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气环境练习题

大气环境练习题

大气环境练习题
大气环境练习题

大气环境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2010午10月25日印度尼西亚发生地震,并引发海啸;从10月25日到11月212日默拉皮火山(7°32′S,110°26′E)多次喷发,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几十万人离家避难。据此

完成1---2题。

1 .印度尼西亚发生火山、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B.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c.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D.印度尼西亚领土组成主要以岛屿为主

2.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对其覆盖地区影响是

A.增强了大气反射作用,使气温增高

B.减弱了大气反射作用,使气温降低

C.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使昼夜温差变小

D.减弱了大气逆辐射,使昼夜温差变小

图1为某天气系统图,回答3、4题。

3.此时图中

A.城市被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 B.a地大风降温,并可能有降水

C.c地刮西北风 D.b地雨过天晴

4.图2中沿甲乙线所作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示意图正确的是

图2为大气运动示意图,M线代表地球表面,据圈回答5--6题。

5.若图2表示热力环流,则

A.丙处气压比甲处高 B.甲处气温比乙处高

C.丙处气压比丁处低 D.甲处气温比丙处低

6.若图2表示大气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

A.③气流比较湿润B.④气流容易形成对流雨C.甲气压带少降水 D.乙处纬度比甲处低

下图是沿某一理想大陆45°N所作的剖面示意图,回答7~8题。

7.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地气温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1月均温③地大于②④两地

B.7月均温③地小于②④两地

C.②④两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③地

D.②④两地的气温年较差小于③

8.若图中M、N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则该季节盛行风向,正确的是

A.②吹向① B.④吹向⑤ C.⑤吹向④ D.④吹向②

图4中a 、b 、c 为等值线,且数值a>b>c 。读图,回答第9题。

9.下列有关图4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图4为等温线图,等温线弯曲为地形所致,则该处是山脊

B .若图4为等高线图,则B 处气压比

C 处低

C .若图4为等压线图,则该地天气晴朗,A 点吹偏北风

D .若图4为低空等压面图,则该处垂直气流为上升气流

图5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图,图6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由图5和图6可知

A.a 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 曲线表示昼晴夜阴

B.a 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 曲线表示暖锋过境

C.a 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受到①③的影响

D.b 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主要是受到②④的影响

11.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图6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A .①增强 B .②增强 C .③减弱 D .④减弱 下图为我国某地局部降水(雪)分布图。读图,完成l2--13题。

图6

5 图4

12.导致图中雨雪分界线在甲、乙两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人气环流 C.地形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3.下列对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甲地中雨,乙地中雪:②甲地小雪,乙地小雨:③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④甲、乙曲地风向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图8中河流都是北岸冲刷严重。读图,回答第14题。

14.图8中

图8

A. 甲位于南半球,河流汇入湖泊

B. 乙位于北半球,气候显著特征是雨热同期

C. 当丙图中湖面面积达一年中最大值时,丙地盛行西北风

D. 甲地位于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15.云贵高原在冬季常出现下图所示天气系统,从图中可知

A.右图中剖面是东西向

B.昆明冬季多晴朗温暖天气

C.云贵高原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

D.昆明与贵阳冬半年均以冷湿天气为主

表是我国某城市2月4日至7日的天气情况。(白天最高气温和夜间最低气温,单位:℃)

据此回答

日期2月4日2月5日2月6日2月7日

天气多云雨夹雪阴转多云晴

气温3—3 2—1 0—7 0—6

16.此表反映了“雪后寒”现象,“雪后寒”的主要原因是()①“雪后”受冷气团控制②“雪后”太阳辐射明显减弱③积雪的反射作用使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少④“雪后”积雪融化要放出热量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17.2月7日,影响该市的天气系统可能是()A.高压 B.低压 C.冷锋 D.暖锋

读某热带风暴的中心移动路径图(图10,其影响的范围是从中心至外围250km),完成18-19题。

30o

16

13

23.5o

图10

18.9月19日2时,受该热带风暴影响的大陆省份有

A.台湾省、福建省、浙江省、安徽省、

B.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安徽省

C.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广东省

D.浙江省、安徽省、广东省、福建省

19.9月20日4时,杭州市吹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读图11“某区域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回答20、21题。

20.关于图中A 、B 两处等压线数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A 处的数值为1004 ②A 处的数值为1012 ③B 处的数值小于1020 ④B 处的数值大于1020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1、关于C 、D 两地风向正确的是

A .C 地常年盛行东南风

B .

C 地在图示季节吹西北风 C .

D 地在图示季节吹西南风 D .D 地常年盛行东北风

图12为我国某城市的近地面气压与气温分布图。读图,回答22--23题。

22.该城市当前的天气不可能...

是 A .暴雨 B .寒潮 C .沙尘 D .大雪 23.下列有关该城市未来几天天气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风力增强 ②气温降低 ③气温日较差变大 ④气压降低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读气候资料图,回答24--25题。

12

图11

24. 图中①气候类型为

A. 温带季风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 25. 关于三种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气候类型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 B. ②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 C. ③气候类型最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D. ①、②、③气候类型夏季均为高温少雨

图14表示某年某月6~15日浙江沿海某地与同纬度内陆某地的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量比较示意图。回答26-27题。

2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沿海,乙地位于内陆

B.该时段内,甲地气温日较差都大于乙地

C.该时段内,甲地降水总量大于乙地

D.该时段内,甲地日最低气温变化幅度大于乙地 27.关于乙地13日天气的描述,最可能的是

A.阴有小雨

B.多云转阴

C.大雨

D.中雨夹雪

读下图,回答28~29题。

图14

2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谷地B.山顶气温日变化最小

C.山顶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D.山谷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

29.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的主要原因是( )

A.山谷地形闭塞,降温快B.夜间吹谷风,谷地散热快

C.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地

D.谷地多夜雨,降温快

下图是空间上气温为3°C的某等温面上等高线分布图,读后回答30题。

30.从热力环流原理看图示近地面:

A.①为海洋④陆地 B.①为谷地④为山地

C.①郊区④为城区 D.①为陆地④为海洋

非选择题

31.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最新修编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给北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定位“宜居城市”。所谓“宜居城市”,就是要让人们能在这个城市安居乐业,享受健康、便利、高品质的都市生活。1800万是北京的宜居人口.

