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万科的项目管理模式探讨

万科的项目管理模式探讨

万科的项目管理模式探讨
万科的项目管理模式探讨

万科的项目管理模式探讨

在万科从事工程管理期间,我一直思考万科的工程管理与中海的工程管理有哪些差异?在万科的项目管理存在一个误区,一方面项目管理人员为现场大量事务性的工作所困扰,忙得不可开交,项目管理人员付出大量的精力,万科的项目管理人员普遍反映比其他地产项目管理人员要累,但另一方面,一个项目下来,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控制往往不尽人意,业主投诉不断,付出的辛勤劳动得不到公司和社会的认可。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我想每个万科项目管理人员都需要也值得深思!

个人认为,不是万科的项目管理人员素质比其他地产项目管理人员差,公正地评价,万科的项目管理人员素质绝大部分比其他地产项目管理人员要高,也不是万科项目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为何会出现上述现象?我认为,主要是万科的项目进度要求、业主对万科工程质量期望值非常高,这对项目管理人员的压力较大,为保证结果可控,基本上项目管理人员从大事到小事,事事亲为,管理人员管理的深度和跨度太大,导至工作重点难于把握;工程标准不清晰,或项目部对合作单位的要求没有明确输出到合作单位,合作单位对万科的要求不明确;合作单位因企业文化的差别对万科的客户理念及万科的工程要求不理解;合作单位的质保体系不健全及合作单位履约能力有待提高,监理单位难于达到万科工程管理的要求等等原因……

在去年,万科集团提出了未来10年的发展战略目标。从此集团都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各一线公司项目数量急剧上升,上海、广州公司也开始实行大项目制,对项目管理要求更高。项目管理人员如何应对?也需要项目管理人员的考虑。

万科工程管理模式的变

我想万科的工程管理模式要作根本的转变。万科的工程管理模式要从目前的工程监工模式到变成项目运行的资源整合模式,项目管理人员管理跨度和深度必须要进行适当收缩,工作重点一方面放在工程标准和防裂防渗漏体系的制定、交底和控制监理的工作质量方面及施工单位的质保体系方面,通过检查和督促监理的工作质量,促进整个现场的工作质量;另一方面,作为项目负责人,也要从观念上、实际行动上作一个根本的转变,从目前这种单一的工程管理模式转变为从项目策划阶段到项目交付的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制定万科的工程标准。因地制宜,各一线公司工程口要重点制定适合当地的工程标准和防裂防渗漏体系,指导合作单位的施工作业,同时为公司的经营目标的制定提供参考,这个工程标准包括工程质量标准、标准工期定额和现场环境标准等。在目前,各分公司都在进行这一工作,进展程度不一。集团项目管理部对各一线公司工程标准和防裂防渗漏体系进行论证和指导,确定工作标准。从而解决一个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产品的问题。

与优秀的社会资源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开发整个过程中,万科的项目

管理人员和合作单位保持沟通,对合作单位进行交底,提出要求,将万科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清晰传递到合作单位,通过沟通、培训、交流,选择有能力且有意愿和万科长期合作的供应商,淘汰不能达到万科要求的合作单位,培养一批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从而达到合作双方双赢的目的。在招标前,就要开始作这项工作,告诉投标单位,万科的价值观和万科的质量标准、工期和施工环境标准是怎样的,通过充分的沟通,选择认同和符合万科价值观和万科的标准的合作单位;在合作单位进场后,积极组织合作单位项目人员的培训、交底,输出万科的工程管理理念及万科的质量标准,使参与万科项目开发的中坚力量,了解万科的要求;在过程中,加强双方的有效沟通,对万科的标准进行探讨,反馈万科标准的应用效果,为逐步完善和提高万科的标准作好基础工作。

在整个项目开发过程中,重点控制施工单位的质保体系运行质量和监理的工作质量方面,通过对合作单位的工作质量的控制,施工单位的质保体系对整个项目的检查、验收是否符合要求,监理人员对工程质量、进度的检查和督促,控制工程实体质量及工程进度。特别是验收程序的监控,是保证整个项目控制体系正常运转的关键。施工单位的质保体系能够正常运行,监理的工作质量能够达到现场施工的要求,对监理验收程序和验收进行抽查和监督,对工程质量可以了解和控制,甲方项目管理人员没有必要管到班组及每个分项工程的质量检查和验收。

组织优秀的社会资源进行质量攻关,解决质量通病。作为甲方项目管理人员,在管理好现场的同时,还有一个重点就是组织合作单位等资源,对建筑做法进行研究,开展质量攻关,对裂缝、渗漏等质量通病进行研究,应用新材料和新工艺,将质量通病的发生几率控制在能够接受的范围;在解决质量通病的同时,组织合作单位对现有的工程的施工工艺进行研究,改进施工工艺,特别是细部做法方面,增加万科产品的工程技术含量,以适应万科精细化要求,从而达到工程质量作为万科品牌的支撑点之一的目的。

学习和提高。随着大项目制的实施,万科项目经理也要从目前专一的工程管理职能转变到从项目策划到项目交付的整个过程的管理。这对项目经理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也有进一步的要求。项目经理把大量的现场管理工作委托给监理,而把更多的精力应当放在项目的外部资源的协调整合方面、市场的把握和销售方面。

万科工程管理的不变

在工程管理模式的变革的同时,不能变的是我们工程管理系统对客户要求的积极了解,我们对工程标准的高要求、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前置的工作方法、不折不扣完成工作任务的执行力及继续保持优秀的学习和创新能力。

总之,在集团提出10年战略目标和国家新一轮宏观调控的形势下,作为万科的项目管理人员,清晰自己肩负的使命,勇敢面对,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与集团内工程口及集团外合作单位保持良好的沟通;积极应对,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摈弃一些错误的习惯做法,在标准的制定和应用方面,在项目运行过程中整合优秀的社会资源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作为项目管理人员有责任为万科集团的长期高速发展提供质量的保证!

