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毒理学论文

毒理学论文

毒理学论文
毒理学论文

环境毒理学研究进展

摘要

综述了近年来环境毒理学的研究进展,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影响及其环境行为、环境污染物及其转化物的毒性和评估方法、实验室模式生物以及环境毒理学在其他相关学科中的应用等,并且指出了环境毒理学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环境毒理学;环境污染物;环境类激素;纳米材料;持久性有机物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Researches

Abstract: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re reviewed based on the published papers and authors' studies. Content includes the impact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on organism and their environmental behavior,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and their transformation products, toxicity and evaluation methods, laboratory model organisms, the appl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in other r elated disciplines. Challenges faced by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re pointed out .

Keywords: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EDCs nanomaterials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

1 引言

毒理学是一门研究化学物质对生物体的毒性反应及其严重程度、发生频率和毒性作用机制的科学,也是对毒性作用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的科学[1]。20世纪下半叶,由于对化学物质毒性危害认识的日益深入,以及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检测技术等的发展,毒理学研究取得长足进步[2]。目前毒理学已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基础理论和实验手段的独立科学体系,并逐渐形成了诸多新的毒理学分支学科,如环境毒理学、生态毒理学和遗传毒理学等[3]。其中,环境毒理学和生态毒理学是两个比较接近又有区别的学科,并被广泛应用于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和实际应用中。本综述了环境毒理学的概念及其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其面临的挑战。

2 环境毒理学

2.1 环境毒理学(environmental toxicology)的概念

环境毒理学作为新兴的边缘学科,它和很多领域有交叉性。它运用毒理学的基本原理,又借助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和预防医学,随着环境问题的突出逐渐发展起来的。主要研究环境污染物,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生物有机体,尤其是对人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4]。

根据人体接触环境化学物的方式、条件及其后果,环境毒理学具有下列特点:研究的对象比较广泛,涉及空气、水、土壤及家用化学物品中的有毒化学物质;它不仅研究环境毒物对机体偶然的急性危害,还重点研究其低浓度、长时间反复作用下对机体产生的慢性危害,包括致突变、致癌、致畸变等对机体本身及其后代的潜在影响;它还研究环境毒物通过不同途径对人体产生的综合影响。

同时它也是为数不多的一门既是基础科学又可直接应用的学科。作为应用学科,环境毒理学一方面直接参与医药、农药和日用化工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在产品创新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环境毒理学致力于识别、评价和控制化合物对人类及其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在制订标准、法规和法律方面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可持续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和作用。近年来,随着环境科学、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环境毒理学的认识也逐渐加深。环境毒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日渐成熟,在环境污染物的健康危险度评价和管理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 环境污染物的分类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3.1 环境污染物大致可划分为三大类

(1)化学类:重金属;有机染料;农用化学品;食品中毒素、添加剂等;医用、日用污染物;目前日益受到重视的环境类激素(内分泌干扰物)可分3类[5]:外源性雌激素、外源性雄激素、拟甲状腺激素, 特别是前者的作用更引起人们的关注。它可降低精子数,减少精液量,引发生殖发育异常,促发一些与激素有关的肿瘤如睾丸癌、乳腺癌等,从而引发环境雌性化,如多氯联苯、多环芳烃、二惡英等。(2)物理类:微波辐射、放射性物质(CT、X射线、电器的电磁辐射场等)和噪声等;(3)生物类:病菌和病毒等。

3.2 环境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影响

大多数是小剂量长期暴露,污染面广,污染对健康的影响难以识别、准确的判定。产生的影响,既有急性效应(大量一次性摄入),但多数为远后效应,其中以随机性效应中的致突、致癌为主,需要大人群、长时期的、通过流行病学的观察、分析才能确认,因此技术难度大。

4 环境毒理学研究的主要进展

4.1 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影响及其环境行为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环境毒理学研究工作在诸多环境研究工作中异军突起。各研究工作的主要特征是运用毒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浓度、分布、变迁、侵入方式、接触时间以及其他作用条件对环境系统和人的影响。如水环境中的汞,被生物吸收后可在体内发生甲基化作用,无机汞转化为毒性较高的甲基汞[6、7]。三价砷可在生物体内转化为毒性较低的单甲基胂酸和二甲基胂酸[8]。当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累积超过阈值浓度时,它们将扰乱或破坏生物的正常生理功能。铬以多种价态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对人体的毒性与其价态有关。三价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六价铬容易进入细胞内后被还原为三价,同时产生五价铬中间体及多种氧自由基,故具有很强的毒性[9]。单一化学物质对不同生物毒性作用不同,但长期存在环境中的药物的复合作用是潜在的、危险的。

近年来,纳米材料(NMs)、持久性有机物(POPs)、内分泌干扰物(EDCs)等引起了较多的关注。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同时它

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潜在的影响和风险也备受关注从2003年至今,《Science》、《Nature》等重要期刊上已刊登多篇关于纳米材料毒性效应的文章。有研究表明,银纳米颗粒物可对人体肺细胞造成线粒体毒性和DNA损伤。目前对于纳米颗粒和材料的生物毒性认识还不够充分,一些结论存有疑问。关于纳米颗粒和材料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安全性评价方面的研究和相关信息还非常缺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能在大气环境中长距离迁移并能沉降回地面,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严重危害。如二噁英的污染问题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逐渐被发现和被证实,为数众多的人工合成有机化学品在流入环境后,对鱼类、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野生动物的内分泌功能产生干扰作用,导致野生动物种群雌性化和生殖繁衍衰竭等现象。Hayes等相继报道了阿特拉津(atrazine,一种世界范围内普遍使用的除草剂)在美国环保局(EPA)规定的饮用水最高含量的1/30的浓度(即10μg.L- 1 )下,并不影响非洲爪蟾和林蛙存活、生长发育速率和表型,但能使其性腺雌性化。这一结果虽颇具争议,但引起了极大的震动。《Nature》,《Science》以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等国际著名的学术期刊对此都发表了评论,指出这项研究将会影响到美国环保局对阿特拉津的重新评估。国际化学品安全论坛(IFCS)就内分泌干扰物质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也多次呼吁。2008年第20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召开良好实验室规范(GLP)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国家协调员工作组会议,专门对内分泌干扰物质试验技术指导原则进行了制定与修订。

4.2 环境污染物及其转化产物的毒性和评定方法

环境污染问题日趋复杂,不仅污染物的数量和种类在不断增加,而且交互作用形式日益多样化[10]。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及降解过程经历着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变化。在这些变化中,一部分污染物被去除,但另一些只是在形态和性质上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新的污染物,它们往往会带来更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解这些物质的毒性及作用机理,常用动物试验进行评价。包括各种毒性试验,以测定其急性、蓄积性、亚急性、亚慢性、慢性和“三致性”,以及多种有毒物质共存时的联合毒性。从剂量—反应关系中得出机体作用的相对安全限值(最大无作用水平)。关于饮用水中氯化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和卤代乙酸的问题,国内外已有大量报道[11]。Sifivedhin和Gray[12]研究了处理后污水排入水环境

后的消毒副产物生成势,并与饮用水消毒副产物进行了比较。杨立群和高泽宣[13]Ames试验证明氯化消毒副产物可呈显著阳性反应,这种体外诱变试验从基因突变的角度确证了氯化消毒副产物具有改变细胞内遗传信息的能力;氯化消毒后污水微核试验呈阳性,表明水样含有染色体断裂剂,对染色体具有致畸变作用。Jolibois B 应用SOS显色实验(Escherichia coli PQ37)和Ames试验(TA98,TA100和TA102)进行了医院污水潜在生殖毒性的评价,认为医院污水中存在有机突变物质,对水环境和水源水造成健康风险[14]。

生物芯片的发展为环境污染物的毒性检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如基因芯片可以将大量的DNA信息集成到1cm2左右的芯片上,精确地完成污染物对人类基因表达影响的分析,并对污染物进行分类与分级,筛选毒物靶标和确定毒性机理。由鼠的113种cDNA作为微阵列单元组成的基因芯片可以检验鼠肝脏被暴露到肝毒素(包括peroxisome proliferato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醋氨酚或其相应代谢物、多环芳烃、苯并(a)芘)时的基因响应。这种方法可用于有毒化合物的筛选及选定化合物代谢机理的研究。

