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市级配电网规划细化规划报告深度规定

地市级配电网规划细化规划报告深度规定

地市级配电网规划细化规划报告深度规定
地市级配电网规划细化规划报告深度规定

十二五”配电网规划滚动修编报告

深度规定

(地市州报告)

【编制单位】

二○一二年XX月

编制说明

1.本深度规定旨在指导南方电网五省区开展2012年“十二五”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滚动修编,适用于各省公司下属的各地(市、州)供电局(公司)、县(区)供电局(公司)。

2.本深度规定在《“十二五”配电网规划修编深度规定》的基础上,根据公司配电网统一规划和构建大规划体系的要求,广泛征求各省市意见,结合年度滚动修编的目的和侧重点修订而成。

3.本深度规定内容可根据各地实际需要,适当增加内容和深度,但深度规定中原有要求内容一般情况下不得自行减少。

4.本深度规定在编制过程中考虑了各地电网发展的差异性,可根据各地市电网自身特点和实际需要,若本地电网现状和规划中没有或无需此项内容可对内容或深度做适当精简,如20千伏(35)千伏电网的应用和发展情况、高压配电网敏感性分析、电气计算等。

5.本次规划以地区(市、州)为单位编制汇总报告,每个区县为一个分册编制分报告。报告主要内容为本地区2012-2015年110千伏、35千伏高压配电网规划,并对各县(区)2012-2015年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进行汇总;分报告主要为县(区)10(20)千伏及以下中低压配电网规划。为方便工作,本深度规定分为两个部分:地区(市、州)“十二五”配电网规划修编深度规定,县(区)“十二五”中低压配电网规划修编报告深度规定。

6、由省公司直管的县(区)局报告编制深度参照地市(州)深度规定执行。

目录

第一章设计依据和主要原则 (1)

1.1任务依据和规划设计范围 (1)

1.2规划设计基础资料来源 (1)

1.3遵循的法规及标准 (1)

1.4供电区分类 (1)

1.5城农网划分 (1)

1.6上级电网规划依据 (1)

第二章地区简介和电网现况 (3)

2.1地区简介 (3)

2.2电网现况 (3)

2.3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4)

第三章上年度规划小结 (5)

3.1输变电项目规划及实际计划实现情况 (5)

3.2中低压配电网规划执行情况分析 (5)

3.32011年重载线路负荷调整方案效果跟踪 (5)

3.4配电网主要运行指标 (5)

第四章电力需求预测 (6)

4.1全市电力需求预测主要结论 (6)

4.2分区(县)电力需求预测结论 (6)

第五章电源规划 (7)

第六章电力平衡 (8)

6.1电力电量平衡的主要原则 (8)

6.2电力平衡及降压容量需求 (8)

第七章规划设计原则 (9)

第八章高压配电网规划 (10)

8.1220千伏及以上电网规划情况介绍 (10)

8.2变电站布点规划 (10)

8.3电网结构规划 (10)

8.4无功初步规划 (10)

8.5电气计算(可选) (10)

8.6敏感性分析(可选) (11)

8.8对上级电网规划的建议 (11)

第九章中低压配电网规划 (12)

9.1中低压配电网规划思路 (12)

9.2中低压配电网规划方案 (12)

9.3中低压配电网规划方案分析 (12)

第十章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 (15)

10.1投资估算采用的经济指标及依据 (15)

10.2投资估算 (15)

10.3经济评价 (15)

第十一章规划评估 (17)

11.1存在问题解决情况 (17)

11.2规划技术原则的落实情况 (17)

11.3供电可靠性评估 (17)

11.4线损率评估 (17)

11.5投资效益评估 (17)

第十二章结论和建议 (19)

12.1主要结论 (19)

13.2尚需进一步研究的关键问题及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19)

第一章设计依据和主要原则

1.1任务依据和规划设计范围

(1)简述本规划任务所依据的文件。

(2)简述本规划涉及的地域范围(含下辖的区县)以及涵盖电压等级。

(3)规划期:规划基准年为2011年,规划水平年为2012~2015年。

1.2规划设计基础资料来源

主要包括规划区域的统计年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城市总体规划,对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有重大影响的各类专项规划,电网运行、统计基础数据,上级电网规划成果等。

1.3遵循的法规及标准

相关的法律、规范、导则和技术原则等。

1.4供电区分类

供电区分类标准主要依据审定的《XX市“十二五”配电网规划修编》供电区分类,各地市可根据最新城市总体规划对供电分区进行微调,并论述调整的理由。

1.5城农网划分

各地区城农网划分,可根据现有各省电网的划分原则进行划分、归类,为后续建设规模及投资划分明确分类原则。

1.6上级电网规划依据

本次配电网“十二五”规划依据220千伏以上电网规划及电源规

划等主网规划成果以各省审定的《XX省“十二五”系统设计》为准。

第二章地区简介和电网现况

2.1地区简介

(1)概要描述地区的地理位置、土地面积、行政区划、气候特点、交通条件、资源优势等内容,给出全市行政区划示意图。

(2)简要分析全市2007-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人均GDP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3)依据最新城市总体规划,阐述城市发展、城镇空间结构、城市规模、交通以及产业结构发展目标或变化趋势等内容。如果与去年发展规划没有变化的可对本部分内容做适当简化,如果发展规划变化较大,需要详细说明。

(4)阐述规划期内,与电网建设密切相关的具体市政建设计划,如道路、产业园区、城中村改造等,在电网规划方案中有所呼应。2.2电网现况

2.2.1全市电网现况综述:

(1)全市用电现况:包括不同口径(全社会、网供、网售)负荷及电量。

(2)全市电源现况:电源总规模,发电量,电源结构,分类分地区列出装机容量和发电量。

(3)全市主网现况:电网覆盖范围、网架结构、运行情况及主要特点,与周边电网联络情况。

2.2.2配电网现况:

(1)高压配电网方面:

高压配电网现状主要简述电网规模、网架结构、运行情况及主要

特点。

列表统计全市变电站、线路规模及运行情况明细。

简述各地市已开展高压配电网工程项目情况,包括建设规模、进度及投产时间等。

对高压配电网主要指标进行列表分析和统计,主要包括:主变不满足N-1的变电站、不满足N-1的线路、重载主变、轻载变电站、重载线路、轻载线路(给出重载、轻载判别标准)。

(2)中压配电网方面:

中压配电网现状分析应以充分说明现状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目的,需分析中压配电网总体概况,并从网络结构水平、负荷供应能力、装备技术水平、中压配电网综合评价四个方面对中压配电网进行分析。

对中压配电网主要指标进行列表分析和统计,主要包括:线路负载率(分不同负载率区间统计,分出重、轻载线路)、线路联络率、线路可转供电率、线路站间联络率、线路装接配变容量、符合典型结线比率、线路平均分段数、残旧开关设备台数、高损配变台数等内容。