万科管理模式

万科与鑫苑房地产最佳管理模式 一个是中国房地产企业“大鳄”——万科,一个是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首家房地产企业 ——鑫苑置业。 一个从2000年开始加大投入信息化管理建设,一个从2009年才开始进行整体IT规划。 一个通过EAS平台集成了第三方系统与金蝶财务、资金、成本等管理系统实现协同集团管控,一个是在单一平台上建立有机联动的协同管理平台。 一个是房地产行业IT建设的老牌标杆企业,一个是新型房地产企业争相效仿的对象。 一新一旧的鲜明对比,成就了中国房地产行业信息化建设的两个典型案例。 四月一天,https://www.wendangku.net/doc/4e2240138.html,记者有幸采访了两家房地产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合作伙伴——金蝶软件集团的建筑与房地产行业事业部总经理周华锋(下称“周总”),听听他对两个案例的点拨,以及中国房地产企业的最佳管理模式。 解读万科:摆脱包袱,打造老房企集团管理新模式 众所周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在过去的二十年,凭借其雄厚的实力先后成为“全球200家中小企业”、“亚洲最佳小企业200强”等荣誉称号,并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上占有绝对龙头的地位。 IT技术作为企业管理的支撑工具在万科成立之初便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公司先后购买了售楼、财务、物业收费等管理软件,对各个业务环节的数据进行梳理。 但这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哪里有需要,哪里就上系统的状态终究还是被打破了。 由于开始没有进行集团整体IT规划,企业购买的都是部门级业务软件,彼此间相对独立,老总们无法对公司整个运作流程进行系统化的管理与控制,无法清晰的掌握企业运营状况;加之海量数据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各个系统间存在严重的“信息孤岛”,这就无法给 老板们提供相关信息决策支持…… “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也不能单一归咎为万科没有进行整体IT规划,因为在几年以前,房地产软件提供商还没有一体化平台的概念,市场上的产品单一独立。在这样大环境的影响下,即便是同一家厂商的多个产品之间也没有整合,从一定层面上而言,当时万科企业内部总账、资金中心和成本三套系统间的财务数据都相对独立,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 信息系统作用的发挥。”周总说。 种种现象交织在一起,最后,万科决定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建设一个能随时提供企业关键经营数据,并支持各个业务部门高效运作的统一平台。 正如前边所提,当时国内房地产软件发展比较落后,市场上并没有适合类似于万科这种

论文正文-万科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及评价

引言 对企业来讲,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企业间跨国经营日趋增加,企业结构日益复杂,通过财务分析,有效利用财务3数据信息实现正确经营决策显得愈加重要。财务分析是指企业财务人员利用财务数据和指标的多少来判定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的过程,它遵循一定的理论方法。通常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可以通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反映出来。以报表数据为基础的有效财务分析,不但使企业经营者可以了解企业实现能力的高低,而且可以发现企业经营风险的大小和企业资金结构的优劣,使经营者在企业运营的诸多方面做出正确的决策,用最小的风险、最健康的财务状况来实现最大的利润。 盈利能力通常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赚取利润的能力。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最终可通过企业的盈利能力来反映。无论是企业的经理人员、债权人,还是股东,都非常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并重视对利润率及其变动趋势的分析与预测。 本文运用财务分析方法中的盈利能力分析,对万科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盈利能力分析,从中发现公司存在的财务问题,并找到解决的方法。

1 万科公司的概况及盈利能力理论 1.1万科公司概况介绍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5月,以房地产为核心业务,是中国大陆首批公开上市的企业之一。至2010年12月31日止,公司总资产2156.4 亿元,净资产545.9 亿元。 1988年12月,公司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2,800万股,集资人民币2,800万元,资产及经营规模迅速扩大。 1991年1月29日本公司之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1991年6月,公司通过配售和定向发行新股2,836万股,集资人民币1.27亿元,公司开始跨地域房地产业务的发展。 1992年底,上海万科城市花园项目正式启动,大众住宅项目的开发被确定为万科的核心业务,万科开始进行业务调整。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被巴菲特杂志、世界企业竞争力实验室、世界经济学人周刊联合评为2010年(第七届)中国上市公司100强,排名第53位。[5] 作为一家专业的住宅开发公司,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现已居于房地产行业的龙头地位。其有一套自己的经营模式。特点有三个方面:专注于商品住宅开发;业务聚焦经济核心区,享受高净利率;业绩更多来源于规模扩张。 1.2盈利能力分析理论 财务分析一般来讲需要从四个方面的能力进行着手,即企业获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以及经营效率能力。社会发展到现在,一般认为,企业财务评价的内容主要是盈利能力,其次是偿债能力,此外再是成长能力。 盈利能力是企业利用资产创造收益的能力,反映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是企业发展的动力。盈利能力评价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创利水平,它为企业提供生产经营的效果和利润以及为投资者提供资本收益等,反映了企业的综合素质。盈利能力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的获利能力大,它在获取贷款、增资扩容等方面就有优势;获利能力小,发行的股票、债券难得有市场,或者由于净资产收益率没有连续三年达到10%以上而失去配股资格,导致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对于公司的经营者而言,通过对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可以反映和评价该公司某一期间内的经营成果,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而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并以此提高公司的整体获利水平,是衡量相关人员工作业绩的有效途径。 公司盈利能力的强弱,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一部分是来自公司外

