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秒杀“疼痛”—全身筋结点肌肉神经的解剖

秒杀“疼痛”—全身筋结点肌肉神经的解剖

秒杀“疼痛”—全身筋结点肌肉神经的解剖

全身筋结点【收藏篇】一.颈椎病—锥动脉型(头痛. 头昏.嗜睡)治疗点:1. 下项线筋结点2. 颈1横突筋结点3. 颈234567脊突旁筋结点

二.颈椎病—神经根型.颈肩型(颈肩臂痛手麻)治疗点:1.颈234567胸1脊突旁筋结点2.颈7横突尖筋结点

三.颈椎病―斜角肌综合征型1病理a.动脉受压b.臂丛神经受压

c.迷走神经受压

2症状a.颈肩抽动与不安b. 肩部千斤重感, 不能耐受衣之压力c. 肩胛骨内侧发热发酸发痛发胀d臂手疼痛肿胀麻木针刺感烧灼感c.前臂与手无力f·上举困难费力g.心慌胸闷胸痛心绞痛h. 失眠易激怒沮丧i. 半边躯体感乏力畏寒怕冷j. 恶心,咳嗽时头晕k. 幻肢痛

3治疗位点:1. 颈1横突筋结点2. 颈234567脊突旁筋结点3. 胸锁关节内下缘筋结点4. 颈34横突旁筋结点

四、肩周炎治疗位点1. 喙突筋结点2. 小结节筋结点3. 大结节筋结点4. 盂下结节筋结点5. 肩胛骨内上角筋结点6. 斜角肌治疗点五、网球肘治疗点1. 肱骨外上髁筋结点2. 桡骨茎突筋结点3. 肱二头肌筋结点4. 肱三头肌筋结点

六. 拇指腱鞘炎治疗点:1.腕横韧带筋结点2. 拇长屈肌肌腹3. 该腱鞘子骨上方筋结点

七. 腕管综合征症状:1. 至少三个以上手指麻木2. 手指掌心疼痛感针刺感, 晨僵3. 拇指笨掘无力,持物易脱落4. 两拇指对比, 患侧不灵活5.屈腕试验阳性

治疗点:1. 腕横韧带筋结点2.针(0.6mm)具腕管减压

八. 落枕治疗点:1. 斜角肌筋结点

2. 斜方肌筋结点

九. 面神经炎、面肌痉挛治疗点:1. 颈1横突筋结点

2.颈234567脊突旁筋结点

3. 针刺后溪穴

十.腰痛,腿不痛常见病名:1. 急性腰扭伤2. 腰肌劳损。骨质增生。

腰椎退行变。腰椎压缩性骨折3. 腰3横突综合征4. 腹外斜肌劳损5. 腰椎间盘突岀症

治疗点:1. 腰234脊突旁筋结点2. 腰4横突筋膜筋结点3.髂前上棘筋结点4.十二肋筋结点

十一. 慢性腰臀腿(包括腹股沟)趾痛、麻、无力、酸胀、巴筋感、抽动感、肌萎缩常见病名:1.腰椎间盘突岀症2.腰椎滑脱3.腰肌劳损。骨质增生。腰椎退行变4. 梨状肌综合征5. 髂翼外三肌劳损6. 慢性臀上皮神经炎.7.髂胫束劳损

治疗理念:1.重建腰椎力学平衡、2.恢复腰椎生理曲度、3.解除血管及神经根、神经干、神经支受压4. 适度运动与锻炼5避免.不良体位与姿式

治疗点:1. 腰12345脊突旁筋结点2. 腰4横突筋膜筋结点3. 骶髂关节、髂后上棘处筋结点4. 大转子尖周围筋结点5. 阔筋膜张肌、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股方肌挛缩(发紧)肌纤维6. 髂胫束中点筋结点7. 臀肌粗隆筋结点8坐骨结节筋结点9. 胫骨前肌筋结点十二. 股外侧皮神经炎治疗点:腹股沟韧带上方索条

十三.臀上皮神经炎症状:1,急性期有剧列疼痛、腰腿活动受限需双手扶它物方可翻身起坐。多见于车祸或运动训练2. 慢性期臀上部酸胀或刺痛,可放射至大腿后侧但不过膝,腰痛可有可无、有者亦轻,3. 该神经髂嵴出口处可触及索条、筋结4. 慢性期可因日常小动作诱发,如晒衣服、咳嗽、打喷嚏、转身等

治疗点:1.急牲性期在髂嵴缘手法或刺血拔罐2.慢性期治疗点:1)腰2345脊突旁筋结点2)髂嵴缘、髂后上棘处筋结点3.同侧骶髂关节筋结点4.腹外斜肌髂前上棘处筋结点

十四. 膝关节痛(一)膝关节传导痛:1. 内侧痈:a髂胫束劳损、b内收肌劳损、c缝匹肌损伤、d腰椎间盘突岀症

治疗点:对应肌肉筋结点

2. 外侧痈:a.髂胫束、b. 股二头肌劳损、c. 内收肌劳损

治疗点:对应肌肉筋结点

3. 后侧痈:a股二头肌劳损、b半腱半膜肌劳损

治疗点:对应肌肉筋结点

4. 前面痛:无传导痛

(二)膝关节自身疾病a内外侧附韧带损伤b骨性关节炎c髌骨软化症d髌下脂肪垫劳损e关节滑膜炎积液f腘窝囊肿

治疗方法:1. 关节腔长效止镇痛液美兰0.2ml,,, 2%利多卡因2ml,,,祖师麻4ml,,, 玻玏酸钠一支2. 如意金黄散外敷3. 大力神发泡疗法4. 消痔灵关节内注5. 按筋结点治疗

十五:踝关节扭伤1.针刺踝痛点2.正骨手法3.大黄姜黄枳子处敷

十六:足跟痛治疗方法:外膝眼/颈67筋结点,

十七. 砪外翻理论: 砪长伸肌,砪短伸肌缩短致第一跖骨头内斜,

治疗: 足背d1骨间肌3寸毫针刺

肌肉神经的解剖学比较复杂、难懂,今天我们就一起简单梳理一下“从头到脚”的神经肌肉解剖知识!

枕下三角:

位于枕下、项区上部深层,是由枕下肌围成的三角。其内上界为头后大直肌,外上界为头上斜肌,外下界为头下斜肌。三角的底为寰枕后膜和寰椎后弓,浅面借致密结缔组织与夹肌和半棘肌相贴,枕大神经行于其间。三角内有枕下神经和椎动脉经过。椎动脉穿寰椎横突孔后转向内,行于寰椎后弓上面的椎动脉沟内,继穿寰枕后膜入椎管,再经枕骨大孔入颅。头部过分旋转或枕下肌痉挛可压迫椎动脉,使颅内供血不足。枕下神经为第1颈神经后支,在椎动脉与寰椎后弓间穿出,行经枕下三角,支配枕下肌。

枕下三角肌肉组成:

头后大直肌

起点:枢椎的棘突

止点:枕骨下项线的外侧部

功能:头后伸(双侧收缩)

使头部转向同侧(单侧收缩)

头上斜肌

起点:寰椎横突的上面

止点:枕骨上下项线之间

功能:头部后伸(双侧收缩)

头部侧屈(单侧收缩)

头下斜肌

起点:枢椎棘突尖

止点:寰椎横突的下后部

功能:头颈部向同侧回旋(单侧收缩)

胸廓出口:

用来指由斜角肌和第一肋骨限定的整个区域,或指在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之间的通路。

肌连接

前斜角肌:

上方:3-6颈椎横突前面

下方:第1肋上缘里面

中斜角肌:

上方:2-7颈椎横突后面

下方:第1肋上缘外面

功能

颈椎侧屈

使颈部稳固,参与吸气运动,在去搬重物时也参与抬高胸廓

前斜角肌收缩使颈前屈、往对侧旋转

三边孔:

指位于腋窝后壁,外科颈水平四边孔内侧1cm的三角形间隙,其上界为小圆肌和平肩胛下肌,下界为大圆肌和背阔肌,外侧界为肱三头肌长头,内有旋肩胛血管通过。

四边孔:

指位于肩胛区肩胛骨外缘后外侧边形间隙。

上界:小圆肌,肩胛骨外缘,肩胛下肌,肩关节囊。

下界:大圆肌和背阔肌。

内侧界:肱三头肌长头外侧缘。

外侧界:为肱骨外科颈。

穿行结构:腋神经,旋肱后动脉和静脉。

四边孔综合症

即旋肱后动脉和腋神经在四边孔处受压后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其主要表现是腋神经支配的肩臂外侧的感觉障碍和三角肌功能受限。可继发于肩部外伤或继发于上肢过度运动后。

肌肉组成

小圆肌:

肌连接

内侧肩胛骨外侧缘上2/3

外侧肱骨大结节冈下肌下方

功能

大臂旋外,内收,伸

大圆肌:

肌连接

内侧肩胛骨下角和外侧缘下1/3

外侧肱骨二头肌沟内侧缘

功能

大臂旋内,内收,伸

肱三头肌长头:

近端起自盂下结节

远端止于尺骨鹰嘴

腕管

构成:屈肌支持带与腕骨沟共同构成

管内:管内有指浅、深屈肌腱

腕管由屈肌支持带与腕骨沟共同构成。管内有指浅、深屈肌腱及屈肌总腱鞘、拇长屈肌腱及其腱鞘和正中神经通过。在管内,各指浅、深屈肌腱被屈肌总腱鞘(尺侧囊)包裹;拇长屈肌腱被拇长屈肌腱鞘(桡侧囊)包绕。两腱鞘均超过屈肌支持带近侧和远侧各2.5cm。屈

肌总腱鞘常与小指指滑膜相通。由于拇长屈肌腱鞘一直延续到拇指的末节,故拇长屈肌腱鞘与拇指的指滑膜鞘相连。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变扁平,紧贴屈肌支持带桡侧端深面,腕骨骨折时可压迫正中神经,导致腕管综合征。

梨状肌上孔:

梨状肌起始于盆腔后壁,第2~4骶前孔的外侧,向外穿过坐骨大孔出盆腔,与坐骨大孔的上缘之间各有一间隙,称为梨状肌上孔。穿过此孔的结构自外向内依次为臀上神经、臀上动脉和臀上静脉。臀上神经分上、下两支支配臀中、小肌阔筋膜张肌后部;臀上动脉亦分浅、深两支,浅支主要营养臀中、小肌及髋关节静脉与动脉伴行。

梨状肌下孔:

位于:臀大肌的深面

内含: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血管和神经、阴部血管和神经等出骨盆

梨状肌下孔是指梨状肌起始于盆腔后壁,第2~4骶前孔的外侧,向外穿过坐骨大孔出盆腔,与坐骨大孔的下缘之间有一间隙,称为梨状肌下孔。穿过此孔的结构,自外向内依次为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臀下动、静脉、阴部内动、静脉和阴部神经。

鹅足腱

鹅足腱是缝匠肌、股薄肌、半腱肌三块肌肉之腱性部分在胫骨近段内侧的附着点,外形类似鹅足,故称鹅足。

在其下与胫骨之间有一滑囊称鹅足腱囊。

由于反复应力的作用,如活动过多等可造成此处产生无菌性炎症,称之为鹅足炎或鹅足腱囊炎。

肌肉组成

缝匠肌:

肌连接

近端髂前上棘

远端胫骨粗隆内侧缘

功能

近端髋屈,旋外,小腿屈,旋内。

股薄肌:

肌连接

上方耻骨体和耻骨下支。

下方胫骨粗隆内侧。

功能

近端内收,大腿屈,小腿屈,小腿旋内

远端两侧收缩骨盆前倾

半腱肌

肌连接

上方坐骨结节。

下方胫骨骨干上1/4的内侧面。

功能

膝屈,大腿后伸,旋内,骨盆后倾

收肌管(adductor canal)又称Hunter管。

位于股中1/3段前内侧,逢匠肌深面,大收肌和股内侧肌之间。由股内侧肌、缝匠肌、长收肌和大收肌围成。是一断面呈三角形,长15~17㎝的管状间隙。前壁为张于股内侧肌与大收肌间的收肌腱板,浅面覆以缝匠肌,外侧壁为股内侧肌,后壁为长收肌和大收肌。上口与股三角尖相通,下口为收肌裂孔,通膕窝上角。所以收肌管又称股腘管。股三角或腘窝的炎症可借此互相蔓延。收肌管内的结构,前为股神经的股内侧肌支和隐神经,中为股动脉,后为股静脉以及淋巴管和疏松结缔组织。进入收肌管者为:股动脉、股静脉和隐神经;通过收肌管者为:股动脉和股静脉;途中穿出收肌管壁者为:隐神经和膝降动脉。

踝管:小腿深筋膜在胫骨内踝下后方形成屈肌支持带,张于内踝与跟骨结节间,形成的管状结构即为踝管。其内走行(由前至后)胫骨后肌腱及腱鞘、趾长屈肌腱及腱鞘、胫后动静脉和胫神经、拇长屈肌腱及腱鞘。

其内被三个纤维隔分为四个骨纤维管,由前向后依次通过:

①胫骨后肌腱及腱鞘;

②趾长屈肌腱及腱鞘;

③胫后动、静脉及胫神经;

④[足母]长屈肌腱及腱鞘。

踝管是小腿后区通向足底的重要路径,小腿和足底的感染,可经踝管相互蔓延。距小腿关节内后方的外伤出血也可压迫踝管内容物,引起踝管综合症。

跗骨窦

跗骨窦是位于跟距后关节与前、中关节之间,由后内向前外走行,略呈锥形的骨性间隙。其内侧为漏斗形的跗骨窦管,跗骨窦管的后方紧接载距突。其中的主要结构包括脂肪垫、小血管、关节囊、神经末梢、滑囊、跟距骨间韧带、颈韧带、以及伸肌下支持带的内侧、中间和外侧根。

跗骨窦综合症:指在踝关节前外下间隙的疼痛。其原因可以是外伤性的,最常见的情况是踝关节内翻扭伤时伴随着踝关节旋后损伤,通俗的说,即有身体往前冲的时候产生的脚扭伤。其它可能的情况还包括先天性或后天性足部畸形、局部滑膜炎、局部肿瘤等。据统计,外伤性的原因约占70%,其它原因约占30%。

跗骨窦综合症主要表现为行走时踝关节前外侧的疼痛以及局部明确的压痛,其它可能的表现还包括:走楼梯或在不平路面行走时的恐惧感(害怕再次扭伤或骨头之间分离的感觉);踝关节旋后(即踮脚尖并往前顶踝关节)时的疼痛;少数情况下还会出现夜间睡眠痛和脚内侧疼痛。

来源网络,侵权联系

删除版权声明:本平台旨在传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宣蛰人软组织疼痛强刺激推拿压痛点(解剖图)精编版

宣蛰人软组织压痛点强刺激推拿系统介绍 ——全身压痛点小结 一、枕项部压痛点检查(13个压痛点) 枕外隆凸压痛点——枕骨上项线和项平面压痛点——颞骨乳突压痛点——下颌支和颧弓压痛点——颈椎棘突压痛点——项伸肌群和项筋膜压痛点——颈椎板压痛点——颈椎后关节突压痛点(切记颈6—胸2后关节)——颈椎横突间压痛点——胸骨颈切迹压痛点——胸锁乳突肌下端压痛点——胸大肌锁骨前方压痛点——前斜角肌下端压痛点。 二、背部压痛点检查(5个压痛点) 胸椎棘突(侧方)压痛点——背伸肌群和背筋膜压痛点——胸椎板压痛点——胸椎后关节压痛点(切记颈6——胸2后关节)——胸椎横突尖压痛点。

