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_山海经_对异族的想象与自我认知_陈连山

_山海经_对异族的想象与自我认知_陈连山

_山海经_对异族的想象与自我认知_陈连山
_山海经_对异族的想象与自我认知_陈连山

第49卷第1期2012年1月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

Vol.49,No.1

Jan.2012

俗文学研究

中国俗文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滥觞于20世纪初;北京大学开中国俗文学研究风气之先。早在1918年,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就在《北京大学日刊》上刊登“校长启事”,支持刘半农等人发起征集歌谣运动;四年后又创办《歌谣周刊》

。北大学人为中国俗文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了发扬北大的这一优良传统,将俗文学研究不断推向深入,本刊特开设“俗文学研究”栏目,希望通过持续不懈的努力,为北大俗文学学科建设,为中国俗文学事业的新发展,尽我们的绵薄之力。

———主编按语

《山海经》对异族的想象与自我认知

陈连山

(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

100871)

要:本文借鉴法国形象学理论,探索《山海经》中决定异族形象的变形逻辑出发点与华夏人自我认

知的关系。《山海经》

中自我认知与异族想象包含了一定的华夏自我中心主义,但是也包含着对于异族和异族文化的尊重与包容。这对形成中国多民族政治共同体具有正面意义。而华夏人对待异族的独特方式,可以部分地纠正法国形象学理论。

关键词:形象学;异族形象;《山海经》;华夏;四夷中图分类号:I 20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5919(2012)01-0130-06收稿日期:2011-09-13作者简介:陈连山,男,河南洛阳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①

本文所说《海经》,包括《海外四经》、《海内四经》和《海内经》。以下同此,不再出注。

《山海经》的《海经》①和《大荒经》系统全面

地描述了古代中国人(即华夏人)对于异族、异国的想象。传统的《山海经》研究关注这些想象与现实的矛盾,而把它们归结为古人对于异族、异国的误解,甚至于歪曲。近年来,学界利用形象学方法对这些关于异族、

异国的想象进行了新探索,总结出这种想象的“怪异化”

和“乌托邦化”的规律,推进了我们对这种想象的认识,是《山海经》研究的新进展。本文基于法国文学形象学理论家达尼埃尔-亨利·巴柔关于文化他者的想象本质都是注视着自我意识体现的观点,探索《山海经》对于异族、异国的想象中所体现出来的华夏文化的自我意识,并对其价值进行论证。

由于本文的分析对象是华夏人对异族、异国的想象,所以,我的研究对象严格限制在《山海经》作者所承认的异族、异国。而把《山海经》中间其他非人类的怪物、神灵,以及怪异的个人都排

除在外,因为它们不是真正的国族,跟本文无关。

一、关于本文研究目的

与方法的说明

《山海经》对异族、异国的描写虚实混杂,常常难以分辨。所以,一些学者竭力从《山海经》中的异族、异国描写中挖掘历史的影子。例如《海外东经》和《大荒东经》所描写的君子国,其国民“衣冠带剑”,而且“好让不争”,具有高度发达的文明程度;他们使两文虎,可能跟古代韩国崇拜的山神有两个老虎有关;那里多薰华草,即无穷花,也跟韩国相似,至今韩国依然把无穷花视为国花。君子国民“食兽”,大约跟古代韩国人主要从事畜牧有关。所以,一些学者认为君子国就是古代韩国。但是,这个推论是建立在剥离了《山海经》君子国描写的虚构成分的基础之上的。从经文本身看,这些描写的想象性、虚构性是非常明显的,跟

第1期陈连山:《山海经》对异族的想象与自我认知131

古代韩国的实际差距很大。外表上最接近华夏文化的君子国尚且如此,《山海经》对其他的国族的描写,想象成分更大,更难判断虚实。因此,传统研究重点放在《山海经》的异族、异国形象与事实之间的关系上,很难得出可靠结论。

另外,传统研究停留于判断《山海经》异族、异国描写的真实与虚构层面,未能揭示虚构的原因以及虚构本身的意义。这需要更新研究方式。而形象学以探索异族、异国形象见长,而且深入探索这些虚构形象的成因与功能,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分析《山海经》异族、异国描写的新方法。

法国学者让-马克·莫哈在《试论文学形象学的研究及方法论》中说:“事实上,研究一个形象时,真正的关键在于揭示其内在的‘逻辑’、‘真实情况’,而非核实它是否与现实相符。”①学者巴柔的观点更加尖锐。他在《从文化形象到集体想象物》中认为形象是否与异国实际相符是一个“伪问题”②。他说:“我们以何客观条件为准来判断形象是否忠实于人们称之为现实的东西呢?事实上,对形象的研究应该较为注重探讨形象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在注视者文化,而非被注视者文化中先存的模式,文化图解,而非一味探究形象的‘真实’程度及其与现实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了解注视者文化的基础、组成成分、运作机制和社会功能。”③这两位形象学大师把研究重心从探索被注视者转到了探索注视者。这是形象学研究跟传统研究的最大区别。

叶舒宪和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教授郑在书两位先生借用了法国形象学的分析方法,把分析重点放在《山海经》这些异族、异国想象的主体———中国人自己的思想上,从中发现了古代中国人的文化自我中心主义。叶舒宪先生认为《山海经》对异族、异国的想象分为两类,即“怪异化”和“乌托邦化”。前者是为了强化文化自我的正统,后者是为了批判现实和文化自我的局限性。④郑在书先生认为中国的文化中心主义通过两个阶段完成对文化他者的支配:“首先,当对他者的掌握尚未完全成熟时,便以神秘之情境来加以描写,幻象式的异国情调就是这一阶段的产物。然后,过一段时间,当对他者比较熟悉之时,便以自我中心的观点来说明他者,并试图将之归纳于自己的体系之中。”⑤叶舒宪、郑在书两位先生对古代中国人的自我中心主义进行了彻底批判,发人深省。

我关注的是古代华夏人这种“自我中心主义”的核心———何为华夏人。我认为,这种自我意识是决定《山海经》如何想象异族、异国的现实基础和理论出发点。

巴柔认为人们对于异国的想象源自自我认识。他说:“……所有的形象都源自一种自我意识(不管这种意识是多么微不足道),它是对一个与他者相比的我,一个与彼处相比的此在的意识。”⑥这种自我意识的存在,决定了文化他者形象与自我的对比关系。这说明人们是通过与自己对立的异国形象来确认自我。所以,巴柔又说:“我们要研究的想象物是一个剧场、一个场所,在那里,一个社会用形象化的方式(让我们接受这个双关语),即借用形象、描述等方式,表述了他们用以自我反视、定义和想象的方法(文学是其中之一)。”

我将借鉴巴柔的观点,去分析《山海经》的异族、异国想象中所隐含着的古代华夏人的自我认识。通过研究这些异族、异国形象的内部逻辑,以及他们与华夏人的对比关系,希望从中认识华夏人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

二、文学形象学在《山海经》

研究中的适应性的说明

《山海经》一般认为是中国战国时代的一部

①②③④⑤⑥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第122页。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第122—123页。

叶舒宪、萧兵、郑在书:《山海经的文化寻踪》,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7—167页。叶舒宪、萧兵、郑在书:《山海经的文化寻踪》,第194页。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第121页。

13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

地理学著作。①其中《山经》主要是自然地理,记录五方的山川物产以及神灵;而《海经》、《大荒经》主要是人文地理,记录生活在远离中心的海荒之地的异族、异国。因此,《海经》、《大荒经》的内容尽管在今天看来往往荒诞不经,但在当时人心目中却是作为“客观事实”来书写的。而达尼埃尔-亨利·巴柔是比较文学专家,他的形象学理论主要针对文学作品。那么,他的形象学理论是否适合用来分析《山海经》呢?