(3)低压配电网方面:

低压电网现状分析同样以说明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目的,需分析低压网总体概况,统计配变负荷率(分不同负载率区间统计,分出重、轻载配变)、低压线路规模,分析低压线路主干截面偏小、供电距离偏长的低压线路;统计电压不合格的公用台区个数。

2.3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从网络结构水平、负荷供应能力、装备技术水平等方面分析配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总结。

应对农网现状存在问题进行描述。

第三章上年度规划小结

3.1输变电项目规划及实际计划实现情况

对输变电项目规划及实际计划实现情况进行统计,说明未如期投运变电站对中低压配电网的影响。

3.2中低压配电网规划执行情况分析

对2012年中低压配电网已批复项目来自规划项目库请况进行分析。分析中低压配电网规划执行情况。

3.32011年重载线路负荷调整方案效果跟踪

2011年项目实施后,对重载线路负荷调整效果进行跟踪分析。

3.4配电网主要运行指标

通过对2011年配电网进行现状分析,与2010年配电网各类主要运行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第四章电力需求预测

4.1全市电力需求预测主要结论

根据2011年实绩值,对负荷预测结果进行微调,如各市实际负荷与上一版规划修编负荷相差在10%以上,需要对负荷预测结果进行较大调整的,需要详细说明负荷预测的依据和过程。并将本次规划预测结果与上一版规划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4.2分区(县)电力需求预测结论

在全市负荷预测的基础上,根据分区比重与增长率变化预测结果,进行分区负荷预测。(如某区县发展情况发生较大变化,需要对负荷预测结果进行较大调整的,需要详细说明负荷预测的依据和过程)。并将本次规划预测结果与上一版规划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第五章电源规划

在上一版规划成果基础上,对110千伏及以下新增和机组退役项目方案做调整的,描述调整后的新增和机组退役110千伏及以下电源方案。

第六章电力平衡

6.1电力电量平衡的主要原则

(1)应考虑相邻供电区域之间的电力交换;

(2)进行2012~2015年逐年平衡分析;

(3)选取必要的典型运行方式进行电力平衡,如夏季(丰水期)、冬季(枯水期)的大小方式;

(4)发电设备年利用小时数

(5)水电比重大的地区应选用平、枯两种水文年进行平衡;

(6)应进行规划区及分区平衡和分电压等级的电力平衡;

(7)根据具体情况、规程规定计算需要的降压变电容量。合理选取备用容量,并说明理由。

6.2电力平衡及降压容量需求

(1)全区及分区电力盈缺数值,供需形势分析;

(2)规划分区间及各电压等级电网间的电力流向、规模;

(3)各分区、各电压等级电网需要的变电容量。

第七章规划设计原则

根据《XX市“十二五”配电网规划修编》中审定的规划目标和技术原则,说明是否需进行修订。如有重大修订,应对修订内容、原因进行特别说明。

第八章高压配电网规划

8.1220千伏及以上电网规划情况介绍

简要描述规划期(2012~2015年逐年)地区220千伏及以上电网网架规划情况,介绍变电站布点、电网结构和规模。给出2015年220千伏及以上电网地理接线示意图。

8.2变电站布点规划

(1)根据规划期分地区、分电网、分电压等级的电力平衡,修编110千伏、35千伏电网2012~2015年逐年新增变电容量的布点、规模、建设进度。详细描述与上一版规划中有差异的项目,并分析原因与影响。计算规划实施后全区及分区,逐年的各级电网容载比。

(2)必要时应对变电站的个数和容量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分析、调整。

8.3电网结构规划

(1)根据电网结构规划原则的思路及变电站布点修编结论,修订全市110千伏、35千伏电网2012~2015年逐年规划网架。详细描述与上一版规划中有差异的项目,并分析原因与影响。

(2)提出2012-2015年全市及各分区(县)的线路建设规模。

8.4无功初步规划

介绍地区的无功现状情况,并初步计算规划期内高压配电网的无功规划容量。

8.5电气计算(可选)

根据各地市电网特点和实际需要,如对于以环网运行为主、长距

离供电距离以及电源接入较多的地区应进行必要的电气计算。

电气计算的内容主要包括潮流计算、N-1校核以及短路电流计算。

8.6敏感性分析(可选)

在《XX市“十二五”配电网规划修编》规划方案敏感性分析结论的基础上,结合本次滚动修编对负荷预测结论的调整程度(幅度超过10%),根据需要有选择的对调整后的规划方案进行敏感性分析。

8.8对上级电网规划的建议

对上级电网规划的合理性(如布点数量、容量分布、投产时间、区域位置)进行分析,必要时提出调整建议,作为今后上级电网规划修编时的参考意见。

第九章中低压配电网规划

9.1中低压配电网规划思路

(1)综合各城市自身社会经济发展、负荷需求、现状中低压配电网存在的薄弱环节等因素制定并阐述本地区的中低压配电网规划目的及总体思路。

(2)根据城市与农村配电网的不同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分区建设与改造规划思路。

9.2中低压配电网规划方案

(1)根据负荷预测结果和变电站布点方案修编结论,修订分年度中压配电网新增出线方案。根据中压配电网技术改造原则和现状分析结论,修订分年度中压配电网改造方案。

(2)根据负荷预测调整结果、低压配电网技术原则、现状分析结论,修订低压配电网新建及改造规划方案。

分年度统计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规模,并列出农网部分规模。

(3)逐个描述2013年中压项目建设必要性,详细描述2013年低压项目建设必要性。

9.3中低压配电网规划方案分析

中低压配电网规划方案应与现状电网存在的问题相呼应,在此基础上分析规划项目设立的目的,并进行分类汇总,体现各水平年的规划侧重点。分类如下:

(1)解决中压线路过载;

(2)解决中压线路重载;

(3)解决中压线路末端电压不合格;

(4)变电站新出线满足新增负荷供电;

(5)解决过载配变;

(6)解决重载配变;

(7)新建台区满足负荷需求;

(8)解决电压偏低的台区;

(9)改造安全隐患的中低压线路;

(10)完善网架;

(11)更换残旧设备或线路(含更换高损耗配变);

(12)其它(需说明项目设立的具体原因或实施效果)。

对于某项目具备多重目的时,按照如上顺序,仅选择某一个目的进行统计,优先选择编号靠前的目标。如:某变电站出线项目通过转带负荷同时解决了另一条线路过载问题,则选择项目目的仅(1)即可。各地区可以根据本地区电网的实际特点,增加项目设立的其他原因分析。

根据各类供电区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结合技术原则中制定的中压配电网建设原则,统计并分析规划期间中低压配电网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