万科集团核心竞争力及背景分析

2002年,中国房地产走完第一个十年,在风风雨雨的历程和纷纷扬扬的回顾中,老牌房地产公司多数已垂垂老矣,步履蹒跚。但这中间惟有万科例外——它不仅保持长期稳定增长,去年更是爆出新闻:公司业务增长近80%,单一公司产量已交付117万平方米,销售额突破50亿,这不仅创下了万科历史上的新纪录,而且在中国上市房地产企业中排名第一,在传媒所报导的房地产企业中也是第一。所以,冯仑提出:“学习万科好榜样”。 NO1完整科学的职业经理人文化 万科之所以先进,首先是有一套非常正确的价值观。大家知道,万科很早就解决了股权问题,也很早股份化,又很早上市。它的创业者和管理团队始终以职业经理人的道德操守严格要求自己,敬业爱岗,全心全意回报股东。所以,万科形成了一整套与职业经理人相关的价值观和公司文化(白领文化),万科的管理在点点滴滴中都透露出由此带来的专业、专注、细致和严谨,这种价值观和文化甚至成为万科产品的特色包装和特有的品牌价值。万科的“企业视角、人文关怀”很好地表达了经理人文化的内涵,同时也恰到好处地反映了白领的文化趣味,使一批白领对万科情有独钟。 企业独特的文化决定了企业不同的发展命运,这主要是由各自不同的核心价值观驱使的行为方式不同所造成的。一个公司由优秀变成伟大,其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的组成要素之一就是正确的价值观。所以今天,看到一个优秀和走向伟大的万科,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深植于万科经理人当中的企业文化和价值伦理,才是他们最重要的获胜基因。 ——“有关万科品牌的故事很多,随便一说就不下三五件: 一是万科的领军人物不仅是公众人物,而且还成为摩托罗拉的广告代言人; 二是原来既定的华润购华远、华远控万科的计划中,险些变成华润控万科、万科控华远的格局,显然这时的万科比顶峰时期的华远还值钱; 三是凡万科开发的物业,无论在哪个城市哪个区域做何种产品,就是要比其他发展商的产品贵,少则一二成,多则翻倍,市场依然买账; 四是任何一个万科企业出身的职业经理人,无论到哪儿似乎都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尽管这并非好事,但奇怪的是市场上居然还有不少发展商肯买账。” NO2万科的成功是美国模式的成功 国内的房地产公司一向以“开发”自居,似乎“开发”是房地产公司的惟一模式。当探寻万科成功的奥秘时,我们才恍然大悟:我们多年以来深信不疑的开发模式并不是房地产公司惟一的,更不是最好的商业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香港房地产通过对内地的直接投资,不仅促进了内地的城市建设,同时也将其开发模式引入内地。但实际上,大量香港公司特别是所谓五大家(长江、和黄、新鸿基、恒基、新世界)这10年来以香港模式和香港经验在内地大展拳脚,结果却是败多胜少,这表明,香港模式在内地并非所向披靡。 其实,香港是一个城市,土地极其有限,长期以来政府对土地实行高度垄断,卖地收入支撑着政府的全部税收,实行高地价一直给政府带来极大的利益;另一方面,几大房地产公司垄断了70%的新房供应量。双方博弈的结果就是高地价、高楼价、高利润。亚洲金融危机后,这一政策大受质疑,在实践中也屡遭挫折。而反观美国这一大陆经济体,土地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被开发出来,房地产公司又充分竞争,谈不上什么垄断,因此地价、楼价都由供求关系决定,公司也无暴利可言。由于充分竞争和高度发达的不动产金融,房地产公司不得不采用高度专业化和长期收益为主的商业模式,在细分市场上取胜,靠长期经营获利。 我国地域辽阔,未来房地产领域的竞争趋势和市场化走向更像美国而不是香港。因此,

万科商业运营模式及借鉴.介绍

万科商业运营模式及借鉴 2013年11月27日,万科首个购物中心——位于北京昌平区的金隅万科广场正式对外试营业。这是万科组建商用地产管理部后的第一个项目。万科进军商业地产的消息有两点启示,一是最大的住宅房产企业决定拓展新业务,说明持续的住宅调控使得住宅房产市场前景不再明朗;二是万科虽然初次尝试商业地产,但其资本雄厚、品牌有优势,将进一步整合商业地产市场。对市投资中心来说,一个住宅房产巨头如何运营商业地产,是值得持续跟进和学习的。 万科商业模式总结及借鉴: 一、万科商业地产运营模式 1.万科商业的成立 从2009年开始立项研究到今年1月成立商用地产管理部,再到首个购物中心试营业,万科筹备了4年之久,可谓做足了准备。万科在商业地产上并不着急,只做对的、好的、需要的,万科副总裁毛大庆形容为“开着车换轮子”,在不放弃现有销售额、销售规模的前提下,同时开展新的业务。万科计划在北京以每年一个的频率推出商业地产项目,深圳、上海、苏州和沈阳等地也会陆续推出。 2.万科商业的定位 万科商业为找准切入点,走细分化市场,避开了竞争激烈和投资较大的城市综合体,而是专注于与社区

联系更紧密的生活广场系列与邻里家系列。万科将现有商业项目分为三条产品线:万科广场系列、生活中心系列和邻里家系列。万科广场系列定位为区域型购物中心,生活中心系列主要针对集中型社区商业,而邻里家则是对社区商业街的归纳。 因而,万科商业的选址思路是新城区、卫星城、大型社区聚集处,而非城市核心区。以万科第一个商业项目为例,金隅万科广场位于北京昌平城区,总体量为14万平方米。RET睿意德相关负责人预测,试营业当天开业率将达到80%,年底正式营业时将达到90%以上。 3.万科商业运营团队 万科从成立商用地产管理部至今,地产团队已经超过一百人,万科未来几年在北京会以每年一个的频率推出商业地产项目,主要定位于新城区,包括昌平、房山、大兴、延庆等郊区县,此外,深圳、上海、苏州和沈阳等地也会陆续推出万科商业地产项目。 4.万科商业投资及运作方式 万科选择的是总部模式加一线公司孵化模式,例如金隅万科广场就是金隅公司作为一线公司与万科进行合作开发运营。金隅万科广场由万科自持出租经营,项目目前已投资9亿元,万科副总裁毛大庆预计7年收回成本,这在商业地产领域属于中上水平。按照万科此前的内部测算,该项目持有周期8年,按地区保守租金测算,可以实现净资产收益率12%,经营性杠杆下内部收益率(IRR)为15%,项目总投资回报率达到111%。 未来,万科的投资主要方向为“城市配套供应商”,包括医院、学校、博物馆、公园、商场、公屋等。2013年9月4日,万科以53.99亿元拿下深圳留仙洞地块,同时首次公开涉足产业地产的缘由;10月31日,万科召开BOT项目前海企业公馆推介会,该项目预计2014年6月竣工;此外,位于深圳宝安区的万科儿童医院也计划在2014年春节前后动工。目前北京万科至少拥有四个商业地产项目,总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近两年万科还将进入城市综合体的运营行列。位于大兴CBD核心区的一个项目包含酒店、商城、写字楼等多种业态。此外,万科还准备做一些社区金融,例如POS机、多功能服务机等,2013年万科入股微商银行,成为最大股东。 二、对市投资中心发展商业的建议 1.挖掘自身优势,专注社区商业 社区商业是国内商业发展的蓝海和热点方向,万科亦选择从社区商业服务入手商业地产。市投资中心商业项目的优势是依托既有的公租房人群,有一定的消费人群支撑。既有项目如东郊农场、门头沟铅丝厂、高米店等,周边只有一些小摊贩,未形成完整的社区商业配套业态,这对市投资中心来说是机遇。通过引进标准化、品牌化的优质商家,完善社区配套商业服务,繁荣公租房社区商业,提升市投资中心商业价值。 2.积极探索合作开发模式,积累经验 合作开发,共担风险,这是金隅万科广场的开发策略。整体租赁的模式,风险虽然都转嫁到商业管理公司,但收益也有所降低,且都项目的掌控能力有所下降。未来,市投资中心随着商业运营中心的成立,人员结构区域完善,可以探索与其他公司共同开发的模式,优势互补,实现共赢。

