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水资源公报编制技术大纲

中国水资源公报编制技术大纲

中国水资源公报编制技术大纲
中国水资源公报编制技术大纲

中国水资源公报编制技术大纲

(修改试行稿)

(一)目的与意义

1.编发水资源公报是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定期向社会各界公告我国水资源情势、开发利用保护情况和重要水事活动,引起各级政府对水资源的关注,提高全民的节水、惜水、保护意识,是编发水资源公报的主要宗旨。

2.编发水资源公报是推进水资源统一规划和强化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所提供的信息,是各级政府决策和有关部门工作的重要依据;所积累的资料,是编制各级水资源综合规划和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的基础。

(二)基本要求

1.水资源公报的编制工作,应考虑社会各界关注的主要水资源问题,兼顾水资源综合规划、水中长期供求规划所需基础资料的要求,全面调查统计来水、蓄水、用水、耗水、水质等有关资料,分析水资源变化情势及其开发利用和保护现状。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分析用水指标及用水效率和效益,揭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2.为了满足水资源统一规划和管理的要求,应按流域分区和行政分区提出两套数据成果。从2003年度开始,水资源公报统一采用“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规定的分区体系,详见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2003年5月印发的《全国水资源分区(修订稿)》。各省、自治区可按地级行政区套水资源三级区编制,应按地级行政区套水资源二级区上报;各直辖市可按区(县)套水资源三级区编制,应按区(县)套水资源二级区填报(城市中心区可以合并)。

3.编制水资源公报的资料来源,应以收集利用有关部门已有资料为主,辅以必要的典型调查、观测试验和专题研究工作。人口、产值、产量采用统计主管部门的数据;水利工程、农田灌溉面积、林牧渔用水面积采用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数据。来水、蓄水、用水、水质统计分析所需资料以水行政主管部门掌握的为主,并收集其他有关部门的资料进行补充。

4.根据水资源公报编制内容拟定的20张表格,是反映水资源情势及开发利用

状况的主要定量依据,是编制水资源公报的基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和项目含义,全面收集资料,按时逐项填报,不得随意改变表格形式或增减项目内容,更不可缺表漏项,以免影响流域和全国汇总。

5.公报中涉及的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和水资源总量等多年平均值,均统一采用1956-2000年平均值。

(三)经济社会指标收集整理

1.与用水密切相关的经济社会指标,是分析现状用水水平和预测各项需水的基础数据,应及时收集、整理和分析。需要统计的主要指标包括人口、国内生产总值(GDP)、工业增加值、农田灌溉面积(包括有效灌溉和实灌面积)、林牧渔用水面积、牲畜头数等,并应结合用水分类的要求,对其中某些指标进一步划分为与用水项目对应的细目。

2.人口按城镇人口和农村(乡村)人口分别统计。城镇人口按照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口径,具体划分原则参阅国家统计局1999年发布的《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试行)》。

3.GDP和工业增加值一律按当年价格统计。GDP按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统计。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总产值扣除中间投入后的余额,应按火(核)电工业、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或超过500万元)非国有一般工业和规模以下非国有工业等三类分别统计。水力发电用水属河道内用水,应将其增加值从工业增加值中扣除。

4.农田实灌和林牧渔用水均按当年实际灌溉、用水面积统计。其中,将农田实灌面积划分为水田、水浇地和菜田,将林牧渔用水面积划分为林果灌溉、草场灌溉和鱼塘补水。水田指种植水稻为主的灌溉面积,水浇地指旱地的灌溉面积,菜田指专门用于蔬菜种植的灌溉面积,特别注意三者不能重复统计。临时抗旱点种的耕地不计入农田灌溉面积。

5.牲畜分为大牲畜和小牲畜,均按年底存栏数统计。大牲畜包括牛、马、驴、骡和骆驼;小牲畜指猪和羊,但不包括鸡、鸭、鹅、兔等。

6.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规定的表格形式和内容填报表1。

(四)来水分析计算

1.降水量绘制年降水量等值线图和距平图,以表示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特征及其与正常年份的差别;计算各分区的年降水量,与上年及多年平均值相比较,以反映各地区降水量的动态变化;选择若干雨量代表站统计各月的降水量,并与多年平均月分配情况进行比较。技术要求如下:

(1)绘制等值线的底图大小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确定,上报图的尺寸可适当缩小。为了便于全国拼图,要求上报图中标明经纬度线(线距为20’),并在省界线附近加注有关点据资料。

(2)年降水量等值线图的线值要求为:25、50、200、400、600、800、1200、1600、2000、2400、3000、4000、5000毫米,各省级行政区在满足上报要求的前提下,可以自行加密等值线。

(3)年降水量距平图的线值要求为:-50%、-30%、-10%、0、10%、30%、50%、100%,各省级行政区在满足上报要求的前提下,可以自行加密等值线。

(4)根据单站雨量资料计算的分区年降水量,应与从等值线图上量算的进行比较,误差宜控制在5%以内,最大不超过10%。

(5)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报的月雨量代表站数,按其所辖面积的大小确定:面积小于10万平方公里的,选报2站;面积为10~20万平方公里的,选报3站;面积为20~40万平方公里的,选报4站;面积大于40万平方公里的,选报5站。代表站选定后,各年应保持不变,但应加报当年距平值最大和最小的代表站。

(6)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规定的表格形式和内容填报表2和表3。

2.地表水资源量指地表水体的动态水量,即天然河川径流量。计算各分区的地表水资源量,与上年及多年平均值相比较,以反映其动态变化;按水资源分区计算入海水量和出入国境水量(各省级行政区可根据需要自行计算出入省境水量);选择若干主要水文站(指主要江河控制站和区域代表站),统计各月的实测径流量,并与多年平均月分配进行比较。技术要求如下:

(1)分区地表水资源量为当地降水形成的天然年径流量,不包括入境水量。单站径流还原和分区水量的计算方法可参考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2002年8月印发的《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有关部分。

(2)出入国境、入国际界河和入海水量应根据边境或入海口附近的水文站实测径流进行计算,对未控区采用间接方法估算。要求沿国际边境的省(自治区)按水资源二级分区填报出入国境、入国际界河水量,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填报入海水量。

(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报主要水文站的个数按其面积大小确定:面积小于10万平方公里的,选报1站;面积为10~20万平方公里的,选报2站,面积为20~40万平方公里的,选报3站,面积大于40万平方公里的,选报4站。各年填报的水文站应保持不变,便于比较。

(4)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规定的表格形式和内容填报表4和表5。长委、黄委按表5式样分别填报长江干流、黄河干流的主要控制站。

3.地下水资源量指地下水体(含水层重力水)的动态水量,用补给量或排泄量作为定量依据。将评价范围划分为平原区和山丘区两大类型,采用不同方法计算各均衡区的补给量或排泄量;分析平原区与山丘区之间的地下水重复计算量,确定各混合分区(平原与山丘混合)的地下水资源量。技术要求如下:

(1)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用补给量法计算。评价范围为矿化度≤2g/L的面积。补给项包括降水入渗补给量、山前侧渗流入量、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含河道入渗、库塘入渗、渠系入渗、渠灌田间入渗等项补给量)和井灌回归补给量,各项补给量之和为总补给量,扣除井灌回归补给量后作为地下水资源量。

(2)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用排泄量法计算。排泄项包括河川基流量、未计入河川径流的山前泉水溢出量、山前侧渗流出量、山间小型河谷平原的潜水蒸发量和地下水开采净消耗量,各项排泄量之和为地下水资源量。

(3)平原区的山前侧渗流入量和河川基流入渗补给量(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中由河川基流形成的补给量)是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与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之间的重复计算量,在计算混合分区地下水资源量时应予扣除。平原区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的水源主要来自上游山丘区,可用地表水体补给量乘以山丘区基径比估算基流入渗补给量。

(4)南方地区除个别平原区外,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很低,地下水资源量计算方法可以简化。平原区只计算水田(含旱作期)、旱地(包括非耕地)的降水入渗补