首先,《山海经》作为远古时代的地理学著作,它的真实程度是有限的,而其想象色彩非常浓厚。其地理叙述往往存在很大误差,各山之间的方向多数都稍有偏离,各山之间的距离一般都不正确,误差甚至大到十几倍。同时,《山海经》中又掺杂了大量的神怪内容。例如,其中有鸡头龟身蛇尾的旋龟,九尾狐狸,三头一身的人,三身一首的人等等。还有各种超自然的神灵,像鸟身龙首的山神,状如黄囊的帝江等等。而《海经》、《大荒经》部分的神怪内容最多。可以说,《山海经》这部远古地理学著作充满了各种想象。历史学家顾颉刚认为《山海经》开创了中国地理学的“幻想的一派”,而《禹贡》开创了“征实的一派”。②历史地理学界基本认同这种观点。

其次,《山海经》在历史上主要被当做志怪之作发挥社会功能。尽管刘歆、郭璞力图证明《山海经》真实可靠,但是,未能改变社会对待《山海经》的基本态度。直到目前为止,中国文学界仍然普遍把《山海经》看做中国古代神话作品集。叶舒宪把它定性为“神话政治地理书”③。基于以上两个理由,用文学形象学来分析《山海经》中《海经》、《大荒经》关于异族、异国的形象是完全合理的。

三、《山海经》异族、异国

形象的变形逻辑

《山海经》中的异族、异国形象非常丰富,特点也非常突出。简而言之,异族、异国人民在体形特征上往往与我们心目中的正常人不同。对此,学界多有讨论。我则特别研究了这些异族、异国形象之间的关系,发现这些异族、异国人民的形象之间并非毫无关系,彼此独立,互不关联;他们的形象之间常常构成对立。而且,如果把每组对立形象联系起来,就进一步发现:每组对立形象之间的中心点正是正常人的形象。换言之,这些彼此对立的异族、异国形象实际都是以正常人形象为中心,按照某种变形逻辑向两个彼此相反的方向分别加以发展而来。

例如,小人国见《海外南经》:“周饶国在其东,其为人短小,冠带。一曰:焦侥国在三首东。”④《大荒南经》云:“有小人,名曰焦侥之国,几姓,嘉谷是食。”《大荒东经》云:“有小人国,名靖人。”与上述小人国相反的是大人国。《海外东经》云:“大人国在其北,为人大,坐而削船。”《大荒北经》云:“有大人之国,釐姓,黍食。”这些小人国与大人国正好构成了一组对立的形象。而且,这组对立是以正常人为中心并分别向大小两个极端进行延伸的结果。

长臂国,见《海外南经》:“长臂国在其东,捕鱼水中,两手各操一鱼。”与之相反的长股国,或者长脚国。《海外西经》云:“长股之国在雄常北,披发。一曰长脚。”这两个奇国实际是正常人分别在手臂和大腿这两个对立方向的变形。

女子国,见《海外西经》:“女子国在巫咸北,两女子居,水周之。”这是一个只有女人的国家。郭璞注云:“有黄池,妇人入浴,出即怀妊矣。”与之相反的是丈夫国,见《海外西经》:“丈夫国在维鸟北,其为人衣冠带剑。”这两种单性别国族实际乃是《山海经》的作者们把现实的男女两性社会在理念上加以分割,分别向单男、或单女社会方向进行的夸张想象。

有三首一身的三首国,见《海外南经》:“三首

③④我认为《山海经》的著作年代可以上推到春秋以前,详见我的博士论文《〈山海经〉学术史考论》,北京大学2005年。

顾颉刚:《〈禹贡〉全文注释》,见侯仁之主编:《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一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6页。

叶舒宪、萧兵、郑在书:《山海经的文化寻踪》,第52页。

本文引用《山海经》经文皆出自袁珂《山海经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版。原书有索引,以下不再出注。

第1期陈连山:《山海经》对异族的想象与自我认知133

国在其东,其为人一身三首。”相反的是三身一首的三身国,见《海外西经》:“三身国在夏后启北,一首而三身。”这是从正常人分别向身、首两个方向进行的变形。

上述形象,是华夏人通过想象虚构的。但是,这种想象不是任意的,而是遵守着某种“逻辑”。小人国与大人国之间对立,长臂国与长股国对立,女子国与丈夫国对立,三首国与三身国对立。这些对立形象的背后存在着一个决定着上述人体变形的逻辑出发点———正常人。正常人不大不小,处在对立的小人国与大人国中间;正常人胳膊不长,大腿不长,处在长臂国与长股国中间;正常人的国家同时有男性、女性,处在女子国与丈夫国中间;正常人一首一身,处在三首国与三身国中间。在这里,作为异族、异国国民形象变形的逻辑出发点的所谓“正常人”,其实就是华夏人的自我认识。

《山海经》中的华夏人是什么样子?限于自身体例①,《山海经》是不写生活在中原地区的华夏人自己的。幸运的是,在《大荒西经》中记录了一个西周之国,这是周民族的祖居之地。经云:“有西周之国,姬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稷降以谷。稷之弟曰台玺,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谷,始作耕。有赤国妻氏。有双山。”“有赤国妻氏”一句话,旧注未明其详。袁珂认为是人名,是《海内经》中的“大比赤阴”,怀疑是后稷之母姜嫄。②虽然不能确认是姜嫄,但是一个女性大概不会有错。这个西周之国就是男女都有的国家。它跟单一性别的女人国、丈夫国完全不同。其中讲述了周民族的起源神话,以及后稷及其侄子叔均发明农业生产的文化起源神话。《山海经》的作者是周天子臣民,所以,这个西周之国可以看做华夏人自我认识的一个标本。按照这个标本,华夏人是帝俊(天帝之一)的后代,是体形正常的人类族群。本文前边所论述的居于一对对异族、异国形象之间的所谓“正常人”其实就是华夏人的自我认识、自画像。

对异族、异国国民形象的怪异化想象,事实上构成了对华夏人自身正常的证明。华夏人的这种自我认识包含了一定的自我中心主义的偏见。

但是,我认为《山海经》中的种族歧视不甚明显。例如,小人国除了体形小之外,文化似乎还是比较高的。经文说他们“冠带”,有帽子和腰带———这是服装文化的标志,而且跟华夏文化接近。焦侥国有姓氏———几,食物是嘉谷。丈夫国“衣冠带剑”,和华夏人道德理想中的君子形象接近。另外,遭到“怪异化”的国族甚至包括了《海外西经》的轩辕之国:“轩辕之国在此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在女子国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轩辕是黄帝,是天帝之一,又是华夏始祖之一。该国民“人面蛇身”,虽然怪异,但应该也不是歧视,甚至于可以看做是神圣化,因为人首蛇身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常常是神灵的形状,神话中的女娲、伏羲都是人首蛇身。所以,我认为这些对异族的怪异化想象的种族歧视色彩并不浓厚。

叶舒宪先生用来证明《山海经》丑化异族的证据———吃人的“窫窳”(见《北次二经》、《海内南经》)和“马腹”(见《中次二经》)③都是兽类,跟异族无关———所谓异族虽然与本族不同,毕竟还是古人心目中的人类。因此,他使用这些证据论证《山海经》把异族“怪异化”是强化中国人的文化正统,证据似乎不太合适。

四、《山海经》异族、异国

文化与华夏文化的对比

《山海经》的异族、异国人不但外形与华夏人不同,其文化也与华夏人不同。

首先了解《山海经》对华夏文化的认识。前文所提到的西周之国,是典型的华夏文化。有姓氏———姬,吃五谷———食谷。按照中国神话,五谷起源于后稷开始播种的各种作物。同时,西周之国还是一个讲究孝道的国家———“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谷,始作耕。”这些内容虽然简单,但是概括了华夏古文明的三大特征:农业文明、家族制度、以孝为德。

用西周之国的文化自我认识去对比,那么异

②③《山海经》的《山经》部分基本是地理志,写山水,写物产,不写任何人类族群;而《海经》、《荒经》则写四海民族,按照体例是不写华夏人自己的。

袁珂:《山海经校注》,第451页。

叶舒宪、萧兵、郑在书:《山海经的文化寻踪》,第156—157页。

134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

族、异国文化是什么状态呢?

以饮食文化为例。《山海经》中有一些其他国族吃五谷。除了前文已经叙述的焦侥之国吃嘉谷之外,《海外东经》的黑齿国“食稻、啖蛇”。《大荒东经》云:“有黑齿之国。帝俊生黑齿,黍食,使四鸟。”又云:“有国曰玄股,黍食,使四鸟。有困民国,勾姓,黍食。”他们跟华夏人的饮食文化既有相似,又有区别。

但是,比较典型的“文化他者”,或者能够直接引起华夏人注意的是那些与我们不同的异族、异国饮食文化。长臂国以海鱼为主食,玄股国(《海外东经》)以鱼皮做衣服,主食为鸥鸟。《海外东经》的劳民国“食果、草实”。《大荒东经》的中容国“食兽,木食”。君子国“衣冠带剑”,且“好让不争”,直接体现了华夏文化难以实现的理想境界。所以,郭璞《君子国图赞》云:“东方气仁,国有君子。薰华是食,雕虎是使。雅好礼让,端(一作‘礼’)委论理。”①郭璞盛赞君子国民高尚的道德风尚。但是,君子国“食兽”,以动物为主食,这和华夏人“食谷”不一致。该国似乎是狩猎和采集经济。这些典型的异族、异国饮食文化从反面印证了华夏人以五谷为主食的农业文化。

