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超个人心理学的基本思想与佛教涅盘说的相通之处

超个人心理学的基本思想与佛教涅盘说的相通之处

超个人心理学的基本思想与佛教涅盘说的相通之处
超个人心理学的基本思想与佛教涅盘说的相通之处

超个人心理学的基本思想与佛教

涅槃说的相通之处

!?詹伟鸿

(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南昌?330022)

提要:?超个人心理学是以超越性精神体验为研究对象,它吸收东方许多传统的哲学、宗教理论。涅槃作为佛教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目的,是佛教的核心理念之一。超个人心理学的意识理论与涅槃有相同之处,两者在人性基础、通往超越性精神体验的方式上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分歧。

关键词:?超个人心理学;涅槃;意识谱

中图分类号:?B84-0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637(2006)05-0221-04

??一、超个人心理学与涅槃思想简介

超个人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 logy)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马斯洛(A.H.M aslo w)、萨蒂奇(A.J.Su ti ch)等人在吸收道教、佛教、禅宗、瑜伽等传统东方文明成果之后建立的一种当代心理学流派。它继马斯洛开创人本主义心理学之后,自称为心理学的#第四势力?。

从字面上讲,#超个人?一词的含义是超越个体的人或精神,即超越通常的自我的界限,超越时空的人类意识的扩展和转换,萨蒂奇在说明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时曾指出:#这种新出现的超个人心理学特别关注对成长、个人和种族的超越需要、终极价值、统一的意识、高峰体验、存在价值、神入、神秘体验、敬畏、存在、自我实现、本质、极乐、惊叹、终极意义、超越自我、精神、一体性、宇宙意识、个人与种族的协同一致、最高的人际了解、日常生活的神圣化、超越现象、宇宙的自我幽默和嬉戏、最高的觉知、反应与表达,以及相关的概念、经验和活动等实证的与科学的研究,对它们的认真贯彻实施和研究发现。?[1]不难看出,超个人心理学研究的是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的超越精神和信念系统。他们中的许多人还研究致幻剂、静修、僧侣和神秘家的经验记载以及临床上的观察,揭示一些神秘经验的奥秘,以更全面地了解人类的内外部经验和行为。由于人类意识心理的极端复杂,作为超个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人类高级精神生活和意识状态转换更具极大的难度和主观色彩,因此他们大多主张心理学理论体系和方法的整合。不再仅仅在科学的架构中定义它,而是将心理学定义为关于人性的知识的研究。为了这一目的,超个人心理学坚持方法论上的多元化,主张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科学实证与内省、理性思维与现象学分析的综合,甚至主张东方与西方、宗教与科学、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的跨文化跨学科整合。超个人心理学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许多方面取得很大的进展,极大地扩展了人性中的深度层面和高度层面,其中主要有:转换意识状态的研究,#意识谱?(spectrum of consc i ousness)理论研究,宗教体验和静坐沉思的研究,对传统的生物-心理-社会(b i opsychosoc i a l m ode l)的医学模式向新的生物-心理-社会-精神医学模式(b i opsy chosoc ialspir itia lm odel)的转换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2],对当今管理领域的#Z理论?和教育领域一些新理念的提出都有许多影响。

作为超个人心理学思想来源之一的佛教,对前者的提出产生过极大的影响。而涅槃作为佛教学说中的基本理念,对超个人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的价值。本文就力图在两者之间这些方面内容作一些比较和研究。主要涉及的范围是佛教理论中,特别是大乘佛教时期涅槃观念以及超个人心理学理论支柱的意识转换方面的内容。

涅槃是佛教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目的,是佛教学说的基本理念,在佛教不同的发展阶段,涅槃观念有不同的内涵。涅槃一词的梵语为#n irvana?,巴利语为#ni bbana?。汉语涅槃为音译,汉语的音译还有涅槃那、泥槃日、泥隶槃那等。意译则有寂灭、圆寂、灭、寂、寂静、灭度等。涅槃一词的原意是#灭?或#熄灭?。在佛教中,它的主要含义是烦恼的灭除或熄灭,引申出的主要含义是达到无烦恼的最高境界。在佛教的众多经典中,对涅槃的解释主要有四种:第一,涅槃指一切烦恼的灭除或熄灭。如 杂阿含经中的#涅槃者,贪欲永尽,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是涅槃?。第二,涅槃是指达到对事物本来面目认识的状态。如罗什汉译本 中论卷中的#诸法实相即是涅槃?。第三,涅槃就是指达到跳出生死轮回的状态。如 大乘义章卷第十八中说:#外国涅槃,此翻为灭,灭烦恼故,灭生死故,名之为灭。离众相敌大寂静故,亦名为灭。?第四,涅槃是一种超言绝相、无法形容的玄奥境界。如 肇论的 涅槃无名论中说:#夫涅槃之为道也,寂寥虚癀,不可以形明得;微妙无相,不可以有心知。?[3]

在佛教理论的不断演变时,涅槃所指的具体含义也在不断的发展演变中,但无论佛教理论和涅槃观念怎样变化,其中的有些基本理念则是相对固定的。例如,涅槃是一种能感受到超越时空、超越生死的#高原体验?状态;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地超言绝相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认识能够摆脱种种的假象,摆脱各种#执著?和对事物进行固执的抽象分解,超越认识中各种矛盾对立所带来的烦恼,而不断趋向于统一、整合的认识。这种状态下的人更多地意识到存在的王国,生活在存在水平和目的水平,并有神圣和宁静的体验等等。至于通

过#入世?还是#出世?亦或是其他修炼方式,涅槃与作为果报的现受色身能否共存,以及作为人类存在的终极价值的常乐我净是否存在等具体问题上,不同派别则有不同的理解。

二、超个人心理学与涅槃相似之处

在对超个人心理学和佛教中的涅槃观念作了简要介绍后,可以看出作为超个人心理学理论来源之一的佛教,特别是作为佛教核心观念的涅槃思想与它有许多相似之处,但超个人心理学也并非对前者简单地叠加,而是建立在具有统摄性的人性理论和意识模型上,至少可以被视为将世界精神传统的智慧整合到现代心理学的知识系统中的一种尝试[4]。大体看来,超个人心理学在以下方面与前者有相似之处。

首先,超个人心理学的意识理论,包括转换的意识状态和#意识谱?(s pectru m of consci ousness)理论,与涅槃状态有许多相似之处。超个人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核心是意识论,不同于西方传统的意识理论,它是一种包含意识和潜意识的分层次的意识论,将人类的意识分为正常的意识状态和转换的意识状态,后者是一种高级的超越自我的意识状态。作为当代超个人心理学家的维尔伯(K.W il ber)还提出了关于人的心灵发展模型的#意识谱?理论。该理论把人的意识分为心灵层、存在层、自我层和阴影层四个层次,每一层代表着对个人本体的不同理解,其中心灵层是与人的最内在的意识与宇宙的终极价值相认同的意识状态,它是意识中惟一真实的状态,因而又被称为宇宙意识层,人的最高本体层。在这里我与非我的界限被打破,有一种强烈的合一和忘我的状态,并有一种持续的空灵和神圣的体验,超越了各种二歧式的矛盾,更多地以存在水平看待周围事物的本来面目和实质。超个人心理学家坚信,人的本性主要是精神性的,人类确实具有精神追求的强烈趋力,表现为通过进入个体、社会和超越意识的深处而寻求全体的倾向。他们认为心理学已关注到动机层次,但动机层次有待从低级需要到自我实现的需要,最后达到精神的或超越境界的提高,在超个人心理学看来,精神处于首要地位,正是精神为自我提供了支撑性的架构。虽然超个人心理学的提出是在吸收众多东方经典哲学和宗教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而且就维尔伯本人来说,是否他也涉及过佛教中的涅槃的理论,我们不敢妄断。但可以肯定超个人心理学强调心灵层与存在层在人的意识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且指出只有心灵层是惟一真实的本体层,这与佛教把涅槃当成佛教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目的,而涅槃是指认识事物的#实相?,超脱认知中矛盾烦恼那种超言绝相状态,两者强调那种精神体验在自我发展中的首要地位和目的所在,无疑有众多相似之处。客观地说,所有的宗教都有宗教体验理论,而且大体上都相似而只是通往意识发展中所达到的层次不一而已,人们把自己达到的意识发展的较高层次主观地设定为宗教的最高体验,从而有不同宗教体验的争论,而这种争论的外在形式就是各种宗教派别之间的纷争。因此,我们不能说超个人心理学的意识论就是在对佛教理论继承的结果,也不能说佛教的涅槃观念是促成马斯洛超个人心理学和维尔伯意识层理论的惟一源泉,而更可能是众多源头之一。

