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力的相互作用练习题及答案

力的相互作用练习题及答案

力的相互作用练习题及答案
力的相互作用练习题及答案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_教案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目标 1.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4.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并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能通过多个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物理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难点: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 教学准备钢尺(或塑料尺)、条形磁铁(2根)、小车(2辆)。 教学过程 物体对物体的这种压、拉、提、推……我们都可以称之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个就是力。 同学们想一想“一个物体能否产生力的作用?” 不能,力的产生必须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提问:当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施力物体是否也同时受到力的作用呢? 你赞成谁的观点? 能举例哪些事例来支持你的猜想? 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教师提问:在产生力时,两个物体所起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学生答:一个是施加力,一个是受到力 教师演示:磁铁吸引大头针 问:这个现象中谁是施力物体?谁是受力物体? 学生:磁铁是施力物体,大头针是受力物体 活动:物体在施力的同时是否也受到力 实验1:用手指压铅笔尖和笔尾,你的手指有什么感觉? 手指很疼 疼就是力的作用效果 实验2:你用手推墙,你有什么感觉? 有向后退的感觉

实验3: 大量事实说明: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怎样判断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 二、力的作用效果 (1)改变物体形状 (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举例说明:形变:挤压皮球,皮球变瘪 改变运动状态:把铅球推出去, 活动:什么因素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三要素: 让学生举例 (1)力的大小 实例: (2)力的方向: 实例: (3)力的作用点 实例: 三、课堂练习: 1.图甲是运动员射点球,球由静止变为运动;图乙是守门员奋勇地把球接住,球由运动变为静止。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图丙中,运动员在用头顶球时,对头的施力体是,人头对飞来的球施力撞击,使球沿原来运动相反方向运动,由此可知,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斜面体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斜面体上方水平固定一根光滑直杆,直杆上套有一个滑块.滑块连接一根细线,细线的另一端连接一个置于斜面上的光滑小球.最初斜面与小球都保持静止,现对滑块施加水平向右的外力使其缓慢向右滑动至A 点,如果整个过程斜面保持静止,小球未滑离斜面,滑块滑动到A 点时细线恰好平行于斜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逐渐减小 B .细线对小球的拉力逐渐增大 C .滑块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逐渐增大 D .水平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保持不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对小球受力分析可知,沿斜面方向 cos sin T mg αθ= 在垂直斜面方向 sin cos N F T mg αθ+= (其中α是细线与斜面的夹角,θ为斜面的倾角),现对滑块施加水平向右的外力使其缓慢向右滑动至A 点,α变小,则细线对小球的拉力T 变小,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N F 变大,故A B 错误; C .对滑块受力分析可知,在水平方向则有 sin cos() cos()sin (cos tan sin )cos mg F T mg θαθαθθθαθα +=+= =- 由于α变小,则有滑块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逐渐增大,故C 正确; D .对斜面和小球为对象受力分析可知,在竖直方向则有 sin()N mg Mg F T θα'+=++ 由于()αθ+变小,所以水平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逐渐增大,故D 错误。 故选C 。 2.如图所示,水平直杆OP 右端固定于竖直墙上的O 点,长为2L m =的轻绳一端固定于直杆P 点,另一端固定于墙上O 点正下方的Q 点,OP 长为 1.2d m =,重为8N 的钩码由

力相互作用教案

力的相互作用 一、力的定义 力存在的前提是既有施力物体又有受力物体,只有一个物体是不能有力的(选择题)二、力是相互的 (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作用力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性质相同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找出现象中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书对桌面的压力 磁铁对铁定的吸引力 三、力的示意图粗略方向、反向、作用点作图题要会画 力的图示精确方向、大小、作用点 四、重力 1、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分别是谁? 2、重力加速度g G=mg 地球上不同纬度g不同(极地与赤道),不同海拔高度g不 同(降体重的方法)(选择题) 3、重心、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 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几何形状规则的物体其几何中心就是其重心 不规则物体,悬吊法 五、弹力 物体由于力的作用产生了弹性形变,物体要恢复原状所产生的力 弹力有那些;压力支持力(球受到支持力方向)弹簧绳杆 弹簧弹力胡可定律:F=kx x是什么(计算选择实验) 思考题原弹簧劲度系数k 在弹簧1/3处剪断后求两段的劲度系数分别是多少? 六、摩擦力(计算选择) 摩擦力: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同一个模型最大静f稍大于滑动f)

