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UG8.0直接建模

UG8.0直接建模

UG8.0直接建模
UG8.0直接建模

同步建模UG

我真服了这是同步建模不是建模 基于历史的建模模式 基于历史的建模模式(History Mode)利用一种显示在部件导航器中有时序的特征线性树,建立与编辑模型。这是传统的基于历史的特征建模模式,也是在NX设计中的主要模式。 此模式对创新产品设计的部件是有用的。通过它,可以基于构入草图、特征内的设计意图、预定义的参数和用于建模部件的时序去修改设计的部件。 图1-1所示六角螺母的建模模式是一种基于历史的模式,它是一个相关参数化模型。 1.2 独立于历史的建模模式 独立于历史的建模模式(History-Free Mode)是一种独立于历史的设计方法,进行设计改变是修改模型的当前状态,并用同步关系维护已存在于模型中的几何约束条件。在几何构建或修改时,特征操作历史不被存储,不对一系列特征建立时间顺序的依附。

独立于历史的建模模式提供对基于历史建模的另一种可替换的建模模式,用户可在一个更简单、更开放的环境中快速地设计。 独立于历史的建模模式有如下优势: ?不限制模型中一系列特征操作的时间顺序。 ?同步建模命令允许修改模型,而不管其由来、相关性和建立过程。 ?因为特征操作没有时间顺序,所以也没有特征回放。 ?自由建模模式并不意味着没有特征。在此模式中,某些NX命令, 如孔、倒圆、倒角和同步建模的尺寸命令被处理为“同步特征 (Synchronous Feature)”。可以用与创建它们相同的方式对其进行编 辑。在后续发布的版本中,将添加更多的同步特征。 在独立于历史模式中,基于模型的当前状态,没有一个排列好的特征顺序去建立与编辑模型,仅建立不依附时间顺序结构的同步特征。 同步特征是一个在独立于历史模式中建立和存储的特征。同步特征仅修改局部几何体,无须更新和回放全程特征树。这意味着设计人员可以比在历史模式中更快地编辑特征。 当需要探测设计概念且无须预先规划建模步骤时,独立于历史的模式是非常有用的。对后续设计的修改,如加工时,这种场合下的部件模型可以没有或是缺乏历史,或机械师不想在修改编辑模型时冒风险,它也是有价值的。 在独立于历史的模式中,可以使用许多在基于历史的模式中有效的相同命令。某些命令用于建立局部特征,它们作为一特征集合被列在部件导航器中,独立于任一回放时序。尽管同步特征在部件导航器中看上去类似于基于历史的特征,但编辑它们需要的时间不会随特征列表的增长而增加。当对特征进行编辑时,没有历史反转或回放,这使得模型特征更新的效率显著提高。 利用History-Free Mode可以快速设计和探究新概念,而无须预先计划建模步骤。可以方便地考察询问设计与理念,进行测试和在周围移动对象并删除那些不工作的对象。对于所有导入的或遗留的模型,History-Free Mode是最佳的建模方法,因为这些模型已经没有历史。 History-Free Mode基本上是一种环境,在其中不累积线性历史,没有特征回放。当工作在History-Free Mode中时: ?可以同时使用传统建模命令和同步建模命令。 ???? ?可以利用同步建模命令方便地修改模型,不管它是怎样建立的。 在History-Free模式中,这些命令可以建立与在History模式中一样的特 征,并且显示在部件导航器中。 ?当Face Finder有效时,在命令中利用它可以帮助用户选择要修改 的其他相关面。 ?可以在与建立它们使用的相同的对话框中,通过改变它们的参数, 编辑同步特征。 ?可以在图形窗口中选择局部特征。 ?可以分割体到多个体(例如,利用Extrude和Trim Body命令)。 History-Free模式的特点如下: ?Part Navigator没有Timestamp Mode。 ?仅对产生同步特征的命令建立表达式。 ?没有整体特征更新或特征回放(因为没有历史)。

UG NX6.0曲面造型第9章 同步建模

第9章 同步建模同步建模技术在参数化、基于历史记录建模的基础上前进了一大步,同时与先前技术共存。同步建模技术实时检查产品模型当前的几何条件,并且将它们与设计人员添加的参数和几何约束合并在一起,以便评估、构建新的几何模型 并且编辑模型,无需重复全部历史记录,如图所示。

9.1 常用命令 同步建模命令用于修改模型,而不考虑模型的原点、关联性或特征历史记录。模型可能是从其他软件系统导入的、非关联的以及无特征的。通过直接使用任何模型,NX6.0可省去用于重新构建或转换几何体的时间,如图所示。

9.1.1 移动面 移动面命令可以使用线性或角度变换的方法来移动选定的面(一个或多个),并自动调整相邻的圆角面。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移动面命令可以使得产品更改更加方便、快捷。

9.1.2 实例:移动面 移动面命令的子类型有距离-角度、距离、角度等,本小节以实例的形式进行讲解。 1.距离-角度 2.距离 3.角度 4.点之间的距离 5.径向距离 6.点到点 7.根据三点旋转 8.将轴与矢量对齐 CSYS到CSYS 9.9.CSYS 10.动态