万科发展历程分析

万科发展历程分析 1、万科成长历程分析 1.1从贸易起步,由单一经营到多元化经营阶段(1984~1991) 万科的起家并非是房产公司,更不是专业的房产公司,而是以电器设备起家的一家国营电器器材经营单位。在这一阶段,也即我们提到的地产前期摸索期,万科并没有太多的涉足房地产业,但也的确为万科的地产发展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4年,当时的万科以“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的名称注册、国营性质、经营办公设备、视频器材的进口销售业务王石任公司经理。当时公司员工共67人,平均年龄24.5岁。公司开发大陆专业视频器材专业市场,成为深圳市最大的进口销售商。同年,公司成立了第一家内联企业“现代医学技术交流中心”(现名深圳万科协和有限公司)。 1985年,由于进口机电产品市场严重萎缩,公司多方拓展销售业务,形成了深圳本部调汇、进货、广州点储运,北京点销售的“三点一线”销售模式,营业额一度占国家计划外市场的60%。当年,公司员工增加至105人。 1986年,公司在专业销售顺利的情况下加强企业管理,引进办公自动化设备,聘请中华会计事务所为财务顾问,为树立企业形象赞助大型文艺演出和文化刊物。同时,为摆脱僵化体制,筹措发展资金,公司决议在两年内完成以公开发行股票为目标的股份化改造。同年年底,公司成立了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深圳国际企业服务公司”。这一年,公司员工人数共增加至123人。 1987年,万科缩减公司称谓,更名为:“深圳现代科仪中心”。当年,万科改整机进口为散件引进,国内组装、销售,业务进展顺利,与日本SONY等公司建立了密切联系。同年,万科兴办了第一个工业投资项目“精时企业有限公司”。这一年,公司员工增加至135人。 1988年,万科再次更名为“深圳现代企业有限公司”。政府批准股份化改组方案,原公司的1300万元资产国家占60%,职员占40%,公开募集社会股金2800万元,其中1000万元为特别人民币股,由境外投资者购买。定名为“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年分别与美国富兰克林铸币公司等兴办了3家来料加工厂,用工数达2500人。 1988年11月,以2000万元的价格投标买地,万科开始正式进入房地产业。然而,这一年公司员工增加较少,年末人数为137人,比上一年只增加了2人。 1988年是万科发展历程上的第一个里程碑,公司完成了两件最具深远意义的事:一是进军房地产业;二是对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革,公开融资。从万科1988年年底投标买地开始,万科正式开启了地产经营的新纪元,这一举动也正式标志着万科以地产为专业,多元化发展经营阶段的开始。 1.2以房地产为主营业务,全国扩张阶段(1991~1994) 万科的第一轮扩张期指的是1988年到1994年,尤其是1991年确定“综合商社”发展模式后,实施多元化和跨地域经营战略,实现急速扩张的过程。 万科能实现第一轮扩张,与1993年以前发行A、B股以及增资扩股有密切关系。1988年,万科再次更名为“深圳现代企业有限公司”。政府批准股份化改组方案,原公司的1300万元资产国家占60%,职员占40%,公开募集社会股金2800万元,其中1000万元为特别人民币股,由境外投资者购买。定名为“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年初,万科招股顺利完成,第一届股东例会召开,成立了由王石等11人组成的第一届董事会。所募集的资金主要投向了工业生产、进口贸易和房地产开发。深圳万科地产有限公司于1989年成立。这一年,由于走私市场的冲击和计划经济僵化,使公司摄录象器材的销售业务日趋萎缩,但工业服务、房地产发展良好,创造了

万科集团组织结构

万科集团组织结构 万科地产系统分成三层管理架构: 第一层是集团总部; 第二层是集团总部下面的4个区域本部,作为派出机构; 第三层是区域本部下面,按照城市设置公司(万科(专题阅读)内部叫做一线公司)。 从框架上来讲,万科的管控模式非常简单,除了在战略、品牌、融资、研发和流程上对一线公司的支持外,集团总部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管控: 投资,只有总部有这样的权限,也就是说一线公司要买任何一个项目,要买任何一块地,必须通过总部最后的同意; 财务管控,每个一线公司现金流的管理和财务运营管理,都受总部财务部的直接管理; 人事,一线公司的员工从总经理到普通员工大致分为5级,其中上面三级都是由集团总部直接任命。除此之外,考虑到地产公司的行业特点,一线公司在运营上拥有非常大的自主权。而区域总部的作用,是代表集团总部为这个区域里面的所有一线公司起一些指导和管理的作用。 这种管控体系充分体现了万科的行业特色和文化特色,在集权和放权之间保持了微妙的平衡:这种管控方式直接体现了万科对于运营风险的认识、资金安全、土地和人才,所以总部一定要把这三个权利集中在手上; 地产行业不同于标准化生产和销售的行业,而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各地的政策、消费、市场成熟度和居住习惯都有很大的差异,要求一线城市拥有很高的自由度和权限,以便应对当地市场的激烈竞争。事实上,万科一线公司的运营自由度相当大,不仅体现在对具体项目的判断和运作上,甚至各个一线公司的组织架构都是不一样的。 万科集团总部组织架构 万科深圳区域公司组织架构——强调设计过程前期的介入和管理 万科某城市公司组织架构 每个城市公司都强调成本管理过程,设立成本管理部,与总部财务部对接; 对城市公司而言,管理线条也比较清晰,而且与集团对接。 万科项目部组织架构—主要以工程管理为主,对进度质量安全及部分成本目标负责 小结 万科各区域及城市公司采用介于职能与矩阵管理之间的弱矩阵管理模式,没有采用项目管理模式;最早提出职业经理人理念的企业,倡导职业化管理,管理比较规范; 集团本部为投资决策中心,从事战略高度事宜,各地区为法人治理机制企业,通过产权管理; 分公司授权较大,机构尽量简单,总部提供支持和监督功能;

