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数学建模论文范文

初中数学建模论文范文

初中数学建模论文范文下载篇1

浅谈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

摘要中学数学建模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力、联想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关键词数学建模能力

一、数学建模的重要性

数学建模就是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数学建模教学是指在日常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数学课本知识,将未经简化抽象的现实问题带到课堂上,使学生能运用理解、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抽象、概括等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已获得的数学概念、公式、图形基本关系,把实际问题中的非数学信息转换成抽象的数学信息,或把现实数学对象中赋予的信息转化成另一种数学对象的信息,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学生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来解决实际问题

随着数学教育界中“数学应用意识”教育的不断深入,提高数学应用性的教育迫在眉睫。数学应用性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二是数学建模。而通过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可以从熟悉的环境中引入数学问题,增加与生活、生产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巩固学生的数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正是素质教育和数学教育的目的。

从初二开始,学生已经能够很好地掌握他们所理解的一些抽象概念的本质属性,并能逐步地分出主次特征,只是对高度概括与抽象缺乏经验,因此,在这个阶段对学生有意识地进行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加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对能力的开发都有深远的影响。

二、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基本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原则

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一切教学活动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出发点,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的环境和动手动脑并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教师要激励学生大胆尝试,鼓励他们不怕失败,多读、多想、多练,引导学生自主活动,在自觉学习过程中构建数学建模意识。

2、适度性原则

数学建模问题难易应适中,不要脱离中学生实际,题目难度以“跳一跳可以把果子摘下来”为度。数学建模设计既要保持问题的实际背景,又要使学生在理解社会信息上不产生困难,实际背景可能涉及许多因素,提供的条件不足或过剩,术语专业化,因此数学建模要对问题的实际背景在加工,达到适度。

3、循序渐进原则

数学建模设计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螺旋上升,让学生掌握诸多知识之间的本质联系。

4、因材施教原则

数学建模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和个性差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对较优秀的学生多指导、中等程度学生多引导、后进生多辅导,实现整体进步,并进行科学合理评价。

三、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策略

1、创设情境,感知数学模型的存在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理解运用"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要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与数学学习有关的素材及时引人课堂,要将教材上的内容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例,以情境的方式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描述数学问题产生的背景"情境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生活,要有一定的趣味性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要求"同时,更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数学情境不完全等同于生活情境,通过情境再现,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已有生活经验,使学生用积累的经验来感受其中隐含的数学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将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感知数学模型的存在。

2、立足课本,发掘改编,丰富课外建模活动,开阔建模思路

从广义讲,一切数学概念、公式、方程式和算法系统等都是数学专家从现实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数学模型,可以说,数学建模的思想渗透在数学教材中。我们不妨好好地把教材利用起来,并适当补充一点,发掘改变。因此,只要我们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所蕴涵的数学模型,并从中总结提炼,就能找到数学建模教学的素材。数学建模的问题都有假设条件及要达到的目标,建模就是要将条件与目标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是多向的,要完成它,不仅需要顺向思维,也需要逆向思维,更需要多向思维的结合。教师要通过学生对同一个数学模型设计不同的生活背景,如给出方程、函数编写应用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思维,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改变思维角度,从而开阔建模思路。

在数学建模活动中,常常可以通过教师为学生创设的问题环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数学、用数学,从而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数学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是课堂,数学建模应结合正常的教学内容切入,把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落实到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从课本内容出发,联系实际,以教材为载体。对课本中出现的应用题,可以改变设问方式,变换题设条件,互换条件结论,综合拓广类比成新的应用题,逐步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

3、适当开设数学运用专题讲座,培养建模能力

通过在初中三年的数学学习,学生对运用数学建模去解决实际问题有了初步认识,但这个认识是不够系统的。因此,在初中总复习阶段有必要对学生开设数学建模的专题讲座。初中数学的建模,代数可分为:方程模型、不等式模型、函数模型,几何可分为:三角形模型、四边形模型、圆与其他几何图形组合模型。可按这几种分类有选择地把一些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

4、编拟建模习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从分析近年的中考试题,我们不难发现:应用问题是数学建模的主载体,凡应用问题均属于建模范围,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即要用好教材中现有的问题,又要有目的地进行变式和编拟一些新题。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形式化,量化的数学问题是数学应用的难点和关键,学生理论脱离实际的主要表现是不会数学地思考,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研究数学应用,就是要使学生自觉地运用数学理论和方法指导实践,实际问题一出现不可能完全地数学形式化,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去研究。

初中数学建模论文范文下载篇2

浅谈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的有效策略构建

[摘要] 本文针对初中数学建模教学中学生的思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做出了客观的分析和探索,并根据建模教学的强化意识和手段方法,提出了构建有效建模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 建模教学;初中;有效策略

初中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加强中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此背景下,数学建模能力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重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教学角度分析,数学建模的教学过程能够为学生提供自主的学习空间,重在培养其应用意识,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实际问题,获得适应社会生活所需的基本思想方法和技能. 那么该如何构建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呢?

培养建模意识,树立信心

数学建模的关键是要将现实问题转化成课堂模型,迅速整理数据并能简化现实问题. 与传统数学模式相比,建模教学的题目信息量较大,数据较多,数量关系复杂且隐蔽.

综观近年来的中考试题,数学建模应用题的分布越来越广泛,在函数、方程、统计概率、不等式中都有所呈现. 而中考题目的信息量也较为复杂,有文字语言、符号语言,还有一些图形语言,相互交错的数据混淆了学生的视野,使其难以成功建模.

根据学生在建模学习中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是自信心问题. 因为缺乏信心,无法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学生遇到数学实际问题容易惧怕,不敢放手钻研. 该如何引导呢?教师应从简单应用题的解决入手,引导学生树立解应用问题的信心.

现行教材提供了很多富有生活含义的建模模型,如方程和不等式就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 再比如,函数也是有关数量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 针对现实生活的变量问题,都可以转化为函数极值问题进行建模处理,关键是教师要有建模强化意识,培养学生的信心. 如方程教学中,可先引入如下生活现实问题.

例1?摇某凳子的标价为132元,若降价为9折出售,获利10%,求凳子

的进货价.

因为提供了方程的解题模板,建立了降价问题的处理意识,借此,教师可以继续深入引导. 于是我又进一步给学生设置训练题,以加深建模意识.