给量和灌溉入渗补给量,将两者之和作为地下水资源量。山丘区只计算河川基流量,将其作为地下水资源量。平原区的河川基流入渗补给量(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中由河川基流形成的补给量)是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与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之间的重复计算量,在计算混合分区地下水资源量时应予扣除。

(5)各项补给量、排泄量的计算方法可参考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总院2002年8月印发的《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有关部分。

(6)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规定的表格形式和内容填表6。

4.水资源总量指评价区内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的产水量,即地表径流量与降水入渗补给量之和。其基本表达式为:

W=Rs+Up=R+Up-Rg (1)式中:W为水资源总量;Rs为地表径流量(河川径流与基流之差);Up为降水入渗补给量;R为河川径流量(即地表水资源量);Rg为河川基流量。

各种类型区的水量转化关系不同,资料条件差异较大,各地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将上述基本表达式进行变通,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有关成果,计算分区水资源总量。技术要求如下:

(1)山丘区水资源总量计算。已知分区河川径流量(已还原)、地下水总排泄量和河川基流量,用下式计算分区水资源总量。

W= R+Q总排-Rg (2)式中:Q

总排

为山丘区地下水总排泄量,即地下水资源量;其他符号意义同式(1)。

南方山丘区地下水主要以河川基流形式排泄,其他排泄量很小,可以将河川径流量近似作为水资源总量。

(2)北方平原区水资源总量计算。已知分区河川径流量、降水入渗补给量和平原河道排泄量,用下式计算分区水资源总量。

W= R+Up-Qup (3)

Qup≈Q河排·(Up/U总)(4)

式中:Qup为降水入渗补给量形成的河道排泄量;Q

河排为平原河道的总排泄量;U

为地下水的总补给量;其他符号意义同式(1)。

在浅层地下水开采强度较大的平原区,地下水位一般低于河道水位或河底高程,

Qup可按“零”处理,水资源总量为河川径流量与降水入渗补给量之和。

(3)南方平原区水资源总量计算。该类地区的水田、水面面积大,浅层地下水开采程度低,与北方平原区相比,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转化关系有很大差别。例如,水稻泡田期和生长期一般没有潜水蒸发,降水和灌溉的入渗补给量基本上排入河道,与河川径流重复,而且难以分割。因此,宜采用河川径流量加不重复量的办法计算水资源总量。

W=R+Q不重复(5)Q不重复≈(E旱+Q采耗)(Up旱/Q旱总补)(6)

式中:Q

不重复为地下水资源与地表水资源的不重复量;E

为旱地和水田旱作期的潜

水蒸发量;Q

采耗为浅层地下水开采净消耗量;Up

为旱地和水田旱作期的降水入渗

补给量;Q

旱总补

为旱地和水田旱作期的总补给量,即降水与灌溉入渗补给量之和;其他符号含义同式(1)。

(4)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规定的表格形式和内容填报表7。

(五)蓄水动态分析

1.水库蓄水动态按水资源二级区分大型和中型统计水库的座数、年初蓄水量、年末蓄水量和年蓄水变量。水库蓄水量统计应包括水利、电力和其他部门的所有大中型水库,没有观测资料的中型水库应进行蓄水量估算,并注意各库相邻两年间蓄水量的衔接。水库统计座数不要年年变动,如果变动,应说明原因。

2.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根据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将年末地下水埋深与年初地下水埋深进行比较,按照年水位变化情况将平原区划分为上升区(水位上升0.5米以上)、下降区(水位下降0.5米以上)和相对稳定区(水位升降值在0.5米以内,含0.5米)。分别计算这三种类型区的面积、平均年水位变幅和年蓄水变量,同时调查统计当年该平原区的地下水开采量和1980年以来的地下水蓄变量。要求对浅层地下水开采区进行统计分析,并注意与《地下水通报》协调一致。

3.平原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对超采较严重、危害较大的漏斗进行调查监测,如太行山前浅层地下水位漏斗、天津漏斗、沧州漏斗、德州漏斗、冀枣衡漏斗、沈阳漏斗、苏锡常漏斗、阜阳漏斗等等,掌握地下水超采动态。要求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择一些漏斗逐年填报其漏斗要素资料,并注意漏斗周边埋深、漏斗面积

和漏斗中心水位埋深与上年情况的衔接。

4.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规定的表格形式和内容填报表8、表9和表10。

(六)供用水调查统计

1.供水量指各种水源工程为用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水量,也称取水量。按照取水水源不同分为地表水源、地下水源和其他水源三大类,按受水区进行统计。技术要求如下:

(1)地表水源供水量按蓄水、引水、提水、调水四类工程及人工载运水量分别统计。为了避免重复统计,特此规定:以水库、塘坝为水源的,无论是自流引水或提水,均属蓄水工程供水量;从河道中自流引水的,无论有闸坝或无闸坝,均属引水工程供水量;利用扬水站从河湖直接取水的,属提水工程供水量。调水工程供水量指无天然河流连系的水资源二级区之间的水量调配(不包括支流之间的水量调配),对于跨省级行政区的调水工程以收水口作为计量点。人工载运水量主要指农村生活用水中的车载人挑水量。

(2)地下水源供水量是指水井工程的开采量,按浅层水、深层水、微咸水分别统计。浅层水指与当地降水、地表水体有直接补排关系的地下水;深层水指承压地下水。坎儿井的供水量计入浅层水中。

(3)其他水源供水量包括污水处理再利用、雨水利用和海水淡化。污水处理再利用量是指经过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的污水回用量,不包括工业企业内部废污水处理的重复利用量。雨水利用量是指修建集雨场地和微型蓄雨工程(水窖、水柜等)取得的供水量。作为工业冷却水及城市环卫用水的海水直接利用量,不计入总供水量中,但需单列。

(4)凡是取水口有计量设备的水源工程,应以实测引水、提水量作为统计依据。没有计量设备的水源工程,可以采取临时测流的办法确定供水量,也可根据用水户的经济社会指标和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毛用水定额估算供水量。

(5)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规定的表格形式和内容填报表11。

2.用水量用水量含义有毛、净之分,这里是指配置给各类用户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用水量。按用户特性分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三大类,其中生产用水再划分为第一产业用水、第二产业用水和第三产业用水。用水计量点应

与供水计量点一致。技术要求如下:

(1)第一产业用水包括农田灌溉用水、林牧渔用水和牲畜用水。农田灌溉用水按水田、水浇地和菜田分别统计用水量。林牧渔用水按林果灌溉(含果树、苗圃和经济林)、草场灌溉(含人工草场、饲料基地和天然草场)和人工鱼塘补水分别统计用水量。牲畜用水按大牲畜和小牲畜分别统计用水量。

(2)第二产业用水包括工业用水和建筑业用水。工业用水按火(核)电、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和规模以下工业等三类分别统计用水量。建筑业用水指城镇土木工程建筑、管线铺设、装修装饰等行业的用水。工业用水量按取用的新水量计,不包括企业内部的重复利用量。

(3)第三产业用水包括商品贸易、餐饮住宿、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文教卫生、机关团体等等各种服务行业的用水量。该项用水归并为城镇公共用水中的服务业用水。

(4)生活用水指居民住宅日常生活用水,按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别统计。

(5)生态环境用水暂统计人为措施调配的水量,而不包括降水、径流自然满足的水量。按城镇环境用水(含河湖补水和绿化、清洁用水)和农村生态补水(指对湖泊、洼淀、沼泽的补水)分别统计。

(6)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规定的表格形式和内容填报表12。表中细目的划分,考虑了“新口径”与“原口径”的异同,既能汇总成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类用水,也可汇总成农业、工业、生活三大类用水。

3.城市供用水量除了按分区统计各地供用水量外,还要逐个统计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供用水量,技术要求如下:

(1)建成区指城市建筑基本连片、公共设施达到的地区,包括已建成的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和机场等。统计项目包括面积、人口、工业增加值、供水量和用水量,统计范围应与建成区一致。

(2)城市供水量按地表水、地下水、污水处理再利用和其他(海水淡化、集雨工程)分别统计。海水直接利用量不计入总供水量中,但需统计单列。城市供水量以自来水厂计量资料为主要依据,并要调查统计自备水源的供水量。