第十章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

10.1投资估算采用的经济指标及依据

根据当地实际的设备价格和工程施工报价情况,由各省公司统一组织给出本地区配电网规划所涉及的各种单位工程综合单价。

10.2投资估算

根据规划的工程总量,依据输变电工程设备的单位工程造价,测算2012-2015年全市及各区(县)各电压等级配电网建设投资情况及分类投资情况,并列出农网部分投资。将本次滚动修编后“十二五”配电网投资结论与上一版规划修编进行对比说明。

10.3经济评价

阐述经济评价的思路与方法,按照规划方案列出经营成本、增售电量、资金筹措及来源等基础数据及主要参数,测算资产负债率、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单位电量输配电成本(或电网加价)等经济指标。

具体方法和有关参数选取,可参考根据国家发改委及建设部发改投资【2006】1325号文件(2006年7月3日)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电力工业部电计【1998】134号文件“关于印发《电网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暂行办法》的通知”。

电价测算采用“电网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软件”进行计算。

220千伏及以上电网投资以各省“十二五”系统设计投资数为准。

测算方式一:按全网(主配网)投资测算规划期内单位电量输配电成本。

测算方式二:按配网投资测算规划期内单位电量配电网加价。测算方式三:按农网投资测算规划期内单位电量农网加价。

浅谈面向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网规划方法与应用

浅谈面向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网规划方法与应用 发表时间:2018-06-15T15:24:35.57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3期作者:陈玉明 [导读] 摘要:供电可靠性是主要是指供电系统对用户能够持续供电能力的具体体现。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固原供电公司宁夏固原 756000) 摘要:供电可靠性是主要是指供电系统对用户能够持续供电能力的具体体现。同时,它也是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直接反应了供电系统对用户的服务质量和供电能力,是一个供电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装备水平的综合体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人们对供电系统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严格。因此,进一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不仅是广大用户的期望,同时也是供电企业不懈努力的终极目标。本文主要探讨了面向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网规划方法与应用。 关键词:供电可靠性;配电网规划;方法;应用 1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因素 1.1配电网网络接线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配电网网络接线质量及水平直接影响电网故障修复效率。高水平及高质量的电网网络接线可以使故障检修的时间大大缩短,通常情况下,配电网网络接线水平由接线模式的典型化率来评价。电网网络线路的分段直接影响电网故障的影响范围,一般情况下,一个线路分段中出现电路故障会影响整个分段线路电力的正常供给,因此,缩小电网接线分段的范围可以降低故障的影响范围,但过小的电网接线分段范围会增加电网运行管理的成本,因此,在配电网接线分段时要经过综合的考量,选择适中的分段范围,以在电网运行管理成本控制的基础之上减小故障的影响范围。此外,电网各分段线路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变电站具备的备用主变性能对故障发生后各电网分段之间负载的转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2供电技术水平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配电网的技术水平主要从配电自动化建设水平、带电作业水平、状态监测及检修水平3个角度来衡量。配电自动化系统是指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将配电网的实时运行信息、电网结构、设备状态等信息集成而构成的完整自动化系统。系统的运用可有效提高供电可靠性。带电作业是指在高压电工设备上不停电进行检修、测试的一种作业方法。带电作业是避免检修停电,保证正常供电的有效措施。状态检修是指根据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提供的设备状态信息,判断设备的异常,在故障发生前进行检修的方式。状态检修可减少不必要的检修工作,进而可降低因检修而导致的停电时间。 1.3电网运营管理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电网运行管理对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也有极大的影响。配电网运行管理是配电网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而配电网运行管理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主要分为运行管理模式、运行管理制度、运行管理人员素质、运行管理自动化水平等几方面的因素。首先,配电网运行管理制度直接关系配电网电网构建、电力输送、供电设备管理、故障维护等各个工作环节的开展模式与方法。其次,配电网运行管理人员素质是配电网运行管理工作是否能够高效开展,配电网工作是否能够有条不紊进行的关键。此外,配电网运行管理的自动化水平是影响配电管理工作及配电工作各环节效率的重要因素。配电单位在电网运营管理方面应该积极构建完善的运营管理制度,培养优秀的运营管理人才,提升配电网运行管理的自动化水平,从而提升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2面向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网规划方法与应用 2.1面向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网规划整体思路 面向可靠性的配电网规划整体思路,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对现有配电网的现状进行科学有效地调研、对配电网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有效的分析并制定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方案以及对方案的进一步验证。对配电网现状进行调研主要涉及到的内容有供电企业以及供电区域的整体具体情况进行调研、配电网的可靠性现状进行有效的调研以及对可靠性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调研。在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方案制定的环节,首先要根据调研的配电网数据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找出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薄弱环节,然后再制定该供电区域的供电可靠性目标,最后制定供电可靠性的提高方案的主要依据是以供电可靠性为目标。对制定方案的验证主要是对涉及计算方案在充分执行的前提下能否达到之前设定的供电可靠性的目标。 2.2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薄弱环节的分析方法 供电可靠性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配电网存在设备水平、技术水平、网络结构以及运营管理四个维度。因此,本文主要从这几个维度的角度出发来对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比较系统的相对应的指标体系,以此作为实际调研数据时的主要依据。分析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薄弱环节通过对共带你区域的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进行科学有效的调研,可以做到对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水平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对其进行的调研也是从设备水平、技术水平、网络结构以及运营管理四个角度出发,充分结合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因素相关的指标数据,对引起停电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以及停电时间在总停电时间中所占的比重,通过此种方法可以发现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中的薄弱环节。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进一步做到供电可靠性的提升。 2.3供电可靠性提高方案的制定及应用 2.3.1合理的网络结构 合理的配电网结构是提高用户供电可靠性的基础。为了优化网络结构,一方面应该优化线路的分段数。对于用户较多的线路应多装设线路分段设备,尽量减小分段用户数,以缩小线路的停电范围。另一方面,应该提高线路的环网化率和线路可转供率。配电网环网结构可以实现线路间的负荷转供,进而可以大大提高供电可靠性。 2.3.2提升技术水平 推广带电作业。带电作业是避免检修停电,保证正常供电的有效措施。供电企业应深入研究配网不停电作业技术,形成符合所辖配网实际情况的不停电作业核心技术。在供电企业内部开展配电常规带电作业项目的技术培训,提高实施带电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配电自动化建设。首先,应提前开展配电网通信系统建设,保证信息及时接入是配电网自动化的关键环节。在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及主站系统均具备接人条件的情况下,若没有有效的接人通道,将使自动化系统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次,在推广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同时,应加强配电网运营人员在配电网运行、维护和管理方面的技术水平,提高配电运营部门对配电网故障情况下的反应速度和联合工作能力。推广设备状态监测及检修。首先,应全力推进状态监测模式转变,逐步建立以带电测试为主、停电实验为辅,结合巡视、抽查等多种形式的状态