其次,超个人心理学与佛教涅槃对人性基础的设定有相似之处。随着涅槃观念的不断发展,一个不可回避的理论问题,即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达到涅槃境界,修成正果?大乘佛教的瑜伽派对此的主张是众生都有获得涅槃的可能,即众生从本质上说都有涅槃性或众生皆有佛性。在 成唯识论卷第十中对四种涅槃分类的第一种即是:#涅槃义别略有四种: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然客染而本性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相不一不异,离一切相一切分别,寻思路绝,名言道路断,为真圣者自内所证,其性本寂,故名涅槃。?强调的就是每个个体涅槃性是与生俱来。在明确众生皆有佛性,围绕着这种佛性究竟如何存在,不同的派别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在我国南北朝时期分为地论师和摄论师两派,在地论师内部围绕着佛性究竟如何存在,又分为南北二道,他们具体争论的问题被称为#当现二常?之争,这里的#常?,即是涅槃,也指佛性,因为按涅槃类经的看法,涅槃有#常?的性质,而涅槃了即是成佛。#当常?的#当?即是将来之义,其主要意思是只有当以后修成佛果时佛性才会展现出来,北道地论师就主张#当常?说;而#现常?的#现?则是指现在、现时,他们主张众生皆有佛性,而且是现时或从来就有佛性,南道地论师强调佛性是与生俱来,是本来就有的,主张#现常?说[5](P211-213)。与此相对,超个人心理学虽然主张超越性精神体验的重要性,但并不否定较低层次的心理活动,反而强调超越的精神层面要以较低的层面为基础,在人心理发展的动力结构方面,马斯洛在其早期的著作 动机与人格中就强调过人性发展自然倾向的方面,他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种本质的内部天性,这种内部天性是似本能的、特定的。?[6](P76)人本主义时期的马斯洛把现在人们熟悉的生理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设定为这种#内部天性?。强调似本能倾向和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种子?作用。但正如前文所述,随着对自我实现者深入研究和对传统东方文化的吸收,马斯洛认识到自己原有需要层次理论有很大缺陷,逐渐认识到人类有精神追求的强烈趋力,超越性的精神需求才是发展的最高境界。1968年,马斯洛在他的著作 存在心理学探索第二版前言中写到:我认为人本主义的、第三势力的心理学是过渡性的,为#更高的?第四种心理学,即超越个人或超人本心理学做准备,这种心理学以宇宙为中心而不是以人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它超出人性、同一性(identity)和自我实现的那种心理学准备阶段[7](P60)。于是马斯洛修改了需要层次模型,主张对原来个人意义上的自我实现的超越,而#超越指的是人类意识最高而最广泛或整体的水平,超越是作为目的而不是作为手段发挥作用并和一个人自己,和有重要关系的他人,和一般人,和大自然,以及和宇宙发生关系?[8](P82)。在超个人心理学的马斯洛看来,对超越性精神体验的追求如同其他需要一样,有一种积极的、以生物学为基础的本能。#精神具有自然主义的意义,无需任何宗教的或形而上学的假设。?[9]综上不难看出,佛教强调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有达到涅槃的可能,尤其是#现常?说更是主张佛性是与生俱来的,是本有的。这同超个人心理学所强调人性的发展具有遗传的#内部天性?,甚至对超越性精神体验也有着生物学的基础,是我们每个个

体与生俱来的本性,具有似本能的倾向,而且主张追求超越性精神的自我实现是个体发展的最高目标,这些方面无疑有许多相似之处。值得指出的是,马斯洛这种思想的过渡除了上文指出的受传统东方文化影响之外,与他长期关注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尤其是后现代思潮的发展密不可分。人本主义时期的马斯洛需要层次模型的最高层次是个人的自我实现,这种形态下的关系仍是雅斯贝尔斯所认为的#交互客体性?(Interob j e ti v ity)交往关系。在交往中个人为了维护自我的主体性,就实质地将他人视为手段、客体。这种交往关系虽有个体主体性的自觉,但个体主体在交往中不可避免的走向客体化[10]。那时的马斯洛面临着将个体主体性向#交互主体性?转化的任务,他要在自己的人本学说中引入更多的整体精神的理念和普遍性的规范。而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主体性的解构和颠覆。

再次,在通往超越性精神体验的方式上,两者有相似之处。大乘时期佛教在涅槃观念上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强调涅槃与世间的联系,特别是中观派更是指出,诸法#实相?即是涅槃,在他们看来涅槃就是认识到#世间?诸法之实相,达到涅槃不过就是清除无知,认识诸法的本性是#空?这种认识境界,这种境界不是一种脱离世间之外的另一个更高的境界,而只是达到一种对世间事物#实相?的认知。为能达到这种认识的境界,离开世间的静修或沉思,只会离涅槃越来越远,正确的路径是应该积极地融入世间生活,积极去认识世间事物之本来面目,认识到世间本来面目的#空?也就达到了涅槃的境界。超个人心理学家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达到某种认识上的觉悟即达到涅槃的理论,在他们看来,认识到事物本身的存在只是达到#高原体验?的人众多特征之一,存在认知并不是超越性人格的全部特征。此外,马斯洛曾在建立超个人心理学后,对原来人本主义心理学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进行修改,他先把原来的需要层次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列为匮乏性需要(deficiency needs),以区别于自我实现的成长性需要,匮乏性需要源于个体实际感知到的环境或自我的缺乏,个体会努力从环境中寻求能使其需要得以满足的东西,包括物质上的、人际关系的、社会地位的等等,而成长性需要则是指激发个体不断发掘自身潜在的天赋、能力,#成为他想成为的人?的自我实现动机。后来,马斯洛又将自我实现中的#小我?扩大到超越了自我与非我之分的#扩大了的自我?,并提出与匮乏性需要相对的另一概念,存在性需要(bei ng needs),即个体在各方面充分满足之后,有追求美、公正、创造、率真、社会进步等存在性价值(be i ng va l ues)的动机。此后,他还提出超越自我实现需要的观点,而超越自我实现需要就是精神性需要。因此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完整的表达是六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以及超越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一个个体的生命历程就是从低层次需要向高层次需要递进,最高层次就是超个人的或精神性的需要。综上可以反映出,超个人心理学并不否定较低层次的心理活动,反而强调超越性的精神需要要以较低层次需要为基础,较低层次的发展是进入超越层次的先决条件,试图通过越过或回避较低层次而直接达到高层次只能导致人格分裂。有趣的是,马斯洛曾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的一篇名为 和尚能否自我实现的日记中,对东方文明的出世者(inner-d irected peop l e)有过直接的批评,他指出:佛教和尚必须从世界上其他辛勤工作的人那里得到物质的支持,他们凭借不断的化缘来维持生活,东方和尚的精神和谐只发生在一个很狭小的范围内,远没有达到既在自身内部协调,又与复杂的外界相统一的境界。为了精神的和谐和宁静而放弃外部世界,也就是逃避和拒绝整个世界,这归根到底还是一种不真实的形式[11](P30)。他还批评了和尚为避免婚姻和家庭生活的诸多麻烦而选择独身,为获得精神的宁静而选择不对任何人负责任的生活方式,甚至把那种生活比喻为是通过#脑白质切除术?而对一切加以#了断?。当然,马斯洛也看到了佛教徒追求内心平静的意义,他要达到的真正目的是如何把东西方文明中关于自我实现与内在和谐的观念结合起来。他说:#个人的拯救不能单单依靠外在的世界。也就是说,佛教徒所主张的个人内心的平静是外部安宁的必要条件,正如西方认为后者是达到前者的必要条件一样,二者都是正确的。?[12](P31)从上可以看出,在达到超越性精神体验的方式上,超个人心理学也主张融入世间,但与佛教不同的是,他们主张融入世间的目的是寻求低层次需要的满足,为个体向较高精神层次的发展做准备,而佛教徒融入世间更多地是感受世间事物之无常,并引导众生认识无常。

