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肿瘤化疗药敏试验研究进展

肿瘤化疗药敏试验研究进展

肿瘤化疗药敏试验研究进展
肿瘤化疗药敏试验研究进展

体外肿瘤药敏试验方法研究进展

体外肿瘤药敏试验方法研究进展 甘萍 治疗肿瘤的方法主要有3种,包括肿瘤化疗、放疗、手术。其中肿瘤化疗在消灭微小肿瘤转移灶和手术切除后的残留肿瘤细胞治疗中有着手术与放疗无法达到的显著优势,但肿瘤化疗中仍有许多问题:①肿瘤病人个体间对化疗药物敏感性差异大;②肿瘤对化疗药物有耐药性;③化疗药物对许多类型的肿瘤特别是实体瘤的有效率不高;④化疗药物的选择性差,毒性大,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杀伤正常细胞,给病人机体造成较大的损害。对于上述出现各种问题在临床上经验的化疗用药是无法保证肿瘤患者的个体有效性,因此个体化化疗在临床肿瘤化疗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公认的较好的方法就是做肿瘤化疗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肿瘤药敏),该方法的特点是直接从患者体内获取新鲜的肿瘤组织进行首次培养,由于肿瘤细胞刚刚离体,生物学性状尚未发生大的变化,能较真实地反映整个肿瘤细胞群体的特性及不同供体的个体差异,能够比较确切地代表体内状态,为不同的病人准确筛选敏感的化疗药物,并确定其剂量,真正实现临床的个体化用药,以提高化疗的靶向性,减少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降低细胞耐药性,成为肿瘤治疗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预测肿瘤药敏的方法已发展为体内和体外两大系列20多种药敏试验,并不断地朝着简单、快速、敏感、筛选作用方式不同的药物与临床有良好的相关性的方向迈进。而本文针对体外肿瘤药敏试验方法进行综述。 1 人体肿瘤细胞集落测定(HTCA) 它是利用肿瘤细胞悬液,置于双层琼脂中培养,通过选择性加入化疗药物培养后,计数细胞繁殖形成的集落数目,再评估肿瘤细胞对该药的敏感性。该法的优点:敏感、直接评价细胞增殖死亡。缺点:用于临床标本检测率低、周期长、集落计数繁琐。 2 放射性标记代谢物前体掺入法(3H-Tdr assay) 该法利用氚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和尿嘧啶作为核酸代谢物前体,测定一定时间内放射性标记的代谢物前体掺入的多少来判断药物对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该法的优点:操作简便、所需时间短、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临床相关性与集落形成法相近,可适用于绝大多数恶性肿瘤。缺点:存在放射性污染,只能用于标记指数>5%的样品,显然无法测出药物对G0期细胞的杀灭作用,而且胸腺嘧啶池的大小也可影响结果,故标记指数的变化不一定系抗癌药所致。此外,同位素的放射性也限制了它的应用。 3 快速荧光分析法(FMCA) 它是采用一些特殊的荧光染料(荧光素二乙酸酯)对细胞的特定成分进行染

CLSIMS药敏试验解读

表1A.美国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在非苛养菌常规试验和报告中应考虑的具有FDA临床适应证的抗菌药物建议分组总注释: A.对四环素敏感的菌株被认为对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也敏感。然而,某些对四环素中介或耐药的 菌株可能对多西环素、米诺环素或二者敏感。 B.利福平不能单独用于抗菌治疗。 C.分离于泌尿道菌株不被常规报告。 D.头孢噻吩仅被用于预报口服药物结果,包括头孢氨苄、头孢泊肟、头孢氨苄和氯碳头孢。以前 关于头孢噻吩结果可预报其他头孢菌素敏感性建议仍然正确,但近年来还没有数据证实此建议。 E.当测试粪便中分离的沙门菌和志贺菌株时,只有氨苄西林、一种氟喹诺酮类和复方新诺明可用 于常规报告。另外,对肠道外感染沙门菌粉分离株,应测试并报告一种三代头孢菌素,假如需要,也可测试和报告氯霉素。分离于肠道内和肠道外伤寒样沙门菌(伤寒沙门菌和副伤寒沙门菌A-C)需进行药敏试验。分离于肠道内非伤寒样沙门菌不需进行常规药敏试验。 F.从CSF中分离菌株,试验和报告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以取代头孢唑林。 G.其他非肠杆菌科细菌包括假单胞菌和其他非苛养、非发酵葡萄球菌的革兰阴性杆菌,但不包括 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因为对这些菌种的建议试验和报告药物表格已分开。 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和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试验和报告药物建议请参阅CLSIM45文件。 H.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I.青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对葡萄球菌感染具有临床疗效的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也敏感。青霉素耐 药葡萄球菌对青霉素酶不稳定青霉素类耐药。除具有抗-MRSA活性新的头孢菌素外,苯唑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对当前所有使用的β-内酰胺类药物均耐药。因此,仅测试青霉素和头孢西丁或苯唑西林二者中任一种,则可推测对各种β-内酰胺类药物的敏感或耐药性。除具有抗-MRSA 活性药物外,不建议常规测试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 J.分离于呼吸道菌株不报告达托霉素结果。 K.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或MIC试验结果可用于预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路登葡萄球菌分离株是否存在mecA介导的苯唑西林耐药。对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除路登葡萄球菌外),检测mecA介

