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分析

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分析

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分析
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分析

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与治疗方式。方法89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进行分期治疗,依照尿液细菌培养结果,对照组使用轮换使用抗生素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用中成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89例患者受大肠埃希菌感染者最多,有29例,其余则为肺炎克雷伯杆菌(4例)和粪肠球菌(2例)。其中合并支原体感染者10例,患者的总治愈率达到了89.89%(80/89)。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利用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和抗生素轮换使用的方式治疗,能够取得满意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复发性尿路感染;分期治疗;中西医结合;细菌培养;药敏试验

引起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罪魁祸首是大肠杆菌,最近该药物的耐药性有上升趋势,门诊对该病患者尿液培养阳性率低,且可供使用的抗生素种类也少,本实验对2010年4月~2012年4月来本院就诊的部分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进行了中西医结合分段以及抗生素轮换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4月~2012年4月来本院泌尿科就诊的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5例,女44例。平均年龄(4

2.5±5.9)岁。所有患者均有反复尿路感染发作史,且病史均在2.5年以上。符合相关临床诊断标准。在病发前期使用过抗生素类药物没有将病情加以控制,近期尿路感染治疗半月无效。已排除其他器官器质性病变,和妇科感染情况。在所有患者中,有50例为难治性尿路感染。现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5例),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25例,平均年龄(41.3±5.8)岁;治疗组男22例,女22例,平均年龄(42.9±6.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采用抗生素分期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成药进行治疗。

1. 2. 1 抗生素分期方法治疗期:依照一般剂量对患者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直到患者尿常规各项指标恢复到正常标准为止,治疗1个月。巩固期:减少原有剂量抗生素,维持患者尿常规细菌水平,如果患者出现了复发现象,转为治疗期,治疗时间与前阶段相加。稳定期:每天仅对患者使用1次抗生素,连续使用3个月,尿常规正常停止使用抗生素药物,如果出现复发先下个转为巩固期,时间与前段巩固期时间相加。

1. 2. 2 抗生素使用太敏感情况相关临床验证依照药物过敏试验,对患者使用副作用小的抗生素产品。对患者轮换使用抗生素。在治疗和巩固期间,每种

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简称尿感,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尿路感染性疾病。多见于育龄期妇女、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及尿路畸形者。本章主要叙述由细菌感染所引起的尿路感染。 根据感染发生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前者系指肾盂肾炎(pyelonephritis),后者主要指膀胱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又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根据有无尿路功能或结构的异常,又可分为复杂性、非复杂性尿感。复杂性尿感是指伴有尿路引流不畅、结石、畸形、膀胱输尿管反流等结构或功能的异常,或在慢性肾实质性疾病基础上发生的尿路感染。不伴有上述情况者称为非复杂性尿感。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原微生物 革兰阴性杆菌为尿路感染最常见致病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约占全部尿路感染的80%~90%,其次为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约5%~10%的尿路感染由革兰阳性细菌引起,主要是粪链球菌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柠檬色和白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最常见于无症状性细菌尿、非复杂性尿路感染,或首次发生的尿路感染。医院内感染、复杂性或复发性尿感、尿路器械检查后发生的尿感,则多为粪链球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所致。其中变形杆菌常见于伴有尿路结石者,铜绿假单胞菌多见于尿路器械检查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则常见于血源性尿感。腺病毒可以在儿童和一些年轻人中引起急性出血性膀胱炎,甚至引起流行。此外,结核分枝杆菌、衣原体、真菌等也可导致尿路感染。 (二)发病机制 1.感染途径 (1)上行感染:病原菌经由尿道上行至膀胱,甚至输尿管、肾盂引起的感染称为上行感染,约占尿路感染的95%。正常情况下前尿道和尿道口周围定居着少量细菌,如链球菌、乳酸菌、葡萄球菌和类白喉杆菌等,但不致病。某些因素如性生活、尿路梗阻、医源性操作、生殖器感染等可导致上行感染的发生。 (2)血行感染:指病原菌通过血运到达肾脏和尿路其他部位引起的感染。此种感染途径少见,不足3%。多发生于患有慢性疾病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常见的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属、假单胞菌属和白色念珠菌属等。 (3)直接感染:泌尿系统周围器官、组织发生感染时,病原菌偶可直接侵入到泌尿系统导致感染。 (4)淋巴道感染:盆腔和下腹部的器官感染时,病原菌可从淋巴道感染泌尿系统,但罕见。 2.机体防御功能正常情况下,进入膀胱的细菌很快被清除,是否发生尿路感染除与细菌的数量、毒力有关外,还取决于机体的防御功能。机体的防御机制包括:①排尿的冲刷作用;②尿道和膀胱黏膜的抗菌能力;③尿液中高浓度尿素、高渗透压和低pH值等;④前列腺分泌物中含有的抗菌成分;⑤感染出现后,白细胞很快进入膀胱上皮组织和尿液中,起清除细菌的作用;⑥输尿管膀胱连接处的活瓣,具有防止尿液、细菌进入输尿管的功能。 3.易感因素 (1)尿路梗阻:任何妨碍尿液自由流出的因素,如:结石、前列腺增生、狭窄、肿瘤等均可导致尿液积聚,细菌不易被冲洗清除,而在局部大量繁殖引起感染。尿路梗阻合并感染可使肾组织结构快速破坏,因此及时解除梗阻非常重要。 (2)膀胱输尿管反流:输尿管壁内段及膀胱开口处的黏膜形成阻止尿液从膀胱输尿管