滑动f 大小f=Fn*u 方向;与相对运动相反(计算) 静f 大小通过平衡力来判断,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相反(选择) 效果上都可以是动力和阻力 七、力的合成分解 合成;用一个力来代替多个力工具方法平行四边形法则 分解;用不同方向的力来代替一个力、、 正交分解 八、受力分析平衡力(所有考试必考) 1、一个物体变力通过矢量三角形 2、一个物体恒力通过建立坐标系正交分解 3、两个物体通过整体发分离法来判断(系统外力用整体法,系统内力用分离法)

7.1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答案)

7.1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气垫船在行驶时,船体可以离开水面,速度每小时达100多千米,是什么力量把数百吨的船托离水面呢? 问:怎样正确理解力的概念? 答:力的概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1)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或物体的两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一定有另外的物体施加这种作用,只要有力发生,就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2)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物体受到乙物体作用时,甲物体一定同 时对乙物体施加力的作用,因此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如:马拉车,马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但同时车也拉马,此时车是施力物体,马是受力物体. (3)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物体直接(接触)作用, 如手提水桶,推土机推土等;另一种是物体之间的间接(不接触)作用,如磁铁对铁针的吸引力,空中飞翔的鸟受到的重力等. 问:运动状态改变指什么? 答:运动状态改变应包括两个方面:物体的运动方向的改变和物体运动的速变大小改变.如: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由慢到快、由快到慢都属于速度大小的改变.概括起来运动状态的改变有以下三种情况:(1)运动方向不变,速度大小发生改变;(2)速度大小不变,运动方向发生改变;(3)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同时改变,如斜向上投出去的铅球,在重力作用下做曲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在发生变化. 问:怎样正确作力的图示? 答:作力的图示要做到:“一画点、二定标度再画线、三画箭头标大小.”“一画点”是表示先要画力的作用点;“二定标度再画线”是指根据力的大小定出适当长度的线段作为标度.画线时,可由作用点开始沿力所指的方向画去,使线段的长短与力的大小成比例;“三画箭头标大小”是指所画线段的末端添上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并标出力的符号及大小(如F=20 N).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相互作用基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7)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相互作用基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7) 一、选择题 1.如图,某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用水平力F推一购物车沿直线前进,已知推力大小是 80N,购物车的质量是20kg,购物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购物车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是40N B.购物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是40N C.购物车沿地面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购物车将做加速度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受水平方向的推力1F和2F的作用,木块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1F=10N,2F=2N,若撤去1F的瞬间,则木块受到合力F和摩擦力f的大小、方向是() A.F=0;f=2N,方向向右 B.F=10N,方向向左;f=8N,方向向左 C.F=10N,方向向左;f=8N,方向向右 D.F=0,f=0 3.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关于接触处的弹力和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有弹力,但不一定有摩擦力 B.如果有弹力,则一定有摩擦力 C.如果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 D.如果有摩擦力,则其大小一定与弹力成正比 4.已知相互垂直的两个共点力合力的大小为40 N,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为20 N,则另一个力的大小为() A.10 N B.20N C.203D.60N 5.一人站在体重计上称体重,保持立正姿势称得体重为G,当其缓慢地把一条腿平直伸出 G,则() 台面,体重计指针稳定后读数为'

A .G G >' B .G G <' C .G G =' D .无法判定 6.如图,两个轻环a 和b 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a 和b 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平衡时,a 、b 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不计所有摩擦。小物块的质量为 A . 2 m B . 3m C .m D .2m 7.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固定于O 点,现用水平F 缓慢推动斜面体,小球在斜面上无摩擦地滑动,细绳始终处于直线状态,当小球升到接近斜面顶端时细绳接近水平,此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 N ,以及绳对小球的拉力F T 的变化情况是( ) A .F N 保持不变,F T 不断增大 B .F N 不断增大,F T 不断减小 C .F N 保持不变,F T 先增大后减小 D .F N 不断增大,F T 先减小后增大 8.如图所示,轻绳一端系在小球A 上,另一端系在圆环B 上,B 套在固定粗糙水平杆PQ 上.现用水平力F 作用在A 上,使A 从图中实线位置(轻绳竖直)级慢上升到虚线位置,但B 仍保持在原来位置不动.则在这一过程中,杆对B 的摩擦力F1、杆对B 的支持力F2、绳对B 的拉力F3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A .F1逐渐增大,F2逐渐增大,F3逐渐增大 B .F1保持不变,F2逐渐增大,F 逐渐减小 C .F1逐渐增大,F2保持不变,F3逐渐增大 D .F1逐渐减小,F2逐渐减小,F3保持不变 9.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四个完全相同的排球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 ,相互接触,球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