乳腺癌常用化疗方案及分析

乳腺癌常用化疗方案及 分析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乳腺癌辅助化疗方案 1、TAC方案 多西他赛 75mg /M2 d1 阿霉素 50 /M2 d1 环磷酰胺 500 /M2 d1 共6个周期,21天为1周期 多西他赛预处理:地塞米松8mg Bid连续3天(-1,1,2) 适用于高度复发危险的病例 该方案中多柔比星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心脏毒性,心肌毒性与剂量累计密切相关,辅酶Q10,维生素C,维生素E可清除自由基,可能会降低心脏毒性。 该方案的剂量限制性毒性是造血系统毒性,白细胞,尤其是粒细胞下降,易引起发热性粒细胞下降和感染。而且粒细胞下降发生早,最早发生在用药后3~4天,降至最低点的时间是第8天,通常再降至最低点1周左右能完全恢复。,预防使用G-CSF可有效地预防严重的骨髓抑制的发生。 如出现发热性粒细胞下降应注意以下几点:拍摄胸片,查血常规;尽量避免有创操作,仔细检查并尽可能发现感染病灶及感染;常规进行血、尿培养、中心静脉置管或可疑感染部位的培养;经验性应用广谱抗生素,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更换抗生素等。本方案致吐性为中等程度,应用5-HT3拮抗剂。 2、AC-P方案 阿霉素 60mg /M2 d1 第1-4周期 环磷酰胺 600mg /M2 d1 第1-4周期 紫杉醇 175mg /M2 d1 第5-8周期 21天为1周期 紫杉醇预处理:地塞米松20mg 口服(用药前12h、前6h)苯海拉明40mg肌注、西咪替丁400mg静脉注射(用药前30min) 适用于高度复发危险的病例 注意事项:紫杉醇用药需测量血压(化疗前30min、0min、后15min、后 30min、后60min、后2h、后3h),静滴时间:3h; 紫杉醇在滴注的最初几分钟内,有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如发生过敏反应症状较轻微,如脸红或局部皮肤反应,则不需终止治疗。如果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如血压下降超过20mmHg、支气管痉挛或全身皮疹或红斑,则需立即停止滴注,并进行对症治疗。 紫杉醇用药2-3天后会感到关节和肌肉疼痛,在给予G-CSF治疗的病人肌肉疼痛会加重。可自行缓解。向患者解释清楚。

微生物抗菌素敏感试验

抗菌素敏感试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药敏试验(K-B纸片琼脂扩散法)方法、原理及结果判读 2、掌握抗酸染色方法及结果判定 二、实验原理 1、抗菌药物分类: (1)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硫酶素类、单内酰环类、β-内酰酶抑制剂、甲氧青霉素类) (2)氨基糖甙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核糖霉素、小诺霉素、阿奇霉素 (3)大环内脂类:红霉素、白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 (4)四环素类: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强力霉素 (5)氯霉素类:氯霉素、甲砜霉素 (6)作用于G+细菌的其它抗生素: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万古霉素、杆菌肽 (7)作用于G-菌的其它抗生素:多粘菌素、磷霉素、、环丝氨酸、利福平、抗真菌抗生素、灰黄霉素 (8)抗肿瘤抗生素: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阿霉素 (9)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环孢霉素 2、抗菌药物敏感试验(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in vitro ) 1)抑菌试验:体外测定抗菌药物抑制细菌生长能力的试验 (1)纸片扩散法(disc diffusion test) K-B纸片琼脂扩散法原理: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测试菌的琼脂平板上。纸片中所含的药物吸取琼脂中的水分溶解后不断地向纸片周围区域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测试菌的生长被抑制,从而形成透明的抑菌圈。抑菌圈的大小反映测试菌对测定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该药对测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呈负相关。(2)稀释法(dilusion test) a.将被检菌株接种于一组含有不同稀释度抗菌药物的培养基内 b.37℃18-24小时后,抗菌药物能抑制被检菌肉眼可见生长的最低浓度(MIC)即该菌 对该抗菌药物的敏感度 c.MIC50 MIC90 d.根据MIC和常用剂量时该药所能达到的血药浓度来划定细菌对各种药物的敏感度或 耐药的界限(break point,折点) (3)E试验法(E test) 2)杀菌实验 3)联合药敏试验 4)检测细菌所产生的抗生素灭活酶试验 3、药物敏感性分级 1)敏感(S)

药敏试验实验报告

药敏试验: 用药敏实验进行药物敏感度的测定,以便准确有效的利用药物进行治疗。目前,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进行药敏试验的方法主要有纸片扩散法,稀释法(包括琼脂和肉汤稀释法),抗生素浓度梯度法(E-test 法),和自动化仪器等。 简介: 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AST),是指在体外测定药物抑菌或杀菌能力的试验。 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近期推荐的标准,对非苛氧菌(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非肠科杆菌、葡萄球菌属细菌、肠球菌属细菌)和苛氧菌(嗜血杆菌属细菌、淋病奈瑟菌、肺炎链球菌和其他链球菌)选择常规药敏试验的首选药物(A 组抗生素)或临床使用的主要抗生素(B组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 抗菌药对细菌性传染病的控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养殖过程中不科学的、盲目的滥用抗菌药,很多致病性细菌产生了耐药性,使得抗菌药对细菌性疾病的控制效果越来越差,不但造成药物浪费,而且还延误病情,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随着新型致病菌的不断出现,抗菌药的防治效果越来越差。并且各种致病菌对不同的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同一细菌的不同菌株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也有差异。长期以来,各种致病菌耐药性的产生使各种常用抗菌药物往往失去药效,以及不能很好的掌握药物对细菌的敏感度,所以一个正确的结果,可供临床医师选用抗菌药物的参

考,并提高疗效。农业部动物检疫所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动物疫病诊疗中心总结出几套适合基层进行药敏试验的操作方法,现简单介绍如下。 实验步骤: 实验材料 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可去生化试剂店购买,做不同细菌的药敏试验可选择不同的培养基,如做大肠杆菌的药敏试验可选择普通营养琼脂或麦糠凯培养基。做沙门氏菌可选择血清培养基。 药敏试纸:购买或自制(详见实验准备) 细菌:待做药敏试验的细菌 仪器:接种环、酒精灯、打孔器、牛津杯、移液器、滴头 实验准备 2.1 药敏片的准备:购买或自制 2.1.1 制备方法:取新华1号定性滤纸,用打孔机打成6毫米直径的圆形小纸片。取圆纸片50片放入清洁干燥的青霉素空瓶中,瓶口以单层牛皮纸包扎。经15磅15-20分钟高压消毒后,放在37℃温箱或烘箱中数天,使完全干燥。 2.1.2 抗菌药纸片制作:在上述含有50片纸片的青霉素瓶内加入药液0.25毫升,并翻动纸片,使各纸片充分浸透药液,翻动纸片时不能将纸片捣烂。同时在瓶口上记录药物名称,放37℃温箱内过夜,干燥后即密盖,如有条件可真空干燥。切勿受潮,置阴暗干燥处存放,有效期3-6个月。

