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潍坊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施方案

潍坊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施方案

潍坊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施方案
潍坊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施方案

临沂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教基二[2013]2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工作的通知》(教基二厅函[2013]22号)以及山东省教育厅相关配套文件的有关要求,为扎实做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有关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充分发挥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内涵提升,推动区域中小学教育质量优质均衡发展。

(二)基本原则

1.育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核心,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考查学生发展情况,既重视学业水平,又重视品德发展和身心健康;既重视共同基础,又重视个性特长;既重视学习结果,又重视学习过程和效益。

2.科学有效。遵循先进教育评价理念,立足于学校教育教学实际,保障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科学合理,评价程序公开透明,评价工具便捷高效,评价结果真实有效;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专业化水平,客观真实、科学多元地反映中小学教育质量。

3.因地制宜。结合实际,针对全市中小学育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细化评价指标考查要点,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积极探索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

4.促进引领。以科学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促进县区、学校内涵发展,主动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推动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和学生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逐步实现教育质量评价工作由经验化、行政化向实证化、专业化转变。

5.重点突破。结合我市实际,选取易于操作的环节和步骤,先行先试,逐步全面推开。

(三)总体目标

构建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基于学校实际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开发评价工具,建立基于网络和大数据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建立基于标准的、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健全县区、学校评价结果使用机制,引领全社会形成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观,切实扭转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以升学率评价学校的倾向。

二、具体内容

(一)构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1.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以下简称“指标框架”)以及山东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的要求,对照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5个方面、20项关键指标,紧密结合我市中考改革、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学业质量监测、课业负担监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等已有的体制机制改革,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质量评价改革经验和做法,按照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制定基于学校实际、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健全相应的评价标准。

2.改进评价方式方法。探索基于标准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方式,注重发展性评价和增值性评价。实行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建立科学的信息采集系统,注重全面客观地收集信息;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建立纵向、横向相结合的比较分析评价机制,注重全面考查学生进步程度和学校发展情况;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注重促进学校建立质量内控机制,实现学校自我评价、自我诊断、自我改进;完善社会参与,建立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外部评价机制。主要通过测试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评价,辅之以必要的现场观察、个别访谈、资料查阅等。测试和调查全部面向学生群体采取科学抽样的办法实施,不针对学生个体,根据学段情况,一般不专门组织面向全体学生的县级及以上统考统测。科学设计评价工具,开发易懂、易操作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工具。建立中小学教育质量信息数据库,构建网络化的“临沂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系统”,为科学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二)积极实施评价工作

成立由国内、省内教育测量与评价专家、心理学专家及中小学校长组成的专家团队,对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组织实施及结果的呈现与使用等进行专业指导、监督执行、跟踪评价,准确把握改革动向,确保实验工

作的专业性、规范化运作。临沂市教科研中心具体负责建立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开发评价工具,并组织开展评价工作。

成立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项目研究团队,开展基于学校自评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研究工作。根据“指标框架”,结合学校实际,研究制定具体的评价内容、评价标准,不断检验完善适宜的评价和测量工具,推动学校对照检查改进教育教学。

在评价过程中,要科学设计评价流程,有序开展评价工作。变多头、单一、经验性评价为统一、多元、科学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充分利用学生成长记录、学业水平考试、课业负担监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等信息,测试和调查都要面向学生群体采取科学抽样的办法实施,不针对学生个体,不得组织面向全体学生的县级及以上统考统测,避免重复监测,加重学校和学生负担。

(三)完善评价工作机制

1.定期调度。临沂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专题研究、调度一次实验区工作推进情况;各项目研究团队每两个月集中研究一次工作进展情况;每年召开一次全市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工作会议。

2.评价激励。定期编发《临沂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工作简报》,交流各县区、项目研究学校最新工作动态和亮点做法;每年年底组织一次集中展示交流活动;对教育质量评价改革中涌现的典型经验及时通过文件、现场推介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进行总结、推广和表彰。

3.评价结果呈现。对各县区的教育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后,形成县区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报告,从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兴趣特长和学业负担等五个方面分项给出评价结论,并对县区的教育质量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明确县区的优势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各项目研究学校每年的评价情况也要形成评价分析报告。

4.评价结果的使用。对各县区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结果纳入对县区的年度教育综合督导;作为校长职级制评定、高中招生指标生分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区评估以及市政府教学成果奖等评优树先的重要参考依据。对县区评价结果通过市、县两级新闻媒体、教育部门网站等向社会公开。各项目研究学校的评价结果用于学校的自我诊断、自我改进、自我提升。

三、协同推进相关改革

1.深化考试招生和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继续深化完善“多次考试、等级表达、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日常考试管理,

严格规范统考统练,推进考试方式的多样化,规范考试结果呈现方式,推动学校切实转变评价理念,减轻学生考试压力。在初中阶段,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重点开展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依托“指标框架”,完善临沂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按照“一校一方案”的原则,组织学校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开发初中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根据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情况,研究、分析初中学校的教育质量,促使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初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情况与对学校的年度考核、校长职级制和高中招生指标生分配相结合。