内科学 泌尿系统疾病 总结 重点 笔记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章总论 【肾的生理功能】 肾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分泌的激素可分为血管活性激素和非血管活性激素。前者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前列腺素族、激肽类系统等。非血管活性激素包括1α一羟化酶和红细胞生成素等。 【肾脏疾病的评估】 一、蛋白尿每日尿蛋白量持续超过150mg称为蛋白尿。 产生蛋白尿的原因很多,一般可分为以下4类: 1.功能性蛋白尿是一良性过程,因高热、剧烈运动、急性疾病、直立体位而发生的蛋白尿。体位性蛋白尿常见于青春发育期青少年,于直立和脊柱前凸姿势时出现蛋白尿,卧位时尿蛋白消失,一般<1g/d。 2.肾小球性蛋白尿当病变使滤过膜孔异常增大或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严重破坏,使血管中各种分子量蛋白质无选择性地滤出,称为非选择性蛋白尿;如病变较轻,则仅有白蛋白滤过增多,称为选择性蛋白尿。 3.肾小管性蛋白尿当肾小管间质病变或各种重金属中毒时,近端肾小管对正常滤过的蛋白质重吸收缺陷,导致小分子蛋白质从尿中排出,包括β微球蛋白、溶菌酶等。尿蛋白总量一般不超过2g/d。 4.溢出性蛋白尿血中低分子量的异常蛋白(如多发性骨髓瘤轻链蛋白、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增多,经肾小球滤过而又未能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所致。尿蛋白电泳将显示分离的蛋白峰。 第二章肾小球肾炎 第一节急性肾小球肾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本病常因β一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常见为A组12型等)感染所致。 【病理】病变类型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通常为弥漫性肾小球病变,以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为主要表现。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急性肾炎多见于儿童,男性多于女性。通常于前驱感染后1~3周(平均l0天左右)起病,典型者呈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重症者可发生急性肾衰竭。本病大多预后良好,常可在数月内临床自愈。 本病典型者具有以下表现: 一、尿异常几乎全部患者均有肾小球源性血尿,约30%患者可有肉眼血尿,常为起病的首发症状和患者就诊的原因。可伴有轻、中度蛋白尿,少数患者(<20%患者)可呈肾病综合征范围的大量蛋白尿。尿沉渣可有颗粒管型和红细胞管型等。 二、水肿 80%以上患者均有水肿,常为起病的初发表现,典型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或伴有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少数严重者可波及全身。 三、高血压约80%患者出现一过性轻、中度高血压,常与其钠水潴留有关,利尿后血压可逐渐恢复正常。 四、肾功能异常仅有极少数患者可表现为急性肾衰竭。 五、免疫学检查异常起病初期血清C3及总补体下降,8周内渐恢复正常,对诊断本病意义很大。患者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滴度可升高,提示近期内曾有过链球菌感染。 【治疗】本病治疗以休息及对症治疗为主。急性肾衰竭病例应予透析,待其自然恢复。该病为自限性疾病,不宜应用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 一、治疗感染灶以往主张病初注射青霉素l0~14天(过敏者可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反复发作的慢性扁桃体炎,待病情稳定后可考虑作扁桃体摘除,术前、术后两周需注射青霉素。 二、对症治疗包括利尿消肿、降血压,预防心脑合并症的发生。 三、透析治疗少数发生急性肾衰竭而有透析指征时,应及时给予透析。 第二节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 急进性肾炎根据免疫病理可分为3型,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各不相同:①Ⅰ型又称抗肾小球基底膜型肾小球肾炎;②Ⅱ型又称免疫复合物型;③Ⅲ型为非免疫复合物型,此型中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常呈阳性。 【病理】病理类型为新月体肾小球肾炎。光镜下通常以广泛(50%以上)的肾小球囊腔内有大新月体形成(占据肾小球囊腔50%以上)为主要特征,病变早期为细胞新月体,后期为纤维新月体。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我国以Ⅱ型多见,Ⅰ型好发于青、中年,Ⅱ型及Ⅲ型常见于中、老年患者,男性居多。 患者可有前驱呼吸道感染,起病多较急,病情急骤进展。以急性肾炎综合征(起病急,血尿、蛋白尿、尿少、浮肿、高血压),多早期出现少尿或无尿,进行性肾功能恶化并发展成尿毒症,为其临床特征。 【治疗】 一、强化疗法 (一)强化血浆置换疗法主要适用于I型。 (二)甲泼尼龙冲击伴环磷酰胺治疗为强化治疗之一。该疗法主要适用于Ⅱ、Ⅲ型,I型疗效较差。 二、透析治疗。 第三章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是:①尿蛋白大于3.5g/d;②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③水肿;④血脂升高。其中①②两项为诊断所必需。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及其临床特征】引起原发性NS的肾小球病主要病理类型有微小病变型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及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它们的病理及临床特征如下: 一、微小病变型肾病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特征性改变和本病的主要诊断依据为电镜下有广泛的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足突融合。微小病变型肾病约占儿童原发性NS的80%~90%。 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可见肾小球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弥漫增生,本病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青少年。 三、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较常见的病理改变为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弥漫重度增生,可插入到肾小球基底膜和内皮细胞之间,使毛细血管袢呈现“双轨征”。好发于青壮年。

细菌学检查

细菌学检查 非发酵菌 鼻疽假单胞菌 鼻疽假单胞菌(P.Mallei)是鼻疽病的病原菌。可从患者血液、脓液、痰中分离到。 【临床意义】 对马、骡、驴的传染性很强,犬、猫、羊等都可被感染。可通过擦伤皮肤、直接接触 和吸入本菌而感染。人类感染较少见,但经常与病畜接触的人也可患鼻疽病。实验室感染 也可发生。 产碱假单胞菌 【临床意义】 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脓胸、眼部感染、脓肿等 恶臭假单胞菌 恶臭假单胞菌(P.Putida)为鱼类的一种病原菌,常可从腐败的鱼类中检出,偶尔可从 尿路感染患者的尿中及血库存血中分离出来。 非发酵菌 非发酵菌(Nonfermenters)大多是条件致病菌。包括十几个菌属的数十个种别,如 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黄杆菌属、产碱杆菌属、莫拉氏菌属等。 由于非发酵菌有很多菌属,每个菌属又有多个种,因此对其必须先进行初步分群,即 先进行科、属的鉴别,然后再进行种间鉴别。 腐败假单胞菌 腐败假单胞菌(P.Putrefaciens)为腐物寄生菌,分布非常广泛,河水、污水、土壤、牛奶、鸡蛋等均有存在。可引起奶油、鱼、肉变质并产生H2S。 【临床意义】 本菌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人类中耳炎、创伤后溃疡、败血症、呼吸道感染,以及糖 尿病或体弱患者的皮肤化脓性溃疡。 假单胞菌属

