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治疗现状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治疗现状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治疗现状

钟亚彬;乔晋琳

【摘要】臀上皮神经卡压征,也称作臀上皮神经损伤、臀上皮神经嵌压征、臀上皮神经炎等,主要表现为患侧腰臀部尤其是臀部的持续性疼痛,可向大腿后外侧放射,臀部可有麻木感,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由于该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痛苦,近年来临床工作者对该病在治疗方面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实践与研究,为寻求治疗臀上皮

神经卡压征效果最好且疗效稳定的最佳方案,现将近年来治疗该病的有关报道综述

如下.

【期刊名称】《针灸临床杂志》

【年(卷),期】2011(027)012

【总页数】3页(P55-57)

【关键词】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臀上皮神经:综述

【作者】钟亚彬;乔晋琳

【作者单位】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02;海军总医院,北京10004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6

臀上皮神经卡压征,也称作臀上皮神经损伤、臀上皮神经嵌压征、臀上皮神经炎等,主要表现为患侧腰臀部尤其是臀部的持续性疼痛,可向大腿后外侧放射,臀部可有麻木感,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由于该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痛苦,近年来临床工作者对该病在治疗方面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实践与研究,为寻求治疗臀上皮神

经卡压征效果最好且疗效稳定的最佳方案,现将近年来治疗该病的有关报道综述如下。

刘海永[1]通过针刺阿是穴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在观察的102例患者中,治愈89例,占87.2%;好转12例,占11.8%;未愈1例,占1.0%。总有效率为99.0%,针刺可迅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存积的化学物质的代谢,减轻对神经的刺激,而消除疼痛。张庆力[2]运用温针灸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206例,痊愈165例,占80.1%;显效30例,占14.6%;好转11例,占5.3%。李晓清等[3]通过火针

治疗本病,观察的30例患者中,治愈 22例,占 73.3%;好转 8例,占26.7%。

由于火针能温通助阳、引阳达络,使气血疏通,经脉肌肤得以濡养,则疼痛麻木自除。

张春宝等[4]运用手法与电脑中频治疗臀上皮损伤96例,并进行对比观察发现,手法治疗组48例患者,痊愈34例,占70.8%;显效12例,占25.0%;好转2例,占4.2%。电脑中频治疗48例患者中,痊愈20例,占41.6%;显效23例,占48.0%;好转5例,占10.4%。两组治疗对比观察,手法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电

脑中频治疗组,具有即刻止痛疗效显著、方法简便、病人乐于接受的特点。宋鸿权[5]运用推拿与药物治疗臀上皮损伤100例,并进行对比观察发现,手法组有效率为97.14%,药物组总有效率为83.33%,且P<0.05说明手法组与药物组有明显的差异,手法组疗效优于药物组。马志明[6]采用坐位舒筋手法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征,患者采取坐位,医者以矮凳坐于患者之后,以头顶住患者背部,嘱患者以医者头部为支撑适度后仰。以右侧为例,医者以右手拇指沿患者右侧腰部竖脊肌作轻柔的横向放松弹拨手法,自上而下,往返2~4次,再至患者右侧臀部,以拇指做由内向外上方的弧形放松手法5 min,在髂嵴缘下压痛点或索状硬结处做紧贴皮肤的弧形舒筋弹拨复位松解手法(由内向外上方单向),力量适当加大,反复10次。对54例患者进行观察,治愈32例,好转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

疗程最短4天,最长25天,平均12天。在常规推拿手法上加坐位舒筋手法对于

本病不失为一种有效、简便的疗法。

张泽斌等[7]采用长圆针辨证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对162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每周治疗1次,经1~3次治疗(平均1.23次),治疗3~10结筋点(平均6.5点)。结果治愈158例,占98%;显效4例,占2%;无效0例,占0%;总有效率为100%。

段朝霞等[8]采用铍针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对56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最少治疗1次,最多3次。经1个月至 6个月的随访,治愈 38例,占67.85%,显效 12例,占 21.42%,有效 6例,占10.71%,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

通过对56例患者的两大临床征状记分评判,对比前后的分值变化,经t检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孙捷等[9]采用铍针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对236例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通过痛疼指数评分进行疗

效评价,治愈148例,显效23例,好转20例,无效5例,有效率97.87%,疼

痛视角模拟指数的治疗前后情况,治疗前为6.019 2±0.399 5,治疗后为

0.8988±0.011 9,经统计学处理(组间t检验)显示两者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

丛培军等[10]通过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征患者86例,优71例,良13例,差 2例,优良率达97.67%。刘卫校[11]分别采用针刀与封闭疗法对臀上皮神

经卡压综合征的73例患者进行治疗,针刀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9%,封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9.5%。骆军等[12]采用小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对8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组48例患者采用小针刀治疗,对照组32例使

用电针治疗。其结果治疗组治愈52.1%,对照组治愈率21.9%,两组比较有极显

著性差异(P<0.01)。其针刀治疗的有效率高达100%,电针治疗的有效率为

84.4%。杨海文等[13]采用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征,对96例患者进行观察,

疗效优的有62例,占65%;良25例,占26%;好转8例,占8%;优良率为92%。1年后随访有6例复发,经同法治疗后痊愈。

叶田等[14]采用红花注射液对臀上皮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痛点封闭治疗,治愈

率68.3%,好转率24.2%,总有效率92.5%,红花注射液有较强的活血祛瘀作用,对臀上皮神经损伤疗效显著。何炯成等[15]、陈吉利等[16]运用野木瓜注射

液进行局部注射治疗,均取得显著疗效。野木瓜注射液是从野木瓜中提取的有效成份精制而成的中药制剂,主要成份为三萜皂苷、酚类和氨基酸等,具有祛风止痛、舒筋活络功能。刘新明等[17]采用神经阻滞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征,对53例患者运用2%利多卡因5 ml、0.9%生理盐水10 ml、曲安奈德40 mg/ml、B122 mg/4 ml、赖氨匹林0.58/2 ml混合液进行痛点的神经阻滞,5~7天治疗1次,