三、肩胛压痛点检查(10个压痛点) 肩胛骨上角压痛点——肩胛骨脊柱缘压痛点——冈上肌肩胛骨压痛点——斜方肌肩胛冈-肩峰-锁骨压痛点——冈下肌肩胛骨压痛点——小圆肌和大圆肌肩胛骨压痛点——三角肌锁骨-肩峰-肩胛冈压痛点——肱三头肌长头肩胛下唇压痛点——肩胛骨喙突压痛点。 四、上臂压痛点检查(13个压痛点) 冈上肌肱骨压痛点——冈下肌肱骨压痛点和小园肌肱骨压痛点——肱三头肌外侧头肱骨压痛点——肩胛 下肌肱骨压痛点——大圆肌肱骨压痛点和背阔肌肱骨压痛点——胸大肌肱骨压痛点——三角肌肱骨压痛点——肱骨内上髁压痛点和尺神经沟压痛点——肱骨外上髁压痛点和肱骨远端桡屈侧肘关节囊压痛点。 五、前臂和手部压痛点检查 近侧局限压痛点治疗为主。 六、腰部和腰骶部压痛点检查(8个压痛点) 腰椎横突尖压痛点——第12肋骨下缘压痛点——腰椎棘突端和骶中嵴端压痛点——腰椎板和骶骨背面压痛点——腰椎后关节压痛点——骶棘肌下外端附着处压痛点——骶嵴压痛点——腰部深层肌和腰背筋膜压痛点。 七、臀、髋、大腿根部、耻骨联合压痛点检查(15个压痛点) 髂胫束压痛点——臀上皮神经压痛点——髂后上棘和髂翼外面内侧压痛点——阔筋膜张肌压痛点——臀小肌压痛点——臀中肌压痛点——坐骨大切迹缘压痛点——臀下神经压痛点——臀上神经压痛点——骶骨背侧压痛点(骶尾骨背侧原发性压痛点)——大腿根部压痛点(耻骨上支---耻骨结节---耻骨下支/坐骨支压痛点—坐骨结节外侧面压痛点)——腹直肌和棱锥肌耻骨联合压痛点——耻骨下支和坐骨支内侧面压痛点(耻骨弓压痛点)——髂前下棘压痛点。 八、大腿压痛点检查(6个压痛点) 股骨臀肌粗窿压痛点——股骨干前侧、内侧或外侧压痛点——股骨内上髁压痛点——股骨外上髁压痛点。 九、膝关节压痛点检查(2个压痛点) 膝关节内侧或外侧间隙压痛点——髌尖粗面压痛点。 十、小腿和足部压痛点(11个压痛点) 胫骨粗隆压痛点——胫骨骨干内侧或外侧压痛点——腓骨骨干内侧或外侧压痛点——踝前方关节囊压痛点——内踝后下方压痛点——外踝后下方压痛点——跗骨窦压痛点——舟骨粗隆压痛点——跟结节的跟腱滑囊、跟腱鞘和跟腱前脂肪垫(即:踝后脂肪垫)压痛点——跟底压痛点——跖骨干内外侧压痛点。 强刺激推拿系统介绍 ——全身压痛点小结 一、枕项部压痛点检查(13个压痛点) 枕外隆凸压痛点——枕骨上项线和项平面压痛点——颞骨乳突压痛点——下颌支和颧弓压痛点——颈椎棘突压痛点——项伸肌群和项筋膜压痛点——颈椎板压痛点——颈椎后关节突压痛点(切记颈6—胸2后关节)——颈椎横突间压痛点——胸骨颈切迹压痛点——胸锁乳突肌下端压痛点——胸大肌锁骨前方压痛点——前斜角肌下端压痛点。 二、背部压痛点检查(5个压痛点) 胸椎棘突(侧方)压痛点——背伸肌群和背筋膜压痛点——胸椎板压痛点——胸椎后关节压痛点(切记颈6——胸2后关节)——胸椎横突尖压痛点。 三、肩胛压痛点检查(10个压痛点)

肌筋膜疼痛详解

肌筋膜疼痛详解 人体疼痛75%是由激痛点引起的肌肉结节和肌肉紧绷带——引起牵涉痛。肌筋膜疼痛触发点(trigger point)是一个受累骨骼肌上能够激惹疼痛位置,通常可在这个位置上摸到一个拉紧的带和条索样结节,挤和触压时疼痛;并且能引起远处的牵涉痛、压痛和交感现象,包括临床上所涉及到许多头颈、躯干和四肢的疼痛。一块受累的肌肉常有几个不同的固定疼痛点,每一个疼痛点都有自己固定的触发牵涉痛区域。一个原发疼痛点可触发另一个邻近疼痛点,肌筋膜触发点疼痛又称为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常引起腰背痛、颈肩痛、腰腿痛以及关节周围痛的一个常见的慢性疼痛病。 -------去掉真皮层后的浅筋膜 筋膜的解剖构造及作用机制 所谓筋膜,是人体构造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为一覆盖在肌肉与肌腱周围的外表一层菲薄膜性构造,遍布全身,根据其位置的深浅可分为浅筋膜和深筋膜2种:浅筋膜又称皮下筋膜,位于真皮之下,包被全身各部,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浅动脉、皮下静脉、皮神经、淋巴管及脂肪等,有些局部还可有乳腺和皮肌,浅筋膜对其深部的肌、血管和神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些部位的浅筋膜对外来加压能起缓冲作用。深筋膜,又称固有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位于浅筋膜的深面,它包被体壁、四肢的肌和血管神经等,深筋膜

与肌肉关系密切,随肌肉的分层而分层,在四肢,其插入肌群间,并附着于骨,构成骨间隔;并包绕血管、神经形成血管神经鞘,在肌数目众多而骨面不够广阔的部位,还可供肌的附着或作为肌的起点;肌肉较兴旺的地方,其深筋膜就显得特别兴旺,强厚而坚韧。具有保护肌肉免受摩擦和约束肌肉的活动,并分隔肌群或肌群中的各间肌,以保证肌群和各间肌能单独进展活动。深筋膜在腕踝部可增厚形成支持带,对经过其深部的肌腱有支持和约束作用,并能改变肌力的牵引方向,以调节肌力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筋膜可潴留脓液,限制炎症扩散。由于血管和神经都沿着肌间或肌群之间的筋膜间隙行走,这对于诊断血管神经及肌的病变,有很大的帮助。 筋膜都是连续性的,包裹器官、血管、神经、肌肉等所有组织,这是最为关键的一点。筋膜就好似一件编织的毛衣,拉动毛衣上任何地方的一根线,都会引起离此处较远地方的变形。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说骨骼的变形和歪斜是由筋膜的炎性挛缩、粘连及变性等引起的,也由于筋膜在整个身体内是连续的,一些身体内部器官的不良病症问题,同样可以通过对相关筋膜的调理和治疗得到缓解和解决。滑膜囊滑膜囊synovial bursa为封闭的结缔组织小囊,壁薄,内有滑液,多位于腱与骨面相接触处,以减少两者之间的摩擦。有的滑膜囊在关节附近和关节腔相通。滑膜囊炎症可影

人体解剖学(神经解剖部分)

人体解剖学(神经解剖部分) Human Anatomy –Neuroanatomy 神经科学从理论到应用进步速度很快,它几乎涵盖了生物医学的各个领域,神经解剖学是解剖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神经科学的重要基础科学,其学习为认 识人类运动、感觉、器官的调节、各种复杂行为,认知,情感等活动奠定了形态、 结构、组织和生理功能基础,是实践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精神病科和骨科等临床 学科的重要前期课程。为了及时掌握该学科的发展和该学科研究方法、技术。2001 年 新增设了Human Anatomy-Neuroanatomy (英文)并进行双语教学,该课程的 宗旨 以掌握知识为核心,同时兼顾提高英语的阅读、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以期达到 在该学科领域与国际同步。 Textbook: Human Anatomy-Neuroanatomy (Reedited by Hou Yi-Ping, 2001; based on book 1. -The Human Brain and Spinal Cord: Fuctional Neuroanatomy and dissection Guide published by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Lennart Heimer,