对于这些异族、异国的文化,《山海经》没有一味地肯定或否定。甚至对于长期的敌国,也没有完全否定他们的文化。《大荒北经》有犬戎。这是一个自商周以来长期与华夏人争斗的游牧民族。经云:“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父山,顺水入焉。有人名曰犬戎。黄帝生苗龙,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肉食。”但是,这个民族在男女关系上与华夏同样存在男尊女卑。《海内北经》云:“犬封国曰犬戎国,状如犬。有一女子方跪进杯食”。郭璞注:“与酒食也。”意思是女子正跪着给人进献酒食。杨慎认为是给丈夫进酒食:

今云南百夷之地,女多美。其俗不论贵贱,人有数妻。妻妾事夫如事君,不相妬忌。夫就妾宿,虽妻

亦反服役之,云重夫主也。进食、更衣,必跪,不敢仰

视。近日,姜梦宾为兵备,亲至其地。归,戏谓人曰:

“中国称文王妃后不妬。百夷之妇,家家文王妃后

也。”跪进杯食,盖纪其俗。②假如杨慎的理解正确,那么《山海经》对于敌对的犬戎国的文化是肯定的,并没有故意丑化。

五、《山海经》对异族、异国

及其文化的兼容态度

《山海经》所描述的大地是方形的。大致以《中山经》各山为核心,其外则是南、西、北、东四方山脉。华夏人虽然没有直接出场,但是由于他们所居住的地区在《中山经》,所以,可以推定他们是生活在中心地区的;而异族分布在远方的海荒之地,大致在四方山脉所在地区。华夏人与异族的这种分布状态,的确体现了华夏人的自我中心主义。但是,把自己居住之地看做世界中心,是一个古人无法避免的认识角度。至于其中是否含有,或者含有多少歧视或控制异族、异国的思想,则需要进一步论证。

《山海经》有一个现象非常值得关注。那就是常常把异族、异国解释为华夏民族的神灵或祖先的后裔。

前文所说的三身国,在《大荒南经》中有云:“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荣水穷焉。有人三身;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有渊四方,四隅皆送,北属黑水,南属大荒。北旁名曰少和之渊,南旁名曰从渊,舜之所浴也。”《大荒东经》:“有白民之国。帝俊生帝鸿,帝鸿生白民,白民销姓,黍食,使四鸟:豹、虎、熊、罴。”又云:“有黑齿之国。帝俊生黑齿,黍食,使四鸟。”又云:“有困民国,勾姓而食。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潜出,为国于兽,方食之,名曰摇民。帝舜生戏,戏生摇民。”《海外南经》中的 头国是尧帝大臣的后裔,臷国是舜帝后裔。类似现象还有北狄之国、氐人之国、叔歜之国等等,此处不赘。

前文已经介绍,《山海经》对于文化他者的歧视并不明显,更多的是一种冷静“客观”的叙述。当我们看到《山海经》把文化他者看做跟华夏人同源的上述说法之后,就大致可以确定:华夏人在

①②张宗祥:《足本山海经图赞》,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7—38页。杨慎:《山海经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13页。

第1期陈连山:《山海经》对异族的想象与自我认知135

观念上对文化他者具有一种兼容的态度。

这种对待异族和异族文化的观念和形象学家巴柔总结的人类对于异族及异文化的强烈“憎恶”或“狂热”态度不同。它既不完全排斥,也不完全崇拜异族文化,而是更加接近一种“友善”的态度。这是一种中国式的“文化兼容”,是以自我为中心、同时承认异族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华夏人一直自居天下之中,周代人还要在“天心地中”建立国都。这当然跟自我中心主义有关,跟虚幻的自我优越感有关。但是,我认为这里的关键是华夏人为什么没有直接通过否定异族文化来肯定自我中心,而是非要把异族拉入自己的体系呢?

我认为,这跟华夏人的政治最高理想有关。《尚书·大禹谟》云:“无怠无荒,四夷来王。”王权的合法性不仅要得到本土的证实,还要有万国来朝,才能得到最后确证。《尚书·禹贡》有五服之说。从王都起,五百里之内为“甸服”,再向外五百里为“侯服”。再向外是“绥服”、“要服”和“荒服”。这当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就是《诗经》所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是,五服之说对各服的政治与文化要求是不同的。在推行华夏价值的同时,承认远方地区文化的差异性是一种合理存在。

《海外南经》开篇云:

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神灵所生,其物

异形,或夭或寿,唯圣人能通其道。

这是《山海经》描述异族、异国形象的目的,让圣人(贤明君主)掌握所有民族及其文化的道理,以便建立一个能够更好地处理异族、异国问题的理想国度。显然,这是从根本上承认异族文化有其存在合理性,同时也是华夏人对于文化他者采取“兼容”态度的理论依据。这种兼容异族与异族文化的思想与实践,使得《山海经》对待异族的态度超出了巴柔总结的人类对于异族及异文化只有两种态度(“憎恶”或“狂热”)的范围。我们可以据此对巴柔的形象学理论进行一定的修正。

“文化自我中心主义”当然都是不正确的。不过,在当时条件下,这种能够兼容异族文化的“自我中心主义”相对而言危害比较小。《山海经》这种对待异族文化的态度在中国文化发展历史上是长期一贯的,是中国国内多民族文化长期共存的原因之一,是形成现代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原因之一。同时,它也保证了历史上曾经强大的中国与其他国家相处时对该国、该族文化保存一定程度的尊重。

The Hetero Images and the Self-Cognition of the Huaxia

People in 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Rivers

Chen Lianshan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Peking University,Beijing100871,China)

Abstract:With reference of the theory of the French imagologie,this article explored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deformative logic that determined the hetero image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self-cognition of the Huaxia people in 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Rivers(Shanhaijing).The hetero images and the self cognition in the book contained a certain egocentrism of the Huaxia people,and also a respect for and tolerance to alien races and their cultures.This wa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the formation of China’s multinational political community.The unique way how the Huaxia people treated alien races could partially rectify the theory of the French imagologie.

Key words:imagologie,hetero image,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Rivers(Shanhaijing),Huaxia people

(责任编辑何方)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阿长与山海经同步练习1(含答案)

9 阿长与《山海经》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烦琐.(suǒ)粗拙.(zhuó)诘.问(jié)疏.懒(shū) B.惧惮.(dàn) 霹.雳(pī) 震悚.(sǒng) 骇.破(hài) C.惶.急(huáng) 掳.去(lǔ) 絮.说(shù) 渴慕.(mù) D.憎.恶(zèng) 倘.使(tǎng) 孤孀.(shuānɡ) 福橘.(jú)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总之:都是些烦锁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B.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由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 C.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捡起来,最好是吃下去。 D.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________两脚两手,在床中间________一个“大”字,________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________得那么热。 A.张开摆开压烤B.伸开摆成挤烤 C.张开摊成挤烘 D.伸开摊成压烘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感冒退热冲剂的主要成分是大青叶、板蓝根、草河车配制而成的。 B.鲁迅曾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空耗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这句话说得尽管严重了一点,但还是恰如其分的。 C.《山海经之赤影传说》上线以来,张翰凭借亦正亦邪的颠覆演出,引发该剧收视热潮。 D.看到眼前的小学毕业照,我不由想起六年级大家一起玩耍、同桌共读。 5.依照下面句子的特点,运用句中加点的关联词,仿写一段话。 我以为她一定最安全了,既.不做门房,又.不是小孩子,也.生得不好看,况且 ..颈子上还有许多灸疮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精读 阅读“但当我哀悼隐鼠……最为心爱的宝书”,回答问题。

解析《山海经》(1

解析《山海经》(1 《山海经》本身透着迷人的魅力,虽然记载着上古的事情,但不难读,关于它的文言文,只要有初中的水平便可以读懂。但是人们容易,理解背后的东西确难,没有强大的综合知识范围作后盾,要通过表面看到深层次的东西却很难。若干年来,对此“书”的解读,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西汉刘秀删改《山海经》以来,所有对此书感兴趣的人都是在单枪匹马的奋斗,限于所处的时代、限于个人的水平、限于知识的范围,多数都是管中窥豹,只见一斑。更有甚者,埋头于故纸堆中,引经据典,不厌其烦的为本经作注、作解,把本来简单的事情弄的十分复杂。简单事情复杂化,这是某些吃皇粮的“历史学家”的本事。 近年来,一些对《山海经》感兴趣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开始对此书解析,引起了那些所谓的“历史学家”的不满,在网上我们也经常看到这样的贴子,将其他人斥责为“民间历史学家”。正是众多的爱好者的介入,引起了学术界的恐慌,如果承认了爱好者的结论,只能证明他们是一群吃着“皇粮”的饭桶。都已经威胁到人家的饭碗了,跳出来骂两句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庆幸处在现在的年代,网络给我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历史学家”们想垄断的发言权,垄断不住了。我们不象以前写点什么,非得在他们掌握的学术会议、学术