3次为一疗程。其阻滞治疗1次疼痛消失者41例,占77.35%;2次者11例,占20.75%;3次者1例,占1.8%,总有效率为99%。神经阻滞方法的药物作用针对

性极强,对神经的挤压、局部微循环的改善、解除肌肉血管痉挛、阻断传导路、防止和抑制纤维组织增生变性均起到有效作用,最终达到消除疼痛之目的。

宋敏[18]采用封闭配合手法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观察的42例患者中,经1次治愈者19例,占45.24%,经2次治愈者11例,占26.19%,经3次治

愈者12例,占28.57%,总治愈率为100%。王平等[19]采用推拿配合局部封

闭治疗臀上皮神经综合征,观察患者29例,采用多种推拿手法并用,并配合1%

的利多卡因与醋酸曲安耐德混合液局部封闭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连续治疗3疗程,并随访1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16例,显效8例,好转4例,

无效者1例,治愈率为55.17%,总有效率为96.55%。结论:推拿配合局部封闭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效果满意。朱俊琛等[20]采用痛点注射结合弹拨手法

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83例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3例,行痛点阻滞结

合弹拨手法治疗;对照组40例,以痛点针刺结合弹拨手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

率为9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痛点注射结合弹拨手法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的效果显著优于针刺弹拨组。

王峥等[21]采用针刀配合温针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将7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采用温针配合针刀治疗;对照组34例,单纯使用温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刀配合温针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疗效优于单纯温针治疗。李良平等[22]采用针刀配合熏蒸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将8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针刀治疗,针刀治疗后第3天开始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给

予封闭疗法。观察组有效率为95%,痊愈率为 72.5%,对照组有效率为 75%,痊愈率为37.5%,通过统计学分析观察组的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观察组

的痊愈率与对照组相比 P<0.005,数据说明针刀配合中药熏蒸比单纯的封闭组疗

效好。周广明等[23]对52例臀上皮神经卡压征患者采用小针刀疗法配合局部注射2%利多卡因3 ml、维生素B12500 ug、曲安奈德20 mg及红花注射液5 ml

混合液。结果痊愈39例,占75%,好转13例,占25%,总有效率100%。钟康华等[24]采用痛点小针刀松解及推拿治疗82例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治愈

70例,占85.3%,无效者为零,有效率为100%。结论:小针刀配合推拿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疗效满意。刘萍[25]采用小针刀配合TDP理疗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其治愈率为88%,有效率为100%。

王学志[26]将50例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手法治疗配合中频电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甲钴胺、维生素B1、B6等营养神经性药物配合针灸治疗。治疗组30例患者,治愈11例,占37%,显效10例,

占33%,有效为8例,占27%,无效为1例,占3%,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20例患者,治愈6例,占30%,显效5例,占25%,有效为5例,占25%,无效为4例,占20%,总有效率为80%。由此看出手法结合中频电刺激治疗,疗效

明显且肯定,值得推广。

通过对2001年以来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临床治疗文献的分析,虽然治疗手段较丰富,临床疗效也得到进一步提高,但总的来说都不是十分理想。从所检索的文献看,推拿、针灸等单一疗法起效缓慢,针刀等闭合性松解术治疗疗效虽较快,但手术治疗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并要求术者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且针刀等闭合性手术的治疗机理尚缺少科学的基础实验研究。封闭疗法只是起暂时的治疗作用,长远疗效观察不佳。通过对文献的分析还发现,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及临床疗效评判标准,难以在医学界得到推广,因此制定统一的诊断和疗效评判标准,将有利于临床疗效的评估和疗法的选择,从而选择出最佳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

[1]刘海永.针刺阿是穴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102例[J].河北中医,2003,

25(12):911

[2]张庆力,温针灸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206例[J].河北中医,2001,

23(3):211

[3]李晓清,刘明.火针治疗臀上皮神经疼痛综合征30例[J].中国针灸,2005,25(11):767

[4]张春宝,崔金先.手法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综合征临床研究[J].广西医科大

学学报,2005,22(2):254-255

[5]宋鸿权.推拿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100例临床观察[J].按摩与导引,2003,19(4):7-9

[6]马志明.坐位舒筋手法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4):560-561

[7]张泽斌,焦会妮,樊慧姝.长圆针辨证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162例[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2):130-131

[8]段朝霞,任丰涛.铍针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56例临床观察[J].微创医学,2007,2(1):61-62

[9]孙捷,陈旭辉,王西迅.铍针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5,13(3):29-30

[10]丛培军,王春叶.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86例[J].山西中医,2001,17(5):35

[11]刘卫校.针刀松解治疗臀上皮神经综合征[J].中国临床康复,2003,

25(6):280

[12]骆军,唐峰.小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2):108-109

[13]杨海文,马罕怿,郭言川.小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96例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0):1234-1235

[14]叶田,马勇胜.红花注射液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66例[J].中医药学报,2002,30(4):30

[15]何炯成,王艮存,陈继红.野木瓜合剂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16(5):27

[16]陈吉利,吴建华.局部注射治疗臀上皮神经痛112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6,15(6):45

[17]刘新明,吴凤琴.神经阻滞治疗臀上皮神经嵌压征[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37(3):259-260

[18]宋敏.封闭配合手法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42例[J].颈腰痛杂志,2004,25(4):284

[19]王平,郑常军,孙巧云.推拿配合局部封闭治疗誉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29例[J].新中医,2010,42(2):77-78

[20]朱俊琛,刘德春.痛点注射结合弹拔手法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43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8,27(3):26

[21]王峥,潘长青.针刀配合温针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73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6,12(10):55-56

[22]李良平,孙玉萍.针刀配合熏蒸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J].按摩与导引,2008,28(4):12-13

[23]周广明,陈丽霞.小针刀配合局部阻滞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征[J].实用疼

痛学杂志,2007,3(2):429-430

[24]钟康华,招仕富.小针刀并推拿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按摩与导引,2006,26(5):44

[25]刘萍.小针刀配合物理疗法治疗臀上皮神经痛6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9):1191

[26]王学志.综合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J].颈腰痛杂志,2010,

31(4):313-314

【相关文献】

[1]刘海永.针刺阿是穴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102例[J].河北中医,2003,25(12):911

[2]张庆力,温针灸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206例[J].河北中医,2001,23(3):211

