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社科文阅读题

高考社科文阅读题

高考社科文阅读题
高考社科文阅读题

社科文阅读

1.(天津2011)(9分)

人类衣食住行这类维持生存的生活方式没有太大不同,即使有不同,也没有根本的意义。比方,用筷子还是用刀叉或者直接用手抓吃饭,对于人类的命运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主张义先利后还是义后利先,主张人是目的还是手段,把自然看作是与自己同属一个整体还是与己无关的对象,却足可影响人类甚至整个地球的命运。因此,这里不考虑作为物质现象的中国文化,而考虑这些现象中所渗透的中国的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或者说,中国之道。

中国文化从产生的时候起,就推崇德性,倡导恃德者昌,恃力者亡,这是我们祖先的信念。我们的先人推崇的那些开天辟地的圣贤,其共同的特点就是舍己为人,克己让人,给人类造福,他们都有博大的胸怀,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牺牲自己,成全众人。被我们中国人奉为文明始祖的人,无论盘古、女娲、还是伏羲、神农、或黄帝、尧、舜,他们的6E共同特点,就是创造文明,与民兴利,公而忘私,品德高尚。

中国文化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也有种种不足为人道的地方,但是它的文化精神就总体而言是高尚的,是不会过时的,只要人类希冀在和平与平等的世界上生活的话。中国精神或中国之道的核心可以概括为如下几项: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和而不同的共同生活原则和思想原则、义利之辨的道德理念、己立立人与己达达人的淑世情怀、四海一家与天下太平的世界愿景等。这些中国之道并非中国文化所独有,但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和中国文化能够复兴的根据。这些理念与西方现代性的许多原则是不相容的,却是人类生存下去不可或缺的,现代中国文化要有不同于现代西方文化的感召力,只有建立在这些普适的理念基础上,而不能以已证明是有根本问题的某些西方现代性原则为基础。

当然,中国文化的复兴绝不是说只是将这些理念单纯在重申一下,而是要将它们予以现代的阐发,因为文化复兴实际是文化重建,这就需要我们不是把西方文化作为敌对的东西或对立的东西,而是要把它最为助缘。中国之道的理念若是普适的,它就能吸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就一定会有兼容性。重建中国文化不是恢复传统文化,而是发展中国文化。6.下列有关本文中的“中国之道”的说法,不准确

...的一项是

A.中国之道是指渗透这中国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的现象。

B.中国之道并不存在于所有中国文化现象之中。

C.中国之道的核心包括天下为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思想。

D.中国之道建立在普适理论基础上的高尚的文化精神。

7.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任何生活方式都不足以影响人类的命运,无关乎中国的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

B.中国文化一贯推崇的德性,即时中国文化的核心,也是复兴中国文化的根据

C.只要中国文化不过时,人类就能在和平与平等的世界上生活。

D.体现中国文化精神一系列理念与西方现代性原则具有不相容性。

8.根据文中提供的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

...的一项是

A.坚持中国之道,并能吸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中国文化才能够发展,复兴。

B.西方文化中也可能包含中国之道的某些内容。

C.西方现代性原则不具备有利于人类生存下去的普适意义。

D.现代中国文化要具备不同于现代西方文化的感召力,就必须重建中国传统文化

2.(山东2011)(9分,每小题3分)

衡中西以相融

一提传统,就只讲民族本位;一讲创新,就只提西洋东洋。我总觉得这是个天大的误会。

不同的文化背景,自由不同的传统,也有各自的创新;他们发生碰撞,互相影响,彼此融合,就会形成一个大传统。当然,这中间有一个“体用”问题:立足民族之体,巧取东西洋为用。作为一个中国画家不应该顾此失彼,而应该从容对待,既不画地为牢,也不盲目追随。我的这一思路,既是对时尚潮流的反思,也是对自己创作的要求,即要求把思路化为笔痕。基于此,必须沉潜下来,埋头虚心,力求在“大传统”中获得滋养。准确地说,是想在东西方不同的传统中探求相同的规律、彼此的契合点。

中国画,至少是中国工笔画,其精神意度、方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西方绘画相通的。当然,这里大体上是指晋唐画风。晋唐画风能达到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原因何在?除了才气、学养、心态,是不是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起了重要作用呢?我在想,晋唐人所创立的艺术范式是从切身的感受中生发的,其间一定经历了反复观察、审视、理解和提炼的艰苦过程。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都与晋唐不同,甚至走向了反面,变得纤弱而萎靡。我们有—个伟大的传统,却被轻弃;我们还有一个惰性的“传统”,却被继承。惰性的传统使我们把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式套路,一个抽去了内涵的外壳,这真荒谬。所以一定要回归,回到晋唐,继承优秀的传统。

其实,我们对西画传统的“借鉴”也是有惰性的。五花八门的“主义”,莫名其妙的“观念”,

都被“拿来”。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这不正是惰性的表现吗?所以,我觉得与其接受那些大而无当的观念,不如借鉴些具体方法解决问题,西画的观察、审视、理解与提炼和晋唐传统并无二致,可对应、契合。很多西画作品能更直观地给予我们实践上的参照,并很实在地启悟心智。

而上述两者,单靠把玩套路或借鉴“主义”是意识不到的,相应的问题也解决不了,而有一个大传统的价值支撑则很容易在本质上把握,从而走上正途,至少不至堕入迷途。我意在表明,表面上是两个传统,本质上则是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恰恰就在相互碰撞、影响、融合中呈示清晰:要概括性而非概念化,要充实充分而非僵化。不囿于一个狭窄的视点,使眼光扩大;不拘于一个狭隘的观念,使思想自由;不溺于可悲的惰性,而勇于发现;不空谈花哨的“主义”,而脚踏实地。在比照中思考,在观察中发现,就能深入本质而导引实践,就会使工笔人物画开出新生面,获得新境界。

(节选自《谈艺论文》,有删改)

6.关于“衡中西以相融”,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西不同的传统发生碰撞、影响、融合,就会形成一个有利于实践的大传统。

B.在绘画领域,应权衡中西传统,着眼于相通之处,力求获得滋养。

C.观察和比照中西传统,就能发现其中共同的规律,从而深入本质,引导实践。

D.“衡”与“融”强调的重点,就是在中国绘画中更多地提现西画的艺术范式。

7.对晋唐画风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是晋唐画风的特点,也影响到了西洋画风。

B.晋唐画风达到的高度取决于画家所处的时代和画家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

C.观察、审阅、理解和提炼在晋唐画风的形成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西方绘画中也同样重要。

D.“惰性”使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成套路,因此晋唐画风在很大程度上与西方绘画风格相通。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传统为“体”,创新为“用”两者契合就能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B.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轻弃了晋唐人的精神意度和艺术形式,变得纤弱而萎靡。

C.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是在继承晋唐绘画传统或借鉴西画传统时表现出来的“惰性”。

D.单靠把玩套路或借鉴“主义”是狭隘的,它完全背离了晋唐以后中国画的传统。

3.(全国2011)(9分,每小题3分)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他认为杜甫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是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而王维诗则能取之象外,所以他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

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就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它不仅唱出了俄罗斯民族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它引起了全世界听众的共鸣。(摘编自叶朗《说意镜》)