MD; 2000; book 2- Neurous System and special Senses published by Faculty of Medicine , McGill University, Canada, 2000 ) AudiovisualsBrain Explore and Life Story produced by from BBC; approximately 12 hours; 2003 Reference Books: (1) Gray’s Anatomy: The Classic Collector’s Edition Henry Gray, 2004) (2) Clinically Oriented Anatomy, Moore, K.L., 3red ed., Williams and Wilkins. Baltimore, 1992 (3) 格氏解剖学,第38版,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9 (4) Correlative Neuoanatomy 24/e, edited by Stephen G. Waxman 人民卫生出版社 McGRAW-HIll,2001 (5) 系统解剖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Schedule: 54 hours (详见课时进度表) 1 Teaching Language:中英文双语教学 Teaching Means: Multimedia (CAI, PPT, AVI) Student Evaluation: In term practical examination 15% Clinical problems 5% Final written examination 80% Table of Contents of Textbook 1 Introduction

解剖

《解剖》 一、名词解释 1、椎间盘:位于椎骨的椎体之间,是骨块相互之间起衬垫作用的弹性软骨性圆盘。 2、咽峡:由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的狭窄处称咽峡,为口腔通咽的孔口,也是口腔和咽的分界处 3、膀胱三角:为膀胱底内面的一个三角形区域,位于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 4、静脉角: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的后方汇合而成头臂静脉(又称无名静脉),汇合处的夹角称静脉角。 5、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常聚集在一起,称为神经核。 6、翼点:翼点是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大翼4骨相交处所形成的“H”形骨缝,位于颞窝内,颧弓中点上方两横指(或3.5~4cm)处。 7、胸骨角:胸骨柄和胸骨体相接的地方有个向前突起的角叫胸骨角,是计数肋骨的重要标志,两侧平对第二肋,第四胸椎的下缘正对胸骨角的水平。 8、子宫峡:子宫颈阴道上部的上端与子宫体相接处较狭细,称子宫峡。非妊娠期此部不明显,在妊娠末期可延长至7~11cm,峡壁渐变薄,剖宫产术常在此进行。 9、乳糜池:乳糜池是人体淋巴循环的一部分,收集肠干,左右腰干的淋巴,注入到胸导管中,再注入左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液中。胸导管起始处的膨大部称乳糜池,常位于第1腰椎体的前方,由肠干和左、右腰干汇合成。10、灰质:灰质是一种神经组织,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灰质内功能相同的神经细胞体集合一起称为神经核。中枢神经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白质。 11、解剖学姿势:人体解剖学姿势是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平视前方,两足并拢,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的两侧,掌心向前。描述人体任何结构时,均应以此姿势为标准。 13、肾窦:肾门向肾内续一个较大的腔隙,称为肾窦renal sinus,sinus renalis,窦内含有肾动脉的主要分支、肾静脉的主要属支、肾小盏、肾大盏。 14、动脉韧带:由肺动脉干分叉处稍左侧连至主动脉弓下缘的纤维结缔组织索,是胎儿时动脉导管在出生后闭锁的遗迹。也叫动脉导管索。 15、白质:白质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三个组成元素之一。在中枢部,由神经元的轴突或长树突集聚而成。它不含胞体只有神经纤维。 16、十二指肠大乳头:十二指肠降部的中部后内侧壁上有一纵行皱襞,它下端的突起称为十二指肠大乳头,是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处,距中切牙约75CM。其上1~2CM处,个别人可见十二指肠小乳头,为副胰管的开口。 17、阴道穹:阴道穹(Fornix vaginae),亦作阴道穹隆,是女性内生殖器的一部份,位於阴道的尽头,包围着子宫颈。 18、脾切迹:脾的上缘前部有2~3个切迹,称脾切迹,脾肿大时,脾切迹仍存在,可作为触诊脾的标志。 19、颈动脉窦: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位于平甲状软骨上缘处。其管壁的外膜下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末梢膨大,在电镜下呈若干层的椭圆形结构,一般称为压力感受器,与血压调节功能有关。 20、内囊:内囊是大脑皮层与脑干、脊髓联系的神经纤维通过的一个部位的名称,位于基底神经节与丘脑之间。 21、新文状体:壳核和尾状核通过大量条纹状细胞桥互相连接,新纹状体指豆状核的壳和尾状核。 22、旧文状体:壳核和尾状核通过大量条纹状细胞桥互相连接,旧纹状体指苍白球,纹状体属锥体外系的结构,与骨骼肌的活动有关。 二、简答题 1、左右主支气管有何不同?异物易掉入何侧?气管异物易坠入右侧主支气管。因为右侧主支气管比较粗,而且其长轴与气管长轴的延长线之间的夹角比较小,也就是右主支气管相当于是气管的直接延续,因此异物进入右主支气管的几率远大于左主支气管。 2、鼻旁窦的名称及开口位置?鼻旁窦:是鼻腔周围含气颅骨开口于鼻腔的含气空腔、腔内衬以粘膜并于鼻腔粘膜相移行。额窦:开口于中鼻道的筛漏斗;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筛窦:前中筛窦开口于中鼻道,后筛窦开口于上鼻道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的半月裂孔 3、试述脑脊液的产生和循环途径?脑脊液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在各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内。脑脊液由脑室中的脉络丛产生,与血浆和淋巴液的性质相似,略带粘性。 其循环途径大致如下:脑脊液的流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两个侧脑室脉络丛最丰富,产生的脑脊液最多,这些脑脊液经室间孔流入第三脑室,再经中脑导水管流入第四脑室。各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都汇至第四脑室并经第四脑室的正中孔和外侧孔流入脑和脊髓的蛛网膜下腔。最后经矢状窦旁的蛛网膜颗粒将脑脊液回渗到上矢状窦,使脑脊液回流至静脉系统。脑脊液的回流(或吸收)主要取决于颅内静脉压和脑脊液的压力差以及血脑屏障间的有效胶体渗透压。脑和脊髓的血管、神经周围间隙和室管膜也参与脑脊液的吸收。

解剖学

运动解剖学第五课 2007-11-14 09:51:06| 分类:解剖课程|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第三节骨骼肌 教学内容: 一、肌肉的分类和命名 二、肌肉物理特性 三、肌肉的结构 四、肌肉的配布规律 五、肌肉的起止和工作条件 六、影响肌肉力大小的解剖因素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教学法,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肌肉的结构和肌肉的起止和工作条件。 教学步骤: 肌肉(muscle)根据构造不同可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 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多数附着于骨骼,少数附着于皮肤者,称为皮肌。在人体内分布极为广泛, 有600多块,约占体重的40%。 每块肌都有一定的形态、结构、位置和辅助装置,执行一定的功能,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分布,并接受 神经的支配,所以每块肌肉都可视为一个器官。 一、肌肉的形状 肌肉的形态多种多样,可概括地分为长肌、短肌、阔肌和轮匝肌四种(图2-8)。 图2- 8 肌肉的形态 二、骨骼肌构造 每块骨骼肌的外形结构包括肌腹和肌腱两部分(图5-53)。中间为肌性部分,主要由肌组织组成,色红而

柔软。 (一)骨骼肌的结构 1、骨骼肌的基本结构 每块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两部分(图2-8)。肌腹venter是肌肉的主体,由横纹肌纤维组成,色红而柔软,具有一定的收缩和舒张功能。肌腹的两端为腱性部分(肌腱tendo)呈索条或扁带状,腱性部分主要由平行排列的(胶原纤维束形成)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色白、强韧而无收缩功能,但能抵抗很大的拉力。骨骼 肌借肌腱(或腱膜)附着于骨或筋膜。。 2、肌肉的辅助装置 肌肉的辅助结构包括筋膜、滑膜囊和腱鞘(图2-9)。 (1)筋膜 分为浅筋膜和深筋膜两种。浅筋膜位于皮下,又称皮下筋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深筋膜位于浅筋膜深 面,又称固有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图2-9 大腿中部水平切面(示筋膜) (2)滑膜囊 为封闭的结缔组织囊,壁薄,内有滑液,多位于腱与骨面相接触处,以减少两者之间的磨擦。 (3)腱鞘(图2-10) 腱鞘由外层的腱纤维鞘和内层的腱滑膜鞘共同组成,套在肌腱上。当肌腱快速活动时,起着滑车和约束肌 腱的作用。

