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温州大学编制管理办法

温州大学编制管理办法

温州大学编制管理办法
温州大学编制管理办法

温州大学编制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学校人员编制管理,进一步优化人员结构,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编制管理章程》有关精神,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和目前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行政管理等人员现状,特制定本办法。

一、定编原则

(一)宏观控制与分类指导相结合。

(二)长期规划与近期需要相结合。

(三)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相结合。

(四)保证重点与兼顾一般相结合。

二、编制分类

学校编制包括教师编制、辅导员编制、教辅人员编制和党政管理人员编制。本办法适用校本部编制的核定,独立学院按教育部“六独立”的要求另行制定编制管理办法。

三、核编依据

(一)本部编制以校本部全日制在校学生数为基础核定。全日制学生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

(二)按照校本部目前全日制在校学生规模、教师队伍实际情况,暂定生员比为9:1,生师比为15:1。

(三)教师编制由教学编制和学科建设编制构成。教学编制分本专科教学编制和研究生教学编制,并包括实验教学编制,主要依据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人数确定;学科建设编制分科研编制和科研平台编制,科研编制主要依据科研业绩

(文科学院按科研业绩分,理工学院按科研经费)进行核定,科研平台编制依据各级各类平台的性质和学科发展的需要确定。

(四)其他各类人员编制,包括教辅人员(教学实验、图书资料、学报编辑部、现代教育中心、档案室、校史馆)、党政管理人员等以教师编制为基础确定。

四、编制计算办法

(一)教师编制

1.总数(M)

M=M1+M2

M1=全日制本专生数/15

M2=全日制研究生数/7.5

2.学院教学编制(Mn)

Mn=学院在校本专科生数/K1+学院在校研究生数/K2 +Mb +My。

(2)K2为各专业研究生的生师比:音乐类为5,美术设计类为6.5,其他学科为8.5。

(3)Mb为本专科公共课教学编制。总数为M1×22%,各学院Mb=M1×K3,K3:大学外语为6.5%,公共体育为3.5%,思想政治理论课为3.2%,公共计算机为2.7%,其他为6.3%(其中高等数学2.0%,普通物理1.5%,教育学类1.7%,大学语文0.8%,其他0.7%)。

(4)My为研究生公共课教学编制。总数为M2×9.5%;各学院My=M2×K4,K4:外语为7%,政治为2.5%。

3.学科建设编制

学科建设编制分为科研编制S1和科研平台编制F1。科研编制用于引进专兼职科研人员,科研平台编制用于引进科研管理人员。

(1)科研编制的核定

教学编制满编后可按下列公式确定科研编制:

文科学院科研编制S1:

S1=(L f/N-M n×20 -S2×10)/80 (1)理工科学院科研编制S1:

S1=(L j/N-M n×10 -S2×5)/40 (2)(1)、(2)式中:

L f:各学院科研业绩总分;

L j:各学院科研经费总额;

M n: 各学院教学编制数;

S2:各学院科研平台编制数(F1)加实验技术人员编制数(F2);

N:学院系数;

根据学院学科发展情况,分四类学院进行核定(核定标准具体见下表)。其中一类学院系数为N=1.2,二类学院N=1.1,三类学院N=1.0,四类学院N=0.8;教学型学院一般不鼓励使用学科建设编制引进人才,也不要求进行考核,如要求使用学科建设编制,需参加

考核。

注:各学院类别可根据学科发展情况随时调整;各学院未达到相应标准前不可就高选择,但可就低选择。

(2)各学院所属科研平台、创新基地所需科研平台编制

F

(3)核定说明:

第一、目前各学院可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提出科研编制需求,学校将根据科研编制总量并结合各学院的学科发展需要进行预拨,2015年9月开始依据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的科研业绩按上述办法核定科研编制,以后每两学年依据其科研业绩核定一次科研编制,如超编则超编人员不予核发编制费和基础津贴(按各学院平均基础津贴计) 。

第二、理工科学院获得一次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计科研经费40万元,获得一次省部级一等奖,记科研经费75万元;获得一次国家级科研成果奖,记科研经费150万元;获得国家重大项目,除计算到位经费外,另记科研经费100万元;国家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另记科研经费50万元。

文科学院获得一次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记科研业绩分80分,获得一次省部级一等奖,记科研经费150分;获得一次国家级(教育部)科研成果二等奖以上,记科研经费200分;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分别另记科研

分150分、80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另计科研分80分;

(二)辅导员编制。学校按本专科在校生200:1核定辅导员编制数,具体设岗数由人事处商学生处确定。

(三)实验技术人员编制

1.总数=M×1

2.7%

2.实验技术人员编制按《温州大学实验技术人员编制核定办法(试行)》(见附件1)由学校根据上年度实际完成的实验教学辅助任务、仪器设备管理、实验室建设等内容进行核定(不包括瓯江学院实验教学辅助工作)。

(四)其他教辅人员编制

1.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编制

(1)总数=M×13.7%

(2)图书馆12.6%。

(3)校史馆1.1%。

2.学报编辑部编制

总数=M×1%

3.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编制

总数=M×2%

(五)管理人员编制

1.总数=M×37.7%(包括学院管理人员R、机关党政管理人员)。

2.学院党政管理人员R=M×12.7%

各学院党政管理人员编制Rn=R1+R2+R3+R4,除学院专职书记外,最高不超过10人。

R1为基本编制。在校本专科学生数大于500人,R1=5(办公室编制为2,教学科研管理编制为2,综合管理编制为1);在校本专科学生数小于500人,R1=4(办公室编制为3,综合管理编制为1),其中马克思主义学院R1=3。

R2为补贴编制。公式如下:

R2=(教师数-50)/50+(在校生数-500)/500

如果R2<0,则R2=0。

R3为公共课管理编制。公共外语、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计算机、公共体育等R3=1,高等数学R3=0.5,其他R3=0。

