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中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中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中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中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中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建起课堂教学比较完整的目标体系,有以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了有机整合,体现了对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存与发展的整体关怀。而传统的教学过程则过分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造成了学生主体性的缺失、情感性的缺失和创造力的缺失,泯灭了不少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中的三维目标,也有人称作“三个维度”。在新课程标准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清楚的重要理论。所谓的三维目标是指:“知识和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一、知识和技能目标

对于知识目标,新旧变化不大,各学科都有各自的知识体系,各节课都有具体的知识目标。新课程标准中对知识目标有一个新的要求,叫做学“有用的知识”。

关于能力目标,我们并不陌生,很久以前,重点抓了“双基”教学,后来的教学研究重点始终围绕“发展学生能力”来进行。在新课程标准中,更明确提出了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5种基本能力,即:计算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活动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方法和过程目标

所说的方法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是学习方法。在新课标提出之前,我们常把“教法”作为研究重点,较少关心“学法”。新课标中更注重了学生的学习方法,提出要变接受式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巴班斯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演变出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以前教学过程是“复习旧知——讲授新知——巩固新知——总结新知——布置作业”,即课堂教学的五大环节。这一理论在现实教学中仍占有主导地位。我们的教改重点也是围绕这一过程展开的,也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但改革的力度还不大,只不过是在各环节上小修小补,使其变得更合理些。对应着这个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这样的:“感知教材,形成表象;理解教材,形成概念;巩固教材,形成记忆;运用教材,形成技能技巧。”这一学习理论中,我认为最

大的缺点是:把“教材”作为唯一的学习资源。当然“教材”作为基本的学习资源固然重要,但也不该忽视其他学习资源。有些学习资源对学生的学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理论中要求不单重视教材资源,同时也要重视现代教育媒体,网络媒体,学生等教育资源。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和网络媒体可以进行个别化教育,能更好地实现自主学习,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利用“学生”这个学习资源,能更好的开展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语言交际能力。这是新课标中重视这些学习资源的出发点。在新课标的学习中,结合自己的科研实践,得出这样一个教学模式,自认为优于五大教学环节,较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即:利用教学资源创设情景???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学生间、师生间交流评价——信息反馈。这一教学过程比之五大环节有如下一些优点:1、突出学习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学习环境的作用。2、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自主学习。3、突出了学习方式的改变,有利于学生素质地提高。4、突出了信息反馈,有利于学生、教师间思想、情感地沟通。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实施新课标前的课堂教学中有思想目标或者说是德育目标。在新课标中提出了课堂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一目标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它地确立目的是:

1、要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要有极大的热情和强烈的学习愿望。

2、让学生更清楚学习是自己的责任,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3、学习的知识是有价值的,对自己终身受益。

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三维目标”就是要落实“以发展为本”的理念。“发展为本”就是所有的学生都能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整体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为学生今后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也就是说,新课程所提出的“三维目标”实际上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通过对三维目标的制定,我们不仅会发现和产生更多问题,但也会通过解决问题逐渐让我们的教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美术课程标准总目标的三个维度是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模块二谈谈我对三维目标的理解 美术课程标准总目标的三个维度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于这三个目标一直只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在实际课堂中也不能很好的把握和体现,通过学习深一层的了解,下面就说说自己的体会。 一:知识与技能。 相比“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我们最能认同的最熟悉就是“知识与技能”目标,但是对于到底什么是美术新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这个问题我还是比较困惑,以前就是认为把一些基本的绘画技能或是基本的美术知识教给学生就可以了,其实应该远远不止这些。它包括对美术的定义、美术语言、美术素养的形成等内容,在设计这个目标时已远远超出了单纯的技能的学习,它要求学生能了解某些艺术语言了解某些艺术语言和特点知识;所需要的材料、需要用何种方法做出一定要求的作业,同时能适当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这一目标中我们必须要找准“艺术语言和特点”就是所谓的教学重点,以及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有意义、有趣、可行的“作业”,同时尽可能改变材料和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创造出更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 在这一目标中主要说的是两个方面:一是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式有三种,分别是自主学习、合作