材料二:北京晨报2010年10月7日报道:今后新建公共建筑在设计和施工时,有望强制要求产权单位在屋顶、墙体实施配套绿化工程,向“空中”要绿地。

材料三:图20为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

(1)“宜居人口”最接近()

A.环境承载力 B.人口合理容量 C.最高人

口 D.最低人口

( 2 ) 描述图中气温曲线的分布特点。

(3)结合图示资料,并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在图中线段上绘制箭头以表示气流方向。(4)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屋顶绿化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意义。

(5)为了减少工业污染对城市的影响,计划将钢铁厂从甲处搬迁到乙处,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是否合理?试说明理由。

32.根据昆明和贵阳的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气温年较差、日较差比较表

年较差(℃)

日较差(℃)

年平均1月4月7月10月

昆明12.1 11.1 13.9 14.8 7.2 8.8 贵阳19.1 8.0 6.9 9.3 8.0 7.5

材料二降水量、降水日数及相对湿度比较表

11—4月5—

10月

降水量(mm)降水日数

(天)

相对湿度

(%)

降水量

(mm)

降水日数

(天)

相对湿度

(%)

昆明116.3 31.0 66 918.1 103.6 79

贵阳278.5 80.9 77 849.8 95.0 76 (1)根据资料一,比较昆明和贵阳气温年较差、日较差的差异。

(2)冬春季节,昆明和贵阳的气温日较差之间的差异较夏秋季节明显。请根据气温日较差与降水量和降水日数的关系,分析其形成原因。

13.(2011·威海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26分)

材料1: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下图表示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

材料2:青藏高原地形与地壳厚度示意图。

(1)材料1图中板块a是__________板块和材料2图中________(A或B)处的板块一致。(4分)

(2)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最显著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主要自然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8分)

(3)根据喜马拉雅山脉岩层中发现有海洋生物化石,可以确定该地有________(岩石)。(2分)

(4)据研究,喜马拉雅山现在仍在“长高”,这说明()(2分)

A.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内力作用占主导地位

B.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外力作用占主导地位

C.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内外力共同作用,不分主次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珠穆朗玛峰顶部酷似尖尖的金字塔,形成这种山峰外形的主要地质作用是()(2分)

A.板块碰撞B.冰川作用

C.流水作用D.风力作用

(6)根据材料1图示,从地壳运动方面分析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4分)

(7)从材料2图中,可以看出地壳厚度与地势呈现怎样的关系?(4分)

解析:第(1)题,材料1图中a为印度洋板块,b为亚欧板块;材料2图中A为亚欧板块,B为印度洋板块。第(2)题,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以流水的强烈侵蚀作用为主,落差大,水能资源、地势资源、太阳能资源、森林资源及生物资源丰富。第(3)题,沉积岩岩层中含有化石。第(4)题,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内力作用占主导地位。第(5)题,珠峰顶部酷似尖尖的金字塔,是典型的角峰,是冰川侵蚀作用的结果。第(6)题,结合图示可知青藏高原的移动与印度洋板块向北移动有关。第(7)题,从材料2图中可以看出地壳厚度与地势高低呈正相关。

答案:(1)印度洋B(2)流水侵蚀作用水能、地热、太阳能、生物资源等(3)沉积岩(4)A(5)B(6)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还在继续,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引起的挤压。

(7)地壳厚度与地势高低呈正相关关系。

13.下图中A为我国塔里木盆地某内陆湖,B为湖边的一处绿洲。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注入A湖泊的河流,其主要补给水源夏季是________,冬季是____________。(2分)

(2)A湖泊的水位情况是________月份前后最高,此时B地的潜水位约为________米。(2分)

(3)A湖泊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其主要环节有_______________。(3分)

(4)B地的主要生态问题是________和盐碱化。该地的盐碱化在什么季节最严重?为什么?(5分)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A为塔里木盆地中的内陆湖,其夏季的补给水源主要为高山冰川融水,由右图知,冬季B地潜水位高于A湖水位,所以冬季的补给水源主要为潜水。第(2)题,由右图可直接读出,A湖水位于7月份前后最高,此时B地的潜水位约为800米。第(3)题,内陆湖主要参与陆地循环,其主要环节有蒸发、植物蒸腾、降水。第(4)题,内陆区的绿洲会因水资源利用不当出现荒漠化;由于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且此时地下水位较高,盐分会随水分的上升而上移,水分蒸发,盐分在地表积累,形成盐碱化。

答案:(1)冰川融水潜水(地下水)

(2)7800

(3)陆上内循环蒸发、植物蒸腾、降水

(4)荒漠化夏季。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且地下潜水水位较高,盐碱物质随地下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盐碱在地表积累。

14.右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分布位

置及流向。读后回答下列各题。(28分)

(1)图中显示的是______半球,判断理由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A、B、C、D、E、F、G表示的洋流中,属于寒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2分)

(3)A、B、C三支洋流中,最强大的洋流是________(填字母),该洋流名称为________。

(4分)

(4)E洋流沿着________大陆________(东或西)岸流动,依次经过的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分)