假单胞菌属(Rseudomonas)分布很广,水、污水、土壤和空气中均存在。本属有几 十个菌种,临床较常见的有十种左右。代谢菌种为铜绿色假单胞菌。人类感染的非发酵菌,假单胞菌占70%~80%。主要是铜绿色假单胞菌(占55%~65%)。 类鼻疽假单胞菌 类鼻疽假单胞菌(P.Pseudomallei)可引起类疽病。 【临床意义】 为条件致病菌。人类接触污染的污水、土壤或通过直接接触(划破皮肤或擦伤)而进 入人体,也可从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人体而感染。但罕见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染。 本菌可潜伏体内几年不发病,在多发地区这种隐性感染是很高的。败血性类鼻疽病如 不及时治疗进展迅速,且死亡率很高。 类产碱假单胞菌 类产碱假单胞菌(P.Pseudoalcaligenes)与产碱假单胞菌很相似,属于假单胞菌中 的产碱群。 【临床意义】 可引起肺炎、术后膝关节感染、脑膜炎和败血症。 嗜麦芽假单胞菌 嗜麦芽假单胞菌(P.Maltophilia)在自然界分布很广,自来水、河水、污水、牛奶 和冻鱼中均可存在,在正常人的咽喉、痰和粪便中可检出。 【临床意义】 本菌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吸入性肺炎、心内膜炎、结膜炎、脑膜炎、伤口感染和败血症等。 斯氏假单胞菌 斯氏假单胞菌(P.Stutzeri)在水中及土壤中到处可见,在粪便、肥料、人类的呼吸道、泌尿道均可发现。 【临床意义】 本菌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呼吸道感染、中耳炎、关节炎、尿路感染及败血症。 铜绿假单胞菌

内科学泌尿系统疾病习题及参考答案

A1题型 1.下列哪一种激素是肾脏产生的非血管活性激素 A.肾素 B.EPO C.缓激肽释放酶 D.PCE2 E.PCP2α 答案:B 2.肾脏是下列哪种激素作用的重要靶器官 A.胰岛素 B.高血糖素 C.胃泌素 D.抗利尿激素 E.甲状旁腺激素 答案:D 3.肾脏可降解下列哪种激素 A.胰岛素 B.甲状腺素 C.降钙素 D.抗利尿激素 E.血管紧张素 答案:A

4.尿中红细胞管型常见于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急性肾盂肾炎 C.急性出血性膀胱炎 D.急性肾衰竭 E.慢性肾衰竭 答案:A 5.下列哪一种试验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 A.放射性核素邻131I马尿酸钠测定 B.放射性核素99mTc-DTPA测定 C.尿血渗透浓度比 D.自由水清除率 E.尿β2-微球蛋白的测定 答案:B 6.成人蛋白尿是指 A.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持续超过50mg B.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持续超过100mg C.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持续超过150mg D.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持续超过200mg E.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持续超过300mg 答案:C 7.关于蛋白尿,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大、中、小分子均有的蛋白尿,见于肾小球肾炎 B.微量白蛋白尿,见于早期糖尿病肾病 C.溢出性蛋白尿,见于多发性骨髓瘤 D.分泌性蛋白尿,见于肾小管-间质疾病 E.β2微球蛋白尿为微小病变型肾病的特征 答案:E 8.肾脏维持水平衡的功能,主要依靠下列哪项调节活动来实现 A.肾小球滤过量 B.近端肾小管与髓袢的重吸收水量 C.远端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水量 D.近端肾小管与远端肾小管的重吸收水量 E.肾小管的分泌功能 答案:C 9.下列泌尿系统疾病中,不出现管型尿的疾病是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肾病综合征 C.急性肾盂肾炎 D.急性膀胱炎 E.急性间质性肾炎 答案:D 10.肌酐清除率与下列哪项无关 A.滤过膜孔径增大

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教案

第二节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 尿路感染简称尿感,是由于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尿路急、慢性炎症。根据感染发生的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主要是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主要是膀胱炎。本病多见于育龄女性、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其中,未婚少女发生率为2%,已婚女性发生率5%,孕妇菌尿发生率约为7%,老年人发生率可达10%,且多为无症状性菌尿。 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肠道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杆菌最常见,其次为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粪链球菌、绿脓杆菌等。 感染途径 1.上行感染:最为常见,占90%。 2.血行感染。 3.淋巴道感染。 4.直接感染。 易感因素 1.尿路梗阻和尿流不畅:是最主要的易感因素。 2.女性:因尿道短而直,尿道口离肛门近而易被细菌污染。 3.泌尿系检查:如留置导尿管、膀胱镜检查、尿道扩张等。 4.机体抵抗力低下。 5.其他。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询问病人有无感染、外伤、尿路结石、膀胱肿瘤、前列腺增生、输尿管畸形、多囊肾、马蹄肾膀胱输尿管返流等;有无妇科炎症、细菌性前列腺炎、留置导尿管、膀胱镜检查、尿道扩张等;有无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糖尿病、慢性肾病、慢性肝病、肿瘤等。询问病人的月经生育史、性生活情况、既往有无类似情况发生及诊疗情况。 (二)身体状况 1.症状 (1)急性膀胱炎:病人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下腹部不适等膀胱刺激症,常有白细胞尿,约30%有血尿,偶见肉眼血尿。(2)急性肾盂肾炎:起病急,常有寒战、高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尿频、尿急、尿痛、下腹部不适、血尿、脓尿、腰痛、肾区压痛或叩痛、输尿管点压痛等泌尿系统表现。 (3)无症状性菌尿:又称隐匿型尿感,即病人有真性菌尿而无尿感的症状,常因其他原因做尿细菌学检查时发现,多见于老年人和孕妇,超过60岁的妇女发生率可达10%。 2.体征急性肾盂肾炎病人常有痛苦面容,肋脊角压痛或(和)叩击痛、耻骨上膀胱区压痛。 (三)心理-社会状况 由于起病急,发热,疼痛,常引起病人烦躁、紧张、焦虑,涉及外阴