学习、探究学习。在目前的课堂中运用的最多的是合作学习,但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一让学生讨论合作,教师对整个课堂就会失去控制;在合作中也会出现学生分工不均、学生相互配合不好等。不过这次在学习中,我了解到合作学习是相对于“孤立学习”的方式,它的原则是:积极而直接的互动;积极完成所承担的任务;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互助合作;提高效率。所以以前对于合作学习的看法太片面了,甚至有时是去盲目地运用合作学习。在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是要相对于整节课的内容来决定,并不是每节课都适合合作学习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学习的过程。在美术教师的印象中大多都还是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为了取得好的学习结果,所以有时觉得只要结果好过程也就无所谓了。其实过程与结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学生通过美术学习过程创造了作品,美术作品反过来又证明了学生的学习过程,美术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是一对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发展了实践能力,不仅创造了一个与自己相适应的美术作品,同时也创造了一个与他所创造的作品相适应的新的自我,是走向‘自我实现’的过程。”所以应该重新认识学习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才会有更好的美术课。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课程标准下这一目标现在是越来越被重视,但是在具体设计教学目标虽然存在,但在实际教学中常被忽视,并且对于它的认识也是很粗浅。现在是有了个全新的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应分开理解。情感要求

初中英语教学中三维目标的整合

初中英语教学中三维目标的整合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确立了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是教学目标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归宿,它通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过程而最终实现。过程与方法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是在知识与技能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它渗透在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实现而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它伴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而实现。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既然三维目标存在如上的关系,那么笔者将结合下面一则教学案例,谈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整合三维目标? 现以七年级英语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 ? SectionA部分案例片断为例。 案例片断: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 ? SectionA部分;语言目标:谈论日期 课前,我在黑板上挂了一幅挂历。上课后,教师用英语指认挂历上的十二个月份,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Teacher : January ,February, March…….December.(教师反复指认,学生跟着不断地重复,直到每个学生都能读认) 接着复习基数词,顺势教读序数词。 Teacher :first ,second, third…fourth…….(反复教读并圈出几个特殊形式的序数词) 为了引出日期表达,我首先从“Birthday”这一话题入手: T: My birthday is July fourth (强调July four并让学生反复读) T: My mother’s birthday is May ninth (强调May ninth并让学生反复读) 看来有相当部分学生能够用英语表达日期,于是师生进行了以下对话 T:Excuse me . When is your birthday? Sa::My birthday is July tenth (July 10th) T: Do you know your father ’s /mother’s birthday? Sa: ??? 接着用相同的句子问其它的几位学生,然后进行Pairwork.(大约进行十分钟)。接下来继续师生对话。 T:Whose birthday is it today? Se: Me. (It is March 23th

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内容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所谓的三维目标,从包含的内容来看,就是指:知识和技能目标;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层面的目标。我想谈的是:在新课标中,为什么提到的是三维目标,而不提是三种目标呢?其中,三维目标和三种目标的区别是什么呢?新课标得这种提法究竟意味着什么,究竟想表达一个什么样的意思呢?我在看了很多资料之后,我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是: 1.运用数学思维的图解来加以示意和解释。 将三维目标看成是长方体的长宽高三维,当三维都和谐正常发展,得到的长方体的形状才协调(长方体最协调、最优美的就是正方体。正方体的三维长、宽、高是相等的,这里就让我们看到当三维目标都是等同的高度重视,得到正常、协调的发展的时候,学生的发展-----长方体的协调、优美就体现出来了),同时其体积才是达最值。三维目标整合的教学才能够是素质教育、才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 单维目标的发展,而忽略其他维度的发展,肯定是不和谐、健康的。无论是忽略任意的一维还是两维,都构不成长方体,这样就不存在长方体的体积构成。如果知识发展单维目标,或两维目标,其余的一维或两维目标发展不好,或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至少构成的长方体不够和谐和美观。 在传统的教育中,很注重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没有重视过程和方法,比较忽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就相当于是长方体的两个维度不够和谐。 2.三维目标的提法究竟意味着什么。 首先,教师要有一种整合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各个阶段中应该始终贯穿三维目标的整合的理念。至于针对具体的章节,具体的课堂,三维目标是怎样整合,如何体现三维目标中的显性与隐性的,这要教师的认真学情分析,一定要具体的内容和落实的措施。如文科学科的总体目标是强调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但是对不同阶段的