9.1.3 抽取面 抽取面命令可从面区域中派生体积,并接着使用此派生出的体积修改模型。它与移动面命令相似,但抽取面命令是添加、减去或同时添加减去一个新体积,而移动面是修改现有的体积。

9.1.4 偏置区域 偏置区域命令可以偏置现有的一个或多个面,并自动调整相邻的圆角面等。它与偏置面命令相比较最明显的优势在于:使用偏置区域时可使用面查找器选项来达到快速选定需偏置的面,且支持对相邻的面自动进行重新倒圆。

数学建模优秀作品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章程》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参赛规则》(以下简称为“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可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网站下载)。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的,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授权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可将我们的论文以任何形式进行公开展示(包括进行网上公示,在书籍、期刊和其他媒体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发表等)。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A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01034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1. 2. 3.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 (论文纸质版与电子版中的以上信息必须一致,只是电子版中无需签名。以上内容请仔细核对,提交后将不再允许做任何修改。如填写错误,论文可能被取消评奖资格。) 日期:2013 年 9 月16 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赛区评阅记录(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NX7.5同步建模西门子内部90页培训资料

NX75 同步建模Synchronous Modeling

目的 目的 NX 提供你用于修改模型的工具, 不管是否有参数存在。同步建模命令用于修改一模型, 不不管它的由来、相关性或特征历史。 基于本课程完成, 你将能够o: ?使用历史和非历史模式。 ?作用同步建模约束。 ?移动和代替一个模型的面。 ?使用抽壳体, 代替面, 抽壳面和改变壳厚度。 ?在独立于历史模式冲利用横截面编辑功能。 ?利用拖拉面和移动面修改一个模型的面。 ?利用线性, 角度和半径尺寸去修改模型的尺寸。 ?利用考贝面, 偏置区和粘贴面去改模型。

综述

综述 同步建模命令用于修改一模型, 不不管它的由来、相关性或特征历史。 模型可以是从其它CAD 系统读入,非相关的, 设有特征的, 或一本地包括特征的NX 模型。通过直接用任一模型工作, NX 消除浪费在重构或转换几何体的时间。 同步建模主要适用于在由解析面如平面,柱面,锥面,球面和环面组成的模型上。这不必要意指”简单”部件,因为有几千面的模型是这这些类型面组成的。 用同步建模, 设计师使用参数化特征而没有特征历史的限制。

综述 下例仅利用了三个同步建模命令。它们是在一非参数化模型上做的。但同样可以由参数化特征来完成。 1.原来的非参模型 2.用于移动前面与后面增宽皮带轮的拖拉面 3.用于移动皮带沟槽的移动面 4.用于添加一附加皮带沟槽的考贝面。

基于历史与独立于历史的建模模式 当工作在建模应用中时, 你可以是在下列两种模式之一中: ?基于历史的模式 ?独立于历史的模式 基于历史的模式 在基于历史的模式中, 你利用一显示在Part Navigator中有序的特征建立与编辑模型。这是 传统的基于历史的特征建模模式和在NX中主要的设计模式。 对于高度工程部件这种模式是有用的。对利用基于设计意图构入草图,特征中预定义参数 修改的设计部件, 和特征序用于模拟部件也是有用的。 独立于历史的模式 在独立于历史的模式中, 你建立与编辑模型基于它的当前状态, 没有一有序的特征。唯有不依附一有序结构的局部特征被建立。没有存贮的特征操作史和不依附一线性年表。 局部特征是一建立和存贮在独立于历史的模式中的特征。局部特征仅修改局部几何体,不需要更新和回放一全程特征树。这意味你可以编辑局部特征比在基于历史模式中的特征快许多倍。

对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历年成绩的分析与预测

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数学建模竞赛 题目:对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历年成绩的分析与预测 摘要 本文研究的是对自数学建模竞赛开展以来各高校建模水平的评价比较和预测问题。我们将针对题目要求,建立适当的评价模型和预测模型,主要解决对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历年成绩的评价、排序和预测问题。 首先我们用层次分析法来评价广东赛区各校2008年至2011年及全国各大高校1994至2011年数学建模成绩,从而给出广东赛区各校及全国各大高校建模成绩的科学、合理的评价及排序;其次运用灰色预测模型解决广东赛区各院校2012年建模成绩的预测。 针对问题一,首先我们对比了2008到2011年参加建模比赛的学校,通过分析我们选择了四年都参加了比赛的学校进行合理的排序(具体分析过程见表13),同时对本科甲组和专科乙组我们分别进行排序比较。在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先分析得出影响评价结果的主要因素:获奖情况和获奖比例,其中获奖情况主要考虑国家一等奖、国家二等奖、省一等奖、省二等奖、省三等奖,我们采用层次分析法,并依据判断尺度构造出各个层次的判断矩阵,对它们逐个做出一致性检验,在一致性符合要求的情况下,通过公式与matlab求得各大学的权重,总结得分并进行排序(结果见表11);在对广东赛区各高校2012建模成绩预测问题中,我们采用灰色预测模型,我们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得到该校2012年建模比赛获奖情况为:省一等奖、省二等奖、省三等奖及成功参赛奖分别为5、9、8、8(其它各高校预测结果见表10)。 针对问题二,我们对全国各院校的自建模竞赛活动开展以来建模成绩排序采用与问题一相同的数学模型,在获奖情况考虑的是全国一等奖、全国二等奖。运用matlab求解,结果见表12。 针对问题三,我们通过对一、二问排序的解答及数据的分析,得出在对院校进评价和预测时还应考虑到各院的师资力量、学校受重视程度、学生情况、参赛经验等因素,考虑到这些因素,为以后评价高校建模水平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权向量灰色预测模型模型检验 matlab

