.5m;

D通行车辆地区,不小于4.5m;

E 跨越铁路,距轨顶不小于6m;

9、 GB50243-4.2.3~5关于风管制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防火风管的本体、框架与固定材料、密封材料必须为不

8

燃材料;

B复合材料风管的覆面材料必须为不燃材料;

C复合材料风管内部的绝热材料应为不燃或难燃B1级,且对人体无害的材料;

D风管必须通过工艺性的检测或验证;

E 风管强度应能满足在1.15倍工作压力下接缝处无开裂。

10、 GB50243-6.2.2风管安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D)

A 风管与防护套管之间用柔性材料密封;

B风管内严禁其他管线穿越;

C输送含有易燃、易爆气体或安装在易燃、易爆环境的风管系统应有良好的接地,通过生活区或其他辅助生产房间时必须严密,并不得设置接口;

D室外立管的固定拉索严禁拉在避雷针或避雷网;

E输送空气温度低于85?的风管,不应采取防护措施。

11、 GB50243-7.2.8电加热器安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A电加热器与钢结构间的绝热层必须为不燃材料,接线柱外露的应加设安全防护罩; B电加热器的金属外壳接地必须良好;

C连接电加热器的风管的法兰垫片,应采用耐热不燃材料;

D电加热器蒸汽喷管不应朝下;

9

E不宜做电阻测试。

12、 GB50243-7.3.15风机盘管机组安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E)

A安装前宜进行单机三速试运转及水压检漏试验。

B试验压力为系统工作压力的1.5倍,观察时间2min,不渗不漏为合格;

C机组应设独立支、吊架,安装的位置及坡度应正确、固定牢固;

D机组试压应与系统一同进行;

E机组与风管、回风箱或风口的连接应严密、可靠;

13、 GB50243-9.2.3空调水系统安装完成后,当设计无要求时,下列规定正确的是(BCDE)

A均应采用充水试验,应以不渗漏为合格;

B冷热水、冷却水系统的试验压力,当工作压力小于等于1.0MPa时,为1.5倍工作压力,但最低不小于0.6MPa;当工作压力大于1.0MPa时,为工作压力加

0.5MPa;

C对于大型或高层建筑垂直位差较大的冷(热)媒水、冷却水管道系统宜采用分区、分层试压和系统试压相结合的方法;一般建筑可采用系统试压方法;

D各类耐压塑料管的强度试验压力为1.5倍工作压力,严密性工作压力为1.15倍的设计工作压力;

E凝结水系统采用充水试验,应以不渗漏为合格;

10

篇三:2011-2012新规范

标号书名单价

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78.00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38.00

GB50151-2010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4.00

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69.00

GB50099-2011中小学设计规范 18.00

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10.00

JGJ/T23-201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11.00 GB50763-2012无障碍设计规范17.00

JGJ242-2011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14.00

GB50055-2011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15.00

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56.00

JGJ276-2012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18.00 GB50738-201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37.00

CJJ/T165-2011建筑排水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10.00

JGJ/T280-2012中小学校体育设施技术规程20.00

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48.00

JGJ120-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33.00

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68.00 CJJ37-201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7.00

11

GB50688-2011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24.00

GB50014-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1年版)47.00

CJJ143-2010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15.00

DBJ/T15-77-2010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18.00 JG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56.00

GB50755-2012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22.00

GB50661-2011钢结构焊接规范 31.00

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34.00

GB50207-201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21.00

CJJ89-2012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13.00

GB50606-2010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38.00

GB/T 50107-20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10.00

JGJ196-2010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10.00 JGJ/T205-2010建筑门窗工程检测技术规程10.00

JGJ215-2010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10.00 JGJ 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1.00 JGJ128-2010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1.00

JGJ190-2010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10.00

JGJ/T220-2010抹灰砂浆技术规程 11.00

JGJ214-2010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14.00

12

GB50550-2010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48.00 GB/T50621-2010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16.00

JGJ83-2011软土地区岩石工程勘察规程20.00

GB50642-2011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及维护规范26.00 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25.00

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110.00

GB/T11836-2009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30.00 GB23439-2009混凝土膨胀剂18.00

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 24.00

JC/T452-2009通用水泥质量等级 12.00

DBJ/T15-85-2011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数据标准30.00

DBJ/T15-80-2011保障性住房建筑规程 28.00

DBJ/T15-86-2011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性检测鉴定技术标准26.00 DBJ15-75-2010广东省建筑反射隔热涂料应用技术规程18.00 GB50345-2012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28.00

GB/T50152-2012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21.00

GB50788-2012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14.00

JGJ/T77-2010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10.00

CJJ/T29-2010建筑排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程12.00 GB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10.00

JGJ/T235-2011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12.00

GB50497-200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18.00

13

JGJ128-2010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1.00 JGJ 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1.00 JGJ162-2008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23.00

14

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验收规范(参考Word)