万科对监理公司的管理模式

万科对监理公司的管理模式 【作者】南京工程部 【编审】总部工程管理部 【编者按】如何选择优秀的监理单位并对其有效监管,是发展商项目管理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南京公司在监理单位招标选择、不同施工阶段对监理的管理要求、对监理的定期考核评估以及对监理角色功能的理解和支持方面的诸多做法和认识,对集团内同行有一定参考作用。 【摘要】本文从监理招标过程、各阶段监理工作要求、监理工作定期考核等方面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南京公司的做法和经验,并初步阐述了业主对监理角色的理解和必要的工作支持。 【关键词】监理招标合同履行考核 【日期】 2002年8月 随着公司专业化进程的深入,工程管理日益规范化,集团对工程项目的管理也日趋成熟。作为工程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建设监理单位管理也逐步向正规化发展。监理单位是建设单位委托并授权的,在施工现场唯一的管理者,代表建设单位,并根据委托监理合同及有关的法律、法规授予的权力,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与管理。因此,监理单位在工程中的地位十分独特,它既受雇于建设单位,代表着建设方的权益,又根据国家法令和规范对建设行为进行公正地监督,因此在某种意义上,监理单位是活跃在建设单位、承包单位(含分包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政府建设主管部门以及与工程有关的其它单位等要素的工程项目建设这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的协调力量。然而,从当前整个监理行业的发展水平来看,现在的监理水平还远远未到能够承担起这个重任的程度。但是,作为国内住宅产业的领跑者,万科对工程的管理又有着自己独有的理念,对工程管理的要求也要比市场层面高一层。于是,如何对现有的监理单位进行管理,以达到万科的要求,并能按万科管理模式切实对工程项目进行监理,成为万科工程管理的一个课题。对此,南京公司工程部将从招投标、合同订立、合同执行、履约评估几个阶段汇报我们对监理单位的管理模式,供大会讨论。 一、监理招投标阶段的管理 南京监理市场虽然起步较早,有大量的高素质工程人才,以大量的高等院校和优秀建筑企业为依托,监理资源较丰富,但由于整个城市相对较保守及守旧,开放程度不高,全市整个监理行业水平并不高,并且监理队伍良莠不齐。对此,为了选择一个良好的监理伙伴,打好日后工程管理的基础,我们加强了对监理单位招投标的管理。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战略分析报告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战略分析报告 班级:会计11-1 姓名:田臻 学号:201108041104

目录 引言 (3) 集团简介 (3) 一、影响组织的一般环境分析(PEST分析) (3) 二、影响组织的特殊环境因素分析(波特的五力模型) (5) 三、影响组织的内部环境因素分析 (7) 四、环境综合分析(SWOT分析) (8) 五、行业分析(波士顿举证分析) (9) 六、竞争策略分析(价值链分析) (13) 七、竞争战略优势和劣势 (16)

引言: 房地产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最基本要素,一种特殊的商品。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属于基础性、先导性的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房地产业逐渐地被纳入市场经济运行的轨道。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十分迅速,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不断加大,来自于宏观环境、市场供求、全球化竞争和新技术不断涌现的风险,正威胁着各房产公司的正常发展。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必须充分认识和了解房地产业的特点、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并充分考虑国家政策、经济增长、运行模式等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万科集团简介: 万科集团成立于1984年5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也是股市里的代表性地产蓝筹股。总部设在广东深圳,至2009年,已在20多个城市设立分公司。2010年公司完成新开工面积1248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面积897.7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081.6亿元。营业收入507.1亿元,净利润72.8亿元。万科2010年正式进入商业地产,多地成立商业管理公司,2011年正式宣布三大产品线,近两年,万科虽然一直强调以住宅开发为主,但其在商业地产领域却是动作频频。截止目前,万科已经形成万科广场、万科红、万科大厦、万科2049四大商业产品线,在全国在建、规划18个购物中心项目,商业面积达150 万平方米。 一、影响组织的一般环境因素分析(PEST分析) 1.政治环境分析 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对国家宏观政策比较敏感。近几年来,由于房地产市场投资规模过大,房屋价格上涨过快,需求偏大、供应结构不合理,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等问题愈发突出,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 一系列调控政策的接踵而至,如专项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治理“捂盘惜售”;加强国有建设用地管理;促进节约集约土地,合理安排住宅用地,优化住宅用地结构;建立健全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制度等多种因素集体效力,都从外部考验着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耐力。

