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胸腔闭式引流术并发症

胸腔闭式引流术并发症

胸腔闭式引流术并发症
胸腔闭式引流术并发症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并发症1:复张性肺水肿

原因:患侧肺或双肺在短时间内(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得以复张。预防与处理:

1. 肺长时间压缩的病人,如7天以上,首次排液量≤1000ml,抽液在500ml左右,

尽可能少量、多次、间断性引流。

2. 大量排气、排液或术后要密切观察病情,凡短时间内发生胸闷、气短、心悸、

持续或频繁咳嗽,要高度警惕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生,立即停止有关操作,报告医生并处理。并发症2:纵隔摆动

原因:大量胸腔积液、积气引流过快、过多或剧烈咳嗽使气体过快排出胸腔。引流

管脱落形成开放性气胸。预防与处理:

1. 大量积液、积气引流时应控制引流速度,一般放500ml后夹管5~10min,根据

病人的情况再放500ml再夹管,避免一次放气放液过多过快。 2. 剧烈咳嗽者嘱其勿用力过度,必要时应用镇静镇咳药。并发症3:引流管脱出

原因:固定不妥;活动不当拉脱。预防与处理:

1. 妥善固定引流管,并留有足够长度,以防翻身、摆动时脱出胸腔

2. 严格交接班,做好活动指导,避免拉脱。

3. 引流管脱出立即用凡士林纱布及无菌纱布按压创口,通知医生,如按压后病人迅

速出现呼吸困难、气管移位、皮下气肿等症状,应揭开纱布,使气体溢出。 4. 护士不能离开病人,直到医生到场。并发症4:引流管阻塞

原因:引流管扭曲、折叠、受压或未定时捏挤,使管腔被凝血块或脓块堵塞。预防与处理:

1. .观察水封瓶内玻璃管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定时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

2. .若水柱不波动,患者有胸闷、气急可能是引流管阻塞,应及时检查引流管有无

扭曲受压、有无血凝块堵塞,如有血凝块堵塞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 鼓励病人尽早下床活动,平时多做深呼吸、有效咳嗽,必要时每2小时一次给与

肺扣打。

并发症5:皮下气肿

原因:切口大于引流管直径;引流管不通畅或部分滑出胸腔;剧烈咳嗽致胸内压急

剧增高。预防与处理:

1. 引流管的粗细要适宜,切口大小要适当。

2. 妥善固定引流管,并留有足够长度,以防翻身、摆动时脱出胸腔。

3. 一旦滑出应嘱咐患者屏气,迅速用手捏紧引流口周围皮肤,使引流口创缘闭合,然后用凡

士林纱布及厚层纱布封闭伤口,并立即通知医生做进一步处理。

4. 局限性皮下气肿,不需特殊处理可自行吸收,如疼痛肿胀,应做好止痛及宣教解释工作。

5. 广泛性皮下气肿,患者出现疼痛、呼吸困难,即通知医生行皮下切开引流,或粗针头穿刺

以排出气体减轻症状。

并发症6:肺不张

原因:术后未做有效咳嗽咳痰或引流不畅所。预防与处理:

1. 应做好术前教育,解释术后咳嗽咳痰对肺扩张的重要性。

2. 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后取半卧位,第二天鼓励病人尽早下床活动。

3. 鼓励患者做有效咳嗽咳痰,避免剧烈咳嗽,定时翻身拍背。

4. 鼓励患者做吹气球的动作,利于肺部扩张。

5. 若胸片检查示明显肺不张,可经鼻导管吸痰或应用支气管镜吸痰,必要时行气管

切开,以利于引流液的排出及肺部扩张并发症7:胸腔内感染

原因:引流不畅,引流时间过长引起伤口逆行感染;引流液倒流入胸腔;未遵守无

菌操作原则预防与处理:

1. 手术时应按规程操作,胸腔闭式引流放置应低于胸腔60cm。

2. 搬动患者时,切勿将引流瓶提至高于引流管的胸腔出口水平面,先钳闭,至搬动

完毕再松开以防引流液倒流入胸膜腔。

3. 更换引流瓶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引流口敷料应1~2天更换1次,如有脱落或污

染时应及时更换。引流管一旦脱落,决不能将原引流管再插入,以免感染。 4. 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一旦出现体温升高,胸痛加剧等应及时报告医生,并予

以处理。

胸腔闭式引流教案

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案及讲稿(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外科护理 授课对象护理本科三年级授课类型理论教学授课教师职称 授课章节题目第三十章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学时数 1 授课时间2014.07.15 第6节 教材名称《外科护理学》教材主编李乐之教材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版次第五版 教学目标主要目标: 1.了解胸膜腔生理特点 2.熟悉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和适应症 3.掌握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点并运用于实际 4解释胸腔闭式引流的原理 同时目标: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临床思维和责任心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 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和适应症 2.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点 难点:1.胸腔闭式引流的原理和 2.胸腔闭式引流异常情况的分析 教学内容的深化与拓宽课后将有关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和胸膜腔生理的文献上传至群共享中,同学抽时间自学 专业英语词汇要求胸腔闭式引流Closed Drainage of Thoracic Cavity 胸膜腔Pleural Cavity 胸膜腔负压Intrapleural Negative Pressure 教学方法教具教学方法:讲授法、讲授、设疑、解答、视频观看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视频 教研室意见课程组长签字:教研室主任:

教学进程手段与时间 第三十章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课程导入:回顾上次课知识、提问 一、胸膜腔解剖生理 1、概念 胸膜腔(Pleural Cavity)是由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之间形成的具有负压的封闭腔隙。 2、胸膜腔负压: 正常平静呼吸吸气压:-0.8~-1.0kpa(-8~-10cmH2O) 呼气时:-0.3~0.5kpa(-3~-5cmH2O) 深呼吸:-6~3kpa(-60cmH2O~30cmH2) 3、负压生理作用: 正是由于它存在的负压,才能促使肺组织的膨胀,维持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并且能够增加上下腔静脉的回心血量。 二、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及适应证 1、目的 (1)引流胸膜腔内的积气、积血和积液 (2)重建负压,保持纵膈的正常位置 (3)促进肺膨胀 (4)发现胸膜腔内活动性出血,支气管残端瘘等 2、适应证 (1)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血胸、脓胸 (2)心胸外科手术后的引流 (3)气管、支气管瘘者 禁忌:结核性脓胸 三、原理及装置 1、原理 (1)将胸腔与外界进行隔离 (2)重力作用排出胸腔内液体或气体 2、装置的介绍 (1)种类:单瓶、双瓶、三瓶 (2)集液瓶特点:装入无菌蒸馏水/无菌生理盐水;橡胶瓶塞封柱;长/短两根玻璃管插入圆孔;短管远离液面与大气相通;长管插至液面下3-4cm 2分钟回顾 3分钟讲授 3分钟讲授 3分钟结合图片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37458