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验收规范 1 一般规定 1.1本章适用于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工程的施工与验收。 1.2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工程的施工与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被批准的设计图纸和《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等国家现行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和规定。 1.3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工程所使用的设备、管道、阀门、仪表、绝热材料等产品的规格、型号及技术参数必须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产品质量及性能检测报告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 1.4 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工程的绝热材料和设备进场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核查或复验: 1对风机盘管机组、组合式空调机组、柜式空调机组、新风机组、单元式空调机组、热回收装置等设备的风量、风压及热工技术性能进行核查; 2 对风机的风量、风压、效率等技术性能进行核查; 3 对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材料密度、吸水率进行复验; 4 对合同中约定的复验项目进行复验。 1.5通风与空调系统,应随施工进度对与节能有关的隐蔽部位或内容进行验收,并应有详细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1.6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工程验收的检验批划分应按本规范3.3.4条的规定执行。当需要重新划分检验批时,可按照系统、楼层、建筑分区划分为若干个检验批。 2主控项目 2.1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中的送、排风系统、空调风系统、空调水系统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各系统的制式及其安装,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 2 各种设备、自控阀门与仪表应安装齐全,不得随意增加、减少和更换; 3 水系统各分支管路水力平衡装置的安装位置、方向应正确,并便于调试操作; 4 空调系统安装完毕后应能进行分室(区)温度调控。对有分栋、分户、分室(区)冷、热计量要求的建筑物,空调系统安装完毕后应能实现相应的计量要求。 检验方法:按设计施工图进行核对。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2.2风管的制作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风管材料的品种、规格、厚度与性能等,应符合施工图设计和现行国家产 品标准的要求; 2 风管的严密性及风管系统的严密性检验和漏风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 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的有关规定; 3 风管与部件、风管与土建风道及风管间的连接应严密、牢固; 4 需要绝热的风管与金属支架的接触处、复合风管及需要绝热的非金属风管 的连接和加固等处,应有防冷桥的措施。 检验方法:按设计施工图核对、尺量、观察检查,查阅产品进场验收记录、检查风管及风管系统严密性检验记录。

风口设计规范

风口设计规范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通风空调风口(简称风口)的分类、基本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通风空调系统中的各类出风口和进风口。其它类似用途的产品也可参照本标准。 2 引用标准 GB 8070空气分布器性能试验方法 GB 321 优先数和优先数系列 GB 5237铝合金建筑型材 GB 11257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冷轧落薄钢板及钢带 GB 8170 数值修约规则 3 分类与基本规格 分类 按用途分类: A.出风口 B.进风口 按型式分类: A.百叶风口:外形有方形、矩形、圆形;叶片有单层、双层等。 B.散流器:有圆形、方形、矩形、圆盘形等。 C.喷口:有圆形、矩形、球形等。 D.条缝型风口:有单条缝和多条缝等。 E.旋流风口。 F.孔板风口(包括网板风口)。 G.专用风口:如椅子风口、灯具风口、孔风口、格栅风口等。 基本规格

风口基本规格用颈部尺寸(指与风管的接口尺寸)表示,按GB 321的要求排列,详见表1和表2。 圆形风口基本规格(MM)表1 方、矩形风口基本规格(mm)表2 散流器基本规格可按相等间距数50mm、60mm、70mm排列。 型号表示法 型号表示法 分类代号表表3

规格代号用风口基本规格数值的1/10表示。 型号示例: FJS-3225--表示矩形散流器,规格为320*250(mm) FQP-16--表示球形喷口,规格为160(mm) FYS-25--表示圆形散流器,规格为250(mm) 第二节技术要求 基本要求 风口产品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尺寸偏差的允许值如下: a:矩形(包括方形)风口的尺寸允差风表4。 尺寸允差(mm)表4 b:矩形(包括方形)风口两条对角线之间的允差风表5 c:圆形风口的尺寸允差见表6 尺寸允差(mm)表6 风口装饰平面应平整光滑,其平面度应符合表7的规定值。 平面度表7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标准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1 总则 1.0.1 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 1.0.2 本规适用于建筑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1.0.3 本规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配套使用。 1.0.4通风与空间工程施工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不也低于本规的规定. 1.0.5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且的验收除应执行本规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的规定. 2 术语 2.0.l 风管 air duct 采用金属、非金属薄板或其他材料制作而成,用于空气流通的管道。 2.0.2 风道 air channel 采用混凝土、砖等建筑材料砌筑而成,用于空气流通的通道. 2.0.3 通风工程 ventilation worb 送风、排风、除尘、气力输送以及防燃烟系统工程的统称. 2.0.4 空调工程 air conditioning works 空气调节、空气净化与洁净室空调系统的总称. 2.0.5 风管配件 duct fittings 风管系统中的弯管、三通、四通、各类变径及异形管、导流叶片和法兰等。 2.0.6 风管部件 duct accessory 通风、空调风管系统中的各类风口、阀门、排气罩、风帽、检查门和测定孔等. 2.0.7 咬口seam 金用薄板边缘弯曲成一定形状,用于相互固定连接的构造. 2.0.8 漏风量 air leakage。ie 风管系统中,在某一静压下通过风管本体结构及其接口,单位 时间泄出或渗入的空气体积量。 2.0.9 系统风管允许漏风量 airsystempermlsslbleleakag。rate 按风管系统类别所规定平均单位面积、单位时间的最大允许漏风量. 2.0.10 漏风率 air system leakage rat;。 空调设备、除尘器等,在工作压力下空气渗入或泄漏量与其额定风量的比值. 2.0.11 净化空调系统 air cleaning system 用于洁净空间的空气调节、空气净化系统。 2.0.12 漏光检测 air leak check with lighting 用强光源对风管的咬口、接缝、法兰及其他连接处进行透光检查,确定孔洞、缝隙穿渗漏部位及数量的方法. 2.0.13 整体式制冷设备 packaged refrigerating unit 制冷机、冷凝器、蒸发器及系统辅助部件组装在同一机座上,而构成整体形式的制冷设备.2.0.14 组装式制冷设备 assembling refrigerating unit 制冷机、冷凝器、蒸发器及辅助设备采用部分集中、部分分开安装形式的制冷设备. 2.0.I5 风管系统的工作压力 design working pressure 指系统风管总风管处设计的最大的工作压力。 2.0.16 空气洁净度等级 air cleanliness class 洁净空间单位体积空气中,以大于或等于被考虑出径的粒子最度限值进行划分的等级标准。 2.0.17 角件 corner pieces 用于金用薄用权法兰风管四角连接的直角型专用构件。 2.0.18 风机过压器单元(FFU、FMU)fan filter(m。dule)u。it 由风机箱和高效过滤器等组成的用于洁净空间的单元式送风机组. 2.0.19空态as-built 洁净室的设施已经建成,所有动力接通并运行,但无生产设备、材料及人员在场.