讨论会是发表,非得经过他们的首肯才能发表。如今我们可以自由发表我们的意见,用不着受别人的干涉。本文也是一样,我不需要通过研究《山海经》给我带来什么,只是兴趣而已,图一个乐!不说那些废话了,言归正传。 《山海经》准确的说,不是书,是上古时代的图。《山经》是大禹在洪水后期,开始命人进行资源普查后,绘制的“全球地理资源分布图”。里面包括了动物、植物、矿产的分布,同时标明了这些分布地点的名称、距离及水系情况。《海经》部分,以《荒经四篇》与《海内经》为洪水之前的“全球行政区域图”。《海外四经》与《海内四经》为洪水后的“全球行政区域图”。这中间有近千年以上的事情搅在一起,《山海经》又经过脱、删、加、失等种种磨难,今天能见到已经是幸事了。现在我们见到的书,是这几张图的注解和简要说明。下面是我的研究结果。 二、氏族谱系 《山海经》人物纷繁,中间还有错讹,有一团乱麻的感觉。为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先理出“氏族谱系”这根主线,其他的问题便有了归属。以下是根据《荒经》四篇及《海内经》排出: 大皞——咸鸟——乘厘——后照 ---------------------------------------------------------------------------- 炎帝——?——灵恝——互人

山海经其实是世界地图

山海经其实是世界地图 《大荒西经》中称: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也类似狮身人面像?)。 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 西海当时为地中海,西海之南,也就是在地中海南方。流沙当指撒哈拉大沙漠(撒哈拉,沙海的古音),流沙之滨,在撒哈拉大沙漠边沿。 赤水为红海,上古时旁有国家名阿卡德(阿卡德,就是红的意思)。 黑水指青尼罗河。 弱水之渊,指东非大裂谷河湖海环绕,其四面有维多利亚湖,尼罗河,红海,印度洋。 炎火之山即乞力马扎罗山。 从地理位置看只有位于非洲的肯尼亚以及埃塞额比亚一带符合条件,昆读音就是肯,仑指land也就是陆地,和尼亚同意。 西王母即西方称的示巴女王,西王母拜见过西巡的穆天子(即周穆王),而示巴女王也去觐见过所罗门,指的就是同一个事。近代埃塞额比亚最后的皇帝还自称是所罗门与示巴女王的血脉。 东非为人类最早的起源地之一,是应该有它一定的道理的。 ...... 《海内经》:" 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 白马即现在的巴 尔干半岛,鲧的封地就在巴尔干的夏(希腊)。 希腊南方爱琴海中的克里特岛的克里特即为启的古代读音,岛上的米诺斯文 明的米诺斯即是禹的古音。 伏羲氏时,埃及为居南的南岳赫胥(埃及的古音)所有," 赫胥居南" ," 共工为上相,柏皇为下相" ,就是共工据有上埃及。后祝融氏族迁往埃及,获得共工之位,占据整个埃及。原共工之臣相柳臣服于新的共工,就保有下埃及。所以上埃及为鹰图腾,下埃及为蛇图腾。 ...... 狮身人面像一提起埃及,大家都会想到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那么狮身人面像究竟是谁的造像呢? ...... “台(共工之台)之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 这就是狮身人面像,似乎更应该叫做蛇身人面像才对。古埃及人似乎更喜欢蛇一些。下埃及的图腾就是蛇。蛇身,人面,披发,在共工之台侧,应为共工之造像。 上古留下的伏羲女娲图都为蛇身人面,看来上古人类更喜欢用这样来描绘部落的首领。 狮身人面像在西方又称“司芬克斯”,而上古时,共工氏族的社会分工就有“司分”之职。 ..... 郭沫若先生曾经考证巴比伦的古十二岁名即中国古代的黄道周天之十二宫,这是非常有道理的。

公司经营分析报告案例

公司经营分析报告案例 相关公司经营分析报告案例都有哪些呢,不妨看看,以下是小编搜集并整理的公司经营分析报告有关内容,希望在阅读之余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公司经营分析报告案例一、综述 XX年上半年,出版传媒上市公司经营规模持续扩大,产出和利润保持平稳增长,新媒体公司涨势强劲。截至XX年6月底,出版传媒公司拥有资产总额亿元,较期初增长%;所有者权益达到亿元,较期初增长%;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长%。3家新媒体公司拥有资产总额亿元,较期初增长%;所有者权益亿元,较期初增长%;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长%,涨幅均居各类型出版传媒上市公司之首。 保持了较高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XX年上半年,出版传媒上市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高于传媒娱乐行业%和印刷包装行业%的平均水平。截至XX年6月底,出版传媒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为%,保持了较好的长期偿债能力。 报业公司传统业务持续萎缩,产出利润全面下滑。XX年上半年,6家报业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下降%;净利润亿元,同比大幅下降%。受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和新兴媒体蓬勃发展影响,全部6家公司传统报刊发行及广告业务营业收入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成为公司当期营业收入下

降的重要因素。其中,粤传媒报刊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大幅下降%,?ST生物广告、服务及发行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减少%。 融合发展不断深化,数字化转型趋势日益显现。出版传媒公司大力推动融合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积极探索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融合。报告期内,有22家公司涉及数字出版等数字化业务,占出版传媒上市公司总数的2/3。5家在半年报中对数字出版等新业态业务收入进行单独体现的出版公司中,中文传媒、凤凰传媒、中南传媒、大地传媒等4家公司当期新业态业务收入整体实现爆发式增长。其中,中文传媒新业态板块实现收入亿元,同比大幅增长%,占公司营业收入的%。 资产重组更趋活跃。出版传媒上市公司借助资本工具,积极开展跨行业、跨媒体资产重组,整合优质资产,优化现有业务布局,努力开拓互联网金融、在线教育、大数据等新业态,深化产业融合。报告期内,皖新传媒、中文在线等16家公司完成或正在筹划资产重组,接近出版传媒上市公司的半数,涉及重组资金规模超过300亿元。其中,皖新传媒20亿元非公开发行,投资在线教育及智慧书城项目。中文在线20亿元非公开发行,用于基于IP的泛娱乐数字内容生态系统建设项目、在线教育平台及资源建设项目。康得新48亿元非公开发行,投资高分子膜材料及裸眼3D项目。浙报传媒募资20亿元,投资互联网数据中心及云计算平台项目。

山海经中角色造型的传承与创新

山海经中角色造型的传承与创新 摘要:《山海经》是我国古代具有传奇色彩的一部巨作,其中包含了许过神话故事,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宝库。随着动漫产业的发展,将我国古代文化与神话故事传承到动漫故事和人物中,并对其进行渲染和创新,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佳品,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得到继承和发展,并赋予一定的商业价值。 关键词:山海经;角色造型;造型传承;造型创新 前言 《山海经》是我国古典名著中的奇书,此书记述了古代地理、物产、生物、巫术、民俗等丰富资源,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对于现代文艺产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参考作用,但古书所记载的大量事物描述简练,信息松散,在现当代文学、动漫等产业中的运用,还需要添加更多的综合性再创作,使山海经中角色的造型得以传承和创新,从而得到适合当下文学、美术及动漫行业利用和发展的、具有一定商业价值的形象素材。 一、关于山海经 我国古典名著《山海经》自古以来被称为旷世奇书,给后人留下许多未解之谜。其一,因为它在一万三千字的篇幅里,记载了约四十个方国,五百五十座山,三百条水道,一万多个历史及神话人物,四百多种神怪兽。集地理志、方物志(矿物、动植物)、民俗志于一身,既是一部巫书,又保留了古老的中华民族最原始的神话故事。其二,许多人认为《山海经》只是荒诞不经之作,司马迁曾说过,“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鲁讯在《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人面兽、九头蛇、三足鸟,给大多人留下《山海经》只是神话的印象。然而,也有不少学者专家认为,《山海经》具有很强的历史参照性,特别在地理志的内容中,我们不难发现被记载在奇书中的江山河流迄今依然依稀可辨,部分矿物、动植物也极具现实性。长卿著《山海经的智慧》一书中,开篇提出“鸟兽荒诞吗?山水荒诞吗?故事荒诞吗?概念荒诞吗?”,针对这四大问题,长卿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对比,论证其可靠的现实意义。纷争芸芸,奇书依然有许多未知之谜等待解开。最后,《山海经》开创了我国图文并貌的先河,据记载,早期山海经的编写有两个阶段,根据文字配图阶段和根据图画配加文字的阶段,最早的古本原著目前已经

