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仓储管理与配送课程

仓储管理与配送课程

仓储管理与配送课程
仓储管理与配送课程

《仓储管理与配送》开放课程

第一章仓储和仓储管理概述

[学习目标]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仓储的概念、种类和功能,了解仓储管理的内容及其发展方向;熟悉仓储活动的意义和性质;更好地理解仓储在物流管理中的地位。

[引导案例]

香港和记黄埔港口集团旗下的大型仓储基地

——观澜内陆集装箱仓储中心

和记黄埔港口集团旗下的深圳和记内陆集装箱仓储有限公司在深圳观澜设立了大型物流仓储基地“观澜内陆集装箱仓储中心”,以配合华南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发展。目前已建成两座面积为2万平方米的大型出口监管仓,4万平方米的货柜堆场,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报关楼、验货中心及办公场所。

观澜内陆集装箱仓储中心实现高科技智能化出口监管仓及堆场操作,包括采用WIS(仓储管理系统)和TOMS(堆场管理系统)管理仓储运作及堆场操作;全球海关、船公司、租箱公司及客户查询库存资料,了解货物进出仓的情况;IC卡闸口自动识别验放CTV全方位监控;电子系统报关,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报关服务。

同时,与和黄投资的南方明珠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联手,采用GPS卫星定位系统。在盐田与观澜之间进行途中监控,并在盐田港入闸处为货柜车开辟专门的“绿色通道”,以达到信息共享、统一协调、分工合作,充分发挥港口与仓储运作的优势,将盐田码头服务功能延伸至更靠近各生产厂家的内地。

观澜内陆集装箱仓储中心目前为国外销售商、集运公司、货运代理、生产厂家、船公司及租箱公司提供优质监管仓拼柜集运、国内配送、货柜堆存等服务,对推动华南地区的物流发展做出了贡献。

1.1.1、仓储的概念

仓储是通过仓库对物资进行储存和保管。它是指在原产地、消费地,或者在这两地之间存储商品(原材料、部件、在制品、产成品),并向管理者提供有关存储商品的状态、条件和处理情况等信息。也就是说仓储是商品离开生产过程尚未进入消费过程的间隔时间内的暂时停滞。

仓储是随着物资储存的产生而产生,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物流活动的重要支柱。在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条件下,为保持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必须储存一定量的物资,以满足一定时期内社会生产和消费的需要。仓储的性质可归结为:仓储是物资产品的生产过程的持续,物资的仓储也创造着产品的价值;仓储既有静态的物品贮存,也包含动态的物品存取、保管、控制的过程;仓储活动发生在仓库等特定场所;仓储的对象既可以是生产资料,也可以是生活资料,但必须是实物动产。

1.1.2、仓储的功能

(一)储存保管功能

储存保管功能是仓储最传统、最基本的功能。在商品从生产过程进入到消费过程之间,都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在这段时间间隔内,形成了商品的暂时停滞。商品在流通领域中暂时的停滞过程,形成了商品储存。同时,商品储存又是商品流通的必要条件。

现代生产的复杂性决定了经济领域中不均衡、不同步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因此,生产的产品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储存保管才能和消费相协调。此外,为了应付突发事故和自然灾害,合理使用资源,防止产品因一时过剩而造成浪费,为了获得较优价格而延迟一段时间出售产品,都需要对生

产的产品进行一定时间的储存保管。在现代物流领域,人们经常将其看成是整个物流过程的“调节阀”。

(二)搬运功能

搬运功能可以分为接收、转移或存放、用户订单分拣和配装等几种活动。

1.接收活动

既包括运输承运商的卸货,也包括更新仓库中的库存记录,检查是否存在破损情况,以及根据订单和运输记录进行商品数量的确认。

2.转移或存放活动

包括将商品移动到仓库进行存储的物理移动,将商品搬运到进行特殊服务(如合并)的地方的移动,以及出厂运输的搬运。

3.用户订单分拣活动

可分为全面分拣、批处理分拣、分区分拣和分波分拣四类。

全面分拣是指一个订单分拣员全面负责一个订单,并负责订单从开始到结束的履行过程。

批处理分拣是指分拣员负责一批订单,负责分拣商品并将其送到站台,而后将它们在各订单间进行分配。

分区分拣指将订单分拣员分派到各指定区域,挑选出订单指定通道中的商品,并将其传给下一个分拣员,依次进行下去,来完成整个过程。

分拨分拣是指按照一个指定特征划分运输。如同一个承运商,可以将所有的订单划分为一组进行分拣,第二组分拣所有由邮局运送的订单,其他组可以根据其他承运商来划分。

4.配装活动

既包括准备商品和将配齐的订单商品搬运到承运商的运输设备中,并调整存货记录,检查发货订单,也包括替特定用户进行商品的分类和包装。如将商品放入箱、包或其他容器中;放在托盘上;进行包装并标记运输信息(原产地、目的地、发货人、收货人及包装内容)。

(三)信息传递功能

信息是进行物流调度指挥的手段。只有有效地运用信息,才能使物流活动顺利进行。

企业管理者力图控制仓储活动,通常需要及时准确的信息,如在安排商品储存时,必须掌握进仓商品的数量、品种及商品的重量、体积等信息,同时还要了解各仓间的空余仓位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仓库的使用效能。因此,运用电子数据交换EDI等计算机化的信息传递、互联网以及条形码来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准确性,对于仓储运营至关重要。

1.1.3、仓储的种类

(一)按仓储经营主体划分

1.自营仓储

自营仓储主要包括生产企业仓储和流通企业的仓储。生产企业为保障原材料供应、半成品及成品的保管需要而进行仓储保管,其储存的对象较为单一,以满足生产为原则。流通企业自营仓储则为流通企业所经营的商品进行仓储保管,其目的是支持销售。

自营仓储不具有经营独立性,仅仅是为企业的产品生产或商品经营活动服务。相对来说规模小,数量众多,专业性强,仓储专业化程度低,设施简单。

2.营业仓储

营业仓储是仓储经营人以其拥有的仓储设施,向社会提供仓储服务。仓储经营人与存货人通过订立仓储合同的方式建立仓储关系,并且依据合同约定提供仓储服务并收取仓储费。

营业仓储面向社会,以经营为手段,实现经营利润最大化。与自用仓库相比,营业仓储的使用效率较高。

3.公共仓储

公共仓储是公用事业的配套服务设施,为车站、码头提供仓储配套服务,其运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车站、码头等的货物作业和运输,具有内部服务的性质,处于从属地位。但对于存货人而言,公共仓储也适用营业仓储的关系,只是不独立订立仓储合同,而是将仓储关系列在作业合同、运输合同之中。