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在学科课程中培养的基本途径,集中体现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所采取实施的“过程与方法”,对于“知识与技能”结果性目标的逐步整合与达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与优化作用。在当前普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情况下,教育工作者尤为看重知识与技能,对于过程与方法尚有一定的认识与实践,而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却极为忽视。 几乎所有的人都同意,作为课程目标,确确实实都应该关注这三个方面。而且能力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对一个人的一生意义更加深远。不是说知识、技能不重要,知识、技能仍然是新课程重要的目标,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更重要。当然,能力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都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的,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 越到一个人的素质的核心部分,是越难量化的。知识的、技能的东西是外显的,是比较容易量化的,越到能力,越到情感、态度、价值观,越难以测量。正因为如此,它和人们的现实利益,或者现实需要出现了一定的剪刀差。现实中,种种选拔机制、用人机制,尤其是东方文化方面,崇尚书本,崇尚学历,在这种情况下,评价一个人能力的高低,自然就变成了简单地用知识和技能这种外显指标去测量,

去评价。 尽管现在的教材都已经把知识的数量和难度降了下来,教师仍然感觉课时不够用,要想在后两者上有所发挥,就有牺牲知识和技能的危险。为了给学生一个探索的过程,以前一句话就能教会的知识和技能,现在必须给学生让出三五分钟来,同样,为了发展学生的价值观,教师可能也要单独花一些时间来讲,或让学生来答,这样一来,课堂就极容易完不成知识和技能的目标。 面对如此现实的问题,教师的担忧是合理的。毕竟,知识和技能是硬性的,可以量化的,而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多的是隐性的。教师现在还很难看到,后两者的积累到底能给学生带来什么。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教师仍然抱着知识本位不放。事实上,以上出现的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都缘于这一点。 教师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担心,是因为他们把三者割裂开来,看作是一个一个单独的目标,而没有看到,有时一个好的学习活动,就可以融合全部的三个目标。 三维目标不是三块,而是一个整体。不是要在知识、技能上加上情感。因为实际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始终存在的,只不过我们过去没有关注而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有一个态度、情感倾向的。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而且有可能,有相当多的学生带着消极的情感在学习。我们现在就是要把它变成积极的,让学生热爱学习,甚至有意识地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化。 越是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越不是能通过讲授来达

对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认识

对课程三维目标的认识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课程目标的设置是将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落实到课程教学中,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对于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比如高一思想政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的三维可以设计为: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价格、纸币、常用 的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的含义; ②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物物交换的困难和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③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 币的看法,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④运用初步掌握的信用工具的知识,联系实际谈谈信用工具在现代 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①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 力; ②从一个具体材料入手,简要概括在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货 币出现的必然性及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使学生在大量感性

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对货币含义的理性认识。 ③通过简要说明纸币的含义和作用,使学生懂得制造假币是违法行 为,并了解爱护和正确使用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提高鉴别假币的能力; ④通过演绎信用卡、支票等几种信用工具的使用,使学生感受到现 代经济生活中学会正确使用信用工具的好处和便利,增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相关知识和能力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是修订稿

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是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在学科课程中培养的基本途径,集中体现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所采取实施的“过程与方法”,对于“知识与技能”结果性目标的逐步整合与达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与优化作用。在当前普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情况下,教育工作者尤为看重知识与技能,对于过程与方法尚有一定的认识与实践,而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却极为忽视。 几乎所有的人都同意,作为课程目标,确确实实都应该关注这三个方面。而且能力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对一个人的一生意义更加深远。不是说知识、技能不重要,知识、技能仍然是新课程重要的目标,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更重要。当然,能力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都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的,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 越到一个人的素质的核心部分,是越难量化的。知识的、技能的东西是外显的,是比较容易量化的,越到能力,越到情感、态度、价值观,越难以测量。正因为如此,它和人们的现实利益,或者现实需要出现了一定的剪刀差。现实中,种种选拔机制、用人机制,尤其是东方文化方面,崇尚书本,崇尚学历,在这种情况下,评价一个人能力的高低,自然就变成了简单地用知识和技能这种外显指标去测量,去评价。