第一节胸腔穿刺术 【适应证】 1.有胸腔积液者,为明确其积液的性质或抽出胸腔积液以便检查肺部情况。 2.通过抽气、抽液、胸腔减压治疗单侧或双侧气胸、血胸或血气胸。 3.缓解由于大量胸腔积液所致的呼吸困难。 4.向胸腔内注射抗肿瘤或促进胸膜粘连的药物。 【禁忌证】 1.体质衰弱、病情垂危难以耐受穿刺者。 2.对局麻药过敏者。 3.有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出血倾血,大咯血。 4.严重肺结核及肺气肿者。 5.疑为胸腔包虫病患者,穿刺科引起感染扩散,不宜穿刺。 6.穿刺部位或附近感染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术前准备 (1)穿刺点的选择与定位:若是胸腔抽气则多选在锁骨中线第 2 前肋间,若是抽液则多选在肩胛线、腋后线或腋中线第7、8肋间。若为包裹积液或少量积液穿刺,则要依据胸透或正侧位胸片、超声定位。多发性肺大泡反复气胸导致胸壁粘连的必需根据影响学资料确定穿刺点,防止误穿肺大泡导致张力性气胸。 (2)胸腔穿刺包、局麻药物等物品。 (3)向家属及患者详细说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取得患者配合和家属理解。 2.麻醉与体位 (1)体位:抽取胸腔积液时一般为坐位,嘱患者跨坐在椅子上,面朝椅背,可如病情较重可取半卧位。抽气时一般选取半卧位。 (2)麻醉:皮肤消毒,铺单后,用1%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先在穿刺点处做一皮丘,然后将麻药向胸壁深层浸润至壁胸膜,待注射器回抽出气体或液体证实已进入胸腔后拔出麻醉针头。 3.手术步骤 (1)局部麻醉后,应用胸腔穿刺针从皮肤穿刺进入,针头应沿着肋间隙的下部,下一肋骨的上缘进入胸腔。这样既可避免损伤肋间血管,又可作为进入胸膜腔的标志,避免进针过深而伤及肺组织。有经验的医师在针头刺入胸膜腔时能感到落空感,表明针头已进入胸腔。也可采用带有一定负压的注射器,以便更好地显示针头是否进入胸膜腔。 (2)当术者调整好针头位置,可以顺利地抽出气体或液体后,即由助手用血管钳在靠近皮肤表面将穿刺针固定,避免针头移位。穿刺针通过10cm长的乳胶管与一个30ml或50ml的注射针管连接。待注射针管抽满时,由助手用另一把血管钳夹闭乳胶管,取下注射针管排出气体或液体,如此可以避免空气进入胸腔。然后注射针管再连接上乳胶管继续抽吸。 【注意事项】 1.穿刺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人的呼吸及脉搏状况,对于有紧张心理的个别病人应事先消除畏惧,可予穿刺前半小时给予地西泮10mg或可待因0.03g以镇静镇痛。穿刺过程中如发生晕针或晕厥,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2.穿刺针进入胸腔不宜过深,以免损伤肺组织。一般以针头进入胸腔 0.5~1.0cm为宜。在抽吸过程中,肺的复张牵拉刺激会导致病人咳嗽,应将针头迅速退到胸壁内,待病人咳嗽停止后再进针抽吸。