4.战略储备仓储

战略储备仓储是国家根据国防安全、社会稳定的需要,对战略物资进行储备。战略储备仓储特别重视储备品的安全性,且储备时间较长。所储备的物资主要有粮食、油料、有色金属等。

(二)按照仓储功能分类

1.生产仓储

生产仓储为生产领域服务,主要是用来保管生产企业生产加工的原材料、燃料、在制品和待销售的产成品。包括原材料仓储、在制品仓储和成品仓储。

2.流通仓储

流通仓储为流通领域服务,专门储存和保管流通企业待销售的商品,包括批发仓库、零售仓库。

3.中转仓储

中转仓储是衔接不同运输方式的仓储,主要设置在生产地和消费地之间的交通枢纽地,如港口、车站等进行的仓储。中转仓储具有货物大进大出的特性,储存期限短,注重货物的周转效率和周转率。

4.保税仓储

保税仓储是指使用海关核准的保税仓库存放保税货物的仓储行为。保税仓储所储存的对象是暂时进境并还需要复运出境的货物,或者是海关批准暂缓纳税的进口货物。保税仓储受到海关的直接监控,虽然所储存的货物由存货人委托保管,但保管人要对海关负责,入库或出库单据均需要由海关签署。

5.加工型仓储

加工型仓储是商品保管和加工相结合的仓储活动。主要职能是根据市场需要,对商品进行选择、分类、整理、更换等流通加工活动。

(三)按照仓储的保管条件分类

1.普通物品仓储

普通物品仓储是指不需要特殊条件的物品仓储。其设备和库房建造都比较简单,使用范围较广。这类仓储有一般性的保管场所和设施,常温保管,自然通风,无特殊功能。

2.专用仓储

专用仓储是专门用来储存某一类(种)的物品仓储。一般由于物品本身的特殊性质,如对温湿度的特殊要求,或易于对与之共同储存的物品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要专库储存。例如,机电产品、食糖、烟草仓库等。3.特殊物品仓储

特殊物品仓储是在保管中有特殊要求和需要满足特殊条件的物品仓储。如危险品、石油、冷藏物品等。这类仓储必须配备有防火、防爆、防虫等专门设备,其建筑构造、安全设施都与一般仓库不同。例如,冷冻仓库、石油库、化学危险品仓库等。

(四)按照仓储物的处理方式分类

1.保管式仓储

保管式仓储也称之为纯仓储,是以保管物原样保持不变的方式所进行的仓储。存货人将特定的物品交由保管人进行保管,到期保管人原物交还存货人。保管物除了所发生的自然损耗和自然减量外,数量、质量、件数不发生变化。保管式仓储由分为仓储物独立保管仓储和将同类仓储物混合在一起的混藏式仓储。

2.消费式仓储

保管人在接受保管物时,同时接受保管物的所有权,保管人在仓储期间有权对仓储物行使所有权。在仓储期满,保管人将相同种类、品种和数量的替代物交还给委托人所进行的仓储。消费式仓储特别适合于保管期较短的如农产品、市场价格变化较大的商品的长期存放。

1.1.4、仓储发展方向及策略

(一)仓储发展方向

因物流市场供需变化,我国的仓储业正在向仓储自动化、仓储信息化、信息网络化、仓储标准化、仓储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拥有先进管理理念的物流企业,开始注重对整体供应链进行管理,积极发展与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通过提供各种增值服务来参与客户的供应链管理,降低客户的成本,从而也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仓储业将会随着物流行业的整体发展而进一步提升。

1.仓储作业自动化

⑴ 仓储集装化

建立储存和装卸设备的标准化体系,加强集装箱、托盘、集装袋等在仓储中的推广应用。通过商品集装化.提高仓储质量和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⑵ 仓库自动化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推动自动化库房向智能自动化方向发展。射频数据通信、条形码技术、扫描技术和数据采集技术将更多地应用于仓库堆垛机、自动导引车和传送带等设备上,仓储中的物流必须伴随着并行的信息流。仓储商品的控制和管理实时、协调和一体化,信息技术成为仓储自动化技术的核心。自动化库房建设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安全性,在满足仓储要求的条件下,将更多要求规模小、反应速度快、用途广的自动化库房。

⑶ 仓储装卸搬运机械高效化

通过引入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对仓储机械的技术改造,仓储机械的技术性能将较大提高。载重量大、机动性强、操作方便、可维修性好的叉车、无人叉车、牵引车、托盘搬运车、码垛机、管道输送机、带状输送机、自动拣选机等先进的装卸搬运机械设备将广泛应用于仓储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智能化仓储设备将更多、更加趋于完善,仓储机械更安全、更可靠。

⑷ 条形码技术的推广使用

条形码技术作为一种成熟的信息处理技术,由于具有信息采集速度快、信息量大、可靠性高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质量跟踪、交通运输、图书文献等领域。

2.仓储信息化、信息网络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信息网络的建立,仓储的信息化趋势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信息技术将用于处理仓储具体业务。建立仓储信息网络、对商品统一编码,通过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订货系统(EOS)、电子经费传送(EFT)等形式实现无纸化作业,降低了仓储作业费用,提高了作业效率。

另外,仓储信息网络是一个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数学和管理科学方法对仓储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存储、分析和交换的人机综合系统。仓储是物流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更好地掌握商品的储存情况,必须取得及时、准确的仓储信息。仓储信息处理系统可以通过网络对仓储商品的动态进行实

时跟踪调查,使得仓储更加透明,并可根据所需商品的种类、数量等情况,适当调整仓储物资储备,确定最佳决策。

3.仓储标准化

标准化是对产品、工作、工程和服务等活动制订统一的标准并贯彻和实施标准的整个过程。

为了使物流系统内部各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并协调地运作,必须保证物流系统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实现物流的标准化。仓储标准化是物流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仓储标准化不仅是为了实现仓储环节与其他环节的密切配合,同时也是仓储内部提高作业效率、充分利用仓储设施和设备的有效手段,是开展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仓储的前提条件。

