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电影十二怒汉分析

电影十二怒汉分析

电影十二怒汉分析
电影十二怒汉分析

【无论是主题、剧情编排、角色塑造还是场面调度,美国原版的《十二怒汉》都登峰造极了,没有悬念地成为影史律政戏第一。】

《十二怒汉》能够成为经典,能够攀登律政戏的高峰,绝不在于剧情的精妙或者主题思想的深刻性、哲思性。但我这一番话,并不否定其在主题、剧情编排、角色塑造等方面做得非常精良。与黑泽明的《罗生门》一样,《十二怒汉》是一部关于法、人情、立场、判断的思辨性影片,但尤为值得称道的并非内容,而是如何展现内容的手法。例如,《罗生门》的主题简单直接,而其叙事结构被后人多次运用,自成一派,称之为“罗生门结构”,如同希区柯克拍的一系列悬疑片一样,风格固定之后,就被后人多次模仿其手法,成了“希区柯克式的悬念”。《怒汉》一片的场面调度手法,是“密室电影”(或称为封闭空间电影)场面调度的典范,单一的场景,没有多余的演员,没有分支故事,甚至没有倒叙插叙,几乎按照现实的时间顺序来推进故事的发展。如此单一的影像,就需要场面调度的精准和多变,而实际上,《怒汉》把握得非常巧妙,真正把场面调度融于剧情内部,同时跟角色塑造相关联,突出人物个性。

场面调度是在银幕上创造电影形像的一种特殊表现手段,指演员调度和摄影机调度的统一处理,被引用到电影艺术创作中来,其内容和性质与舞台上的不同,还涉及摄影机调度(或称镜头调度)。电影的场面调度最终都体现在镜语之中,从镜语的最一般意义上说,有两种场面调度:第一是大景深、长镜头的场面调度;第二是中小景别、短镜头的场面调度。前者主要用于不同表演区的场面调度。

《十二怒汉》把第一种场面调度运用到极致,把长镜头用得近乎无形,功力可谓深厚。导演采用的是跟踪式长镜头,影片的第一个镜头是法院外的台阶上对法院的仰视,到了第二个镜头,很自然的转换为法院内二楼上对大厅的一个俯视,本来会有一个切换切换到法庭上,但导演不是这样做的。当镜头注视着大厅中央的图案时,一个人从镜头前经过,镜头马上将中心很自然的转移到他身上,随着他摇了过去,那人走过电梯,电梯里出来一个人。镜头又很自然的跟着出来的人走,就这样很自然的转了三四次手,镜头从一个人身上转移到了他经过的法庭的门,然后切换到法庭上。这样的开头,用长镜头场面调度吸引观众,就已经奠定了这部用摄像机说话的作品的技术基础。这同时让我想起了香港警匪片《大事件》开头无懈可击的7分钟长镜头,从警察埋伏到警匪开战,一气呵成,堪称经典。通常这类高难度的场面调度的影片,都会强调演员自身表演的自然性。

回到《怒汉》,陪审员进入了讨论会议室,这也是影片开始后不久,之前将被告席上孩子的脸和会议室重叠了很久暗示了他的命运就要在这里决定,进入会议室后在每一个陪审员面前晃一下的长镜头,至少有五分钟。12个人的性格,在最初的这几分钟里已经通过镜头的巧妙运动得到了充分的呈现,镜头聪明的穿梭在人前人后,利用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不同的景别来表现人物之间的躯体动作和基本姿态,镜头最终定格在一个表示反对的恶人那里,也为后文埋下伏笔。

影片接近十分钟的时候,这个交代人物的长镜头从亨利?方达扮演的主人公身上切换,他离桌子最远,镜头如果再次运动到靠近窗户的他,就显得多余和累赘了,因此镜头马上产生剪辑点进行切换,从而顺利过渡接下来的事情。

其实老电影大多场景单一,如《电话谋杀案》《后窗》等,放到现在来说,利用一个主要场景就能完成叙事的影片被归为“封闭空间电影”或者“密室电影”。这类电影最考验演员的表演功力以及导演和摄影师的场面调度能力,因为假如生硬调度,影片就如死水一般,毫无亮点,毫无节奏可言。影史上最极致的密室电影是西班牙惊悚片《活埋》,整个故事发生在一个棺材里面,只有一位人物,他的行动目的就是从棺材里逃出生天。但我要说的是,这部极致的密室电影,其场面调度并不难,更多的是利用一种视觉假象去安排摄像机的布局以及利用演员真实自然的面临险境的表演方式来维持电影的进行。而像《十二怒汉》这种考究人物、对峙、心理角逐的影片不同,它人物众多,也性格各异,仅靠对白去产生戏剧冲突。所以,为了好看,场面调度一定也要使得故事产生戏剧冲突。导演是如何做到的?

影片首先把摄像机的引导者一职交给了持反对意见(即认为小孩无罪)的8号陪审员。8号的行走,说话都引导着镜头移动。影片16分钟左右,镜头轮流给演员脸部特写,让他们叙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轮到下一个该发表意见的人说话的时候,都是先声入画。突然,从2号移动到4号的时候,就插一无礼老头的意见,马上突显其个性。这在后来经常在长镜头运动中切换脾气暴躁的3号的功能一样,都是为了突

显人物,加快节奏,加强冲突。23分钟左右,镜头从3号的钱包里面的照片拉出,拉镜头至斜侧全景,渲染开始充满火药味的气氛。到了26分钟,原本说好的按照1至12号顺序轮流发表意见的规则被3号打破,由此影片陷入真正的争论之中。一个细节处理得很好的是,运动长镜头的时候,尽管焦点在于争论,但同时跟踪陪审团团长1号去取证物凶刀,完成一个完整的交代,同时展示出摄像机高难度的运动方式,也让演员的表演得到完整性表达。

29分钟左右,当独自投无罪票的8号拿出跟凶刀一模一样的折叠刀时,全场震惊,站起来,这虽然只通过几个短固定画面来交代,但足以又提升一下节奏,增加戏剧性,让影片开始有了要转折倾向。到了31分钟,影片首次出现音乐,8号提议大家再次投票,他弃权,如果当中有人持无罪票,则继续追究下去。结果,这个关键的时刻,摄像机的移动速度放慢了,准确来说是跟随了音乐的节奏。终于,秘密的书面投票当中,真的有一个人投无罪票,成为全片的第一个转折点。37分钟后,8号去洗手间洗脸,跟两位持有罪票的陪审员交谈,这一幕算是当做舒缓情绪,或者调剂节奏的一幕不多余但绝不重要的场面调度,从剧情编排上来说,恰好成为故事走向的分界点,让观众更高度集中关注以下剧情走向。