NX6 同步建模技术培训教程_8

NX6 同步建模技术 第8章成组面、横截面编辑与局部比例 图8-1 同步建模工具条 8.1 成组面 利用在同步建模中的新的成组面(Group Face) 命令,可简单地将一组面编辑成组。 成组面的一些优点是: ?你选择的成组面成为一个Group Face特征的成员组。 ?利用Selection Intent 为组选择面, 或利用Face Finder选项去添加选择那些与已选择面有几何关系关联的面。 ?在你建立Group Face特征后, 可以通过在Part Navigator中用选择特征选择它。

第8章成组面例、横截面编辑与局部比例83 当使用其它命令时,利用Feature Faces选择意图规则或通过在图形窗口中选择它,你可以选择Group Face特征. 8.1.1 成组面对话框与选项 在Modeling、Shape Studio和Manufacturing 应用中在Synchronous Modeling 工具条上选择Group Face或选择Insert→Synchronous Modeling→ Group Face , 显示图8 -2 Group Face对话框。 图8-2 Group Face 对话框 成组面选项描述见表8-1。 表8-1 成组面选项 选择面

第8章 成组面、横截面编辑与局部比例 8.1.2 用Group Face 将一组面编辑成组 用Group Face 一组面编辑成组操作过程如下: 1. 选择Insert → Synchronous Modeling → Group Face . 打开The Group Face 对话框和Face to Group 组, Select Face 选项 激活. 2. 选择要编辑成组的一组面: ? 你可以利用选择意图为组选择面. ? 你可以利用 Face Finder 选项,基于它们与已选择面之间的几何关系, 选择其他面。 ? 面可以是在不同体上, 不必是边缘连接的. 3. 点击 OK 或 Apply 建立Group Face 特征. 8.2横截面编辑 横截面编辑(Cross Section Edit) 是一新命令, 让你通过在草图中编辑它的横截面修改一个实体。 你可以或利用一个平面或一个在路径上的草图建立己存实体的横截面。用在实体上的相交面上双向约束的新草图,打开草图应用。当你修改草图位置和尺寸时,实体也被修改。 在图8-3所示动画中, 通过移动它的横截面曲线,在草图中编辑实体. CD:/Avi/cross_section_edit_anim1.gif

浅谈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新课标下的数学素质归结成为归纳、演绎、建模、创新,但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偏爱归纳、演绎而轻视建模、创新。实际上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科学链:基本背景基础知识基本应用中,我们不能只顾中间而忽略两头。我们既要重视产生基础知识背景的分析,又要重视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转化应用。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真正把握数学内涵,形成全面素质。提高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已越来越为广大教师所重视。但由于教材、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多种原因,学生实际的数学应用意识数学建模能力存在着较大差距。下面我就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数学建模能力谈谈认识。 一、立足实际,多渠道、多层面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数学问题源于现实生活,是从生活、生产实际问题中抽象而来。因而,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的传授中,应尽可能地联系生活、生产实际。 数学概念多是由实际问题抽象而来,大多有其背景,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概念从实际引入,通过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概念,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兴趣。引入正负数概念时介绍古代人们如何用算筹进行计算的故事,引入有序数对时用去电影院看电影找座位的亲身经历,等等,此外应当补充一些有趣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对教材中没有给出的实际问题抽象概念,既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又培养学生对应用问题的兴趣。例如: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可从古代数学家阿尔·花剌子模写的《对消与还原》说起。 二、把握教材,立足课本,为更好培养学生建模能力夯实基础。 要提高学生数学建模能力除了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外,还需要立足课本,夯实所学的基础知识。如果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不及时加以巩固,则提高建模能力根本无从谈起。数学建模能力是学生解答数学问题的一种综合能力。无知便无能,部分学生在建模时所遇到的困难与所学课本知识不牢固直接有关。 三、突破题意阅读关,提高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建模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可见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表现为无从下手、不知所措;思维主题束缚于旧知,苦思而不得突破,在已知与未知之间的鸿沟不能跨越而徘徊不前的情况。而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之一是将实际情况抽象转化为数学问题,即建立数学模型。要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必须突破题意阅读关,捕捉题中的关键信息。由于应用题往往题目较长,久而久之,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因此越来越怕应用问题,逐渐失去解题信心,产生畏惧心理。要解决好上述问题,首先,教师应明确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对所解决的问题把握好难度关。其次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理解题意,获取信息,重视从普通语言到数学语言的翻译过程。在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本质的关键一步不能为学生代劳,要启发学生自己总结数学模型;切忌贪多求快直接给出式子的做法。 三、系统归纳、总结经验,提高学生数学建模能力。 及时系统归纳、总结解题经验是提高学生建模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平常教学中要及时指导学生归纳整理形成能力,进一步消除畏难心理,提高建模能力。