4.3 实验室模式生物

由于人体作为研究对象的局限性,常常采用非人类的实验室模式生物进行毒理学试验。如采用哺乳类实验动物(小鼠、大鼠、兔、豚鼠、狗及猴等)、实验植物(紫露草、蚕豆(根尖)、拟南芥)及实验微生物(鼠伤寒沙门氏菌株TA98、TA100、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等)进行研究。相比单纯的化学分析手段,生物毒理学试验能够更生动、真实地反映环境化学物质的毒理效应。如Schultz研究小组建立的以四膜虫为生物模型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s)方法,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面对现代工业中成千上万种化学物质的毒性评估工作束手无策的困难。Issa等发现了食物中含有绿茶组的小鼠产生结肠癌的机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并且这种作用的发挥是通过阻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β-catenin 和它下游靶蛋白cyclin D1的表达而实现的,提示人们可以经常喝绿茶预防结肠癌的发生。Carvan等[15]运用转基因斑马鱼的某些效应元件来显示其接触了特定毒物,研制出了带有报告基因的效应元件的斑马鱼的细胞谱系。用不同的药物治疗被诱导发生乳腺癌的大鼠发现不同药物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短期作用可以预测它们对乳腺癌的预防和治疗效果。通过观察线虫体内的DNA修复过程发现人类肿瘤的发病可能与

DNA修复功能的紊乱有关。目前模式生物已被广泛应用于慢性毒性试验、环境风险评价、环境污染物生物累积效应的研究中,以识别和检测环境毒物的作用机制并评价其潜在毒性的大小。

4.4 其他相关学科中的应用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环境毒理学已在环境化学物的毒性评价、人体健康效应、环境风险评价、职业病病因和发病机理研究、环境监测、分子生物学和环境卫生标准的制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传统化学和物理监测分析方法通过直接测定环境介质中污染物含量和强度,快速得出环境是否受污染及受污染的水平。这类方法在掌握环境污染状况上有重要意义,但在了解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近期和远期影响时,则不能直接给出污染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而生物学效应恰是环境科学关切的重要问题之一。利用生物测试方法不但可以了解环境污染状况,还可以对生物实际受影响的程度和毒性作用等性质进行评价。运用毒理学的生物测试方法监测和评价环境质量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16]。国际化学安全品规划署(Inter national Program on Chemical Safety,IPCS)和美国环保局等机构已开展了复杂环境混合物生物测试的国际性协作研究,试图对样品制备方法、致突变测试方法加以标准化、提供标准物质作为参照。

5 环境毒理学面临的挑战

5.1 如何建立快速的化学毒性筛选方法和通用的评价标准

目前,世界上已有1000万种化学品问世,常用的化学品有7-8万种。据最新版《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统计,以商业目的在我国出现的现有化学物质有4.3万种[17]。现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方法远不能满足化学物快速增长的需求。人类环境的高速工业化,化学品对人类的危害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人类已知的如DDT、氟氯烃等危害只是整个情况的冰山一角。因此建立快速的化学毒性筛选方法和通用的评价标准几乎是各发达国家共同努力的目标。基因表达是一个灵敏的节点,基因芯片技术测定的基因表达可以用作新的生物指标或更准确地确定暴露毒性。特制的cDNA芯片可以确定人体及其他生物体内毒性反应的作用目标。如包含生物体内热冲击蛋白、外源物代谢酶、NDA修补酶等基因表达的芯片已可用于研究暴露于beta-NF的基因表达[18]。将来化学物质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评价可能主要依靠来源于芯片杂交的结果。

5.2 如何突破传统毒理学的限制

环境毒理学研究主要是用动物作为试验对象,但最终目的是评价有毒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传统的模式生物并不能精确地证实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效应。如何寻找生理学特性和人类相似并且可以表现人类疾病的症状的模式生物;如何外推动物种属之间的毒性问题;如何确定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在某些疾病中的作用;如何消除实验条件的误差,这些都是毒理学本身尚未解决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环境毒理学功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乔赐彬.毒理学的发展与期望[J].职业与健康,2004,20(6):1-4.

2谢斌,丁玉峰.毒理学的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07,26(16): 1186-1187. 3吴浩,袁伯俊.毒理学新技术与发展趋势[J].中国新药杂志,2009 (6):367-370. 4郭新彪.环境毒理学研究的新动向[J].毒理学杂志,2007,21(5):351-353. 5吴德昌.环境毒理学的现状及展望[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0,20(3):145-148.

6 Francesconi K A,Lenanton R C J. Mercury contamination in a semi-enlosed marine embayment:Organic and inorganic mercurycontent of biota,and actors influencing mercury levels in fish [J].Marin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1992,3(2):189-212.

7 C A.Eagles-Smith,J T.Ackerman De La Cruz S E.et al. Mercury bioaccumulation and risk to three waterbird foraging guilds is influenced by foraging ecology and breeding stage [J].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09,157(7):1993-2002.

8陈保卫,那仁满都拉,吕美玲等.砷的代谢机制、毒性和生物监测[J].化学进展,2009,21(2/3):474-482.

9郑林,周侃,翁本德等.铬与人体健康研究[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3,10(5):11-15.

10周启星.复合污染生态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

11Pavelic P. Fate of disinfection by products in groundwater during aquifer storage and recovery with reclaimed water[J].Journal of Contaminant Hydrology, 2005,77(4): 351-373.

12Sifivedhin T, Gray K A. Comparison of the disinfection by-product formation potentials between a wastewater effluent and surface waters [J]. Water Research, 2005,39( 6) : l025-1036.

13杨立群,高泽宣.用Ames和微核试验对医院污水致突变性的评价[J].环境科学,1997,18(3):88-89.

14Jolibois B, Guerbet M. Evaluation of industrial, hospital and domestic waste water enotoxicity with the Salmonella fluctuation test and the SOS chromotcst[J]. M utation Research, 2005,565(2): 151-162.

15 Carvan M J 3rd, Sonntag D M, Cmar C B, et al. Oxidative stress in zebrafish cells: Potential utility of transgenic zebrafish as a deployable sentinel for site hazard ranking [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01,74(1-3): l83-l96

16薛峰,薛念涛.环境毒理学与环境监测[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0,12(3):17-19.

17聂晶磊,周红,刁树林等.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与生态毒理学[J].毒理学杂志,2005,19(1):12-14.

18Bartosiewjcz M, Trounstitne M, Barker D, et al. 2000. Development of a toxicological gene array and quandtative assssment of this technology [J]. A rchives o f Biochemistr y and Biophysics, 376(1): 66-73.

附文参考文献

1 Francesconi K A,Lenanton R C J. Mercury contamination in a semi-enlosed marine embayment:Organic and inorganic mercurycontent of biota,and actors influencing mercury levels in fish [J].Marin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1992,3(2):189-212. Abstract:Princess Royal Harbour is a semi-enclosed marine embayment which received mercury-contaminated industrial effluent from a superphosphate plant over a 30-year period. Although the levels of mercury in the sediments were not particularly high (≤ 1·7mg kg?1), most fish taken from the harbour contained very high levels of mercury (up to 10·3 mg kg?1). The organic mercury content of biota within the harbour was related to the trophic level of the organism. The wide range in mercury levels in fish of different species was largely explained by their diets and suggested that direct uptake from water was not a significant source of mercury for these fish.

2C A.Eagles-Smith,J T.Ackerman De La Cruz S E.et al. Mercury bioaccumulation and risk to three waterbird foraging guilds is influenced by foraging ecology and breeding stage [J].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09,157(7):1993-2002.

Abstract:We evaluated mercury (Hg) in five waterbird species representing three foraging guilds in San FranciscoBay, CA. Fish-eating birds(Forster’s and Caspian terns) had the highest Hg concentrations in thier tissues,but concentrations in an

invertebrate-foraging shorebird (black-necked stilt) were also elevated. Foraging habitat was important for Hg exposure as illustrated by within-guild differences, where species more associated with marshes and salt ponds had higher concentrations than those more associated with open-bay and tidal mudflats. Importantly, Hg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with time spent in the estuary. Surf scoter concentrations tripled over six months, whereas Forster’s terns showed an up to 5-fold increase between estuary arrival and breeding. Breeding waterbirds were at elevated risk of Hg-induced reproductive impairment, particularly Fo rster’s terns, in which 48% of breeding birds were at high risk due to their Hg levels. Our result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habitat and exposure timing, in addition to trophic position, on waterbird Hg bioaccumulation and risk.

