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森林环境试卷

森林环境试卷

森林环境试卷
森林环境试卷

森林环境模拟试卷(林学类专业) (本试卷满分2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与云层的厚度有关,厚云层的反射率可以达到( )以上。

A、70%

B、80%

C、90%

D、95%

2、长日照植物每天需要光照时间为( )才能开花结果。

A、12小时

B、12---14小时

C、14小时

D、必须大于14小时

3、红松属于( )树种。

A、强萌性

B、耐萌性

C、中性

D、喜光性

4、土壤温度的最低值一般出现在( )

A、24时

B、凌晨2时

C、凌晨3时

D、日出之前

5、生长期是指日平均气温在( )℃以上的持续天数。

A、0

B、5

C、8

D、10

6、由根系进入植物体内的水分只有( )参与生理过程。

A、1%

B、3%

C、5%

D、10%

7、水分是构成植物体的无机成分之一,在树木根、茎、叶等生长活跃的部分,其含水量在( )以上。

A、80%

B、85%

C、90%

D、95%

8、由于高层大气中存在有大量的( ),所以使地球上的生物能够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

A、氧气

B、氮气

C、氨气

D、臭氧

9、在城市中,每个人必须拥有( )平方米的绿地面积,才能保持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A、10---20

B、20—30

C、30---40

D、40---50

10、风速对植物的蒸腾作用影响很大,在0.2---0.3m/s的小风作用下,就可以使蒸腾作用增加( )倍。

A、1

B、2

C、3

D、4

11、东北松辽平原的大部分地区,常年平均降水量只有( )mm。

A、400—500

B、500—600

C、600—700

D、700—800

12、在低温季节,土壤灌水后,地面平均温度可升高( )℃,能有效的防御霜害。

A、1—2

B、2--3

C、3---4

D、4---5

13、太阳辐射照射到林冠后,大约有( )能被林冠层吸收。

A、20—90%

B、30—80%

C、35—75%

D、40—50%

14、中央气象台规定,受冷空气影响,24小时内气温下降量10℃以上,或48小时内气温下降12℃以上,同时最低气温降至( )℃以下的天气过程为寒潮。

A、0

B、5

C、10

D、15

15、小叶杨在我国的分布非常广泛,它既可以抵御-36℃的严寒,又能忍耐( )℃的高温。

A、30

B、15

C、40

D、45

16、沙质上的土壤物理性黏粒均在( )以下。

A、15%

B、20%

C、25%

D、30%

17、每亩地的面积是( )平方米。

A、657

B、667

C、677

D、687

18、我国多娄土壤的PH值在( )之间.

A、3.5---8.5

B、4.5---8.5

C、5.5---8.5

D、6.5—8.5

19、土壤的硝化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是生成亚硝酸,第二步是再生成( )

A、硝酸盐

B、硝酸

C、硝酸根离子

D、热量

20、钙质土树种要求土壤的PH值大于( )

A、6

B、6.5

C、7

D、7.5

21、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母质

B、生物

C、气候

D、时间

22、我国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

A、东高西低

B、南高北低

C、西高东低

D、北高南低

23、森林植物间,除了竞争关系外,还存在着一些植物对另一些植物的相互( )关系。

A、依存

B、制约

C、排斥

D、干扰

24、森林的成层现象是森林植物与环境条件互相( )的结果。

A、制约

B、依存

C、竞争

D、作用

25、森林各发育时期出现的迟早或持续时间的长短,除决定于组成树种的( )以外,还要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A、抗逆性

B、适应性

C、生物学特性

D、综合性

26、原生群落受到自然力和人为活动破坏后所发生的演替,称为( )演替。

A、更新

B、接续

C、强制

D、次生

27、消费者是生态系境的非基本成分,它们的多少、有无不会影响到生态系统的( )

A、根本性质

B、组成成分

C、物质循环

D、能量转换

28、物质循环简称物流,是生态系统的又一( )功能。

A、重要

B、基本

C、突出

D、特有

29、地球上只有生物圈这个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的。

A、完整

B、稳定

C、顶级

D、封闭

30、一定时期内,生态系统的能量与物质的输出、输入要( )。

A、相对平衡

B、相对稳定

C、相互依存

D、相互制约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中括号内,错选、少选、不选该小题均无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31、太阳辐射的强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具体有( ) 。