(3)城市用水量按居民生活用水、城市公共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和城市

环境用水分别统计。要将城市公共用水中的服务业用水量和建筑业用水量分开统计。城市环境用水包括城区河湖补水、绿化用水、道路清洁用水等。

(4)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规定的表格形式和内容填报表13。

4.为了保证供用水量调查统计的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检查成果的合理性:(1)对同一分区或同一城市而言,供水量应该与用水量相等。要按地表水、地下水源分别检查各分区各城市的供水量是否与用水量相等。

(2)将当年各项供水量与上年比较,分析其变化趋势是否与来水丰枯、蓄水变量及新增工程情况大致相符。

(3)将当年各项用水量与上年比较,分析其变化趋势是否与人口、工业增加值、灌溉面积等经济社会指标的增减,以及节水政策、措施的实施情况大体相符。

(4)根据分项用水量和有关经济社会指标计算单项用水定额,分析其是否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将当年用水定额与上年比较,一般不应发生突变。

(七)耗排水量分析估算

1.用水消耗量(以下简称耗水量)指在输水、用水过程中,通过蒸腾蒸发、土壤吸收、产品带走、居民和牲畜饮用等多种途径消耗掉,而不能回归至地表水体和地下含水层的水量。分析估算耗水量,对于流域(或区域)水量平衡分析和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有重要作用。技术要求如下:

(1)耗水量应在供用水统计、典型调查和专项试验等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估算,按照用户分类和耗水率(耗水量占用水量的百分比)的差异进行归类。对于耗水量大且耗水率差异大的用户应分开估算,对于耗水量较小且耗水率相近的用户可以合并估算。

(2)农田、林果、草场灌溉的耗水量为毛用水量与回归水量(含地表退水和下渗补给地下水)之差。可以通过灌区水量平衡分析直接确定耗水量;也可利用灌溉试验、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数、地下水计算参数等有关资料分析确定耗水率,间接推求耗水量。水田与水浇地、渠灌与井灌的耗水率差别较大,应分别进行分析计算。

(3)工业、城镇公共、城镇居民的耗水量为取水量扣除废污水排放量和输水损失中的回归量。可以根据管网损失、工厂水平衡测试、居民区给排水调查等有关资料分析确定耗水率,间接推求耗水量;对于供排水资料齐全的城市,可进行城区的

水量平衡分析,直接估算耗水量。采用直流式冷却的火(核)电厂,耗水率很小,应单独计算。

(4)农村居民和牲畜的用水定额较低,耗水率一般较大,可以根据给排水设施条件选用耗水率,推求耗水量。城镇环境、农村生态和人工鱼塘均属补水性用水,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确定耗水率或直接估算耗水量,但水体换水不应计入耗水量中。

(5)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规定的表格形式和内容填报表14。

2.废污水排放量指城镇居民生活、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排放的废污水量,按用户排出量和入河量两个层次进行统计。火电厂直流式冷却水排放量和矿坑排水量不计入废污水量中,但应单列。

(1)用户废污水排放量可直接根据用户排水量监测资料求得,也可利用有关资料用下式进行估算:

废污水排放量=水源地取水量-输水损失量(含消耗和回归)-用户消耗量(2)入河废污水量指排入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表水体的废污水量,为用户排污量与排水损失量之差。可以由入河排污口污水流量观测资料求得,也可根据典型调查确定入河系数,间接估算入河废污水量。

(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规定的表格形式和内容填报表15。

(八)水体水质评价

1. 地表水水质指地表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特征和性质。评价内容包括河流水质、湖库水质和省界水体水质,技术要求参见水利部水文局2002年制定的“《中国水资源公报(水质部分)》和《中国水资源质量年报》编制大纲(试行稿)”(水文质[2002]102号文附件)。

(1)河流水质:评价项目为水温、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湖库)、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铬(六价)、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粪大肠菌群等共24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评价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铁、锰等5项。评价标准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评价方法采用单指标评价法(最差项目赋全权),评价结果用全年期、汛期、非汛期的分类河

长表示,并以III类水质标准值为界限给出主要超标项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规定的表格形式和内容填报表16-1。长委、黄委按表16-2格式分别填报长江干流、黄河干流的分省水质评价成果(两省间界河应注明重复长度)。

(2)湖库水质:评价内容包括水质分类和营养状态。水质分类评价的项目、标准和方法与河流水质评价相同;营养状态评价的参评项目为总磷、总氮、叶绿素、高锰酸盐指数和透明度等5项,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参见水利部水文局印发的水文质[2002]102号文附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规定的表格形式和内容填报表17和表18。

(3)省界水体水质:评价目的是监督控制排污总量,为仲裁省际水污染矛盾提供依据。评价项目、标准和方法与河流水质评价相同。要求各流域机构填报表19。

2、地下水水质指地下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特征和性质。主要评价对象为北方平原浅层地下水开采区。评价项目为pH、总硬度(以CaCO3计)、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铁、锰、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氟化物、氰化物、汞、砷、镉、铬(六价)和铅共18项。评价标准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评价方法采用单指标评价法,评价结果用分类观测井数及其代表面积表示,并以III类水质标准值为界限给出主要超标项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规定的表格形式和内容填报表20。

(九)用水指标分析计算

1. 在经济社会资料收集整理和用水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分析计算综合用水指标和单项用水指标,既可检查供用水量统计数据的合理性,又能为评价节水水平和用水效率提供定量依据。

2.综合用水指标采用人均用水量和万元GDP用水量两项指标。GDP采用当年价格。

3.单项用水指标根据用水特性不同,分为农业用水指标、工业用水指标、城镇公共用水指标、居民生活用水指标和牲畜用水指标等,逐项进行分析计算。

(1)农业用水指标按农田灌溉、林果地灌溉、草场灌溉和鱼塘补水分别计算,用亩均用水量表示。对于农田灌溉还要细分为水田、水浇地和菜田,分别计算用水指标。

(2)工业用水指标按火(核)电工业和一般工业分别计算,用万元工业增加值的用水量表示,并计算工业的万元增加值耗水量。工业增加值采用当年价格。

(3)城镇公共用水指标大体相当于第三产业的用水指标,用城镇人均公共用水量或第三产业万元增加值的用水量表示。城镇人口和第三产业增加值采用“统计年鉴”中的数据,第三产业增加值按当年价计。

(4)居民生活用水指标按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别计算,用人均日用水量(升)表示。

(5)牲畜用水指标以头均日用水量(升)表示,按大、小牲畜分别计算。

4.全国汇总按水资源一级区和省级行政区计算用水指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实际需要,按水资源三级区(或二级区)和地级行政区分析计算有关用水指标。

(十)重要水事摘登

1. 摘要选录当年发生的重要水事活动,在水资源公报中发布,以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中央、国务院对水利、水资源工作提出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重大举措。

(2)各大流域或地区发生较为突出的干旱、洪涝灾害和水污染事件。

(3)全国各地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配置、节约、保护等方面实施的重要举措和取得的主要成绩。

2.要求各流域机构按上述内容及时报送文字材料,由水利部《中国水资源公报》编辑部汇总编写,并报《中国水资源公报》编委会审阅。

表1 年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区经济社会指标

续表1 年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区经济社会指标

注 1. 城镇人口按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采用的统计口径;国内生产总值及工业增加值按当年价格计。

2.“国有及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指全部国有工业及年销售收入达到或超过500万元的非国有工业中的一般工业增加值,不包括电力工业增加值;

“规模以下”的工业增加值指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非国有工业的工业增加值。

3.菜田面积指一年都种植蔬菜的灌溉面积,不包括轮种蔬菜的面积。

4.林果灌溉面积包括经济林、果树和苗圃的灌溉面积,草场灌溉面积包括人工草场、饲料基地和天然草场的灌溉面积,鱼塘补水面积指需要人工补水的鱼塘面积。

5.耕地面积以1996年国家土地管理局公布的详查口径为准。

13

表2 年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区年降水量

表3 年省(自治区、直辖市)代表站月、年降水量单位:毫米

14

表4 年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区地表水资源量

表5 年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水文站月、年径流量

15

表6年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区地下水资源量水量单位:亿立方米

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区地下水资源量水量单位:亿立方米

续表6年

2. 南方地区可以简化,只填(1)、(3)、 (4)、(6)、 (7)、 (8)、 (13)、 (14)、 (15)等9项,各项的关系是:(6)=(1)+(3);(7)=(6); (13)=(8);