3 Pavelic P. Fate of disinfection by products in groundwater during aquifer storage and recovery with reclaimed water[J].Journal of Contaminant Hydrology, 2005,77(4): 351-373.

Abstract:Knowledge on the behaviour of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DBPs) during aquifer storage and recovery (ASR) is limited even though this can be an important consideration where recovered waters are used for potable purposes. A reclaimed water ASR trial in an anoxic aquifer in South Australia has provided some of the first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at field-scale on the fate and transport of trihalomethanes (THMs) and haloacetic acids (HAA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M half-lives varied from b 1 to 65 days, with persistence of chloroform being highest and bromoform lowest. HAA attenuation was rapid (b 1 day). Rates of THM attenuation were shown to be highly dependent on the geochemical environment as evidenced by the 2–5 fold reduction in half-lives at the ASR well which became methanogenic during the storage phase of the trial, as compared to an observation well situated 4 m away, which remained nitrate-reducing. These findings agree with previous laboratory-based studies which also show persistence declining with increased bromination of THMs and reducing redox conditions.

Modelling suggests that the chlorinated injectant has sufficient residual chlorine

and natural organic matter for substantial increases in THMs to occur within the aquifer, however this is masked in some of the field observations due to concurrent attenuation, particularly for the more rapidly attenuated brominated compounds. The model is based on data taken from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s and may not be representative for ASR since bromide and ammonia concentrations in the injectedwater and the possible role of organic carbon in the aquifer were not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During the storage phase DBP formation potentials were reduced as a result of the removal of precursor material despite an increase in the THM formation potential per unit weight of total organic carbon.This suggests that 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s with respect to THMs and HAAs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ASR in anoxic aquifers.

4 Sifivedhin T, Gray K A. Comparison of the disinfection by-product formation potentials between a wastewater effluent and surface waters [J]. Water Research, 2005,39( 6) : l025-1036.

Abstract:Unmodified zeolite surfaces show no affinity for anions, due to the fact that zeolites are negatively charged. Thus, adsorption of anions by zeolites has not been given much attention. In this work, after modification of clinoptilolite by different cations, the mineral was found to adsorb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the divalent anion chromate. Chromate adsorption was proportional to the K sp of the chromate precipitate and the amount of the exchangeable cation. The amount of chromate adsorbed was maximized when the Pb-exchanged form was used. Chromate desorption in deionized water indicated that between 2.50% and 18.60% of the adsorbed chromate was released depending upon the exchangeable cation. Some of the exchanged forms are candidate materials for adsorption and immobilization of chromate.

5 Jolibois B, Guerbet M. Evaluation of industrial, hospital and domestic waste water enotoxicity with the Salmonella fluctuation test and the SOS chromotcst[J]. M utation Research, 2005,565(2): 151-162.

Abstract:An evaluation of the genotoxic potential of different wastewaters collected in the Rouen area was performed with the SOS chromotest (on Escherichia coli PQ37) and the Salmonella fluctuation test on Salmonella typhimurium strains TA98, TA100 and TA102 with or without metabolic activation. The samples were taken during two 1-week periods, one in January and one in April 2003. Six sites were selected for wastewater sampling in order to allow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an area of mixed discharge (industrial,hospital and domestic) and an area of primarily domestic discharge.

Out of a total of 71 daytime samples tested, 46 (65%) were positive in at least one assay: 22 samples out of 33 in January (67%), and 24 samples out of 38 in April (63%). The two genotoxicity tests have different sensitivities. Indeed, the Salmonella fluctuation test allowed the detection of 56% of the samples as genotoxic in January (18 out of 33), and 63% in April (24 out of 38) while the SOS chromotest allowed the detection of 18% of the samples as genotoxic, whatever the sampling period. The samples collected in domestic wastewater are at least as genotoxic as the samples collected in mixed wastewater. The possible source of the detected genotoxicity (industrial, hospital or domestic) is discussed.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the different types of wastewaters present a genotoxic risk. Additional studies should be undertaken in the analytical field in order to try to identify and quantify the compounds responsible for the genotoxicity. This difficult task will be necessary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sources of toxicants and thus to take preventive and/or curative measures to limit the toxicity of the wastewater.

6 Carvan M J 3rd, Sonntag D M, Cmar C B, et al. Oxidative stress in zebrafish cells: Potential utility of transgenic zebrafish as a deployable sentinel for site hazard ranking [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01,74(1-3): l83-l96

Abstract:In order to quickly assess potential environmental hazards of forwardly deployed military bases, we have focussed our efforts on biochemical and molecular changes in vertebrate cells following exposure to aqueous soil extracts. To this end, we are designing a series of deployable transgenic fish. Fish exhibit many of the same

general defenses against toxic chemicals as do mammals, including enzyme induction, and the generation of oxidative stress. In response to many foreign compounds that generate oxidative stress, the transcription of certain protective genes is induced via specific DNA motifs called electrophile response elements (EPREs). We have made a plasmid construct containing a single murine EPRE fused to a minimal promoter and the cDNA encoding firefly luciferase (EPRE-LUC). In this paper, we have shown that the treatment of zebrafish cell line ZEM2S with a variety of chemicals known to induce EPRE-dependent transcription in cultured mammalian cells, results in

dose-dependent induction of the transiently-transfected EPRE-LUC reporter construct. Compounds tested include aromatic hydrocarbons, heavy metals, and organophosphates. We observed similar dose-dependent responses when we treated ZEM2S and human cells in vitro with identical aqueous extracts of soil from hazardous waste sites. This suggests that the mechanism by which these compounds activate transcription is well conserved between mammals and zebrafish, and that transgenic zebrafish lines containing EPRE-driven reporter constructs might be useful as sentinels for the early detection of oxidative stress-inducing chemicals.

7 Bartosiewjcz M, Trounstitne M, Barker D, et al. 2000. Development of a toxicological gene array and quandtative assssment of this technology [J]. A rchives o f Biochemistr y and Biophysics, 376(1): 66-73.

Abstract:High-density arrays of DNA bound to solid substrates offer a powerful approach to identifying changes in gene expression in response to toxicants. While DNA arrays have been used to explore qualitative changes in gene regulation, less attention has focused on the quantitative aspects of this technology. Arrays containing expressed sequence tags for xenobiotic metabolizing enzymes, proteins associated with glutathione regulation, DNA repair enzymes, heat shock proteins, and housekeeping genes were used to examine gene expression in response to

β-naphthoflavone (β-NF). Upregulation of cytochrome P4501a1 (Cyp1a1) and 1a2 in mouse liver was maximal 8 h after β-NF administration. Significant upregulation of Cyp1a2 was noted at β-NF doses as low as 0.62 and 1.2 mg/kg when gene expression

was measured by microarray or Northern blotting, respectively. Maximal Cyp1a2 induction is 5-fold by Northern analysis and 10-fold by microarray. Induction of

Cyp1a1 was 15- and 20-fold by Northern and microarray analysis, respectively.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for spot to spot and slide to slide comparisons was <15%; this variability was smaller than interanimal variability (18–60%). Comparison of mRNA expression in control animals indicated that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labeling/detection associated with Cy3/Cy5 dyes; accordingly, experiments must include methods for establishing baseline signals for all genes. We conclude that the dynamic range and sensitivity of DNA microarrays on glass slides is comparable to Northern blotting analysis and that variability of the data introduced during spotting and hybridization is less than the interanimal variability.

