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创伤病人的院前急救

创伤病人的院前急救

创伤病人的院前急救
创伤病人的院前急救

创伤病人的院前急救

创伤(trauma)是一种由于机械作用人体而造成的组织完整性破坏或功能障碍。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及交通工具的日渐发达,创伤发生率在逐年上升,且多为高能量的严重损伤,致残率及致死率都很高。目前,在我国创伤已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位死因,创伤对人类的健康和社会进步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所以广大的院前急救医护人员必须重视并对创伤患者实施有效的救治,才能减少创伤病人的伤残率和死亡率。为了提高创伤急救的医疗质量,我们把医疗程序应用于创伤急救中,大大提高了急救医疗质量,现将总结如下。

1 院前急救在创伤救治的作用

创伤急救分为三个重要阶段,即院前急救、急诊室和创伤监护病房。院前急救与护理是创伤救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突发事件现场抢救危重伤员尤为重要。国内外大多认为创伤后1h为抢救黄金时间,把伤后10 min称为“白金10 min”,这样现场急救和转运途中的救治护理就显得非常重要。[1]如果院前急诊急救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迅速对患者病情做出评估并做出全面、细致、周到的护理,为进一步的救治打好基础。因此,院前急救对提高伤者存活率、降低致残率意义重大,起着具足轻重的作用。

2 院前急救的伤情评估

院前急救的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应立即根据病人的神志、呼吸、脉搏、面色等生命体征进行迅速判断,评估呼吸及循环状况,是否存在致死的危险因素,有无呼吸道阻塞、气胸、活动性大出血、头颅外伤等。依据现场情况充分暴露伤员各部位,以发现危及生命的重要损伤,及时实施心肺复苏、止血、固定等并迅速转运,遇到有群伤的首选检伤,并对病人进行救治分类和后送分类。

3.创伤病人院前急救的紧急处理

对创伤病人急救应本着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创伤院前护理可分按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A:(Airway);B (Breathing);C(Circulation);D (Disability);E(Exposure);其目的是尽早发现致命伤并尽早采取有效处臵措施。第二阶段应待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从头到脚进行病情评估,确定每个部位都经过全面彻底检查,进一步对受伤部位及时、适当及有效的处理。[2]具体措施如下:

3.1保持呼吸道通畅。首先保持患者平卧位,并将头偏向一侧,防止胃内容物倒流至口腔引起窒息。可以用纱布清理口腔和呼吸道的分泌物及异物,或者使用负压吸引。抬起下颌解除舌后坠,紧急情况下可以行环甲膜穿刺术或气管插

管或切开术。胸部有开放性创口者,立即用敷料覆盖并封闭伤口。多发性肋骨骨折致胸壁软化者,用两横指宽的胶布条或肋骨背心作环状固定,以减轻胸壁浮动。

3.2妥善止血。①指压法:手指压迫动脉近心端。②抬高患肢加压包扎:敷料覆盖创面后绷带加压包扎。③止血带法:对于四肢大血管的出血,不能加压包扎时使用,注意记录时间,防止患肢的缺血性损伤④钳夹包扎法;止血钳钳夹血管断端后,连同止血钳包扎。

3.3固定:固定的目的防止骨折断端损伤血管、神经和重要器官,减少疼痛便于搬运。可利用各种类型夹板或者支具固定患肢(指),特殊情况时,应根据情况就地取材,利用木板、木棍或者健肢(指)来固定。但在固定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伤口有出血时,应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2)固定时动作要轻,要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和扭动,以免使骨折加重和引起疼痛或骨折断端损伤血管神经。(3)固定时松紧适宜可靠牢固,不但要固定上下两端,还要包括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4)四肢骨折时应先固定骨折上段,然后固定骨折下段,并把指(趾)露在外面,以便观察血液循环情况。(5)行固定时应尽可能将骨折肢体牵引正直,固定器材不能直接接触皮肤,尤其是骨突出部和固定器材上

下两端,都应垫适量棉花、纱布或衣物等,以防压伤皮肤和浅表神经。[3]

3.4搬运:首先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使患者将头偏向一侧,以防误吸。为防止舌后坠造成患者窒息,可用舌钳将舌头拉出,必要时可用别针穿过舌尖拉出固定于领口附近。脊柱伤的搬运时应使脊柱保持在正常的伸直姿势,严禁使颈部和躯干前屈或扭转,更不能采用一人抱胸一人抬腿的搬运方法,以免加重伤情。对于此类病人,应几人一起同时轴线搬运平放在硬板上。腹部伤肠脱出的搬运,注意不能回纳,用敷料和合适大小容器覆盖进行保护,嘱咐患者双下肢屈曲,腹部肌肉放松,可以防止内脏继续脱出。

3.5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根据病情迅速建立一条或两条以上静脉快速输液通道,快速输液以保证不同液体、药物在短时间内进入机体,以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保证重要脏器功能的血液灌注。必要时行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有条件的监测中心静脉压(CVP),了解循环功能和调整补液速度。

3.6监护:随时观察病情,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情况。如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加快提示病人有休克发生,立即抗休克治疗。如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频率改变,则提示有呼吸功能改变。立即调整氧流量或

面罩吸氧,根据情况配合医生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等措施。休克或者昏迷的病人留臵导尿管,准确记录尿量,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

3.7止痛:疼痛可加重患者的休克,疼痛较轻时可心理安慰,剧烈疼痛时可适当使用镇静剂、止痛剂。但要注意其抑制呼吸或呕吐的副作用。骨折后的妥善固定、制动也是有效减轻疼痛的措施,尽量减少搬动,以免加重患者疼痛。

3.8心理护理:创伤患者受伤后遭受着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严重的伤情还可能有生命危险,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可能使病情加重,所以应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做好伤者的思想工作,减轻伤者心理上的痛苦。抢救工作中沉着冷静、有条不紊、迅速准确,以从容镇定的态度、熟练的技术、稳重的姿态,给患者及家属增加信任和安全感。

小结

熟练的业务技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科学规范的急救程序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保证,规范化、程序化的抢救合理分工制度,可确保抢救工作急而有序,行之有效,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时间,从而使严重创伤患者得到迅速、准确、