药敏试验方法

药敏试验方法: 默认分类 2009-05-06 22:37 阅读28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K-B法: 1 从孵育了16-24小时的琼脂平板上(血平板),挑出单个菌落,直接用生理盐水制成0.5麦氏单 位。 2 在15分钟内,用无菌棉拭子蘸取调好的菌液,在液面上方管壁处旋转并用力挤压几次,以从中挤 出过多的菌液。 3 用棉拭子在无菌的M-H培养基表面化线接种,再重复操作两次,每次将平板转动60度,每次接 种都应保证接种物均匀分布,最后用棉拭子涂抹平板的边缘。 4 将确定好的药敏纸片分贴到平板表面。每个纸片都应压一下,以保证与平板表面完全接触。每个 纸片中心间距24mm。纸片一旦与平板接触,不应再移动。 5 贴完纸片后,应在15分钟内放入35度孵箱。嗜血杆菌属,链球菌属放入3%-5%的CO2烛缸。 6 孵育24小时以后,测量各药敏纸片抑菌圈直径,与NCCLS手册比较,作出结果判断。 说明:细菌药敏结果的判断以NCCLS为标准,所以药敏试验的每一步都应严格按照NCCLS操作,否则将失去意义。链球菌、奈瑟菌属、流感嗜血杆菌、除铜绿假单孢菌和不动杆菌外的假单孢菌属不用K- B法. 肺炎链球菌胶乳凝集测定法 1 在一干净玻片上分别滴两滴生理盐水。 2 从冰箱取出鉴定试剂(Slidex pneumo-kit)于室温。 ·3 在其中一滴生理盐水上滴加R1试剂,在另外一滴上滴加R2试剂,用搅拌棒混匀。 4 轻轻晃动玻片2分钟,观察结果。 5 2分钟内,如R1出现凝集为阳性;如R1和R2均未出现凝集为阴性。 注:R3为阳性对照。 药敏纸片的选择 1、革兰阴性杆菌(肠杆菌科)

头孢噻肟(CTX)头孢唑林(CZ)头孢他定(CAZ) 氨苄西林(AM)哌拉西林(PIP)阿米卡星(AN) 头孢噻吩(CF)环丙沙星(CIP)头孢呋辛(CXM) 庆大霉素(GM)头孢噻肟/棒酸(CTX/CA) 头孢他定/克拉维酸(CAZ/CA)羧苄青霉素(CB) 奥格门丁(AMX/CA)哌拉西林/三唑巴坦(PIP/TZ)亚安培南头孢匹肟(FEP)头孢克罗(CEC) 2、铜绿假单孢菌/不动杆菌 妥布霉素(TM)阿米卡星(AN)安曲南(AZT) 头孢哌酮(CFP)哌拉西林(PIP)头孢匹肟 头孢噻肟(CTX)环丙沙星(CIP)头孢他定(CAZ) 左旋氧氟沙星(OFL)亚安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 3、金黄色葡萄球菌 苯唑西林(OX)青霉素G(P)头孢唑林(CZ)阿米卡星(AN)红霉素(E)头孢噻肟(CTX)环丙沙星(CIP) 万古霉素奥格门丁(AMX/CA)哌拉西林/三唑巴坦 头孢噻吩(CF) 4 、肠球菌 氨苄西林(AM)万古霉素环丙沙星(CIP) 庆大霉素(GM)红霉素(E)氧氟沙星(OFL) 5、除肺炎链球菌外链球菌 氨苄西林(AM)头孢噻肟(CTX)万古霉素 红霉素(E)氧氟沙星(OFL)克林霉素(CM) 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和大肠杆菌ESBLs的检测

细菌药物敏感试验实验报告

细菌药物敏感试验实验报告 药物敏感性试验的基本原则 1药敏试验检测获得性耐药,不必测试天然耐药: 天然耐药是细菌菌种固有的特征,耐药基因一般位于染色体,可以长期稳定遗传,表现为对某类或某种药物的天然耐药。天然耐药信息一般由基础医学和临床文献提供。部分天然耐药,体外试验条件下可能无法检测出来,因而导致假敏感,如果报告将成为极重要错误,严重误导临床。常见菌种对各类药物的天然耐药见文献。实验室全体人员应熟知这些信息,可将其发给临床学习和参考。 2药敏试验测试的前提条件: 实验室应具备相应检测的人员能力、客观条件、结果解释依据。标本处理、菌株分离鉴定、药敏试验操作等环节规范、标准、结果可信;具备对结果的解释能力,能够提供临床会诊服务。临床常规工作,分离株(可能)有临床意义而非定植或污染时,才可进行药敏试验。 错误示例:来自痰标本的溶血葡萄球菌,未作标本质量评估和半定量培养,进行药敏试验;来自粪便标本肠球菌属进行药敏试验等。 3测试结果应准确: 实验室应遵照CLSI文件或相关规范建立本医院药敏试验的质量管理

体系。质控菌株、频率、质控范围符合相关要求;定期参加实验室室间比对项目。建议保留菌株,以便复核。 具体的专业要求 1标本类型 临床微生物学的一大特点是标本种类繁多,而不同药物在这些部位的分布不同。标本的规范采集、质量保证、立即运送和有效保藏有赖于临床、实验室以及相关各方的密切合作。在规范临床送检的前提下,实验室进行药敏试验和报告药敏结果时,应首先考虑标本的特殊性。实际工作中需重点考虑的标本如下。 1.脑脊髓液: 正常和疾病状态不能穿透血脑屏障的药物,常规不应报告。报告审核时,对于分离自脑脊髓液的菌,下列药物不能报告:仅有口服剂型的抗菌药物、一、二代头孢菌素(除外静脉用头孢呋辛)、头霉素类、克林霉素、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