山海经与现代世界地理的惊人吻合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一部十分优秀的文化典籍,但由于它所记载事物的广博性与儒家不同,因此一直被视为荒诞不经的怪书,实际上《山海经》是一部记录远古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专著,它记述着中华民族文明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以及这种生存与发展所凭依的自然生态环境。而且这本书里所包含的密码是你绝对无法想象的,当年西周发生内乱,一个王子-朝带着大批的周市典籍(相当于国家图书馆藏书)投奔楚国,但是由于楚国也内乱,王子朝一行没有到达楚国,而是神秘的消失了,这批典籍在之后的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现在我们有理由推测这批国家图书馆珍藏的的典籍是被王子朝藏起来了。 而这批图书恰恰可以证明中国的历史绝对不只是区区五千年,而是有着更加灿烂更加文明的悠久历史。 篡位后的周敬王向王子朝追索周室典籍,而王子朝以死拒绝交出典籍。据《左传·定公五年》记载:“五年春,王人杀子朝于楚。”与此同时,老子(当时的国家图书馆官长)可能因参与秘藏周室典籍之事,遂被迫辞职,大约此后不久,老子便西出函谷关,留下五千言《道德经》,从此隐去。王子朝死后那些流落江湖的远图书馆巫师和学者正是根据这批上古典籍编写出了旷世奇书《山海经》。编写《山海经》这样的大部头著作,需要编写者有着充裕的时间、充足的财力,并且没有或少有世俗杂务的干扰;显然,这样的条件乃王子朝一行的后裔所充分具有的,而这种工作也成为他们新的生活方式和生存乐趣。,《山海经》极为谨

慎地回避任何与现实有特定关系的事件,当亦有其苦心。即作者或编写者出于某种现实的考虑而竭力想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有点象寻山隐修会,呵呵。 <<山海经-大荒东经>>称:''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国。有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堂。有一大人蹲其上,张其两耳。’’这个记载很容易让你联想到什么呢 <<山海经-大荒西经>>记有六座日月所出之山,山上有门状结构物,用以观测日月的升落,从而判断季节时辰,你有联想起什么呢? 大禹治水过程中,曾经建有众帝之台,它们是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共工台,这些台现在哪里?山海经记载的台的守护神陆吾是人面虎身的怪物,在<<海内西经>>里又被称作开明兽,它的身躯体大类虎,它站立在昆仑之上,注视着东方,这些台的主人为什么要向往东方呢,为什么黑人古代又被称为昆仑奴呢? 楼兰古国消失在荒漠之中,我们知道它曾经存在过,因为有考古证据。和氏璧在战国群雄的硝烟中失踪,我们不怀疑它曾经存在过。因为有典籍记载,但是山海经所言渤海之东(今日太平洋)有五座仙山,即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山上有众多仙人居住,由于天灾人祸,岱舆、员峤二山(实为海岛)沉没海中,无数居民逃往它处,还有的人从才在水中居住,这个古老的故事长期被人们视为神话,因为没有证据了,可是最近西方学者证实了大西洲、太平洲的曾经存在,也许海底真的住着麦克,哈里斯:) 一直以来我都不明白为什么山海经要分海内篇和海外篇,直到我看到一篇报道美国地理考古女学者的文章,转载: “美国学者墨兹博士研究了《山海经》,试着进行按经考察,默茨背起行囊上路了。她要像中国古代的旅行者一样,用双脚去丈量勘测那些山脉。她的方法是:《山海经》中的中国古人让你向东,你就向东,让你走三百里,你就走三百里,看看会发现什么。 经过几次失败,一英里一英里地依经上记过的山系走向,河流所出和流向,山与山间的距离考察,结果胜利了。查验出美国中部和西部的落基山脉,内华达山脉,喀斯喀特山脉,海岸山脉的太平洋沿岸,与《东山经》记载的四条山系走向、山峰、河流走向、动植物、山与山的距离完全吻合…… 真是令人惊讶:一个美国人,研究了中国学者都难以读通的《山海经》,并且据此实地勘察,发现了中国古人早已到达美洲! 美国女学者默茨博士研读了《山海经》,并亲自踏勘美洲的山水河流之后,由衷的赞叹: 对于那些早在四千年前就为白雪皑皑的峻峭山峰绘制地图的刚毅无畏的中国人,我们只有低头,顶礼膜拜。”

娜扎经典语录,古力娜扎经典影视台词,娜扎说过的经典的话

娜扎经典语录,古力娜扎经典影视台词, 娜扎说过的经典的话 古力娜扎(Gulnazar),1992年5月2日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市,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平面模特。2011年,古力娜扎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班就读;同年,她签约上海唐人电影制作有限公司,并出演个人首部电视剧《轩辕剑之天之痕》,而她也因此被观众熟知。此后两年,古力娜扎转战大银幕,并出演了警匪片《警察故事2013》、悬疑片《全城通缉》等电影作品。 2015年,古力娜扎不仅主演了爱情片《爱我就陪我看电影》、神话剧《山海经之赤影传说》等影视作品;同年,她还凭借喜剧片《分手大师》、动作片《痞子英雄之黎明升起》获得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学会新人奖。2017年,古力娜扎凭借仙侠剧《仙剑云之凡》获得第22届华鼎奖中国古装题材电视剧最佳女演员提名;而其主演的玄幻剧《择天记》则取得了全国同时段电视剧收视冠军。 娜扎经典语录,古力娜扎经典影视台词,娜扎说过的经典的话

1、不懂时,别乱说。懂得时,别多说。心乱时,慢慢说。没话时,就别说。 2、相信人,相信感情,相信善良的存在;要开朗,要坚韧,要温暖的活着。 3、真正的坚强是当所有的人都希望你崩溃的时候,你还可以振作。 4.不要太在意别人如何看待你,最为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你自己. 5、把花种在地上,得一季芬芳。把花种在心上,得一世芬芳。 6、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要对自己说“不要紧”;无论困难多大,都要对自己说“会过去的”。

7、人都有过去,伤害别人只会让你觉得自己更可悲。 8、想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把自己的潜力用实在的冲劲和满溢的热情转化成实力。 9、无论多么艰难,都要继续向前,因为只有你放弃的那一刻,你才输了。 10.有一些人,这一辈子都不会在一起。但是有一种感觉却可以藏在心里守一辈子。 11、我要记住每一个对我好的人,因为他们本可以不这么做的。 12、真正的痛苦,没有人能与你分担---你只能把它从一个肩,换到你的另一个肩。

孙绍振解读《阿长与山海经〉》

孙绍振:《阿长与〈山海经〉》解读 开头两段,似乎很平常,没有什么可分析的。 但是,用还原法,是可以提出问题来加以分析的。 把还原法落实到关键词语上去:以阿长这个名字作为关键词,作还原来分析 为了交代阿长的名字,鲁迅用了两段文章,这样是不是太繁琐了?鲁迅不是说过,文章写成以后,至少要看两遍,要将可有可无的东西删去吗? 那么,这两段,如果删去了,有没有损失呢?肯定是有的。 因为阿长,在这个关键词的深层,不但有长妈妈的,而且有周围人的精神密码。 按照还原法,本来名字对于人来说,应该是慎重其事的。一般人的名字,大都寄托着美好的期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叫法,表现的是不同的情感和关系。 鲁迅强调说,她叫阿长。然而,长并不是她的姓。也不是她的绰号。因为,绰号往往是和形体的特点有关系的,而阿长身体并不高,相反,长得“黄矮而胖”。 原来她的名字是别人的名字,她的前任的名字。 问题、矛盾,通过还原,就不难提出来了: 1,在正常情况下,可以把他人的名字随意安在自己的头上吗?什么样的人,名字才会被人家随便安排呢?一个有头有脸的人,人家敢于这样对待她吗?这样的人,肯定是社会地位卑微的,不被尊重的。这是很可悲的。鲁迅不惜为此而写了这两段文章,说明了他对一切小人物的同情,用鲁迅自己的话来说,这叫“哀其不幸”。 2,名字如果随便被安排,在一般人那里难道不会引起反抗吗?然而,阿长没有,好像没有什么感觉,很正常似的。这说明了什么呢?她没有自尊,人家不尊重她,她麻木。鲁迅在这里表现出他对于小人物态度的另一方面:“怒其不争。 从研究方法来说,这样的分析,已经提供了可讲性,但是,还可以扩展一下,力求结论有更大的涵盖面。 用名字来揭示人物的社会地位和心灵奥秘,是鲁迅常用的手法,在《阿Q正传》里,对阿Q的名字,在《祝福》中,对祥林嫂的名字,也有同样的细致用心。祥林嫂也没有自己的名字,她叫祥林嫂,因为丈夫叫祥林,在鲁镇人看来,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后来她又被抢了亲,被迫嫁给了贺老六,在贺老六死了之后,她又一次回到鲁镇。鲁迅特地用单独一行写了一句: 大家仍叫她祥林嫂。 这句似乎是多余的。读者早就知道她的名字了。鲁迅之所以要在这里强调一下,是因为祥林嫂,这个关键词里包隐含着荒谬,旧理教的荒谬。丈夫叫做祥林,她就叫做祥林嫂,可是,她又嫁了贺老六,那么还原到正常道理上来说,应该研究一下,是叫她祥林嫂,还是叫她老六嫂好呢?或者叫她祥林老六嫂比较合理呢?这并不是笑话,在美国人那里,不言而喻的规范是明确的,不管嫁了几个,名字后面的丈夫姓,都要排上去,没有什么见不得人,难为情的。例如肯尼迪的太太积奎琳,后来又嫁了希腊船王奥纳西斯,她死了以后,墓碑上就堂皇地刻上:积奎琳?.肯尼迪?.奥纳西斯。但是,我们的封建礼教传统不可能想象把她称为祥林?.老六嫂的可能,只承认第一个丈夫的绝对合法性。可见礼教传统偏见之根深蒂固,在集体无意识里,荒谬的成见已经自动化,不动脑筋已经成为可怕的习惯了。 需要注意的是:鲁迅在整篇文章,没有对阿长的肖像描写。光是对名字这么叙述,看来连描写都算不上的,但是,在鲁迅看来,这比之对肖像的描写还要重要。 分析如果到此为止,是很可惜的。因为还有深入的余地。许多教师即使会分析,往往浅尝辄止,原因是方法单一。当一种方法好像,到顶了的时候,就应该换一种。还原不够了,就用比较的方法。事实上我们前面分析长妈妈的名字的时候,就用了比较的方法,把她的名字和祥林嫂比较。