例2 甲、乙两车间去年计划完成税利共720万元,甲车间完成了计划的115%,乙车间完成了计划的110%,甲、乙共完成税利812万元,求去年这两个车

间各超额完成税利多少万元.

在这道题中,要让学生建立如下方程组的解题模型:x+y=m,ax+by=n.

解答?摇设去年甲、乙两车间计划完成的税利分别为x万元和y万元,根据题意,得x+y=720,115%x+110%y=812,解得x=400,y=320. 所以甲车间超额完

成税利400×15%=60万元;乙车间超额完成税利320×10%=32万元.

从这里可以看到,教师可以不改变数学背景和数据,也不改变方程组,只需要和生活挂钩即可培养学生的建模思想.

通过这些简单的题目,学生成功建模后会产生自信心,并对建模思维有所了解,这为进一步解决数学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强化信息采集练习,提高数据运

用能力

建模试题的最大特点也即最鲜明的特点,就在于其信息量较大,文字较多,术语较复杂. 对于初中生来说,有许多模糊的概念性背景,如果无法在短时间内接收到这些信息和数据,并尽快进行吸收和理解,将会无法成功建模. 对此,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多培养学生的抽象信息能力.

初中阶段正是大量接收信息刺激的最佳时期,初一教材中就有很多诸如商家打折、积分换购等生活问题,如果教师通过适时引导,就能成为建模思想的背景,进而刺激学生对数学应用问题的敏感度,使其对各种学科相关问题给予相关的数学思考.

笔者认为,可以在建模教学中多引导,通过以下方面提高初中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抓准重点字、式等

不等式是建立数量关系不等的模型. 对于初中生来说,建立不等式模型有利于其解决社会生活,如估算产量、核价、盈亏分析等问题,并能通过隐含的数量关系,进行不等式(组)转化求解.

例3 某化工厂制定明年的生产计划,有以下数据:(表一)

请根据数据决定该厂明年可能的产量.

这是根据不等式的建模来解决的实际应用问题. 题目数据众多,数量关系纷乱复杂,学生如果不能冷静地深入寻找,根本无法解答. 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耐心读懂题目,从中找到有用的数据关系,分析出与明年产量相关的要素:

(1)工时:不应超过200人的总工时.

(2)销量:至少80000袋.

(3)原料:不应超过可能供应数,据此可以建立如下不等式组(其中x为明年的产量):

4x≤200×210020x≤(800-200+1200)×1000x≥80000

通过训练学生对数据的梳理,使其能够建立模型,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借助表格完成数据,理解转化问题

对于一些复杂的数量关系,可以借助表格完成数据的转换.

例4 某地现有耕地1000公顷,规划10年后人均粮食占有量比现在提高10%,增加产量22%,如果人口年增长率为1%,那么耕地每年至多只能减少多少公顷(精确到1公顷)?

(粮食单产公式为:总产量/耕地面积,人均粮食占有量公式为:总产量/总人口数)

在本题中可以看到,数量关系较多,有现在耕地面积、人口数等,也有10年后的耕地面积、人口数等. 如何才能找到等量关系,建立清晰的关联呢?可以通过列表的方式,让学生梳理数据,建立联系(其中x为每年耕地减少的公顷数,如表二)

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提高数学

建模能力

新课标将实践与综合应用设定为一个学习领域,这个领域的提出,对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而学生建模能力的培养,正需要学生从实际问题入手,将其转化为数学模型经验,并着手进行培养. 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时间和综合运用能力呢?显然,只有带领学生不断参与实践,将问题情境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才能让学生有直观的建模概念,并加强建模意识.

例如,在银行利率问题教学中,学生无法理解利率和本金,也无法区别不计复利与计复利,这让我很伤脑筋. 想来想去,我最后给学生布置了一道实践作业,即要求学生和家长一起到银行实地了解情况,和家长探讨如何才能让存款获得最大收益,并一起讨论、交流,再加上自己的计算. 通过这些实践,学生终于弄明白有关计复利及不计复利的含义,并能够和现实挂钩. 再如,学习统计知识以后,正好举行数学竞赛活动,出现了一些可以拿来探究的实际问题,两个班级的竞赛结果:(表三)

两个班的平均得分都是80,那么如何才能判断哪个班的成绩较好呢?要充分说明自己的理由.

根据这个实际问题,学生从统计入手,展开探究,通过实际计算,根据方差、中位数等概念,建立建模思维,并能真正理解这些概念.

解答?摇(1)从众数看,甲班成绩较好.

(2)从中位数看,甲班成绩较好.

(3)从方差上看,甲班成绩较好.

(4)从统计表看,高分段成绩乙班较好.

在当前建模教学中,学生对繁杂的信息领悟力较差,无法明确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关系,无法成功建模,同时也缺乏对信息的内在分析,不能将数据条理化,无法建立直观的数学信息图. 根据以上实践活动,学生对建模思维的不断拓展和延

伸发展,能够强化建模意识,更加深刻理解一些概念和数据,能很快体会和领悟数据,通过运用于生活中获得知识转化.

实践证明,采取数学建模教学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建模能力,提高其数学学习的兴趣。

数学建模经典论文五篇

1、 血样的分组检验 在一个很大的人群中通过血样检验普查某种疾病,假定血样为阳性的先验概率为p(通常p 很小).为减少检验次数,将人群分组,一组人的血样混合在一起化验.当某组的混合血样呈阴性时,即可不经检验就判定该组每个人的血样都为阴性;而当某组的混合血样呈阳性时,则可判定该组至少有一人血样为阳性,于是需要对这组的每个人再作检验. (1)、当p 固定时(如0.01%,…,0.1%,…,1%)如何分组,即多少人一组,可使平均总检验次数最少,与不分组的情况比较. (2)、当p 多大时不应分组检验. (3)、当p 固定时如何进行二次分组(即把混合血样呈阳性的组再分成小组检验,重复一次分组时的程序). 模型假设与符号约定 1 血样检查到为阳性的则患有某种疾病,血样呈阴性时的情况为正常 2 血样检验时仅会出现阴性、阳性两种情况,除此之外无其它情况出现,检验血 样的药剂灵敏度很高,不会因为血样组数的增大而受影响. 3 阳性血样与阳性血样混合也为阳性 4 阳性血样与阴性血样混合也为阳性 5 阴性血样与阴性血样混合为阴性 n 人群总数 p 先验概率 血样阴性的概率q=1-p 血样检验为阳性(患有某种疾病)的人数为:z=np 发生概率:x i P i ,,2,1, = 检查次数:x i R i ,,2,1, = 平均总检验次数:∑== x i i i R P N 1 解1设分x 组,每组k 人(n 很大,x 能整除n,k=n/x ),混合血样检验x 次.阳性 组的概率为k q p -=11,分组时是随机的,而且每个组的血样为阳性的机率是均等的,阳性组数的平均值为1xp ,这些组的成员需逐一检验,平均次数为1kxp ,所以平均检验次数1kxp x N +=,一个人的平均检验次数为N/n,记作: k k p k q k k E ) 1(1111)(--+= -+= (1) 问题是给定p 求k 使E(k)最小. p 很小时利用kp p k -≈-1)1(可得