乳腺癌常用化疗方案及分析

乳腺癌辅助化疗方案 1、TAC方案 多西他赛 75mg /M2 d1 阿霉素 50 /M2 d1 环磷酰胺 500 /M2 d1 共6个周期,21天为1周期 多西他赛预处理:地塞米松8mg Bid连续3天(-1,1,2) 适用于高度复发危险的病例 该方案中多柔比星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心脏毒性,心肌毒性与剂量累计密切相关,辅酶Q10,维生素C,维生素E可清除自由基,可能会降低心脏毒性。 : 该方案的剂量限制性毒性是造血系统毒性,白细胞,尤其是粒细胞下降,易引起发热性粒细胞下降和感染。而且粒细胞下降发生早,最早发生在用药后3~4天,降至最低点的时间是第8天,通常再降至最低点1周左右能完全恢复。,预防使用G-CSF可有效地预防严重的骨髓抑制的发生。 如出现发热性粒细胞下降应注意以下几点:拍摄胸片,查血常规;尽量避免有创操作,仔细检查并尽可能发现感染病灶及感染;常规进行血、尿培养、中心静脉置管或可疑感染部位的培养;经验性应用广谱抗生素,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更换抗生素等。本方案致吐性为中等程度,应用5-HT3拮抗剂。 2、AC-P方案 阿霉素 60mg /M2 d1 第1-4周期 环磷酰胺 600mg /M2 d1 第1-4周期 紫杉醇 175mg /M2 d1 第5-8周期 21天为1周期 ( 紫杉醇预处理:地塞米松20mg 口服(用药前12h、前6h)苯海拉明40mg肌注、西咪替丁400mg静脉注射(用药前30min) 适用于高度复发危险的病例 注意事项:紫杉醇用药需测量血压(化疗前30min、0min、后15min、后30min、后60min、后2h、后3h),静滴时间:3h; 紫杉醇在滴注的最初几分钟内,有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如发生过敏反应症状较轻微,如脸红或局部皮肤反应,则不需终止治疗。如果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如血压下降超过20mmHg、支气管痉挛或全身皮疹或红斑,则需立即停止滴注,并进行对症治疗。 紫杉醇用药2-3天后会感到关节和肌肉疼痛,在给予G-CSF治疗的病人肌肉疼痛会加重。可自行缓解。向患者解释清楚。

常见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规范

常见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规范中国专家共识 微生物学检验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控制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证据。因此微生物学检验报告是临床和实验室等多方共同关注的焦点。国内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发展较为薄弱,报告存在着种种不足。同时,临床与实验室的沟通存在一定不足,密切协作非常必要。基于实际存在的问题,为规范国内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加强临床与实验室合作,发挥检验医师作用,特制订本共识,以期指导相关报告的规范化,减少错误,增加专业信息,提高服务质量,为临床医学诊、治、控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本共识限于常见细菌的药物敏感性报告。 一、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意义和基本原则 (一)意义 药物敏感性试验可以检测细菌对于抗细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用药、新药研究、监测耐药变迁、发现耐药机制等提供客观证据[1]。对于经验治疗,依据一方面来自医生自身的经验,一方面是实验室长期不断提供的数据积累。临床需要考虑不同感染的病原谱和常见病原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对于靶向治疗,特定分离株的具体药敏试验结果可以用于判断经验治疗选药合理性、经验治疗效果分析、调整治疗选药依据等。 (二)基本原则 1.药敏试验检测获得性耐药,不必测试天然耐药: 天然耐药是细菌菌种固有的特征,耐药基因一般位于染色体,可以长期稳定遗传,表现为对某类或某种药物的天然耐药[2]。天然耐药信息一般由基础医学和临床文献提供。部分天然耐药,体外试验条件下可能无法检测出来,因而导致假敏感,如果报告将成为极重要错误,严重误导临床。常见菌种对各类药物的天然耐药见文献[3,4]。实验室全体人员应熟知这些信息,可将其发给临床学习和参考。 2.药敏试验测试的前提条件[5]: 实验室应具备相应检测的人员能力、客观条件、结果解释依据。标本处理、菌株分离鉴定、药敏试验操作等环节规范、标准、结果可信;具备对结果的解释能力,能够提供临床会诊服务。临床常规工作,分离株(可能)有临床意义而非定植或污染时,才可进行药敏试验。错误示例:来自痰标本的溶血葡萄球菌,未作标本质量评估和半定量培养,进行药敏试验;来自粪便标本肠球菌属进行药敏试验等。 3.测试结果应准确: 实验室应遵照C L S I文件或相关规范建立本医院药敏试验的质量管理体系。质控菌株、频率、质控范围符合相关要求;定期参加实验室室间比对项目。建议保留菌株,以便复核。 二、具体的专业要求 (一)标本类型 临床微生物学的一大特点是标本种类繁多,而不同药物在这些部位的分布不同。标本的规范采集、质量保证、立即运送和有效保藏有赖于临床、实验室以及相关各方的密切合作。

南方医科大学微生物实验报告

2016年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日期 2016年5月22号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培养基制备的原则和一般方法。 2、掌握病原菌的分离与培养方法。 3、掌握油镜的正确使用、细菌涂片标本的制备、革兰氏染色法,熟悉细菌基本形态。 4、熟悉几种常用的细菌生化反应的名称、原理、方法、结果分析及用途。 5、掌握血浆凝固酶试验的原理、方法及用途。 6、熟悉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的种类、原理及应用,掌握纸片扩散法。 7、掌握玻片凝集试验的原理、方法、结果观察与判断。 二、实验器材 1、天平、称量纸、干粉培养基、锥形瓶、量筒、15支试管、试管架、试管筐、5ml 刻 度吸管、平皿、洗耳球、酒精灯 2、脓汁标本1支,粪便标本1支;伊红美兰平板2个,营养琼脂平板2个,伊红美蓝 平板2个,接种环,酒精灯 3、斜面4支、细菌分离培养物(上次实验平板) 题目 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检测 成绩 实验者 作者:马浩楠 3140020007 参与者名字:马浩楠 丁超 王尧鑫 桂文茁 年级专业 2014级医学影像专业 指导老师 罗军