深圳市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及供电技术导则

深圳市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及供电技术导则 深圳供电局企业标准 Q/3SG—1.03.02—2001 深圳市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及供电技术导则 2001—09—30 发布 2001—10—01 实施 前言 为规范深圳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及用户供电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改造及运行工 作,规范用户电能计量方式,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深圳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的划分、规划设计原则及深圳城市中压配电网、低压配电网的结线方式;规定了用户供电方式与技术要求;规定了电能计量方式;规定了实施配网自动化的原则。本标准的制定参照了有关的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并考虑了深圳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本标准由深圳供电局生技部门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深圳供电局规划分部、深圳供电局计量测试所、深圳 供电局生技工作组。 本标准由深圳供电局规划分部负责解释。

目录 1. 范围 (1) 2. 引用标准及规范 (1) 3. 总则 (2) 4. 一般技术要求 (2) 5. 中低压配电网结线 (5) 6. 用户供电 (7) 7. 用户电能计量方式 (11) 8. 配网自动化原则- (11) 附录A:本标准用词说明 (13) 附图1:城市中压配电结线方式图 (14) 附图2:各类用户高压供电方式示意图 (16) 附图3:含居民用电的综合型低压配电系统分类计量设计示意图 (17) 1. 范围 1.1本标准适用于深圳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及用户供电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改造及运行工作。 1.2根据深圳城市发展规划,特区内的福田、罗湖为市级中心;南山区、盐田区,以及特区外宝安区的新安镇、西乡镇,龙岗区的龙岗镇(龙岗中心城)为次级中心。本标准所指的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即为与上述区域相对应的由深圳供电局运行维护及与其联网的中压(10kV)、低压(380/220V)配电网;本标准所指的用户为在上述区域内由深圳供电局通过中压或低压配电网供电的用户。 2. 引用标准及规范 下列标准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构成本技术导则的条文。本标准发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在被引用标准被修订后,应重新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能源电[1993] 228号“城市电网规划设计导则” DL/T 599-1996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原则” GB 12325-90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GB/T 1454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50052-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3-94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Q/3SG-1.03.01-2001 “深圳电网中低压配电设备技术规范及选用原则” Q/3SG-1.05.01-2001 “110kV变电站设计技术规范” SD325-89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试行)”

智能配电网规划的方法和工具是什么

实现智能配电网规划的关键在于研究开发适合其特点的方法与工具。文章基于第23届国际供电会议规划分会(CIRED2015-S5)中的相关议题,从负荷模拟和预测、网络模拟和表示、规划中广泛涉及的电气计算和分析3个方面介绍了与智能配电网规划有关的方法和工具,旨在为该领域的研究开发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0引言 传统配电网规划一般仅考虑了最严重工况的情形(如最大负荷的预测值),而采用节点负荷的历史极大值对配电网荷载能力及电压分布进行校核计算,这样造成规划方案一般都会事先预留较大的容量裕度,且对配电设备一般不设置监控手段。在负荷增长率较快和无分布式电源(DG)接入的情况下,这种传统方式尚有其合理性。但是,随着智能配电网的发展,负荷越来越主动,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越来越高,造成电网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确定性的规划方法,必然造成电网容量的利用率低、投资建设成本高、故障风险难于掌控等负面后果,而这些又都有可能成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的障碍。 为了提高电网建设的经济性,未来的规划应该主要考虑大概率事件以及小概率大损失事件,这依赖于对长期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对实时运行数据的监测管理,而这又依赖于量测技术和智能装备技术的发展。相应地,配电网规划方法和工具的研究重点也将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考虑不同的负荷量测方式和预测方式。由于可以利用从智能电表获得的时间序列数据,因此可实现基于每小时/每季度的电能计量数据构建较为精确的负荷模型,包括一年以上的预期负荷变化曲线以及描述这一预期变化曲线的正态分布函数。 2)考虑低压网络(LV)规划的需求。由于在低压系统中接入了大量可再生能源,出现了像电动汽车这样具有潜在高同时率的新型负载,并且要求更高的供电质量和用电效率,因此,配电网规划重点必然会逐渐从中压系统转向低压系统。 3)摒弃传统的确定性建模方法。由于需要考虑可能出现的风险、量测和控制手段变化以及规划模型的经济性,在对长期规划方案进行选择时,应采用负荷和DG出力的概率模型来模拟风险,通过合适的概率密度函数来描述未来发电和需求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应采用概率潮流计算方法,在模型中用概率密度函数取代一个个确定性的数值,潮流计算结果则由期望值及其概率分布组成。 国际供电会议(CIRED)致力于展现和推广供电技术及管理方面先进的技术与理念,包括网络元件、电能质量、运行控制和保护、分布式能源、配电系统规划和DSO监管等6个研究分会。其中,配电系统规划分会(S5分会)包含以下4个议题:风险管理和资产管理、网络发展、配电规划、方法及工具。本专题连载分别对应上述4个议题,推出了4篇系列文章:系列文章之一介绍了配电网消纳高占比可再生能源的风险管控方法;系列文章之二和之三分别介绍了配电网的技术发展方向和智能配电网规划的关键技术;本文为系列文章之四,主要介绍能够支持配电网规划和投资的创新性方法、模型与工具;后续还将有3篇文章,主要介绍与智能配电网规划和运行有关的案例分析。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35~110千伏配电网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

附件: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35~110kV 配电网项目可行性 研究内容深度规定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CSG 115003-2011 ICS 备案号: P 2011 – 4 – 20 发布 2011 – 4 – 20实施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发 布

目次 前言 (2) 引言 (3) 1 适用范围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 编制的基本要求 (5) 4 内容及深度要求 (5) 4.1工程概述 (5) 4.2电力系统一次部分 (6) 4.3电力系统二次部分 (9) 4.4变电站站址选择 (12) 4.5架空线路路径选择及工程设想 (15) 4.6大跨越工程跨越点及路径选择 (17) 4.7电缆线路路径选择及工程设想 (18) 4.8海底电缆线路路径选择及工程设想 (20) 4.9环境保护 (22) 4.10项目的节能设计分析 (22) 4.11抗灾减灾分析 (23) 4.12资产全生命周期分析 (23) 4.13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 (24) 4.14结论及建议 (25) 5 附件及附图 (25) 5.1附件 (25) 5.2附图 (25) 附录A(规范性附录)电缆隧道专题报告的内容要求 (27) 附录B(规范性附录) 35~110KV配电网项目可研阶段主要结论及指标表 (29)