生态毒理学论文

大气生态毒理学Atmosphere ecological toxicology 2013年10月24日

摘要 生态毒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本文集中阐述了生态毒理学的发展历史、定义、基本原理和研究内容,并侧重介绍了大气生态毒理学。大气环境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无论是对植物、昆虫还是我们人类本身,大气污染问题带来的各种问题都不容忽视。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影响有三个途径:食用被大气污染的食物或水体,皮肤与污染空气接触,污染气体进入人的呼吸系统。大气污染对人体最大最直接的伤害表现为对人体呼吸系统的损害并增加各类疾病患病的风险。 关键词:生态毒理学,大气污染,呼吸系统疾病,解决措施

1 绪论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科学技术日益进步,人类对地球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导致众多环境问题的出现,气候变暖,生态破坏,以及土地、水和大气污染等利用越来越导致众多环境问题的出现,气候变暖,生态破坏,以及土地、水和大气污染等。二十年前,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产生了一门新兴学科,那就是生态毒理学。生态毒理学用多学科理论包括生理、生态、化学、医学、毒理学和数学等来解释自然界中污染物的暴露风险。因此,生态毒理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环境基准推导和标准制定以及污染防治中应用性很强的工具,已成为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最有生命力的新兴学科之一。 1.1生态毒理学发展历史 20世纪90年代以前(是生态毒理学的奠基和初创期):1969年法国科学家Rene Truhaut 首次提出“生态毒理学”概念。1972年“生态毒理和环境安全学会”在欧洲成立,成员包括欧洲、远东和北美等国。1972-1985年在日本、德国、法国、奥地利、丹麦和意大利举行了一系列与生态毒理学相关的学术研讨会。1979年北美成立了“环境毒理和化学学会”。10年后在欧洲有了分支学会。1988年在丹麦的哥本哈根举行了第1届欧洲生态毒理学学术研讨会,并一直延续至今。1989年“生态毒理和环境安全学会”在都柏林举行了首次单独以“生态毒理学”为主题的国际会议。 20世纪90年代以来(是生态毒理学高速发展时期):1990年以来,生态毒理学研究重点集中于:微量毒物的长期效应、生态系统健康和生态风险评价三个方向。1992年英、美部分科学家首次提出“分子生态学”概念,将生态学研究基础从宏观拓展到微观。1995年中国毒理学会成立生态毒理专业委员会并召开了第1届全国性学术研讨会。1997年在法国召开了第1届欧洲分子毒理学大会。1998年在我国召开了有关的国际生态毒理学专题研讨会。2002年生态毒理专业委员会召开第2届全国生态毒理学研讨会。1992年De Kiruijf将生态毒理学定义为用多学科理论(生理、生态、化学和毒理学)解释自然界中污染物的作用过程和暴露风险。它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污染防治中应用性强的一种工具,用于支持环境政策、法律、标准和污染控制。 生态毒理学是研究外源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体和环境生态系统的损害效应及其机理,以及预防、救治或改善措施的综合性学科,是环境基准研究和环境标准制定与修订的基础,是实施污染控制的工具。因此,它实际上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技术支撑。几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工学,环境类,专业代码 081001) 一、培养目标 秉承学校“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办学宗旨,根据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良好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较强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系统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具备扎实的环境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备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开发与工程设计、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以及环境监测与评价等综合专业技能,能在相关行业或部门从事环境污染控制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及运营管理、环境管理和环境评价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二、毕业要求 (1)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 (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环境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能够设计针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环境污染控制工程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环境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环境污染控制工程实验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能够针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现代环境检测技术、资源、现代环境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环境工程实践和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自身在从事环境工程专业相关工作所应承担的责任; (7)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环境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环境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环境毒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毒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60378 课程名称:环境毒理学 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时:36 学分:2 适用对象: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先修课程: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生态学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环境毒理学是运用物理学、化学、医学和生命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各种环境因素,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生物有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是研究和理解环境与健康、与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等重要问题的工具和手段。本课程主要介绍环境毒理学基础理论,首先对环境化学污染物的生物吸收、体内分布、代谢转化及排泄进行讲解。继之讲述环境化学污染物的一般毒性、特殊毒性(致癌变、致畸变及致突变作用)的基本理论及其评价方法,然后介绍环境化学物对人群健康危险度和安全的评价理论和技术。最后简单介绍环境主要污染因素的毒性作用。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环境毒理学》是环境工程本科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了解和掌握环境毒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认识环境问题的实质并懂得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 2.了解环境毒理学的研究任务 3.了解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内容 4.了解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概论;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内容;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3.问题与应用 环境毒理学有哪些主要研究方法 (三)课后练习 什么叫环境毒理学? 阐述环境毒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教师讲授 第二章环境化学物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环境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2.了解化学物的吸收、分布与贮存、排泄等过程 3.了解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 4. 了解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物转运 1.主要内容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环境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吸收;分布与贮存; 化学物的排泄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3.问题与应用 环境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第二节生物转化 1.主要内容 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氧化、还原、水解、结合 3.问题与应用 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

药物毒理学课程论文

本科生课程论文封面(2014至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名称:药物毒理学 学生姓名: 学号: 年级:2012级药物制剂 任课教师: 陈惠杰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柴胡皂苷对肝脏的药理毒理作用研究进展 [摘要]介绍柴胡皂苷对肝脏功效与肝毒性的最新研究进展,为相关研究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对柴胡皂苷近5~10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21篇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纳。研究认为柴胡皂苷是柴胡发挥疏肝解郁功效的主要物质基础,临床应用和现代研究过程中亦逐渐认识到柴胡皂苷具有肝脏毒性,其肝损伤机制与途径主要与多途径的氧化应激损伤有关。柴胡的毒性研究及毒性物质的安全控制需在其功效表达和功效物质分离与控制过程中进行,才能提出切合柴胡临床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预警方案和旱期诊疗措施,保证其临床用药安全,科学应对国内外有关柴胡毒性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柴胡皂苷,肝脏,抗肝损伤,抗肝纤维化,肝毒性 前言:柴胡皂苷( saikosaponins, SS)是/)\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和狭叶柴胡B..scoaoner沙lium W illd.的十燥根中获得的一类成分,是柴胡的主要化学和生物活性成分[1]。关于SS的化学成分研究已经较为深入,至今为止,共研究了该属20多种柴胡,从柴胡属植物已分离出90多种皂苷类成分,发现了30多种新化合物。近10年分离鉴定的皂苷为43个,文献报道较多的是SSa,SSb,SSc,SSd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SS具有解热、镇静、抗炎、免疫调节、抗病毒、抗肝纤维化、抗肿瘤等药理活性[2],一般认为SSa和SSd为其主要活性成分,而尤以SSd的药理活性最强曰。目前,国内外学者把ss应用于肾病、肝纤维化、肿瘤等疾病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但以保肝作用效果最佳,这也与传统中医记载柴胡疏肝解郁功效一致。虽然历代木草未将柴胡列为有毒之品,但在历史漫长的应用过程中,一些医家逐渐认识到柴胡亦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尤以叶天士在《幼科要略》中提到的“柴胡劫肝阴”为后世所重视。目前国内外关于柴胡毒副作用报道口益增多,尤其是日本大规模的柴胡中毒事件报道,引起了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近5年来关于柴胡以及SS的肝毒性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也进行了一系列肝毒性“定性、定位、定量”的实验研究。那么SS 的保肝作用与肝毒性究竟是柴胡发挥“疏肝解郁”功效过程中不同的“剂量与效应”关系表达,还是各自的“药效物质基础”与“毒性物质基础”有所不同所产生的不同的生物效应,这些问题对于将来临床合理、安全应用柴胡、柴胡制剂乃至含柴胡的复方,尤其是能否“安全、有效、可控”研发SS的相关创新性药物至关重要。木文就SS近5~10年来的保肝作用与肝毒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功效和毒性导向下的化学成分分离、控制和功效与毒性成分的“量-效关系”和“量-毒关系”研究以及SS的旱期ADMET的过程研究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 1对肝脏的药理作用 柴胡功善疏肝解郁,升举清气,历代医家常以其治肝郁气滞等症,临床疗效显著。现代药理研究发现SS保肝作用的特点为:①降低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对肝细胞坏死具有保护作用,同时还促进肝细胞再生,②刺激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使内原性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③降低细胞色素C还原酶的活性,使得脱氢酶活性下降,激素样副作用降低,④使巨噬细胞活化,促进抗体、干扰素产生,增强NK细胞和LA K细胞活性,调节免疫,⑤促进蛋白合成,增加肝糖原,降低过氧化脂质,促进肝细胞再生。近年来,在研究柴胡皂苷对肝脏的药理作用方面,主要进展为发现其具有对抗多种因素导致的肝损伤和肝纤维化。 1. 1抗肝损伤SS对CCI4氛基半乳糖、脂多糖及卡介苗致小鼠慢性肝损伤均有显著的修复保护作用,其有效成分是SS单体Ⅲ,VI和XIII[4]。周世文等发现SS对CCI4实验性肝损伤小鼠有保护和促进肝内脂质代谢的作用,使肝内过氧化脂质含量降低,A LT和TG含量降低,而GSH含量升高,提示SS通过减少氧及其他自由基对肝脏损伤和提高细胞色素P450等其他毒物结合酶系统,加强肝脏对毒物代谢而发挥保肝作用[2]。近年来,用SS治疗CCI4所致