通风空调风口设计规范

通风空调风口设计规范 第一节一般说明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通风空调风口(简称风口)的分类、基本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通风空调系统中的各类出风口和进风口。其它类似用途的产品也可参照本标准。 2 引用标准 GB 8070空气分布器性能试验方法 GB 321 优先数和优先数系列 GB 5237铝合金建筑型材 GB 11257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冷轧落薄钢板及钢带 GB 8170 数值修约规则 3 分类与基本规格 3.1 分类 3.1.1 按用途分类: A.出风口 B.进风口 3.1.2 按型式分类: A.百叶风口:外形有方形、矩形、圆形;叶片有单层、双层等。 B.散流器:有圆形、方形、矩形、圆盘形等。 C.喷口:有圆形、矩形、球形等。 D.条缝型风口:有单条缝和多条缝等。 E.旋流风口。 F.孔板风口(包括网板风口)。 G.专用风口:如椅子风口、灯具风口、孔风口、格栅风口等。 3.2 基本规格 3.2.1 风口基本规格用颈部尺寸(指与风管的接口尺寸)表示,按GB 321的要求排列,详见表1和表2。 圆形风口基本规格(MM)表1

方、矩形风口基本规格(mm)表2 3.2.2散流器基本规格可按相等间距数50mm、60mm、70mm排列。 3.3型号表示法 3.3.1型号表示法 分类代号表表3 规格代号用风口基本规格数值的1/10表示。 3.3.2型号示例: FJS-3225--表示矩形散流器,规格为320*250(mm) FQP-16--表示球形喷口,规格为160(mm)

FYS-25--表示圆形散流器,规格为250(mm) 第二节技术要求 4.1基本要求 4.1.1风口产品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4.1.2尺寸偏差的允许值如下: a:矩形(包括方形)风口的尺寸允差风表4。 尺寸允差(mm)表4 b:矩形(包括方形)风口两条对角线之间的允差风表5 c:圆形风口的尺寸允差见表6 尺寸允差(mm)表6 4.1.3风口装饰平面应平整光滑,其平面度应符合表7的规定值。 平面度表7 4.1.4风口装饰面上接口拼缝的缝隙,铝型材应不超过0.15mm,其它材料应不超过0.2mm。 4.1.5 风口的叶片应符合下列要求: a:叶片间距的尺寸偏差不大于±1mm; b:叶片弯曲度3/1000mm; c:叶片平行度4/1000mm;

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汇总

说明:本目录收集载有暖通空调制冷专业内容(章、节)和相关内容的国家标准GB、国家标准建筑系列GB50×××、GBJ、建设部标准CJJ、CJ、JJ、ZBP、ZBJ等的目录,有些标准规范虽用于公共建筑和专门工程建筑,但并无暖通空调内容章节故不收录。 一、基础类 1.1GB3100-93国际单位制及应用 1.2GB3101-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1.3GBJ1-86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1.4GBJ144-8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 1.5GBJ155-9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 1.6CJJ55-93供热术语标准 1.7CJJ65-95环境卫生术语标准 1.8GB140-59输送液体与气体管道的规定代号 1.9GB4270-84热工图形符号与文字说明 1.10GB4457-84至GB4640-84机械制图 1.11GB11943-89锅炉制图 1.12GB50178-93建筑气候区划标准 1.13JGJ35-87建筑气象参数标准 1.14JGJ37-8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1.15GBJ300-88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1.16GB/T16732-97建筑采暖通风、空调、净化设备计量单位及符号 1.17GB/T16803-97采暖、通风、空调、净化术语 二、暖通空调一般设计规范 2.1GBJ19-87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2.2GB50028-93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2.3GB50176-93民用建筑热共设计规范 2.4GB50189-93旅游宾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 2.5GB50264-97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2.6JGJ26-9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2.7CJJ34-90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2.8GB4272-92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 2.9GB8175-87设备及管道保温设计导则 2.10GB11790-89设备及管道保冷技术通则 三、住宅及公共建筑类 3.1GB50038-94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3.2GBJ96-86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解读GB50243-2016《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

