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5.1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教案

1.5.1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教案

1.5.1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教案
1.5.1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教案

1.5.1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

2.内容解析

有理数的乘方是七年级上学期第一章第五节的教学内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从教材编排的结构上看,共需要3个课时,此课为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又是后继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和开方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类比、探究、归纳等过程,提升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转化的数学思想.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及其有关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正确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及幂、指数、底数等概念.

(2)会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2.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能够正确指出有理数乘方的指数、底数、读法和表示意义.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学生能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计算.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节课通过生活体验,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应用;类比探究、归纳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及运算.对于有理数乘方的符号规律,学生很容易由有理数乘法符号法则得出.而对于计算(-a)n和-a n时就很容易混淆,另外在进行分数乘方计算时学生容易忘记加括号,这也是对乘方的基本概念理解认识不足的原因.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乘方相关概念,并合理运用.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问题1:情景一:将一张面积为1的长方形纸片,对折1次,层数为几层?对折2次呢?连续对折5次呢?如何列算式计算其层数?

【师生活动】1.课件出示:情景一:问题1

折叠一次:2层

折叠两次:2×2=22=4层

折叠三次:2×2×2=23=8层

折叠四次:2×2×2×2=16层

折叠五次:2×2×2×2×2=32层

问题2:情景一:将一张面积为1的长方形纸片,对折1次,所得到的的图形面积变为多少?对折2次呢?连续对折5次呢?如何列算式计算所得到的的图形面积?

【师生活动】课件出示:情景一:问题2

师问1:对折,前面是如何列算式计算层数的?如何列算式计算所得到的的图形面积?

师问2:5个21相乘,或者更多的2

1相乘,有没有简化的表示方法?

师3:简化的表示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有理数的乘方.

板书课题:有理数的乘方

课件出示:有理数的乘方的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设计此课堂导入,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三是设计分数的乘方表示悬疑,为突破重点和难点打下伏笔.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问题3:什么是有理数的乘方?如何表示?

【师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课本41页内容,并完

成自学检测题:

小学学过:

3×3,记作32,读作“3的二次方”(或“3的平方”),表示二个3相乘.

4×4×4,记作43,读作“4的三次方”(或“4的立方”),表示三个4相乘.

同样:

1.(-2)×(-2)×(-2)×(-2)×(-2)记作 ,读作“ ”,表示 .

2.)52()52()52()52()5

2(-?-?-?-?-记作 ,读作“ ”,表示 .

3. n 个相同因数a 相乘,即a·a·…·a , 简记作 ,读作 或 .

4. 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 ,在a n 中,a 叫做 ,n 叫做 ,a n 表示 请举出例子如 .

【师生活动】课件出示:

n 个相同因数a 相乘,即a·a·…·a ,记作 n a ,读作“a 的n 次方”. 板书(老师以思维导图形式呈现在黑板上):

求n 个相同因数a 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乘方是一种运算,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在n a

n a a a a =

个....中,相同因数a 叫做底数,相同因数的个数n 叫做指数.(a 是任意有理数,n 是正整数)

指数

特别的,00,11==n n (n 是正整数)

【设计意图】类比在小学学过的正数的平方和立方的意义,让学生经历自主学习教材后,完成自测题,使学生对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及计算形成初步经验,让学生在类比探究、归纳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

自学自测:

(1)(-7)8,读作 ,底数是 ,指数是 ,表示 .

(2)(-10)7,读作 ,-10叫 ,7叫 ,表示 .

(3)23,读作 ,3是 ,2是 ,23表示 .

(4)32,读作 ,底数是 ,指数是 ,32表示 .

(三)例题解析,探究法则

问题4:例题解析

例1 计算:

(1)(-4)3; (2)(-2)4; (3)3)3

2(-.

【师生活动】追问1:①读作什么?②底数是什么?③指数是什么?④表示什么意思?

追问2:如何利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来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1= (-4)2= (-3)3= (-2)4=

34= 12= 42= 04=

追问3:通过观察底数和指数的符号与幂的符号关系,你能得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的什么结论?

【师生活动】课件出示并板书: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四)重点突破,熟练掌握

问题5:(1)、a n中底数a代表什么?是什么数?指数n 代表什么?是什么数?(2)、(-2)n读做什么?它的底数是多少?-2n读做什么?它的底数是多少?

【师生活动】首先同学们独立思考,请学生作答.如果有疑问,请同学们充分交流讨论,让其他同学解答.

【设计意图】此环节这样设计,不仅帮助学生达到深度理解概念的目的,而且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追问1:例2.请读出下列各式,指出其底数、指数,并说出他们的意义,再将其写成乘法的形式.

(1)41,41-,4)1(-

(2)214,4)21(,4)2

1(-- (3)3)3

21(-,0.12, 【设计意图】设计一组容易混淆的乘方例题,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概念,深度理解乘方的意义,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五)课堂小结,自我完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还有什么疑惑?

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1.5第1题.