4、斜面培养物4支,营养肉汤4支,生理盐水2支,镜油瓶、拭镜纸1套,吸水纸1 本,载玻片4张,染色瓶,染色架 5、斜面培养物4支,营养肉汤培养物(菌液)4支,半固体琼脂4支,营养琼脂平板4 个,糖发酵管1套,抗菌素纸片1套,眼科镊子2把 6、半固体培养物4支,药敏试验培养物4个,微量发酵管培养物1套。 三、方法与步骤 1、培养基的制备: 培养基称量干粉培 养基(g) 水量(ml) 煮沸(次)分装(ml) 备注 营养琼脂11.4 300 3瓶,500ml 瓶,平板 营养琼脂 2.7 70 3 5 14支×3,中试管,斜面 营养肉汤 1.3 60 1 3 20支×2,小试管,肉汤 半固体琼脂 1.7 60 3 4 14支×3,小试管,高层 (1)营养琼脂培养基的制备:称量11.4g琼脂,置于三角烧瓶中,加入300ml蒸馏水,分2瓶装,用于倒平板。 (2)营养琼脂培养基的制备(用于制作斜面):称量2.9g琼脂,置于三角烧瓶中,加入75ml蒸馏水,放在电炉上,先后煮沸3次,分15支中试管装,每支试管5ml。 (3)肉汤培养基的制备(用于制作液体培养基):称量1.1g琼脂,置于三角烧瓶中,加入50ml蒸馏水,放在电炉上,煮沸1次,分15支小试管装,每支试管5ml。 (4)半固体琼脂培养基的制备:称量1.7g琼脂,置于三角烧瓶中,加入60ml蒸馏水,放在电炉上,先后煮沸3次,分15支中试管装,每支试管4ml。 2、细菌的分离培养 平板划线分离法

实验11-抗生素的抑菌试验

实验十一抗生素的抑菌试验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纸片法测定抗生素抗菌作用的基本方法 2、了解抗生素的抗菌谱 二实验原理 抗生素是某些植物与微生物生长到对数期前后所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其在低浓度下可其它微生物生长具抑制作用或杀死作用的物质。抗生素对敏感微生物的作用机理分为抑制细胞壁的形成、破坏细胞膜的功能、干扰蛋白质合成及阻碍核酸的合成。 由于不同微生物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不一样,抗生素的作用对象就有一定的范围,这种作用范围成为抗生素的抗菌谱,作用对象广的抗生素称为广谱抗生素,作用对象少的抗生素称为窄谱抗生素。而且当某种抗生素长时间用于敏感微生物生长后,即使同一种菌的不同菌株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也常发生改变,甚至出现耐药菌株,亦即产生抗性菌株,则抗生素将失去对抗性菌株生长的抵制,只以采用新的抗生素才可能控制抗性菌株的生长与繁殖,因而不断开发新的抗生素是保健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工作。新抗生素产生菌的分离筛选应通过拮抗菌发酵,然后以发酵产物进行抗菌活性实验,根据实验结果而获得产新抗生素的菌株。微生物代谢产物的抗菌活性常以管碟法与纸法进行检测,根据透明抑菌圈的有无与大小作为依据。 三实验器材 1、菌种枯草杆菌、大肠杆菌。 2、培养基MH(Mueller-Hintion)琼脂。 3、试剂青霉素、链霉素。 四方法步骤 1、无菌滤纸片以孔径6mm打孔器将滤纸打为圆形纸片,放入培养皿内,121℃蒸汽湿热灭菌,100℃烘干2h。 2、抗生素溶液制备将取适量青霉素、链霉素,以无菌水溶解。 3、指示菌悬浮液的制备枯草杆菌、大肠杆菌斜面菌种分别以无菌水洗下菌苔细胞,到入无菌三角瓶内,制备适宜浓度的细胞悬浮液。 4、混菌平板制备取批示菌细胞悬浮液1mL加入无菌培养皿内,再加入温度为43~45℃的PDA培养基或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20mL,立即振荡使细胞与培养基混合均匀,静置冷凝。 5、平板加抗生素溶液将滤纸片在抗生素溶液中充分浸泡2min以上,然后将纸片放于混菌平板上,每皿呈三角形放3点,每点贴放纸片2张。 6、培养与观察将平板放于33℃左右的温度培养,每24h测量一次透明抑菌圈直径,共测量3次。

微生物鉴定与药敏试验流程 (1)

微生物鉴定与药敏试验流程 1、实验原理 (1)微生物鉴定原理 微生物鉴定卡中含有几十种生化反应培养基,当微生物在培养基中代谢基质时导致pH值的改变而使指示剂发生变化;同时微生物生长产生各种酶,可与相应的荧光标记底物发生反应,使荧光强度发生改变。通过检测这些变化得到待检微生物的生化特征,自动与数据库内几千种菌株的生化参数进行比对分析,并自动计算得出鉴定结果。 (2)药敏分析系统工作原理 药敏分析系统使用药敏测试板(卡)进行测试。将抗生素微量稀释在条孔或条板中,加入菌悬液孵育后放入或在仪器中直接孵育,仪器每隔一定时间自动测定细菌生长的浊度,或测定培养基中荧光指示剂的强度或荧光原性物质的水解,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得出待检菌在各药物浓度的生长斜率,经回归分析得到最低抑菌浓度MIC值。 2、实验步骤 (1)取洁净菌液管,加3mL %的无菌盐水,将纯培养的待检菌配制成浓度为~麦氏单位的菌悬液,将菌液管放入带芯片的专用架,在紧挨待检菌液管的位置放入一空的菌液管(供药敏试验用)。 (2)打开检验信息录入工作站电源,仪器自检完毕后按F2键,仪器进入操作程序。将架放入工作站,芯片中的数据自动清零。 (3)手工输入待检菌样品编号,扫描输入鉴定卡和药敏卡的ID号,将鉴定卡和药敏卡放入相应的槽位,进样管插入相应的菌液管中。取下架,关闭工作站电源。 (4)打开鉴定仪,仪器自检完毕后自动进入检测程序,按要求设定好参数。 (5)进样指示灯为绿色长亮时,打开进样盖,将架放到传送船上,关好进样盖。仪器自动检测并读取样品信息,自动完成稀释、进样、封口程序,并将卡片送入孵育监测单元。传送船回到进样口,指示灯闪烁时,取出试管架。 (6)由计算机控制的读数器定时对卡片进行扫描并读数,动态记录反应变化。一旦卡内的终点指示孔达到临界值,则表示整个实验已完成。

