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理学试题库问答题

心理学试题库问答题

心理学试题库问答题
心理学试题库问答题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956简述心理的实质。答案内容:(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2)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其中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活动起制约作用。

1001:试论心理的实质。答案:(1)历史上人们对心理的实质有种种解释,唯心主义者对心理的解释是:精神决定存在,外界的事物是由精神的东西决定的;(2)旧唯物主义则认为,存在决定人们的心理、意识,或精神的东西是由物质的东西所决定的,但由于其机械论和直观论的实质,还是未能对心理的实质作出正确的解释;(3)科学的解释: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的决定者,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印象,心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心理是脑的机能。从种系和个体发展来看,心理科学研究也证明,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活动的产物。

904研究心理学的意义。答案内容:(1)正确地揭示心理现象的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2)在理论上,它有助于正确地解释心理现象的本质和起源。(3)在实践上,心理学能够帮助人们运用所揭露的心理规律去预测和控制心理现象的发生和进行,从而为人类不同领域的实际服务,提高活动效率。

1014:试论心理活动的规律性。

答案内容:(1)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结合起来的心理过程,是共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是普遍规律;(2)规律性是通过具体机制表现出来的;(3)规律性并非每时每刻可以通过对人的外部观察都能准确的透视人的内心,心理的必然受个体自身的心理品质影响;(4)心理结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973:简述心理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答案内容:(1)心理过程主要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2)三者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3)认识过程是情绪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产生的基础,反过来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对认识过程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既可能是积极的动力作用,也可能是消极的阻力作用;(4)人的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绪情感活动,意志过程又总是以一定是认识活动作为前提,而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志活动又促进了人的认识的发展。

901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的关系。

答案内容:(1)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是密切联系的。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前提和基础;情感过程又对认识过程具有反作用。情感过程是认识活动的动力和积极的源泉。(2)情感的发生与认识过程不能等同,两者是有区别的:a、认识过程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身的特性或事物之间的关系。b、认识过程通过具体形象或抽象的概念反映客观事物,而情感过程则通过态度体验反映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并伴有较明显的机体变化。C、认识过程的随意性很大,而情绪和情感过程只有通过认识的作用才具有随意性

902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答案内容:(1)认识过程是意志产生的前提和基础。(2)意志的重要特征是具有自觉目的性,而人们只有在认识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并运用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时,才能确定行动目的,并选定实现目的的计划和方法。(3)意志行动还要随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这也需要通过认识活动把握事态发展,分析主客观条件,以决定是加速意志行动过程,还是调整意志行动的进程和方向。(4)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而对困难性质和大小的估计,是离不开认识过程的。意志对认识过程也会产生重要影响。(5)在认识过程中常常还会遇到各种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也需要意志的努力。

903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答案内容:(1)情感过程推动或阻碍着意志行动的实现。积极的情感可以使人斗志旺盛,对人的行动起促进作用;消极的情感则会削弱人的斗志,阻碍人的意志行动的实现。(2)意志对情感也具有调节作用。(3)良好的意志品质可以控制不良情绪的影响,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

情绪情感

960:什么是情绪情感?情绪情感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内容:(1)所谓情绪、情感,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主体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上的体验;(2)基本特征表现为:两极性、感染性和情境性。

928:情绪与情感的关系?答案:(1)在需要的内容和稳定性上的有区别;(2)联系:①相互依赖性;②在一定意义上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③稳定的情感是在大量的情绪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929:情绪、情感的两极性及其表现?答案:(1)情绪和情感都具有肯定和否定的对立性质;(2)人在不同的情绪、情感状态下,呼吸、循环、消化及内外分泌腺的活动都相应的变化。

930:情绪、情感的功能有哪些?

答案:(1)具有交流思想感情的信号功能;(2)具有影响行为或活动的调节功能;(3)由情感共鸣而产生的感染功能。

984:联系实际,谈谈如何调控和克服消极的情绪?答案内容:(1)坚持认识的正确指导,做自己情感的主人;(2)转移自己的注意力;(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等集体活动;(4)适当的情绪宣泄;(5)联系实际举例分析,如听一听欢快的音乐、舞曲等。

994:教师如何对学生不良情绪进行调控?答案内容:(1)教师要认真地做好教学工作,热爱学生;(2)教师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3)要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满足,增强他们愉快、成功的情绪体验。

987: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分析认识与情感的关系。答案内容:(1)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分析认识与情感的关系;(2)认识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俗话说:有所知,才会有所感,情绪情感的产生是伴随认识而产生的,是以认识作为前提条件的;(3)反过来情绪情感对认识又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有可能是起积极的动力作用,也有可能是起消极的阻力作用。

1013:试论道德感的培养。

答案内容:(1)关于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而产生的体验;(2)道德感的培养是将道德概念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3)“动之以情”;(4)在多次体验到各种道德情感通过情感经验的积累培养和改变学生的内部道德情感。

意志

931:意志行动的特点有哪些?答案(1)意志行动是自觉的、有目的的行动;(2)与克服困难密切相关;(3)以随意运动为基础。961:什么是意志,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内容:(1)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这目的支配调节人的行动,通过克服种种困难,从而达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2)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是:第一,意志行动是有自觉目的的行动;第二,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第三,意志行动往往是与克服相联系的行动。

96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答案内容:(1)加强目的性教育,注意培养道德情感;(2)组织实践活动,以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3)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4)发挥纪律对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作用。

964: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是什么?答案内容:(1)加深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的理解和认识;(2)培养间接兴趣;(3)合理地组织活动;(4)用坚强的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979:简要回答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答案内容:(1)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是指意志对行动的积极能动的调节过程;(2)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采取决定的阶段和执行决定的阶段;(3)采取决定的阶段包括动机的斗争、行动目的的确定和行动方法和策略

的选择部分;(4)执行决定的阶段包括克服种种困难和行动目的的实现。

989:什么是意志?请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答案内容:(1)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这个目的支配调节人的行动,通过克服种种困难,从而达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2)加强目的性教育,注意培养道德情感;(3)组织实践活动,以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4)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5)发挥纪律对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作用;(6)联系实际。

1003:结合实际论述学生优良意志品质的培养。答案内容:(1)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具备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人才能表现出一种大无畏的风范;只有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才可能追求高尚和远大的目的,才可能自觉克服各种困难,表现出良好的意志品质;(2)在实践中锻炼意志力。应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活动去磨练意志力;(3)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4)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制定切实可行的自我锻炼计划,应从小处着手,从不足处开始,由易到难。养成经常自我检查、自我批评、自我督促的习惯,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针对自己意志方面的弱点,有点放矢进行意志锻炼。长期坚持体育锻炼。以榜样来鞭策自己。1019:教育中组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获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答案内容:(1)丰富的实践活动,能让人体会到活动的乐趣;(2)人具有先天的探知活动的奥秘的倾向性;(3)活动应包含一定的智慧的因素,回归主体的教育意义;(4)直接经验是获得间接经验的基础;(5)论证。

想象

976:为什么说想象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答案内容:(1)想象是在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同时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2)人在实践活动中会遇到一些困难,产生新的需要,这促使人们去改变客观现实,创造新的事物,想象就是在这种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3)想象不仅在实践中发展,同时想象的正确性也要受到实践的检验;(4)通过想象所产生的新形象似乎是超现实的,但想象它的原材料来源于客观现实。

923:幻想的特点有哪些?答案:(1)是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2)体现个人愿望所向往的事物;(3)不与目前行动直接联系,是指向未来的活动。

924发展创造性想象的条件有哪些?