环境工程方向

研究方向简介: 水环境恢复工程 以水环境恢复为目标,综合考虑水量、水质、城市区域水的良性循环、节水技术、城市污水综合利用与资源化和科学化管理等因素对水环境恢复的影响,研究水环境恢复工程的理论与技术。研究领域包括:城市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和超深度处理与技术、城市污水综合利用与资源化、城市区域水循环生态特征、饮用水除铁除锰理论与技术、城市区域水良性循环系统科学化管理与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等。 水污染研究与控制工程 本研究方向是围绕着城市污水与工业废水处理理论、控制与应用展开的。其中主要以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理论、控制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为主,包括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污水处理的新工艺与新技术、活性污泥法污泥膨胀的防止与控制、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智能控制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水环境与污水处理的地理信息系统等。 主要特色是以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系统为核心研究内容,紧跟本领域的世界前沿研究方向,并密切结合我国实际,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近年来,主要开展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控制理论与应用,特别是活性污泥法非稳定条件下的最优控制、模糊控制及其他智能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环境毒理学与预防工程 环境毒理学与预防工程的研究方向包括:1、环境污染物构效关系研究、环境污染物及其代谢产物与生物大分子作用的理论与实验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将上述研究所得到的理论成果应用于环境污染的防治、高效低毒抗癌药、抗爱滋病药物、防癌剂或其它低毒无污染化学品的设计与合成、仿生催化剂的研制与绿色化学生产工艺过程的开发等过程中。2、环境病毒学与相应疾病的防治研究,尤其是涉及病毒作用的各类疾病,包括肝炎、爱滋病、癌症等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的病毒学、病理学、早期诊断与预防方法、药物治疗与药理学方面的研究等。 催化技术与污染控制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有机物在较低温度下迅速氧化成CO2和H2O,有害气体迅速转化为无害的物质,这种方法具有净化效率高,工作温度低,能耗少,操作简便和安全性好等特点,已成为控制气态化学物质污染的主要手段之一。30年来形成了以下五个研究内容:1.汽车尾气的催化净化;2.二氧化碳激光器工作气体的催化净化;3.氮氧化物的选择催化还原;4.燃料电池用催化剂;5.基于催化原理的化学传感器。 水环境工程与系统优化 本方向围绕水环境工程与城市给排水系统优化、管理、模拟和防灾等几个很有发展前途的研究领域开展研究工作。用生态学理论进行水环境工程理论研究,将计算数学、计算机技术与

毒理学论文

摘要: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真菌毒素,黄曲霉菌是空气和土壤中存在的非常普遍的微生物,世界范围内的绝大多数食品原料和制成品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给人类及动物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本文从黄曲霉毒素的分类、发现、污染、毒理学试验评价、毒理作用、预防和去除等方面来描述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发现和污染、毒理学试验评价、作用机理、防治和去除

1、概述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食品安全面临的形式越来越严峻。4年前震惊国内外乳业界的“三聚氰胺”事件刚平,前不久蒙牛牛奶被检测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M 1 超标,又一次将乳品的污染话题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同时,消费者对黄曲霉毒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是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寄生曲霉(Aspergillus parasiticus)产生的一组化学结构类似的二呋喃香豆素衍生化合物。从结构上看,各种黄曲霉毒素彼此十分相似,均为含C、H、O三种元素的二氢呋喃氧杂萘邻酮(Coumarin,又 叫香豆素)。目前已分离鉴定出18种,主要是黄曲霉毒素B 1、B 2 、G 1 、G 2 以及由B 1 和B 2 在体 内经过羟化而衍生成的代谢产物M 1、M 2 等。 根据在紫外光下发出的荧光颜色的不同,将黄曲霉毒素分为发蓝色荧光的B族和发绿 色荧光的G族。其中B 1、B 2 、G 1 、G 2 、M 1 和M 2 有很强的毒性,而B 1 的毒性和致癌性都最强, M 1、G 1 次之,B 2 、G 2 、M 2 稍弱。M 1 是黄曲霉毒素B 1 在体内经过羟化而衍生成的代谢产物,M 1 和M 2 主要存在于牛奶中。 黄曲霉毒素难溶于水、己烷、石油醚,可溶于甲醇、乙醇、氯仿、丙酮、二甲基甲酰胺等溶液中。黄曲霉毒素是迄今为止已发现的各种真菌毒素中最稳定的一种。结晶的黄曲 霉毒素B 1 非常稳定,高温(200℃)、紫外线照射都不能使之破坏,将其加热到268-269℃时,才开始分解。所以,一般的烹饪处理温度是不能使黄曲霉毒素分解的。 2、黄曲霉毒素的发现 1960年,英国发生了10万只雏火鸡突然死亡的事件,当时由于未能查明病因,就把这种疾病称为“火鸡X病”。后来又在其他动物和鱼类中也发现患有类似症状的疾病。经过解剖后发现,肉眼可见肝脏已严重坏死。病理检查时发现肝实质细胞退行性变,胆管上皮细胞异常增生。现已证明这种疾病是由于火鸡食用了发霉的花生饼造成其肝坏死和中毒死亡。1961年,科学家从这种花生饼粉中培养分离出了一株霉菌,经鉴定是黄曲霉。正是这种黄曲霉产生的一种毒素造成火鸡的大量迅速死亡。此毒素被命名为黄曲霉毒素。 3、黄曲霉毒素的污染 世界范围内,众多研究人员对许多农作物进行了黄曲霉毒素的检测,黄曲霉毒素的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相当广泛,除了大家较为熟悉的玉米、花生、牛乳及其制品外,水稻、棉籽、油菜籽、开心果、坚果、南瓜子、葵花籽、核桃仁、枣、薯类、调味品以及中草药等均有因储藏不当而受到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报道。其中仍以玉米、花生及混合饲料的污染最为严重。其中玉米的阳性检出率为3.2%~94%,黄曲霉毒素含量为0.18~12.mg/kg;花生的阳性检出率为6.2%~97.5%,黄曲霉毒素含量为3.3~10mg/kg。我国南方地区、印度、美