有效的急救,为患者争取急诊手术赢得宝贵时间,并为后期治疗及预后打下良好基础。

创伤急救-固定技术操作规程

创伤急救—固定技术操作规程 【评估】 1、评估环境是否安全,伤员复苏、止血及包扎是否有效、是否存在休克等情况。 2、评估伤员伤情、确认固定方法,正确选择固定用物,避免神经、血管、骨骼及软组织的再损伤,便于伤员的搬运。 3、了解伤员心里状况,做好伤员隐私保护。 【准备】 护士:具有争分夺秒的急救意识,具备组织急救和指导伤员自救、互救能力。物品:1、制式材料:各型号夹板、三角巾宽带和窄带数条、衬垫、绷带、颈托、腰部固定带等。 2、就便材料:布条、毛巾、雨伞、木棍、木板、纸板等。 环境:安全。 体位:根据骨折固定部位选择适宜体位 【方法】 1、锁骨骨折固定技术操作流程: 确认损伤部位给予有效止血、包扎处理→取适宜体位→垫衬垫于两腋前上方→将三角巾折叠成窄带状→两端分别绕两肩呈“8”字形固定(将窄带一端由肩部绕过腋下,另一端由腋下绕过肩部)→拉紧三角巾的两端于背部打结→打结处加垫衬垫→尽量使两肩后张以达到锁骨固定效果→松紧适度→观察记录血液循环→尽量避免不必要搬动。 2、上臂闭合性骨折固定技术操作流程: 确认损伤部位给予有效止血、包扎处理→取适宜体位→在将要放置夹板部位垫衬垫(环绕上臂)→选择适宜长短不一的夹板两块(长夹板长度:超过肩关节与肘关节距离;短夹板长度:不超过肩关节与肘关节距离)或夹板一块→将长夹板置于上臂后外侧→将短夹板置于上臂前内侧(一块夹板时置于外侧)→取绷带或带状物在上臂骨折部位上、下两端进行打结固定→再在适宜位置加一条固定带,使夹板固定牢靠→将肘关节屈曲90°→用三角巾将上肢悬吊固定于胸前→(若无夹板,也可用两块三角巾或绷带,一块将上臂呈90°悬吊于胸前→另一块叠成宽带状→将伤肢上臂与胸部固定在一起→松紧适宜→观察记录血液循环→尽量避免不必要搬动。 3、大腿骨折固定技术操作流程: 确认损伤部位给予有效止血、包扎处理→取适宜体位→用长、短两块夹板分别置于大腿的外侧和内侧(长夹板的长度自腋下至脚跟,短夹板的长度自大腿根部至脚跟)→在骨隆突处、关节处和空隙处加衬垫→固定带分别置于在骨折上下端、腋下或腰部及关节上下处→再由远心端向近心端将固定带分别打结固定(足踝用“8”字形固定,脚与小腿部呈直角功能位)→若无夹板,也可将伤员两下肢并紧→中间加衬垫→将健侧肢体与伤肢分段固定在一起→固定带松紧适宜→观察并记录伤肢血液循环情况→尽量避免不必要搬动。 4、颈、腰椎损伤固定技术操作流程: 确认环境安全可进行施救→呼叫伤员→确认伤情(伤员诉颈、腰部疼痛)→呼叫助手→准备用物(颈托、腰部固定带)→运用五拳法(头锁,胸锁,肩锁,改良肩锁,胸背锁)按步骤分别稳定及固定伤员头颈部→首先术者用“头锁”法,稳定伤员头部→助手检查伤员伤情(检查部位:头顶、额部、眼眶、鼻梁部、下

“创伤现场救护技术”教案

“创伤现场救护技术”教案 吴彩敏 课题:创伤救护技术课型:新授课 授课日期: 2013年2月28日教学课时:2学时 前修课程:心肺复苏技术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目的:掌握创伤救护技术的止血方法 熟悉常用的包扎方法和注意事项 了解处理鼻子出血的方法 重点:创伤救护技术的各种止血方法 难点:常用的包扎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引言:创伤是各种致伤因素造成的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轻者造成体表损伤,引起疼痛或出血;重者导致功能障碍、残疾,甚至死亡。 创伤现场救护技术 遇到出血、骨折的伤病员,救护人员首先要保持镇静,做好自我保护,迅速检查伤情,快速处理伤病员,同时呼叫急救人员。 1. 止血技术 出血,尤其是大出血,属于外伤的危重急症,若抢救不及时,伤病人会有生命危险。止血技术是外伤急救技术之首。 现场止血方法常用的有四种,使用时根据创伤情况,可以使用一种,也可以将几种止血方法结合一起应用,以达到快速、有效、安全的止血目的。 指压止血法

直接压迫止血:用清洁的敷料盖在出血部位上,直接压迫止血。 间接压迫止血: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的动脉,阻断动脉血 运,能有效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 加压包扎止血法 用敷料或其他洁净的毛巾、手绢、三角巾等覆盖伤口, 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目的。 填塞止血法 用消毒纱布、敷料(如果没有,用干净的布料替代)填塞在伤口内,再用加压包扎法包扎。 重点提示:救护员和志愿者只能填塞四肢的伤口。 止血带止血法 上止血带的部位在上臂上1/3处、大腿中上段,此法为 止血的最后一种方法,操作时要注意使用的材料、止血带的 松紧程度、标记时间等问题。 重要提示: 如遇到有大出血的伤病人,一定要立即寻找防护用品,做好自我保护。迅速用较软的棉质衣物等直接用力压住出血部位,然后,拨打急救电话或场馆急救网点的电话,寻求医务人员的帮助。 . 包扎技术 快速、准确地将伤口用自粘贴、尼龙网套、纱布、 绷带、三角巾或其他现场可以利用的布料等包扎,是 外伤救护的重要环节。它可以起到快速止血、保护伤 口、防止污染,减轻疼痛的作用,有利于转运和进一 步治疗。 绷带包扎 ①手部“8”字包扎 它也同样适用于肩、肘、膝关节、踝关节的包扎。 ②螺旋包扎 适用于四肢部位的包扎,对于前臂及小腿,由于肢 体上下粗细不等,采用螺旋反折包扎,效果会更好。 三角巾包扎 ①头顶帽式包扎:适用于头部外伤的伤员。

创伤急救基本技术教学文案

创伤急救基本技术

创伤急救基本技术 一、止血 常用的止血方法有以下几种: 1.加压包扎法:用敷料盖住伤口,再用绷带加压包扎。这种方法急救中最常用。 2.填塞止血法:用消毒的纱布,棉垫等敷料填塞在伤口内,再用绷带,三角巾成四头带加压包,松紧度以达到止血为宜,常用于颈部、臂部等较深伤口。 3.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迫出血的血管上端,即近心端,使血管闭合阻断血流达到止血目的。适用于头面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急救。 4.屈曲加垫止血法: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在肘窝、窝内放置绵纱垫、毛巾或衣服等物品,屈曲关节,用三角巾或布带作"8"字固定。注意有骨折或关节脱位时不能使用,因此法伤员痛苦较大,不宜首选。 止血带止血: 适用于四肢大血管破裂出血多或经其它急救止血无效者。常用气囊止血带或三尺左右长的橡皮管;急救时可用布带、绳索、三角巾或毛巾替代,称绞紧止血法。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止血带必须上在伤口的近心端,肘关节以下的伤口,应将止血带扎在上臂,膝关节以下伤口应将止血带扎在大腿。 2.在上止血带前先包一层布或单衣。 3.上止血带之前应抬高患肢2~3分钟,以增加静脉回心血流量。 4.应标记、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并每隔45~60分钟放松止血带一次,每次放松时间为3~5分钟;松开止血带之前用手压迫动脉于近端。 5.扎止血带松紧要适宜,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动脉搏动为好。 6.不可用电线、铁丝等作止血带用。