高校数学建模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综述

高校数学建模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综述 一、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的途径 (一)在数学概念的引入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数学的定义、概念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下面以定积分的定义为例,谈谈如何在数学概念的引入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设计如下教学过程:(1)实际问题:a.如何求曲边梯形的面积?b.如何求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c.如何求直线运动时的变力做功?(2)引导学生利用“无限细分化整为零一局部以直代曲取近似一无限积累聚零为整取极限”的微积分的基本思想,得到问题a的表达式。(3)揭示如上定型模型的思维牵连与内在联系,概括总结提高为:不同的实际意义,但使用的方法相同,从求解步骤上看,都经分割一取近似一求和一取极限这四步,从表达式在数量关系上的共同特征,可抽象成数学模型:引出定积分的定义.(4)模型应用:回到实际问题中。数学模型的根本作用在于它将客观原型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便于人们采用定量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a.一根带有质量的细棒长x米,设棒上任一点处的线密度为,求该细棒的质量m。b.在某时刻,设导线的电流强度为,求在时间间隔内流过导线横截面的电量。 (二)在应用问题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在讲解导数、微分、积分及其应用时,可编制“商品存储费用优化问题、批量进货的周转周期、最大收益原理、磁盘最大存储量、交通管理中的黄灯、红灯、绿灯亮的时间”等问题,都可用导数或微积分的数学方法进行求解。概率与统计的应用教学中,“医学检验的准确率问题”、“居民健康水平的调查与估测”、“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不同的药物有效率的对比分析”等实际应用问题都可以用概率与统计的数学模型来解决。在线性代数的应用问题中,可以建立研究一个种群的基因变异,基因遗传等医学问题的模型,使数学知识直接应用于学生今后的专业中,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了数学的应用意识。建模过程给学生提供了联想、领悟、思维与表达的平台,促使学生的思维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进行,随着模型的构造和问题的解决,可以让学生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会科学的方法,逐步形成创新思维,提高创性能力。 二、数学建模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数学建模(国赛)经验汇总

数学建模(国赛)经验汇总 一、竞赛流程 1.组队分工 2.选题 3.查阅文献 6.修改论文 二、经验概述 (一)组队分工 1.数学:分析问题,将问题与数学方法进行联系,建立数学模型;(确定团队对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2.编程:设计求解算法,熟悉常见算法,有编程经验;(通过各类软件对模型进行模拟、求解、检验) 3.写手: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强,能够将建立的模型与求解方法表达清楚。(把握团队前进的方向与进度) (二)选题 数学建模竞赛一共有A/B(本科),C/D(专科)四道题。

(三)查找文献 通过文献资料的阅读可以知道别人在这个方面做了多少工作了,怎么做的工作,取得了哪些进展,还存在什么问题没解决,难点在哪里,热点在哪里,哪里是关键,哪些是有价值的,哪些是无意义的等等等等。

文献查找的主要方式: 书+中外文期刊数据库+学位论文+搜索引擎 (四)建立模型 1.通过查找文献,了解知识背景,并进行知识的收集、组合、创新。 2.掌握各种算法知识:蒙特卡罗算法;数据拟合、参数估计、插值等数据处理算法;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多元规划、二次规划等规划类算法;图论算法;动态规划、回溯搜索、分支定界等计算机算法;最优化理论的三大经典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神经网络算法、遗传算法;网格算法和穷举法;一些连续数据离散化方法;数值分析算法;图像处理算法等。 3.掌握一定的概率统计知识。 4.掌握建模的基本方法步骤。 (五)求解模型 1.掌握各种软件:Matlab(熟练掌握各种模型的实现)、SPSS或R语言(掌握)、LINGO/LINDO(现在用的很少了)、Mathematica(了解即可)、C/C++(基础知识)。 2.多做ACM练习。 (六)论文撰写

同步建模综述

第1章 同步建模综述 【目的】 本章将学习的主要内容如下: ● 同步建模技术。 ● 两种建模模式。 ● 两种建模模式的切换。 ● 同步建模命令及其应用。 当工作在NX 7建模应用(Modeling Application )中时,可以选择基于历史的建模模 式(History Mode )或独立于历史的建模模式(History-Free Mode )。本章主要介绍独立于历史的建模模式及两种建模模式间的切换,同时对同步建模命令及其应用实例进行简要 介绍。 1.1 同步建模技术 同步建模命令用于修改模型,不管它的由来、相关性或特征历史。修改的模型可以是从其他CAD 系统输入的模型,不相关的、无特征的模型,一个用特征创建的本地NX 模型。通过用任一模型直接工作,消除花费在几何体重构或转换上的时间。 用同步建模技术,设计者可以使用参数特征而无特征历史限制。同步建模主要适用于由解析面(如平面、柱面、锥面、球面与环形面)组成的模型,这并不意味是“简单”部件,因为有数千面的模型是由这些类型的面组成的。 如图1-1所示的模型仅利用了3个同步建模命令,它们是在一非参数化模型上做的,但同样可以由参数化特征来完成。 原来的非参模型;用于移动前面与后面增宽皮带轮的拖拉面; 用于移动皮带沟槽的移动面; 用于添加一附加皮带沟槽的复制面

