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国有企业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浅析国有企业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浅析国有企业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摘要

矩阵式大监督体系是当前国有企业监督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进行研究,探讨其意义和优势。首先,本文简要介绍了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的基本情况。其次,针对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构建,本文提出了建设方案并阐述了其核心内容。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本文分析了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实施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国有企业、矩阵式大监督体系、构建、实施、案例分析

正文

一、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的基本情况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状况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了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管理,我国建立了一整套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其中包括多家监管机构和监事会等。然而,传统的监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监管重叠、信息传递不畅等问题,难以有效提升国有企业的监管效能。因此,矩阵式大监督体系应运而生。

二、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构建

矩阵式大监督体系将监督机构和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部门进行有机结合,建立起一套多维度、层级清晰的监管网络。其核心内容包括:矩阵式监督机构的设立、监督领域的明确、监督制度的建立、信息交流平台的搭建等。具体而言,矩阵式监督机构由行业监管部门和监事会等构成,分别负责对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监督;监督领域方面,需要明确哪些方面需要进行监督以及监督的具体内容和标准等;监督制度建立方面,需要制定监督标准、监督程序、监督团队的配备等;信息交流平台的搭建则可以通过电子监管系统或者信息共享平台实现。

三、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实施

将矩阵式大监督体系投入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的迭代和完善。本文通过对一家国有企业实施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案例分析,展示了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监管机构和生产经营部门的有效沟通和协调,加强信息共享和监督数据的集成,完善监督制度和加强监督团队的建设等。

四、结论

矩阵式大监督体系能够有效的解决传统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升国有企业的监管效能。然而,其构建和实施需要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案,并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建议在推广矩阵式大监督体系时,需要针对不同行业和企业的特点进行具体的方案制定和实施,加强监督机构和生产经营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并在

监督制度和监督团队建设方面下功夫。国有企业矩阵式大监督体系是针对我国国有企业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的一种新型监管方式。通过将监管机构和生产经营部门进行有机结合,建立起一套多维度、层级清晰的监管网络,以提高国有企业的监管效能。本文将针对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具体应用进行探讨,从推广、实施和效果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推广

推广矩阵式大监督体系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引导:政策制定部门能够出台相关法规和政策,引

导和推动国有企业落实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建设与实施。

(2)切实发挥行业监管部门作用:行业监管部门需全面负责

所在行业内的企业监管,并根据具体行业的特点设计和实施监管措施。

(3)加强企业监事会建设:企业监事会需要加强对企业持续

经营和管理方面的监督,扮演好“内部监管”的角色。

(4)扩大社会监督:通过公开信息和加强舆论监督,能够对

国有企业进行有效的外部监督,推动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全面应用。

二、实施

实施矩阵式大监督体系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根据不同行业和企业的特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各监督机构的职责和任务。

(2)建立信息平台: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将各监督机构和企业的信息集成,加强监督效果。

(3)加强监督制度和流程的建设:建立健全全面的监督流程和制度,确保监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加强“人”的建设:加强监督队伍的建设,提高监管水平和工作效率。

三、效果

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实施效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监管效能:矩阵式大监督体系在建立后,能够有效的优化国有企业的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

(2)资源利用效率:矩阵式大监督体系能够使得各监督机构和国有企业利用资源更加高效、科学、合理。

(3)监督信息共享: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后,各监督机构和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更加顺畅,监督效果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总之,国有企业矩阵式大监督体系是我国国有企业监督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其推广、实施和效果需要在政策引导、加强监

督队伍建设、改进监管方式和加强信息共享等方面下功夫。只有有效推进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建设并且加强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实践应用,才能更好地提升国有企业的监督管理水平,从而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四、难点分析

国有企业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需要克服以下难点:

(1)政策落地难:政策制定与政策落地的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政策制定的一方面主要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关好的监管政策,另一方面则需要配合现有的监管监督机构进行实施。

(2)民营企业监督困难:随着我国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监

管部门和监督机构需要面临监管范围的扩大和监管难度加大的情况,这就需要更加完善的监管机制来保证各类企业的合法经营和规范化运营。

(3)实现信息共享的难度: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需要合理规划

和科学建设,数据集成和信息共享的技术等问题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这是矩阵式大监督体系建设的难点之一。

(4)监督效果的评估难:为了适应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需求,我们需要对其进行评估和调整,找出问题并及时解决。因此,对监督效果的评估和调整是管理者的职责和使命。