[3]李晓清,刘明.火针治疗臀上皮神经疼痛综合征30例[J].中国针灸,2005,25(11):767 [4]张春宝,崔金先.手法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综合征临床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22(2):254-255

[5]宋鸿权.推拿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100例临床观察[J].按摩与导引,2003,19(4):7-9 [6]马志明.坐位舒筋手法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

25(4):560-561

[7]张泽斌,焦会妮,樊慧姝.长圆针辨证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162例[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2):130-131

[8]段朝霞,任丰涛.铍针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56例临床观察[J].微创医学,2007,

2(1):61-62

[9]孙捷,陈旭辉,王西迅.铍针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5,

13(3):29-30

[10]丛培军,王春叶.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86例[J].山西中医,2001,17(5):35 [11]刘卫校.针刀松解治疗臀上皮神经综合征[J].中国临床康复,2003,25(6):280

[12]骆军,唐峰.小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

26(2):108-109

[13]杨海文,马罕怿,郭言川.小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96例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

合杂志,2010,19(10):1234-1235

[14]叶田,马勇胜.红花注射液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66例[J].中医药学报,2002,30(4):30 [15]何炯成,王艮存,陈继红.野木瓜合剂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16(5):27

[16]陈吉利,吴建华.局部注射治疗臀上皮神经痛112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6,15(6):45 [17]刘新明,吴凤琴.神经阻滞治疗臀上皮神经嵌压征[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37(3):259-260

[18]宋敏.封闭配合手法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42例[J].颈腰痛杂志,2004,25(4):284 [19]王平,郑常军,孙巧云.推拿配合局部封闭治疗誉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29例[J].新中医,2010,42(2):77-78

[20]朱俊琛,刘德春.痛点注射结合弹拔手法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43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8,27(3):26

[21]王峥,潘长青.针刀配合温针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73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6,12(10):55-56

[22]李良平,孙玉萍.针刀配合熏蒸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J].按摩与导引,2008,

28(4):12-13

[23]周广明,陈丽霞.小针刀配合局部阻滞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征[J].实用疼痛学杂志,2007,3(2):429-430

[24]钟康华,招仕富.小针刀并推拿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按摩与导引,2006,26(5):44

[25]刘萍.小针刀配合物理疗法治疗臀上皮神经痛6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

13(9):1191

[26]王学志.综合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J].颈腰痛杂志,2010,31(4):313-314

中图分类号:R246.6

手法配合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手法配合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摘要目的探讨手法配合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作用机理。方法80例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手法配合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配合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2~3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9%,高于对照组的6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配合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相互补充,事半功倍,疗效确切。 关键词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手法;针刀;红外偏振光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臀上皮神经行经过程中受到肌肉、筋膜、骨性纤维管的卡压或嵌顿,而引起的腰臀部疼痛[1]。临床中多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3横突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混淆误诊率高。本院收治患者80例采用手法配合针刀,辅以红外偏振光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2015年收治的80例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男58例,女22例,年龄28~55岁,平均年龄41岁,病程1~3个月。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33例)。 1. 2 诊断标准①患者腰臀部疼痛,尤其是臀部刺痛、酸痛或撕裂样疼痛。 ②第三腰椎横突处和髂嵴中点及其下方有固定压痛点或胀麻感,并向大腿后方放射,一般不超过膝关节。 1. 3 治疗方法 1. 3. 1 治疗组①手法治疗: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屈膝屈髋位,俯卧位时腹部垫枕,充分放松腰臀部肌肉,按本院“邵氏无痛治疗法”[2],重点对腰方肌、腰大肌、腹内外斜肌、臀大肌、臀中肌、梨状肌及腰背筋膜进行手法治疗,尤其是针对一些条索样、增厚、团块样病灶采用增力点压,松解粘连,酸困即可,避免放射,20~30 min/次,1次/d,10 d为1个疗程。②针刀治疗:俯卧位,选出治疗点,根据手法治疗位置,选取病灶明显,如条索状、团块状按之酸困,顽固且不易松解开的病灶,同时选取腰3横突、髂嵴中部易卡压处作为治疗点,常规消毒铺巾,刀具Ⅰ型4号,直型针刀,操作时,针刀与肌束走行平行,分别进行横向、纵向松解,有吃针感,治疗后局部病灶明显松弛,拔出针刀,压迫创可贴覆盖即可,1次/周,3次为1个疗程。③理疗:采用红外偏振光治疗仪,针对手法治疗中病灶明显部位,选取治疗点,进行局部照射治疗,15 min/次,1次/d,10 d为1个疗程。 1. 3. 2 对照组①手法理疗同治疗组;②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B6、迈之灵、甲钴胺等营养神经药物。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

1.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是指臀上皮神经在其行径途中的骨纤维管、筋膜的出入点、神经本身因损伤、水肿、粘连而受到卡压,引起相应神经支配部位疼痛的综合征。 临床表现:患者自觉腰臀部疼痛,尤其是臀部呈刺痛、酸痛或撕裂样疼痛,疼痛位置较深,区域模糊。急性期疼痛较剧烈,向大腿后外侧放射,一般不超过膝关节;慢性期可见臀部麻木,无下肢麻木;行走、站立均痛,起坐闲难、疼痛加重、腰部使不上劲,需扶物或由人帮助,腰部功能活动受限。对侧肢体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加强试验阴性,屈膝屈髋试验阳性,可在臀部查到明显的压痛点。 2鉴别诊断本病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1)腰椎间盘突出症:该疾病的疼痛常超过膝关节且在腹压增加时可加重症状,直退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相应神经根椎旁压痛试验阳性, CT、MRI可明确鉴别。(2)梨状肌综合症:在臀中部可找到横条状的病变,该部位有明显压痛,髋关节内收和内旋受限并加重疼痛。(3)腰3横突综合征:该疾病的特征性压痛点在腰三横突尖部作鉴别。(4)腰椎管狭窄症:其疼痛比较重。腰后伸试验阳性,下肢肌力、反射、感觉均可出现异常,并且根据CT、MRI不难做出鉴别。 治疗: 1.在腰臀部循臀上皮神经的行径路线查找明显的压痛点,选择确定治疗部位,然后针对治疗点进行点、按、揉、拨等手法治疗,力量大小以病人有酸胀痛感,但不抗拒为准,时间为30rain,每天一次。 2. 中频电刺激治疗:每日两次。