胸腔闭式引流术记录

病历续页 姓名性别男年龄65岁住院号3070083 2006/6/20 10:30am 胸腔闭式引流术 仔细查看患者胸片,结合患者病史、体征,确定患者为左侧气胸,肺组织压缩50%,有胸腔闭式引流指针;经刘主任审定确定无误后,遂后向患者及家属讲明穿刺的必要性和危险性,家属表示理解,并签定了胸腔闭式引流术手术同意书;9:30am,患者取半卧位,拟定左腋前线第五肋间为穿刺进针点,常规消毒、带手套、铺巾,取2%利多卡因10ml为麻醉药,麻醉满意后,取手术刀片沿肋骨走行切开皮肤致皮下约0.8cm,长约1cm,取血管钳顿性分离进入胸腔,即刻大量气体溢出,患者顿时感胸闷、气促症状明显减轻,随即用止血钳钳住气囊尿管送入胸腔致壁胸膜下5cm,拔出血管钳,向气囊导管注气端注入气体20ml,将气囊导管连接端连接于事先准备好的气胸箱,可见大量气泡从液面下溢出。术毕,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避免死腔形成,既固定气囊尿管,同时也防止了气囊尿管滑出胸腔,碘伏消毒创口,无菌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手术顺利,术中、术后患者稍感切口疼痛,嘱患者不要剧烈咳嗽,必要时服用可待因等药止咳、曲马多等药止痛,有不适及时报告医生,以便作出处理。操作医师:xx主治医师、xx 医师。 2006/6/20 2pm 患者自感心累、气促症状明显减轻,查:心率约90次/分,呼吸约20次/分,气管恢复居中位,左肺呼吸音也有所恢复,左侧胸壁扪及少量皮下气肿,胸腔闭式引流管通畅,气胸箱内仍可见大量气体溢出,患者胸痛症状轻微,暂未口服止痛药,继续观察病情变化。 2006/6/21 8am 患者昨晚感左侧手术处疼痛,经口服曲马多止痛后症状减轻,夜间咳嗽,咯白色泡沫痰,不易咳出,查心率约90次/分,呼吸约20次/分,气管恢复居中位,左肺呼吸音低,双肺无确切干湿罗音,胸壁皮下气肿未有扩大,胸腔闭式引流管通畅,气胸箱内仍可见气体溢出,但较入院时有所减少,现病情好转,继续观察。 2006/6/22 8am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泗张中心卫生院病历续页第 3 页精品文档交流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胸腔闭式引流术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胸腔闭 式引流术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胸腔闭式引流术 【适应证】 1.中、大量气胸,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 2.气胸经胸膜腔穿刺术抽气肺不能复张者。 3.血胸(中等量以上)、乳糜胸。 4.急性脓胸或慢性脓胸胸腔内仍有脓液、支气管胸膜瘘 5.乳糜胸。 6.开胸术后。 【禁忌证】 1.凝血功能障碍或有出血倾向者。 2.恶性胸腔积液,持续引流可导致大量蛋白质和电解质丢失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术前准备 (1)认真了解病史,根据X线胸片、CT等影像学资料以及超声检查协助定位,尤其是局限性或包裹性积液的引流。 (2)准备好直径合适的引流管,单纯气胸可选用口径较细的引流管;引流液体一般选用外径约透明塑料管或硅胶管。也可选用商用的穿刺套管。外接闭式引流袋或水封瓶。 (3)张力性气胸应先穿刺抽气减压。 (4)向家属及患者详细说明,取得患者配合和家属理解 2.麻醉与体位 (1)麻醉:1%~2%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包括皮肤、皮下、肌层以及肋骨骨膜,麻醉至壁层胸膜后,再稍进针并行试验性穿刺,待抽出液体或气体后即可确诊。 (2)体位:半卧位。气胸引流穿刺点选在第2肋间锁骨中线;胸腔积液引流穿刺点选在第7~8肋间腋中线附近;局限性积液须依据B超和影像学资料定位。 3.手术步骤 (1)沿肋间做2~3cm的切口,用2把弯血管钳交替钝性分离胸壁肌层,于肋骨上缘穿破壁胸膜进入胸腔。此时有明显的突破感,同时切口中有液体溢出或气体喷出。 (2)用止血钳撑开、扩大创口,用另一把血管钳沿长轴夹住引流管前端,顺着撑开的血管钳将引流管送入胸腔,其侧孔应进入胸内3-5cm左右。引流管远端接水封瓶或闭式引流袋,观察水柱波动是否良好,必要时调整引流管的位置。 (3)缝合皮肤,固定引流管,同时检查各接口是否牢固,避免漏气。 (4)也可选择套管针穿刺置管。套管针有两种,一种为针芯直接插在特制的引流管内,用针芯将引流管插入胸腔后,拔出针芯,引流管就留在了胸腔内;另一种为三通金属套管,穿入胸腔后边拔针芯边从套管内送入引流管。 (5)如须经肋床置管引流,切口应定在脓腔底部。沿肋骨做切口长5~7cm,切开胸壁肌肉显露肋骨,切开骨膜,剪除一段2~3cm长的肋骨。经肋床切开脓腔,吸出脓液,分开粘连,安放一根较粗的闭式引流管。2~3周如脓腔仍未闭合,可将引流管剪断改为开放引流。 【注意事项】 常见的并发症如下。 1.引流不畅或皮下气肿多由于插管的深度不够或固定不牢致使引流管或其侧孔位于胸壁软组织中。引流管连接不牢大量漏气也可造成皮下气肿。 2.出血多由于引流的位置靠近肋骨下缘损伤肋间血管所致。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注意事项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更换胸腔闭式引流注意事项 导语:想要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首先得了解一下什么是胸腔闭式引流。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应用较广的技术,是治疗脓胸、外伤性血胸、气胸、自发性 想要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首先得了解一下什么是胸腔闭式引流。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应用较广的技术,是治疗脓胸、外伤性血胸、气胸、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方法。以重力引流为原理,是开胸术后重建、维持胸腔负压、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促进肺扩张的重要措施。其目的是为更好地改善胸腔负压,使气、血、液从胸膜腔内排出,并预防其反流,促进肺复张,胸膜腔闭合;平衡压力,预防纵隔移位及肺受压。对脓胸病人,应尽快引流,排除脓液,消灭脓腔,使肺及早复张,恢复肺功能。 1、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密封,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2、体位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置病人于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鼓励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扩张。 3、维持引流通畅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病人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定时挤压引流管,30-60分钟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挤压方法为:用止血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流出。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最简单的方法是观察引流管是否继续排出气体和液体,以及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必要时请病人深呼吸或咳嗽时观察。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胸腔闭式引流并发症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见并发症 一、复张性肺水肿 (一)发生原因 患侧肺或双肺在短时间内(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得以复张。(二)预防与处理 1.肺长时间压缩的病人,如7天以上,首次排液量≤1000ml,抽液在500ml左右,尽可能少量、多次、间断性引流。 2.大量排气、排液或术后要密切观察病情,凡短时间内发生胸闷、气短、心悸、持续或频繁咳嗽,要高度警惕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生,立即停止有关操作,报告医生并处理。 二、纵隔摆动 (一)发生原因 大量胸腔积液、积气引流过快、过多或剧烈咳嗽使气体过快排出胸腔。引流管脱落形成开放性气胸。 (二)预防与处理 1.大量积液、积气引流时应控制引流速度,一般放500ml后夹管5~10min,根据病人的情况再放500ml再夹管,避免一次放气放液过多过快。 2.剧烈咳嗽者嘱其勿用力过度,必要时应用镇静镇咳药。 三、引流管脱出 (一)发生原因 固定不妥;活动不当拉脱。

(二)预防与处理 1.妥善固定引流管,并留有足够长度,以防翻身、摆动时脱出胸腔 2.严格交接班,做好活动指导,避免拉脱。 3.引流管脱出立即用凡士林纱布及无菌纱布按压创口,通知医生,如按压后病人迅速出现呼吸困难、气管移位、皮下气肿等症状,应揭开纱布,使气溢出。 4.护士不能离开病人,直到医生到场。 四、引流管阻塞 (一)发生原因 引流管扭曲、折叠、受压或未定时捏挤,使管腔被凝血块或脓块堵塞。 (二)预防与处理 1.观察水封瓶内玻璃管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定时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 2.若水柱不波动,患者有胸闷、气急可能是引流管阻塞,应及时检查引流管有无扭曲受压、有无血凝块堵塞,如有血凝块堵塞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鼓励病人尽早下床活动,平时多做深呼吸、有效咳嗽,必要时每2小时一次给与肺扣打。 五、皮下气肿 (一)发生原因 切口大于引流管直径;引流管不通畅或部分滑出胸腔;剧烈咳嗽