5.下列关于“意境”和“意象”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的内涵解释为“情景交融”,可见从近代开始人们就

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了。

B.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所有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创造意象,因而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能够具有意境的。

C.所谓“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意味着有意境的艺术作品跟有意象的艺术作品比较起来,在数量上总是处于劣势。

D.“道”是宇宙的本体和生命。意象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十分有限,而意境是对有限的意象的突破,所以意境能够体现“道”。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西方古代艺术家的旨趣是要在作品中重现世界上的具体物象,所以古希腊雕塑家认为把人体刻画得极其逼真、十分漂亮才是美。

B.中国古代艺术和西方古代艺术不同,中国艺术家要突破有限的意象,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意境中,抒发他们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C.陶渊明的两句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明他已经认识到身处有意味的世界,并且正处在辨析、体验这种意味之中。

D.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之所以能够引起全世界听众的共鸣,是因为它唱出了人们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刻体验和感受。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园林的审美价值,在于让人通过它们感受到更大空间的美,所以游览者往往能够产生一种对于整个人生或历史的感受和领悟。

B.从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有区别这一点来看,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往往有两种意味,而其中涉及整个人生的意味才是最美的。

C.王夫之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他显然是根据中国传统美学来评价杜甫和王维的,如果让西方艺术家来评判,结论可能恰恰相反。

D.康德所说的“一种惆怅”,表明他作为西方人也感觉到了一种与意象有很大不同的“美的东西”。这种东西其实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意境”。

4.(天津2012)(9分)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其实质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

生态文明不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哲学问题。生态哲学将生态理念引向社会生活,将自在的哲学本质转换为自为的生态智慧。西方深层生态学的代表人物奈斯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极其扩展的生态理想,我称之为生态智慧。”生态智慧重建的不仅是自然生态平衡,更重要的是要重建人的精神生态和整个文明生态的平衡。现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不仅包括外部自然生态的危机,而是也包括社会内部的自然生态的危机,前者导致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后者导致人类社会系统的破坏。生态哲学是走向生态文

明的理论准备,是人与自然关系反思后的生态觉悟,以及作为这种觉悟的生态智慧和理念在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推进。

生态文明既反映人类对自然生态的认识和改造,又反映人类将认识和改造自然生态所获得的积极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所取得的一系列积极成果,包括: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的重建、人与人的协调关系的构建、人类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是要建立自然生态,即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同自然的矛盾,这是人类社会关系协调的基础;人与人的协调关系的构建则是要建立社会生态,是使各种社会矛盾的合理解决获得和谐有序的状态,这是自然生态重建的根本保障;人类各种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目的是建立多元互补的文化生态,为社会生态的构建营造和谐有序的文明环境,为自然生态的重建奠定健康稳定的社会基础。

6. 下列关于“生态文明”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文明史指人类建设和谐社会所应遵循的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

B.生态文明就是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

C.生态文明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同自然的矛盾,其目的是协调人类社会关系。

D.生态文明史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它也是一个哲学问题。

7.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实现生态文明,人类必须重建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构建人与人的协调关系,创

建人类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

B.构建生态文明必须把生态理念引向人的社会生活。

C.生态觉悟在反思人与社会关系后产生,它在自然领域的扩展和推进构成生态哲学。

D.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是由现代人类所面临的外部自然生态危机造成的。

8.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西方学者奈斯之所以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极其扩展的生态思想”,是因为西

方传统生态理念陷入困境,需要引进东方智慧。

B.人类要走向生态文明,必须从理论上认真研究生态哲学。

C.生态文明不只是一个理论和认识问题,还是一个实践问题。

D.人类各种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与社会生态的构建及自然生态的重建都有着

非常密切的关系。

5.(全国2012)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要建立新人生观,除了养成道德的勇气而外,还要能负起知识的责任(Intillectual Responsibilty)本来责任是人人都有的,无论是耕田的、做工的、从军的,还是任政府官

吏的,都各有各的责任。为什么我要特别提出“知识的责任”来讲?知识是人类最高智慧发展的结晶,是人类经验中最可珍贵的宝藏,不是人人都能取得、都能具备的;因此凡有求得知识机会的人,都可说是得天独厚,享受人间特惠的人,所以都应该负一种特殊的责任。而且知识是精神生活的要素,是指挥物质生活的原动力,是我们一切行为的最高标准。倘使有知识的人不能负起他特殊的责任,那他的知识就是无用的,不但无用,并且受了糟蹋。糟蹋知识是人间的罪恶,因为这是阻碍了人类文化的发达和进步。所以知识的责任问题,值得我们加以特别的注意。我们忝属于所谓知识分子,尤其觉得这是一个切身问题。

所谓知识的责任,包含三层意义:

第一是要有负责的思想。思想不是空想,不是幻想,不是梦想,而是搜集各种事实的根据,加以严格逻辑的审核,而后构成的一种有周密系统的精神结晶。所以一知半解,不足以称为成熟的思想,强不知以为知,更不能称为成熟的思想。思想是不容易成立的,必须要经过逻辑的陶熔,科学的锻炼。凡是思想家,都是从艰难困苦中奋斗出来的.他们为求真理而蒙受的牺牲,决不亚于在战场上鏖战的牺牲。譬如在实验室里试验炸药的人,被炸伤或炸死者,不知多少;到荒僻的地方调查地质、生物、人种的人,或遇天灾而死,或染疾而死,或遭盗匪蛮族杀害而死的,也不知多少。他们对从这种艰苦危难之中得来的思想,自然更觉得亲切而可以负责。西洋学者发表一篇学术报告或论文,都要自己签字,这正是负责的表现。

其次是除有负责的思想而外,还要能对负责的思想去负责。思想既是不易得到的真理,则一旦得到以后,就应该负一种推进和扩充的责任。真理是不应埋没的,是要发表的。在发表以前,固应首先考虑它是不是真理,可不可以发表;但是既已考虑发表以后,苟无新事实、新理论的发现和修正,或是为他人更精辟的学说所折服,那就应当本着大无畏的精神把它更尖锐地推进,更广大地扩充。我们读西洋科学史,都知道科学家为真理的推进和扩充而奋斗牺牲的事迹,真是“史不绝书”。譬如哥白尼最先发现地动学说,他就因此受了教会许多的

阻碍。后来布鲁诺出来,继续研究,承认了这个真理,极力传播,弄到教会大怒,不仅是被捕入狱,而且被判火刑而死。伽利略继起,更加以物理学的证明,去阐扬这种学说,到老年还铁锁琅珰,饱受铁窗的风味。他们虽受尽压迫和困辱,但始终都坚持原来的信仰。他们虽因此而牺牲,但是科学上的真理,却因为他们的牺牲而确定。像这种对于思想负责的精神,才正是推动人类文化的伟大动力.