前言 根据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一体化管理工作推进的要求,公司组织五省(区)电网公司、有代表性的地市(州)供电局及设计单位规划计划专业技术人员起草本内容深度规定。本规定的编写结合了各省(区)、地市(州)的实际情况,经过征求意见和三次会议集中讨论而形成。 本规定主要起草单位:公司计划发展部、广东电网公司、广西电网公司、云南电网公司、贵州电网公司、海南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佛山供电局、南宁供电局、昆明供电局、贵阳供电局、凯里供电局、台江供电局、海口供电局。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陈旭、邱朝明、戴志伟、曹华珍、张宁、李云芬、张群安、刘长春、罗竹平、陆冰雁、刘东升、郑星炯、刘先虎、廖小文、施坚、雷霖、陈守吉、吴振东、柯景发。 本规定由公司计划发展部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规定自2011年4月20日起执行。

工程设计深度规定2016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016年11月

前言 本规定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9号令)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第662号令),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基础上修编而成。 本规定与2008年版规定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新增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内容。 ——新增装配式建筑设计内容。 ——新增建筑设备控制相关规定。 ——新增建筑节能设计要求,包括各相关专业的设计文件和计算书深度要求。 ——新增结构工程超限设计可行性论证报告内容。 ——新增建筑幕墙、基坑支护及建筑智能化专项设计内容。 ——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在审批、施工等方面对设计文件深度要求的变化,对原规定中部分条文作了修改,使之更加适用于目前的工程项目设计,尤其是民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 本规定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 本规定的主编单位为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 总负责人:李霆 总则、一般要求部分:刘炳清 建筑、总平面部分:翁皓、党春红、李春舫、林莉 结构部分:李霆、徐厚军、郑瑾 建筑电气部分:杜毅威、熊江 给水排水部分:金鹏、涂正纯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热能动力部分:郑小梅、杨允立、吴光林、马友才 技术经济部分:张变兰、聂钢 建筑幕墙部分:王书华 基坑工程部分:陈义平 建筑智能化部分:耿望阳 装配式建筑部分:叶浩文、樊则森、李文、孙占琦、蒋杰、马涛、王炜、张沂

电力系统规划报告

电气系统规划 课程报告 姓名: 学号: 日期:2016年月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 1.引言 现代生产和生活离不开电力,电力部门不仅要满足用户对电力数量不断增长的需要,而且也要满足对电能质量上的要求。所谓电能质量,主要是指所提供电能的电压、频率和波形是否合格,在合格的电能下工作,用电设备性能最好、效率最高,电压质量是电能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电压质量的高低对电网稳定、经济运行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配电网负荷以及电源的大幅增加,不但改变了电力系统的网络结构,也改变了系统的电源分布,造成系统的无功分布不尽合理,大量的无功在低压线路中流动,导致配电变压器和配电线路的供电能力降低。因此,降低网损、提高电力系统输电效率和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是电力系统运行部门面临的实际问题,也是电力系统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供电电压质量是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供电电压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电力系统无功潮流分布是否合理。所以,电力系统无功功率优化和无功功率补偿就构成了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电力系统无功电源的合理配置和对无功负荷的最佳补偿,不仅可以维持电压水平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而且可以降低有功网损和无功网损,提高供电效率,使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经济运行。 2.无功源最佳配置 无功源的合理配置能为系统提高充足的无功储备,以保证电力系统维持安全合理的电压水平。因此,无功源的最佳配置在技术和经济上都是十分重要的。无功源优化配置是一个非线性的混合整数规划间题,它的特点是既保持了电网中变量的整数性质,又完整地包括了对潮流的物理模拟,可以在对电网投资进行优化的同时优化运行方式。 根据解决问题的侧重点不同,对最优配置提出的方法也不同。同样,如果以后还需要解决具体的无功源配置问题,就应该根据问题的特点提出新的方法,以获得无功源配置最优。 3.无功优化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年版)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016年11月 前言 本规定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9号令)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第662号令),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基础上修编而成。本规定与2008年版规定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新增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内容。 ——新增装配式建筑设计内容。 ——新增建筑设备控制相关规定。 ——新增建筑节能设计要求,包括各相关专业的设计文件和计算书深度要求。 ——新增结构工程超限设计可行性论证报告内容。 ——新增建筑幕墙、基坑支护及建筑智能化专项设计内容。 ——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在审批、施工等方面对设计文件深度要求的变化,对原规定中部分条文作了修改,使之更加适用于目前的工程项目设计,尤其是民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 本规定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 本规定的主编单位为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 总负责人:李霆 总则、一般要求部分:刘炳清 建筑、总平面部分:翁皓、党春红、李春舫、林莉 结构部分:李霆、徐厚军、郑瑾

建筑电气部分:杜毅威、熊江 给水排水部分:金鹏、涂正纯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热能动力部分:郑小梅、杨允立、吴光林、马友才 技术经济部分:张变兰、聂钢 建筑幕墙部分:王书华 基坑工程部分:陈义平 建筑智能化部分:耿望阳 装配式建筑部分:叶浩文、樊则森、李文、孙占琦、蒋杰、马涛、王炜、张沂 目录 1 总则 (1) 2 方案设计 (2) 2.1 一般要求 (2) 2.2 设计说明书 (2) 2.3 设计图纸 (6) 3 初步设计 (8) 3.1 一般要求 (8) 3.2 设计总说明 (8) 3.3 总平面 (9) 3.4 建筑 (11) 3.5 结构 (14) 3.6 建筑电气 (17) 3.7 给水排水 (20) 3.8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24) 3.9 热能动力 (26) 3.10 概算 (28) 4 施工图设计 (30) 4.1 一般要求 (30) 4.2 总平面 (30) 4.3 建筑 (32) 4.4 结构 (36) 4.5 建筑电气 (43) 4.6 给水排水 (46) 4.7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50)

配电网规划设计内容体系和收资表格

配电网规划设计内容体系和收资表格 配电网规划设计要全面落实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求,深入分析配电网现状、存在问题及面临的形势,研究提出配电网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技术原则、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指导配电网建设和改造。一方面要以经济社会发展为基础,分析配电网发展需求,合理确定总体发展速度、建设和投资规模;另一方面要根据存在的具体问题和负荷需求,研究制定目标网架结构、站点布局、用户和电源接入方案等,明确工程项目,以及建设时序和投资。 配电网规划设计年限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年限保持一致,与城乡发展规划、输电网规划等相互衔接,规划期年限一般为5年,主要分析现状及问题,明确发展目标,开展专题研究,制定规划方案,提出5年35~110kV电网项目和2年内10kV及以下电网项目。当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较为详细时,配电网规划可展望至10~15年,确定配电网中长期发展方向,编制远景年的目标网架及过渡方案,提出上级电源建设、电力设施布局等方面相关建议。 配电网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多,用户报装变更、通道资源约束、市政规划调整等都会影响配电网工程项目建设。为更好地适应各类变化情况,配电网规划设计应建立逐年评估和滚动调整机制,根据需要及时研究并调整规划方案,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适应性。一、配电网规划设计的内容 配电网规划设计的流程如图1所示,主要内容有: (1)现状诊断分析。逐站、逐变、逐线分析配电网现状,从供电能力、网架结构、装备水平、运行效率、智能化等方面,诊断配电