尿路感染细菌学检查规范

尿路感染细菌学检查规范 一、相关临床知识 (一)概述 尿道感染是指尿道内有大量微生物繁殖而引起的尿路炎症。从肾脏排泌出来的尿液正常情况下是无菌的。如果在尿液中分离出细菌(排除污染因素)即称为菌尿,同时伴有感染症状者称为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并非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种临床综合症。根据感染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及下尿路感染(膀胱炎),男性还可出现前列腺炎。不同部位同时感染也很常见。 (二)易感人群 尿路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感染之一,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好发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10。 (三)发病机理及常见致病菌 1、上行感染:肠道菌群逆行感染是泌尿系感染最常见的方式。女性尿道宽而短,且尿道口距肛门较近而常被粪便细菌污染,故更易感染;此外,女性阴道菌群也是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又一个主要来源。这种方式引起的感染多为单一细菌感染,大肠埃希菌是主要致病菌,其次是克雷伯菌属和变形杆菌属(后两者远远少于前者),有时也会发生混合感染。 2、泌尿系统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改变引起的感染:如留置导尿管,肾盂造瘘术,尿路结石,尿路重建、前列腺肥大,膀胱排空能力受损等,不仅有利于微生物的粘附和侵入,使感染易发,而且改变了尿路感染的致病菌范围,其感染菌除上述的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和变形杆菌属以外,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如肠杆菌属,普罗威登菌属、沙雷菌属、不动杆菌属、假单胞菌属也是常见的致病菌;此外,由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和酵母菌等引起的感染也很常见;并且容易发生多种微生物的混合感染,易被误认为标本污染。 3、血行感染: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感染方式。菌血症病人,血液中的细菌可通过血流进入肾脏,引起感染。常见的病原菌有葡萄球菌、伤寒沙门菌、念珠菌和结核分枝杆菌等。 4、直接感染:外伤或肾周围器官发生感染时,细菌可直接侵入肾脏引起感染。 5、淋巴管感染:更为少见,当盆腔器官炎症、阑尾炎和结肠炎时,细菌可经淋巴管引起肾盂肾炎。 (四)临床表现 尿路感染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发热、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和耻骨上压痛。可因患者的年龄和健康情况而不同,新生儿尿路感染的症状往往是非特异性的、模糊的,可表现有厌食,呕吐,倦怠,无发热的菌血症等;婴儿期直到2岁,常有高热;2岁以后的尿路感染才会有典型的临床表现;老年患者的尿路感 染常缺乏明显的症状,更易造成菌血症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五)尿培养检查的临床指征(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尿培养) (1)有典型的尿路感染症状; (2)肉眼脓尿或血尿; (3)尿常规:白细胞和/或亚硝酸盐阳性; (4)不明原因的发热,无其他局部症状; (5)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出现发热; (6)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前。 二、标本采集和运送 (一)容器: l、由不与尿液成份发生反应的惰性材料制成; 2、洁净、无菌、加盖、密封、防渗漏; 3、不含防腐剂和抑菌剂,一次性使用; 4、容积应>50ml、开口—直径应>4cm、具有较宽的底部、盒盖易于开启。 (二)标本采集方法 注意尽量采集晨尿标本,应保证尿液在膀胱内停留4h以上。 1、清洁中段尿 是最常用获得尿培养标本的方法(该方法很难使尿标本做到不被污染,需对结果进行合理评价)。

尿路感染常用药物一览(一线、二线及安全性用药)

尿路感染常用药物一览 尿路感染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好发于女性。有研究统计,约40%的女性在其一生中会经历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常发生在膀胱和尿道,也可发生在肾脏、输尿管等部位。 常见的尿路感染症状包括:小便疼痛或灼烧感、尿频或尿急、少尿、尿中带血或粉红色尿液、尿液浑浊、尿液气味强烈、骨盆或耻骨区疼痛、痉挛(尤其是女性)。上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也可能出现发热、寒战、背部或侧腹疼痛、恶心或呕吐症状。老年患者可有不典型表现,如精神状态改变、嗜睡和虚弱等。 尿路感染常见原因:大多数女性(约85%)尿路感染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UTI在女性中比男性更常见。这是因为女性尿道比男性短,离肛门更近,使得大肠杆菌等细菌更容易进入尿道。更年期、雌激素水平降低和阴道pH值升高,也会增加UTI的风险。女性性行为后或使用隔膜和杀精剂避孕时,也更容易感染。UTI的其它危险因素包括导尿管的使用、尿路结构异常、糖尿病和免疫系统抑制等。 治疗女性单纯性尿路感染的抗生素 呋喃妥因、磷霉素、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 以上口服抗生素通常用于治疗绝大多数单纯性UTI感染(急性膀胱炎)。医生应根据患者病史、UTI类型、当地耐药数据和成本来选择抗生素。一线药物通常从呋喃妥因、磷霉素和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中选择。 当不能使用一线药物时,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甲酸和某些头孢菌素,如头孢泊肟、头孢地尼或头孢克洛。喹诺酮类药物是否安全? 氟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也常用于单纯UTI。然而,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强烈建议此类药物用于更严重的感染,并且只有在常规抗生素不可用情况下才能使用。 FDA的一项安全审查发现,口服和注射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也称“喹诺酮类药物”)与严重和潜在的致残副作用相关,涉及肌腱、肌肉、关节、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这些不良反应可在给药后不久至暴露后数周发生,