接近40分钟的时候,全场只有8号一人站着,此时他再次成为了摄像机的引导者。事实上,全片的主要引导者有五个:团长1号,暴躁的3号,赶着看球赛的7号,一开始就坚持小孩无罪的8号,以及无礼、具有偏见的的10号。也就是说,摄像机的运动重心放在持反对票的人物身上,尤其是性格鲜明的那几个。而作为“公义”的8号,从一个人的坚守再到让大家产生合理怀疑,这是一个在意见上占绝对性的主要人物,无疑成为了场面调度中最要突出的调度元素。

尽管全片以对白为主,但中间有一幕也非常能够体现出编导场面调度上的细节完胜,即8号模拟演示一位瘸腿老证人如何从房间走出门口的过程。镜头从简单的摇镜转化为特写跟镜头,然后移镜,从低拍到升机位俯视拍摄,出色地完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物运动过程,对演员的走位安排得十分精准。

这部从时序上也几乎跟影片外部的现实时序相同的“即时同步电影”,把空间调度和时间调度精准融合,不得不说成为了电影中的场面调度的先锋案例。从安排剧中人物的站位和移动、把人物之间的关系揭示出来、剖析冲突的内涵以及突出人物的行动,水到渠成,巧夺天工,把作为影像表现力的灵魂的场面调度拿捏得无法复制的地步。《十二怒汉》从这一技术层面来说,已经完胜。

《十二怒汉》电影观后感精选范文

《十二怒汉》电影观后感精选范文 大家有没有观看电影十二怒汉,会不会写关于十二怒汉的观后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观后感范文5篇,希望能够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早先看过米哈尔科夫版本的《十二怒汉》,曾深为之震动,却还未看过57年美国原 版的《十二怒汉》,甚感遗憾,今日幸得一见,竟有振聋发聩之感,虽是西德尼·吕美特 所导演的处女作,却于朴实无华间流露出的大师气息,而十二位男演员的表演,则更是炉 火纯青,观此片,恍惚间不觉时光之流逝,日月之变幻。九十分多钟的电影,在我感觉好 像是只过了十分钟似的,电影拍到这个份上,不得不说已经拍到了极致。在中国曾有“天 上一日,人间一年”之说,其合理性不得而知,而观此片之后,我能够把它理解为仙界的 的生活着实欢乐,使得神仙们浑然不觉时光飞逝,一年的时间就如过了一天一样。另一方 面也说明了一部电影也能够给观众带来神仙一般的享受,而就电影而言,更多的是反面的 例子,大部分电影看起来极其煎熬和痛苦,观影体验可用“度日如年”来形容,每每看完, 心境也总是愉悦的,长舒一口气道:“OMG,最终TMD看完了……” 《十二怒汉》之所以被我奉为经典,主要是因为这部电影扎实的剧作和高水平的表演,当然也少不了导演对社会的批判和人性的揭示,这似乎成为了一部好电影必不可少的条件,而《十二怒汉》在这一点上做的确实十分到位。在那里我想引用一下“木桶短板效应”,这 部电影正是由于各个方面没有短板,才名正言顺的成为一部经典之作。当亨利·方达坚守 着阵地,将对手们一个个说服的时候,我总是情不自禁想鼓掌的,也许这正是心理作用于 生理的一个例证吧。 《十二怒汉》的故事完全发生在一个封闭的房间之中,十二名陪审团成员在此作出裁 决的全过程,案件是指控一名18岁的少年杀害了他的父亲,各项证据都表面少年就是凶手,似乎是确凿无疑的事实了。这十二名陪审团成员素不相识,因为这样一件事坐到一个 屋子里,他们的要决定的是另外一个同样素不相识毫不相干的人的生死——guiltyornotguilty,tobeornottobe,liveordie!影片的点睛之处在于结尾,两个素不相识的 陪审员,互通了姓名,将手握在一齐,然后再见各自离去,生活一如既往进行,用一句比较玄妙的话来说,就是民主尽在不言中。 首先,这充分暴露了美国社会的一个矛盾,那就是英美法系中的陪审团制度的弊端和优越,陪审团制度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它又可能成为社会某种隐蔽的偏见者的容器,而在某一特定的案件中,这种偏见则愈发明显,比如这个案件中的少年,是一个生长在贫民窟 的少年,未受良好的教育并且受尽歧视和摧残,另外在片头少年正面直视镜头时,我发现 少年并不是典型的美国主流白种人,更倾向于一种少数族裔的美国人,在这样的情景下,贫富带来的社会偏见和对少数族裔的歧视,则容易影响判决。另一方面,陪审团制度彰显着其民主性的一面,他宣称成员均选自人民的各个阶层,所宣扬的正是陪审团成员的人民

《十二怒汉》赏析

《十二怒汉》赏析 如果不是上了老师的选修课—《法律电影赏析》,我想我一辈子都不会出看这部电影,别说黑白电影,就算是彩色的,我也不会看去关注有关法律的电影。 然而看了这部电影或者说是选修了这门课后,我开始觉得,其实电影不仅是一种娱乐,还是一种生活的升华。有句话说得好,叫“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我想看电影的魅力就在于当我们看到不同的背景,不同的人,不同的故事,不同的生活等等一切有别于现在自己所遭遇到的场景展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的内心会因此感到震撼,会开始思考,如果我是他的话,我会怎么做。 这部电影只是描述了一个很简单的场景,就是由12名陪审团为了一宗少年杀父的案件所组成的一次审判。然而在这之后所反映的却是一个司法制度的合理性和缺陷以及其司法精神。虽然整个片子是黑白色调并且大部分镜头都集中在一个简陋的房子中,虽然不是很艺术,但是却不得不为此折服。 在观看这部影片过程中,我注意到一句话“合理怀疑”。在我看来,整部影片所希望表达的应该是美国的陪审团制度中起最大指导作用的精神以及人性中所存在的那种对事物产生的“怀疑”。 英美法系国家的刑事案件证明标准是排除合理怀疑。 “合理怀疑”,是相对于“想象的怀疑”、“推测的怀疑”而言的,是指证明之确切程度不足以使理智正常且不带偏见的人在心理上排除的怀疑。换言之,它是指理智正常且不带偏见的人在听取和了解证明的全部过程之后仍然持有的对证明效力的怀疑。它不是一种纯粹心理上的怀疑,它同具体的案件及其背景具有某种相关性。它不是一种绝对正确的怀疑,也不是一种显然没有可能性的怀疑。它表示证明之确切性有怀疑的余地,但也不要求证明之确切必须达到没有发生错误的可能性。如果要求证明之确切达到没有发生错误的可能性,那么几乎没有刑事起诉能够成功。