R4为研究生教育管理编制。核定办法如下:

(1)在校研究生数少于100人,原则上不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以虚拟编制计算,计算公式:

R4=在校研究生/100

(2)在校研究生人数大于100人,则R4=1;研究生人数大于200人,则R4=2。

3.行政机关管理人员总数=M×25.1%,根据各部门工作职责统一核定。

4.其他管理编制

普通话测试工作站编制为1;教师教育学院职后教育管理编制为2;《现代教育》编辑部编制为2;“溯初班”编制

为0.5。

五、其他

(一)根据全校艺术素质教育、师范类专业增设教育类课程的规模设编制若干,并根据各学院承担艺术素质教育、师范类教育的任务进行分配,按360当量课时核定一个编制,具体由人事处商教务处进行核定。

(二)编制计算中未包括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合作学院、后勤集团公司等部门,具体编制由人事处商各部门核定。人像绣研究所、校办企业等部门,编制数按照现有人员数核定。

(三)新设立的各类研究机构、办事机构应尽量在现有人员编制架构内妥善统筹安排工作。确因工作需要,需另外增加人员编制的,由人事处商各相关部门另行确定。

(四)本办法由人事处负责解释。

《温州大学课堂教学创新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温州大学课堂教学创新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2014-2015年) 温州大学 2014年9月

目录 一、整体目标 (1) 二、任务举措 (1) (一)强化课程建设质量 (1) 1.制定专业标准,优化课程体系 (1) 2.制定课程教学标准,完善课程大纲 (2) 3.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 (2) 4.加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提高公共课教学效果 (2) (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2) 1.积极推动分层分类的课堂教学创新 (2) 2.以学生受惠为导向,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3) 3.改进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体系 (3) 4.开展“大班授课与小班研讨结合、线上与线下混合”的课堂教学试点 (4) (三)完善课堂教学制度 (4) 1.严把新教师开课关 (4) 2.建立开课准入制度 (4) 3.建立课程退出机制 (5) 4.实行学生自主选课程、选教师 (5) 5.推行课堂教学公开,多渠道完善听课制度 (5) 6.强化基层教学组织和教研活动 (6) (四)严格课堂教学管理 (6) 1.进一步完善学分认定制度,逐步打通专业壁垒 (6) 2.积极运用网络等多媒体手段,有效拓宽第二课堂 (6) (五)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7) 1.完善学业考核评价体系 (7) 2.改革教师教学效果评价 (7)

三、保障措施 (7) (一)继续开展“教改示范课观摩与研讨”系列活动,搭建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7) (二)设立课堂教学创新行动计划试点项目,助推教学方法和课堂模式改革 (7) (三)建立课堂教学创新激励机制,优化课时酬金分配制度 (8) (四)改造教学环境与平台,支撑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8) 四、工作要求 (8)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8) (二)加强宣传、形成氛围 (8) (三)突出主体、注重实效 (9) (四)齐抓共管、真抓实干 (9) 附:温州大学“课堂教学创新计划(2014年-2015年)”时间安排 (9)

温州大学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温州大学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的科研管理和运行机制的要求,进一步规范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提高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效益,促进学校科研事业健康发展,根据《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中办发〔〕号)、《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财办科教〔〕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财教〔〕号)、《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号)、《进一步完善省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实施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科研项目经费包括纵向科研项目经费、横向科研项目经费和校内科研项目经费。 (一)纵向科研项目经费 纵向科研项目经费是指通过承担国家或地方政府常设的计划项目或者专项项目取得的科研项目经费。 (二)横向科研项目经费 横向科研项目经费指政府、企事业单位委托开展科研活动取得的各种收入,包括联合研究、委托研究、决策咨询、技术服务、科技开发与成果转让等取得的收入。横向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与管理参照《温州大学横向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办法》执行。

(三)校内科研项目经费 校内科研项目经费包括校级立项科研项目的经费、纵向科研项目的校内配套经费和纵向自筹经费项目的校拨科研项目经费。校内配套经费的管理参照《温州大学科研项目经费配套资助管理办法》执行。 第三条学校取得的各类科研项目经费均为学校收入,必须由学校统一管理、集中核算、专款专用。 第四条科研项目经费使用中涉及政府采购的,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五条科研经费管理中各方的职责: (一)科研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的管理,并会同计划财务处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经费预算,监督合同执行及经费使用,审核预算调整,督促项目负责人按有关规定结题结账,配合计划财务处做好经费管理的有关工作。 (二)计划财务处负责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监督和指导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立项通知书(任务书)或科研合同约定的经费预算合理使用科研经费,并做到账目清楚,核算准确。

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绩效管理研究

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绩效管理研究 河北工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绩效管理研究 姓名:郭然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企业管理 指导教师:刘兵 20061101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绩效管理研究 摘要 高校行政部门的管理水平和行政人员的工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校的竞争 力,而对行政绩效进行评价是目前高校管理工作中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本文对高校行政 工作的绩效管理着重进行了研究。 首先,本文将普遍运用于企业中的绩效管理的方法引入高校领域,并具体运用到行政 管理工作当中。建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绩效管理体系,包括岗位分析、制定绩效目标、 日常工作监督、考评结果的反馈、建立行政管理部门和人员档案、考评结果的运用和建立 绩效评价体系几个流程。其次,利用平衡计分卡方法设计高校行政部门的指

标体系。以平 衡计分卡的四方面的内容:顾客方面、财务方面、内部组织、学习和成长为基本维度,用 目标管理的方法在指标矩阵中将高校的整体办学目标,逐一分解为部门的行政指标。在对 部门绩效指标体系进行设计的基础上,再次运用目标管理和平衡计分卡相结合的方法,在 指标分解矩阵中,将从高校整体办学目标中分解出来的部门指标分解到岗位和个人。并以 HG大学行政管理典型部门和典型岗位为例,建立了系统的部门及岗位绩效管理指标体系。 最后,提出高校行政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的关注内部利益相关者思想。指出与企业利益相 关者管理方法相似,高校中的行政部门间、行政部门与学生和教师群体之间也存在着许多

