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智能变电站66kV站用变保护通用技术规范(范本)

智能变电站66kV站用变保护通用技术规范(范本)

智能变电站66kV站用变保护通用技术规范(范本)
智能变电站66kV站用变保护通用技术规范(范本)

智能变电站66kV站用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专用技术规范(范本)

智能变电站66kV站用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专

用技术规范(范本)

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范本)目录

智能变电站66kV站用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专用技术规范(范本)

智能变电站66kV站用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

技术规范(范本)使用说明

1. 本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专用部分。

2. 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 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技术规范“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1)改动通用技术规范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

2)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

3)需要修正污秽、温度、海拔等条件。

经标书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技术规范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技术规范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 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技术规范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5. 技术规范的页面、标题、标准参数值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6. 投标人逐项响应专用技术规范中“1 标准技术参数”、“2 项目需求部分”和“3 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专用技术规范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招标文件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相应试验报告。

7. 一次设备的型式、电气主接线和一次系统情况对二次设备的配置和功能要求影响较大,应在专用技术规范中详细说明。

目次

智能变电站66kV站用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技术规范(范本)使用说明 (641)

1总则 (643)

1.1引言 (643)

1.2供方职责 (643)

2技术规范要求 (643)

2.1使用环境条件 (643)

2.2保护装置额定参数 (644)

2.3装置功率消耗 (644)

2.466kV站用变压器保护总的技术要求 (644)

2.566kV站用变压器保护装置的技术要求 (647)

2.6柜结构的技术要求 (647)

2.7智能终端的技术要求说明 (647)

3试验 (647)

3.1工厂试验 (647)

3.2系统联调试验 (647)

3.3现场试验 (647)

4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648)

4.1技术文件 (648)

4.2设计联络会议 (649)

4.3工厂验收和现场验收 (649)

4.4质量保证 (649)

4.5项目管理 (649)

4.6现场服务 (649)

4.7售后服务 (650)

4.8备品备件、专用工具、试验仪器 (650)

智能变电站66kV站用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专用技术规范(范本)

1总则

1.1引言

提供设备的厂家、投标企业应具有ISO 9001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宜具有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OHSAS 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及年检记录,宜具有AAA级资信等级证书、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证书并具备良好的财务状况和商业信誉。提供的保护装置应在国家或电力工业检验检测机构通过型式试验、动模试验和IEC 61850的一致性测试。

投标厂商应满足2.4.2中的规定、规范和标准的要求。招标方在专用技术规范提出的要求投标方也应满足。

中标单位应按买方要求开展相关检验测试。

(注:本批投标设备型式试验、动模试验和IEC 61850的一致性测试报告可在中标后供货前提供。)1.1.1 供方提供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及相关设备应符合Q/GDW 441的要求。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与站控层信息交互采用DL/T 860(IEC 61850)标准,跳合闸命令和联闭锁信息可通过直接电缆连接或GOOSE机制传输,电压电流量可通过传统互感器或电子式互感器采集。供方提供的继电保护及相关设备所采用的技术应遵循Q/GDW 441及本技术规范中与之对应的部分。

1.1.2 本技术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方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1.3 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的条文提出异议,则表示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技术规范的要求;如有异议,应在报价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1.4 本技术规范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的标准执行。

1.1.5 本技术规范经招、投标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1.2供方职责

供方的工作范围将包括下列内容,但不仅仅限于此内容。

1.2.1 提供标书内所有设备及设计说明书及制造方面的说明。

1.2.2 提供国家或电力工业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型式试验报告、动模试验和IEC 61850的一致性测试报告,以便确认供货设备能否满足所有的性能要求。

1.2.3 提供设备安装、使用的说明书。

1.2.4 提供试验和检验的标准,包括试验报告和试验数据。

1.2.5 提供图纸,制造和质量保证过程的一览表以及标书规定的其他资料。

1.2.6 提供设备管理和运行所需有关资料。

1.2.7 所提供设备应发运到规定的目的地。

1.2.8 如标准、规范与本技术规范有明显的冲突,则供方应在制造设备前,用书面形式将冲突和解决办法告知需方,并经需方确认后,才能进行设备制造。

1.2.9 现场服务。

2技术规范要求

2.1使用环境条件

2.1.1 设备储存温度:-25℃~+70℃。

2.1.2 设备工作温度:-5℃~+45℃。

2.1.3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2.1.4 相对湿度:5%~95%。

2.1.5 抗地震能力:地面水平加速度0.3g,垂直加速度0.15g,同时作用。

2.2保护装置额定参数

2.2.1 额定直流电源:220V/110V。

2.2.2 模拟量输入:额定交流电流,5A/1A;额定交流电压,、100V(线电压)。

2.2.3 数字量输入:额定电流,01CFH或00E7H;额定电压,2D41H。

2.2.4 额定频率:50Hz。

2.2.5 打印机工作电源:交流220V,50Hz。

2.3装置功率消耗

2.3.1 装置交流消耗:交流电流回路功率消耗每相不大于0.5V A(I n=1A)或1V A(I n=5A),交流电压回路功率消耗(额定电压下)每相不大于1V A,供方投标时必须提供确切数值。

2.3.2 装置直流消耗:当正常工作时,不大于30W;当保护动作时,不大于50W。供方投标时必须提供确切数值,并在专用技术规范的技术偏差表中列出。

2.466kV站用变压器保护总的技术要求

2.4.1 环境温度在-5℃~+45℃时,装置应能满足规范书所规定的精度。

2.4.2 装置至少应满足表1所列规定、规范和标准的最新版本的要求,但不限于表1所列规范和标准。

表1保护装置应满足的规定、规范和标准

智能变电站66kV站用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专用技术规范(范本)

表1(续)

2.4.3 在雷击过电压、一次回路操作、系统故障及其他强干扰作用下,不应误动和拒动。保护装置静电放电试验、快速瞬变干扰试验、脉冲群干扰试验、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冲击电压试验和绝缘试验应至少符合IEC标准。装置调试端口应带有光电隔离。

2.4.4 保护装置与其他装置之间的输入和输出回路,应采用光电耦合或继电器触点进行连接,不应有直接的电气联系。

2.4.5 保护装置中的插件应接触可靠,并且有良好的互换性,以便检修时能迅速更换。

2.4.6 保护装置应具有直流电源快速小开关,与保护装置安装在同一柜上。保护装置的逻辑回路应由独立的直流/直流变换器供电。直流电压消失时,保护装置不应误动,同时应有输出接点以启动告警信号。直流回路应有监视直流回路电压消失的告警信号继电器。直流电源电压在80%~115%额定值范围内变化时,保护装置应正确工作。在直流电源恢复(包括缓慢的恢复)到80%U n时,直流逆变电源应能自动启动。直流电源波纹系数≤5%时,保护装置应正确工作。拉合直流电源以及插拔熔丝发生重复击穿火花时,保护装置不应误动作。直流电源回路出现各种异常情况(如短路、断线、接地等)时保护装置不应误动作。