第三章相互作用教案

第三章相互作用 3.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力的概念。 2.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3.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4.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5.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定义。 6.知道重心的含义。 7.了解四种相互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8.通过“观察”体验力的作用效果。 9.通过学生动手知道力的三个要素表示方法。 10.理解悬挂法确定物体重心的原理,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物理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1.通过实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励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12.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大统一论。 ★教学重点 1.力的特性的理解 2.力的图示法和力的示意图。 3.重力和重心的理解。 ★教学难点 1.力的特性。 2.重心的概念和重心的理解

★教学过程 引入:生活中离不开力,毽子受力在空中跳动;门受到推力作用,打开了;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关闭了;手对开关施力,控制灯泡;手摁键盘,使得键盘形变。这节课我一起研究力,重力。 本节课,我们通过三个活动来进行学习:1.观察“视频”,思考后归纳力的定义和特点。2.通过“先练后教”理解力有图示和示意图两种表示方法。3.“知识大寻找”充分发挥课本、资料的作用,掌握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心的概念以及物体重心的位置。 一、力 1、观察“视频”,思考: 下面请同学们观看一些“视频”,大家思考这些反应了力的什么特性。 2、学生讨论,归纳 同学们相互探讨一下,谁来告诉我通过视频,你得到了力的哪些特性。 学生回答: 1.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在力的作用下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由静止变为运动(运动状态发生变 化),或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 二、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决定力的作用有三个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同学们试着将力表示出来。 学生练习,画出物体受力。 A:手对单杠的拉力50N; B:自行车轮胎受阻力20N; C:磁铁对小球引力10N; D:手拿磁铁15N;E:小球重40N 教师通过手机将学生做的情况在电脑中展示,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归纳出1、力的图示:从作用点向力的方向画一有向线段,有向线段的箭头指向力的方向,有向线段长短按选定标度和力的大小来画,线段上加刻度(一般两至三

第四章力的相互作用试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综合测试题(相互作用) 一、单项选择题(5×10=50分) 1、以下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物体一定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B、力只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C、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D、单个物体有时也可以产生力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弹力、动力是按力的性质来命名的 B、拉力、支持力、浮力、分子力是按力的效果来命名的 C、根据效果命名不同名称的力,按性质命名可能相同 D、性质不同的力,对物体作用效果一定不同 3、关于重力,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或和支持重物的支持面垂直 B、重力是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C、物体在空中下落时可以不受重力 D、规则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称竖直悬挂时物体对弹簧称的拉力大小一定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B、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来测量,其实物体对弹簧的拉力就是物体的重 力 C、桌面上的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产生的 D、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地球对物体引力的一个分力 5、关于弹力,正确的是() A、压力是物体对支持面的弹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且指向支持面 B、只要两个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C、压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物体形状的改变叫弹性形变 6、关于弹力的产生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了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放在桌面上的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C 、 挂在悬绳下的物体也会发生微小形变对绳子施加向下的拉力作用挂 D 、 在悬绳下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拉力,是由于悬绳发生了微小的形变而产生 的 7、一本书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则( ) A 、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的重力 B 、 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受的重力大小相等,所以书才处于平衡状态 C 、 书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是等于他所受的重力 D 、 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相等,所以书才处于平衡状态 8、关于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以及弹力和摩擦力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同一个面上的摩擦力和弹力的方向不一定垂直 B 、 相互压紧并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产生 C 、 有摩擦力产生的面上不一定有弹力 D 、 接触面粗糙,接触面间有弹力,有相对运动,则一定有摩擦力产生 9、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B 、 由公式N f =μ可以看出,μ与压力以及f 的大小有关 C 、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可能相同 D 、 若两个物体间无相对滑动,μ仍然不为0 10、如图所示,重力G=100N 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1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同时受到大小为20N ,方向向右的水平力F 的作用,则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 ) A .2N ,向左 B .2N ,向右 C .10N ,向左 D .10N ,向右 选择题答案: 二:作图题:对以下物体受力分析,并按要求完成。(Kg N g /10=) 1、静止在斜面上质量为40千克的物体,请作出物体的力的图示(物体所受的支持力为24N,摩擦力为32N ) (10分)

相互作用教案A

§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教学重点〗1.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平衡力与作反的区别 3。重力概念与重心确定 一.力的物质性-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牛顿第三定律 1,力的发生涉及二个物体,称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 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涉及对象不同 3,牛顿第三定律:两物间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一直线 4,作反力与平衡力区别: 是否一定性质相同? 同时存消? 作用于不同物体? 二.力和力的图示 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O,单位是牛顿(N) 2,力用带箭头线段表示:明确作用点O及箭头方向、标度、长短3.力的作用效果引起物体发生形变,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力相等条件是两力的大小和方向均相同 B.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 C,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一定不存在 D,产生作用力后立即产生反作用力 三.重力的概念与重力测量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1,重力是因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但地球吸引力(万有引力)不完全等于重力 2,重力G=mg,地面附近为定值,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与运动状态无关,质量≠重量 3,重力测量原理(两力平衡原理+作反力概念): 弹簧秤示数等于重力的条件 a,物体静止或匀速状态 b,物体仅受两力作用 c,悬线竖直或支持面水平