①大气透明度②太阳高度角③地面性质④地理位置⑤云层厚度

32、下列树种中属于中性树种的有( )

①云杉②白桦③红松④侧柏⑤落叶松

33、空气与下垫面间的热量传导方式主要有( )

①辐射传导②分子传导③对流传导④平流传导⑤绝热传导

34、下列凝结物中,( )属于空气中的凝结物。

①露②雾③霜④云⑤雨淞

35、下列现象( )属于灾害性天气。

①雾②霜冻③寒潮④冰雹⑤干旱

36、下列( )措施有利于良好土壤结构的形成

①增施有机肥②合理轮作③黏掺沙④种植绿肥⑤增加灌水

37、土壤养分的来源渠道有( )

①土壤母质②森林凋落物③施肥④降水⑤大气

38、森林群落演替的外因主要有( )

①气候②病虫害③土壤环境④生长速度⑤生命周期

39、森林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子主要有( )

①植物种类②光照③温度④土壤⑤有机物残体

40、气温年较差的大小,受下列( )因子的影响。

①大气环流②地理纬度③降水量④季风⑤海拔高度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空1分,共40分)

41、在生态因子中,、、水、、、营养元素等通常称作,除此以外的其它因素均称为。

42、在北半半球,夏半年(春分—秋分),可照射时数于12小时,并且随纬度

森林对环境的影响

一.森林对环境得影响【水气净美无尘沙土】 1、水:截流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2、气:调节气候 3、净:净化空气 4、美:美化环境 5、物: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6、尘:吸烟除尘 7、沙: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8、土:补给土壤有机质 雨林9、维持地球大气碳氧平衡 雨林10、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二.植被破坏得影响 1、植被涵养水源得功能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 2、蒸腾作用减弱,大气降水减少 3、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 4、地表径流量变率增大,水旱灾害频繁 5、温差变大,气候得大陆性增强 6、破坏生物多样性 7、生态环境恶化 8、水土流失加剧使土壤肥力下降,土壤贫瘠 雨林9、全球变暖,不利于全球碳氧平衡 三.保护森林/雨林得措施 1、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2、加强对森林/雨林得管理与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3、鼓励保护性得开发方式,如森林/雨林观光、生态旅游 4、采育结合,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5、加强缓冲区得建设,减少移民与农耕进入森林/雨林区得机会 6、提高木材利用率 7、开发木材替代品 保护本国森林8、从国外进口木材 国际保护雨林9、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与保护中获益 四.地表环境特征得描述 1、地势xx高xx低 2、地表水源充足/干旱缺水 3、植被:多xx植物覆盖/沙漠广布植被稀疏 4、土壤

五.荒漠化得原因 1、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流水作用微弱,河流欠发育 2、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得沙质沉积物 3、离冬季风源地近,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季节,利于风沙活动 4、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降水变率大/气候异常使生态环境失衡,地表易起沙 5、纬度较高,下半年日照时间长,蒸发旺盛 6、人口激增,对土地资源、水资源过度使用与不合理利用,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 度樵采,灌溉方式不当 提醒:荒漠化得表现 1、土地沙漠化 2、石质荒漠化 3、次生盐碱化 六.治理荒漠化得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①沙漠边缘封沙育草②营造防沙林带③设 置沙障) 3、调节农林牧之间得用地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解决农牧区得能源问题(①营造薪炭林②兴建沼气池③推广省柴灶) 5、控制人口增长,注意环境保护 6、保留残茬,积雪保墒 七.荒漠化得危害 1、湿地面积缩小,草地退化,土地裸露,生态环境更加脆弱 2、土地生产力下降,粮食、牧场减产,造成经济损失 3、引起风沙灾害 八.方格沙障得作用 1、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 2、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 3、有利于固沙植物存活 九.湿地得成因 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2、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3、河网密集径流丰富/秋末春初凌汛,地下水位高 4、纬度高,冬季寒冷且漫长/气温低,蒸发微弱 5、土质黏重/有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 6、植被条件好,涵养水源能力强 7、沿河多沼泽/地处河口三角洲多滩涂