【设计意图】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完整而深刻系统的认识,最后让学生畅所欲言,谈体会、谈收获,让学生自己结合本节教学目标,发现在学习中学会了什么及还存在哪些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及时反思的习惯。

五、目标检测设计

1.(1)(-7)8读作 , 是底数, 是指数, 表示 个 相乘.

(2)-78读作 , 是底数, 是指数,

表示 个 相乘.

2.计算

(1)(-1)10; (2)(-5)3; (3)(-10)4; (4)232??? ??-

(5)010; (6)-110; (7)0.13; (8)231??? ??-- 拓展资料3.印度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舍罕王打算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宰相西萨.班.达依尔。国王问他想要什么,他对国王说:“陛下,请您在这张棋牌的第一个小格里,赏我1粒麦子,在第二个小格里给2粒,第3小格里给4粒,以后每一个小格比前一小格增加一倍。请您把这样摆满棋盘上所有的64格的麦粒,都赏给你的仆人吧!” 那么,宰相要求得到的麦粒到底有多少呢?用式子表示出来___________.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知识面,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又及时检测巩固所学知识。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6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方教案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1.6 有理数的乘方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过程与方法】 领会重要的类比思想、归纳思想,逐步形成数感、符号感. 【情感态度】 认识数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感受数学的严谨性,让学生对数学充满好奇心,形成主动学习态度,培养科学探索精神.鼓励猜想,倡导参与,学会与人合作,学会欣赏数学和感悟数学. 【教学重点】 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和表示,会进行乘方运算. 【教学难点】 1.准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特别是负数的乘方运算. 2.(-a)n 与-a n 的区别. 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 如果我们把一张足够大且厚度为0.1毫米的纸,连续对折30次.请大家猜想一下:它的厚度能超过珠穆朗玛峰吗? 【教学说明】由生动、有趣的问题开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营造和谐主动探索的氛围.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1.在小学学过2×2×2可以简记作23,那么23,3 2各表示什么意义? 2.(-2)×(-2)×(-2)×(-2)×(-2)可以简记作什么?可以简写成什么形式? 【归纳结论】一般地,a 是有理数,n 是正整数,则把 简计为a n ,我们把a n 读作a 的n 次方,也读作a 的n 次幂. 求n 个相同因数的乘积的运算叫做乘方.在an 中,a 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即:

特别的,a2通常读作a的平方,a3通常读作a的立方. 【教学说明】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 3.议一议:(-2)4与-24的含义相同吗?它们的结果相同吗?(-2)3与-23的含义与结果也相同吗? 【教学说明】让学生通过比较加深理解,掌握乘方的意义. 4.计算(1)102,103,104 (2)(-10)2,(-10)3,(-10)4 5.根据上面的计算说一说:正数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什么数?负数的奇数次幂是什么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什么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是什么数? 【归纳结论】正数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6.回顾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算一算: 102,103,104 (1010) 请学生讨论回答: (1)1021表示什么? (2)指数与运算结果中的0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3)与运算结果的数位有什么关系? 【归纳结论】10的n次幂就是1后面有n个0.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教材P42例1、例2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一个数的平方一定大于这个数 B.一个数的平方一定大于这个数的相反数 C.一个数的平方只能是正数 D.一个数的平方不能是负数 3.蟑螂的生命力很旺盛,它繁衍后代的方法为下一代的数目永远是上一代数目的5倍也就是说,如果蟑螂始祖(第一代)有5只,则下一代(第二代)就有25只,依次类推,推算蟑螂第10代有( C ) A.58 B.59 C.510 D.511 4.(-3)·(-3)·(-3)用幂的形式可表示为 .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乘方》是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一章有理数中第五节内容,是学生学习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后的一个有关有理数的运算。 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乘方》是有理数乘法中相同因数相乘的简单表示方法,它作为基础知识,对学生以后学习科学记数法,进行幂的五种运算、整式加减等知识有很大帮助。 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阶段学过边长为 a的正方形的面积 a 2 , 正方体的体积 a 3 ,同时,学生已经熟练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为学生学习有理数的乘方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能根据乘方的意义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自学、观察、思考,小组讨论、总结等活动,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观察力、倾听及自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探索,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感受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教学难点:负数的正整数幂的正负。 教学方法:学生自学与四环节教学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设计 (一)体验感受,激发兴趣 做游戏:拿出课前让学生准备好的纸,让学生动手折纸。 对折1次后,纸变成了几层?对折2次后变成几层?按照刚才折纸的规律,将一张足够长的纸连续20次,应该是多少层? 第1次对折的层数是:2 第2次对折的层数是:2×2 第3次对折的层数是:2×2×2 第20次对折的层数是:2×2×2×2……×2 20个2 20个2相乘的结果是多少?如果这张纸的厚度为0.1毫米,那么折纸的高度比我们学校的教学楼要高得多,你相信吗?学了今天的内容你们就会明白了。(板书课题——有理数的乘方) 【设计意图】学生亲自动手,切实体验感受,激发其寻求规律的欲望,为新课学习作铺垫。 (二)比较概括,提炼概念 问题:1.边长为5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2.棱长为5的正方体的体积为多少? (课件出示) 5×5=52=25 5×5×5=53 =125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方乘方教案人教版