仓储标准化内容很多。如:全国性通用标准(仓库种类与基本条件标准、仓库技术经济指标以及考核办法标准、仓库储业标准体系、仓储业服务规范、仓库档案管理标准、仓库单证标准、仓储安全管理标准等),仓储技术通用标准(仓库建筑标准、货物出入库标准、储存货物保管标准、包装标准、货物装卸标准等),仓库设备标准,仓库信息管理标准和仓库人员标准等。

4.仓储管理现代化

众多的仓储企业逐渐加大现代化改革的步伐,包括两方面:

⑴ 加大对仓库的硬件投入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标准.docx

-WORD格式 -- 可编辑 -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适用专业:2019 级物流管理专业 学时: 52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一、课程性质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是一门专门研究供应链下采购管理的基本理论、运作流程和管理规范的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应用学科。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采购相应知识,并具有独立采购运作能力,达到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采购岗位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素养及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采购作业的流程,采购管理的组织,供应商管理,采购价格与谈判,采购绩效评估、供应链下的采购发展等知识和实际应用,以便学生将来在实际中可以以理论指导采购实务。 二、课程培养目标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了解供应链的含义、结构模型,供应链中采购管理的价值,供应链下采购模式的发展;掌握采购管理的基础理论,采购作业流程,采购谈判,供应商管理和采购绩效评估等内容,使学生对采购的组织管理、操作过程和技巧、绩效评估等有系统的认识。 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同时通过讨论课和实验课,加深对采购有关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加深对采购实务的理解和方法的运用。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一)先修课程 物流管理 (二)后续课程 仓储与库存管理 四、课程内容标准和要求 --

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与素质。 教学主要内容 模块 任务一掌握采购的概念与范围项目一、任务二认识采购的地位与作用认识采任务三明确采购的要求与基本 任务 购工作 任务四熟悉采购的模式与分类 项目二、任务一设置采购机构 组建采任务二组建采购队伍 购机构任务三制定采购管理制度 学习目标 学 能力要求 时1、掌握采购的概念与范围; 1、了解采购的内涵与外 延; 2、认识采购的地位与作用; 2、学会采购任务的落实; 3、明确采购的要求与基本任 3、掌握采购模式的确立 4 务; 与种类的划分; 4、熟悉采购的模式与分类。 4、熟悉采购的基本理论 知识。 1、了解采购机构设置的影响1、树立采购人员具备的 因素;思想观念; 2、掌握采购机构的内部设置;2、学会采购组织管理层 3、掌握采购人员应具备的综次及隶属关系构架; 6合素质;3、学会采购人员招聘与 4、掌握采购管理制度建设的培训的方法; 范围。4、懂得采购管理制度的 制定与维护。 1、熟悉采购计划人员的 任务一做好编制采购计划的前 项目三、期准备工作 编制采任务二编制不同类型的采购计购计划划 任务三掌握采购决策 项目四、任务一划分供应商类型选择与任务二开发供应商 管理供任务三供应商关系管理 应商任务四评估与优化供应商 项目五、 采购合 任务一签订 采购合同 同的谈 任务二履行 采购合同 判与签 任务三采购 合同实例 约 任务一建立采购绩效考核指 标 项目六、 任务二确定采 购绩效考核内容 考评采任务三构建采购绩效 评估系统 购绩效任务四考评 采购工作绩 效任务五考 核供应商合 作绩效

仓储管理概述

国家精品课程 《仓储管理学》 仓储管理人员必修教材 第一章仓储管理概述 本章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仓储和仓储管理的概念,掌握搞好仓储活动的意义、仓储的功能,熟悉仓储管理的内容及任务,了解仓储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第一节仓储的概念及类型 一、仓储概念 (一)仓储的概念 在物流系统中,仓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仓储业是随着物资储备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仓储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物流活动的重要支柱。在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条件下,为保持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必须储存一定量的物资,以满足一定时期内社会生产和消费的需要。 仓储是指通过仓库对暂时不用的物品进行储存和保管。“仓”即仓库,为存放物品的建筑物和场地,可以是房屋建筑、洞穴、大型容器或特定的场地等,具有存放和保护物品的功能。“储”即储存、储备,表示收存以备使用,具有收存、保管、交付使用的意思。 仓储具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当产品不能被及时消耗掉,需要专门场所存放时,

就产生了静态的仓储;而将物品存入仓库以及对于存放在仓库里的物品进行保管、控制、提供使用等的管理,则形成了动态的仓储。可以说仓储是对有形物品提供存放场所,并在这期间对存放物品进行保管、控制的过程。 仓储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仓储是物质产品的生产持续过程,物质的仓储也创造产品的价值;仓储既有静态的物品储存,也包括动态的物品存取、保管、控制的过程;仓储活动发生在仓库等特定的场所;仓储的对象既可以是生产资料,也可以是生活资料,但必须是实物动产。 (二)仓储的性质 仓储是物质产品的生产持续过程,物质的仓储也创造着产品的价值;仓储既有静态的物品储存,也包含动态的物品存取、保管、控制的过程;仓储活动发生在仓库等特定的场所,仓储的对象既可以是生产资料,也可以是生活资料,但必须是实物。由此可见,从事商品的仓储活动与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虽然在内容和形式上不同,但它们都具有生产性质,无论是处在生产领域的企业仓库,还是处在流通领域的储运仓库和物流仓库,其生产的性质是一样的。 尽管仓储具有生产性质,但与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却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1)不创造使用价值,增加价值; (2)具有不均衡和不连续性; (3)具有服务性质。 (三)仓储的作用 (1)仓储的正作用 1)仓储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在物流体系中,运输和仓储被称为两大支柱。运输承担着改变物品空间状态的重任;仓储则承担着改变物品时间状态的重

配送管理实务课件——教案

第 1 次课教案 2008年3 月3 日星期一 章节:第一章配送中心概述§1-1配送中心的基本概念 教学任务: 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配送中心和物流中心的运作,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有答题的概念。 重点、难点: 配送中心和物流中心的区别 教学内容提要: 一、海尔公司的物流发展——物流服务的发展,物流中心的发展 二、盐业配送中心简单介绍 三、大连集龙物流中心介绍 四、中国邮政邮件处理中心;中国烟草 五、配送中心和物流中心的区别 复习思考题、作业: 课后小结:

第 2 次课教案 2008年3 月5 日星期三 章节:第一章配送中心概述 §1-1配送中心的基本概念§1-2配送中心的地位及功能 教学任务: 通过本节学习,了解配送的发展历史及配送的一些相关概念;了解配送中心产生的背景及相关的一些概念。深刻理解配送中心在经济领域中的重要地位; 重点、难点: 配送的概念;配送中心产生的背景;配送中心的概念; 教学内容提要: §1-1配送中心的基本概念 一、配送制的出现及发展 二、配送中心产生的背景 三、配送中心的定义 §1-2配送中心的地位及功能 一、配送中心的地位 二、配送中心的功能 采购功能;储存功能;分拣功能;分装功能;集散功能;加工功能;信息功能;复习思考题、作业: 课后小结:

第 3 次课教案 2008年 3 月10 日星期一章节:§1-3 配送中心的类型 教学任务: 熟悉配送中心的基本类型; 掌握配送中心的各项功能。 重点、难点: 配送中心的基本类型;配送中心的各项功能 教学内容提要: 一、综合配送中心; 1、区域配送中心 2、城市配送中心 3、储存配送中心 4、流通配送中心 二专业配送中心 1、供应配送中心 2、销售配送中心 3、加工配送中心 三、特殊配送中心 复习思考题、作业: 思考P15页的案例,回答案例思考题 课后小结:

中国经济管理大学《仓储管理与配送》课程讲解

中国经济管理大学 《仓储管理与配送》开放课程 (国家教育部金牌课程) 第一章仓储和仓储管理概述 [学习目标]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仓储的概念、种类和功能,了解仓储管理的内容及其发展方向;熟悉仓储活动的意义和性质;更好地理解仓储在物流管理中的地位。 [引导案例] 香港和记黄埔港口集团旗下的大型仓储基地 ——观澜内陆集装箱仓储中心 和记黄埔港口集团旗下的深圳和记内陆集装箱仓储有限公司在深圳观澜设立了大型物流仓储基地“观澜内陆集装箱仓储中心”,以配合华南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发展。目前已建成两座面积为2万平方米的大型出口监管

仓,4万平方米的货柜堆场,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报关楼、验货中心及办公场所。 观澜内陆集装箱仓储中心实现高科技智能化出口监管仓及堆场操作,包括采用WIS(仓储管理系统)和TOMS(堆场管理系统)管理仓储运作及堆场操作;全球海关、船公司、租箱公司及客户查询库存资料,了解货物进出仓的情况;IC卡闸口自动识别验放CTV全方位监控;电子系统报关,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报关服务。 同时,与和黄投资的南方明珠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联手,采用GPS卫星定位系统。在盐田与观澜之间进行途中监控,并在盐田港入闸处为货柜车开辟专门的“绿色通道”,以达到信息共享、统一协调、分工合作,充分发挥港口与仓储运作的优势,将盐田码头服务功能延伸至更靠近各生产厂家的内地。 观澜内陆集装箱仓储中心目前为国外销售商、集运公司、货运代理、生产厂家、船公司及租箱公司提供优质监管仓拼柜集运、国内配送、货柜堆存等服务,对推动华南地区的物流发展做出了贡献。 1.1.1、仓储的概念 仓储是通过仓库对物资进行储存和保管。它是指在原产地、消费地,或者在这两地之间存储商品(原材料、部件、在制品、产成品),并向管理

《配送管理实务》课程标准ok

《配送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课程学分制定人修订人合作企业 0310611 3 季金震 季金震 中储南京分公司 适用专业 总学时 制定时间 修订时间 审核部门 物流管理 54 2009.05 2011.09 管理专业委员会 1.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

( 1.1 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在开设《运输管理实务》课程之后的一门重要的专 业必修课程。“配送”与“运输”、“仓储”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框架中三足鼎立, 同时也是物流行业主要职业岗位的技能框架基础。该课程是以掌握配送的基本运作模 式与方法,按照用户的需要,有效、合理地开展物流配送活动,不断提高物流服务水 平与物流配送效率,降低物流配送成本,是物流企业特别是物流配送企业从业人员必 须具备的重要职业技能。 《配送管理与实务》课程理论抽象,但实用性强,需要教师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 使理论现实化,问题表面化,化复杂为简单,使学生掌握其基本要求和操作技能,便 于良好地开展实际工作。 1.2 设计思路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 在广泛进行社会与企业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确定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 对物流配送企业从业人员工作职责进行划分,将配送职业划分为相应的工作岗位,确 定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及知识要求;将能力和知识要求转化为教 学模块(项目);将与配送相关的八个教学项目结合在一起,形成《配送管理实务》课 程。 根据配送中心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流程确定其内容的前后顺序,同时考虑学生在学习 过程中认知的心理顺序,将八个教学项目进行横向与纵向组合,模块一即项目一;模 块二即项目二到七;模块三即项目八形成三级纵向,模块二的项目二到项目七形成横 向;教学模块的组合遵循横行组织为主,纵向组织为辅的原则。通过垂直方向逻辑顺 序的叠加确定职业能力的深度,通过水平横向组合确定职业能力的广度。 因为课程内容主要针对配送中心实际而具体的工作任务,因此,具有明显的职业导 向性和确定的目标,具有较强的过程属性。根据这一特点,课程主要解决“怎样做” 经 验)和“怎样做更好”(策略)的问题。在课程内容的设计方面,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 来传授相关的课程内容,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 性知识为辅,以配送作业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 理的理解为辅。 2.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起着组织者与协调人

物流企业管理课程标准

《物流企业管理》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物流 编制人: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年月日 审核人: 专业负责人: 系部主任:

目录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1 (二)课程基本理念 1 (三)课程设计思路 2 二、课程目标 2 (一)专业知识目标 2 (二)职业能力目标 2 (三)职业素质目标 2 (四)方法能力目标 3 (五)社会能力目标 3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3 (一)学习领域的描述 3 (二)学习单元规划和学习单元设计 4 四、课程实施 7 五、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7 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8 (一)硬件条件 8 (二)师资条件 9 (三)教材编写 9 (四)信息化教学资源 9 七、参考文献 10 八、其他说明 10