万科的项目管理模式探讨

万科的项目管理模式探讨 在万科从事工程管理期间,我一直思考万科的工程管理与中海的工程管理有哪些差异?在万科的项目管理存在一个误区,一方面项目管理人员为现场大量事务性的工作所困扰,忙得不可开交,项目管理人员付出大量的精力,万科的项目管理人员普遍反映比其他地产项目管理人员要累,但另一方面,一个项目下来,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控制往往不尽人意,业主投诉不断,付出的辛勤劳动得不到公司和社会的认可。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我想每个万科项目管理人员都需要也值得深思! 个人认为,不是万科的项目管理人员素质比其他地产项目管理人员差,公正地评价,万科的项目管理人员素质绝大部分比其他地产项目管理人员要高,也不是万科项目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为何会出现上述现象?我认为,主要是万科的项目进度要求、业主对万科工程质量期望值非常高,这对项目管理人员的压力较大,为保证结果可控,基本上项目管理人员从大事到小事,事事亲为,管理人员管理的深度和跨度太大,导至工作重点难于把握;工程标准不清晰,或项目部对合作单位的要求没有明确输出到合作单位,合作单位对万科的要求不明确;合作单位因企业文化的差别对万科的客户理念及万科的工程要求不理解;合作单位的质保体系不健全及合作单位履约能力有待提高,监理单位难于达到万科工程管理的要求等等原因…… 在去年,万科集团提出了未来10年的发展战略目标。从此集团都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各一线公司项目数量急剧上升,上海、广州公司也开始实行大项目制,对项目管理要求更高。项目管理人员如何应对?也需要项目管理人员的考虑。 万科工程管理模式的变 我想万科的工程管理模式要作根本的转变。万科的工程管理模式要从目前的工程监工模式到变成项目运行的资源整合模式,项目管理人员管理跨度和深度必须要进行适当收缩,工作重点一方面放在工程标准和防裂防渗漏体系的制定、交底和控制监理的工作质量方面及施工单位的质保体系方面,通过检查和督促监理的工作质量,促进整个现场的工作质量;另一方面,作为项目负责人,也要从观念上、实际行动上作一个根本的转变,从目前这种单一的工程管理模式转变为从项目策划阶段到项目交付的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制定万科的工程标准。因地制宜,各一线公司工程口要重点制定适合当地的工程标准和防裂防渗漏体系,指导合作单位的施工作业,同时为公司的经营目标的制定提供参考,这个工程标准包括工程质量标准、标准工期定额和现场环境标准等。在目前,各分公司都在进行这一工作,进展程度不一。集团项目管理部对各一线公司工程标准和防裂防渗漏体系进行论证和指导,确定工作标准。从而解决一个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产品的问题。 与优秀的社会资源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开发整个过程中,万科的项目

万科恒大如何进行标准化运营

万科恒大如何进行标准化运营 正所谓三流企业卖劳力、卖产品;二流企业输出品牌、技术、管理,进行低成本扩张;一流企业制定标准和游戏规则。万科、恒大等领先企业早已建立了标准化体系,通过不断发掘并整合项目实操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实现“像麦当劳一样运作”的标准化运营。标准化带来的是产业化与规模化。在房地产市场政策、资源、成本等越来越透明的情况下,谁拥有足够的“软实力”——标准化体系,谁就拥有行业的未来。标准化的背后是排他性的竞争,是竞争的高级阶段。 分析众多标杆房地产企业运营实践,标准化体系应包括:(1)产品标准化;(2)流程标准化;(3)合约标准化;(4)操作规范标准化;(5)工作成果标准化。 下面从这五个方面详细展开,系统地阐述房地产企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一、产品标准化——实现连锁、复制开发 1.项目利润率最大化 房地产企业要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其实可以归集为一个基本公式:M=S×F。其中,M是利润,S是销售额或营业收入,F是项目利润率。 如何实现M最大化呢?如下图:

上图所示,M最大化需要S或F增大,或者二者同时增大。影响二者的因素有四:多项目开发、规模开发能力、成本费用和项目附加值。扩大销售额需要通过多项目开发和提高规模开发能力实现,提高利润率可以通过控制成本费用和提高项目的附加值来实现,包括规划、设计、概念和品牌的附加值等。 房地产企业在实行多项目开发时,因为不同项目的物业形态、规模等大都不同,所以往往导致开发效率和项目利润率较低,即从规模开发能力、成本费用和项目附加值入手效果往往不是最快最明显的,那么,怎么才能同时满足做大M的条件呢? 2.产品标准化案例 所谓产品模式标准化就是基于预测和研发的、适合市场需求和自身能力的、可复制开发的、独特的、相对固化的产品线。见下图:

万科成为行业龙头的发展历程研究

万科成本为行业龙头的发展历程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3月20日公布年度业绩。2006年万科实现销售收入212.3亿元,增长52.2%;实现净利润21.5亿元,同比增长 59.6%;实际纳税税金24.2亿元,比2005年增长约83%。至此,万科成为中国首家销售额突破两百亿元的房地产企业,其住宅行业的龙头地位已无法撼动。 万科同日公布了06年的分红派息预案,根据预案,2006年万科每10股派送1.5元(含税)现金股息,并以每10股转增5股的比例,向全体股东转增股本。 为抓住机遇继续快速发展,2007年万科拟公开增发A股,数量不超过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20%。 有质量的高速增长 正如其董事长王石在年报开篇致词中指出的那样,2006年对万科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 从3月20日公司年报披露的信息来看,全年万科实现销售面积322.8万平方米,增长39.3%;销售金额212.3亿元,增长52.2%。当年结算项目面积289.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3.8%;结算收入176.7亿元,同比增长70.2%;完成新开工面积500.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达327.5万平方米,分别比2005年增加93.0%和50.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78.5亿元,同比增长69.0%;净利润21.5亿元,同比增长59.6%。 万科向股东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然而,在万科管理层看来,这一成绩的取得却似乎早在预料之中。万科总经理郁亮表示,早在2004年底,万科管理层就做出了判断,认为持续深入的宏观调控将有利于促进行业的规范化,提高行业的集中度,万科有条件抓住机遇,在2006到2008年进入一个高速成长期。万科06年的业绩为其既定计划中的高速增长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局,也初步证实了其管理层之前的判断。 2006年万科仍然坚持城市经济圈聚焦策略,以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区域为经营重点。从销售情况来看,2006年三大区域实现销售面积275.7万平方米和销售收入192.2亿元,分别占公司整体的85.4%和90.6%,实现结算收入161.9亿元和净利润20.6亿元,分别占公司整体的91.6%和94.5%。为了进一步完善三大区域的布局,2006年万科新进入杭州、厦门、长沙、青岛、宁波等城市。同时,为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打造更为高效的组织平台,从2006年开始,万科正式从以往总部、一线公司的两级管理架构,过渡到战略总部、专业区域、执行一线的三级管理架构,将过去总部负责的设计、工程、销售等专业管理职能逐步下放到区域中心。 郁亮表示,公司所追求的是“有质量的增长”,单纯的规模扩张从来不是万科的目标。为了提高人力资源和资金的使用效率,万科在获取项目的时候特别强调项目的质量,通过改善项目结构,来加快

万科集团管理模式分析研究(doc 18)