NX7同步建模技术培训教程2 图1-1 非参模型的同步修改

第1章同步建模综述 3 1.2 两种建模模式 1.2.1 基于历史的模式 基于历史的建模模式(History Mode)利用一个显示在部件导航器中有时序的特征线性树建立与编辑模型。这是传统的基于历史的特征建模模式,也是在NX中设计的主要模式。 此模式对创新产品设计的部件是有用的,对利用基于构入草图、特征内的设计意图、预定义的参数和用于建模部件的时序去修改设计的部件也是有用的。 如图1-2所示的六角螺母的建模模式是基于历史的模式,它是一个相关参数化模型。 图1-2 基于历史的建模模式 1.2.2 独立于历史的模式 在独立于历史的模式中,建立与编辑模型基于它的当前状态,没有一个有序的特征。只有不依附于有序结构的局部特征被建立,没有存储的特征操作史且不依附于线性列表。 提示:局部特征是建立和存储在独立于历史的模式中的特征。局部特征仅修改局部几何体,不需要更新和回放全程特征树。这意味着编辑局部特征比编辑基于历史 模式中的特征快许多倍。 当需要研究设计概念而不必预先计划建模步骤时,独立于历史的模式是非常有用的。对下游应用的修改,如加工,这种场合下的部件模型可以没有或是缺乏历史,也可以是机械师不想冒风险修改模型,这种情况下,它也是有价值的。 在独立于历史的模式中,可以利用基于历史模式中可用的许多相同命令,某些命令会建立局部特征,它们列在部件导航器中,如一特征集,独立于任一重放顺序。尽管局部特

数学建模 985高校排名

数学建模作业(三) 985高校排名 姓名: 班级: 学号:

问题提出: 目前高校排名在国内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然而,我么究竟应该用怎样的一套标准来排名才能够得到较公平的结果,才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出不同大学的真正实力呢。在这里,我们希望能够给出一套简洁扼要,行之有效的标准。 模型假设: 为了简化计算,我们做如下几条假设: 排名范围是二十所口碑较好的985高校,具体的大学会在下面列出; 只考虑最重要的四个方面的因素,分别是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校声誉和学校环境。每一个大的因素下面又分出若干 个小的因素; 具体每一项对排名的影响程度我们通过查找权威资料得出; 对数据进行扁平化处理,规定每一项的最高评分是10,并且只能取小于等于10整数; 数学建模: 对于大学排名的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来分析计算。 首先,我们可以建立如下层次模型,

其中,对于每一所985高校来说,上面列出的十一个因素均对其排名有影响。假设这十一个因素分别为x1,x2,x3,x4,x5,x6,x7,x8,x9,x10,x11,不同的x值分别对应上面从左到右这十一个因素,我们最终需要把变量y表示为x的线性组合。 下面来确定权系数: (1)确定第一个分层结构“科学研究”的权系数 网上多方查找后,得到如下权威数据: x1/x2=1,x1/x3=1/2,x2/x3=1/2 得到逆对称矩阵

>> A=[1 1 1;1 1 1/2;1 2 1] A =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0.5000 1.0000 2.0000 1.0000 >> e0=[1/3;1/3;1/3] e0 = 0.3333 0.3333 0.3333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探析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探析 【摘要】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我国现阶段及今后长期面临的重要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应该尤为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不但要通过课堂的主渠道来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发挥多形式的科学创新竞赛的作用来培养大学生获得持续的工作学习能力。本文主要研究数学建模竞赛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借此提出,高校应该满足市场经济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需求,通过搭建各种竞赛平台成为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数学建模;大学生;就业能力 引言 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又称核心能力、就业技能,是一个共通性的名词,被大多数国家采用。对就业能力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08年帕森斯著述的《职业选择》中,帕森斯也因此被称为“职业指导之父”,之后对就业能力的研究在西方国家迅速发展。国外学者对“就业能力”的研究起步较早,并且形成了理论体系,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两个:一个是奈特和约克两位学者从心理学角度构建的在就业能力研究领域被广泛引用的USEM模型;另一个是普尔和斯韦尔提出的就业能力模型,该模型认为,就业能力与自我效能、自信、自尊三个本质要素密切相关。国内学者对“就业能力”的研究起步相对晚一些,随着近几十年来又受到学者和专家的关注,才取得了长足进展。 我国开展了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比较有影响力的有“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 一、研究方法 (一)调研对象 此次调查以材料工程学院2006年到2013年参加数学建模竞赛而获奖的毕业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发放问卷45份,回收问卷38份,有效问卷32份。 (二)调研方法 在研究方式上,采用电话、邮件等联系方式采集数据的研究的方法。本课题将在试调查的基础上,在已毕业的学生中选取部分学生,如学生干部、竞赛获奖者、成绩优秀者等等进行正式调查。 (三)调研内容 本次对学生的工作状态、工作待遇及社会地位、数学建模竞赛对工作的帮助