森林绿化和生态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研究

森林绿化和生态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研 究 阅读技巧:ctrl+d收藏本篇文章 【摘要】森林和生态环境在人类生存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直接决定着社会经济的建设情况,森林绿化、生态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这三者紧密相连.因此,我们在注重森林绿化、加强生态建设的同时,还应做好生态天环境保护工作.本文先简单分析森林绿化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然后研究了生态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森林绿化、生态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深林绿化;生态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研究 前言 伴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森林在生态环境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在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以及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今天,也对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在加大生态建设力度的同时,还应着重保护生态环境,这是因为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紧密相关,并决定着经济的发展水平.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在有效开展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全面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本文对于森林绿化、生态建设、保护这三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森林绿化 森林绿化是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而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生活和工作的基础保障.森林绿化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森林自身具有美化环境、蓄存水资源、抗风固沙的功效,它和人类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保

障,也是人类繁衍生息的摇篮[1].森林绿化隶属于生态林业事业,它 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系统工程. 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一)森林、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近年来,我国面临的严重的河流泛滥问题,这不仅给我国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还对人们的正 常生活和工作构成严重威胁.植被破坏、乱砍滥伐是引发洪水泛滥的主要原因,进而出现水土流失.而森林具有保持水土的功效,它在洪灾预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知,森林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 (二)森林、生态系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生态系统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相反,经济的发展还能优化生态环境,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紧密相连.人类的生产生活的开展,以生态系统为基础,为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毫无节制地向生态系统索取,这不仅会破坏 自然资源,还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有时严重可能出现经济倒退[2]. 三、生态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因素 现阶段,我国与发到国家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是因为我国生态建设水平并不高,影响因素众多,例如,国家的整体实力、生活水平等,具体因素如下: (一)森林资源极度缺乏.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人均森林面积较为理想,大约为世界水平的五分之一,但人均森林蓄积量较低,几乎名列世界末端,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生态建设不完全.虽然,近年来,我国在生态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可知,相关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这是因为,虽然实现森林绿化的面积较多,但质量几乎都不合格.例如,在森林绿化中存在品种单一、成活率不高、养 护不到位等问题,无法达到保持水土的功效.

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设有林木遗传和基因工程、生态与环境科学、森林培育、森林保护、植物学和森林资源管理6个系,开设林学、环境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生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和园艺7个本科专业以及4个专业方向。现有林学和生物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林学和生物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以及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态学、林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森林保护学、森林经理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和林木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等14个博士点学科和30个硕士点学科;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江苏省重点学科2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4个。学院有15个实验室,4个研究所,5个研究中心和1个研究室,其中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1个(林学),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工程中心1个。现有教职工131人,其中教授4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40人)、副教授31人。有25人被授予国家或部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6 人被评为国家或部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除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外,学院还有一批实验条件好、设备先进、在国内具有领先研究水平的实验室、研究所或研究中心。近10年来共培养本科、硕士、博士等各类毕业生共4500余名,为祖国的林业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目前,在校博士生、硕士生、本专科生3000余人。 学院的科学研究十分活跃。近10年来,在国内外各类核心杂志上发表论文2000多篇,出版教材、专著和译著150多部,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43项,江苏省教学成果奖1项。目前承担的国家、部省以及各类横向科研课题200余项。学院还高度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先后与美、日、加、英、法、德、俄和瑞典等十几个国家的高校或研究机构建立了人员交流和科技合作关系。 林学★江苏省品牌专业 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生物学、地理学、林学、生态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评价;熟悉大中型林场、苗圃、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法和运行机制;具有协调森林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发展旅游和对公众进行科普宣传教育的基本能力;熟悉林木种苗生产和主要造林树种、经济林树木栽培原理和技术;初步了解国内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利用及科学研究的发展动态;具备初步从事林业科学研究的能力。 主要课程有植物学、树木学、土壤学、林木遗传育种学、森林培育学、森林生态学、森林保护学和森林经理学等。 毕业生适宜到国家和省、市、县各级林业生产、设计、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林木种子生产、育苗、造林、营林、森林调查规划及森林资源管理等工作,或在科研机构、高等或中等林业学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并可到厂矿、农场、部队、城市园林等部门担任绿化规划、管理等工作。 林学(水土保持与生态工程)★江苏省品牌专业 主要课程有森林水文学、水力学、土壤学、生态学、树木学、森林培育学(含