三、二者不同之处及总结

值得指出的是,超个人心理学不是宗教。宗教经验研究与宗教本身有着根本区别,两者所采用的方法和要达到的目的是有本质不同的。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其起源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各种现象猜测和歪曲幻想的结果,世界三大宗教初始动因主要是下层人民在无力反抗统治阶级阶级压迫的情况下,把希望寄托于来世的#报应?#公正?和#幸福?,以此求得精神的解脱。在后来的发展中,统治阶级则利用这点麻痹人民,为他们自己的统治服务。客观地说,宗教作为一种古老文化形态,特别是作为一种对人类终极关怀的理念系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重大意义。但它作为一种信念、一种信仰体系其本身的科学性必然有其局限,它更多的是作为一种世界观、人生观方面的信念系统存在。而科学作为一种知识形态有其本身逻辑体系和理论架构,有其客观性和规律性。对宗教的科学研究就是在这一大的前提下进行的,宗教研究不提供特定的教义和宗教价值系统以及相应的仪式,也没有带宗教色彩的组织。它是利用科学的知识对各种宗教心理、宗教体验的解读,与宗教本身分属两个不同的系统。虽然#超越性?、#精神?等宗教主题也是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主题,但超越性体验与宗教体验两者仍有区别,宗教经验只是各种超个人经验中的一种,而并非所有超个人经验都属于宗教经验。

总体说来,佛教的涅槃思想是佛教思想中的一个核心观念,但它本身也是一个吸收其他宗教文化概念的产物,例如,它与印度婆罗门教的解脱观念就是互相吸收借鉴的结果,二者都要消除人的无明,但佛教是在无主体和无常观念基础上讲无明,婆罗门则是在有主体和有常观念上讲无明的,二者都认为通过智慧消除无明可使人跳出无明,达到解脱。此外,佛

教作为一种宗教,其本身也随着社会存在的不断发展而发展,作为其核心的涅槃观念也随着佛教和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变。但其核心的许多理念却是始终一致的。作为现代科学形态的超个人心理学以超越性精神体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与涅槃的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不少分歧,前者对后者思想发展有许多启发作用,但前者作为宗教,后者作为对宗教的研究,绝不能等同。

值得指出的是,超个人心理学作为一种当代西方心理学流派,由于研究对象及众多方面的原因,其理论观点和研究也并非为心理学所广泛赞同,甚至有许多理论值得商榷,但作为对东西方文化、心理学与宗教、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等众多方面融合的产物,它代表着当今心理学走向整合的研究取向。

(本文受过政法学院副教授蒋九愚博士指导,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Su tic h,A:So m e considerati ons on transpersonal ps ychol ogy.In Jou r n alofT ranspers on alPs ychol ogy.Vo.l INo.,l199,p.16.转引自杨韶刚.走向整合的超个人心理学[J]:心理学探新,1999,(1):19-24

[2]郭永玉.超个人心理学述评[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96-103.

[3]姚卫群.佛教的涅槃观念[J],北京大学学报,2002,(3):30-36.

[4][9]郭永玉.马斯洛晚年的超越人格理论的形成与影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2):53-58.

[5]杜继文.佛教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6]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7]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8]马斯洛.人性能达到的境界[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7..

[10]周宏.雅斯贝尔斯交往理论探析[J].现代哲学,2000,(1): 85-91.

[11][12]马斯洛.洞察未来-马斯洛未发表的文章[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詹伟鸿(1982-),江西婺源人,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4级西方哲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西方哲学、西方社会历史观。

责任编辑:范鹏;校对:三川

(上接第185页)刑罚化,都不能脱离中国的国情,由于我国的刑法典还不尽完善,有许多具体罪名尚未规定,如社会反响强烈的不予救助罪、拐卖人口罪、彩票罪等,尤其是经济犯罪,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过程中,伴生了大量的商品经济所特有的犯罪类型,而这些经济犯罪有的并未被规定,而且西方国家的违警罪范围十分广泛,其非犯罪化的内容之一就是违警罪的非犯罪化,在我国相当于西方违警罪的行为并没有作为犯罪来处理。因此,虽然现行刑法规定的个别罪名可以废除,我国落实谦抑性原则的主要问题不只是非犯罪化,更在于犯罪化。就非刑罚化而言,中国的当务之急是严格控制死刑,削减死刑,逐步实现轻刑化。由于我国重刑主义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通常把生命刑、自由刑才被认为是刑罚,财产刑、资格刑往往在思想上被排除于刑罚概念之外,故应当淡化重刑主义思想,提倡轻刑化。刑罚的适用和执行应体现教育性、人道性、经济性和个别化的原则,扩大管制、财产刑等开放性刑罚的适用,通过减刑、假释、特赦、暂缓执行以及监外执行等制度,尽量避免和减少刑罚的执行,以达到执行刑罚的目的。此外还涉及一个刑罚圈的问题,通过非刑罚化对刑罚圈进行实质限制的方式和途径主要有:(一)通过规定免刑制度和免除处罚情节,对刑罚的适用范围进行实质限制;(二)通过非刑事制裁措施对刑罚的适用范围进行实质限制;(三)通过保安处分,弥补刑法功能的不足,限制刑罚的适用范围。

注?释:

%许发民.刑法的社会学分析[M].法律出版社,2003:47.

&蔡道通.类推制度的当代命运[J].刑事法评论第1卷,第233页。

?陈兴良.本体刑法学[M].商务印书馆,2003:77.

([美]罗伯特 考特,托马斯 尤伦.法和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1994:755.

)[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3:42.

?[法]杜尔凯姆著.论犯罪的功能[M].张胜康译.青少年犯罪研究,1992,(7)(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6卷(上):415-416.

,[意]菲利.犯罪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0:68.

?[英]边沁.立法理论...刑法典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66.

/何秉利.试论我国刑法的民主原则[J].法学研究,1980,(2).

[意]菲利.犯罪社会学[M].郭建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78-79.

[日]西原春夫.刑法的根基与哲学[M].上海:三联书店, 1991:4.

![英]威廉 葛德文.政治正义论(第二、三卷合订本)[M].商务印书馆,1980:563.

?[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109.

#转引自陈兴良.本体刑法学[M].商务印书馆,2003:75.

?林山田.刑罚学[M].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128.

%法学大词典[O].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456.

作者简介:张建军(1972-),男,甘肃天水人,甘肃政法学院教师,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刑法学。

责任编辑:吴行骥;校对:三川

心理学视角的佛学世界

【心理学视角的佛学世界】 济群法师开示心理学高校弘法 2013 济群法师 非常高兴来到心理学界的名校北师大,和大家交流“心理学视角的佛学世界”这一话题,我觉得很有意义。佛教自古就被称作心性之学,并被国人奉为修身养性的指南。因为佛教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心”,包括对各种心理的剖析,也包括心灵的净化、改善和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说,修行就是修心。 佛教中,关于修心的理论极为丰富。佛教有南传、汉传、藏传三大语系,其中,仅汉传佛教就有八大宗派,可谓法门林立。其中的每个宗派,对如何认识并改善心灵,都有着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体系,可视为佛教心理学的不同流派。它们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国人的心态建设起到了良好的调节作用。 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佛教是东方的心理学。相对只有一两百年历史的西方心理学来说,它已走过二千五百多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一代又一代佛弟子依照佛陀指引的方法,降服烦恼,调御心行,乃至明心见性。近代以来,这种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古老智慧,开始对西方心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如荣格等心理学大师,都在不同程度上吸收佛教思想,作为心理学理论建设和临床治疗的指导。其中,尤以正念学说的影响最大。 由此可见,了解佛教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东方心理学,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西方心理学。以下,将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佛教心理治疗的原理