UG NX6同步建模技术

第1章NX6的建模模式 【目的】 在本章中,将学习: ?NX6的两种建模模式 ?两种建模模式的切换 ?同步技术与同步特征 ?核心的几何学技术 当工作在NX6建模应用(Modeling Application)中时,可以选择两种建模模式之一:?基于历史的建模模式(History Mode) ?独立于历史的建模模式(Histroy-Free Mode) 本章介绍NX6的两种建模模式,即基于历史的建模模式、独立于历史的建模模式以及在两种建模模式间的切换。 1.1 基于历史的建模模式 基于历史的建模模式(History Mode)利用一种显示在部件导航器中有时序的特征线性树,建立与编辑模型。这是传统的基于历史的特征建模模式,也是在NX设计中的主要模式。 此模式对创新产品设计的部件是有用的。通过它,可以基于构入草图、特征内的设计意图、预定义的参数和用于建模部件的时序去修改设计的部件。 图1-1所示六角螺母的建模模式是一种基于历史的模式,它是一个相关参数化模型。

UG NX6同步建模技术培训教程2 图1-1 基于历史的建模模式示例

第1章NX6的建模模式 3 1.2 独立于历史的建模模式 独立于历史的建模模式(History-Free Mode)是一种独立于历史的设计方法,进行设计改变是修改模型的当前状态,并用同步关系维护已存在于模型中的几何约束条件。在几何构建或修改时,特征操作历史不被存储,不对一系列特征建立时间顺序的依附。 独立于历史的建模模式提供对基于历史建模的另一种可替换的建模模式,用户可在一个更简单、更开放的环境中快速地设计。 独立于历史的建模模式有如下优势: ?不限制模型中一系列特征操作的时间顺序。 ?同步建模命令允许修改模型,而不管其由来、相关性和建立过程。 ?因为特征操作没有时间顺序,所以也没有特征回放。 ?自由建模模式并不意味着没有特征。在此模式中,某些NX命令,如孔、倒圆、倒角和同步建模的尺寸命令被处理为“同步特征(Synchronous Feature)”。可以 用与创建它们相同的方式对其进行编辑。在后续发布的版本中,将添加更多的同步 特征。 在独立于历史模式中,基于模型的当前状态,没有一个排列好的特征顺序去建立与编辑模型,仅建立不依附时间顺序结构的同步特征。 同步特征是一个在独立于历史模式中建立和存储的特征。同步特征仅修改局部几何体,无须更新和回放全程特征树。这意味着设计人员可以比在历史模式中更快地编辑特征。 当需要探测设计概念且无须预先规划建模步骤时,独立于历史的模式是非常有用的。对后续设计的修改,如加工时,这种场合下的部件模型可以没有或是缺乏历史,或机械师不想在修改编辑模型时冒风险,它也是有价值的。 在独立于历史的模式中,可以使用许多在基于历史的模式中有效的相同命令。某些命令用于建立局部特征,它们作为一特征集合被列在部件导航器中,独立于任一回放时序。尽管同步特征在部件导航器中看上去类似于基于历史的特征,但编辑它们需要的时间不会随特征列表的增长而增加。当对特征进行编辑时,没有历史反转或回放,这使得模型特征更新的效率显著提高。 利用History-Free Mode可以快速设计和探究新概念,而无须预先计划建模步骤。可以方便地考察询问设计与理念,进行测试和在周围移动对象并删除那些不工作的对象。对于所有导入的或遗留的模型,History-Free Mode是最佳的建模方法,因为这些模型已经没有历史。 History-Free Mode基本上是一种环境,在其中不累积线性历史,没有特征回放。 当工作在History-Free Mode中时: ?可以同时使用传统建模命令和同步建模命令。 ?可以利用同步建模命令方便地修改模型,不管它是怎样建立的。在History-Free模式