解读GB50243-2016《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 本文主要讲解: 1.新规范修编的主要内容; 2.新规范(2016)与原规范(2002)总体的比较; 3.对取消原“综合效能的测试与调整”章节的说明; 4.强制性条文的含义; 5.与原规范强制性条文的比较; 6.分项施工质量检验验收批记录表填写示范说明。修编依据: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2}5号)文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完成了对《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以下简称原规范)的全面修订。原规范从颁布执行至今有十余年,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通风与空调工程建设与施工质量验收的需要。具体理由如下:一,原规范标龄十五年,符合国家对工程建设标准管理的规定,即标准施行五年及以上时应进行认证复审或予以修订。二,自原规范执行十多年来建筑空调工程有众多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与新工艺得到开发与应用,如多联机组、蓄能技术、地源热泵、室内环境的空气品质、低碳、节能等方面新工程技术的推广使用,使原规范无法全面覆盖,需要通过考证予以增补。三,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的步骤对本专业规范

继续施行工程施工与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实施两项分离,强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目的是保障工程质量。本规范修改还涉及新GT50300-2013的修订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与整体建筑质量验收管理等的诸多方面原因,如,故属于全面的修订。规范修订的宗旨是以保障工程施工质量为前提,强化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规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程序、技术标准和测试方法,实现将合格质量工程交付业主使用的目标。适用范围:本规范主要适用于建筑工程的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对于应用于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的冷热源设备及水系统、洁净工程的空气净化设备及自动控制系统皆属于本工程范畴。通风工程指的是应用于建筑物内的送风系统、排风系统、除尘系统以及防排烟系统等工程;空调工程指的是应用于建筑物内的舒适性空调系统、工业的恒温恒湿系统以及空气洁净室的空气净化、空气调节系统工程等。不适用于特殊的高温、高压和热电设备本体保护用的气体冷却循环等系统。如高炉热风、高炉烟气与核电站反应器内循环的气体冷却系统等。本规范编写的总体结构执行建设部的指令,按照《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300的规定;执行建筑工程强制性标准,必须明确规定强制性条文等的原则;正确划分子分部和分项工程,做好与相邻规范的协调,如统一标准、建筑给、排水,工业管道、绝热施工等的标准、规范;将工程施工之中先进、成熟的新

(完整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标准号:GB 50019-2003 ◆发布日期:2003 年 ◆实施日期:2004 年4 月1 日 ◆发布单位:建设部 ◆出版单位:中国计划出版社 第二章室内外计算参数 第一节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第 2.1.1 条设计集中采暖时,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应根据建筑物的作途,按下列规定采用: 一、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宜采用16 -20 ℃; 二、生产厂房的工作地点: 轻作业不应低于15 ℃;中作业不应低于12 ℃;重作业不应低于10 ℃。 注:( 1 )作业各类的划分,应按国家现行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执行。 ( 2 )当每名工人占用较大面积(50 -100m2 )时,轻工业可低至10 ℃;中作业可低至7 ℃,重作业可低至 5 ℃。 三、辅助建筑及辅助用室,不应低于下列数值: 浴室25 ℃;更衣室23 ℃;托儿所、幼儿园、医务室20 ℃;办公用室16 -18 ℃;食堂14 ℃;盥洗室、厕所12 ℃。 注:当工艺或使用条件有特殊要求时,各类建筑物的室内温度,可参照有关专业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 第 2.1.2 条设置集中采暖的建筑物,冬季室内生活地带或作业地带地平均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民用建筑及工业企业辅助建筑物,不宜大于0.3m /s ; 二、生产厂房的工作地点,当室内散热量小于23W/m3[20kcal/ (m3 · h )] 时,不宜大于0.3m /s ;当室内散热量天于或等于23W/m3 时,不宜大于0.5m /s 。

注:设置空气调节的条件,应符合本规范第 5.1.1 条的规定。 第 2.1.4 条当工艺无特殊要求时,生产厂房夏季工作地点的温度,应根据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及其与工作地点温度的允许温差,按[表 2.1.4 ]确定。 夏季工作地点(℃)[表 2.1.4 ] 注:如受条件限制,在采取通风降温措施后仍不能达到本表要求时,允许温差可加大 1 -2 ℃。 第 2.1.5 条设置局部送风的生产厂房,其室内工作地点的允许风速,应按本规范第 4.3.5 条至第 4.3.7 条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 2.1.6 条夏季空气调节室内计算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舒适性空气调节室内计算参数: 温度应采用24 -28 ℃;相对湿度应采用40%-65% ;风速不应大于0.3m /s 。 二、工艺性空气调节室内温度基数及其允许波动范围,应根据工艺需要并考虑必要的卫生条件确定;工作区的风速,宜采用0.2 -0.5m /s, 当室内温度高于30 ℃时,可大于0.5m /s 。 注:设置空气调节的条件,应符合本规范第 5.1.1 条的规定。 第二节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第 2.2.1 条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应采历年平均不保证 5 天的日平均温度。 注:本条及本节其他文中所谓“不保证”。系针对室外空气温度状况而言,“历年平均不保证”,系针对累年不保证总天数或小时数的历年平均值而言。 第 2.2.2 条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 第 2.2.3 条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最热月14 时的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 第 2.2.4 条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采用历年最热月14 时的月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第 2.2.5 条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 1 天的日平均温度。