十二怒汉个性分析及互动

十二怒汉个性分析及互动 一、片段选取:电影10min30秒开始到15分结束,第一轮假投票过程。 二、电影描述: 1号陪审员(主持人),男,目视35岁左右,额头发很少,额头显得非常光亮,身着浅色长袖衬衣,扎领带,领口及领带口松开,衬衫袖子撸至上臂1/2处。 2号陪审员(坐在1号左手边),男,目视不到30岁,半秃顶,前额完全没有头发,戴眼镜。上身穿浅色长袖衬衣,袖口在手腕处扎起,扎领带,领带和衬衣在领口处扎起,衬衣第一颗扣子被松开。 3号陪审员(坐在2号左手边),男,45岁左右,发际线高,上身穿浅色长袖衬衣,袖口在手腕处扎起,扎领带,领带和衬衣在领口处扎紧未松开,右手戴一块手表。 4号陪审员(坐在3号左手边),男,40岁左右,留分头,前额无头发,戴眼镜。身穿浅色西装正装及衬衣,并打领带,外表非常整洁,段落开始时在看报纸,表情较严肃。 5号陪审员(坐在4号左手边),男,40岁左右,发际线较之前几人较低,身穿深色西装正装及浅色衬衣,并打领带。 6号陪审员(坐在5号左手边),男,30岁左右,发际线较低,上身穿浅色短袖深衣,领口松开。 7号陪审员(坐在6号左前方,正对1号),男,35岁左右,戴帽子,穿深色竖条纹外套和浅色t血衫,t血衫领口松开。 8号陪审员(坐在7号左前方,正对6号),男,40岁左右,发际线较高,前额头发稀少,穿白色西装和衬衣,扎领带。 9号陪审员(坐在8号左侧),男,60岁左右,头发呈白色且稀少,穿深色西装及浅色衬衣,扎领带,落座后脱掉西装外套搭在椅子背上。 10号陪审员(坐在9号左侧),男,50岁左右,穿浅色长袖衬衣,扎领带。 11号陪审员(坐在10号左侧),男,35到40岁之间,留八字胡,穿浅色长袖衬衣并扎领带。 12号陪审员(坐在11号左侧,1号右前方),35岁左右,戴眼镜,穿深色西装和浅色衬衣,扎领带,左手戴手表。 1号(面色较为轻松,带微笑,站起身来,身体微前倾):“好了,各位请注意听我说。你们打算怎么做都可以,我不打算制定任何规则。我们可以先进行讨论在进行表决,那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当然喽,我们也可以立刻进行表决。”讲话过程中,1号大部分时间目光直视正前方,间或稍转头扫视左右方,而后恢复直视状态。

十二怒汉观后感法律

十二怒汉观后感法律 西德尼吕美特的《十二怒汉》给我们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12位陪审员审理一起子杀父的案件,在面对11位认为有罪的同僚,8号陪审员坚定的回答了“无罪”的判定,并通过细致的推断,说服了其他十一位陪审员,做出了“无罪”的判决。8号陪审员的感性认识来源于对这个从6岁起就饱受父亲拳头,从未得到关爱的孩子的同情。良知驱动他独自面对十一位同僚的质疑,分析案件的可疑之处,阐述自己的观点。下面是《十二怒汉》在法律方面的观后感,欢迎阅读。 十二怒汉观后感法律80后的我们有幸接触先进的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无限快感,很少人体会到或者愿意去体会曾经人们生活的那个时代。然而如果通过某种方式回首前尘,我们会发觉自己渺小的人生只是在短暂的一瞬之间从世上掠过,却还没有机会去懂得什么是所谓的人生。 半个世纪前,我们都还没有出生,那时共产中国刚刚建立不久,国家主席是毛泽东,总理是周恩来,距离后来我们父辈所经历过惨痛的文化大革命还有近十年的时间。而就在此刻,世界的另一头,一群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市民坐在法院的会议室中,试图对一个年轻人的犯罪行为用匿名投票的方式做出公正的审判。五十年代美国人对于自己国家的法律、对公平和正义的思考疑问通过电影《十二怒汉》全部呈现在我们面前,令新世纪中国人唏嘘和感叹。这就是这部拍

摄于一九五七年的黑白影片带给我的震撼。 《十二怒汉》的主演亨利方达在二十四年后的一九八一年获得奥斯卡颁给他的终身成就奖,于第二年逝世。但是他的大名和导演Sidney Lumet的这部不朽巨著永留人间,为法律和公正下了一个强有力的定义。 “Life is in their hands,Death is on their minds”,这是本片的一句宣传语。当一个人的生命掌握在其他人的手中,这已经是对此人犯下巨大罪恶的最好惩罚。如果此人是无辜的,又可怜又无助,他只能祈求于老天的怜悯。幸运的是,这个审判发生在司法已经基本制度化和独立的美国,这个等待审批的嫌疑人,因为一位职业是建筑师的陪审团成员的坚持而最终躲过了一劫。 十二位陪审团成员刚进入会议室的时候,其中一人信誓旦旦的对主人公陪审团里的那位建筑师(亨利方达饰演)说:“我们要拨丝盘茧地把案情弄个水落石出”。可是刚一开始讨论,大家就主观地纷纷表示相信证人的证词和律师的陈述,十一人一致认为嫌疑人有罪。主人公却若有所思,举手反对。他知道他们今天很有可能会送一个无辜的年轻人上电椅,这绝不是能轻易就做出的决定。这份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权的关怀,使得他立刻成为焦点人物,也成为被攻击的对象。有的人想聊不相关的趣事,有的人急着去看球赛,有的人在推销自己的生意,还有的人根本不在意自己对此事的立