3.口服甲钴胺、维生素B1、B6等营养神经性药物。 4.针灸治疗:常选用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委中、环跳、阿是等穴进行针灸治疗,一天一次。 5.局部封闭:用复方倍他米松0.5mL和2%利多卡因3mL混合液在髂嵴中点或髂嵴中下2~3 cm压痛点处注射,1次/5 d,3次1疗程。讨论: (1)一般认为臀上皮神经来源于L1-3脊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外侧支有肌支和皮支:肌支支配竖脊肌,皮支走行至髂嵴上方骶棘肌外缘处穿出腰背肌筋膜后层到皮下,然后跨越髂嵴到臀部为臀上皮神经,分布于臀部和股外侧皮肤,入臀以后继续在筋膜中下行,可达股后下部。臀上皮神经从起始到终止,大部分行走于软组织中。当臀上皮神经在其越过髂嵴及穿出臀部深筋膜处受嵌压时即产生疼痛。除了外力直接作用导致神经损伤外,躯干向健侧过度弯曲旋转时,臀上皮神经受牵拉,可发生神经的急慢性损伤,或向外侧移位造成神经水肿粘连而出现症状。 (2)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也称作臀上皮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患侧腰臀部尤其是臀部的持续性疼痛,可向大腿后外放射,臀部可有麻木感。但如果疏于鉴别诊断,且过分依赖影像学资料,往往将其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从而进行不恰当的治疗。 ①臀上皮神经卡压症:有腰臀部疼痛,尤以臀部疼痛明显,呈刺痛、酸痛或撕裂样疼痛。急性期疼痛较剧烈,并可向大腿后侧放射,但常不超过膝关节。患侧臀部可有麻木感,但无下肢麻木。患者常诉起坐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治疗现状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治疗现状 钟亚彬;乔晋琳 【摘要】臀上皮神经卡压征,也称作臀上皮神经损伤、臀上皮神经嵌压征、臀上皮神经炎等,主要表现为患侧腰臀部尤其是臀部的持续性疼痛,可向大腿后外侧放射,臀部可有麻木感,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由于该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痛苦,近年来临床工作者对该病在治疗方面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实践与研究,为寻求治疗臀上皮 神经卡压征效果最好且疗效稳定的最佳方案,现将近年来治疗该病的有关报道综述 如下. 【期刊名称】《针灸临床杂志》 【年(卷),期】2011(027)012 【总页数】3页(P55-57) 【关键词】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臀上皮神经:综述 【作者】钟亚彬;乔晋琳 【作者单位】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02;海军总医院,北京10004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6 臀上皮神经卡压征,也称作臀上皮神经损伤、臀上皮神经嵌压征、臀上皮神经炎等,主要表现为患侧腰臀部尤其是臀部的持续性疼痛,可向大腿后外侧放射,臀部可有麻木感,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由于该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痛苦,近年来临床工作者对该病在治疗方面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实践与研究,为寻求治疗臀上皮神

经卡压征效果最好且疗效稳定的最佳方案,现将近年来治疗该病的有关报道综述如下。 刘海永[1]通过针刺阿是穴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在观察的102例患者中,治愈89例,占87.2%;好转12例,占11.8%;未愈1例,占1.0%。总有效率为99.0%,针刺可迅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存积的化学物质的代谢,减轻对神经的刺激,而消除疼痛。张庆力[2]运用温针灸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206例,痊愈165例,占80.1%;显效30例,占14.6%;好转11例,占5.3%。李晓清等[3]通过火针 治疗本病,观察的30例患者中,治愈 22例,占 73.3%;好转 8例,占26.7%。 由于火针能温通助阳、引阳达络,使气血疏通,经脉肌肤得以濡养,则疼痛麻木自除。 张春宝等[4]运用手法与电脑中频治疗臀上皮损伤96例,并进行对比观察发现,手法治疗组48例患者,痊愈34例,占70.8%;显效12例,占25.0%;好转2例,占4.2%。电脑中频治疗48例患者中,痊愈20例,占41.6%;显效23例,占48.0%;好转5例,占10.4%。两组治疗对比观察,手法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电 脑中频治疗组,具有即刻止痛疗效显著、方法简便、病人乐于接受的特点。宋鸿权[5]运用推拿与药物治疗臀上皮损伤100例,并进行对比观察发现,手法组有效率为97.14%,药物组总有效率为83.33%,且P<0.05说明手法组与药物组有明显的差异,手法组疗效优于药物组。马志明[6]采用坐位舒筋手法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征,患者采取坐位,医者以矮凳坐于患者之后,以头顶住患者背部,嘱患者以医者头部为支撑适度后仰。以右侧为例,医者以右手拇指沿患者右侧腰部竖脊肌作轻柔的横向放松弹拨手法,自上而下,往返2~4次,再至患者右侧臀部,以拇指做由内向外上方的弧形放松手法5 min,在髂嵴缘下压痛点或索状硬结处做紧贴皮肤的弧形舒筋弹拨复位松解手法(由内向外上方单向),力量适当加大,反复10次。对54例患者进行观察,治愈32例,好转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

骨科精读5分钟带你全面掌握: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诊治要点!