(14)= (4);(15)=(7)+(13)-(14)。

16

表7年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区水资源总量水量单位:亿立方米

注1.计算面积按地表水资源评价面积填报。

2.北方各省级行政区填报表中(1)~(7)项,不同类型分区的各项关系是:山丘与平原混合区,(6)=(2)+(4)-(3)-(5),(7)= (1)+(6);单一山丘区,(6)= (2)-(3) ,

(7)= (1)+(6);单一平原区,(6)= (4)-(5) ,(7)= (1)+(6)。

3.南方各省级行政区填报表中(1)、(6)和(7)项,不同类型分区的各项关系是:山丘与平原混合区,(7)= (1)+(6);单一山丘区,(7)=(1);单一平原区,

(7)=(1)+(6)。

4.表中北方地区的第(5)项和南方地区第(6)的估算方法参见本技术大纲文字部分。

17

表8 年省(自治区、直辖市)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

注 1. 年末蓄水量用下年1月1日8时蓄水量代替。

2. 总库容≥1亿立方米为大型,总库容1~0.1亿立方米为中型。

18

表9 年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

注 1. 水位变幅系指本年末地下水位与年初地下水位的差值。

2. 当本年末地下水埋深小于年初埋深时,水位变幅和蓄水变量为正值,反之为负值。

3. (4)=(1)×(2)×(3);(8)=(5)×(6)×(7);(12)=(9)×(10)×(11);(13)=(4)+(8)+(12)。

表10 年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原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

注 1. 漏斗性质指浅层潜水漏斗或深层承压水漏斗,填“浅”或“深”即可。

2. 年末与年初相比,面积、埋深增加为正值,减小为负值。

19

表11 年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区供水量单位:亿立方米

注 1. 跨流域调水指无天然河流连系的水资源二级区之间的水量调配(不包括支流之间的水量调配)。

2. 长距离输水损失指省级行政区间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水源取水口至收水口之间的输水损失。

3. 混合开采井的开采量,根据当地情况按比例划分为浅层淡水和深层承压水,并在备注中说明。

4.海水直接利用量不计入总供水量中。

表12 年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区用水量单位:亿立方米

20

2017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大纲)

2017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盖章) 重点任务: 所属地区: 推荐单位: 填报时间: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第一部分:承担单位和项目基本情况表 承担单位基本情况表

项目基本情况表

第二部分: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 包括项目背景、目的、意义和主要目标。此部分应明确体现项目所符合的年度重点任务的具体内容。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二、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法人所有制性质、主营业务;近三年来的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固定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承担单位股份构成及主要股东概况,单位组织架构,项目主要人员基本情况;项目单位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及规划,工艺装备水平,销售情况及在行业中地位,取得成果与社会效益,技术研发机构,近三年研发投入等。 三、项目建设必要性 重点是细分产品市场及重点装备、重点工程的需求情况(区分国内和国外),产品技术水平、技术来源和发展前景,国内外竞争对手情况。在产品生产纲领表中列出具体产品的型号、技术指标和生产规模。 四、项目建设方案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规模、地点,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工程方案及其合理性,重点设备用途、产品工艺及解决关键问题说明,需描述采用的工艺技术路线与技术特点,设备选型,并需附设备明细表(含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及价格),对于重大关键设备需进行设备单项论证。 项目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以及与产业上下游相关单位合作方案。 五、项目建设进度 项目开工时间,项目建设(土建、设备购置等)进展情况,当前形象进度,是否存在影响项目按计划实施的情况和问题,预计完成时间等。以前承担国家投资项目完成或进展情况,以及与本项目的关系说明。 根据项目总体进度,列出年度实施进度及年度实施目标。 六、资金筹措及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投资使用方案和资金筹措方案;按国家相关标准列出投资估算表(按工程费用、其他费用、预备费、建设期利息、铺底流动资金等细项列出),内容要全面,取费要合理。 七、财务经济效益测算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包括内部收益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等指标的计算,实际生产纲领和投入产出进行科学计算。

模板方案编制大纲

模板方案编制大纲

一、编制依据 序 号 项目内容 1 ×××工程图纸 2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4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5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6 《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7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8 《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 9 《混凝土结构工程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10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 11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JGJ/T185-2009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77号) 14 根据该工程的创杯要求,可增加相应的规范或者验收标准 二、工程概况 1.设计概况 1 建筑规模总建筑 面积 地下每 层面积占地面 积 标准层 面积 2 层数地下地上 3 建筑层高B1 B3 B2 B4 非标层标准层 4 结构形式基础类型结构类型 5 地下防水结构自防水材料防水构造防水 6 结构断面 尺寸 基础底板厚度 外墙厚度 内墙厚度

主要柱断面基础梁断面楼板厚度 7 楼梯结构形式 8 坡道结构形式 9 结构转换 层 设置位置 结构形式 1 0 施工缝设置 1 1 钢筋类型 预应力 非预应力 1 2 水电设备情况 1 3 其他 2.模板工程概况 2.1本工程为结构。结合工程特点、质量要求,遵循“安全性、经济性、实用性”的原则,根据不同结构部位的特点确定相应的模板及支撑体系。 2.2模板类型的选择:根据不同结构部位的特点确定相应的模板类型。 序施工部模板选型加固及支撑体系

标准规范编制通用技术经验路线

标准规范编制通用技术路线 (初稿)

该项目将紧密围绕各级****业务信息系统的建设,集中精干技术骨干、充分发挥行业专家智慧,以某部****业务管理政策法规为指导,以某部****业务管理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及标准规范体系为基本依据,充分了解掌握****业务管理系统建设运行维护中各环节的具体内容,系统全面分析整理****业务管理系统涉及的标准规范,参照某部及行业标准管理办法,严格落实各标准规范的直接技术负责人,成立咨询组,依照进度安排对各技术标准规范内容细致审查讨论,采用专家咨询、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标准规范进行充实完善,并与不同级次****业务管理部门对标准规范初步成果进行深入交流、试点应用,从而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业务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具体技术路线有以下几点: (1)紧密围绕项目需求,有的放矢。承担单位在参与****业务管理建设已有基础上,进一步对各级****业务管理建设项目需求、****业务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建设的运行维护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详细分析****业务管理建设要求,做到有的放矢、全面准确地编制标准规范。 (2)集中优势专业队伍,强项发挥。承担单位将联合各协作单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团结强大的专业技术队伍参与标准规范编制,对标准规范按主要内容进行分门别类落实到具体完成单位及负责人,发挥各专业人员的丰富工作经验及专业知识,发挥利用技术强项,编制各部分内容。 (3)统筹安排任务进度,环节落实。通过系统研究、专家咨询等方式为编制标准规范提供指导;对需要编制的标准规范内容进行统筹安排,详细制定实施时间进度安排,循序渐进完成各标准规范。 (4)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及时更新。在标准规范编制建设过程,密切关注****业务管理系统涉及的各专业门类标准规范建设情况。 (5)分阶段设定节点,稳扎稳打。按照制定初稿、讨论稿、审查稿,每一阶段成果详细向专家汇报,召开专家咨询会,充分参考专家意见,修改完善阶段成果,为下一步工作打下扎实基础,不同阶段各咨询会议讨论内容有技术方案及工作大纲、初步提出的标准规范初稿、讨论稿审查稿等。 总体技术路线流程见以下框图,从系统调研、资料收集至提交研究成果的各环节,均需要系统分析详细研究,循序渐进逐步形成各标准规范。