五、矩阵式大监督体系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意义

建立矩阵式大监督体系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1)优化管理机制:矩阵式大监督体系建立与实施,能够推动国有企业管理机制的优化和完善,将监管机关和企业融合在一起,实现全方位的监管和管理,优化管理流程、提高效率和水平。

(2)促进企业规范化管理: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实施,能够在全面规范企业管理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推动国有企业从管理到经营的全面规范化,保障经营质量和盈利能力并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3)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建立,能够通过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引导企业以更加科学、高效的方式实现发展目标,推动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化红的方向转型,并促进企业在更宽阔的市场空间中不断开拓进取。

(4)促进监管效能提升: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建立,能够使得监管机关和企业共同奋斗,形成有效的监管网络,提高监管效能,确保监管体系的公正、规范和有力有效。

六、结论

总之,作为国有企业监督管理的一种新型模式,矩阵式大监督体系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广阔,也是国有企业适应新时代、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在推广、实施和效果方面,需要政策制定部门、监督机构、企业和社会广大群众协同合作,在理念、

技术和操作层面协同合作,共同推动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建立、实施和运维,为提升国有企业的监管效能、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确保国家的繁荣富强发挥应有的作用。

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建设思考三篇

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建设思考三篇 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建设思考一篇 1国有企业现有的内外部监督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十年的摸索,我国已建立完善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国有企业的大监督机制,财政部管资产,中组部管干部任命,党的工作由中央工委管,稽查特派员由国务院派遣,还有国资委、工商、税务、审计、海关、银行等部门甚至社会舆论,也都对国有企业起到有力的外部监督作用。在企业内部,按照公司法建立的法人治理结构是企业基本的内部制衡监督机制,同时企业内部建立的有党组织(包括工会)、内部审计、财务、法律、人力资源、巡视、纪检监察等内部监督机制。 近年来,国资委加强了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制度的实施,外派监事会监督与企业内部纪检监察、审计等方式有机结合,已形成联合实施、协同联动、规范有序的监督和责任追究工作机制,从而将对国有企业的内外部监督机制有效地结合起来。 2现有的监督体制存在的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监督工作,没有现成的

管理经验和模式可以借鉴,许多工作还处在探索之中,监督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1)目前对国有大企业的监督存在多头管理,监管机构职能重叠,工作交叉,责任不清,影响监督效能。 (2)国有企业问题上法规政策体系存在政出多门、部门间存在利益冲突、部门规章之间有矛盾和不一致的情况。 (3)内控体系不健全,有的企业海外重点项目监管不力,特别是海外工程项目、企业收购兼并等监管缺失,存在采购、分包环节不规范,程序流于形式等问题。 (4)审计监督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存在事后性、审计要求不能落实到位的问题,而社会审计受整个社会诚信环境、同业竞争的影响,审计质量得不到保证。 (5)企业中的职工代表大会是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但是职代会的监督大多是以下监督上,职能很难落实到位。 (6)纪检部门监督晚。与审计监督相比,纪检部门的监督虽具备较强的惩处手段,但对于已经造成的企业资产流失情况,纪检监督明显滞后。 3解决国有企业监督体制存在问题的主要对策 (1)加强企业制衡体系的建设,强化横向监督。应要求国有企业加强公司法三会治理结构的建设,发挥企业党组织的保证

浅析国有企业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浅析国有企业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摘要 矩阵式大监督体系是当前国有企业监督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进行研究,探讨其意义和优势。首先,本文简要介绍了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的基本情况。其次,针对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构建,本文提出了建设方案并阐述了其核心内容。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本文分析了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实施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国有企业、矩阵式大监督体系、构建、实施、案例分析 正文 一、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的基本情况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状况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了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管理,我国建立了一整套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其中包括多家监管机构和监事会等。然而,传统的监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监管重叠、信息传递不畅等问题,难以有效提升国有企业的监管效能。因此,矩阵式大监督体系应运而生。 二、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构建

矩阵式大监督体系将监督机构和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部门进行有机结合,建立起一套多维度、层级清晰的监管网络。其核心内容包括:矩阵式监督机构的设立、监督领域的明确、监督制度的建立、信息交流平台的搭建等。具体而言,矩阵式监督机构由行业监管部门和监事会等构成,分别负责对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监督;监督领域方面,需要明确哪些方面需要进行监督以及监督的具体内容和标准等;监督制度建立方面,需要制定监督标准、监督程序、监督团队的配备等;信息交流平台的搭建则可以通过电子监管系统或者信息共享平台实现。 三、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实施 将矩阵式大监督体系投入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的迭代和完善。本文通过对一家国有企业实施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案例分析,展示了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监管机构和生产经营部门的有效沟通和协调,加强信息共享和监督数据的集成,完善监督制度和加强监督团队的建设等。 四、结论 矩阵式大监督体系能够有效的解决传统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升国有企业的监管效能。然而,其构建和实施需要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案,并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建议在推广矩阵式大监督体系时,需要针对不同行业和企业的特点进行具体的方案制定和实施,加强监督机构和生产经营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并在