课题:1.5.1乘方(2) 教学目标: 能较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重点: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难点: 正确而合理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教学流程: 一、知识回顾 问题1:什么是乘方运算?你能指出幂的各部分名称吗? 答案: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 问题2:我们现在都学习了哪些运算?它们运算的结果叫什么? 答案: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乘方 结果分别为和,差,积,商,幂. 引入:3 2(3)4(3)15?--?-+应如何计算呢? 指出:一个运算中,含有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等多种运算,称为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二、探究1 想一想:有理数混合运算应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呢? 归纳: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例1:计算 312(3)4(3)15?--?-+(); 3222(2)(3)(4)2(3)(2)??-+-?-+--÷-?? () 解: 3 12(3)4(3)15?--?-+() 2(27)(12)15=?---+

541215=-++ 27=- 3222(2)(3)(4)2(3)(2)??-+-?-+--÷-??() 8(3)(162)9(2)=-+-?+-÷- 8(3)18( 4.5)=-+-?-- 854 4.5=--+ 57.5=- 练习1: 1.计算-23 +(-2×3)的结果是( ) A.0 B.-2 C.-12 D.-14 答案:D 2.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 A.7-2×(-15)=5×(-15 )=-1 B.-3÷7×17 =-3÷1=-3 C.-32-(-3)2=-9-9=-18 D.3×23-2×9=3×6-18=0 答案:C 3.计算: 103(1)(1)2(2)4;-?+-÷341(2)(5)3();2 --?- 111135(3)();532114 ?-?÷422(4)(10)[(4)(33)2].-+--+? 解: 103(1)(1)2(2)4 12(8)42(2) -?+-÷=?+-÷=+-=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6 有理数的乘方(第2课时) 教案3

课题:2.6有理数的乘方(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科学记数法的的概念。 2、体会科学记数法带来的优越性,感受数学中化繁为简的思想方法。 3、处理数据的同时,培养学生各种数学能力。 教学重点:如何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大数。 教学难点: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探究活动;提高预测、估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展示太阳半径、中国人口、织女星离我们的距离。 提问:同学们发现这些数据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展示大数,让学生体会大数的书写不方便,激发简化的欲望 二、引入科学记数法 教师:请大家把计算器拿出来,输入10000,按平方键三次,观察其结果。再分别输入20000、50000,重复以上步骤。 设计意图:自己去发现计算器是如何处理大数的。 教师:计算器上出现了特殊的表示形式,提问:从表达形式上看,它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培养概括、总结能力。 总结:一般地,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书写课题) 三、换算巩固 例1.1972年3月发射的“先驱者10号”,是人类发往太阳系外的第一艘人造太空探测器。至2003年2月人们最后一次收到它发回的信号时,它以飞离地球12 200 000 000k m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距离? 例2.用科学记数表示下列大数 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总数1 300 000 000 注:n的大小由小数点移动的位数来确定。 太阳半径 696 000 000米 光速300 000 000米/秒 1百万 练一练(1): 全球约6 100 000 000人。 中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约959.7万千米2(平方千米) 地球上的海洋面积约3.6亿千米2 设计意图:巩固科学记数法的表示。 例:把下列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还原 水星和太阳的距离约5.79×107km 初中-数学-打印版

《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教案1doc初中数学

《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教案1doc初中数学教学目标:1、联系实际使学生明确乘方的意义及表示方法。 2、会依照定义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3、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看分析生活中的实际咨询题。 4、培养学生通过类比、联想、归纳,加强对乘方意义的明白得,进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乘方的符号法那么及其运算。 教学难点:明白得幂、底数、指数的概念。 情感:使学生始终以饱满、烈火、轻巧的情绪进行学习,力求整个教学过程态势相济,收放自如。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咨询题1、请哪一位吃过兰州拉面的同学讲一讲拉面的制作过程?〔结合学生口述过程〕多 媒体展现〔书上图片53页〕 制作过程如以下图〔多媒体展现〕 教者设法引导学生将生活咨询题用数学的眼光来观看解决。 引导 1、如此通过几扣可拉出64根?128根? 2、能否用算式表示这种关系? 二、数学实验 将一张报纸对折再对折〔报纸不得撕裂〕直到无法对折为止。猜猜看,这时报纸有几层?多媒体展现〔要求每个学生都实验一下〕 引导学生如此对折8次后,大约有256层,如何用算式表示出来?——2×2×2×2×2×2×2×2=256,在此基础上,教师连续提咨询,至于对折20次,100次有多少层?如何用算式表示出层数?这确实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有理数的乘方。〔板书课题〕 三、议一议 让学生列举实例,打开思路,看还能举出类似的咨询题, 例如:1、正方体的棱长是5cm,它的体积是多少?

