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生儿窒息抢救

新生儿窒息抢救

新生儿窒息抢救
新生儿窒息抢救

新生儿窒息抢救

胎儿娩出时以及出生后数分钟内,无呼吸或呼吸抑制者称新生儿窒息。它是新生儿围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生窒息后,因缺氧可对小儿神经系统及各器官造成不利影响,严重窒息可导致不可逆的缺血、缺氧性脑病,以致造成小儿智力低下,脑瘫、癫痫等后遗症。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护理,是减少窒息儿并发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伤残率的关键之一。

1复苏原则

迅速而有效地实施A B、C、D E方案,要坚决摒弃旧法复苏中不良做法,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达到A(畅通呼吸道),应用正确方法建立B (有效呼吸)和C (正常循环),D药物治疗,E (评价、监护)必不可少。

2复苏护理

估计胎儿娩出后可能发生新生儿窒息者,分娩前应做好复苏准备。

2.1保暖

断脐后将新生儿侧卧于辐射台上,温度调至28—30 C,并立即

擦干体表羊水,减少体表散热。

2.2清理呼吸道

胎头娩出仰伸时,右手仍要保护会阴,不急于娩肩,用左手自鼻向下颏将羊水、黏液挤出。胎儿娩出后,保暖的同时,立即用吸痰管,轻轻插入新生儿咽部、鼻腔,吸出口腔、咽部、鼻腔的黏液和羊水,若重度窒息,立即协助医师,在喉镜下进行气管插管,吸净羊水及黏液。

2.3氧气吸入和人工呼吸

在呼吸道通畅的基础上,给氧气吸入及进行人工呼吸,轻度窒息可直

接氧气导管给氧或面罩给氧;重度者,应立即在喉镜直视下进行气管插管,吸净黏液后,复苏囊加压供氧,30次/分,氧气压力不

宜过大,自主呼吸建立后,即可拨出气管导管,改一般给氧,紧急情况下可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30次/分,直至呼吸恢复。

2.4纠正酸中毒

重度窒息儿多有酸中毒,可用5%碳酸氢钠3—5ml/Kg,加10% 葡萄糖

10ml,脐静脉缓慢注入。

2.5分娩前4小时

孕妇用麻醉剂,胎儿出生后呼吸抑制者用纳洛酮0.1mg/Kg, IV、或ET、或IM, 一次给药。

2.6体外心脏按摩

出生时即无心跳或在处理中心跳变慢,不规则或暂停,可在加压给氧同时做体外心脏按摩,体外按压30秒无好转,则给予1: 1 000 肾上腺素

0.1 —0.2mg/ Kg,脐静脉给入。

1.2急救方法

1.2.1清理呼吸道首先在胎头娩出、胎肩未娩出之前接生人员用手挤净鼻咽部粘液和羊水,然后再娩肩,接着用备好的纱布清理口腔内的分泌物和羊水。在断脐的同时,抢救人员在新生儿第一次呼吸之

前,用吸痰管或电动吸痰器吸出口、鼻腔、咽部等呼吸道内的粘液和羊水。新生儿体位取仰卧位,头略向后仰,颈轻度后伸。抢救时,应注意保暖,因为所有新生儿都容易丢失热量而受抑制,处于窒息状态

下的新生儿其调节功能不稳定,更容易成低温状态。低温会导致低氧血症、

高碳酸血症及酸中毒,妨碍有效的复苏]2]。娩出后应迅速擦干全身皮肤,减少蒸发散热,有条件的最好在远红外线辐射台上进行复苏,温度调至37-38 C,它能保持新生儿恒定的正常体温。

1.2.2刺激自主呼吸如果呼吸道通畅后仍无呼吸,应立即促进自主呼吸,可快速摩擦背部,如果仍无呼吸,应立即按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

1.2.3人工呼吸轻度窒息处理无效或开始即为重度窒息者,在患儿呼吸道通畅后即给口对口人工呼吸。取一块无菌纱布,覆盖在患儿口鼻部,抢救者将患儿颈部托起,头部后仰,另一手轻压腹部,防止气体进人胃部,将口对准患儿口鼻部轻轻向内吹气,用力要均匀,不可过大,当患儿腹部微微隆起时停止吹气,放在腹部的手轻压腹部,协助气体排出。如此一吹一压20-30次/分,每做4次人工呼吸,给胸外心脏按摩一次,至患儿建立自主呼吸为止。

1.2.4胸外心脏按摩如心率少于60次/分或心跳停止,应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摩。两手指按压胸骨下1/3,如新生儿小,也可用两个拇指重叠在一起,按压深度为1.5-2cm,频率为120 次/分。经上述抢救,多数患儿能在短期内建立自主呼吸,然后给氧吸人。

1.2.5气管插管气管内插管的指征为:有羊水胎粪吸人需吸净者; 重度窒息需要较长时间加压给氧人工呼吸者,或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经人工呼吸胸廓不扩张或

者仍然紫绀;需要气管内给药;拟诊隔疝儿[3]。如有以上指证者,则采取气管插管。

126药物治疗如果吸氧后心率仍少于80次/分,给1:1000肾上腺素0.5-1m1脐静脉注射。窒息后无氧代谢易发生酸中毒,常用5%碳酸氢钠按3-

5ml/kg脐静脉注射,用等量葡萄糖或生理盐水缓慢静脉注射。

2护理

2.1复苏方法按ABCD复苏方案。A是保持呼吸道畅通,是抢救的根本。B是建立呼吸,是抢救的关键。C是维持循环,保证足够的心输出量。D 是药物治疗。E是评价。

2.2分娩前抢救准备工作由宫内窘迫所致窒息者,应在胎儿娩出前就做好抢救准备工作。抢救准备包括人员、远红外线辐射保暖台、氧气、吸痰管、复苏器、喉镜、气管导管等仪器设备及复苏所需药物,注意药物剂量及其他提示亦应贴在急救台旁,以供快速参考。抢救要

及时,动作要迅速、准确,避免损伤患儿,应熟悉急救药品的用法、浓度、剂量。

2.3保暖新生儿出生时室温比宫内温度低,体温明显下降,加之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够完善,新生儿寒冷时通过增加氧耗来提高代谢,增加产热。最好把新生儿放人温箱中,使患儿体温维持在36.5 C左右的中性温度,同时应做好皮肤及眼部护理,给患儿取侧卧位,有利于口腔粘液流出。

2.4观察病情注意患儿面色、哭声、呼吸、心率、呕吐物、大小便等情况,如果出现烦燥而颤抖的尖声哭叫并有难产或分娩损伤者,常提示颅内损伤;加之前囱饱满,瞳孔不等大,提示颅内出血。如出现哭声弱,呻吟状伴有面色发绀、呼吸急促、心音弱、四肢抽搐,应提示有心肺功能异常可能。如出现以上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积极配合医生一同抢救。护士应细心观察,根据患儿哭声原因给予处理,常能挽救新生儿生命。

2.5继续吸氧新生儿复苏后24h内,随时可能再次发生窒息,所以需专

人护理,给氧至皮肤红润,呼吸平稳后30分钟。注意给氧时

取侧卧位,防止口鼻粘液及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再度引起窒息或并发肺炎。

2.6预防颅内出血给抗生素预防感染,给维生素K1预防颅内出血。同时尽量避免搬动患儿,注意动作要轻柔,可在床上进行新生儿油浴或擦浴[4]。

2.7喂养窒息患儿应酌情延迟开奶时间,重症患儿适当考虑缩短静脉营养时间,尽早开始胃肠内喂养以补充营养。复苏的新生儿应延期哺奶,以免呕吐。严密观察患儿输液滴速及入量,同时对患儿母亲做好母乳喂养的宣传和指导工作。