药敏试验

药敏试验 2010-06-13 药敏试验根据美国临床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的K-B琼脂法进行,药敏纸片选择中国生物制品鉴定所药敏纸片,试验所选择药物必须包括下列抗生素:氨苄西林(AMP),阿莫西林/克拉维酸(AMC),头孢噻吩(CFT),头孢噻肟(CTX),庆大霉素(GEN),萘啶酸(NAL),环丙沙星(CIP),四环素(TBT),利福平(RFA),复方新诺明(SMZ)。药敏结果判定标准按照NCCLs手册2005版。 1. 操作方法:(1)将待检菌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平板,37℃培养16~18小时,然后挑取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的纯培养菌落,悬于3ml生理盐水中,混匀后与菌液比浊管比浊。以有黑字的白纸为背景,调整浊度与比浊管(0.5麦氏单位)相同。(2)用无菌棉拭子蘸取菌液,在管壁上挤压去掉多余菌液。用棉拭子涂布整个M-H培养基表面,反复几次,每次将平板旋转60度,最后沿周边绕两圈,保证涂均匀。(3)待平板上的水分被琼脂完全吸收后再贴纸片。用无菌镊子取药敏纸片贴在平板表面,纸片一贴就不可再拿起。每个平板贴5张纸片,每张纸片间距不少于24mm,纸片中心距平皿边缘不少于15mm。在菌接种后15分钟内贴完纸片。(4)将平板反转,孵育18~24小时后取出,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圈直径,从平板背面测量最接近的整数毫米数并记录(附表6)。抑菌环的边缘以肉眼见不到细菌明显生长为限。有的菌株可出现蔓延生长,进入抑菌环,磺胺药在抑菌环内出现轻微生长,这些都不作为抑菌环的边缘。结果判断依据鉴定所药敏纸片判定标准。(5)每次药敏试验必须用ATCC 25922大肠杆菌做质控。只有当质控菌株的抑菌圈直径在允许范围内测试菌株的结果才可以报告。ATCC 25922的结果必须与测试菌株同时记录和报告在附表6中。 0.5麦氏比浊管配制方法: 0.048M BaCL2 (1.17% W/V BaCL2 . 2H2O) 0.5ml 0.36N H2SO4 (1%, V/V) 99.5ml 将二液混合,置螺口试管中,放室温暗处保存。用前混匀。有效期为6个月。 2. 注意事项: (1) 制备MH琼脂平板应用直径90mm平皿,在水平的实验台上倾注。琼脂厚为4±0.5mm(约25-30ml培养基),琼脂凝固后塑料包装放4℃保存,在5日内用完,使用前应在37℃培养箱烤干平皿表面水滴。倾注平皿前应用pH计测pH值是否正确(pH应为7.3)。pH过低会导致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失效,而青霉素活力增强。 (2) 药敏纸片长期储存应于-20℃,日常使用的小量纸片可放在4℃,但应至于含干燥剂的密封容器内。使用时从低

临床微生物检验报告单的解读

首先,准确鉴定病原菌、报告药敏试验结果,给临床选择用药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是我们微生物实验室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在药物的选择和实际应用过程中多了解一些微生物及药理方面的知识,可能会对临床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在痰及咽拭子的培养鉴定中,由于多种条件致病菌的存在,是否引起感染、是否需要抗菌治疗,都需要临床医生综合分析后判断,以下几点是临床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1、有些临床常用药物药敏试验中没有 例:头孢哌酮/舒巴坦为广谱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革兰氏阴性杆菌,如大肠埃希菌等。CLSI 规定其对肠杆菌科细菌的判定折点为≤15 耐药,≥21 敏感,所以我们将其加入到肠杆菌科细菌药敏谱中,但由于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球菌CLSI 没有判定折点,所以无法判定其对于葡萄球菌敏感或是耐药,也不应该加入葡萄球菌药敏试验中。 2、有些新药没有列入药敏谱 首先,新药由于刚刚推广,还没有列入CLSI 的监测范畴,没有依据加以判断。其次,药敏谱中各类各代抗生素都具有一定代表性,不能面面俱到,如喹诺酮类二代抗菌药物环丙沙星在药敏试验中敏感,那么对于三代超光谱抗生素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等临床医生可根据需要加以选择。 3、细菌的天然耐药有些菌属或菌种对某些抗菌药物天然耐药或固有耐药,该耐药性具有种属特异性。 ⑴肠球菌:对除青霉素、氨苄西林以外的所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天然耐药。 ⑵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亚胺培南(泰能)、美罗培南天然耐药。 ⑶肺炎链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天然耐药。 ⑷产气肠杆菌和阴沟肠杆菌:对头孢西丁天然耐药。 ⑸克柔念珠菌:对氟康唑天然耐药。 ⑹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天然耐药。 ⑺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莫西林/棒酸、复方新诺明、头孢 1 代、头孢2 代天然耐药。 更为特殊的是,铜绿假单胞菌对三代的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即使药敏试验敏感,在实际临床治疗中也需要超大剂量才会取得疗效,但人体对超大剂量的三代头孢不具有长时间的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有对很多药物的诱导耐药性,在初期可能没有表现出来,一旦接触某种抗生素,沉睡的基因被激活,耐药性表现出来,这种特性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尤为明显,可能在体外试验敏感,在实际治疗中却无效,所以采用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进行治疗时就要冒险,这在临床上是首先要规避的。 充分了解抗菌药物体内疗效与体外药敏试验的差异和药敏试验的局限性,意在找到一定的原因和规律性,在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之前,应先采集标本送检,再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和临床疗效调整给药方案,使临床应用抗菌药物趋向合理,减少用药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疑难危重病人的救治成功率。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绝不是一份药敏试验报告所能完全概括的,其中的临床思维和临床操作都十分复杂,要想使我们的抗生素应用更加科学、合理、有效,这需要微生物实验室和临床科室的共同努力,我们也将不断学习、更新微生物检测、试验及药理方面的知识,力争为临床科室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微生物实验报告