2、有一杯可乐,第一次喝去一半,第二次又喝去余下的一半,如此方法喝下去,第五次后剩余的饮料是原先的几分之几? 3、某种细菌在培养过程中,每半小时由一个分裂成2个,通过8小时,1个这种细菌能够繁育成多少个? 四、探究新知 由折纸实验中教师在黑板上书写出2×2×2……×2等于多少?明显如此的书写和运算都专门苦恼,人们在社会和科学的实践中,通常差不多上查找一种既简洁又美观的表达形式和方法,那个地点自然会想到能否找到一种既简洁又美观的表示100个2连乘的方法和形式呢? 教师可启发学生,类比、联想小学学过的连加算式书写,从而探究发觉出有理数乘方的书写形式。 引导1、100个2连加可写成什么? 引导2、100个a 连加可写成什么? 引导3、n 个a 连加可写成什么? 引导4、边长为2的正方形面积可表示什么缘故?边长为a 的立方体的体积表示什么缘故?类似地100个2连乘可记作什么? 在此基础上,探究出乘方的运算的定义、符号及读法并板书。 在学生初步明白得乘方的意义基础上教者强调指出如下几点: 1、加减乘除四那么运算都有运算符号,而乘方运算没有,其运确实是由两个数所处的位置关系而确立的,这是后者与前者的区不。 2、乘方运算一定要注意书写规范、正确,强调底数写正中且大,而指数位于底数的右上角且小。就象一个大人的左肩上坐着一个小孩。这种表达形式反映了数学形式的结构美。 3、当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必须加括号,把它看成一个整体。 五、研讨范例 例1、运算 ①26 ②73 ③(-3)4 ④(-4)3 ⑤-34 a n 幂 底数 指数

最新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有理数乘方试题

2013—2014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周末辅导资料(06) 理想文化教育培训中心 学生姓名: 得分: 一、复习巩固: 1、计算: (1))7 11()312()324(-÷-÷- (2)31232)2(0)1(3)2(4-?+-÷----n (3))5(]36)12116597(30[-÷?-+- (4)4324)25.0()5 1|5(|32)23(?+?-÷? 二、知识点梳理: 1、科学记数法:对于大于10的数都可以写成10n a ?,这种表示数的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其中a 是整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 是正整数。例如:32000=3.2104?。 2、近似数:近似数:与实际数字接近,但还有差别的数,叫做近似数。 例1:(1)8.5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 (2)一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51021.3?,那么这个数原数是__________。 (3)地球上陆地面积约为149 000 000 km 2,用科学记数法记为_____________ m 2。 【课堂练习1】 (1)你知道太阳到地球有一亿五千万千米吗?用科学记数法把它表示出来 _______ 米。 (2)近似数4.10×105精确到 位; (3)近似数31.5万精确到 位;

例2:计算: (1)()()72843÷-+-? ; (2)()[]4103412÷-?-; (3)9 11321321÷??? ??-?-; (4)32(6)8(2)(4)5-?----? 例3:观察下列等式: 111122=-?,1112323=-?,1113434 =-?, 将以上三个等式两边分别相加得:1111111113111223342233444 ++=-+-+-=-=???. (1)猜想并写出:1(1) n n =+ . (2)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计算结果: ① 111112233420102011++++=???? ; ②1111122334(1) n n ++++=???+ . (3)探究并计算: 111124462008201020102012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5.1《有理数的乘方》教案(第2课时)

第一章有理数 1.5有理数的乘法 1.5.1乘方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2.灵活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准确.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能正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难点:灵活应用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三、教学用具 电脑、多媒体、课件 四、相关资源 微课、知识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有理数的乘方法则是什么? 师生活动:让全班学生一起回答,教师聆听,关注学生是否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乘方法则. 小结: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设计意图:由复习巩固有理数的乘方法则,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二)合作探究 1.下面的算式里有哪几种运算? 3+50÷22× 1 5 - ?? ? ?? -1① 师生活动:指定一个学生回答,全班订正,教师总结. 小结:这个算式里,含有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五种运算.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含有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等多种运算,称为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上面算式①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运算? 师生活动:小组交流、讨论,小组代表汇总、总结,然后全班交流.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是否认真讨论. 归纳: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应按以下运算顺序进行: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往右进行; (3)如果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例如上面①式 3+50÷22× 1 5 - ?? ? ?? -1

=3+50÷4×15-?? ??? -1 =3+50××15-?? ??? -1 =3--1 =-. 设计意图:仿照小学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生自然引出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明确一级运算、二级运算、三级运算的概念,先算高级运算,后算低级运算. (三)例题分析 例1 计算:(1)2×(-3)3-4×(-3)+15; (2)(-2)3+(-3)×[(-4)2+2]-(-3)2÷(-2). 师生活动:让学生明确运算顺序,形式是学生上台板演完成,其他学生自由上来用彩粉笔更正,如有不同方法可写在下方.接着由学生点评:做题学生先讲方法,其他学生补充,教师整体点评. 分析:分清运算顺序:先乘方,再做中括号内的运算,接着做乘除,最后做加减.计算时,特别注意符号问题. 解:(1)原式=2×(-27)-(-12)+15 =-54+12+15 =-27. (2)原式=-8+(-3)×(16+2)-9÷(-2) =-8+(-3)×18-(-4.5) 1452 12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1.1有理数的乘方教案