初中数学建模论文范文

初中数学建模论文范文下载篇1 浅谈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 摘要中学数学建模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力、联想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关键词数学建模能力 一、数学建模的重要性 数学建模就是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数学建模教学是指在日常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数学课本知识,将未经简化抽象的现实问题带到课堂上,使学生能运用理解、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抽象、概括等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已获得的数学概念、公式、图形基本关系,把实际问题中的非数学信息转换成抽象的数学信息,或把现实数学对象中赋予的信息转化成另一种数学对象的信息,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学生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来解决实际问题 随着数学教育界中“数学应用意识”教育的不断深入,提高数学应用性的教育迫在眉睫。数学应用性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二是数学建模。而通过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可以从熟悉的环境中引入数学问题,增加与生活、生产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巩固学生的数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正是素质教育和数学教育的目的。 从初二开始,学生已经能够很好地掌握他们所理解的一些抽象概念的本质属性,并能逐步地分出主次特征,只是对高度概括与抽象缺乏经验,因此,在这个阶段对学生有意识地进行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加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对能力的开发都有深远的影响。 二、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基本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原则 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一切教学活动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出发点,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的环境和动手动脑并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教师要激励学生大胆尝试,鼓励他们不怕失败,多读、多想、多练,引导学生自主活动,在自觉学习过程中构建数学建模意识。 2、适度性原则

初中论文-专业文档!

初中论文 初中论文范文大全 初中论文篇1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初中数学教育在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数学建模思想的培养成为初中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数学建模思想的培养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还能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从数学建模思想的内涵着手,探讨初中数学建模思想的运用及成效,为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相关借鉴。 【关键词】 初中数学;建模思想 一、数学建模思想的内涵分析 数学建模思想产生于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在“新数运动”和“回到基础”的数学教学研究之后,数学教育的问题意识逐渐增强,数学建模作为问题素养培养的重要方法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到。在我国,以华罗庚为代表的数学家通过中学数学竞赛与数学讲座等方式向中学生介绍数学建模思想,虽然此时并没有明确采用数学建模的名称,但数学建模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应用已受到重视。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数学建模思想取得了很大发展。目前,我国初中数学建模思想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广泛应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推动了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加强,促进数学建模的教学方法的应用。但由于教师教育理念的陈旧和教学方法的不科学,导致数学建模思想的应用受到限制。数学建模思想的重要性在于以下几点: 首先,数学建模思想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可以将初中数学知识结合起来,在知识的相互渗透中挖掘出数学学习的规律。数学建模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数学解题方法,初中数学建模教学中,不仅包括实际的生活内容,还包括了多种学科,数学建模的范围比较广阔。 其次,数学建模可以简化信息。数学建模的目的是将繁杂的数学信息通过科学的模型直观反映出来,将问题的主要方面表现出来,以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解读。数学建模能够让学生体验建模的过程,教师将建模思想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找出最佳的建模方法,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结合起来,为学生的建模活动提供良好的空间。

标准的数学建模论文范文(合集18篇)

标准的数学建模论文范文(合集18篇)【摘要】文章阐述了我们应用数学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应用数学建模的意义,提出在应用数学中渗透建模思想的措施,以期能够对当前应用数学建模思想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数学;数学建模;建模思想 将建模的思想有效的渗透到应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去,是我们当前开展应用数学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怎样才能够使应用数学更好的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数学工具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重要作用,是我们当前进行应用数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而建模思想在应用数学中的运用则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1当前应用数学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2开展数学建模的意义 数学这一学科不仅具有概念抽象性、逻辑严密性、体系完整性以及结论确定性,而且还具备非常明显的应用广泛性,伴随着计算机网络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人们对于实践问题的解决要求越来越精确,这就给应用数学的广泛运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应用数学在这一背景下也已经成为当前高科技水平的一个重要内容,应用数学建模思想的引入与使用能够极大的提升自身应用数学的综合水平以及思维意识,开展应用数学建模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自己的学习热情与探究意识,而且还能够将专业知识同建模密切结合在一起,对于专业知识的有效掌握是非常有益的。 3渗透建模思想的对策措施 3.1充分重视建模的桥梁作用

3.2将建模的方法以及相关理论引入到数学教学中来 我国当前数学课程教学体系的现状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几个部分。当前应用数学的发展,满足这一学科的建设以及其他学科对这一学科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将问题的背景介绍清楚,并列出几种解决方案,启发学生进行讨论并构建数学模型。学生们在课堂上就能够获得更多的思考和讨论的机会,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使其能够立足实际进行思考,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以实际问题为基础的数学建模教学特色。 3.3积极参加“数学模型”课等相关课程与活动 数学应用综合性的实验,要求我们掌握数学知识的综合性运用,做法是老师先讲一些数学建模的一些应用实例,然后学生上机实践,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数学实验”课应该说是数学模型的辅助课程,主要培养我们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还应当组织一些建模比赛,不断提升数学建模的综合水平。 论文标题:xxxxxxx 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作用是使读者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一般说来,摘要应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①研究的主要问题; ②建立的什么模型; ③用的什么求解方法; ④主要结果(简单、主要的);

数学建模论文(精选4篇)