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分析面临的形势。 (2)电力需求预测。结合历史用电情况,预测规划期内电量与负荷的发展水平,分析用电负荷的构成及特性,进行电力平衡分析,提出分电压等级网供负荷需求,具备控制性详规的地区应进行饱和负荷预测和空间负荷预测,进一步掌握用户及负荷的分布情况和发展需求。 (3)供电区域划分。依据行政级别和负荷密度,参考经济发达程度、用户重要程度、用电水平、GDP等因素,合理划分配电网供电区域,分别确定各类供电区域的配电网发展目标,以及相应的规划技术原则和建设标准。 (4)发展目标确定。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出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目标网架和装备水平等规划水平年发展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5)变配电容量估算。根据负荷需求预测以及考虑各类电源参与的电力平衡分析结果,依据容载比、负载率等相关技术原则要求,确定规划期内各电压等级变电、配电容量需求。 (6)网络方案制定。制定各电压等级目标网架及过渡方案,科学合理布点、布线,优化各类变配电设施的空间布局,明确站址、线路通道等建设资源需求。 (7)二次系统与智能化规划。提出与一次系统相适应的通信网络、配电自动化、继电保护等二次系统相关技术方案;分析分布式电源及多元化负荷高渗透率接入的影响,推广应用先进传感器、自动控制、信息通信、电力电子等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提升智能化水平。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年版完整版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 深度规定年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016年11月 前言 本规定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9号令)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第662号令),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基础上修编而成。 本规定与2008年版规定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新增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内容。 ——新增装配式建筑设计内容。 ——新增建筑设备控制相关规定。 ——新增建筑节能设计要求,包括各相关专业的设计文件和计算书深度要求。 ——新增结构工程超限设计可行性论证报告内容。 ——新增建筑幕墙、基坑支护及建筑智能化专项设计内容。 ——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在审批、施工等方面对设计文件深度要求的变化,对原规定中部分条文作了修改,使之更加适用于目前的工程项目设计,尤其是民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 本规定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 本规定的主编单位为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 总负责人:李霆 总则、一般要求部分:刘炳清 建筑、总平面部分:翁皓、党春红、李春舫、林莉 结构部分:李霆、徐厚军、郑瑾 建筑电气部分:杜毅威、熊江 给水排水部分:金鹏、涂正纯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热能动力部分:郑小梅、杨允立、吴光林、马友才 技术经济部分:张变兰、聂钢 建筑幕墙部分:王书华 基坑工程部分:陈义平 建筑智能化部分:耿望阳 装配式建筑部分:叶浩文、樊则森、李文、孙占琦、蒋杰、马涛、王炜、张沂

配电网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及其决策分析

配电网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及其决策分析 摘要:随着城市电网规划理论的逐步发展,对电网的评估工作要求越来越高。 以层次性、差异性、完整性、适度性、协调性为原则,综合考虑配电网的各个方面,构建了一套系统性的配电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相应指标的评估方法。基于该指标体系下的评估,可以充分体现电网的整体状态,找出电网的薄弱 环节,从而有效地制定电网规划方案。 关键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配电网规划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稳定、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保障环节,其两端分别连接着 输电网和用户终端,配电网的安全、稳定、可靠直接影响工业用户、商业用户和 居民用户的供电安全及可靠性,而且它的电能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电网运行的经 济性。目前,从国内外配电网的发展状况来看,各国的配电网事业正日益受到重视。 配电网规划工作一般是每5年进行1次,甚至在中期还进行规划的滚动修编。规划方案直接关系着配电网建设水平与建设的投资规模,更是保证用户供电质量 与供电可靠性的系统基础。当前配电网规划大多是基于人工方式,通常采用层级 分析法对配电网的设备负载率、可靠性、转供电率、电压合格率等指标进行现状 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设计规划方案并进行评价。 1配电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评价的基础和目标的具体化实现。本文以层次分析法 为纲,将指标体系分为三层,即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通过层次分析 法对电网定性与定量的结果进行有机结合,最大程度地展示电网情况。 1.1构建原则 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配电网综合评价的基础和评价目标的具体化实现。本 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满足的原则如下。 (1)层次性。整个指标体系应该层次分明,既要区别不同电压等级,又要区别各指标层所反映的电网不同状态,最大程度地满足电网运行不同层级管理人员 对电网运行情况感知的需求。(2)差异性。为体现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程度,确定差异化发展目标和建设标准,需对电网进行差异化评价,从而制定差异 化目标,形成真正具有针对性的差异化规划。(3)可获取性。指标应该有相对 简单且可靠的统计数据渠道,具有可操作性。(4)完整性。指标体系涵盖电网 运行不同层面、不同维度、不同业务内容的各方面需求,不遗漏、不重复,点面 俱到。(5)适度性。在保证上述完整性的前提下,每层指标的数量和指标的层 次数量这两个方面需分别找到各自的平衡点。立足于实际工作需要,一步步实施 计划,避免片面追求完美的先进的理论而导致“过度设计”,保证整个指标体系能 够充分体现科学本质,同时尽可能减少在实际应用中,数据报告和工作量的统计 计算。(6)协调性。不同指标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彼此之间互为发展前提, 彼此协调,进而组成一个有机的评价体。 1.2评价指标 1.2.1供电质量 供电质量分析主要从供电可靠性、电压质量、综合线损率三方面着手。对于 现状电网而言,其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可靠率)、用户年平均停电次数、故障 停电时间占比、综合电压合格率、“低电压”用户数占比等指标均可由电能质量管 理系统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统计得出,数据真实可靠,能够很好地反映真实电