《物流企业管理》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物流 课程类别:专业学习领域 修课方式:必修 教学学时:90学时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性质课程是农村电气专业的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通过本课程的讲授和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物流企业管理、物流企业营销管理、物流企业可户服务管理、物流企业人员管理、物流企业设备管理、物流企业货品管理等基础知识,具有从事物流企业基层管理的初步能力和物流企业工作流程的系统管理模式与方法,使学生能在物流企业基层管理中从事实务操作。 课程作用本课程的功能是培养学生对销售物流的理解和运用。这些都是物流专业最为重要和基本的能力,因此本课程在物 流专业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应当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和必修课 程。物流机械设备就其本身而言具有相当强的理论性(基础性) 和实践性(技术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基础理论、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较好的培养和锻炼。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个合理安全的运用物流企业管理在物流当中合理的运用,为学习后续课打下必要时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供应链管理课程标准.doc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供应链管理》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理论+实践课程/专业课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专业 授课系(部):现代物流与管理学院学时(学分):48 执笔人签字:焦振娟审核人签字: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供应链模型的构建,供应链管理理论在采购、生产、物流和库存控制等领域的应用和供应链资源的优化方法。使学生建立起供应链管理知识结构。 课程的作用:供应链管理学习领域主要培养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需求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业务外包,以及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业务流程重组、绩效评价等理论和实践知识。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先修课程为物流学等专业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 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内容抽象新颖,在学习过程中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使学生对供应链这个抽象的概念深刻的了解。 (三)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课程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上,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进行现场教学,使学生能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专业能力:(1)熟练掌握掌握供应链的基本概念、结构、特征和类型,以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目标、运作方式等基本知识。 (2)能够掌握供应链设计的原则、内容和策略,理解供应链网络优化的内

《配送管理实务》教学大纲

《配送管理实务》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专业、总学时数 课程名称:配送管理实务 专业:物流管理 总学时:64学时。 二、课程性质、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 1、课程性质: 物流配送实务是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技术课程之一。配送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物流合理化的结果,也是科学技术尤其是以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物流技术发展的结果。配送活动非常广泛,涉及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对于推动各地区、各行业、各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近年来,国内一些大中型企业开始重视物流,加强对物流建设的投入,纷纷建设了一批具有先进技术的配送中心,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物流配送事业的发展。另外,由于配送活动是一项综合性的物流活动,它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活动于一体,对于物流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配送管理从某种程度上说就等于学习了整个物流系统。同时,配送也是集企业管理、物流操作、系统规划于一体的活动,它非常适合高职高专的学生学习。因此,作为高职高专物流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掌握好这门技术。 2、课程教学目标: 学习物流配送各个环节如进货、储存、分拣、流通加工、包装、配送运输等的管理方法、配送中心的建设、管理以及库存控制和订货技术,学习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等内容,达到能对物流配送系统实施有效管理的目的。 3、教学要求: 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培训要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适应物流管理服务一线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适应行业技术发展,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以学生为中心,体现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物流配送概述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是本书的第一章,是学生接受配送概念的开始。因此,本章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对配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掌握和理解配送的定义,理解配送的意义和作用,了解配送的发展过程,理解配送的种类,掌握配送合理化的标志和措施。 (二)重点、难点 学会查找配送的不同定义,应用配送合理化的判断标志进行实践。

电子商务物流课程标准

大连电子学校 《电子商务物流》课程标准 一、基本信息 二、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物流一直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问题,《电子商务物流与实务》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职业技术能力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熟练地、系统地掌握现代物流管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相关方法和技能,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从事电子商务工作打好基础。 (二)设计思路 根据课程设计理念,我们确立《电子商务物流与实务》课程的设计思路:以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管理相关工作岗位的任职要求和职业能力为导向,以物流企业的电子商务管理相关工作岗位的任职要求和职业能力为拓展,彻底打破原有的理论教学体系,建立工学结合教学体系,突出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培育学生具备电子商务企业物流管理6R职业素养,电子商务企业物流管理6R(Right Product,Right Time,Right Quantity,Right Quality,Right Status,Right Place)要求是指正确的产品能够在正确的时间、按照正确的数量、正确的质量和正确的状态送到正确的地点,并实现总成本最小。一流的员工来自一流的职业素养,我们重点培育学生具备物流管理6R服务规范的职业素养,处处以成本为核心做好物流管理,爱岗敬业,为企业创造利润,为自己赢得机会。 三、课程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总体目标 通过任务驱动型的项目活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技能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生掌握物流运输管理的基本知识与物流运输作业与管理的基本技能,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团队意识,及其环保、节能和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各专门化方面的职业能力,并通过理论、实训、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边讲边学,结合不同运输方式拓展情景教学的作用空间,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具有物流运输管理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型电子商务物流专门人才,以适应市场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1)英语的灵活应用能力、理解与表达能力;

供应链管理课程标准

供应链管理课程标 准

《供应链管理》课程标准 1.课程性质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基于物流管理工作过程且集学科知识与基本实践技能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它面向企业采购、生产、存储、物流、生产工作的全过程和各岗位,经过对学生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搭建供应链管理体系框架,在此基础上,经过后继的物流仿真、ERP、物流综合实训等后继课程的训练,进一步细化、强化、提高学生的岗位操作技能。 经过《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熟练掌握编制单项材料的采购计划,参与编制采购预算,参与供应商信息的分析,参与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估,掌握供应链管理理论在采购、生产、物流和库存控制等领域的运用,掌握在网络环境下构建供应链管理平台所需的理论知识,积极配合仓储部保质、保量地完成货物的出入库,物流配送的分析总结报告。使学生能够从企业和供应链的角度出发,系统有序地开展工作,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能与供应商保持竞争而合作的良性供应关系,能够在商业运作中,提高自身的实战能力、职业素养和工作技巧,具备基本的上岗能力。 前导课程:物流概论、物流运筹学、仓储与配送、电子商务实务、管理学原理、国际贸易、网络营销

后续课程:物流仿真、ERP、物流综合实训、国际货运代理、报关与报检实务 2.设计思路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打破原有的以理论为主的内容结构和课序,以实际工作任务为驱动,按实际企业物流工作的流程设计学习模块,立足于培养学生从事物流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知识、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强调“做中学、学中做,学中教”。在广泛听取行业企业的实践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并在来自行为企业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的参与下,以一个企业为背景,按实际物流工作流程,采用真实的采购流程、表单等资料,指导学生按实际工作流程和内容完成一个完整的物流工作过程的各项工作内容,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掌握操作方法和技能,并在操作过程中产生知识需求时引入相关的理论知识。 首先对实际物流工作进行深入分析,将物流工作过程划分为采购计划与预算管理、供应商开发与管理、生产流程管理、质量控制、采购结算管理、绩效管理、流程再造七个阶段。 然后经过对企业物流工作的实践调查,并在来自行业企业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的参与下,选择出各主要岗位的典型业务,再按企业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融合,形成一个贯穿于课程全过程的工作任务。 最后从该工作任务出发,突出过程、淡化岗位分工,对原《供应链管理》课程进行彻底改造,打破以知识的内在完整与