一篇文章让你读懂《山海经》

一篇文章让你读懂《山海经》 【本文插图,除特别说明外,均由知名画家黄箫老师提供,特此感谢!】有很多喜欢怪物的朋友经常问我:道长你干嘛不聊聊《山海经》?我其实很喜欢《山海经》,但只限于通读过几遍,深入研究做不到。而且《山海经》看似几万字,比《西游记》少得多,其实这里面的道道比《西游记》复杂得多得多,要真聊起来,少不得又要开一百讲。然而绝大多数内容,因为涉及到上古文献,会非常枯燥乏味。除非有经济上的支持,或者改写成小说,如果只追求阅读量,贫道是不会聊《山海经》的。所以只能从浮皮表面聊一聊。一、《山海经》是个混合体在聊《山海经》之前,有必要列几个常见的问题,比如:《山海经》写的山和海,是不是真的?《山海经》写的是中国大陆吗?《山海经》写的是日本吗?《山海经》写的是美洲吗?……其实,只要您看过贫道《西游记》的解读就会有一个认识:一部古书,往往并不是一个一次成型的整体,由一个作家花个一年半载写出来的,而是经过长期发展,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来源,叠加而成的。而《山海经》正是如此。它不是一个人一次写成的(这是上古文献的共同规律)。所以,里面的东西,也是真实和想象共存,是真假参半的。所以,不能笼统的问《山海经》到底靠不靠谱,只能这样回答:1)《山经》和《海经》原来很可能

是分开的。只是汉代以后才合起来叫《山海经》。2)总的来说,越是靠中原地区的,记载就越靠谱;越是靠外围的,记载就越瞎编乱造。第一个答案告诉我们:《山海经》从开始并不是一个统一体。甚至《山经》和《海经》就是两拨人写的,世界观都不太一样,写的完全是两回事。就像麻辣锅底和清汤锅底既可以分开上,也可以合起来叫“鸳鸯锅底”;相声《文章会》和《大保镖》可以分开说,也可以合起来说一个《文武双全》。但麻辣锅和清汤锅,并不存在谁包容谁的关系。基于这个道理,想给《山海经》整体画一幅地图,几乎是不可能的。第二个答案告诉我们:无论古今中外,人们有一个基本的特征,那就是离自己越近的越熟悉,认识越贴近真实;离自己越远的越模糊,越掺杂着想象。现在有个时尚名词,叫“异域想象”。我的老家是河北,小时候还没有高铁,火车飞机也没那么发达,所以不要说对外国,就是对黑龙江、四川、新疆甚至近在咫尺的北京、河南都充满了“异域想象”。我10岁时,心目中的黑龙江到处出没着东北虎,四川到处能看见大熊猫,所有的新疆人每顿饭都是烤羊肉串就葡萄干。所有的北京人民都是正义感爆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楷模。而河南是一片汪洋——天知道我怎么会有的这个印象,好像我小时候河南闹过几次水灾。即便是今天,我身边一些不太出门的人,“异域想象”也是空前的发达,比如认为陕西人不管是汉中人、西安人还是延安人,一定是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解读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解读 一.文本综述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朝花夕拾》中,有好几篇文章回忆到与长妈妈有关的往事,其中《阿长与山海经》就是专门回忆和纪念她的。文中描述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鲜活的、充满生活气息的劳动妇女。她粗鲁、迷信、没文化,爱切切嚓嚓,并不善于照顾孩子,然而她质朴,善良,热心,有着对美好生活的淳朴向往和对“我”的真诚关爱。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慕已久的绘图的《山海经》,充满了感激之情。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不知姓名、身份低微的保姆的深切怀念。她的善良,她对我的关爱,特别是她对“我”的精神需求的尽力满足,让成年后的我充满感激,久久难忘。 二.目标设置 1.认识阿长。 2.品读细节描写,发现人物的语言,阿长的表现背后的隐藏的秘 密。 3.梳理“我”对阿长的情感变化。读懂并理解鲁迅对阿长的深深 怀念之情。 三.教学内容解读 (一)走进阿长认识阿长

1.阿长是谁 这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称呼她长妈妈,祖母叫她阿长。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后来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她的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 名字是区别于他人的特征之一,阿长在这里无名无姓,可见身份是多么的低微,是不被人尊重的。 为了交代阿长的名字,鲁迅用了两段文章,这样是不是太繁琐了那么,这两段,如果删去了,有没有损失呢肯定是有的。 本来名字对于人来说,应该是慎重其事的。一般人的名字,大都寄托着美好的期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叫法,表现的是不同的情感和关系。鲁迅强调说,她叫阿长。然而,长并不是她的姓。也不是她的绰号。因为,绰号往往是和形体的特点有关系的,而阿长身体并不高,相反,长得“黄矮而胖”。原来她的名字是别人的名字,她的前任的名字。问题出来了:1、在正常情况下,可以把他人的名字随意安在自己的头上吗什么样的人,名字才会被人家随便安排呢一个有头有脸的人,人家敢于这样对待她吗这样的人,肯定是社会地位卑微的,不被尊重的。这是很可悲的。鲁迅不惜为此而写了这两段文章,说明了他对一切小人物的同情,用鲁迅自己的话来说,这叫“哀其不幸”。 2、名字如果随便被安排,在一般人那里难道不会引起反抗吗然而,阿长没有,好像没有什么感觉,很正常似的。这说明了什么呢她没有自尊,人家不尊重她,她麻木。鲁迅在这里表现出他对于小人物态度的另一方面:“怒其不争。 3.写了阿长什么 她喜欢“切切察察”,“说话时,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自己的鼻子和对方的鼻尖。”这是我最讨厌的。喜欢

妖神:山海经传说手游驱魔毒咒怎么样 驱魔毒咒介绍

妖神:山海经传说手游驱魔毒咒怎么样驱魔毒咒介绍 驱魔毒咒是妖神三大职业之一的神将的标志性技能,其有着强力的放毒与伤害增益能力。那这个技能具体如何,且来看看妖神:山海经传说手游驱魔毒咒怎么样驱魔毒咒介绍。 下面便为大家带来驱魔毒咒的详细介绍 一、技能归属:神将技能之一。 二、技能定位:辅助技能,驱魔毒咒是神将的强力辅助技能,其稳定性高,实用性好,所以定位于辅助技能。 三、技能效果 1.施毒造成持续伤害:驱魔毒咒可对地方造成一定的毒害效果,且这个减益效果会持续一段时间,并不会在释放后就消失。同时其单次伤害并不是很高,但在持续的对敌方的毒害过程中,毒素的一次次积累将会给地方造成较高的伤害,滴水穿石,就是这个效果。