秒杀“疼痛”—全身筋结点肌肉神经的解剖

秒杀“疼痛”—全身筋结点肌肉神经的解剖 全身筋结点【收藏篇】一.颈椎病—锥动脉型(头痛. 头昏.嗜睡)治疗点:1. 下项线筋结点2. 颈1横突筋结点3. 颈234567脊突旁筋结点 二.颈椎病—神经根型.颈肩型(颈肩臂痛手麻)治疗点:1.颈234567胸1脊突旁筋结点2.颈7横突尖筋结点 三.颈椎病―斜角肌综合征型1病理a.动脉受压b.臂丛神经受压 c.迷走神经受压 2症状a.颈肩抽动与不安b. 肩部千斤重感, 不能耐受衣之压力c. 肩胛骨内侧发热发酸发痛发胀d臂手疼痛肿胀麻木针刺感烧灼感c.前臂与手无力f·上举困难费力g.心慌胸闷胸痛心绞痛h. 失眠易激怒沮丧i. 半边躯体感乏力畏寒怕冷j. 恶心,咳嗽时头晕k. 幻肢痛 3治疗位点:1. 颈1横突筋结点2. 颈234567脊突旁筋结点3. 胸锁关节内下缘筋结点4. 颈34横突旁筋结点 四、肩周炎治疗位点1. 喙突筋结点2. 小结节筋结点3. 大结节筋结点4. 盂下结节筋结点5. 肩胛骨内上角筋结点6. 斜角肌治疗点五、网球肘治疗点1. 肱骨外上髁筋结点2. 桡骨茎突筋结点3. 肱二头肌筋结点4. 肱三头肌筋结点 六. 拇指腱鞘炎治疗点:1.腕横韧带筋结点2. 拇长屈肌肌腹3. 该腱鞘子骨上方筋结点 七. 腕管综合征症状:1. 至少三个以上手指麻木2. 手指掌心疼痛感针刺感, 晨僵3. 拇指笨掘无力,持物易脱落4. 两拇指对比, 患侧不灵活5.屈腕试验阳性 治疗点:1. 腕横韧带筋结点2.针(0.6mm)具腕管减压 八. 落枕治疗点:1. 斜角肌筋结点 2. 斜方肌筋结点 九. 面神经炎、面肌痉挛治疗点:1. 颈1横突筋结点 2.颈234567脊突旁筋结点 3. 针刺后溪穴 十.腰痛,腿不痛常见病名:1. 急性腰扭伤2. 腰肌劳损。骨质增生。

(完整版)面神经解剖

面神经 发表者:王耀文6361人已访问收藏 面神经(图16-22)自小脑中脚下缘出脑后,进入内耳门,穿过内耳道底入面神经管,出茎乳孔向前进入腮腺,面神经在腮腺内交织组成腮腺丛,自腮腺边缘呈辐射样发出5条分支,支配面部表情肌。根据解剖部位由上而下,依次有以下分支。 (一)颞支 常为2支,经下颌骨髁状突的浅面或前缘,从腮腺上缘外出至SMAS下,越过颧弓后段的浅面行向前上,分布于额肌与眼轮匝肌。该支受损引起同侧额纹消失。 (二)颟支 多为2~3支,在耳屏前3.0cm左右,经腮腺上缘和前缘穿出,上部分支较细,越过颧骨分布于上、下睑的眼轮匝肌;其下支较粗,循颧弓下方及面横动脉之下平行向前,分布于颧肌及上唇方肌深面。颧支损伤可造成睑裂闭合不全。 (三)颊支 常为3~5支。距耳垂沟约5.o~5.5cm,自腮腺前缘穿出,位于嚼肌筋膜的深面,与腮腺导管平行向口角。颊支位于腮腺导管上方者为上颊支,一般较粗,位置恒定,其体表投影约位于耳屏间切迹与鼻翼下缘连线的上方;位于腮腺导管下方者为下颊支,在口角平面或稍上方向前走行。因此,腮腺导管可以作为寻找面神经颊支的重要标志(如图中的7为腮腺导管,在7的上、下各有一个3为面神经颊支)。颊支分布于颊肌、口轮匝肌、笑肌、上唇方肌等。上、下颊支在行程中常相互吻合成网,如术中不慎将部分颊支损伤,其他分支有一定代偿作用。

(四)下领缘支 下颌缘支出腮腺后,在咬肌筋膜深面沿下颌缘走行,在咬肌前缘横跨面动脉向前进入下唇诸肌。因此,游离咬肌表面的SMAS时,只要紧贴颈阔肌深面分离,不破坏咬肌筋膜,不会损伤面神经下颌缘支。但到了咬肌前缘,应终止操作。如果手术损伤了下颌缘支,会引起下唇诸肌瘫痪,出现口角歪斜。 (一)面神经的组成及其走行方向 面神经由两根组成,于脑桥下缘出脑,两根神经之中较大者为运动根,小者为感觉根,两根经过内耳道时合并。在颞骨岩部,面神经居于弯曲的面神经管内,面神经管起于内耳道的底部,开口于茎乳孔。 面神经主干是指面神经出茎乳孔至面神经分叉处的一段。成人面神经干出茎乳孔后,其行程为向外和稍向前下,与茎突的关系是趋向茎突之稍后外方,即位于二腹肌后腹上缘之上。在成人,面神经干相当于乳突前缘中心的高度;在儿童,由于乳突尚未发育完全,面神经干并不位于乳突前缘中点,多位于乳突尖部的高度。 当面神经主干在乳突根部露出时,一般位置较深。在成年人,面神经主干与皮肤的垂直距离在1.8—4.1cm之间,大多数在2—3cm左右。 耳后动脉与面神经主干的关系密切,耳后动脉多位于面神经主干的浅面,且稍靠下方。耳后动脉与面神经主干的粗细相仿,在解剖面神经主干时应细心加以区别,面神经主干的直径大约为2—2.5cm。 面神经干出茎乳孔后,立即从腮腺的深后缘进入腮腺,在腮腺内走行1—1.5cm即分为两个总支,即上方的颞面支和下方的颌面支。颞面支比颌面支粗1—2倍。主干分叉点离皮肤表面的垂直距离大约在1.2—2.3cm之间,分叉点离下颌角尖所引水平线之间的垂直

运动解剖学要点

CHINA 运动解剖学要点 OCEAN Administrator [选取日期] [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摘要通常是对文档内容的简短总结。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摘要通常是对文档内容的简短总结。]

一、运动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一〕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两足并拢,足趾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 〔二〕人体的基本轴垂直轴、矢状轴、冠状轴。 〔三〕人体的基本面矢状面:正中矢状面冠状面:又称额状面水平面 〔四〕方位术语 〔1〕上和下〔2〕前和后〔3〕内和外〔4〕内侧和外侧〔5〕近侧和远测〔6〕尺侧和桡侧〔7〕胫侧和腓侧〔8〕浅和深 第一章 第二节基本组织 一、上皮组织二、结缔组织三、肌组织: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四、神经组织 第三节器官与系统 第二章运动系统 第一节概述 学习目标1、掌握骨的结构。2、掌握关节的结构、关节的运动。3、掌握骨骼肌结构。4、了解骨的分类、表面标志、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以及骨的功能。5、了解骨连接的分类、关节的分类、关节运动幅度及其影响因素。6、了解骨骼肌的物理特性、起止点、配布规律。 〔一〕骨的分类成年人全身有206块骨。 〔二〕骨的表面标志 〔三〕骨的构造活体骨是由骨膜、骨质、骨髓、血管和神经组成。 〔1〕骨松质 〔2〕骨密质:主要分布于长骨的骨干有紧密排列的骨板构成。 骨板分为外环骨板、内环骨板、哈佛氏骨板、间骨板。 〔四〕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1、骨的化学成分骨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构成。无机物约占干骨的60%—70%,主要是磷酸钙和碳酸 钙。 2、骨的物理特性无机物使骨具有很强的硬度,有机物具有很强的韧性。 〔五〕1、骨的发生方式膜内成骨软骨内成骨 2、骨的生长长长长粗 3、影响骨生长的因素①种族和遗传②激素③营养④机械因素⑤生物活性物质 〔六〕骨的功能〔1〕支架功能〔2〕造血功能〔3〕保护功能〔4〕储存钙磷〔5〕杠杆功能 二、关节的概述 骨与骨之间相连结称为骨连结。骨连结可分为有腔室连结和无腔室连结 〔一〕关节的结构关节的结构分为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 关节的基本结构有关节腔、关节囊和关节面。 关节囊:外层为纤维层内层为滑膜层 〔二〕关节的分类 球窝关节:掌指关节、肩关节、髋关节、肱桡关节 平面关节:腕骨间关节 椭圆关节:腕关节、股胫关节鞍状关节:拇指腕掌关节 滑车关节:指间关节、肱尺关节、骨髌关节、踝关节 车轴关节圆柱关节:桡尺近侧关节 〔四〕关节运动幅度及其影响因素 1、关节面面积大小 2、关节囊的薄厚和松紧度 3、关节韧带的多少与强弱 4、关节周围骨骼肌的伸 展性与弹性5、关节周围的骨结构