再进一层说,知识分子既然得天独厚,受了人间的特惠,就应该对于国家民族社会人群,负起更重大的责任来。世间亦唯有知识分子才有机会去发掘人类文化的宝藏,才有特权去承受过去时代留下最好的精神遗产。知识分子是民族最优秀的分子,如果不比常人负更重更大的责任,如何对得起自己天然的禀赋?如何对得起国家民族的赐予?又如何对得起历代先哲的伟大遗留?知识分子在中国向称为“士”,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身为知识分子,就应该抱一种舍我其谁至死无悔的态度,去担当领导群伦继往开来的责任。当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知识分子的责任尤为重大。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必须有这种抱负,才配做知识分子。

(选自罗家伦《历史的先见》,学林出版社,有删改)(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负起知识的责任,是为了建立一种新的人生观,养成道德的勇气。

B.有求得知识机会的人,都应负起一种特殊的责任。

C.有学者签字的学术报告或论文就是负责的思想。

D.历史上的一些知识分子在坚持真理时不惧牺牲,是出于对知识的责任感。

E.文中用布鲁诺、伽利略的例子,是为了说明科学真理的发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进步。1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

A.掌握了再多的知识,如果不能“指挥物质生活”,同样不能被称作知识分子。

B.从艰苦困难之中得来的思想总是让人觉得亲切,因此是负责的思想。

C.某科学家经过严密的论证,得出了划时代的科学真理,虽然一直没有拿出来发表,但他同样是对国家民族社会负责的知识分子。

D.拥有天然的禀赋、国家民族的赐予、历代先哲的伟大遗留,这样的人就配称作知识分子。14.作者认为,知识分子“还要能对负责

..”。请指出两个“负责”的不同意思。

..的思想去负责

6.(山东2012)(9分,每小题3分)

围棋与国家林建超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想符。

围棋的产生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介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东汉中期后,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他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他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6.关于围棋的起源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B.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其中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C. 围棋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西汉时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广泛流行,东汉时已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

D. 魏晋时人们对“艺”产生了新的看法,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

7.对围棋价值和地位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围棋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对个人修身养性,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里产生深刻影响。

B.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传统礼教观念的斗争中,在社会实践的对比中确立起来。

C. 自人们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把它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后,围棋就成为儒士必备的艺伎。

D. 围棋作为“国艺”,是一种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从国家层面上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围棋的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随着人们对其功能和价值认识的深入逐步确定的。

B. 围棋因为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在东汉中期就凭借着其本质上的优势而盛极一时。

C. 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了围棋活动的负面作用,其实这些负面作用也与围棋的娱乐、交际等功能性弱点有直接关系。

D. 对围棋进行神化和矮化都是不对的,只要把“过艺价值观”作为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就能正确认识围棋的“国艺”地位。

7(浙江2012)(每小题三分9分)

国学是中国学问的根底。这个根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小学,一个是经学。经学就是“六经”,再扩展,是十三经。其实十三经已经推衍开了,基本的还是“六经”。“乐经”不传,实际上是“五经”。就是《诗经》、《书经》、《周礼》、《周易》和《春秋》。这就是经学。汉代一大批注释、传疏、义证,晋唐又有一批,宋明又有一批。清代重新回过头来再注再疏。后来的经学,不是经学的原典,而是经学史。中国的经学在中国学术史上怎样流变,有汉宋之争,有明清之变。研究经学史,不了解清代学术不行,因为他们把字、词、义解释得更清楚了,汉宋儒的不少错误得到了纠正。不了解清代学者对经学的重新检讨研究,念字就会念错,发音就会不准确。对“五经”音义的校正,是清儒的一大贡献。

宋代重视义理,也就是“六经”的义理和思想。濂、洛、关、闽四大家,基本上都回到“六经”,重构儒家的思想体系。重归“六经”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他们抓住了《周易》。所以朱子研究《易》,二程对《易》的研究极高深,张载也研究《易》。张载讲《易》是有名的,但在程颢、程颐面前,他主动让出一席之地。为什么清儒反宋?他们觉得宋儒讲空话。字音都没有念清楚,空谈义理,有什么意思?清儒就指出这个字那个字以前念错了。这样一种功夫,主要的研究对象是针对“六经”。清儒的原话,“读书必先识字”。你说“经”,是哪一本“经”?是古文还是今文?具体是哪一个文本?所以清儒的功夫在甄别和辨伪,目的是恢复“经”的本原。要恢复本原,必须有小学的功夫。小学的功夫就是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文字学是认字,训诂学是释词,把字词的意思解释清楚。这还不行,还要懂音韵。说这个字,汉代这样读,宋代那样读,清代是这样读的。清儒把“六经”的字一个一个弄准确了。所以要说国学,最主要的应该是经学和小学。要懂经学,就得懂小学。小学是工具和路径,不懂小学,通经之路就走不过去,就没有能力研究经学。

8.下列对“读书必先识字”理由的说明,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朱子、二程等人在没有小学功夫的情况下研究《周易》,是空谈义理。

B.有了对经学字词义的大量注疏,才有可能去研究经学在中国学术史上的流变问题。

C.字音没有念清楚,字词意思没有解释清楚,就不能够恢复“经”的本原。

D.汉、晋唐、宋明注疏有不妥之处,汉宋儒在研究经学史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错误。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国学是中国学问的根底,而作为工具和路径的小学是经学的根底。

B.宋代学者从《周易》入手重归“六经”,以“六经”的义理和思想来重构儒家的思想体系。

C.清儒有着深厚的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功底,他们对“六经”的字逐一进行了校正。

D.只有纠正了“五经”音义中的错误,才能真正了解清代学者对经学研究的贡献。10.结合上下文,指出作者认为“后来的经学,不是经学的原典,而是经学史”的理由。(3分)

社科类(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设计

社科类(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设计 高三 2013-03-21 09:36 社科类(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设计 一、考点阐释 1、一般论述类文本以以理性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论述类文章一般以议论文的面目出现,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阐述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辩驳旧说、介绍新见等为主要内容,它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所以阅读此类文本要主要把把握住议论文的文体特征:论点、论证、论据和文章的结构。 2、本考点为必考内容,分值一般为9分,考查题型分为两种,一是客观题,二是主观题,湖南卷2012年高考二个客观题,一个主观题。 3、考查侧重于逻辑思维能力,主要让考生借助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捕捉语言信息,主动获取知识,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相关科技知识,更不是从专业知识理解的角度来考查。 4、考纲说明 (1)理解 B ⑴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⑵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⑶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⑷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教学安排 4 教时 三。教学方法例题引路、探究规律、练习巩固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理解(客观题型为主) 教学目的:正确理解重耍概念的含义;正确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 教学重点难点:熟练掌握设误类型并迅速正确答题。

教学过程: 一。真题体验 见“听课手册”第96页。 二、探究规律 高考对处理信息能力的考查都要落实在语言上,因此高考题设置选项,往往具有迷惑性,善于识破选项陷阱,无疑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命题者常将选项的干拢点设置在以下九大对应关系上。 1. 部分与整体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程度深浅、范围大小上有意混淆。 [对位信息] 溴甲烷,又称溴代甲烷或甲基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它具有强烈的熏蒸作用,能杀灭许多有害生物,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虫剂。 【试题】 (四川卷第5题)根据文意,下列对溴甲烷最受农民欢迎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溴甲烷是一种能杀灭各种有害生物的高效、广谱的杀虫剂。 剖析:根据原文,溴甲烷“能杀灭许多有害生物”,而A项却将其表述成了“能杀灭各种有害生物”,这就犯了将“部分”表述为“整体”的错误。 【有效阅读信息】图腾制度产生于氏族之前,而氏族形成后,继续沿用过去形成的图腾制度。所以在氏族社会,尤其是母系氏族社会,普遍实行图腾制度。 【试题】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08山东卷8题) C. 氏族形成后,继续沿用图腾制度,所以在氏族社会全都实行图腾制度。 明确:原文是“普遍”,选项是“全部”。 设题常涉及的重要词语: 与程度范围相关:一些、某些、凡是、几乎、全部、大多、所有、一切、到……为止、除……之外等。 2. 已然与未然