相关利益关系。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部门,行政管理人员,绩效管理,平衡计分卡,目标管理 i 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绩效管理研究 RESEARCH ON TH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OF ADMINISTRATION IN UNIVERSITIES ABSTRACT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administration and ability of administration staffs determine the

龙海镇中心学校行政人员绩效考核办法

龙海镇中心学校行政人员绩效考核办法 根据彝教通[2009]88 号通知以及《彝良县教育局关于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绩效考核的实施办法》的相关要求,为切实做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再分配工作,切实加强对学校行政业务工作的管理和考核,明确各行政人员的岗位职责、学期任务和工作目标,充分调动行政工作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对行政人员所做工作业绩的肯定和奖励,特制订以下绩效考核办法: 一、考核小组: 组长:余泽奇(校长)成员:张吉友(支部书记)、万光发、陈忠宽(副校长) 二、考核对象: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办公室其他成员、中心小学特殊岗位人员。 三、考核纪律: 1、坚持原则,顾全大局; 2、实事求是,伪者必究。 四、考核细则: (一)、德(20 分): 1 、爱岗敬业,以身作则,勤干巧干,不计名利;( 5 分) 2、为人处事正直、忠诚,具有健康的心态、服务意识和团

队合作精神。( 5 分) 3、为人师表,塑自身形象;( 5 分) 4、作风正派,具有责任心、公德心和包容心。( 5 分)(二)、能(20 分): 1、按时、高效完成周、月计划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务实的工作作风;( 5 分) 2、做好教职工的各项考核工作,操作规范、科学,做到公平、公正、公开;(5 分) 3、管理高效,敢于对话,善于沟通;( 5 分) 4、执行得力,敢担责任,敢于超越。( 5 分) (三)、勤(10 分): 1、遵守考勤制度;(5 分) 2、值班时间内无离岗现象;( 5 分) 3、每周深入教学第一线,每学期至少听足评好20 节课;( 5 分) 4、履行职责,保证每周工作一计划、一总结落实及时、到位。( 5 分) (四)、绩(50 分): 1、履行部门工作目标职责的情况;(30 分) 2、管理绩效显著,工作质量有明显提高;( 5 分) 3、领导满意度好,受领导表扬的;无投诉、工作及时到位、

温州大学14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温州大学14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一、大学英语教学目标 1.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年,以下称《课程要求》)提出的教学目标: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 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2.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定位: ——结合2012年温州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方案》中的学生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的通用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学术英语交流技能,使他们能用英语直接从事自己的专业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在自己专业领域具有较强的国际交往能力;在提高学术交流能力和学术素质修养的同时,培养他们的人文素质修养,提升他们跨文化交流、沟通和合作以及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以适应国家和地方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学术英语交流技能主要是指培养学生用英语听专业课程及讲座,用英语做学术口头陈述及学术交流,用英语阅读专业文献,用英语撰写文献综述、摘要、函电、公文、报告或小论文等。 二、大学英语的课程性质与课程设置要求 《课程要求》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它不仅是一 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各高等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课程要求》和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 《课程要求》还指出,课程设置都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既要 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要为基础较好的学生创造发展的空间;既能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又能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既要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 三、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及双语教学的关系 周恩、丁年青在2012年第四期《外语界》(CSSCI期刊)上刊文对大学英语与专业英

温州大学岗位津贴分配办法

温州大学岗位津贴分配办法 征求意见稿) 为了深化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全面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国人部发 [2006]56号)、《高等学校、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贯彻V事业单位 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三个实施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113 号)和《关于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国人部发[2007]59 号)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符合我校特点的岗位津贴分配的新型模式和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建设特色鲜明、水平较高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岗位津贴分配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突出岗位、按岗取酬”的原则,逐步完善岗位设置 管理,整体优化人员结构。 二)坚持“按劳取酬、优劳优酬”的原则,适当拉开分配差距, 兼顾效率与公平,将教职工的收入与岗位责任、工作业绩和贡献大小挂钩,与学校办学效益挂钩,建立固定工资与岗位津贴双轨运行的分配制度。 三)坚持“职责分明、责酬一致”的原则,全面推行校院两级 管理,明确校院两级职责,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岗位津贴分配经费总额切块、动态包干的分配办法,强化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 四)坚持“总量控制、稳步增长”的原则,建立岗位津贴的正 常增长机制,确保岗位津贴在学校财力承受范围之内,并使学校工作人员岗位津贴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二、岗位系列和等级

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员编制分类,学校设置教学科研岗位、管理岗位、教学科研辅助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等四个系列,学校依据总量控制与结构比例控制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设岗数和各岗位等级之间的结构比例。 一)教学科研岗位 教学科研岗位设11 个等级。一级岗位最高,十一级岗位最低。 (二)管理岗位 学校管理岗位设置10 个级别,即管理岗位一级(正校级)、管理岗位二级(副校级)、管理岗位三级(党委委员、校长助理)、管理岗位四级(正处级)、管理岗位五级(副处级)、管理岗位六级(正科级)、管理岗位七级(副科级)、管理岗位八级(科员 1 级)、管理岗位九级(科员 2 级)和管理岗位十级(见习岗位)。 三)教学科研辅助岗位分为一级岗位(正高级)、二级岗位(副 高级)、三级岗位(中级)、四级岗位(初级)、五级岗位(员级、见习人员),共 5 级。 四)工勤技能岗位分为一级岗位(高级技师)、二级岗位(技 师)、三级岗位(高级工)、四级岗位(中级工)、五级岗位(初级工)、六级岗位(普通工和见习人员),共 6 级。 三、教职工收入的构成 教职工的收入由档案工资、岗位津贴和学习活动费三部分组成。 档案工资由学校根据国家人事政策的有关规定确定;岗位津贴(税前) 由基础津贴和绩效津贴构成,根据本办法进行分配;教职工的学习活动费按照本办法规定发放。 四、学院岗位津贴的核拨与发放 一)学院岗位津贴的核拨 学院岗位津贴总额Z包括基础津贴总额G、编制费补贴B、专业学科建设和学生教育管理等经费S、科研奖励费J四个部分。学校根据本办法将学院岗位津贴总额整体划拨给有关学院,各学院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岗位津贴分配办法。 1、基础津贴总额G 基础津贴总额G 按照各学院在学校核定编制范围内实际聘任的各级各类人员基础津贴核拨。学院的编制包括本专科教学编制、研究生教学编制、学科建设编制和管理岗位、教辅岗位、工勤岗位的编制,由人事处会同教务处、研