中国水资源公报2009

2009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2-04-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2009年,我国气候异常,一些地区降雨之多、台风之强、旱情之重为历史 罕见。旱情来得早、去得晚、范围广、影响大,特别是冬麦主产区年初的冬春连旱,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东部的夏伏旱,江南大部、华南大部和西南局部的秋冬连旱,对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全年有9个台风在我国沿海登陆,发生强风、暴雨、高潮同时出现的最不利形势。受多次大范围、高强度降雨过程影响,全国有210多条河流相继发生超警戒水位以上洪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水利部门坚持以人为本,超前部署,科学决策,精心调度,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全力以赴,广大军民奋力抗灾救灾,最大程度地减轻了洪涝干旱台风灾害损失。 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国家把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 设作为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领域。各级水利部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决策部署,保持了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劲势头。扩大内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强力推进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三大任务,涉及民生的水利问题加快解决;为应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用水效率不高、水污染严重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一大批重点水利工程开工建设,创近年来新开工大型水利工程数量历史新高;水利法制建设稳步

推进,依法治水、科学管水能力不断提升。水利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 2009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591.1mm,折合降水总量为55965.5亿m3,比常年值偏少8.0%。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6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北方6区)面平均降水量为315.7mm,比常年值偏少3.8%;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4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南方4区)面平均降水量为1079.7mm,比常年值偏少10.0%。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海南和青海偏多程度约30%;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少的有22个省(自治区),其中北京和云南偏少约25%。 地表水资源量 2009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3125.2亿m3,折合年径流深244.2mm,比常年值偏少13.4%。从水资源分区看,北方6区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少13.1%;南方4区比常年值偏少13.5%。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比常年值偏少的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黑龙江、上海、青海、海南偏多程度在23%~56%之间,江西、吉林、云南、河南、福建、内蒙古、宁夏偏少程度在25%~37%之间,山西、辽宁、河北、北京偏少程度在45%~62%之间。 2009年,从国境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为154.9亿m3,从我国流出国境的水量为5193.3亿m3,从我国流入国际边界河流的水量为1090.7亿m3,全国入海水量为13960.9亿m3。

深圳市城市规划编制技术规定

深圳市城市规划编制技术规定 (送审稿) 深圳市规划国土局 深圳市城市规划研究所 一九九八年八月

编制说明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深圳市政府于1998年7月1日正式颁布了《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以下简称《规划法》)为基础,根据深圳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总结了深圳十几年城市规划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成果,并借鉴了香港城市规划的成功经验,初步确定了以市场为导向、以规划立法为手段、以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科学化和法制化为目标的五层次规划体系。期间,为配合《条例》制订与实施,市规划国土局规划处于1997年7月委托我所着手《深圳市城市规划编制技术规定》的编制工作,经过一年的研究,于1998年7月基本完成初步成果,以下就本次工作的基本思路及存在的问题作简要说明。 一.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以下简称《编制办法》)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4.《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 二.结构体系的比较分析 深圳市的城市规划体系自上而下划分为五个层次,分别为:全市城市总体规划、次区域规划、分区规划、法定图则及详细蓝图。与《规划法》所规定的规划阶段相比较,全市城市总体规划、次区域规划实质上均属于总体规划范畴;分区规划与《规划法》的分区规划基本一致,但作为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在内容深度及重要性上均有所加强;法定图则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在控制层次上相同,但在具体内容、表达方式及编制审批程序上有较大差别;详细蓝图基本类同于修建性详细规划,但主要作为规划管理的内部工作图则,较为偏重于对城市设计及工程规划的控制与引导。 次区域规划层次的增加,缘于深圳城市发展的客观需求。十几年来深圳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已不仅仅局限于特区内,特区外围已进入高速城市化的进程。1993年,原宝安县撤县建区,全市城市总体规划将规划区范围扩展到全市域,但由于特区内外在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水平上的巨大差异,许多问题很难在一个层面上解决,因

项目实施方案(初步设计)编写大纲

实施方案(初步设计)编写大纲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建设背景 从区域发展及企业自身发展角度简要阐明项目提出的的主要依据及理由。 1.2 建设规模及产品(或经营)方案 如种植项目之种植面积、作物种类、产量等;畜禽养殖项目之畜(禽)舍面积,养殖种类,畜禽存栏数、出栏数等;加工项目之车间面积,年生产能力等;流通类项目之库容、配送能力等。 1.3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 预期实现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1.4项目设计依据和设计范围 第二章工艺设计 2.1 工艺技术方案 2.1.1项目工艺技术选择的原则或路线 2.1.2项目工艺技术方案 2.1.3工艺流程说明 包括工艺流程框图、各工艺环节的技术参数或说明。 2.1.4 工艺技术可靠性和可得性 阐述所选工艺技术的先进性、成熟性、可靠性及经济实用性。2.2 设备方案

2.2.1 设备选型 根据项目类别、工艺技术要求、建设标准选择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阐述拟选工艺设备和附属配套设备的依据和理由。 2.2.2 设备清单 编制仪器设备清单,将已有和新增分别列表;仪器设备清单内容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及主要技术参数说明等。 2.2.3 设备来源 第三章建筑、结构设计 3.1 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 3.2 设计范围 3.3 设计内容及主要建筑(构筑物)清单 3.4 总图布置及主要技术指标 第四章给排水、采暖及通风设计 4.1 给排水、采暖及通风设计方案 4.2 给排水、采暖及通风建设内容 第五章电气设计 5.1 电气设计方案 含供电、电力、照明、防雷接地设计等。 5.2 电气设施设备建设内容 第六章农业生产措施及基础设施设计 6.1 基础设施设计

信息化项目建设方案编制大纲

信息化项目建设方案编制大纲 第一章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 2.项目责任人 3.项目建设的背景及依据 要求:建设背景应说明项目的由来和建设原因以及与相关规划的关系。须摘要列举相关文件中与本项目有关的文字,并将文件全文作为附件报送。 4.项目建设目标、内容、建设周期 5.项目效益、项目风险与对策 要求:对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提出完成该项目的主要风险和相应的对策。 6.投资概况 要求:如有配套资金需说明其来源和金额。 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及需求分析 1.项目建设必要性 2.建设目标需求分析 要求:从业务、功能等方面说明项目建设的预期目标并与现状进行对比。根据建设目标,列出作为本项目验收的标准、具体指标和内容。 3.业务功能、业务流程、业务量分析 要求:列举并描述系统将要实现的各项业务功能。画出系

统支持实现的业务流程图,说明对原业务流程的优化情况。根据实际情况测算系统运行时将达到的业务量。 4.信息量分析与预测 要求:通过分析系统应用范围、高峰时段的用户数、系统的交易量和主服务器所需的TPC-C值;得出网络数据流量峰值、高峰时段平均系统交互量和系统存储量。 5.系统功能与性能需求分析 要求:结合新的业务需求,分析系统需要具备的功能和性能,列举具体的性能指标。 第三章项目设计方案 1.建设目标、规模与内容 要求:从业务、功能和效益等方面说明项目建设的预期目标并与现状进行对比。如分期建设的,说明项目总体目标和分期目标,总体建设任务与分期建设内容,着重说明本期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2.标准规范建设内容 要求:本项目建设采用或需建立的有关规范和标准,包括数据标准和与建设内容有关的各类标准。 3.数据分析和数据库设计 要求:分析数据产生、处理和存储的全过程。数据库设计须有数据内容分析、数据量分析、输入输出分析及数据库选型分析。

7、技术标编制流程、标准 (2).doc

技术标编制流程、标准 1 标准化制度索引栏 2 技术标书编制流程 中南集团标准化制度索引栏 标准类别管理类编号 适用范围建设产业集团发布日期2013-6-15 编制部门建设产业集团技术投标部编写人魏国伟执行部门建设产业集团技术投标部、各子分公司技术科