高考语文新闻社科文阅读分类训练试题

高考语文新闻社科文阅读训练试题基础试题 01-22 1021 高考语文新闻社科文阅读训练试题 (2013届山东临沂某重点中学12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鼓励一下欧盟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主席贾格兰宣布欧盟为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时称:“欧盟与其前身六十多年来致力于推展欧洲和平与和解、民主与人权,欧洲大半地区由战争之陆化为和平之陆,欧盟居功至伟。” 这段向欧盟致敬的文字,的确是事实。法国与德国这两个世仇,在不到一个世纪就进行三次全面战争后,终于放下武器。六十年前,欧洲基督教文明兄弟们仍处在冷战鸿沟的两端,柏林墙的倒塌只是去除了彼此的藩篱,在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后,一个家庭式的欧洲才真正形成。从此以后,欧洲大陆上的基督文明弟兄们或许还有些龃龉,但是保证不会再兵戎相见。战争的鲜血固然促使他们反省,但是让他们能够携手合作前行的却是致力于欧洲统合的欧盟。 欧洲大陆是属于欧洲人的,但是要进入欧盟大家庭则必须遵守欧盟所设定的规范。这个规范是西方基督教文明的价值体系,一个不可挑战的原则,即民主、法治、人权与市场经济。只要遵守这些原则,其他都好商量。 这六十年来,这个家庭的成员愈来愈多了,他们之中,有的为了权力的分配争执,有的为了利益的争夺彼此叫骂;有的愿意共同使用一个货币,有的却仍旧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国币。但是有一点的确都做到了,再怎么吵,民主与人权已成为他们共同的信仰。 共同管理武器要使用的煤钢是确保和平的最好方法。在这样的构想下,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经历战争后的欧洲国家已不再是昔日的强权,彼此的经济力量统合后才能壮大,因而1958年又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确保和平”与“经济发展”是欧洲统合的初衷,六十年过去了,初衷早已实现,在它一甲子大寿的日子,得份大礼,应该也不为过。 欧盟这个大家庭里没有一个绝对权威的大家长,成员之中有像认真工作因而累积大量财富的德国,有爱好政治权力喜说大话爱耍威风的法国,有不喜这个家庭管束太多而偏好特立独行的英国,也有爱好享乐不认真工作因而欠了一屁股债的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等南欧国家。让这些人能够聚在一起几十年,的确已经不是件容易的事,单就这一点,也应该给些掌声。 一些西方的金融投机客,介入了欧盟,搅乱了一池春水。金融危机所引发的欧债危机让欧盟发生严重龃龉,近日在希腊街头,看到人民高举“纳粹默克尔”的图片,要求与德国算二战时的老账。南方的穷弟弟与北方的富哥哥看对方愈来愈不满意了,有些成员甚而闹得要分家了。 在一旁的挪威,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它了解到一个和平与繁荣的欧洲对于挪威是非常重要,这个斯堪的纳维亚小国从来就不是个强国,它的命运不可能离开欧洲;另一方面它又担心自己富有的石油利益可能会被瓜分,因而在1972年与1994年两次公投,均拒绝加入欧盟。 不过,挪威诺奖委员会还是很够意思,在欧盟六十大寿的日子,送上诺贝尔和平奖大礼。这不是很好吗?如果挪威属于欧盟,可能还会瓜田李下,引人批评。

社科文与自科文阅读设题十大特点

社科文与自科文阅读设题十大特点解答高考社科文与自科文阅读题的基本思路是“采集有效信息——比照题干要求——判断选项正误”。综观高考试卷中的社科文与自科文阅读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命题者常将选项的干扰点设置在如下十大方面: 一、部分与整体。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数量范围上设置干扰,故意将阅读材料中对部分事物情况的判断表述为对与其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所有事物情况的判断。 如: [对应文段]比如藏医,很长一个时期,它的传授是在寺庙中以隐秘的方式进行的,它用青藏高原所独有的植物、动物、矿物和食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对包括癌症、中风在内的多种令现代医学棘手的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 [试题]关于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下列说法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湖南卷第8题) B.中医学能治疗包括中风在内的所有疑难杂症,西医学对这些病则感到束手无策。 [剖析]原文“对包括癌症、中风在内的多种令现代医学棘手的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而B项却将其表述成了“中医学能冶疗包括中风在内的所有疑难杂症”,犯了将“部分”表述为“整体”的错误。 二、已然与未然 “已然”是事物已经产生的情况,“未然”是事物即将出现的情况。命题者设计干扰项时,有时会故意将“即将出现的情况”表述或推断为“已经产生的情况”。如:[对应文段]胚胎干细胞另一个研究重点是用于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再将这些胰腺组织移植到体内,以根治糖尿病。去年西班牙的研究者就将胰岛素基因转入小鼠的干细胞中,使之具有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再将这些干细胞植入患糖尿病的小鼠胰腺中,结果小鼠的糖尿病症状消失了。 胚胎干细胞还有多种可能的用途。不过,医学界的美梦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变成现实。 [试题]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全国卷I第10题) A.已经证实,把胰岛素基因转入人类胚胎干细胞可以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 [剖析]根据原文,“把胰岛素基因转入胚胎干细胞……”这项结果目前只在“小鼠”体内得以实现,至于在人类身上得以实现,“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变成现实”。所以A项“已经证实,把胰岛素基因转入人类胚胎干细胞……”的推断犯了把“未然”误作为“已然”的错误。 三、先期与后期 命题者在事物、现象产生、出现的时间上设置于扰,他们有时将先期表述为后期,有时将后期表述为先期,有时将先期或后期表述为“先期和后期”。如: [对应文段]因为水由氢和氧原子构成,氢原子能够起到类似显微指南针的作用。在身体

高考社科文的阅读要点及应试技巧

高考社科文的阅读要点及应试技巧 一、考试说明对社科文阅读的要求 社科文是指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的文章,包括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化学、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的文章。《考试说明》对社科文阅读的总体要求是: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文章。具体来说有如下几点: 1.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 2.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5)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二、历年社科文阅读题目的特点及2002年题目预测 一般认为,“过去尤其是近几年的试题就是今年最好的模拟题”,总结自1990年至2001年的高考社科文题,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内容广泛,难度适中。1992—2001年所选的社科文涉及文艺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多种领域,文艺学方面涉及到诗歌、音乐等;教育学方面涉及文言文学习、创造性思维等。由此看出,社科文的取材比较广泛,考题多是这些领域的学术性文章的节选,长度一般在千字左右,选文也比较浅显,不像科技文那样会出现许多专业语和陌生概念,它的内容一般容易把握,可读性水较强。 2.题材多样,趋于单选。1999年以前的社科文题型有填空题、简答题、多项选择题,且以简答为多。而2001年全部设置为单项选择题。 3.目的明确,考查全面。充分考虑到了层级的分布。以2001年考题为例,共设置了4道题,包含了4个知识点,教师很容易对照《考试说明》分析出所考查的知识点及能力层级。如第17题,考语句理解,B级;第18题,考信息筛选,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社科文(答案及解析)