复杂性尿路感染诊断治疗指南

复杂性尿路感染诊断治疗指南 一、定义和分级 复杂性尿路感染是指尿路感染伴有增加获得感染或者治疗失败风险的疾病,例如泌尿生殖道的结构或功能异常,或其他潜在疾病。诊断复杂性尿路感染有2条标准:尿培养阳性以及下表所列1条或1条以上的因素。 表1:复杂性尿路感染潜在诱发因素 留置导尿管,支架管,或间歇性膀胱导尿 残余尿>100ml 任何原因引起的梗阻性尿路疾病,如膀胱出口梗阻、 神经源性膀胱、结石和肿瘤 膀胱输尿管返流或其他功能异常 尿流改道 化疗或放疗损伤尿路上皮 围手术期和术后尿路感染 肾功能不全、移植肾、糖尿病、免疫缺陷 二、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可从严重梗阻性急性肾盂肾炎并发危急的尿脓毒症,到留置导尿管相关的术后尿路感染。常伴随糖尿病和肾功能衰竭。 三、诊断 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及必要的影像

学检查获得诊断。 四、治疗 1、抗菌药物治疗 推荐根据治疗前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物。只有患者病情危重,才考虑行经验性的抗菌药物治疗。抗菌药物的经验性治疗需根据临床反应和尿培养结果随时进行修正。 不推荐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防止尿路感染复发。 一般推荐治疗7-14天,有时需延长至21天。对于长期留置导尿管或尿路支架管的患者,应尽量缩短治疗时间,以避免细菌耐药。 复杂性尿路感染的经验治疗推荐应用主要经肾脏排泄的氟喹诺酮类,也可选择氨基青霉素加BLI、2代或3a 代头孢菌素、或者氨基糖苷类(胃肠外治疗)。 如果初始治疗失败,微生物学检查结果尚未出现,或者作为临床严重感染的初始治疗,则须改用亦能有效针对假单胞菌的抗菌药物 表2:经验治疗的抗菌药物选择 推荐用于初始经验治疗的抗菌药物 ?氟喹诺酮 ?氨基青霉素加BLI ?头孢菌素(2代或3a代)

泌尿系统感染常见细菌

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主要是由病原微生物侵入泌尿、男生殖系统而引起的炎症。病原微生物大多数为革兰阴性杆菌。由于解剖学上的特点,泌尿道与生殖道关系密切,而尿道外口与外界相通,两者易同时引起感染或相互传播。泌尿系统感染又称尿路感染,肾盂肾炎、输尿管炎为上尿路感染;膀胱炎、尿道炎为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常并发下尿路感染,后者可以单独存在。尿路感染的发病率很高,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在不同的性别和年龄中均可发病,其临床表现和结局变化很大。 【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是引起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的重要病原生物条件,最常见为来自肠道的细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60%~80%为大肠埃希菌,其他为副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粪链球菌等。还有结核分枝杆菌、淋病奈瑟菌、衣原体、支原体、厌氧菌、真菌、病毒等。其中,结核分枝杆菌、淋病奈瑟菌等所致泌尿、男生殖系统属于特异性感染。其他的病原体如滴虫、原虫导致的感染较少。 【发病机制】尿路感染是尿路病原体和宿主相互作用的结果,尿路感染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细菌的毒力、接种量和宿主的防御机制不完全造成的,这些因素在最终决定细菌定植水平以及对尿路损伤的程度也有一定的作用。正常人的尿道外口皮肤和粘膜有一些细菌停留,如乳酸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小棒杆菌等,称为正常菌群。在致病菌未达到一定数量及毒力时,正常菌群能对致病菌能起到抑制平衡的作用,而正常人尿液的酸碱度和高渗透压、尿液中所含的尿素和有机酸均不利于细菌的繁殖,而膀胱的排尿活动又可以将细菌排除体外,故正常人尿路对感染具有防御功能。 近年来,有研究认为细菌的毒力也有重要作用。大肠埃希菌表面包裹着一层酸性的多聚糖抗原,称为K抗原。表达特殊的K抗原的大肠埃希菌菌株毒力强,易引起尿路感染。致病菌粘附于尿路上皮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这种粘附能力来自致病菌的菌毛,而绝大多数致病菌都有菌毛,每个细菌可有100~400根菌毛,主要由亚单位菌毛蛋白构成,分子量为17~27kD,能产生粘附素。粘附素能与尿路上皮细胞受体结合,是细菌黏附于尿路黏膜,并开始繁殖。不仅如此,尿路上皮细胞分泌的粘液含黏蛋白、氨基葡萄糖聚糖、糖蛋白、粘多糖等,均有抵制细菌黏附和调节粘附结合力的作用。粘液为一层保护屏障,致病菌如能与粘液结合,损害保护层,就能粘附于尿路上皮细胞表面而引起感染。此外,有研究指出尿路感染的易感性可能与血型抗原、基因型特征、内分泌因素等相关。 【诊断方法】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一般都有比较典型的临床表现,尤其是急性期,诊断并不困难。但是,诊断中必须注意寻找病灶及其病理基础,对病原和病变程度要有精确的估计。明确泌尿系感染首先取决于尿液中找到细菌或出现白细胞。由于留取尿标本时往往因污染而混淆诊断,采用正确的方法采集尿标本是诊断中的重要环节。 1.尿标本采集有三种方式 (1)分段收集尿液,一般采用中段尿 (2)导尿,常用于女性病人 (3)耻骨上膀胱穿刺,最适用于新生儿和截瘫病人,用此法留取的尿标本最为可靠。 尿培养常采用清洁中段尿或耻骨上膀胱穿刺标本。标本采集后应在2小时内处理,避免污染和杂菌生长。 2.尿液镜检尿标本应及时进行涂片检查,最简单的方法是用亚甲蓝染色一滴新鲜 尿,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革兰阴性杆菌或阳性球菌,另一部分尿标本再送尿细菌 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此外,尿沉渣检查有无白细胞,如如每高倍视野白细胞超过 5个则为脓尿,提示有尿路感染。无菌尿的脓尿要警惕结核等疾病存在。 3.细菌培养和菌落计数是诊断尿路感染的依据。如菌落计数多余105/ml应认为有感 染,少于104/ml可能为污染,104/ml~105ml之间为可疑。此值在急性尿路感染和未 曾应用抗菌药物的病例中有意义,在慢性病例和已用过药物者则常常难以判断,必