【例2】书放在桌面上静止,书受的重力G就是书对桌 面的压力,对否? 1,压力和重力的性质(本质)不同→弹力,万有引力 2,压力和重力的施力者和受力者不同,两者作用于不同物体 3,压力和重力有时大小或方向不一样→其他力作用,速度 变化,支持面不水平 四.重心及重心位置悬挂法确定物体重心 1,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作用点 --重力的作用效果可认为集中于一点 2,质量均匀分布的规则物体,其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圆环,直角尺 ) 3,重心位置由物体形状和质量分布情况决定, 物体变形时其重心位置可能变化 4. 两次悬挂法确定物体重心:两次悬线交点即为重心位置 两力平衡原理:物体仅受拉力和重力静止平衡时, 拉力和重力必等值,反向,共线 【例3】试用作图法确定图示规则均匀薄 板的重心位置 【例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物体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C,用线悬挂物体静止时,线的拉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D,任何性质的力都是成对出现的 E,对于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 五.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1.自然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它们分别是 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2.万有引力相互作用存在于一切物体之间,作用强度随距离增大而减小;电磁相互作用是存在于电荷之间和磁体之间,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称之为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存在范围很小,它们的作用范围只有10-15m,但是弱相互作用的强度只有强相互作用的10—12.

力与相互作用测试题及答案

力与相互作用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命题人:宝鸡石油中学孙晓彩 试题说明:本套试题考查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力与相互作用。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及其对知识的理解应用,涉及的知识点有:牛顿第三定律,弹力和摩擦力的概念,有关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分析和简单的计算,探究弹力和形变量的关系,对物体受力分析。 本套试题共18个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4分,共56分) 1.如图,重力大小为G的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它施加一竖直向上且逐渐增大的力F,若F总小于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对地面的压力随F增大而减小 B.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 C.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大小 D.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2.如图,a 、b 为两根相连的轻质弹簧,它们的劲度系数分别为 100N/m ,200N/m 。原长分别为6cm,4cm 。在下端挂一重物G, 物体受到的重力为10N,平衡时 A.弹簧a下端受的拉力为4N,b下端受的拉力为6N B.弹簧a下端受的拉力为10N,b下端受的拉力为10N C.弹簧a的长度变为7cm,b的长度变为4.5cm D.弹簧a的长度变为6.4cm,b的长度变为4.3cm 3.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1kg的木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右滑行的同时还受到一个向左的水平推力的作用,已知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在木块停止运动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B.地面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为1N C.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为10N D.木块受到的合力为1N 4.重力大小为G的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匀速攀上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1 ,匀速滑下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如图,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桌面的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方向如图所示。现撤去力F1,则 A木块受摩擦力为8N,方向向左 B 木块受摩擦力为6N,方向向左 C木块受摩擦力为2N,方向向右 D木块所受合力为2N,方向向右 6.如图所示,物体A和B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则物体A受到的力是 A.重力,B对A的支持力 B.重力,B对A的支持力、下滑力 C.重力,B对A的支持力、摩擦力 D.重力,B对A的支持力、摩擦力、下滑力 7 .质量为m的木块在置于桌面上的木板上滑行,木板静止,它的质量M=3m。已知木块与木板间、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木板所受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A、μmg B、2μmg C、3μmg D、4μmg 8 .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的质量相等,有F=1N 的两个水平力作A于A、B两个物体上,A、B、C都静止, 则地面对A物体、A物体对B物体、B物体对C物体的摩 F F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学设计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本课的背景和作用分析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人教版)物理1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的教学内容,是建立在初中力的相互作用、重力的大小、力的图示及示意图基础之上的。重力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力,在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中,已提到了“只在重力作用下”。所以,本节内容既是运动的延续,又是下一章牛顿运动定律、受力分析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基本相互作用的引入,也为学生初步建立了统一的概念。因而,本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在物理学习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二)学习《重力基本相互作用》的三维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分析 学生在学习重力之前,初中已学习了力的相互作用、重力的大小、力的图示等相关内容,已初步掌握了物体为什么会受到重力及力的相互作用,会区别、画力的图示、示意图。