佛教是教育,也是心理学。其中既有对心理现象的分析,告诉我们,什么是心灵的健康状态,什么是患有疾病的症状,同时还介绍了如何治疗的具体方法。 佛经中,经常将佛陀和众生的关系比喻为医生和患者,并称佛陀为“大医王”,因为他能“分别病相,晓了药性,随病授药,令众乐服”。那么,为什么将众生称为患者呢?难道我们都有病吗?须知,这个病不是身病,而是心病。在佛教中,对心理疾病的定义就是贪嗔痴。这一点,和心理学的定义是不同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那些异于常人且带来各种障碍的心理问题,才被列入疾病范畴。至于常人都有的贪嗔痴,并不在其治疗之列。 而在佛教看来,只要我们内心没有摆脱贪嗔痴三毒,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都属于轮回中的患者。佛陀曾经也是这样的患者,但他通过修行,最终断除烦恼,证得觉性,成为一个透彻生命真相的觉者。佛法就是佛陀找到的、解除贪嗔痴的方法。 所以说,佛法就是一种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而修行就是一个治病的过程。 1.四谛法门 佛法中,治疗心理问题的方法很多,经中有八万四千法门之说。面对如此众多的法门,如何才能有效契入,畅游法海?博大精深的佛法,有没有一个基本纲领? 佛陀最初在菩提树下悟道后,根据自身的修行经验、生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将修行总结为苦、集、灭、道四谛法门。这是佛陀根据当时医生治病的过程安立的。当医生面对一个病患时,首先要进行如实的诊断;其次要找到疾病的根源所在;第三是对治疗结果加以评估,知道健康后的状态是什么;最后才能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这也是佛教心理治疗的基本原理。 四谛法门又包含两重因果,即轮回的因果和解脱的因果。 轮回和解脱,是印度文化最为关注的核心问题。印度人普遍认为,生命是一种无尽的轮回,其中充满了烦恼和痛苦,充满了不自由和不自在。所以,印度哲学和宗教所要解决的终极问题,就是从认识轮回到终止轮回。印度人称之为解脱,即终止这种充满迷惑烦恼的生命延续。 整个佛教也是在解决这个问题,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对轮回做出正确解读,即四谛法门中的“苦”和“集”;二是指出超越轮回的解脱之道,即四谛法门中的“灭”和“道”。 所谓苦,是说明人生的痛苦;所谓集,是阐述痛苦的由来。只有正视现实,找到根源,才能究竟解除痛苦。就像治病,必须了解疾病的症状和成因,才有可能对症下药。如果不能对症,哪怕吃再多的药,治再久的病,也于事无补,甚至会雪上加霜。 佛法说人生是苦,有人因此误解佛教是悲观消极的。我曾就此问题发了一条微博:“生命的本质是自由而快乐的,只因迷惑,人生才有种种烦恼和痛苦,所以佛教说人生是苦。一旦止息迷惑烦恼,生命就会恢复本有的清净、自由和快乐。”之所以说苦,是指凡夫的生命现状。在这充满迷惑的人生中,无论有多少表面的、暂时的快乐,其本质还是痛苦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真正的快乐,无论在什么时候享受,也无论享受多久,都是快乐的。在这个世间,我们找得到这样的快乐吗?我们所谓的快乐,只是某个需求得到满足时的暂时平衡。如果没有需求为前提,或是所得超出承受能力时,平衡就会被打破,使快乐转为痛苦。事实上,平衡是暂时的,而不平衡是长久的。 在佛教中,迷的另一个表述方式是无明。就像雾霾天那样,使人看不清生命真相,也看不清世界真相。因为看不清,就会对自己产生错误认定,对世界产生错误认定。进而还会执著这种误解,使生命不断地制造烦恼,制造痛苦。可以说,生命的迷惑就是制造痛苦的永动机。所以佛教认为,以无明、迷惑为基础的人生是痛苦的。这是轮回的因果。 我们要解决痛苦,既要找到痛苦根源,还要知道痊愈后的健康状态。四谛法门中“灭”,就是告诉我们解除迷惑、息灭烦恼后的状态,佛教称之为涅槃。这是一切躁动平息后的寂静,是深层的、究竟的、无所不在的寂静。这种寂静会源源不断地散发喜悦。那么,需要通过什么方法才能解除痛苦?苦集灭道的“道”,就是告诉我们这个方法。 所以,四谛法门的两重因果,都是先说结果,再找原因。首先,看到痛苦的现实,知道以迷惑为基础的人生是充满痛苦的。其次,明了这种痛苦来自生命自身的迷惑和烦恼。第三,知道健康的生命状态是觉醒、自由和喜悦的,那就是涅槃。最后,了解走向涅槃的方法。

超个人主义心理学

超个人心理学 一、简介 超个人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它是人本心理学充分发展的结果, 也可以说它是人本心理学的派生物。苏蒂奇(AnthonyJ. Sutich,1907—1976) 在其主编的《人本心理学杂志》1968年第1期上撰文宣称:“心理学中的第四势力,即超个人心理学正在形成。”当年人本心理学兴起的时候就将行为主义视为心理学的第一势力, 精神分析为第二势力, 自称人本主义为第三势力。随着人本心理学被主流心理学所承认, 到1960年代中期, 一些人本心理学的领袖人物, 包括马斯洛(Abraham Maslow, 1908—1970) 和苏蒂奇等人经常讨论超越人本主义的问题, 他们越来越不满人本心理学只关注个体的自我及其实现, 意识到应该将自我与个人以外的世界和意义联系起来, 这个领域属于超越的领域或超出自我关怀的精神生活领域。于是他们开始酝酿一种关注这一领域的心理学, 自称这种心理学为第四势力心理学, 或超个人心理学。如果从方法论和学术渊源上下定义, 那么, 超个人心理学可以被理解为这样一个学派, 它试图将世界精神传统的智慧整合到现代心理学的知识系统中。世界精神传统和现代心理学是两种关于人自身的知识体系, 前者是指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传统宗教和哲学, 其中包含着对人及其精神生活的理解和践行方式, 但不是以现代科学的方法和系统化的表达方式存在的; 后者包含着对人的身体与心理的科学研究, 但这种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割断了与世界精神传统的联系。超个人心理学对世界精神传统和现代心理学持同等尊重态度, 试图将二者结合起来,并加以创造性地综合, 进而提供一种包含身体、心理和精神(body—mind—spirit) 的架构来全面地认 识我们自己。 简言之, 超个人心理学就是关于个人及其超越的心理学, 是试图将世界精神传统的智慧整合到现代心理学的知识系统中的一个学派。 二、背景渊源 超个人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特别是美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产物,它反映了这个时代的人的生存状况和精神需求。

心理学及个人成长论文

我的成长历程 夏日的暖风吹落了绚丽的花朵,而我的人生又迈入了一个新的台阶。如今的自己已不是以前的自己,而是一个逐渐走向成熟,走向社会的二十一岁的大学生。 回首往昔,成长道路上的每一次欢笑、喜悦、难过、哭泣、成功、失败……都历历在目,此刻的自己很想对自己说:成长很美,只是有些痛。 孩提时代,那时似乎是有记忆的却不能肯定,很模糊。若给够自己充足的时间细细回想想必会想出来一些事情,但是我却没有这样做。原因有二。第一,我总感觉那种朦胧模糊的记忆很美好,不想去让其清晰起来。第二,我觉得给自己充足的时间也未必会想起来什么,与其那样苦思冥想,不如就让其在模糊朦胧中美丽。 少年时代,那时的自己似乎有一种特别的感觉,总感觉自己与其他小伙伴不一样,总觉得自己在某某方面表现的很不错,想象着自己会成为发明家、科学家、甚至是拯救地球保护人类的英雄。虽然一件让自己引以为豪的事情还没有做出来,但是并不减少我对自己的相信,我相信我是与众不同的、我是独一无二的。 青年时代,此时的自己,多了几份成熟与稳重,少了许多天真与疑惑。当小时候还认为好好学习就会有考一名,但是,一次次的事实、经历告诉自己,考试优秀不仅要好好学习、还要好好

思考、好好努力。以前,不懂得人情世故这个成语,老师说出来也甚为不解,但是现在,自己却要让自己变得人情世故而付出努力。 随着成长,心理不断得到发展、完善与成熟。但是总觉得无法发展到自己想要的程度,或许是小学老师曾数过“阳光底下总会有阴影”,我的心里总觉得不够亮堂,总觉得有那么一片灰暗不可抹去清除。之前还很在意,现在好了,或许是长大了,感觉“阳光底下总会有阴影”这句话是对的,不仅仅是在物理现象方面,在各个方面都是正确的。既然是正确的,我又何必去自讨苦吃为难自己产生消极影响呢。这样一想,似乎心中的那份阴影变得透明了许多。 成长在每一时刻,但是高中以前很少感觉的到,或许是心理学的一种行为。但是在大学中你却会吃惊的感觉的到自己在成长。时间的流逝让自己不敢去想,昨天自己是怎样过去的,心理的成长似乎就在刚才那一刻发生。总有一种人生来去匆匆之感。这种感觉我从学习心理学这门学科中知道,我的心理还是不成熟的,成熟的心理不会出现这种感觉,他们只会抓住此刻的光阴是实现不让自己后悔的当初。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成长与性格、心理密不可分,然而人的成才与成功取决于人在成长过程中所培养成的性格与心理。树木可以修剪,人才可以培养,成长很美好,只是有些痛。