数学建模论文(精选4篇) 数学建模论文模板篇一 1数学建模竞赛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数学、计算机基础薄弱,参赛学生人数少 以我校理学院为例,数学专业是本校开设最早的专业,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包括内地较发达地区的学生、贫困地区(包括民族地区)的学生,招收的学生数学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内地较发达地区的学生由于所处地区的经济文化条件较好,教育水平较高,高考数学成绩普遍高于民族地区的学生.民族地区由于所处地区经济文化较落后,中小学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使得少数民族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对数学学习普遍抱有畏难情绪,从每年理学院新生入学申请转系的同学较多可以窥见一斑.虽然学校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但人数都不算多.从专业来看,参赛学生主要以数学系和计算机系的学生为主,间有化学、生科、医学等理工科学生,文科学生则相对更少.理工科类的学生基本功比较扎实,他们在参赛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科学生数学和计算机功底大多薄弱,更多的只是一种参与.从年级来看,参赛学生以大二的学生居多;大一的学生已学的数学和计算机课程有限,基本功还有些欠缺;大三、大四的学生忙着考研和找工作,对数学建模竞赛兴趣不大.从参赛的目的来看,有20%左右的学生是非常希望通过数学建模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他们一般能坚持到最后;还有50%的学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参加培训,想锻炼但又怕学不懂,觉得可以坚持就坚持,不能则中途放弃;剩下的30%的学生则抱着好奇好玩的态度,他们大多早早就出局了.学生的参赛积极性不高,是制约数学建模教学及竞赛有效开展的不利因素. 1.2无专职数学建模培训教师,培训教师水平有限,培训方法落后 数学建模的培训教师主要由理学院选派数学老师临时组成,没有专职从事数学建模的教师.由于学校扩招,学生人数多,教师人数少,数学教师所承担的专业课和公共课课程多,授课任务重;备课、授课、批改作业占用了教师的大部分工作时间,并且还要完成相应的科研任务.而参加数学建模教学及竞赛培训等工作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很多老师都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认真从事数学建模的教学工作.培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够强、能力欠缺,指导起学生来也不是那么得心应手,且从事数学建模教学的老师每年都在调整,不利于经验的积累.另外,学校对参与数学建模教学及竞赛培训的教师的鼓励措施还不是十分到位和吸引人,培训教师对数学建模相关的工作热情不够,缺乏奉献精神.在2011年以前,数学建模培训主要采用教师授课的方式进行,但各位老师授课的内容互不联系.比如说上概率论的老师就讲概率论的内容,上常微分方程的老师就讲常微分的内容.学生学习了这些知识,不知道有什么用,怎么用,不能将这些知识联系起来转化为数学建模的能力.这中间缺少了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没有进行真题实训.结果就是学生既没有运用这些知识构建数学模型的能力,也谈不上数学建模论文写作的技巧.虽然学校年年都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获奖等次不高,获奖数量不多. 1.3学校重视程度不够,相关配套措施还有待完善 任何一项工作离开了学校的支持,都是不可能开展得好的,数学建模也不例外.在前些年,数学建模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盼望出成绩但是结果并不理想,对老师和学生的信心不足.由于经费紧张,并未专门对数学建模安排实验室,图书资料很少,学生用电脑和查资料不方便,没有学习氛围.每年数学建模竞赛主要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兼任组长,没有相应专职的负责人,培训教师去参加数学建模相关交流会议和学习的机会很少.学校和二级学院对参加数学建模教学、培训的老师奖励很少,学生则几乎没有.在课程的开设上也未引起重视,虽然理学院早在1997年就将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课列为专业必修课,但非数学

数学建模获奖论文(优秀范文10篇)11000字

数学建模获奖论文(优秀范文10篇)11000字 数学建模竞赛从1992年始,到现如今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本篇文章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数学建模获奖论文,供给大家欣赏和探讨。 数学建模获奖论文优秀范文10篇之第一篇: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之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研究 摘要:数学建模是一种比较重要的能力,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们学习这种能力,这对于解决高中数学问题是比较有效的,而且对于学生们未来接受高等教育有更重要的意义。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们的能力得到锻炼,提升能力是教学的主要目的,学习知识是比较基础的教学目的,教师如果想让学生们的能力得到锻炼应该对教学方法进行更新,高中数学对于很多学生们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学方法,让学生们能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而且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也是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本文将对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之数学建模能力培养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 核心素养; 数学建模; 能力培养; 应用研究; 建模活动是一项比较有创造性的活动,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具备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建模活动进行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们独立,自觉运用数学理论知识去探索以及解决问题,构建模型解决实际问,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们的基础知识更加牢固、基本技能得到锻炼是最根本的目的。学生们的运算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也能在建模活动中得到锻炼,提升学生们的空间观念以及增强应用数学意识是延伸目的。 一、对数学建模的基本理解概述

高中数学建模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利用学生们学习过的理论知识来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遇到的问题。数学建模的基本过程就是对生活中或者课本中比较抽象问题解决的过程。通过抽象可以建立刻画出一种较强的数学手段,通过运用数学思维也能观察分析各种事物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学生们可以从复杂的问题中抽离出自己熟悉的模型,然后在利用好数学模型去解决实际问题基本就是事半功倍。想要让学生们建立模型意识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点去培养。 第一点就是让学生们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耐心观察,例如,在校园草坪上可以看到喷灌设备,草坪的形状有很多种,所以喷灌设备设置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学生们通过观察可以进行总结联想。如果草坪恰巧是三角形的,学生们可以对"任意角以及弧度";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联想,从生活中观察相关知识结合教材可以让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最基本的锻炼,然后建立熟悉的模型,通过精密的计算可以让这一单元的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学生们一定要勇于探索,对基本的知识进行反复练习。 第二点就是让学生们勇敢提出自己的问题,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说明学生们自己有动脑思考,而且这对于接下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在对草坪喷头布置方式进行观察的时候,学生们可以像教师提问具体的覆盖区域以及用水率的情况,这样的问题是建模过程中比较关键的问题,想要达到水利用率最高就应该让使用喷灌总面积减掉草坪面积的差最小。学生们可以根据这样的问题来理解直线方程。教师可以加以适当的引导,让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得到锻炼。学生们提问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教师要尊重学生们的课堂主导地位,引导启发为主,不能直接告诉学生们答案,也不能完全对学生们的问题置之不理,高中阶段学生们应该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模活动本身有一定的理论性,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实践性,这对学生们的思维活性以及深刻性和灵活性都有一定都有要求。 第三点就是让学生们善于联想,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这个过程是最重要的过程,建模主要是让学生们通过观察生活来和教材课本上的知识进行连接,这样才是建模的基本准备工作。例如,在对草坪喷灌头布置方式是否合适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首先联想出两个评判标准,第一个就是保证草坪的所有区域都在喷灌区域范围内,第二个就是让喷灌总面积和草坪面积的差最小[1]。这也是对学生们空间思维能力的锻炼,为将来学习立体几何初步奠定基础。设定标准之后就可以通过计算选出比较合适的方案,全圆喷洒和扇形喷洒是比较适合方形草坪的,对于正三角形状的草坪扇形更适合。这在教材中就可以对应相关的问题,建模活动最简单的例子就完成了,让学生们通过这样简单的例子理解建模活动的含义就是教学目的[2]。