(完整版)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胸腔闭式引流术

胸腔闭式引流术 【适应证】 1.中、大量气胸,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 2.气胸经胸膜腔穿刺术抽气肺不能复张者。 3.血胸(中等量以上)、乳糜胸。 4.急性脓胸或慢性脓胸胸腔内仍有脓液、支气管胸膜瘘 5.乳糜胸。 6.开胸术后。 【禁忌证】 1.凝血功能障碍或有出血倾向者。 2.恶性胸腔积液,持续引流可导致大量蛋白质和电解质丢失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术前准备 (1)认真了解病史,根据X线胸片、CT等影像学资料以及超声检查协助定位,尤其是局限性或包裹性积液的引流。 (2)准备好直径合适的引流管,单纯气胸可选用口径较细的引流管;引流液体一般选用外径约0.8cm透明塑料管或硅胶管。也可选用商用的穿刺套管。外接闭式引流袋或水封瓶。 (3)张力性气胸应先穿刺抽气减压。 (4)向家属及患者详细说明,取得患者配合和家属理解 2.麻醉与体位 (1)麻醉:1%~2%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包括皮肤、皮下、肌层以及肋骨骨膜,麻醉至壁层胸膜后,再稍进针并行试验性穿刺,待抽出液体或气体后即可确诊。 (2)体位:半卧位。气胸引流穿刺点选在第2肋间锁骨中线;胸腔积液引流穿刺点选在第7~8肋间腋中线附近;局限性积液须依据B超和影像学资料定位。 3.手术步骤 (1)沿肋间做2~3cm的切口,用2把弯血管钳交替钝性分离胸壁肌层,于肋骨上缘穿破壁胸膜进入胸腔。此时有明显的突破感,同时切口中有液体溢出或气体喷出。 (2)用止血钳撑开、扩大创口,用另一把血管钳沿长轴夹住引流管前端,顺着撑开的血管钳将引流管送入胸腔,其侧孔应进入胸内3-5cm左右。引流管远端接水封瓶或闭式引流袋,观察水柱波动是否良好,必要时调整引流管的位置。 (3)缝合皮肤,固定引流管,同时检查各接口是否牢固,避免漏气。 (4)也可选择套管针穿刺置管。套管针有两种,一种为针芯直接插在特制的引流管内,用针芯将引流管插入胸腔后,拔出针芯,引流管就留在了胸腔内;另一种为三通金属套管,穿入胸腔后边拔针芯边从套管内送入引流管。 (5)如须经肋床置管引流,切口应定在脓腔底部。沿肋骨做切口长5~7cm,切开胸壁肌肉显露肋骨,切开骨膜,剪除一段2~3cm长的肋骨。经肋床切开脓腔,吸出脓液,分开粘连,安放一根较粗的闭式引流管。2~3周如脓腔仍未闭合,可将引流管剪断改为开放引流。 【注意事项】 常见的并发症如下。 1.引流不畅或皮下气肿多由于插管的深度不够或固定不牢致使引流管或其侧孔位于胸壁软组织中。引流管连接不牢大量漏气也可造成皮下气肿。 2.出血多由于引流的位置靠近肋骨下缘损伤肋间血管所致。

胸腔闭式引流术并发症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并发症1:复张性肺水肿 原因:患侧肺或双肺在短时间内(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得以复张。预防与处理: 1. 肺长时间压缩的病人,如7天以上,首次排液量≤1000ml,抽液在500ml左右, 尽可能少量、多次、间断性引流。 2. 大量排气、排液或术后要密切观察病情,凡短时间内发生胸闷、气短、心悸、 持续或频繁咳嗽,要高度警惕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生,立即停止有关操作,报告医生并处理。并发症2:纵隔摆动 原因:大量胸腔积液、积气引流过快、过多或剧烈咳嗽使气体过快排出胸腔。引流 管脱落形成开放性气胸。预防与处理: 1. 大量积液、积气引流时应控制引流速度,一般放500ml后夹管5~10min,根据 病人的情况再放500ml再夹管,避免一次放气放液过多过快。 2. 剧烈咳嗽者嘱其勿用力过度,必要时应用镇静镇咳药。并发症3:引流管脱出 原因:固定不妥;活动不当拉脱。预防与处理: 1. 妥善固定引流管,并留有足够长度,以防翻身、摆动时脱出胸腔 2. 严格交接班,做好活动指导,避免拉脱。 3. 引流管脱出立即用凡士林纱布及无菌纱布按压创口,通知医生,如按压后病人迅 速出现呼吸困难、气管移位、皮下气肿等症状,应揭开纱布,使气体溢出。 4. 护士不能离开病人,直到医生到场。并发症4:引流管阻塞 原因:引流管扭曲、折叠、受压或未定时捏挤,使管腔被凝血块或脓块堵塞。预防与处理: 1. .观察水封瓶内玻璃管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定时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 2. .若水柱不波动,患者有胸闷、气急可能是引流管阻塞,应及时检查引流管有无 扭曲受压、有无血凝块堵塞,如有血凝块堵塞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 鼓励病人尽早下床活动,平时多做深呼吸、有效咳嗽,必要时每2小时一次给与 肺扣打。 并发症5:皮下气肿 原因:切口大于引流管直径;引流管不通畅或部分滑出胸腔;剧烈咳嗽致胸内压急 剧增高。预防与处理: 1. 引流管的粗细要适宜,切口大小要适当。 2. 妥善固定引流管,并留有足够长度,以防翻身、摆动时脱出胸腔。 3. 一旦滑出应嘱咐患者屏气,迅速用手捏紧引流口周围皮肤,使引流口创缘闭合,然后用凡 士林纱布及厚层纱布封闭伤口,并立即通知医生做进一步处理。 4. 局限性皮下气肿,不需特殊处理可自行吸收,如疼痛肿胀,应做好止痛及宣教解释工作。 5. 广泛性皮下气肿,患者出现疼痛、呼吸困难,即通知医生行皮下切开引流,或粗针头穿刺 以排出气体减轻症状。 并发症6:肺不张 原因:术后未做有效咳嗽咳痰或引流不畅所。预防与处理: 1. 应做好术前教育,解释术后咳嗽咳痰对肺扩张的重要性。 2. 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后取半卧位,第二天鼓励病人尽早下床活动。 3. 鼓励患者做有效咳嗽咳痰,避免剧烈咳嗽,定时翻身拍背。 4. 鼓励患者做吹气球的动作,利于肺部扩张。 5. 若胸片检查示明显肺不张,可经鼻导管吸痰或应用支气管镜吸痰,必要时行气管