答案:(1)激发创造动机;(2)扩大知识范围,增加表象储备;(3)思维的积极活动;(4)灵感和艰巨劳动。

925:形成正确再造想象的条件有哪些?答案:(1)正确理解词与图样标志的意义;(2)丰富表象的储备;(3)掌握各类知识。

926:想象的意义有哪些?答案:(1)想象力的发展是智力发展的一个极重要方面;(2)想象和其他心理过程有机地联系着;(3)对人的个性发展也起巨大的作用。

1008:结合实际谈谈创造性想象的培养。答案内容:(1)创造动机;(2)扩大知识范围,增加表象储备;(3)思维的积极活动;(4)灵感和艰巨劳动;(5)结合实际分析。

953:回忆联想的表现形式有哪些?答案内容:(1)接近联想;(2)类似联想;(3)对比联想;(4)因果联想;(5)关系联想。

感觉与知觉

967:什么是知觉?知觉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内容:(1)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2)知觉的基本特征包括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

978:试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答案内容:(1)感觉和知觉是两种既相同又相异的相互紧密联系的心理活动过程;(2)它们都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都属于心理发展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阶段,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端,也是人们其它心理活动的基础;(3)感觉是知觉的基础,而知觉则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4)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都是以知觉的形式反映客观事物,感觉只是作为知觉的组成部分而存在于知觉之中,很少孤立的感觉存在;(5)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则是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905知觉选择性及其制约条件。答案内容:(1)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主要包括客观刺激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2)客观刺激方面有:①对象与背景的差别;②对象的运动;③对象各部分的组合。(3)主观因素方面有:①需要和兴趣。符合人们需要和兴趣的事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②已有的知识经验;③当前的情绪状态。情绪状态不同,人们对同一对象会知觉到不同的内容。

记忆

969:简述感觉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答案内容:(1)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是记忆系统中的三个不同的信息加工阶段,它们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记忆种类,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密切配合的记忆系统;(2)感觉记忆是指感觉性刺激作用后仍在脑中继续短暂保持其映象的记忆,它是人类记忆信息加工的第一个阶段,信息在感觉记忆中完全按它所具有的物理特征进行编码;(3)短时记忆是指脑中的信息保持一分钟之内,最多不超过一分钟的记忆;(4)长时记忆是指信息在人脑中保持一分钟以上甚至终身的记忆,又称为永久性记忆。

977:简述记忆效率的提高。答案内容:(1)及时、经常复习;(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3)尝试背诵与反复阅读相结合;(4)利用多样化复习方式,多种感觉器官参与活动;(5)活动有助于记忆。

982:请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提高记忆的效率?答案内容:(1)及时地并且经常地进行复习;(2)试图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3)复习的方式多样化;(4)动员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5)利用活动帮助记忆;(6)结合实例分析。

988:结合实际试述短时记忆与感觉记忆、长时记忆的区别及联系。

答案内容:(1)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是记忆系统中的三个不同的信息加工阶段,它们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记忆种类,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密切配合的记忆系统;(2)感觉记忆是指感觉性刺激作用后仍在脑中继续短暂保持其映象的记忆,它是人类记忆信息加工的第一个阶段,信息在感觉记忆中完全按它所具有的物理特征进行编码;(3)短时记忆是指脑中的信息保持一分钟之内,最多不超过一分钟的记忆;(4)长时记忆是指信息在人脑中保持一分钟以上甚至终身的记忆,又称为永久性记忆;(5)结合实际分析。1007:试论改变制约遗忘进程的材料因素提高记忆效率。答案内容:(1)突出材料的意义和作用;(2)适当改变材料的性质;(3)合理安排材料的数量;(4)适度增加学习程度;(5)适当改变材料的序列位置。

918:什么是遗忘的干扰说?答案:(1)这种学说假设,遗忘是因为在学习与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2)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能恢复;(3)这种学说获得了关于前摄抑制的实验的支持。

919: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1)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2)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3)学习的程度;(4)材料的系列位置。

957:什么是遗忘,遗忘的规律是什么?答案内容:(1)遗忘是指对于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不能再认或者错误的回忆、错误的再认;(2)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

思维

972:什么是思维?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答案内容:(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反映的是

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性联系;(2)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主要包括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或明确问题)、提出

假设以及检验假设四个阶段。

962:如何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答案内容:(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2)改变传统的评定学习成绩的观念,激励学生的创造性行为;(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能力;(4)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

920: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有哪几个阶段?答案:(1)发现问题;(2)分析问题;(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

922:创造思维的特点有哪些?答案:(1)探索问题的方向更多地表现在分散性上;(2)解决问题依赖顽强,精细的孜孜不倦的劳动;(3)迷恋和目的指向性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4)灵感参与;(5)依赖想象的参与。

943:思维和言语有什么关系?

答案内容:(1)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2)思维与客观事物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而语言是标志与被标志;(3)语言中的词与思维中的概念并不完全等同;(4)语言的语法结构与思维规律之间即有联系,但也不等同。

944:发散思维组成部分有哪些?

答案内容:(1)思维的流畅性;(2)思维的独特性;(3)思维的变通性。

948:如何发展的直觉思维?

949:思维的基本过程有哪些?答案内容:(1)分析;(2)综合;(3)比较;(4)抽象和概括;(5)具体化。

950:思维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答案内容:(1)思维的间接性。①源于感性认识,但超越了感性认识的界限;②思维是在感性认识局限甚至无能为力时开始的;(2)思维的概括性。

951: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有几种?答案内容:(1)概念;(2)判断;(3)推理。

996:结合实际论述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答案内容:(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2)培养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3)发展直觉思维:①引导实践、大胆、勇于实践;②掌握各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体系——根本;③对问题进行推测和猜想,养成良好直觉“习惯”;④培养自信心、勇气和冲劲;⑤教师的示范、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4)培养创造人格:独立性、冲动性、幻想性、自制性、有恒性等(5)结合实际。

997:试述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答案内容:(1)强烈的发现问题的意识;(2)丰富的知识技能与想象力;(3)转移经验的能力;(4)捕获机遇的能力;(5)个性。

1011: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魅力,据此试述创造性思维特点。答案:(1)爱因斯坦突破牛顿对物理空间的认识提出相对论,展示了创造性思维的魅力;(2)探索问题的方向更多地表现在分散性上;(3)解决问题依赖顽强,精细的孜孜不倦的劳动;

(4)迷恋和目的指向性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5)灵感参与;(6)依赖想象的参与。

1015:试论人的意识的特点。答案内容:(1)有目的支配自觉的行动;(2)主动创造和保存工具;(3)人的意识不单是单个个体的认识,包括社会经验在个体意识领域通过传递的方式使得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4)社会历史的制约性;(5)主观选择性。

945:如何有效的掌握概念?答案内容:(1)必要的感性材料是揭露本质的基础;(2)运用变式帮助理解;(3)突出本质特征,减少或消除非本质特征;(4)及时给概念下定义;(5)在实践中运用。

概念

970:影响概念形成的因素有哪些?答案内容:(1)学生过去的经验;(2)认识对象的有关特征与无关特征;(3)变式;(4)给概念下定义;(5)概念的运用。

992:结合实际论述在教学条件下影响学生掌握科学概念的因素。

答案内容:(1)充分利用过去经验(如日常经验)对科学概念的形成的积极影响;(2)正确运用变式、使事物的本质属性保持恒定,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3)用准确的言语揭露事物的本质,给概念下定义;(4)在实践中运用概念;(5)结合实际。

注意

910: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答案:(1)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培养间接兴趣。(2)合理地组织活动。A、提出一定的自我要求;B、提出问题;c、把智力活动与实际行动结合起来。(3)用坚强的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906:注意的外部表现。答案内容:(1)适应性运动;(2)无关运动的停止;(3)呼吸运动变化。

907: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答案⑴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主要包括客观刺激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⑵剌激物的特点:剌激物的强度;剌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剌激物的活动变化;剌激物的新奇性。⑶人本身的状态:人对事物的需要、兴趣和态度;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908引起无意注意的客观剌激物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⑴剌激物的强度⑵剌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⑶剌激物的活动变化⑷剌激物的新奇性。

909:引起无意注意的人本身的主观状态有哪些?