尽管现在的教材都已经把知识的数量和难度降了下来,教师仍然感觉课时不够用,要想在后两者上有所发挥,就有牺牲知识和技能的危险。为了给学生一个探索的过程,以前一句话就能教会的知识和技能,现在必须给学生让出三五分钟来,同样,为了发展学生的价值观,教师可能也要单独花一些时间来讲,或让学生来答,这样一来,课堂就极容易完不成知识和技能的目标。 面对如此现实的问题,教师的担忧是合理的。毕竟,知识和技能是硬性的,可以量化的,而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多的是隐性的。教师现在还很难看到,后两者的积累到底能给学生带来什么。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教师仍然抱着知识本位不放。事实上,以上出现的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都缘于这一点。 教师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担心,是因为他们把三者割裂开来,看作是一个一个单独的目标,而没有看到,有时一个好的学习活动,就可以融合全部的三个目标。 三维目标不是三块,而是一个整体。不是要在知识、技能上加上情感。因为实际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始终存在的,只不过我们过去没有关注而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有一个态度、情感倾向的。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而且有可能,有相当多的学生带着消极的情感在学习。我们现在就是要把它变成积极的,让学生热爱学习,甚至有意识地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化。

对新课程三维目标的理解

对新课程“三维目标”的理解 (2008-09-02 17:21:14) 转载 我认真拜读了余文森教授的《“三维目标”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 余文森教授对三维目标关系概括为:“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难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任何割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也就是说,知识和技能目标只有在学习者的积极反思、大胆批判和实践运用的履历过程中,才能实现经验性的意义建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只有伴随着学习者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才能得到提升;而过程与方法,只有学习者以积极的情感态度为动力,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适用对象,才能体现它本身存在的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三维目标不是三块,而是一个整体。如果我们把学生的学习素养比做一个奔驰的汽车,那知识与技能就是这个车体,过程与方法就是燃油,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是点起燃油的火塞,可见三者在形态不尽相同,但三者各有侧重,缺一不可。 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既要有机地结合课程教材内容的性质和特点,又要把握课堂教学活动的情境和氛围,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因此,三维目标是一个多元、分层、互动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是实现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连接知识与技能与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桥梁;态度情感价值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高度升华。 附1:“三维目标”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 余文森 “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的“独创”,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它使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有了重要的抓手和坚实的操作性基础。可以说,“知识和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任何割裂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维目标”是三种目标吗? “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而不是三种目标,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一样。首先,“三维目标”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统一指向人的发展。其次,“三维目标”是交融互进的。相对于人的发展这一总体目标,任一目标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优先发展,缺失任一维度都无法筑成完整的人的发展的金字塔。其中,“知识和技能”目标只有在学习者的积极反思、大胆批判和实践运用的经历过程

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是

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在学科课程中培养的基本途径,集中体现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所采取实施的“过程与方法”,对于“知识与技能”结果性目标的逐步整合与达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与优化作用。在当前普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情况下,教育工作者尤为看重知识与技能,对于过程与方法尚有一定的认识与实践,而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却极为忽视。 几乎所有的人都同意,作为课程目标,确确实实都应该关注这三个方面。而且能力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对一个人的一生意义更加深远。不是说知识、技能不重要,知识、技能仍然是新课程重要的目标,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更重要。当然,能力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都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的,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 越到一个人的素质的核心部分,是越难量化的。知识的、技能的东西是外显的,是比较容易量化的,越到能力,越到情感、态度、价值观,越难以测量。正因为如此,它和人们的现实利益,或者现实需要出现了一定的剪刀差。现实中,种种选拔机制、用人机制,尤其是东方文化方面,崇尚书本,崇尚学历,在这种情况下,评价一个人能力的高低,自然就变成了简单地用知识和技能这种外显指标去测量,去评价。 尽管现在的教材都已经把知识的数量和难度降了下来,教师仍然感觉课时不够用,要想在后两者上有所发挥,就有牺牲知识和技能的危险。为了给学生一个探索的过程,以前一句话就能教会的知识和技能,现在必须给学生让出三五分钟来,同样,为了发展学生的价值观,教师可能也要单独花一些时间来讲,或让学生来答,这样一来,课堂就极容易完不成知识和技能的目标。 面对如此现实的问题,教师的担忧是合理的。毕竟,知识和技能是硬性的,可以量化的,而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多的是隐性的。教师现在还很难看到,后两者的积累到底能给学生带来什么。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教师仍然抱着知识本位不放。事实上,以上出现的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都缘于这一点。 教师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担心,是因为他们把三者割裂开来,看作是一个一个单独的目标,而没有看到,有时一个好的学习活动,就可以融合全部的三个目标。 三维目标不是三块,而是一个整体。不是要在知识、技能上加上情感。因为实际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始终存在的,只不过我们过去没有关注而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有一个态度、情感倾向的。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而且有可能,有相当多的学生带着消极的情感在学习。我们现在就是要把它变成积极的,让学生热爱学习,甚至有意识地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化。 越是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越不是能通过讲授来达到的。这里谈到了接受学习。我们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并不是不要接受学习,两者不是对立的。越是知识、技能的东西,越是可以通过讲授获得。为什么新课程要倡导变革学习方式,就是因为课程的功能发生了变化,而这些新的课程目标又不能通过讲授实现,而是需要给学生体验和领悟的机会。 关键是,如何有机地整合这三个维度,达到理想的教学状况:学生在兴趣盎然中,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就教师目前的综合素质来说,这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实际上,我们在不少的课堂上也看到了三者结合得很好的例子。这说明,三者的有机整合,就目前