2.深化高中学校星级评估改革。完善普通高中星级评估方案,对“规范办学、课程设置、课程实施、教育质量、办学特色”等五项指标进行修订;将“规范办学”和“教育质量”两项指标与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结果结合使用,促进普通高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育人质量。充分利用网络工具进行数据采集、分类诊断和科学分析,提高星级评估工作的科学性,进一步发挥对高中多样化特色办学的引领作用。

3.深化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改革。进一步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加强专业力量和测试仪器配备。每年对在校学生进行体质健康监测,监测结果纳入对县区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纳入校长职级评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建立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成绩公示制度,所有初中学校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的优秀率、及格率向社会公示。

4.深化校长职级制改革。把校长职级制作为推进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重要保障,将县区、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与校长职级制直接挂钩,充分发挥专家办学的制度优势,加强校长对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领导力,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全面激发学校自觉提升教育质量的积极性、主动性。

5.深化规范办学改革。完善教育惠民服务中心投诉、咨询受理制度,将全市中小学办学行为全面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对于学校违规办学行为,完善“社会机构查处、相关科室会商、督导部门处理”的机制,保障对违规行为有报必查、查实必究;完善督学责任区制度,开展随访督导,确保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有关政策的有效落实;完善学生和家长权益维护机制,对学校办学行为、学生课业负担、身心发展状况等进行常态化监测,确保综合评价改革的各项任务目标在县区和学校落到实处。

同时,深化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全课程,特别加强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加强学

校课程体系建设,推动中小学开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系列课程,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深入推进“励志修身、活动体验、实践探究、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四大类活动育人课程,满足学生对课程的多样性、个性化选择需求,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意识。

四、工作进程

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周期为三年。实验工作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一)启动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4月)

1.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培训,明确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总体要求。

2.研究制定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制定推进措施,建立保障机制。

3.成立临沂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专家团队和工作团队,并开展相关工作。

4.确定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点县区和项目研究学校,开展实验研究。

5.召开临沂市实验区启动大会,传达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工作要求,解读临沂市评价改革实施方案,安排部署相关工作。

6.试点县区、项目研究学校制定实施方案,启动实验工作。

(二)实施阶段(2014年5月—2015年7月)

7.根据教育部“指标框架”要求,研究制定临沂市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发评价工具。

8.县区建立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工作机制;组织开展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工作宣传;积极推进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相关工作。

9.试点县区和项目研究学校构建起基于本县、本校实际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开发出评价工具,在本县、本校组织开展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工作。

10.邀请教育部专家进行培训;组织专家对试点县区和项目研究学校进行评价内容、步骤、技术操作等方面的指导、培训。

11.协同推进课程和课堂教学、招生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学校星级创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校长职级制、规范办学行为等相关改革。

12.市教育局组织专家对试点县区、项目研究学校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工作情况进行元评价;做好评价结果的使用,将县区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工作推进情况纳入督导。

(三)深化阶段(2015年8月—2016年7月)

13.结合试点县区、项目研究学校实践经验,修改、完善临沂市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完善评价标准,优化评价工具。

14.推广试点县区、项目研究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工作典型经验。

15.对县区的教育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16.学习、借鉴国内外教育评价的先进做法,不断完善我市相关评价工作。

17.在试点基础上,推动全市中小学全面开展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工作。

18.对各县区推进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情况进行督导。

(四)总结迎评阶段(2016年8月—2016年12月)

19.进一步完善临沂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全面优化评价工具;健全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工作机制。

20.对临沂实验区工作进行全面梳理,总结改革实验成果;推广典型经验做法,表彰先进单位及个人。

21.迎接教育部评估验收。

五、保障机制

1.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临沂市政府分管市长为组长、市教育局主要领导为副组长的实验区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专家团队和工作团队,明确职责,统筹推进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工作。各县区、学校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相应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推进有关工作。

2.建设专业队伍。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市、县两级要加强区域内评价机构的建设,开展专题培训,逐步培养一支具有先进评价理念、掌握评价专业技术、专兼职相结合的专业化评价队伍。积极引进智力资源,与高等院校、教育科研、学术团体等机构合作,争取专业支持。

3.强化宣传引导。通过网络、报纸、电视台、电台等多种媒介,加强对推进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工作的宣传,引导学生、家长和社会形成共识,积极支持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工作。

4.加强经费保障。将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所需经费列入教育经费预算,保障评价工具开发、专业培训、评价测试以及日常工作等必要的经

费。实验期间,市教育局每年设立专项经费,各县区、项目研究学校也要设立专项经费,用于保障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工作的开展。

附件:实验区项目研究学校名单

区域:

沂南县教育局

初中:

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现状与前瞻

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现状与前瞻 2013年12月,继《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文件发布之后,教育部在全国遴选了30个实验区启动了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工作。从总体上来看,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经过四年的实践和探索,已经从关注怎么做到关注怎么做得更好更科学,从关注评价改革本身到关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从关注技术层面到关注制度建设层面,各个实验区敢于尝试积极进取,工作推进卓有成效。但由于受外部教育评价环境以及传统评价观念、方法、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仍存在一些误区和偏差,影响综合评价改革向纵深发展。本文在梳理当前实验区工作进展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一、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的进展 (一)探索并建立了一套工作机制 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系统工程,完成此项系统工程需要多层次、多部门的参与,也需要多方协同、资源整合、联合攻坚才能确保其得以顺利实施和高质量完成。因此,为确保改革的落地和推进,教育部和实验区逐步探索并建立了一套工作机制。 第一,初步厘清了国家、市县和学校各级机构的职责。国家层面负责顶层设计,整体工作推进,培训与指导,经验交流、总结与提炼。从2014年初开始教育部组织开展了多次覆盖所有实验区的宣传综合评价理念、指导指标体系细化、传播关键技术和方法、引领结果应用的培训及现场交流,并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及实验区代表开展深度座谈,总结第一轮次经验、规划深化改革的路径。实验区市县级层面抓统筹、显特色,明确相关部门的具体职责与工作任务,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帮助学校、教师改进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学校层面谈校本,重视“过程性质量”,重视结果的应用与改进。 第二,实验区自主或委托第三方开展综合评价,积极建立工作机制推进改革实验工作。部分实验区尝试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第三方评价专业机构为依托的实验工作模式。实验区正尝试将国家、地方、高校、科研单位等各方面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共同开展此项工作,尝试建立以任务为中心、形式多样、根据需要灵活选择与退出的国际国内合作机制。 第三,部分实验区的学校逐步建立学校自我评估与改进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学校以《意见》为依据,结合学校和区域发展规划及每学年工作,有计划、常态化地开展自我评估,自下而上地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使之成为学校管理的常规工作和学校改进的重要手段,建立自我诊断与改进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第四,实验区正在逐步完善保障机制。部分实验区加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制度建设,建立政府委托和购买服务的机制,为落实综合评价工作经费的配套要求及经费使用提供依据;并在年度教育经费预算中单设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专项预算,从经费上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优化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优化评价指标体系是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工作的重点,也是开展评价工作的依据,实验区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首先,结合各地实际,细化和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增强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各实验区以《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以下简称《评价指标框架(试行)》)为基础,基本涵盖了5大方面20个关键指标,并进一步对这20个关键指标进行了内涵解析和操作化界定,直接用于指导测题的编制。除此之外,实验区还按照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教育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将评价指标、考察要点和评价标准的内容要求细分为三个教育学段,构建起综合性立体化的综合评价指标框架。 其次,部分实验区尝试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例如,广州市建立了基于核心素

(完整版)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方案及细则

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方案及细则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江苏省《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精神,建立体现素质教育宗旨,符合轻负担高质量要求的综合评价制度,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教师观、学生观,深入践行“名在减负、名在特长、名在名师、名在文化”的办学理念,切实规范办学行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实现全区小学教育高位均衡发展。 二、评价内容 分办学行为、德育工作、师资队伍、学业水平、学生特长、办学特色等六大项,总分为100分。 三、评价标准 1.办学行为(10分) (1)开齐规定课程,开足规定课时,不随意增减课程课时。课表、课外活动安排表上墙上网,没有弄虚作假现象。(2分)(2)严格执行全市统一制定的学生作息时间,确保学生每天在校集中教学时间不超过6小时。(2分) (3)有切实的课外作业总量监控机制,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中高年级每天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1小时。节假日、双休日没有违规补课的现象。(2分)

(4)规范考试科目和次数,学校组织的考试每学期不超过一次,科目不超过3门。(2分) (5)认真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学生体质健康整体水平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近视率、肥胖率明显降低。(2分) 2.德育工作(10分) (1)把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重视整合德育资源和开发优质德育课程,德育内容丰富。(2分) (2)将德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德育队伍健全,职责明确。(2分) (3)德育活动形式多样,校园育人氛围浓郁。(2分) (4)班主任工作扎实有力,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学校、社区、家庭沟通良好,形成合力。(2分) (5)学生熟悉《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行为习惯良好,精神风貌积极向上,无随地吐痰、乱扔乱抛、乱涂乱画、大声喧哗等现象。(2分) 3.师资队伍(20分) (1)学校有师资队伍建设五年规划,教师有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目标任务明确,措施实在达成度高。具有相应教师资格证书的比例达100%,40周岁以下的教师全部达专科以上学历。(4分)(2)扎实开展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认真落实集体备课基本要求。深入开展教师学习教育活动,教师参加全区集中考试合格率达100%。

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施方案

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施方案岞山中心学校初中部

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下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岞山中心学校初中部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工作的通知》、《潍坊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切实建立有效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扎实做好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有关工作。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充分发挥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内涵提升,推动教育质量的优质均衡。 (二)基本原则 1、以生为本。以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为核心,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综合考查学生发展情况,既要关注学业水平,又要关注品德发展和身心健康;既要关注共同基础,又要关注个性特长;既要关注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习过程和效益。 2、促进发展。注重发挥评价的引导、诊断、改进、激

励等功能,以科学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主动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3、科学规范。遵循教育评价的基本要求,立足学校教育教学实际,保证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的科学合理,评价过程的严谨有序,评价工具的方便快捷,评价结果的真实有效,使教育质量综合评价逐渐走向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 4、重点带动。为保障实验的有序性和有效性,遵循点面结合,重点带动的原则开展实验。选取部分年级作为实验对象,重点跟踪考查;对照指标,选择重点,进行测评。 5、突出个性。结合学校实际,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细化评价指标考查要点,建立个性化的评价标准。在尊重共性的前提下,积极探索适合本校的评价方式方法和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评价模式。 (三)总体目标 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基于学校自评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研发评价工具,建立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健全学校评价结果使用机制,形成完善的评价工作机制。 二、具体内容 (一)构建基于学校自评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1.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 根据《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和潍坊市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紧密结合我校已有的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绿色指标研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教师