温州大学校聘岗位职责和聘期考核管理实施办法

温州大学校聘岗位职责与聘期考核管理实施办法 (2015.9开始实施) (2015年1月23日修订稿) 为深化学校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充分体现“多劳多得、奖优罚劣”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各类校聘岗位人员的业绩要求,完善聘期考核制度和健全校内薪酬体系,激励教职工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明确为续聘、竞聘、辞聘提供依据,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实施范围和对象 本办法适用于校本部各类岗位(校聘岗位)的受聘人员。 二、岗位分类和比例 校聘岗位分教学科研岗位(A i,含思想政治岗位)、管理岗位(B i)、教学科研辅助岗位(C i),工勤技能岗位(D i)等四个系列。 (一)教学科研岗位、思政岗位(A i) 1.教学科研岗位和思想政治教育岗位占校本部总人数的60%以上,分十一个等级,其中正高级分四级,分别为A1-A4级;副高级分三级,分别为A5-A7级;中级分二级,分别为A8-A9级;初级不分级,为A10级;见习期为A11级。 2.根据承担教学科研任务的不同,教学科研岗位分教学型、教学研究型两类。 教师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等学院教学型岗位职数的比例控制在学院教师数的70%以内。 商学院、法政学院、人文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等学院教学型岗位职数的比例控制在学院

教师数的30%以内;对同时承担公共课教学任务的学院,可以放宽到40%。 3.学院在岗位聘任时,必须在各级职称中留出一定高等级岗位职数用于潜心教书育人、教学效果优秀的人员。 教学型学院比例控制在学院教师总数的60%以内,其他学院控制在学院教师总数的25%以内。 (三)管理岗位(B i) 管理岗位控制在校本部总人数的20%以内,分十个等级,其中校级正职为B1级,校级副职为B2级,校党委委员为B3级,处级正职(组织员、调研员)为B4级,处级副职(副组织员、副调研员)为B5级,科级正职(七级职员)为B6级,科级副职(八级职员)为B7级,科员分二级,分别为B8、B9级,试用期为B10级。 (三)教辅岗位(C i) 1.实验技术岗位(C1i)。实验技术岗位控制在校本部总人数的6%以内,分八个等级,其中正高级分二级,分别为C11-C12级;副高级分二级,分别为C13-C14级;中级分二级,分别为C15-C16级;初级不分级,为C17级;试用期为C18级。 2.其他教辅岗位(C2i) 其他教辅岗位控制在总人数的7%以内,分五个等级,其中正高级为C21级,副高级为C22级,中级为C23级,初级为C24级,试用期为C25级。 (四)工勤技能岗位(D i) 工勤技能岗位随自然减员而减少,不再增加岗位,分五级等级,其中技师为D1级,高级工为D2级,中级工为D3级,初级工为D4级,普通工为D5级。 三、岗位职责

温州大学师范类毕业生近三年考取教师编制情况一览表

温州大学师范类毕业生近三年考取教师编制情况一 览表 (截止当年8月31日) 民办教育改革“1+14”新政摘要 ——留温州,干教育,去民办

2011年,国务院将温州市列为“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2011年10月温州市出台《关于实施国家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2012年12月,温州市出台升级版“1+14”政策体系。“1+14”新政对毕业生到民办教育就业提供了保障与支持,具体内容摘要如下: 一、人事代理 1、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设立同级人才交流中心教育人才交流服务分支机构,具体负责民办学校教师人事代理工作。人事代理业务经费由同级财政专项拨款,实行免费服务。 2、民办学校教师参加人事代理的内容包括:人事档案管理、毕业生转正定级、申报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档案工资调整、组织人事关系接转、代办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各类岗位培训及专业技能培训、出具以档案材料为依据的有关证明等。 二、工资待遇 1、民办学校参照公办学校制度,实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绩效工资制。 2、民办学校应按照公办学校教师工资制度建立教师档案工资。学校根据工资制度定时调整档案工资。教师在公办和民办学校任职期间,工龄、教龄连续计算。 3、民办学校教师享受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按规定缴纳。

4、参加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的民办学校教师,享受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的退休费、住房公积金、困难救助等待遇。民办学校可为教师建立集体户口。 5、在农村任教的民办学校教师,按照省市规定享受农村教师任教津贴和农村教师生活补助金制度。 三、教师发展 1、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公办、民办学校校长、教师的业务培训纳入统一规划和管理,在培训经费、参加人次等方面,给予相同保障。 2、民办学校要按照当年生均公用经费的10%和教职工工资总额的3%足额提取培训经费,用于本校教师培训。 3、各地尤其要加强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要按人均3600元的标准在三年内完成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大力提升学前教育整体质量,所需经费由市、县两级财政和民办幼儿园三方共同承担。 4、各地要对民办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实行倾斜政策。民办学校可参照同类公办学校设置教师职务结构比例,教师职务由学校自主聘任。 5、民办学校教师各类业务竞赛、职务评审、评先评优等,指标计划实行单列,确保评比结果中,民办学校教师能占有合理的比例。 四、教师流动