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社科文(答案及解析) 全国卷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着。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从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

高考语文 社科类阅读理解

社科类阅读理解—能力形成性训练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知耻则有所不为 耻感文化是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它萌芽于早期国家形成的尧舜禹时期,至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对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耻感文化,立足于人的个性修养,延展到整个社会的道德评价机制,具体表现为向内和向外两个层面。从向内的方向看,首先,它强调个人的修身,要求内省、慎独、反求诸己,通过正己而达到正人,这一点构成了耻感文化的核心内容。其次它激发人的奋斗精神,“行己有耻”,它使人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道德实践而积极进取,不屈不挠,利于形成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孔子有言:“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在这天下三德中,知耻居于最深层次,它对好学、力行乃至其他种种行为发挥着重要影响。孟子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的思想,倡导“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修养方法。由孔孟所倡导的人生理想和实践,为中国历代志士仁人所认同,成为他们立身行事的楷模,造成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刚正之气,形成一种刚直不阿、特立卓行、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再次它崇尚操守,褒扬气节。由于耻感文化能使人从内心控制自己的行为,因而形成中国古代崇尚操守、不媚时俗的道德品格,其具体内涵就是指廉洁正直、守志不辱的人生品行,最终则是在这种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气节观。 从向外的方向看,耻感文化对人的一个基本行为要求就是改过迁善,见贤思齐。这是建立于耻感文化基础上的内省机制的外化,“知耻则有所不为”,进一步做到改过迁善、见贤思齐、最终而达到“至善”的崇高境地。其次是建立于耻感文化基础上的社会道德评价机制。特定社会中的道德规范的外在依据,因而“以何为耻”是个具有鲜明时代性的问题,它与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有着密切联系’。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凡是缺乏道德、丧失廉耻之人都会遭到全社会的谴责,无德、无耻之徒都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耻感文化的生理基础在于人的物质个体对外界的反映和反应;它的心理基础在于人们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它的社会基础在于人们对社会行为规范所达成的共识。中国之所以特别强调礼、义、廉、耻,是由于古人早已认识到人的内省和自律对控制人的行为有着巨大的作用,因而才有“知耻而勇”“知耻则有所不为”的论断;也认识到无耻之徒为一已私利而不惜、不怕损害社会的利益,因而也违背了人们共同认可的社会公德和普遍的行为规范。所以,必须发掘人的羞耻之心,从根本上使人达到道德上的完善,这在今天尤其值得大力继承和弘扬。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的耻感文化包括人的个性修养和整个社会的道德评价机制,具体表现为向内和向外两个层面。 B.以强调个人的修身为核心内容的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对数千年以来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耻感文化能激发人的奋斗精神,使人为实现人生理想和道德实践而积极进取,是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 D.孔子所提出的好学、力行、知耻被称为天下三德,其中知耻很重要,它对好学和力行都有很大的影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A.耻感文化起源于尧舜禹时期,是优秀的文化传统,它要求个人要内省、慎独、反求诸己,通过正己来正人。

高考语文社科文阅读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社科文阅读题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谈静 朱光潜 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比方路边一棵苍松,你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我觉得可以让人纳凉;他也许说很宜于入画,或者说是高风亮节的象征。反应不同,都由于感受力有强有弱。 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比方诗人和美术家,你见不到的东西他能见到,你闻不到的东西他能闻到。麻木不仁的人就不然,请伯牙向他弹琴,他也只联想到弹棉花。感受也可以说是“领略”,不过领略只是感受的一方面。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能处处领略到趣味的人决不至于岑寂,也决不至于烦闷。“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种绝美的境界。姑且闭目一思索,假想这半亩方塘便是自己的心,你看这首诗比拟人生苦乐多么惬当!一般人的生活干燥,只是因为他们的“半亩方塘”中没有天光云影,没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便是领略得的趣味。 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物理上有一条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心境愈空灵,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还可以进一步说,心界愈空灵,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习静并不必定要逃空谷,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市喧嚷中,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日本人小林一茶有一首俳句:“不要打哪,苍蝇搓他的手,搓他的脚呢。”懂得这一句诗,便懂得我所谓静趣了。 (选自来光潜《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删改) 15.下列说法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3分)(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括号内) A.一个人能否最大程度地见到“美”与“和”,天赋的高低具有决定作用。 B.感受是一种被动的过程,也就是领略,它能帮助人们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C.一个人陷入岑寂和烦闷之中,往往是由于他的心境不够空灵而造成的。 D.不同的感受角度决定了有人认为苍松宜于入画,有人认为苍松可以造船。 16.文章题为“谈静”,但最后一段才写到“静”,请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6分) 17.作者所说“静趣”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懂得小林一茶的俳句就懂得“静趣”了?(6分) 【答】 15.C(3分)(A项“天赋的高低具有决定作用”与原文不符,原文“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B项:“感受”和“领略”不可对等。D项:“不同的感受角度决定了”的说法与原文不符,文中举苍松宜于入画,可以造船是为了证明“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

高考社科文阅读题

社科文阅读 1.(天津2011)(9分) 人类衣食住行这类维持生存的生活方式没有太大不同,即使有不同,也没有根本的意义。比方,用筷子还是用刀叉或者直接用手抓吃饭,对于人类的命运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主张义先利后还是义后利先,主张人是目的还是手段,把自然看作是与自己同属一个整体还是与己无关的对象,却足可影响人类甚至整个地球的命运。因此,这里不考虑作为物质现象的中国文化,而考虑这些现象中所渗透的中国的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或者说,中国之道。 中国文化从产生的时候起,就推崇德性,倡导恃德者昌,恃力者亡,这是我们祖先的信念。我们的先人推崇的那些开天辟地的圣贤,其共同的特点就是舍己为人,克己让人,给人类造福,他们都有博大的胸怀,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牺牲自己,成全众人。被我们中国人奉为文明始祖的人,无论盘古、女娲、还是伏羲、神农、或黄帝、尧、舜,他们的6E共同特点,就是创造文明,与民兴利,公而忘私,品德高尚。 中国文化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也有种种不足为人道的地方,但是它的文化精神就总体而言是高尚的,是不会过时的,只要人类希冀在和平与平等的世界上生活的话。中国精神或中国之道的核心可以概括为如下几项: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和而不同的共同生活原则和思想原则、义利之辨的道德理念、己立立人与己达达人的淑世情怀、四海一家与天下太平的世界愿景等。这些中国之道并非中国文化所独有,但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和中国文化能够复兴的根据。这些理念与西方现代性的许多原则是不相容的,却是人类生存下去不可或缺的,现代中国文化要有不同于现代西方文化的感召力,只有建立在这些普适的理念基础上,而不能以已证明是有根本问题的某些西方现代性原则为基础。 当然,中国文化的复兴绝不是说只是将这些理念单纯在重申一下,而是要将它们予以现代的阐发,因为文化复兴实际是文化重建,这就需要我们不是把西方文化作为敌对的东西或对立的东西,而是要把它最为助缘。中国之道的理念若是普适的,它就能吸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就一定会有兼容性。重建中国文化不是恢复传统文化,而是发展中国文化。6.下列有关本文中的“中国之道”的说法,不准确 ...的一项是 A.中国之道是指渗透这中国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的现象。 B.中国之道并不存在于所有中国文化现象之中。 C.中国之道的核心包括天下为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思想。 D.中国之道建立在普适理论基础上的高尚的文化精神。 7.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任何生活方式都不足以影响人类的命运,无关乎中国的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 B.中国文化一贯推崇的德性,即时中国文化的核心,也是复兴中国文化的根据 C.只要中国文化不过时,人类就能在和平与平等的世界上生活。 D.体现中国文化精神一系列理念与西方现代性原则具有不相容性。