城市高压配电网规划方法

城市经济发展对电力需求的增长需要,是城市电网发展的原动力。城市高压配电网的规划建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要接受上一级输电网或地方电厂的电力,另一方面还要起着向下一级中低压配电网提供电源的作用。如何保证城市高压配电网既有充足的接受电力的能力,又能安全可靠地给下一级中低压配电网提供优质可靠的电源,是城市高压配电网规划所要解决的主要任务。 城市高压配电网规划原则 在电力市场条件下,高压配电网规划必须加强对电力市场的研究,提高电力需求预测的水平,以电力需求为导向,既要考虑电网建设的社会效益也要考虑电网建设的经济效益。规划所安排的电网建设项目必须有利于电力市场的开拓,有利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有利于供售电量的增长。 高压配电网的规划建设,也要贯彻电力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和适度超前的方针,加强高压配电网的建设与改造,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 城市高压配电网规划方法 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满足用户对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越来越高的新要求。使近期城市高压配电网的建设,能够兼顾长远目标,更好地发挥送变电工程的效益。 高压配电网规划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体现行业规划的宏观性和指导性,坚持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快高压配电网的技术创新,以确保高压配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 综上所述,电网规划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将电力安全可靠地输送到负荷中心的前提下,使电网的建设和运行费用最小。 在城市高压配电网规划工作中应体现如下四点原则[1]: (1)合理利用能源的原则。要认真研究,科学分析能源分布,合理规划和布局城市高压配电网的骨干网架结构。 (2)电网配套发展原则。电力的生产、供应和销售是相对独立但又不可分割的统一过程,必须同时加大输变电设施、调度通信自动化设施等的规划和 ◆ 华北电力大学 孔维利 陈广娟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侯 勇

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

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配电网络也在不断发展。本文主要针对于中低压配电网,对其规划的现状以及规划设计的工作内容与主要步骤进行简单研究,希望对日后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配电网;中低压;规划;设计 引言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日常生活中对于电力资源需求量也逐渐增多,随之中低压配电线路规划与设计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我国的中低压配电网在规划设计上仍然有着一定缺陷,面对于越来越大的供电要求,已经显得较为吃力。所以对于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的研究,对于我国中低压配电线路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1、国内中低压配电网建设现状及面临问题 目前,国内90%左右的地级以上供电企业已经开始配电系统自动化,有的省份还设计了自己的技术原则。在社会上,已经有多家科研机构致力于配电系统的研究。一系列的努力都为我国的供电方面的问题提供了基础,包括供电的可靠率问题、设备的安全性问题、供电的质量问题等等,并且还对于劳动效率和现代化管理等方面都提供了保障。这一系列的设施技术也是我国的中低压配电网的建设现状现状。总结来看,我国的配电系统也有自己的不足,我国的配电系统发展时间较短,对于基础方面的配备也不够完善齐全,一些试点刚刚开始试验,对于中低压配电网的建设尚没有普及,并且理论研究不足。一般情况下,对于中低压配电网建设,常见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110kV变电站的分布点不平衡,使得10kV中压线路在使用时依然是单辐射线路,这样就使得供电的半径较长,环网率不够高,线路严重过载,致使转供电能力较差,网架结构复杂。而对于0.4kV低压供电系统,农村偏远地区的配变台区供电半径大,电压较低。城市的发展步骤和配电网的发展不协调。 2、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的工作内容与主要步骤 2.1、对于规划的年份与范围进行确定。这点一般是由供电企业来提出具体要求,而规划者可以与自身具体情况相结合,来将自己的建议提出来。 2.2、对于规划数据收集的工作。对于规划数据收据的工作是配电网络规划设计的一个主要步骤,是开展负荷预测以及中低压配电网络现状分析的重要内容。 2.3、对已存在中低压配电网进行分析。这个工作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于现有中低压配电网网架的结构等一系列情况来进行分析,将配电网中存在的一些问

配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

配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 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背景 配电网是电网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和广大用户紧密关联,配电网对实现向用户可靠电力供应、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改善配电网建设运行条件,公司认真组织实施配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不断提升工程管理水平,规范工程建设标准。整体上看,公司配电网建设管理工作成效显著,有效改善了供用电条件,为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和保障。截至2009年底,公司系统110kV及以下配电网投资占电网总投资比例已达到40%以上。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近些年来城市和农村电力需求增势强劲,部分地区用电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公司系统配电网的建设和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现有配电网结构和供电能力已出现难以满足用电发展要求的情况,配电网供电面临着巨大压力和风险。另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公司系统配电网电能质量、供电可靠性还存在较大差距,亟待进一步提高。 为加快配电网发展,改变配电网建设滞后的局面,提高配电网管控力度,更好的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电力需求,公司于2010年年初提出了实施城市和农村配电网统一规划的工作部署,并以此为指导要求进一步深入开展公司系统配电网“十二五”规划工作。与传统配电网规划按照专业分头管理的工作模式不同,“十二五”配电网规

划采取城、农网合一规划,并由公司发展部统一管理,不仅有利于统筹协调城、农网规划工作,而且也有利于实现配电网规划的前瞻性、开放性和灵活性。但是目前公司系统配电网运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在农村地区,配电网基础数据的积累普遍不足,无论是在数据统计范围上还是在数据统计口径上尚不能满足“纵到底、横到边”的大规划体系的要求。上述情况给“十二五”配电网规划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进一步提升配电网管理水平,推动配电网规划工作有序开展,公司适时提出了开展配电网规划指标体系的研究工作。配电网规划指标体系对提高公司系统配电网规划工作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通过引导建立指标数据库,逐步积累覆盖公司各项管理和业务的指标数据,能够为配电网规划提供条件;另一方面将其作为评价配电网统一规划成效的工具,及时对规划实施效果进行检验,能够为配电网的建设改造提供依据。 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目的 配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全面衡量公司配电网规划的工作水平,通过对配电网规划内容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评价,掌握配电网规划方案对规划目标的满足程度和对现状电网的改善程度,并通过指标体系的实施及结果的分析,进一步促进配电网规划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和实践,推进配电网规划工作的精细化、精准化,不断满足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对配电网建设和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 配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主要针对110(66)kV、35kV高压配电网

规范对初步设计图纸深度要求

拟采用 1、相关批复。成果文件是否符合有关主管部门对本工程批示的规划许可技术条件(用地性质、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城市绿线、用地红线、安全间距、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等),以及对总平面布局、周围环境、空间处理、交通组织、环境保护、文物保护、分期建设等方面的特殊要求; 2、总平面图。设计是否结合地域特点、自然环境、气候、交通以及环境保护等要求因地制宜,远近期统筹兼顾、预留发展用地,充分考虑拟保留的地形、地物合理分区和布置工艺区、建构筑物及场地道路等; 3、竖向设计。(1)竖向设计依据(如城市道路和管道的标高、地形、排水、土方平衡等情况);(2)竖向设计是否合理利用地形,综合考虑功能、安全、景观、排水等要求进行竖向布置;(3)防灾措施是否合理,如针对洪水、滑坡、潮汐及特殊工程地质(湿暗性或膨胀性土)等的技术措施。 4、文通组织。(1)人流和车流的组织、道路、出入口、场地布置等是否合理;(2)道路主要的设计技术条件(路面宽度、路面类型、最大及最小纵坡等)。 5、输送管道 (1)设计输送能力是否合适;管道材质、管径壁厚、设计压力是否合理;路由是否最优,合理减少管道长度; (2)交通条件,是否结合实际情况设置了必要的维检修