国有企业建立大监督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国有企业建立大监督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其改革与发展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点。然而,由于国有企业的庞大体系和复杂管理结构,加之一些不合理的制度存在,导致 其监管难度和隐患增加。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大监督体系成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的 重要措施。 大监督是一种全方位的、持续不断的监督,旨在保障国有企业的规范运营、防范风险,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建立大监督体系,必须充分发挥多层次、多维度的监督职能。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加强纵向监督,建立从中央到地方、从总部到股份公司的监督网络;另一 方面,要加强横向监督,建立内部监督、审计、法律等多元化监督机制。 构建大监督体系,需要注重以下几点: 一、加强中央监管,确保国有企业合规经营 中央对国有企业的监督职责是决策、部署和管理,必须做到监督全覆盖、全面勘察。 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的重大事项必须由中央审批,建立中央与国企之间的“监察责任状”,掌握国有资产、资金运作的核心信息。中央企业的重要经营决策和管理制度制定, 应当得到国资委的监督审查。同时,国资委要加强对企业的横向联调,对可能出现的风险 隐患进行加强监管。 二、推动地方治理,加强对国有企业的地方监管 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具有重要作用,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完善地方 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国有企业的监督力度,提高审查的质量和水平;二是加强地方政府专门 机构对国有企业管理的监督职能,加强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三是进行地方 政府与国有企业的横向沟通,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督管理。 三、建立由国资委牵头的大型企业监管机构 国有企业数量庞大,涉及领域广泛,各级政府的信贷、税收等各种支持政策修复难度大,加之监督职责的分散,导致国有企业的管理难度增大。因此,建立由国资委牵头的大 型企业监管机构,整合各级政府资源和监管职能,最大程度地防范和化解风险,促进国有 企业规范经营,维护国有资产安全,是非常必要的。 四、建立多元化的内部监督机制 建立内部监督机制是制约国有企业腐败的重要措施之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加强内部监督机制,完善投资决策程序,建立内部审计制度,规范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 信息公开等方面,加强对国有企业负责人的考核。此外,尚需增强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 协调利益关系,创造良好的内部管理氛围。

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现状及应对措施

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现状及应对措 施 摘要: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通过加强监督法规、提升监管能力、改进内部监督机制和加大信息公开力度等措施,可以更好地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创新监督体系,以适应国有企业发展的新需求。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现状及应对措施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现状;措施 引言 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健康发展对于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为了促进国有企业的正常经营和防止权力滥用,中国建立了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 1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的意义 首先,促进国有企业的合规经营。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监督机制,可以有效防止国有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提高国有企业的合规程度,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其次,增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通过加强监督,可以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虚耗,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再次,推动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构建健全的监督体系,可以促进国有企业逐步摆脱行政主导,转向市场运作,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的市场化改革进程。最后,增强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加强监督,可以使国有企业更加重视社会效益,加强公益事业支持,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的运行现状可以总结如下

2.1监督手段不断完善 国有企业的监督手段逐渐由传统的行政监督向法治监督和市场监督等多元化 方向发展。监督手段的多样化有助于更全面、更准确地监督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 2.2监督机构不断增多 目前,国有企业的监督机构包括国资委、审计机构、纪检监察机构等多个部 门参与监督工作。各监管机构通过密切协作,共同履行对国有企业的监督职责。 2.3监督力度逐渐加大 近年来,国家对于国有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明显加强。通过加大执 法力度和公示曝光力度等方式,有效遏制了一些国有企业的不良行为。 2.4监管部门之间合作协调不够紧密 不同监管部门在对国有企业进行监督时,由于工作分工、信息沟通等方面的 不足,可能会导致监管工作的重复或者盲区。 2.5监管措施不够精细 一些国有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可能会通过一些漏洞和空子来规避监管,现有 的监管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以更好地应对各类风险。 2.6国有企业信息公开仍有不足 虽然近年来国有企业的信息公开程度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阻碍了外部对国有企业的有效监督和评价。 3提高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效能的措施 3.1强化监管的法律法规建设 制定和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国有企业的监管职责、权限和程序,为监管 提供明确的依据和规范。根据国有企业的特点和行业特殊性,制定相应的监管标 准和指南,细化监管要求,确保监管工作科学、精准地代开展。依法严肃查处违