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检测 专业:学号:姓名: 一、实验目的 探究检测其病原菌的类型并通过一系列的观察与鉴定从而确定其病原菌的名称和性质。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基的制备、消毒和灭菌,细菌的分离与培养,细菌群体和个体形态特征的观察,细菌生化反应鉴定等技巧。从而掌握微生物实验的各种操作方法,培养对微生物实验的兴趣。 二、实验材料 器材 打火机、油性笔、酒精灯、接种环、接种针、污物盘、普通冰柜、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奥林巴斯CX21型生物显微镜、电炉、试管(带棉塞)、称量纸、药勺、牛皮纸、硫酸纸、橡皮筋、尺子、锥形瓶、高压蒸汽灭菌器、镊子、玻片、吸水纸、拭镜纸 试剂药品 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蒸馏水、脓汁标本、粪便标本、石蜡油、生理盐水、结晶紫、卢戈碘液、95%乙醇、稀释复红、葡萄糖微量发酵管(2支)、乳糖微量发酵管(2支)、青霉素抗菌素纸片、链霉素抗菌素纸片、庆大霉素抗菌素纸片、血浆、福氏志贺菌诊断血清 三、方法与步骤 1、培养基制备 干粉培养基→蒸馏水→加热溶化→分装→集中放在试管筐里→罩上硫酸纸、牛皮纸→用橡皮筋扎好→放入讲台边的灭菌桶或灭菌筐内→送到高压蒸汽灭菌室(洗刷室)→灭菌→(1)平板培养基:倾注平板10ml→琼脂完全凝固后,平板倒放→4℃冰箱保存备用。(2)斜面培养基:培养基趁热斜放→琼脂凝固以后,4℃冰箱保存备用。

→贴上标签后灭菌使用。 2、空气与人体体表细菌学检查 ①空气的细菌学检查 每组1个营养琼脂平板,选择采样地点(实验室、卫生间或任选地点)→将平板盖打开,盖朝下放置在平板旁边→平板暴露于空气中15min→平板倒扣盖上→作标记→37℃温箱培养24h→观察结果。 ②人体体表的细菌学检查 甲乙常规洗手,丙丁标准洗手。甲和乙、丙和丁共用1个平板 按规定在普通平板上接种手指上的细菌。第1格为洗手前,第2格为洗手后,第3格为消毒后,第4格空白对照。 3、细菌的分离培养 接种环烧灼灭菌→分别取脓汁标本与粪便标本点在普通平板和依红美蓝平板上,各做两份,→烧掉接种环上多余的标本→冷却后,应用分区划线分离法,将脓汁标本接种于营养琼脂平板(2份),粪便标本接种于伊红美蓝平板(2份)→接种环烧灼灭菌→将平板倒置37℃培养18~24h→观察结果。 4、细菌的群体生长特性观察和纯化培养 接种环烧灼灭菌→挑选平板上典型的四种单菌落(白色、黄色、紫黑色、粉红色)进行斜面接种纯培养→做好标记→接种环烧灼灭菌→斜面培养基置于37℃培养过夜→保存备用 5、细菌的个体形态特征的观察 ①革兰氏染色: 取洁净载玻片→用灭菌操作后的接种环取生理盐水1-2环于玻片上→挑取细菌培养物少许与盐水轻轻抹匀→待涂片干燥后在酒精灯火焰外侧快速来回2-3回合→结晶紫初染1min→水洗→卢戈碘液媒染1min→水洗→95%乙醇脱色约20s→水洗→稀释品红→复染1min→水洗→吸干,镜检。 ②肉汤接种法: 接种环烧灼灭菌→分别在斜面培养物中挑取菌苔少许→立即移入肉汤培养基管中→在接近液面的管壁上轻轻研磨→沾取少量肉汤调和→混匀→试管口通过火焰2-3次灭菌→塞好棉塞→35℃培养4~6h 6、药敏试验 接种环烧灼灭菌→分别取之前实验中得到的四种菌液在普通平板密集涂布→接种环烧灼灭菌→标记:青、链、庆→镊子火焰消毒→贴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纸片→按压→镊子消毒→倒置37℃培养18~24h→观察结果

药敏判断标准的新观点

近年来,有呼声要求重新评估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菌素类的折点,在第十五届欧洲临床微生物学与感染病大会(ECCMID)上,与会者也一致提出更改这一折点的观点,主要是因为: 1. 世界各国的折点不一致; 2. 现有的CLSI折点不能反映耐药机制; 3. 没有很好地与PK/PD相结合; 4. 与临床疗效不完全一致。 一、药敏判断标准的新观点 将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harmacokenetics-Pharmacodynamics,PK-PD)及蒙特卡洛分析法(Monte Carlo Simulation)与体外MIC值综合就能计算出肠杆菌科菌对头孢菌素类药敏折点,即PK/PD-MIC 折点。 (一)MIC值与临床结局关系 比较MIC值与ESBLs试验的关系证实,临床疗效与MIC及T>MIC有关,与是否产ESBL无关,单纯的断定有没有药效,仅仅通过检测ESBL是不是阳性,是不合理的。这一新观点,也是ECCMID提出来的。 Paterson教授收集了2001~2004年的数据,显示: 1.所有病原菌产ESBLs; 2.所有病原菌对第三、第四代头孢菌素的MIC值均≤8μg/ml(按NCCLS折点均判为敏感); 3.进一步细分MIC值并比较疗效 用头孢菌素单药治疗ESBL阳性、对头孢菌素敏感的42名菌血症病人临床结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 MIC与疗效的关系更为密切,不能仅凭ESBL阳性来决定哪些药能用,哪些药不能用。 (二)CLSI的努力 基于以上这些情况,CLSI也做出了一些努力,以使得药敏试验的结果和疗效更加一致。 NCCLS2000年公布:由于临床实践证明许多口服抗生素对中度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是有效的,所以将它们对肺炎链球菌的折点值升高了,即将敏感率升高了一个档次。例如: 从上表可以看出,1999年以前,阿莫西林加棒酸,敏感度≤1,中介度为2,耐药性≥4。但实际上,病人往往用2ug时,效果就已非常好,所以现在将它的折点提高了,≤2是敏感,4是中介度,≥8是耐药。其他的抗生素如头孢克罗、头孢呋肟脂、头孢博肟、氯碳头孢也是同样。