论适宜的森林旅游环境与舒适的森林生态旅游

论适宜的森林旅游环境与舒适的森林生态旅游 一、森林生态旅游环境中的太阳辐射 1.太阳辐射与人体健康。(1)红外光谱区与人体健康。研究表明,太阳辐射中的红外光谱区放射的红外辐射对人体皮肤有刺激作用,红外辐射因波长不同产生的生物作用不同,长波红外辐射被皮肤表层吸收,短波红外辐射被皮肤深层吸收。人体皮肤接受长波红外辐射后,可引起块状红斑,停止照射后立即消失。过强的红外辐射,可穿透并损伤视网膜,引起白内障,因此,观察日全蚀时必须戴护目镜。较长时间接受红外辐射照射,会引起眼结膜、角膜疼痛发炎,反复多次接受红外辐射,皮肤容易出现色素沉着。当然,适量的红外辐射可以消毒、杀菌和取暖。(2)可见光光谱区与人体健康。红色具有温暖、兴奋作用,使人精神振奋,神经反应迅速,肌肉张力增强,但持续感知红色,使人很快疲劳;蓝、紫色具有凉爽和降低机体神经反应,使人镇静的作用;黄色能促进心和肺的活动,增加机体抵抗力;绿是生命之色,绿色光不含对眼睛有害的光线,对人体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和眼睛视网膜最适合,多看绿色可以保护眼睛。(3)紫外线光谱区与人体健康。紫外光辐射按波长可分为三段:A段,波长0.32μm~0.4μm,一般情况下对人体影响不大,当它与某些医用化学物质相互作用时可产生光毒性、光过敏性、光致癌性的增强;B段,波长0.275μm~0.32μm 范围内,可抗佝偻病;C段,波长0.2μm~0.275μm范围内的辐射,对机体细胞有强烈的破坏作用,可以用来消毒、杀菌,也可以透入活

组织,破坏分子的化学键,对生物组织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并可引起突变,使人致癌。(4)林内光照特点与人体健康。经过林冠层后,林内的光照强度比空旷地弱,光质以绿光为主,因而对人体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和眼睛视网膜都有较好的保健作用。 2.森林游憩光照生态类型。(1)强光型的森林生态旅游。如登山、狩猎、漂流、探险、游览观光、绘画、摄影等,往往需要在大晴天进行,或者只有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游憩效果最好。(2)弱光型的森林生态旅游。如森林浴、负离子吸呼、疗养(静养)、林中漫步、乘车等,需在光线较弱的林内进行。(3)无光型森林生态旅游。像观鸟、露营等活动则需在无光(夜晚)进行。(4)中间型森林生态旅游。此类旅游对光的需求不高,光照可强可弱,如划船、垂钓、游泳、野餐、林区科考等。 3.森林生态旅游对光照生态类型的选择。在实际森林游憩活动中,人们往往通过对出游季节、天气、林地和出发时间等的选择而达到对光照的选择。如强光型的游憩活动往往选择在夏季、晴天、林中空地或林分郁闭度较低的林内开展,而弱光型的活动选择在春秋、阴天、林分郁闭度较高的林中进行。 二、森林生态旅游环境中的水热状况 1.森林生态旅游舒适的水热环境。(1)森林生态旅游舒适度与环境水热状况。人对周围环境感觉舒适的程度与温度和湿度有密切的关系。环境卫生学认为,夏季人体感觉最舒适的小气候条件是:气温24℃,相对湿度70%,风速2m/s。按照这一标准,北京林业大学经长期观