骨科精读5分钟带你全面掌握: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诊治要点! 皮神经在走行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受到慢性卡压而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并表现出一系列神经分布区的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营养障碍甚至运动功能障碍,统称为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周围神经的细小神经分支”“周围神经卡压包含皮神经卡压”,如:肩胛背神经卡压、颈神经后支卡压、臀上皮神经卡压、股外侧皮神经卡压、腓浅神经皮支卡压等等。 临床许多皮肤感觉障碍的病变与一些痛症均与皮神经卡压有关,常被诊断为“慢性软组织损伤”、“肌筋膜炎”,接受多种方法长期反复的治疗而疗效欠佳。目前人们工作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此病的发病率呈日益增高的趋势,迫切要求我们寻求一种有效,安全,快捷,经济的治疗方法。为此董福慧教授提出了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这一新的病名,并对其病因病理及诊断治疗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病因病理 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根据其主要临床表现,如感觉过敏、感觉减退、感觉缺失、感觉过度、疼痛等常见症状,在祖国医学中属于“麻木”、“不仁”、“痹症”、“痛症”等范畴。 病因 解剖性:某些特定的解剖部位易使神经受压,如狭窄且缺乏弹性的腕管和肘管, 神经干与众多的肌腱走行于容积相对固定的骨纤维管道中,任何炎性渗出或软组织增生肥厚,均可造成对神经的挤压。 再如关节周围的骨性隆起, 肌肉的附着点等,这些部位的神经末梢分布特别丰富,软组织的结构致密,活动范围相对较小。若在这些部位复加急、慢性损伤、腱鞘滑膜炎、骨关节病、肿物、先天性异常的肌肉和纤维带等局部因素,则更易产生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全身性:生理性妊娠、更年期的妇女、老年人以及某些全身性病的患者易发生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这类全身性疾病包括糖尿病、类风湿病、强直性脊柱炎, 肢端肥大症、酒精中毒、甲状腺功能低下、尿毒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 一、概述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也称作“臀上皮神经损伤”、“臀上皮 神经炎”、“臀上皮神经痛”等,以腰臀部酸痛或撕裂样疼痛为主要 表现。容易与腰肌劳损等疾病相混淆,患者常因误诊而延误治疗针刀1~2次即可治愈该病。 二、局部解剖 1、T12-L3脊神经后外侧支的皮支组成 大部分走形在软组织中 ①四段:骨表段、肌内段、筋膜下段、皮下段 ②六点:出孔点、横突点、入肌(骶棘肌)点、出肌点、出筋膜点、入臀点。 2、一管:骨性纤维管道(髂嵴、骶棘肌、腰背筋膜) 臀上皮神经入臀后分为三支(前、中、后),在筋膜中穿行,中支最粗大,最长者可到达臀后部腘窝水平以上。(此为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痛不过膝的原因) 三、病因病理 1、解剖因素 臀上皮神经在髂嵴骨纤维管处容易受到卡压。 2、损伤因素 如躯干向健侧国度弯曲或者旋转时,臀上皮神经受牵拉, 引起神经的急、慢性损伤,可导致臀上皮神经在横突点、 出筋膜处的多重卡压。 3、患侧腰部尤其是臀部的疼痛,呈刺痛、酸痛或撕裂样痛。呈持续性,很少间断。 4、疼痛部位较深,区域模糊,没有明显界限。 5、急性期疼痛较剧烈,并可向大腿后不放散,长不过膝。患侧臀

部可有麻木感。 6、患者常诉起坐困难,弯腰时加重。 四、诊断要点 多数患者在腰3横突及髂嵴中后份压痛,直抬高试验阴性,腱发射正常。 五、治疗 1、针刀治疗 体位:俯卧位 体表定位:髂嵴中后部压痛明显处, 刀口线与脊柱纵轴方向一致; 层次: 皮肤 皮下组织 髂嵴骨面 针刀向上移动有落空感时,到达髂嵴上缘的骨性纤维管。 六、注意事项 对病情严重,针刀松解髂嵴出卡压效果不明显时, 需作患侧臀上皮神经经腰3横突点的松解。针刀操作方法 参考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针刀操作方法。 七、手法治疗 针刀术毕,患者仰卧位,屈膝屈髋1~2次。 八、康复治疗 针刀术后,即患者仰卧30分钟。术后48小时,嘱患者做弯腰锻炼。每次10分钟,每天2次。 九、药物治疗 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3天。 ——————————————————————————————

针刀精确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病例分享

针刀精确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病例分享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臀上皮神经行经过程中受到卡压或嵌顿等损伤而引起的腰臀部疼痛,又称之为“臀上皮神经损伤”、“臀上皮神经嵌压症”、“臀上皮神经炎”、“臀上皮神经痛”等,临床上多见于中老年人。其误诊率高,且常规治疗疗效有限,针刀松解治疗,疗效确切。 病理病因 1、解剖因素 臀上皮神经在髂嵴骨纤维管处容易受到卡压。 2、损伤因素 如躯干向健侧国度弯曲或者旋转时,臀上皮神经受牵拉, 引起神经的急、慢性损伤,可导致臀上皮神经在横突点、 出筋膜处的多重卡压。 3、患侧腰部尤其是臀部的疼痛,呈刺痛、酸痛或撕裂样痛。呈持续性,很少间断。 4、疼痛部位较深,区域模糊,没有明显界限。 5、急性期疼痛较剧烈,并可向大腿后不放散,长不过膝。患侧臀部可有麻木感。 6、患者常诉起坐困难,弯腰时加重。

针刀治疗 (1)体位俯卧位。 (2)体表定位两侧第三腰椎横突、两侧髂嵴中后部压痛点。 (3)常规消毒铺巾,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每个治疗点注药1ml。 (4)针刀治疗: 第1支针刀松解左侧第三腰椎横突尖的粘连瘢痕刀口线与脊柱纵

轴平行,针刀体与皮肤垂直,严格按四步进针刀规程进针刀,针刀经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肌肉,直达横突骨面,针刀体向外移动,当刀下有落空感时,即达左侧第三腰椎横突尖,在此用提插刀法,切割胸腰筋膜中层在横突尖的粘连、瘢痕3刀,深度0.5cm,以松解臀上皮神经在横突尖部的粘连和瘢痕。 第2支针刀松解左侧髂嵴中后部臀上皮神经的入臀点的粘连和瘢痕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针刀体与皮肤垂直,严格按四步进针刀规程进针刀,针刀经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肌肉,直达髂嵴骨面,针刀体向上移动,当刀下有落空感时,即到髂嵴上缘臀上皮神经的入臀点,在此纵疏横剥3刀,深度0.5cm,以松解臀上皮神经的入臀点的粘连和瘢痕。 第3~4支针刀松解右侧第三腰椎横突尖与髂嵴中后部臀上皮神经的入臀点的粘连和瘢痕针刀操作与左侧相同。术毕,拔出所有针刀,压迫止血3分钟,创可贴覆盖针刀口。 针刀术后手法治疗屈膝屈髋2次 注意事项:针刀术后嘱患者平躺3~5分钟,以防晕针刀。 讨论分析一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好发于老年人臀上皮神经主要由T12~L3脊神经后外侧支组成,左右各一,其大部分行走在软组织中,其行程可分为6点4段,即出孔点、横突点、入肌点、出肌点、出筋膜点、入臀点6个点;以及骨表段、肌内段、筋膜下段、皮下段4个段。在行程中出孔点、横突点、入臀点均为骨纤维管,在腰神经后外侧支的行程中存在多处受压的解剖因素,其中以入臀点处更明显。