本节通过重力、基本相互作用的学习,将进一步了解引入重心的思想和找重心的方法及影响重心的因素。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探讨、观察、猜想、实验、总结等形式,促使学生掌握找重心的方法及影响重心的因素,并运用力的图示、示意图表示重力,为后面学习受力分析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学生通过自学和看、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统一的进程的和分类。 2、过程与方法分析 物理学习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学习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学会科学探究。因此本节重在体现知识点的引入及探究过程上,不仅要做到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注意力。也要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概括物理规律的过程。通过一定的探究过程,寻找物理规律,让学生尝试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老师的提示,猜想并加以验证。同时,在基本相互作用方面,通过学生自学的过程,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成功的体验。教师还可对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统一过程做一补充和展示相关资料,还可通过让学生查资料的作业形式,让学生了解这方面的最新动态。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分析 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两条途径,一方面是引入物理学史,另一条途径是通过实验探究。本节在这两方面都有所体现:在对找重心及影响重心的因素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要经历思考、观察、合作、交流与讨论,才能对找重心的方法及影响重心的因素进行初步设想,然后运用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归纳、总结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探究习惯。通过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学习态度,经历不同层次的观察与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在基本相互作用方面,通过学生自学和教师对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统一过程史的补充和相关资料的展示,加强学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通过让学生查资料的作业形式,让学生了解这方面的最新动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这一节内容,是学生首次运用等效、统一的思想。掌握找重心的方法和影响重心的因素分析是本节的重点。 2、难点分析 理解物体的重力为什么可以集中在重心及重力的方向是本节的难点。通过学生思考、观察、合作、交流与讨论、实验的方法,突破难点。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八章 力 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目标】 ㈠ 知识目标 1. 通过对图景的观察和分析,激发学生探讨力的作用效果的兴趣,从而进一步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的改变; 2. 知道什么是运动状态的改变; 3. 通过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实验,感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从而知道力的三要素; 4. 能用示意图的方法表示力的三要素; 5. 通过多个实验现象的归纳,认识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㈡ 能力目标 1.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推理的能力; 2. 了解用“科学猜测”和“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及实验的能力 ㈢情感目标 1. 结合有关力的知识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认识物理学知识的价值,进而将好奇、兴趣转化为学习动机; 2. 通过观察、实验与分析、归纳等活动指导学生学习和领会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3. 在研究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相互作用的实验中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团队精神,使社交和表达能力得到一定提高。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难点】力的概念;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受力的方法 【教学器材】磁铁,薄铁片,弹簧,塑料尺,滑板,铅笔,磁体小车,两个气球 【教学过程】 一、小魔术引入课题: 演示实验1:老师手抓一塑料碗,手心藏一小强磁铁,将一乒乓(内部粘有铁片)球放在碗里,再将碗提起,嗯?乒乓球不见了!然后揭示谜底,球被吸在碗底了! 生:磁铁对铁片有力的作用 师:“力有很多种,我们还学过哪些力?” 生:“重力、弹力、摩擦力” 师:“重力、弹力、摩擦力都是力,我们本节课一起学习第八章第四节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新授: 1. 什么是力? (a )请同学们就重力、弹力、摩擦力各举一例 学生举例: 地球 吸引 苹果 手 拉 弹簧 地面 阻碍 足球 结论: 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作用 (b )强调概念中的“物体与物体”共是两个物体,问:“一个物体能产生力吗?” 作用

力概念三要素相互作用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

力的三要素相互作用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 1.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物体,受到和两个力的作用,它们的施力物体分别是 和. 2.跳高运动员用脚蹬地,人腾空而起,这说明了,如以人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若以地面为研究对象,则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3.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用手拍桌子感到痛说明力的作用 是. 4.画出图中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5.某运动员用头顶回远处飞来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同时运动员感觉头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6.在冬奥会滑雪比赛时,运动员用力撑雪杖使自己从山上由静止加速滑下,这表明力能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7.如图所示,将分别载有一根条形磁铁的两辆小车同时释放后,小车向相反方向运动,最后静止.此现象说明的物理知识有, ,. 8.如图所示,小明用力向下压铅笔笔尖时,手指却感到疼痛,这是因为对也施加了力的作用,这个现象说明.