温州大学岗位津贴分配办法

温州大学岗位津贴分配办法 (征求意见稿) 为了深化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全面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国人部发[2006]56号)、《高等学校、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贯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三个实施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113号)和《关于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国人部发[2007]59号)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符合我校特点的岗位津贴分配的新型模式和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建设特色鲜明、水平较高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岗位津贴分配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突出岗位、按岗取酬”的原则,逐步完善岗位设置管理,整体优化人员结构。 (二)坚持“按劳取酬、优劳优酬”的原则,适当拉开分配差距,兼顾效率与公平,将教职工的收入与岗位责任、工作业绩和贡献大小挂钩,与学校办学效益挂钩,建立固定工资与岗位津贴双轨运行的分配制度。 (三)坚持“职责分明、责酬一致”的原则,全面推行校院两级管理,明确校院两级职责,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岗位津贴分配经费总额切块、动态包干的分配办法,强化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 (四)坚持“总量控制、稳步增长”的原则,建立岗位津贴的正

常增长机制,确保岗位津贴在学校财力承受范围之内,并使学校工作人员岗位津贴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二、岗位系列和等级 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员编制分类,学校设置教学科研岗位、管理岗位、教学科研辅助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等四个系列,学校依据总量控制与结构比例控制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设岗数和各岗位等级之间的结构比例。 (一)教学科研岗位 教学科研岗位设11个等级。一级岗位最高,十一级岗位最低。 (二)管理岗位 学校管理岗位设置10个级别,即管理岗位一级(正校级)、管理岗位二级(副校级)、管理岗位三级(党委委员、校长助理)、管理岗位四级(正处级)、管理岗位五级(副处级)、管理岗位六级(正科级)、管理岗位七级(副科级)、管理岗位八级(科员1级)、管理岗位九级(科员2级)和管理岗位十级(见习岗位)。 (三)教学科研辅助岗位分为一级岗位(正高级)、二级岗位(副高级)、三级岗位(中级)、四级岗位(初级)、五级岗位(员级、见习人员),共5级。 (四)工勤技能岗位分为一级岗位(高级技师)、二级岗位(技师)、三级岗位(高级工)、四级岗位(中级工)、五级岗位(初级工)、六级岗位(普通工和见习人员),共6级。 三、教职工收入的构成 教职工的收入由档案工资、岗位津贴和学习活动费三部分组成。档案工资由学校根据国家人事政策的有关规定确定;岗位津贴(税前)由基础津贴和绩效津贴构成,根据本办法进行分配;教职工的学习活

2019温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2019温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639 103519214200058 金 洲 洲 建筑工程学 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380 94.1 83.2 1 专硕 全日 制 640 103519214200054 应 秉 哲 建筑工程学 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378 84.6 79.2 1 专硕 全日 制 641 103519214200079 戴鸣 建筑工程学 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380 83.7 79.1 1 专硕 全日 制 642 103519214200012 陈 建 鹏 建筑工程学 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377 84.4 79.0 1 专硕 全日 制 643 103519214200020 吕 金 晶 建筑工程学 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375 83.9 78.6 1 专硕 全日 制 644 103519214200035 苏 文 祥 建筑工程学 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368 84.5 78.0 1 专硕 全日 制 645 103519214200082 孙龙 建筑工程学 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371 81.8 77.2 1 专硕 全日 制 646 103519214200045 俞 宝 江 建筑工程学 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357 85.1 76.9 1 专硕 全日 制 647 103519214200010 沈颜 建筑工程学 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342 88.7 76.5 1 专硕 全日 制 648 103519214200037 邢 子 君 建筑工程学 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353 84.8 76.3 1 专硕 全日 制 649 103519214200053 刘 毅 杰 建筑工程学 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340 88.5 76.2 1 专硕 全日 制 650 103519214200059 余 忆 彬 建筑工程学 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353 84.7 76.2 1 专硕 全日 制 651 103519214200086 林 香 行 建筑工程学 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345 86.4 76.0 1 专硕 全日 制 652 103519214200034 施旷 建筑工程学 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346 86.1 76.0 1 专硕 全日 制 653 103519214200017 王 林 伟 建筑工程学 院 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 361 79.6 75.2 1 专硕 全日 制

温州大学行政人员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试行)

瓯江学院行政教辅人员工作业绩考核实施办法(试行) 为加强机关工作作风建设,增强行政教辅人员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充分调动行政教辅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院决定对行政教辅人员实施工作业绩考核,根据国家人事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规定》和《温州大学瓯江学院院内津贴分配实施办法》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绩效考核原则 按岗考核,公平公正,奖惩分明,重在激励,旨在效率。 二、考核对象 按本办法考核的对象包括学院党政部门和教辅单位所有在编在岗工作人员以及各教学单位非教师编制人员。 三、考核时间 行政教辅人员的考核每学年进行一次,对一学年两个学期的业绩做出考核,在每学年结束前一个月内完成,与教师教学业绩考核同步进行。 四、考核等级评定 行政教辅工作业绩考核实行等级考核制,并进行比例控制。考核结论分为A、B、C、D、E五个等级。B级(含)以上比例不超过当年度参加考核人数的60%,其中A级比例不超过20%;C 级、D级和E级也都应有一定的比例,具体比例由各考核单位根