高校数学建模实力分析分解

摘要高校实力分析 摘要 现在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大学排行榜,应当如何恰当衡量中国各个大学的实力?我们或许可以通过高校一些数学建模实力来窥探一二。对于报名人数对实力较强的高校影响不大,同时那些实力特别弱的高校得奖具有较大的偶然因素故在此就不进行考虑了。针对省内专科组数少且得奖不多,还有极个别既有本科组又有专科组参加的因素就忽略了专科与本科的区分,然而针对这些因素积分的全国来说则要考虑本科与专科的区别。对于赛区来说,本文更深入考虑了高教社杯奖和Matlab创新奖的影响因素,使得建模更加符合实际排名。 关键词:高校实力分析层次分析模型最长路长问题 Matlab 一、问题的重述 近几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教育部与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举办的全国性大学生竞赛,是目前参赛人数最多、最具影响力的全国性大学生学科竞赛。同时随着数学建模的影响力扩大,改变着高校的排名问题。 问题1:10年全国各赛区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实力排名及分布情况; 问题2:通过数据分析为参加全国赛的同学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二、问题分析 2.1问题的总分析 本文针对数学建模实力的排序,建立了模糊层次模型。首先,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出学校数学建模水平的递阶层次结构图,建立两两比较判别矩阵,利用求出高教社杯、Matlab创新奖、全国一等奖、二等奖、安徽赛区一等奖到三等奖对数学建模成绩的权重,在问题一和问题二的排序问题中,分别将赛区奖和全国奖和高教社杯奖及Matlab创新奖的权重归一化,再应用以统计出来的各学校获奖队数为原始数据,构造矩阵。我们引进综合评价系数概念,即路经长短问题来表示一个学校的数学建模实力,继而根据权重算出各学校的综合评价系数,根据该指标的数值大小来对学校进行排序。 2.2对具体问题的分析 2.对问题二的分析 <1>.问题要求根据2010数学建模全国成绩的数据,给出全国各院校的自建模竞赛活动开展以来建模成绩的科学、合理的排序。在问题一中,本文已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全国一二等奖对数学建模成绩的权重,由于问题是对全国范围内的院校的数学建模成绩进行排序,故仅考虑全国奖,于是对全国一、二等奖的权重进行归一化,算出两者数学建模成绩的最终权重;借助问题一中的的模糊综合评法对这些学校进行评价并将他们按数学建模成绩排序。 <2>.本文考虑分布问题转化为各个赛区数学建模实力的分布,针对此问题,

数学建模 高校排名

装订线 摘要 本文主要就全国780所高校的22项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其进行了合理的综合排名,同时把所有高校按种类将其分为12个类别,求得各个高校在其分类中的排名,接着又选出了53所高校做为国家重点扶持院校,并将其按科研规模分为三类。 一、为了实现对所给高校的合理的综合排名,本文采用等权法、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三种方法分别得到了相应的权值,加权得出综合得分。并将前三十名输出,结果请见附表2,附表3,附表4。 二、通过SPSS软件用聚类分析法处理问题一中的数据,将初始结果分为12类,利用Excel对其做优化调整,并将修正结果分别排名,从而得出各高校在其分类中权衡自己综合实力的分数,结果见附表5。 三、将指标分成投入和产出两类,由层次分析法得出相应的权重,分别得出各高校总投入和总产出,产投差大于平均产投差的53所高校作为国家重点扶持院校。 四、对求得的53所高校按其科研规模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对其排序输出,结果见表6。 关键字权重层次分析聚类分析产投差

一、问题重述 ◆背景资料 大学排名是高等教育评估的一个方面。自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后,有关机构就开始了对国内大学的排名。1992年国务院批转了《国家教委关于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的意见》,要求“社会各界要积极支持直接参与高等学校的建设、人才培养、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评估”,国内的大学排名渐趋活跃。 据介绍,从1987年9月到2001年6月,国内共有14个单位发表了30多个不同类型的大学排名。到目前为止,在社会上流传最广、知名度最高的还是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及网大所进行的排名。值得关注的是两家机构都是民间性质。他们指出对大学进行排名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中国大学不仅数量多,而且门类复杂。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和网大虽然同为大学排名,但两者采用的标准体系很不相同。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进行的大学评估主要是评价一所大学对社会的贡献。该院的排名主要是根据大学的“产出”来进行的。如他们以研究生培养、本专科生培养、科学研究得分、自然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为指标。而网大的排名则是“产投并重”,一方面采用了美国大学排名常用的指标,如学术声誉、学术地位、教师资源、物资资源等,同时也参考了学术成果、学生情况等国内大学排名常见的指标。从中再细分出二级指标,包括博士点数量、重点学科数量、各种论文的发表数量、新生质量等。两者进行大学排行所采用的数据也不很相同。 目前流行的大学排行榜把不同类型的院校用同一标准进行评价的做法并不恰当,应将综合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加以区别,按不同的标准分别排名。事实上,综合性大学和应用型院校的功能是不完全相同的。应用型大学除了传授和探索基础知识外,还要把基础理论转变为各个领域的应用知识,不能单纯用发表论文、著作来衡量其发展。在现有的排行体系下,应用型大学名次总是落后。一些应用型大学为了能挤进排行榜前列,不得不放弃原来的办学理念,转而向综合型大学发展。这种“拿苹果跟橘子比”的评价体系,并不利于大学的发展,也不利于人才培养和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 潘宗光建议,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院校设立不同的排行榜,以科研成果对社会的贡献、获得专利情况等指标来评价应用型大学的水平。同时,国家应制定政策支持不同类型大学的发展,使综合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及专门性大学能够同步前进。 因此如何对大学进行排名是一个十分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现收集到某年780所具有硕士招生权的高校的原始数据及相关资料。 ◆问题的提出

数学建模论文《学科评价模型》

答卷编号(参赛学校填写): 答卷编号(竞赛组委会填写): 论文题目:学科评价模型(A) 组别:本科生 参赛队员信息(必填):

答卷编号(参赛学校填写): 答卷编号(竞赛组委会填写): 评阅情况(学校评阅专家填写):学校评阅1. 学校评阅2. 学校评阅3. 评阅情况(省赛评阅专家填写):省赛评阅1. 省赛评阅2. 省赛评阅3.