答案⑴人对事物的需要;⑵人对事物的兴趣;(3)人对事物的态度;⑷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

911: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有哪些?答案:⑴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包括客观刺激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2)知觉对象的特点:集中程度、排列顺序、组合、对比、关系等有关。(3)个人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

912: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答案内容:(1)注意对象的特点;(2)主体的内部状态;(3)环境因素。

913:如何培养集中而稳定的注意?答案:(1)要有高度的责任心;(2)要有对学习和工作的浓厚兴趣;(3)要与分心现象作斗争。914: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1)识记的目的和任务。;(2)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3)识记的方法;(4)主体的知识经验、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等。915: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有哪些?答案内容:(1)同时并进的两种活动其中必有一种熟练的;(2)几种活动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3)几种不同的活动已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

916:影响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取决于哪些因素?答案:(1)大脑皮层神经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灵活性;(2)各项活动的目的性或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3)原来注意的紧张度;(4)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

917:注意转移的指标有哪些?答案:(1)注意的时间;(2)单位时间内的工作范围;(3)工作的准确性。

954: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内容:(1)一个是刺激物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强度、新异性、活动变化的事物等;(2)个体的主体状态,包括主体的情绪与精神状态、个体的需要与兴趣以及个体的神经类型等。

991:如何利用注意的规律来进行教学?答案内容:(1)合理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防止分散注意力因素的干扰;利用刺激物的特点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教师可以通过加强刺激物的强度、新异性、对比关系和活动变化等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凡是与

学生爱好及已有知识经验有关的事物,都较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健康状态;(2)积极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培养间接兴趣;正确组织课堂教学;加强意志锻炼,养成良好的注意习惯;(3)引导学生交替运用几种注意。单靠有意注意,易于疲劳而导致分心,单靠无意注意会造成学生只凭兴趣学习,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两种注意交替运用,恰当地安排教学。同时,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有意注意转化为有意后注意。

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和个性心理特征(性格,能力和气质)

971: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答案内容:(1)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54年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2)认为人类有五种基本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3)人类的需要具有层次性,人类的各种基本需要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彼此重叠的,是一个按层次组织起来的系统;(4)只有低层次需要基本满足后才会出现高一级的需要;只有所有的需要相继满足;(5)只有人类中的少数人,才能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境界,成为自我实现者。

1002:结合实际谈谈兴趣的作用。答案内容:(1)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力量;(2)能扩展人的眼界,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内容;(3)能促进人们进行创造性劳动;(4)结合实际。

1020:试分析影响理想形成的因素。答案内容:(1)父母、教师的言传身教;(2)科学知识的启发、指引;(3)媒体影响,外在的激励、诱导;(4)榜样的示范;(5)论证。

932:动机的功能有哪些?答案:(1)激活功能;(2)指向功能;(3)维持和调整功能。

935:性格与气质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1)气质主要是先天的,它更多地受人的生理特点影响;性格主要是后天的,更多地受人类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2)气质表现范围较窄,它局限于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等方面;而性格表现范围较广,它几乎囊括了人的全部心理活动的一切稳定特点;(3)气质无所谓好坏,而性格则明显地有社会意义上的好坏之分;(4)气质的可塑性较小,变化较慢,而性格的可塑性较大,变化较快。

936:性格与气质的相互联系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内容:(1)性格对气质的影响,性格可以掩蔽和改造气质,指导气质的发展,使气质服务于生活实践的要求;(2)气质影响到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和他的行为方式,因而使性格带上某种气质的色彩和具有某种特殊的形式;(3)气质影响到性格的形成和发展。937:性格涵义是什么?答案:(1)性格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他的行为方式中;(2)性格指一个人独特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3)性格表现了一个人的品德和世界观,它在个性中具有核心的意义。

938性格的结构包括哪几个特征?

答案:(1)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2)性格的意志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

939: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内容:(1)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态度;(2)对劳动的态度;(3)对自己的态度。

940:性格的意志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1)对行为目标明确程度的特征;(2)对行为自觉控制水平的特征;(3)在紧急或困难情况下表现的意志特征;(4)对已作出的决定贯彻执行方面的特征。

941:性格的情绪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内容:(1)情绪活动的强度;(2)情绪活动的稳定性;(3)情绪活动的持久性;(4)情绪活动的主导心境。

942: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体现在哪些方面?

955:简述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答案内容:(1)先天的遗传因素;(2)后天的社会环境因素;(3)家庭环境;(4)学校教育的因素(5)个人的主观因素。

答案内容:(1)家庭教育;(2)学校教育;(3)社会各种媒体等;(4)个体自我教育。

968:什么是性格?性格具有哪些特征?答案内容:(1)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2)性格特征主要包括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和性格的理智特征。

985:从性格的形成因素分析一下自己的性格形成的各种原因。答案内容:(1)人的性格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先天遗传素质、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因素以及社会环境因素;(2)分析个人的性格表现;(3)联系自己的实际分析成因。

993:论性格的培养。答案内容:(1)指一个人在个体性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对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2)性格的可朔性:生活条件的变化,性格会相应的变化;(3)性格的形成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个人实践活动影响;(4)结合实际分析。

934:气质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答案:(1)气质没有好坏的区别;(2)气质并不决定一个人道德品质、智力发展和成就高低;(3)使人的心理活动染上了某种个人独特的色彩。

965:简述气质对人的实践活动的影响。

答案内容:(1)气质对智力的影响;(2)气质对教育工作有积极意义;(3)气质对职业选择的有一定意义。

966:什么是注意?注意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内容:(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2)基本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注意的范围(或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或注意的持久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

980:为什么说气质特征是教育工作的依据之一?答案内容:(1)学校教育中,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和气质特征,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教师的任务在于,了解每个学生的气质类型,找到适合于学生气质特点的最佳策略和方法;(3)例如,对于多血质的学生不能放松对他们的要求,不能使他们感到无事可做,要使他们在多种有意义的活动中培养踏实、专一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对胆汁质的学生要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耐心帮助他们养成自制、坚韧的习惯,平稳而镇定地工作等等。

能力

933:能力的个别差异有哪些?答案:(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2)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3)能力类型差异。

974:什么是能力?简述能力的个别差异。答案内容:(1)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顺利完成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2)能力的个别差异既有数量上的差异,也有质量上的差异;(3主要表现于: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类型差异以及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975:什么是智力?智力结构由哪些部分组成?答案内容:(1)智力就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各种认识能力的总和;(2)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3)思维能力是核心。

981:请联系实际分析影响能力形成的条件。答案内容:(1)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顺利完成活动所必须的个性心理特征;(2)影响能力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还有人的实践活动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3)结合实际分析各因素的影响作用。

983:1966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来到一所乡村小学,给各年级的学生做语言能力和推理能力的测验,测验之后,他并没有看测验的结果,他从学生名单中随机选出20%的学生,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些学生很有发展的潜力,将来一定能比其他学生更有出息。八个月后,罗森塔尔再次来到这所学校,原来随机指定的那20%的学生成绩果然有了显著的提高。请你用心理学的有关原理对上述现象进行分析说明。答案内容:(1)罗森塔尔效应主要讲的就是对学生要充满了爱,充满了希望,只要有爱的存在,一切奇迹都可能发生;(2)如果某个学生被认为是没有希望的,他(或她)就可能自暴自弃,没有学习的动力,认为前途是没有任何希望的;(3)尤其是对当前的学生(独生子女更是如此),教师要更多的给予鼓励,多看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那怕是后进的学生,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认为他们是没有希望的,是“朽木不可雕也”;(4)联系实际举例分析。