浅谈《十二怒汉》中蕴含的几点哲学原理

浅谈《十二怒汉》中蕴含的几点哲学原理 十二个普普通通的人,他们以前素不相识,以后可能也没有什么打交道的机会。为了一桩杀人案件,他们坐在了一起。就是这十二个人,被这个司法制度挑选了出来,组成了一个名叫“陪审团”的神圣组织,要开始决定另外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他是有罪还是无罪,是活着还是死亡。他们本来不懂法律,似乎也没必要懂得法律,因为他们不过是在法律强加的义务之下而被迫来到法庭的。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和生活背景,从事不同的职业,有自身更关心的利益,有不同的人生经验,有自己的偏好和性格。 这十二个普普通通的人,就是出自一部摄2007年的名叫《十二怒汉》的俄国电影。剧情描述纽约一名少年被控杀父,已经有11名陪审员裁定少年有罪,只有一位觉得可疑,提出异议,并凭耐心与毅力逐一说服了其他陪审员,少年最终被判无罪。这部电影故事内涵丰富,情节引人入胜,更是蕴涵了深刻的政治、哲学道理。下面,我们会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探讨《十二怒汉》这部电影中蕴含的哲学原理:首先,关于电影中有关认识论的第一组讨论:() 张:好的,既然由我来开篇,我就依该电影来谈一下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马克思哲学指出,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这个过程在《十二怒汉》电影中有着完美的诠释。在十二个陪审员对案件争执不下时,他们一遍遍的模拟了案发现场,得出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认识经历了由感性认识

到理性认识的能动飞跃,他们对案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那个男孩有罪无罪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列宁曾说: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杨:既然谈到了实践,那我就来谈一谈认识论中的实践观点。马克思主义在批判继承前人认识论成果的基础上,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一下四个方面: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而电影中的十二个陪审员,正是以一次又一次的实践,来检验自己的观点,最终来达成统一的意见。 王: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十二位陪审员对于案中那个少年是否有罪起先是一个人认为存在疑问,其余十一个人认为有罪,然后他们展开了激烈地争辩,逐渐的开始有人发现案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经过许久的辩论后最后大家的意见走向统一,一致认为该案件存有较大的疑点,认为那个少年无罪。由此可以看出,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一切事物只有经历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韦:大家都说了认识、实践、发展等,从这个影片中看到不少哲学

十二公民和十二怒汉观后感

《十二怒汉》和《十二公民》——观后感 76号单祎药学3130001016 观看了《十二怒汉》和《十二公民》之后,首先给我最深切的感触就是,《十二公民》与《十二怒汉》相比,其中融入了很多中国社会的鲜明又有特色的人物特征,使得整部片子更加符合中国大众的口味。 《十二怒汉》影片中的十二个角色都有着迥异的性格和职业,也有着不同的思维和表达方式。他们有的是巧舌如簧的广告商、仗义执言的工程师,有的是毫无见地的富家子、歧视平民的新贵族,同时也有性情暴躁的老警察、精明冷静的银行家、只赶时间的推销员。除了一位工程师外,剩下十一个人在讨论之前都确信男孩是杀人凶手。《十二公民》发生在暑期的一所政法大学内,未通过英美法课程期末考试的学生迎来补考。他们组成模拟西方法庭,分别担任法官、律师、检察官等角色,审理一桩社会上饱受争议的“20岁富二代弑父”案。12位来自社会不同阶层的学生家长组成了陪审团,他们之中有医生、房地产商、保安、教授、保险推销员等,在听取学生法庭审理后,将对本案做出“最终判决”。但是很显然,《十二公民》中的十二位家长与《十二怒汉》中的十二位陪审员在身份上有着本质上的不同:12位陪审员的意见直接关系到那个十八岁男孩的命运,而作为学生家长,他们的意见可能只代表着公平与正义,而并不会对最终的结果造成直接的影响。 但是,无论他们的身份如何,对正义和公平的追求氛围逐步影响着他们每一个人。随着对关键证词和证据的确证与辩论,陪审员们开始对男孩有罪这一观点进行反驳,一次次的表决出现了戏剧性的改变:11对1、9对3、8对4、6对6、3对9、1对11。最后,通过不同的冲突与较量,十二位陪审员都达成了一致的意见:无罪。 从《十二怒汉》这部影片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美国陪审团制度的特点:即不是证明嫌疑人无罪,而是证明该案子证据不够充分,无法定罪。陪审制度是指国家的司法机关在审判案件时选拔不具备法律专业知识的普通公众参与审判的制度,在我国叫做人民陪审员,而在英美等国家则被称为陪审团制度。它是一项有着重要作用的司法制度,在英美法系国家极具特色,是司法民主化影响最深远和历史最悠久的一种模式,也是特定人数的有选举权的公民参与决定是否起诉嫌犯、并对案件作出判决的陪审制度。 我国人民陪审员与英美陪审团人员在工作和权利、义务上有相同之处,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两项制度都有参与听审案件的权利;独立发表评议意见,不受干预的权利;不因履职而受解雇的履职保障;履职有一定的报酬;都有回避和保守秘密的义务。同时,在很多方面都有不同。首先,两种制度的起源不同。我国近代的陪审制度起源于清朝末年。美国的陪审团

《十二怒汉》台词简析

1.01 1.02 他在贫民窟出生,九岁时母亲就过世了 他在孤儿院待过一年半当时他父亲因为伪造文书罪入狱 他是个天性不良的野孩子为什么因为每天都会有人打他 (此段话含有谬误,其中“因为每天都会有人打他”并不能推出来“他是个天性不良的野孩子”,且“他在贫民窟……他是个天性不良的野孩子”犯有“诉诸人身”的逻辑谬误) 1.031、1.032 02:这真的很难说出个为什么,我就是觉得他有罪,从证词来看非常明显,有目击者看到他杀人 03:这就是我的个人想法,对本案我并没有个人偏见,我只想讨论事实 住在凶案现场楼下的老人在凶案发生当晚的十二点十分他听到类似发生争执的吵闹声 ,他听到那个孩子大叫着“我要杀了你”,一秒钟后他听见有人摔倒的声音。于是他跑到门口,看到那孩子冲下楼梯离开。他打电话报警,警方发现那人胸口插了一把刀,法医推测死亡时间大约是午夜。 (“其中讲述的‘事实’——‘住在凶杀案现场……死亡时间大约是午夜’用来佐证男孩有罪) 04:很明显那孩子的说词根本都是在瞎编 他说他案发时在看电影,但他完全想不起来那部电影跟演员们的名字。没有人看到他进出电影院。 (从“他说……电影院”推导出男孩在“瞎编”) 10:住在对街的那女人,她看到他杀人。 案发时这个女人躺在床上,她睡不着,热到受不了,她从窗户往外看,看到那孩子将刀子插进他父亲的胸口。时间是十二点十分,他家跟她家只隔了一条电车轨道,她目睹他杀人的经过 (“案发时……经过”是又一个对男孩有罪的佐证) 08:当时刚好有一列电车经过? 10:这辆电车上没有乘客,它是要开到市区去的。当时车上的灯光全暗,律师证明了透过电车车窗的确可以看到东西 (“律师证明了透过电车车窗的确可以看到东西”可以推导女人在当时有看见的能力,并不能直接证明女人确实看到了犯罪过程) 08:你不相信孩子,为何相信女人,他们是一样的。 (这是一个类比,“孩子”和“女人”都是人,有共同属性与可比性,“他们是一样的”,都