药敏试验实验报告

药敏试验实验报告 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AST),是指在体外测定药物抑菌或杀菌能力的试验。 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近期推荐的标准,对非苛氧菌(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非肠科杆菌、葡萄球菌属细菌、肠球菌属细菌)和苛氧菌(嗜血杆菌属细菌、淋病奈瑟菌、肺炎链球菌和其他链球菌)选择常规药敏试验的首选药物(A 组抗生素)或临床使用的主要抗生素(B组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 抗菌药对细菌性传染病的控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养殖过程中不科学的、盲目的滥用抗菌药,很多致病性细菌产生了耐药性,使得抗菌药对细菌性疾病的控制效果越来越差,不但造成药物浪费,而且还延误病情,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随着新型致病菌的不断出现,抗菌药的防治效果越来越差。并且各种致病菌对不同的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同一细菌的不同菌株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也有差异。长期以来,各种致病菌耐药性的产生使各种常用抗菌药物往往失去药效,以及不能很好的掌握药物对细菌的敏感度,所以一个正确的结果,可供临床医师选用抗菌药物的参考,并提高疗效。农业部动物检疫所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动物疫病诊疗中心总结出几套适合基层进行药敏试验的操作方法,现简单介绍如下。 分类 纸片扩散法

该法是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滤纸片贴在已接种了测试菌的琼脂表面上,纸片中的药物在琼脂中扩散,随着扩散距离的增加,抗菌药物的浓度呈对数减少,从而在纸片的周围形成浓度梯度。同时,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的菌株不能生长,而抑菌范围外的菌株则可以生长,从而在纸片的周围形成透明的抑菌圈,不同的抑菌药物的抑菌圈直径因受药物在琼脂中扩散速度的影响而可能不同,抑菌圈的大小可以反映测试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该药物对测试菌的MIC呈负相关。 稀释法 稀释法药敏试验可用于定量测试抗菌药物对某一细菌的体外活性,分为琼脂稀释法和肉汤稀释法。实验时,抗菌药物的浓度通常经过倍比(lg2)稀释,能抑制待测菌肉眼可见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成为最小抑菌浓度(MIC),一个特定抗菌药物的测试浓度范围应该包含能够检测细菌的解释性折点(敏感、中介和耐药)的浓度,同时也应该包含质控参考菌株的MIC. 2.1 琼脂稀释法首先制备含抗菌药物的琼脂稀释平板。再接种待测菌株,然后是结果判读

微生物检验报告的解读

微生物检验报告的解读 首先,准确鉴定病原菌、报告药敏试验结果,给临床选择用药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是我们微生物实验室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在药物的选择和实际应用过程中多了解一些微生物及药理方面的知识,可能会对临床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在痰及咽拭子的培养鉴定中,由于多种条件致病菌的存在,是否引起感染、是否需要抗菌治疗,都需要临床医生综合分析后判断,以下几点是临床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1、有些临床常用药物药敏试验中没有 例:头孢哌酮/舒巴坦为广谱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革兰氏 阴性杆菌,如大肠埃希菌等。CLSI规定其对肠杆菌科细菌的判定折点为≤15耐药,≥21敏感,所以我们将其加入到肠杆菌科细菌药敏谱中,但由于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球菌CLSI没有判定折点,所以无法判定其对于葡萄球菌敏感或是耐药,也不应该加入葡萄球菌药敏试验中。 2、有些新药没有列入药敏谱 首先,新药由于刚刚推广,还没有列入CLSI的监测范畴,没有依据加以判断。其次,药敏谱中各类各代抗生素都具有一定代表性,不能面面俱到,如喹诺酮类二代抗菌药物环丙沙星在药敏试验中敏感,那么对于三代超光谱抗生素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等临床医生可根据需要加以选择。 3、细菌的天然耐药 有些菌属或菌种对某些抗菌药物天然耐药或固有耐药,该耐药性具有种属特异性。 ⑴肠球菌:对除青霉素、氨苄西林以外的所有青霉素类、头孢 菌素类抗生素天然耐药。 ⑵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亚胺培南(泰能)、美罗培南天然耐药。 ⑶肺炎链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天然耐药。 ⑷产气肠杆菌和阴沟肠杆菌:对头孢西丁天然耐药。 ⑸克柔念珠菌:对氟康唑天然耐药。 ⑹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天然耐药。 ⑺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莫西林/棒酸、复 方新诺明、头孢1代、头孢2代天然耐药。 更为特殊的是,铜绿假单胞菌对三代的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即使药敏试验敏感,在实际临床治疗中也需要超大剂量才会取得疗效,但人体对超大剂量的三代头孢不具有长时间的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有对很多药物的诱导耐药性,在初期可能没有表现出来,一旦接触某种抗生素,沉睡的基因被激活,耐药性表现出来,这种特性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尤为明显,可能在体外试验敏感,在实际治疗中却无效,所以采用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进行治疗时就要冒险,这在临床上是首先要规避的。 充分了解抗菌药物体内疗效与体外药敏试验的差异和药敏试验的局限性,意在找到一定的原因和规律性,在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之前,应先采集标本送检,再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和临床疗效调整给药方案,使临床应用抗菌药物趋向合理,减少用药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疑难危重病人的救治成功率。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绝不是一份药敏试验报告所能完全概括的,其中的临床思维和临床操作都十分复杂,要想使我们的抗生素应用更加科学、合理、有效,这需要微生物实验室和临床科室的共同努力,我们也将不断学习、更新微生物检测、试验及药理方面的知识,力争为临床科室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