社科类大现代文阅读高考题汇编

社科类大现代文阅读高考题汇编 一、1994高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7-30题。 我们要了解和评判一个作者,应该知道他那时代对于他那一类作品的意见,这些意见就是后世文艺批评史的材料,而在当时表示一种文艺风气。一个艺术家总在某些社会条件下创作,也总在某种文艺风气里创作。这个风气影响到他对题材、体裁、风格的去取,给予他以机会,同时也限制了他的范围。就是抗拒这个风气的人也受到它负面的支配,因为他不得不另出手眼来逃避或矫正他所厌恶的风气。正像列许登堡所说,模仿有正有负,亦步亦趋是模仿,“反其道以行也是模仿”;圣佩韦也说,尽管一个人要推开自己所处的时代,仍然免不了和它接触,而且接触得很着实。所以,风气是创作里的潜势力,是作品的背景,而从作品本身不一定看得清楚。我们阅读当时人所信奉的理论,看他们对具体作品的褒贬好恶,树立什么标准,提出什么要求,就容易了解作者周遭的风气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好比从飞沙、麦浪、波纹里看出了风的姿态。 一时期的风气经过长时期而能保持,没有根本的变动,那就是传统。传统有惰性,不肯变,而事物的演化又使它不得不以变应变,于是产生了一个相反相成的现象。传统不肯变,因此惰性形成习惯,习惯升为规律,把常然作为当然和必然。传统不得不变,因此规律、习惯不断地相机破例,实际上作出种种妥协,来迁就事物的演变。它把规律解释得宽,可以收容新风气,免得因对抗而摇动地位。传统愈悠久,妥协愈悠久,妥协愈多,愈不肯变,变的需要就愈迫切,不再能委曲求全,于是旧传统和新风气破裂而被它破坏。新风气的代兴也常有一个相反相成的现象。它一方面强调自己是崭新的东西,和不相容的原有传统立异;而另一方面要表示自己大有来头,非同小可,向古代另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例如明、清的批注家要把《水浒》、《儒林外史》等白话小说和《史记》、《汉书》挂钩搭线,西方十七、十八世纪批评家也要把新兴的长篇散文小说遥承古希腊、罗马的史诗。这类暴发户造谱牒或者野孩子认父亲的事例,在文学史上常有;它会影响创作,使作品从自然的天真转而为自觉的有教养、有师承,所以未可忽视。 (节自钱钟书《中国诗与中国画》) 27.下面文字中红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是(3分) 传统不得不变,因此规律、习惯不断地相机破例…… A.把握时机,委曲求全 B.顺应形势,改变常规 C.等待机会,破除习惯 D.因势利导,不拘一格 28.请用文中的词语,稍加组织,填入空格,不超过20字,注意前后的衔接(4分) 文中用“暴发户造谱牒”、“野孩子认父亲”作喻,来说明当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 29.根据文中所述,要了解某一时期的文艺风气,有哪两方面的材料? 答:① ② 30.在文艺风气的同一现象中,常常包含着相反的两个方面,例如传统有“不肯变”的一面,又有“不得不变”的一面。文中第一段写了哪些这样的现象?(不超过60字)(6分) 二、1995高考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4-28题。

高考社科文阅读专题--紧扣原文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一:社科文阅读 一、选文趋势 1、新奇为上,发现类居多 最新的社会现象、文化现象、热点话题、局势格局、考古发现、科技发明等。 2、结构相似,概念类居多 一般是围绕一个概念展开,对这个概念从几个方面加以阐释。 3、思路清晰,细节类居多 特别注意文中的关联词、表程度范围的副词、因果关系、逻辑关系、概念解释与理解。 二、基本原则 尊重原文文本,高度关注细节 三、核心技巧 关键词语锁定,回归原文定位 四、解题步骤 可简化为一个口诀: 先审题干和选项 带着问题去阅读 锁定词语定准位 常考陷阱须谨记 排错排无排不同 详细的答题步骤(带着问题去阅读) 1、一看问题约30秒——关键词锁定,题文信息一一比对 (1)锁定关键词语,回归原文定位。 (2)阅读每一选项,并从原文中找到相对应的区位。 2、二看文章约2分钟——回归原文定位,找依据,确定选项 读文章时应重点关注一下几个方面。 (1)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 (2)重要问题及概念前后的修饰语、限制语及有指代意义的词语 (3)关联词 (4)中心句、过渡句及重点句 (5)特殊句(判断句或有判断意义的句子;双重否定句;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等) 3、必须四个选项全部看完再确定答案,防止理解偏差而武断作答;理解全面,找到准确答案。

五、十莫字诀 题目要求莫看错;原文定位莫忽视; 弄清概念莫粗心;修饰词语莫忘记; 已然未然莫混淆;因果关系莫倒置; 夸大其词莫当真;解释引申莫过度; 绝对表述莫选取;推测选项莫失据。 六、常见命题设陷 有无、因果、绝对化、时间、对象、题干、范围 1、有无 此类设错是命题中最常见的设错方式,简单的说就是原文中未提及,选项凭空捏造一个事实。对付这类设错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回归原文,一一对比了。 阅读并分析以下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1】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科罚。 [考题]C《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 【典型例题2】 隐形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有其自身的特殊含义,因此很难规范化,也不易传递给他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隐性知识是一种主观的、基于长期经验积累的知识,不能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述,内容有十分特殊的含义。隐性知识包括信仰、隐喻、直觉、思维模式和所谓的“诀窍”(如手工匠掌握的特殊技艺)。 [考题]B隐性知识的内容具有十分特殊的含义,在极少数情况下可以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 【典型例题3】 但西洋文艺自希腊以来所富有的“悲剧精神”,在中国艺术里,却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且往往被拒绝和闪躲。人性由剧烈的内心矛盾才能掘发出的深度,往往被浓挚的和谐愿望所淹没。 [考题]C中国的礼乐文化讲求个人人格、社会组织与天地大道、宇宙秩序、自然节律的交融,由此导致中国文化精神中没有“悲剧精神”。 2、因果