初中数学论文范文3000字

初中数学论文范文3000字 初中数学论文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呢?要注意哪些事项呢?下面是风林网络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论文范文3000字”,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数学论文范文3000字(一) 【论文摘要】目前在很多高校都已经开设了“数学建模”课程,大学数学建模方法教学策略也逐渐成熟,那么在中学可设“数学建模”课程或进行教学也成为了新课改下的热门话题,但如何把大学数学建模方法教学策略应用到中学教学中,还需要加以研究。 【论文关键词】数学建模教学策略应用 数学建模是指根据需要针对实际问题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也就是对某一实际问题,经过抽象、简化、明确变量和参数,并依据某种“规律”建立变量和参数间的一个明确的数学关系(即数学模型),然后求解该数学问题,并对此结果进行解释和验证,若通过,则可投入使用,否则将返回去,重新对问题的假设进行改进,所以,数学建模是一个多次循环执行的过程。鉴于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数学建模”课程,数学建模课程的开设对高校教育改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数学建模也将被引入到中学教育之中。研究大学数学建模方法教学策略并探讨其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很有必要。 1.大学与中学在数学建模教学上的联系 大学教育面对的是成年学生,而中学教育面对的多是未成年学生,在年龄上,两者有着区别;大学生是已经受过中学教育的学生,而中学生尚未完成中学教育,所以在受教育程度上两者有很大差别,但尽管如此,两者都是在校学生,都还处在教育系统之中,所以两者及两种教育环境仍然具有一些相同之处。 1.1两者教学环境大同小异 无论是大学教育,还是中学教育,采取的教学方式都是课堂授课教学,都有固定的场所,特定的老师和相配套的课本教材等等,在这一点上来讲,两者区别并不大,都处在相同的教育系统中,只是两种环境中的老师水平不同,学生受教育的

初中数学建模论文

初中数学建模论文 浅论初探初中数学建模 数学新课标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所以说强化数学建模能力,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学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也能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建模的具体步骤:第一,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进行数学抽象,构建恰当的数学模型。第二,对所得到的数学模型,进行逻辑推理或数学演算,求出所需的解答。第三,联系实际问题,对所得到的解答进行深入讨论,作出评价和解释,返回到原来的实际问题中去,得出实际问题的答案。 中学阶段常见的数学模型有方程模型、不等式模型、函数模型或几何模型、统计模型等,我们把运用数学模型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统称为应用建模。 近几年笔者一直任教九年级数学,版本为《泰山版》,现针对任教内容与大家一起探讨几个常见的数学模型。 一、方程模型 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着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方程组”模型则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最基本的数学模型,它可以帮助人们从数量关系的角度更正确、更清晰认识、描述和把握现实世界。 案例1: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平均变化率”问题。 为了美化环境,某市加大了对绿化的投资,2021年用于绿化投资20万元,2021年用于绿化投资28.8万元,求这两年绿化投资的平均增长率。 1.问题分析 假设这两年绿化投资的平均增长率为x,那么2021年用于绿化的投资额为多少元?那么2021年用于绿化的投资额为多少元? 2.模型建立 2021年用于绿化的投资额为:201+x。 2021年用于绿化的投资额为:201+x2。 根据2021年用于绿化的投资28.8万元,

数学建模论文模板3篇

数学建模论文模板 本文将以“动力学模型研究草地生态系统中植物物种多样性变化的机制”为例,介绍数学建模论文的写作模板。 第一篇:绪论 在本篇论文中,我们将研究草地生态系统中植物物种多样性变化的机制。植物物种多样性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变化与环境因素、人类干扰等因素密切相关。我们希望通过建立动力学模型,揭示不同因素对植物物种多样性变化的影响机制,为草地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的具体框架如下: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简要介绍植物物种多样性与草地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从环境因素、人类干扰、种间关系等因素入手,进行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并分析模型参数。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通过模型仿真和实验验证,探究不同因素对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第二篇:文献综述 植物物种多样性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变化涉及到复杂的生态因素和人类活动。在草地生态系统中,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变化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环境因素、人类干扰、生物多样性等。下面我们将分别对这些因素的影响机制进行综述。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影响生态系统中植物物种多样性变化的重要因素。其中,土壤水分、光照等生态因素对植物的分布、生长和繁殖都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土壤养分、温度、

氧气含量、酸碱度等也会对物种多样性产生影响。 人类干扰:人类干扰是导致生态系统中植物物种多样性 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人类从事的采矿、建设等活动都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从而影响系统中不同物种的生存繁殖。另外,过度放牧、过度利用等也会对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种间关系:物种之间的关系也是影响生态系统中植物物 种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竞争、共生、捕食等种间关系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第三篇:方法与结果 基于在综述中分析的因素,我们建立了相应的生态动力 学模型。该模型以草地生态系统中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为研究对象,考虑了土壤水分、光照、土壤养分等环境因素、过度放牧、过度利用等人类活动以及种间关系等多种因素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模型的具体参数及解释如下: •单位土壤的植物密度变化率σb σb = bibN − mibN^2 − dibN − fibN − qibNa 其中,bib为物种i的出生率,mib为i种植物的种内密 度相关死亡率,dib为i种植物的非密度依赖性死亡率,fib 为i种植物因年限老化的死亡率,qib为物种i的面积扩散率,Na为全物种面积扩散率。 •单位土壤的土壤水分变化率 σw = ((Iw − Epos − Gw) − Lw)/cw 其中,Iw为降雨量,Epos为土壤蒸发速率,Gw为深层土壤透水速率,Lw为土壤极大蓄水量,cw为水分蒸发系数。 •单位土壤的植物群落数量变化率 σS = ∑(i=1, S) bibNi − ∑(i=1, S) dibNi