2.8预防院内感染病室内定时做好通风换气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探视,加强对患儿口腔、皮肤等基础护理,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避免院内感染

的发生。

新生儿不哭新生儿窒息急救

一、常识: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一出生就立即发出啼哭声,急急忙忙地向人世报到,因而有了“呱呱落地”这个成语。如果新生儿娩出不哭,就有可能气闭闷绝,“死于襁褓之中”。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新生儿窒息,应立即抢救。

二、处理:

1、急忙用手拍打婴儿背部。

2、用手指弹击婴儿双侧脚。

3、轻轻按压婴儿人中穴(鼻下唇上正中凹陷中心)。

4、如果婴儿口中有粘液等阻塞物,迅速用手指掏出,或者用橡皮管吸出。

5、经用上述方法婴儿仍不蹄哭,应马上进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的方法有2种;①将I块纱布盖在新生儿口上(纱布可以不用),一手托起婴儿后颈部,另一手轻压婴儿上腹部,对准婴儿口部吹气,见到胸部隆起时,将口移开。每分钟4?16次,直到呼吸恢复为止。注意吹气不可过猛,防止发生肺泡破裂,吹气同时压迫上腹部,防止空气吹入胃内。②提起婴儿两手,向两侧外上方伸直外展,相当于吸气。然后将两上肢在胸前交叉,相当于呼气,要有节律地进行,频率在每分钟16次左右,至列出现呼吸,皮肤转红为止。在抢救过程中要注意婴儿的保暖,使腹部皮肤温度保持在36?37° Co

二、注意事项:

母亲最好在医院里分娩,如发生急产来不及送医院又发现新生儿不哭需及时按上面方法给于急救。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新生儿窒息紧急事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1、临产后如发现胎儿宫内缺氧、宫内窘迫立即向家属交代病情,同时通 知二线值班医生采取适当措施纠正缺氧状态,根据具体情况尽快结束 分娩。二线值班医生接通知后10分钟到场。 2、阴道分娩准备接生时,立即通知新生儿科医生,新生儿科医生接通知 后5分钟内到场并做好窒息复苏准备工作。 3、剖宫产术中估计新生儿会发生窒息者,立即通知新生儿科医生,新生 儿科医生接到通知后5分钟内到达手术室,做好窒息准备工作。 4、新生儿科医生到产房或手术室后立即组织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小组, 以备用。抢救小组成员由包括新生儿科医生在内的至少3人组成,并 做好分工,由新生儿科医生领导。 5、病房发生窒息护士立即抱入产房行初步复苏,同时通知产科值班医生 及新生儿科医生。 6、发生新生儿窒息后,严格按窒息复苏抢救流程实施抢救。新生儿出生 5分钟仍未建立自主呼吸者,立即通知新生儿科主任到场指挥抢救。 并再次向家属交代病情。 7、窒息复苏10分钟仍未建立自主呼吸是立即通知医务科或总值班组织 我院抢救小组到场。并再次向家属交待病情。必要时联系转院。 8、窒息复苏后新生儿转儿科进一步诊治。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一)立即通知医师,组成抢救小组进行抢救。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心率<100次/分,给正压人工通气,心率<60次/分,胸外按压30秒,心率<60次/分,遵医嘱给予药物复苏,评价心率<60次/分,应配合麻醉师气管插管药物复苏,心率>60次/分,停止胸外按压,继续正压通气,如心率>100次/分,停止正压人工通气,评价皮肤颜色,四肢青紫或红润,继续观察紫绀、给氧、病情变化。 (三)准备各种抢救药物器械。 (四)复苏后,严密观察生命征及病情变化,加强保暖,做好记录。 【程序】 发现患儿呼吸暂停、心率小于100次/分 ↓ 检查,呼叫医生,摆好体位,垫高头肩部1.5—2cm, 置于鼻吸气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先口后鼻 ↓

最新新生儿窒息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新生儿窒息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生效日期:2012年06月01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应急预案: (一)初步复苏 1、将新生儿放在预热的辐射保温台上。 2、摆正体位,肩押部垫高3厘米,呈鼻吸气位。 3、清理呼吸道,先口后鼻(必要时气管插管)。 4、擦干全身,给予刺激,重新摆正体位,肩押部垫高3厘米,呈鼻吸气位。 5、必要时给氧。 6、评价呼吸、心率、肤色,根据评价结果采取措施。 (1)如有自主呼吸,心率》100次/分,肤色红润,继续给予支持护理,加强病情监测。(2)呼吸暂停或心率《100次/分,肤色青紫,立即给予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 (二)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 1、选择气囊,接上氧源,选择合适型号的面罩。 2、检查气囊(压力、减压阀、性能等)。 3、站在新生儿的一侧或头部,将新生儿的头部摆正到鼻吸气位。 4、将气囊和面罩放置在新生儿面部,查气道密闭性(用正确压力通气2-3次,观察 胸廓扩张情况)。 5. 100%氧开始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30秒后,评价: (1)有自主呼吸,心率>100次/分,肤色红润,可停止加压给氧,并给予触觉刺激, 使其大声啼哭后,继续给予支持护理,加强病情监测。 (2)无自主呼吸或呼吸微弱,心率<60次/分或介于60-80次/分无上升,肤色青紫,需要实行胸外心脏按压。 (三)胸外心脏按压 1、手的正确位置在胸骨下1/3处(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 2、双指法(用中指和食指或无名指指尖,垂直压迫) 3、拇指法(两拇指可并排放置或重叠,拇指第1节应弯曲,垂直压迫,双手环抱胸廓 支撑. 4、压迫深度为前后胸直径1 /3,放松时指尖或拇指不离开胸骨,下压时间应稍短于放 松时间,节奏每秒按压3次呼吸1次,频率为120次/分. s. 30秒胸外按压后,评价: (1)心率>80次/分,停止胸外心脏按压继续人工呼吸,如有自主呼吸,肤色红润, 可停止加压给氧改为常压给氧,送入新生儿病房继续护理,与当班护士交接、记录.(2)心率<60次/分或介于60-80次/分无上升,无自主呼吸或呼吸微弱,肤色青 紫,重新开始胸外心脏按压,并进行气管插管和使用药物。 (四)气管插管 1、气管插管指征: (1)需要气管内吸引清除胎粪时; (2)气囊面罩人工呼吸无效或要延长时; (3)经气管注入药物时; (4)特殊复苏情况,如先天性AA病或超低出生体重儿。 2、选择合适型号的镜片(1号足月儿用,0号早产儿用