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

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一) 4.。3 散热器采暖 4.3.1 选择散热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散热器的工作压力,应满足系统的工作压力,并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2 民用建筑宜采用外形美观、易于清扫的散热器; 3 放散粉尘或防尘要求较高的工业建筑,应采用易于清扫的散热器; 4 具有腐蚀性气体的工业建筑或相对湿度较大的房间,应采用耐腐蚀的散热器; 5 采用钢制散热器时,应采用闭式系统,并满足产品对水质的要求,在非采暖季节采暖系统应充水保养;蒸汽采暖系统不应采用钢制柱型、板型和扁管等散热器; 6 采用铝制散热器时,应选用内防腐型铝制散热器,并满足产品对水质的要求; 7 安装热量表和恒温阀的热水采暖系统不宜采用水流通道内含有粘砂的铸铁等散热器。 4.3.2 布置散热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散热器宜安装在外墙窗台下,当安装或布置管道有困难时,也可靠内墙安装; 2 两道外门间的门斗内,不应设置散热器; 3 楼梯间的散热器,宜分配在底层或按一定比例分配在下部各层。 4.3.3 散热器宜明装。暗装时装饰罩应有合理的气流通道、足够的通道面积,并方便维修。 4.3.4 幼儿园的散热器必须暗装或加防护罩。 4.3.5 铸铁散热器的组装片数,不宜超过下列数值: 粗柱型(包括柱翼型)20片 细柱型25片

长翼型7片 4.3.6 确定散热器数量时,应根据其连接方式、安装形式、组装片数、热水流量以及表面涂料等对散热量的影响,对散热器数量进行修正。 4.3.7 民用建筑和室内温度要求较严格的工业建筑中的非保温管道,明设时,应计算管道的散热量对散热器数量的折减;暗设时,应计算管道中水的冷却对散热器数量的增加。 4.3.8 条件许可时,建筑物的采暖系统南北向房间宜分环设置。 4.3.9 建筑物的热水采暖系统高度超过50m时,宜竖向分区设置。 4.3.10 垂直单、双管采暖系统,同一房间的两组散热器可串联连接;贮藏室、盥洗室、厕所和厨房等辅助用室及走廊的散热器,亦可同邻室串联连接。 注:热水采暖系统两组散热器串联时,可采用同侧连接,但上、下串联管道直径应与散热器接口直径相同。 4.3.11 有冻结危险的楼梯间或其他有冻结危险的场所,应由单独的立、支管供暖。散热器前不得设置调节阀。 4.3.12 安装在装饰罩内的恒温阀必须采用外置传感器,传感器应设在能正确反映房间温度的位置 采暖与通风设计规范(二) 4.4 热水辐射采暖 4.4.1 设计加热管埋设在建筑构件内的低温热水辐射采暖系统时,应会同有关专业采取防止建筑物构件龟裂和破损的措施。 4.4.2 低温热水辐射采暖,辐射体表面平均温度,应符合表4.4.2的要求。 表 4.4.2 辐射体表面平均温度(℃)

通风与空调工程安装安全技术交底(标准版)

Companies want to improve production, safety is the top priority. The occurrence of unsafe accidents must be stifled in the cradle.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通风与空调工程安装安全技术交 底(标准版)

通风与空调工程安装安全技术交底(标准版)导语:企业想要提高生产,安全问题就是重中之重。如果不具备安全管理条件,企业生产就不能顺利进行。想要企业顺利生产,就要不断更新安全技术,把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扼杀在摇篮中。 进入施工现场的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操作人员严禁穿硬底鞋及有跟鞋作业。 1.各工种的工人,必须熟悉和遵守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凡未受过安全技术教育的施工人员不得参加施工。 2.针对工作的特点、施工方法编制具体的安全技术措施,在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土建、装饰、安装等几个单位在同一现场施工时,必须共同拟定确保安全施工的措施。否则不许工人在同一垂直线下方工作。 4.进入施工现场应穿戴好必要的防护用品。工作服应做到三紧(袖口、腰身、裤脚),长发应入帽,不得外露。 5.在屋面、框架和管架上铺设铁皮时,不应将半张以上铁皮举得太高,以防大风吹落伤人,下班前应将铁皮钉牢或拴扎牢固。 6.吊运风管或材料时,应注意周围有无障碍物,特别注意不得碰到电线。