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建设思考

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建设思考 摘要:建立健全大监督体系,是企业健全和完善监督执纪,强化内部管理,防范和化解腐败风险,保持廉洁自律,实现自身顺畅运行的重要举措。为推进大监督体系机制建设更上一个台阶,促进“大监督”体系的有效运行,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近年来进行了“1+N”监督闭环体系建设试点,取得了相应的监督成效。本文主要立足集团公司实施“1+N”监督闭环体系建设经验,对“大监督”体系的重要意义、基本思路和运作方式等进行探索,以便更好地整合内部资源,共享检查信息,增强监督合力,形成齐抓共管格局,提高监督效率,真正构建发挥效力的“大监督”格局。 关键词:企业;大监督体系;探索;基本思路 开展大监督闭环体系建设工作,是顺应企业发展和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更是企业整合监督力量、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构建大监督工作格局的现实需要。当前多数企业已经建立了多主体、多体系的监督机构,监督内容和范围也把企业管理及诸多环节与领域涵盖在内。但因监督主体多元、分散,也由于纪检监督途径单一、力量分散,同时,隶属于不同领导监督范围和内容,相互之间仍然存在沟通协调不顺畅、不到位的情况,导致监督执纪效果滞后,监督工作虚浮无力,监督效果不明显。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不仅管控难度越来越大,而且做好关键环节和与重点领域的监督成为当务之急的工作,构建大监督格局就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集团公司监督体系建设,解决当前集团公司在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的需要,对主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促进企业依法依规经营,增强科学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当前企业监督执纪力度增大,但仍然存在问题漏洞。近年来,通过上级巡视、内部巡察、内部审计和专项检查等途径,发现企业均普遍存在一些违规事项。例如:未如实填报个人有关事项、选人用人程序不规范、把关不严、违规私设和使用“小金库”、个别“三重一大”事项未经集体决策、违规多次变相拆借资金、财务和合同管理不规范、部分工程建设和物资采购

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体系的相关制度

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体系的相关制度 一、背景介绍 1. 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不可忽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2. 为了提高国有企业的监督和管理水平,构建大监督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3. 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体系的相关制度是保障国有资产安全、提高国有企业效益和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 二、为何需要构建大监督体系的相关制度 1. 国有企业的规模庞大,管理相对集中,资产安全面临较大压力。 2. 监督体系不够健全,监督手段和监督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3. 政府和社会对国有企业的监督需求日益增强,需要有相应的制度来满足监督要求。 三、构建大监督体系的相关制度的重要意义 1. 保障国有资产安全。 2. 提高国有企业效益。 3. 推动国有企业改革。 4. 增强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感。 四、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体系的相关制度的主要内容

1. 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构。 2. 完善监督手段和监督方式。 3. 制定监督制度和规章制度。 4. 加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五、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体系的相关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1. 现状:我国国有企业监督管理体系在不断完善中,已取得一定成效。 2. 问题:监督制度不够健全,监督手段和监督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 六、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体系的相关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1. 加强监督管理机构建设,提高监督管理水平。 2. 完善监督手段和监督方式,提高监督效果。 3. 加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形成合力。 4. 加强监督制度和规章制度的建设,完善监督法规体系。 七、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体系的相关制度的展望与建议 1. 展望:未来,国有企业监督管理体系将会不断完善,监督管理机 构将更加健全,监督手段和监督方式将更加多元。 2. 建议: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体系,提高监督管理水平,加强内部 监督和外部监督,形成合力,确保国有资产安全,推动国有企业改革 和发展。