986:请联系实际谈一谈影响能力形成的因素有哪些?答案内容:(1)影响能力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因素、学校教育因素、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2)分析某人的能力表现;(3)联系能力实际分析成因。

990:什么是能力?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试举一例说明。答案内容:(1)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是顺利完成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2)能力的个别差异既有数量上的差异,也有质量上的差异;(3)主要表现于:能力

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类型差异以及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4)举一例说明。

问题解决

921:问题解决的条件有哪些?答案:(1)具有明确的目的性;(2)有一系列的操作程序;(3)有认知成分的参与。

927:影响推理正确性的因素有哪些?答案:(1)推理的正确性首先受制于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推理材料(前提)的真实性,二是推理合乎逻辑。(2)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材料的性质;气氛效应;情绪偏见。

946:发现问题和明确提出问题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内容:(1)主体活动的积极性;(2)依赖于主体的求知欲这一内部原因;(3)依赖于主体的知识水平。

947: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内容:(1)迁移的作用;(2)原型启发;(3)定势的作用;(4)情感与动机状态;(5)个性。

答案内容:(1)引导实践,鼓励大胆、勇于实践;(2)掌握各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体系;(3)对问题进行推测和猜想,养成良好直觉“习惯”;(4)培养自信心、勇气和冲劲;(5)教师的示范、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952:如何有效的进行复习?答案内容:(1)及时复习;(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3)试图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4)采取多样化的复习方法,动员多种感官参加复习;(5)活动有助于记忆。

958:什么是观察?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答案内容:1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的知觉过程,它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式;(2)观察力的培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第二,做好有关知识的准备;第三,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第四,教会学生记录和整理观察结果;第五,训练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第六,针对学生不同的观察类型,有的放矢地进行训练。959:为什么说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答案内容:(1)因为大脑只是一个加工厂,人的大脑不会自发地产生一切心理活动,人的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容的源泉是客观现实,人脑只为人的心理的产生提供一种前提条件,提供一种可能性,要把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必须依赖于客观现实,如果离开了客观现实,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就无法产生;(2)人的大脑对外界客观环境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人们对外界客观环境的反映总是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个性特征、所受的教育不同而不同,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不同的人是不同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

995:结合实际论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答案内容:(1)动机强度。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效率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关系,动机强度适中,问题解决效率最高;(2)原型启发。原型启发就是从与所要解决的问题相类似的其它事物中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其中对解决问题起了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3)知觉情境与认识结构。知觉情境与认识结构越简单、越鲜明,解决问题越容易。(4)定势。也叫心向,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它使人对刺激情境以某种习惯的方式进行反应。定势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5)功能固着。是指解决问题时,因个人的知觉上受情境中条件(或因素)既有功能的影响,致使问题不易解决的情形;(6)结合实际。

998:结合实际论述培养学生观察力的方向。

答案:(1)观察类型特征的改善;(2)优良观察品质的养成;(3)观察兴趣的培养;(4)优良性格特征的培养(坚韧性、独立性);(5)观察习惯的养成;(6)分析型学生应注意培养他们把握事物全貌的技能,综合型学生应努力培养他们精细分析事物的技能。

999:结合实际论述培养学生观察力的途径。答案内容:(1)观察活动中,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2)制定观察的计划;(3)准备观察的必要知识;(4)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5)学会做观察记录;(6)观察后要归纳总结。

1000:如何利用感知规律来进行直观教学?答案内容:(1)直观教学的三种类型:①实物直观:②模象直观:③语言直观;(2)为了使这生动的感知得以更好的效果,在直观教学中,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感知规律;(3)感知规律:①对比律;②组合律;③协同律;

④理解律;(4)直观教学的心理意义。

1004:从迁移角度论“教是为了不教”。答案:(1)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2)学习迁移是一种普遍现象,凡是有教育就会有迁移;(3)迁移能充分发挥教育的有效作用,提高学习效率;(4)迁移有助于探讨学习的实质及教育与学生心理发展的关系;(5)教学是为学生有效迁移。

1005:试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答案内容:(1)学习的心向和定势;(2)两种学习间的相同因素;(3)概括水平;(4)指导的作用。1006:试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条件。答案内容:(1)重视教学目标的确立;(2)合理安排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3)注意教育的启发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多思考、客观求证、学会学习。

1009: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和明确提出问题。

答案内容:(1)提高主体活动的积极性;(2)激发主体的求知欲;(3)丰富主体的知识水平;(4)结合实际分析。

1010:从瓦特发明蒸汽机谈谈如何利用原型启发提高创造力。答案内容:(1)原型启发是由某一事物或现象的作用而引起联想,得到启迪,从而顿悟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2)思维活动处在一种积极状态即又不过于紧张以致抑制其它思路的时候,有利于原型启发发生作用;(3)瓦特发明蒸汽机源于他的不断思考;(4)解决问题善于利用各种参考模型。

1012:试论创造人格特点。答案内容:(1)独立性;(2)冲动性;(3)幻想性;(4)自制性;(5)有恒性。详细描述。

1016:试论动力定型。答案(1)一个人比较稳定地从事某一活动,客观剌激的系统常按一定序列和强度作用于有机体,由于大脑皮层有系统性活动的机能,能把这些剌激有规律性地协调成一个条件反射链锁系统,这就是动力定型;(2)动力定型具有稳定性,它是按固定程序进行活动的模式;(3)具有灵活性,即它是综合的衍生模式,在条件改变时,能使动力定型更适合于客观条件的要求;(4)

普通心理学考试题

普通心理学考试题(25分钟) 1、单项选择题(30题) 1.对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1.遗传力对能力发展的影响具有决定性 2.遗传决定了能力发展的可能的范围或限度 3.环境决定了在遗传所决定的范围内能力发展的具体程度 4.教育是能力发展的关键 2.心理现象可分为()和人格两大类。 1.性格 2.心理过程 3.情绪情感 4.需要 3.属于外部感觉的是:()。 1.味觉 2.运动觉 3.平衡觉 4.机体觉 4.巴甫洛夫所做的实验是这样的:每次给狗吃食物之前都给它一个灯光,经过灯光和食物的几次结合之后,灯光一亮,狗就要流口水。这时,灯光成了食物的信号。下列各项中,引起第一信号系统条件反射的刺激物是:()。 1.口水 2.铃声 3.食物 4.灯光 5.以下哪一概念不是由巴甫洛夫提出的:()。 1.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2.反射、反射弧和反馈 3.操作性条件性反射 4.动力定型 6.皮亚杰的认知研究所采用的临床技术实际上是一种()。 1.观察法 2.谈话法 3.问卷法 4.实验法 7.不能够反映注意分配的是()。 1.边听讲边做笔记 2.自言自语 3.边吃完饭边看书 4.自拉自唱 8.以下对需要论述错误的一项是()。 1.需要是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2.需要不一定具有对象。 3.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的,人的需要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4.需要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9.个体早期的想象大部分是()。 1.幻想 2.无意想象 3.有意想象 4.空想 10.很多感觉都能发生适应的现象,而()则难于适应,因为它具有保护性的作用。