毒理学论文

水体重金属污染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环境毒理学》课程论文 水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自然资源之一,又是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球物质生物化学循环的储库。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进入水体环境中的污染物越来越多,这些污染物给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许多问题。多年来人们非常关注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因为其宏观破坏性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而水体重金属污染问题人们重视程度相对不够,近年研究证明甲基汞是水俣病致病因,镉是骨痛病致病因。同时随着采矿、冶炼、化工、电镀、电子、制革等行业的发展,以及民用固体废弃物不合理填埋和堆放,重金属污染物事故性排放以及大量化肥、农药的施用,使得各种重金属污染物进入水体。重金属污染物难以治理,它们在水体中具有相当高的稳定性和难降解性,在水体中积累到一定的限度就会对水体、水生植物及水生动物系统产生严重危害,并可通过食物链而在水产品体内累积,最终作为食品进入人体,影响人的健康,因此水体重金属污染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的重金属绝大多数来自于工矿企业所排放的废水,采矿、冶金、化工、电镀等多种工业行业的生产废水都含有重金属,排放到水体引起水质的污染,进入水体的重金属还会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诸如氧化、还原、沉淀与溶解、吸附与解析、络合作用以及生物甲基化等,这主要取决于重金属的性质和水体的理化指标。还有一部分就是城市道路上的机动车尾气污染,对人体健康构成典型危害的是铅污染。进人大气、水体和土壤的重金属均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3种途径侵入人体,进入体内的重金属借助体内某些有机成分可结合成金属络合物或金属螯合物,对人体的各个发育阶段都会产生影响,尤其对母婴的毒害更为明显。机体内可以同重金属发生反应的物质不少,如蛋白质(氨基酸)、核酸等;儿茶酚胺、维生素、激素等微量活性物质和含氧脂肪酸、磷酸等也能与重金属发生作用,使上述物质丧失或改变了原来的生化功能而引起病变。许多重金属离子可因微生物甲基化作用而生成相应的甲基化合物,此类化合物多属毒性很强的挥发性物质,极易通过呼吸道进人人体,其中具有重要病理学意义的,当首推甲基汞化合物。另有一些重金属离子通过口腔、皮肤进入体内后,与人体某些酶的活性中心巯基(一SH)有着特别强的亲和力,金属离子极易取代巯基上的氢,从而使酶丧失其生物活性,即重金属的致害作用就在于使生物酶失去活性。还有一些重金属离子可以通过与酶的非活性部位相结合,从而改变活性部位的构象,或与起辅酶作用的金属离子置换,同样能使生物酶的活性减弱甚至丧失。 汞是金属中毒性较高的元素之一。以汞为原料的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汞废水、废气和废渣对环境的汞污染非常严重,此外煤及石油燃烧释放出来的汞,含汞农药的广泛运用造成对大气和土壤的污染。目前由于人类活动向大气、水体和土壤中排放的总汞量,每年已超过2万吨。汞的致毒主要存在于三种形态:1)金属汞:常以蒸气态污染大气,可通过呼吸道进人人体。职业性长期吸人汞蒸气可引起慢性汞中毒,其主要表现出体力减退、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2)无机汞化合物:在短期内摄人大量无机汞盐或误食含汞物质,可引起急性汞中毒;3)有机汞化合物:分为苯基汞和烷氧基汞。甲基汞属于高神经毒物质。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其慢性中毒症状出现的顿序一般为感觉障碍、运动失调、语言障碍、视野缩小、听力障碍等。 铅污染来源广泛,主要来自汽车废气和冶炼、制造以及使用铅制品的工矿企业。1909年日本东京因汽车尾气污染空气引起居民慢性铅中毒,该事件发生后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环境铅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明令禁止或限制在汽油中加入四乙基铅。铅的毒理作用主要有:1)急性中毒:意外摄大量铅时可发生急性中毒。如含铅餐具将大量铅溶出进入食物时,食入后可引起中毒。服用过量的含铅药物同样可引起中毒;2)慢性中毒:对于血液系统,铅能抑制血液中氨基乙酚丙酸脱氢酶和血红素合成酶,血红素合成受到抑制而出现贫血,面色苍白

毒理学论文

耳毒性药物你知道多少 药物可以治疗疾病,但药物也具有一定的毒性。我国七岁以下的耳聋儿童中,超过30%是由药物毒副作用导致的耳聋。这对儿童的生活和人生伤害非常大。这也是一些不注意的耳毒性药物所造成的无法挽回的后果。 耳毒性药物是指那些有可能造成内耳结构性损伤的药物,这种损伤将会导致临时或者永久的听力缺失,也会加重已存的感音性听觉缺失。迄今已知的耳毒性药物有近百种,但主要分为抗生素类,抗肿瘤药物,利尿药,抗疟药奎宁,水杨酸类药。此外,抗霉菌的药物可以引起严重的耳蜗毛细胞损伤。 2002年11月25号,怀孕已满十个月的刘静住进了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11月29日,医生为刘静做了剖腹产手术。女儿刘淇畅降生了,可是孩子还没出产房,却又被马上送入了儿科病房。医生说孩子得的是吸入性肺炎,是新生儿的易发病,只要消炎治疗,不会有危险。9天后,小淇畅病情好转,出院回家了。可是4天后,小淇畅又出现呼吸急促的现象,于是再次到临沂市人民医院小儿科住院治疗。不久,只有13天大的小淇畅被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 原来小淇畅的肺炎没有治好,而且又并发心衰。为了救治孩子,临沂市人民医院除了继续使用抗生素治疗肺炎外还使用了治疗心衰的药物。两周后小淇畅终于痊愈了,出院后小淇畅再也没有生过大病,全家人为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感到欣慰。 可是随着孩子长大,姥姥发现自己的外孙女和别的孩子有不

一样。刘静的母亲说:这个也拍手叫她看,那个也拍手叫她看,她就是不看,不回头,声音最大的时候她就看看。孩子对声音没反应。怀着一种担心,刘静带着孩子去临沂市妇幼保健院做了检查。 医生告诉刘静,小淇畅是听神经受损,属于药毒性耳聋。果然,在小淇畅住院治疗时的用药单上,刘静发现了导致耳聋的药物庆大霉素和速尿,原来,在住院期间,临沂市人民医院进行了两次庆大霉素雾化治疗,更严重的是,在12月12号到14号的三天时间里,医院给小淇畅注射了七次速尿。 庆大霉素、速尿等药物对儿童的听力有很大损害,特别是对于婴幼儿来说,用了此类药物,后果不堪设想。 作为母亲,刘静无论如何也不相信女儿的听力就这样失去了。为了给女儿治病,她几乎跑遍了山东省内所有的大医院。小淇畅的听力损失达到了80分贝。要听到声音就必须依靠助听器或人工耳蜗。两年后,小淇畅三岁了,她终于戴上了助听器。由于助听器配戴得比较晚,小淇畅一直听不到声音,她错过了儿童语言发育的最佳时期。如今,小淇畅已经4岁了,但开口说话还是很吃力。 在孩子失去听力的这些年里,刘静一边照顾小淇畅,一边和当初给孩子用药的临沂市人民医院打官司。2005年9月,经过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协调,小淇畅最终获得了15万元人民币的听力伤残赔偿。拿到赔偿后,刘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小淇畅买了一个最好的助听器,可是再好的助听器也代替不了女儿的听力。 人们都知道用药治病,却很少有人注意到药物的另一面,往往是

生活中的毒理学

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 在这个世界上,人类生活处处受着环境的影响,其中主要有三大因素:1.物理因素;2.化学因素;3.生物因素。又被细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等。 其中物理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而化学因素,指的是生活使用的化学药品对人体的影响,也有的是农药之类进入水中,对人类进行的二次污染,化学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很多化学药品对人体的影响也是极大,特别是那些剧毒,或者严重污染环境的药品,对我们人体的健康影响极大。 跟我们关系最密切的还是生物因素,比如微生物。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不管我们生活的周围环境,还是我们体内都有大量微生物的存在,微生物不光分布广,而且种类繁多,数目庞大,让我们无法想象。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微生物打交道,所以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实际上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两个方面:有对人类有益的一面,也有对人类有害的一面。以及食物。还有最近流行的转基因技术产生的新物种对人体的影响,生物技术在医疗保健、环保及食品领域的应用,对改善人类的医疗与生存环境、提高疾病预防、诊断及治疗技术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还有赵霖教授发表了题为《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的主题报告中,他明确提出吃什么和怎么吃关系着民族的命运,这说明食物是最突出的生物影响。 空气污染概述(参考文献《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大气是由一定比例的氮、氧、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固体杂质微粒组成的混和物.就干洁空气而言,按体积计算,在标准状态下,氮气占%,氧气占%,氩气占%,二氧化碳占%,而其他气体的体积则是微乎其微的.各种自然变化往往会引起大气成分的变化.例如,火山爆发时有大量的粉尘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喷射到大气中,造成火山喷发地区烟雾弥漫,毒气熏人;雷电等自然原因引起的森林大面积火灾也会增加二氧化碳和烟粒的含量等等.一般来说,这种自然变化是局部的,短时间的.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向大气中持续排放的物质数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复杂,引起大气成分发生急剧的变化.当大气正常成分之外的物质达到对人类健康、动植物生长以及气象气候产生危害的时候,我们就说大气受了污染. 2、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人需要呼吸空气以维持生命.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约2万多次,吸入空气达15~20立方米.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气对人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粘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 比如,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发生的煤烟雾事件死亡4000人.人们把这个灾难的烟雾称为"杀人的烟雾".据分析,这是因为那几天伦敦无风有雾,工厂烟囱和居民取暖排出的废气烟尘弥漫在伦敦市区经久不散,烟尘最高浓度达毫克/米3,二氧化硫的日平均浓度竟达到毫升/米3.二氧化硫经过某种化学反应,生成硫酸液沫附着在烟尘上或凝聚在雾滴上,随呼吸进入器官,使人发病或加速慢性病患者的死亡. 3、空气污染物的种类