《周围神经与运动功能解剖学及软组织疼痛的徒手治疗》主讲:丁赵(史守良整理)

《周围神经与运动功能解剖学及软组织疼痛的徒手治疗》主 讲:丁赵(史守良整理) 说起上海孚真堂的传人——丁赵老师,算是一个传奇人物。祖籍山东,后移居上海浦东,自幼(6岁能抄方炮制中药抓中药)从爷爷学医。熬过药抄过方背过汤头,从过军受过训服务领导。练过拳学过医调皮捣蛋,信过佛受过戒立地成佛!说起丁赵老师学医,除幼年3岁前,不会爬行不会走路迟动外,爷爷行医的耳濡目染对他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小时候,最让他感动的一件事:6岁那年记得是年三十,邻村一位农民用木制拖地车上铺着一张席子,拉着病重身上仅盖一床褥子的母亲来找爷爷看病。爷爷把过脉,开了6付汤药,小丁赵抓好药交于那位汉子时,那位汉子从拖地车上取下一蛇皮袋子红薯干问爷爷:“家这里没钱,看这些红薯干够不够药钱?”爷爷笑了笑,回答说:“够了。”又问汉子道:“家里过年的炸菜(准备过年的炸制品)准备的怎么样了?”汉子回答:“娘的病好了,比过年好~~~~~~”爷爷让小丁赵收了红薯干,并吩咐小丁赵去厨房将自己准备过年的炸菜给娘俩包些让他们好过年!年幼的小丁赵在心里盘算,哪有这样做买卖的,6剂中药换一袋红薯干,还送给他娘俩那么多炸菜,这不是赔本了吗?不仅陪本,还赔大了!娘俩回家,汉子娘的病很快缓解痊愈。此后汉子每过节日,家里就是杀只

鸡,也要分一半给小丁赵家里送来,一直坚持到小丁赵爷爷去世。在爷爷去世时,汉子不仅来祭奠,还披麻戴孝,为老人送终~~~~~~此事对丁赵的幼小的心灵触动很大,爷爷去 世后好爱习武、擅长工笔花鸟画的他,先参军,后学医,因为好学,成为软外鼻祖宣蛰人前辈的得意门生,并得薛立功老师的真传。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年纪不大的他成了享誉大江南北,神州内外杏林高手!与佛结缘,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已成年的他,在上海的某医院上班,有些玩世不恭的丁赵医生的科室,突然来了一位患有腰疾僧人(有外伤史), 看来头不是一位普通的僧人。住院检查有五位弟子作陪,而且住的是部级领导所住的高干病房。富有好奇心的他跟随护士长还有院方指定医生去病房看望这位传奇的僧人。因为是体检,没有多少事,僧人的弟子们求僧人讲佛法,小丁赵因为好奇,也在一旁听法。听着听着,好像高僧再说他自己,是有关人世间因果因缘的是是非非~~~~~~听得他入迷难返,回家后一夜没合眼,辗转反侧熬到凌晨五点半起床,梳洗完毕于清晨六点就赶到了僧人的病房门外徘徊,六点半终于敲门拜望高僧。因为小丁医生有手艺,能为高僧解除腰痛, 一来二去帮助,自己心里积存的困惑被高僧所化解。从此,与高僧结缘,也就自然的与佛法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位高僧就是现在的云游世界宣扬佛法的济群法师!孚真堂创建于1895年,因为爸爸未能接承爷爷的祖业,在爷爷去世后孚

运动解剖学重点

1.细胞:构成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根本单位。 2..骨松质:呈海绵状,由相互交织的骨小梁排列而成,配布于骨的内部,骨小梁的排列与骨所承受的压力和张力方向一致。 3.骨密质:骨密质主要构成长骨的干、骺和短骨、扁骨以及不规那么骨的表层,骨板层数多,排列规那么,紧密结合。 4.肌纤维: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其间还有少量的结缔组织、血管、淋巴以及神经,因呈细长纤维状,故称肌纤维。 5.组织:有大量结构和功能和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共同构成的细胞群体。 6.器官:由几种不种组织发育分化和相互结合,构成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完成一定生理功能的组织集合体。 7.系统:由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的许多器官结合在一起,构成相互配合,并完成连续性生理功能的器官群体。〔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内分泌系统〕 8.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两足并拢,足尖向前。 9.额状面:是按冠状轴方向,将人体分为前、后两局部的纵切面。 10.矢状面:是按矢状轴方向,将人体分为左、右两局部的纵切面。 11.水平面:是指与水平面平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的切面。 12.正中面:经过人体正中的矢状面,简称正中面,它将人体分为左右相等的两部。 13.矢状轴:为前前方向与水平面平行,与人体长轴相垂直的轴。 14.额状轴:为左右方向与水平面平行,与人体长轴相垂直的轴。 15.垂直轴:为上下方向与水平面垂直,与人体长轴相平行的轴。 细胞的三层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间质的成分:主要由基质和纤维两局部组成,机制可呈液体状、胶体状和固体状。纤维可分成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三种类型。 组织分类: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肌腱、筋膜和韧带〕、疏松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广义的结缔组织还包括软骨组织〔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和弹性软骨〕、骨组织、血液和淋巴。肌组织的分类: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16.突起:主要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网络和神经通路以及遍布全身的神经,是胞体的细胞膜连同细胞质向外突出形成的结构,根据突起的形态和功能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 17.肌肉工作术语: 18.附着点:肌肉在骨骼的起止点。 19.起止点:接近身体正中面的附着点为起点,远离身体正中面的附着点为止点。 20.动点:相对移动一端的肌肉附着点。 21.定点:相对固定一端的肌肉附着点。 22.近固定:一起点为定点的肌肉工作条件称为近固定 23.远固定:以止点为定点的肌肉工作条件称为远固定 24.上固定:定点在上的肌肉工作条件称上固定 25.下固定:定点在下的肌肉工作条件称下固定 26.无固定:肌肉收缩时两端附着点都不确定其两端附着处都做相对运动。 骨骼肌的物理特性: 27.1、伸展性和弹性:骨骼肌受外力作用可被拉长的特性称为伸展性。当外力解除时,被拉长的骨骼肌又可回缩,恢复到原来的长度,称为弹性。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人体结构和组织的科学,它对于医学和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就人体解剖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介绍。 1. 人体的基本组织 人体的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上皮组织是体表组织,起到保护作用;结缔组织负责支持和连接各部分;肌肉组织控制运动;神经组织传递信息。 2. 人体的器官系统 人体由多个器官组成,这些器官组成了不同的系统,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每个系统都有特定的功能和结构。 3. 骨骼系统 骨骼系统是人体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由骨骼和关节组成。骨骼提供了支持和保护,同时也是血液产生和矿物贮藏的场所。

4. 肌肉系统 肌肉系统由肌肉和肌腱组成,它负责控制身体的运动和姿势。肌肉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5.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部、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等。通过呼吸系统,人体可以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6.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它负责输送氧气和养分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并排除代谢产物。 7.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肠道和消化腺等。它负责将食物消化、吸收和排除残余物质。 8. 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它负责排除代谢废物和维持身体内部环境的平衡。 9.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神经组织组成,它控制和协调身体各部分的活动,并传递信息。 10. 生殖系统 生殖系统分为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前列腺等;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等。 11. 感觉系统 感觉系统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这些感觉器官负责感知外部环境的信息。 12. 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负责保护身体免受外界病原体的侵害,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全身肌肉大全