具体操作方法:橡皮带止血法:先在止血带部位垫一层布或单衣,再左手拇食中指持止血带头端,另一手拉紧止血绕肢体缠2~3圈,并将橡皮带未端压在紧缠的橡皮管下固定。 绞紧止血法:先垫衬垫,再将带系在垫上绕肢体一圈打结,在结下穿一棒,旋转此棒使带绞紧,至不流血为止,最后将棒固定在肢体上。 二、包扎 包扎在急救中应用广泛,其主要目的是压迫止血,保护伤口,固定敷料减少污染,固定骨折与关节,减少疼痛。常用的材料有三角巾、多头带、绷带,亦可用毛巾、手绢、布单、衣物等替代。 1.一般伤口包扎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迅速暴露伤口并检查,采用急救措施。 (2)有条件者应对伤口妥善处理,如清除伤口周围油污,碘酒、酒精消毒皮肤等。(3)包扎材料,尤其是直接覆盖伤口的纱布应严格无菌,没有时亦应尽量用相对干净的材料覆盖,如清洁毛巾、衣服、布类等。 (4)包扎不能过紧过松。 (5)包扎打结或用别针固定的位置,应在肢体外侧面或前面。 2.特殊损伤的包扎: (1)开放性颅脑损伤的包扎:用干净的碗扣在伤口上,或者有敷料或其它布类做成大于伤口的圆环;放在伤口周围,然后包扎,以免包扎时骨折片陷入颅内;同时保护膨出的脑组织。

创伤救治服务流程

附件1 创伤救治体系服务流程 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创伤患者救治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流程,供参照执行。 一、创伤患者院前急救流程图示与说明是否 1.现场评估: 环境安全 受伤人数 受伤方式 联系院前急救机构 是否需要增派救护车和急救人员 2.快速分流伤员 3.伤情评估,启动预警 明确初步救治计划和预警 级别,给予必要处置 再次评估明确预警级别 联系确定接受医院并与医 院进行信息交换 送达救治医院或创伤中心,并与院内 人员进行病人情况交接

(一)现场评估。 1.确定环境安全:急救人员必须确定现场安全后,方可开展工作。 2.确定伤者人数和受伤方式:进入现场后,首先了解患者的人数、致伤原因,初步判断患者的伤情和部位,确定是否需要增派救护车和急救人员。 (二)快速分流伤员。 若现场伤员人数较多,检伤分类后应当依据伤情对现场伤员进行分流: 1.能行走伤员:请其去指定的安全地点集合。 2.不能行走的伤员:判断呼吸,无自主呼吸、自主呼吸大于30次/分或者小于6次/分的患者,应立即处理。呼吸频率小于30次/分或者大于6次/分的患者,进一步检查颈动脉搏动,未触及搏动的应立即处理。可触及搏动的患者,进一步判断患者神志情况,神志异常者,应立即处理。 (三)伤情评估,启动预警。 评估神志(GCS评分)、生命体征及损伤部位(TI评分),评估应从伤情较重的患者开始,评估的优先次序是:可能导致患者死亡的伤势;可能导致丧失肢体的伤势;其他非威胁生命或丧失肢体的伤势。 1.根据伤情明确初步救治计划和预警级别,并立即给予必

要的处理,特别是对红色和黄色预警的伤员给予辅助呼吸、电击除颤、胸外按压、止血、抗休克治疗等抢救措施。 2.转运途中再次进行评估,明确预警级别。 3.确定接收医院、创伤救治点/中心,在病人未到创伤救治点/中心之前,启动相应级别的预警。告知拟送达的创伤救治点/中心预警级别、评分评估、预计到达时间、主要的伤情、必要的急救措施以及其它特殊情况。根据不同的预警级别组织院内创伤综合救治团队提前到达急诊室,做好抢救前的准备工作,以提高抢救效率。 4.与院内创伤急救医师进行交接,明确患者的预警级别、GCS、TI评分及评估情况、主要的伤情、已经采取的急救措施、下一步可能需要的措施以及其他特殊情况。

创伤院前急救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53醫院急診科 劉毅

什么是院前急救? 顾名思义院前急救是指从病人发病开始到医院急诊科为止救治的全过程。院前急救 包括呼救、自救互救、现场救护、伤病员搬 运、途中监护救治及与院内急救的衔接等环 节。它使急救医学向前延伸,救治反应时间 缩短,救治更加及时,使早期救治成为可能。 从而大大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救治成功率。院 前急救快速发展是近年来急救医学发展进步 的一个重要标志。

院前急救基本特点 院前急救基本特点是不确定因素多。被救助对象发病地点可以发生不确定的任何地方;男女老少不定;内、外、妇、儿各科不定;病情轻重缓急不同;被救助的人来自不同的群体,救援环境复杂不可预料。 因此要求院前医生不仅要有综合的全面的临床各科急救知识和经验,还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院前急救规范的定位 院前急救规范的定位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临床各科院前急救的基本内容,定位过高达不到要求就会形同虚设,定位过低就会阻碍业务的发展。当前国内外急救医疗大致有4个定位等级,即①基本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②进一步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ALS)、 ③急诊科常规④急诊监护病房常规。把院前急救 基本内容定位在BLS、ALS等级水平。

急救医生必须掌握的操作技术 急救医生要熟练掌握BLS和ALS的操作技术。 BLS和ALS都有A、B、C、D4项。BLS的A为气道(airway),即开放气道;B为呼吸 (breathing),即口对面罩或口对口人工呼吸;C 为血液循环(circulation),即胸外心脏按压;D 为除颤(defibrillation),即进行心脏除颤。ALS 的A同样为开放气道,但用气管插管;B同样是人工呼吸,但用气囊面罩人工呼吸机;C为开放静脉通道,并应用药物加强血液循环;D为进行心脏除颤和鉴别诊断(differential diagnosis)。