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5版)——复杂性尿路感染

主堡塑星丛壁苤查!!!i生!旦箜堑鲞笙兰塑垦!也』望塑!:垒P至!!!!i!!!!:!!!盟!:! ·专家共识-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5版) ——复杂性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编写组 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尤其伴有复杂因素的患者,其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较正常者高12倍[1],而近年国内大量抗菌药物的应用也使得尿路感染病原体的分布发生改变,并诱导耐药性的产生。本共识制定的目的是对“泌尿系感染诊断治疗指南”未尽事宜的补充和细化。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积累,对尿路感染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本共识的内容也将进行相应的更新。 一、定义和流行病学 复杂性尿路感染是指尿路感染同时伴有获得感染或者治疗失败风险的合并疾病[2],如泌尿生殖道的结构或功能异常,或其他潜在疾病。 诊断复杂性尿路感染有2条标准,尿培养阳性以及包括以下至少1条合并因素[2。]:留置导尿管、支架管或间歇性膀胱导尿;残余尿>100ml;任何原因引起的梗阻性尿路疾病,如膀胱出口梗阻、神经源性膀胱、结石和肿瘤;膀胱输尿管反流或其他功能异常;尿流改道;化疗或放疗损伤尿路上皮;围手术期和术后尿路感染:肾功能不全、移植肾、糖尿病和免疫缺陷等。 临床上对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在获得药敏试验结果之前经常采用经验性治疗或不规范的抗菌药物治疗.导致耐药的出现。国内复杂性尿路感染细菌谱的特点是大肠埃希菌感染比例降低,而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菌株比例升高,另一个特点是肠球菌感染比例升高[4]。 二、临床评估 下尿路感染常见症状为尿频、尿急、尿痛等,上尿路感染则以肾区疼痛、发热较为多见。泌尿生殖道结构、功能异常或者其他存在易发感染的原发病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 OOI:10.3760/cma.j.issn.1000—6702.2015.04.001 通信作者:陈山,Email:shanchentr001@163.com;郑军华,Emailzhengjh0471@sina.com 尿培养:对于复杂性尿路感染,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女性>105cfu/ml、男性>104cfu/ml,或所有患者导尿留取的尿标本细菌菌落计数>104cfu/ml具有诊断价值[2J。 其他相关检查:影像学检查如超声、腹部平片、尿路造影和泌尿系CT主要目的是寻找泌尿生殖道结构、功能异常或者其他存在易发感染的疾病。 三、治疗 (一)抗菌药物治疗 推荐根据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物。对于有症状复杂尿路感染的经验治疗需要了解可能的病原菌谱和当地的耐药情况,还要对基础泌尿系统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包括对肾功能的评估)。抗菌药物的经验性治疗需根据临床反应和尿培养结果及时进行修正。 1.轻中度患者或初始经验治疗 (1)氟喹诺酮类:近期未用过氟喹诺酮类可选择左氧氟沙星(500mg静脉或口服,每日1次)。该药具有高尿液浓度的特点,抗菌谱可以广泛覆盖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对铜绿假单胞菌有很强的杀菌效果,同时对于部分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也有一定的杀菌效果。也可使用环丙沙星(200mg静滴,每日2次),对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很好的杀菌效果。 (2)头孢菌素(2代或3a代):相比1代头孢菌素而言,2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头孢替安、头孢孟多)对革兰阴性菌的杀菌活性显著增加,同时保持了对葡萄球菌属较高的杀菌活性。而3a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菌有很高的杀菌活性,对葡萄球菌杀菌活性较弱,药代动力学特征与二代头孢菌素相比区别不大。 (3)磷霉素氨丁三醇:(3g,口服隔日1次)对复杂性尿路感染的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均有很好的抗菌活性,可用于非发热性尿路 万方数据

尿路感染 - 内科学

天津医科大学授课教案 (共页、第页) 课程名称:内科学课程内容尿路感染 教师名称:杨定位职称:副主任医师教学日期: 授课对象:七年制教材版本:内科学7年制教材 授课方式:多媒体学时数2学时听课人数:90人 本单元或单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熟悉尿路感染的感染途径、易感因素、临床表现、并发症;了解泌尿系统感染的常见原因以及尿路感染的病理;熟知尿路感染的尿液检查及细菌学检查;熟悉尿路感染的诊断流程及鉴别诊断;熟悉尿路感染的治疗原则 授课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1。尿路感染的定义、病因与发病机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并发症1学时 2。尿路感染的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1学时 重点、难点及对学生要求(包括熟悉、了解和自学) 重点:尿路感染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尿路感染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尿路感染的定位诊断。 难点:尿路感染的定位诊断以及尿液细菌学检查分析 对学生的要求: 1.了解尿路感染的病因及病理,细菌的致病力及机体的防御机制 2.熟悉熟悉尿路感染的感染途径、易感因素、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 查及影像学检查 3.熟悉尿路感染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尿路感染的定位诊断;尿路感染的治疗 原则 外语词汇: Urinary Tract Infection,Acute Cystitis,Acute Pyelonephritis,chronic

Pyelonephritis,Asymptomatic bacteriuria,sterile pyuria 辅助教学情况 课件光盘 复习思考题 1.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有哪些? 2.何为复杂性尿路感染? 3.如何分析尿细菌定量培养的结果? 4.如何鉴别上尿路感染与下尿路感染? 5.尿路感染的主要并发症有哪些? 6.尿路感染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参考资料: 1.肾脏病学,王海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Brenner and Rector’ The Kidney. Sixth Edition. Edited by Barry M. Brenner. Harcourt Asia W.B.SAUNDERS. 主任签字:年月日