胸腔闭式引流术

胸腔闭式引流术 一.适应症 1.外伤性血胸,中等量以上积血。 2.张力性或闭合性及自发性气胸,经穿刺抽气后又很快增加,或病人需呼吸机辅助通气者。 3.腐败性脓胸、脓气胸、或预计脓液不能自行吸收者。 4.胸部常规手术后。 5.食管、气管胸膜瘘。 6.部分原因不明的大量胸腔积液。 二.禁忌症 1.凝血机制不良者。 2.肿瘤晚期、严重恶液质。 3.胸部切口瘢痕附近。 三.操作步骤 1.仔细进行胸部检查,病人状况和条件允许时可进行胸部X线检查,确定引流恰当的部位。选择适当大小的引流管,为排气内径0.5cm即可。为排除胸腔积液,要求内径在1cm左右,管前端剪成鸭嘴状,并在近前端剪1~2个侧孔,引流管应有一定的弹性和硬度。 2.确定引流安放部位:为排气目的,常选择锁骨中线第二或三肋间。为排液目的,一般选择腋中与腋后之间,胸腔或脓腔的低位,常选第七、八肋间。最常用肋间插管法。 3.术区常规消毒,铺无菌巾,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在预定引流部位沿肋骨上缘切2~3cm 小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及深筋膜后,以血管钳分开胸壁肌层。于肋骨中央戳破壁层胸膜后,感觉阻力突然减弱,可见切口有液体或气体溢出。 4.用大血管钳平行夹住引流管鸭嘴部,送入胸腔。远端用血管钳夹闭。 5.将引流管连接水封瓶,松开血管钳,观察引流是否通畅,调整好引流管在胸腔内的长度,一般在2.5~5cm,间断缝合切口,用7号线将引流管固定在胸部皮肤上,无菌敷料覆盖,胶布固定。 四.注意事项 1.操作时,胸膜切口不宜过大,引流管远端夹闭可靠,进管要迅速。 2.胸腔内大量积液时,不应一次放液过多过快,避免纵隔摆动。 3.对于支气管瘘者,切开后应尽快吸出脓液,防止脓液倒流引起感染扩散或窒息。 4.防止引流管脱出,搬运病人或病人活动时注意勿予牵拉。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如发现阻塞不通,及时处理。随时注意观察引流物的性质和量,观察有无漏气。 5.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以利于肺复张和液体排出。 6.拔管时机及方法原则上是胸腔内已无积气或积液,肺膨胀良好,即可拔管,一般24~72小时。拔管时准备5~6层凡士林纱布,铺于无菌纱布及棉垫上,创口消毒,拆除固定缝线后,嘱病人深呼吸,于深吸气末迅速将引流管拔出,立即将准备好的敷料覆盖,加压包扎此时病人再正常呼吸。 五.临床意义 1.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可排出胸膜腔内的气体、液体,维持胸膜腔内的负压状态,使肺处于正常的膨胀和气体交换状态。 2.通过对引流物的观察,可以判断胸腔内脏器的病变及治疗效果。 六.常见并发症 1.出血多系肋间血管损伤所致。经肋间引流时紧靠下一肋骨上缘进管多可避免。一旦出血,轻者可用止血药物即可,如出血较多,应输血、补充血容量应用止血药物,甚至扩大切口结

胸腔闭式引流术

1、中、大量气胸,开放性气胸 2、气胸经胸膜腔穿刺术抽气肺 3、血胸(中等量以上)、乳糜 4、急性脓胸或慢性脓胸胸腔内 1.凝血功能障碍或有出血倾向 2.肝性胸腔积液,持续引流可 1.术前准备 (1)认真了解病史,根据X (2)准备好直径合适的引流管一般选用外径约0.8cm 透明塑 (3)张力性气胸应先穿刺抽气 (4)向家属及患者详细说明,2.麻醉与体位 1 1 2% (2)体位:半卧位。气 3.手术步骤 1 2 3cm 2)用止血钳撑开、扩大创口,用另一把血管钳沿长轴夹住引 开的血管钳将引流管送入胸腔,其侧孔应进入胸内3-5cm 流管内,用针芯将引流管插入胸腔后,拔出针芯,引流管就留在了胸腔内;另一种为三通金属套管,穿入胸腔后边拔针芯边从套管内送入引流管。

(5)如须经肋床置管引流,切口应定在脓腔底部。沿肋骨做切口长5?7cm切 开胸壁肌肉显露肋骨,切开骨膜,剪除一段2?3cm长的肋骨。经肋床切开脓腔,吸出脓液,分开粘连,安放一根较粗的闭式引流管。2?3 周如脓腔仍未闭合, 可将引流管剪断改为开放引流。 3、。 注意事项: 1、术后患者若血压平稳,因取半卧位,以利引流, 2、水封瓶因位于胸部以下,不可倒转,维持引流系统密闭,结头牢固固定, 3、保持引流管长短适宜,翻身活动时防止受压、打折、扭曲、脱出, 4、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并做好记录。引流液 量增多,及时通知医师, 5、更换引流瓶时,因用止血钳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注意保证引流管与引 流瓶连接的牢固紧密,切勿漏气。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 6、搬动患者时应注意保持引流管低于胸膜腔, 拔出引流管后24小时内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皮下气肿等。观察局部有无渗血、渗液,如有变化要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胸腔闭式引流液更换(2018.3.10)

胸腔闭式引流液更换 【典型病例】 病例一: 患者XXX ,女性,65岁,人院诊断“右肺下叶肿物性质待查”,在全麻下行右肺下叶切除术,留置右侧胸腔排液管一根,遵医嘱每日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液更换。 病例 患者XXX ,男,5岁,入院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在全麻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右侧胸腔闭式引I流术”,留置右侧胸腔引流管一根,遵 医嘱每日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液更换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相关知识】 (一)概念 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 (二)目的 1. 引流出胸腔内的积气、血液和渗液。 2. 重建胸膜腔内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 3. 促进肺复张。 (三)适应证 1. 各种类型的气胸,经胸穿抽气不能复张者。 2. 血胸(中等量以上) 3. 脓胸或支气管胸膜痿。 4. 乳糜胸。 5. 开胸术后。