《仓储管理与配送》开放课程解析

《仓储管理与配送》开放课程 第一章仓储和仓储管理概述 [学习目标]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仓储的概念、种类和功能,了解仓储管理的内容及其发展方向;熟悉仓储活动的意义和性质;更好地理解仓储在物流管理中的地位。 [引导案例] 香港和记黄埔港口集团旗下的大型仓储基地 ——观澜内陆集装箱仓储中心 和记黄埔港口集团旗下的深圳和记内陆集装箱仓储有限公司在深圳观澜设立了大型物流仓储基地“观澜内陆集装箱仓储中心”,以配合华南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发展。目前已建成两座面积为2万平方米的大型出口监管仓,4万平方米的货柜堆场,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报关楼、验货中心及办公场所。 观澜内陆集装箱仓储中心实现高科技智能化出口监管仓及堆场操作,包括采用WIS(仓储管理系统)和TOMS(堆场管理系统)管理仓储运作及堆场操作;全球海关、船公司、租箱公司及客户查询库存资料,了解货物进出仓的情况;IC卡闸口自动识别验放CTV全方位监控;电子系统报关,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报关服务。 同时,与和黄投资的南方明珠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联手,采用GPS卫星定位系统。在盐田与观澜之间进行途中监控,并在盐田港入闸处为货柜车开辟专门的“绿色通道”,以达到信息共享、统一协调、分工合作,充分发挥港口与仓储运作的优势,将盐田码头服务功能延伸至更靠近各生产厂家的内地。 观澜内陆集装箱仓储中心目前为国外销售商、集运公司、货运代理、生产厂家、船公司及租箱公司提供优质监管仓拼柜集运、国内配送、货柜堆存等服务,对推动华南地区的物流发展做出了贡献。

1.1.1、仓储的概念 仓储是通过仓库对物资进行储存和保管。它是指在原产地、消费地,或者在这两地之间存储商品(原材料、部件、在制品、产成品),并向管理者提供有关存储商品的状态、条件和处理情况等信息。也就是说仓储是商品离开生产过程尚未进入消费过程的间隔时间内的暂时停滞。 仓储是随着物资储存的产生而产生,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物流活动的重要支柱。在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条件下,为保持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必须储存一定量的物资,以满足一定时期内社会生产和消费的需要。仓储的性质可归结为:仓储是物资产品的生产过程的持续,物资的仓储也创造着产品的价值;仓储既有静态的物品贮存,也包含动态的物品存取、保管、控制的过程;仓储活动发生在仓库等特定场所;仓储的对象既可以是生产资料,也可以是生活资料,但必须是实物动产。 1.1.2、仓储的功能 (一)储存保管功能 储存保管功能是仓储最传统、最基本的功能。在商品从生产过程进入到消费过程之间,都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在这段时间间隔内,形成了商品的暂时停滞。商品在流通领域中暂时的停滞过程,形成了商品储存。同时,商品储存又是商品流通的必要条件。 现代生产的复杂性决定了经济领域中不均衡、不同步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因此,生产的产品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储存保管才能和消费相协调。此外,为了应付突发事故和自然灾害,合理使用资源,防止产品因一时过剩而造成浪费,为了获得较优价格而延迟一段时间出售产品,都需要对生产的产品进行一定时间的储存保管。在现代物流领域,人们经常将其看成是整个物流过程的“调节阀”。 (二)搬运功能 搬运功能可以分为接收、转移或存放、用户订单分拣和配装等几种活动。 1.接收活动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标准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标准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标识 二、课程性质 本学习领域(课程)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物流业在我国已经成为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运输作为物流最重要的环节,其发展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综合配套能力与社会化服务的作业呈现不断强化趋势,是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学习领域(课程)的内容是基于工作内容开发的,它主要通过了解公路、水路、铁路等运输方式的作业流程,学生能根据工作任务合理选择运输方式,制定工作计划,编制和办理各种运输单证。本学习领域(课程)与配送管理、物流信息技术与管理和仓储管理等学习领域(专业课程)有着紧密的联系。 三、设计思想 本学习领域按照“16653”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即“1岗6情境6步法5单3评价”。针对运输物流员岗位,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设置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多式联运和调运计划6个学习情境,按照6步法实施教学,应用任务单、作业单、工作单、记录单和评价单等5个单证完成运输任务,通过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和教师评价三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物流运输管理学习领域的学习评价。 (1)课程开发按照企业(行业)调研→分析调研报告→确定 行动领域→转换 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实施教学内容(教学六步法)→组织学习效果评价的路径推进,在教学中采用小组讨论工作法、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讲授、情景模拟等方法,将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贯穿在学习领域中。 (2)将物流管理专业原有的专业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进行解构。原有的运输实务、物流法规、物流地理等课程的知识重构后形成了物流运输管理学习领域。 (3)在学习领域在整体设计上,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运输任务为载体,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行动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通过任务驱动构建课程体系。在本学习领域以培养运输管理能力和相关职业岗位能力为基本目标,紧紧围绕运输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制定计划、独立实施计划和独立评估计划的工作能力。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标准

广西商业学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是中等职业学校现代物流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讲授和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树立供应链管理这种战略意识,具有从事供应链相关的采购管理、库存管理、供应商及客户服务管理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理解物流、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含义; 2.了解物流的功能要素; 3.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业务流程; 4.掌握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技术; 5.掌握供应链管理的信息系统; 6.明白供应链组织构建; 7.掌握物流与供应链的绩效评价; 8.了解绿色供应链管理。 (二)能力目标 1.专业能力:具有物流与供应链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熟练的物流业务(仓储、运输、搬运、配送及信息处理等)操作流程技能等;具有熟练的供应链管理业务(采购管理、库存管理、供应商管理、客户服务管理等)能力。 2.方法能力;具有分析和解决物流及供应链管理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3.社会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较强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取得相应IT认证资格,具有一定的就业竞争力。 三、教学内容标准