十二怒汉人物分析——八号陪审员戴维斯

十二怒汉人物性格分析——八号陪审员戴维斯 本来我是不打算看这个类型的电影的,并不是说我不喜欢破案推理类的电影或小说,只是我对剧情实在没什么兴趣。不过既然老师放了“拿它做三好生评取标准”的狠话,那我也只能恭敬不如从命了。 如果非要问我对哪个人物印象最深,只能说非戴维斯莫属。其次是2号,这个就暂且不提。为什么是他?没什么好问的,大家对他的印象都不浅。在这十二个怒汉(我以无力吐槽名字)一致认为那个青年有罪时,只有他提出了疑问。嗯,最终他也救了那个青年。 我欣赏他两点,一是他的智慧,他用书面投票的方法解决了人们固有的从众心理(即随大流),在那些死性不改的慵懒的人身上施加压力,使这种本就没多少立场的人轻易改变,投了“无罪”。可见他在心理方面的造诣是有多高!他还能从案件的蛛丝马迹中看出杀手的行为和动机,判定那个男孩是无罪的。只有这样心思缜密的人才有资格担任法庭中陪审员这种一言定生死的职位的人。 在这甚小却神圣的法庭中,集结了各种年龄、职业、性格(性别就忽略吧)的人,他们有的是社会底层贫困潦倒的穷人,也有的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读书人,遍布社会各个阶级。十二个人,不如说是十二种人,这个法庭,俨然就是一个社会!那个男孩,在如今的社会比比皆是,可戴维斯却不知跑哪儿去了?也许是出国旅游去了。 第二点,就是他所拥有的正义感。然而,这东西在当今社会如今已所剩无几,或许是被五十多年的时光磨去了。人们的眼睛被光鲜亮丽的表面所蒙蔽,却看不见路边被逼行乞的孩子,被打的头破血流的上访者。前几日随母亲回老家,一家人聊天内容不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抱怨乞讨者一月讨的钱太多和北京上访者太多。我不大高兴,许是年轻气盛见不得社会阴暗面,知道的再多再有见闻心里也难免愤愤不平。最近看了一部小说,十宗罪,里面记录了两起案件,一个是政府强拆村民上访被打,一个是孙子被拐卖奶奶行千里路向政府求助却被拒绝,无奈之下上马路拦了特案组的警车。就前两天,我收到一封邮件,大概就是展露某些真实却被媒体屏蔽的“负面”信息,然后我转了。就这几件事,我可谓是百感交集,可也只是难过,凡事不能苛求十全十美,就像那本小说中的一句话——“有光明的地方,就会有黑暗。”是啊,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像戴维斯一样正义,可是,我也希望这种正义能够延续下去,而不是被黑暗吞噬。 二十一世纪却人才吗?不缺,缺的是像戴维斯这样的人。

俄版十二怒汉观后感

俄版十二怒汉观后感 俄版《十二怒汉》取材自好莱坞名导薛尼卢梅的同名旧作,将时空搬移至21世纪的俄国,导演米哈尔科夫试图通过讲述一名陪审团员为一名被控谋杀的车臣少年奔走翻案的故事,暗喻如今已重拾当年荣耀繁盛的大国俄罗斯,在面对‘车臣问题’所应有的宽容与大度。导演不但亲自挑选俄国一流演员演出片中的11名陪审员,自己更亲自出饰‘陪审团主席’一角,俄国版的电影海报也由他亲自上阵。下面是俄版《十二怒汉》的观后感,欢迎阅读。 俄版十二怒汉观后感曾在有关老人家希德尼鲁迈特影片的影评中,不止一次地提及他的执导初体验于1957年公映的《十二努汉》。去年,该片推出了50周年数码修复版,重温后发觉,这部精彩且经典的法庭戏,至今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于方寸之间尽显了事物的渐变发展、辗转腾挪和跌宕起伏,每个演员都给出了适合角色的表演及情绪收放,而鲁迈特那独特的表现技法、风格鲜明的影像风格,以及对影片节奏的准确把握,依旧令人感佩万千。 在相对单一的场景下,营造出多变而繁复的剧情氛围、人物特色及心态状况,黑白影像《十二怒汉》不仅做到了于简练直接中凸显惊心迷离、环环相扣,还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并从中彰显了鲁迈特在打造法庭戏方面的天赋,展示了他于相对密闭的空间里上演群戏的掌控能力。影片时长一个半小

时,主要场景只有简单的四处,其中三处,有关法院门口、法庭和洗手间的戏,加起来也不过五分钟,重要的戏份都集中在陪审团审议室里,这个单一到惊人的场景,却被鲁迈特运用多种技法,如心理分段或视觉分段,重点刻画或群像构图,呈现出了多姿多彩、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境界,也令这出原本枯燥乏味又背景沉闷的法庭戏,出脱得远远脱离了烦闷的概念。 影片始于一起凶杀案件的庭审结束,陪审团需要达成一致意见之时,对于整个案件的发生过程,观众是通过陪审团在合议时断断续续的表述才间接获知的,从而捕捉了观影注意力。一开始,影片就给出了一个闷热午后的环境氛围,狭小的陪审团审议室里,电风扇也处在罢工状态,12个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年纪、拥有不同心态和成见的男人,大汗淋漓地开始对这起谋杀案做出判断。燥热的环境烘托出了人物想早点做出统一结论的迫切感,而亨利方达饰演的建筑工程师却在这个时候投出了唯一的否定票,从而将激烈辩驳和成员间的矛盾拉开了序幕。接着,这12个男人在斗室里展开了相当精彩的辩驳,仿佛一场炽热的关乎逻辑推理、口才表述、内心良知、人文观念的角力,又似一副反映彼时社会不同阶层人物心态的图画。 在此过程中,每个人物的言谈举止无不透露出此人的社会身份和心理层面,其间不乏波涛汹涌的阶层撞击和性格