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总结

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总结 篇一: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心得体会 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心得体会 在学校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中,作为一名新课改的实施者,我们应当积极投身于新课改的发展之中,成为新课改实施的引领者,与全体教师共同致力于新课改的研究与探索中,共同寻求适应现代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新路,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适应现代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需要,切实发挥新课改在新时期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中的科学性、引领性,使孩子在新课改中获得能力的提高。 通过自学,我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中青年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太多的问题,但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相信自己是有所收获的。 教师的课程观不能停留在“课程即教材”这一层面上,课程也是师生共同构建学习经验的过程。课程不再是由专家编制、教师执行的,物化的、静止的、僵化的文本形态,课程也是师生在教学中共同创制的、鲜活的、过程性的、发展着的活动形态。课程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意识。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的一个艺术品。其次,课程是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所谓开放,是指课程的开发要

全社会关心教育事业的人共同参与;课程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改,不断趋向完善;课程的设计要为孩子个性的发展留有一定的空间。所谓民主,就是课程决策、课程编制的过程应该是对话式的;课程实施的过程也应该是师生交互并生成意义的过程。所谓科学,是指课程是孩子的课程,课程必须回归孩子世界、适应不同孩子的发展需要,使不同层次的孩子都能获得成功感。 教师要充分信任孩子,相信孩子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孩子,俯下身子看孩子的生活,平等参与孩子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孩子,孩子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怎样调动孩子的“思维参与”呢?专家认为,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孩子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孩子处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手给孩子,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让孩子充分思考,给孩子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孩子说。这样,孩子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总之,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教育质量改革的浪潮中要经常反思自己,思则变,变则通,要多读教育专著,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规律,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篇二:学习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内容心得体会 学习《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

教学质量检测评价方案

教学质量检测评价方案(试行) 为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县教育局相关工作要求,不断强化教育教学管理、进一步规范我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有效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现对学校教学质量检测评价制定以下方案: 一、教学质量监控的项目 教学质量监控项目分别为:学科教学质量检测、学科课堂教学管理、学生学科抽测等。 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内容与方式 1、明确单元达标内容,同一年级统一检测进度。 学期初以年级学科组为单位,统一制定一学期的学科单元达标进度表,并上交学校。教务办将按进度表定期检查教师的达标检测情况,计入教师个人量化分,同时也做为评选优秀级部的衡量标准之一。2、学科教学质量检测。 检测的学科为语文、数学等。 每学期期中、期末对各年级学科进行检测,检测由县教研室或学校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卷。根据反馈的成绩,进行质量分析。 … 以上学科的检测,只是阶段性评价的形式之一,不是学生成绩的唯一评价方式。学生的学业成绩的评定还必须与其他的评价方式相结合,如综合素质评价,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语文、数学、以外的学科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习惯、方法、能力和解决问题等方面进行考查。在检测过程中有发现弄虚作假行为的,特别是有意制造机会、

条件让学生弄虚作假的一律以倒数第一处理,同时还要追究相关人员及领导的责任。 3、学科课堂教学管理 查看各学科教师课堂达标落实情况,进行“四清管理”。四清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反反复复,清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不让一个学生吃夹生的,步调统一,以此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具体做法是: (1)堂堂清:就是要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看书,练习,通过同学们的帮助,讨论,来弄懂“为什么”真正理解知识最后通过当堂训练形成能力。每一节课上的学习任务在反馈练习环节中以分层练习的形式给出,目的是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都有收获,力求他们不把问题留到课后。 (2)日日清:就是指当日事当日毕。当天学的功课,该背的要会背,做错了要更正,该运用的要做对。对课堂上不能及时完成任务的同学作为日清对象,利用课余时间让这些同学进一步更正错题,直到类似问题不出错。时间是午间辅导、晚饭后。 (3)周周清:就是周末普查本周知识点,以及该会运用的例题习题,要求人人一一过关,其清的内容是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公式、例题、课后题、基础训练上的习题。根据本周所学内容、结合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对未达到日清的学生进行。方式可以是试卷、可以是预先出好的练习。在做题过程中反复做仍不能过关的可以让家长领回协助完

中小学教育质量改革学习心得体会

中小学教育质量改革学习心得体会 教育究竟怎么改?教育究竟怎么评? 近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以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启动。我国将用一套全新的“绿色评价”体系为中小学校“全面体检”。我校组织了老师们学习了教育部的《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以及刘涛局长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动员会上的讲话。在老师们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所谓“绿色评价”,包括《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所提出的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目的是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我国中小学教育将进入“绿色GDP”时代。 教育评价是引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然而,在当前的教育评价领域,单纯以学生学业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带来了学生学业负担加重、综合素质及身心健康被忽视、创新能力缺乏等一系列负面影响。 长期以来,教育评价唯“学业分数”是瞻,使一些人认为“评价”、“考试”是与素质教育相反的词语,甚至认为唯有去除评价,教育才会健康发展。其实,问题出在教育评价并不科学。《意见》的出台,便是要自觉地引导评价去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其重要意义在于明确了教育评价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的重要作用。 正是为了推进落实素质教育,树立正确全面的教育质量观,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从教育评价的角度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出了规定,旨在将品德、心理健康、兴趣特长以及学业负担等指标充分纳入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中来,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作用,落实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可以说,教育评价改革是教育综合改革的抓手。 一般而言,关注教育评价,实则是对教育目标达成的关注。教育活动的结果,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就以目标的形式存在于设计者的头脑里,引导着教育活动的全过程,教育目标既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归宿。 换言之,不关注评价,就是不关注教育目标是否实现,就是对教育目标的漠不关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意见》将评价改革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核心