2.增强伤害:驱魔毒咒除了可以对地方施毒造成持续性的伤害,还可以增强本方的攻击力。在技能释放后,每一次攻击都有有攻击力的增强,在一次次的攻击后,可以造成可观的伤害,大大缩短了战斗时间,剩下的时间又可以做很多事情了,毕竟时间就是金钱。 四、神将解析 神将特点:以道术和魔法为主要攻击手段的远程职业,同时其技能中多是以削弱对方能力和增强己方能力为主的辅助技能,但是美中不足的是,神将有着远程攻击英雄一样的缺陷,就是防御过低,容易被激活秒杀。 神将定位:辅助英雄 神将注意事项:由于防御过低,需要十分注意走位与躲避地方技能,确保自己的生存能力。 五、技能释放技巧:因为驱魔毒咒技能伤害的持续性特点,所以需要在战斗的一开始便施放,以对敌方造成持续高额的伤害。 总结 技能归属、技能定位、技能效果与施放技巧,相信在阅读了妖神:山海经传说手游驱魔毒咒怎么样驱魔毒咒介绍后,各位玩家可以更愉快轻松的进行游戏。

山海经与世界地图

山海经与世界地图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显然并非成书于一时,也不是一个作者写的。《山海经》影响很大,也颇受国际汉学界重视,对于它的内容性质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司马迁直言其内容“余不敢言也”,如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目前的学术界对于《山海经》所涉及的地理范围,主要有三种看法,一是认为仅仅限于中国,一种认为包括了整个亚洲圈,而第三种看法更为大胆,认为覆盖了整个世界,《山海经》就是古代的世界地图。《山海经》古时称为《山海图》,从名称上来看,应有图,而今不存。很多人都认为《山海经》仅仅是一本神话书,因为里面所描述的一些东西在中国不存在。而实际上《山海经》很可能是一本世界地理书,上面标满了各方的地理,物产,历史演变以及风土人情氏族,书中的很多东西要在世界范围内找。这是一种很新颖的假设,虽然还缺乏足够的证据来支撑它,但是也已经在考古学和语言学上找到了一些可以证明它的论据。 若干年来,历史书上都说,是意大利人哥伦布于十一世纪首先发现了美洲,然而美国学者墨兹博士研究了《山海经》,根据经上所说《东山经》在中国大海之东日出之处,他在北美试着进行按经考察,经过几次失败,他一英里一英里地依经上记过的山系走向,河流所出和流向,山与山间的距离考察,结果胜利了。他查验出美国中部和西部的落基山脉,内华达山脉,喀斯喀特山脉,海岸山脉的太平洋沿岸,与《东山经》记载的四条山系走向、山峰、河流走向、动植物、山与山的距离完全吻合。此实地勘察,他发现了中国古人早已到达美洲。 近几十年来,考古工作者在美洲,特别是在墨西哥发现了大量具有我国殷商时代至宋朝以后文化特征的文物和文化遗迹。据统计,其中已发现汉字59个,加上重复的汉字,共计已有140多个。从这些汉字的字体上看,从殷朝到宋朝,几乎都有。墨西哥的基奇霍夫教授说:“在欧洲人入侵以前,当地居民使用的所谓阿兹特克历法,便是中国人发明的。” 而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考虑,也能发现许多有趣的例证。在上古时,人类只有

山海经内容流程

流程 一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汇。除了保存着丰富的神话资料之外,还涉及到多种学术领域,例如:哲学、美学、宗教、历史、地理、天文、气象、医药、动物、植物、矿物、民俗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等,可谓汪洋宏肆,有如海日。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 基本属性内容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据说原共22篇约 31000 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 13 篇,未把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全书内容,以五藏山经5篇和海外经4篇做为一组;海内经 4 篇作为一组;而大荒经5篇以及书末海内经1篇又作为一组.每组的组织结构,自具首尾,前后贯串,

有纲有目.五藏山经的一组,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的非常清楚.《藏山经》主要记载山川地理,动植物和矿物等的分布情况;《海经》中的《海外经》主要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海内经》主要记载海内的神奇事物;《荒经》主要记载了与黄帝、女娲和大禹等有关的许多重要神话资料. 该书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然后向西,在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 古代中国也一直把《山海经》作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价值参考. 二重要的四点 1.上古时代,洪荒时代,远古时代的定义。B.c4000年。 2. 成书时间,战国中期到汉国中期,B.c400~B.c200,距今大概有两千年历史。没有明确的记载时间,在当时的时代有了儒家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巫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或神。在有相对完整正式的社会体制之前是作为领袖的存在。并且巫术没有文字,口口相传,与山海经的失传有一定关系。 4.明清时代,小说这种载体发达,山海经图又一次出现在人们的

《上古密约》剧情观后感吐槽5篇精选_看上古密约有感5篇

《上古密约》最新剧情观后感吐槽5篇精选_看上古密 约有感5篇 2020《上古密约》观后感【篇1】 由导演扈耀之执导,青年实力派演员吴磊、宋祖儿领衔主演,王俊凯特邀出演,郭俊辰、张龄心、郑凯,高仁友情出演,以及主演宣言、刘芷薇、章煜奇、刘芮侨等几位实力派演员主演的古装神话剧《上古密约》于22:00登陆湖南卫视青春进行时剧场,剧集一经播出就受到广泛关注。截至目前,“上古密约”“王俊凯百里昊和”等话题登上热搜,全国网收视率达0.58%,市场份额4.38%,CSM59城收视率达1.19%,市场份额7.07%,双网同时段收视登顶! 王俊凯化身“月老”在线指婚宋祖儿男装亮相与吴磊搞笑互怼在昨晚播出的《上古密约》中,击退边陲琅族部落侵犯的百里鸿煊(宣言饰)大胜归来,却迎来了峳国皇帝百里昊和(王俊凯饰)的意外指婚和“封赏”。一个是前太子的嫡长子,骁勇善战的常胜将军,一个是当朝少年皇帝,又是将军的小皇叔,身份的不同决定着两人立场的分歧。面对聘娶远邦孤女晋阳公主(夏若妍饰)和明褒实贬的“封侯”旨意,百里鸿煊选择了接受,但他的妥协真的能让太后放下疑心吗?今晚播出的剧情中,百里鸿煊将带晋阳公主拜见太后,他们的见面是否会再生波澜? 深夜,一场来历不明的刺杀行动在镇北侯府展开,本为女儿身的百里鸿熠(宋祖儿饰)一身男装亮相,干净利落的发髻,坚毅霸气的眼

神,尽显飒爽英姿;而百里鸿烁(吴磊饰)则身着靛蓝色常服,剑眉星目,阳刚俊朗,初次登场的二人就上演了一场“行云流水”的动作戏码,让不少观众大呼过瘾,更有观众表示:“这么帅气的打斗我能一口气看十集!”百里鸿熠与百里鸿烁之间连珠炮般的“毒舌”对话趣味横生,不知二人后续将带来怎样精彩的“互怼”日常? 实力阵容热血集结沸腾青春风云间展少年英雄气 在《上古密约》中,由百里氏创建的大峳国,与琅族隔山并存,征伐不断。面对天下间可能出现的暗流涌动,剧中的一众少年少女展现出不畏牺牲、勇敢和坚韧的英雄气概。在磨练中蜕变成长,心怀家国大义的百里鸿煊在风云变幻中克己复礼、坚守信仰,重情重义的百里鸿烁选择兼爱天下,舍生取义,他们忠于自我、践行使命、挥洒热血青春,描绘出一幅少年英雄图鉴。 电视剧《上古密约》将正义、热血、青春、信仰等元素融入到每一个角色身上,也是该剧想要表达的核心精神。剧集以几位少年共赴千年约定为主线,将天下大义与青春成长进行有机结合,“千年使命”的框架结构让故事悬念迭生,妙不可言。不仅有吸引年轻观众的神秘元素,还拥有更易产生共情的青春热血与励志基因。 2020《上古密约》观后感【篇2】 听过“齐天大圣”的你,听过“齐天大君”吗? 如此雷人的台词,竟然出现在王俊凯、吴磊和宋祖儿主演的《上古密约》之中。 这部悄无声息上映的电视剧,上线后因王俊凯的客串、吴磊和宋