据实际情况确定。 五、考核办法和程序 1、一般行政教辅人员工作业绩考核工作在每学年末由所在部门负责考核。系教学秘书实行平台考核,其工作业绩由所在单位和横向主管部门(教务部)共同组织评定。系辅导员考核按《温州大学瓯江学院辅导员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党委[2009]23号)文件执行,实行单列考核。考核等级评定同上。 2、考核采取定性和定量、个人自我总结与组织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力求客观、公正、准确。 3、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重点考察工作实绩,具体项目参见评分表。 4、考核方式分个人自评、部门内互评(占40%)、考核单位负责人评议(占40%)和服务对象评议(占20%),采用百分制量化计分考核。由考核实施单位负责计算总评分。 (1)个人自评:行政教辅人员对照岗位职责和工作实施情况自我评分。个人自评得分不计入最终的考核分。 (2)部门内互评:所在部门或考核单位所有成员相互评议,系秘书不参与互评。 (3)服务对象评议: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服务对象进行打分。 (4)负责人评议:所在部门负责人对考核人的工作进行评分。系教学秘书除接受所在系负责人评议外,还须接受教务部的横向考评,分数各占40%。部门负责人由其所在部门评议,学院领导

温州大学课堂教学改革项目SPOC平台课程建设要求

温州大学省课堂教学改革项目SPOC平台课程建设要求 一、基础资料 课程介绍、教学大纲、学习目标、学习要求、成绩考核办法、教师资料等 二、课程资料 1.课程总学时三分之一以上的微课视频(不少于12学时),每学时对应视频总时长为15分钟以上,视频由多个知识点构成,每个知识点录像时长在5-15分钟内,单个视频不得大于600MB,MP4格式,视频录制规范以《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试行)》为准。(建设课程如已立项为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录像学时在原有基础上叠加) 2.课程对应电子教案、习题、试卷等材料 三、学习互动 发布通知、进行讨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布置和批改作业

附件1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试行) 一、课程建设总体要求 1. 教学内容与资源。根据预设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学生认知规律及教学方式,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及教学内容和资源间关系,碎片化组织教学内容及资源、设置教学情境,形成围绕知识点展开、清晰表达知识框架的短视频模块集。每个短视频以5-15分钟时长为宜,针对各模块知识点或专题应设置内嵌测试的作业题或讨论题,以帮助学习者掌握学习内容或测试学习者学习效果。每门课程应有负责人介绍、课程介绍、教学大纲、预备知识、教学辅导、参考资料、考核方式、在线作业、在线题库和在线答疑等。课程设置应与本校课堂教学的要求相当。 2. 教学设计与方法。要遵循有效教学的基本规律,结合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的特征与需求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科学规划在线学习资源,明确学业评价策略和学习激励措施。课程设计、教学安排和呈现方式符合学习者移动学习和混合式教学的需求。开展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翻转课堂等多种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先支持具有混合式学习等改革实践经验的课程。 3. 教学活动与评价。要重视学习任务与活动设计,积极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_360度绩效考核方法_应用初探

156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360度绩效考核方法”应用初探 居 民 (苏州大学商学院 江苏苏州 215021) 摘 要:全面地分析了360度绩效考核方法在高校行政管理应用的意义、可能产生的风险,并系统地阐述了高校行政管理采用360度绩效考核方法的设计原则、考核操作方法设计、反馈设计等。为现代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管理提供一些看法和见解。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360度绩效考核;绩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95(2010)05-0156-02 收稿日期:2010-07-10 作者简介:居 民(1971-),男,江苏扬州人,从事教育管理方向的研究。 一、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现状和问题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承担人才培养的高校也必须现代化。高校的现代化有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管理的现代化,高校行政人员是高校现代化管理的具体承载者、实现者。对高校行政人员进行绩效管理,是将高校的发展目标和行政人员个人目标联系起来,以获得业绩和效率的一个过程,是对高校所要达到的整体目标建立全体教职工共同理解的过程,也是通过管理增加实现短期和长期目标的可能性,使高校整体效益不断提高的过程。虽然现在高校改革力度越来越大,但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较低、服务质量较差的问题普遍存在。这就和国内绝大部分高校尚未形成一套专门针对行政管理人员的科学、具体的绩效管理机制有很大关系,不尽合理的考核机制影响了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二、什么是360度绩效考核 360度绩效考核也称全视角考核或多个考评者考核,是一种从多个角度获取组织成员行为资料的方法,包括上级、下级、自己、同事等,有时甚至包括顾客。360度绩效考核不同于我国企业界传统意义上的人事考核,它的精神实质在于其人本主义的管理思想,即注重员工工作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潜能的发挥,体现员工参与管理的实质性。 三、360度绩效考核方法在高校行政管理应用中的意义及风险分析 (一)360度绩效考核方法在高校行政管理应用中的积极意义1.有利于提高行政人员工作积极性 绩效考核的方法与过程往往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关注的核心问题。能否参与对自己、同事的绩效考核决定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参与学校管理的真实性。360度绩效考核方法赋予了每个行政管理人员为提高整体行政管理质量而评定其他同事的协作态度和管理技能的权利,促使了每个行政管理人员重视自己与其他同事协作,也提高了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促进了高校行政管理员工个体发展,有利于增强高校行政管理竞争力 360度绩效考核方法不仅是评定行政管理人员工作表现和成绩的有效工具,还是促进行政管理人员个体发展的有力手段。它从多角度诊断行政管理人员的表现和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与高校行政管理的培训体系相结合有针对性的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培育,促进行政管理人员个体发展。 3.重视管理对象的评价,有利于高校行政管理建立以师生为中心的服务观念 将服务对像的意见作为衡量员工绩效的重要标准是360度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特征。作为高校行政管理也不例外,360度绩效考评方法包括一套系统的收集服务对象的意见并以此衡量考核对象工作效果的条款。这种收集服务对象的评价并将之列入考核体系的方法,有利于高校行政管理形成“以师生为中心”的服务工作氛围。 (二)360绩效考核方法在高校行政管理应用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在理论上讲,利用多个评价者的全视角绩效考核比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绩效评估更为客观和全面。然而360度绩效考核方法毕竟是个舶来品,在我国高校行政管理运用这种绩效考核方法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可能会在组织内造成紧张气氛,影响员工的工作士气,监督机制失效、裙带关系出现等问题。 1.考核中的人情问题 中国历来是一个人情与关系取向的社会,在高校行政管理的绩效考评中,行政管理人员也很容易以人际关系的亲疏、主观感受的好恶来评价其他同事。此外,如果动员的不到位许多行政管理人员甚至管理层,不理解这种考评的方法,习惯对人不对事,往往为照顾困难老师,或弥补自己对某老师的过错,给其较高的评价。 2.评价标准的问题 尽管360度评价有助于高校行管理层从各种角度了解和评价行政管理人员的表现及能力,但是,由于同部门行政管理人员工作年限与个人素质相差较大,不同的行政管理人员对同一个问题的认识可能不一样,对待评审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在考核中,还会出现个别考核者对被考核者某些表现不了解而被动的作出评定结果的情况。这些都导致最终成绩不是一团和气,就是大相径庭,不能真实的反映员工的工作成绩。 3.反馈的问题 360度绩效考核要求向员工反馈最终的考核结果,了解员工的实际想法,并对员工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然而,反馈的结果应该怎样组织,如谁来评估考评信息、反馈哪些信息、这些信息通过怎样的“转换码”反馈、哪些类别的反馈信息应该与上级管理者分享等问题却不易把握。没有处理好这些问题,没有处理好反馈与保密的关系,都会造成员工之间,上下级之间关系的紧张,达不到这种考核方法的效果。 四、高校行政管理人员360度绩效考核方法设计 (一)360度绩效考核方法设计的原则