有理数的乘方(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在现实背景中,理解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 2.能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方的运算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丰富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数学活动的体验,发展 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的运算。 [难点]有理数乘方幂、指数、底数的概念及相互关系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听《棋盘上的学问》的故事,教师提问:你能猜想第64格的米粒是多少吗? 第1格:1 第2格:2 第3格:4=2×2 第4格:8=2×2×2 第5格:16=2×2×2×2 …… 第64格: 2×2×2…×2 63个2 师问:64个2相乘有简单的记法和读法吗? 引出课题:有理数的乘方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学生阅读课本p83页的内容,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简便,10个2相乘怎么记?n个2相乘怎么记?n个a呢? 一般地,n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记作a n。 即 a × a × a × a×…×a=a n n个a (2)什么叫做乘方? 这种求n个相同的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3)填空 尝试练习: (1)、你会表示63个2相乘吗? (2)、32与23分别表示什么意义?结果分别是多少? 2.关于乘方意义的理解 巩固练习:

(1)(-3)2读作什么?它的意义是什么?其中指数和底数各是什么? (2)-32的意义是什么?其中指数和底数各是什么?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23=6 B.-24=16 C.(-2)4=16 D.(-2)3=-6 三、 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类型之一 有理数的乘方(由学生板演,教师再规范格式) 例1计算:(1).53 (2).-34 (3).(-12)3 (4).(-1.5) 2 注意: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一定要用小括号括进来。 类型之二 幂的符号法则 例2:(1).102,103,104 (2).(-10)2,(-10)3,(-10)4 [归纳小结]通过本例你能总结出幂的符号法则以及底数为10的幂的特点吗?(分组交流) 类型之三 幂的符号法则的应用 例3计算:(1).199 (2).1100 (3).(-1)99 (4).(-1)100 [归纳小结]1的任何次幂都是1,-1的偶次幂是1,-1的奇次幂是-1。 比一比,看谁算得快:(1).22,23,24,25 (2.)(-2)2,(-2)3,(-2)4,(-2)5 [归纳小结]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偶数次方相等,奇次方互为相反数。 四、 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总结] 1.本节课的数学知识是:(1)乘方的意义(2)乘方的运算(3)幂的符号法则。 2.本节学习的数学方法是: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数学方法。 [拓展练习] 1. 设n 是正整数,(-1)2n =________ (-1)2n+1=_________ (-1)n =________ 2.下列各组数中,不相等的是( ) A.(5-12)10与(12-5)10 B.-43与(-4)3 C.-5×32与(-5×3)2 D.(-1)21与(-1)31 3.若有理数a 满足(2002-a )2008=1,则a 的值是多少? [实践探究] 你想知道课前的故事中的大臣将会得到多少米吗?(学生可以课外去探究或查阅相关资料) [20+21+22+23+24+25+26+…+263=264-1(粒) 约2000多亿吨]

有理数的乘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乘方(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时为“有理数的乘方”第一课时.在小学平方、立方和有理数加减乘除的基础上,本课时 引入有理数的乘方.学生通过探索,理解乘方的概念和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这节课承上启下,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又是后续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计数法和开方的必备知识. 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过非负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并且知道a a记作2a,读作a的平方或a的二次方,前几节课,学生已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具备了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乘法运算的知识技能基础.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观察、抽象、归纳等不同类型的数学活动,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学习数学、与人交流的经验,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探究学习的意识都有明显的进步,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教学任务分析 新版教科书在学生熟练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法运算的基础上,尤其是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探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本节课的具体学习任务,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学会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在现实背景中,感受有理数乘方的必要性,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2)掌握有理数乘方的概念,能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3)经历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的探究过程,领悟乘方运算符号的确定法则。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及意义. 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法运算与乘方间的联系,负数、分数的乘方运算;归纳和总结出有理数的乘方法则. 教法与学法分析 本节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教师用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挖掘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过程分析 一、感受新知 1.预习新课:(课前完成)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1.1:有理数的乘方 教案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叙述有理数乘方的概念; 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 过程与方法: 经历有理数乘方的概念的推导过程,体验乘方概念与有理数乘法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树立坚忍不拔的精神,树立不畏困难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教学难点: 能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教学方法: 引导探索法,尝试指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设计思路: 教师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注重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思维,通过学生讨论、归纳得出的知识,比教师的单独讲解要记得牢,同时也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然后通过一些练习来巩固这些知识。 教学过程设计: 2课时 (一)引入课题: 师:有些时候,我们会遇到几个相同因数相乘的式子,比如五个4相乘,我们要写很长,这样的式子有更简单的表示方式吗?(板书课题:乘方) 小学时我们学过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谁还记得是什么? 生:边长为a的正方形面积公式是a2,边长为a的正方形体积公式a3。 师:对了。我们一起看一下a·a简记作a2,读作a的平方(或二次方); a·a·a简记作a3,读作a的立方(或三次方)。 (二)一起探究:

我们用更简便的方法将几个相同因数的积表示了出来,一般来说,n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 n a a a a a ??? ?个记作n a ,即n a n a a a a a ????=个。 像这样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power ),乘方的结果n a 叫做幂(power ),在n a 中,a 叫做底数(base number ),n 叫做指数(exponent ), n a 读做a 的n 次幂(或a 的n 次方)。 强调:(1)a的范围,对于n a 中的a,不仅可以取正数,还可以取0和负数,也就是说,a可以取任何有理数。 (2)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 练习: 1.(1)在49中,底数是_____,指数是____,49读作_____或读作_____; (2)在4(2)-中,-2是____,4是____,4(2)-读作_____或读作_____; (3)在42-中,底数是____,指数是____,4 2-读作____; (4)5,底数是____,指数是________。 注:(2)、(3)小题的区别是4(2)-表示底数是-2,指数是4的幂;而42-表示底数是2,指数是4的幂的相反数。通过第(4)小题指出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如5就是51 ,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 师:同学们思考()n a -与n a -的区别是什么? 2.计算: (1)3(2)-; (2)41()3- (3)62-

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的乘方教案1 北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过程与方法: 1.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初步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广的过程,从中感受化归的数学思想。 2.通过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方意义的过程,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经历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重点: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乘方运算法则,能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难点:正确理解乘方、底数、指数的概念并合理运算。 三、课堂结构设计: 创设情境,探求新知--------即时训练,巩固新知--------探索研究,发现规律------讨论辨析,深化概念---------总结反思,感悟收获。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求新知 棋盘上的数学 古时候,在某个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这个大臣的一个要求。大臣说:“陛下,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1格放1粒米,第2格放2粒米,第3格放4粒米,然后是8粒、16粒、32粒…,一直到第64格。”“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粒?!”国王哈哈大笑,大臣说:“就怕您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米!” 猜想第64格的米粒是多少? 第1格: 1 第2格: 2 第3格: 4=2×2=22 第4格: 8=2 ×2 ×2=23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的运算2.5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方同步练习新版浙教版

2.5 有理数的乘方 第1课时 有理数的乘方 知识点1 乘方的意义 1.x 3 表示( ) A .3x B .x +x +x C .x ·x ·x D .x +3 2.在(-3)4 中,底数是________,指数是________. 3.把下列各式改写成乘方的形式: (1)12×12×12×12×12 =______; (2)(-5)×(-5)×(-5)=________. 知识点2 乘方的计算 4.(-5)2的结果是__________;-52的结果是________. 5.xx·杭州计算-22的结果是( ) A .-2 B .-4 C .2 D .4 6.计算: (1)(-3)2; (2)? ????252 ; (3)(-1) xx; (4)-12 .

7.计算: (1)-2×(-1)3; (2)(-5)4÷(-5)2 ; (3)-32×? ????-132 ; (4)(-1) 2019×(-2)+(-1)xx . 知识点3 乘方的应用 8.你喜欢吃拉面吗?拉面馆的师傅用一根很粗的面条,把两头捏合在一起拉伸,再捏

合,再拉伸,反复几次,就把这根很粗的面条拉成了许多细的面条,如图2-5-1所示.请问这样捏合到第8次后,可拉出细面条的根数是( ) 图2-5-1 A .64根 B .128根 C .256根 D .512根 9. 大肠杆菌每过30分钟由1个分裂成2个,经过3小时后这种大肠杆菌由1个分裂成多少个? 10. 计算(-1)xx +(-1)2019的结果是( ) A .0 B .-1 C .-2 D .2 11.下列各数中,数值相等的有( ) ①32和23;②-23与(-2)3;③22与(-2)2;④425与1625;⑤-(-0.1)3与0.001. A .1组 B .2组 C .3组 D .4组 12.联想一些具体数的乘方,可得当a <0时,下列各式成立的是________.(填序号即可)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方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方》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式运算结果为正数的是( ) A 、-24×5 B 、(1-2)×5 C 、(1-24)×5 D 、1-(3×5)6 2、118表示( ) A 、11个8连乘 B 、11乘以8 C 、8个11连乘 D 、8个别1相加 3、-32的值是( ) A 、-9 B 、9 C 、-6 D 、6 4、下列各对数中,数值相等的是( ) A 、 -32 与 -23 B 、-23 与 (-2)3 C 、-32 与 (-3)2 D 、(-3×2)2与-3×22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23表示2×3的积 B 、任何一个有理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C 、-32 与 (-3)2互为相反数 D 、一个数的平方是94,这个数一定是3 2 6、如果一个有理数的平方等于(-2)2,那么这个有理数等于( ) A 、-2 B 、2 C 、4 D 、2或-2 7、一个数的立方是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 ) A 、 0 B 、0或1 C 、-1或1 D 、0或1或-1 8、如果一个有理数的正偶次幂是非负数,那么这个数是( ) A 、正数 B 、负数 C 、 非负数 D 、任何有理数 9、-24×(-22)×(-2) 3=( ) A 、 29 B 、-29 C 、-224 D 、224 10、两个有理数互为相反数,那么它们的n 次幂的值( ) A 、相等 B 、不相等 C 、绝对值相等 D 、没有任何关系 11、一个有理数的平方是正数,则这个数的立方是( ) A 、正数 B 、负数 C 、正数或负数 D 、奇数 12、(-1)2001+(-1)2002÷1-+(-1)2003的值等于( ) A 、0 B 、 1 C 、-1 D 、2 二、填空题 1、(-2)6中指数为 ,底数为 ;4的底数是 ,指数是 ;5 23??? ??-的底数是 ,指数是 ,结果是 ; 2、根据幂的意义,(-3)4表示 ,-43表示 ; 3、平方等于641的数是 ,立方等于64 1的数是 ; 4、一个数的15次幂是负数,那么这个数的2003次幂是 ; 5、平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 ,立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 ; 6、=??? ??-343 ,=??? ??-3 43 ,=-433 ; 7、()372?-,()472?-,()5 72?-的大小关系用“<”号连接可表示为 ; 8、如果44a a -=,那么a 是 ; 9、()()()()=----20022001433221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1.5.1《有理数的乘方》教案设计