2.4.7 应提供标准的试验插件及试验插头,以便对各套保护装置的输入和输出回路进行隔离或能通入电流、电压进行试验。另外,对每面柜的出口跳闸、闭锁信号等输入、输出回路应在柜面上有隔离措施,以便在运行中分别断开。隔离及试验部件应考虑操作的方便性,隔离压板标签栏位置应安装在隔离件本体或隔离件下部。

2.4.8 保护装置的异常及交直流消失等应有经常监视及自诊断功能以便在动作后启动告警信号、远动信号、事件记录等。

2.4.9 保护装置中跳闸出口回路动作信号及启动中央信号的接点应自保持,在直流电源消失后应能维持原有状态。当人工复归后,信号才能复归,复归按钮装在屏上的适当位置,以便于操作,并应有远方复归功能。用于远动信号和事件记录信号的接点不应保持。

2.4.10 保护装置中任一元件损坏时,保护装置不应误动作。

2.4.11 跳闸出口回路采用有触点继电器。跳闸出口继电器触点应有足够容量,跳闸出口继电器触点的长期允许通过电流应不小于5A,在电感负荷的直流电路(τ<5ms)中的断开容量为50W。信

号继电器触点的长期允许通过电流应不小于2A,在电感负荷的直流电路(τ<5ms)中的断开容量为30W。

2.4.12 对于保护装置间不经附加判据直接启动跳闸的开入量,应经抗干扰继电器重动后开入;抗干扰继电器的启动功率应大于5 W,动作电压在额定直流电源电压的55%~70%范围内,额定直流电源电压下动作时间为10 ms~35 ms,应具有抗220 V工频电压干扰的能力。

2.4.13 保护装置与站控层设备通信,标准采用DL/T 860(IEC61850),应满足运行维护、监视控制及无人值班、智能电网调度等信息交互的要求。保护装置向站控层提供的信息符合Q/GDW 396。

2.4.14 保护装置应具备远方修改定值功能、软压板远方投退和定值区远方切换功能,其软压板远方投退功能不允许通过修改定值实现。

2.4.15 保护装置可通过IRIG-B(DC)码对时,也可采用IEC 61588(IEEE 1588)标准进行网络对时,对时精度应满足要求。

2.4.16 测控功能要求

2.4.16.1 具有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控制操作及信息显示等功能,对监控运行设备的信息进行采集、转换、处理和传送,通过网络传给站控层,同时接收站控层发来的控制操作命令,经过有效的判断等,最后对设备进行操作控制,也可独立完成对断路器、隔离开关的控制操作。

2.4.16.2 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

1)采集信号种类。

遥测量:U a,U b,U c,I a,I b,I c,P,Q;

遥信量:保护动作,装置故障,装置异常告警,断路器分、合闸位置,断路器机构信号,远方/就地开关位置,装置压板投退信号等。

2)采集信号的处理。对所采集的输入量进行数据滤波、有效性检查、故障判断、信号接点消抖等处理、变换后,再通过网络传送。

3)信号输入方式。

交流量输入:模拟量或数字量,计算I、U、P、Q、f、cos ;

开关量输入:无源接点输入或数字量。

2.4.16.3 控制操作:

1)操作说明。控制方式为三级控制:就地控制、站控层控制、远方遥控。操作命令的优先级为:就地控制→站控层控制→远方遥控。同一时间只允许一种控制方式有效。对任何操作方式,应保证只有在本次操作步骤完成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

在屏柜上设“就地/远方”转换开关(带钥匙),任何时候只允许一种模式有效;“就地”位置,通过人工按键实现一对一的操作。

所有的遥控采用选择、校核、执行方式,且在本装置内实现,并有相应的记录信息。

2)控制输出的接点要求:提供1组合闸接点,1组分闸接点。

2.4.16.4 事件记录:

1)事件顺序记录:断路器状态变位、保护动作等事件顺序记录。

2)遥控操作记录:记录遥控操作命令来源、操作时间、操作内容。

2.4.16.5 技术指标要求:

1)电流量、电压量测量误差≤0.2%,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测量误差≤0.5%;

2)电网频率测量误差≤0.01Hz;

3)模拟量越死区传送整定最小值≥0.1%(额定值),并逐点可调;

4)事件顺序记录分辨率(SOE)≤1ms;

5)模拟量越死区传送时间(至站控层)≤2s;

6)状态量变位传送时间(至站控层)≤1s;

智能变电站66kV站用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专用技术规范(范本)

7)模拟量信息响应时间(从I/O输入端至远动通信设备出口)≤3s;

8)状态量变化响应时间(从I/O输入端至远动通信设备出口)≤2s;

9)控制执行命令从生成到输出的时间≤1s;

10)控制操作正确率100%;

11)装置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30000h;

12)模数转换分辨率≥14位。

2.566kV站用变压器保护装置的技术要求

2.5.1 装置功能要求:66kV站用变保护由电流速断保护、零序电流保护、过电流保护及本体保护组成。各项功能指标应满足相关的电力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的要求。

2.5.2 保护装置显示故障报告应简洁明了。

2.5.3 打印机的交流电源:220V。

2.5.4 每面保护屏有多台保护装置时安装一台打印机,切换使用。

2.6柜结构的技术要求

2.6.1 对智能控制柜,技术要求详见Q/GDW 430《智能变电站智能控制柜技术规范》,并遵循以下几条要求。

2.6.1.1 控制柜应装有100mm2截面的铜接地母线,并与柜体绝缘,接地母线末端应装好可靠的压接式端子,以备接到电站的接地网上。柜体应采用双层结构,循环通风。

2.6.1.2 控制柜内设备的安排及端子排的布置,应保证各套保护的独立性,在一套保护检修时不影响其他任何一套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

2.6.1.3 控制柜应具备温度、湿度的采集、调节功能,柜内温度控制在-10℃~+50℃,湿度保持在90%以下,并可通过智能终端GOOSE接口上送温度、湿度信息。

2.6.1.4 控制柜应能满足GB/T 1866

3.3变电站户外防电磁干扰的要求。

2.6.2 对非智能普通屏柜,屏体要求详见《国家电网继电保护柜、屏制造规范》,并遵循已发布的《国家电网公司物资采购标准(2009年版)继电保护及自动化卷》相关部分规定。

2.6.3 屏柜内部配线、端子排、接地铜排、屏柜上安装辅助设备等应符合相关规程、标准与反措的规定。

2.7智能终端的技术要求说明

智能终端的技术要求在智能终端的通用技术规范中列出,其供货范围可列在保护装置专用技术规范的“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中,智能终端的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可以不包含。