(一)基础模块 1.物流的概述 1)物流的概念 2)物流的作用 3)现代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2.物流的功能要素 1)运输 2)仓储 3)装卸搬运 4)包装 5)配送 6)物流信息 3.供应链管理的概述 1)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2)供应链管理的产生及发展 3)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关系 4.供应链管理的基本业务流程 1)采购管理 2)库存管理 3)客户服务管理 4)供应商关系管理 5.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技术 1)供应链管理中信息技术的概述 2)条码技术 3)射频识别技术 4)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5)电子数据交换技术 6.供应链管理的信息系统 1)快速反应系统(QR) 2)有效客户反应(ECR) 3)电子订货系统(EOS) 4)订单处理系统(OPS)

配送管理实务实训课设计--王琴

《配送管理实务》实训课教学设计方案 设计:王琴 一、实训课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 从分析物流管理专业目标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入手,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解,提练出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参照物流专业的职业标准,选取相应的课程模块,设置课程标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工学结合的能力训练,由学校和企业对学生学习情况作出考核与评价,并根据这两者的反馈意见不断加以改进。 1.目标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分解 物流专业的目标岗位群主要有以下五大岗位群: 仓储作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有出入库管理、单据处理、帐务处理、库存控制、信息系统操作、指挥机械作业和安全保障等; 运输作业岗位群:根据客户要求和货物性质优化运输线路及配送模式,协调安排车辆和司机完成货运任务,处理突发事件,做好相关记录和考核评估工作。 配送作业岗位群:采购组负责订货、采购、进货及收货等环节;储存管理组负责保管、拣取、养护等作业管理;加工管理组负责按照要求对货物进行包装、加工;配货组负责对出库货物的分拣和组配;运输组负责制订合理的运输方案并交付货物;营业管理组负责处理客户信息和投诉。 国际物流岗位群:寻找客户,设计仓储和运输方案,代理报关报检,处理各种单据,进行信息跟踪和反馈,协调各方关系,进行费用结算。 第三方物流企业岗位群:进行单据处理、资料处理、客户服务和电子数据交换系统操作、方案设计、方案咨询等。 2.岗位能力的提练 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分解,提炼出相应的岗位能力,包括职业能力(物流作业能力、商务管理能力、信息收集分析能力、成本核算能力、规划组织能力、流程作业能力、设备操作管理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和社会能力(包括创

物流配送与仓储管理试卷及答案

福建经济学校龙岩教学点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物流配送与仓储管理》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卷)(闭卷)姓名学校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为解决运输车辆的回程空驶问题,应设置 ( ) A.集货中心 B.分货中心 C.转运中心 D.配载中心 2.对大批量、大包装的货物进行分装加工,实现小包装的物流中心是( ) A.加工中心 B.转运中心 C.分货中心 D.配载中心 3.在产品规划布置上将产品分为A、B、C三类的依据是 ( ) A.出货频率 B.库存总量 C.资金占用 D.包装形式 4.不属于仓储管理任务的是 ( ) A.合理选择仓储设施设备 B.进行运输线路规划 C.严格控制商品进出质量 D.确保仓库运行安全 5.入库作业的第一步是 ( ) A.人员准备 B.核查入库凭证 C.储位准备 D.编制作业计划 6.仓库作业人员对实际在库货物数量的核查属于 ( ) A.订单处理 B.采购作业 C.盘点作业 D.入库作业 7.下列哪项仓储功能可以防止因缺货造成的生产停顿 ( ) A储存功能 B组合功能 C分类功能 D增值功能 8.以流通加工为主要任务的物流中心是 ( ) A加工中心 B转运中心 C配载中心 D分货中心 9.在下列仓库类型中,属于按用途分类的是 ( ) A立体仓库 B待种仓库 C专用仓库 D保税仓库 10.适宜在仓库内使用的叉车是 ( ) A电瓶叉车 B柴油叉车 C汽油叉车 D液化石油气叉车 11.适应性强,应用最广的叉车是 ( ) A步行操纵式叉车 B平衡重式叉车 C前移式叉车 D电动托盘叉车 12.对先进先出要求高,批量小,品种多的货品适用 ( ) A驶入式货架 B托盘单货架 C推回式货架 D滑过式货架 13.下列哪种活动贯穿于整个仓库作业 ( )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标准

**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标准模板 **职业技术学院 《物流运输管理》 核心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 编制单位:商贸管理系 编制日期:2011-12-28 精选范本

商贸管理系制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运输管理实务》是物流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运输是物流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通常企业物流成本的大部分属于运输管理成本。通过运输可以使货物在物流据点之间流动,从而产生场所效应,解决货物空间间隔问题,具有扩大市场、稳定价格、促进社会分工、扩大流通范围等社会经济功效。因此,运输对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代的生产和消费,就是靠运输事业的发展来实现的。 主要教学任务是学习各种运输方式及其运输流程的运作,使学生理解有关运输基本原理;掌握海上运输流程;掌握航空运输流程;掌握公路运输;掌握国际多式联运;按照用户的需要,有效、合理地开展物流配送活动,不断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与物流配送效率,降低物流配送成本,掌握配送的基本运作模式与方法,并且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熟练操作运输事务。 通过学习,使得高等职业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了解运输与配送知识和运输与配送领域的发展,具备基本的业务操作技能,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物流技术开展运输与配送活动,培养学生独立开展运输活动的实际工作技能,为学生未来从事运输与配送方面的工作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目标 1.方法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能力;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 精选范本

(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4)具有进行社会调研的能力 2.社会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3.专业能力目标: (1)掌握仓储业务管理及进出库业务操作; (2)商品分类及装卸搬运作业方式的组织; (3)商品保管养护; (4)库存管理的方式; (5)现代仓储管理的经济核算、安全管理、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 《管理学原理》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物流概论》了解物流的基本概念、产生发展及物流管理基本常识。 2.与后继课程的关系 为学生后续课程物流成本管理、配送管理打下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精选范本

(2020年整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标准.doc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适用专业:XXXX级物流管理专业 学时:52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一、课程性质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是一门专门研究供应链下采购管理的基本理论、运作流程和管理规范的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应用学科。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采购相应知识,并具有独立采购运作能力,达到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采购岗位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素养及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采购作业的流程,采购管理的组织,供应商管理,采购价格与谈判,采购绩效评估、供应链下的采购发展等知识和实际应用,以便学生将来在实际中可以以理论指导采购实务。 二、课程培养目标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了解供应链的含义、结构模型,供应链中采购管理的价值,供应链下采购模式的发展;掌握采购管理的基础理论,采购作业流程,采购谈判,供应商管理和采购绩效评估等内容,使学生对采购的组织管理、操作过程和技巧、绩效评估等有系统的认识。 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同时通过讨论课和实验课,加深对采购有关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加深对采购实务的理解和方法的运用。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一)先修课程 物流管理 (二)后续课程 仓储与库存管理 四、课程内容标准和要求 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与素质。