教学三维目标是什么

教学三维目标是什么 “三维”指课堂教学目标的三大板块。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知识与技能 知识与技能就是学生该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应该培养的能力。技能是在解决问题时所需要的技巧、能力。而知识与技能又是在情感、态度的动力支持下形成的产物。学生的知识越丰富,对于获取知识与技能的欲望就越高,从而获取的知识与技能就越多。 知识包括学科知识、意会知识、信息知识,是人对客观事物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技能分为基本技能、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自我认知技能,是掌握和运用某种专门技术的才能,它是由知识经过实践和训练转化而成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外显,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我们常说“这个人知识丰富,懂得多!”,“这个人本事大!”,都是“这个人”知识和技能外显的结果。 二、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载体。重视知识的获取经历,过程与结果同等重要。有效的学习来自于学生对知识获取全过程的有效参入,而参入的程度又与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情感有着直接关系。学生对学习的爱好、学习动机、自信心,意志等都将直接影响着知识的获取结果。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智力开发,影响到学生获取知识的深度与宽度。因此情感、态度、

价值观又是落实过程与方法的前提。 过程和方法,实质就是智力和能力。 所谓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 所谓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载体,是人与人交流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壳。课堂上没有生气,很大的程度都是教师的语言枯燥所引起的。风趣幽默的语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武器;抑扬顿挫的语调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利剑;快慢适度的语调能使学生听得轻松,学的快乐;饱含深情的语言会引起学生情感的砰发。此外潇洒的气度也能很好的表达教师的情感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巧设机关,使学生产生柳暗花明之感,提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之主动学习。因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落实“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前提。 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内心体验和心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就是态度,价值观是对人和事物积极作用的评价和取舍的观念。它们是人的素质中的非智能因素。 总之,“三维目标”中的三维是一体的,相互依赖,互相促进,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知识和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

三维目标解读

三维目标是什么? 一维:知识与技能 二维:过程与方法 三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的内涵是: 第一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第二维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 第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 在教学中,既不能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不能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知识与技能(Knowledge & skills)、过程与方法(Process & Method )和情感态度价值观(Attitude)。 这三个纬度就是K、A、 P,加上学习事件(Occurrence)本身首字母为O,就是我们现在的所写KAPO模型。 所谓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一)正确理解三维内涵 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的“独创”,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它使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有了重要的抓手和坚实的操作性基础。可以说,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难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任何割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 1.知识与技能(一维) 所谓知识目标,这里主要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教材中的间接知识)、意会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信息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得的知识)。