3试验

3.1工厂试验

卖方提供的设备试验标准应符合IEC及国标、行标的有关规范,并提供每一种型式产品的动模试验报告、型式试验报告和IEC 61850一致性测试报告。

卖方提供的每一套设备出厂之前都应按国家和行业标准以及工厂规定的调试大纲进行出厂检查、性能试验,试验报告应随产品提供。当需做动态模拟试验或数字仿真试验时,模拟系统的接线和参数由卖方与买方在试验前协商确定,按实际系统参数进行试验。

3.2系统联调试验

卖方应按买方需求配合完成买方组织的保护装置功能验证与系统联调试验。

3.3现场试验

现场实际设备接入后,应按照DL/T995在一次设备不带电和带电试运行时做现场试验,卖方应配合完成保护装置的现场调试及投运试验。现场投运前和试运行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和元件损坏,卖方应及时无偿修理或更换,直至符合规范要求。

4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4.1技术文件

卖方提供的技术文件应提供买方所要求的性能信息,并对其可靠性和一致性负责,卖方所提供的技术文件(包括资料和数据)将成为合同一部分。

4.1.1 投标时应提供的技术文件。卖方应随投标书一起提供一般性技术文件,并且应是与投标产品一致的最新版本:

1)产品的技术说明书;

2)产品的型式试验报告和动模试验报告;

3)产品的用户运行证明;

4)产品的软件版本等。

4.1.2 签约后提供设计用的技术文件。卖方应在签约后3周内向买方提供设计用的技术文件:

1)产品的技术说明书;

2)产品及保护屏原理框图及说明,模件或继电器的原理接线图及其工作原理说明;

3)装置的ICD(IED装置能力描述)文件、保护装置虚端子连接图;

4)组屏的正面布置图、屏内设备布置图、端子排图及图例说明;

5)保护屏所用的辅助继电器和选择开关采用的标准;

6)保护屏的安装尺寸图,包括屏的尺寸和重量、基础螺栓的位置和尺寸等。

在收到买方最终认可图纸前,卖方所购买的材料或制造所发生的费用及其风险全由卖方单独承担。

生产的成品应符合合同的技术规范。买方对图纸的确认并不能解除卖方对其图纸的完善性和准确性应承担的责任。

设计方在收到图纸后3 周内返回主要确认意见,并根据需要召开设计联络会。卖方在提供确认图纸时必须提供为审核该张图纸所需的资料。买方有权要求卖方对其图纸中的任一装置任一部件作必要修改,在设计图纸完成之前应保留设计方对卖方图纸的其他确认权限,而买方不需承担额外费用。

4.1.3 设计确认后应提供的技术文件。在收到确认意见后,卖方应在规定时间内向买方提供下列技术文件:

1)4.1.2所列的修改后的正式技术文件;

2)保护装置的内部接线及图例说明,保护屏内部接线图及其说明(包括屏内布置及内部端子排图);

3)保护装置的软件版本号和校验码;

4)产品的使用说明书,包括保护装置的现场调试大纲、整定值表和整定计算说明及计算算例等;

5)通信规约和解释文本及装置调试软件和后台分析软件,以便与计算机监控系统和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联调。

4.1.4 设备供货时提供的技术文件。设备供货时提供下列技术文件和资料:

1)设备的开箱资料清单;

2)产品的技术说明书、使用说明书和组屏图纸;

3)出厂调试试验报告;

4)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书;

5)合同规定的出厂验收试验报告和动模报告和一致性测试报告等。

4.1.5 技术文件的格式和分送要求:

1)全部图纸应为A4幅面,并有完整图标,采用国标单位制。

2)提供的技术文件除纸质文件外,还应包括一份电子文档,并提供可供修改的最终图纸电子文件(图形文件能够被PC机AutoCAD for Windows 2000版支持)。

智能变电站66kV站用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专用技术规范(范本)

3)技术文件(图纸和资料)分送单位、套数和地址在专用技术规范明确。

4.2设计联络会议

4.2.1 若有必要,买方在收到卖方签字的第一批文件后的3周内将举行设计联络会议。

设计联络会议内容:

1)卖方应对修改后的供确认的资料和图纸进行详细的解释,并应解答买方对这些资料和图纸所提的问题,经过共同讨论,买方给予确认,以便卖方绘制正式图纸提供给买方。

2)卖方应介绍合同产品已有的运行经验。

3)卖方应提供验收大纲,工程参数表。

4)买方或设计方应确认保护装置的SV采样值接口、GOOSE接口及MMS接口的类型与数量。

5)设计联络会应确定通信信息的具体内容。

4.2.2 会议需要签订会议纪要,该纪要将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

4.3工厂验收和现场验收

要求满足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中关于工厂验收(现场)的规范。

4.4质量保证

4.4.1 卖方应保证制造过程中的所有工艺、材料、试验等(包括卖方的外购件在内)均应符合本技术规范的规定。若买方根据运行经验指定卖方提供某种外购零部件,卖方应积极配合。卖方对所购配套部件设备质量负责,采购前向买方提供主要国产元器件报价表,采购中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交货时必须向买方提供其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及有关安装使用等技术文件资料。

4.4.2 对于采用属于引进技术的设备、元器件,卖方在采购前应向买方提供主要进口元器件报价表。引进的设备、元器件应符合引进国的技术标准或IEC标准,当标准与本技术规范有矛盾时,卖方应将处理意见书面通知买方,由买卖双方协商解决。假若卖方有更优越或更为经济的设计和材料,足以使卖方的产品更为安全、可靠、灵活、适应时,卖方可提出并经买方的认可,然而必须遵循现行的国家工业标准,并且有成熟的设计和工艺要求以及工程实践经验。

4.4.3 双方签订合同后,卖方应按工程设计及施工进度分批提交技术文件和图纸,必要时,买卖双方尚需进行技术联络,以讨论合同范围内的有关技术问题。

4.4.4 卖方保证所提供的设备应为由最适宜的原材料并采用先进工艺制成、且未经使用过的全新产品;保证产品的质量、规格和性能与投标文件所述一致。

4.4.5 卖方提供的保护设备运行使用寿命应不小于15年。

4.4.6 卖方保证所提供的设备在各个方面符合招标文件规定的质量、规格和性能。在合同规定的质量保证期内(保护设备到货后24个月或SA T后18个月),卖方对由于产品设计、制造和材料、外购零部件的缺陷而造成所供设备的任何破坏、缺陷故障,当卖方收到买方的书面通知后,卖方在2天内免费负责修理或更换有缺陷的设备(包括运输费、税收等),以达到技术规范的要求。质保期以合同商务部分为准。