有理数的乘方 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及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初一年级第一章第五节作如下的设计。 一、说教材 1、地位作用: 有理数的乘方是初一年级上学期第一章第五节的教学内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从教材编排的结构上看,共需要4个课时,此课为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又是后继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和开方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铺路架桥的作用。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和转化的数学思想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初步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广的过程,从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3)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归纳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4)经历知识的拓展过程,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3、教学重点: 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方法。 4、教学难点: 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的理解。二、说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式、实践探究式。 三、说学法 根据初一学生好动、好问、好奇的心理特征,课堂上采取由浅入深的启发诱导,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让学生一步一步的跟着动脑、动手、动口,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习方式由“学会”变为“会学”。 四、说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教学和学案两者结合,目的之一是使课堂生动、形象

有理数的乘方第二课时 教案2

2.5有理数的乘方(二) 课 题 2.5有理数的乘方(二) 课时安排 1 教 学 目 标 1.了解乘方的实际运用,对较大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2.掌握科学记数法,会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3.会进行涉及科学记数法的乘、除、乘方、的简单混合运算。 重点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难点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 教 学 过 程 一、前提测评 1、 叫做乘方运算。 2、 (-3)5中,-3是 ,5是 ,幂是 3、 计算:102= ,103= ,104= , 105 = 4、 (-2)4= ,-24= ,25= 。 5、 335??? ??= ,335= 6、 2×32= ,(2×3)2= , 7、 1101= ,(-1) 101= ,0101= 。 8、 ()423-?= ,()()336-?-= ,()()5 214--= ,3 212??? ??= 。 9、 的平方等于144, 的立方等于-125 的平方等于本身, 的立方等于本身。 10、 用“>”、“<”或“=”填空 ①若a <0,则a 3 0; ②若a <0,则a 6 0; ③若a >0,则a 5 0; ④若a =0,则a 10 0; ⑤若a 3<0,则a 0; ⑤若a 4 >0,则a 0或a 课后反馈 教 学 过 程

二、3达标导学 1、 含乘方运算的混合运算 例1 计算:① 422343??? ??÷??? ??- ② 2653121??? ??+-- 练习 计算:① ()2231243??? ??÷-???? ??- ② ()22211223?? ? ???-+??? ??- 2、 科学记数法 (1) 引入 太阳的半径大约是696000千米;光的速度大约是300000000 米/秒。这些数读、写都有困难,可把696000记作6.96×105 , 这就是科学记数法。 由复习知:10n 是在1后面有n 个0,人们就用10n 表示一个大 数。696000表示成 6.96×105的过程是:696000=6.96× 100000=6.96×105 (2) 科学记数法 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 ×10n 的形式,其中a 是整数数位只 有一位的数,这种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例2 用科学记数法记出下列各数:博狗 本文节选于:(https://www.wendangku.net/doc/482386010.html, ) 3、 1000000、57000000、 注意:在科学记数法中,10的指数比原数的 整数位数少1,如原数有8位整数,指数就是 7。 4、 例 3 下列科学记数法表示的各数,原数各是什么 数? 1.1×105、4×106、6.25×104、3.95×107 练习:课本P112练习1、2 5、 例4如果平均每人每天需要粮食0.5千克,那么全国 每天大约需要粮食多少千克?一年呢?(全国人口约 13亿人,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解:见书本50页

1.5.1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教案

1.5.1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 2.内容解析 有理数的乘方是七年级上学期第一章第五节的教学内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从教材编排的结构上看,共需要3个课时,此课为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又是后继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和开方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类比、探究、归纳等过程,提升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转化的数学思想.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及其有关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正确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及幂、指数、底数等概念.