新生儿窒息的急救与护理

新生儿窒息的急救与护理 青海省玉树州囊谦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才仁卓玛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娩出1分钟仅有心跳而仍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则呼吸的缺氧状态,通过对新生儿窒息的急救与护理,体会到早期发现并纠正胎儿宫内窘迫体前做好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准备是复苏成功的基础,准确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护理方法是复苏成功的关键。 1.常见原因 胎儿窘迫:凡能导致胎儿窘迫的病因在娩出前未得到良好纠正,胎儿娩出后即表现为新生儿窒息。呼吸中枢抑制或损害:颅内出血及胎儿脑部长时间缺氧导致脑水肿,颅内压上升,直接影响廷髓生命中枢氧的供应,使胎儿出生后不能建立正常呼吸。分娩过程中使用麻醉剂,镇静剂:使胎儿呼吸中枢直接受到抑制。呼吸道阻塞:产程中胎儿吸入产道内粘液、血液、羊水及胎儿粪等,引起呼吸道阻塞,无法进行气体交换。 2.按新生儿Apgar评分 进行护理分级。8—10分为健康儿给予一般护理(三级护理),≤7分为新生儿窒息,其中4—7分为轻微窒息需加强护理(二级护理),0—3分为严重窒息需重点护理(一级护理)。1一分钟评分是来决定是否需要立即进行复苏,5分钟评分能反映出新生儿恢复程度和预后。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常见症状,又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窒息的结果导致乏氧,但在胎儿未受到缺氧持续损害以前做娩出

手术或改善胎儿宫内情况,不会给新生儿带来坏处、如果处理不当或抢救不及时,缺氧时间廷长,即使存活,脑缺氧损害的机会也必然增多,日后或终身残疾或智力不全。因此对新生儿窒息的抢救要分秒必争。掌握正确抢救步骤和护理方法十分重要。3.急救与护理 1.纠正宫内胎儿窘迫:胎儿窘迫是新生儿窒息的重要原因之一,羊水粪染是胎儿宫内缺氧征象,另外还有胎心、胎动改变等。在发现胎儿窘迫时给产妇吸氧,左侧卧位,静脉推注50%糖20ml,维生素 C 0.5g维生素k1 10mg。Ш度羊水Apgar染应立即结束分娩。 2. 做好抢救准备工作:凡估计胎儿出生后可能发生窒息,应在分娩前做好复苏准备工作。备好氧气,急救药品及器械,预热的处置台等。 3. 保暖:在整个复苏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暖,将新生儿放在预热处置台上,出生后立即擦干羊水、血迹,减少体表散热在30—32C温度下进行抢救,可减少氧的消耗,有利于缺氧窒息患儿的复苏。 4. 清理呼吸道:抬头娩出后,先轻巧迅速地用手指沿着鼻根,气管至下颏挤压出鼻咽部、口腔内的羊水,粘液等,待胎儿娩出后,再次用吸管清除干净新生儿口咽部的异物或以小块纱布入口腔带出可能存在的粘稠液体,吸净后方可轻弹足底或背部使其啼器与呼吸。同时进行Apgar评分,如为轻度窒息经以上处理啼哭后同时用面罩吸O2 可出现规则呼吸。如为重度窒息或吸出物中含有胎粪,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来清楚呼吸道内异物,然后才能应用人工呼吸。 5.建立呼吸:在呼吸道通畅的基础上进行人工呼吸,同时给氧吸入,

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窒息是怎么回事 胎儿娩出时以及出生后1分钟内,无呼吸或呼吸抑制者称新生儿窒息。是一种由于产前、产时或产后的各种病因,使胎儿缺氧而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发生呼吸、循环障碍,导致出生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呼吸,以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围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生窒息后,必须积极抢救和正确处理,因缺氧可对小儿神经系统及各器官造成不利影响。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护理,是减少窒息儿并发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伤残率的关键之一。 新生儿窒息后遗症 一般来说,胎儿和新生儿对缺氧的耐受力比成人强,如果是短时间缺氧而引起的轻度窒息,是不会留下后遗症的。如果持续时间较长,甚至达到半小时,乃至几小时之上,脑组织缺氧受损严重者,可产生程度不同程度的脑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智力低下、癫痫、瘫痪、肢体强直及生长发育迟缓等。 新生儿窒息的原因 窒息的本质是缺氧,凡是影响胎盘或肺气体交换的因素均可引起窒息。可出现于妊娠期,但绝大多数出现于产程开始后。新生儿窒息多为胎儿窒息(宫内窘迫)的延续。 1、孕妇因素: (1)孕妇有慢性或严重疾病,如心、肺功能不全、严重贫血、糖尿病、高血压等。 (2)妊娠并发症:孕妇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 (3)孕妇吸毒、吸烟或被动吸烟等。 (4)孕妇年龄≥35岁或《16岁及多胎妊娠等。 2、胎盘因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和胎盘老化等。 3、脐带因素:脐带脱垂、绕颈、打结、过短或牵拉等。 4、胎儿因素: (1)早产儿、巨大儿等。 (2)先天性畸形:如食道闭锁、喉蹼、肺发育不全、先天性心脏病等。 (3)宫内感染。

新生儿复苏工作规章制度

新生儿复苏抢救工作制度 1、建立新生儿复苏培训与复训制度,确保每位参与新生儿复苏抢救的医务人员均接受培训。 2、产房、手术室均应配备新生儿复苏抢救设备,设备必须专人负责,单独放置,保持设备无损,处于功能状态。 3、产房、手术室均应配备新生儿复苏抢救药品,药品必须专人负责,单独放置,并注明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有效期,短缺时应及时补全。 4、产房、手术室均贴新生儿复苏抢救流程图。 5、产、儿科密切协作,新生儿娩出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抢救过程中分工明确、有条不紊;抢救结束后及时转诊和治疗。 6、做好抢救现场记录工作,认真详实填写复苏现场记录表,记录抢救经过。 7、严格执行新生儿转运程序。危重患儿转诊时应备转诊车,新生儿医生护送,携带抢救设备及药品,做好转诊记录。 8、危重新生儿和新生儿死亡病例,应及时进行讨论,总结经验教训,并做好讨论记录。

新生儿复苏产、儿科协作制度 1、新生儿复苏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和组织产、儿科医务人员的培训、考核及现场抢救工作。 2、每周至少进行一次产、儿科联合查房,(新生) 儿科医生及时了解即将分娩的高危产妇病情,产科医生了解已转入新生儿科的危重患儿病情。 3、(新生) 儿科医生参加高危产妇分娩或手术前讨论。 4、对有高危因素的孕产妇,(新生)儿科医生提前进入产房或手术室,现场等待分娩,参加新生儿复苏抢救。 5、对正常分娩的新生儿,若出现窒息或特殊情况,产科医生应及时通知 (新生) 儿科医生,尽快给予处埋和抢救。 6、危重新生儿抢救后,应及时转入(新生) 儿科监护病房,由(新生)儿科医生负责窒息患儿的监护和治疗,或转入上级医疗机构。 7、产、儿科每月至少联合进行一次新生儿重度窒息(死亡)病例讨论。 8、从产、儿科合作建立重度窒息新生儿病例随访制度,定期对出院后病儿进行追踪,了解恢复情况并做好指导。