初中数学建模获奖论文范文

数学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其中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利用数学 建模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 建模论文,供大家参考。 初中数学建模论文篇一:《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研究》数学, 源于人们对生产与生活实际问题,抽象出的数量关系与空间结构 发展而成的近年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推动了应用数学的发展,使数学日益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中考实际应用题目更贴近日常生活,具有时代性、灵活性,涉及的模型有方程、函数、不等式、 统计、几何等模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 从实际背景中理清数学关系、把握变化规律,能从实际问题中建 立数学模型教师要为学生创造用数学的氛围,引导学生参与自主 学习、自主探索、自主提问、自主解决,体验做数学的过程,从 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影响数学建模教学的成因探析 一是教师未能实现角色转换建模教学离不开学生“做”数学 的过程,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留有让学生思考、想象的空间,让 他们自主选择方法然而部分教师对学生缺乏信任,由“引导者”

变为“灌输者”,将解题过程直接教给学生,影响了学生建模能力的提高二是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开展建模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能驾驭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诱发学生进行探索,但是部分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或认为建模就是解应用题,或重生活味轻数学味,或使讨论活动流于形式三是学生的抽象能力较差在建模教学中,教师须呈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题目长、信息量大、数据多,需要学生经历阅读提取有用的信息,但是部分学生感悟能力差,不能明析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关系,影响了学生成功建模 二、数学建模教学的有效原则 1.自主探索原则 学生长期处于师讲、生听的教学模式,沦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难有创造的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探究氛围,让学生手脑并用,在探索、交流、操作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因材施教原则

中学数学建模论文精选范文赏析共5篇

中学数学建模论文精选范文赏析〔共5篇〕 第1篇: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数学建模教学的几点思考 数学学习的观念正在发生转变,如何让数学回归生活、生产实际,如何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正是我们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落实数学建模教学迫在眉睫。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增设了"数学建模专题〞,为我们中学数学建模教学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笔者在此借新课程实施的东风,来谈谈自已对数学建模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对中学数学建模教学的准确定位 何为数学建模?一个比较准确的说法:数学建模是指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抽象、简化,确定变量和参数,并应用*些规律建立起变量、参数间确实定的数学问题,求解该数学问题,从而确定能否用于解决问题的屡次循环、不断深化的过程。 但是在中学阶段数学建模教学有它的特殊性,从数学应用角度分析,数学应用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1〕直接套用公式计算;〔2〕利用现成的数学模型对问题进展定量分析;〔3〕对已经经过加工提炼的、

忽略次要因素,保存下来的诸因素关系比较清楚的实际问题建立模型;〔4〕对原始的实际问题进展加工,提炼出数学模型,再分析数学模型求解。其中第四个层次属于典型的数学建模问题。中学数学建模,一般定位在数学应用的第三层次。在中学阶段,学生建模能力的形成是根底知识根本技能、根本数学方法训练的一种综合效果,建模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打根底,但是,过分强调根底会导致根底与实际应用的分裂。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中学阶段至少要让学生进展一次完整的数学建模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适当进入第四层次,而这个分寸的把握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同时也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难点。 准确地给中学数学建模教学定位,有利于指导数学教学以及更好地开展中学数学建模活动,而不至于陷入盲目及极端地处理数学应用。 二、中学数学建模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得以渗透 由于数学建模问题源于现实的生活情境,历来教师都将它作为相对独立的学习活动或选修课来安排,或者为了应付高考,对数学建模问题不闻不问。但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建模问题贯穿于课程的始终,尤其是新课标要求:高中阶段至少应为学生安排一次

八年级数学建模论文

关于铺地砖是贴大块地砖省钱还是贴小块地砖省钱 摘要:通过比较同种类型地砖的不同尺寸的铺地砖的价格,来告诉人们铺地砖是贴大块省钱,以此减少在装修时的费用。 一.提出问题 现在,许多人都要买房子,而买完房子最关键的就是搞装修。在装修中就蕴含着许多数学问题,而我要探讨的是铺地砖的问题。在铺地砖中,有些人会选择贴大块的地砖,有些人会选择小块的地砖,那么到底是贴大块的地砖省钱还是贴小块的地砖省钱呢?这就是我将要解决的问题。 二.模型的假设 1.假设贴地砖的面积为20㎡,地砖的型号分别为L6902A、。6123它的尺寸分别为100*100mm、800*800mm 2.在算价格时,我们只算购买的地砖的价格,不算工人的工钱。三.建立模型 1.型号L6902A的地砖 (1).如果贴L6902A的100*100mm的地砖,它每片的价格为5元,它一片的面积为0.01㎡,那么它贴满20㎡需要的块数为: 20÷0.01=2000(块) 它需要的价格为: 2000×5=10000(元) (2.)如果贴L6902A的800*800mm的地砖,它每片的价格为25元,它一片的面积为0.64㎡,那么它贴满20㎡需要的块数为: 20÷0.64=31.25(块) ≈32(块)

它需要的价格为: 32×25=800(元) 2.型号6123的地砖 (1.)如果贴6123的100*100mm的地砖,它每片的价格为10元,它一片的面积为0.01㎡,那么它贴满20㎡需要的块数为: 20÷0.01=2000(块) 它需要的价格为: 2000×10=20000(元) 2. 如果贴6123的100*100mm的地砖,它每片的价格为48元,它一片的面积为0.64㎡,那么它贴满20㎡需要的块数为: 20÷0.64=31.25(块) ≈32(块) 它需要的价格为: 32×48=1536(元) 根据以上数据,可列统计表如下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一般情况下,贴地砖还是贴大块的比较省钱。 四.论文当中的不足