质保期后发生质量问题,卖方应提供免费维修服务,包括硬件更换和软件版本升级。

4.5项目管理

合同签订后,卖方应指定负责本工程的项目经理,负责卖方在工程全过程的各项工作,如工程进度、设计制造、图纸文件、包装运输、现场安装、调试验收等。

4.6现场服务

在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视买方工作情况卖方及时派出工程技术服务人员,以提供现场服务。卖方派出人员在现场负责技术指导,并协助买方安装、调试。同时,买方为卖方的现场派出人员提供工作和生活的便利条件。

当变电站内保护设备分批投运时,卖方应按合同规定及时派工程技术人员到达现场服务。

根据买方的安排,卖方安排适当时间对设备的正确安装和试验给予技术培训。

4.7售后服务

4.7.1 现场投运前和试运行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和元件损坏,卖方应及时无偿修理或更换,直至符合规范要求。保修期内产品出现不符合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要求,卖方应在4h内响应,并在24h内负责修理或更换。保修期外产品出现异常、设备缺陷、元件损坏或不正确动作,现场无法处理时,卖方接到买方通知后,亦应在4h内响应,并立即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在24h内到达现场进行处理。

4.7.2 对反事故措施以及软件版本的升级等,应提供技术服务。

4.8备品备件、专用工具、试验仪器

4.8.1 对每套保护,卖方应提供必要的备品备件。

4.8.2 卖方应提供安装、运行、检修所需的专用工具,包括专用调试、测试设备。

智能变电站功率振荡解列装置通用技术规范(范本)

智能变电站功率振荡解列装置通用技术规范(范本)

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目录 智能变电站功率振荡解列装置采购标准 技术规范(范本)使用说明 1、本标准技术规范(范本)分为通用部分、专用部分。 2、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范本),通用技术规范(范本)部分条款及专用技术规范(范本)部分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 。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

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①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 ②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 ③需要修正污秽、温度、海拔等条件。 经标书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 ,放入专用部分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5、技术规范(范本)的页面、标题、标准参数值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6、投标人逐项响应专用技术规范(范本)部分中“ 1 标准技术参数表”、“ 2 项目需求部分”和“ 3 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专用技术规范(范本)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招标文件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相应试验报告。 7、一次设备的型式、电气主接线和一次系统情况对二次设备的配置和功能要求影 响较大,应在专用部分中详细说明

智能变电站技术(详细版)[详细]

智能化变电站技术

内容提要
? 智能化变电站概述 ? 如何实现智能化变电站 ? 关键问题分析 ? 智能化变电站技术规范 ? 国内典型工程案例分析

智能化变电站概述-定义
?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给出的定义 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
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 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 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 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化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 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
? 智能变电站派生于智能电网

智能化变电站概述-变电站 内部分层
IEC61850将变电站分为三层
远方控制中心 技术服务
7
变电站层
功能A
16
功能B
9 16
8
3
继电保护
控制
间隔层
控制
3
继电保护
45
45
过程层接口
过程层
传感器
操作机构
高压设备

智能化变电站概述-需要区分的概念
? 变电站层 监控系统、远动、故障信息子站等
? 间隔层 保护、测控等
? 过程层 智能操作箱子(或称智能单元) 合并单元 一次设备智能组件等。

智能化变电站概述-需要区分的概念
? IEC61850变电站
特征: 1)两层结构(变电站层、间隔层,没有过程层); 2)一次设备非智能化,间隔层通过电缆与传统互感器和开关连
接; 3)不同厂家的装置都遵循IEC61850标准,通信上实现了互连
互通,取消了保护管理机; 4)间隔层保护、测控等装置支持IEC61850,直接通过网络与
变电站层监控等相连。
市场特征: 该模式在国网和南网都处于大批量推广阶段,所占比例会越来 越大,以后会成为变电站标配。 例如:华东500kV海宁变、湖北500kV武东变等。

(完整版)《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最新版).doc

《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最新版) 为进一步规范电网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管理工作,保证智能设备安全可靠运行,本规范结合国家电网公司及相关网、省电力公司相关管理标准及现场运行实际,参考各省的《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完成现《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最新版)》,供各单位参考和借鉴。 目录 1 总则 2 引用标准 3 术语 4 管理职责 4.1 管理部门职责 4.2 运检单位职责 5运行管理 5.1 巡视管理 5.2 定期切换、试验制度 5.3 倒闸操作管理 5.4 防误管理 5.5 异常及事故处理 6设备管理 6.1 设备分界 6.2 验收管理 6.3 缺陷管理 6.4 台账管理 7智能系统管理 7.1 站端自动化系统 7.2 设备状态监测系统 7.3 智能辅助系统 8资料管理 8.1 管理要求 8.2 应具备的规程 8.3 应具备的图纸资料 9培训管理 9.1 管理要求 9.2 培训内容及要求 1总则 1.1 为规范智能变电站设备生产管理,促进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保证智能变电 站设备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特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依据国家和电力行业的有关法规、规程、制度,智能变电站技术标准、规范等, 并结合智能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的实际而制定。 1.3 本规范对智能变电站设备的管理职责、运行管理、设备管理、智能系统管理、资料管理 和培训管理等六个方面的工作内容提出了规范化要求。 1.4 本规范适用于江苏省电力公司系统内的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常规变电站中的智能设

备的运行管理参照执行。 1.5 本规范如与上级颁发的规程、制度等相抵触时,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2引用标准 Q/GDW 383-2010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 Q/GDW 393-2010 《 110( 66) kV ~ 220kV 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 Q/GDW394 《 330kV ~ 750kV 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 Q/GDW 410-2010 《高压设备智能化技术导则》及编制说明 Q/GDW 424-2010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 Q/GDW 425-2010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 Q/GDW 426-2010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 Q/GDW 427-2010 《智能变电站测控单元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 Q/GDW 428-2010 《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 Q/GDW 429-2010 《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 Q/GDW 430-2010 《智能变电站智能控制柜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 Q/GDW 431-2010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调试导则》及编制说明 Q/GDW 441-2010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Q/GDW580 《智能变电站改造工程验收规范(试行)》 Q/GDWZ414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 Q/GDW640 《 110( 66)千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标准化设计规范》 Q/GDW6411 《 220kV 千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标准化设计规范》 Q/GDW642 《 330kV 及以上 330~ 750 千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标准化设计规范》 Q/GDW750-2012 《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 国家电网安监 [2006]904 号《国家电网公司防止电气误操作安全管理规定》 国家电网生 [2008]1261 号《无人值守变电站管理规范(试行)》 国家电网科 [2009]574 《无人值守变电站及监控中心技术导则》 国家电网安监 [2009]664 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 国家电网生 [2006]512 号《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 国家电网生 [2008]1256 号《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管理规范(试行)》 3 术语 3.1 智能变电站 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 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 电站。 3.2 智能电子设备 包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接收来自外部源的数据,或向外部发送数据,或进行控制的装 置,例如:电子多功能仪表、数字保护、控制器等,为具有一个或多个特定环境中特定逻辑 接点行为且受制于其接口的装置。 3.3 智能组件 由若干智能电子装置集合组成,承担主设备的测量、控制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在满足相关标准要求时,智能组件还可承担相关计量、保护等功能。 可包括测量、控制、状态监测、计量、保护等全部或部分装置。 3.4 智能终端 一种智能组件,与一次设备采用电缆连接,与保护、测控等二次设备采用光纤连接,实现对