3 流程角色职责分工 (1)投标部经理:1)研究投标策略,负责整个投标过程的组织安排;2)牵头组织分工标书编制、评审工作,负责标书的扎口管理和提交;3)对失标工程组织人员进 行分析和总结;4)编制一套规范、美观而系统的标书标准;5)做好各项投标项 目的档案工作 (2)投标部主管:1)协助投标部经理做好技术标书编制的协调安排工作;2)负责各专业公司技术标书编制的扎口管理工作;3)参与重大工程技术标书的编制工作, 组织做好技术标书的评审工作;4)负责技术标投标方案库和标书库的建立;5) 研究技术标投标策略、总结中标、不中标的原因,提高投标成功率。 (3)投标部专员:1)负责技术标书的编制,协助技术投标主管协调各专业工程技术标书的编制;2)收集标杆企业技术标文件,建立标书库,提高本公司技术标书的编 制水平;3)参与技术标投标方案库和标书库的建立;5)研究技术标投标策略、 总结中标、不中标的原因,提高投标成功率。 4 工作行为步骤说明 (1)获取并详细阅读招标文件 1.1招标须知:了解招标工程初步概况,如工程名称、要求开竣工日期、质量标准、招标方、现场踏勘时间、陪同踏勘人及联系方式、投标截止时间等信息。 1.2了解招标范围,甲方直接分包或指定分包内容,需要专业分包及配合工作内容。 1.3了解技术标编制要求,如技术标包含内容及其前后顺序,技术标文字、图表、分章节要求格式,特别是公开竞标的暗标工程。 1.4仔细研读评标办法,对评分占比权重大的、非常规类的特殊要求项目加强重视,在标书中有明确侧重进行编制。 (2)投标准备工作 2.1与商务标人员共同召开投标准备会,明确人员分工,各项工作内容初步完成时间。 2.2熟悉图纸,了解工程设计意图,建筑、结构、机电、装饰装修等设计概况,根据设计图纸、招标文件和周边环境等找出工程施工难点和控制重点,制定初步施工方案框架,提出招标文件及图纸疑问。 2.3、了解招标工程涉及的当地规范、图集及地方性文件、规定等;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了解地勘报告。 (3)踏勘工程场区 3.1了解场区周边建筑物情况、道路情况、居民居住情况以及其他特殊类建筑等,如加

200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0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08-10-13 2007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水利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着力解决水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水利事业保持了投资加大、建设加快,基础增强、管理加强,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2007年,我国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水旱灾害呈现先旱后涝、旱涝急转和旱涝并发的局面。淮河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流域性大洪水,台风前少后多强度大,山洪灾害频发,城市暴雨内涝严重。北方大部及南方一些地区发生冬春连旱,江南、华南等地发生严重夏伏旱,旱情主要发生在粮食主产区和作物生长关键期,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影响程度深。面对严重的水旱灾情,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务院有关部门周密部署,受灾地区干部齐心合力,军民团结一致,夺取了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 2007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10.0mm,折合降水总量为57763亿m3,比常年值(多年平均值,下同)偏少5.1%。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六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北方六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317.9mm,比常年值偏少3.1%;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四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南方四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1128.4mm,比常年值偏少6.0%。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山东和甘肃分别偏多13.8%和11.5%;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少的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内蒙古、江西、黑龙江的偏少程度超过20%,北京、广西、河北、湖南、广东、天津偏少15%~10%。

建筑工程详细蓝图编制技术规定

建筑工程详细蓝图编制技术规定 1 总则 1.0.1为统一市详细蓝图编制的内容和深度,实现详细蓝图编制的标准化、规范化和 法制化,依据国家、省、市有关规范和标准,遵照《城市规划条例》及《城市 规划标准与准则》(以下简称《规划标准与准则》)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编制技 术规定。 1.0.2详细蓝图是指在已经批准的全市总体规划、次区域规划及分区规划和法定图则 的指导下,对规划区内用地在功能方面(包括土地利用性质、开发强度、公共 配套设施、道路交通、市政工程)和形体环境方面(城市空间组织、建筑形态 和景观环境等)做出详细的控制规定的规划控制图则。重点是对法定图则所确 定的各项指标进一步深化和落实,并对规划区空间形态提出详细的设计控制要 求。 1.0.3详细蓝图经批准后作为城市建设的政府内部管理图则,是确定建设项目选址方 案和下达规划设计要点的重要设计依据,其目的是对下层次的总图设计和工程 设计进行指导和控制。 1.0.4按照详细蓝图的编制对象和编制范围的特点,详细蓝图可划分为A、B两类, 各类详细蓝图在编制内容和深度方面有所不同。 A类:包括城市重点地区、近期建设地区(新建/改造)、多功能的综合区和单一功能的产权分散区,以及在法定图则中因条件不成熟,需进行深入研 究再确定土地利用的用地。 B类:上层次规划条件已确定、有明确开发意向的用地。 其它未包括在上述范围的情况,可根据实际需要纳入A类或B类。 1.0.5城市规划区内的详细蓝图的编制均应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1.0.6本规定未包括的内容,除应遵守《规划标准与准则》外,还应符合现行有关法 律、法规和其它规范性文件的规定。 1.0.7 本规定的解释权属城市规划委员会或其授权的部门。 1

温泉度假村PPP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大纲)

温泉度假村PPP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PPP项目实施方案是指政府为实施PPP项目编制的计划性文件,由于PPP项目涉及的政府部门较多,专业性较强,实施周期漫长,为保证PPP项目的顺利实施,政府或其授权主体有必要针对PPP项目拟定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的内容逐步推进PPP项目的实施。 根据《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或政府部门可以根据经济社会情况发展需求,以及有关法人和其他组织提出的特许经营项目建议等,提出特许经营项目实施方案。”因此,项目实施方案一般是由政府确定的行业主管部门或政府授权部门负责编制。而实施方案的内容,参考《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特许经营项目实施方案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一)项目名称;(二)项目实施机构;(三)项目建设规模、投资总额、实施进度,以及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标准等基本经济技术指标;(四)投资回报、价格及其测算;(五)可行性分析,即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和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效率的分析估算等;(六)特许经营协议框架草案及特许经营期限;(七)特许经营者应当具备的条件及选择方式;(八)政府承诺和保障;(九)特许经营期限届满后资产处置方式;(十)应当明确的其他事项。”虽然特许经营属于PPP模式的一种比较特殊的操作模式,但其规定项目实施方案的内容涵盖了PPP项目实施方案的基本内容。即实践中PPP项目实施方案一般包括项目概况、风险基本分配框架、项目运作方式、项目合作期限、交易机构、合同体系、监管架构及采购方式选择等内容。

实施方案框架 一、温泉度假村PPP 项目概况 (一)温泉度假村PPP 项目基本情况 (二)温泉度假村PPP 项目经济技术指标 (三)温泉度假村PPP 项目公司股权情况 二、温泉度假村PPP 项目风险分担与利益共享 (一)风险分担 1、政策风险 2、汇率风险 3、技术风险 4、财务风险 5、营运风险 6、环境风险 7、社会风险 8、法律风险 9、不可抗力风险 (二)利益共享 三、温泉度假村PPP 项目运作方式 实践中,常见的项目运作方式包括委托运营、管理合同、建设-运营-移交、建设-拥有-运营、转让-运营-移交和改建-运营-移交等

《规程》编制规范

主题:《作业规程》的编制规范编号:SJ-005 解释修订:公司生产技术部总工程师:刘巍 页数:27 页日期:20070418 《作业规程》是规范采掘工程技术管理、现场管理、协调各工序、工种关系,落实安全技术措施、保障安全生产的准则,是中能公司及煤矿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法律、法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具体体现。因此编制好煤矿采、掘《作业规程》,是矿井正规作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必须高度重视。 煤矿安全生产的重点在采煤、掘进工作面。事故发生的原因,往往与作业规程不规范、内容不完善、程序缺失、责任不明确、技术措施针对性不强、不能正确指导现场施工有关。因此制定《作业规程》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我们公司管理人员来自全国各大煤矿企业,开采条件不同、采掘方法和工艺不同,故原使用的《作业规程》在编制上存在一定的差别。为了使《作业规程》更加具有先进性、规范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使《作业规程》的编制更加全面严密,指导现场科学合理地组织生产,保证从源头上消除事故隐患,保证技术管理工作的严肃性,提高技术管理整体素质,实现《作业规程》编制、审查、批复、宣贯、复查、总结全过程管理。特编制此编制规范。 适合范围:陕西中能煤煤田有限公司榆阳煤矿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的《作业规程》编制。 一、《作业规程》的标准