对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工作格局的探索与思考

对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工作格局的 探索与思考 摘要:当前,我国正全面落实从严治党方针,然而国企原来的监督体系存 在许多不足之处,只有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加快“大监督”体系的构建,这样 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对此,本文先分析了国企当前采取的监督方式及监督 状况,针对国企如何快速构建“大监督”体系这一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以 期能够为国企的整体发展起到一点推动作用。 关键词:大监督;国有企业;策略 1国有企业现行的监督方式 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国家制度及相关治理体系应凸显反腐败工作以及 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并坚持以党内监督为指导方针,确保各类监督能够相互协调。自从我国提出管党治企这一任务之后,国有企业采取了多种监督方式,其中包括 纪检监察监督、财会监督以及巡视巡察监督,还包括审计监督、风控监督等在内,以期能够有效整合监督资源、全面覆盖监督内容、及时共享监督成果,根据现代 国企特点来构建监督协同机制。需注意一点,想要使“大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其 作用,必须重视对六个关键点进行辩证处理,采取合适的监督方式,这样才能达 到最佳的治理效能。 2国有企业监督现状 2.1法律顾问制度建设有待完善 早在2004年,国务院国资委就提出应加快建立总法律顾问制度,并成功推 行到各大央企中。然而,国务院在2014年公开表示,不再将企业法律顾问作为 一门职业资格考试,这样不仅打破了企业原有的法律顾问制度,而且缺乏新的制度。随着企业法制工作的地位在逐渐提高,各大企业开始参考国外的公司律师制度,加快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律师队伍。

2.2对法务工作不够重视 一是机构设置不合理。对于大型国企或想要在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的国企来说,需对法务工作引起高度重视。当前,有一些国企虽然设立了法务部门,但一 些中小型国企并没有意识到法务工作的重要性,也不清楚具体的职责内容。国内 的企业相较于国外那些的大企业,法务工作的地位并不是很高,而且职责范围相 对较窄,甚至广大社会群体都不认可企业法务制度。虽然部分企业设置了独立的 法律部门,但只是做一些表面工作,企业法务很难进入到核心团队当中,导致其 权威性得不到体现。二是缺乏规范的决策程序。许多企业认为法务工作主要针对 的是事后补救,因此它们很少进行事前防范,也忽略了事中控制的重要性。有一 些在决策程序上缺少法律的支撑,有一些虽然进行了法律论证,但如果法律风险 防范不符合企业的发展需求,企业首先考虑的是自身利益,完全不顾法律意见。 2.2法律事务内部管理有待加强 一是没有做好合同管理工作。虽然大多数国企都在实施合同管理制度,但在 执行过程中并不是很到位。例如,企业虽然通过了合同审核,但后期并没有监督 合同的执行情况,而且没有建立合同档案,导致合同缺乏规范的变更程序。二是 企业在处理重大法律纠纷过程中比较被动。特别是有些公司面临重大的法律纠纷时,很难明确具体的责任方,一旦发生纠纷,各部门不能各司其职,再加上缺乏 相应的法律资源,导致企业内部经常出现推卸责任的现象。三是缺乏规范的法人 治理结构。有些国企正处于转型当中,不管是决策阶段还是在执行与监督过程中,没有形成相互制衡、有效运转的机制,而且在法律风险防范方面得不到体制保障。 3构建大监督格局的相关建议 3.1建立各方联合的工作体制 一是健全联合工作机制。在党委的领导下,由纪委、监事会共同建立联席会 议制度。联席会议成员由党办、纪检、监察、董监办、人事、审计、财务、法律 合规、风险管理、工会、资产保全等职能部门组成,纪检监察部门负责落实联席 会的日常事务性工作。这一工作体系建立之后,“党委”成为大监督工作的主要 责任人,联席会议则负责组织协调,纪检监察部门专门负责,相关职能部门具体

公司构建“大监督”体系的实施方案

公司构建“大监督”体系的 实施方案

目录 一、指导思想 (3) 二、基本原则 (3) 三、成立监督工作领导小组 (4) 三、大监督工作格局的重点工作 (6) 四、建立大监督工作体系,切实搞好监督工作的基本要求。 (7)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以及集团公司关于深入推进大监督工作体系建设的要求,保障资金的规范、安全、有效运行,提高监督质量,结合部门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中纪委十八届二次全会和集团2013年党建与反腐倡廉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确保企业健康发展这个大目标,健全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有效监督机制,不断增强监督防范的密度和深度,提升企业监督工作的整体功效,为集团公司经营改革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二、基本原则 (一)建立大监督工作体系与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有机结合。 把集团在监督工作中所倡导的“习惯在监督下工作”、“基于监督的信任才是可靠的信任”、“监督即保障”等文化理念逐步融入到部内所有职工的本职工作中,融入到集团公司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之中。 (二)建立大监督工作体系与加强经营管理工作有机结合。 监督工作的制度建立与公司内部各项基础管理的措施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进一步加强管理,要通过有效的管理制度、实施过程的监控、实施记过的论证,实现更全面到位的监督,使两者互为促进,相得益彰。 (三)建立大监督工作体系与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有机结合。