佛教与心理学

佛教与心理学 星云 心理学是一门以研究人类精神生活为对象的学科,其源头包括医学、哲学、科学、宗教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等,后来也被应用于各种学科、事业之中。今日社会中,举凡教育、工业、商业、医学、军事、法律、政治、社会、科学、艺术、运动等,无一不与心理学有关,因此心理学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 心理学是观察意识形态的心理作用及行为模式,西方心理学家能研究人格的发展过程以及行为的潜在因素,但却无法做到人格的改造,因为它有一定的范围限度。佛教能对人类心理有充分的了解,并提供对治方法。如《华严经》云:“了达三界依心有,十二因缘亦复然,生死皆由心所作,心若灭者生死尽。” 佛教对“心”的诠释,有诸多层次的分析说明,更用许多的譬喻来阐释我们的心,进而教导我们如何找心、安心、净心,足见佛教心理学凌驾于西方心理学之上。 一.佛教对心的看法 “心理学”一词,西文原意为“阐释心灵的学问”,后来引申为“研究人类自身问题的行为科学”。这种发展演变符合佛教对宇宙人生的阐释,所谓“心能生万法”,佛教从心的角度概括世界万物的一切,并对人的行为问题进行根本性的探讨与阐释。因此,佛教早已构建一套成熟的心理学知识体系。佛教的教义几乎都在谈心,在诸多经论中随处可见,其中以“唯识学”对人类精神的分析,最

具现代心理学色彩。唯识学是佛教心理学的教科书,将人的心识分为八种: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称为“心法”。 佛教讲心含八识,表示心并非单一元素,而是各种因的聚集,这些因来自眼、耳、鼻、舌、身、意人体六根的作为,又以末那识紧持“我”的意识,须臾不断,因此收集各种心识种子的阿赖耶识,便伴随着众生生死轮回不已。所以佛教说此刻的“我”是从过去累积至今而成的,而“我”未来的发展,就决定于此刻的所作所为了,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在我们的心里不过是八识所变现的假相而已。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分别、执着外在环境的色、声、香、味、触、法,依个人的判断力差别,而有真假认识,并逐渐建构出自我理解的宇宙人生。其实,万物成、住、坏、空不断异动,心念生、住、异、灭刹那生死,那有常住不变的宇宙人生呢?世界都在我们的心里呀!这个聚集我们多生累劫善恶种子的阿赖耶识,如同大仓库,收藏今生已不复记忆的爱恨恩怨种种,不时左右我们现世一切行为的抉择,佛教称之为“无明烦恼”。由于无明烦恼的业力因缘,我们投胎转世;当过去所种的恶因种子现行时,我们心烦意乱,六神无主,更造恶业,又成恶因种子;当过去所种的善因种子现行时,我们心明智朗,良心不昧,多做善业,善因种子回熏阿赖耶识。这是佛教唯识学理论的“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藉以阐释人类一切行为的心理动机。 由于过去无明烦恼的影响,造成我们情绪与判断力的偏差,更因为贪、瞋念头的兴起,使我们生出妄识妄心,错看世间的一切。如同植物种子的生长,没有阳光、雨水的因缘,也不会开花结果。因此,人类心灵深处虽然存在着各种爱恨

心理学个人成长报告范文

个人成长报告范文 摘要:本文讲述了我走向心理健康教师的心路历程,通过对自我成长经历的全面回顾及剖析,阐述了个人从幼稚不断走向成熟的历程及形成原因,深层次地审视并分析了自我的人格特征,从而揭示了自我想成为心理健康教师的内心追求和渴望,并对自己从事心理咨询师职业所具备的条件及不足进行了分析,从而指明了自我的努力方向。 本人现年37岁,1991年毕业于上海体育师范学校,长期从事体育教师和大队辅导员工作,喜欢与孩子打交道,多次被评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成为一名合格高尚的学生心灵引导者、解决困惑的帮助者,成为孩子们的真心朋友,一直是我多年的美好愿望。 一、自我成长分析 (一)美好而纯真的童年 由于父母都比较忙,尤其是父亲,特别忙,我出生六个月就离开他们,在农村的外婆家长大直到上幼儿园大班,那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纯朴的农村生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父亲很能干,我们兄妹三人的衣服、鞋子都是爸爸亲手缝制,我们玩的风筝、灯笼,爸爸都能做,童年时的我无忧无虑。 (二)、发生转折的少年期 由于在农村待的时间比较长,一口纯正的南京地方口音,上了一年大班,由于我的出生月份小几天,这一届全国的学生比较多,我给严格控制在正常招收之外,在农村外婆家又住一年,此时的我,心“野”,玩心特重,一口纯正的南京地方话,使教我小学一年级的上海语文老师大伤头脑,我经常被罚,一个字要反复更正,使我对语文课的学习非常反感,更别说写作文了。一~四年级的小学生活是在懵懵懂懂中度过,虽然成绩不是很好,而且还经常惹祸,但很快乐。五年级那年,我的父亲被评为上海市“五讲四美”积极分子,到处是被别人赞许的眼光,站在父亲边上,我满是光荣,对父亲更生敬佩。多伟大的父亲,在家事无巨细(当然妈妈也承当一部分),孝敬老人,工作岗位上成绩显著,年年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看着爸爸一叠的获奖证书,我感慨万分,我是一个老让爸爸操心的女儿,我要和爸爸比赛,做一名让爸爸自豪的女儿。 到了中学,我发奋努力,第一张奖状也是评为“学雷锋好少年”获得的。那一天,我激动万分,放学的路上,我是一边跳、一边唱着歌回到家的,爸爸回来还特别晚,我一直等到半夜,迷迷糊糊中听到爸爸回来了,我顿时精神来了,急不可待的把奖状递给爸爸,爸爸其实也很累了,疲倦的脸,看到我不睡觉,正想说什么,看到手中的奖状,他轻轻的说了一句话,“女儿真不赖,赶快睡觉去”,简单关切的一句话,使我感到万分温馨,我开始积极为得到爸爸的表扬而努力着,每次获奖,我总是第一个告诉爸爸,包括现在,取得荣誉,我也是第一个打电话给我的父亲。初中三年我不断的进步,学习成绩已经挤进班级前10名,并报考了上海体育师范学校,成了一名中师生。 (三)、平淡而惊喜的中师三年

浅析佛教与心理学

浅析佛教与心理学的自我观 在中国漫长的岁月中,佛教文化作为一朵奇葩,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发展成了参天大树。佛教作为一种思想体系、一种宗教、一种精神科学、一种生活方式早已入侵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自晋以来,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陈寅恪)。 由于佛教的传入,在人的心、性、情、才与认知结构,人与世界的多重关系,个体自我的神圣完满性(佛性),能动的主体与重重无尽的世界的关系,顿悟、直觉、创造性思维的爆发力,以超越意境的追求等方面的体认或研究,都比之前的先秦哲学要深刻许多。同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佛教在心理结构、心理过程、心理生活等方面的描述观察、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上的成果,其分析之细微,体系之复杂,甚至达到了使许多心理学家都叹为观止的程度。 “自我”是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术语,自我意识是人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的最显著的心理特征,是人创造一切奇迹和文明的心理前提,体现了智慧的最伟大力量。“认识你自己”是一个永恒的深刻的命题。在现代社会,新的社会道德、社会秩序、文化氛围让人们迷茫、空虚、无所适从,因此心理问题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有识之士都意识到探索真实的自我,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才能让大家找到心灵的平静。而佛教的自我观则有助于人们了解自己。 一、佛教的自我观 自我是个人存在的根本,一切心理活动存在的根基和内核,人存在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自我的实现。因此在早期社会,因为对自然现象的无知和崇敬,人们往往期望有“神”的存在,或者相信灵魂存在,为了自己内心的平静。 而佛教的“我”与任何宗教与哲学都截然不同。佛学所说的“我”是梵语atman的音译,原意为“呼吸”,引申为生命、自己、灵魂、精神、自我、身体、本质等含义,指其体常一、有自在作用的个人或宇宙,作为独立永存之主体,潜在于一切事物之根源内。佛教所说的“我”,含义非常复杂,不同的经典也从不同的角度做了细致的分类。《圆觉经略注疏》卷上将佛书中所说的“我”分为四种:㈠凡夫妄计我,所认经验的自我为实我,及有作为轮回主体、永生的自我。㈡外道所执神我,佛教把佛教之外的哲学或宗教派别都笼统称为“外道”,它指的是佛教外的哲学或宗教认为宇宙中有永恒不变的实体或神。㈢三乘所立假我,佛教诸乘皆肯定的分别称你我他的我,为伦理学、心理学意义上的经验我、第一人称我,亦称“俗我”、“世流布我”。㈣法身真我,如来藏经论中所说佛性真我、大我、涅槃真我,被认为是真正的我。 佛教的“我”无所不包,统摄了其他一切哲学、心理学中的关于“我”的观念。 与所有的哲学宗教派别不同,佛教坚决否认有一个支配世间的不生不灭的绝对的本体或灵魂的存在。在佛教看来事物都是处在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因果关系中。说道缘起最完备的莫过于“十二因缘”理论。“十二因缘”就好比一个既没有起点有没有终点可言的圆环,十二个环节都是互为依存,互为因果关系的,没有什么先后始终之分。“十二因缘”中每一环节的生起,都是由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的作用而决定的。它们互为关联,互为依存,互为因果,没有绝对的独立或存在。因此,科学的说,佛教所说“十二缘起”,是一个循环往复,无始无终的“园”的概念,而不是锁链式的直线概念。根据佛教的“缘起论”,我们发现,所谓宇宙、人身内身外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绝对实体的存在,称之为“阿特曼”