初中数学建模优秀论文

初中数学建模优秀论文 目前数学教学与数学应用脱节的现象很突出,以至于学生认为学习数 学没用,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如何改变目前这种教学与应用脱节的现象,笔者认为,可以用数学模型法指导数学应用题教学,为学生用数学来解决 问题提供经验和范式,从而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 一、什么是数学模型 要突出应用,就应站在数学模型法的高度来认识并实施应用题教学。 什么是数学模型法?数学模型法就是把实际问题加以抽象概括,建立相应 的数学模型,利用这些模型来研究实际问题的一般数学方法。教师在应用 题教学中要渗透这种方法和思想,要注重并强调如何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并 抽象出数学问题,如何用数学模型(包括数学概念、公式、方程、不等式 函数等)来表达实际问题,如何用数学模型的解来解释实际问题的解。以 及为科学决策提供可信的依据并预测其发展趋势。 二、建模示范方法例谈 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选编一些应用问题进行例题教学,引导学 生分析联想、抽象建模,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提供经验和范式。选编数 学应用性例题的一般原则是: (2)必须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相适应; (3)必须符合科学性和趣味性; (4)取材应尽量涉及目前社会的热点问题,有时代气息,有教育价值。 1、与其他相关学科有关的问题

题1:化学中甲烷CH4的键角109°28′是怎样求出来的? 题2:在大楼底层有一控制室,有三条导线和楼上电器相连,设三连 导线的电阻分别为某、y、z,现手头有一只电表可在控制室内测量电阻, 试没计一种数学方法求这三根导线的电阻。 2、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 题3:学校教学大楼,从一楼到二楼共13个台阶。一位同学上楼梯 可以一步上一个台阶,也可以一步上两个台阶。问从一楼走到二楼,有多 少种不同走法?一年365天,每天选用一种走法,能否做到天天的走法均 不相同? 题4:学校足球场地是一个102某68平方米的矩形,球门宽为8米,由边线下底传中是惯用的战术,请你帮助足球队员确定离底线多少距离的 地方起脚传中效果最佳? 3、从教材的例题和习题中改造而成的问题,课本中有一习题,稍加 修改就可以形成以下应用问题。 (1)一辆货车要通过跨度为8米,拱高为4米的单行抛物线形遂道(从正中通过),为保证安全,车顶离遂首顶部至少要有0.5米的距离, 若货车宽为2米,则货车的限高应为多少?(精确到0.01米)(2)一条遂道顶部是抛物拱形,在(1)中将单行道改为双行道,即 货车必须遂道中线的右侧通过,求货车的限高应是多少? (3)一辆货车高3米,宽2米,欲通过高为4米的单行抛物线形遂道,为安全起见,车离遂道顶部至少要有0.5米的距离,试求拱口宽。 (4)将上题中单行道改为双行道,再回答上面的问题。

数学建模优秀论文-数学建模论文-数学论文

数学建模优秀论文-数学建模论文-数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根据实际问题来建立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来进行求解,然后根据结果去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数学建模,本篇文章主要是向大家介绍几篇数学建模优秀论文的范文,希望对有这方面参考的学者有所帮助。 数学建模优秀论文精选范文10篇之第一篇:培养低年段学生数学建模意识的微课教学 摘要:本文阐述了录制微课对培养学生建模意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鼓励低年段学生录制微课有积极意义,主张提高小学生建模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任务驱动和学生自主录制微课,逐步深入学习建模内容,培养并增强学生的建模意识。

关键词:低年段数学; 微课; 建模意识;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使教学资源高度丰富。广大教师纷纷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一、录制微课对培养学生建模意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三年级现象备受关注,很多人认为小学三年级是道坎,有的学生一、二年级数学成绩很好,到了三年级就断崖式下降。如果真的出现这种现象,那么学生一、二年级数学成绩好只是表象。一、二年级是学生初步感知数学的重要时期。低年段数学知识是基础,对于低年段数学教学包括建模教学必须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让学生

从小接受正确的教学模式,真正掌握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避免出现短暂成绩好的现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低学段学生有其独有的年龄特点,有趣的教学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近几年,微课程正逐渐形成新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能随时随地地择所需微课进行学习,给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平台。看一遍不如做一遍,让学生录制微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笔者对录制微课(特别是时长3分钟以内的微课)培养低年段学生数学建模意识做了探究,为他们进入中、高年段进行数学模型学习奠定基础。 可见,低年段的数学学习是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过程。小学低年段是学生建立模型意识的重要时期。微课的录制,相当于对知识点进行再梳理,深入认识各类数学问题,使学生思考问题更全面、更细致,分析问题更有条理性,进一步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增强学生的建模意识,有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

初中数学建模论文范文【范本模板】

初中数学建模论文范文 数学建模随着人类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日趋数字化,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人们身边的数学内容越来越丰富。强调数学应用及培养应用数学意识对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意义十分巨大.数学建模在数学教育中的地位被提到了新的高度,通过数学建模解数学应用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将结合数学应用题的特点,把怎样利用数学建模解好数学应用问题进行剖析,希望得到同仁的帮助和指正。 一、数学应用题的特点 我们常把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具有实际意义或实际背景,要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将问题转化为数学形式表示,从而获得解决的一类数学问题叫做数学应用题。数学应用题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数学应用题的本身具有实际意义或实际背景。这里的实际是指生产实际、社会实际、生活实际等现实世界的各个方面的实际。如与课本知识密切联系的源于实际生活的应用题;与模向学科知识网络交汇点有联系的应用题;与现代科技发展、社会市场经济、环境保护、实事政治等有关的应用题等。 第二、数学应用题的求解需要采用数学建模的方法,使所求问题数学化,即将问题转化成数学形式来表示后再求解。 第三、数学应用题涉及的知识点多。是对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检验,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涉及的知识点一般在三个以上,如果某一知识点掌握的不过关,很难将问题正确解答。 二、数学应用题如何建模 第一层次:直接建模。 根据题设条件,套用现成的数学公式、定理等数学模型,注解图为: 第二层次:直接建模。可利用现成的数学模型,但必须概括这个数学模型,对应用题进行分析,然后确定解题所需要的具体数学模型或数学模型中所需数学量需进一步求出,然后才能使用现有数学模型。 第三层次:多重建模.对复杂的关系进行提炼加工,忽略次要因素,建立若干个 数学模型方能解决问题。 第四层次:假设建模。要进行分析、加工和作出假设,然后才能建立数学模型。如研究十字路口车流量问题,假设车流平稳,没有突发事件等才能建模. 三、建立数学模型应具备的能力

数学建模大赛论文范文900字(通用范文6篇)