领导干部是开展监督工作的组织者和推动者,领导水平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监督工作的优劣。要以继续深入开展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整顿为抓手,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促进监督工作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成立监督工作领导小组 (一)组织构成 大监督工作由党支部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具体负责党支部“三位一体”大监督工作的组织领导。 组长: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纪检委员 成员: (二)基本职责 1、组织领导、管理本部门的监督工作,研究制定监督工作方案,开展党风廉政和反腐倡廉的教育工作,营造浓厚的监督氛围,为生产经营管理提供有效服务。 2、领导小组组长对本单位监督工作的开展负总责,对由于监督不到位,导致本单位发生重大违法违纪问题承担主要领导责任,即“一岗双责”(在履行本岗位管理职责的同时,还要对所在单位和分管工作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负责); 3、纪检委员负责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学习上级及公司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会议精神、重要决策、相关规章制度并组织落实; 4、纪检委员负责制定本单位年度监督工作计划,撰写半年、年度工

公司构建“大监督”体系的实施方案

公司构建“大监督”体系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构建公司“大监督”体系 引言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公司需要建立一个高效的“大监督”体系来监督和管理内部操作,确保公司正常运营,降低风险,提高效率。本实施方案将提供一个详细的计划,以帮助公司构建一个全面而有效的监督体系。 一、明确目标 1.提高公司整体运营效率; 2.降低公司风险; 3.加强公司内部控制; 4.改善公司决策和管理过程。 二、制定监督政策和程序 1.定义监督政策:明确监督体系的基本原则和目标,澄清监督职责和权限; 2.建立监督程序:规定各类监督活动的流程和执行责任人,确保监督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3.设立监督岗位:设立专门的监督岗位,负责执行监督任务,对监督结果负责;

4.依据监督结果制定改进措施:根据监督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改进 措施并监督执行,促进公司正常运营。 三、建立内部控制机制 1.规范公司流程和规程:明确公司各项操作的规范和要求,确保操作 过程规范和可控; 2.制定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政策:建立风险评估工具和管理流程,对 风险进行评估和防控; 3.强化审计程序: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发现并纠正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4.加强信息安全控制:保护公司重要信息资料的安全,防止信息泄漏 和滥用; 5.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进 行有效的内部监督和制约。 四、培训和沟通 1.培训监督人员:提供必要的监督技能培训,使监督人员具备相关知 识和技能; 2.培训员工:向公司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使他们了解监督体系的的 目标和重要性,配合监督工作; 3.加强沟通:及时向公司员工传达监督政策和程序,解答相关问题, 保持与员工的沟通和合作,提高监督体系的执行效果。 五、建立评估机制 1.设立评估标准:制定一套评估标准,对监督体系的执行进行评估;

持续构建“大监督”体系助推企业健康发展

持续构建“大监督”体系助推企业健康 发展 一、构建“大监督”体系的必要性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监督体系的建设,从党的十九大提出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到十九 届四中全会强调要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党的二十大进一步 要求要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 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 贯通协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随着从严治党工作不断深入,纪检监督工作涉及的系统多、流程多、工作专业化程度要求高,需要多部门的资源、信息、成果共享,监督力量才能得到上下贯通和横向衔接。大监督”体系就是从整合各部门监督资源、形成监督合力出发,着力 解决过去各自为政、多头重复监督等资源浪费问题,从而增 强监督的合力。让专业部门在各领域内履行专业监督职责, 及时交流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实现监督资源共享,降低监 督成本,优化监督效果。推动主动监督、靠前监督、跟进监督、精准监督,系统施治、有效防范化解企业存在的各类风 险隐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向基层延伸。

二、成都某公司构建“大监督”体系的实践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针对现代化国有企业监督管理工作的难点和特点,成都于2020年出台《关于构建协同工作机制、提高市属国企纪检监察监督质效的指导意见》,为成都国有企业更好地整合内部监督资源,形成监督 合力,提升监督效能,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遵循。 近年来,按照上级关于构建大监督体系的部署要求,成都某公司在大监督体系建设中,积极推动风控、审计、纪检监 察等相关监督职能部门的设置及人员配置,通过搭建兼职监 督员队伍、健全完善内部监督机制等形式,边探索边干、边 干边总结完善,逐步形成了“1+2+N”的监督模式,“1”为 公司纪检部门的专责监督,“2”为风控审计和财务部门的前置预防和过程监督,“N”为兼职监督员“蹲点式”监督。 围绕实现监督力量整合、监督信息共享、监督质效提升这一目标,公司主要开展了三方面工作,一是选优配强人员, 确保队伍质量。2021年,公司明确兼职监督员设立范围及基 本条件,将品行好、守纪律、敢担当、有能力的5名骨干员 工选聘为兼职监督员,确保了队伍忠诚、干净、担当。2022年,公司落实集团合规管理工作要求,及时设立风控法务部,挑选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专职纪检人员轮岗至风控部主持工作,为风控部门发挥过程监督作用提供人力保障。二是明确