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的区别

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的区别 一、了解智能变电站 1、背景 伴随着工业控制信息交换标准化需求和技术的发展,国外提出了以“一个世界,一种技术,一种标准”为理念的新的信息交换标准:IEC61850标准。在国内,现有信息交换技术在变电站自动化领域体现出来的种种弊端严重制约了生产管理新技术的提高,因此,采用IEC61850实现信息交换标准化已经成为国内电力自动化业界的一致共识,同时,国家电网公司又提出了“建设数字化电网,打造信息化企业”的战略方针,如何提高变电站及其他电网节点的数字化程度成为打造信息化企业的重要工作之一。数字化变电站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因此,数字化变电站是变电站自动化发展及电网发展的结果。 如今,我国微机保护在原理和技术上已相当成熟,常规变电站发

生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电缆老化接地造成误动、CT特性恶化和特性不一致引起故障、季节性切换压板易出错等。这些问题在智能(数字)化变电站中都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另外,微机技术和信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现有的成熟技术也促成了数字化技术在电力行业内的应用进程。这几年国内智能化一次设备产品质量提升非常快,从一些试运行站的近期反馈情况可以看出,智能化一次设备已经从初期的不稳定达到了基本满足现场应用的水平。工业以太网是随着微机保护开始应用于电力系统的,更是成为近几年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主流通信方式。在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站控层与间隔层之间的以太网通信的可靠性不存在任何问题。而间隔层与过程层的通信对实时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通过近两年的研究与实践,这一难点问题也已经解决。可以说原来制约数字化变电站发展的因素目前已经得到逐一排除。 智能(数字)化变电站按照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所要完成的控制、监视和保护三大功能提出了变电站内功能分层的概念:无论从逻辑概念上还是从物理概念上都可将变电站的功能分为三层,即站级层、间隔层和过程层。智能(数字)化变电站作为变电站的发展方向,主要解决现有变电站可能存在的以下问题:传统互感器的绝缘、饱和、谐振等;长距离电缆、屏间电缆;通信标准等。 智能(数字)化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相比,主要需对过程层和间隔层设备进行升级,将一次系统的模拟量和开关量就地数字化,用光纤代替现有的电缆连接,实现过程层设备与间隔层设备之间的通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技术规范(清晰版)讲解(汇编)

Q / GDW 212 — 2008 ICS 29.240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 / GDW 426 — 2010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技术规范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erging unit in Smart Substation 2010-××-××发布 2010-××-××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发布 Q/GDW Q / GDW 426 — 2010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引用标准······················································································································································1 3 基本技术条件··············································································································································1 4 主要性能要求·········································································································

智能变电站发展前景及其关键技术分析

智能变电站发展前景及其关键技术分析 摘要:在时代迅速发展的带领下,我国对于电力的数量需求以及质量要求越来 越严苛,电力行业也是不负众望,为我国的电力用户提供安全、稳定的电力。但 由于数字技术的提高以及能源政策的调整,传统的电力自动化系统已经落后,智 能变电站的建设和发展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本文将简单介绍智能变电站的定义 和优点,分析其关键技术,并探究其在当今社会条件下的展望。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发展;关键技术 一、智能变电站概述 智能变电站是由智能设备和变电站全景数据平台两个核心部分组成。智能设 备能够通过通信光纤之间的连接来获取实时的智能变压器的工作参数和信息,所以,当其工作状态产生变动时,智能设备能够依照控制系统的电压和功率来判断 分接头的调度;当其工作状态遇到障碍时,智能设备能够产生警报且提供相应的 工作参数和数据信息等,另外,智能设备中的高压开关这一设备拥有稳定高效的 开关和控制功能,能够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并及时诊断出设备的问题所在,帮 助工作人员快速高效地排除和修复所遇到的障碍,有效地减少了设备的管理费用,降低运行风险,使其稳定性得到合理的保障。变电站全景数据平台能够采集变电 站电力系统各状态下的工作参数和设备运行数据,能够将变电站的信息源头进行 简单化和一致化处理,实现横纵方向的信息透明化、共享化,进而规范相关信息 的处理方式和接口访问,以满足智能变电站信息库的性能要求,为变电站中一系 列的高级应用功能打下坚实的基石。 二、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前景展望 当今社会条件下,人们对生活的水平和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期望,生活更 加智能,智能的同时是带来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量,随之而来的必然是用电量的 持续上涨,那么只有我国的电力行业不断强化自身的发展,全面保障安全稳定的 持续电力供应,才能满足人们的相应需求。而传统的电力自动化系统已然跟不上 智能化的现代生活,这就要求传统电力网络向智能化发展,只有建立起智能电网,才能够实现智能供电,而智能变电站在智能电网的建立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的一二五计划中也提到了关于智能电网的发展规划,在2015年,我国已成功建成规格110-750千伏的智能变电站上万座。另外,我国政府在智能变电站 的投资在一二五期间达到160000亿元,所以不论从社会需求还是国家的重视度 都可以看出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那么为什么智能变电站能得到 国家的认可,原因就在于智能变电站的能够涉及到发电、点的传输与调配、通信 等等方面,能更好的实现电力资源的分配,另外,智能的变电站在设备的检修方 面也有很大的优势,通过网络大数据的使用,可以更好的对各电站的输电环境以 及设备进行监测。 当然,虽然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也避免 不了问题和挑战。首先,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前提是网络技术的支持,我们必须要 有成熟的网络技术支持。第二,对与智能变电站,我们也需要特殊的材料,那么 这方面的研究也是智能变电站发展的基础。总的来说,智能变电站的是机遇与挑 战并存的,但是在社会发展迅猛的今天,我认为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所以发展的大方向还是好的。 三、智能变电站的关键技术分析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新技术新设备应用研究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新技术新设备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6-04-14T16:08:04.963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1期供稿作者:金一平 [导读] 济南和兴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10)随着近几年的大规模建设,我国电网已初步形成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的格局,电网发展滞后的矛盾得到较大缓解。 金一平 (济南和兴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10) 摘要: 为了贯彻执行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推动设计理念创新,引领智能变电站工程技术进步的目标,本文研究探讨了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一些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形成了“安全可靠、节约环保、功能集成、配置优化”的智能变电站设计方案理念。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3D智能化设计;智能设备;三维设计; 1 引言 随着近几年的大规模建设,我国电网已初步形成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的格局,电网发展滞后的矛盾得到较大缓解。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在电网规模、网络结构、环境保护、应用新技术方面存在较大差距,造成电网输送能力较低、运行经济性较差。为适应我国电网未来的快速发展,新技术的应用已非常必要。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发展目标,未来几年电网规模和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如果不采用新技术,将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投资浪费。在大规模的电网建设中,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等措施后,电网输送能力将大大提高。同时,可以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2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应用 2.1 全站3D智能化设计 应用国际领先的三维电气设计软件Bentley进行全站3D设计,实现了变电站设计智能化、电气距离校验数字化。该软件具有强大的功能: (1)可以快速完成二维原理的设计,智能进行3D设备布置,模拟3D导线,进行导线受力分析,生成导线施工报表等设计工作。还可以完成防雷,接地,照明,电缆敷设等辅助系统设计,帮助设计人员高质高效的完成变电设计的电气部分。 (2)在三维模型中,可以精确地计算带电体之间的空间距离,有效地避免因带电距离不满足要求而造成的设计失误。 (3)从三维模型中可以快速生成二维的平断面图纸,快速完成相关设计。 (4)各专业软件都基于统一的图形平台Microstation和数据平台ProjectWise ,专业间的设计数据可以充分的共享,真正的进行协同设计,提高整体的设计效率。 图1 Bentley软件制图界面 2.2 采用智能化一次设备 (1)智能主变压器 智能变压器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其定义应为:在变压器本体设计中采用传感、通讯、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变压器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和诊断,使设备具备自身状态在线监测、自动控制和诊断评估的功能。并具备智能化的通信接口,即时传递所有监测信息。智能变压器包括变压器本体、传感器和智能组件,变压器本体内部嵌入各类传感器和执行器。智能组件包括智能终端、状态监测单