森林对环境的影响

一.森林对环境的影响【水气净美无尘沙土】 1、水:截流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2、气:调节气候 3、净:净化空气 4、美:美化环境 5、物: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6、尘:吸烟除尘 7、沙: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8、土:补给土壤有机质 雨林9、维持地球大气碳氧平衡 雨林10、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二.植被破坏的影响 1、植被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 2、蒸腾作用减弱,大气降水减少 3、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 4、地表径流量变率增大,水旱灾害频繁 5、温差变大,气候的大陆性增强 6、破坏生物多样性 7、生态环境恶化 8、水土流失加剧使土壤肥力下降,土壤贫瘠 雨林9、全球变暖,不利于全球碳氧平衡 三.保护森林/雨林的措施 1、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2、加强对森林/雨林的管理与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3、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森林/雨林观光、生态旅游 4、采育结合,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5、加强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与农耕进入森林/雨林区的机会 6、提高木材利用率 7、开发木材替代品 保护本国森林8、从国外进口木材 国际保护雨林9、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与保护中获益 四.地表环境特征的描述 1、地势xx高xx低 2、地表水源充足/干旱缺水 3、植被:多xx植物覆盖/沙漠广布植被稀疏 4、土壤

五.荒漠化的原因 1、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流水作用微弱,河流欠发育 2、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3、离冬季风源地近,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季节,利于风沙活动 4、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降水变率大/气候异常使生态环境失衡,地表易起沙 5、纬度较高,下半年日照时间长,蒸发旺盛 6、人口激增,对土地资源、水资源过度使用与不合理利用,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 灌溉方式不当 提醒:荒漠化的表现 1、土地沙漠化 2、石质荒漠化 3、次生盐碱化 六.治理荒漠化的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①沙漠边缘封沙育草②营造防沙林带③设 置沙障) 3、调节农林牧之间的用地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①营造薪炭林②兴建沼气池③推广省柴灶) 5、控制人口增长,注意环境保护 6、保留残茬,积雪保墒 七.荒漠化的危害 1、湿地面积缩小,草地退化,土地裸露,生态环境更加脆弱 2、土地生产力下降,粮食、牧场减产,造成经济损失 3、引起风沙灾害 八.方格沙障的作用 1、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 2、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 3、有利于固沙植物存活 九.湿地的成因 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2、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3、河网密集径流丰富/秋末春初凌汛,地下水位高 4、纬度高,冬季寒冷且漫长/气温低,蒸发微弱 5、土质黏重/有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 6、植被条件好,涵养水源能力强 7、沿河多沼泽/地处河口三角洲多滩涂

浅谈森林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67631668.html, 浅谈森林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作者:马清江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1年第10期 [摘要] 森林与生态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森林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建设中发挥 着巨大作用。为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保护和发展提出了保障措施。 [关键词] 森林生态环境保障措施 森林是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在国家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森林一旦遭到破坏,很难得到恢复,恢复后的森林的防护功能也因其树种结构的单一性,远远不及天然林的平衡性和多功能性。因此,要加紧保护现有天然林植被,大力营造多树种、多结构、多层次的复合性水土保持林,充分认识生态环境保护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真正做到在可持续发展中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 1、森林与生态系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经济与生态是相辅相成、水乳交融、互创条件的关系。一切经济活动乃至人类的各种活动都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这个基础。经济取之于自然而求得发展,然而取之过度,大自然就强迫经济来偿还。因此,生态系统对经济活动有着极大的制约能力。现实生活中由经济来偿还生态系统被破坏的例子不胜枚举。从我国来看,全国每年因为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因洪涝灾害原因致使粮食减产1000多万吨。从全球而言,损失无法估量。 森林和林地有着丰富的多样性,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生物基因库。森林生态系统比其他生态系统具有更复杂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其系统自身调节能力远比草原要强,森林总的利用率和生物生产力也是天然系统中最高的。森林具有对长波辐射的高吸收率和对辐射的低散射率,可利用的净辐射相当高。由于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生态系统当然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2、森林生态系统是防洪保土的根本 洪水泛滥的根本原因:一是由于土地失去植被不能对雨水进行截留,使洪水迅猛而下;二是由于土地失去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淤积河床、库区、湖底和泄洪区,致使河床抬高,库容减少,泄洪能力减弱。而森林生态系统则是防洪保土的根本,具有多重功能。 (1)森林具有巨大的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森林的复杂主体结构,能对降水层层拦截,可将地表径流更多地转化为地下径流。据调查,一棵二十五年生天然树木可吸收降水150mm/h,一棵二十二年生人工水源林可吸收降水300mm/h,而裸露地仅吸收降水5mm/h。林