(2)会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2.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能够正确指出有理数乘方的指数、底数、读法和表示意义.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学生能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计算.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节课通过生活体验,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应用;类比探究、归纳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及运算.对于有理数乘方的符号规律,学生很容易由有理数乘法符号法则得出.而对于计算(-a)n和-a n时就很容易混淆,另外在进行分数乘方计算时学生容易忘记加括号,这也是对乘方的基本概念理解认识不足的原因.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乘方相关概念,并合理运用.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问题1:情景一:将一张面积为1的长方形纸片,对折1次,层数为几层?对折2次呢?连续对折5次呢?如何列算式计算其层数? 【师生活动】1.课件出示:情景一:问题1 折叠一次:2层 折叠两次:2×2=22=4层

七年级数学上册《2.5有理数乘方(第2课时)》教案 浙教版

2.5有理数乘方(第2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生掌握科学记数法,会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一个数; 2.了解乘方在生活实际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科学记数法 难点:把一个数表示成带一位整数的数与10的幂相乘的形式 一、复习旧知 1.复习提问:什么运算叫乘方?什么叫幂?5)2 ( 的底数、指数、幂各是多少? 2.计算: 102=(),103=(),104=(),105=(),…… 从计算可得出:指数为2,幂的最末有2个零,指数为3,幂的最末有3个零, 指数为4,幂的最末有4个零,指数为5,幂的最末有5个零,一般地指数为n,幂的最末有n个零,反之亦然。 二、交流对话,探究新知 1.我们经常遇到一些较大的数,为了使较大的数读写方便,我们常常用10的乘方来表示,例如: 600000=6×100000=6×105, 20000000=2×10000000=2×107, 570000000=5.7×100000000=5.7×108 把一个数表示成a(1≤a<10,即带一位整数的数)与 10的幂相乘形式,叫做科学记数法。 从上面三个例子可以得到:第一因数是带一位整数的小 数,第二个因数的指数比原数的位数小1。 例如358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3.58×108-1=3.58×107 而不能写成35.8×106或358×105 ,因这两种表示法中的a不符合条件1≤a<10 三、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1.讲解例3 个性化教学思路及改进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有理数的乘方1》教案

《有理数的乘方一》教案 教学目标 1、在现实背景中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2、正确理解底数、指数和幂的概念; 3、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教学重点 学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情境1: 将一张报纸对折1次变成2层;对折2次变成2×2层;对折3次变成 层;对折4次变成 层;……对折8次变成 层; 情境2: 1根面条拉扣1次成 根;拉扣2次成 根;拉扣3次成 根; ……拉扣6次成 根;……拉扣n 次成多少根?该怎样表示? 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二、新知展开 1、乘方的表示: 2×2×2×2×2×2记作 ,读作 ; 5×5×5×5记作 ,读作 ; 类似地:a a a a ???? 记作 ,读作 ; a n 个 2、乘方的定义: (1)观察上面几个式子有什么特点? (2)定义:求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 ,乘方运算的结果叫 . 3、认识底数、指数、幂. 4、练一练: (1)把下列相同因数的乘积写成幂的形式,并说出底数和指数. (-6)×(-6)×(-6)记作 ,底数是 ,指数是 . 3 232323232????,记作 ,底数是 ,指数是 .

12个 )2()2()2()2(-??-?-?- 记作 ,底数是 ,指数是 . 注意:当底数是负数和分数时,底数应 . (2)把5)21(-写成几个相同因数相乘的形式. 5、例题教学 计算343 6)4()4()3()3(7)2(2)1(-- 计算43 5)3 2()3()53()2()21 ()1(- 6、负数的幂的符号的确定. (1)计算: ______2 1_____21_____)1(_____)1(54710==-=-)、(-=)(-、、 (2)思考:负数的幂的符号与什么有关?如何确定负数的幂的符号? 小结: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 ; 负数的奇次幂是 ,负数的偶次幂是 . 7、计算:3222 3)3(3)3()3(18)2(43)1(----÷-+ 三、活学活用,解决难题 现在来解决棋盘摆米的数学问题: 第一格放2粒米,即12粒 第二格放4粒米,即22粒 第三格放8粒米,即32粒 …… 第六十四格放________米,即642粒,用计算器验证一下第六十四格要放多少粒米? 以此类推,最后一格——第六十四格里是2连乘63次,大约等于922亿亿粒.如一斤米以两万粒计算,就合461万亿斤!将全中国的耕地都拿来种稻米,要好几百年才能收这么多.如果将前面的63格里的米粒也算在内,总数还要增加近一倍!这就是指数的威力,难怪国王不知所措了. 四、课堂练习 1、4)3(-表示 ,34-表示 ; 2、平方等于16的数是 ,立方等于8的数是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