生态毒理学题目整理

《生态毒理学》试题整理 一、名词解释: 生态毒理学: 毒物: 一次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半数致死剂量: 毒物兴奋效应: 水体富营养化: 生物放大: 生物转化: 诱变剂: 生长余力: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代谢抗性: 靶标抗性: 多样性指数: 模拟微系统试验: PFU法: 生态风险: 生态风险评估: 生态受体: 风险商值: 二、判断题: 1.Ecotoxicology是由Rachel Carson于1969年首先提出并使用这个词.() 2.二次污染物的危害程度一般比一次污染物轻。() 3.进入动物体内的外源化合物在分布过程中主要与脂蛋白结合。() 4.呼吸道是动物吸收污染物质最主要的途径。() 5.易化扩散需要消耗代谢能量。() 6.生物迁移是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的最重要的形式。() 7.排泄是生物转运的最后一个环节。() 8.水溶性外源化合物可不经过生物转化直接排出体外。() 9.进入机体的极性物质可以不经Ⅰ相反应而直接发生Ⅱ相反应。() 10.在生物转化中,大多数外源化合物代谢产物的毒性低于母体化合物。( ) 11.所有外源化合物经过生物转化后,其生物活性都会减弱或消失。 ( ) 12.有机磷农药通过抑制乙酰胆碱脂酶而产生毒理学效应。() 13.经酶催化而形成自由基是大多数外源化合物形成自由基的方式。() 14.重金属镉离子可引起钙稳态失调。() 15.缺失、重复与易位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倒位发生在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16.由于排除毒物需要消耗能量,接触毒物总是引起生物呼吸率的降低。() 17.在器官形成期易于发生胚胎致畸,也可导致胚胎死亡。() 18.“反应停”事件是毒物胚胎致畸的一个典型事件。()

环境毒理学论文

环境毒理学,是环境科学和毒理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从医学及生物学的角度,利用毒理学方法研究环境中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环境污染物质对机体可能发生的生物效应,作用机理及早期损害的检测指标,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利用毒理学方法研究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机理的学科。是环境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通过动物实验来研究环境污染物的毒作用。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作用一般具有下列特点:接触剂量较小;长时间内反复接触甚至终生接触;多种环境污染物同时作用于机体;接触的人群既有青少年和成年人,又有老幼病弱,易感性差异极大。 环境毒理学主要通过动物实验来研究环境污染物的毒作用。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作用一般有接触剂量较小;长时间内反复接触甚至终生接触;多种环境污染物同时作用于机体;接触的人群既有青少年和成年人,又有老幼病弱,易感性差异极大等特点。 环境毒理学的任务主要有三项:研究环境污染物及其在环境中的降解和转化产物,对机体造成的损害和作用机理;探索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损害的早期观察指标,即用最灵敏的探测手段,找出环境污染物作用于机体后最初出现的生物学变化;定量评定有毒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影响,确定其剂量与效应或剂量一反应关系,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提供依据。 环境毒理学主要研究环境污染物及其在环境中的降解和

转化产物在动植物体内的吸收、分布、排泄等生物转运过程,和代谢转化等生物转化过程,阐明环境污染物对人体毒作用的发生、发展和消除的各种条件和机理。 ①研究环境污染物及其在环境中的降解和转化产物对机体造成的损害和作用机理; ②探索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损害的早期观察指标,即用最灵敏的探测手段,找出环境污染物作用于机体后最初出现的生物学变化,以便及早发现并设法排除; ③定量评定有毒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影响,确定其剂量与效应或剂量-反应关系,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提供依据。 研究环境污染物及其在环境中的降解和转化产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排泄等生物转运过程和代谢转化等生物转化过程,阐明环境污染物对人体毒作用的发生、发展和消除的各种条件和机理。 环境污染物对机体毒作用的评定,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动物实验方法进行的: 急性毒性试验 其目的是探明环境污染物与机体作短时间接触后所引起的损害作用,找出污染物的作用途径、剂量与效应的关系,并为进行各种动物实验提供设计依据。一般用半数致死量 (LD50)、半数致死浓度(LC50)或半数有效量(ED50)来表示急性毒作用的程度。 亚急性毒性试验

考研《环境毒理学》简答题知识点总结手写版-环境工程考研适用

第一章 1简述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以及方法p241-08j1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环境污染物,环境污染物主要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化学性污染物以及一些环境物理因素如噪声、射频电磁辐射、电离辐射等。 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点:1、研究环境污染物及其在环境中的降解和转化产物对集体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包括吸收、分布、排泄等生物转运过程和代谢转化等生物转化过程2、环境污染物的毒性评定方法,即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一般毒性试验(急性、亚急性、慢性实验)、繁殖实验、代谢实验、蓄积实验等3、各种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和有害物理因素对机体的危害及其作用机理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动物实验为主,包括体外实验和整体实验俩种基本类型。但动物学实验须与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有机结合起来加以考虑。 2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哪些?p270-10j2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动物实验为主,包括体外实验和整体实验俩种基本类型。但动物学实验须与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有机结合起来加以考虑 体外实验包括器官水平、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实验,整体实验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毒性实验。但动物学实验研究和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往往不尽一致,假阳性、假阴性、过低或者过高估计毒物潜在危害程度等情况常存在。因此单纯依靠动物实验或者流行病学调查都是不可靠的,完整的方法是将实验室研究与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有机结合起来,用微观研究进行毒性筛选、机理探讨,并为宏观研究提供所学的观察指标,而宏观则为微观提供选题方向,并进行验证对一项具体的研究来讲,如果某种毒性已经被广泛生产或应用,应首先分析对人群的影响,发现对健康损害的迹象,然后用微观实验手段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将这些实验研究结过进一步在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中加以验证,再确定病损的因果关系。3什么叫环境毒理学?它是怎样产生的?p259-09w1 环境毒理学是利用毒理学的方法研究环境,特别是空气、水和土壤中已存在或即将进入的有毒化学物质及其在环境中的转化产物,对人体健康的有害影响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生活居住环境日益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特别是环境污染引起的公害事件的教训,促使人们进行深入的毒理学研究,以阐明环境中某种污染物或几种污染物对生物体得作用及其机理,以致环境毒理学迅速发展为一门毒理的分支学科,成为环境科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4环境毒理学的产生对环境科学研究有什么作用?p271-10w1 环境科学的最终目的是保护和改善环境,使之有利于人类现在和未来的正常生存,环境毒理学是环境科学的前沿领域,同时也是环境医学评价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基础。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生活居住环境日益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特别是环境污染引起的公害事件的教训,促使人们进行深入的毒理学研究,以阐明环境中某种污染物或几种污染物对生物体得作用及其机理,以致环境毒理学迅速发展为一门毒理的分支学科,成为环境科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5环境毒理学主要任务是什么?p284-11w3 环境毒理学的主要任务有三点:1、判明环境污染物和其他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作用及其作用机理。不断不要对现有物质进行研究,而且还必须对所有新的化学物质,在普遍应用之前,予以检测。2、探索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损害的早期检测指标,即用最灵敏的探测手段,找出环境污染物与机体作用后最初出现的生物学变化3、定量评定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影响,确定其剂量—反应关系,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6环境毒理学有哪些研究方法?p298-12.1 第二章 1简述环境中污染物的转化规律p241-08j2 污染物在环境中可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学的作用改变形态或者转变成另一物质的过程叫污染物的转化。根据其转化形式可以分为:物理转化、化学转化和生物转化三种类型,物理转化是指污染物通过蒸发、凝聚、吸附以及放射性元素蜕变等一种或几种物理过程实现的转化;化学转化是指污染物通过化学反应过程发生的转化,如: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络合反应、光化学反应等;生物转化是指污染物通过生物相应酶系统的催化作用所发生的变化过程 2什么是生物性迁移?如何定量研究生物性迁移?p271-10w2

毒理学论文

论文课题:邻苯二甲酸酯 指导教师: 耿存珍 姓名:冯岩霍丹阳单明皓 2016年6月22日 邻苯二甲酸酯的毒性 冯岩霍丹阳单明皓 (青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由于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已成为地球上最普遍 存在的环境污染物之一,目前在大气、水体、土壤中均可检测到。对国内外有关这类化合物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综述邻苯二甲酸酯的来源和用途,重点分析了其特殊毒性,并对其在多种环境介质中的分布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酯;来源;毒性;分布 绪论 研究背景 2011年 3月,台湾卫生署进行例行抽验时,在一款名为“净元益生菌”的食物中发现了可致癌的塑化剂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酯 (DEHP)。追查发现,其来源于昱伸香料公司所供应的食品添加剂——起云剂。此事一出,在台湾引起轩然大波。据报道,有毒“起云剂” 已在台湾销售约 30年,该事件影响之大,