温针灸配合肘压推拿法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征的疗效观察

温针灸配合肘压推拿法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征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以“温针灸配合肘压推拿法”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78例臀上皮神经卡压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 用“温针灸配合肘压推拿法”,选取“臀上皮神经的臀前、臀中、臀后压痛敏感点” 为主要穴位,对照组采用温针灸法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评定,连续治疗2个疗程,并坚持腰腹肌训练,在1年后进行 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温针灸配合肘压推拿法”沿“臀上皮神经的臀前、臀中、臀后压痛敏感点”治疗臀上皮神经卡 压征具有非常理想的疗效。 【关键词】臀上皮神经痛卡压征;臀前、臀中、臀后压痛敏感点;肘压推拿法;温针灸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5-0142-03 臀上皮神经卡压征,又称臀上皮神经损伤、臀上皮神经炎、臀上皮神经痛, 是临床上引起腰臀部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临床常易误诊[1]。在临床治疗本 病的治疗方法很多,如针刀疗法[2]、痛点封闭、温针灸法、银针、铍针[3]、药酒、推拿手法等。笔者在本院2013~2015年门诊及住院部治疗臀上皮神经痛患者78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选取本院2013~2015年根据临床表现及体征,并结合腰椎X线、CT或 MRI排除其他腰椎疾病确诊为臀上皮神经卡压征78例患者。入选患者均有弯腰、行走及坐起时症状加重,髂前上棘与髂后上棘连线中点下方tinel's征阳性。将 上述78例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男性15例,女性25例;年龄20~68岁,平均(37.5±9.23)岁,病程10d~2.0年。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22例;年龄20~65岁,病程7d~1.5年。2组患者性别、年龄、 病程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 诊断标准:①病因病史:有腰臀部急性闪挫扭伤史或慢性劳损史。②自觉 症状:一侧腰臀部弥散性刺痛或酸痛,当有急性扭伤时疼痛较剧,可有下肢牵扯 样痛,但多不过膝,弯腰明显受限,起坐困难。③查体:在髂嵴最高点内侧2~ 3cm处(即臀部外上象中点)有压痛明显点,早期患者在间歇期触诊可诱发臀上皮 神经痛症状[4],中晚期患者均可找到局部条索、硬结或压痛敏感点,弯腰和向健 侧的侧弯及旋腰活动受限,股四头肌肌力正常,膝关节腱反射正常,髂前上棘与 髂后上棘连线中点下方tinel's征阳性,直腿抬高试验及屈颈压胸试验阳性,生 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2.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予以温针灸法配合肘压推拿法治疗,对照组予以温针灸法治疗。 具体方法如下: 2.1 温针灸法 采用温针灸。治疗原则:温经散寒、行气活血、通络止痛。选穴:L1-L5水平的各腰椎夹脊穴、臀区阿是穴、肾俞、秩边、环跳、委中、承山、悬钟、昆仑。 操作方法:嘱患者俯卧位,穴位局部用0.5%聚维酮碘溶液常规消毒后,选择

综合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95例

综合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95例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也称“臀上皮神经损伤”、“臀上皮神经痛”等。是指臀上皮神经经过臀部受到压迫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青壮年及体力劳动者多见。多为一侧腰臀部弥散性疼痛或麻木,呈钝痛、酸痛等,向臀下方及胸窝放射,临床上比较多见,且常可误诊为腰突症。我科自2008年1月~2010年10月采用一般治疗、神经阻滞及针刀治疗本病95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病例共95例,其中男66例,女29例;年龄18~62岁,其中18~20岁2例,21~30岁25例,31~40岁33例,41~50岁20例,51~60岁12例,60岁以上3例。病程7天~3年。右侧发病47例,左侧发病33例,双侧发病15例。 病史:有腰臀部损伤史55例,受风寒湿因素者26例,长时间坐姿不正者9例,无明显诱因者5例。 症状:所有患者均有腰臀部疼痛,尤以臀部疼痛明显,呈弥散性疼痛,或钝痛、酸痛、刺痛或撕裂样疼痛,呈持续性或休息痛,有时向臀下方及大腿后放射,但不超过梋窝,在弯腰、行走、坐起等动作时疼痛加重,腰部不能用力。 体征:腰部及患侧髂后上棘的外下方按压时疼痛明显,或有条索状物,触压时患者感到酸胀麻困疼痛难忍,并且向大腿后侧放射。伴L3横突尖压痛60例,伴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者18例,膝腱、跟腱反射均无异常,肌张力正常,病理体征未引出。 影像学检查:62例患者有CT或MRI检查,示L4-5轻度膨出者多见,但无根神经性症状,95例均有X线检查,示正常者38例,腰椎侧弯19例,骨质增生57例。 一般治疗:①休息;②中频治疗,1次/日,20分钟/次;③针刺患侧大肠俞、气海俞、秩边、环跳、殷门等腧穴,1次/日,30分钟/次;④TDP灯烤电,1次/日,30分钟/次。 臀上皮神经阻滞治疗:患者取俯卧位,腹下垫薄枕。以臀上部最明显的压痛点为穿刺点,此点多位于髂棘中点下方2~3cm处,针垂直刺入皮肤,然后针尖朝上逐渐向髂棘下缘斜刺,由浅入深向皮下刺入皮肤及筋膜下肌肉层作扇形浸润注射,一般注入消炎镇痛液10~15ml。然后于棘间隙外侧3~4cm处确定穿刺点,局麻下用7号8cm长针垂直刺入4~5cm,针尖触及横突或患者有麻或触电感后,回抽无血注入消炎镇痛液10ml,之后在L2~3、L4~5横突背侧用同法阻滞L2和L4后外侧支神经。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一,什么是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也称臀上皮神经损伤、臀上皮神经嵌压、臀上皮神经炎、臀上皮神经病等。臀上皮神经受损而产生的腰、腿、臀疼痛综合征,临床上并不少见。 二,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及病理臀上皮神经发自腰1~3神经的后外侧支,在骶棘肌外缘穿出,通过腰背肌筋膜进入皮下,跨越髂嵴分布到臀部后方的皮肤。一般认为,在臀上皮神经行程中,越过髂嵴进入臀部时,被腰背筋膜与髂嵴行程的骨纤维管固定。腰部不当运动使神经在髂嵴的骨纤维性管道外口处卡压,或周围瘢痕组织以及脂肪疝嵌顿压迫,或偏出正常的走行位置,神经支瘀血、水肿,形成条索,即中医伤科所称“筋出槽”。也有人提出,臀上皮神经在走行过程中存在多处卡压点的可能。部分臀上皮神经卡压是由于上腰段的小关节紊乱引起,通过手法或神经阻滞可以缓解神经支的卡压症状。神经的多重卡压理论认为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产生可以缘于神经干多处受到压迫,即使每处的压迫不足以产生临床症状,而加在一起则完全可能造成功能障碍。提示临床上产生症状的神经卡压,不能仅仅注意该神经的入臀点部位,必须考虑存在其他卡压点的可能。