附件1: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总体框架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是学院发展的核心,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利于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保障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总体构架

以上五大体系的构建,在目标设计、组织保障、监控措施、反馈调控之间形成一个闭环,通过内部的协调和外部的沟通,促进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在现有的办学条件下达到最佳的状态。 二、教学质量监控的目标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的目标体系通过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设计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科学制订并严格执行培养方案。培养方案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指导性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必须保证培养方案的前瞻性和稳定性;要加强对培养方案制订过程的监控,深入调研、周密论证,从源头上保证

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培养方案一经确定,必须认真组织实施,严格执行;确需对培养方案进行调整的,应按规范程序递交申请进行审批。 (二)大力推进专业建设与调整,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学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自身实际,科学制订专业发展规划,完善整体教学改革方案,优化专业设置,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布局,促进学院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要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努力提高新专业的办学水平。 (三)制订规范的课程标准。根据专业特点,注重教学内容更新和知识的全面系统,科学制订各专业课程标准,按照标准开展教学,严格规范教学行为。 (四)强化教材建设与管理。教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学院做好教材管理工作,规范教材选用程序,提高教材的使用质量与效益;通过特色教材建设立项、联合编写教材等方式,积极推进教材建设工作。 (五)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与选聘。严格按照本科教学工作的相关要求,加大任课教师资格审核、监督力度,规范教师聘任,鼓励高职称,骨干教师多授课,切实保证教学质量。 (六)严格课堂教学要求,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根据《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上课规范》督促教师上好每一堂课。教师应根据大纲和进度计划在课前认真备课并精心设计教案;上课预备铃响前到达教室或上课地点候课,准时上课;上课开始和下课结束请学生起

临沂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施方案

临沂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教基二[2013]2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工作的通知》(教基二厅函[2013]22号)以及山东省教育厅相关配套文件的有关要求,为扎实做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有关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充分发挥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内涵提升,推动区域中小学教育质量优质均衡发展。 (二)基本原则 1.育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核心,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考查学生发展情况,既重视学业水平,又重视品德发展和身心健康;既重视共同基础,又重视个性特长;既重视学习结果,又重视学习过程和效益。 2.科学有效。遵循先进教育评价理念,立足于学校教育教学实际,保障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科学合理,评价程序公开透明,评价工具便捷高效,评价结果真实有效;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专业化水平,客观真实、科学多元地反映中小学教育质量。 3.因地制宜。结合实际,针对全市中小学育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细化评价指标考查要点,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积极探索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 4.促进引领。以科学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促进县区、学校内涵发展,主动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推动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和学生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逐步实现教育质量评价工作由经验化、行政化向实证化、专业化转变。 5.重点突破。结合我市实际,选取易于操作的环节和步骤,先行先试,逐步全面推开。 (三)总体目标 构建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基于学校实际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开发评价工具,建立基于网络和大数据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建立基于标准的、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健全县区、学校评价结果使用机制,引领全社会形成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观,切实扭转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以升学率评价学校的倾向。 二、具体内容 (一)构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1.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以下简称“指标框架”)以及山东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的要求,对照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5个方面、20项关键指标,紧密结合我市中考改革、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学业质量监测、课业负担监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等已有的体制机制改革,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质量评价改革经验和做法,按照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制定基于学校实际、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健全相应的评价标准。 2.改进评价方式方法。探索基于标准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方式,注重发展性评价和增值性评价。实行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建立科学的信息采集系统,注重全面客观地收集信息;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建立纵向、横向相结合的比较分析评价机制,注重全面考查学生进步程度和学校发展情况;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注重促进学校建立质量内控机制,实现学校自我评价、自我诊断、自我改进;完善社会参与,建立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外部评价机制。主要通过测试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评价,辅之以必要的现场观察、个别访谈、资料查阅等。测试和调查全部面向学生群体采取科学抽样的办法实施,不针对学生个体,根据学段情况,一般不专门组织面向全体学生的县级及以上统考统测。科学设计评价工具,开发易懂、易操作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工具。建立中小学教育质量信息数据库,

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解读教学文案

评价改革:开弓没有回头箭 ——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关键点详解《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通过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建立一套全新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绿色评价”体系,以切实扭转评学生看分数、评学校看升学率的倾向 教育质量评价是世界性难题。相对来说,我国起步比较晚,专业力量不足,实践经验较少,但是为了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我们不能等。在大方向和长远目标明确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迎难而上,下决心推进这项改革,一边做,一边学,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完善。 去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就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进行了系统设计、全面部署。随后又确定全国30个地区为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启动了相关培训工作。评价改革只有在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才能逐渐建立起新的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关键点一细化评价指标体系 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但是不是科学合理,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把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主要内容。指标框架经反复研究论证,我们力求用这些指标反映每个方面评价内容,