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分析

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与治疗方式。方法89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进行分期治疗,依照尿液细菌培养结果,对照组使用轮换使用抗生素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用中成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89例患者受大肠埃希菌感染者最多,有29例,其余则为肺炎克雷伯杆菌(4例)和粪肠球菌(2例)。其中合并支原体感染者10例,患者的总治愈率达到了89.89%(80/89)。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利用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和抗生素轮换使用的方式治疗,能够取得满意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复发性尿路感染;分期治疗;中西医结合;细菌培养;药敏试验 引起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罪魁祸首是大肠杆菌,最近该药物的耐药性有上升趋势,门诊对该病患者尿液培养阳性率低,且可供使用的抗生素种类也少,本实验对2010年4月~2012年4月来本院就诊的部分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进行了中西医结合分段以及抗生素轮换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4月~2012年4月来本院泌尿科就诊的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5例,女44例。平均年龄(4 2.5±5.9)岁。所有患者均有反复尿路感染发作史,且病史均在2.5年以上。符合相关临床诊断标准。在病发前期使用过抗生素类药物没有将病情加以控制,近期尿路感染治疗半月无效。已排除其他器官器质性病变,和妇科感染情况。在所有患者中,有50例为难治性尿路感染。现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5例),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25例,平均年龄(41.3±5.8)岁;治疗组男22例,女22例,平均年龄(42.9±6.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采用抗生素分期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成药进行治疗。 1. 2. 1 抗生素分期方法治疗期:依照一般剂量对患者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直到患者尿常规各项指标恢复到正常标准为止,治疗1个月。巩固期:减少原有剂量抗生素,维持患者尿常规细菌水平,如果患者出现了复发现象,转为治疗期,治疗时间与前阶段相加。稳定期:每天仅对患者使用1次抗生素,连续使用3个月,尿常规正常停止使用抗生素药物,如果出现复发先下个转为巩固期,时间与前段巩固期时间相加。 1. 2. 2 抗生素使用太敏感情况相关临床验证依照药物过敏试验,对患者使用副作用小的抗生素产品。对患者轮换使用抗生素。在治疗和巩固期间,每种

女性反复尿路感染是什么原因

女性反复尿路感染是什么原因 在一些医院的泌尿科,总是有一些女性因为尿路反复感染前来就诊。而且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这类女性的情绪都十分的低落,认为只有自己是这么倒霉的,尿路感染怎么治都治不好。其实,如果女人出现一次尿路感染,如果治好之后不注意生活当中的细节还是会复发的。那么,为什么女性反复尿路感染呢? 女性尿道短,大量细菌储存在入口和阴道前庭,很容易形成下尿路感染。女性下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病,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在易患尿路感染的女性中,病原菌对上皮细胞的黏附性增强。也就是说,这一类病人较其他人更容易发生感染。 治疗不正规也是一些女性反复发生尿路感染的原因。迄今为止,抗生素是治疗下尿路感染的主要方法,但是使用抗生素是有原则的。如果是第一次发生尿路感染,需用抗生素3天;除此之外,需要用抗生素7~10天。需要说明的是,有的人第一次感染只是有点稍稍的不适感,本人并没有意识到患了尿路感染,所以到再次发生感染的时候,也就没有按照复发性感染的原则治疗。

有的人发生了尿路感染后,自己买药吃1~2天,症状轻了,就把药停了。如此反复几次,形成了慢性膀胱炎,吃药效果不好了,这才到医院来看病。还有的人因为长期尿频,治疗效果不好,病急乱投医。到一家医院看病吃药后,觉得没有效果再到第二家医院诊治,甚至又去第三家医院。如此这般,钱花了不少,病没治好,还把病情变复杂了。还有些人反复治疗,反复用药,最后造成菌群失调,霉菌感染,致使病情更加复杂。 有些人患尿路感染是由于不洁性生活引起的,一方面治疗,一方面感染还在反复发生,自然治疗效果也不好。住集体宿舍的女孩子,毛巾都挂在门后面,而且堆挤在一起,一年四季不见阳光,潮湿,容易滋生细菌和霉菌,导致反复感染。 对于有尿路感染病症的女性来说,应该平时多喝水,这样虽然小便的次数会增加,但是这样可以对尿路进行冲洗,当中的细菌就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不过,尿路感染的女性多喝水仅仅适用于急性发作期,平时应该保证正常的饮水量。

中医治疗尿路感染(上)-中医治疗顽固性尿路感染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214725090.html, 中医治疗尿路感染(上) 作者:马晓北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6年第04期 中医学对尿路感染的认识 中医治疗尿路感染具有控制症状迅速、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产生耐药性等优点。 尿路感染属于中医学“淋证”的范畴,但两者又不完全相同。淋证是以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小腹拘急引痛为主症的病证。淋证有热淋、石淋、气淋、血淋、膏淋、劳淋等六淋之分,证情有虚有实,多虚实夹杂,且淋证常易转化。尿路感染有的有临床症状,有的则无。凡有尿路刺激症状,除非特异性尿路感染之外,肾结核、泌尿系结石,膀胱癌、前列腺炎、乳糜尿等均属淋证的范畴。因此,非特异性尿路感染属于中医淋证中热淋、血淋、劳淋的范畴。 淋证发病与湿热毒邪侵袭及脏腑功能失调有关。湿热毒邪蕴结膀胱,或肝失疏泄,或脾肾亏虚,均可使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而发为淋证。本病病机核心是膀胱气化失调,其发病是以脾虚、肾虚为主,气滞、湿热为标。湿热贯穿于病程的始终,急性期正盛邪实,以湿热蕴结、膀胱气化不利为主;慢性期病程日久,正气已伤,余邪未尽,湿热留恋,缠绵难愈。 重点:尿路感染的中医辨治原则 尿路感染相当于中医学中所说的热淋、血淋及劳淋。若湿热客于下焦,膀胱气化不利,小便灼热刺痛,则为热淋;若膀胱湿热,灼伤血络,迫血妄行,血随尿出,以致小便涩痛有血,乃成血淋;若久淋不愈,湿热留恋膀胱,由腑及脏,继则由肾及脾,脾肾受损,正虚邪弱,遂成劳淋;若肾阴不足,虚火扰动阴血,亦为血淋。可见淋证的发生除与膀胱、肾有关外,还与肝脾相关。其病理因素主要为湿热之邪。 临床辨证应别证情之缓急、正虚与邪实孰多孰少孰为主。其治疗急性期以清利为主,缓解期以补益为主。实则清利,虚则补益为基本原则。实证以膀胱湿热为主者治以清热利湿;以热灼血络为主者,治以凉血止血。虚证以脾虚为主者,治以健脾益气;以肾虚为主者,治以补虚益肾。同时正确掌握标本缓急,在淋证治疗中尤为重要。对虚实夹杂者,邪重时,宜急则驱邪;邪退正虚时,宜缓者培补;正虚邪弱时,应扶正驱邪,兼顾治疗,补虚不恋邪,驱邪不伤正。 急性期尿路感染的辨治 急性期尿路感染包括急性尿路感染和慢性尿路感染的急性发作期,临床上以尿频、尿急、尿痛、尿液浑浊、腰痛或发热恶寒、偶见血尿为特征,舌质红,苔黄腻,脉数。其大致分为3型。