7.吊装风管或风机时,应加溜绳稳住,防止冲撞吊装设备及被吊装物品。 8.风管、部件或设备未经稳固,严禁脱钩。 9.不得在未固定好的风管上或架空的铁皮上站立。 10.悬吊的风管应在适当位置设置防止摆动的固定支撑架。 11.在平顶顶棚上安装通风管道、部件时,事先应检查通道、栏杆、吊筋、楼板等处的牢固程度,并应将孔洞、深坑盖好盖板,以防发生意外。 12.起吊风管、部件或设备前应认真检查工具、索具,不得使用有缺陷或损坏的工具、索具。 13.吊装风管所用的索具要牢固,吊装时应加溜绳稳住,与电线应保持安全距离。 XX设计有限公司 Your Name Design Co., Ltd.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doc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1 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2008]102 号文件“关于印发《2008 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会同国内有关设计、科研和高等院校等单位组成编制组,共同编制本标准。 在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国内实践经验,吸收了 发达国家相关设计标准的最新成果,认真分析了我国暖通空调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多次征求了国内各有关单位以及业内专家的意见,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形成征求意见稿。本规范共分11 章和10 个附录。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室外设 计计算参数,供暖,通风,空气调节,冷热源,监测与控制,消声与隔振,绝热与防腐。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进行解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 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 给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暖通空调规范编制组(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 号,邮政编码100013),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名单: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参编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 清华大学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天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同济大学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中南建筑设计院 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 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2 中建(北京)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开利空调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特灵空调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丹佛斯(上海)自动控制有限公司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简介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 验收规范简介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简介 一、规范修编概况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修订是根据国家计委综合[1992]490号文,建设部司发文(92)建标字10号《1992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由上海市建委主持,组织上海市建工(集团)总公司下辖上海市工业设备安装公司会同北京市设备安装工程公司、广州市机电安装公司、四川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陕西省设备安装工程公司、北京城建(集团)安装公司、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冶金部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空气调节研究所以及同济大学等共同完成的。 规范修编组在收集国内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设计、建设和质检部门对原规范施行中的意见与经验的基础上,参照了美、英、德、日、奥与原苏联等国的同类标准,综合国内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经过充分协商、试验论证,本着先进合理,积极向国际标准靠拢的原则于1997年2月完成“报批稿”。建设部于1997年10月20日以建标【1997】313号文正式批准发布,编号为GB50243-97,走于1998年5月1日起实施。原规范GBJ234-82同时废止。 二、规范的适用范围 本规范主要适用于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通风与空调工程的施工与验收。 通风工程指的是应用于建筑物内的送风系统、排风系统、工业除尘以及防、排烟系统等工程。 空调工程指的是应用于建筑物内的舒适性空调系统、恒温恒湿空调系统以及空气洁净室的空气净化,空气调节系统等工程。 对于特殊的高温、高压以及热电机械设备自身保护用的循环冷却等系统,则不属于本规范的范围。如高炉热风、烟气与核电站内循环的气体冷却系统等。 三、规范修编的主要内容 1.对钢板风管的用料厚度作出了调整。 (1)调整后的钢板风管用料厚度相对减薄。如700~1000mm风管用料厚度,从1mm减薄为0.8mm。 (2)修订的依据有如下几点: (a)原规范与国外标准相比,差异较大,不利于与国际接轨。 (b)国内工程实践证明,采用相对较薄厚度钢板制作的风管,其质量能满足使用要求。

通风与空调规范gb-50738-2011

通风与空调规范gb-50738-2011 篇一:2015年现行建筑工程通风与空调常用规范 篇二:通风空调考试题及答案 暖通专业规范考试题 选用规范1、GB 50738-2011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 2、GB 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GB 50242-200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一、单选题(共25道题,每题1分) 1、 GB50738-3.3.4通风与空调工程使用的绝热材料和风机盘管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C )的有关要求进行见证取样检验。 A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 B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C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D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2、 GB50738-4.3.2矩形风管的弯头可采用直角、弧形或 1 内斜线形,宜采用(B),曲率半径宜为一个平面边长。 A内圆外方形 B内外同心弧形 C内外偏心弧形 D外圆内方形 3、 GB50738-4.3.5变径管单面变径的夹角宜小于30?,双面变径的夹角宜小于60?。圆形风管三通、四通、支管与总管夹角宜为(C)。 A 10~50? B 15~60? C 25~60? D 30~60? 4、 GB50738-6.2.3电动、气动调节风阀应进行驱动装置的动作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并应在(C)下工作正常。

A工作压力 B设计压力 C最大设计工作压力 D最小设计工作压力 5、 GB50738-6.2.7三通调节风阀手柄开关应标明(B);阀板应调节方便,且不与风管相碰擦。 A开启的角度 B调节的角度 C关闭的角度 D以上均正确 6、 GB50738-6.4.3散流器的扩散环和调节环应(A),轴向环片间距应分布均匀。 A同轴 B同向 C同列 D同位 7、 GB50242-8.3.6散热器背面与装饰后的墙内表面安装距离,如设计未注明时应为(B) A 20mm B 30mm C 40mm D 50mm 8、GB50738-15.2.1风管强度与严密性试验应按风管系统的类别和材质分别制作试验风管,并且 2 不应小于(C)平方米。 A 5 B 10 C15 D20 9、GB50738-6.6.1软接风管包括(B),软接风管接缝连接处应严密。 A复合风管和柔性风管 B柔性短管和柔性风管 C复合风管和防火风管 D柔性短管和防火风管 10、GB50738-7.2.8支吊架焊接应采用(D),焊缝高度应与较薄焊接件厚度相同,焊缝饱满、均匀。 A点焊 B角焊缝点焊 C满焊 D角焊缝满焊 11、GB50738-7.3.4支吊架定位放线时,应按施工图中管道、设备等的安装位置弹出支吊架的中心线,确定支吊架安装位置。严禁将管道(C)作为管道支架。 A预留端 B分支管 C穿墙套管 D其他吊架 12、GB50738-7.3.4-4公称直径DN100~150沟槽连接管道支吊架允许最大间距为(B)

医院细菌室规划

细菌室设计规划 洁净室(无菌室)是微生物检测的重要场所与最基本的设施。它是微生物检测质量保证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它的设计要按国家标准《洁净厂房设计规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检验所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试行)》中第十八条规定执行。微生物实验室洁净室的施工、安装、验收应按国家行业标准《洁净室的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对于微生物检测工作者和使用管理者来讲,更大量的工作是进行正常管理到日常的使用。洁净室(无菌室)的标准要符合GMP洁净度标准要求。 1、相关文件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1-90)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设技术规范》(GB50346-2004) 《科学实验建筑设计规范》(JGJ91-93)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BG50243-200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通风空调风口设计规范》 2、布局要求 实验室分为清洁区、缓冲区、操作区。 清洁区放置办公桌,书橱,电脑,网路接口。洗手盆。 缓冲区设置洗手盆,两排衣服挂钩分别为普通工作服和隔离服,鞋柜两个,换鞋用座椅两个。