《山海经》雕像园:桂林山水的科学解读

《山海经》雕像园:桂林山水的科学解读 尹国兴 在广西桂林,人们一向津津乐道其山水。桂林山水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素有“甲天下”的称誉。一般认为,桂林山水的奇特造型是天然形成的,是自然力亿万年作用的结果。然而,如果以历史地理学的眼光来看,这一说法并不正确,甚至可以说是完全错误的:桂林山水并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来自于史前人类的卓越创造,是史前时期一处大型的造园遗址。不仅如此,这些奇谲诡异的山峦的设计和开凿是有依据的,都是源自于一部上古奇书——《山海经》。桂林山水,即是一部立体的山海图,体现了史前时期(夏代)人们对传世典籍《山海经》的诠释和解读。 一、桂林山水与《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说为益所作。益,也作伯益,为皋陶长子,作《山海经》。帝舜年老,欲传位于皋陶,但皋陶早亡,遂传禹。帝禹年长,欲传位于益,禹子启代立,是为夏朝。《山海经》原来是有插图的,叫山海图,六朝以后图已失传,只留下了文字。《山海经》记载了许多瑞兽图腾和神话故事,早在先秦已普遍流传。现代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而是一部上古时期的传世奇书,只是经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校书时才合编在一起。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记录了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神话,同时也描写了龟蛇、龙虎、猩猩、犀牛、神鸟等瑞兽图腾。古代中国一直把《山海经》作正史看待,是中国历代史家必备的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说:“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桂林山水中,有很多人形山和人头山,是史前人物的聚会,也有大量的瑞兽形象。漓江百里画廊,峰丛之中不时出现的人像,有头像和全身像。其中还有孕妇的形象,是母系氏族社会的遗存,是原始的生殖崇拜的表现。桂林山水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一处园林山水工程的遗址,其设计和修凿与《山海经》有直接的关系,历史地理学上属于后《山海经》时代,是《山海经》成书以后的作品。桂林山水是上古历史和神话的雕像园,极具历史文化内涵。 阳朔是桂林山水的核心区,史有“阳朔堪称甲桂林”之谓,现主要以阳朔县黄布滩一带的山峦为例,试述桂林山水与《山海经》的关系。 1、夸父逐日 夸父逐日,史前地理名胜,出自于《山海经》。《大荒北经》:“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逐日,原址在辽宁牛河梁北部,属建平县。其地表形态基本保存完好,是一个人持戈(或手杖)奋力奔跑的状态(图1)。在黄布滩,夸父是一个拄臂而眠的男子,另一只手拿着手杖(图2)。

《山海经》的秘密

《山海经》的秘密 《山海经》是一本记载着奇诡怪物和神灵的古书,一本“文学大儒皆读学以为奇”的荒诞之作。几千年来,中国人对其非常懊恼,因为其中纷繁复杂的山水地理,使人如坠迷雾;几千年来,中国人对其又极其向往,因为其中王母所居之玉山、黄帝所建之轩辕之丘,使人如临仙境。在成功地穿梭于华夏文明几千年的故纸堆后,《山海经》的神秘,于今,愈加的耐人寻味,引人发思! “五藏”与“五脏”之间的趣味解读,大陆地球位置与五脏人体的相吻合;按“河”索“山”,拨开山海经地理迷雾,谜一样的黄河,纷繁的昆仑!曾经沧海为桑田,“青海”一名亦源于此;传说中的“泛天之水”,浊浪滔天;“浊”与“濁”,“濁”与“蜀”,是巧合,还是必然?一张现代电子卫星地图,让我们不得不打破几千年的思维成规;也许,对于大自然,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想象力…… 一、地球的五脏 大陆是从哪里来的?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按照古代中国人的习惯,把世界地图倒过来看看。

北上南下的习惯颠倒过来了,是不是有点不太适应?调整过来认真瞧瞧,看出什么名堂来没有?没关系,完整的世界地图绘出以来,在笔者之前,都没一个人看出来。 恰好,中国有一本古书(说是书,其实就是一本小册子),叫《山海经》。其中的《山经》,包括“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五个部分,“禹曰:天下名山,经五千三百七十山、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言其五藏。”故被称为“五藏山经”。 普遍的说法,“五藏”的“藏”是“宝藏”的意思。但笔者认为,这个“藏”应该是“五脏六腑”的“脏”。中国古代文字有“通假”一项,这“脏”与“藏”就是属于同音通假。心、肝、脾、肺、肾,叫五脏;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叫六腑。五脏六腑,是中医对人体各内脏的总称。 南极洲和人脑不但外形相似,而且结构也非常相同:西南极洲为大脑,东南极洲为小脑,东南极洲伸出往南美洲的半岛则是脑干。 接下来的就是五脏:澳大利亚是心脏,非洲和南美洲是肺脏,亚欧大陆是肝脏——南亚次大陆则为肝脏下的胆囊、乌拉尔山脉则是分割左右肝叶并使肝脏位置固定的韧带,北美洲大陆本部是脾脏,格陵兰岛是肾脏。除了亚欧大陆和肝脏所处的方向相反之外,所有的大陆在地球上的位置都和五脏在人体的位置相符合。 难道中国古人看地图的习惯是某一种暗示? 二、麻烦的黄河源与昆仑山 一直以来,人们都想从《山海经》里按图索骥地找出对应的山水来。可是,结果总是被这些云里雾里的山水搞得稀里糊涂,根本无法对上号。恰好,这些山上又生长或居住着人们根本无法理解的奇形怪状的动植物或神灵。

解读山海经中的文字游戏

山海经里的数学游戏 一、数字游戏: 《周易.系辞传》:三五以变,错综其数----数字在使用过程中意思发生了改变。 一为阳奇,二为阴偶,为事物分为2半;三多指约数,而非确数;四多指重复,五多与手指有关。 甲骨文中,表示人的毛发时,只用三根线条。比如“首”用人头的象形上加三根线代表着数不清的头发。“眉”在“目”字(眼睛)上画三条线代表许多眉毛。 “子”在—个小孩之形上长了三根头发,表示人的手足时,也用三根线代表所有的手指和足趾。其他如左、右、足,都是只画三条线而不是按照实有的手指、足趾数画五根线条。 表示木本植物时,也多取三作为代表。如“木”字,形体是一棵树的样子,上部为枝桠,下部为树根,用三条线象征着所有的枝桩根须; 果”字,只用三只果子表示树上“硕果累累”; “桑”字,用三片叶子代表树上所有的叶子; “束”字,外部方圈表示绳索,圈的中间仅有三根木柴,代表所有被捆扎的柴草; “采“字,三只果子表示枝繁叶茂,果实累累,而其上那三条线被用来表示采摘果子的那只手。 至于同水有关的事物,其例更是不胜枚举,所谓“三点水”(氵)正代表着所有的“水”;“雨”字,中间四点就象征了全部的雨丝和雨点; 三折肱(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始为良医”----屡次折臂,多方医治久了,(伤者)自已也会成为良医。后用来比喻阅历广,经验丰富,才能造诣精深。 三衅三浴(国语.齐语):(鲁)庄公将杀管仲,齐使者请,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比至,三衅三浴之。 《孔子集语·子贡第二》引《尸子下》:子贡问孔子,过去,传说黄帝有四个面孔,真的吗? 孔子回答,这是黄帝任用了四个与自己意见相同的人去治理四方,他们彼此不用协商就和谐一致,这就叫四面,并非黄帝真有四个面孔。 “六”与“陆”的通假不知起于何时,今本《辞海》为“陆”另辟一义项,说它是“数目字‘六’的大写”。不过,“陆”字本身和睦之“睦”通假,又兼有“厚”的意义,所以自古就是个吉祥字。 “九”:音久,数也:(韵会)阳之变也: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易·乾);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变者,究也(列子·天瑞篇); 言多也:中国之外,有赤县神州者九(史记·驺衍传);葵丘之会,桓公震而矜之,叛者九国(公羊传·僖九年); 阳九,戹也:世际阳九(左思·吴都赋),阳戹五,隂戹四,合为九。 姓,复姓:岱县人,姓九百,名里(何氏姓苑);又秦穆公时九方阜,一名歅,善相马;音仇,国名:九侯(史记·殷本纪); 聚也,音鸠:九合诸侯(论语);禹亲操橐耜,以九杂天下之川(庄子·天下篇);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讲法,从道到万物之间最大的创生飞跃就在于“三”,这是为什么呢?换一种说法:从一到三都是依次逐个“生”出的,为什么从三就一下于“生”到“万”了呢?这个道理,恐怕只有老子自己才会明白了。 二、度量的游戏: 古代的长度单位:肘、虎口、掌。古代常以人的身体长度为根据,《孔子家语》曰:“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一人高为一丈,故有“丈夫”之谓。 古代五尺曰墨。六尺曰步。七尺曰仞。八尺曰寻。十尺曰丈。所以一仞等于七尺。 “步”作为古代的长度单位,历代一步之尺数不一。《孙子算经》曰:“度之所起,起于忽.欲知其忽,蚕吐丝为忽,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氂(厘),十氂为一分,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十尺为一丈,十丈为一引,五十引为一端,四十尺为一匹,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三百步为一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