学校行政考核表

校级干部考核表(试行)(教导处) 一、履行职责:70分。考核人姓名:曾俊锋日期: 序号内容权 重 个人 评分 考评 得分 1 (1)按照行政岗位职责制定学年(学期)工作计划,撰写月 工作安排,计划细化、实际、可行。3’ (2)撰写学年、学期工作总结,总结全面不雷同。3’ (3)按计划完成各项任务(除客观条件不能完成外),主动、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所有教学人员进行流程管理。4’ 10 2 定期开展规定次数的检查,有记录5’,评价5’,有考 核办法5’,考核结果,并公布于众5’。 20 3 (1)积极参加并能指导教研组活动。5’ (2)组织指导各学科期末考核、考查工作。5’ (3)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且有评价意见,有交流反馈。10’ 20 4 资料收集、归档齐全。(学籍管理、各种表册、变动情况、 新生入学、教师业务资料、毕业班的资料) 5 5 有计划地举行校级学科竞赛活动(教师、学生),积极组 织参加上级的各学科竞赛活动。 5 6 行政带班值日情况,认真考勤,及时认真撰写《常规管理 简报》。 5 7 认真科学做好课表编制工作和转学考核工作,及时将课表 发放到教师手中,转学生有序地进入班级正常上课 5 二、教师评价:(由校长室在学期末指定相关老师参加考核)30分。 一、爱岗敬业 10分二、团结协作 5分 三、工作实效 和成绩5分 工作能力 5分 工作主动性、创造性 5分

中层干部学期考核表(试行)(总务处) 一、履行职责:70分考核人姓名:梁胜辉日期: 序号内容权重个人 评分 考评 得分 1 (1)制定学年(学期)计划,有月工作安排,计划细 化、实际、可行。3’ (2)撰写学年(学期)总结,总结全面不雷同。3’ (3)按计划完成各项工作。4’ 10 2 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5’,对教辅人员进行管 理教育,每学期例会两次5’,定期开展规定次数的 检查,有记录5’、有评价5’ 20 3 及时做好簿本、教材、杂志发放工作5’,及时做 好代管费预收、结算、退款工作。5’ 10 4 做好财产的登记、安全保卫工作,对发现的不安 全隐患要及时处理。 10 5 每学年做好下学年教育装备购置、基建维修任务 的计划和预算工作,并报告学校。 5 6 对上级部门检查做好接待工作,做好会议前的准 备工作和会议后的清理工作。 5 7 做好每学期和学年结束时相关资料的收集、归档 工作。(资料借鉴区办学评估细则) 10 二、教师评价:(由校长室在学期末指定相关老师参加考核)30分。 一、爱岗敬业 10分二、团结协作 5分 三、工作实效 和成绩5分 工作能力5分工作主动性、创造性 5分

浅谈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绩效的管理【行政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部门对于学校的管理工作以及日常工作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水平的高低也一定程度影响了学校的发展。为了提升学校实力以及管理水平,需要加强行政部门的绩效管理,促进该部门的发展。 一、行政管理绩效考核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考核不能适应实际情况 当期,学校为了提升自身的知名度以及影响力,建立了长期的规划以及年度的计划,在长期规划制定的过程当中,对于考核工作却没有做出任何变化以及更改,所以,考核工作难以适应当前的发展战略。对员工的考核缺乏严格的标准和指标。 (二)评价制度缺乏合理性 绩效评价的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依然采取分级考评的方式,不能够对员工的职责以及岗位进行合理的管理以及评价。对于考核岗位来说,部分岗位的考核没有准确的标准以及评价尺度,只有统一的标准才能对行政工作进行考核,但是,当前岗位考核比较主观,不能对工作水平以及绩效管理实行量化,难以达到预期考核的目的。 (三)考核标准缺乏准确性 在内部的行政人员绩效考核当中由于量化水平比较低,所以没有比较客观的考评标准。针对人员的考核工作一般是以主观评价为基础,缺乏准确性以及信用度,这样的情况就造成考核相当不准确以及存在比较大的误差,换句话说,考核存在较大水分。实际考核的过程中,很多人员习惯于得过且过以及采取不得罪人的方式,对于行政人员绩效难以进行客观以及科学的考核。 二、行政部门绩效考核评价工作的要点 (一)转变考核观念 由于我国的行政绩效管理工作依然处于初步的发展阶段,大部分人员对于考核制度并没有清楚深刻的认识,所以,对于绩效管理考核工作依然是停留在走形式的阶段,主要是认为绩效考核对于自身不存在多大的影响力,其实,本质上考核绩效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是一个人工作能力的主要体现,最后的成绩不但是员工工作效果的最终表现,而且是奖惩主要依据,换句话说,考核不过关的员工需要进行完善,考核优秀的员工可以给予必要的奖励,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二)健全岗位管理 在绩效管理当中,需要对岗位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标准,对于岗位管理以及工作划分具有十分有效的作用,应当对岗位工作的资格、内容、目的等多个方面进行必要的管理,让相关岗位员工能够清楚自身的工作范围以及工作界限,由于岗位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让相关行政管理人员遵守岗位要求以及完成岗位目标。