三,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在临床表现上,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病人多数有腰臀部外伤史,感受寒凉史。主要表现为腰臀部疼痛,可呈刺痛、酸痛或撕裂样疼痛。可有向大腿后方的牵涉痛,但疼痛多不过膝关节。部分患者可出现臀上区皮肤感觉障碍,弯腰受限,不能屈髋或直立,行走困难。 临床查体上,本病患者的压痛点大多位于髂嵴中点下方3~4cm,即臀上神经入臀点,位置固定,可有向臀下及大腿后方的放射感。压痛点深部可触及条索状隆起的肌束,慢性患者可有臀部肌肉萎缩。腰部肌肉多有紧张、痉挛等症状,腰部前屈受限。如触及上腰段棘突偏斜、条索状韧带剥离硬结、棘突侧方压痛并向臀部放射提示可能存在上腰段关节紊乱。 影像学检查上,一般来说X片及肌电图检查并无特异性表现,故并无太大意义。

臀上部疼痛、麻木、灼热感,应排除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臀上部疼痛、麻木、灼热感,应排除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容易误诊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例分析 疼痛、感觉异常部位(左上图) 临床上,碰到很多仅臀上部疼痛、麻木、感觉减退或烧灼样感觉过敏(上图所示),少数向大腿后外侧放射,但其腿部疼痛多不超过膝关节平面。多伴有腰痛,但其腰痛常处于一侧,而脊柱正中无任何症状或体征。 弯腰起坐、穿低腰牛仔裤或腰带较宽会明显加重或诱发上述症状。 查体在臀上皮神经经过髂骨嵴处有明显压痛点(距髂后上棘约6-7cm),并向臀部放射疼痛,有时可触及髂周条索状结节。可查及臀上部感觉减退或痛觉过敏,但肌肉收缩运动无影响,取坐位或弯腰时患者疼痛加重。

定位压痛点

压痛点的放射痛区域 此类患者,常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而按照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一般效果不佳。 我国认识这个疾病的大多数是中医骨伤科或康复理疗科,而西医脊柱外科或骨科很多医生却对这个疾病认识较少。而这部分容易就诊于骨科门诊,因此容易导致误诊误治。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上述病人应该诊断为“臀上皮神经炎”,也被称之为“臀上皮神经损伤”或“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国内多称之为“臀上皮神经炎”,而国外则多称之为“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我认为“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这个名称更贴切、更符合实际。发病原因 臀上皮神经是由L1-3脊神经后外侧支组成的,从胸腰筋膜穿过后于髂脊平面(大约相当于系腰带水平)到达皮下。 臀上皮神经到达皮下,分布于臀上部、髂嵴周缘及大粗隆的皮肤。由于各支在行程中穿过坚厚的腰部肌层与胸腰筋膜,并通过骨纤维隧道跨过坚硬的髂骨嵴后,到达臀上部,因此臀上皮神经容易受到伤害。 劳损(反复扭转腰部、系宽腰带)和外伤(猛烈向健侧弯曲腰部)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手术治疗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手术治疗 目的总结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先行压痛点封闭结合理疗,经过保守治疗3个月无好转手术。结果术后证实筋膜脂肪疝8例,脂肪瘤3例,筋膜增厚卡压臀上神经4例,术后疼痛即消失,随访1~5年症状无复发。优良率100%。结论本病主要靠症状、体征诊断,髂嵴下方的压痛点或痛性结节;利多卡因封闭试验是确诊的重要依据。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应手术治疗,效果理想。 标签:臀上皮神经;卡压;疝;手术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是由于臀上皮神经在穿过髂嵴部位受到卡压所产生的腰臀部弥散性疼痛和感觉异常,向臀下方及腘窝放射为特征的一种疾病[1]。临床表现易与臀部肌肉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小关节综合征,大腿肌肉拉伤及肌筋膜炎等疾病相混淆。主要靠症状、体征确立诊断。根据病因病情采取手术可取得很好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3年1月~2009年10月,手术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15例。其中男7例,女8例;年龄21~65岁,平均45岁。均为单侧发病,左侧12例,右侧3例。表现腰臀部持续疼痛,区域模糊,向大腿后侧放散,但不过膝关节,直腿抬高5例阳性,加强实验阴性,膝及跟腱反射正常,在髂嵴中点及其下方有固定压痛点,tinel’s征阳性,有11例可触及条索样包块,彩超证实脂肪组织,4例压痛点区筋膜明显增厚,CT检查有5例合并腰椎间盘膨出。术前均先行压痛点封闭。采用利多卡因、得宝松,按常规剂量,可反复局部封闭,最多4次,待3~4d后局部理疗。同时口服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经过保守治疗3个月无好转,手术治疗。 1.2治疗方法 病人取俯卧位,局部麻醉或硬膜外麻醉下,在压痛点处先用一根9号注射针头刺入压痛点做标记。压痛点在后正中线外侧8cm及髂嵴下2.5cm以上的范围内。以针头为中心做2~5cm的横行或小弧形切口,在骶棘肌的外缘与髂嵴的交点或其稍内侧找到臀上皮神经,在出肌筋膜点可见脂肪疝或脂肪瘤蒂部连到胸背筋膜的疝孔处,在疝孔内可见到神经穿出。臀上皮神经受卡压移位变形,增粗水肿,术中切除脂肪疝囊或脂肪瘤,扩大疝孔或松解卡压神经的筋膜。 2结果 2.1疗效评定标准