(四)禁忌证 1. 凝血功能障碍有出血倾向者。 2. 肝性胸水,持续引流可导致大量蛋白质和电解质流失。 (五)并发症 1. 引流不畅或皮下气肿。 2. 出血多由于引流的位置靠近肋骨下缘损伤肋间血管所致。 3. 胸腔感染长时间留置引流管、引流不充分或切口处污染均可引起。 4. 复张性肺水肿对于肺萎陷时间较长者,在排放气体或液体时,速度不能过快,交替关闭、开放引流管,可预防纵隔摆动及肺水肿的发生。 5. 膈肌或肺损伤。 (六)注意事项 1?保持管道的密闭性。随时检查引流装置各衔接处是否密闭及引流标无脱出。 使水封瓶长管没入水中3?4cm,引流瓶始终保持直立。更换引流或搬动病人时,应先用止血钳正反双向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 2.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3?保持引流系统的低位性。胸腔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 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100cm 4. 保持引流通畅:定时挤压引流管,观察引流管有无受压、扭曲或堵塞、漏气等情况。 5. 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状、水柱波动情况(一般水柱上下波动的范围4?6cm)及水圭寸瓶内气体排出情况并记录。 6. 搬运患者过程中,应夹闭引流管,防止逆行感染发生。

胸腔闭式引流

一:胸腔闭式引流的定义: 胸腔闭式引流又称水封闭式引流,胸腔内插入引流管,管的下方置于引流瓶的水中,利用水的作用,维持引流单一方向,避免逆流,以排出气体或液体,重建胸膜腔负压,使肺复张。二: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 ①引流胸腔内积血、积液和积气; ②恢复和保持胸膜腔内负压,保持纵膈正常位置; ③促进肺复张,防止感染。 三:胸腔闭式引流的适应证: ①中量、大量气胸,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 ②胸腔穿刺术治疗下肺无法复张者; ③剖胸手术后引流。 四:置管和置管位置: ①明确胸膜腔内气体、液体的部位:根据胸部体征、胸部X 线、B超检查; ②置管位置选择:气体大部分积聚在胸腔上部,液体大部分位于下部。因此气胸引流一般选在前胸壁锁骨中线第2肋间隙;胸腔积液则在腋中线与腋后线间第6或第7肋间隙插管引流;脓胸通常选择脓液积聚的最低位置进行置管。 五:引流管的种类: 1:用于排气:宜选择质地较软,既能引流、又可减少局部刺激和疼痛、管径为1cm的塑胶管;

2:用于排液:引流管宜选择质地较硬、不宜打折和堵塞且利于通畅引流、管径为1.5~2cm的橡皮管。 六: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1:保持管道密闭性:①引流管周围应用油纱布严密包裹,随时检查整个引流装置是否密闭及引流管有无脱落;②水封瓶长管没入水中3~4cm,并始终保持直立;③更换引流瓶或搬动病人时,先用止血钳双向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放松止血钳时,先将引流瓶安置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的位置。 2: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逆行感染:①保持引流装置无菌; ②引流瓶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依靠重力引流,以防瓶内液体逆流入胸膜腔。 3:观察引流,保持通畅:①观察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色和性质,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受压、扭曲和阻塞。②密切注意水封瓶中水柱波动的情况,以判断引流管是否通畅。一般水柱上下波动的范围约为4—6cm。③病人取半坐卧位,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以利于胸腔内液体和气体的排出,促进肺复张;经常改变体位,有助于引流。 4:妥善固定:将引流瓶置于安全处并妥善安置,以免意外踢到。保持引流瓶位置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 5:适时拔管①拔管指征:一般置管48—72小时后,临床观察引流瓶中无气体溢出且引流液颜色变浅、24小时引流液量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胸部X线摄片显示肺复张良好无漏气、

胸腔闭式引流并发症与处理对策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又称水封闭式引流,胸腔内插入引流管,管的下方置于引流瓶中,利用水的作用,维持引流单一方向。胸腔闭式引流是治疗脓胸、外伤性血胸、气胸、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方法。是开胸术后重建、维持胸腔负压、引流胸腔积气、积液,促进肺扩张的重要措施。 【并发症】气胸 【发生原因】 1.更换水封瓶时操作不正确。 2.胸管与水封瓶之间的连接系统不牢固,未完全密封。 3.胸腔引流管脱落,主要有引流管自胸腔内脱出和胸腔引流管和水封瓶连接处脱落。 4.水封瓶玻璃管下端开口露出液面。 5.引流管胸壁管口皮肤缝合处松动,未完全密闭。 6.水封瓶不慎被踢倒或打破。 7.拔管后胸壁引流管口处按压时间过短并立即下床活动。 【临床表现】 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短,或伴胸痛,带引流管期间可见水封瓶内持续有气体排出。 【预防及处理】 1.使用前仔细检查引流装置的密闭性,更换水封瓶时,必须确切双钳夹闭引流管,以免造成气胸。 2.经常检查胸管与水封瓶之间的连接系统有无松脱,确保完全密闭。 3.水封瓶玻璃管下端应置于液平面以下3~4cm,保持水封瓶直立位并妥善固定,避免踢倒或打翻。 4.胸壁引流管口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观察引流管口皮肤缝合处有无松动,如有松脱及时告知医生重新缝合处理。 5.运送患者时双钳夹管,妥善固定。

6.拔管后不能马上下床活动,以免空气从胸壁引流管口处进入胸腔引起气胸。 7.脱管处理: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提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生进一步处理;若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导管,按无菌操作更换整套装置。 8.一旦出现气胸,应立即去除病因,给予氧气吸入。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动脉血气及神志的变化,协助医生胸腔穿刺或胸腔闭式引流,并保持引流通畅,对症治疗处理。 【并发症】胸腔感染 【发生原因】 1.水封瓶放置位置高于胸部水平,液体逆流入胸腔,造成逆行感染。 2.引流瓶更换不及时,或更换引流装置时未坚持无菌操作。 3.引流管堵塞,胸腔内积血积液未能及时引流引起胸腔感染。 4.患者呼吸功能锻炼指导落实不到位,肺复张不良,胸腔积液未及时排出引起感染。 【临床表现】 患者大多出现发热、呼吸急促,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或伴胸痛、咳嗽、咳痰,听诊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预防处理】 1.水封瓶位置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任何情况引流瓶不能高于患者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 2.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避免引流管返折、扭曲,定时挤压引流管,30~60min 一次,以免引流管堵塞,胸腔内积液未及时引流引起胸腔感染。 3.及时更换引流装置脓胸患者每日更换引流瓶一次,引流瓶内需放置一定量的无菌生理盐水。 4.坚持无菌操作换瓶时予安尔碘消毒,预防感染。 5.鼓励并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深呼吸,促肺复张,促使胸腔内积液及时排出,预