数学建模大赛论文范文900字(通用范文 6篇) 数学建模大赛论文范文(通用范文):1 近日,我们在学校的组织下观看了《路桥》。 影片讲述了我们立一百多年的历程中的一段历史,从一个农民家庭出生的小羊圈胡同,到xx年间的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从中国党带领进行的建设,一步步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中华民族在中国党领导下进行的一场伟大,一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辉煌历程。看这段历史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主义信念,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不断地加强思想修养和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思想境界,提高自己的站位,坚定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义,始终与同呼吸共命运,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增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感。我们党一直是靠着坚贞不屈、艰苦奋斗、为实现主义而奋斗的伟大理想而诞生,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保持了对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顺利实现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影片中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为影响我们的一生,都在为我们党、为我们国家,为我们党的历史而努力着。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合格的就是要不断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提高自身能力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为党为人人,时刻牢记我们党人的宗旨,为主义奋斗终生。 数学建模大赛论文范文(通用范文):2 我很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交流自己的工作心得体会。在这里我感

谢领导对我的信任与支持以及同事对我的帮助!我的实践经历,让我的思想逐渐成熟,工作也越来越得心应手。在此,我就近一周的工作感想总结一下,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来指导自己今后的工作。 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的人是我。因为你们我认识了你们!我才有机会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分享我的工作心得体会。 在今年这些天我们从一个个不完整的新人成长为一个能进行工作的新人,这不仅离不开你们对我工作上的指导和照顾,更离不开你们对我的帮助。虽然我已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但是我知道还有很多东西等着我去学习,因为我还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的知识。 一、工作总结: 刚刚开始的时候,由于我的身体不适,有一段时间都要返厂,我很快的适应了自己的工作节奏,也感受到了我在这方面的压力,为了能让自己保持优秀,我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去学习和提高自己,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并参与了各种工作流程,并将这些过程中对公司业务和公司的一些相关流程的学习和实际工作情况进行了学习。 二、工作中的收获与成就: 1、我的工作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通过在职的一个多月的工作经历,使我认识了公司的性质,认识了公司各种工作模式与方法。在这里我学习并熟悉了各种工作模式,如:建筑公司、物资公司、技术公司、人事公司和财务公司等等,我们公司的工作流程已经基本上可以完成了。 2、通过一个多月的工作学习,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在了解这一行业的过程中,我深知自己需要加紧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我们的工作是为公司做服务的工作与日常生产经营相联系,这就要求我要有较强的责任感,我们的工作要求是既要对工作有高度的责任感,

初中数学建模论文范文3——利用车流统计分析田安大桥底交通不畅的改善方案

利用车流统计分析田安大桥底交通不畅的改善方案 摘要:经常在田安大桥底经过感觉道路不畅,我在本文就利用数学知识对桥底下的交通状况进行一个分析与统计,并提出一些方案与想法。 关键词:交通 一、问题背景 每逢周五,是学生们最开心的一天,也是交通繁忙的一天。在我回家的路上,每每都要经过田安大桥底,其实并不太堵,可这的路口交通却很不顺畅,但每逢经过都要小心翼翼,东张西望,汽车也一样,到这经常会顿一顿。慢慢地,一股想法在我脑海中萌发。我决定研究下,到底为什么这个路口会这么不顺畅?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 二、路况调查 为了了解这个路口的交通情况,我站在路口观察,发现两个特点: 1、这个路口主要是汽车往来,行人及非机动车较少。 2、这个路口其实车流量不大,即使高峰期也不堵,但是车辆行驶速度缓慢。 我仔细看了下路口,发现原来是因为这条路口线路非常多,而且车辆路线交会点也多。于是,我统计了一下这个路口所有车辆的行驶线路,画出下面这个平面图。 图一 由图可见,在这么一个路口上,竟有八个行驶路线: ①直行;②拐上桥;③拐向路1;④拐向主路;⑤拐上桥;⑥拐向路1;⑦拐向主路;⑧拐上桥。 我还看到,上桥的②会和拐向主路的⑦和④相堵;上桥的⑤会和拐向主路的⑦相堵;拐向路1的③会和上主路的④和上桥的⑤相堵。行驶路线的复杂,无论

驶向哪,车都会刻意地停顿一下,于是这里就不畅看起来还有点乱。 那这八条线路到底哪些线路车比较多,那些就是我们需要首先关心的线路。于是,我连续一周的时间每天放学花一点时间在路口观察,恰好都是高峰期,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计算这五天每天五分钟的车流量平均值,结果如下: 早上11:30~12:30之间任意五分钟五天车流量统计: 下午:5:30~6:30之间任意五分钟五天车流量统计: 为了更清楚地体现各线路车流量占总车流量的百分比,我分别制作了两个饼图,如下:

一篇标准的数学建模论文范文(优选28篇)

一篇标准的数学建模论文范文(优选28篇)数学建模是一个经历观察、思考、归类、抽象与总结的过程,也是一个信息捕捉、筛选、整理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与方法的产生与选择的过程。它给学生再现了一种“微型科研”的过程。数学建模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丰富学生数学探索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自觉检验、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促进知识的深化、发展;有利于学生体会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同时教师自身具备数学模型的构建意识与能力,才能指导和要求学生通过主动思维,自主构建有效的数学模型,从而使数学课堂彰显科学的魅力。 为了使描述更具科学性,逻辑性,客观性和可重复性,人们采用一种普遍认为比较严格的语言来描述各种现象,这种语言就是数学。使用数学语言描述的事物就称为数学模型。有时候我们需要做一些实验,但这些实验往往用抽象出来了的数学模型作为实际物体的代替而进行相应的实验,实验本身也是实际操作的一种理论替代。1.只有经历这样的探索过程,数学的思想、方法才能沉积、凝聚,从而使知识具有更大的智慧价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主动、活泼的、生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对学习过程、学习材料、学习发现主动归纳、提升,力求建构出人人都能理解的数学模型。 教师不应只是“讲演者”,而应不时扮演下列角色:参谋,提一些求解的建议,提供可参考的信息,但并不代替学生做出决断。询问者,故作不知,问原因、找漏洞,督促学生弄清楚、说明白,完成进度。仲裁者和鉴赏者,评判学生工作成果的价值、意义、优劣,鼓励学生有创造性的想法和作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