课堂教学如何实现三维目标

课堂教学如何实现三维目标 新课程实施期间,我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了许多问题。近日,我们将这些问题归类,专门采访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兼教授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郭华博士。 如何看待教师的困惑 记:新课程为教师提供了自由度很大的空间,但一到实践当中,相当部分教师感到茫然和困惑,甚至不知道该怎样教了,作为课程专家、新课程理念的倡导者,你们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教师可从哪方面去尝试尽快从困惑中走出来? 刘:我觉得还是应该从积极的角度来看。每次课程改革,总是基于一个国际的背景,基于我们的现状,基于我们的文化传统,基于我们的期望,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改善的方面。对于已经习惯了在原来那种框架下按部就班工作的老师来说,过去的常规被打破,不知道如何去做,感到困惑和茫然,这很正常,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件好事情。 为什么这么说呢?新课程给教师留出了很大的创造空间,这是增进教师专业化,或者说教师要对教学肩负起责任的一个重要的起点。没有这一步,教师永远只能被别人牵着走,有了这一步,教师才有可能独立思考:作为一名教师,面对新课程的挑战,到底应该怎样教? 那么,教师如何尽快摆脱困惑呢?我以为,可以采取如下策略,第一,独立思考;第二,把你的问题、困惑贡献出来,与同行交流、探讨,到底应该怎么办;第三,向书本学习,学习理论,开阔视野,寻找解决的办法;最后,回到课堂。这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是教育研究的最前线。尝试着蹲下身子,与你的学生一起平等对话、交流、思索和协商。这本身就是新课程的一部分。 只有当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能认真反思自己,能独立思考,能将自己的困惑与体会和同伴分享、交流。只有当每一位教师能够与学生平等对话,那么,我们才真正是在走进新课程。 郭:新课程给教师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自我发展的契机——打破了日常生活的熟视无睹,理所当然,“每天不就这样的吗?备课、上课、改作业”。好多教师在这种简单的重复中有了一种害怕心理:由于没有挑战,“教课教到最后,我们的水平变得和我们的学生差不多”。有的教师长年累月,就在一两个年级循环,重复固定的教学模式,隐入一个非常狭隘的发展空间。课程改革就是要打破这种机械的重复,促使教师对已经做过的和将要做的进行积极的思考。 刘:这次改革不是以更换相对静态的学科教学大纲和教材为目标,而是立足于关注不断变化的人、关注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始终面对着挑战。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广大实验教师必将和数百位新课程研制人员一样,充分感受自身成长和发展的空间。 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及其课堂实现方式 记:由于“过程和方法”或“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对“知识和技能”更不可测量,加上现行的大部分考试很难关注前两者,结果,课堂教学仍然主要围绕着知识和技能进行。到底该如何看待新课程追求的“过程和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刘:几乎所有的人都同意,作为课程目标,确确实实都应该关注这三个方面。而且能力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对一个人的一生意义更加深远。不是说知识、技能不重要,知识、技能仍然是新课程重要的目标,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更重要。当然,能力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都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的,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 越到一个人的素质的核心部分,是越难量化的,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我们个人的感受,都是如此。知识的、技能的东西是外显的,是比较容易量化的,越到能力,越到情感、态度、价值观,越难以测量。正因为如此,它和人们的现实利益,或者现实需要出现了一定的剪刀差。现实中,种种选拔机制、用人机制,尤其是在东方文化方面,崇尚书本,崇尚学历,在这种情况下,评价一个人能力的高低,自然就变成了简单的用知识和技能这种外显指标去测量,去评价。

三维教学目标

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施 于有利 学习目标是指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的学习结果。这里的学习目标是指三维目标。关于对目标的分类等,这里不作研究,只是对三维目标的设计依据和理解及其对三维目标的表达与实施作些探索。所谓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一、设计三维目标的依据。如何确立某一个教学单元或某一节课的三维目标,笔者以为,要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要认真分析教学内容 分析教材首先要求把课程标准和教材信息转化为自己的信息,其次,要回顾该教学内容先前的实践经验和反思。在些基础上,再进一步吃透文本中的“十个着眼点”: 一是目标的着力点;二是内容的重难点;三是资源的开发点;四是落实的知识点;五是培养的技能点;六是情趣的激发点;七是思维的发散点;八是合作的讨论点;九是渗透的育人点;十是知识的引申点。 (二)要切实了解学生情况 了解学生是教学成功的前提。有些教师以为整天和学生在一起,没必要进行专门的了解,这是一种误解。我们要求教师通过多种途径的调查,力求做到“十知道”:一是知道学生的现有水平;二是知道学生的学习需要;三是知道学生的学习环境;四是知道学生的学习态度;五是知道学生的学习方式;六是知道学生的学习习惯;七是知道学生的思维特点;八是知道学生的生活经验;九是知道学生的个性差异;十是知道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对三维目标内涵的理解 关于三维目标,新课改方案中已提出多年,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有些教师总感觉很难把握,甚至在理解上出现了偏差,如不少教师把“过程与方法”理解为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如以深究。 (一)知识与能力(一维) 所谓知识目标,这里主要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教材中的间接知识)、意会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信息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得的知识)。所谓能力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须的活动方式。技能目标可为分“四种”:一是基本技能。如读、写、算的技能。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能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是智力技能。如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推理等技能。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用实验与推理的科学方法来研究物体和认识物体。三是动作技能。如绘画、做操、打球等。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初步掌握前滚翻和后滚翻的基本要领。四是自我认知技能。即认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监控技能。如自己会做计划,会核对自己的成绩,会检查自己解题方法是否合理、有效,会评价自己的作业水平等。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制定自主阅读的计划。 (二)过程与方法(二维) 过去教学重结论轻过程,现在要求学生不仅知道简单的结论,更要知道一些过程。过去重教法,现在要重学法。所谓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所