9.穿旱冰鞋的小孩用手推墙,会感到墙也在推他,使他后退.这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用力弯锯条,锯条变弯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块,在石块上升过程中石块受到 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不考虑空气的阻力) 10.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攻门,球飞入网窝,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运动员的头也感到痛,施力物体是.以上事实说明. 11.如图所示: (1)人用脚踢足球,是施力物体. (2)飞起后的球最后总是落到地面,是因为球受到了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3)脚踢球时,脚会感到疼痛,使脚疼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12.2013年5月,足球运动员贝克汉姆宣布退役.人们将他的弧线球称为“贝氏弧度”,这主要是由于踢球时所用力的和不同,从而产生了与直线球不同的作用效果.球离开脚后能继续向前飞行,球由于受最终落向地面,球在地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是因为球受到的作用. 13.为了去掉衣服上的灰尘,常用力拍打衣服,衣服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化,由于灰尘具有 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能把灰尘和衣服分离. 14.卢纶的《塞下曲》中写道:“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说的是民族英雄李广晚上打猎归来,猛然发现草中有只老虎,情急之下,奋力用箭射虎,第二天才发现草丛中不是老虎,箭已经射入石头中了.同学们想一想,前面的短文说明力的作用效果有:①;②. 15.力的图示是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线段的长短按比例表示力的,线段未端的箭头表示力的. 16.一个力的存在,离不开和,如人踢球,脚给球一个向前的推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由于力的作用是,所以脚给球施力的同时,受到了球给脚的. 17.俗话说“鸡蛋碰石头”,鸡蛋碰石头的结局通常是鸡蛋被碰破,而石头却完好,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看,鸡蛋对石头的力石头对鸡蛋的力. 18.找出下列情况下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高一化学一学期教案《原子间的相互作用》教案(沪科版)

3.1 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一些常见晶体材料; (2)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键的种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物质硬度差异的应用,关注生活、生产所用材料、及其与原子间相互作用和化学键的关系。 (2)通过对有关材料的调查、讨论、实验,感受实践创新活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材料科学给人类带来的意义。 (2)通过讨论原子间吸引与排斥的相互作用,体验辨证唯物主义的矛盾对立同意的观点。(3)通过对材料的优劣分析,感触事物的双韧性及环境保护思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化学键的概念和种类。 2.教学难点 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化学键的涵义。 三.教学用品 几种硬度不同的物质,利用Flash软件模拟原子间相互作用过程。 四.教学流程 1.设计思想 提出问题:“一百多种元素的原子是怎样构成几千万种物质的呢?”;然后展示:许多元素组成类似的物质,而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因此原子构成物质的方式不同,使物质呈现不同的性质;告诉学生从本节课起将对原子构建物质的奥秘作初步的探究,接着引出课题,逐一探究。 2.流程图

3.流程图说明 [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展示几种硬度不同的样品。设问:“一百多种元素的原子是怎样构成几千万种物质的呢?” [探究活动1]证明这几种样品硬度的大小。 [学生讨论1]为什么各种物质会具有不同的硬度?而同是碳元素组成的金刚石和石墨,其硬度差异又会这样大?(展示金刚石和石墨结构模型,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来说明物质硬度大小的原因)。 [归纳1]物质的硬度等某些性质不仅与组成物质的元素有关,还与原子间的相互作用的方式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练习题(含答案)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坐在船上的同学用力推岸时,船就会离岸而去,而岸却在原地没动,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人对岸(填“有”或“没有”)作用力,该作用力的施力物体是(填“人”或“岸”). 2.如图所示,在水平课桌上放一本书,下列选项中所指出的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是( ) A.书对课桌的压力和地面对课桌的支持力 B.课桌对书的支持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C.课桌对书的支持力和书的重力 D.书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3.观察下列三幅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4.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小丽和她的同学一起在公园人工湖上举行龙舟比赛,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是( ) A.人对船的推力 B桨对水的推力 C.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D.水对桨的推力 5.甲、乙两个滑冰者面对面地静止在光滑的冰面上,若甲用力推乙,则其结果是( ) A.甲仍静止,乙被推开 B.乙受到甲的推力作用,甲不会受到乙的推力作用 C.乙受到的推力大于甲受到的推力 D.甲、乙分别受到同样大小的推力,并同时后退 6.在航空领域,常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鸟受到的力大 B.小鸟和飞机受到的力一样大 C.飞机受到的力大 D.主动撞击的一方产生的力大 7.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 ) A.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身体向上跳起 B.田径运动员投出铅球后,身体随着向前倾倒

C.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 D.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 8.如图所示,在测摩擦力大小的实验中,木块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桌面受到木块的摩擦力大小为N,方向为,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9.船停在距离岸边不远处,按照陆地上的经验,人在船头用力跨出一大步就可以到达岸上.而实际人从船头向岸上用力跨出一大步时,却往往容易掉进水里.这是为什么? 【作业精选】 1.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相互作用的力也可能发生在不接触的两物体之间 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2.如图所示,用手指压水笔笔芯使它弯曲,同时手指感到疼痛,这个实验不能说明( )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3.如图所示,甲、乙两船停在湖中,甲船里的人用竹竿将乙船推开,其结果是( ) A.乙船被推开了,甲船仍然静止不动 B.乙船先离开,甲船后离开 C.甲、乙两船同时相互远离 D.甲、乙两船同时相互靠近 4.下列四个例子中,能说明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是( ) A.用手提水桶,桶受到重力和手的拉力作用 B.划船时,船桨向后推水,水则向前推船 C.放在桌面上的书受到桌面施加的向上的弹力和重力的作用