(5)正常年份,________(填字母)洋流经过的海域渔船云集,渔获量巨大。但也有些年份,因海面水温上升,海面常常漂浮着大量的死鱼,渔船稀少,可能发生了________现象。(4分)

(6)洋流G每年的6、7、8三个月特别强大,海面风浪大,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解析:第(1)题,根据洋流系统的流动方向可以判定该图为南半球。第(2)题,流向赤道方向的为寒流,反之为暖流;需要注意的是,西风漂流为寒流。第(3)题,因为南美洲南端陆地对强大西风漂流的阻挡作用,使得汇入秘鲁寒流的水量大增、流速加快,故秘鲁寒流显得强大。第(4)题,E洋流大致位于150°E附近,且流向高纬,应为东澳大利亚暖流;沿岸依次经过的气候类型分别是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第(5)题,A洋流所在海面水温偏高是厄尔尼诺现象引起的。第(6)题,由于冬半年高、低纬间温差大,西风强劲,故西风漂流强大,海面风浪大。

答案:(1)南存在着以极点为中心且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西风漂流中低纬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中低纬存在着三个大洋环流(答对其中两点即可)(2)A、B、C、G(3)A 秘鲁寒流(4)澳大利亚东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5)A厄尔尼诺(6)6、7、8三个月正值南半球冬季,高低纬之间获得太阳辐射热量的差异大,气温差异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西风特别强劲。在强大的盛行西风作用下,西风漂流特别强大,海面风浪大

大气污染防治法试题和答案解析

1、(单选题)城市人民政府可以划定并公布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并根据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要求,逐步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高污染燃料的目录由()确定。 ???? A.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D.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正确答案:D用户选择: 2、(单选题)国家建立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重点区域内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A. 综合治理 B. 统筹协调 C. 统一排放标准 D. 联防联控 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 3、(单选题)关于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须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B. 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以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为依据 C.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制定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D. 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组织专家进行审查和论证,并征求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事业单位和公众等方面的意见 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

4、(单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暂时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建设单 位应当对裸露地面进行覆盖;超过()个月的,应当进行绿化、铺装或者遮盖。 A. 三 B. 五 C. 二 D. 四 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 5、(单选题)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从()开始实施。 A. 2015 年12 月1 日 B. 2016 年3 月1 日 C. 2016 年6 月1 日 D. 2016 年1 月1 日 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 6、(单选题)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以临时更换机动车污染控制装置等弄虚作假的方式通过机动车排放检验或者破坏机动车车载排放诊断系统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机动车所有人处()的罚款。 A. 3000 元 B. 10000 元 C. 1000 元 D. 5000 元 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 7、(单选题)国家倡导环保驾驶,鼓励燃油机动车驾驶人在不影响道路通行且需停车()以上的情况下熄

(整理)大气环境化学.

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 本章重点:1 污染物在大气中迁移过程 2 光化学烟雾和硫酸型烟雾的形成过程和机理 第一节大气中污染物的转移 大气层简介 一、大气温度层结 对流层(troposphere) :(0km-17km)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垂直),集中了大气中90.9%天气现象,污染物排放直接进入对流层 平流层(stratosphere):17-55km气体状态稳定,垂直对流很小,大气透明度高 中间层(mesosphere):55-85Km气温下降达-92℃,垂直运动剧烈,发生光化学反应。 热层(thermsphere):800Km空气密度很小,温度升高到1000k,电离层 逸散层:>800Km 气体分子受地球引力极小,因而大气质点会不断向星际空间逃逸。 出示大图: 图1 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 图2 大气密度的垂直分布 大气垂直递减率 二、辐射逆温层 三、绝热过程与干绝热过程 四、大气稳定度的判定 五、影响大气污染物迁移的因素 1、风和大气湍流的影响 风—使污染物向下风向扩散 湍流—使污染物向各风向扩散 浓度梯度—使污染物发生质量扩散 2、天气形势和地理地势的影响

第二节大气中污染物的转化 一、光化学反应基础 1、光化学反应过程 什么是光化学反应? 分子、原子、自由基或离子吸收光子而发生的化学反应称光化学反应,大气光化学反应分为两个过程。 初级过程: A + hνA* 次级过程 举例: HCl + hνH + Cl H + HCl H2 + Cl Cl + Cl Cl2 2、量子产率(不做介绍) 3、大气中重要吸光物质的光离解 (1)氧分子和氮分子的光离解 O2 + hνO + O N2 + hνN + N (2)臭氧的光离解 O3 + hνO + O2 (3)NO2的光离解 NO2 + hν N O + O (4)亚硝酸和硝酸的光离解 HNO2 + hνHO + NO HNO2 + hνH + NO2

大气污染防治法试题及答案

?
1、(单选题)城市人民政府可以划定并公布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并根据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要求,逐 步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高污染燃料的目录由( )确定。
? ? ? ?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D.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正确答案:D
?
用户选择:
2、(单选题)国家建立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 )重点区域内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 ? ? ?
A.综合治理 B.统筹协调 C.统一排放标准 D.联防联控
正确答案:B
?
用户选择:
3、(单选题)关于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 ? ?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须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B.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以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为依据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制定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D.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组织专家进行审查和论证,并征求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事 业单位和公众等方面的意见
正确答案:A
?
用户选择:
4、(单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暂时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建设单 位应当对裸露地面进行覆盖;超过( )个月的,应当进行绿化、铺装或者遮盖。
? ? ? ?
A.三 B.五 C.二 D.四