新生儿窒息抢救预案

新生儿窒息抢救预案 一、组织架构: 组长:新生儿科医生 成员:麻醉科全体医生、新生儿科全体医生、住院部全体医生、产房所有助产士及护理人员 二、职责分工及要求: 1、产科医生: (1)静滴催产素必须由产科医生进行评估,排除催产素禁忌症后,方能开出医嘱,由病区护理人员通知助产士执行。 (2)所有孕妇分娩时几须在产科医生陪产下进行;有情况随时处理。 (3)只有助产士和产科医生在场时,抢救工作的主导者。 2、麻醉科医生: 新生儿气管插管工作由麻醉科医生完成;配合临床抢救需要完成喉镜直视下吸痰、气管给药等工作。 3、儿科医生: (1)儿科医生是新生儿抢救环节中的主导者,完成新生儿生命体征证估,判断、决策、处理的主导工作。 (2)新生儿是否转院由儿科医生进行决策,并与家属进行医患沟通,谈话内容包括发生窒息的原因分析,目前情况、已采取的医疗措施,、可能存在的风险、转院的原因等。 4、助产士: (1)催产素静滴引产的所有产妇,必须在助产士监护下进行。 (2)产前必须检查产房所有设施,确认其处于备用状态并准备充分。 (3)严格执行产房消毒隔离制度和操作技术规范,规范接生,避免助产过程中的暴力行为等。 (4)协助产科医生、麻醉科医生、儿科医生进行新生儿复苏的抢救操作,如给氧、给药、胸外按压等。 5、配台护士: (1)协助助产士和其他医务人员完成助产工作;

(2)完成医疗记录和台下给药、给物等辅助工作。 (3)抢救环节中及时对接相关科室,通知相关人员到位等工作。 三、新生儿窒息的预防措施: 所有孕妇在分娩前及剖宫产术前均应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准备,时刻保证抢救设备在功能状态,抢救物品、药品齐备。在第二产程做接产准备时,产科医生到达产房,除密切注意产妇有无异常情况外,同时应做好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准备。孕妇临产后出现高危因素,经治医生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病情严重者请科主任到场,随时做好孕产妇及新生儿抢救准备。 2、高危孕产妇分娩前要做到: (1)做好新生儿窒息抢救物品准备(包括开放暖箱、调整好负压吸引器压力、安装喉镜电池、备相应型号气管内导管及吸痰管、复苏气囊连接氧气管、胃管,并准备急救药品如肾上腺素、纳洛酮、碳酸氢钠、生理盐水等)(2)人员准备:请上级医师和儿科医生到场,估计有气管插管需要者,通知麻醉科医生到岗。 3、发生新生儿窒息,助产士单独在场时,由接产都发出启动抢救的指令;产科医生与助产士在场时,无儿科医生在场时,由在场的产科最高职称的医师负责指挥抢救,产儿科密切合作,产科医生负责产妇的处理工作。助产士协助新生儿科医生按新生儿窒息抢救流程实施抢救,待新生儿病情平稳后转入新生儿科。 4、每年进行一次新生儿窒息抢救演练和考核(理论和操作),新上岗人员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5、抢救药品及复苏设备摆放在固定位置,由专人负责,每周及每次抢救后护士长负责检查抢救设备是否完好,物品、药品是否齐全,药品有无过期,及时补充更换。 四、新生儿抢救的附件: (1)附件:新生儿管理流程 (2)新生儿复苏流程 (3)新生儿气管插管分工流程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与护理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与护理 新生儿窒息是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以至于生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性呼吸,而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是新生儿伤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标签:新生儿窒息;复苏;治疗 通过对120例窒息新生儿进行及时抢救和精心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资料选自我院2014年01月~2015年01月出生的活产新生儿共2235人,根据新的诊断标准即新生儿窒息按照1min Apgar评分标准,出生1min 0~3分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8~10为正常。发生新生儿窒息120例,窒息发生率为5.4%,其中轻度窒息83例,重度窒息37例。 1.2方法 1.2.1最初评估出生后立即用数秒时间快速评估4项指标:①是足月吗?②羊水清吗?③有呼吸或哭声吗?④肌张力好吗?如以上任何一项为”否”,则进行以下复苏。 1.2.2初步复苏步骤①保暖:新生儿娩出后立即置于预热的开放式抢救台上,设置腹壁温度为36.5℃。②摆好体位:置新生儿于鼻息位即头轻微伸仰位。 ③清理呼吸道:肩娩出前助产者用手挤捏新生儿的面、颏部,排出其口、咽和鼻腔的分泌物。新生儿娩出后,立即用吸球或吸管,先口咽,后鼻腔,吸净口、咽和鼻腔的粘液。如羊水混有胎粪,且新生儿无活力,在婴儿呼吸前,应做气管插管,将胎粪吸出。如羊水清或羊水污染但新生儿有活力(有活力的定义:呼吸规则、肌张力好及心率>100次/min),则可以不进行气管内吸引。④擦干:用温热干毛巾快速擦干全身。⑤刺激:用手拍打或手指弹患儿的足底或摩擦背部2次以诱发自主呼吸。以上步骤应在30s内完成。 1.2.3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如新生儿仍呼吸暂停或抽泣样呼吸;心率100次/min,可逐步减少并停止正压人工呼吸。如自主呼吸不充分,或心率<100次/min,須继续用气囊面罩或气管插管正压通气。 1.2.4胸外心脏按压如无心率或气管插管正压通气30s后心率持续<60次/min,应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1.2.5药物治疗①肾上腺素:经100%氧充分正压人工呼吸、同时胸外按压30s后,内心率仍<60次/min,应立即给予1:10000肾上腺素0.1~0.3ml/kg,脐

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处理

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处理 新生儿窒息(asphyxia of newborn),为胎儿娩出后一分钟,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为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出生后最常见的紧急情况,必须积极抢救和正确处理,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预防远期后遗症。 新生儿窒息的原因是什么 凡是能使血氧浓度降低的任何因素都可以引起窒息。窒息在产前、产程中及产后都有可能发生。 1、在宝宝出生前 孕妇的产前保健做得不好,比如家里卫生条件差、不重视定期产检、孕妇缺乏锻炼使胎儿过大而难产等原因都会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发生。还有孕妇因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严重贫血、心脏病、急性传染病、妊娠中毒症、糖尿病等疾病,血液中含氧量过低,胎儿便容易发生窒息。另外,多胎、羊水过多以及胎盘功能异常等也会使子宫内环境不良而导致胎儿缺氧。 2、在生产过程中 脐带绕颈、脐带脱垂或打结,以及胎盘的病理变化,常常是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只有通过脐带和胎盘,妈妈的血液才能传输给胎儿。一旦传输受阻或中断,供血供氧不足则立刻危及胎儿的生命。因难产而产程时间过长,供血供氧有问题,也会导致新生儿窒息。 3、在宝宝出生后 还有一些其他原因也可能导致新生儿窒息,比如吸入羊水、因呼吸道发育不良而阻塞,以及严重的中枢神经畸形等。还有一种情况是因成人护理不当,使健康新生儿发生窒息。 新生儿窒息患者有以下症状: 1、胎儿娩出后面部与全身皮肤青紫色或皮肤苍白,口唇暗紫。 2、呼吸浅表,不规律或无呼吸或仅有喘息样微弱呼吸。 3、心跳规则,心率80 ̄120次/分钟或心跳不规则,心率〈80次/分钟,且弱。 4、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肌肉张力好或对外界刺激无反应,肌肉张力松弛。 5、喉反射存在或消失。 新生儿窒息急救方法 1、清理呼吸道首先在胎头娩出、胎肩未娩出之前接生人员用手挤净鼻咽部粘液和羊水,然后再娩肩,接着用备好的纱布清理口腔内的分泌物和羊水。在断脐的同时,抢救人员在新生儿第一次呼吸之前,用吸痰管或电动吸痰器吸出口、鼻腔、咽部等呼吸道内的粘液和羊水。新生儿体位取仰卧位,头略向后仰,颈轻度后伸。抢救时,应注意保暖,因为所有新生儿都容易丢失热量而受抑制,处于窒息状态下的新生儿其调节功能不稳定,更容易成低温状态。低温会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酸中毒,妨碍有效的复苏[2]。娩出后应迅速擦干全身皮肤,减少蒸发散热,有条件的最好在远红外线辐射台上进行复苏,温度调至37-38℃,它能保持新生儿恒定的正常体温。 2、刺激自主呼吸如果呼吸道通畅后仍无呼吸,应立即促进自主呼吸,可快速摩擦背部,如果仍无呼吸,应立即按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 3、人工呼吸轻度窒息处理无效或开始即为重度窒息者,在患儿呼吸道通畅后即给口对口人工呼吸。取一块无菌纱布,覆盖在患儿口鼻部,抢救者将患儿颈