心理学考试:三级案例问答题

三级案例问答题 案例一:求助者,男性,汉族,22岁,大学毕业生。 主诉:焦虑、烦躁,入眠困难,经常做噩梦等一个多月。 求助者自述:马上就要毕业了,去了几家大企业、大公司,均未被录用。我每天晚上总在想:王顺民找不着好工作?是不是因为我的学校不起眼,不是,名牌大学?这时父母亲的话就有会在我耳边响起:只有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才能找到好的工作。越想越觉得自己找不到好工作就是这个原因。现在真后悔,悔当初没有考上名牌 大学。心情也烦燥、焦虑;看书没有以前专心,有时走神,食欲也下降了,我总是担心今后今后找不着好工作。找工作也是竞争,也不好意思问其他同学,有时上 网聊天,心情稍微好点。 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说时,眉头紧锁,来回搓手。出生在中等城市,从小性格内向,不爱交朋友,父母亲在学习方面的要求特别高,小学、初中的 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排第一名。高中时偶尔一次排在第二名,在下一次的考试中非争取第一名不可。平常父母总是教育他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因为只有名牌大学 生才能找到好的工作。高考时由于紧张发挥失常,只考上一所普通大学。本来想重新再考,却因当年父亲生病去世了,家里的经济状况一下紧张起来,只好上了这 所普通大学。大学期间与同学交往少,业余时间大部分用在学习上。历年体检正常。 心理测验的结果:SDS:40;SAS:60;EPQ:N:65、E、30、P:40、L:30. 根据求助者的测验结果,考虑求助者为内向不稳定型人格特征,有焦虑情绪。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一下问题: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焦虑、烦躁、后悔,注意力不集中,入睡困难,噩梦多、食欲下降。 1、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及依据是:一般心理问题。依据如下: (1)该求助者历年体检正常,其心理问题没有器质病变的基础。(2)根据区分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的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统一,心理活动协调、一直,人格相对 稳定,自制力完整,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3)该求助者心理问题与找工作有关,由现实刺激引发,于其处境符合,没有变形的内 心冲突,可以排除神经症性问题。(4)该求助者心理问题仅局限于找工作上,没有出现泛化,且持续一个多月,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5)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特点是:由现实引发,持续时间一个多月,痛苦程度和社会功能受训程度轻微,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要点。 据此,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但是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刺激比较强列,应该引起注意,避免快速泛化,演变成严重心理问题。 3、对该求助者需要做的鉴别诊断如下:(1)与躯体疾病相鉴别:该求助者有睡眠问题和食欲下降等躯体症状,但历年体检正常,可以排除器质性病变。(2)与精 神病性问题相鉴别:根据区分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的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心理活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自制力完整,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 性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3)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该求助者心理问题与找工作有关,由现实性刺激引发,于其处境相符,没有变形的内心冲突,可以 排除神经症性问题。(4)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该求助者心理问题仅局限于在找工作上,没有出现泛化,且仅持续一个多月,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4、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如下: (1)生理因素:该求助者为23岁,男性,工作问题是该年龄段的主要问题。(2)社会因素:a存在负性生活事件,没有被大企业、大公司录用。b、家庭教育中, 父母对他的要求高,对他的教育也不准确、客观,如名牌大学毕业生才能分配好工作。c该求助者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3)心理因素:a、存在明显的认知错误:“不是名牌的大学毕业生,就找不到好的工作”。认为只有到大公司才算是好的工作。b缺乏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自己没有被录用,就不知道怎样去解决。C、被焦虑情况所困扰,不能自己解决。D、人际关系方面与同学交往少,缺乏沟通与交流。E、人格特征:较内向,追求完美,争强好胜。 案例二: 求助者,女性,26岁,离异,国家公务员。 主诉:心情紧张,烦躁、爱发脾气,睡眠差等三个月。 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是独生女,相貌一般,衣着整洁,精神紧张,身体不放松,咨询过程合作。父母均是国家干部,母亲要求很严。自幼性格活泼、 外向,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史。大学期间与同班同学确立恋爱关系,大学毕业后结婚,婚后一年离异,无生育史,现于父母同住。求助者平时对自己要求严格, 自尊心很强,人际关系良好,能胜任工作,业绩优秀。三个月前,一位男士向求助者示爱,她不知道如何对待,一想起此事就紧张,听别人谈婚姻问题也心烦,对婚姻担心、畏惧,不想吃东西,工作中也出差错,被领导批评。求助者感到痛苦,曾和家人及朋友诉说自己的苦闷,但仍然无法解决问题,希望咨询师能给于帮助。 求助者家族无精神病史。体检正常。 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该求助者在心理、躯体方面的主要症状是:有内心的冲突、焦虑、紧张、烦躁、痛苦、情绪不稳定。在躯体方面的主要症状是:睡眠差、食欲下降。 2、对该求助者做出诊断的程序是如下:(1)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具有器质性病变基础。(2)根据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和精神病性症状,与精神病性问题 相鉴别。(3)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类型,与神经性症性问题相鉴别。(4)分析求助者的情绪是否泛化。(5)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 功能影响程度。(6)形成初步诊断。 3、对该求助者需需选用的心理测验如下:(1)、可选用MMPI测验,用来探寻求助者的病理人格以及做精神病的鉴别诊断。(2)可选用SAS测验,以评估求助者 在焦虑方面的状态及程度。(3)可选用SCL-90测验,以了解求助者对自身症状的评估程度。 4、可以从五个维度评估咨询效果:(1)、该求助者的主观体验:其对焦虑、烦躁等症状改变方面的主观体验是评估咨询效果的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指标。(2)该求助

消费心理学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2015年下学期《消费心理学》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15*2=30分) 1,消费者通过感官获得的对商品个别属性的反映是指消费者对商品的() A感觉B知觉C思维D情感 2,消费者的个性随生活经历的变化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表明个性具有() A 倾向性B独特性C可塑性D稳定性 3,消费者在一定条件下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 A 动机B需要C知觉D态度 4,当前我国较为普及的消费文化心理是() A 节俭消费B奢侈消费C享受消费D畸形消费 5,消费者对古董字画的鉴赏,对皮毛、中药药材的检验,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称为() A 特殊能力B一般能力C观察能力D鉴别能力 6,消费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是() A 消费知觉B消费流行C消费需要D消费态度 7,消费心理学研究中最一般、最方便使用的研究方法是() A 观察法B访谈法C问卷法D实验法 8,消费者认识商品的起点是() A感觉B知觉C想象D思维 9,属于比较谨慎,细致认真,善于控制自己,不易受广告、包装干扰的消费者的气质类 型是() A 胆汁 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 10,反映消费者活动效率的心理因素是 () A性格B能力C气质D兴趣11,消费者决策过程的初始阶段是 () A方案评估B 信息反 馈C 确认问 题D寻求信息 12,“秉性难移”描述的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是()A气质B性格C能力D兴趣 13,消费者网上购物的方式体现的购买动机是 () A,求实购买动机B求美购买动机C求便购买动机D 求异购买动机 14,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属于最高层次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社会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 15,根据消费者对商品的认识程度分类,消费者的能力类型不包括() A 知识型B无知型C盲目型D略知型 二,判断题(10*1=10分) 1,消费是指人类通过购买消费品来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 2,消费心理学的研究角度趋向单一化,主要研究消费者的行为特点。() 3,访谈法和问卷法是消费心理学研究方法中最合理最科学的方法。() 4,知觉具有整体性、理解性、选择性和恒常性等特点。() 5,情绪和情感是一个相同的概念,不同的叫法。() 6,消费者的意志行动有明确的目的,而目的的确定和实现往往会遇到种种困难。() 7,在生活中人们经常评价某人气质优雅或气质粗俗,即个性心理特征中所指的气质。() 8,性格无好坏之分,而气质有好坏之分,人们都愿意和多血质的人交朋友。() 9,消费者需要是指消费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匮乏状态,即感到缺少些什么,从而想获得它们 的状态。() 10,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先生把决策过程划分为确认需要、搜集信息、评估方案、购 买决策和购后行为五个阶段。() 三,填空题(10*2=20分)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规律的科学,其研究的内容概括起 来分为()和行为两个方面。 2,消费者的认识过程是指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 ) 等形式对商品或服务等外部信息加以接收、整理、加工、存储。 3,按心理活动的机能对性格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三种。 4,从对商品的认识程度看,人们可以把消费者分为知识型、()和无知型三种。 5,依据兴趣反应到消费者购买商品种类的倾向性的不同,可分为()、广泛 型、 () 和 ( )四种兴趣类型。 6,证明性诱导具体包括 ( )、证据诱导、论证诱导。 7,人们把表现在某些专业活动中的能力称之为(),如绘画、品酒、唱歌。四,问答题(5+5+7+8=25分) 1,消费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2,怎样增强消费者的有意记忆?