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是

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是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在学科课程中培养的基本途径,集中体现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所采取实施的“过程与方法”,对于“知识与技能”结果性目标的逐步整合与达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与优化作用。在当前普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情况下,教育工作者尤为看重知识与技能,对于过程与方法尚有一定的认识与实践,而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却极为忽视。 几乎所有的人都同意,作为课程目标,确确实实都应该关注这三个方面。而且能力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对一个人的一生意义更加深远。不是说知识、技能不重要,知识、技能仍然是新课程重要的目标,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更重要。当然,能力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都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的,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 越到一个人的素质的核心部分,是越难量化的。知识的、技能的东西是外显的,是比较容易量化的,越到能力,越到情感、态度、价值观,越难以测量。正因为如此,它和人们的现实利益,或者现实需要出现了一定的剪刀差。现实中,种种选拔机制、用人机制,尤其是东方文化方面,崇尚书本,崇尚学历,在这种情况下,评价一个人能力的高低,自然就变成了简单地用知识和技能这种外显指标去测量,去评价。 尽管现在的教材都已经把知识的数量和难度降了下来,教师仍然感觉课时不够用,要想在后两者上有所发挥,就有牺牲知识和技能的危险。为了给学生一个探索的过程,以前一句话就能教会的知识和技能,现在必须给学生让出三五分钟来,同样,为了

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 展开 编辑本段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教育目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课堂教学目标比课程目标更具体,是课程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在某一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目标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确定详细的教学目标以便选择教学内容和确定教学效果。 编辑本段课堂教学目标的内涵 每门具体的学科目标都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知识与技能:即每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过程与方法:即让学生了解学科知识形成的过程、“亲历”探究知识的过程;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即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具体而言,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以说,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难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任何割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编辑本段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关系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而不是三块、三种类型。不是要在原来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再加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同一事物的三个方面(侧面)。就像一个立方体都有长、宽、高三个维度—样,课程目标也有三个维度:学生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要运用—定的方法,不管是好方法还是不好的方法;都要经历一个过程,不管是主动探究还是消极接受;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伴随一定的情感和态度,不管是积极的情感还是消极的情感,不管是敷衍的态度还是认真的态度;总会有一定的价值取向,不管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所以说,三维的课程目标是一个问题的

新课程三维目标解读

新课程三维目标解读 陕西教育学院教育系 陈晓艳 2009年9月 内容提要 第一部分:存在问题 ?学习语文版《为人民服务》,把教学目标定为:1.理解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之间的关系。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学习人教版《故乡》,把教学目标定为:1.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现实和小说的主题。2.分析把握闰土、

杨二嫂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品味小说语言的特殊。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思想感情。 ?学习苏教版《明天不封阳台》,把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技能目标:学习文章夹叙夹议的写法,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2.过程方法目标:理清线索和表达的主要意思,培养学生欣赏散文的能力。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 ?存在问题: 1.对象倒置。指将对象界定为教师。 2.内容异化。一是脱离学科定目标。 二是脱离文本定目标。 3.表述虚泛。 一、理解三维目标的内涵 1.知识与技能 ?知识:主要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教材中的间接知识)、意会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