操作区要符合规范要求:无菌室应采光良好、避免潮湿、远离厕所及污染区。操作间和缓冲间的门不应直对,操作间和缓冲间之间应具备灭菌功能的样品传递箱。无菌室内应六面光滑平整,能耐受清洗消毒。墙壁与地面、天花板连接处应呈凹弧形,无缝隙,不留死角。另设网络接口。 洗手池配备感应式水龙头,下方不带柜体,不留卫生死角,便于清洗。 3、材料要求 墙面地面及顶棚要求光滑平整,不起尘,耐擦洗,耐酸碱,坚固耐用。连接应呈凹弧形,无缝隙,不留死角。

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

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 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一) 4.。3 散热器采暖 4(3(1 选择散热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散热器的工作压力,应满足系统的工作压力,并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 的规定; 2 民用建筑宜采用外形美观、易于清扫的散热器; 3 放散粉尘或防尘要求较高的工业建筑,应采用易于清扫的散热器; 4 具有腐蚀性气体的工业建筑或相对湿度较大的房间,应采用耐腐蚀的散热器; 5 采用钢制散热器时,应采用闭式系统,并满足产品对水质的要求,在非采暖 季节采暖系统应充水保养;蒸汽采暖系统不应采用钢制柱型、板型和扁管等散热器; 6 采用铝制散热器时,应选用内防腐型铝制散热器,并满足产品对水质的要求; 7 安装热量表和恒温阀的热水采暖系统不宜采用水流通道内含有粘砂的铸铁等 散热器。 4(3(2 布置散热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散热器宜安装在外墙窗台下,当安装或布置管道有困难时,也可靠内墙安装; 2 两道外门间的门斗内,不应设置散热器; 3 楼梯间的散热器,宜分配在底层或按一定比例分配在下部各层。 4(3(3 散热器宜明装。暗装时装饰罩应有合理的气流通道、足够的通道面积, 并方便维修。 4(3(4 幼儿园的散热器必须暗装或加防护罩。 4(3(5 铸铁散热器的组装片数,不宜超过下列数值: 粗柱型(包括柱翼型) 20片

细柱型 25片 长翼型 7片 4(3(6 确定散热器数量时,应根据其连接方式、安装形式、组装片数、热水流量以及表面涂料等对散热量的影响,对散热器数量进行修正。 4(3(7 民用建筑和室内温度要求较严格的工业建筑中的非保温管道,明设时,应计算管道的散热量对散热器数量的折减;暗设时,应计算管道中水的冷却对散热器数量的增加。 4(3(8 条件许可时,建筑物的采暖系统南北向房间宜分环设置。 4.3(9 建筑物的热水采暖系统高度超过50m时,宜竖向分区设置。 4.3.10 垂直单、双管采暖系统,同一房间的两组散热器可串联连接;贮藏室、盥洗室、厕所和厨房等辅助用室及走廊的散热器,亦可同邻室串联连接。 注:热水采暖系统两组散热器串联时,可采用同侧连接,但上、下串联管道直径应与散热器接口直径相同。 4.3.11 有冻结危险的楼梯间或其他有冻结危险的场所,应由单独的立、支管供暖。散热器前不得设置调节阀。 4.3.12 安装在装饰罩内的恒温阀必须采用外置传感器,传感器应设在能正确反映房间温度的位置 采暖与通风设计规范(二) 4(4 热水辐射采暖 4(4(1 设计加热管埋设在建筑构件内的低温热水辐射采暖系统时,应会同有关专业采取防止建筑物构件龟裂和破损的措施。 4.4.2 低温热水辐射采暖,辐射体表面平均温度,应符合表4.4.2的要求。 表 4.4.2 辐射体表面平均温度(?)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简介 一、规范修编概况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修订是根据国家计委综合[1992]490号文,建设部司发文(92)建标字10号《1992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由上海市建委主持,组织上海市建工(集团)总公司下辖上海市工业设备安装公司会同北京市设备安装工程公司、广州市机电安装公司、四川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陕西省设备安装工程公司、北京城建(集团)安装公司、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冶金部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空气调节研究所以及同济大学等共同完成的。 规范修编组在收集国内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设计、建设和质检部门对原规范施行中的意见与经验的基础上,参照了美、英、德、日、奥与原苏联等国的同类标准,综合国内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经过充分协商、试验论证,本着先进合理,积极向国际标准靠拢的原则于1997年2月完成“报批稿”。建设部于1997年10月20日以建标【1997】313号文正式批准发布,编号为GB50243-97,走于1998年5月1日起实施。原规范GBJ234-82同时废止。 二、规范的适用范围 本规范主要适用于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通风与空调工程的施工与验收。 通风工程指的是应用于建筑物内的送风系统、排风系统、工业除尘以及防、排烟系统等工程。 空调工程指的是应用于建筑物内的舒适性空调系统、恒温恒湿空调系统以及空气洁净室的空气净化,空气调节系统等工程。 对于特殊的高温、高压以及热电机械设备自身保护用的循环冷却等系统,则不属于本规范的范围。如高炉热风、烟气与核电站内循环的气体冷却系统等。 三、规范修编的主要内容 1.对钢板风管的用料厚度作出了调整。 (1)调整后的钢板风管用料厚度相对减薄。如700~1000mm风管用料厚度,从1mm减薄为0.8mm。 (2)修订的依据有如下几点: (a)原规范与国外标准相比,差异较大,不利于与国际接轨。