(3)大中型河流、公路、铁路的穿跨越位置是否满足当地主管部门和规划部门的要求; (4)大开挖穿越是否有无稳管和水工保护措施; (5)定向钻穿越地层是否适宜,埋深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穿越曲线否合理,出入土点是否有合适的施工场地; (6)山体隧道的洞口位置、衬砌型式选择是否合理,地质条件是否适合; (7)管道敷设是否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6、工艺安装 7、建筑结构。(1)建筑物使用功能、功能分区、平面布局等;(2)是否达到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3)是否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其他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4)地基基础和结构设计等是否安全;(5)建筑防火设计;(6)外立面、屋面及内部装修风格。 1、是否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其他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2、地基基础和结构设计等是否安全。 3、是否符合公众利益。 4、施工图是否达到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 5、是否符合作为设计依据的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

配电网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第 1 部分:配电部分(征求意见稿)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Q/ND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ND XXXXX—XXXX 配电网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第1部分:配电部分 Code of content profundity for working drawing design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 projects Part 1: distribution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征求意见稿) -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与定义 (1) 4 总则 (3) 5 施工图设计说明及目录 (3) 6 电气部分 (3) 6.1 设计范围: (3) 6.2 图纸编制 (4) 7 土建部分 (5) 7.1 设计范围: (5) 7.2 图纸编制 (5) 8 施工图预算 (6) 8.1 设计范围: (6) 8.2 施工图预算内容及深度 (6) 8.3 工程量计算原则 (7)

前言 为提高公司配电网建设水平,贯彻落实公司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要求,适应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要求。根据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要求,规范配电网工程设计工作,提高设计能力,全面推广应用标准化建设成果,公司组织编制了配电网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本系列标准共分为 3 个部分: ——第 1 部分:配电部分 ——第 2 部分:配网电缆线路部分 ——第 3 部分:配网架空线路部分 本部分为系列标准的第 1 部分。 本标准是按照DL/T 800-2012标准编写规范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标准分委会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配电网建设办公室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单位):配电网建设办公室、包头供电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陶凯、袁海、樊海龙、任志远、武国梁。 本标准2018年01月首次发布。

施工图设计深度规定

施工图设计深度规定 总平面设计 一、在施工图设计中,总平面专业设计,包括图纸目录、设计说明、设计图纸。 二、设计说明 一般工程分别写在有关的图纸上,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注明设计依据、尺寸单位、比例、坐标及高程系统。 三、总平面图 1、保留的地形和地物。 2、测量坐标网、坐标值。 3、场地四界测量坐标(或定位尺寸),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或用地红线的位 置。 4、场地四邻原有及规划道路的位置,以及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名 称、层数。 5、建筑物、构筑物(人防工程、地下车库、油库、水池等隐蔽工程以虚线 表示)的名称或编号、层数、定位(坐标或相互关系尺寸)。 6、广场、停车场、运动场、道路、无障碍设施、排水沟、挡土墙、护墙的 定位(坐标或相互关系)尺寸。 7、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8.、总平面图应画图例。 四、竖向布置图 1、场地测量坐标网,坐标值。 2、场地四邻的道路、水面、地面的关键性标高。

3、建筑物、构筑物名称,室内外地面设计标高。 4、广场、停车场、运动场地的设计标高。 5、道路、排水沟的起点、变坡点、转折点和终点的设计标高,纵坡度、纵 坡距、关键性坐标,道路表明双面坡或单面坡。 6、挡土墙、护坡或土坎顶部和底部的主要设计标高及护坡坡度。 7、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8、地面坡度用箭头表示。 五、详图:道路横断面、路面结构、挡土墙、护坡、排水沟、广场、运动场地、 停车场等。(以上项目如另外委托作环境设计,本设计可不画。) 六、总图制图规定 1、计量单位: (1)总图中的坐标、标高、距离宜以米为单位,并应至少取至小数点后两位,不足时以“0”补齐,详图宜以毫米为单位。 (2)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的方位角,宜注写到“秒”。 (3)道路的纵坡度、场地平整坡度、排水沟底纵坡度宜以百分计,并应取至小数点后一位,不足时以“0”补齐。 2、坐标注法: (1)总图应按上北下南方向绘制,可向左或右偏移,但不宜超过45°,x为南北方向轴向,x的增量在x轴线上; y为东西方向轴向,y的增量在y轴线上; (2)坐标网格应以细实线表示,测量坐标网应画成交叉十字线,坐标代号宜用“x、y”表示; (3)表示建筑物、构筑物位置的坐标,宜注其三个角的坐标,如建筑物、构筑物与坐标轴线平行,可注其对角坐标。 3、标高注法:

临邑县城乡电网规划报告【模板】

XX县城乡电网规划报告 第一章前言 1.1编制目的和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电网发展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受用地和廊道等条件制约,经常出现规划变电站站址及线路廊道选择困难、征地拆迁成本高昂等问题,甚至造成部分电网规划项目被迫调整,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对用电的需求。为贯彻落实山东省电力公司与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城乡电网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鲁建规字【2015】10号)》要求,满足近、远期我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电网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促进我市电网建设与社会经济和城乡建设协调发展,确保全县电网建设的布置用地和线路架设廊道需求。 1.2规划的依据及基础资料来源 1.地方政府指导性文件 《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XX市XX县人民政府,2011年) 《XX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 《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XX市XX县人民政府,2011年) 《XX县2013年统计年鉴》(XX市XX县统计局,2013年) 2.国家、行业、国家电网公司制订的电网规划、设计和运行类技术导则和规范,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Q/GDW 156-2006) 《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Q/GDW 1738-2012)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T 50293-1999)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DL/T 599-2005) 《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DL/T 5118-2010)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Q/GDW 156-2006)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原则》(Q/GDW 212-2009) 《农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Q/GDW 462-2010) 《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技术原则》(国能新能〔2010〕306号) 《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599号令) 《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项目管理办法》(发改办能源〔2010〕2520号) 《配电网典型供电模式》(发展规二〔2014〕21号) 《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加强配电网规划与建设工作的意见》(国家电网发展〔2013〕1012号)《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规划管理规定》(国家电网企管〔2014〕67号,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印发全面开展配电网标准化建设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家电网运检〔2013〕1323号) 3.其他电网规划相关参考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城市黄线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44号)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98-98)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46号) 《山东电网“十三五”发展规划》 《德州电网“十三五”发展规划》 《临邑电网“十三五”发展规划》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