《作业规程》能贯彻有关技术政策和先进技术,并能结合实际,指导现场工作;从编制审批到贯彻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并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每月进行一次复查,并有复查意见;《作业规程》中对支护设计有根据矿压观测地质资料、科学计算,对支护方式、支护强度的选择要有科学依据;工作面有初次放顶、收尾及过地质构造带专项措施。综采有切眼安装和撤面的顶板管理专项措施。 二、一般规定 榆阳煤矿总工程师对生产技术管理负全面技术责任。 《作业规程》的编制严格按原煤炭部(86)煤字第633号文件《关于回采、掘进作业规程技术管理的规定(试行)》的规定和“蒲白煤电有限责任公司《采掘进作业规程编制规范》”执行。 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必须编制《作业规程》。 采区开采前,生产技术部门必须编制采区设计。采煤工作面回采前必须编制作业规程,情况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修改作业规程或补充安全措施。 编制《作业规程》前,生产技术部门必须提交本工作面地质报告、采区设计,机电部门提供设备装备情况。 《作业规程》的编制,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各工种操作规程》、《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等规定,凡引用《煤矿安全规程》条文时,要写出原文,不得省略。 《作业规程》的编制要从生产实际出发,遵循有理、有利、有序的原则,突出安全防范重点,做到技术先进,数据要准确,有利于

中国水资源公报2002

水利部二○○二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2002年,新时期治水思路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完善,水利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施行,标志着我国依法治水、依法管水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历史性地由规划阶段转入实施阶段,长江干堤加固工程基本完工,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成功,标志着防洪减灾和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饮水解困、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水土保持取得新成绩,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水价改革等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水的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并取得成效,水资源统一调度、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水功能区划、生态环境补水以及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等工作,将进一步推进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 2002年,我国南方和西北内陆河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偏多,北方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偏少。海河、辽河、黄河来水遭遇特枯。南四湖几近干涸,京杭运河济宁段断航50天,辽河干流断流158天。现将2002年的水资源量、蓄水动态、供用水量及江河湖库水质等情况公告如下: 一、水资源量 2002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60毫米,折合降水总量62610亿立方米,比常年(多年平均)多3.2%。北方五个流域片(松辽河、海河、黄河、淮河、内陆河)降水量比常年少4.8%(其中海河片比常年偏少26.0%),南方四个流域片(长江、珠江、东南诸河、西南诸河)降水量比常年多7.2%。在各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偏少的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偏少20%以上的有山东、天津、北京、河北、辽宁;比常年偏多的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偏多20%以上的有新疆、湖南、上海、江西。 2002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7243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287毫米,比常年多4.2%。北方五个流域片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偏少27.5%(其中海河片比常年偏少72.4%),南方四个流域片则偏多10.8%。在各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偏少的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偏少50%以上的有天津、山东、河北、北京、辽宁、山西;比常年偏多的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偏多50%以上的是上海和湖南。2002年从国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为278亿立方米,从国内流出国境及流入国际界河的水量共6705亿立方米,入海水量为17693亿立方米。 2002年全国地下水资源量8697亿立方米,大部分与地表水资源量重复,不重复的只有1012亿立方米。将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中的不重复量相加,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255亿立方米,比常年多2.9%,其中北方五个流域片水资源总量4158亿立方米,比常年少22.4%,南方四个流域片24097亿立方米,比常年多9.0%。全国产水总量占降水总量的45%,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量29.8万立方米。 二、蓄水动态 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对全国3093座大中型水库统计,2002年水库年末蓄水总量1970亿立方米,比年初蓄水量增加41亿立方米。在九大流域片中,黄河片、海河片和松辽河片分别减少77亿、17亿和16亿立方米,长江片、淮河片和东南诸河片分别增加83亿、46

实施方案编写提纲

实施方案编写提纲 一、目的意义 从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效能和综合竞争力、培育服务品牌等方面分析标准化工作对试点单位的意义。 二、现状和发展基础 1.现状和基础:简述本行业目前的管理经营及发展模式、本单位在行业中的情况及影响、主要经济指标、标准化工作基础、管理和服务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2、发展面临的问题:重点阐述需要标准化解决的问题。 三、总体思路、原则和目标 1.总体思路 2.基本原则 3.主要目标 (1)总体目标:从标准体系建立、标准制修订数量和级别、标准覆盖率、标准实施率、顾客满意度、标准化人员培训、信息管理、评价改进等方面,提出2年试点的总体目标。 (2)阶段性目标:按年度写阶段性目标。

(3)主要指标:合理设定体现标准化试点成效的、可量化的指标。 四、主要任务 根据《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实施细则》的要求,按照可复制、可学习、可推广的原则,对标准化试点工作进行总体设计,从建立试点工作领导机构、构建标准体系、标准制修订、标准化宣传与培训、标准实施、标准实施评价与改进、创建服务品牌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任务,推进标准化试点工作。 1、标准体系构建方面。应根据GB/T 24421系列国家标准的要求和服务提供的实际需要构建科学合理、层次分明、满足需要的标准体系框架,给出适用于试点单位的标准明细表,列出急需的标准制修订项目。 2、标准制修订方面。应围绕顾客需求,结合管理服务实际,确定标准化对象,确定需要制修订的有关标准。 3、标准化宣传与培训。应提出宣传与培训的计划、范围、形式、次数、人次、教材等。 4、组织标准实施方面。应制定实施方法和措施,确保纳入标准体系表的所有标准,尤其是服务提供过程每个环节的标准得到实施。 5、标准实施评价与改进方面。应建立标准实施情况的

2010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2-04-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2010年,我国西南五省区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干旱,长江上游、鄱阳湖水系、松花江等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滑坡泥石流灾害,海南、四川两省遭遇历史罕见的强降雨过程,全国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遭遇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和水利部超前部署、科学防控,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广大军民顽强拼搏、团结奋战,成功抗御了西南地区特大干旱,有效应对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减轻了灾害损失。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明确提出要下决心加快推进水利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地位,以及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广大水利干部职工迎难而上,顽强拼搏,为水利科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解决了大量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如期完成专项规划内的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加快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水利发展成果惠及亿万人民群众。着力推进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节水型社

会建设试点工作取得成效,水资源调度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太湖流域水功能区划》获得国务院批复,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公布,水利事业快速发展。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 2010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95.4mm,折合降水总量为65849.6亿m3,比常年值(多年平均值,下同)偏多8.2%。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6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北方6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为365.8mm,比常年值偏多11.5%;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4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南方4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为1280.2mm,比常年值偏多6.7%。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新疆、辽宁和吉林等3省(自治区)偏多程度大于30%;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少的有11个省(自治区),其中天津、北京和重庆分别偏少18.2%、12.6%和10.6%。 地表水资源量 2010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9797.6亿m3,折合年径流深314.7mm,比常年值偏多11.6%。从水资源分区看,北方6区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16.1%;南方4区比常年值偏多10.7%。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辽宁和吉林偏多程度大于80%,海南、浙江、江西、福建、河南、安徽和新疆偏多程度在30%~60%之间;比常年值偏少的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北京、河北、天津、山西和内蒙古偏少程度在30%~60%之间。

湖北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

湖北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赤壁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 湖北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 1.总则 1.0.1为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城市建设的有序发展~增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规定。 1.0.2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定为依据~以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范意图为目的~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强化规划设计与管理结合、规划设计与开发衔接~将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的宏观控制要求~转化为微观控制的规划编制层次。 1.0.3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划对象主要是城市近、中期建设地域中的新区,含开发区,或旧城改建地区。其规划成果是城市建设管理、修建设计和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 1.0.4控制性详细规划依法经当地人民政府或其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方能生效。 1.0.5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除应执行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其它有关技术规定。 1.0.6本规定由湖北省建设厅负责解释。 1 ——赤壁市城市规划管理局【胡杰】 赤壁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 2.规划基础资料