森林生态学基础—森林与环境

第二章森林与环境 森林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森林最基本的特征。林木的生存依赖于环境,林木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因此,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常常形成不同类型的森林。同时,林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又以枯枝落叶、蒸腾水分和气体交换等形式,把物质和能量归还于环境。这种能量的转换和物质的循环,就是森林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础。一、森林、环境的概念与类型 1.森林的概念 森林(forest)是指一个以木本植物为主体,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以及动物、微生物等其它生物,占有相当大的空间,并显著影响周围环境的生物群落复合体。它是地球上主要的植被类型之一。 2.环境的概念 环境(environment)是指生物(个体或群体)生活空间的外界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生物存在的空间及维持其生命活动的物质和能量。具有相对性、主体性和动态性。 森林环境(forest environment)是指森林生活空间(包括地上空间和地下空间)外界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对森林有影响的种种自然环境条件以及生物有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3.环境的类型 (1)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可将环境分为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生境、微环境和体内环境。 宇宙环境(space environment)是指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也有人称之为星际环境或空间环境。它是由广阔的宇宙空间和存在其中的各种天体及弥漫物质组成,它对地球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例如,太阳黑子的活动、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作用产生的潮汐现象,直接影响着生物活动。 地球环境(global environment)是指大气圈中的对流层、水圈、土壤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又称为全球环境。当地球表面上第一批生物诞生时,遇到了空气、水和地表岩石的风化壳,在生物的活动下,岩石圈的表层形成了土壤圈。大气圈的对流层、水圈、岩石圈、土壤圈和生物圈共同组成了地球的生物圈的环境。 大气圈(atmosphere)是指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它的厚度虽然有1000km以上,但直接构成植物气体环境的对流层厚度只有约16km。大气中含有植物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如CO2、O2等。对流层还含有水汽、粉尘等,在气温作用下,形成风、雨、霜、雪、露、雾、冰雹等,调节着地球环境的水分平衡,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时还会给植物带来破坏和损害。 水圈(hydrosphere)是指地球表面的海洋、内陆淡水水域及地下水等。水体中溶有各种化学物质、溶盐、矿质营养、有机营养物质;各个地区的水质、水量不同,便带来了植物环境的生态差异。液态水通过蒸发、蒸腾,转为大气圈中的水汽、再转变为降水回到地表,构成物质循环的一个方面。

森林对环境的影响

一. 森林对环境的影响【水气净美无尘沙土】 二. 1.水:截流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涵养水源,保持水 土。 三. 2.气:调节气候 四. 3.净:净化空气 五. 4.美:美化环境 六. 5.物: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七. 6.尘:吸烟除尘 八. 7.沙: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九. 8.土:补给土壤有机质 十. 雨林9.维持地球大气碳氧平衡 十一. 雨林10.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十二. 植被破坏的影响 十三. 1.植被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 十四. 2.蒸腾作用减弱,大气降水减少

十五. 3.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 十六. 4.地表径流量变率增大,水旱灾害频繁 十七. 5.温差变大,气候的大陆性增强 十八. 6.破坏生物多样性 十九. 7.生态环境恶化 二十. 8.水土流失加剧使土壤肥力下降,土壤贫瘠 二十一. 雨林9.全球变暖,不利于全球碳氧平衡 二十二. 保护森林/雨林的措施 二十三. 1.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二十四. 2.加强对森林/雨林的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二十五. 3.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森林/雨林观光、生态旅游 二十六. 4.采育结合,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二十七. 5.加强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森林/雨林区的机会二十八. 6.提高木材利用率 二十九. 7.开发木材替代品 三十. 保护本国森林8.从国外进口木材 三十一. 国际保护雨林9.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与保护中获益