信息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得的知识)。 ?通过学习,知道动物也是有感情的。 ?通过学习,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意义)。 ?知识目标设计的注意点: 1.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知识结构。 2.知识掌握的程度可分为:熟悉?a记忆?a理解应用。 3.知识目标的设计,不一定要列出所有的文本知识,可舍弃一些知识点,不必罗列具体的知识点作为目 标,主要是写出知识的脉络,并指出教学内容中的核心概念。4.熟知知识学习的目的。 ?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须的活动方式。 ?一般可分为四种: 一是基本技能:如读、写、算的技能。 ?通过学习,能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是智力技能:如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推理等技能。 ?例如:通过学习,学会用实验与推理的科学方法来研究物体和认知物体。 三是动作技能:如绘画、做操、打球等。 ?例如:通过学习,掌握前滚翻和后滚翻的动作要领。 四是自我认知技能:认知活动中的自我调节和监控技能。 ?例如:自己会做计划;会核对自己的成绩;会检查自己解题方法是否合理、有效;会评价自己的作文水平等。 “通过学习,学会制定自主阅读计划。” ?注意: ?教师应熟知本学科知识体系,基本知识结构(概念、原理等),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 ?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开发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过程。 ?通过学习,理解三角形概念形成的概括过程; ?通过学习,学会**结果的归纳和演绎过程; ?通过学习,理解**问题解题思路的探寻、分析和综合过程; ?通过学习,掌握**解题方法的选择与比较过程。 ?方法: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 ?通过学习,采用并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或问题探究的方法、问题观察方法、思维发散方法、合作交流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人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态度体验。 ?人的情感可简单分为七类。 一是情绪,是一种较低级的简单情感,如愉快、激动、紧张等。 ?通过学习,能产生愉快的感觉。 二是热情,一个人有政治热情,他就对祖国、民族、人民产生深厚的爱,并转化为力量和行为。一个人有学习热情,他就能潜心钻研,做出成绩。 ?通过学习,激起爱国主义的情感。通过学习,激起学习热情。 三是兴趣,是强烈的吸引性和鲜明性的情感反映。 ?通过学习,激起探究自然科学的兴趣。 四是动机,是情感冲动而出现的念头,它可以成为行为的驱动力。 ?通过学习,激起学习动机,为完成学习任务而产生动力。 五是求知欲,是在智力探究活动中,需要和愿望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通过学习,能满足学习需要,从而产生求知的欲望。 六是道德体验,如敬佩、赞扬、羡慕等。 ?通过学习,能对**人物感到敬佩。

教学三维目标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小学教学艺术研究

教学三维目标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小学教学艺术研究 ◆“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而不是三种目标。 ◆强调“三维目标”并没有轻视“双基”。 ◆“过程与方法”意味着不只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实质就是关注人。 “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的“独创”,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它使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有了重要的抓手和坚实的操作性基础。可以说,“知识和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同学学会,“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同学会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同学乐学,任何割裂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同学的全面发展。 “三维目标”是三种目标吗?

“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而不是三种目标,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一样。首先,“三维目标”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统一指向人的发展。其次,“三维目标”是交融互进的。相对于人的发展这一总体目标,任一目标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优先发展,缺失任一维度都无法筑成完整的人的发展的金字塔。其中,“知识和技能”目标只有在学习者的积极反思、大胆批判和实践运用的经历过程中,才干实现经验性的意义建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只有随同着学习者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才干得到提升;而“过程和方法”,只有学习者以积极的情感、态度为动力,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适用对象,才干体现它自身存在的价值。再次,“三维目标”不是均等存在的。人的发展是“三维目标”的整合,缺失任一维度,都会使发展受损,但这并不意味着“三维目标”对人的发展的贡献是等值的。因而,着眼于人的发展的教学要根据各学科的特殊性和同学原有基础有所偏重。 强调“三维目标”是否意味着否定“双基”? “三维目标”并没有把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排斥

浅谈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实

浅谈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实课改重点在课堂,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探究、合作、主动学习的主要场所在课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培养在课堂,离开这个课堂谈课改,忽视课堂、轻视课堂论课改都是错误的;课改难点在课堂,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之间关系怎么把握,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两类学习方式的关系怎么处理,课堂学科教学中如何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把我们的学科教学变成真正的教育课堂,这些都是难点。课堂教学改革无疑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和攻坚战。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许多新课改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目前,大多数老师对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的设置,从备课薄上看都能够较好地体现出来,但具体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却不尽人意。大多数的课堂呈现出的仍是仅关注知识目标的落实,即使是对其它方面有所关注,但大多也仅是停留在浅层面上,整个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和达成率均不尽人意。尤其是过程目标的落实最为欠缺。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落实、体现新课程的目标要求呢?笔者认为应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的过程中应注意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首先要正确理解三维目标的含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新课程强调的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层面上的目标要求。具体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之中,首先应明确一节课的知识目标,说得具体一点就是这节课要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然后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取有效的学习方法,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并且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由此可见,过程性目标与知识技能目标两者均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