新时期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构建“大监督”格局的实践与研究

新时期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构建“大监 督”格局的实践与研究 摘要:新时代新阶段,面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环境和条件发生的深刻变化, 加强国企党组织建设也显得尤为重要。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障,也是国 有企业治理体系有效运转的重要支撑。构建“大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各类监督 主体协同效应与监督合力,实现从有形监督到有效监督的根本转变,对于推动国 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组织;“大监督” 引言 在全面从严治党日趋常态化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从严治企任务依然艰巨, 部分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的纪检监督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做好基层党组 织“大监督”格局建设工作是新时期国有企业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的重要举措,也是顺应企业发展和深入开展纪检监督工作的必然要求,更是推进 依法合规治企、提高治理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的现实需要。 1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格局背景及必要性 1.1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需要 国有企业“大监督”格局建设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全面提升监督效能,有效防控廉政风险、规避经营投资风险,把脉国有企业发展质 量的有效抓手。短期来看,构建“大监督”格局肃清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进程 中的不正之风,长远来讲,则健全了国有企业监督体系的层次性,提高了监督针对性,促进监督工作趋于完整。 1.2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升监督效能的需要

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健康的运营环境是国有企业发展的基本要素,更是改革转 型期的两大施力点。“大监督”格局下,串联了企业内部的各类监督资源,将日常 监督与企业发展经营深度融合、将政治监督与落实党的领导和党内监督深度协同、将专项监督与企业决策的一事一议制度深度互通,凝聚了监督合力,提升了监督效能。“大监督”格局从管理的角度有效地弥补缺项,提升弱项,深化强项,从改革 的角度有效地打造发展生态系统,从而进一步强化国有企业的支柱作用。 2基层纪检监督的现状 2.1自觉接受纪检监督的意识不强 部分基层领导干部认为企业在运行时应当以生产经营为主要工作,“党建工 作靠边站”,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开展纪检监督工作时容易陷入“形式主义” 的漩涡中,很多领导干部养成了被动接受监督的“恶习”,一提“监督”就在主 观上认为是纪检部门的工作,工作认知出现了偏差,导致日常开展监督工作无法 取得实质性效果;有的基层领导干部对“一岗双责”认识模糊,管业务必须管党 风廉政的意识淡薄,履行监督责任不积极主动。 2.2基层党组织未形成有效的监督体系 在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过程中,新时期国有企业对业务监督和专责监 督权限进行了基本划分,但在工作实践中,基层纪检监督工作依旧存在界限模糊、覆盖不全面、各自为政等情形,监督的形式、内容、标准各不相同,处理问题的 方式方法不一,缺乏统一的沟通协调,造成监督力量分散,监督作用发挥不畅, 基层纪检监督工作难以显现实效。 (3)纪检监督方式较为单一 部分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方式还限制于开展廉洁宣传教育,定向抽查,没有 抓住腐败易发的重要环节精准监督,做到有的放矢,监督泛化;或是只抓某个具 体问题,监督片面化,成效不明显。 3新时期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构建“大监督”格局的实践

公司构建“大监督”体系的实施方案

整合公司监督资源,构建“大监督”体系的 实施意见 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环节多,涉及面广,对人、财、物和关键业务流程的监督难度大,查堵漏洞、防范风险的任务艰巨。而公司专职监督部门和业务监督部门尚未形成有效合力,削弱了监督的整体效能。为创新监督方式,整合监督资源,提升监督效能,公司决定构建“大监督”体系,强化联合监督检查,推进公司反腐倡廉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基本要求,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制定以下构建公司“大监督”体系的实施意见。 一、工作机构 集团公司成立“大监督”体系运行工作领导小组(简称公司监督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公司纪委书记 副组长:公司纪委副书记、监察审计部部长 成员:纪委/监察审计部、组织部/人力资源部、工会工作部、企业管理部、宣传部/企业文化部、财务部、市场部、规划部、机动设备部、保卫部、实业投资管理部主管领导。 二、工作职责和监督内容