同时又能够针对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 然而,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各地具体情况千差万别,我们提出了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和一套评价指标框架,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但是不是科学合理、是不是符合各地的实际情况,还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在实验过程中,各地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区域特点对20个关键性指标和具体的考查要点进行调整完善,但是应当涵盖5个方面的内容,不能只选取其中的某一两个方面,特别是不能只考查学生的学科学习情况,要包括德智体美各方面发展情况,要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情况,要关注学生的负担,要体现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以省为单位开展实验的,要以省为主完善指标体系。以地市为单位开展实验的,要以地市为主完善指标体系。 在初始阶段,各地可以将重点放到考查要点的细化完善上,可以针对小学、初中、高中的不同性质和特点研究提出相应的考查要点。一些指标如品德发展、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的有关指标,列出了考查要点,但还需要在实践中研究开发适宜的评价和测量工具,不断检验完善。 目前,考查评价指标和要点的标准,有些有相关的课程标准和政策依据,有的有明确的数量规定,如体质健康、作业时间、睡眠时间等,但有的只有原则性要求,目前还缺乏相应的具体标准和全国以及区域的常模,如学生品德发展、兴趣特长等。评价标准和依据的细化

教育质量综合评价

棘针寨乡 关于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方案及细则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山东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精神,建立体现素质教育宗旨,符合轻负担、高质量要求的综合评价制度,引导广大校长和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教师观、学生观,深入践行“名在减负、名在特长、名在名师、名在文化”的办学理念,切实规范办学行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实现全县小学教育高位均衡发展。 二、评价内容 分办学行为、德育工作、师资队伍、学业水平、学生特长、办学特色等六大项,总分为100分。 三、评价标准 1.办学行为(10分) (1)开齐规定课程,开足规定课时,不随意增减课程课时。课表、课外活动安排表上墙上网,没有弄虚作假现象。(2分) (2)严格执行全省统一制定的学生作息时间,不得随意调整,确保学生每天在校集中教学时间不增减。(2分)

(3)有切实的课外作业总量监控机制,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中高年级每天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1小时。节假日、双休日没有违规补课的现象,没有举办奥数班。(2分) (4)规范考试科目和次数,学校组织的考试每学期不超过一次,科目不超过3门。(2分) (5)认真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学生体质健康整体水平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近视率、肥胖率明显降低。(2分)2.德育工作(10分) (1)把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重视整合德育资源和开发优质德育课程,德育内容丰富。(2分) (2)将德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德育队伍健全,职责明确。(2分)(3)德育活动形式多样,校园育人氛围浓郁。(2分)(4)班主任工作扎实有力,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学校、社区、家庭沟通良好,形成合力。(2分)(5)学生熟悉《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行为习惯良好,精神风貌积极向上,无随地吐痰、乱扔乱抛、乱涂乱画、大声喧哗等现象。(2分)3.师资队伍(20分)

教育综合评价改革心得体会

学习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心得体会 近期我校组织全校教师学习中小学教育质量改革,我在其中有这样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我觉得教育质量改革将标志着我国教育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它将像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一样引起管理领域的一次深入的变革,同时改革将对教学改革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从现阶段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体系来看,把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方面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主要内容,而且进一步对这五项指标做了指导性的细化: 1.品德发展水平。行为习惯、公民素养、人格品质、理想信念等。 2.学业发展水平。知识技能、学科思想方法、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 3.身心发展水平。身体形态机能、健康生活方式、审美修养、情绪行为调控、人际沟通等。 4.兴趣特长养成。好奇心求知欲、爱好特长、潜能发展等。 5.学业负担状况。学习时间、课业质量、课业难度、学习压力等。 同时,对评价的方式方法、评价结果的使用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尤其是评价结果的呈现,提出了“分项给出评价结论,提出改进建议,形成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报告。综合评价报告要注重对学校优势特色和存在的具体问题的反映,不简单对学校教育质量进行总体性的等

级评价。”这样的指导意见对于多年来倡导的特色办学尤其是农村学校的特色办学将有拨云见日的作用。 传统的评价观是静态的、功利的。其目的主要侧重于选拔,并且将这一功能推向了极端。对学生评价有结论性歧视;过分关注成绩、业绩和升学率;教师以考试分数在学生群体中分层分等,导致一部分成绩不好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没有获得过成功的体验,他们逐渐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造成了学生厌学、辍学人数增加。这种评价取向的结果是,只关注了少部分学生的发展,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要求。显然,这是不可能适应教育的发展和进步的,所以教育改革以成为现在不可不执行的趋势。 现在的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山雨欲来风满楼,树欲静而风不止。作为一个天兴中学的人民教师,我将认真学习教育改革的思想,全面的发展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学校综合评价实施方案