新生儿窒息抢救常规

新生儿窒息抢救常规 一、抢救准备工作:所有分娩均应作好新生儿窒息复苏准备。 二、新生儿抢救物品准备: 1、器械及设备: ⑴辐射保暖床:微环境温度30-32度(27-31度) ⑵清理呼吸道用具:吸引球、Delee吸管、气管导管、喉镜、低压吸引器。 ⑶供氧设备:氧源、导管、湿化瓶、面罩、头罩、气囊人工呼吸器、人工呼吸机。 ⑷脐静脉给药器械、脐静脉插管包、导管。 ⑸辅助:听诊器、胃管、口管、空针、电池、喉镜灯泡、剪刀、胶布。 2、药品 肾上腺素;碳酸氢钠;纳络酮;多巴胺;5-10%葡萄糖;地塞米松;甘露醇;生理盐水;5%白蛋白、乳酸林格氏液;注射用水等。 三、人员职责落实 1、产科医生、助产士都应经过新生儿复苏的训练,掌握新生儿抢救的基本方法及适宜技术,如判断病情、清理呼吸道、气管插管、心脏挤压、人工呼吸等技术,随时可以有效复苏。 2、产科医生职责: ①对高危妊娠的分娩,或可能发生新生儿窒息的分娩应在台下作好新生儿抢救准备,并负责通知儿科医生到产房或手术室,共同完成抢救工作。 ②重度窒息儿抢救后病情需继续监护者应及时转入高危新生儿病房,并负责将新生儿出生前后及抢救过程详细介绍给儿科医生。 3、助产士职责:(也应熟悉复苏技术) ①对分娩中有可能发生窒息的,有一定识别能力,同时请产科医生在台下作好抢救准备。 ②掌握新生儿出生后的初步处理,能熟练配合产科医生或儿科医生完成新生儿复苏抢救。 ③掌握Apgar评分法。 四、抢救程序: (一)窒息分类:

Apgar评分窒息分类 8-10分无窒息 4-7分轻度 0-3分重度 注:评分应1分钟、5分钟、10分钟各评一次,若生后1分钟评分≥8分,数分钟后又降至7分以下,也属窒息。但窒息复苏不能评分后再开始,应及早进行。 (二)ABCDE复苏方案 A:建立通畅气道 1、摆好体位 2、先吸口腔后吸鼻腔粘液; 3、必要时气管插管,清理气管内粘液,6秒钟内完成。 B:诱发呼吸 1、触觉刺激,以建立呼吸 2、必要时正压给氧(面罩或气管插管气囊给氧) C:维持正常循环 1、胸外按摩(双手法或双指法); 2、药物应用(肾上腺素) D:药物治疗 药物复苏 E:评价 作好监护、保暖和评价。

新生儿科NICUPICU应急管理制度

新生儿科NICUPICU应急管理制度 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应急管理制度 1、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防范措施 (1)及时通知医生的同时,迅速为患儿建立静脉通道,持续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鼻腔内分泌物,注意保暖。 (2)遵医嘱静脉给予镇静止咳药,如惊厥频发或持续状态时,可采用静脉负荷量、苯巴比妥钠每日10~15 mg/kg。有脑水肿,颅内压增高时,应及时应用20%甘露醇、速尿、氟美松等利尿脱水剂,严格限制入量。 (3)准备好各种抢救用品及药品,监测血气、电解质、血糖、心肌酶等。 (4)维持良好的通气,换气功能。使血气和pH值保持在正常范围,窒息复苏后低流量吸氧,纠正酸中毒。重度呼吸性酸中毒、血氧饱和度低于50%可考虑用呼吸机做人工通气。(5)诊断为缺氧性心肌损害者,应用多巴胺及果糖时,应注意液体滴速勿外渗。 (6)病情好转后继续监护各项生命体征:.每15~30 min 测生命体征一次,必要时应用心电监护,经皮测血氧饱和度,并注意体温及尿量变化;.观察有无意识障碍及意识障碍发生的时间,是否存在易激惹,对剌激反应程度,有无肌张力改变、惊厥,原始反射的减弱或消失;.注意神态的变化,如

面色、前囟饱满,脑性尖叫,双侧瞳孔大小及肢体活动等。(7)病情完全平稳后,护理人员应给患者:.保持患儿安静,专人护理,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医护干扰,出生后前3天禁止沐浴;保持呼吸道通畅,取侧卧位,及时清除口、鼻内分物,喂奶后注意面色变化,防止呛奶。给予氧气吸入,必要时吸痰;镇静、注意保暖,视病情采用暖水袋或暖箱保温; 室内空气新、光线充足、温湿度适宜,保持床铺清干燥; 及时抽血化验及留取标本,并及时送检。 2、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应急流程:立即抢救→通知医生→及时清理分泌物→遵医嘱及时完成各种处理→严密观察病情并做好记录→安抚家属。 二、惊厥患者的应急管理制度 1、惊厥患者防范措施 (1)值班护士应按要求巡视病房,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高烧患者) ,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2)发现有惊厥迹象或正在惊厥的患者时,应立即将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扣带,同时请身边其他患者或家属帮助呼叫医务人员,及时通知医生。 (3)将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放入上下臼齿之间,以防舌咬伤并便于擦试及抽吸口腔及气管内分泌物。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呕吐物及分泌物, 以防发生窒息。

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制度

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制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制度 一、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工作 1、建立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与复训制度,确保每位参与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的医务人员均接受培训。 2、产房、手术室均应配备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设备,设备必须专人负责,单独放置,保持设备无损,处于功能状态。 3、产房、手术室均应配备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药品,药品必须专人负责,单独放置,并注明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有效期、短缺时应及时补全。 4、产房、手术室均张贴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流程图。 5、产、儿科密切协作,新生儿娩出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抢救过程中分工明确、有条不紊;抢救结束后及时转诊和治疗。 6、做好抢救现场记录工作,认真详实填写复苏现场记录表,记录抢救过程。 7、严格执行新生儿转运程序。危重婴儿转诊时应备转运车,新生儿医生护送,携带抢救设备及药品,并做好转诊记录。 8、危重新生儿和新生儿死亡病例,应及时进行讨论,总结经验教训,并做好讨论记录。 二、新生儿窒息复苏产、儿科协作