人类心理知识整合的尝试_读陈兵先生_佛教心理学_

第47卷第4期2010年7月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 Vol.47,No.4 Jul.2010 ①张海滨:《佛教心学的智慧———评陈兵〈佛教心理学〉》,《世界宗教研究》2007年第4期。② 陈兵:《佛教心理学》,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前言。 人类心理知识整合的尝试 ———读陈兵先生《佛教心理学》 刘东超 佛教在两千余年的演进过程中对于人类心理进行了细密的考察和深邃的研究, 形成了不同于西方近现代心理学的独特心理学体系。在当代人类心理领域出现诸多困惑和难题的情况下,介绍、阐发并运用佛教心理学中的知识技能显然具有较大现实意义,同时整合佛教心理学和西方近现代心理学也具有相当深远的学术价值。而这正是陈兵先生在长达80万字的《 佛教心理学》(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一书中展开的两项工作。应该说,在这两项工作上陈先生达到的学术水准之高和取得的学术贡献之大是非常可观的。对于前一项工作已经有一些作者进行了评论和肯定①,在此我想对陈先生整合佛教心理学和西方近现代心理学的工作进行一下解读和探讨,因为这一工作具有对当代学术的某种典范意义。 首先,陈先生具有明确的整合意识和清晰的整合方法。在谈到这部著作的撰写原则时,他有一个综合性的阐明 :“本书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 从现代心理学和佛法的双重视角,对散见于大量佛典中的各时期、各地区、各宗派有关心识的思想作了一番现代整合,按其所涉及的重要内容和其间的逻辑联系分章,力图忠实地概括全体佛教心理学思想的原旨,并作出使现代人比较容易明白的诠释。不囿于佛教某一宗派之学,而力图整合从古到今的全体佛法。引现代心理学证佛学、补佛学,引佛学补充、升华现代心理学……对古代佛教著述中较为薄弱而从现代心理学看来显得重要的问题, 则尽量依据佛教义理进行必要的补充发挥。 ”②从这段话可以明确地看出陈先生整合意识和整合方法的四个特点:一是着眼于佛教心理学思想原旨的揭示, 即尽力将佛教心理学的本真面貌展示给绝大多数缺乏佛教知识和佛教语言能力的今人。而此追求真实、阐发真实原则的贯彻和近现代科学的客观性要求有关,也就是说,陈先生对古学的研究遵循今学的基准规范。二是着眼于佛教心理学整体状况的阐明。作为源 远流长的世界性宗教, 佛教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形成了众多的派别和支流。各支别对于人类心理的认识既有深层的共同性,也有多方面的区别处。对此,陈先生力求展示佛教心理学的整体,即使各家各派的心理知识都在一个全面的框架中得到阐明。这里面自然就包含材料的筛选、 提炼、重阐的工作,也需要按照自己的一贯逻辑进行编排和解释, 同时还需要对于佛教心理学的整体特质和本质功能进行把握。在这部书中陈先生较好地进行了这三项工作。三是建构了近现代心理学和佛法双向对流的互诠机制,其基本方法是二者的互相证明、 互相补充,共同提升和优化。实际上,具有明显差异的两种知识资源的“双向对流”可以激发出巨大的创造动力, 拓展出广阔的创造空间,这在人类历史上有过相当多的先例。在此我们能够看到辩证法和现代阐释学对陈先生的影响。四是对于现代心理学彰显出的佛教弱项,陈先生基于自己的佛教理解进行适当的阐发补足。这是因为传统佛教对于人类心理的研究虽然已经较为深入, 但今人有而古人无的一些心理体验当然不可能被包括进去,这就需要基于佛教基本原理给予现代解释。实际上,这是各家各派发展自家思想的通则。虽然从全书来看,这个部分所占比重不是特别大,但我们认为从现代学术的角度来看,这是全书中极为重要和深刻的部分。这四个特点虽然都是宏观的、原则性的,但都在书中得到真实、深入、细密的落实。 其次,在各种具体的领域、问题、局部上,陈先生进行了大量整合工作,既鲜明展现了自己融会贯通的思想原则, 又具体展示了知识整合的一些操作方式。在此我们举出一个典型的例子来展示一下这一工作的特色。十法界本是汉语佛教中一个相当重要的观念,指的是宇宙之中从低到高的一切有情,包括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十个种类,如按世俗学界不太准确的理解,大约可以称为存在类型。其中前六

关于超个人心理学几个主要理论问题的辨析

超个人心理学是上世纪60年代末在美国产生的一个新的心理学流派。它脱胎于人本主义心理学,致力于把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精神引向极致并突破后者所提出的理论框架。如其在关于人生意义的肯定、研究和阐释上,在对人类高级心理活动的重视、研究和解释上,在对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扩大和研究方法的扩展上,都超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局限;但是,由于其理论思想的薄弱和片面,在这一引向极致的过程中,理论上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问题和偏差,如承认超乎个人的超时空的宇宙心理和意识的存在(超个人心理学命名的基本涵义在此),承认神秘莫测的非理性直觉的最高的认识作用,否认心理学为科学而只将之归结为一种知识等等。 本文将对超个人心理学理论体系中具有重大意义的并居于中心地位的问题加以分析探讨,弄清这几个问题的是非得失以及其如何导致整个理论体系的最终效果。这几个问题是:超个人心理学的人生意义论,超个人心理学的意识论以及其科学观。正是在这几个关键性的问题上,超个人心理学都有所突破和贡献的,然而同时,为了将其所主张的思想推向极致,超个人心理学在这几个方面都犯了严重的错误,从而导致其理论上的根本错误。 一、超个人心理学的人生意义论 超个人心理学十分重视人生的意义或价值,并认为对人生意义的研究、探讨是心理学无可逃避的责任。 人本主义心理学坚持人生的意义并认为心理学应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例如,马斯洛就曾多次批评过传统心理学的“脱离价值、价值中立的科学模式”,认为心理学如不涉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问题,就不会为培养真正健康的人格(社会成员)发挥作用[1](p171)。超个人心理学坚持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这一主张,并加以发展。这种发展使人本主义心理学所理解的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变得更为广大、永恒和崇高。正如李安德在其《超个人心理学:心理学的新典范》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多亏人本心理学的努力才把价值与意义重新引进心理学研究范围,超个人心理学不仅肯定这一发展趋势,还把价值与意义放在人类生活的中心地位。此外,超个人心理学特别强调超越个人兴趣的价值与意义,并且打破传统的忌讳,研究终极的价值与意义[2](p204)。 超个人心理学实现自己的这一主张的第一步是对当前流行的个人主义的自我观念与相应的价值观念的批判,认为社会上的许多问题都是由这种极端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念所引起的。李安德特别认真地列举了前后曾任美国心理学会会长的七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对流行的个人主义价值和意义观点的严厉批评。这七位心理学家包括有:詹姆斯、墨菲、斯密斯、阿尔波特、罗杰斯、马斯洛和堪拜尔(Campbell)。这些人大都批判了从个人主义来理解人生意义和价值的错误和危害,主张从超脱个体的更广阔的范围来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虽然这些人并非都是超个人心理学的同道者和支持者[2](p319-324)。 应该说,到这一步为止,超个人心理学家们的主张、立论都是正确的和无可厚非的。但在其努力的下一步即如何扩展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上却发生了重大的问题。 从其具体内容讲,所谓人生意义不外是指人的生活活动所造成的结果和影响,一般说是指其积极方面的影响而言的。从此就可以分析出所谓意义的成分或构成要件。其中除了这种结果和影响本身以外,还有两个方面的要件,即这一影响的始发者或制造者以及这一影响的承受者和评价者。由于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因此,影响和意义的发生常是人的有意识活动的结果。但它却不以有这种意义的制造的目的者为限,因为无此目的的活动依然有其意义存在。意义的存在还依赖于这种影响的承受与评价者的存在。影响而无其承受者自然不成其为意义,其理极明。而如果没有评价者,没有对这种影响的觉察、审视和评价,也不会成其为意义。因为对于没有觉察、评价能力的东西来说,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影响,但却是谈不上意义的。另外,还需要指出,上述的影响虽属客观存在之物,但随其制造者与承受者及其间关系的变化,它的作用也会有极大的不同。