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

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出现意外伤害,如车祸、砸伤、挤压伤、切割伤、溺水、烧伤等等,多年的急诊急救工作中深刻的体会到做好院前急诊、急救,可以有效地控制伤情的扩大,阻止继续伤害,挽救患者的生命,这对伤病员的预后非常重要。 1 外伤患者的急救原则 1.1 抢救生命以抢救生命为第一任务,没有生命做保障,其他的工作都没有意义。 1.2 恢复功能在保证生命的基础上,注意患者的各种功能的恢复,以利于日后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工作能了的存在。 1.3 顾全解剖的完整性在急救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伤患者的各种解剖的完整性,利于以后的功能恢复。 2 现场急救 2.1 脱离危险环境首先,将患者迅速搬离受伤现场,避免继续伤害。如烧伤患者应立即搬离热源,除去身上残留的衣物,在搬离伤员的时候,要注意动作稳,力度适宜,不要过快过猛,如有障碍物时,首先去除阻碍搬运的障碍物,不要从重物下硬拽或硬拉肢体,以免造成继发性损伤。 2.2 观察伤情做出初步诊断在短时间内对伤者的伤情做出正确的判断,边抢救边检查,注意与生命紧密相关的重要生命体征,如呼吸、脉搏、心率、神智等情况,有无休克发生。注意头部、颈部、胸部、腹部、骨盆、四肢等部位的损伤情况,有无重要脏器的联合损伤,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如运用止血、固定、包扎等技术进行施救。 2.3 保持生命支持对呼吸、心跳骤停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摩。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去除呼吸道中的异物、血块、痰液、呕吐物等阻碍呼吸通常的异物,托起伤者的下颌使头部后仰,如有舌后坠者应将舌拉出,使呼吸道通畅,并将伤员的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呛入气道。有心脏骤停者要立即胸外心脏按摩,胸外按压100次/min,建立有效的循环。对于胸部有开放性伤口时要立即用厚辅料封闭,变开放性气胸为闭合性气胸;对于有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的伤员应立即用衣物、沙袋等固定包扎伤侧,制止反常呼吸;对于张力性气胸的伤员应在患者胸壁第二肋间插入粗针头,排除胸膜腔内的气体,使肺部膨胀,恢复有效呼吸。 2.4 止血外伤患者多数都有出血情况,因此要做好充分的止血。发现有大血管出血时应立即用止血带止血,紧急情况下立即指压止血,然后加压包扎,并抬高受伤的肢体,以减少出血。对于四肢较大血管出血使用止血带止血者,松紧适度,

严重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

严重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2-12-12T09:26:32.6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4期供稿作者:文湘慧 [导读] 探讨严重创伤的院前急救护理。 文湘慧(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广西柳州 545005) 【摘要】目的探讨严重创伤的院前急救护理。方法对严重创伤病人的致病原因、受伤部位、急救措施及护理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通过采取及时、迅速、准确、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后总结5年创伤死亡病例得出,创伤所致气道阻塞及呼吸道障碍是导致死亡的最快速原因,其次是严重出血,再次是颅内血肿,因此有效的院前急救和创伤早期处理,对拯救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结论及时、迅速、准确、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能为严重多发性创伤病人成功救治争取宝贵的时间,从而降低死亡率、致残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关键词】严重创伤院前急救护理 随着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进程,交通的快速发展,城市高层建筑的增多,院前急救中创伤患者是比较常见的,严重创伤又在创伤患者中占有一定比例,严重创伤的发生率逐年增多,已成为我国城市中排名第5位的死因。为了提高创伤急救的医疗质量,我们把医疗程序应用于创伤急救中,大大提高了急救医疗质量,现将总结如下。 1 院前急救在创伤救治的作用 创伤急救分为三个重要阶段,即院前急救、急诊室和创伤监护病房。院前急救与护理是创伤救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突发事件现场抢救危重伤员尤为重要。因此,院前急救对提高伤者存活率、降低致残率意义重大,起着具足轻重的作用。 2 院前急救的伤情评估 院前急救的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应立即根据病人的神志、呼吸、脉搏、面色等生命体征进行迅速判断,评估呼吸及循环状况,是否存在致死的危险因素,有无呼吸道阻塞、气胸、活动性大出血、头颅外伤等。依据现场情况充分暴露伤员各部位,以发现危及生命的重要损伤,及时实施心肺复苏、止血、固定等并迅速转运,遇到有群伤的首选检伤,并对病人进行救治分类和运送分类。 3 创伤病人院前急救的紧急处理 3.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充分给氧,昏迷者应立即清除其口腔内分泌物、呕吐物,头偏向一侧,必要时置入口咽通气管。伤者一旦呼吸心跳停止,应及时正确地进行心肺复苏术,疑有颈椎骨折应行颈托固定。 3.2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严重创伤病人常因失液致血循环量不足,故应快速有效地建立2 条或3 条静脉通道。多选择上肢静脉,因离心脏近,输入的液体迅速进入体循环,达到增加有效循环的目的。如休克较重,静脉穿刺确有困难,配合医生立即行静脉切开,并确保静脉通畅。 3.3紧急控制出血最简单的止血方法是直接敷料覆盖创面后绷带加压伤口包扎,松紧度适宜。对四肢大血管损伤可采用充气止血带或橡胶止血带,并注明上止血带时间,以免造成肢体缺血性损伤。对骨折病人,伤口用无菌纱布或棉垫临时包扎,并用夹板固定。 3.4固定固定的目的防止骨折端损伤血管、神经和重要血管,减少疼痛,便于搬运。可利用各种类型夹板或者支具固定患肢(指),特殊情况时应根据情况就地取材,利用木板、木棍或者健肢(指)来固定,但是固定时应注意几个问题: 3.4.1伤口出血时,应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 3.4.2固定时动作要轻。 3.4.3固定时松紧适宜可靠牢固。 3.4.4四肢骨折时应先固定骨折上端端段,然后固定骨折下段,并把指(趾)露在外面,以便观察血液循环情况。 3.4.5行固定时应尽可能将骨折肢体牵引正直,固定器材不能直接接触皮肤。 3.5生命体征的观察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呼吸、脉搏、血压、瞳孔。休克或昏迷的患者留置尿管,准确记录尿量,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 3.6转运与交接急救运输既要快速又要注意平衡安全。一般病人取平卧位或休克体位,遇昏迷、呕吐病人,应使其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当病人平稳转运至医院急诊科或手术室时,护士应详细交清病情变化、治疗护理措施、用药效果,为进一步诊治提供依据。 3.7止痛疼痛可加重患者的休克,疼痛较轻者可心理安慰,剧烈疼痛者可适当使用镇静剂、止痛剂,但要注意其抑制呼吸或呕吐的副作用。骨折后的妥善固定、制动也是有效减轻疼痛的措施,尽量减少搬动,以免加重患者疼痛。 3.8心理护理 3.8.1对紧张恐惧型的心理护理到达现场护士应用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做好伤者的思想工作,减轻伤者心理上的痛苦,抢救中沉着冷静,有条不紊,迅速准确,以从容镇定的态度,熟练的技术,稳重的姿态,给患者及家属增加信任和安全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8.2对焦虑不安型的心理护理护士运用渊博的专业知识对患者作坚定有力,不容怀疑的解释,打消患者各种不必要的疑虑,在急救中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困难,使他们觉得自己并不孤独,从而冷静的对待挫折。 3.8.3对悲哀沮丧型的心理护理护士应以高度的同情心,对他们加倍关心,理解,体贴,做好抢救工作的同时并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大多创伤患者都认为流血越多,病情越严重,因此擦净体表的血能减轻患者对创伤的恐惧,并能减少回院手术后的感染机会。 3.8.4尊重患者躯体的损伤,神经的压迫,肢体固定制动等会使患者有一种成为负担的感觉,尊重意味着使患者感到自己重要性是被接受的,在进行各项操作时解释操作的必要性并根据情况对急救车上的卧位,坐位,输液部位做出选择,这样能满足患者被尊重的需要,对护士信任也会随之增加,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4 护理体会 严重创伤院前急救,采取正确的救治护理措施是降低创伤死亡率和致残率的重要环节。我们在严重创伤院前急救的护理工作中,实施了正确的护理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总之,通过院前急救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加强了抢救时护士的应急能力与急救技术。参考文献 [1] 肖烨,蒋德玉,沈毅,裴天容,颜丽. 严重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贵州医药》,2008年第06期. [2] 陈莉莉,李秋桂. 严重创伤病人的院前急救.护理研究,2003年6月第17卷第1期增刊上山西汾西矿业集团公司总医院.