智能变电站的调试流程及方法

智能变电站的调试流程及方法 一、智能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主要由站控层、间隔层和过程层组成。其中站控层的作用是对全站设备进行监视、控制、告警和交换信息,并即时完成数据的采集监控、操作闭锁、保护管理;间隔层的作用是对间隔层的所有实时数据信息进行汇总,并对一次设备提供保护和控制;过程层则用于电气数据的检测、设备运行参数的在线检测与统计以及操作控制的执行等。 这三层结构通过以太网、光缆等紧密地联接在一起,使得信息的采集、处理、执行等更加迅速便捷。由智能化变电站的结构图可以看出,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基础,在智能电网的体系结构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智能变电站调试流程 2.1变电站调试流程简述 变电站调试流程可分为设备出厂验收、现场调试两大部分。出厂验收是对即将出售的设备进行质量检查;调试工作是对现场安装的设备进行现场调试,现场调试按照流程可分为单体调试、分系统调试、系统调试。 2.2智能变电站调试流程 按照《智能变电站调试规范》执行,职能变电站的调试可按照一下流程:组态配置→系统测试→系统动模(可选)→现

场调试→投产试验。 2.2.1组态配置。组态配置是智能变电站系统设计的一个步奏,是在设计图纸或意图下,进行实例化变电站内各IED设备的ICD文件,并设置为SCD文件。这项工作一般由系统集成商完成后由用户确认,这里的“用户”可以是设备使用单位,也可以是设备使用单位制定的设计调试单位。 2.2.2系统测试。系统测试是为了确保设备主要功能的正确性和设备性能指标处于正常值范围的调试实验,调试包括装置单体调试和变电站各分系统调试。 2.2.3系统动模。系统动模是为了验证继电保护等整体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进行的变电站动态模拟试验。系统动模是在国家认定的实验机构或者具备相应实验资质的实验室进行的实验工作。动模试验的一次接线方式尽可能的与实际工程相一致,实验系统规模较大是,可以减少规模,但应保证能完成各类型保护的所有故障类型的测试。 2.2.4现场调试。现场调试是为了确保系统和设备现场安装连接和功能的正确性而进行的实验。现场调试实验包括回路、通信链路检验及传动试验。同时,设备辅助系统的调试也在现场调试阶段进行。 2.2.5投产试验。投产实验是设备在安装投入使用中用一次电流及工作电压进行检验和判定的试验。投产试验包括一次设备启动试验、核相与带负荷检查。

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

Q / GDW212—2008 ICS 29.240 Q/GDW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 / GDW428—2010 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telligent terminal in Smart Substation 2010-××-××发布2010-××-××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发布

Q / GDW 428 — 2010 目 次 前言.............................................................................................................................. II 1范围 .. (1) 2引用标准 (1) 3基本技术条件 (1) 4主要性能要求 (3) 5安装要求 (4) 6技术服务 (4) 编制说明 (7) I

Q / GDW 428 — 2010 II 前 言 由于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IEC标准等未统一智能变电站智能组件中的智能终端技 术要求等内容,为使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选型、设备采购等工作有所遵循,特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提出的技术性能参数基于国内变电站中智能终端的设计、制造和运行经验。由于智能变电站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本技术规范的相关技术原则将随着技术的发展与成熟逐步修订和完善。 本规范由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提出并解释。 本规范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江苏省电力设计院、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电力试验研究院、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本规范参与起草单位:浙江省电力设计院、陕西省电力设计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浙江电力试验研究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于广耀、戴敏、陈志蓉、曾健、黄晓博、耿建风、王哲、鲁东海、郑旭、李琪林、黄萍、郭宗香、黄国方、阮黎翔、钱锋、宋雪燕、葛斌。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技术综述_唐卫华