超个人心理学

超个人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y)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苏蒂奇(Anthony J. Sutich,1907-1976)在其主编的《人本心理学杂志》1968年第1期上撰文宣称:“心理学中的第四势力,即超个人心理学正在形成。” 在心理健康研究中,主流心理学主要以病理学为依据,认为心理健康只不过是身体上“没有病”而已。超个人心理学则认为心理健康包含着更高的要求,是人的内在潜能和价值的最高实现,达到身心健康长寿、超凡脱俗的境界。 对于超个人心理现象和神秘的内心体验的研究,主流心理学要么认为它毫无意义、要么斥之为病态的或宗教的。超个人心理学则认为病理的自我分裂和超越自我的非认同(non-identification)是有重大差异的;并且认为所谓神秘体验中也存在着科学真理。科学心理学不去研究,那就只能让位给宗教。 针对主流心理学的这些不足,马斯洛、萨蒂奇、格罗夫等人多次协商,决心建立“第四种心理学”,即超个人心理学。1969年春《超个人心理学杂志》创刊,1971年超个人心理学会正式建立。其主要代表人物除上述三人外,还有塔尔特(C.Tart)、沃什(R.N.Walsh)、威尔伯(K.Wilber)、克瑞普纳(S.Krippner)、阿玛斯(A.H.lmaas)等人. 超个人心理学关心的是那些与“终极的人类能力或潜能”有关的心理学方面。萨蒂奇曾指出:“这种新出现的超个人心理学(第四势力)特别关注对成长、个人和种族的超越需要、终极价值、统一的意识、高峰体验、存在价值、神入、神秘体验、敬畏、存在、自我实现、本质、极乐、惊叹、终极意义、超越自我、精神、一体性、宇宙意识、个人与种族的协同一致、最高的人际了解、日常生活的神圣化、超越现象、宇宙的自我幽默和嬉戏、最高的觉知、反应与表达,以及相关的概念、经验和活动等实证的与科学的研究,对它们的认真贯彻实施和研究发现”。 超个人心理学 超个人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y)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它是人本心理学充分发展的结果,也可以说它是人本心理学的派生物[ 1] (p9 —13 )。苏蒂奇(Anthony J. Sutich, 1907 —1976 )在其主编的《人本心理学杂志》1968年第1期上撰文宣称:“心理学中的第四势力,即超个人心理学正在形成。”[2] 当年人本心理学兴起的时候就将行为主义视为心理学的第一势力,精神分析为第二势力,自称人本主义为第三势力。随着人本心理学被主流心理学所承认,到1960年代中期,一些人本心理学的领袖人物,包括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08—1970)和苏蒂奇等人经常讨论超越人本主义的问题,他们越来越不满人本心理学只关注个体的自我及其实现,意识到应该将自我与个人以外的世界和意义联系起来,这个领域属于超越的领域或超出自我关怀的精神生活领域。于是他们开始酝酿一种关注这一领域的心理学,自称这种心理学为第四势力心理学,或超个人心理学。

超个人心理学的基本思想与佛教涅盘说的相通之处

超个人心理学的基本思想与佛教 涅槃说的相通之处 !?詹伟鸿 (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南昌?330022) 提要:?超个人心理学是以超越性精神体验为研究对象,它吸收东方许多传统的哲学、宗教理论。涅槃作为佛教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目的,是佛教的核心理念之一。超个人心理学的意识理论与涅槃有相同之处,两者在人性基础、通往超越性精神体验的方式上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分歧。 关键词:?超个人心理学;涅槃;意识谱 中图分类号:?B84-0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637(2006)05-0221-04 ??一、超个人心理学与涅槃思想简介 超个人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 logy)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马斯洛(A.H.M aslo w)、萨蒂奇(A.J.Su ti ch)等人在吸收道教、佛教、禅宗、瑜伽等传统东方文明成果之后建立的一种当代心理学流派。它继马斯洛开创人本主义心理学之后,自称为心理学的#第四势力?。 从字面上讲,#超个人?一词的含义是超越个体的人或精神,即超越通常的自我的界限,超越时空的人类意识的扩展和转换,萨蒂奇在说明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时曾指出:#这种新出现的超个人心理学特别关注对成长、个人和种族的超越需要、终极价值、统一的意识、高峰体验、存在价值、神入、神秘体验、敬畏、存在、自我实现、本质、极乐、惊叹、终极意义、超越自我、精神、一体性、宇宙意识、个人与种族的协同一致、最高的人际了解、日常生活的神圣化、超越现象、宇宙的自我幽默和嬉戏、最高的觉知、反应与表达,以及相关的概念、经验和活动等实证的与科学的研究,对它们的认真贯彻实施和研究发现。?[1]不难看出,超个人心理学研究的是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的超越精神和信念系统。他们中的许多人还研究致幻剂、静修、僧侣和神秘家的经验记载以及临床上的观察,揭示一些神秘经验的奥秘,以更全面地了解人类的内外部经验和行为。由于人类意识心理的极端复杂,作为超个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人类高级精神生活和意识状态转换更具极大的难度和主观色彩,因此他们大多主张心理学理论体系和方法的整合。不再仅仅在科学的架构中定义它,而是将心理学定义为关于人性的知识的研究。为了这一目的,超个人心理学坚持方法论上的多元化,主张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科学实证与内省、理性思维与现象学分析的综合,甚至主张东方与西方、宗教与科学、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的跨文化跨学科整合。超个人心理学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许多方面取得很大的进展,极大地扩展了人性中的深度层面和高度层面,其中主要有:转换意识状态的研究,#意识谱?(spectrum of consc i ousness)理论研究,宗教体验和静坐沉思的研究,对传统的生物-心理-社会(b i opsychosoc i a l m ode l)的医学模式向新的生物-心理-社会-精神医学模式(b i opsy chosoc ialspir itia lm odel)的转换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2],对当今管理领域的#Z理论?和教育领域一些新理念的提出都有许多影响。 作为超个人心理学思想来源之一的佛教,对前者的提出产生过极大的影响。而涅槃作为佛教学说中的基本理念,对超个人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的价值。本文就力图在两者之间这些方面内容作一些比较和研究。主要涉及的范围是佛教理论中,特别是大乘佛教时期涅槃观念以及超个人心理学理论支柱的意识转换方面的内容。 涅槃是佛教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目的,是佛教学说的基本理念,在佛教不同的发展阶段,涅槃观念有不同的内涵。涅槃一词的梵语为#n irvana?,巴利语为#ni bbana?。汉语涅槃为音译,汉语的音译还有涅槃那、泥槃日、泥隶槃那等。意译则有寂灭、圆寂、灭、寂、寂静、灭度等。涅槃一词的原意是#灭?或#熄灭?。在佛教中,它的主要含义是烦恼的灭除或熄灭,引申出的主要含义是达到无烦恼的最高境界。在佛教的众多经典中,对涅槃的解释主要有四种:第一,涅槃指一切烦恼的灭除或熄灭。如 杂阿含经中的#涅槃者,贪欲永尽,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是涅槃?。第二,涅槃是指达到对事物本来面目认识的状态。如罗什汉译本 中论卷中的#诸法实相即是涅槃?。第三,涅槃就是指达到跳出生死轮回的状态。如 大乘义章卷第十八中说:#外国涅槃,此翻为灭,灭烦恼故,灭生死故,名之为灭。离众相敌大寂静故,亦名为灭。?第四,涅槃是一种超言绝相、无法形容的玄奥境界。如 肇论的 涅槃无名论中说:#夫涅槃之为道也,寂寥虚癀,不可以形明得;微妙无相,不可以有心知。?[3] 在佛教理论的不断演变时,涅槃所指的具体含义也在不断的发展演变中,但无论佛教理论和涅槃观念怎样变化,其中的有些基本理念则是相对固定的。例如,涅槃是一种能感受到超越时空、超越生死的#高原体验?状态;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地超言绝相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认识能够摆脱种种的假象,摆脱各种#执著?和对事物进行固执的抽象分解,超越认识中各种矛盾对立所带来的烦恼,而不断趋向于统一、整合的认识。这种状态下的人更多地意识到存在的王国,生活在存在水平和目的水平,并有神圣和宁静的体验等等。至于通