胸腔闭式引流术记录13070讲课稿

胸腔闭式引流术记录 13070

病历续页 姓名性别男年龄 65岁住院号 3070083 2006/6/20 10:30am 胸腔闭式引流术 仔细查看患者胸片,结合患者病史、体征,确定患者为左侧气胸,肺组织压缩50%,有胸腔闭式引流指针;经刘主任审定确定无误后,遂后向患者及家属讲明穿刺的必要性和危险性,家属表示理解,并签定了胸腔闭式引流术手术同意书;9:30am,患者取半卧位,拟定左腋前线第五肋间为穿刺进针点,常规消毒、带手套、铺巾,取2%利多卡因10ml为麻醉药,麻醉满意后,取手术刀片沿肋骨走行切开皮肤致皮下约0.8cm,长约1cm,取血管钳顿性分离进入胸腔,即刻大量气体溢出,患者顿时感胸闷、气促症状明显减轻,随即用止血钳钳住气囊尿管送入胸腔致壁胸膜下5cm,拔出血管钳,向气囊导管注气端注入气体20ml,将气囊导管连接端连接于事先准备好的气胸箱,可见大量气泡从液面下溢出。术毕,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避免死腔形成,既固定气囊尿管,同时也防止了气囊尿管滑出胸腔,碘伏消毒创口,无菌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手术顺利,术中、术后患者稍感切口疼痛,嘱患者不要剧烈咳嗽,必要时服用可待因等药止咳、曲马多等药止痛,有不适及时报告医生,以便作出处理。操作医师:xx主治医师、xx医师。 2006/6/20 2pm 患者自感心累、气促症状明显减轻,查:心率约90次/分,呼吸约20次/分,气管恢复居中位,左肺呼吸音也有所恢复,左侧胸壁扪及少量皮下气肿,胸腔闭式引流管通畅,气胸箱内仍可见大量气体溢出,患者胸痛症状轻微,暂未口服止痛药,继续观察病情变化。 2006/6/21 8am 患者昨晚感左侧手术处疼痛,经口服曲马多止痛后症状减轻,夜间咳嗽,咯白色泡沫痰,不易咳出,查心率约90次/分,呼吸约20次/分,气管恢复居中位,左肺呼吸音低,双肺无确切干湿罗音,胸壁皮下气肿未有扩大,胸腔闭式引流管通畅,气胸箱内仍可见气体溢出,但较入院时有所减少,现病情好转,继续观察。 2006/6/22 8am 川西南石油医院病历续页第 3 页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的变化,注意有无合并脑部、腹部等损伤,判断有无休克、感染、肺不等并发症。 2、评估有无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发叩;有无胸廓活动、气管移位等,判断缺氧程度。 了解患者对胸腔闭式引流的了解程度,有无紧、恐惧等不良情绪。 【护理措施】 1、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和注意事项,给?予心理支持,缓解恐惧、紧心理,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2、根据病情需要做好有关胸腔闭式引流的准备和协助医师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术。 3、术后24小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有无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发叩、四肢湿冷、血压下降等,警惕休克发生。 4、患者血压稳定后取半坐卧位,以利于呼吸和引流。 5、保持引流装置的密闭和无菌,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接头松动及脱管。一旦发生引流管从胸腔脱出,立即用手捏闭伤口皮肤,消毒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在协助医师进一步处理。 6、保持引流管位置适当,引流瓶应低于引流管出胸腔处60cm以上,避免引流管扭曲、折叠、受压;长管应置引流瓶液平面下3-4cmo 7、保持引流通畅,每1-2小时解压引流管一次,观察胸腔引流管水柱波动(一般4-10cmH2O), 防止堵塞。如水柱波动幅度过大,提示残腔过大或肺膨胀不全;咳嗽时勿波动为引流管堵塞;水柱负压不能维持或有气体排出,考虑有肺、胸壁、管道等处漏气;水柱不断上升,可能在胸腔引流管近胸端有“活瓣”形成。若一般状态下呼吸时有大量气体排出,提示有漏气;呼吸时无气泡溢出而咳嗽时出现,提示余气未排尽。以上情况均应及时处理。 8、评估胸腔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并记录。一般情况下,24小时引流量应小于50mL如引流了;量大于100ml每小时呈浓鲜血,持续4小时不减,应立即报告医师。 9、每日更换胸腔引流瓶,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污染。引流量多时应随时更换。 10、评估患者是否具备拔管的指征:48小时到72小时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X线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患者无呼吸困难,即可考虑拔除引流管。 11拔管后需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皮下气肿、渗液、出血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和处理。 【健康指导】 1、交代患者活动、翻身时需保持引流装置的密闭和无菌。 2、鼓励患者拔管后早起活动,以利于肺复,促进肠蠕动,增进食欲,加速康复。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1、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密封,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2、体位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置病人于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鼓励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扩张。 3、维持引流通畅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病人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定时挤压引流管,30-60分钟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挤压方法为:用止血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流出。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最简单的方法是观察引流管是否继续排出气体和液体,以及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必要时请病人深呼吸或咳嗽时观察。水柱波动的大小反应残腔的大小与胸腔内负压的大小。正常水柱上下波动4-6CM。如水柱无波动,病人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症状,应疑为引流管被血块堵塞,需设法挤捏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短玻璃管,促使其通畅,并通知医生。

4、妥善固定运送病人时双钳夹管,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保持密封。 5、观察记录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水柱波动范围,并准确记录。手术后一般情况下引流量应小于80ML/U,开始时为血性,以后颜色为浅红色,不易凝血。若引流量多,颜色为鲜红色或红色,性质较粘稠,易凝血,则疑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每日更换水封瓶。作好标记,记录引流量。如是一次性引流瓶无需每日更换。 6、脱管处理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生做进一步处理。如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导管,按无菌操作更换整个装置。 7、拔管指征 48-72小时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24H引流液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病人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方法:嘱病人先深吸一口气后屏气即可拔管,迅速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宽胶布密封,胸带包扎一天。 8、拔管后观察病人有无胸憋、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症状