万科集团管理模式分析研究 一,万科的发展历程 万科成立于1984年5月,创立初期主要是在国内代理经销日产色录像器材。由于它及时捕捉市场机会,业务迅速上升,占领了国内同类产品市场的60%,成为该市场重要的销售商之一。该公司与日本的SONY、日商岩井、JVC等著名企业建立稳定的业务关系,形成相对稳定的供货渠道和销售网络。由于1987至1988年期间严峻的贸易形式,万科及时的进行了自身经营业务的调整,不失时机的涉足工业和房地产两大新的领域。接着在1988年底公司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从而、改变了资本结构,扩大了资金的规模,同时也促进了万科经营管理的规模化。同年万科开始介入房地产领域,凭借一贯的创新精神及专业开发优势,得到了良好的溢利回报。截止2000年底,通过参股,合作等多种形式,万科已从原先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以房地产为核心业务、将住宅作为主导开发方向的巨型经营实体。 万科历年累计竣工住宅面积263万平方米,土地储备450万平方米。是国内首批公开上市的企业之一。至2000年底,公司总资产56.2亿元,净资产29.1亿元,拥有员工6616名,全资及关联公司37家,在主要投资开发的城市,万科均具有较高的专业优势,下属深圳地产公司连续三年荣获深圳市房地产企业资质评级第一名。万科开发的楼盘多次获得"国家建设部建筑设计一等奖"、"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示范小区(大厦)"等各项荣誉,万科的物业管理率先在行业内通过ISO9002第三方国际认证。 除房地产业务外,万科亦投资连锁零售业务,控股72%的深圳市万佳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拥有5家分店,营业面积达8.1万平方米,营业规模及品牌知名度在广东省位居行业前列 按行业划分之主营业务收入及净利润

社区商业开发案例分析万科

解析万科、恒大、龙湖等7大社区商业 模式 时间:2014-08-13来源:点子国际商业地产作者: 核心提示:目前的零售大环境特征之一就是:大卖场郊区化、边缘化,购物中心社区化,社区商业渐受热捧。对于不同房企而言,会根据自有优势和资源来运营和发展社区商业,以下7大房企的社区商业模式,或可为不同企业提供借鉴。 多中心在城市的发展趋势已不可抵挡,再好的城市购物中心,消费者一年能去几次? 目前的零售大环境特征之一就是:大卖场郊区化、边缘化,购物中心社区化,社区商业渐受热捧。对于不同房企而言,会根据自有优势和资源来运营和发展社区商业,以下7大房企的社区商业模式,或可为不同企业提供借鉴。 一、万科——自建自营,“五菜一汤”统一招商、运营 自长阳半岛社区商业配套完善后,“五菜一汤”的万科社区商业标配模式开始在北京万科多个项目进行推广,成为住宅项目社区商业模式的典范。 在长阳半岛,“五菜一汤”包括:绿色、时尚的社区菜市场幸福街市(汤),健康、便民的社区食堂第五食堂,丰富、齐全的品牌超市

华润万家,以及服务快捷的洗衣店、药店和银行(五菜)。所有社区商业由万科统一招商和运营,以保证社区形象、管理品质和业主对生活配套的要求,切实解决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问题。 在万科社区商业标配“五菜一汤”体系中,“第五食堂”是万科自创的社区餐饮连锁品牌,北京首店于2012年正式落户长阳半岛,为业主提供物美价廉的生活餐食,特请中餐大师制作南北菜系,自开业以来营养丰盛的健康饮食深受业主好评。 另一标配是万科社区连锁品牌“幸福街市”,作为长阳首个社区菜市场,食材新鲜健康,种类丰富、价格公道,更是彻底解决了万科社区居民的“菜篮子”问题。此外华润万家便利店,也以持续改进消费者生活品质为目的,为社区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种商品;及时消费、应急消费,华润万家带给顾客家的温暖、富足、现代、健康的感受。 万科在全国已有近300个楼盘,仅万科项目内的社区商业似乎已经潜力无限。但更值得重视的是万科在社区商业上的“系统集成”。此前,几乎包括零售商在内的所有企业,进军社区商业都是单打独斗,即以某单一业态进驻,至于其他生活类业态的组合,基本是“听天由命”,物业方对此也是抱“愿者上钩”的态度。万科在社区将商业进行规划后形成统一模式,让原本处于“自然生长”或“野蛮生长”状态的社区商业有了标准,各业态的相互补充,让彼此的发展有了更强的生命力。 对于旗下三大商业产品线之一社区商业的未来盈利模式,毛大

万科的后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万科的后现代企业管理范式 在后现代思想架构基础上,万科借鉴国内外大中型企业的管理范式,以建筑无限生活为核心,建筑产品的同时也建筑了万科的后现代管理体系。以下通过后现代视角对万科的管理范式从五个层面进行剖析。 1、万科的组织管理模式 21世纪,网络时代的巅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经离不开网络,现代企业的传统组织管理模式已经面临巨大的挑战,金字塔式加官本位思想的组织模式失去昔日的权威性,因此建筑后现代企业组织模式,打造管理团队,才能快速适应新经济时代的市场运营。 (1 )、组织模式 从业务体系来讲,物业管理平台、规划设计平台、虚拟联盟平台、管理平台、融资平台及全程服务平台共同组成了万科的组织架构,详见下图。 ★物业管理平台——10多年物业服务经验打造物业管理平台,成就万科全国性品牌基石; ★规划设计平台——万科建筑设计研究中心:项目规划、社区规划设计等; ★虚拟联盟平台——万科运用网络虚拟联盟平台实现集团品牌联盟,网

络化集中采购(内部集团化采购,行业联盟采购);横向虚拟联盟万科打开新 资源渠道; ★管理平台一一20年打造的万科管理体系; ★融资平台——重视股东利益、投资收益平衡,拓展融资渠道是万科持 续发展扩张的动力; ★全程服务平台一一对客户、员工、股东、合作伙伴(包括供应商、媒 体、金融机构等)全心全意的服务平台。 万科的组织模式 万科的组织模式 (2)、管理架构V/INKE : 拟联盟 WINKE 1 融资平台