1、新生儿窒息复苏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和组织产、儿科医务人员培训、考核及现场抢救工作。 2、每周至少进行一次产、儿科联合查房,儿(新生儿)科医生及时了解即将分娩的高危产妇病情,产科医生了解已转入新生儿科的危重患儿病情。 3、儿(新生儿)科医生参加高危产妇分娩或手术前讨论。 4、对有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儿(新手儿)科医生提前进入产房或手术室,现场等待分娩,参加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 5、对正常分娩的新生儿,若出现窒息或特殊情况,产科医生应及时通知儿(新生儿)科医生,尽快给予处理和抢救。 6、危重新生儿抢救后,应及时转入儿(新生儿)科监护病房,由儿(新生儿)科医生负责窒息患儿的监护和治疗,或转入上级医疗机构。 7、产、儿(新生儿)科每月至少联合进行一次新生儿重度窒息(死亡)病例讨论。 8、产、儿(新生儿)科合作建立重度窒息新生儿病例随访制度,定期对出院后病儿进行追踪,了解恢复情况并做好指导。三、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考核

新生儿窒息抢救

新生儿窒息抢救 胎儿娩出时以及出生后数分钟内,无呼吸或呼吸抑制者称新生儿窒息。它是新生儿围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生窒息后,因缺氧可对小儿神经系统及各器官造成不利影响,严重窒息可导致不可逆的缺血、缺氧性脑病,以致造成小儿智力低下,脑瘫、癫痫等后遗症。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护理,是减少窒息儿并发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伤残率的关键之一。 1复苏原则 迅速而有效地实施A B、C、D E方案,要坚决摒弃旧法复苏中不良做法,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达到A(畅通呼吸道),应用正确方法建立B (有效呼吸)和C (正常循环),D药物治疗,E (评价、监护)必不可少。 2复苏护理 估计胎儿娩出后可能发生新生儿窒息者,分娩前应做好复苏准备。 2.1保暖 断脐后将新生儿侧卧于辐射台上,温度调至28—30 C,并立即 擦干体表羊水,减少体表散热。 2.2清理呼吸道 胎头娩出仰伸时,右手仍要保护会阴,不急于娩肩,用左手自鼻向下颏将羊水、黏液挤出。胎儿娩出后,保暖的同时,立即用吸痰管,轻轻插入新生儿咽部、鼻腔,吸出口腔、咽部、鼻腔的黏液和羊水,若重度窒息,立即协助医师,在喉镜下进行气管插管,吸净羊水及黏液。 2.3氧气吸入和人工呼吸 在呼吸道通畅的基础上,给氧气吸入及进行人工呼吸,轻度窒息可直

接氧气导管给氧或面罩给氧;重度者,应立即在喉镜直视下进行气管插管,吸净黏液后,复苏囊加压供氧,30次/分,氧气压力不 宜过大,自主呼吸建立后,即可拨出气管导管,改一般给氧,紧急情况下可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30次/分,直至呼吸恢复。 2.4纠正酸中毒 重度窒息儿多有酸中毒,可用5%碳酸氢钠3—5ml/Kg,加10% 葡萄糖 10ml,脐静脉缓慢注入。 2.5分娩前4小时 孕妇用麻醉剂,胎儿出生后呼吸抑制者用纳洛酮0.1mg/Kg, IV、或ET、或IM, 一次给药。 2.6体外心脏按摩 出生时即无心跳或在处理中心跳变慢,不规则或暂停,可在加压给氧同时做体外心脏按摩,体外按压30秒无好转,则给予1: 1 000 肾上腺素 0.1 —0.2mg/ Kg,脐静脉给入。 1.2急救方法 1.2.1清理呼吸道首先在胎头娩出、胎肩未娩出之前接生人员用手挤净鼻咽部粘液和羊水,然后再娩肩,接着用备好的纱布清理口腔内的分泌物和羊水。在断脐的同时,抢救人员在新生儿第一次呼吸之 前,用吸痰管或电动吸痰器吸出口、鼻腔、咽部等呼吸道内的粘液和羊水。新生儿体位取仰卧位,头略向后仰,颈轻度后伸。抢救时,应注意保暖,因为所有新生儿都容易丢失热量而受抑制,处于窒息状态 下的新生儿其调节功能不稳定,更容易成低温状态。低温会导致低氧血症、

母婴安全管理制度

宜兴市红塔医院 母婴安全管理制度 一、产科安全管理制度 (一)、实行业务副院长行政查房制度,及时协调院内相关科室关系,解决产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改进产科工作,并做好记录备查。 (二)、实行科主任负责制,严格执行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建设标准,配备各级各类产科工作人员,产科设备,建立健全产科工作制度,落实各种人员职责。 (三)、成立院内产科抢救组,产科质量管理小组,每半年评价一次产科质量,并做好登记。 (四)、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和产儿科双查房制度,产儿科要互相配合,同时负责对病理新生儿和母亲的查房和诊治,执行婴儿安全管理制度。 (五)、实行产科危重病人请示报告制度。发现危重孕产妇,要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和科主任,科主任接到通知后,应及时奔赴现场抢救,指挥抢救工作,并报告医院,协调各相关科室共同组织抢救。 (六)、严格实行医生、护士每班值班,交接班制度。实行一、二线医师双岗负责制。特殊情况个别交接;交接时应对孕产妇的胎心,产程进展,高危因素变化等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并如实记录,签字。科主任应对交接班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和监督。 (七)、加强对产科人员的助产技术培训。实行产科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制度,有计划安排医师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会议,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积极引进和推广产科服务新知识新技术,促进产科质量不断提高。 二、孕产妇安全管理制度

(一)、认真做好孕妇系统管理,产前保健时医疗保健机构必须统一使用依法印制的孕产期保健手册,如实填写相关内容,按要求认真做好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孕期保健服务。孕妇住院分娩时须将孕产期保健手册交给产科,通知在检查产妇后要向孕妇和家属介绍产妇情况,耐心细致解释分娩本身的安全性和风险性,提供咨询服务,提倡和鼓励自然分娩,使产科医生及时掌握孕妇孕期保健情况,记录分娩情况,做好产后保健记录以及产后入户访视的母婴保健情况。 (二)、对住院分娩的孕妇,接诊人员要详细、如实地填写孕产妇姓名,丈夫姓名及夫妻双方身份证号码,住址,联系电话。 (三)、产房实行24小时负责制,负责第一产程到第三产程全产程监护的产时保健服务,助产人员除掌握适宜产科技术外,还应掌握一定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抢救危重患儿时应有儿科医师进产房负责抢救,助产人员协助。实行剖宫产术需由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决定,主刀医师应具备妇产科医师职称,具备国家认可的中专及以上医学学历。 (四)、危重孕产妇的急救和转诊制度 1、组建急危重症孕产妇抢救专家组。 2、负责疑难重症孕产妇的会诊和抢救、培训和指导等。 3、妇产科工作人员应严密观察病情,详细记录病情变化、治疗经过及效果,及时进行院内会诊。对于病情中出现的新问题难以处理而病人又不宜转送时,应及时申请院外会诊,同时继续采用各种有效措施进一步诊治。 4、建立急危重症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凡有急危重症孕产妇急救应予优先安排。 5、对病情危重,在本院无条件抢救,且病人可以运送时应尽早转院。 6、转诊程序 (1)有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并需转诊者,原则上应转往上级医院。