正确答案:A
?
用户选择:
5、(单选题)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从( )开始实施。
? ? ? ?
A.2015 年 12 月 1 日 B.2016 年 3 月 1 日 C.2016 年 6 月 1 日 D.2016 年 1 月 1 日
正确答案:D
?
用户选择:
6、(单选题)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以临时更换机动车污染控制装置等弄 虚作假的方式通过机动车排放检验或者破坏机动车车载排放诊断系统的,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 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机动车所有人处( )的罚款。
? ? ? ?
A.3000 元 B.10000 元 C.1000 元 D.5000 元
正确答案:D
?
用户选择:
7、(单选题)国家倡导环保驾驶,鼓励燃油机动车驾驶人在不影响道路通行且需停车( )以上的情 况下熄灭发动机,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 ? ? ?
A.4 分钟 B.1 分钟 C.2 分钟 D.3 分钟
正确答案:D
?
用户选择:
8、(单选题)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以及可能发生重污染天气的县级人民政府, 应当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向( )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 ? ? ?
A.上一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本级人民政府气象主管部门 C.上一级人民政府气象部门 D.本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地理:关于《环境保护》的一些知识点总结

关于《环境保护》的一些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的概念及分类 ▲环境问题的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变化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的自然灾害 (2)人为原因 1.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根本性的原因)。2.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4.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关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的规模。 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1.两种不同的环境观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1)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2)基本思想:①鼓励经济增长;②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③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 危害的不可预见性:举例2.过程的不可逆性:举例3.规模的全球性。 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 地理环境的自净能力的概念:指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 ▲环境污染的原因: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其环境其自净能力,就会产生环境污染。自净机理: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重金属污染的污染物:各种重金属。污染过程及危害:通过水体或食物链造成人或动物中毒。 ▲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在淡水水体,称为“水华”;发生在海洋,称为“赤潮”。

大气环境单元练习

单元测验双向细目表(参考样例) 假定: ?该单元由五个小主题组成。 ?本张试卷的题型为:选择题、辨析题、案例分析题。 其中: ?选择题:20道。每题2分,共40分 ?辨析题:5道。每题4分,共20分 ?案例分析题:2道,每题20分,共40分 【注】表中数字斜杠左边为题数,斜杠右边为分数。 如果按该表出试卷: 一、做到全覆盖。 二、重点在主题四和主题五(这两主题各出6道题,各占32分,比重最大)。 二、中等难度的题比重较大。题数和所占分数都多于难题和容易的题。 三、难题和容易的题相比,容易的题所占分值少了一些,必要时可适当调整。

单元测试卷及组卷说明参考表单 基本信息 学科地理年级高二 教师宋嫔单位启东市东南中学 课题大气环境试卷 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大气运动的能源来源于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3.有关下列现象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晚秋晴天的晚上常会有霜冻——大气逆辐射强的原因 B.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大气的反射作用 C.中午的阳光比日出时的阳光强烈——阳光经过大气层的距离和太阳高度不同 D.西北地区的光照资源丰富,但热量不丰富——主要是海拔较高 4.下列关于大气热力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面是整个大气层的主要的直接热源 B.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最多 C.太阳高度角越小,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的越少 D.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均为长波辐射 5.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 A.大气环流B.季风环流C.低纬环流D.热力环流 6.引起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是 A.高空和地面之间气温的差异B.高低空之间气压差的存在 C.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 D.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差异 7.下列不属于热力环流实例的是 A.山谷风B.海陆风C.城市热岛效应 D.温室效应 关闭门窗,点燃一盘蚊香,使蚊香的烟垂直向上(不受室外气流的影响)。在蚊香的等距离左右两侧分别放一只1000W的电炉、一面盆冰块。 8.将电炉通电5分钟后,可观察到蚊香的烟 A.垂直向上B.飘向电炉 C.飘向冰块D.消失 9.此实验可模拟 A.季风的形成 B.锋面的活动 C.台风的形成 D.寒潮的形成 10.能促进高低纬之间、海陆之间发生热量交换和水分交换的因素是……………()A.太阳辐射B.地势起伏C.大气环流D.人类活动 在湖泊及其周围,由于湖泊与周围地区地面热容量的差异,导致了局部性大气环流和小气候的产生。浙江省新安江水库建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由原来的一个狭窄河流变为一个面积394 km2的“湖泊”。据此回答3~4题。 11.若该水库旁建有一度假村,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水库与度假村之间风向的是( )

大气环境高考试题5

4月最新更新 (2010年江苏省高三百校大联考二卷)图 4 为长江中游某地连续五天的天气情况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天气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 .冷锋过境 B .暖锋过境 C .气旋过境 D .反气旋过境 2.有关该地区 5~9 日天气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气温日较差不断缩小 B .空气的湿度不断增大 C.6、7日夜晚大气保温作用较强 D.8、9 日吹偏北风,且强度最大 答案 1.A 2.C (2010年上海市宝山、静安、杨浦、青浦四区高考模拟考试)图4是“沿106.5°E 经线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据图回答3—5题。 3.图中山地②年降水量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位于( ) A .山顶2900米处 B .南坡海拔2200米处 C .南坡海拔2500米处 D .北坡海拔2100米处 4.1月,④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④地( ) A .海拔较高 B .受夏季风影响较大 C .森林覆盖率高 D .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5.图中④地所属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季风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图4 ( mm )