学校综合评价方案

————————————————————————————————作者:————————————————————————————————日期: 2

水峪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小学管理规程》为指导,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我校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巩固发展“两基”成果,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和富有个性地健康成长为目的,科学有序地评价我校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二、评价内容: 学生受教育成长情况;教师教育教学完成情况;教师专业成长情况。 三、评价方法: 采用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过程评价依据《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及量化考核办法》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终结评价是对“学生受教育成长情况”进行量化评价,主要以当年统一进行的教学成绩检测的数据和学校师生参与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的成果为依据进行评价;其它以教育教学督导或教学检查的结果为依据进行评价。在量化过程中各指标的分值不突破,也不记负分。 五、评价细则: (一)、学生受教育成长情况(100分) 1、德育(10分) (1)日常行为(4分)。全体学生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能够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日常行为规范好4分。以学校学生日常行为检查记载为依据。 (2)养成教育(4分)。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操行合格率达98%以上记4分。以学生的操行评价档案为依据。 (3)学生受表彰情况(2分)。学生学年内表现突出,受到县、镇表彰,如获得“德育小标兵”、“优秀少先队员”、“三好学生”等称号,县级以上一人次记0.2分、镇级一人次记0.1分。以各类证书为依据。 2、智育( 70分) 学生的智育以全校当年学期统一检测的教学成绩为依据进行量化评价,主要从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三项进行评价。(1)及格率(20分)(2)优秀率(25分)(3)平均分(25分)以每次实际参加考试人数为依据,及格率、优秀率一项不达扣5分,均分不达校水平扣5分,超一分加0.5分。 3、体育、艺术(10分) (1)体育、艺术课堂成绩(5分)。学生的身体素质及体育运动技能和艺术教育成绩达到相关规定的要求记5分。以档案数据为据进

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心得体会

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心得体会 在学校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中,作为一名新课改的实施者,我们应当积极投身于新课改的发展之中,成为新课改实施的引领者,与全体教师共同致力于新课改的研究与探索中,共同寻求适应现代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新路,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适应现代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需要,切实发挥新课改在新时期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中的科学性、引领性,使孩子在新课改中获得能力的提高。 通过自学,我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中青年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太多的问题,但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相信自己是有所收获的。 教师的课程观不能停留在“课程即教材”这一层面上,课程也是师生共同构建学习经验的过程。课程不再是由专家编制、教师执行的,物化的、静止的、僵化的文本形态,课程也是师生在教学中共同创制的、鲜活的、过程性的、发展着的活动形态。课程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意识。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的一个艺术品。其次,课程是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所谓开放,是指课程的开发要全社会关心教育事业的人共同参与;课程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改,不断趋向完善;课程的设计要为孩子个性的发展留有一定的空间。所谓民主,就是课程决策、课程编制的过程应该是对话式的;课程实施的过程也应该是师生交互并生成意义的过程。所谓科学,是指课程是孩子的课程,课程必须回归孩子世界、适应不同孩子的发展需要,使不同层次的孩子都能获得成功感。 教师要充分信任孩子,相信孩子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孩子,俯下身子看孩子的生活,平等参与孩子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孩子,孩子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怎样调动孩子的“思维参与”呢?专家认为,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孩子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孩子处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手给孩子,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让孩子充分思考,给孩子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孩子说。这样,孩子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总之,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教育质量改革的浪潮中要经常反思自己,思则变,变则通,要多读教育专著,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规律,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价

技工院校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与构建 一、研究背景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特别是培养一线产业和服务工人的技工教育,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办学规模发生了历史性的突破。然而,高速度必须与高水平相匹配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职业教育首要的问题就是提高教学质量,建立一套完整和严格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监控体系。 (一)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内涵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为了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指标体系和标准,运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方法,通过系统、全面地搜集教学信息,在对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和处理的基础上,对教师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做出价值判断和评估的过程。 (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作用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具有导向、监控、矫正、鉴定等功能。 1、教育导向作用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和标准,为教师教学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开展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能激发教师教学教研的积极性。同时,通过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检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对教师业务考核的一个重要依据,起到积极的教育、导向和激励作用。

2、监控诊断作用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有助于实施教学监控,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分析、诊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达到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学评价实质上是一个教学分析、教学监控和教学调整的过程。 3、反馈矫正作用 通过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收集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并及时将各种评价信息反馈给教师本人,使其正确认识自己的教学水平,明确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强化、调整、矫正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从而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将评价信息和结果反馈给学校领导和管理部门,使其了解学校教学状况,及时调整并做出决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4、甄别鉴定作用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可科学、客观地对每一个教师不同的工作及效果给予一个不同层次的鉴定,使教师的劳动得到应有的肯定和认可,使其心理上得到满足与平衡,产生信任感、公平感和成就感,并不断激发工作热情。 (三)技工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现状 1、未把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技工院校由于师资配备率低、教师教学工作量大,造成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普遍不够重视,只注重量的考核,不重视质的评价。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甚至个别学校对教师教学工

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XX分校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及时准确地把握我校教学质量情况,引导教学改革健康协调发展,确保我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的影响力及竞争力,现根据我校教学现状,特制定《晓义小学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一、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通过监控与评价的实施,系统、科学、有效地评价各个学段的教学质量,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为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标准,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而服务;为教育行政部门作出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决策提供依据,实现我校整体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教学质量评价的意义:通过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增强学校自我发展的动力,促进教学研究工作的开拓创新。 二、教学质量评价的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以学生各学段综合素质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为主要评价目标,组织实施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 (二)导向性原则 着眼于人才的培养,着眼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着眼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为指导,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通过评价指导实践,实践完善评价,促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三)实效性原则 以促进教学质量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实际效果,作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一切行为的准则,客观准确地对教学质量现状做出科学评价,制定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监控与评价方案。通过有效的反馈监控机制,促进教学质量不断发展和提高。 (四)激励性原则 通过对学校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与评价,缩小班级之间的差距,奖励先进,激励薄弱学校,促进我校整体提升教学质量。 (五)综合性原则 教学质量评价要坚持“全面评价、全程监控、全员参与”的综合性原则。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注重学生、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状况,关注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相关因素和环节。通过多因素、多