普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五.名词解释 1.求异思维:发散思维,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思考出多样性的答案的思维。 2.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映像保持相对稳定不变。 3.心境: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又具有渲染性的情绪体验状态。 4.感觉后象: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 1、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2、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3、创造想象: 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4、思维: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5、道德感:个体根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标准在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言论和意图时产生 的一种情感体验。 6、能力: 人们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六.简答题 1.为什么说注意不是心理过程? 注意是依附并伴随心理过程的一种状态,它本身并不反映任何事物及其属性。也就是说,并不存在独立进行着的注意,心理过程既可以在注意的状态下进行,也可以在不注意的状态下进行,因为它们有独立的反映对象。 2.简述情绪、情感过程与认知过程的区别. 情绪情感具有喜怒哀乐等主观体验形式,又有千姿百态的表情行为,并且伴随着身体的生理方面的显著变化,此外,情绪情感还在多维度层面上表现出两极性。情绪情感虽然也是脑的机能,但它并不反映客观事物本身,它是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的一种反映。 3.简答色光混合的三条定律. 1854年,格拉斯曼把颜色混合现象归纳出3条定律:补色律、中间色律和代替律。补色律:每一种色光都有另一种色光同它相混合而产生非彩色,即白色或灰色。中间色律:两个非补色的光混合,可产生一个新的混合色,介乎两色之间的中间色。代替律:在颜色混合中具有相同的效果,彼此可以相互代替。 4.什么是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二者的关系如何? 差别感受性:是觉察出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二者关系成反比,阈限低表明感受性高,感觉敏锐,反之,阈限越高,感受性越低。 1、心理学研究的几个基本原则是什么?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2、简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及其应用。遗忘先快后慢,不均衡,所以要经常复习,先密后疏。 3、简述阿诺德的情绪认知评价理论。情绪刺激必须通过认知评价才能引起一定的情绪;强调大脑皮层兴奋对情绪产生的重要作用 4、感觉和知觉的有什么异同? 同:感觉是对个别属性反映,知觉是对整体属性反映,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基础,知觉是对感觉的深入和发展。 异:感觉介于心理生理之间,知觉是生理机制为基础的纯粹的心理活动;感觉是个别属性,知觉是整体属性;感觉是单一分析器,知觉是多种分析器。 5、能力与知识之间有什么关系? 能力知识技能分别属于不同范畴,能力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知识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知识不断积累,能力会产生发展停滞和衰退的阶段能力在掌握知识同时发展能力,离开学习和训练任何能力不可能发展;掌握知识又是以能力为前提的,能力史掌握知识的内在条件和可能性,能力既是掌握知识的结果又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彼此互促进相互系。 七.论述题 1.试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及联系. 感觉与知觉的区别: (1、从反映内容上看,感觉所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它提供有关事物的性质的知识。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的反映,其目的在于解释作用于感官的事物是什么,赋予它一定的意义,能叫出它的名称,并用词把它标示出来。 (2、从所包含的成分看,感觉是单一感觉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既有由一种主要分析器产生的单纯知觉映象,又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所产生的、包含多种感觉成分的综合知觉映象。 (3、从制约感知觉的因素来看,感觉的性质更多的是由刺激物的性质决定的,相同的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而知觉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体的经验和态度影响。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知觉公有差别。

教育心理学课后选择题汇总

教育心理学 1、学与教的过程从宏观上说包括五个要素,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其中的是( B ) A、学生与教师 B、教育行政部门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2、教育心理学中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也都集中体现在对(A)的不同解释上。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3、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 D )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杜威 B、加涅 C、乌申斯基 D、桑代克 4、( C )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行改革教学的实践活动,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A、罗杰斯 B、鲁宾斯坦 C、杜威 D、布鲁斯 5、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间接地搜集研究对象有关的现状及历史资料,从而弄清事实,通过分析、概括等方法,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B ) A、实验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教育经验总结法 6、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可以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达到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C)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7、自我中心是哪个阶段的主要成就?(B)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8、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2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C ) A、自主感对羞耻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对自卑感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9、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A)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反思型 10、个体能正确建构自我的能力,知道如何用这些意识察觉来做出适当的行为,并规划、引导自己的人生。这种能力属于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的(D) A、语言智能 B、逻辑-数学智能 C、空间智能 D、内省智能 1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提供学习策略的指导,并

最新消费心理学期中考试试卷

《消费心理学》期中考试 本试卷共4页,五大题,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知觉是指我们的感觉器官对声、光、色、味灯基本刺激的直接反应。 ()2.人眼所能感知的光线强度的最小值属于视觉差别域限。()3.当我们从亮处走入黑暗之后,视网膜的光感受性会迅速提高,这个过程是暗适应。 ()4.没有察觉到的刺激就没有被人的感官所接收到。 ()5.通常我们被街上新奇的广告所吸引,引发的是自愿注意。()6.前注意是一个非意识过程。 ()7. 学习是由经验形成的相对持久的行为变化。学习都是有意识的。 ()8.认知学习理论关注建立刺激与反应间联结的过程,又称作刺激—反应理论。 ()9.正强化是为了鼓励某种行为再次出现,负强化是为了减少某种行为的出现。 ()10.因为在刺激和反应间建立联系的方式主要是重复,因此广告重复越多,效果越好。 ()11.人们对某一事物的态度是与生俱来的。 ()12.情绪性态度描述的就是态度的情感成分。 ()13.态度的层次指的是态度三个成分的发生顺序。 ()14.需要可以得到彻底的满足。 ()15.消费者的需要只能自行产生,不能由厂商制造。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消费者的心理变化一般分为六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__、知

识阶段、评定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验阶段。 2.知觉是个体对于这些感觉进行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并形成有意义及完整图像的过程。 3.当刺激在消费者的意识水平之下时所发生的知觉就是______________。 4.非自愿注意属于一种_____反应,心理学称之为____________。 5.一般来说,消费者要完成对刺激的解释,要经过三个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 6.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人民的知觉组织遵循三个基本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________。 8.“某品牌的鲜奶含奶量比较高”属于__________信念。 9.短时记忆能够一次加工______________个单位的信息。 10.动机是促使行为朝向某一目标事物前进的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以下各项所描述的情况中____不是绝对域限的体现。 A.距离太远,看不到广告牌上的文字 B.光线太暗,看不清包装袋上的使用说明

教育心理学简答题(精品WORD文档)

三、简答 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研究法、教育经验总结法以及文件分析法等。这些研究方法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量的研究方法,一类为质的研究方法。 2、学生社会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社会性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发展起来,与社会存在相适应的一份特征和典型的行为方式的总和。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社会性认知发展和社会性交往发展两方面。⑴学生社会性认知的发展。①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集中体现在自我批评、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三个方面。②学生对社会关系的认知主要包括对他人、对权威和对友谊的认知。⑵学生社会性交往的发展。学生的社会性交往主要包括学生与父母、老师及同伴的交往。 3、遗传决定论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核心是什么? 这种理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这些先天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表露过程,与外界影响及教育无关;外界影响和教育即使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作用,至多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表露,不能改变它的本质。 4、斯金钠如何用强化理论解释儿童的发展,他如何将强化理论应用到教学中? 斯金钠认为,人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强化可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对于这种不良行为的矫正,既要运用积极强化,也要运用消极强化。斯金钠育婴箱设计思想是,通过创造良好的环境养育出身心健康的儿童来。他提出的消停原理在儿童攻击性行为和自伤行为的矫正和控制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他将操作性反射原理用于学校的学习,设计了教学机器,将学习的内容编成"程序"安装在机器上。 5、学优生与学差生、创造型与非创造型学生在人格方面有哪些差异? ⑴学优生和学差生的人格差异。所谓学优生是指具有正常的听、说、读、写、推理、数学能力以及正常的自我调节、社会知觉和交往能力的学生。学差生则在这些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困难的学生。第一,动机差异。学优生的成就动机显著高于学差生的;第二,主体性差异。学优生具有自觉性、坚持性、自信心、责任感、主动性和独立性;第三,人格适应差异。学优生通常表现出高度的自我整合性、高独立性、更成熟等特征,很少有人格适应问题,而学差生常出现人格适应不良问题。⑵创造型与非创造型学生的人格差异。具有创造性的学生一般具有如下人格特征:低乐群性、高独立性和高自律性。 6、简要分析学习的内涵。 学习是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行为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或思维的较持久变化的过程。包含内容有⑴学习是凭经验产生的行为或思维的变化。⑵学习既有行为的变化,也有思维的变化。⑶学习过程