产科急救工作制度

目录 一、孕产妇急救转运制度 二、高危孕产妇报告管理制度 三、急危重症孕产妇会诊合作制度 四、产儿科合作制度 五、急危重症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六、急危重症抢救报告制度 七、抢救用血管理制度 八、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制度 九、接(出)诊及反馈制度 十、急救流程图 十一、急救知识培训制度

(一)孕产妇急救转运制度 1、具备各种难产诊疗技术、产科及新生儿危重症的抢救、麻醉等技术和相应设备以及急救药品,而且急救物品随时处于功能状态。 2、向全社会公布急救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免费接诊孕产妇。接电话后5分钟内出车,危重孕产妇到达医院后5分钟内处置。 3、在偏远地区或交通不便的地区,应动员社区力量来解决转诊所需要的交通工具和人力,必要时一面用人力转运产妇,同时由医院派出救护车,两种方法相结合,尽量缩短转运时间。 4、转诊、接诊的医务人员在转运途中进行院前急救。并根据病情需要,保持与医院联系,以便更好地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3、转诊过程的要求:医院如遇有特别危重或合并严重并发症的孕产妇,本院在技术或设备上确有困难的应及时上转。对下级医院转入的病人必须认真接待,并将诊断、治疗、处理结局等信息及时反馈。

(二)高危孕产妇报告管理制度 一、医疗保健机构对高危孕产妇实行首诊负责制,发现高危孕产妇要进行建档及专人管理,早期干预,及时转诊,避免诊治延误。 二、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妇保医生在出诊时对筛查出的高危孕产妇要进行专册登记,专案管理,并在保健卡(册)上做特殊标记,实施逐级报告制度。 三、对已确诊的高危孕妇,根据不同的危险因素,采取不同的保健治疗措施,认真进行监护,重点管理,按时进行高危评分,积极诊治。将每次检查治疗结果及处理意见详细记录在管理卡册上。 四、对高危孕产妇加强管理,同时增加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次数,定期跟踪随访,确保母婴安全。 五、高危孕产妇均应住院分娩,医疗保健机构应开设高危门诊及高危病房,加强对高危孕妇的监护,制定诊疗方案,适时计划分娩,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准备工作,保证母婴平安。 六、乡镇卫生院识别出高危孕产妇后应及时上转,上级医疗保健机构要及时向下级单位反馈转诊病人的诊断、治疗、处理、结局等信息,评价转诊是否及时和延误,并指导和纠正不正确的处理方法,提高转诊的效率。

产科急救工作制度

目录 一、 二、 三、孕产妇急救转运制度 四、高危孕产妇报告管理制度 五、急危重症孕产妇会诊合作制度 六、产儿科合作制度 七、急危重症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八、急危重症抢救报告制度 九、抢救用血管理制度 十、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制度 十一、接(出)诊及反馈制度 十二、急救流程图 十三、急救知识培训制度

(一)孕产妇急救转运制度 1、具备各种难产诊疗技术、产科及新生儿危重症的抢救、麻醉等技术和相应设备以及急救药品,而且急救物品随时处于功能状态。 2、向全社会公布急救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免费接诊孕产妇。接电话后5分钟内出车,危重孕产妇到达医院后5分钟内处置。 3、在偏远地区或交通不便的地区,应动员社区力量来解决转诊所需要的交通工具和人力,必要时一面用人力转运产妇,同时由医院派出救护车,两种方法相结合,尽量缩短转运时间。 4、转诊、接诊的医务人员在转运途中进行院前急救。并根据病情需要,保持与医院联系,以便更好地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3、转诊过程的要求:医院如遇有特别危重或合并严重并发症的孕产妇,本院在技术或设备上确有困难的应及时上转。对下级医院转入的病人必须认真接待,并将诊断、治疗、处理结局等信息及时反馈。

(二)高危孕产妇报告管理制度 一、医疗保健机构对高危孕产妇实行首诊负责制,发现高危孕产妇要进行建档及专人管理,早期干预,及时转诊,避免诊治延误。 二、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妇保医生在出诊时对筛查出的高危孕产妇要进行专册登记,专案管理,并在保健卡(册)上做特殊标记,实施逐级报告制度。 三、对已确诊的高危孕妇,根据不同的危险因素,采取不同的保健治疗措施,认真进行监护,重点管理,按时进行高危评分,积极诊治。将每次检查治疗结果及处理意见详细记录在管理卡册上。 四、对高危孕产妇加强管理,同时增加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次数,定期跟踪随访,确保母婴安全。 五、高危孕产妇均应住院分娩,医疗保健机构应开设高危门诊及高危病房,加强对高危孕妇的监护,制定诊疗方案,适时计划分娩,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准备工作,保证母婴平安。 六、乡镇卫生院识别出高危孕产妇后应及时上转,上级医疗保健机构要及时向下级单位反馈转诊病人的诊断、治疗、处理、结局等信息,评价转诊是否及时和延误,并指导和纠正不正确的处理方法,提高转诊的效率。

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制度

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制度 一、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工作 1、建立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与复训制度,确保每位参与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的医务人员均接受培训。 2、产房、手术室均应配备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设备,设备必须专人负责,单独放置,保持设备无损,处于功能状态。 3、产房、手术室均应配备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药品,药品必须专人负责,单独放置,并注明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有效期、短缺时应及时补全。 4、产房、手术室均张贴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流程图。 5、产、儿科密切协作,新生儿娩出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抢救过程中分工明确、有条不紊;抢救结束后及时转诊和治疗。 6、做好抢救现场记录工作,认真详实填写复苏现场记录表,记录抢救过程。 7、严格执行新生儿转运程序。危重婴儿转诊时应备转运车,新生儿医生护送,携带抢救设备及药品,并做好转诊记录。 8、危重新生儿和新生儿死亡病例,应及时进行讨论,总结经验教训,并做好讨论记录。 二、新生儿窒息复苏产、儿科协作 1、新生儿窒息复苏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和组织产、儿科医务人员培训、考核及现场抢救工作。 2、每周至少进行一次产、儿科联合查房,儿(新生儿)科医生

及时了解即将分娩的高危产妇病情,产科医生了解已转入新生儿科的危重患儿病情。 3、儿(新生儿)科医生参加高危产妇分娩或手术前讨论。 4、对有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儿(新手儿)科医生提前进入产房或手术室,现场等待分娩,参加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 5、对正常分娩的新生儿,若出现窒息或特殊情况,产科医生应及时通知儿(新生儿)科医生,尽快给予处理和抢救。 6、危重新生儿抢救后,应及时转入儿(新生儿)科监护病房,由儿(新生儿)科医生负责窒息患儿的监护和治疗,或转入上级医疗机构。 7、产、儿(新生儿)科每月至少联合进行一次新生儿重度窒息(死亡)病例讨论。 8、产、儿(新生儿)科合作建立重度窒息新生儿病例随访制度,定期对出院后病儿进行追踪,了解恢复情况并做好指导。 三、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考核 1、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纳入科室质量考核管理。 2、新生儿窒息复苏领导小组负责进行工作考核和评定。 3、每年对产、儿(新生儿)科医生、助产士、参与复苏的麻醉人员等考核一次,不合格者予一次补考,补考仍不合格者停岗学习,直至合格后方可上岗。补考不合格者,其本人及所在科室本年度内取消优秀个人及科室的评选资格。 4、对产房、手术室新生儿窒息复苏设备及药品每月至少抽查一