三十二. 地表环境特征的描述 三十三. 1.地势xx高xx低 三十四. 2.地表水源充足/干旱缺水 三十五. 3.植被:多xx植物覆盖/沙漠广布植被稀疏 三十六. 4.土壤 三十七. 荒漠化的原因 三十八. 1.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流水作用微弱,河流欠发育 三十九. 2.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四十. 3.离冬季风源地近,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季节,利于风沙活动 四十一. 4.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降水变率大/气候异常使生态环境失衡,地表易起沙 四十二. 5.纬度较高,下半年日照时间长,蒸发旺盛 四十三. 6.人口激增,对土地资源、水资源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灌溉方式不当 四十四. 四十五. 提醒:荒漠化的表现

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森林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日益为人们所注目。森林中有高大的乔木,众多的灌木和草本植物,还栖息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对于森林资源的利用,人们往往只注意到提供木材的一面,其实它在改善环境方面的巨大效益,要比提供木材的价值大得多。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下列十一点: 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的作用森林与一切绿色植物一样,在其生命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同时放出氧气。10 000 m2阔叶林每天就能吸收二氧化碳1 000 kg,放出氧气730 kg。这对于保护空气的清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人类和一切动物以及好氧性的微生物,都要靠氧气生活,排出的二氧化碳又需要经过绿色植物转化,才能够维持地球上的生物与环境之间气体的交换和循环。有关资料表明,城市居民每人至少需要10 m2的林木草地,才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吸收有毒气体和监测大气污染物的作用现代工业的发展,愈来愈多的燃烧过程也在不断地放出二氧化碳,消耗大量的氧气,同时还要排出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来污染环境。试验证明,林木能够在低浓度范围内,吸收各种有毒气体,使被污染了的空气得到净化。 选育抵抗有毒气体能力强、净化效能高的植物,通过造林绿化,净化大气,是环境保护措施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利用敏感植物,并测定其伤害阈值来监测、指示大气污染情况,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生物监测的重要内容。有些植物对某种有毒气体特别敏感,往往在人们还没有感觉到的浓度下,便出现了伤害症状,从而起了“报警”作用。 驱菌和杀菌的作用据调查,绿化区与无绿化区比较,绿化区空气的单位体积内含菌量较少。据调查,林区空气中的含菌量约为城区百货商店的十万分之一。许多林木能够分泌有强大杀菌力的挥发性物质,称为杀菌素。如橙、柠檬、桧、黑核桃、法国梧桐等都能够分泌这种杀菌素。因此,林区空气中的含菌量大大减少。 阻滞粉尘的作用空气中的粉尘是引起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原因。林木对于大气中的粉尘污染能起到阻滞过滤的作用。林木枝叶茂盛,能够降低风速,从

森林与环境

森林与环境 一.森林、环境的概念与类型 1.森林 指以木本植物为主体,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动物、微生物,占据相当大空间,并显著影响周围环境的生 物群落复合体。 2.环境 指生物生活空间的外界自然条件的总合。包括生物的生存空间、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和能量。在生物科学中,环 境指生物栖息地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合。 3.森林环境 指森林生活空间与外界自然条件的总合。 4.环境的类型 宇宙环境:指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 地球环境:指大气圈中的对流层、水圈、土壤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区域环境:指特定区域空间的自然环境。 生境:指生物或群落生长地段的环境因子的总合。 微环境:指接近生物体表面不同部位的环境。 体内环境:指植物细胞间隙的环境。 二.生态因子作用分析 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繁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生态因子分类: (1)气候因子:光照、温度、水分、大气(风)。 (2)土壤因子:母质、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和土壤结构、土壤水汽条件和土壤温度。(3)生物因子:植物、动物、微生物。 (4)地形因子: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坡位。 (5)人为因子:利用、改造、破坏。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综合作用:生态因子的不可孤立性、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性。 非等价性作用:生态因子的同等重要性。 不可代替性和互补性作用。 阶段性作用。 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生态因子作用的其他特征: 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特征:生态系统内各生物和非生物成分的关系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整体。