创伤病人的院前急救

创伤病人的院前急救 创伤(trauma)是一种由于机械作用人体而造成的组织完整性破坏或功能障碍。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及交通工具的日渐发达,创伤发生率在逐年上升,且多为高能量的严重损伤,致残率及致死率都很高。目前,在我国创伤已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位死因,创伤对人类的健康和社会进步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所以广大的院前急救医护人员必须重视并对创伤患者实施有效的救治,才能减少创伤病人的伤残率和死亡率。为了提高创伤急救的医疗质量,我们把医疗程序应用于创伤急救中,大大提高了急救医疗质量,现将总结如下。 1 院前急救在创伤救治的作用 创伤急救分为三个重要阶段,即院前急救、急诊室和创伤监护病房。院前急救与护理是创伤救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突发事件现场抢救危重伤员尤为重要。国内外大多认为创伤后1h为抢救黄金时间,把伤后10 min称为“白金10 min”,这样现场急救和转运途中的救治护理就显得非常重要。[1]如果院前急诊急救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迅速对患者病情做出评估并做出全面、细致、周到的护理,为进一步的救治打好基础。因此,院前急救对提高伤者存活率、降低致残率意义重大,起着具足轻重的作用。

2 院前急救的伤情评估 院前急救的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应立即根据病人的神志、呼吸、脉搏、面色等生命体征进行迅速判断,评估呼吸及循环状况,是否存在致死的危险因素,有无呼吸道阻塞、气胸、活动性大出血、头颅外伤等。依据现场情况充分暴露伤员各部位,以发现危及生命的重要损伤,及时实施心肺复苏、止血、固定等并迅速转运,遇到有群伤的首选检伤,并对病人进行救治分类和后送分类。 3.创伤病人院前急救的紧急处理 对创伤病人急救应本着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创伤院前护理可分按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A:(Airway);B (Breathing);C(Circulation);D (Disability);E(Exposure);其目的是尽早发现致命伤并尽早采取有效处臵措施。第二阶段应待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从头到脚进行病情评估,确定每个部位都经过全面彻底检查,进一步对受伤部位及时、适当及有效的处理。[2]具体措施如下: 3.1保持呼吸道通畅。首先保持患者平卧位,并将头偏向一侧,防止胃内容物倒流至口腔引起窒息。可以用纱布清理口腔和呼吸道的分泌物及异物,或者使用负压吸引。抬起下颌解除舌后坠,紧急情况下可以行环甲膜穿刺术或气管插

创伤救护(文本)..

一创伤救护总论 二创伤止血技术 三创伤包扎技术 绷带包扎法 三角巾包扎法 特殊开放伤包扎法 四创伤骨折固定技术 五创伤搬运技术 六灾害事故中的群体伤急救 地震现场救护 火灾现场救护 创伤救护总论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发生的创伤,特别是以高能创伤为特点的交通伤,对交通参与者发生的伤害是非常严重的,轻者体表损伤、出血、骨折,重者致残致死。连续十年我国交通事故位居世界第一。自2001年至2005年每年直接死于车轮下的 人达十万人左右,之后逐年下降,2011年为6.2万人。 2011 年10月7日16时许,在滨保高速,一辆河北省的大客车与一辆山东省的小轿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大客车侧翻,造成35人死亡。交通伤是世界公认的道路第一杀手,因此,首先要强调的是在任何时间,任何环境下要珍惜生命,预防为主,防范伤害的发生,这方面交管部门做了大量工作,现在开展的对严重交通违法整治行动将会有效消除许多安全隐患。 由于创伤是在各种不确定情况下发生的,有时是瞬间发生的。2008年5.12 汶川大地震,截至2009年5月25日10时统计共遇难69227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一旦发生意外伤害,我们做为第一目击者,及时在事故现场进行自救和互救,将伤害降到最低程度,达到争分夺秒,挽救生命,减少伤残,减轻伤员痛苦,保护生命和健康的目的。故学习掌握救护技术是很必要的。 一位交通民警说:我学习掌握救护技术能在事故现场进行止血、包扎,甚至心肺复苏,不仅为挽救受伤者的生命尽了警察的一份职责,而且警察的形象在百姓心中更亲切,拉近了与百姓的距离,对我们执法和善后的处理都有很好的作用。 作为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应该具备较高的急救意识和急救的基本技能,能够在第一时间对伤者施以援手,挽救生命。 第一目击者 是指在现场为突发伤害、危重疾病的病人提供紧急救护的人。包括现场伤病人身边的人(亲属、同事、EMS救援人员、警察、消防员、保安人员、公共场合服务人员等),平时参加救护培训并获取培训相关的证书,在事发现场利用所学的救护知识、技能救助病人。 国际医学急救专家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时,已正式提出了在全世界开展?。第一目击者?±的普及培训教学活动,要争分夺秒和死亡赛跑式地抢救危急病人,抢救过程中第一目击者要在现场不失时机地、充分利用现场条件抢救因危重急症或意外伤害导致生命垂危的人。机械性创伤中交通伤占首要位置,是世界公认

创伤急救-包扎技术操作流程图

创伤急救—包扎技术操作规程 【评估】 1、评估环境是否安全,伤员复、止血是否有效等情况。 2、评估需要包扎伤口的部位及伤情(割伤、淤伤、刺伤、枪伤、挫裂伤等),确定是否清创及包扎方法,正确选择用物。 3、了解伤员心理状况。 【准备】 护士:具有争分夺秒的急救意识,具备组织急救和指导伤员自救、互救能力。 物品:1、制式材料:无菌敷料(棉垫、纱布)、无菌容器、绷带、三角巾、胶带,伤情记录卡等。 2、就便材料:纱巾、围巾、布条、毛巾、手绢、碗等。 环境:安全、相对清洁 体位:根据伤情选适宜体位。 【方法】 一、三角巾包扎技术 1、平结(也称外科结和方结)打结技术 将三角巾展开→左右手分别持两底角→右手持右侧底角向左手持底角环绕打结→再用左手持左侧底角向右手持底角环绕打结→打结完成。解开时将任意一角延U型结口一侧