全身肌肉大全 人体解剖全集 人体的肌肉按部位可分为躯干肌、上肢肌、下肢肌和头颈肌。 ●躯干肌 躯干肌包括背肌、胸肌、膈肌、腹肌和会阴肌。 背肌分为浅、深两层。背浅层肌包括斜方肌、背阔肌、肩胛提肌和菱形肌等。背深层肌分为背长肌和背短肌。背长肌包括竖脊肌和夹肌。背短肌包括横突棘肌、棘间肌和横突间肌(包括半棘肌、回旋肌和多裂肌三部分)。 胸肌分为胸上肢肌和胸固有肌。胸上肢肌包括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等。胸固有肌包括肋间外肌、肋间内肌和胸横肌等。 腹肌包括腹前壁的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和腹后壁的腰方肌。 ●上肢肌 上肢肌包括肩带肌、上臂肌、前臂肌和手肌。 肩带肌起自锁骨和肩胛骨,止于肱骨。包括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和大圆肌。其中,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共同构成一种叫做“肌腱袖”(又称“肩袖”)的结构,有加固和保护肩关节的作用 上臂肌包绕肱骨周围,分前、后两群。前群(屈肌群)包括肱二头肌、喙肱肌、肱肌。后群(伸肌群)包括肱三头肌和肘肌。 前臂肌分化程度较高,多为具有长腱的长肌,分为前后两群,每群又分为浅深两层。前群肌位于前臂前面及内侧,后群肌位于前臂后面及外侧。前群肌的浅层主要有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等。后群肌的浅层主要有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等。 ●下肢肌 下肢肌包括盆带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 盆带肌分前后两群。前群起自骨盆内面,后群起自骨盆外面。前

群(内侧群)有髂腰肌、梨状肌。后群(外侧群)有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 大腿肌可分为前外侧群、后群和内侧群。前外侧群有股四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后群有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三块肌合在一起称为腘绳肌或股后肌群。内侧群有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股薄肌。 小腿肌分前群、后群和外侧群。前群有胫骨前肌、趾长伸肌。后群有小腿三头肌、趾长屈肌、跚长屈肌、胫骨后肌。外侧群有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 ●头颈肌 头颈肌中,头肌可分为表情肌和咀嚼肌;颈肌分浅、中、深三群,颈浅肌群有颈阔肌、胸锁乳突肌。 胸锁乳突肌解剖 胸锁乳突肌 部位:颈阔肌深层,颈部两侧。 起点:胸骨柄和锁骨胸骨端。 止点:颞骨乳突。 功能: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颈向同侧屈,并转向对侧;两侧收缩,肌肉合力作用线在寰枕关节额状轴的后面使头伸,肌肉合力作用线在寰枕关节额状轴的前面使头屈。上固定时,上提胸廓,助吸气。 菱形肌的解剖 菱形肌 部位:斜方肌深层。 起点:第6、7颈椎和第1~4胸椎棘突。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

人体肌肉解剖图

肌肉图,肌肉解剖图,人体肌肉图,(正面背面彩图)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肌学-上肢肌(肩肌,臂肌,前臂肌,手肌,上肢的局部记载) 上肢肌---肩肌 --肩肌配布于肩关节周围,均起自上肢带骨,跨越肩关节,止于肱骨的上端,有稳定和运动肩关节的作用。 包括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三角肌 三角肌(deltoid)

◆形态位置:位于肩部,呈三角形。 ◆起、止点:起自锁骨的外侧段、肩峰和肩胛冈,肌束逐渐向外下方集中,止于肱骨三角肌粗隆。肱骨上端由于三角肌的覆盖,使肩关节呈圆隆形。 如肩关节向下脱位或三角肌瘫痪萎缩,则可形成“方形肩”体征。三角肌是肌肉注射的部位之一。 ◆作用:主要是使肩关节外展,其前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前屈并略旋内;后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后伸并略旋外 冈上肌 冈上肌(supraspinatus) ◆形态位置:位于斜方肌的深面。 ◆起、止点:起自冈上窝,肌束向外,经肩峰深面,跨过肩关节之上,止于肱骨大结节上部。此肌损伤或有炎症,当上臂外展时,肩部有疼痛感。 ◆作用:使肩关节外展。 冈下肌 冈下肌(infraspinatus) ◆形态位置:大部分被斜方肌与三角肌遮盖。 ◆起、止点:起自冈下窝的骨面,肌束向外跨过肩关节后方,止于肱骨大结节中部。 ◆作用:可使肩关节旋外。 小圆肌 小圆肌(teres minor) ◆形态位置:位于冈下肌的下方。 ◆起、止点:起自肩胛骨外侧缘后面,肌束斜向外上,跨过肩关节后方,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下部。 ◆作用:使肩关节旋外。 大圆肌 大圆肌(teres major) ◆形态位置:位于小圆肌下方。 ◆起、止点:起自肩胛骨外侧缘和下角,肌束向上外,绕到肱骨之前,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作用:使肩关节后伸、内收和旋内。 肩胛下肌 肩胛下肌(subscapularis) ◆形态位置:位于肩胛前面。 ◆起、止点:起自肩胛下窝,肌束向上外,经肩关节的前方,止于肱骨小结节。 ◆作用:使肩关节内收和旋内。 --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在经过肩关节的前方、上方和后方时,与关节囊紧贴,且有许多腱纤维编织入关节囊壁,所以这些肌肉的收缩,对稳定肩关节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角肌和冈上肌可使肩关节外展。三角肌前部肌束、大圆肌和肩胛下肌可使肩关节内收和旋内。三角肌后部肌束、冈下肌和小圆肌可使肩关节旋外。此外,三角肌后部肌束还可使肩关节后伸,前部肌束还可使其前屈。

局部解剖学讲义

绪论 局体解剖学topographical anatomy是按照人体的局局部区,研究各区域内的器官和构造的形态、位置、毗邻和层次关系的科学。局部解剖学是解剖学的分科之一,它是在学习了系统解剖学的根底上,通过实地尸体解剖和观察,稳固系统解剖学的知识,为进一步学习临床课程和临床实践打下良好的根底。因此,局部解剖学是根底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 一、人体根本构造的概念 人体可分为头、颈、躯干〔包括胸部、腹部、盆部与会阴〕及四肢〔包括上肢和下肢〕。头与躯干的根本构造大致一样,均由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肌和骨骼等共同构成腔或管,容纳并保护中枢神经、感觉器官和内脏器官等。四肢是以骨骼为支架,肌肉跨越关节附着于骨骼,深筋膜包盖着肌肉,浅筋膜位于皮下。全身各局部、器官均有血管和神经分布。 〔一〕皮肤 皮肤skin被覆于全身外表,由浅层上皮性的表皮和深层结缔组织性的真皮组成。真皮有许多突起的乳头嵌人表皮深面,并借结缔组织的纤维束与深面的浅筋膜相连。人体各部的皮肤厚薄不一,厚者可达4mm,薄者缺乏lmm。一般而言,腹侧面皮肤较薄,背侧面的较厚,但在手和足那么相反。项部、背部、手掌和足底处皮肤最厚,而腋窝和面部的最薄,另外,全身皮肤的纹理也不一致,作皮肤切口时应注意上述特点。 〔二〕浅筋膜 浅筋膜superficial fascia位于皮下,又称皮下组织或皮下脂肪,属疏松结缔组织,且富有脂肪,遍布全身。浅筋膜的厚薄在不同的部位差异较大,除眼睑、乳头和男性外生殖器等处的浅筋膜内不含脂肪外,其余各部均含有或多或少的脂肪。儿童、妇女和肥胖者浅筋膜较厚,老年、男性和瘦弱者那么较薄。浅筋膜内纤维束的强弱和松紧,关系着皮肤移动性的大小,以及解剖时剥离皮肤的难易。头皮、项、背、手掌和足底等部位的浅筋膜致密,使皮肤严密连接于深部构造,其他部位的浅筋膜较疏松并有弹性。 浅筋膜内有皮神经,浅动、静脉和淋巴管分布。皮神经穿出深筋膜后,走行于浅筋膜内,并以细支分布于皮肤。浅动脉细小,而浅静脉较粗大,一般不与动脉伴行,多互相吻合,最后穿深筋膜注入深静脉。浅筋膜内有丰富的淋巴管,但均细小,壁薄透明,不易识别。另外,在头、颈、腋窝和腹股沟等部的浅筋膜内可见到淋巴结。 〔三〕深筋膜 深筋膜deep fascia又称固有筋膜,是位于浅筋膜深面包裹着肌肉的一层纤维组织膜。在四肢,深筋膜还深入肌群之间,附着于骨,构成肌间隔。深筋膜包裹肌肉形成肌鞘,包裹血管和神经形成血管神经鞘,包裹腺体形成筋膜鞘或囊。在某些部位,如腕部和踝部,深膜在局部横行增厚,且两端固定于骨性突起上形成支持带,能约束其深面的肌腱。另外,深筋膜、肌间隔与骨和骨膜之间可形成骨筋膜鞘或筋膜间隙,内有疏松结缔组织充填,感染时脓液可在间隙中蓄积蔓延。解剖时应注意各处深筋膜的厚薄及其与肌肉的关系。