臀中肌综合征病理、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论文

臀中肌综合征病理、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摘要】从病理机制、诊断以及推拿、针灸、注射、小针刀等方面了解臀中肌综合征病理、诊断及治疗进展。病程短、病情轻首选推拿、针灸治疗,病程长、病情重、局部出现硬结首选注射及小针刀治疗。 【关键词】臀中肌综合征;病理;诊断;推拿;针灸;注射;小针刀;综述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729 文章编号: 1004-7484(2013)-06-3410-02 臀中肌综合征为发生于臀中肌的肌筋膜痛[1-3],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约80%以上为慢性发病,多无明显的病史,以劳损或感受风寒湿为多见,单纯发病者较少,很多继发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腰肌劳损等疾病[5]。临床表现为腰臀部疼痛,深夜、晨起、活动时皆感疼痛,劳累、阴凉时加重,有一半有到大腿的扩散痛,少数可感小腿不适,有的感同侧肢体麻、冷、蚁行感,症状为慢性发作,但有1/5可出现急性发作。臀中肌有激痛点,可有痛性筋束,激痛点可有一个或多个,可出现在臀中肌前、中、后部,压激痛点可出现局部及扩散区痛[3],临床较为常见。由于缺乏特异性体征,诊断不清,造成漏诊、误诊[4],以延误治疗。笔者对臀中肌综合征的病理及推拿、针灸、小针刀等非手术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1 病理 臀中肌起于髂骨翼外侧,其前2/3肌束呈三角形,后1/3为羽翼

状,向外下走行,至大转子的外面及其后上角,为主要的髋关节外展肌,并参与外旋及后伸髋关节。由于臀部的深筋膜不甚发达,但其上外侧部即遮盖臀中肌的部分较致密,具有腱膜性质,与肌肉结合非常牢固,其止点与梨状肌紧密相邻。臀中肌所处的位置和形态结构特点,往往在某些动作,尤其是当人们在以髋关节为顶点的躯干侧方摆动或以髋部为轴心的腰臀部扭动下肢外展时,臀中肌不协调地急剧收缩,或受外力过度牵伸[6],都有可能使该肌和筋膜破裂而产生局限性肌束隆起,臀部可有紧缩样疼痛。臀中肌的急性和慢性积累性损伤,使其在髂嵴附着区及臀大肌、梨状肌的结合部发生粘连,引起该处肌肉、筋膜等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反应,产生相应疼痛症状,久之组织结疤、黏连、挛缩,臀中肌、梨状肌等肌肉的运失调,反过来成为新的致伤因素,形成恶性循环[2,7]。 2 诊断 臀中肌综合征的诊断依据①病人主诉腰腿痛的部位在臀部。②在臀中肌可找到激痛点。③无神经根受刺激征,无真正的放射痛[3]。临床上本征经常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综合征、臀上皮神经嵌压综合征相鉴别。①腰椎间盘突出症:依靠患者病史及体检疼痛区、脊旁压痛点,神经根刺激症状,ct/mri等可确诊。与之相比,臀中肌综合征没有坐骨神经牵拉痛,不出现神经根定位性的感觉、运动障碍及反射缺失[3]。②梨状肌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亦称梨状肌狭窄综合征、梨状肌损伤综合征、梨状肌无菌性炎征[8],是指坐骨神经在梨状肌出孔受到卡压所产生的一系列征象[9]梨状肌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治疗评价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治疗评价 目的优选临床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的治疗方案。方法将198例诊断为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患者按照知情同意、自愿选择治疗方案的原则分为五组,分别采用口服药物、推拿按摩、局部封闭、中药离子导入、针刀治疗等方案进行治疗后进行评价。结果从短期效果看,口服药物的总有效率为88.9%,推拿按摩总有效率为83.3%,局部封闭的总有效率为87.8%,中药离子导入总有效率为71.8%,针刀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针刀治疗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其他治疗方法。从远期疗效看,口服药物的总有效率为88.9%,推拿按摩总有效率为88.9%,局部封闭的总有效率为90.9%,中药离子导入总有效率为87.5%,针刀治疗总有效率为98.6%。针刀治疗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其他治疗方法。结论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疗效确切,治疗时间短、费用低廉、不良反应少,有较好的推广意义。 标签: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是临床导致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1],其主要见于中老年人且较肥胖者,女性居多,属于中医学“筋出槽”的范畴[5]。为优选临床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治疗方案,该研究通过对该院自2008年1月—2013年1月共收治确诊为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患者198例进行分析,由患者知情同意并自愿分别选择口服药物、推拿按摩、局部封闭、中药离子导入、针刀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由患者在完全知晓的前提下自行选择治疗方案,共分为5组,具体为口服药物27例,推拿按摩36例,局部封闭33例,中药离子导入32例,针刀治疗70例(其中有41例是因选择非针刀治疗后感疗效欠佳又选择针刀治疗的)。病程1周~2年2个月,平均1年3个月;年龄21~69岁,平均35岁;随访6个月~2年,平均1年8个月。 1.2 治疗方法 1.2.1 口服药物常用的非甾体类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美罗昔康等,肌肉痉挛重者服强筋松、美索巴莫、氯唑沙宗,或给予地西泮2.5 mg,3次/d,有助于缓解痉挛。吗啡制剂仅限于疼痛严重者短期使用,以免成瘾。 1.2.2 推拿按摩患者取俯卧位,取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昆仑、阿是穴、委中、八髎、秩边、环跳等穴,用按揉法在患侧髂嵴附近及臀部操作5~10 min,然后用拨法拨髂嵴处条索样硬结10~20次,继以用拇指按揉八髎、秩边、环跳、委中,每穴约1 min,最后用擦法擦患侧臀部(压痛点为中心),以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