学科评价模型 摘要本学科评价模型采用了指标体系法,其所具有的客观公正性使之成为目前大学学科评价的主流方法。学科评价一方面取决于指标体系本身设计是否科学,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原始数据和指标的可比性。由于本题目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哪13个学科,而不同学科之间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差异性。所以,我们采用层次分析法分配权重以及灰色多层次分析法处理数据,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学科评价应分类别、分层次进行,不同的类别和层次适用于不同的情形。比如科研教学并重型高校的学科评价模型与科研型或者教学型高校的学科评价模型会有所区别。同时,在学科评价体系中,指标分级是必要的,我们将题目所给的指标分为三级。通过模型的建立及求解,我们得出了各学科各指标的评价结果,以及各学科的综合实力评价结果,并对结果进行横向分析和纵向分析,为大学学科评估及资源优化提供了较为合理的依据。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权重, 灰色多层次分析法,关联度

一 问题的重述 学科的水平、地位是高等学校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学科间水平的评价对于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得各学科能更加深入的了解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较)的地位及不足之处,可以更好的促进该学科的发展。因此,如何给出合理的学科评价体系或模型一直是学科发展研究的热点问题。现有某大学(科研与教学并重型高校)的13个学科在一段时期内的调查数据,包括各种建设成效数据和前期投入的数据。 1、根据已给数据建立学科评价模型,要求必要的数据分析及建模过程。 2、模型分析,给出建立模型的适用性、合理性分析。 3、假设数据来自于某科研型或教学型高校,请给出相应的学科评价模型。 二 合理的假设 1、假设各学科所属领域以及学科特点的差异不对本评估体系产生影响 2、假设某些权威杂志对特定的学科没有偏重 3、假设国家和社会对各学科没有任何偏重 4、假设各学科培养出的人才素质没有差异 5、假设专家对学科各指标相对重要性的评判合理、客观、全面。 三 符号的说明 ijk C :各级指标 ik C :(i=1,2,3· ···n;k=1,2,····m)第i 个参评学科中第k 个指标的原始数据 * k C :最优指标集 S :综合分析评价值 A :目标向量 ij D :表示i D 对j D 的相对重要性数值 ij P :判断矩阵)3,2,1,m 3,2,1(n j i == ω:特征向量 max λ :最大特征值 CR :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 CI :判断矩阵的一般一致性指标 RI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i W :各个分向量的权重系数 *W :第三指标权重分配矩阵

数学建模 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实例

多元统计分析中的降维方法在四川省社会福利中的应用 由于计算机的发展和日益广泛的使用,多元分析方法也很快地应用到社会学、农业、医学、经济学、地质、气象等各个领域。在国外,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的许多方面,都已证实了多元分析方法是一种很有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在我国,多元分析对于农业、气象、国家标准和误差分析等许多方面的研究工作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在许多领域的研究中,为了全面系统地分析问题,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评价,我们常常需要考虑衡量问题的多个指标(即变量),由于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着相关性,如果采用一元统计方法,把多个变量分开,一次分析一个变量,就会丢失大量的信息,研究结果也会偏差很大。因此需要采用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同时对所有变量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就是一种同时研究多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经过对变量的综合处理,充分提取变量之间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的统计方法。多元统计分析法主要包括降维、分类、回归及其他统计思想。 一.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降维的方法 1.概述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是同时对多个变量的观察数据做综合处理和分析。在不损失有价值信息的情况下,简化观测数据或数据结构,尽可能简单地将被研究对象描述出来,使得对复杂现象的解释变得更容易些。同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聚类分析或判别分析可以对变量或样品进行分类与分组。根据所测量的特征和分类规则将一些“类似的”对象或变量分组。多元统计分析也可以研究变量间依赖性。即对变量间关系的本质进行研究。是否所有的变量都相互独立?还是一个变量或多个变量依赖于其他变量?它们又是怎样依赖的?通过观测变量数据的散点图,我们可以建立多元回归统计模型,确定出变量之间具体的依赖关系,进而可以根据某些变量的观测值预测另一个或另一些变量的值对事物现象的发展作预测。最后我们需要构造假设,并对所建立的以多元总体参数形式陈述的多种特殊统计假设进行检验。 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数据简化或结构简化,实质上就是数学中的降维方法。多元统计分析中的降维方法主要包括聚类分析、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对应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等几种方法。其中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是在作综合评价方面应用最广泛、较为有效的方法。本文主要介绍这两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 2 主成分分析 2.1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想 在大部分实际问题中,需要考察的变量多,变量之间是有一定的相关性的,主成分分析就是以损失很少部分信息为代价,保留绝大部分信息的前提下, 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线性相关性的p个指标压缩成少数几个互不相关的综合指 标(主成分),并通过原来变量的少数几个的线性组合来给出各个主成分的具有实际背景和意义的解释。由于主成分分析浓缩了众多指标的信息,降低了指标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