心理健康与个人成长成才

心理健康与个人成长成才 教育部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充分认识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明确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式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不断地加强心理品质修养和锻炼,为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那么,如何消除他们的心理差距,使其顺利成才呢?其具体的途径和方法如下:第一,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 第二,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亿能力减退。 第三,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青年期的突出特点是人的性生理在经历了从萌发到成熟的过渡之后,逐渐进入活跃状态。从心理发展的意义上说,这个阶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这是因为,经验的缺乏和知识的幼稚决定了这个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正在发生复杂和深刻的变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科学技术急剧发展。这种情况也会在早晚要进入社会的青年学生中引发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例如父母下岗、家庭生活发生变故、学习成绩不佳、交友失败、失恋等。这些心理问题如果总是挥之不去,日积月累,就有可能成为心理障碍而影响学习和生活。

心理健康与自我成长83694

心理课成长报告 转眼间,大一第一学期就要接近尾声,我也上了一学期的心理健康课程。这一学期以来,通过心理老师的谆谆教导、悉心引领,我了解了很多心理学方面知识,自我成长了不少,懂得了怎样认识自我、如何与人更好的交往、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以及面对压力如何应对等等。 现在,当这些课程都即将结束之时,再细细回想,我真是深深感到了这门课的必要之处。尤其是在大学生心理频频出现状况的现今,由于来自外部与自己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压力,加之从小就很少接触到必要的心理教育辅导,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十分堪忧,有部分大学生往往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发生问题时不能进行良好的自我调整,做出过激的事情,伤害自己、伤害他人。所以,对于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我们,学校开设这样一门课程,真是用心良苦,也是十分必要的。 经过了这一学期的学习,我本人也学到了很多,提高了不少。 第一,我认识了自我,也明白了只有先认识自我,才能取得自信。老师曾在课堂上带领我们大家一起探索“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明白了“自我”、“本我”、“超我”所指为何,接着我们揭开了人格的面具,透彻的了解了各种各样的人格特征,后来我们明白了要接纳独特的自我、活出和谐的自我,做自信的自己。 回想刚刚步入大学校门时的我,心中怀着忐忑不安,些许自卑,又充满了矛盾,面对着花花世界我不知该如何处之。然而,上了心理课后,老师为我们一一解答心中的各种困惑,教会我们面对问题,要以怎样的心态去应对;面对诱惑,要以怎样的姿态去回应。现在,我虽不能说是蜕变成熟,可也是明白了其中一些道理。今后,我也定会把在这门课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第二,我学会了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方法。在大学里,我们不止要学习课本上的东西,我们更多的是要学习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从他人那里学到更多的东西。老师在课上给我们分析了人际交往中的暗礁,有些人缺乏自信,不敢交往;有些人自我中心,拒绝交往;有些人猜疑妒忌,阻碍交往;有些人缺乏技巧,不会交往……老师为我们一一分析了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并告诉了我们人际交往的正确方法。为了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首先要提升自信,学会主动与他人交往;第二,需要尊重他人,尊重他人人格,欣赏他人长处,并且培养自己的利他意识;第三,我们要通过语言和行为让他人感受到你的尊重;第四,我们要心怀真情,坦诚待人,表里如一,不虚伪轻言。 只有真诚才可以交到真心的朋友,只有真诚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上完心理课,我深深地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将坚定地在生活中践行,真诚的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位同学、每位老师、每位朋友……我会常常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认真倾听他人的想法、先放下自己的主观想法、感受对方的情绪。 第三,我可以更科学的管理自己的情绪,从而找到更多生活中的快乐。课堂上,老师给我们列举了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如郁闷、焦虑、愤怒、孤独感等,并具体分析了它们的特点和表现。然后,就提出了应对这种种问题的科学方法,我们要学会接纳情绪,因为情绪是内在的自我表达,能够给心理活

心理学与自我成长

心理学与自我成长 摘要:心理学的广泛应用使我们了解到了它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越来越深刻感觉到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并运用它。心理学的重要意义何在?现本文从心理学与自我意识的角度分析了接触与学习心理学后笔者的收获。 关键词:心理学自我意识成长 一、成长之一:告别自卑,学习认识自己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想成为什么样和实际什么样之间越接近越接近则该个体的成熟程度越高,即“自我的客观化程度”越高。现代社会的年轻人主张要接受自己。其实这两种基本观点是一致的,即人都要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认识。在没有被动屈从的情况下承认包括弱点和缺点在内的自己特点的各个方面。 当人刚一出生便开始了自我认识的过程,即身体的自我。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知识的日益丰富,人们会主动的认识自我。我在初中时开始喜欢做心理测试,希望借助于此来认识自我。也是从这个时候我开始问我的朋友:“你认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其实这就是自己认为什么样和实际什么样与别人认为我是什么样的一种比较。只是当时我还不知道这就是主动认识自我,以期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认识。 升入大学之后学习了心理学,不仅会做心理测试,而且也会主动阅读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运用书中的理论再结合心理测试来认识自我。由于人具有很复杂的社会性,因而在自我认识过程中很容易走入误区,如:盲目的贬低自己。人们通常认为最了解自己的人就是自己,其实不然。由于人有复杂的社会性,不同的情感、不同的人生经历,对同一事物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更何况一个复杂的人呢?在众多特征中肯定有不被自己认识的。所以我学会了从别人的反馈中认识自己,更积极地参与集体活动。从与他人的对比、从实践中认识自己。这样做之后,自己更成熟了,会怀着更积极的态度看待自己,看待生活。 二、成长之二:告别自傲,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高中时的我较为严肃,做事总是一板一眼,循规蹈矩,灵活性和变通性较差。而且,我对自己较为苛刻,而这种苛刻也会影响我对待事情和对待他人的态度。因而,有时我无法接受别人的玩笑,别人也无法理解我对某些事情的过于认真,所以,尽管我希望和更多的人成为交心的朋友,愿意关心帮助他人,别人对我的态度仍是敬而远之的。除此之外,当别人向我诉说苦恼时,因为不懂的方式和方法,我无法真正帮助他们排解…… 学习了心理学之后,我才明白,成人的世界是复杂而丰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的追求,不同的认知,不同的思想,不同的事情,不应该从一而论,并没有统一的评判规则。对自己对他人,重要的是尊重与理解。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学习“共情”,这样对别人的事情发表的看法才是有实际价值的。因而,对待事情,我不再急于做出判断,而是综合考虑到他人的立场和当时的情形。如果有时遇到与自己的认知观念有很大冲突的事情时,我会在保持原则的基础上委婉的回答。同时,在“倾听与表达的艺术”上我有了很大进步,我会注意觉察“他在说什么”“他想要传达什么信息”“他希望得到什么”,我会思考用什么样的方式可以便于他接受,同时,我注意将听到的信息与以往接触到的类似的信息相比较,从以前的事例中寻求答案。而当自己确实无法提出有效可行的方法时,耐心的倾听与表示理解的神态或言语也会让对方的心获得宽慰…… 学会换位思考,能够在保持原则的前提下求同存异,注意倾听与表达的艺术,使我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并且,我会用心理学的知识帮助自己和他人理性的分析事情,解决问题,我感到非常快乐。 当然,心理学对我的影响远不止以上几点,再比如通过学习理情心理学,我会在碰到麻烦时,试着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观念,分析消除不合理信念往往有利于缓解当时的情绪困扰,重新用良好的态度与认知投入生活。学习心理学,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思想和观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