1.电影《十二怒汉》之法律解析

电影《十二怒汉》之法律解析 一、影片背景 1957年由西德尼·吕美特执导,亨利·方达主演的《十二怒汉》是一部分以陪审团为主角的法庭戏,是探讨美国陪审员制度和法律正义的经典之作。 本片讲述了十二个陪审团成员对一个少年弑父罪名的指控过程,影片以民族矛盾为背景,展现了一场司法制度与人性情理的较量。整个故事发生在一个房间里,原本以为会很单调,没想到着实有趣,十二位陪审团成员的观点的激烈交锋让整部电影情节非常紧凑,引人入胜。12位陪审员将作出决定他一生的选择。12陪审员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他们当中有广告商,有工程师,有警察,有银行家,有推销员……美国的陪审制度要求所有陪审员必须取得一致意见才能做出判决,所以当第一次11票:1票认定少年弑父罪名成立的时候,所有人都以为屈服的会是那个唯一的1。但亨利·方达出演的工程师以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勇气开始提出疑问,放大疑点,逐渐说服每一个陪审员。 这部以陪审团为主角的法庭戏节奏利落,结构紧凑,主题严肃,丝毫不因故事场景的局限性而显得沉闷,而且众多演员均有精彩表演,将一个深入探讨陪审团制度利弊的故事拍出了浓厚的戏剧性和吸引力。整部影片通过演员精细的表演和精彩的台词,折射出人性的高贵、责任、正直,同时也无情地鞭挞了人性的脆弱、阴暗和自私。它也形象地说明了陪审团制度的特点:即不是证明嫌疑人无罪,而是证明该案子证据不够充分,无法定罪,这也是西方法律制度“宁可放走一万,不可错杀一个”的例子。 二、案情介绍 在经过六天冗长枯燥的听审之后,法官终于对陪审团发布裁决指示了。被告是一名在贫民窟中长大的年仅18岁的男子,被指控在午夜杀害了自己的父亲。法庭上提供的证据极具说服力,主要有两位证人的证言:居住在对面的妇女透过卧室及飞驶的火车窗户,在60码外隔着一架铁路桥看到被告举刀杀人的过程;楼下的老人听到被告高喊“我要杀了你”及身体倒地的声音,并跑出走廊看到了被告跑下楼梯。在法庭上,男孩辩解自己从午夜11点到凌晨3点之间并不在场,而是去看电影了,但他却说不出自己看了什么电影,以及主演是谁。此外,有人证明他曾买过一把与凶器一模一样的弹簧刀。陪审团在庭审之后退庭评议,必须达成一致结论才能正式结案。 12名陪审团成员中有广告商、工程师、富家子、新贵族、银行家、推销员等等。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和生活背景,从事不同的职业,有自身更关心的利益,有不同的人生经验,有自己的偏好和性格。很多人希望早点结束枯燥的审判回去忙自己的事,在第一次投票表决是否有罪时,结果为11:1,只有8号陪审员投了无罪票,坚持要求进入讨论阶段。8号提出了自己对证据的怀疑,经过反复争吵和一次又一次的激烈争论和思维斗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本案有着诸多疑点,每一轮表决都有人折向无罪方,原因各异,有的因为习惯于附和,有的因为要赶时间,有的因为确实认为有疑点。整个过程经历了七次表决,表决方式有写纸条、举手、口头表示,其结果分别是:11比1;10比2;8比4;6比6;3比9;4比8;1比11,同意有罪的人越来越少,最后顽固坚持被告有罪的陪审员终于放弃立场,被告被宣判无罪。 影片中,陪审团一共提出了五个合理怀疑(reasonabledoubt),分别为: 1.住在对面的女证人说她亲眼看见男孩将刀举过头狠狠往其父亲胸口刺下,当时正有一辆六节的火车经过,她透过火车最后两节看到此情景。但八号陪审员曾经住在铁轨旁,他认为火车噪音极大,跛脚老伯不可能清楚听到少年说“我要杀死你”这句话。 2.跛脚老伯说他听到少年说“我要杀死你”后隔了一秒,听到有物体倒下(研判是其父

十二怒汉观后感 1500字

十二怒汉观后感 1500字 当12个陪审团聚集在一起的时候,有的人想着早点去看球,随便举手表决一下就结束无聊的讨论,反正结果如何都不会影响自己的生活。有的人则是一开始就带着对贫民窟孩子的偏见在叫嚣着,似乎那些贫民窟的孩子都跟老鼠一样。有的人则是完全没有主见,谁有理就听谁的。当然也有人是正义的,也有人仔细的分析,不放过一丝一毫的细节。下面是1500字的《十二怒汉》观后感,欢迎阅读。 十二怒汉观后感 1500字给马路边的乞丐丢几块钱,这能算是“慈悲为怀”吗?对我来说,如果这样的“善举”就能满足一个人的良心,那我怀疑那个人的良心到底有多么廉价。 《十二怒汉》,一个多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的名字,仿佛银幕上即将充斥着暴力与血腥。然而这部美国片的原名就是“12 angry men”(十二个愤怒的男人),却是一部法庭片。若说愤怒,电影中也不是全然没有,3号陪审员作为“愤怒的男人”似乎最典型不过。从头到尾他都在怒吼咆哮,一遍遍强调着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几乎让人以为他想要凭借大嗓门把被告送上电椅。而3号也是最顽固,最后一个同意“被告无罪”的人。可他的立足点呢?只是出于逃避自己没有教育好儿子的责任。在生命面前,这样的“愤怒”似乎卑微得可笑。

全片剧情开始之前就出现了一个概念:“疑罪从无”:在没有提出完全定罪的证据之前,应当主张被告无罪。大意就是“宁可放过一千,不可错杀一个”。这一点深深地影响了当代美利坚合众国的司法体系,“倒逼”美国的司法人员以近乎强迫症般的苛刻对待案件审理的过程。同时这也构成了本片主题的奠基石,引导出一连串激烈的冲突矛盾在狭小的休息室中爆发。 对证据的怀疑使得8号陪审员从一开始就站在了多数人的对立面。“少数服从多数”,这应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种解决分歧的办法。可是美国的法院却要求全体陪审员必须取得一致意见才能做出最终判决。这不是自找麻烦吗?十二个人的陪审团中,持不同意见者必须花费大量时间说服他人;同样地,只要出现一条异议,其他人也就可能需要费尽口舌方可驳回。这样费时又费力的陪审团制度,对大多数国人来说,想必都是“笨拙”而陌生的。然而在我看来,这种做法不失为一种慈悲。《太平广记》卷一七四引《谈薮》谓:“薛道衡游钟山开善寺,谓小僧曰:‘金刚何为怒目?菩萨何为低眉?’答曰:‘金刚怒目,所以降服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好一个“慈悲六道”! 8号陪审员出于对被告生命的尊重,出于对“法治”精神和宪法的信仰,成为了“少数派”,以一人之力对抗十一