C.温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 答案 3.B 4.D 5.B (福建省养正中学2010届高三文综考试)读气温和降水资料图,完成6~8题。 6.图中所示的气候类型是() 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B.南北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C.北半球的热带季风气候 D.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7.关于图示气候类型分布区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植被以针阔混交林为主B.附近海域均有寒暖流汇合 C.地表水获得的补给冬季较多D.风力搬运沉积地貌广泛分布 8.在图示气候的分布区,对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不宜建在城市居民区的() A.西南面B.西北面C.东北面 D.东南面 答案 6.A 7.C 8.A (山东省日照市2010届高三一模)下图为“某月近地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读图完成9~10题。 9.该月①、②两区域的平均风力相比较() A.①风力较大 B.②风力较大 C.风力相当 D.无法比较 10.该季节③地的气候特征为() A.低温少雨 B.炎热干燥 C.高温多雨 D.温和多雨 答案 9.B 10.A (2010年江苏省高三百校大联考三卷)图 1 反映了某地点的气温年变化与地表水分收支状况(图中:P代表大气降水量,E代表地表蒸发量),读图回答第 11 题。

环境保护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环境问题 一、环境概述 1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按其属性可以分为: 环境和社会环境。 (1)自然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 (2)社会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城市环境 2. 环境因素: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并且与环境整体发生相互作 用的基本成分。包括 自然环境因素(水、空气、生物、土壤、岩石、阳光等)和 社会环境因 素(人口、工业、农业、交通、科学技术、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等) 3. 环境质量:是指环境因素受污染影响的程度。 它是 岁环境状况的一种描述。这种状况的 形成,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后者是更重要的原因。 环境因素的不同,环境质量可分为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等。 二、环境问题概述 1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 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2 .环境问题按产生原因分为 原生环境问题 和次生环境问题。 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次生环境问题,分为两大类: 三、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自然 对环境污染程度的评价叫作环境质量评价; 评价环境质量的指数, 称为环境质量指数。 根据 并对人类及其他生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壤盐碱化 3.突发性的严重污染 例: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的核泄露事故、我国重庆川东油田特大井喷事故等。 1. 内圆:占有一定空间的人类社会;内外圆之间的空间:人类社会周围的环境 2. 箭头代表的含义 ① 代表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② 代表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 ③ 代表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这种反馈作用,一种是良性的,另一种是恶性的,会影响 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 ④ 代表人类通过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正面(人类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 资源本身及其代替品的再生速度, 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环境质量下降) 全 球 变 暖 原因 ①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②乱砍滥伐 1 危害 (后果) 导致南北极地区部分冰川融化, 加上海水受热膨胀, 导致海平面上升,影响世 界各地的降水和干湿状况,自然灾害增加,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解决措施 ①开发和利用新能源②利用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率 ③植树造林④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⑤加强国际合作 臭 氧 层 破 坏 原因 人类向大气排放了大量能够显著消耗臭氧层的物质:氟氯烃等 危害 (后果) 臭氧层的破坏,使其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大大减弱, 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 严重的危害 解决办法 ①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②积极研制新型制冷系统 ③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1 .全球性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 臭氧层破坏 全球气候变暖 酸雨危害 2.大面积的生态破坏:主要包括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土 四、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用资源或者废弃物排放不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负面(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

(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环境练习题及答案

地理必修1第二章地球的大气 班:姓名:坐号: 单项选择题 【基础题】 1.关于大气受热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大气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能B.大气是获得地面反射来的能量增温的 C.大气增温的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能在传播过程中,少部分到达地面 2.形成“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强 B.夜间大气逆辐射强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D.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少 3.关于右图中空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压高 B.③处气压较④处高,所以空气下沉 C.⑥处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下沉补充 D.④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 4.关于某地气压高低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空是高气压,地面也是高气压。 B.高空气压值比地面气压值可能高也可能低 C.气压高低是高空与地面相比较而言的 D.高空为高气压,地面则为低气压。 5.引起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 A.重力 B.地转偏向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 D.摩擦力 6.影响近地面风速的力是下列中的() A.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 B.地转偏向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 D.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 7.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8.大气运动中最简单的、最基本的形式是() A.三圈环流 B.大气环流 C.热力环流 D.季风环流 9.“三圈环流”的形成因素有() A.高低纬度之间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B.地形的障碍作用 C.水平气压梯度力 D.摩擦力 10.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圈环流的近地面除中纬度是西风外,高纬和低纬都是东风 B.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C.副热带下沉气流和副极地上升气流都是热力作用形成的 D.三圈环流包括低纬环流、高纬环流和季风环流。 11.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有4个低气压带、3个高气压带 B.从高气压吹出来的风均为偏南风 C.高气压带近地面气温总是比低气压带低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破坏了气压带的带状分布 12.北半球高空一架飞机向东飞,飞行员的右侧是高气压,左侧是低气压,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大气题库(有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答案要求,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 1. 以下对地球大气层结构的论述中,错误的是(D)。从下到上对流平流中间 P63-65 A. 对流层的厚度随地球纬度的增加而降低。 B. 暖层空气处于高度的电离状态,故存在着大量的离子和电子。 C. 平流层的气温几乎不随高度变化。 D. 中间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该层空气不会产生强烈的对流运动。 2. 目前,我国排放大气污染物最多的是( B)。 A. 工业生产。 B. 化石燃料的燃烧。 C. 交通运输。 D. 生态环境破坏。 3. 烟囱上部大气是不稳定的大气、而下部是稳定的大气时,烟羽的形状呈( D)。P77 A. 平展型。 B. 波浪型(翻卷型)。 C. 漫烟型(熏蒸型)。与d相反 D. 爬升型(屋脊型)。 4. 尘粒的自由沉降速度与(D )的成反比。P150 5-79 A.尘粒的密度。 B. 气体的密度。 C. 尘粒的粒径。 D. 气体的粘度。 5. 处理一定流量的气体,采用( A)净化时,耗用的能量为最小。 A. 重力除尘装置。 B. 惯性除尘装置。 C. 离心力除尘装置。 D. 洗涤式除尘装置。 6. 电除尘装置发生电晕闭塞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D )。P186 A. 烟尘的电阻率小于104Ω·cm。 B. 烟尘的电阻率大于1011Ω·cm。 C. 烟气温度太高或者太低。 D. 烟气含尘浓度太高。 7. 在以下关于德易希方程式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B )。P188 A.德易希方程式概括了分级除尘效率与集尘板面积、气体流量和粉尘驱进速度