2.0.1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对所在城市的建设发展历史、现状及规划等情况作深入调查研究~取得准确的基础资料。 2.0.2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提供编制规划所需要的基础资料。 2.0.3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收集以下基础资料: 2.0. 3.1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对本规划区的规划要求及相邻地段已批准的规划资料, 2.0. 3.2土地利用现状图,1/1000-1/2000,~其用地分类应分至小类和补充细分类, 2.0. 3.3人口分布现状资料:人口密度、人口分布、人口构成等, 2.0. 3.4建筑物现状资料:建筑物用途、产权、建筑面积、层数、建筑质量、保留建筑等, 2.0. 3.5公共设施规划与分布情况, 2.0. 3.6工程设施及管网现状资料及专项工程规划资料, 2.0. 3.7土地经济分析资料:地价等级、土地级差效益、有偿使用状况、开发方式等, 2.0. 3.8所在城市及地区历史文化传统、建筑特色等资料, 2.0. 3.9所在城市气象、水文、地质、地震等自然资料及城市环境质量资料, 2.0. 3.10有关部门对该地区的要求及近期建设项目内容。 2 ——赤壁市城市规划管理局【胡杰】 赤壁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 3.规划内容 3.0.1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编制内容: 3.0.1.1确定有规划区性质、规划、发展方向或目标~划定规划区用地范围~确定规划结构、功能分区、用地布局及用地构成~提出规划控制要求,

实施方案编写提纲及说明

附件7.实施方案编写提纲及说明 一、工作基础 二、任务目标 三、考核指标 四、建设内容 五、进度安排 六、项目投资 七、绩效评价 八、保障措施 附:各参与企业简介 编写说明: 1、工作基础指开展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具备的现实基础,特别是要介绍清楚实施所选择的供应链所具备的工作基础有哪些,在行业中的地位、影响力、市场份额等基本情况。 2、任务目标指本供应链的建设任务、实现目标是什么,包括总体思路、建设原则、总体目标等。 3、考核指标基本要求是重点行业平均库存周转率提高10%以上;供应链综合成本降低20%以上;订单服务满意度(及时交付率、客户测评满意率等)达到80%以上;重点供应商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2%以上;托盘、周转箱等供应链单元标准化率达到80%以

上;供应链重点用户系统数据对接畅通率达到80%以上;单元化物流占供应链物流比例同比提高10%以上;重点企业装卸工时效率(吨/h),指装卸搬运总量(吨)与工时数(h)之比;短途运输车辆周转率(次/天),指单程200公里以内的车辆运输总次数与运输总天数之比;仓储利用率%,仓库实际储存商品所使用面积占仓库可用面积的比例;商贸企业物流费用率%,指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物流成本包含运输、仓储、流通加工、包装、装卸搬运和物流管理费用;共同配送率%,指共同配送量占出库总量(吨或立方)的比例,共同配送含集中配送、统一配送、协同配送、统仓共配、多仓共配、集采共配等先进配送模式。请结合“附件8.流通领域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绩效评价表”有关指标纳入实施方案考核指标体系内。 4、建设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整体供应链如何建,建设什么,链条的总投资,如何衔接配套形成一个完整供应链的;供应链的整合能力和协同效率;各参与企业谁是链主、谁是协同方,如:链主企业、供应商、分销商、物流服务商、技术服务商、与链条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服务商、终端服务商等;参与各方是如何分工的、各自承担的建设任务、考核指标、绩效评价指标,各自投资是多少,以及投资构成等。 5、进度安排指以月为单位,以终为始,倒排工期,将每个月应

施工方案编制大纲

施工方案编制大纲 一、编制说明 包括编制依据、编制目的及适用范围。其中编制依据包括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等。 二、工程概况 结合单项施工技术涉及的水文地质条件、地理环境、交通、水电和施工交叉情况,着重介绍与单项施工方案有关的内容,如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三、单项方案比选 单项施工方案的选定必须进行同深度的方案比选,在满足工程安全、质量、进度及地方颁布的标准化等要求的情况下,突出经济性的比较,重要方案应进行论证确定。 四、施工部署 (1)机具安排 机具需合理安排,区分特种设备及一般设备,同时明确机具施工的范围等,并绘制需要用平面布置图加以表述的内容,如大型机械的布置、机械施工的开行路线、材料堆放场地、材料加工场地等。 (2)施工计划 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根据单项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以横道图或网络图的表现形式来制定,材料与设备计划依据保证施工进度的计划措施(如机械设备组合能力,材料供应、施工现

场条件的改善等)来定制。 (3)劳动力计划 依据劳动力来源安排施工人员,包括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 五、施工工艺流程与技术操作要点 (1)应详述单项工程的单项方案,包括技术参数、工艺流程图、施工方法、施工技术要点。 (2)需要计算的部分如水中围堰、水上作业平台、栈桥、支架、脚手架、挂篮、移动模架、升降式模板、大型起重设备安装拆卸、吊篮、基坑支护、开挖降水、爆破作业等,附设计计算书和设计图纸。 (3)如有技术难题,应包括解决施工技术难题的方法与措施(如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科研攻关等),并可包括提高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措施(如科技进步、四新项目推广应用和选用的工法)。 六、施工控制 检查验收、安全评价、预警观测措施。 七、安全生产管理 包括安全生产目标、文明施工目标、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职责及影响工程质量、安全的风险源分析及相关预防措施等。 八、应急预案及处置措施 包括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人员及职责、应急领导小组主要成员电话、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及其职责、应急预案程序、危险分析及事

平评价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智能插座及类似功能器具智能水 平评价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背景介绍 在智能家居中,插座作为一个提供所有电器设备电能的关键器件,控制的功能毋庸置疑。智能插座通过应用先进的通信和网络技术,将与家居有关的各种子系统系统地连接在一起,可以实现家庭内部信息共享和通信,还可以通过家庭智能网关与家庭外部网络进行信息交换。 截至去年,我国智能插座市场规模达到6555万元,预计未来智能插座市场还将突破1个亿。海外市场更加火热,美国亚马逊上智能插座的火爆更是让行业内做智能插座的电源芯片都卖断了货。据今年3月份的数据显示,与往年同期相比,智能插座搜索指数环比上涨218.8%。 虽然,方便环保的智能插座使消费者对其越来越感兴趣,智能插座的市场需求也已经十分迫切,但是由于市场参差不齐、没有统一标准等种种原因造成目前智能插座市场的爆发受到极大的限制。 随着智能插座市场飞速发展,激烈的竞争让各个智能插座企业翘首期盼一套可以量化评价产品智能性的标准;随着市场上智能插座产品的百花齐放,眼花缭乱的消费者更是急需一个可以帮助其理智、客观地选择智能插座产品的标准。 标准的起草将填补智能插座标准的空白。 2、任务来源 规范智能插座的智能市场的发展,促进企业良性竞争,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由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中家院(北京)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向中国标协提出申请,经立项通过并印发了中国标协【2018】311号文件,项目名称:《智能插座及类似功能器具智能水平评价技术规范》。

3、主要工作过程 市场调研:自2018年6月份起,中家院(北京)检测认证有限公司,邀请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一起进行广泛地市场调研,掌握了目前国内主流品牌的家用智能插座的研究、生产和使用状况,汇总出主要智能功能及用户需求。提出了《智能插座及类似功能器具智能水平评价技术规范》立项申请及标准初稿。 标准立项:2018年12月24日,中国标准化协会印发了,《智能插座及类似功能器具智能水平评价技术规范》中国标协【2018】311号立项文件。 标准讨论:2019年5月15日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中家院(北京)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ABB低压电器有限公司、松下电气机器(北京)有限公司、青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突破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英特曼电工(常州)有限公司、全峰检测技术(杭州)有限公司、杭州涂鸦科技有限公司、杭州鸿世电器有限公司、江苏紫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南京酷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于北京召开了标准编制讨论会。会议中对标准初稿的内容进行逐条探讨,并提出标准修改意见如标准的适用范围、术语定义、评分规则等,同时明确下阶段的工作计划。最终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并向行业征求意见。 4、主要起草单位及起草人所做的工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