细菌学检查

非发酵菌 鼻疽假单胞菌 鼻疽假单胞菌(P.Mallei)是鼻疽病的病原菌。可从患者血液、脓液、痰中分离到。 【临床意义】 对马、骡、驴的传染性很强,犬、猫、羊等都可被感染。可通过擦伤皮肤、直接接触和吸入本菌而感染。人类感染较少见,但经常与病畜接触的人也可患鼻疽病。实验室感染也可发生。 产碱假单胞菌 【临床意义】 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脓胸、眼部感染、脓肿等 恶臭假单胞菌 恶臭假单胞菌(P.Putida)为鱼类的一种病原菌,常可从腐败的鱼类中检出,偶尔可从尿路感染患者的尿中及血库存血中分离出来。 非发酵菌 非发酵菌(Nonfermenters)大多是条件致病菌。包括十几个菌属的数十个种别,如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黄杆菌属、产碱杆菌属、莫拉氏菌属等。 由于非发酵菌有很多菌属,每个菌属又有多个种,因此对其必须先进行初步分群,即先进行科、属的鉴别,然后再进行种间鉴别。 腐败假单胞菌 腐败假单胞菌(P.Putrefaciens)为腐物寄生菌,分布非常广泛,河水、污水、土壤、牛奶、鸡蛋等均有存在。可引起奶油、鱼、肉变质并产生H2S。

【临床意义】 本菌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人类中耳炎、创伤后溃疡、败血症、呼吸道感染,以及糖尿病或体弱患者的皮肤化脓性溃疡。 假单胞菌属 假单胞菌属(Rseudomonas)分布很广,水、污水、土壤和空气中均存在。本属有几十个菌种,临床较常见的有十种左右。代谢菌种为铜绿色假单胞菌。人类感染的非发酵菌,假单胞菌占70%~80%。主要是铜绿色假单胞菌(占55%~65%)。 类鼻疽假单胞菌 类鼻疽假单胞菌(P.Pseudomallei)可引起类疽病。 【临床意义】 为条件致病菌。人类接触污染的污水、土壤或通过直接接触(划破皮肤或擦伤)而进入人体,也可从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人体而感染。但罕见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染。 本菌可潜伏体内几年不发病,在多发地区这种隐性感染是很高的。败血性类鼻疽病如不及时治疗进展迅速,且死亡率很高。 类产碱假单胞菌 类产碱假单胞菌(P.Pseudoalcaligenes)与产碱假单胞菌很相似,属于假单胞菌中的产碱群。 【临床意义】 可引起肺炎、术后膝关节感染、脑膜炎和败血症。

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细菌学检测的样本采集与护理

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细菌学检测的样本采集与护理目的对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细菌学检测的样本采集与护理措施进行探 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入院的50例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尿液样本进行收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25)与对照组(n=25),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细菌分布与护理效果。结果50例研究对象的细菌学检测结果以大肠埃希菌(30%)为主,其次是表皮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粪肠球菌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92%,对照组是60%,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的实施,有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有效控制患者感染的发展,提高临床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pecimen collection and nursing measures of catheter concomitant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bacteriology inspection. Methods 50 catheter concomitant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4 to Novomber 2015 of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by using random number table and were selected as study object.The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25)and control group (n=25).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comprehensive nursing and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The bacterial distribution and nursing effects of two groups were coun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bacteriology test results of 50 cases were mainly of Escherichia coli (30%),then were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Candida albicans,Enterococcus faecalis.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92% and 60%,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cne (P<0.05). Conclusion Conducting comprehensive nursing is helpful to shorten the hospital stay of patients,promote postoperative recovery,effective control the progress of infection and enhance the clinical effects. [Key words] Catheter concomitant urinary tract infection;Bacteriology;Specimen collection;Bursing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源性感染[1]问题受到重视,且发生率较高,主要是受到医用体内植入物的影响[2]。导尿管留置体内会增加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在医院感染发生率中占40%左右,属于良性疾病的一种。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在临床治疗中容易被忽略,但导尿管留置群体中,少数患者可出现败血症与菌血症,发生率为2%~4%,一旦出现,极易造成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3%~30%[3-4]。现阶段我国的抗生素使用较为广泛,导致细菌耐药性大幅度上升,和细菌生物被膜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5-6]。文献资料指出[7],导尿管留置患者的菌血症发生率为非留置导尿管的5.8倍,随着患者导尿管留置时间的增加,危险性也增加。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接诊收治的50例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患者,收集样本,分为两组实施护理探究,以统计分析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细菌学检测的样本采集与护理,现报道如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