可与 2008年中国大陆爆发的“三聚氰胺事件”相提并论。起云剂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增塑剂,将其添加到塑料制品中可以增加塑料的可塑性,提高其伸长率、柔韧性和曲挠性。增塑剂按其作用方式可分为两大类:内增塑剂和外增塑剂。现在我们所说的增塑剂一般都是指外增塑剂。外增塑剂大多为低熔点的固态或高沸点、难挥发的粘稠态酯类有机化合物。有数据显示,每年全世界增塑剂的消耗量约为 816万吨,其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占 90%【lJ。邻苯二甲酸酯,又称酞酸酯。缩写为 PAEs,由于具有性能优良、工艺成熟、价格低廉等特点,在医药、化工、化妆品、农药、纺织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食品包装材料领域如 PVC产品中大量使用。一般情况下,邻苯二甲酸酯在塑料中是较为稳定的,但由于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与塑料分子间是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结合的,彼此保持相对独立的化学性质,随着时问的推移,邻苯二甲酸酯会由塑料迁移出来进入到环境中,特别是在高温情况下更易向牛奶、肉类等含油脂性食品中迁移。 正文 邻苯二甲酸酯的化学性质 邻苯二甲酸酯的一般化学结构是由一个刚性平面芳烃和两个可塑的脂肪侧链组成,常温下呈无色油状粘稠液体。 国内使用现状 1935年聚氯乙烯工业化生产,PAEs主要作为塑料的增塑剂和软化剂而广泛使用,也可用作农药载体,驱虫剂、化妆品、香味品、润滑剂和去泡剂的生产原料。在儿童玩具、润滑油、婴儿用品、美容用品、医疗用品中广泛存在。如塑料玩具、覆盖食物微波加热的保鲜膜、室内装潢或家庭产品、医疗用的塑料手套或输血袋等,都有该物质存在。 PAEs与产品基质间为非共价结合,容易从产品中释放进入环境。 邻苯二甲酸酯的迁移研究 大气中 大气中的PAEs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源、喷涂涂料、焚烧塑料垃圾和农用薄膜中增塑剂的挥发。目前在世界各地的大气中均检出PAEs,说明PAEs对大气的污染相当普遍,从空间上看,在一定范围内,邻苯二甲酸酯浓度随着距离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对于分子量不高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挥发是其进人大气的主要途径。对于分子量较高的邻苯二甲酸酯,直接挥发的作用可忽略不计,它们进入大气的主要方式是附着在粉尘和液滴表面,由飘尘和飞灰带至大气中。烷基链小于6碳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主要以蒸汽状态存在,而大于6碳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则以颗粒状态存在。 水中 PAEs在水体中的分布与其组分的溶解度关系很大,分子量较低的邻苯二甲

生态毒理学1 (3)

第一节常规毒性试验 一、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是研究化学物质大剂量一次染毒或24h内多次染毒生物所引起的毒性试验。其目的是确定化学物质的毒性程度以及剂量—反应关系,确定此化学物质与其他化学物质的相对毒性,确定具体的急性毒作用以及提供毒作用模式方面资料,并为进一步开展其他毒性试验提供理论依据。 一项设计合理的急性毒性试验,可以得到用以计算LD50的资料。 (一)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 1.鱼类毒性试验 鱼类急性毒性试验,是水生生态毒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广泛应用于水域环境污染监测工作中,对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保护水域环境,发展渔业生产,制定渔业水质指标,具有重要意义。 (1) 试验用鱼的选择 应具有代表性,便于在实验室条件下饲养的当地经济鱼类,对毒物敏感,个体健康。 短期试验多采用我国的青鱼、草鱼、鲢鱼及鳙鱼四大养殖淡水鱼,一般体长在7cm以下为宜。 也可采用金鱼,一般在3cm以下。 选择行动活泼、体色光泽、鱼鳍舒展完整、逆水性强和食欲好的当年鱼种,在实验室内驯化培养7—10天使用 (2) 试验条件 试验容器采用玻璃缸或白搪瓷桶, 其盛水量以每条鱼2—3L为宜,水的PH值为6.5—8.0, 冷水温度为12—18℃,温水温度为20—28℃,一次试验中水温变化范围为±2℃。 水中溶解氧不能低于4mg/L,可用清洁的河水、湖水或放置3天以上的自来水。 (3)半数致死浓度(LC50)的测定 先做预备试验,确定100%致死浓度和不引起死亡的最大浓度, 然后以此浓度范围,按等对数间距确定5-6个浓度组,另加一空白对照组,每组10-20尾鱼,染毒48-96h。 染毒刚开始8h内经常观察,以后可作24h、48h、72h、96h的定期观察,记录中毒反应及死亡时间。 死亡鱼立即取出剖检。试验期间保持溶解氧、pH值、水温等条件的稳定。 根据24h、48h、96h各组鱼的死亡数,按LC50计算方法,求出相应时间的LC50 。一般采用直线内插法或对数-概率模式法。 2.水蚤类急性毒性试验 水蚤类是淡水生物的重要类群,水蚤对许多毒物很敏感。早在100多年前,就有人用它来检测药物的毒性。 水蚤类的世代周期短,实验室易培养,产仔量较多,是一类很好的试验生物。 由于该试验装置简单,省人力,故在水毒理学研究上广泛应用。 大型水蚤(Daphnia magna Straus)是水蚤属中个体最大的种类,系水蚤类毒性试验的标准生物,试验用水蚤一般为孤雌生殖新生蚤(<24h)。 详细试验方法可参照美国公共卫生协会等编著的《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 1.种子发芽和根伸长的急性毒性试验 本方法可用于测定受试物对陆生植物种子萌发和根部伸长的抑制作用,以评定受试物对陆生植物胚胎发育的影响。

新药毒理学研究现状和展望——毒理学论文

新药毒理学研究现状和展望 吴远洪 随着医药科技的不断进步发展,人类开发药物的技术越来越成熟,研发新型药物的周期也越来越短,特别是加上巨大的医药市场利润的诱惑,让众多药物研发企业都在日夜不停地开发新药物。虽然研发一种新型药物仍然具有较高的门槛,但是每年上市的新药也并不少,而且很多都是针对现在重大疾病的药物(见表一),然而,“是药三分毒”,药物的上市虽然解决了很多人类疾病,但也同样带来了一系列的不安全因素,近年来,由药物导致事故的报道已是屡见不鲜,每年因为出现重大不良反应或者毒副作用而撤出市面的药物也不在少数,从80年代起,撤药事件就有17起(见表二),因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企业经济和社会经济基本上都是天文数字,更重要的是其直接造成的生命和健康的代价更是无可估量。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6]。毒理学是研究毒物与机体交互作用的一门学科,已经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以剂量-效应关系为中心的数据资料,为化学物毒性评价和人类危险度量化评估提供了基本数据[7]。所以,毒理学是一种预测临床药物毒性,药物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手段,为药物上市前做好良好的铺垫,也为以后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浪费提供一个决策点。因此,建立准确性高、可靠的药物毒性研究机制是新药研发过程中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为毒理学在新药研发的应用做出以下综述。 表一、2008-2009年中国上市新药分类统计

一、 毒理学在药物研发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新药研发是一个长周期、高风险、高投入和高产出的工作和过程。其中在整个药物研发过程,临床前毒理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决策价值,其必要性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效价上,也体现在社会价值上。 1.1 毒理学的经济效价 通常情况下,新药从发现到正式上市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2010年一种新药从研发到进入Ⅲ期临床试验所需的费用增加到19亿[1]。所以研发一种药物是建立在庞大的资金链和漫长的研发周期基础上的,其中所付出的人力物力更是乃以计数,然而就算有多艰难研究出来的药物,因为一个不良反应也照样可以彻底毁掉这个药物,甚至是整个企业。往往一个药物的不良反应不仅仅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强烈的冲击,就连企业本身也难脱劫难,就算是基础坚固的百年商业帝国也一样被摧毁殆尽,这在医药历史上已不是鲜为人知的事。因此,如果因为药物不良反应而撤出市场的话,其浪费的资源和付出的代价是相当惊人的。 新药研发经济学研究表明,新药临床试验成功率从20%提高到33%, 可节表二、历史上FDA 的撤药事件

相关文档