之间的关系。 B.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也相同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算式。 C.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不超过气流速度的10~20%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算式。 D.德易希方程式说明100%的分级除尘效率是不可能的。 8. 直接应用斯托克斯公式计算含尘气流阻力的前提是( A )。P146 A.颗粒雷诺数Rep ≤1,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B.1<Rep <500,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C.500<Rep <2×105,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D.颗粒雷诺数Rep ≤1,颗粒直径小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9. 在以下有关填料塔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B )。P400 A.产生“塔壁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塔径与填料尺寸的比值太小。 B.填料塔是一种具有固定相界面的吸收设备。 C.当烟气中含有悬浮颗粒物时,填料塔中的填料容易堵塞。 D.填料塔运行时的空塔气速一定要小于液泛气速。 10. 在以下有关气体吸附穿透曲线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C )。 A.穿透曲线表示吸附床处理气体量与出口气体中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B.穿透曲线的形状取决于固定吸附床的操作条件。 C.穿透曲线表示吸附床床层厚度与出口气体中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D.穿透曲线斜率的大小可以反映吸附过程速率的快慢。 在以下石灰或石灰石湿式洗涤法烟气脱硫的化学反应式中,( C )是对吸收过程不利的反应。 ()()A Ca OH SO CaSO H O H O B CaCO SO H O CaSO H O CO C CaSO H O SO H O Ca HSO D CaSO H O H O O CaSO H O .?+→?+? ++ →? +??++→? ? ++→?2 2 3 2 2 322322 3 2 2 2 3 2 32224212 12 12 1 2 121 221 2 322 12. 对于高温、高湿烟气的烟尘治理工艺,在选择设备时拟采用( D )为宜。 A. 旋风除尘器。 B. 袋式除尘器。 C. 静电除尘器。 D. 湿式除尘器。 在以下关于除尘器电晕电场中的粒子荷电机理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C )。 A. 直径dP >0.5μm 的粒子以电场荷电为主。 B. 直径dP <0.2μm 的粒子以扩散荷电为主。 C. 电场荷电过程的粒子荷电量与电晕电场的温度成正比。 D. 扩散荷电过程的粒子荷电量与电晕电场的温度成正比。 用甲烷CH4作还原剂时,选择性非催化还原NOx 的化学反应式中,(A )式为副反应。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1、按照大气污染的范围来分,可以分为四类:(1)局部地区污染;(2)地区性污染(3)广域污染(4)全球性污染。 2、大气污染物: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质。可以分为两类: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气体状态污染物。 3、一次污染物:指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 4、大气污染源可以分为:自然污染源、人为污染源。(人为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 5、中国的大气环境 污染主要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为TSP和SO ,北京、上海、广州属于煤烟与汽车尾气并重类型。 2 6、大气污染物入侵人体途径:(1)表面接触(2)食入含污染物的食物和水(3)吸入被污染的空气。 7、颗粒物的粒径大小危害人类健康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粒径越小,越不容易沉淀,漂浮时间长人体吸入后深入肺部;粒径越小,粉尘比表面积越大,物理化学活性越高,生理效应加剧。8、硫酸烟雾引起的生理反应要比单一二氧化硫气体强4—20倍。 9、能见度:指定方向上仅能用肉眼看见和辨认的最大距离。 10、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2)严格环境管理(3)控制污染技术措施(4)控制污染经济政策(5)绿化造林(6)安装废气净化装置。11、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基本点是:防与治的综合。 12、环境管理概念的两种范畴:狭义:环境污染源和环境污染物的管理;广义:即从环境经济、环境资源、环境生态的平衡管理,通过经济发展的全面规划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达到保护生态和改善环境的目的。13、清洁生产包括: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14、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1)综合能源规划与管理(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3)推广少污染的煤炭开采集术和清洁煤技术(4)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15、制定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目标是保障人体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 第二章.1、燃料:指在燃烧过程中能够放出热量,且在经济上可以取得效益的物质。分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2、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测定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3、煤中含有四种形态的硫:黄铁矿硫、硫酸盐硫、有机硫、元素硫。4、石油主要由:链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等碳氢化合物组成。 5、原油中硫大部分以有机硫形式存在。 6、非常规燃料根据来源可以分为:(1)城市固体废弃物(2)商业和工业固体废弃物(3)农产物及农村废物(4)水生植物和水生废物(5)污泥处理厂废物(6)可燃性工业和采矿废物(7)天然存在的含碳和含碳氢的资源(8)合成燃料。 7、非常规原料优点:代替某些领域的化石燃料供应,也是处理废物的有效方式。缺点:燃烧时比常规燃料产生更为严重的空气污染和水污染;需要专门的技术设备。 8、燃料完全燃烧条件:(1)充足的空气(2)达到着火温度(3)停留时间充足(4)燃料空气充分混合。9、有效燃烧四因素:空燃比、温度、时间、湍流度。 10、燃烧“三T”:时间、温度、湍流。11、过剩空气量:一般把超过理论空气量多供给的空气量称为过剩空气量。12、燃烧烟气主要由少量悬浮颗粒物、未燃烧和部分燃烧的燃料、氧化剂、惰性气体组成。13、燃烧设备热损失:(1)排烟热损失(2)不完全燃烧热损失(3)炉体散热损失。14、理论烟气体积:在理论空气量下,燃料完全燃烧所生成的燃气体积称为理论烟气体积。15、含硫燃料燃烧时的特征是火焰呈浅蓝色。16、烟尘: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颗粒物称为烟尘,包括黑烟和飞灰两部分。 17、黑烟:主要是未燃尽的炭粒。18、飞灰:主要是燃料所含的不可燃矿物质微粒。19、大气污染物中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种、亦是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是CO,CO主要来源于汽车的尾气。 20、汞的挥发性很强,对人体危害包括肾功能衰减,损害神经系统等。 第三章.1、大气:指环绕地球的全部空气的总和。环境空气:指人类、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暴露于其中的室外空气。2、自然地理学将受地心引力而随地球旋转的大气层称为大气圈。3、根据气温在垂直于下垫面方向上的分布,将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4、气压:指 m湿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质量,称为湿空气的绝对湿度。5、含湿量:大气的压强。5、绝对湿度:在13