温州大学本科招生指标分配绩效奖励办法(2017修订)

温州大学本科招生指标分配绩效奖励办法(2017修订) 为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提高本科招生生源质量,根据《温州大学本科专业评估实施办法》、《温州大学最具竞争力专业评选办法》等相关文件的原则和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总体思路 按照“以人为本、质量立校、服务地方、特色取胜、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建立基于专业办学成效的招生指标分配绩效奖励机制,实施招生指标与人才培养效度衔接挂钩,促进专业内涵建设,优化专业结构。 二、基本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体现国家战略发展和区域经济人才需求的总导向。 (二)发展性原则,通过招生指标激励机制,促进专业内涵发展持续改进。 (三)激励性原则,实现专业建设绩效与人才培养挂钩相结合的模式。 (四)动态性原则,采取动态基数,预留指标动态调整、奖励的方式。 三、本科招生总名额分配 (一)可分配招生总名额 -1-

-2- 每年根据教育部向学校下达的当年招生总指标,核定单列代码招生项目的招生计划数后,剩余的招生名额即为可分配招生总名额。 (二)绩效奖励计划总名额 按当年度可分配招生总名额的15%-20%(绩效奖励比例)作为绩效奖励计划总名额(按照四舍五入法取计算结果的整数部分)。 四、专业招生名额分配 (一)专业年度招生计划数(S )由专业年度招生基准数(S 1)和专业年度招生奖励数S 2相加组成:S =S 1+S 2。 (二)专业年度招生基准数(S 1) S 1=S 2015 ?r ; S 2015:专业2015年招生计划数; r :可分配招生名额比例(根据具体情况,r 在80%-85%之间 取值)。 (三)专业年度招生奖励数(S 2) S 2= k ?(S 2015-S 1)?i ; k :专业奖励系数,k 平 f f = ; f :专业得分,专业评估、各级各类重点专业建设情况和最具专业竞争力评选三项指标得分累计得出,具体赋分分值见表1; f 平: 所有专业f 值的算术平均数;

最新温州大学评审费等费用发放标准

温州大学评审费等费用发放标准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规范学校各学院、部门、研究机构与平台等单位(以下简称“单位”)的各类评审、考试、讲座、咨询指导等劳务费发放,根据温州市财政局、温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规范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劳务费支出管理的通知》(温财行[2016]637号),为严格遵守财务制度和单位财务开支管理,结合各类工作的权责、难度和工作量,特对校内各类劳务补贴发放制定标准,具体如下。 一、校内人员劳务补贴 (一)评审费 评审费指各类职称评审、教科研项目评审、人才项目评审、各类论证、招标、验收评审、师生竞赛活动与项目评审、答辩评审、教科研项目咨询、各类面试等发放给专家评委的劳务补贴。 1.工作日开展的各类评审,会评专家评审费不超过200元/场次(2小时以上,税前,下同)。举办单位的工作人员和评委,在工作日时间参加本单位评审及相关工作的,一律不得发放任何形式劳务费。 2.非工作日开展的各类评审,会评专家评审费不超过300元/场次,工作人员劳务补贴不超过150元/场次。通讯评审均视为非工作日,专家评审费不超过150元/场次,举办单位可依据工作量及评审难易程度确定场次数。除评委外的工作人员原则上控制在评委人数的50%以内,因特殊原因超过该比例的,需提供相关依据和书面说明。 (二)讲座费

讲座费指各类专题讲座、学术论坛、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等结构性完整、教职员工基本工作量之外的校内教学或者学术类活动发放给主讲人的劳务补贴。 标准如下:教授讲座费不超过500元/场次,副教授讲座费不超过400元/场次,讲师讲座费不超过300元/场次;其他职称或者级别参照执行。举办单位的工作人员、本单位的主讲人,在工作日时间参加本单位相关工作的,一律不得发放任何形式劳务费费;非工作日参加本单位相关工作的,按照上述标准酬劳减半发放。 (三)指导费 指导费指各类学生学业就业创业咨询与指导、社团活动指导、社会实践等系统性较强、教职员工岗位职责之外的校内教学或者学术类活动发放给指导教师的劳务补贴。 标准如下:教授指导费不超过300元/场次,副教授指导费不超过200元/场次,讲师讲座费不超过150元/场次。其他职称或者级别参照执行。举办单位的工作人员、本单位的指导教师,在工作日时间参加本单位相关工作的,一律不得发放任何形式劳务费费;非工作日参加本单位相关工作的,按照上述标准酬劳减半发放。 (四)考务费 考务费指各级各类考试及其组织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补贴。 1.根据单位工作安排,本单位人员在工作日时间参加本单位组织的日常各类考试考务(监考、出卷、阅卷等)的,一律不得发放任何形式的考务费。 2.根据单位工作安排,本单位工作人员在非工作日时间参加本单位组织的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