心理学考试问答题

主观题 71、简述霍兰德兴趣理论的中的六种职业人格类型和六种工作环境。 参考答案: 答:①实际型:这类人喜欢技术性和体力性工作。喜欢与机械打交道以及各种修理工作。(2分) ②研究型:有明显科学倾向,喜欢收集信息,发现新的事实或提出新理论,分析和解释资料,倾向于独立工作。(2 ③艺术型:重视审美品质,自我表现欲强,参与性强,在活动中表现出艺术兴趣。具有藉文字、动作、音乐、色彩来 ④社会型:喜欢与人打交道,喜欢讨论问题和社会交际,具有人际交往技巧,善解人意,友善合作。典型职业为教师 ⑤企业型:追求领导地位和权力,乐于为组织目标或经济成功而工作,喜欢冒人际风险和经济风险以及竞争。典型职 ⑥事务型:喜欢具体、实际、精确的工作,与企业型同样在大公司或政府机关工作,但处于执行地位而不是策划地位 72、简述皮亚杰关于适应、同化、顺应的关系。 参考答案: 答:皮亚杰认为智力是一种适应,是同化和顺应之间的一种平衡。这种适应是心理形成的适应,有其内在的内容和功图式),功能是指认知结构的反映抽象化和平衡作用。智力的发展过程乃是同化和顺应之间平衡不断打破不断地重建同化是指主体利用已有的心理结构——图式,将外界刺激吸收到原有结构中,引起图示量变的过程。(4分) 顺应是指主体为适应新的环境,改变原有的图式,以创立新图式的过程。在认识过程中,面对新刺激,主体首先倾向不能同化新客体时,主体将改变原有图式以适应新环境(顺应)。在顺应的过程中,图式发生了质的变化。(4分) 73、简述影响创造力的个体心理因素。 参考答案: 大量的研究表明,个体的动机、知识、思维、人格,都对创造过程和创造性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1)动机与创造性(3分) (2)知识与创造性(3分) (3)思维与创造性(3分) (4)人格与创造性(3分) 74、感觉和知觉的有什么异同? 参考答案: 答:相同点:①感觉和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初级阶段,是认识世界的开端,是其它心理活动的基础。②都是人分) 不同点:①感觉介于心理生理之间,知觉是生理机制为基础的纯粹的心理活动;②感觉是个别属性,知觉是整体属性分) 75、什么是记忆术?常用的记忆术有哪些? 参考答案:

00177消费心理学201710历年真题试卷试题及答案

2017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消费心理学试卷 (课程代码 00177) 本试卷共5 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 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认识的基础上,不同的人必然会对客观事物产生独特的体验或态度,由此形成人 的 A .认识过程 B .情感过程 C .意志过程 D .心理活动过程 2.以不同的方式联系和组织起来,以一定的结构形式表现在行为之中的人的心理活动 是 A .认识 B .意志 C .个性心理特征 D .个性倾向性 3.消费者把通过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获得的商品的个别属性加以联系和综合的反映过程是指消费者对商品的 A .感觉过程 B .认识过程 C .思维过程 D .情感过程4.人们把苹果、橘子、香蕉等统称为水果,这种概括能力属于 A .知觉能力 B .想象能力 C .记忆能力 D .思维能力5.消费者个性中最为稳定的因素是 A .气质 B .能力 C .兴趣D. 性格 6.个性心理表现为活泼好动、动作敏捷迅速、灵活性强,喜欢与人交往,兴趣广泛但不持久的人,其气质类型最可能是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黏液质 D .抑郁质7.消费者只要确认商品符合自己所知的信息和要求,就会对商品形成以下态度 A .不相信 B .积极情感 C .完全相信 D .部分相信8.由香烟想起打火机,由饮料想到解渴,这种人的本能反应是以下哪种学习作用造成的 A .积累经验 B .促发联想 C .促进思维与决策 D .获取信息9.消费者以价格的高低作为选购商品的标准,其心理类型是 A .习惯型 B .理智型 C .经济型 D .随意型 10.许多家庭的人员构成、收入水平、文化程度大体相同,但是生活方式和消费内容可能差异很大,其主要原因是由于 A .生理性购买动机不同 B .社会性购买动机不同

当代教育心理学问答题(第六至八章)

第六章认知学习理论 举例说明认知结构是如何帮助学习者“超越所给信息”的。 人们如果要超越直接的感觉材料,那么,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把感觉输入归入某一类别,并根据这一类别进行推理,而且,还要根据其他相关的类别作出推理,这些相关的类别就构成了编码。例如:当我们看到前面一位留着披肩发穿着药衣服的人时,我人所得到的远比我们看到的要多,我们可以推断这个是位女子,她有两只眼睛,一个鼻子等。然而,我们不可能直接知觉到这些,所以我们必须超越所给的信息。我们先判定这是一位女子,然后根据女子这一类别,作出推断。简述促进学生把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1)动机原则:三种最基本内在动机:好奇内驱力(求知欲)、胜任内驱力(成功的欲望)、互惠内驱力(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的需要)(2)结构原则(3)程序原则(4)强化原则。 简述奥苏贝尔提出的意义学习及其条件。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 1)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2)有意义学习的心向(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4)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用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他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即心理意义。画出加涅提出的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模式图,并加以解释。 这一模式表示,来自学习者的环境中的刺激作用于他的感受器,并通过感觉登记器进入神经系统。信息最初的感觉登记器中进行编码,最初的刺激以映像的形式保持在感觉登记器中,保持0.25~2秒。当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后,它再次被编码,这时信息以语义的形式储存焉,在短时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也短的,一般只保持2.5~20秒。但是如果学习者作听复述,信息在短时记忆里就可以保持长一点时间,但也不超过一分钟。经过复述、精细加工和组织编码,信息被转移到长时记忆中进行储存,以备日后的回忆。大部分学习理论家认为长时记忆中的储存是长久的,而后来加快不起来的原因是由于“提取”这些信息的困难。在这个信息加工过程中,一组很重要的结构就是图上的“执行控制”和“期望”。“执行控制”即已民用工业的经验对现在学习过程的影响,“期望”即动机系统对学习过程的影响,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在这两个结构的作用下进行的。 加涅从信息加工的观点出发把学习过程分成哪些基本阶段? 把它分成八个阶段:1)动机阶段。要使学习得以发生,首先应该激发起学习者的动机。要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就要使他们具有一种奔向某个动力。要把学习者想要达到的目标——也就是头脑中的期望——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活动联系起来,并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2)了解阶段。在了解阶段,学习者的心理活动主要是注意和选择性知觉。3)获得阶段。对外部信息一旦开始注意和知觉,学习活动就可进入获得阶段。获得阶段指的是所学的东西进入了短时记忆,也就是对信息