2012年高考社科类文本阅读试题评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25691186.html, 2012年高考社科类文本阅读试题评述 作者:王学华 来源:《新高考·高三语文》2012年第10期 社科类文本(不少考区称为论述类文本)指的是社会科学类的文章。凡是介绍、阐述、诠释、论证社会科学研究状况及成果的文章,大都属于社科类文章。包括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化学、语言学、美学等领域,其主要特征是:议论性较强、观点鲜明、材料涉及面广。它是现代文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查的能力层级主要是理解(B级)与分析综合(C级)这两个。在今年全国17套试卷中,除了北京卷、四川卷外,都涉及了对社科类文本的考查,充分体现了对社科类文本的重视。 【命题选材】 社科类文本的选择内容广泛,包罗万象,彰显了语文大教材观。首先,选材文化气息浓郁,文化特征明显,给考生以强烈的文化熏陶。如安徽卷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上海卷的《应该正确对待文献综述》、北京卷的《内经的理论体系》、湖北卷的《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浙江卷的《国学的根底》、重庆卷的《双语的作用》等。 其次,选文富有艺术品位,引导学生重视人格或艺术品格的培养。如江苏卷的《笑的价值》、山东卷的《围棋与国家》、江西卷的《联觉现象》、福建卷的《谁在支持我们的“心灵成长”》等。 此外,选文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包括科技文明、新能源、新家园等,紧贴考生生活实际。如辽宁卷的《环境美学的当代使命》、天津卷的《生态文明》、湖南卷的《建筑的环境》、全国新课标卷的《科技黑箱》等。选取的文本篇幅一般在千字左右,而且语言规范、难易适中、文体鲜明,对今后的阅读教学将发挥良好的导向作用。 【题型盘点】 2012年高考对社科类文章阅读能力的考查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 1. 单项选择题。如山东卷第6题:关于围棋的起源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2. 多项选择题。如广东卷第12题: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3. 主观简答题。如福建卷第12题:“寻常的人生”有哪两个向度?文章提倡哪个向度?为什么? 4. 填空题。如上海卷第3题:第③段加点词“倾听”在文中的意思是。

整理精编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社科类文本阅读 教案

自然科学类文本阅读 教学目标:1,了解考纲要求 2,根据考纲要求,找出答题技巧 教学重难点:用规律指导正确答题 知识梳理: 一,考纲分析 《考试大纲》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有“理解”“分析综合”与“鉴赏评价”等三个能力层级共九个考点,但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的能力要求其实只有“理解”“分析综合”,具体四个考点则为“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 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考查的主要是对文中重要词语、句子、信息的理解。所谓重要词语,主要是指文章说明的对象、主要概念、反复出现的词语等,如湖北卷的“湿地”、安徽卷的“人择原理”、重庆卷的“人体生物钟”等;所谓重要句子,是蕴含重要信息的句子,包括直接宣布新发现、新推测、新技术、新理论的句子,表现全文主要观点的句子,概括性强、结构复杂、内涵丰富的句子,如上述湖北卷要求分析的句子;所谓重要信息,是指文中说明的新知识、新概念、新发现,以及对此进行的解释、阐述,如湖北卷第8题四个选项都是有关文中最重要的信息“湿地生态”的。文中的重要词语、句子、信息都是阅读时要重点把握的,在阅读与练习中,要增强对这些重要词、句、信息的敏感性。 二、洞悉试题陷阱,有效排除错误信息干扰 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多采用客观选择题测试,命题者在编制选项时,一般是通过“变换、删减、拼接”的方式对原文信息进行加工。设计错误选项时常变换、删减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定语、状语),造成范围、程度、已然未然、或然必然的不同;或删减信息要点,造成信息残缺;或拼凑信息,造成张冠李戴、无中生有、强加因果、颠倒主客体等错误。 具体说说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设置试题陷阱的主要形式。 1. 改变范围、程度。这类陷阱主要是就数量、范围、程度而言的,命题者往往改变原文中表述的范围、程度,以干扰考生选择。如湖北卷第7题B项“自然资源丰富的湿地,是人类的‘衣食父母’,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所有物资,如食物、饮水、能源等”,选项中增加了“所有”一词,扩大了范围;第8题B 项“捕捞和采挖湿地动植物破坏了湿地的生态平衡,从而导致湿地生态功能的减弱”,D项“各类湿地生态功能完全不同”,而原文分别是“过度捕捞、采挖湿地动植物,破坏了湿地生态平衡”与“由于湿地类型多样,其功能和价值不尽相同”。有无“过度”一词,“完全不同”与“不尽相同”的表述,程度显然有别。 2. 信息残缺。故意缺漏某些信息,改变文中相关概念的外延或内涵。如湖北卷第6题A项“湿地指长期被静止或流动的水体覆盖的地域,如沼泽地、湿源、泥炭地或水域地”,而原文是“湿地是指自然的或人工的,长久的或暂时的沼泽地、湿源、泥炭地或水域地”,选项删减了“暂时的”这一限制语,信息的残缺缩小了概念的外延。 3. 强加因果。将没有因果关系的信息说成有因果关系,或是将多因一果、一因多果简单化成一因一果。如湖北卷第9题A项“我国湿地资源丰富,占世界湿地资源的十分之一,因此我国淡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也很高。”淡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高低并不只是由湿地资源量这一个因素决定的,它还涉及到人口数量等,选项的表述将多因一果简单化为一因一果,显然不正确。 4. 无中生有。选项中表述的内容或推断的依据在原文中无从寻找。如天津卷第9题A项“能够产卵的雌蛾更容易感染萎蔫病,这使它们生产出的虫卵变小”,原文只是提到“主要是笨酚,释放到叶子中,这些物质抑制蛾幼虫的生长,并减少雌蛾产卵的数量。同时,苯酚还使蛾卵变小”,文章并未提及能够产卵的雌蛾感染萎蔫病。至于“更容易感染”,更是无中生有。 5. 张冠李戴。移花接木,故意弄错对象,以迷惑考生。如湖北卷第9题C项“只要大量种植芦苇、香蒲、莎草等植物,就能充分保持湿地在自然状态下的‘原型’状貌。”原文是“用于控制污染的人工湿地可大量种植芦苇、香蒲、莎草等植物,通过收割再利用或沉积的方式去除水体中大部分的营养盐,这是分散