普法电影12公民观后感800字左右范文赏析

普法电影12公民观后感800字左右范文赏析 《十二公民》是一部体现陪审员制度的电影,下面是橙子为大家整理的12公民观后感800字,希望你会喜欢! 12公民观后感800字:快感 《十二怒汉》足够经典,翻拍自《十二怒汉》的《十二公民》也挺让人满意。 看《十二公民》之前,浏览了一下剧情介绍。某政法大学里为补考而设的带有实验性质的虚拟法庭上,是十二位来自社会各阶层的人士,而他们并没有决定他们所讨论的案件审判结果的权力。就在这样的法庭上,一个极富责任感的检察官以一己之力说服了其他十二位“陪审员”,让正义得以伸张。 开始觉得故事的开端有些无力,而且这样的移植让片子定调很低,甚至给人俗气之感。但接着看下去我的看法发生了转变。其实这样的设计是很讨巧的,既解决了剧情合理性的问题,又在审查制度下符合了有关规定、规避了踏入雷区的风险。 《十二公民》虽是翻拍,但把它的故事放在当今中国社会的特殊语境下讲述也合情合理。而且故事环环相扣,整部影片无论是小段落还是总的结构都可自圆其说。即使片中人物有时的反应给人以故弄玄虚和拖沓之感,但这种抽丝剥茧式的推理还是让观众沉醉在了解谜的快感之中。 片中人物的设计很用心,个个形象丰满、个性鲜明,让人难忘。其中9号陪审员老大爷回忆自己在“反右”中遭遇一场戏,合理推进

剧情往下发展的同时,可以让人更深刻地认识到“多数人的暴政”为何物。还有蹲过监狱的5号陪审员,用自己的经历让人明白冤假错案的危害。除此以外,4号陪审员的“干爹”身份、10号陪审员的地域歧视、6号医生对生命价值的思考、7号小卖部老板生活的辛酸、11号校园保安的大学梦无不令人印象深刻。主创们正是通过他们的言行传达了自己的价值观、表明了自己对一些问题的态度。 其实,这部片子的成功还在很大程度上仰仗了演员的表演。众多话剧出身的演技派带着一个年轻演员飚戏,让人看着直呼过瘾。 12公民观后感800字:改革的快车 其实,这部片子的成功还在很大程度上仰仗了演员的表演。众多话剧出身的演技派带着一个年轻演员飚戏,让人看着直呼过瘾。 从试听技巧运用的角度看,该片亦可圈可点。导演光是靠场面调度和5.1声道的熟练应用,便盘活了一个平淡无奇的废旧厂房。影片结尾处的那个充满了诗意的平移长镜头中,导演更是将场面调度用到了极致。片中,导演还利用灯光模拟天气的变化,适当地烘托了影片的气氛、外化了人物的内心活动。 可以说,这次的翻拍尝试是相当成功的,除了以上谈到的片子本身,《十二公民》也是一部踩着时代步点,反映时代精神,为时代主题而生的电影。 当影片倒数第二个镜头终于揭开了8号陪审员的身份谜底,当片尾字幕出现了本片的策划单位,我们恍然大悟。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影片是我国司法公正以及检察机关自己的一部形象宣传片。不同于

十二怒汉观后感英文版

十二怒汉观后感英文版 在1957年由悉尼(卢曼特执导的《十二怒汉》是探讨 美国陪审员制度和法律正义的经典作~本片则是由威廉(弗 里德金重新拍摄的电视版~由杰克(莱蒙取代亨利(方达演 男主角~其他合演者包括金像奖影帝乔治(C(斯科特。下 面是英文版的《十二怒汉》观后感~欢迎阅读。 十二怒汉观后感英文版 As a IMDB movie, originally only read and when the university language class fuzzy again writing film is a very extravagant things, but this afternoon again like a completely blew my mind, giving too many surprises and things will still lead a person to endless aftertastes, on the next. Talk before seen a movie, called the man from Earth (the man from the earth), features a proposed very beautiful view or treason and heresy, by constantly review and logical scrutiny to details of other people's point of view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The point is that the language of art and clever reasoning, give people the feeling of layers of peeling cocoon. This 12 anger is more in-depth study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United States judicial and democratic system. Originally seemingly incontrovertible case 1 / 14 because the jury has an objection, so an amazing negotiations began. The opposition is a smooth and logical architect, and a producer of the film. The first round of the debate is mainly composed of a It's

直面内心,尊重生命 —《十二怒汉》人物的精神分析

World Literature Studies 世界文学研究, 2015, 3(3), 107-113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5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714893459.html,/journal/wl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714893459.html,/10.12677/wls.2015.33017 Face up to Your Inner Heart and Respect Every Single Life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Figures in 12 Angry Men Jiajun Qia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Shanghai Email: qjjsmu@https://www.wendangku.net/doc/3714893459.html, Received: Aug. 13th, 2015; accepted: Sep. 1st, 2015; published: Sep. 4th,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714893459.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scholar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interested in the study of movie literature. The classic film 12 Angry Men remains relevant in our society today that advocates the rule of law. The psyc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jurors ran throughout the whole story in the film.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d, ego, and superego of the jurors using Freud’s framework of psychological anal-ysis. 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the reason why the twelve jurors unanimously voted “Not Guilty” is that they struck a balance between their id and superego with their ego. After heated debates, they finally faced up to their inner hearts and made a prudent decision, a move that reflected their re-spect for the life of the suspect. Keywords 12 Angry Men, Juror, Freud, Psychological Analysis 直面内心,尊重生命 —《十二怒汉》人物的精神分析 钱家骏 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Email: qjjsmu@https://www.wendangku.net/doc/3714893459.html,