胸腔闭式引流术

胸腔闭式引流术 目的: 1、保持引流通畅,维持胸腔内压力。 2、防止逆行感染。 3、便于观察胸腔引流液的性状、颜色、量。 用物准备:治疗盘内放无菌水封瓶、无菌生理盐水1000ML或一次性无菌胸腔闭式引流瓶、无菌棉签、0.5%碘伏或安尔碘、垫巾、止血钳2把、清洁手套、弯盘、胶布、别针、或S 挂钩、笔。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指导内容: 1、嘱患者不要拔出引流管及保持密闭状态,引流瓶低于胸腔。 2、每隔2-3小时做深呼吸锻炼8-10次,促进肺膨胀,将多余的气体、液体排出。 注意事项: 1、术后患者若血压平稳,应取半卧位以利于引流。 2、水封瓶应位于胸部以下,不可倒转,维持引流系统密闭,接头牢固固定。 3、保持引流管长度适宜,翻身活动时防止受压、打折、扭曲、拖出。 4、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并做好记录。如引流液量增多时, 及时通知医师。 5、更换引流瓶时,应用止血钳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注意保持引流管与引流瓶连接的 牢固紧密,切勿漏气。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 6、搬动患者时,应注意保持引流瓶低于胸膜腔。 7、如接负压吸引时,注意压力不得过高。 8、拔除引流管后24小时内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胸闷、憋气、呼吸困难、气胸、皮下气肿 等。观察局部有无渗血、渗液,如有变化,要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相关知识: 1、胸腔闭式引流目的:1.引流胸腔积气、积血和积液。2.重建胸腔负压,保持纵膈的正常 位置。3.促进患侧肺膨胀,防止感染。 2、气胸分类:1.闭合性气胸。2.开放式气胸。3.张力性气胸。 3、胸腔闭式引流置管位置:1.积气:在锁骨中线第2肋间隙或腋中线第3肋间置管引流。 2.引流积液:腋中线6-8肋间插管。 3.脓胸:常选择脓液聚积的最低位置置管。 4、适应症:1..胸部开放伤的创口经处理后,应常规放置胸腔闭式引流,以引流胸膜腔可能 产生的积血、积液,观察有否持续出血,预防感染。2.创伤性或自发性张力性气胸、部分闭合性气胸均应做胸腔闭式引流。 5、禁忌症:1.凝血功能差,有出血倾向的患者。2.穿刺部位的胸壁组织有急性化脓感染者。 3.不合作或有精神病的患者。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流程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标准 1、用物准备: 治疗车上:洗手液 治疗车下:1个生活垃圾桶、1个医用垃圾桶; 治疗台上:止血钳子两把、治疗盘、一次性手套、酒精纱布罐(内放酒精纱布至少3块)、治疗巾、镊子罐、弯盘、胸腔闭式引流瓶,剪刀、医嘱单、胸腔引流记录本、医用/生活垃圾桶,胶布。 操作前患者评估:核对医嘱;去病房评估患者:ICU一1丁一,先生,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啊?我是您的责任护士,小宋,您昨晚休息的怎么样?啊!很好。拉隔断帘,观察伤口敷料情况。蹲下观察引流管波动情况,口述:切口敷料清洁,引流通畅。口述:置入刻度为26厘米。丁先生,一会儿我要给您更换一个胸腔闭式引流瓶,更换是: 有利于保持引流通畅,防止逆行感染,并且更有利于观察引流情况。 您需要去卫生间吗?啊,已经去过了,那我去准备用物,咱们一会见。拉开隔断帘。 ②准备用物:洗手,戴口罩(七部洗手法) 核对医嘱;检查手套,口述:手套包装完好无破损在有效期内。检查引流瓶口述:引流瓶包装完好,无破损在有效期内。依次剪开引流瓶外、内包装袋、退下包装, 取下圆孔处的小塞,放在处置台上,取下灌水的漏斗放在桶上-------用纱布擦拭外用盐水,口述:瓶口无松动、瓶体瓶底无裂痕、药液无浑浊、沉淀、变色在有效期内可以使用,冲瓶口。将盐水倒入引流瓶内(桶后面的蓝色盖子内)眼睛注意观察前面水封腔内的水柱高度倒到2CM处,将蓝色盖子盖紧。再将漏斗放在前面圆孔处,在将盐水倒入前面圆孔处负压监视窗内,眼睛注意观察水柱高度倒到0CM处,将圆孔处的小塞塞住(轻轻的)后退一步(有查看水位线的动作)口述:为一次性无菌溶液(将液体放入治疗车下)---------检查装置的密闭性口述:密闭性良好。将引流管连接端盘旋与瓶口。--------推车入病房。 ③操作开始: 推车到病房----再次核对医嘱口述:ICU-1丁一,先生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丁先生,现在我来给您更换引流桶啦。您这个体位舒适吗?半蹲摇床,床头至少抬高30度啊!!拉隔断帘,暴露引流管更换处---------垫治疗巾(更换处),弯盘放于引流管下端治疗巾上。挤压引流管……….用两个止血钳上下双重夹闭引流管;取下接口处胶布;取新引流瓶放在触手可及处,戴手套,取酒精纱布一块,消毒引流管口(向上螺旋消毒)在重复上述动作一遍(共消毒2遍)在取酒精纱布一块,包住引流管上部。-----左手持住引流管,右手更换引流管.口述:更换下来的引流管盘旋放置(放在治疗车下)--新的引流管接到胸腔引流管处----脱下手套----- 用医用胶布将引流管连接处固定好-----松开止血钳-----再次查看置入刻度。口述:丁先生,引流瓶已经换好了,请您咳嗽一下好吗?口述:引流通畅。置入刻度为26厘米,取下治疗巾。将引流桶安全放置。在桶的最下端用胶布贴上更换的日期。 ④健康宣教: 口述:丁先生:引流瓶已经更换完了。仍要象之前告诉您的那样咳嗽、深呼吸,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以促进肺部复张。变换体位或床上活动时,避免过度牵拉引流管,并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打折,保持引流通畅。在行走时,引流瓶应低于膝盖以下,保持平稳,不可倾斜。平时将引流瓶悬挂于床旁,妥善安全放置,不可倾倒。外出检查前,与护士及时沟通,妥善处理引流管路。丁先生您听明白了吗?-----调整好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护士随时巡视、呼叫器放在床边----洗手----记录,记录更换的胸引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