doi:10.3969/j.issn.1008-0198.2015.05.001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技术综述 唐卫华1,杨俊武2,欧阳帆3 (1.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07; 2.华北电力大学,河北保定071003; 3.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07) 摘要:本文围绕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技术展开综述。首先描述智能变电站的现状;介绍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定义,逐项分析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重要技术特征,包括一次电气方面主接线优化和新型隔离断路器应用、二次设备的层次化保护控制系统、模块化二次设备、一二次设备集成等;最后对上述技术特征和其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小结,认为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技术是在原有智能变电站技术基础上的提升,但其应用技术的成熟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磨练,对技术人员在吸收新技术方面提出了相应要求。 关键词: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智能化隔离断路器;层次化保护控制系统;模块化二次设备;一二次设备集成 中图分类号:TM7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0198(2015)05-0001-06 收稿日期:2015-07-01Review of new generation smart substation technology TANG Weihua1,YANG Junwu2,OUYANG Fan3 (1.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Co.Ltd,Hunan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Changsha410007,China; 2.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Baoding071003,China; 3.State Grid Hunan Electric Power CorporationResearch Institute,Changsha410007,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new generation smart substation technology.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mart substation are summarized firstly.Then the definition of new generation smart substation is introduced and the important technical features are analyzed in details afterwards,including the optimization of main electrical wiring and the application of new disconnecting circuit-breakers,the hierarchical protection system for secondary equipment,the modular secondary equipment,the integr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equipment.At last,the paper makes a summary of the technical features and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It is believed that the new generation of smart substation technology is based on the original smart substation technology,but the mature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gy also need times,and it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operator in technical level and operation ability. Key words:new generation smart substation;intelligent disconnecting circuit-breakers;hierarchical protection system;modular secondary equipment;integr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equipment 1技术背景 1.1智能变电站建设现状 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建设智能电网,之后实施力度不断加大。从2009年起,国家电网公司先后实施了2批智能变电站试点项目建设,并在总结成果经验基础上,从2011年起开始全面推广建设智能变电站,截止至2013年底,国家电网范围内已投运新建智能变电站823座〔1〕。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稳步推进智能变电站建设,至2014年底共建成智能变电站49座,见表1。 表1湖南电网智能变电站统计表座电压等级 建设年度 20102011201220132014 220kV00279 110kV1001713 第35卷第5期 湖南电力 HUNAN ELECTRIC POWER2015年10月

智能变电站新技术的应用

智能变电站新技术的应用 智能化的变电实施标准,导致变电站的设备和数量上,有所增加,从而能够在主要的问题上,进行处理和决定,以求带来更好地技术应用基础。只有加强节能环保的节能变电新技术,提高整体的能源利用率,智能变电站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才能起到真正的效果。 标签:国网智能;变电站;新技术;应用 1 智能变电站新技术的意义 对于智能变电站的新技术的应用研究,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其中主要是以研究智能变电站的理论方法为主要关键点。对智能变电站的新技术研究,可谓实施智能变电站的新技术提供重要的方法观点和理论基础。并主要围绕智能变电站所要遵循的可靠、安全、节能环保的理念,进行可靠的分析研究。智能变电站所要遵循的可靠、安全、节能环保的理念,能够阻止全球变暖化的趋势,能够有效抵抗环境污染,改善环境,并能够做到节约社会资源,加强可利用资源的应用,为社会创造更多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次便是智能化变电站的新技术,对于全国性智能变电的合理性实施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为随着电子技术的智能化普及,全国各地的变电站已逐渐将智能化要求面向于各个变电站。主要是采用了一种分散式结构作为基础,这大大提高了智能变电站的可靠性、可扩充性、可维护性。智能变电站的技术人员,根据现存的技术条件,研发出一批新型的智能设备和技术,在保证变电站电力运行正常的基础上,逐渐推进整个技术进程。这是对智能变电站新技术进行研究设计的过程,也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设计出一整套建设方案,使得智能变电站的新技术更加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倡导性。 2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创新点 (1)首次在智能变电站实现集中式保护测控方案,保护测控服务器集成了保护、测控、电能计量、故障测距等功能,减少保护测量装置、屏体数量,按常规组屏方案本期大约需要43面柜,按集成一体化方案仅需要10面柜,总体节省度达76.7%。 (2)实现采样值IEC 61850-9-2,对时信息IEEE-1588,GOOSE三网合一技术,实现全站信息共享;实现了过程层合并单元与智能终端一体化设计,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减少了交换机数量40%,减少了装置光纤接口数量67%。 (3)首次实现了变压器油色谱检测“一拖二”模式的变压器设备在线监测功能,提高了监测设备集成度,节约了检修维护成本。 (4)首次实现了单网双套集中式保护装置的检修方案,在各种运行方式及切换过程中均满足继电保护的性能要求,解决集中式保护故障或者检修时影响范

智能变电站规范

智能变电站相关标准和规范汇总 Q/GDW 383-2009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 Q/GDW 393-2009 《110(66)kV~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 Q/GDW 394-2009 《330kV~75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 Q/GDW 11145-2014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标准化现场调试规范》 Q/GDW 11024-2013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导则》 Q/GDW 1808-2012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通用技术条件》Q/GDW 11024-2013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导则》 Q/GDW 1809-2012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验规程》 Q/GDW 1810-2012《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验测试规范》Q/GDW 11050-2013 《智能变电站动态记录装置应用技术规范》 Q/GDW 11051-2013 《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性能测试规范》 Q/GDW 11052-2013 《智能变电站就地化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Q/GDW 11053-2013 《站域保护控制系统检验规范》

Q/GDW 11054-2013 《智能变电站数字化相位核准技术规范》 Q/GDW 11055-2013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 Q/GDW 414-2011《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 Q/GDW 422-2010《国家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技术规范》Q/GDW 426-2010《合并单元技术规范》 Q/GDW 427-2010《智能变电站测控单元技术规范》 Q/GDW 428-2010《智能终端技术规范》 Q/GDW 429-2010《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技术规范》 Q/GDW 430-2010《智能变电站智能控制柜技术规范》 Q/GDW 431-2010《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调试导则》Q/GDW 441-2010《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Q/GDW 580-2011《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验收规范》 Q/GDW 640-2011《110(66)千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标准化设计规范》 Q/GDW 641-2011《220千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标准化设计规范》 Q/GDW 642-2011《330千伏-750千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标准化设计规范》 Q/GDW 689-2012 《智能变电站调试规范》

Q/GDW 431-2010《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调试导则》及编制说明

Q/GDW 431—2010 ICS29.240 29.××× ××× Q/GDW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 / GDW431—2010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调试导则 Guideline for the site commissioning of Automation Systems in Smart Substation 2010-××-××发布2010-××-××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发布

Q/GDW 431—2010 目次 前言.....................................................................................................................................................................................................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调试管理 (1) 4现场调试应具备要求 (2) 5现场调试 (2) 6资料移交和带负荷试验 (3) 附录A(规范性附录)自动化系统现场调试内容 (4) 编制说明 (9) I

Q/GDW431—2010 II 前言 由于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IEC标准等未涉及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调试等内 容,为使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调试工作有所遵循,特编制本标准。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调试是保证自动化系统高质量投运的重要环节,为适应智能电网的发展并规范自动化系统的现场调试工作,按智能变电站技术特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侧重于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现场调试,并对现场调试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规定。 本标准中的自动化系统,是指智能变电站中的计算机监控、继电保护、变电站网络等子系统组成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若智能变电站采用了过程层接口装置,如智能终端、就地采集单元、合并单元等,自动化系统还包含这些过程层接口装置及其网络。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提出和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 本规范参与起草单位:浙江省送变电工程公司、四川电力试验研究院、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唐山供电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池伟、黄晓明、陆承宇、阮黎翔、钱玉春、王松、张雪松、单金华、朱雷鹤、沈冰。