一线公司 子公司 其他 一线公司 一线公司 万科的管理架构万科的管理架构详见下图: 股东大会 董事会 监事会 设计工 程部

总部与一线公司之间的职责关系划分是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公司管理模式的不断演变是进行时,总部与一线的互动调整也是进行时,并还会继续进行下去。在目前万科的管理模式中,一线与总部的职责和互动关系都是围绕着“持续的增长和领跑”这一目标展开。 总部通过对一线公司的管理与服务间接地创造着价值,总部承担着“规范、监控、支持、弓I导” 的职责。作为全国性发展的管理总部,持续地维护和倡导业已 形成的企业价值观和文化,形成大家认同的企业发展目标和策 略,提高整个组织的持续学习能力,制订集团标准的业务流程, 保证各一线公司向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达到与万科品牌相称的 水准,提升万科品牌价值,引导万科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 总部所创造的价值需要通过一线公司体现出来,总部保持与一线 公司的及时沟通,主动为一线公司提供服务与管理。总部的职能 部门运用及时沟通、培训、双向交流、案例总结等手段,来完成 自己服务与管理的双重职能。总部应致力于自我完善与改进,使 整个集团创造价值的能力不断地超越。 一线公司直接进行项目操作,最贴近市场与客户,只有一线公司 才有可能及时对市场作出准确判断,制定灵活的应对策略,生产 出符合市场和客户要求的产品,提供客户需要的服务,从而为公 司创造业绩。因此,经营职责必然由一线公司承担。 一线公司需要在总部的统一管理下,均衡考虑总部各部门的要 求,抓住主要问题,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利用总部在信息、人 才、社会资源等多方面的优势,并始终保持和发挥主动性,均 衡地实现经营管理目标。 (3)、组织管理模式 万科的组织管理模式具有了后现代企业组织模式的典型特征:扁平化、网络联盟化、虚拟化。 ■组织模式扁平化 ★实现民主化管理,充分运用团队工作; ★具有快速、灵活反应能力,集结企业优势资源,导向企业需求部门,迅速实现公司意志。 万科的企业文化是万科打造万科扁平化组织的核心和基础,万科的企业文化充分体现人才、客户对企业的重要性,建立BBS 式扁平化组织管理架构,更好的实现

万科发展历程

万科发展历程: 多元化→专业化→精细化 1984-1993年:万科发展战略前10年做“加法”(多元化) 1984-1991年:战略混沌期 1984年万科从经营办公设备起家,87年兴办工业,88年进入房地产,90年初步形成商贸、文化、房地产、文化传播四大经营机构,到91年确定综合商社发展模式,表面上看来,万科的业务不断扩大,而事实上,万科的多元化常常处在一种“痛并快乐着”的状态。规模上的胜利可以掩盖一切矛盾和弊病,但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即跨行业又跨区域的过度多元化,使得万科在达到每年10亿元的营业收入时,无论怎样使劲,也无法继续前进了。 此时的万科,在高速多元化扩张的背后,隐藏着不少问题,甚至是致命的: 1、所有项目规模都很小,市场占有率极低。 2、面对激烈竞争不得不不惜血本,等到品牌打响,成本也上去了,这时想追加投资扩大规模,集团的资金和人才储备却无法满足,各分公司被迫继续小打小闹。 3、业务不稳定,企业短期赢利掩盖了缺乏长期持续发展动力的隐患。 1991--1993年:边缘期,战略初步形成,1988~1993年万科东一榔头西一棒,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连年保持20%以上,但实际上业务并不稳定、没有竞争力。1991~1993年中国进入泡沫经济时代。市场中充满了对暴利的躁动,王石开始对万科的发展开始重新战略性的思考。 1993年,国家实行严厉的宏观紧缩政策,万科“摊大饼”式的业务结构遭遇寒冰,不得不开始缩减战线,实行“削藩”政策。1993年1月,万科上海务虚会决定放弃综合商社模式,提出加速资本积累迅速形成经营规模的方针,确立城市居民住宅为主导业务。万科实际战略调整包括:①从多元化经营向专营房地产集中;②从多品种经营向住宅集中;③

万科集团经营理念及管理模式分析研究(1)

万科集团经营理念及管理模式分析研究一,万科的发展历程 万科成立于1984年5月,创立初期主要是在国内代理经销日产录像器材。由于1987至1988年期间严峻的贸易形式,万科及时的进行了自身经营业务的调整,不失时机的涉足工业和房地产两大新的领域。接着在1988年底公司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从而、改变了资本结构,扩大了资金的规模,同时也促进了万科经营管理的规模化。同年万科开始介入房地产领域,凭借一贯的创新精神及专业开发优势,得到了良好的溢利回报。2000年底,通过参股,合作等多种形式,万科已从原先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以房地产为核心业务、将住宅作为主导开发方向的巨型经营实体。 万科历年累计竣工住宅面积263万平方米,土地储备450万平方米。是国内首批公开上市的企业之一。至2000年底,公司总资产56.2亿元,净资产29.1亿元,拥有员工6616名,全资及关联公司37家,在主要投资开发的城市,万科均具有较高的专业优势,下属深圳地产公司连续三年荣获深圳市房地产企业资质评级第一名。万科开发的楼盘多次获得"国家建设部建筑设计一等奖"、"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示范小区(大厦)"等各项荣誉,万科的物业管理率先在行业内通过ISO9002第三方国际认证。 二,万科经营理念分析 1.客户是我们永远的伙伴。 客户是最稀缺的资源,是房地产企业存在的全部理由。尊重客户,理解客户,持续提供超越客户期望的产品和服务,引导积极、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这是万科一直坚持和倡导的理念。万科的理念认为,每一位员工都代表万科而将企业令客户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企业成功与否的最重要的标准。 2.人才是万科的资本。 热忱投入,出色完成本职工作的人是公司最宝贵的资源。尊重人,为优秀的人才创造一个和谐、富有激情的环境,是万科成功的首要因素。万科力求尊重每一位员工的个性,尊重员工的个人意愿,尊重员工的选择权利;所有的员工在人格上人人平等,在发展机会面前人人平等;万科提供良好的劳动环境,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倡导简单而真诚的人际关系。职业经理团队是万科人才理念的具体体现。持续培养专业化、富有激情和创造力的职业经理队伍,是万科创立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使命。 3.“阳光照亮的体制”。 专业化+ 规范化+ 透明度= 万科化。规范、诚信、进取是万科的经营之道。万科企业中的沟通形式是多样的,提倡信息共享,反对黑箱操作也杜绝了沟通中的官僚主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