稳定平衡的特征:自然界生态系统总是趋向于保持一定的内部平衡关系,使系统内各成分间完全处于相互协调的稳定状态。生态系统内的负反馈机制是达到和维持平衡或稳定的重要途径。例如:森林的自然稀疏过程;昆虫数量与食物的供应。 三.光照因子(太阳辐射) 万物生长靠太阳。 1 太阳辐射特性及时空变化 太阳以电磁波形式发射辐射能。波长150-4000nm,太阳辐射能的40-50%是可见光谱,其余大部分是红外线,紫外 线较少。 北半球投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强度仅为47%其中,直接辐射24%,散射和漫辐射23%。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太阳高度角、纬度、海拔、坡向 2 太阳辐射光谱的生态效应 太阳辐射主要成分: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 生态作用: (1)光合作用 生理有效辐射:太阳连续光谱中,植物光合作用利用和色素吸收,具有生理活性的波段称生理有效辐射。 生理有效辐射中,红、橙光是被叶绿素吸收最多的部分,具有最大的光合活性。蓝紫光也能被叶绿素、类胡罗卜 素所吸收。绿光为生理无效光。 (2)对植物形态的作用 短波光:如蓝紫光、紫外线,能抑制植物的伸长生长,而使植物形成矮粗的形态。紫外线能促进花青素的形成。 波长短于290nm的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伤害作用,被大气O3层吸收。 长波光:如红光、红外线,有促进延长生长的作用。 (3)对植物光合作用产物的影响 当使短波光占优势并增多氮素营养时,促使碳素朝向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合成。 当提高光强度并使长波光占优势时,碳素向糖类的转变的过程加强,从而促进糖类的合成。 3 太阳辐射强度的生态效应 光强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光饱和点: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光合作用增加的幅度逐渐减慢,最后不再随光强而增加,这时的光照强 度为光饱和点。 光补偿点:当光合作用固定的CO2恰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相等时的光照强度。

森林对环境的影响

森林对环境的影响

————————————————————————————————作者:————————————————————————————————日期: ?

一.森林对环境的影响【水气净美无尘沙土】1?.水:截流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 下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2?.气:调节气候 3.净:净化空气4?.美:美化环境?5.物: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6?.尘:吸烟除尘 7.沙: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8.土:补给土壤有机质 雨林9.维持地球大气碳氧平衡 雨林10.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二.植被破坏的影响 1.植被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 2.蒸腾作用减弱,大气降水减少?3.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 4.地表径流量变率增大,水旱灾害频繁5?.温差变大,气候的大陆性增强 6.破坏生物多样性?7.生态环境恶化?8.水土流失加剧使土壤肥力下降,土壤贫瘠?雨林 9.全球变暖,不利于全球碳氧平衡 三.保护森林/雨林的措施 1.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2.加强对森林/雨林的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3.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森林/雨林观光、生态旅游 4.采育结合,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5.加强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 进入森林/雨林区的机会?6.提高木材利用率?7.开发木材替代品?保护本国森林8.从国外进口木材 国际保护雨林9.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与保护中获益 四.地表环境特征的描述1?.地势xx高xx低 2.地表水源充足/干旱缺水 3.植被:多xx植物覆盖/沙漠广布植被稀疏4?.土壤 五.荒漠化的原因1?.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流水作用微弱,河流欠发育 2.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3.离冬季风源地近,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季节,利于风沙活动?4.温带大陆性 气候,气温、降水变率大/气候异常使生态环境失衡,地表易起沙 5.纬度较高,下半年日照时间长,蒸发旺盛 6.人口激增,对土地资源、水资源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灌溉方式不当? 提醒:荒漠化的表现1?.土地沙漠化2.石质荒漠化3.次生盐碱化 六.治理荒漠化的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①沙漠边缘封沙育草②营造防沙林带③设置 沙障) 3.调节农林牧之间的用地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①营造薪炭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