新生儿窒息抢救及处理要点分析

新生儿窒息抢救及处理要点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一般原因,探讨基本的抢救措施,掌握复苏要点,为根本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120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对窒息原因开展分析,针对性地提出抢救和复苏措施。结果胎儿宫内拥挤、脐带因素、第二产程过长是导致新生儿高窒息率的第一位因素,而胎位和羊水偏少则是第二位因素。针对以上原因采取及时的抢救处理,成功率达到了94.1%。结论新生儿窒息率的出现与分娩方式和各种产科因素密切相关,做好产前孕妇的保育指导,加强对高危因素的孕妇产程干预以及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抢救;复苏;要点 所谓的新生儿窒息,临床上指新生儿在娩出1min左右内仅存在心跳体征而无呼吸或未能建立起正规的呼吸运动,它是新生儿因宫内窘迫导致呼吸衰竭的一种临床反映,是围生期婴儿致死的主要原因。在产科临床中,新生儿窒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紧急情况,也是导致分娩期小儿死亡或致残的重要原因,因此及时对窒息状态的新生儿进行抢救和复苏处理有助于显著有效地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且对预防未来后遗症的发生有着积极意义。为了深入了解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为采取更具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来降低发病率、死亡率或致残率奠定基础,本文笔者选取了我院2009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120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对窒息原因开展分析,针对性地提出抢救和复苏措施,抢救效果良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9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期间分娩新生儿2220例,其中窒息新生儿120例,其中男78例,女42例。孕妇年龄20~39岁,平均年龄25.2岁。孕妇孕期高于41周的15例,35~41周的71例,低于35周的34例。在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原因中,因剖腹产而导致新生儿窒息的53例,经自然分娩导致窒息的新生儿49例,臀部牵引11例,抬头吸引7例。其中轻度窒息116例,重度窒息4例。 1.2 方法 1.2.1 诊断窒息的参考标准新生儿确诊为窒息的标准以出生后1min Apgar 评分为准,0~3分属重度窒息,4~7分属轻度窒息。>7分一般不视为窒息,但若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在8~10之间,而之后又滑到7分及以下,则视为窒息。 1.2.2 抢救处理方法抢救方法的选择和复苏技巧的优劣,产科医生及其其他护理人员有效合作是决定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因素。而在抢救处理方案中,清理呼吸通道、建立呼吸通道和维持心输出量是最为重要的抢救方案。基于此,对轻度窒息新生儿的抢救处理因是:①首先及时彻底清理呼吸

危重孕产妇抢救、转诊、管理制度

危重孕产妇抢救、转诊、管理制度巧家县人民医院 危重孕产妇抢救、转诊、管理制度 各相关科室: 根据《云南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危重孕产妇转诊工作的有关通知》精神,切实加强危重孕产妇接诊、转诊和管理工作,提高危重孕产妇抢救成功率,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结合我院实际制定危重孕产妇抢救、转诊、管理制度如下: 一、成立危重孕产妇转诊、抢救及管理工作领导组,加强对危重孕产妇转诊及抢救工作的组织领导。 组长:朱庭炳院长 副组长:陈兴伦业务副院长 成员:孙贵涛医务科副科长 汪自敏护理部主任 王涵感控办主任 钟玉燕妇产科主任 全在芸妇产科护士长 设办公室在医务科,由孙贵涛负责组织协调工作。 二、成立孕产妇抢救专家组,承担危重孕产妇抢救、会诊和指导工作,组织转诊。 组长:陈兴伦外科副主任医师业务副院长 副组长:钟玉燕妇产科主治医师妇产科主任 1

孙贵涛:急诊科主治医师医务科副科长 成员:全在芸妇产科主管护师妇产科护士长 许绍全内科副主任医师内儿科主任 周德才麻醉科医师麻醉科主任 王奉祥医学影像副主任医师影像科主任 李龙祥检验主管技师检验科主任 孙雨华主治医师 B心室主任 徐仲举外科副主任医师 吕永梅妇产科主治医生 尹燕群妇产科医师 杨远清妇产科医师 汪庆敏妇产科医师 李琳妇产科医师 妇产科主任、护士长组织本科医护人员负责危重孕产妇常规接待、抢救及转诊工作,需要多科会诊、抢救的及时请相关抢救组织成员,同时报医务科和组长(副组长)。 三、急危重孕产妇抢救制度 1. 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接诊危重孕产妇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延误救治或让孕产妇自行转诊。 2. 在医务科的组织协调下,负责疑难、危重、重症孕产妇的会诊和抢救。相关科室及医护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 3. 各科室包括财务、医技(B超、检验、放射)、临床、药剂等, 2

危重新生儿抢救工作制度(精准全面)

危重新生儿抢救工作制度 一、孕产妇急危重症管理、监护制度 1、凡遇急危重症病人,产科抢救小组成员,主管医生、主治医生,必须立即到达现场,由科主任统一指挥组织进行紧张有序的抢救。并报告急救中心急救小组组长。 2、护士长带领有关护士,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准备好一切抢救药品及器械。 3、由一名护士专人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各种监护数据变化,准确记录,随时向有关医生报告,及时处理。 4、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负责详细随时记录病情变化,开出医嘱及有关项目检查。 5、严格执行医嘱,精心做好各项护理,防止交叉感染。 6、保持抢救室安静、整洁。 7、医生、护士认真做好交接班,除交接班记录外,还须做好床前交班。 二、孕产妇转运急救制度 1、具备各种难产诊疗技术、产科及新生儿危重症的抢救、麻醉等技术和相应设备以及急救药品,而且急救物品随时处于功能状态。 2、向全社会公布急救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免费接诊孕产妇。接电话后5分钟内出车,危重孕产妇到达医院后5分钟内处置。 3、在偏远地区或交通不便的地区,应动员社区力量来解决转

诊所需要的交通工具和人力,必要时一面用人力转运产妇,同时由医院派出救护车,两种方法相结合,尽量缩短转运时间。 4、转诊、接诊的医务人员在转运途中进行院前急救。并根据病情需要,保持与医院联系,以便更好地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3、转诊过程的要求∶医院如遇有特别危重或合并严重并发症的孕产妇,本院在技术或设备上确有困难的应及时上转。对下级医院转入的病人必须认真接待,并将诊断、治疗、处理结局等信息及时反馈。 三、高危妊娠管理制度 1、医生在孕早期建卡时,应详细询问病史及分娩史,认真检查,及时发现高危因素。按高危评分标准对孕妇定期进行高危因素筛查,做好评分登记及高危标记,并进行高危妊娠的专册记录,实行专案管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严密追综随访。 2、严格执行高危门诊诊疗常规,对疑难危重病人处理有困难时,应及时主动请上级医师会诊。 3、对基层转入的高危孕妇必须进行登记,反馈病情;高危转归后,仍回原单位进行交流管理。 4、高危孕妇必须要求住院分娩。入院后,医务人员必须详细了解病史,进行有关检查,针对病情做好解释安慰、卫生宣教工作,以解除病人的恐惧和顾虑,严密观察病情,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危重和痛苦呻吟的病人应分别安置,病情严重时,应保持镇静,注意不影响其他病人。 6、保持病房安静,保证病人休息,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尽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