高中物理必修一 相互作用教案

第三章相互作用 本章内容是力学的基础,也是贯穿于整个物理学的核心内容。本章从力的基本定义出发,通过研究重力、弹力、摩擦力,逐步认识力的物质性、力的矢量性、力的相互性,并通过受力分析,分析物体所处的状态或从物体所处的平衡状态,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物体的受力分析法是物理学重要的分析方法。由于它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决定了这部分知识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 本章知识的考查重点是:①三种常见力,为每年高考必考内容,明年乃至许多年后,仍将是频繁出现的热点。②力的合成与分解、共点力的平衡等在高考中或单独出现或与动力学、电磁学等相结合,或选择或计算论述,或易或难,都要出现。 专题一:力的概念、重力和弹力 ◎知识梳理 要对力有深刻的理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领会力的概念。 1.力的本质 (1)力的物质性: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提到力必然涉及到两个物体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有力时物体不一定接触。 (2)力的相互性:力是成对出现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共线,属同性质的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效果不能抵消. (3)力的矢量性:力有大小、方向,对于同一直线上的矢量运算,用正负号表示同一直线上的两个方向,使矢量运算简化为代数运算;这时符号只表示力的方向,不代表力的大小。 (4)力作用的独立性:几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每个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均不会因其它力的存在而受到影响,这就是力的独立作用原理。 2.力的作用效果 力对物体作用有两种效果:一是使物体发生形变_,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这两种效果可各自独立产生,也可能同时产生。通过力的效果可检验力的存在。 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完整表述一个力时,三要素缺一不可。当两个力 F1、F2的大小、方向均相同时,我们说F1=F2,但是当他们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或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不同点时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 力的大小可用弹簧秤测量,也可通过定理、定律计算,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 4.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1)力的图示:用一条有向线段表示力的方法叫力的图示,用带有标度的线段长短表示大小,用箭头指向表示方向,作用点用线段的起点表示。 (2)力的示意图:不需画出力的标度,只用一带箭头的线段示意出力的大小和方向。 5.力的分类 (1)性质力:由力的性质命名的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分子力等。 (2)效果力:由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力。如:拉力、压力、支持力、张力、下滑力、分力:合力、动力、阻力、冲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6.重力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相互作用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4)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相互作用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解析(4)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直角三角形斜面体B上面,B放在弹簧上面并紧挨着竖直墙壁,初始时A、B静止,现用力F沿斜面向上推A,但A、B仍未动.则施加力F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之间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B.B与墙面间的弹力可能不变 C.B与墙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 D.弹簧弹力一定不变 2.下列关于四项运动的解释,说法正确的是() A.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到最高点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B.跳高运动员在越杆时处于平衡状态 C.举重运动员在举铃过头停在最高点时,铃处于超重状态 D.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惯性,以便跳得更远 3.某小孩在广场游玩时,将一氢气球系在了水平地面上的砖块上,在水平风力的作用下,处于如图所示的静止状态.若水平风速缓慢增大,不考虑气球体积及空气密度的变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细绳受到拉力逐渐减小 B.砖块受到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C.砖块一定不可能被绳子拉离地面 D.砖块受到的摩擦力一直不变 4.如图所示,细绳MO与NO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长度MO>NO,则在不断增加重物G的重力过程中(绳OC不会断)()

A.绳ON先被拉断 B.绳OM先被拉断 C.绳ON和绳OM同时被拉断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轻质弹簧系住,并用倾角θ=37°的木板托住,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则( ) A.小球受木板的摩擦力一定沿斜面向上 B.弹簧弹力不可能为3 4 mg C.小球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D.木板对小球的作用力有可能小于小球的重力mg 6.如图所示,铁质的棋盘竖直固定,每个棋子都是一个小磁铁,能吸在棋盘上保持静止,不计棋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棋子共受三个力作用 B.棋子对棋盘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 C.磁性越强的棋子所受的摩擦力越大 D.棋子质量不同时,所受的摩擦力不同 7.木块沿粗糙斜面(斜面相对地面静止)运动,下列对木块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G是重力,N是支持力,f是摩擦力) A. B. C. D. 8.一物体m受到一个撞击力后沿不光滑斜面向上滑动,如图所示,在滑动过程中,物体m受到的力是() A.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斜面的支持力 B.重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C.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重点专题:力的正交分解(基础+培优)