拉直,即可迅速解开。 2、头顶部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适用于头顶部外伤。 取适宜体位→摘取伤员眼睛等饰物→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三角巾底边反折→正中置于伤员前额处→顶角经头顶垂于枕后→将两底角经耳上向后扎紧→压住顶角→在枕部交叉→经耳上绕到前额打结固定(避开伤口和骨隆突出处)→将顶角向上反折嵌入底边→松紧度适宜→观察并记录。 3、风帽式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适用于头部多发伤。 分别将三角巾顶角、底边中点打结待用→取适宜体位→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将顶角结置于额前→底边结置于枕后→将两底边拉紧并向外反折→交叉包绕下颌部后绕至枕后→在预先做成底边结上打结→松紧度适宜→观察并记录。 4、展开式三角巾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适用于胸背部受伤及肩部等受伤。 取适宜体位→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发生气胸伤员应先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将加带三角巾顶角越过伤侧肩部,垂在背部→三角巾底边中央正位于伤部下侧→底边两端围绕躯干在背后打结→顶角上的小带将顶角于底边连接打结→松紧度适宜→打结处垫衬垫→观察并记录。 5、单肩燕尾巾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

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 发表时间:2012-11-12T11:53:02.1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4期供稿作者:孙会[导读] 心理护理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做好伤者的思想工作,减轻伤者心理上的痛苦。 孙会(四川省急救中心院前急救部四川成都 610015)【中图分类号】R4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4-0253-02 【关键词】创伤患者院前急救 创伤(trauma)是一种由于机械作用于人体而造成的组织完整性破坏或功能障碍。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及交通工具的日渐发达,创伤发生率在逐年上升,且多为高能量的严重损伤,致残率及致死率都很高。院前急救医护人员必须重视并对创伤患者实施有效的救治,才能减少创伤患者的伤残率和病死率。为了提高创伤急救的医疗质量,我们把医疗程序应用于创伤急救中,大大提高了急救医疗质量。 1 院前急救在创伤救治中的作用 创伤急救分为三个重要阶段,即院前急救、急诊室救治和创伤监护病房救治。院前急救与护理是创伤救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突发事件现场抢救危重伤员尤为重要。创伤后1小时为抢救黄金时间,把伤后10分钟称为“白金10分钟”,这样现场急救和转运途中的救治护理就显得非常重要。院前急诊急救人员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迅速对患者病情做出评估并做出全面、细致、周到的护理,为进一步救治打好基础。因此,院前急救对提高伤者存活率、降低致残率意义重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院在2011年1月~2012年1月接诊创伤病员85例,年龄5~64岁,就诊时间10~60min,所有病例全部安全转送急诊科,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2 院前急救的伤情评估 院前急救的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应立即根据患者的神志、呼吸、脉搏、面色等生命体征进行迅速判断,评估呼吸及循环状况,是否存在致死的危险因素,有无呼吸道阻塞、气胸、活动性大出血、头颅外伤等。依据现场情况充分暴露伤员各部位,以发现危及生命的重要损伤,及时实施心肺复苏、止血、固定等并迅速转运,遇到有群伤的首选检伤,并对患者进行救治分类和后送分类。 3 创伤患者院前急救的紧急处理 对创伤患者急救应本着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创伤院前急救可按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A气道处理并固定颈椎;B呼吸处理;C 循环处理并控制出血;D评估神经功能缺损;E暴露伤者以进行彻底检查;其目的是尽早发现致命伤并尽早采取有效处置措施。第二阶段应待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从头到脚进行病情评估,确定每个部位都经过全面彻底检查,进一步对受伤部位及时、适当及有效地处理。 3.1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保持平卧位,并将头偏向一侧,防止胃内容物倒流至口腔引起窒息。可以用纱布清理口腔和呼吸道的分泌物及异物,或者使用负压吸引。抬起下颌解除舌后坠,紧急情况下可以行环甲膜穿刺术、气管插管或切开术。胸部有开放性创口者,立即用敷料覆盖并封闭伤口。多发性肋骨骨折致胸壁软化者,用两横指宽的胶布条或肋骨背心作环状固定,以减轻胸壁浮动。 3.2 妥善止血①指压法;②抬高患肢加压包扎;③止血带法;④钳夹包扎法。 3.3固定固定的目的是防止骨折断端损伤血管、神经和重要器官,减少疼痛便于搬运。可利用各种类型夹板或者支具固定患肢(指),特殊情况时,应根据情况就地取材,利用木板、木棍或者健肢(指)来固定。但在固定时应注意几个问题:①伤口有出血时,应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②固定时动作要轻,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和扭动,以免使骨折加重和引起疼痛或骨折断端损伤血管神经;③固定时松紧适宜、可靠牢固,不但要固定上下两端,还要包括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④四肢骨折时应先固定骨折上段,然后固定骨折下段,并把指(趾)露在外面,以便观察血液循环情况;⑤固定时应尽可能将骨折肢体牵引正直,固定器材不能直接接触皮肤,尤其是骨突出部和固定器材上下两端,都应垫适量棉花、纱布或衣物等,以防压伤皮肤和浅表神经。 3.4搬运首先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者头偏向一侧,以防误吸。防止舌后坠。对脊柱伤、腹部伤等注意对症处理。 3.5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 3.6监护随时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情况。如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加快,提示患者有休克发生,应立即抗休克治疗。如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频率改变,则提示有呼吸功能改变,应立即调整氧流量或面罩吸氧,根据情况配合医生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等措施。休克或者昏迷的患者留置导尿管,准确记录尿量,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 3.7止痛疼痛可加重患者的休克,疼痛较轻时可心理安慰,剧烈疼痛时可适当使用镇静剂、止痛剂。但要注意其抑制呼吸或呕吐的副作用。骨折后的妥善固定、制动也是有效减轻疼痛的措施,尽量减少搬动,以免加重患者疼痛。 3.8心理护理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做好伤者的思想工作,减轻伤者心理上的痛苦。抢救工作中沉着冷静、有条不紊、迅速准确,以从容镇定的态度、熟练的技术、稳重的姿态,给患者及家属增加信任和安全感。 总之,熟练的业务技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科学规范的急救程序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保证;规范化、程序化的抢救,合理的分工制度,可确保抢救工作急而有序,行之有效,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时间,从而使严重创伤患者得到迅速、准确、有效的急救,为患者争取急诊手术赢得宝贵时间,并为后期治疗及预后打下良好基础。参考文献 [1]刘中民.改善急救模式提高创伤救治水平[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2,11:79-80. [2]陈永强.高级创伤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 05,40(2):149 -151.