消费心理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消费心理学》模拟试卷 A 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答题纸上。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人的基本心理活动和首要的心理功能是( ) A.认识B.情感C.情绪D.意志 2.通过口头信息传递途径了解消费心理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抽样法 C.问卷法 D.访谈法 3.消费者对作用于感观的客观事物整体、全面的直接反映是( ) A. 感觉 B. 知觉 C. 想象 D. 思维 4.借助其他事物的媒介来反映客观事物,这表现了思维的( ) A. 直接性 B. 间接性 C. 整体性 D. 概括性 5.对购物环境适应能力强,在购物中观察敏锐、反应敏捷,易于与营业员沟通的消费者的气质类型属于( )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黏液型 D. 抑郁型 6.消费者通过意志、言语、活动、外貌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 A. 气质 B. 态度 C. 兴趣 D. 性格 7.决定一个人思想行为的基本方向的、强烈稳固而又深刻的情绪状态是( ) A.心境 B.激情C.热情D.应激 8.构成消费者态度的核心是( ) A. 认知因素 B. 情感因素 C. 生理因素 D. 行为因素 9.促使购买行为产生的动机是( ) A 一般动机 B 主要动机 C 主导动机 D 从属动机 10.消费者群体的形成是下列哪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A.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 B.条件因素和环境因素 C.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D.人文因素和地理因素

11.从年龄差异上看,时间消费心理较强的群体是( ) A 少年儿童 B 青年 C 中年 D 老年 12.对商品价格的变化最敏感的消费者购买行为类型是() A. 理智型 B. 疑虑型 C. 习惯型 D. 经济型 13.少年儿童的消费心理具有较大的() A. 自主性 B. 自觉性 C. 稳定性 D. 变动性 14.下列关于消费流行的表述,哪一句是错误的?( ) A 消费流行是一种时尚 B. 消费流行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C.消费流行有全国性流行、阶层性流行 D. 流行商品价格低,流行速度就快15.当消费者所消费的商品的数量增加时( ) A 边际效用增加 B边际效用不变 C边际效用降低 D以上都不是 16.消费流行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是() A. 信息传递技术的发展 B. 一定商品的堆积 C. 一定接受群体的存在 D. 一定思想观念的变革 17.在新产品推广过程中,特别强调新产品的相对优点是在消费者心理活动过程的() A. 注意阶段 B. 兴趣阶段 C. 评价阶段 D. 试用阶段 18.采用独立商标策略有利于() A.降低广告成本 B.企业所有产品都畅销 C.提高产品知名度 D.提高企业的销售额 19.商品名称的首要心理功能是( ) A 认知功能 B 记忆功能 C 情感功能 D 联想功能 20.某企业推出一种新的洗衣粉,包装非常新奇,那么企业应采取的最适合的价格策略是() A. 撇脂定价策略 B. 渗透定价策略 C. 整数定价策略 D. 声望定价策略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答题纸上。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在消费心理学研究中应把握的基本原则包括() A. 联系性原则 B. 客观性原则 C. 全面性原则

普通心理学试题带答案

普通心理学试卷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该题型已取消)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B )P18 A.1864年B.1879年C.1903年D.1920年 2.人的习惯和自动化行为的生理机制是(B )P48 A.定势B.动力定型C.无条件反射D.反馈 3.马斯洛把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身使命的需要称作(C )P59 A.尊重的需要B.归属和爱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成长的需要 4.色盲一般是隔代遗传,多为先天性,男性色盲是由(B )P100 A.祖父通过父亲传给孙子B.外祖父通过母亲传给外孙 C.外祖父和父亲均为色盲者,第三代男性必是色盲D.祖父和母亲均为色盲者,第三代男性必是色盲 5.看到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的现象叫(D )P121 A.感觉对比B.感觉后象C.感觉适应D.联觉 6.乔治·斯波林进行图象记忆的实验使用的方法是(C )P170 A.整体报告法B.重学法C.部分报告法D.节省法 7.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B )P196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正迁移D.负迁移 8.心理学实验证明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有密切关系,解决问题效率最佳时的动机强度应是( C )P229 A.最强B.较弱C.适中D.极强 9.王方5岁,IQ是110,李平10岁,IQ也是110,二人的智力相比(无法相比)P310 A.王方比李平高B.李平比王方高C.相等D.无法相比 10.阿尔波特认为,人格结构中,代表一个人主要行为倾向,决定一类行为,而不是所有行为的特质是( C )P340

《教育心理学》问答题

《教育心理学》问答题汇总 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考试大纲》P1) 答: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2、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P1) 答: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3、简述学与教的三种过程模式。(P5) 答:(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2)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3)评价/反思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在学与教的过程模式中,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而且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4、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P7) 答: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在: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和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5、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P9) 答:教育心理学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时期(20世纪 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20世纪80 年代以后)。 6、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P13) 答:(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 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7、简述少年期的心理发展特征。(P14) 答:少年期是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 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 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 幼稚性错综的矛盾。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 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 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同时,思维 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 片面性和主观性。 8、简述青年初期的心理发展特征。(P15) 答:青年初期是指14、15岁至17、18岁时期, 相当于高中时期。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 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他们的 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 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占主要地位 的情感是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道德感、理 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 9、简述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P15) 答:(1)关于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 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 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 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 点。学习准备不仅影响新学习的成功,而且也 影响学习的效率。同时,学习也会促进学生的 心理发展,新的发展又为进一步的新学习做好 准备。(2)关于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 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 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 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2岁是口语发展的关键 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 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所以,我们应抓住关 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就能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0、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P16) 答: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 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0-2岁)、前运算(2 -7岁)、具体运算(7-11岁)、形式运算(11 -15岁)等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认 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前运算阶段 的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 或形象模式,他们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 生命的;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 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 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具 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 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 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 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本阶段的儿童不仅 能够运用经验-归纳的方式进行逻辑推理,而 且能够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来解决问 题。本阶段的儿童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 和直喻,能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 接近成人的水平。本阶段的儿童不仅具备了逆 向性的可逆思维,而且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 维。本阶段的儿童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反而 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 11、简述教学与认知发展的关系。(P18) 答:(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2) 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3)关于最近发展 区。 12、简述最近发展区概念及其意义。(P19) 答:前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 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 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 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 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 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它的 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 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水平,还应 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 13、简述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P20) 答: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 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

消费心理学试题与答案

《消费心理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消费心理学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它的研究有助于实现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有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助于提高服务水平;有助于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 2.消费心理学的发展史可分为萌芽草创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和确立地位阶段。 3.________________是典型而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必然会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 4.主要的诱导方式方法有:证明性诱导、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5.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决策活动有一个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学者们提出了一个购买过程模式,即需要的认知、_______________、比较评价、_______________和购后评价五个阶段。 6.广告的心理功能有:传播、诱导、教育、_______________和促销。 7.兴趣、气质、性格、_____________等个性心理特征,是构成消费者购买行为重要的_________________,也是消费者心理学的重要原理。 8.影响消费者期望的形成和强化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目标价值、________________和可行性四个方面。 9.商标设计的要求和心理策略有:______________、简明、美感、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5分) 1.消费者群体: 2.态度:

3.消费者购买行为: 4.能力: 5.消费需求: 三、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10分) 1.消费者去北京百货大楼买过东西,日后能够想起百货大楼的形象,就是()。 A.情绪形象记忆B.感知形象记忆 C.长时记忆D.概念记忆 2.消费者都是带有一定动机和欲望走进商店,据美国一家百货公司调查,在顾客的购买行为中,有72%来自()。 A.潜在的欲望B.意识的欲望 C.实证诱导D.消费期望 3.各种感觉的感受性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 A.越来越强现象B.越来越弱现象 C.保持原状现象D.此长彼消现象 4.消费者寻找商品信息的主要来源有:()。 A.个人、商业、大众、经验B.父母、广告、商店、同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