力的正交分解 打卡物理:让优秀成为习惯 【好题精选】 【例题1】物体在与水平夹角为θ的力F的作用下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地面上静止,求物块受到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变式1】物体在与水平夹角为θ的力F的作用下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地面上静止 【例题2】物体A在摩擦因数为μ倾角为θ的斜面上静止,求物块受到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变式2】A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沿摩擦因数为μ倾角为θ的斜面向上匀速运动,求物块受到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例题3】物体在与竖直夹角为θ的力F的作用下在光滑墙面上向上匀速运动,求物块受到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变式3】物体在与竖直夹角为θ的力F的作用下在摩擦因数μ的墙面上向下匀速,求物块受到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例题4】如图,求绳子的拉力 【例题5】如图,球静止在斜面与挡板间,挡板竖直,求弹力

习题部分: 1.(2020·江苏高二月考)图中的大力士用绳子拉动汽车,绳中的拉力为F ,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若将F 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则其竖直方向的分力为( ) A .Fsin θ B .Fcos θ C . sin θ F D . cos F θ 2.(2020·广东茂名高一期中)如图所示,将光滑斜面上的物体的重力mg 分解为F 1、F 2两个力,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F 1是斜面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下滑的力,F 2是物体对斜面的正压力 B .物体受mg 、F N 、F 1、F 2四个力作用 C .物体只受重力mg 和弹力F N 的作用 D .F N 、F 1、F 2三个力的作用效果跟mg 、F N 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3.(2019·江西省靖安中学高一月考)如图所示,一光滑轻绳左端固定在竖直杆顶端,其右端系于一光滑圆环上,圆环套在光滑的矩形支架ABCD 上.现将一物体以轻质光滑挂钩悬挂于轻绳之上,若使光滑圆环沿着ABCD 方向在支架上缓慢地顺时针移动,圆环在A )B )C )D 四点时,绳上的张力分别为F a )F b )F c )F d ,则( ) A .F a )F b B .F b )F c C .F c )F d D .F d )F a

广东省2021高考物理总复习第2章相互作用教案.doc

第2章相互作用 考纲展示 考纲汇总 备考指导201520162017201820192020 形变、弹 性、胡克 定律(Ⅰ) T18(1)T54T34 本章考查学生 对不同性质力 的认识和理解, 尤其是弹力和 摩擦力,所考查 的题目往往要 用到运动状态 判断、受力分析 等知识,不少题 目会同时考查 多个考点,而且 受力分析的方 法在后面的电 场、磁场问题中 也会常用到. 滑动摩 擦、静摩 擦、动摩 擦因数 (Ⅰ) T5(1)、 T11(1)、 T21、T33 T32、 T33 T10、T34T34、T53T11、T33 力的合成 与分解、 矢量和标 量(Ⅱ) T5、T6(1)、 T7(1)、T13、 T34 T4、T11T5T6、T7T5、T12T6 共点力的 平衡(Ⅰ) T11、T13、 T19、 T19(1)、 T33、T34、 T34(1)、 T35(1) T11、T12、 T35、T52 T11、 T36 T11、T18、 T34、T54 T3 形变、弹性、胡克定律 1.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之间的力是相互的. (2)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 (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可用力的图示形象描述. 2.力的基本特性 (1)依赖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2)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3)矢量性: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力可以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箭首(或箭尾)画在作用点上. (4)独立性:一个力作用于某个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这个物体是否受其他力的作用无关. (5)力可以按其性质和作用效果分类 ①根据力的性质命名有重力、弹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等; ②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即效果力,如拉力、压力、向心力等. 3.重力 (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G=mg(g为重力加速度,它的数值在地球上的两极最大,赤道最小;在同一地理位置,离地面越高,g值越小).一般情况下,在地球表面附近我们认为重力是恒力. (3)方向:竖直向下. (4)作用点——重心:质量均匀分布、有规则形状的物体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物体的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质量分布不均或形状不规则的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采用悬挂法粗略确定. 4.弹力 (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2)产生条件 ①两物体直接接触; ②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3)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使物体形变的外力的方向相反. (4)大小 ①与形变程度有关,一般用平衡条件或动力学规律求出. ②弹簧弹力大小——胡克定律:F=kx.(式中的k被称为劲度系数,它的单位是N/m,它由弹簧本身决定;式中的x是弹簧的形变量) [学考真题对练] 1.(2019·广东学业水平考试)研究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本对桌面的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书本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本的重力 B.书本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书本上 C.书本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书本的形变引起的 D.书本对桌面的压力大于桌面对书本的支持力 [答案] C 2.(2018·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如图所示,一根弹簧未悬挂重物时,其自由端B的指针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