创伤与急救技能复习过程

创伤与急救技能

一、死因分析 创伤是能量转移到人体的结果,随着社会的发展呈逐年上升趋势。现代创伤的特点是致伤能量高、死亡和致残率高,社会危害极大。所以掌握创伤与急救的基本技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是摆在急诊工作者面前的前沿课题。就其死亡原因分析如下: 1.40岁以上年龄组危害人们健康的杀手依次为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生活提高,高脂饮食、过度饮酒、吸烟等不良嗜好和环境恶化是主要原因。 2.在40岁以下年龄组第一杀手是创伤并仍在增加:交通事故、工伤、矿难、空难、地震、海啸、战争等。该群体是社会和家庭的中流砥柱,其危害和影响远大于上述疾病。 3.创伤导致死亡常见原因:[1]早期数分钟内死亡:脑干损伤、窒息、心脏和大血管贯通伤及高位脊髓损伤。[2]数小时内死亡:多因休克和不能控制的大出血。[3]晚期死亡:常因合并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 SEPSIS(脓毒症)、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SEPTIC SHOCK(脓毒性休克)和MODS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等。 二、创伤常见原因及特点

1.交通伤:高能创伤,常见多发伤和复合伤。 2.坠落伤:常见传导伤和对冲伤,以脊柱和脊髓损伤、骨盆骨折为主。 3.机械伤:常导致肢体开放性损伤或断肢、断指,组织挫伤,血管、神经、肌腱损伤和骨折。 4.锐器伤:伤口深,胸腹部可致内脏或大血管损伤,一般伤情较重。 5.跌伤:老年人常见,前臂、大腿骨折,脊柱压缩性骨折。 6.火器伤:既有穿透效应又有震荡效应,其损伤程度比弹道面积大数十倍。 三、创伤现场救护 1.主要类型: ⑴闭合性损伤:无开放性伤口。 ⑵开放性损伤:有开放性伤口。 ⑶多发伤:同一致伤因素,多处受伤,至少有一处致命伤。 ⑷复合伤:多个致伤因素所致,至少有一处致命伤,如创伤+烧伤等。 2.现场救护目的 维持生命:先救命,即首先支持生命体征。 减少出血:利用现场条件,控制大出血,防止休克发生。 保护伤口:防止暴露伤口的污染。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骨折的固定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之一的固定术主要用于骨折的时候,因此,在学习固定方法之前要先了解骨折的症状和急救要点,才能正确地使用固定方法。 (一)骨折的分类:人体骨骼因外伤发生完全或不完全的断裂时叫骨折。由于致伤外力的不同,可造成不同类型的骨折,骨折断端与外界直接相通的叫开放性骨折,未与外界相通的叫闭合性骨折。根据骨折的程度不同,又可分为完全性骨折,不完全性骨折。依骨折线的走向不同,可分为横行骨折、斜行骨折、粉碎性骨折、压缩性骨折等。还可按骨骼的名称分为股骨骨折、尺骨骨折、桡骨骨折等。不同类型的骨折其治疗处理的方法不尽相同。 (二)骨折的主要症状:骨折的类型和部位不同其症状不完全相同,但骨折的局部症状主要有: 1、疼痛:骨折部位疼痛,活动时疼痛加剧,局部有明显的压痛,可用骨摩擦音。 2、肿胀:由于骨折端小血管的损伤和软组织损伤水肿,故骨折部位可出现肿胀。 3、畸形:由于骨折端的错位,肢体常发生弯曲、旋转、缩短等畸形,当骨折完全断离时,还可出现假关节样的异常活动。 4、功能障碍:骨折断后,肢体原有的骨骼杠杆支持功能丧失,如上肢骨折时不能拿、提,下肢骨折时不能行走、站立。

5、大出血:当骨折端刺破大血管时,伤员往往发生大出血,出现休克。大出血多见于骨盆骨折。 (三)骨折的急救要点 骨折的临时固定,是对伤处加以稳定不使活动,使伤员在运送过程中不因搬运、颠簸时断骨刺伤血管、神经,免遭额外损伤,减轻伤员痛苦,其要点是: l、止血:要注意伤口和全身状况,如伤口出血,应先止血,后包扎固定。 2.加垫:为使固定妥贴稳当和防止突出部位的皮肤磨损,在骨突处要用棉花或布块等软物垫好,要使夹板等固定材料不直接接触皮肤。 3.不乱动骨折的部位:为防止骨断端刺伤神经、血管,在固定时不应随意搬动;外露的断骨不能送回伤口内,以免增加污染。但是,现场急救时,搬动伤员伤肢是难免的,如为使伤员再次受伤的危险,要先将伤员搬到安全地方,在包扎固定时也不可避免要移动伤肢,这时可以一人握住伤处上方,另一人握住伤处下端匝着肢体的纵轴线作相反方向的牵引,在伤肢不扭曲的情况下让骨断端分离开,然后边牵引边同方向移动,另外的人可进行固定,固定应先捆绑断处上端,后绑下端,然后再固定断端的上下两个关节。 4、固定、捆绑的松紧要适度,过松容易滑脱,失去固定作用,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固定时应外露指(趾)尖,以便观察血流情况,如发现指(趾)尖苍白或青紫时,可能是固定包扎过紧,应放松重新包扎固定。固定完成后应记录固定的时间,并迅速送医院作进一步的诊治。 (四)骨折固定的材料: 1、夹板:用于扶托固定伤肢,其长度宽度要与伤肢相适应,长度一般要跨伤处上下两个关节。没有夹板时可用健侧肢体、树枝、竹片、厚纸板、报纸卷等代替。 2、敷料:用于垫衬的如棉花、布块、衣服等;用于包扎捆绑夹板的可用三角巾,绷带、腰带、头巾、绳子等,但不能用铁丝、电线。

创伤急救试题-及答案

创伤急救试题 姓名:成绩:阅卷:时间: 一.单选题(30分) 1.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是指:(C ) A.清创包扎固定搬运 B. 无菌清创包扎固定 C.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D. 止血清创固定搬运 2. 下列哪项不是心肺复苏成功的指标:(C ) A. 可触及大动脉搏动 B. 恢复自主呼吸 C. 瞳孔散大 D. 皮肤颜色.温度改善 3. 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次数比列为:( D ) A. 15:2 B. 10:1 C. 5:1 D. 30:2 4. 抢救伤员最常用的体位是:(C ) A. 俯卧位 B. 侧卧位 C. 仰卧位 D. 膝胸位 5. 现场诊断伤员心跳停止的指标是:(C ) A. 呼吸停止 B. 瞳孔散大 C. 大动脉搏动消失 D. 血压测不到 6. 当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进行心肺复苏时首先应:(B ) A. 心前区叩击 B. 心脏按压. C. 口对口人工呼吸 D. 清除口腔内异物开放气道