最新《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资料

1 总则 1.0.1 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1.0.3 本规范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配套使用。 1.0.4通风与空间工程施工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不也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1.0.5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且的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 2.0.l 风管air duct 采用金属、非金属薄板或其他材料制作而成,用于空气流通的管道。 2.0.2 风道air channel 采用混凝土、砖等建筑材料砌筑而成,用于空气流通的通道. 2.0.3 通风工程ventilation worb 送风、排风、除尘、气力输送以及防燃烟系统工程的统称. 2.0.4 空调工程air conditioning works 空气调节、空气净化与洁净室空调系统的总称. 2.0.5 风管配件duct fittings 风管系统中的弯管、三通、四通、各类变径及异形管、导流叶片和法兰等。 2.0.6 风管部件duct accessory 通风、空调风管系统中的各类风口、阀门、排气罩、风帽、检查门和测定孔等.2.0.7 咬口seam 金用薄板边缘弯曲成一定形状,用于相互固定连接的构造. 2.0.8 漏风量air leakage。ie 风管系统中,在某一静压下通过风管本体结构及其接口,单位 时间内泄出或渗入的空气体积量。 2.0.9 系统风管允许漏风量airsystempermlsslbleleakag。rate 按风管系统类别所规定平均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最大允许漏风量. 2.0.10 漏风率air system leakage rat;。 空调设备、除尘器等,在工作压力下空气渗入或泄漏量与其额定风量的比值.2.0.11 净化空调系统air cleaning system 用于洁净空间的空气调节、空气净化系统。 2.0.12 漏光检测air leak check with lighting 用强光源对风管的咬口、接缝、法兰及其他连接处进行透光检查,确定孔洞、缝隙穿渗漏部位及数量的方法. 2.0.13 整体式制冷设备packaged refrigerating unit 制冷机、冷凝器、蒸发器及系统辅助部件组装在同一机座上,而构成整体形式的制冷设备.2.0.14 组装式制冷设备assembling refrigerating unit 制冷机、冷凝器、蒸发器及辅助设备采用部分集中、部分分开安装形式的制冷设备.2.0.I5 风管系统的工作压力design working pressure 指系统风管总风管处设计的最大的工作压力。 2.0.16 空气洁净度等级air cleanliness class 洁净空间单位体积空气中,以大于或等于被考虑出径的粒子最大地度限值进行划分的等级标准。 2.0.17 角件corner pieces 用于金用薄用权法兰风管四角连接的直角型专用构件。 2.0.18 风机过压器单元(FFU、FMU)fan filter(m。dule)u。it 由风机箱和高效过滤器等组成的用于洁净空间的单元式送风机组. 2.0.19空态as-built

地铁通风与空调设计手册

第14章通风与空调 14.1 主要设计原则 1)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应考虑线网资源的共享利用。 2)高架站公共区不考虑设置空调,采用自然通风,设备管理用房区建议采用分体空调或变频多联空调系统。 3)通风空调系统应按远期(2039年)运营条件(预测的远期客流和最大通过能力)进行设计,在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设备可考虑近远期分期实施的可能性或采用不同的运行模式。 4)工艺设备用房的通风空调系统应根据相关规范满足其工艺要求的运行环境。 5)通风空调系统应为乘客提供适宜的环境,为地铁工作人员和设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运行环境。发生事故时通风空调系统应能迅速切换到事故通风模式,排除烟气和进行事故通风,为乘客和消防人员提供新鲜空气,保障乘客安全疏散。 6)通风空调系统设计时应根据各区域运行时间的不同、运行性质的不同尽量分开设置。 7)车站通风空调房间尽量按照就近服务和相临布置原则,以尽量缩短空气的输送距离、减少运行费用。 8)风亭的设计应与城市环境条件相协调并充分考虑城市主导风向的影响,防止进、排风气流短路。风亭噪声应根据所处的环境保护区域及周边噪声控制敏感点的位置,控制在有关标准所规定的范围内。 9)通风空调系统应采用运行安全、技术先进、可靠性高、节省空间、便于安装和维护、高效节能且自动控制性能高的设备。 10)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设备的配置应充分考虑采用节能调节措施,应参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的要求。 11)通风空调系统设计应满足《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的要求。 12)通风空调系统设备应选用运行安全、技术先进、工艺成熟、高效节能、节省空间、便于安装和维护、且自身自动控制程度高的设备,并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立足于设备国产化。 14.2 主要设计规范 1)《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347 2003)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 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 7)《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8)《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卫生部2006) 9)《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10)《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 14.3 主要设计标准 14.3.1 室外计算参数 地下车站公共区: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2.4 ℃相对湿度: 66 %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28 ℃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2 ℃ 车站设备及管理用房: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4.8 ℃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8.1 ℃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0.6 ℃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1.1 ℃ 14.3.2 室内计算参数 1)地下车站(站台设置屏蔽门) 站厅夏季空调设计参数:干球温度:30℃ 相对湿度:40% ~ 65% 站台夏季空调设计参数:干球温度:29℃ 相对湿度:40% ~ 65%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