高一地理大气环境测试题

第三节 大气环境 课时一 一、 单项选择题 气球作为一种简易、实用的探空工具,已被广泛使用,回答1—2题。 1.同样体积、重量的气球在不同地区进行释放,升空最快的是 ( ) A .赤道附近地区 B .中纬度地区 C .高纬度地区 D .极地地区 2.如果氢气球充气时接近饱和状态,升空后不久便会爆裂,主要原因是 ( ) A .由于升空后气温降低,气球收缩而破裂 B .由于升空后气温升高,气球膨胀而破裂 C .由于升空后空气密度减小,气压降低,氢气球膨胀而破裂 D .由于升空后空气密度增大,气压升高,氢气球因外界压力太大而破裂 3. 、一天中,近地面最高气温出现在( ) A .太阳高度角最大时 B.太阳辐射强度最大时 C .地面辐射强度最大时 D.大气辐射强度最大时 4.某地区夏季近地面气温为22℃,这里对流层的厚度为12km ,此时对流层顶部的气温( ) A .-9.4℃ B .-72℃ C .-50℃ D .-34℃ 图2—1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回答5—8题。 5.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度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 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 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 大有关 ( ) A .① B .② C .④ D .⑤ 7.东北平原比华北平原平均海拔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华北平原小,其原因主要与图 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小有关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长江中下游平原比华北平原纬度低,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华北平原小。其原因主要与 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有关 ( ) A .① B .② C .④ D .⑤ 9、对流层高度随纬度增高而降低是因为:( ) A 、近地面高纬度气压高,低纬度气压低 B 、近地面温度,低纬高,高纬度低 C 、水气含量低纬度高,高纬度低 D 、高空气温低纬度低,高纬度高 10、300km 以上的大气层气温高达1000摄氏度以上,但在其中运行的人造卫星不会烧毁,主要因为:( ) A 、卫星是大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B 、卫星在大气中高速运行,能很好地散热 C 、该层大气稀薄,卫星从中吸收的及与之摩擦产生的热量很有限 D 、该层大气密度很大,有利于卫星散热 11、大气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是因为:( )。 A 、大气吸收太阳辐射的缘故 B 、大气能大量反射地面辐射 C 、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D 、大气是地面的直接热源 近些年来,生活在伍位斯顿群岛的许多动物视力严重退化,羊患上了白内障,野兔和鸟 图2—1

大气环境化学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

《大气环境化学》重点习题及参考答案 1.大气中有哪些重要污染物?说明其主要来源和消除途径。 环境中的大气污染物种类很多,若按物理状态可分为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两大类;若按形成过程则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按照化学组成还可以分为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碳化合物和含卤素化合物。主要按照化学组成讨论大气中的气态污染物主要来源和消除途径如下: (1)含硫化合物 大气中的含硫化合物主要包括:氧硫化碳(COS)、二硫化碳(CS2)、二甲基硫(CH3)2S、硫化氢(H2S)、二氧化硫(SO2)、三氧化硫(SO3)、硫酸(H2SO4)、亚硫酸盐(MSO3)和硫酸盐(MSO4)等。大气中的SO2(就大城市及其周围地区来说)主要来源于含硫燃料的燃烧。大气中的SO2约有50%会转化形成H2SO4或SO42-,另外50%可以通过干、湿沉降从大气中消除。H2S主要来自动植物机体的腐烂,即主要由植物机体中的硫酸盐经微生物的厌氧活动还原产生。大气中H2S主要的去除反应为:HO + H2S → H2O + SH。 (2)含氮化合物 大气中存在的含量比较高的氮的氧化物主要包括氧化亚氮(N2O)、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主要讨论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用通式NO x表示。NO和NO2是大气中主要的含氮污染物,它们的人为来源主要是燃料的燃烧。大气中的NO x最终将转化为硝酸和硝酸盐微粒经湿沉降和干沉降从大气中去除。其中湿沉降是最主要的消除方式。 (3)含碳化合物 大气中含碳化合物主要包括: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以及有机的碳氢化合物(HC)和含氧烃类,如醛、酮、酸等。 CO的天然来源主要包括甲烷的转化、海水中CO的挥发、植物的排放以及森林火灾和农业废弃物焚烧,其中以甲烷的转化最为重要。CO的人为来源主要是在燃料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大气中的CO可由以下两种途径去除:土壤吸收(土壤中生活的细菌能将CO代谢为CO2和CH4);与HO自由基反应被氧化为CO2。