智能变电站实验室项目的技术规范标准

智能变电站实验室项目技术规范 XXX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二〇年八月

目录 1. 总则 (1) 1.1 概述 (1) 1.2 招标范围 (2) 1.2.1 工作范围 (2) 1.3 卖方资格和投标要求 (2) 1.3.1 卖方资格 (2) 1.3.2 投标要求 (3) 1.4 质量保证 (3) 1.5 质保期内的技术服务 (4) 1.6 质保期后的技术服务 (4) 1.7 双方责任 (5) 1.7.1 卖方责任 (5) 1.7.2 买方责任 (5) 1.8 公用语言 (6) 1.9 单位制 (6) 2. 项目概况 (7) 2.1 内蒙古电网智能变电站实验室实现内容 (7) 2.1.1 智能变电站实验室的建设 (7) 2.1.2 二次设备模型的检测 (7) 2.1.3 IEC 61850 通信及功能服务的测试和模拟 (7) 2.1.4 二次回路虚端子连线测试 (7) 2.1.5 智能变电站网络通信记录及分析 (7) 3. 总体要求 (8) 3.1 一般性技术要求 (8) 3.1.1 标准 (8) 4. 技术要求 (10) 4.1 模型检测 (10)

4.2 IEC61850通信测试 (10) 4.3 IEC61850服务器端通信服务模拟 (11) 4.4 IEC61850通信记录分析 (11) 5. 项目测评内容 (12) 6. 项目管理 (13) 6.1 项目实施过程 (13) 6.1.1 项目质量 (13) 6.2 保密要求 (14) 6.3 项目进度总体安排 (14) 6.4 实施人员资质要求 (14) 6.5 验收及测试 (15) 6.5.1 验收 (15) 6.6 设计联络会 (15) 6.7 技术培训 (16) 6.8 技术文档 (17) 6.9 技术服务 (17) 6.9.1 现场服务 (17) 6.9.2 售后服务 (17)

智能变电站技术(详细版)讲解

智能化变电站技术 内容提要 ?智能化变电站概述?如何实现智能化变电站?关键问题分析 ?智能化变电站技术规范?国内典型工程案例分析 智能化变电站概述-定义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给出的定义 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化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派生于智能电网 智能化变电站概述-变电站 内部分层远方控制中心 技术服务7功能A 功能B 9变电站层 3控制继电保护 3控制继电保护 8 16 16间隔层传感器操作机构 过程层接口过程层

高压设备4545IEC61850将变电站分为三层 智能化变电站概述-需要区分的概念 ?变电站层 监控系统、远动、故障信息子站等?间隔层 保护、测控等 ?过程层 智能操作箱子(或称智能单元 合并单元 一次设备智能组件等。 智能化变电站概述-需要区分的概念?IEC61850变电站 特征: 1两层结构(变电站层、间隔层,没有过程层; 2一次设备非智能化,间隔层通过电缆与传统互感器和开关连接; 3不同厂家的装置都遵循IEC61850标准,通信上实现了互连互通,取消了保护管理机; 4间隔层保护、测控等装置支持IEC61850,直接通过网络与变电站层监控等相连。 市场特征:

该模式在国网和南网都处于大批量推广阶段,所占比例会越来越大,以后会成为变电站标配。 例如:华东500kV海宁变、湖北500kV武东变等。 智能化变电站概述-需要区分的概念 ?数字化变电站 特征: 1三层结构(变电站层、间隔层、过程层; 2使用了电子互感器,模拟量通过通信方式上送间隔层保护、 测控装置; 3通过为传统开关配智能操作箱实现状态量采集与控制的数字 化; 4间隔层设备通过网络通信方式从过程层获得模拟量、状态量 并进行控制; 5不同厂家的装置都遵循IEC61850标准,通信上实现了互连 互通,取消了保护管理机; 6间隔层保护、测控等装置支持IEC61850,直接通过网络与 变电站层监控等相连。 智能化变电站概述-需要区分的概念 MMS

国家电网公司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通用技术规范范本解析

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目录 序号名称 编号 1智能终端专用技术规范(范本) 2801 013-0000-01

智能终端技术规范(范本)使用说明 1.本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专用部分。 2.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技术规范“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1)改动通用技术规范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 2)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 3)需要修正污秽、温度、海拔等条件。 经标书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技术规范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技术规范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5.技术规范的页面、标题、标准参数值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6.投标人逐项响应专用技术规范中“1 标准技术参数”、“2 项目需求部分”和“3 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专用技术规范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招标文件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相应试验报告。 7.一次设备的型式、电气主接线和一次系统情况对二次设备的配置和功能要求影响较大,应在专用部分中详细说明。 目次 智能终端技术规范(范本)使用说明 771 1 总则 773 1.1 引言 1.2 供方职责 2 技术规范要求 773

智能变电站调试流程之规范篇

智能变电站调试准备与规范

智能变电站调试准备与规范 编制:刘高峰 校核: 审定: 版本信息

目录 1.智能变电站概述与准备 (1) 1.1.网络结构解析 (1) 1.2.文档资料准备 (2) 1.3.工具准备 (2) 1.4.现场设备验收 (4) 2.全站装置参数分配规范 (4) 2.1.IEDNAME分配 (4) 2.2.IP地址的分配 (5) 2.3.MAC与APPID地址 (5) 2.4.VLAN-ID分配 (6) 2.5.VLAN- PRORITY分配 (7)

智能变电站,是当前电力行业的大趋势!作为集成商,需要首先对全站的网络结构以及工作内容有一个清晰的概念,现在就各个阶段相关工作进行说明。 1.智能变电站概述与准备 目前智能变电站采用的结构基本上都是三层两网。所谓三层指的是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所谓两网指的是GOOSE网、MMS网。结构示意图如下: 图1-1 1.1.网络结构解析 站控层:设备包括主站设备,如监控主机、监控备机、工程师站、远动

机、故障录波、网络分析仪、信息子站等。 间隔层:设备包括保护、测控、电度表、直流、UPS、电度采集器等。 过程层:设备包括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光/电CT、PT、智能机构等。 MMS网:保护、测控等设备与监控通讯的网络,走61850协议。设备包括保护、测控、监控、故障录波等。 GOOSE网: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通过光纤上GOOSE交换机,同时保护、测控也上了GOOSE网,进行信息交换。GOOSE网相当于取代了原来常规站测控、保护的电缆接线工作。连接设备包括MU、智能终端、测控、保护、网络分析仪、故障录波器等。 MU与互感器:目前规约为私有协议。 1.2.文档资料准备 在进行施工时,要尽量充分准备好现场所用的资料,如表1-1: 表1-1 1.3.工具准备 在现场施工,主要包含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 硬件部分: 表 1-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