【解剖车站】足太阳经筋的筋结点与结筋病灶点(三)

【解剖车站】足太阳经筋的筋结点与结筋病灶点(三) 足太阳经筋的筋结点与结筋病灶点 1、承筋次 位置:在小腿后侧,腓肠肌肌腹中央凹陷中。 局部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小腿筋膜——腓肠肌内外肌腹联合。布有腓肠神 经。其下为比目鱼肌——胫神经、胫后动脉 与静脉。 主治:小腿后侧疼痛,膝关节疼痛,踝关节疼痛,足跟疼痛,小腿无力。 2、合阳次 位置:在小腿后侧,腘窝下缘中点下,平腓骨小头下缘水平处。 局部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小腿筋膜——腓肠肌内外肌腹联合——腘肌、腘 肌滑液囊——比目鱼肌内、外侧头联合腱弓 ——小腿腘管——胫骨后肌——胫骨。布有 股后皮神经和腓肠内侧皮神经。深层有胫神经 及胫后动脉和静脉。 主治:膝关节疼痛,小腿短缩感,小腿及足趾麻木,灼痛,发凉,异样感,无力,出汗 异常,皮肤干燥,皲裂,腰痛。 3、合阳内

位置:在小腿后侧,合阳次内上方,腘窝下缘处。 局部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小腿筋膜——半腱肌肌腱与固有滑液囊——腓肠肌内侧头——比目鱼肌内侧头,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 主治:膝关节疼痛,小腿疼痛,踝关节疼痛,腿无力,股后侧疼痛,髋部疼痛,腰痛。 4、合阳外 位置:在小腿后侧,腘窝下缘,腓骨小头内侧。 局部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小腿筋膜——腓肠肌外侧头——腘肌及其固有滑液囊——比目鱼肌外侧头起点。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腓侧有通过。 主治:膝关节疼痛,小腿后外侧疼痛,小腿无力,踝关节疼痛,足下垂,足背足趾异常感。 5、委中次 位置:腘窝横纹中央。 局部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腘筋膜。其下为腘动脉、腘静脉和胫神经。最深层为膝关节囊。布有股后皮神经。 主治:膝关节疼痛,小腿疼痛,小腿无力,小腿及足趾异样感,下肢瘫痪,腓肠肌痉挛,

全身肌肉组织解剖图

全身肌肉组织解剖图 转自::// konjia /html/85/n-155985.html \\ 颈肌:颈肌依其所在的位置分为颈浅肌群、舌骨肌群和颈深肌群。胸锁乳突肌位于颈部的两侧,大局部被颈阔肌所覆盖,起自胸骨柄和锁骨的胸骨端,二头会合斜向后上方,止于颞骨的乳突。胸锁乳突肌的作用是:一侧胸锁乳突肌收缩使头屈向同侧,面部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可使头后仰。

背肌浅群:斜方肌一侧呈三角形,两侧合并为斜方形。起自枕外隆凸、项韧带和全部胸椎棘突,肌束向外集中止于锁骨、肩峰和肩胛冈。收缩时可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肌束收缩提肩胛骨〔耸肩〕,下部肌束收缩降肩胛骨。斜方肌瘫痪可出现“塌肩〞。背阔肌起自第6胸椎以下的全部椎骨棘突和髂嵴的后部,肌束向外上方集中,止于肱骨小结节嵴,收缩时使臂内收、内旋和后伸,如背手姿势。

胸大肌、腹外斜肌:胸大肌起自锁骨、胸骨和上6个肋软骨,肌束向外上集中,止于肱骨大结节下方。收缩时可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前屈。当上肢固定时,可上提躯干,并协助吸气。腹外斜肌起自下位8个肋骨的外面,肌束斜向前下,近腹直肌的外侧移行为腱膜,经腹直肌的前面,参与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层,止于腹前壁正中的白线。腹外斜肌腱膜下缘增厚卷曲,张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称为腹股沟韧带。 胸小肌、前锯肌、腹直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胸小肌起自第3~5肋,止于肩胛骨喙突。前锯肌起于1~8肋,肌束行向后上方,止于肩胛骨的内侧缘和下角。腹直肌起自耻骨嵴,向上止于剑突和第5~7肋软骨。腹内斜肌肌束呈扇形展开,至腹直肌外侧移行为腱膜并分为两层,包绕腹直肌,终于白线。腹横肌起自下位6个肋骨、胸腰筋膜、髂嵴和腹股沟韧带的外侧部,肌束向前延续为腱膜,经腹直肌后面参与组成腹直肌鞘的后层,终于白线。

十二经筋高清图解,真人演示,推荐收藏!

十二经筋高清图解,真人演示,推荐收藏! 经筋基础知识 经筋是什么? 《灵枢经》明确记载经筋的循行,“它起于四肢末端的爪甲,结于关节,上于颈项,终于头面,而不与内脏相联。”“位于人体表浅筋肉间。” 现今较公认的看法是经筋相当于现代解剖学中的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结构。 实际上,经筋涉及的范畴远不止这些,还应包括诸如皮下脂肪、内脏系膜、内脏平滑肌和部分神经实体结构。 经筋的功能作用有哪些? 经脉着藏于经筋之中,经筋依靠脏腑经脉气血的濡养。经筋的舒张收缩具有调节气血流量、流速的作用。其功用主要有:1.主束骨、联缀百骸,构成身形支架与形体;2.利机关,保证肢体正常运动功能;

3.系结肢节,保证正常运动;4.为刚为墙,维络周身,内安脏腑作用;5.经筋的整体调节功能;6.反映局部和内脏病侯;7.调着藏于经筋的经脉。 由此可见,经筋在中医外治手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调理手段用推、按、揉、拍、拨、刮、灸等都是可以的。 十二经筋图表 1、足太阳经筋 足太阳经筋循行:起于足小趾,向上结于外踝,斜上结于膝部,在下者沿外踝结于足跟,向上沿跟腱结于腘部,其分支结于小腿肚(腨

外),上向腘内则,与腘部另支合并上行结于臀部,向上挟脊到达项部;分支入结入舌根;直行者结于枕骨,上行至头顶,从额部下,结于鼻;分支形成“目上网”(即上睑),向下结于鼻旁,背部的分支从腋行外侧结于肩髃;一支进入腋下,向上出缺盆出,上方结于耳行乳突(完骨)。又有分支从缺盆出,斜上结于鼻旁。 足太阳经筋重要病候如下:

2、足少阳经筋

足少阳经筋循行:起于第四趾,向上结于外踝,上行沿胫外侧缘,结于膝外侧;其分支起于腓骨部。上走大腿外侧,前边结于“伏兔”,后边结于骶部。直行者,经季胁,上走腋前缘,系于胸侧和乳部,结于缺盆。直行者,上出腋部,通过缺盆,行于太阳筋的前方,沿耳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