五、教学资源及实施建议 (一)推荐教材 崔国成:《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实务》.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XXXX年5月。 (二)教学参考资料 1.《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刘宝红机械工业出版社,XXXX年 2.《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柳荣人民邮电出版社,XXXX年

仓储管理概述

第一模块仓储管理概述 学习要点 1.了解仓储及仓储管理的概念; 2.掌握仓储管理的地位、作用; 3.了解仓储的功能; 4.理解仓储管理的原则。 第一单元仓储的含义及分类 一、仓储的概念 仓储是物流的两大基本活动之一,“仓”也称为仓库(Warehouse),为存放、保管、储存货物的建筑物和场地的总称,具有存放和保护货物的功能;“储”也称为储存(Storing),表示将储存对象收存以备使用,具有收存、保护、管理、贮藏货物、交付使用的作用。“仓储”则为利用仓库存放、储存和管理未及时使用的货物的行为。仓储具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当产品不能被及时消耗掉,需要专门场所存放时,产生了静态的仓储;而将货物存入仓库并进行保管、控制以及提供使用等管理活动时,就成了动态的仓储。 二、仓储的种类 (一)按仓储经营主体划分 1.自营仓储 自营仓储主要包括生产企业仓储和流通企业仓储。生产企业为保障原材料供应、半成品及成品的保管需要而进行仓储保管,其储存的对象较为单一,以满足生产为原则。流通企业自营仓储则为流通企业所经营的商品进行仓储保管,其目的是支持销售。 自营仓储不具有经营独立性,仅仅是为企业的产品生产或商品经营活动服务。相对来说规模小,数量众多,专业性强,仓储专业化程度低,设施简单。 2.营业仓储

营业仓储是仓储经营人以其拥有的仓储设施,向社会提供仓储服务。仓储经营人与存货人通过订立仓储合同的方式建立仓储关系,并且依据合同约定提供仓储服务并收取仓储费。 营业仓储面向社会,以经营为手段,实现经营利润最大化。与自用仓库相比,营业仓储的使用效率较高。 3.公共仓储 公共仓储是公用事业的配套服务设施,为车站、码头提供仓储配套服务,其运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车站、码头等的货物作业和运输,具有内部服务的性质,处于从属地位。但对于存货人而言,公共仓储也适用营业仓储的关系,只是不独立订立仓储合同,而是将仓储关系列在作业合同、运输合同之中。 4.战略储备仓储 战略储备仓储是国家根据国防安全、社会稳定的需要,对战略物资进行储备。战略储备仓储特别重视储备品的安全性,且储备时间较长。所储备的物资主要有粮食、油料、有色金属等。 (二)按照仓储功能分类 1.生产仓储 生产仓储为生产领域服务,主要是用来保管生产企业生产加工的原材料、燃料、在制品和待销售的产成品。包括原材料仓储、在制品仓储和成品仓储。 2.流通仓储 流通仓储为流通领域服务,专门储存和保管流通企业待销售的商品,包括批发仓库、零售仓库。

物流配送管理课程标准

《配送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配送管理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 课程代码:授课对象:物流专业 学分: 3.0 先修课:物流管理概论 学时: 72 后续课:供应链管理 制定人:苗壮制定时间:2011.5 二、课程性质 《配送管理》是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配送中心管理与运作的基本理论与实践。使学生熟练地运用配送中心管理与运作的理论完成配送中心企业整个业务操作过程,达到我国物流配送中心企业对配送中心管理与运作专业人才的相关要求。 课程教学中做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理论知识联系配送中心企业实际工作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课程符合对高职学生的要求。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具备配送中心管理与运作的基本知识,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本课程的重点是配送中心的功能的理解和运用,学会备货管理、分拣管理、配送与流通加工、包装管理、存储管理、装卸搬运管理、送货管理、退货管理和配送中心信息系统管理等操作。 三、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设计 (1)能力目标 总体目标:配送中心是物流配送网络中的枢纽,也是流通领域实施供应链管理的重要设施之一。配送中心由于投资巨大,营运过程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其规划设计和管理系统动作的好坏对物流配送效益有很大的影响。 配送中心在物流运作过程中能对运输、保管、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订单处理、集中分货、开箱拆零、拆包分装、入库登记、库存管理、统计管理、统计查询、拣选、分类、盘点和编制报表等各项工作进行现代化的统一管理,并实施有效的运营。 配送中心在物流业中作用极大,加速了商品流通,减少了商品损耗、降低了流通成本,提高了库存周转率,降低了超市连锁系统的采购、验货和入库的费用,减少了仓库面积,节约了土地面积、人力和财力,提高了经营灵活性和工作效率。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标准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理论+实践课程/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专业授课系(部):现代物流与管理学院学时(学分):64 执笔人签字:刘雨平审核人签字: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现代物流概论》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必修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这个领域无论从事企业基层业务操作还是管理工作,都必须具备该课程的知识。它内容繁多,涉及面广,包括了物流管理专业若干主要课程的内容,如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同时,还涉及到经济、管理、运筹、统计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另外,这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内容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现代物流概论》是物流管理及相关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是其他物流专业课程的先导课程,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周课时为4 ,总课时64 课时。该课程的后续课程主要有仓储与配送、运输实务、物流信息采集与管理、物流成本管理、进出口货运代理操作等。 课程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现代物流理念,了解和掌握物流系统、物流管理、企业物流、物流服务与第三方物流、国际物流、物流金融和供应链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现代物流活动的基本环节、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别是物流活动各环节的关系和整体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有关现代物流方面的基本素质,以及运用知识认识和理解物流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提供理论、方法和技能上的准备。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现代物流概论》课程既是一门专业课程,又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已经学过的一些基础课程,如货物学、管理学等,是学好现代物流概论的基础。同时一些后续的专业课如运输组织管理、仓储及配送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生产物流、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等,都必须在掌握现代物流概论的基础上才能学好。 (二)课程基本理念 《现代物流概论》是物流管理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本课程基本理念是“通识、专业、践行”,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物流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熟悉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内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