2020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社科类文章阅读.docx

2020 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社科类文章阅读 《考试说明》要求“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前面几讲分别按现代文阅读的能力点作了讲解和练习,从本次开始,按文体作讲解和 练习。 一、什么是一般社会科学类的文章 社会科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变化的科学,包括政治经济学、法律学、历史学、文化学、文艺学、美学、教育学、伦理学等。社会科学类的文章,是用来进 行社会科学研究和描述社会科学研究的文章。它既是探讨社会科学问题、进行社会 科学研究的手段,也是概括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文字载体。从文体 上说,它应包括议论性和说明性等类别,但就高考说,侧重于社会科学类的议论文 字。 在“社会科学类文章”前加“一般” ,表明高考选用的这类文章,专门化的程度不会太高,专业理论色彩不会太浓,专业的名词术语不会太多。否则就不解称为“一 般”。 社会考学类文章虽然涉及的面很广,但是,从历年高考的选文来看,侧重于选取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和历史类的文章,因为它更接近于高中毕业生的实际。 二、社会科学类文章和阅读要领 社会科学类文章,在高考试卷中,有放在第Ⅰ卷全用选择题来考的,如 2001 年的《铜奔马正名》;过去更多地放在第Ⅱ卷。前者的命题思路与自然科学类文章相近,后者的命题格局与文学作品相似。这里总起来说如何阅读这类文章。 阅读社会科学类的文章,应该从理解重要词语,重要句子到对文章进行鉴赏、评价,全面观照,但应注重下列几点: 1.归纳内容要点 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言语的转化,即读者用自己的话语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是能力的重要成部分。因此,社科文,往往要从内容要点的角 度来出。有一年用作家伯的《多芬之》出了两条的目, 一是要求出作者称多芬音成一个“ ”的原因,一条要求“根据文意, 要概括从巴赫到莫扎特到多芬在音作上的展化”。前者要求文章局部 的内容要点,后者要求全文的内容要点。有一年用陶行知的《造宣言》,第 1 就是内容要点的(参照后文“典型分析”)。因此,社科文要 十分重用自己的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把握作者的点度 点度,是文章内容的核心,是文章的灵魂。中重把握作者的点 度,是很然的,不,把握作者的点度包含两点要求: (1)确作者的点,能判断某种法是否符合作者的点; (2)能分析作者的点,包括能分析作者提出某种点的原因,明作者是提 出某种点的依据。 两点常常就是命者考作者点把握程度的命角度。 3.分析文中所运用的材料 社会科学的文,是要运用材料的。不,运用的具体情况比复。有的是用来自 己的点,有的用来反人的点,有的用来表述某种看法。从运用的角度来,有肯定的, 也有否定的,有局部肯定局部否定的,都要分辨 清楚。譬如陶行知《造宣言》引用了歌德一句“没有勇气,一切都完” ,有人引句的意思,有了勇气,便能造。就了。因作者接着:“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的,走出来,造出来的。只是一半真理??”可“勇气”只是能造的条件之一。就要求我必正确理解材料本身的含意,弄清作者引 用的意,分析引用前后各了哪些,才能根据的要求正确答。 2001 年《奔正名》第 2 :“以下不属于作者否定‘ 廉’一名所用据的一是”不少考生判,就是因材料本身的含意 和引用意没有搞清楚。 4.注意表达技巧

社科类(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设计(整理精校版)

社科类(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设计 高考二轮复习 0321 21:21 :: 社科类(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设计 一、考点阐释 1、一般论述类文本以以理性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论述类文章一般以议论文的面目出现,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阐述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辩驳旧说、介绍新见等为主要内容,它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所以阅读此类文本要主要把把握住议论文的文体特征:论点、论证、论据和文章的结构。 2、本考点为必考内容,分值一般为9分,考查题型分为两种,一是客观题,二是主观题,湖南卷2015届高考模拟高考二个客观题,一个主观题。 3、考查侧重于逻辑思维能力,主要让考生借助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捕捉语言信息,主动获取知识,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相关科技知识,更不是从专业知识理解的角度来考查。 4、考纲说明 (1)理解 B ⑴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⑵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⑶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⑷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教学安排 4 教时 三。教学方法例题引路、探究规律、练习巩固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理解(客观题型为主)

教学目的:正确理解重耍概念的含义;正确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 教学重点难点:熟练掌握设误类型并迅速正确答题。 教学过程: 一。真题体验 见“听课手册”第96页。 二、探究规律 高考对处理信息能力的考查都要落实在语言上,因此高考题设置选项,往往具有迷惑性,善于识破选项陷阱,无疑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命题者常将选项的干拢点设置在以下九大对应关系上。 1. 部分与整体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程度深浅、范围大小上有意混淆。 [对位信息] 溴甲烷,又称溴代甲烷或甲基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它具有强烈的熏蒸作用,能杀灭许多有害生物,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虫剂。 【试题】 (四川卷第5题)根据文意,下列对溴甲烷最受农民欢迎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溴甲烷是一种能杀灭各种有害生物的高效、广谱的杀虫剂。 剖析:根据原文,溴甲烷“能杀灭许多有害生物”,而A项却将其表述成了“能杀灭各种有害生物”,这就犯了将“部分”表述为“整体”的错误。 【有效阅读信息】图腾制度产生于氏族之前,而氏族形成后,继续沿用过去形成的图腾制度。所以在氏族社会,尤其是母系氏族社会,普遍实行图腾制度。 【试题】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08山东卷8题) C. 氏族形成后,继续沿用图腾制度,所以在氏族社会全都实行图腾制度。 明确:原文是“普遍”,选项是“全部”。 设题常涉及的重要词语: 与程度范围相关:一些、某些、凡是、几乎、全部、大多、所有、一切、到……为止、除……之外等。

2020高考社科类小阅读复习讲练(附答案解析)

高考社科类小阅读复习讲练 (附答案解析) 一、考点提示 筛 重要句子”“对于论述类文本的考查,考纲明确规定“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选信息”。 所谓“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在论述类文章中,主要指的是:理解指代性的 词和短语在文中所指的具体内容;理解非指代性的词和短语在文中的特定的表达意 义,主要是概念的内涵义、概括义。 所谓“重要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如果不理解这些句子, 就可能不理解某一部分内容,甚至难以理解全篇文章。 所谓“筛选信息”,是指从纷繁的语言材料中找出信息,提取主要信息,筛掉次要 信息。所谓“整合信息”,是根据试题的要求,对筛选出来的信息源进行分类集中,重 新组合,加以概括。论述类文章的重要信息主要是作者的观点。如果是辨析驳斥类的 文章,还有对方的或其他人的不同观点。 二、考查形式 课表卷以客观题为主,有的省市的考卷也设置主观题。 这类试题的选项多数是对较大文字区间内容的转述,或对相同、不同信息的归纳、对比。 三、高分策略 (一)要树立5个意识 1.要树立题型意识。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是高考的必考试题,多年以来,已经形 成了较为稳定的题型等考查方式。树立题型意识可以大大提高答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可以少走弯路。 2.要树立语境意识。试题中虽然大都是选择题,但是,对于每个选项正误的辨 析,仍然需要语境意识,把选项还原到文本中,联系语境,确定其正误。切不可离开 语境凭想当然。

3.要树立概念意识。基于文本特点,对于概念的考查便成了重中之重。对此, 在正是做题前的整体把握的过程中就要有所关注,未雨绸缪。 4.要树立逻辑意识。论述类文章的特点就是逻辑性强,这就决定了试题的要对 已经”等限定 可能”“ 此进行重点考查。因此,在选项中,要特别关注诸如“大约”“ 将要”“ 性副词以及关联词语的使用。 5.要树立联系意识。整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试题所设计的诸多选项是从不 同的角度对这一有机整体分析或判断。因此,这就必然会使它们之间产生千丝万缕的 联系,我们可以借助于这一联系,采用求异法选出答案。 (二)关注设题8大陷阱 四、命题形式 (一)选择题:涉及概念,判断,推理 (二)命题内容及形式:

高考社科类阅读复习

高考社科类阅读复习(附答案) (2015年全国1卷)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钢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纸币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这些信用工具的使用,除了可发挥信用功能外,也使得政府和商人在专卖货物领域能够共同获利,既有利于商人从政府专卖的货物中分得一份利益,又有利于政府实现增加收入、补给军需等目标。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要求相关人员先交纳现钱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再根据需要持交子、关子、会子到指定的地区兑取现钱。这类信用工具携带方便且具有汇票性质,可以保障大宗交易、跨地区交易货款的顺利结算。它们的使用,弥补了货币的不足,节省了货币流通需求量。此后这种交子、关子、会子逐步发展为纸币。可见,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是社会径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新生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摘编自王芳《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