(一)组长:负责公司监督体系工作的领导,协调处理重要问题,安排专项调查,组织查处重要案件。 (二)副组长:负责监督工作的日常管理,召集监督工作会议,安排部署监督检查工作,协调处理相关问题,组织查处相关案件,及时向组长汇报监督工作实施情况。 (三)各成员单位:在履行自身工作职责的同时,履行好所主管业务的监督职能,制定本单位的监督检查办法,按照“大监督”体系运行要求履行相应职责,根据公司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安排开展监督检查活动,及时反馈相关信息,整改有关问题。 纪委/监察审计部:是公司“大监督”体系组织协调单位,牵头抓好纪律监督工作,负责召集监督工作会议,组织监督检查,参加各成员单位的业务监督检查,收集和管理监督信息,协调处理相关问题,组织查处违纪违规案件。同时负责公司项目招标、进厂大宗原燃料专项监督,对工程结算、经营管理状况、领导人员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对二级纪委开展监督工作进行指导。 组织部/人力资源部:牵头抓好组织监督工作,负责抓好党内监督和干部作风监督,对各单位是否落实公司“三重一大”制度、党务公开制度、人事任免制度、人力资源调配与敏感岗位交流轮换制度、薪酬分配制度、劳务用工及劳务费使用制度等进行监督检查;必要时参与违纪违规案件和重大

探析国有企业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探析国有企业矩阵式大监督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摘要:企业的稳定发展离不开监管,虽然企业有国家相关监管机构的外部监管, 但作为企业监管的基本力量,各种内部监管力量可以通过监管在企业发展中发挥 更大的预防作用,可以避免企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在当前现代企业管理中,建 立大型的监督体系已成为提高监督效率,有效防范各种风险和案件,为企业安全 高效运行提供坚实保证的探索方向,确保企业良性运行稳定有序。 关键词:大监督体系;构建;存在不足;实施要点 1 如何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 1.1 建立统一的监督制度体系 大监督体系的运行是需要一套科学、配套的制度体系做支撑的,在充分考虑 不同监督部门的职责分工及工作程序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建立如大监督体系的工 作领导、日常运行、定期分析、协调沟通、监督考核等一系列监督工作的制度、 办法,以及通过建立大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文件材料传递制度、监督资源共 享制度、监督检查项目报备制度、监督人员集中调配制度等制度体系,使大监督工 作在规范、有序的制度指导下开展,确保形成-种促进、互补的工作机制,并使各部门的监督工作在大监督体系下也同样接受监督,以真正发挥大监督的有效作用。 1.2 搭建组织管理监督的平台 构建大监督体系,首先需要有一个监督的平台,也就是需要成立一个大监督工作协调组织,负责大监督体系的工作目标的确定、内容安排、工作协同,协调处理 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听取各部门参与大监督工作的情况汇报,定期对企业 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风险防范、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效能监察、党风廉政建设等 工作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督促各部门建立健全内控制度,防控各类风险。 1.3 充分利用各类外部监督资源 国有企业本身也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这一特点使企业更要接受企业外部 各方面的监督,所以企业内部大监督体系中的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外部的监督机关 工作,借助外部的监督力量,充分利用外部监督的成果,形成内外部监督的另一股 合力,使企业经营行为时刻处于监督之中,以达到防微杜渐的作用。企业还可以 通过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进行审计、检查,以增强企业内部监督的业务能力,提高监督结果的权威性。 1.4 建立严格的监督程序和方法 不同监督部门的工作侧重点不同,采用的工作方式也不同,要发挥各部门的 监督作用,必须充分运用各自的工作优势,并将不同的监督工作方式有机结合, 如将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常规检查与突击检查、全面检查与抽样检查、综合 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将内部审计的不同审计程序与纪检监察的内查外调有机 结合,将专业的审计监督与工会组织职工进行民主监督有机结合。同时建立起严 格的监督程序,按规定的程序办事,相互之间形成监督,使各部门自身的监督活 动也处于大监督体系的监督之中。 2 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存在的不足 2.1 监督制度体系缺憾 企业经营管理规章制度是监督活动开展的依据。有些制度本身不完善、不配套,落实制度的要求不明确、不具体。有的制度宣传不够,多数干部、职工群众 不清楚,缺乏公开性。有些制度执行不严,制度执行刚性不足,削弱了制度的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