大气环境之高考真题

大气环境之高考真题 [2011·全国卷] 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图4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据此完成1~3题。 1、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A.甲地比乙地稳定B.乙地对流最旺盛 C.乙地比丙地稳定D.丙地最稳定 2、正午前后() 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C.丙地刮起东北风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 3、该区域可能位于() A.黄土高原B.内蒙古高原C.华北平原D.东南丘陵 (09年海南地理)图2中甲地年降水量约为1000 mm,乙地年降水量约为500 mm。图 3示意四地气温年内变化。据此完成。 4、造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 C.地形 D.洋流 5、图3中与甲地气温年内变化相符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乙地位于亚热带的() A.常绿阔叶林带 B.草原带 C.常绿硬叶林带D.荒漠带 7、[2011·浙江卷] 读图7, 由于气压高低的变化,使杭州四季呈现多变的天气现象。下列天气图依照春夏秋冬季节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①②④③D.③②①④[2011·四川卷] 下表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读表回答8~10题。

A.①——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B.②——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 C.③——大兴安岭西侧D.④——西经130度附近 9、④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 C.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D.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 10、下列关于②③两地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转换B.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③地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D.②地较③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下图表示气温、降水与气候类型的关系。读图回答 11、年温差最大的一组气候类型是() A.①②⑥ B.②④⑤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 13、图中⑦对应的自然带可能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温带 C.苔原带 (2011年北京)如图为某日中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 14、该日最可能出现在(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15、(2011年广东)暖锋过境期间的天气一般表现为( ) A.锋前气压急剧升高,常出现雷暴天气 B.锋后空气湿度增加,常形成大范围降水 C.锋前水汽凝结,常形成雨、雾天气 D.锋后气温降低,常出现晴朗天气 [07海南卷]图1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 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 方向。

高考地理 《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

2012高考地理《环境保护》的一些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的概念及分类 ▲环境问题的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变化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的自然灾害 (2)人为原因 1.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根本性的原因)。2.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4.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关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的规模。 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1.两种不同的环境观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1)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2)基本思想:①鼓励经济增长;②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③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 危害的不可预见性:举例2.过程的不可逆性:举例3.规模的全球性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 地理环境的自净能力的概念:指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

▲环境污染的原因: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其环境其自净能力,就会产生环境污染。自净机理: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 重金属污染的污染物:各种重金属。污染过程及危害:通过水体或食物链造成人或动物中毒。 ▲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在淡水水体,称为“水华”;发生在海洋,称为“赤潮” 1.形成条件: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2.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3.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4.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5.湖泊沼泽化本身是一种自然现象,进程缓慢。人类活动(水体富营养化与围湖造田)加快了这一进程。 海洋石油污染 污染源: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海上油轮泄漏污染物:石油。 危害。直接危害:油污染能直接导致海鸟、海兽的毛、皮丧失防水和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大量死亡。油膜和油块能粘住大量的鱼卵和幼鱼,并阻碍海藻的光合作用,底栖动物则还要受沉降到海底的石油的影响。间接危害:石油在氧化分解过程中,因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也会间接地对生物造成危害。 怎样清除石油?①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不宜在近岸或渔场使用②沉降:撒粉状石灰,危害海底生物③吸收:利用麦秆等吸收石油,静水环境④围栏:小面积油污,静水环境⑤放任:任其自然分解⑥燃烧:油层达2mm,造成大气污染。

2016-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高考试题汇编

(2016?江苏地理卷)2016 年1 月24 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图3 为该日8 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5-6 题。 5. 此时我国 A. 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 B. 北方普遍降温降雪 C. 三亚风力大于昆明 D. 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 6. 该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的原因是 A. 无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大 B. 濒临海洋,受到海洋影响 C. 纬度更高,正午太阳高度小 D. 冷锋过境,降温明显 【答案】 (2016?上海地理卷)(十三)气候异常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它严重威胁与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生活。 25.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会导致 ①欧亚大陆的冰川后退②太平洋部分岛屿逐渐消失 ③北美中高纬小麦减产④影响东亚的台风数量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6.今年4月,太平洋周边某些国家出现异常高温干旱天气,有专家认为这与厄尔尼诺有关。根据厄尔尼诺影响的一般规律判断,发生干旱的国家可能是 A.日本 B.泰国 C.智利 D.秘鲁 【答案】25、A 26、B (2016?江苏地理卷)图6 为某主题公园所在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11 ~12题。

11. 下列时间点中至少有4 个城市该主题公园都在开放的是 A. 北京时间8 点 B. 北京时间11 点 C. 北京时间14 点 D. 北京时间17 点 12. 图示5 个城市中 A. 有4 个城市受季风的影响明显 B. 有4 个城市受台风(飓风)影响 C. 巴黎和的成因相同 D. 有3 个城市属于温带气候 【答案】11.B12.C (2016?天津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1-4题。 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3.与天津市其他地区相比,北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 A.锋面过境频繁 B.地处迎风坡 C.空气对流旺盛 D.多气旋活动 【答案】 (2016?北京卷)图5为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及逐时气温(℃)变化图。读图,回答第7、8图。

高一地理必修一大气环境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一大气环境知识点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 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的垂直分层 高度温度大气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层大气2000-3000千米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层50-55千米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运动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 行 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二、大气热力作用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 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 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 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3大气的热力作用 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影响因素: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 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

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在三个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 三、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1三圈环流 ①在地表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南北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夏季向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②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3季风环流 地区东亚南亚,东南亚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风向冬季西北风亚洲大陆东北风亚洲大陆 夏季东南风太平洋西南风印度洋 四、常见的天气系统 1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 冷锋暖锋 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天气特征过境前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过境时阴天、雨雪、刮风、降温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晴朗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好 降水的分布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前 大气举例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大风,寒潮,沙尘暴 2低压、高压系统—气旋和反气旋以北半球为例 气旋反气旋 气压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