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项目介绍

公众教育集团评价技术优势 一、专业性 基于国际先进的第五代教育评价理论; 高度匹配国家教育改革的方向、理念与模式; 研发时间最久(26年),实测样本量最大(超过1200万人次),评价模型 验证度最高,数据积累最多; 深得国内外教育厅局、全日制学校、学生/家长的认可和赞许; 支撑多个国家级、省级教育科学“十二五”/“十三五”课题; 超过十年的教育大数据应用经验,包括评价报告的深度解读、学习/教 学改进、学习/教学规划,以及历时性、共时性分析等。 二、技术性 高度匹配国家教育改革的方向、理念与模式; 学业评价技术改写“双基”历史,独创“三维”模式,不仅能准确发现 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中的长短版、优劣势,更能诊断成因,并给出科学 的改进和规划建议; 发展潜能评价技术打破传统潜能测试“黑箱”,方法更科学、更透明、 更精密,能做到更有效地诊断学生学习中的深层问题和预测学生未来发 展,并给出科学稳定的改进方法和生涯发展规划; 综合素质评价技术不仅了解学生的认知、生活与社会行为,更去探索背 后的偏好、习惯、遇到的问题、生活方式等,做出因果性分析,并给出 学生素质成长方面的改进和规划建议。 三、专业团队 拥有一支20位世界级顶级教育行业专家团队,其中16位拥有博士学 位,并且都是行业内各自研究领域的带头人; 培训团队都是由行业内从事教育质量评价多年及有丰富一线教学经验 的资深教授、研究员、教师组成,同时还拥有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

的教育专家组成的高学历、高水平、高素质的一支专业专家咨询团队。 培训团队运用公司行业内领先的综合评价技术,结合丰富的理论知识 以及多年的实践经验,为沈河区的此次评价项目保驾护航。 四、应用性 普及性推广和既有资源利用度极高;独创的将测评的“教育测量”、“数 据处理”、“教育评价”进行功能分离,分别形成高度技术化,从而使整 个评价工作可规模、高效实施;并可最大限度的利用既有试题试卷资源。 实施容易:极大降低教管教研人员、教师队伍对评价技术的掌握和运用 门槛;资源通用:不依赖专有试题试卷,支持学校自主命题,也提供丰 富的成熟、优质题库卷库供调用;过程高效:高度满足实际应用场景的 “短、频、快”需求;结果可靠:规模实施结果的等值化、标准化水平 超过十年验证; 为100多个市/区(县)教育局提供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及相关大数据服务, 包括四川省成都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四川省成都市青 羊区学业质量评价改革实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中小学教育质量 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吉林省教科院义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辽 宁省沈阳市义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学 业质量评价改革实验、陕西省西安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 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中小学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广东省广州市越秀 区、白沙区、天河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 为10余个省/直辖市教育厅局提供教育质量监测,如四川省教育质量监 测(2014)、成都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2014/2015/2016/2017)、成都 市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项目(2017)、成都市教育校际均衡监测项 目(2017)、河南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2016/2017); 五、品牌影响力 行业公认的国内现代教育测评开创者和领导者; 多个国家级、省级教育科学“十二五”/“十三五”课题以公司核心教

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总结

“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总结 《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包括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5个方面和20个关键性指标的评价体系,对评价改革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我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并推进这项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改革教师评价机制。 1、打破以“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的了解和尊重、教学实施与设计以及交流与反思等。一方面,以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来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另一方面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与需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基础。 2、打破只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评价模式。即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转向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交流合作等诸多方面,而不仅仅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使“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 二、改革学生评价机制。 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重视采用灵活多

样、具有开放性的评价方法,而不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证据的手段。即关注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实现个体价值。改革分数评价机制,不把分数与智商、质量划等号,教师不能把分数当作控制学生学习的法宝和惩罚手段,而应把它作为诊断和激励的手段。另外,在考试方面,要改单一的笔试为多种形式的综合考查,全面评价学生。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笔试,口头与实际操作测试适当结合,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2、建立《学生质量评价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考核。把学期末学生已往的《成绩报告单》改为《素质评价手册》。在素质评价手册中改变传统的评语模式,使之成为学生思想、行为真实写照,形成谈心式的评语模式,从而促进学生各种兴趣的持续增长和良好品格的逐渐形成。教师评语的个性化、具体化、系统化,使评语在促进每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方面发挥作用。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特长+评语”的综合评价体系,“等级评价”是核心,将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需努力”等四个方面,使大部分学生体验到当优秀生的快乐。特长评价,评学生最得意的事情,发展了学生的特长。评语评价,突出“三性”:全面性、针对性、期望性。简短的评语,给学生以新的感受,点燃了孩子们希望之火,也融洽了师生感情,把学生从过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