7. 成人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位置是:(B ) A. 心尖区 B. 胸骨下段 C. 胸骨上段 D. 胸骨左段 8. 下面那些情况不适宜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D ) A. 触电休克 B. 溺水 C. 心跳、呼吸骤停着 D. SO2中毒者 9. 下列有关胸外心脏按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 平卧硬板床 B.在胸骨下段按压 C. 按压次数每分钟40-60次 D.按压时双肘伸直 E. 按压时使胸骨下陷3--4Ccm 10. 人体四大生命体征指的是: A A.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B. 体温.呼吸.心跳.瞳孔 D. 心跳.运动.呼吸.血压 D. 呼吸.血压.心跳.瞳孔 11. 煤矿创伤致残率最高的是: A A. 四肢伤 B. 腹腔内脏器破裂 C. 血气胸 D. 颅脑伤及多发伤 12. 电击伤伤员的现场救护,需立即: B A. 注意保温 B.脱离电源 C.包扎伤口 D.进行心肺复苏 13. 创伤包扎的范围要求超过伤口周围: C A. 1-2 cm B. 3-6 cm C. 5-10 cm D. 10-15cm 14. 下列哪项不是创伤包扎的目的: D A. 使伤口与外界环境隔离,以减少污染机会 B. 止痛,缓解伤员紧张情绪 C. 加压包扎可用以止血

创伤急救的原则

创伤急救的原则 ●按一定的顺序对创伤病人进行恰当的评估 ●治疗威胁生命的创伤 ●利用放射学技术确认有意义的创伤 ●对创伤后病人状况的变化进行确认与及时反应 ●启动早期创伤的处理 通常建议需要处理创伤的医务人员使用美国外科学院的高级的创伤生命支持(ATLS)教程。 导致的死亡原因 创伤后死亡通常发生在3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创伤发生后几秒到几分钟之内。在这个创伤早期,通常是严重的脑或高位脊椎损伤,心脏,主动脉或其他大血管 (肝或脾), 其次, ●颅脑外伤或气管插管的病人行早期CT检查有助于发现颈椎骨折,早期行头颅CT检查时加入颈椎CT检查是很好的策略; ●患者因可能存在的颈椎骨折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需向神经外科医生咨询; ●患者神清,反应灵敏,无精神改变,无颈部疼痛或神经功能障碍,可以排除颈椎骨折,无需放射线检查, ●其余的病人至少应进行颈椎侧面的视诊,包括后脑的基底部到第一胸椎的上缘; ●排除骨损伤并不能排除韧带损伤,MRI对检查韧带损伤是很有利的工具。 2.循环 病例研究: 一上腹部刺伤的年轻人被送往急诊室,凶器不明,目前收缩压90mmHg,心动过速,静脉输液能提高收缩压到100mmHg以上,但停止输液就恶化,患者末梢凉,烦躁。 -患者是否存在休克? -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推荐的治疗手段是什么? 出血是创伤后休克的最常见原因。早期经验性治疗包括通过两路大的静脉套管针补充晶体液(2L乳酸林格氏液)和体表压迫止血。经验性容量治疗的目标是血压维持正常,纠正心动过速和维持充分的组织灌注。当低灌注和静脉容量不足限制了外周静脉通道的建立时可选择留置深静脉导管(7F、8.5F、9F)或大隐静脉切开。无明显体表出血时应明确出血的部位包括胸片,骨盆平片,超声检查(focusdassessmntsonogaphyintraumaFAST),诊断性腹腔穿刺,或腹部CT检查(如果病人能很快稳定); 快速控制体表出血的同时积极复苏,推荐出血部位的直接压迫,尽量避免夹闭出血的血管,以免损伤邻近的结构,如神经。尽快留置导尿管监测尿量,以评估肾脏的灌注,即使是男性患者有尿道口出血、阴囊血肿或前列腺骑跨伤怀疑尿道损伤。 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意识状态可以用来评估出血量。美国外科医师学院确认脉压差减小提示 b.头部 CT检查对头部损伤或部分意识改变的病人的早期评估是必须的。 c.脊柱 早期的颈椎侧位片对辨别大的颈椎损伤有很大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对严重的颈椎损伤作出决断。 d.胸部 e.腹部 腹部平片常常不能反应太多的问题。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腹部顿挫伤病人应选择增强CT或腹腔诊断性穿刺。如果有条件超声检查(FAST)对腹腔游离液体的诊断非常快捷方便。FAST也不能确定就应行腹部CT或诊断性腹穿。 f.泌尿生殖道 血尿应行CT检查或其它的造影检查。CT可以显示腹部解剖,后腹膜的结构,肾脏的损伤。如果体格检查提示有尿路损伤,插导尿 管前应行尿路造影。怀疑有膀胱损伤可以通过膀胱X线片检查。静脉肾盂造影并不常用。

创伤急救技巧培训教案

创伤急救技术培训 【培训课题】:创伤急救技术 【授课人】:成祚亮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员掌握抢救伤员的基本方法及现场急救的操作技术,在发生事故后或受到创伤时,正确开展自救互救,减小创伤危害程度,减少人员伤亡,最大程度地减小损失。 【授课主要内容】:1、人工呼吸 2、心脏复苏3、止血4、创伤包扎 5、骨折临时固定 6、伤员搬运 【重点难点】:掌握人工呼吸、心脏复苏、止血、创伤包扎、骨折临时固定、伤员搬运技术要领。 【授课内容及步骤】:按教材根据井下创伤的特点,结合井下创伤的救治经验详细编制本章节教学内容: 1、人工呼吸技术 2、心脏复苏技术 3、止血技术 4、创伤包扎技术 5、骨折临时固定技术 6、伤员搬运技术 一.现场急救概述 现场急救包括心肺复苏术(人工呼吸、心脏复苏)、止血、创伤包扎、骨折临时固定和伤员搬运。 现场救护的基本原则及救护程序 1 、安全原则:作为第一反应人或救护员抵达现场后,首先必须评估现场情况,确保自身、伤病员以及在场人士的安全。 2 、无危害原则:确保救护人员的行为对于患者来说是有

益无害的,不会加重患者的损伤或病情。 3、寻求帮助原则:寻求现场的旁观者,协助处理伤病员或拨打急救电话。 4、生命支持原则:通过止血包扎,辅助畅通呼吸道,人工呼吸以及胸外心脏按压的救护行为来进行。 5、争取时间原则:现场救护必须争分夺秒,积极抢救。现场救护的“生命链” 第一环节----早期通路:包括第一反应人在现场发现危重病人后,对患者的情况作出基本评估、判断,并立即向专业急救机构求援,这是患者得到专业救治的前提。 第二环节----早期心肺复苏:第一反应人判断病人心跳、呼吸停止后,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是等待专业人员到达后实施心脏除颤、高级生命支持的最好措施。 心跳呼吸突然停止时的表现: 1 、患者意识突然丧失,昏倒于各种场合。 2 、面色苍白或转为紫绀。 3 、瞳孔散大。 4 、部分病人可有短暂抽搐,伴头眼偏斜,随即出现全身肌肉松软,甚至有大小便失禁。心搏呼吸停止与否,应做综合性判断,因时间宝贵,可先判断意识,此后再做进一步处理。 二.徒手心肺复苏(CPR)操作方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