十二怒汉观后感2000字欣赏

十二怒汉观后感2000字欣赏 《十二怒汉》这部电影由西德尼·吕美特执导,亨利·方达、李·科布、马丁·鲍尔萨姆等主演,讲述了在法庭上,一位被指控杀害了自己父亲的十八岁男孩,由十二个人最后审判他是否有罪,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十二怒汉观后感2000字 欣赏。 看《十二怒汉》的过程中,我不停在思考,老师布置这项作业的 用意何在,是希望我们借这部电影思考如何在群体生活中保持独立理智的批判性思维,还是在组织管理中如何进行科学而理性地决策,又或是在社会中如何推行有效的民主制度?围绕一个贫民窟少年的血案,电影的135分钟大量时间都是在一间闷热的会议室进行的交错对话,给我带来的是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部1957年拍摄的电影,我想放在现在仍然会重复这样的场景和对话。随着碎片化信息的涌入和大部分人对有效信息筛选和组织能力的不足,人们的主观印象和偏见渗透到几乎每一个生活和工作的细节里。看见的都不一定是真的,更何况听见的,就像片中开篇大部分人对嫌疑犯的推测都基于对贫民窟、不良少年的刻板印象,而草率地作出了自己的判断。电影的妙处在于将12个人关在一个会议室里,让 他们彼此进行逻辑质疑和讨论——很快,一个成长于贫民窟的人就反驳了他们的主观臆断。不要从别人的嘴里认识世界。

如果先投票再进行讨论,会不会受别人的投票影响自己下一轮的投票?群体的大部分一致往往会使个体质疑自己的决策——这需要个体极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信判断能力;那么如果先讨论再进行投票又会不会因为别人的观点,影响自己的投票?不同的个体意见的不一致如何达成最终群体的统一——这取决于群体的责任意识和一致对真理的尊重,绝对不是因为一场比赛或一场闷热的雨就应该仓促结束的审议。 所以,理性地看,最后无论结果如何,有可能挽回一个少年性命地是因为在这个会议室里建立了一套制度,一套规避了个体偏见和群体不理性的好的制度,好的制度坏人可以退下去, __好人都无法站出来。 当然,每个制度都会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民主最大的好处就是,以一个大的基数去减少群体性错误的偏差(这是我觉得的大多数“民主”能实现的)。前一段时间看了一部电影《一出好戏》,讲的就是群体对于个体,或者说环境对于个体的影响,让我想到路西法效应——就是一个环境情境对于一个人甚至一群人的影响,简而言之就是恶劣的环境下,好人也变成恶人。只有在一个受到保护的制度里,一位有独立思想且能够坚持自我的人,才能理性地 __、说道理,不受情绪影响,不受权威压迫。

十二怒汉人物分析

十二怒汉人物分析 亨利.方达所饰演的角色作为片中唯一的英雄人物,表现方式非常直接,也不需要过多细节暗示,所以导演只在洗手间一段点出他是一个建筑师以通过职业铺垫出他细致谨慎的性格,因为建筑的事可大可小,但严重起来确实人命关天,所以方达在并不能确定疑犯是否有罪的情况下投出反对的一票。而这样通过职业来暗示出人物性格的还有钟表匠,广告公司职员和团长,但这在后面再谈,因为现在我要分析的是戏中最有趣也最关键,同时也最能体现出编导通过细节反映出人物性格的绝妙手法--那个老头。 一定有很多人跟我一样第一次注意到这个老头儿是在他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方达那一刻,此时导演通过匿名投票和发生争执两场戏的铺陈使老头站出来的这一刻成为一个高潮,但是这个高潮很快就降温了,因为老头儿也不是出于发现了新证据而投出无罪票,只是因为他敬佩方达的勇气。但实际上这已经是导演为老头儿这个人物做的第二次细节暗示了。那第一次是什么呢?我相信观众此时不会看出这个暗示,更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因为导演此时还不想点破这层窗户纸,他要为影片的又一个高潮也是本案第二个非常有力的疑点(第一个疑点是方达掏出的那把与凶刀一样的弹簧刀)出现做足准备! 一个中风的老人怎么可能在听到凶案发生后的15秒内跑到前门并看到凶手夺门而出呢?疑点出来了,戏中高潮随之而到--如果作证的老人做不到为什么要在庄严的法庭上撒谎呢?!谁掀起了这场高潮戏,陪审团中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方达的人,而后发生了什么?当陪审团中有人提出上面的疑问时,老头儿慢慢坐了下去,低下了头--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个迟暮的孤独老人渴望赢得别人的关注。此刻细心的观众一定会立刻回想到影片开头陪审团中一直有一个人在厕所里直到有人去叫他,是谁?正是这个老头儿,当那个卖桔子酱的推销员刚进厕所老头就出来了,显然他并没有处理什么“紧急事务”却为什么要在会议即将开始才出来呢?因为他同样是一个迟暮孤独的老人,如果他不这样做,没有人会注意到他的存在呀! 这是一个怎样病态的社会呀,一个因为年迈而被社会抛弃的老人为了引起别人那卑微的注意不惜将一个可能无辜的孩子送上电椅,而同样的病态出现在这本应代表着正义和公理的十二人陪审团里,一个只关心自己喜爱球队比赛的推销员随意左右着手里那张本应神圣的一票,却意识不到那代表着一个可能无辜人的生死;一个对出身低微的人充满歧视的上层社会人士不顾确凿的证据因一己之私要将疑犯送上电椅... 基本上以上那两个人物就像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赤裸裸的无耻一样没什么细节可言,导演也只是在通过这两个角色表达他的社会意愿。而影片另一个显示导演细节功力,也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角色应该算是那个陪审团的团长了。 从他的穿着和相貌来看并不像一个有着很高社会地位的人,为什么却能担当陪审团团长的角色呢?而且他在整个疑点分析的过程中没有提供任何有益的证据,显然也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并且无论疑点分析达到怎样一个地步他都在坚持最初的选择--有罪!从他的表情中看不到任何犹豫只是在固执的坚持,我们不得不问为什么?影片同样安排了一个细节,当争执达到一个高潮的时候,有人在质疑团长的控制能力,有些焦躁的团长说出不干了的意愿,但并没有人愿意站出来担当这个团长的位子,而他最后也默默继续着团长这个角色。 一场大雨突然到来,团长和方达合力关上了一扇窗户,两个交谈起来,从交谈中我们第一次知道了这位团长的职业,一个学校橄榄球队的教练,而就在这次谈话之后的投票中,团长投出了无罪的一票。这时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这位团长的表现不由得恍然大悟。作为一支球队的教练他显然有着一定的组织和领导能力,所以他自愿担当起陪审团团长的职务,而且做得还不错。同样作为一个教练当他在赛前制定出一套战术时显然是对自己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